《沁园春 雪》第一课部编版

合集下载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1课《沁园春-雪》优质课PPT课件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1课《沁园春-雪》优质课PPT课件

精读细研
6.上阕通过写景 ,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作者先总写了北国雪景,然后具体描写长城、 大河、山、原等雪中景物,最后描写想象中雪后天 晴的美丽景色,虚实结合地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的热 爱、赞美之情。
精读细研

北 国 风 光
概括写景(动静结合)

实写 祖
具体写景(以动写静)
国 大

想象写景
虚写
原驰蜡象,
欲与天公试比高。
精读细研
4.“望”字之后,作者写到了哪些景观?从 用词、修辞和写法的角度进行赏析。
强化了白茫茫的壮阔景象。
望 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写出变化之速,寒威之烈。使人联想到 未冰封时大河滔滔的雄壮气势。
从视觉角度,突出了冰封雪飘的北国风光气象之奇伟雄浑。
精读细研
河 山
上阙特点——以景抒情
精读细研
大声朗读下阙,想想作者是怎 样由景过渡到情的,又是怎样展开 议论的,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
精读细研
1. 下阕分几层意思?
第一层:(14、15句)承上启下,由上文的写景过渡 到下文的议论。 第二层:(16-22句)具体评价五位帝王。 第三层:(23-25句)总结,歌颂无产阶级当代英雄。
精读细研 3.第二层中作者用哪个词对五位帝王作了总体评
价?说说这个词所包含的感情。
“惜”中含褒 肯定他们有雄才大略,是中国历史上的英雄。
“惜”中含贬
在赞扬他们长于武功的同时,委婉指出他们 短于文治(略输、稍逊、只识)。
“惜”并不是苛求古人,而是蕴含着无产
“惜”中寓志 阶级后来居上豪迈气概及超越历代英雄人
山舞银蛇,
化静 为动
比喻、拟人,

人教部编版 语文九年级上册 第1课《沁园春·雪》 课件(22张PPT)

人教部编版 语文九年级上册 第1课《沁园春·雪》 课件(22张PPT)

一、魔法背知识
3.快乐背句子 惜秦皇汉武, 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
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点评: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秦皇汉武”对 “唐宗宋祖”,“略输文采”对“稍逊 风骚”句式整齐,对仗工整, 表明了诗人对他们的态度。
拓展: 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对……,描绘了(抒发了)……,音调和谐,对仗工整。 举例: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一、魔法背知识
3.快乐背句子 北国风光, 千里冰封, 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 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 顿失滔滔。
点评:运用夸张、对偶、互文的修辞手法。“千里”“万里”互文,用夸张的手法写出 了冰天雪地、白雪无垠的场景,“顿”字强调黄河一下子失去波涛滚滚的气势, 突出天 寒地冻、河水结冰之速。意境开阔,显示了诗人博大的胸怀和雄伟的气魄。
一、魔法背知识
多音字:分、折、朝、数 分外:“分”是“名位、职责、权利的限度”意,所以读四声“fèn”。“分离、分数”相关意 读一声“fēn”。 折腰:“折”是“弯转”意,所以读“zhé”;与“亏损 ”相关读“shé”,如“折本”;与“翻转, 倒腾”相关读“zhē”,如“折腾”。 今朝:“朝” 是“日, 天”意,所以读“zhāo” ;与“朝代、朝向”相关读“cháo”; 数风流:“数”是“ 一个一个地计算”意,所以读“shǔ”;
答疑: 上阕描写北国雪景, 展现祖国山河的壮丽, 抒发了作者对祖国大好 山河的热爱之情; 下阕由祖国山河的壮丽引出英雄人物, 评论历代英雄, 抒发诗人的 宏伟抱负。
二、答疑全频道
2.“北国风光, 千里冰封, 万里雪飘”在全词中起什么作用?
答疑: 结构上:开篇点题, 总写北国的雪景, 为下文具体 分写雪景作好铺垫。 内容上:描写了祖国的幅员辽阔, 勾画出一幅北方 雄伟壮观的雪景概貌图, 表现了诗人热爱祖国壮美 河山的思想感情。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1课《沁园春 雪(第1课时)》教案 2022年部编版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1课《沁园春 雪(第1课时)》教案 2022年部编版

第1课沁园春雪整体设计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选入五首抒情诗,其中有一首旧体词,两首中国当代诗,两首外国诗。

本单元相对集中地学习新诗,会进一步培养学生对诗歌的兴趣和鉴赏能力。

《沁园春·雪》是毛泽东诗词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中国现代诗坛的一首杰出的词作。

