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经特定穴一览表

合集下载

特定穴

特定穴

8 特定穴五输穴|原穴|络穴|郄穴|背俞穴|募穴|八会穴|八脉交会穴|下合穴|交会穴特定穴是指十四经中具有特殊治疗作用,并有特定称号的腧穴。

包括在四肢肘、膝以下的五输穴、原穴、络穴、郄穴、八脉交会穴、下合穴;在胸腹、背腰部的背俞穴、募穴;在四肢躯干的八会穴以及全身经脉的交会穴。

五腧穴十二经在肘膝关节以下各有五个重要经穴,分别名为井、荥、输、经、合,合称“五腧”。

有关记载首见于《灵枢·九针十二原》:“以上下所出为井、所溜为荥、所注为腧、所行为经、所入为合”。

但并未指出具体穴名和部位。

《灵枢·本输》则详细地阐明了各经井、荥、输、经、合各穴的名称和具体位置,唯独没有手少阴心经,其后《甲乙》才补充完备。

古人把经气运行过程用自然界的水流由小到大,由浅入深的变化来形容,把五腧穴按井、荥、输、经、合的顺序,从四肢末端向肘、膝方向依次排列。

“井”穴多位于手足之端,喻作水的源头,是经气所出的部位,即“所出为井”。

“荥”穴多位于掌指或跖趾关节之前,喻作水流尚徽,萦迂未成大流,是经气流行的部位,即“所溜为荥”。

“输”穴多位于掌指或跖趾关节之后,喻作水流由小而大,由浅注深,是经气渐盛,由此注彼的部位,即“所注为输”。

“经”穴多位于腕踝关节以上,喻作水流变大,畅通无阻,是经气正盛运行经过的部位,即“所行为经”。

“合”穴位于肘膝关节附近,喻作江河水流汇入湖海,是经气由此深入,进而会合于脏腑的部位,即“所入为合”。

五腧穴是常用要穴,为古今医家所重视。

临床上如井穴可用于治疗神志昏迷;荥穴可用于治疗热病;输穴可用于治疗关节痛;经穴可用于治疗喘咳;合穴可用于治疗六腑病证等,就是《难经·六十八难》所说“井主心下满,荥主身热,俞主体重节痛,经主喘咳寒热,合主逆气耳泄”的具体应用。

另外,《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提出:“病在藏者取之井;病变于色者取之荥;病时间时甚者取之输;病变于音者取之经;经满而血者,病在胃,及以饮食不节得病者,取之于合”。

特定穴及十二经脉中起止穴的记忆技巧

特定穴及十二经脉中起止穴的记忆技巧

特定穴及十二经脉中起止穴的记忆技巧在考试中,针灸学部分的十二经脉起止穴及特定穴常是重要的考点,可以说在每年的考试中都是必考的。

下面就把特定穴的相关记忆歌诀及十二经脉中起止穴的记忆技巧分享给大家,希望通过去记忆这些歌诀能帮助大家很好的在考试中去回答这一部分内容的知识点。

十二经脉起止穴记忆技巧:(每条经脉后边对应的标紫色的句子就是其记忆的歌诀)。

(手太阴肺经) ---肺起中府止少商(11穴)起于中府,止于少商。

(手阳明大肠经)---大肠商阳至迎香(20穴)起于商阳,止于迎香。

(足阳明胃经) --- 