全词借景抒怀,熔写景、议论和抒情为一炉,意境壮美,气势恢宏,感情奔放,胸襟豪迈,颇能代表毛泽东诗词的豪放风格。

《雨说》是一曲动人心弦的爱之歌。

其突出的艺术特征是拟人手法和象征手法的运用。

在诗人笔下,“雨〞和其他事物都被赋予生命的灵性,成为一种十分美好、神奇、有情有意的存在,使人觉得亲切可爱、活泼欢快、充满情趣。

《星星变奏曲》是一首追求光明的希望之歌。

它运用象征手法,以“星星〞为主要意象并以假设为前提,来展示现实与理想的背离,表现诗人对光明的渴求。

全诗意象丰富,构成理想与现实的相互反衬,意境幽深而又冷峻,情感强烈而又含蓄。

《蝈蝈与蛐蛐》和《夜》是两首优美的田园诗。

它们都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而又各有其特点。

《蝈蝈与蛐蛐》是一首大自然的颂歌,它以盛夏“蝈蝈的乐音〞和冬日“蛐蛐的歌儿〞来赞美“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歌颂大自然的无比美好和无限生机。

《夜》犹如一首小夜曲,它在静谧、美丽的夜景中,蕴涵着诗人的情感,传达出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他安闲、宁静的心境。

本单元的综合性学习为“雨的诉说〞。

这是从《雨说》一诗引申出来的一项活动,试图通过让学生关注大自然中人们习焉不察的雨这种常见现象,来丰富学生的心灵感悟,体验大自然的诗意之美。

简而言之,通过本单元的教学,要让学生欣赏一些诗歌,进一步了解诗歌,培养学生对诗歌的感悟能力,使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在原有的根底上有所提高。

课程标准分析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

在阶段目标中那么从欣赏文学作品的角度,提出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精妙,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课《沁园春·雪》教案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课《沁园春·雪》教案

第一单元第1课沁园春·雪【教学目标】1.感知词中形象,理清作者思路,品析词的精妙语言。

2.学习写景、议论、抒情相结合的写作方法。

3.通过反复朗诵,把握诗歌主旨及作者的情感意蕴。

【教学重点】学习写景、议论、抒情相结合的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通过反复朗诵,把握诗歌主旨及作者的情感意蕴。

【情境导入】雪,冰清玉洁,是情趣的寄托,是人格的化身。

自古以来,骚人墨客,多以雪为题;诗坛文苑,多有咏雪之作。

毛泽东对雪也有特殊兴趣,时有咏雪的佳词丽句。

《沁园春·雪》就是毛泽东诗情才智第一次充分地展露,也是他丰富、崇高的精神世界第一次艺术地显现。

今天我们就一起欣赏这首词。

【新课解读】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朗读提示及要求:1.读准字音和句子的停顿节奏。

2.这首词的上阕和下阕分别运用了哪些表达方式?分别写了什么内容?3.理清全文的结构。

明确:1.字音:沁.园春(qìn) 惟余莽.莽(mǎnɡ) 分.外妖娆(fèn)稍逊.(xùn) 成吉思汗.(hán) 数.风流人物(shǔ)句子的停顿节奏示例: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2.表达方式:上阕描写,下阕议论、抒情。

内容:上阕描写北国雪景,展现祖国山河的壮丽;下阕由祖国山河的壮丽引出英雄人物,纵论历代英雄,抒发作者的宏伟抱负。

3.全文结构:这首词的上阕写北国雪景。

其中前三句是概括写,中间七句是具体写,后三句是想象雪过天晴之景。

词的下阕是评论古代帝王,抒发壮志豪情。

其中前两句承上启下,中间七句是评论古代帝王,后三句是抒发壮志豪情。

二、深入探究——思想感情1.上阕的景物描写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小组讨论,交流成果,明确: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之情。

2.找出这首词的主旨句并说说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分组讨论,交流成果,明确:主旨句:“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理解:在作者看来,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等都是中国历史上的英雄,他们具有雄才大略,对中国历史的发展都有过巨大的影响,但是他们短于“文治”,真正称得上英雄人物的是今天的无产阶级人民大众。

第1课 《沁园春 雪》 课件(52张PPT) 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第1课   《沁园春 雪》 课件(52张PPT)   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4.对“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应怎 样理解?
这三句主要是诗人自指,即抒发了诗人作为革命家 的伟大抱负。对此,最重要的是从文本出发,根据 这首词的内容和语境加以体会和分析,作者在《沁 园春·长沙》中有“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指 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等句,与本 词颇有相通之处。
“惜”中寓志
蕴含着无产阶级后来者居上的豪迈 气概及超越历代英雄人物的自信。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3. “ 略 ” “ 稍 ” 有 什 么 作 用 ? “ 略 输 ” “ 稍 逊 ” 和 “只识”有什么区别?
“略”“稍”使得词作对历史人物的评述客观、准 确、不失分寸。 “略输”“稍逊”“只识”,前两者与后者相比, 褒贬的程度有差别,“只识”否定程度大于前两者。
必记字词 字音字形
沁园春(qìn) 莽莽 (mǎng) 滔滔 (tāo) 妖娆 (yāo ráo) 折腰 (zhé) 稍逊 (xùn) 风骚 (sāo) 天骄 (jiāo) 红装素裹(guǒ) 成吉思汗(hán)
奔驰、驰名 ( zhé)折腰、折损
chí
松弛
折( shé)折本
妖 ráo(娆) ( zhē )折腾 jiǎo(侥)幸 不屈不 náo(挠)
这首词描写北国雪景时,既有动态的描绘,如“千 里雪飘”;也有静景的刻画,如“望长城内外,惟 余莽莽”;还有化静为动的描写,如“山舞银蛇, 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这些描写使静景动 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相映成趣。
【示例】 月光透过树叶的缝隙丝丝缕缕地洒下来,那 斑斑驳驳的光影宛若在地面上铺了一层碎银, 而每一片绿叶都似乎静静地泡在牛乳里。 【静景】墙角的花披着如水的轻纱,幽幽地 散发着醉人的芳香。清风阵阵,给人带来丝

第1课《沁园春 雪》教学实录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第1课《沁园春 雪》教学实录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沁园春·雪》教学实录课程标准分析根据新课标要求培养学生“ 具有一定的语言感受能力”初步具有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结合本单元教学目标和教材自身特点,教学目标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进行设计。

《沁园春雪》位于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

本单元的学习要求是:诵读这首词,感受其音乐美和意境美;理解这首词写景和抒情相结合的特点;感受作者博大的胸襟和豪迈的情怀。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在欣赏文学作品时, 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这首词作于1936年2月初,当时毛泽东率部准备渡河东征。

在到达清涧袁家沟后,他亲赴黄河畔观察地形,目睹北方雪后风光,俯瞰北国大好河山,于是挥豪泼墨绘出这壮丽的画卷。

毛泽东在此词中塑造的形象巨大。

那起伏的群山,隆起的高原,不仅在舞动,在奔驰,有着进取、挑战的姿态和意志,要与高远、阔大、威严而神秘的 天公”比试高低,而且似乎胜利了。

这里有作者 自我”的美的形象,给人以豪迈感和崇高感。

本文是一首词,作者通过描写景物的豪迈来表达内心的豪迈之情。

学习本课新课标的具体要求是:1.了解不同的学习状况。

2.对比自己的学习状况,能够从课文中获得有益的滋养。

3.学习朗读,本课通过朗诵,来体会景物的特点和人物的情感。

根据课程标准,我设计以下思路:1、培养学生朗读水平。

有感情、有节奏地朗读,是本文的一个重点。

教学中应将朗读教学贯彻始终。

播放一段配乐朗诵,融情于景,使学生的`审美感受得到提升,在边听边看中,初步体会课文情感的意蕴,也使学生获得一种美的享受。

教师在本课中注意结合学生实际进行指导,使学生也能读出诗歌的韵味、磅礴的气势及旷达的情怀。

2、发扬学生个性,发挥想象力、创造力。

本课中设计了学生自由想象及分小组讨论的环节,让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由讨论中自主寻找问题的答案,允许他们有自己的见解和主张,给他们提供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使他们成为课堂的主人。

部编版语文九上第1课《沁园春·雪》知识梳理

部编版语文九上第1课《沁园春·雪》知识梳理

沁园春·雪【原文】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字音】妖娆(ráo)【注释】沁园春:词牌名,又名“东仙”“寿星明”“洞庭春色”等。

双调,一百十四字。

前段十三句,四平韵;后段十二句,五平韵。

惟余:只剩下。

余:有版本作“馀”。

莽莽:即茫茫,白茫茫一片。

形容空旷无际。

顿失:立刻失去。

顿:顿时,立刻。

滔滔:滚滚的波涛。

原驰蜡象:作者原注“原指高原,即秦晋高原”。

驰:有版本作“驱”。

蜡象:白色的象。

须:待、等到。

“看红装”二句:红日和白雪互相映照,看去好像装饰艳丽的美女裹着白色的外衣,格外娇媚。

红装:身着艳丽服饰的美女。

一作银装。

妖娆(ráo):娇艳妩媚。

竞折腰:争着为江山奔走效劳。

折腰:倾倒,躬着腰侍候。

“秦皇汉武”二句:是说秦皇汉武,功业甚盛,相比之下,文治方面的成就略有逊色。

秦皇:秦始皇赢政,秦朝的创业皇帝。

汉武:汉武帝刘彻,西汉第七位皇帝。

略输:稍差。

文采:本指辞藻、才华。

这里引申为文治。

唐宗:唐太宗李世民,唐朝建立统一大业的皇帝。

宋祖:宋太祖赵匡胤,宋朝的创业皇帝。

稍逊风骚:意近“略输文采”。

逊:差。

风骚:本指《诗经》里的《国风》和《楚辞》里的《离骚》,后来泛指文章辞藻。

天骄:汉时匈奴自称为“天之骄子”,以后泛称强盛的边地民族。

成吉思汗:元太祖铁木真统一蒙古后的尊称,意思是“强者之汗”。

“只识”句:是说只以武功见长。

识:知道,懂得。

雕:一种鹰类的大型猛禽,善飞难射,古代因用“射雕手”比喻高强的射手。

【译文】北方的风光,千里冰封冻,万里雪花飘。

望长城内外,只剩下无边无际白茫茫一片;宽广的黄河上下,顿时失去了滔滔水势。

山岭好像银白色的蟒蛇在飞舞,高原上的丘陵好像许多白象在奔跑,它们都想与老天爷比比高。

(部编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1课《沁园春-雪》课件

(部编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1课《沁园春-雪》课件
语文课件
试用散文化的语言描述此三句的意境。
你看,红日冉冉升起,放射出万道霞光, 染红了天边的白云,映红了高原上皑皑白雪。 云海茫茫,雪山巍巍,红日白雪交相辉映。祖 国就像一位红装素裹的少女,格外娇艳多姿!
语文课件
上 阕:
重在写景,对景色的描写主要采用了概括写、具 体写、想象写的方法。
词的开首总写北方的雪景。作者极目远眺,只见 祖国千万里的河山坚冰封锁着大地,雪花漫天飞舞。 这是何等壮丽的景色!次写长城南北一大片国土大雪 纷飞,只剩下白茫茫的一片;奔腾咆哮的黄河一下子 失去了波涛滚滚的气势。
语文课件
第二层具体写雪景。在作者的眼里,即使是 在冰天雪地的寒境中也到处充满着勃勃的生机和 奋发向上的活力。你看,那披雪的群山,如同无 数条银蛇在舞动;冰封的秦晋高原上绵延起伏的 丘陵,好像一只只蜡象在奔跑。它们似乎想要跟 老天一比高低。这是多么神奇的景象啊!
语文课件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上阕的第三层是想象写。诗人发挥了丰富的 想象力,形象而准确地展现了雪后天晴的景象: 那万道红光普照着白皑皑的雪地,红日与白雪交 相辉映,显得格外壮丽。
“惜” 第一,惜中含褒; 第二,委婉批评; 第三,时代、阶级局限; 第四,后来者居上的伟大气概。
语文课件
作者对秦皇汉武、唐宗宋祖、 成吉思汗的评价有区别吗?
有区别,“稍逊”“略输” 二词表现作者对秦皇汉武和唐宗 宋祖在文治方面的不足只是略有 批评,而“只识”一词则表现出 对成吉思汗的一种近乎嘲讽了。
承上启下,这一过渡使全词浑然一体,成为 有机的整体。
语文课件
艺术特色: 写景、抒情、议论相结合; 动静相衬,虚实相生; 用词准确、精练,形象鲜明; 运用比喻、拟人、对偶等修辞手法。

【精选】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沁园春—雪》课文讲解、知识点总结

【精选】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沁园春—雪》课文讲解、知识点总结

【精选】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沁园春—雪》课文讲解课文: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一、重点字词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沁(qìn)园春分(fèn)外妖娆(ráo)成吉思汗(hán)数(shǔ)风流人物点拨:“分”、“汗”、“数”是多音字,要注意课文中的读音。

2、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1)惟余莽莽惟:只。

(2)须晴日须:等到。

(3)略输文采输:差、失。

(4)俱往矣俱:都。

二、重点句子1、用原文填空。

(1)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2)点明这首词的中心的句子是: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3)"望“字统领的句子是: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4)全词中起承上启下作用的句子是: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5)写出采用比喻、对偶、夸张的修辞手法把静物写动的句子是: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2、解释下列句子。

(1)惟余莽莽:只剩下白茫茫的一片。

(2)山舞银蛇,原驰蜡象:群山好像(一条条)银蛇在舞动,高原(上的丘陵)好像(许多)白象在奔跑。

(3)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统统都过去了,要说真正的英雄人物,还得看今天。

三、文学常识《沁园春·雪》的作者是毛泽东,”沁园春“是词牌名,”雪“是词的题目。

四、整体把握《沁园春·雪》分上下两片。

上片描写北国雪景,展现祖国山河的壮丽;下片由祖国山河的壮丽引出英雄人物,纵论历代英雄,抒发诗人的抱负。

五、课后练习答案一、发挥想像,用自己的话描绘一下诗人笔下的北国雪景图,并谈谈你的感受。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1课《沁园春·雪》课文原文、教案及知识点(精选)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1课《沁园春·雪》课文原文、教案及知识点(精选)

1.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1课《沁园春·雪》课文原文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1936年2月2.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1课《沁园春·雪》教案学习目标:1.品味词中凝练、贴切、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发展学生形象思维的能力。

(重点)2.理解词的大气镑礴,旷达豪迈的意境,培养学生阅读鉴赏诗歌的能力(难点)3.感受词人的豪迈与大气,激发热爱祖国壮美河山,树立伟大抱负和坚定信念的思想情感。

课时安排: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示标:由回顾写雪的诗句导入。

(由回顾旧日积累导入到对新诗文的阅读,便于开启学生的形象思维)本环节由学生自主完成,教师可适时补充。

二、课文探究:(一)一读课文,感受气势1.指名朗读,请学生听准每个字音。

(将需要着重指出的字写到黑板上)2.强调以下字音沁qìn 数风流人物shǔ折腰zhé思汗hán 今朝zhāo3.注意节奏和重音以前三句为例: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师生共议停顿和重音,在此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4.集体朗读全词。

(二)二读课文,理解词意1、赏析上阕:可围绕以下几个问题来进行:⑴大家看上阕写了什么内容?讨论并归纳:上阕主要描写北国雪景。

⑵哪个字在上阕中起到了引出主要内容的作用?讨论并归纳:“望”字。

在古诗词中,这叫“一字领起”,俗称“领字”。

一般上下阕各有一个,读诗词要注意找出领字。

⑶那么,“望”字在文中领起了哪几句话?作者抓住哪些具体的事物来写的?讨论并归纳:从“长城内外”到“试比高”。

长城、大河、群山、高原。

⑷诗人采用了哪些修辞和写作手法把他所要描绘的雪景形象地呈现出来?(先小组交流,然后再在全班交流。

部编版初三上册语文第1课《沁园春·雪》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初三上册语文第1课《沁园春·雪》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初三上册语文第1课《沁园春·雪》课文原文及教案【导语】《沁园春·雪》是一篇毛主席的词,通过不同视角的描写为我们展示了壮美的祖国雪景图,饱含着对历史的回顾与对未来的畅想。

无忧考网准备了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课文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另作:原驱)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另作:银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能够结合注释解释全词大意,并能说出作者的观察顺序。

【过程与方法】:通过师生互动和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分析诗歌的艺术特色及情感,提高对诗歌的审美和鉴赏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本诗的学习,学生能够增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激发用语言描述所见美景,强化将情感寄予景中来表达的意识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能够结合注释解释全词大意,并能说出作者的观察顺序。

【教学难点】通过师生互动和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分析诗歌的艺术特色及情感,提高对诗歌的审美和鉴赏能力。

三、教学方法小组合作探究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谈话法。

四、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1.请学生背诵所学过的或者听说过的关于学的诗词,由此引入新课。

2.用多媒体出示毛泽东生平以及本词的写作背景:1936年2月,抗战爆发前,在陕北的清涧县,毛泽东登上海拔千米,冰雪皑皑的塬上,面对祖国北方壮丽雪景,心潮澎湃,过后便写下了这首词。

二、整体感知:1.字词:多音字:分、数、汗、还、朝。

难字:莽、娆、竞、骚。

2.录音范读:让学生边听边想象本词所描绘的景象,初步领会本词所表达的情感。

三、深入研读1.学生齐读,边读边思考如下问题(1)上阕分几层?写法上有何特点?明确:分三层。

前三句概写,极目万里,动静结合;中间七句具体写,长城、大河、山原,气势磅礴,生机盎然;动静结合;后三句写想象中的景色,红白交映,多姿迷人。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课《沁园春·雪》课件 (共24张PPT)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课《沁园春·雪》课件 (共24张PPT)
沁园春·雪
毛泽东
篇名解释
《沁园春·雪》: “沁园春”是词 牌名。“雪”是标题。词牌是词的 格式的名称,它决定了这首词的字 数、句数和平仄声韵。标题是词的 内容的集中体现,它概括了词的主 要内容。《沁园春·雪》意为:一 首用“沁园春”的词牌写成的关于 雪的词。
毛主席亲笔书写《沁园春·雪》
毛泽东(1893-1976)
1945年8月,抗战胜利后,为了国家 的前途和人民的利益,毛泽东同志亲
赴重庆和国民党谈判,其间,民主人
士柳亚子先生请他写诗,毛泽东就把
这首词抄给他,随后在《新民晚报》




.
感悟朗诵
容易错读的字词:
分外: 应读(fèn) 不读(fēn) 妖娆: 应读(ráo) 不读(yáo) 稍逊风骚: 应读(xùn)
不读(sūn) 成吉思汗: 应读(hán)
不读(hàn) 数风流人物: 应读(shǔ )
不读(shù)
北国风光, 千里冰封, 万里雪飘。
毛泽东
望长城内外, 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 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 原驰蜡象,
山舞银蛇
欲与天公试比高。
看红妆素裹,分
须晴外日妖,娆
看红装素裹,
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风流人物”指什么人?最后三句意义 何在?
能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对一个时代有 极大影响的英雄人物。
事过境迁,千古风流人物都已过去,而 今,真正才华横溢、文采飞扬,能够领略和 欣赏江山秀美的人,能够促进祖国统一繁荣, 还得算是今天的革命英雄,革命领袖,表现 了毛泽东同志“天下大任,舍我其谁”的英 雄豪情。

秦皇汉武
略输文采
唐 太 宗

精选部编版初三上册语文第1课《沁园春·雪》课文原文及教案

精选部编版初三上册语文第1课《沁园春·雪》课文原文及教案

精选部编版初三上册语文第1课《沁园春·雪》课文原文及教案课文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教案【知识与能力】:能够结合注释解释全词大意,并能说出作者的观察顺序。

【过程与方法】:通过师生互动和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分析诗歌的艺术特色及情感,提高对诗歌的审美和鉴赏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本诗的学习,学生能够增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激发用语言描述所见美景,强化将情感寄予景中来表达的意识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能够结合注释解释全词大意,并能说出作者的观察顺序。

【教学难点】通过师生互动和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分析诗歌的艺术特色及情感,提高对诗歌的审美和鉴赏能力。

三、教学方法小组合作探究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谈话法。

四、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1.请学生背诵所学过的或者听说过的关于学的诗词,由此引入新课。

2.用多媒体出示毛泽东生平以及本词的写作背景:1936年2月,抗战爆发前,在陕北的清涧县,毛泽东登上海拔千米,冰雪皑皑的塬上,面对祖国北方壮丽雪景,心潮澎湃,过后便写下了这首词。

二、整体感知:1.字词:多音字:分、数、汗、还、朝。

难字:莽、娆、竞、骚。

2.录音范读:让学生边听边想象本词所描绘的景象,初步领会本词所表达的情感。

三、深入研读1.学生齐读,边读边思考如下问题(1)上阕分几层?写法上有何特点?明确:分三层。

前三句概写,极目万里,动静结合;中间七句具体写,长城、大河、山原,气势磅礴,生机盎然;动静结合;后三句写想象中的景色,红白交映,多姿迷人。

第1课《沁园春 雪》 (共27张)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第1课《沁园春 雪》 (共27张)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3、“望”字统领到哪一句?写了哪些景物, 勾勒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望”字统领到“欲与天公试比高”。 “望”字之下,写了长城、黄河、山脉、高原 这些最能反映北国风貌的雄伟景观。“长城内外” 是从南到北,“大河上下”是自西向东,地域如此 广袤,正与前面“千里”“万里”两句相照应,续 写地域的辽阔。勾勒出一幅奇伟雄浑、壮观无比的 北国风光图。
《沁园春·雪》这首词,是毛泽东于1936年2月所作。当时 ,毛泽东和彭德怀率领红军长征部队胜利到达陕北清涧县袁家 沟,为了视察地形,毛泽东登上海拔千米、白雪覆盖的塬上, 当“千里冰封”的大好河山和这白雪皑皑的塬地展现在他眼前 时,不禁感慨万千,诗兴大发,欣然提笔,写下了这首豪放之 词。
词:又叫曲子、曲词、诗余、长短句等。 句式长短不一,用来配乐歌唱。用来演唱词的 调子,叫做词牌,规定词的格式。包括词的段 数、字数、句数、平仄声调和韵脚。这首词, “沁园春”就是词牌名,“沁园”相传是东汉 明帝女儿沁水公主的园林,曾被外戚窦宪夺取 ,后人作诗以咏其事。雪,是题目,表明词的 内容是“咏雪”,与词牌没有关系。
该词上阙描写北国壮丽的雪景,纵横千 万里,展示了大气磅礴、旷达豪迈的意境, 抒发了词人对祖国壮丽河山的热爱。
第二课时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豪迈气概。 2.借助各种手法,理解词中所表达的情感。 3.进一步体会这首词所表现出的一代伟人的革 命气概和博大怀。
1、下阕可分几层?
分三层。 前两句为第一层,过渡; 中间七句为第二层,评古; 后三句为第三层,论今。
2、下阕前两句的作用是什么?
过渡 。“江山如此多娇”承接上阕,总括上阙 的写景,对“北国风光”做总评;“引无数英雄竞 折腰”启下,展开对历代英雄的评论,抒发诗人的 抱负。这一过渡使全词浑然一体:祖国的山河如此 美好,难怪引得古今许多英雄人物为之倾倒,争着 为统一天下而奋斗。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1课《沁园春 雪》译文及赏析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1课《沁园春 雪》译文及赏析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1课《沁园春·雪》译文及赏析部编版初三语文上册第1课是《沁园春·雪》,是毛主席1936年2月创作于长征路上的一首词。

作品以宏伟的气魄、生动的画面,展现了北国壮丽的雪景,并通过赞美祖国山河的壮丽,抒发了诗人的爱国情怀。

下边整理分享该词的原文、译文、赏析和创作背景。

沁园春·雪毛泽东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译文】北方的风光,千里冰封冻,万里雪花飘。

望长城内外,只剩下无边无际白茫茫一片;宽广的黄河上下,顿时失去了滔滔水势。

山岭好像银白色的蟒蛇在飞舞,高原上的丘陵好像许多白象在奔跑,它们都想与老天爷比比高。

要等到晴天的时候,看红艳艳的阳光和白皑皑的冰雪交相辉映,分外美好。

江山如此媚娇,引得无数英雄竞相倾倒。

只可惜秦始皇、汉武帝,略差文学才华;唐太宗、宋太祖,稍逊文治功劳。

称雄一世的人物成吉思汗,只知道拉弓射大雕。

这些人物全都过去了,称得上能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还要看今天的人们。

【赏析】《沁园春·雪》是一首充满激情和豪情的诗歌,通过对北国雪景的描绘和对历史人物的评论,表达了诗人的爱国情感和历史观。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好一个周天寒彻,好一场漫天大雪,好一番人间苦难!天地间被风雪改变了容颜,只见长城内外苍茫一片,了无生机,连滔滔黄河也被雪冻冰封,不再奔流。

神州的北国仿佛进入了一种死寂状态。

让人联想起了柳宗元写雪的名句“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舞”指飞舞,形容群山披雪似“银蛇”,蜿蜒曲折。

“驰”指奔驰,形容白雪覆盖的丘陵如飞象奔驰。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部编版第1课沁园春雪共33张PPT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部编版第1课沁园春雪共33张PPT
沁园春·雪
沁园春·雪 毛泽东
北国风光, 千里冰封, 万里雪飘。
请同学朗诵此诗, 然后师生一起评 价。
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雄 竞
多 娇 ,



宗太唐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 只识弯弓射大雕。
总写:北国雪景—— 冰:封(静态)雪:飘(动态)
上片
长城:惟余莽莽
大河:顿失滔滔
具体写:“望”—— 群山:山舞银蛇
沁 园
高原:原驰蜡象

欲与天公试比高

等到
上片中哪些景物是作者想到的?从哪个字看出来的?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请品析这句话)
虚实结合,表现了红日、 白雪交相辉映,艳丽多姿。
怎样理解“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今朝的风流人物不负历史使命,定会超越历史上的 英雄人物,具有更卓越的才能,创造空 前伟大的业绩。这是对无产阶级 和人民群众的歌颂,是他们决心 登上历史舞台的威武雄壮的宣言。
下片在表达方式上有何特点? 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议论与抒情相结合。由评论历史人 物到歌颂无产阶级革命英雄和广大人 民群众。抒发了诗人作为无产阶级革 命领袖的壮志和抱负。
评千古帝王显胸襟气魄,壮哉!领袖\自己的名字!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 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 ,浪遏飞舟?
1925年2月,毛泽东从上海回到韶 山,从事革命活动,军阀赵恒惕要逮捕 他,在韶山人民的掩护下,他秘密离开 韶山,到达长沙,并独自来到橘子洲头。 事后作《沁园春·长沙》此时毛泽东正在 苦苦寻求救国救民之路,因而发出了 “怅寥阔,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的呼喊。

第1课《沁园春 雪》课件(共42张PPT)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第1课《沁园春 雪》课件(共42张PPT)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2
作者简介
• 毛泽东:
• 字润之,笔名子任。1893年12月26 日生于湖南湘潭韶山冲一个农民家庭。
• 中国人民的领袖,马克思主义者, 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 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 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 诗人,书法家。
• 1976年9月9日在北京逝世。
3
写作背景
• 1936年2月,毛泽东同志率领红军长征部队胜利到达陕北 清涧县袁家沟,准备渡河东征,开赴抗日前线。为了视察 地形,毛泽东同志登上海拔千米白雪覆盖的塬上,当“千里 冰封”的大好河山展现在他眼前时,不禁感慨万千,诗兴大 发,欣然命笔,写下了这一首豪放之词《沁园春·雪》。
4
3.作品简介
• 《沁园春•雪》写于1936年(丙子年)2月,诗 词分上下两阕,上阕描写乍暖还寒的北国雪景,展 现伟大祖国的壮丽山河;下阕由毛泽东主席对祖国 山河的壮丽而感叹,并引出秦皇汉武等英雄人物, 纵论历代英雄人物。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1课
沁园春 雪
毛泽东
1
教学目标:
1.读懂诗歌内容,欣赏词大气磅礴,旷达豪迈的意 境,理解关键词语。
2.引导学生培养学生阅读鉴赏诗歌的能力,发展学 生形象思维能力。
3.通过理解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来培养热爱 祖国河山的感情,通过理解诗人的无产阶级革命英 雄主义精神,培养学生立下远大抱负,敢于超越前 人的精神。
者作为人民革命领袖的自信。 )
27
2.词的上阕总写北国雪景的诗句是?
•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总写北国雪景。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写视 野的辽阔。“封”写地面,凝然安静;“飘” 写天空,雪姿轻盈;一静一动,动静结合, 相映成趣。)
28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1课《沁园春雪》知识点+同步练习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1课《沁园春雪》知识点+同步练习

部编版 | 九年级上册第1课《沁园春•雪》知识点+同步练习一、作者简介毛泽东(1893—1976),字润之,笔名子任。

湖南湘潭韶山冲人。

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思想家、诗人、书法家。

他在文学上有很高的造诣,一生中创作了大量诗词。

其诗词作品气魄雄浑,意境开阔,描绘出中国革命的壮丽画面,表现了一个伟大革命家的情怀。

二、故事背景1936年,日本帝国主义继侵占东北三省以后,又将魔爪伸向华北,国家和民族处于危急存亡之际。

毛泽东率领红军长征部队胜利到达陕北清涧县袁家沟,准备渡河东征,开赴抗日前线。

为了视察地形,毛泽东曾登上海拔千米、白雪覆盖的塬上,当“千里冰封”的大好河山展现在他眼前时,他不禁感慨万千,欣然提笔,写下了这一首豪放之词。

1945年抗战胜利后,毛泽东去重庆与国民党谈判。

其间,诗人柳亚子向毛泽东“索句”,毛泽东就赠以《沁园春·雪》。

三、文体知识词,兴于隋唐,盛行于宋,配乐歌唱,句式不齐,也称“长短句”。

词最初是配乐歌唱的,称为“曲子词”。

后来词也跟乐府诗一样,逐渐跟音乐分离,成为诗的别体,所以有人把词称为“诗余”。

词按字数多少可以分为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字—90字)、长调(91字以上)。

结构上一般由词牌、标题、上阕(片)、下阕(片)组成。

词牌是一首词词调的名称,它规定了词的字数、句数、平仄等。

题目一般是词的内容的集中体现,概括了词的主要内容。

四、理解词义1.惟余莽莽:只剩下白茫茫的一片。

惟余,只剩。

莽莽,词中是无边无际的意思。

2.须:等到。

3.红妆素裹:形容雪后天晴,红日和白雪交相辉映的壮丽景色。

红装,原指妇女的艳装,词中指红日照耀着大地。

素裹,原指妇女的淡装,词中指白雪覆盖着大地。

4.妖娆:娇艳美好。

5.折腰:鞠躬,倾倒。

6.文采:本指辞藻。

词中用来概括广义的文化,包括政治、思想、文化在内。

7.风骚:原指《诗经》里的《国风》和《楚辞》里的《离骚》。

词中用来概括广义的文化,包括政治、思想、文化在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此行何去? 赣江风雪弥漫处。 命令昨颁, 十万工农下吉安。
“千里”、“万里”、“莽莽”、 “滔滔” 广袤无垠,茫茫无边,视野开阔
“冰封”、“雪飘”、“顿失”、“内 外”、“上下”、“红妆素裹”、 形貌、色彩、虚实相结合,动静互衬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赋于景物昂扬向上的斗志
有第一等襟怀,第一等 学识,其才有第一等真诗。 ——沈德潜(清)
“略输”、“稍逊”、“只识” 用词的变化体现了作者态度的变化 从惋惜到讥讽 雪,反封建主义,批判二千年 封建主义的一个反动侧面。文采、风 骚、大雕,只能如是,须知这是写诗 啊!难道可以谩骂这一些人们吗?别 的解释是错的。末三句,是指无产阶 级。 ——毛泽东
阅读全诗,找出易读错,不易理 解的字词:
分外妖娆(fèn)(ráo) 成吉思汗(hán) 数风流人物(shǔ) 还看今朝(hái)
毛泽东
北国风光, 千里冰封, 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 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 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
原驰蜡象, 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
看红装素裹, 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
请在词中找两句话概括上下两阙 的主要内容:
上 北国风光 气势磅礴,雄伟壮丽诗人的抱负
列举历代英雄人物不足
惜——数 昂扬向上,积极乐观
在这首词中,你感受到了作者 的人生态度有何与众不同之处?
减字木兰花 广昌路上 漫天皆白, 雪里行军情更迫。 头上高山, 风卷红旗过大关。
一代天骄, 成吉思汉; 只识弯弓射 大雕
你从毛主席的诗歌中体会到了 哪些美?
• 大气磅礴的意境美 • 超凡脱俗的人格美 • 深邃隽永的哲理美
减字木兰花 广平路上 (1930年2月) 毛泽东 漫天皆白, 雪里行军情更迫。 头上高山, 风卷红旗过大关。 此行何去? 赣(gàn)江风雪弥漫处。 命令作颁(bān), 十万工农下吉安。
《沁园春· 雪》写于1936年2 月。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全党的 领导地位。毛泽东同志率领长征部队胜利 到达陕北之后,领导全党展开了反抗日本 帝国主义的伟大斗争。在陕北清涧县,毛 泽东同志曾于一场大雪之后攀登到海拔千 米、白雪覆盖的塬上视察地形,欣赏“北 国风光”,过后写下了这首词。
古代的一种韵文形式。 词有词牌名,《沁园春· 雪》中 沁园春是词牌,雪是题目。 词有上下阕(què)。词的句式 有长有短,因而又叫长短句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秦皇汉武
略输文采
唐 太 宗
唐宗宋祖 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 成吉思汗, 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 数风流人物, 还看今朝。
北国风光, 千里冰封, 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 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 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 原驰蜡象, 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 看红装素裹, 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 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 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 成吉思汗, 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 数风流人物, 还看今朝。
秦皇汉武, 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 稍逊风骚。
1、肯定这些英雄人物的功绩, 他们在中国历史上的巨大影 响。
2、委婉的批评了他们的不足, 批评他们短于“文治”,在 政治、思想、文化方面建树 不多。 3、“惜”字包含后来居上的 伟大气概,体现了无产阶级的 革命英雄必将胜过前人的坚强 信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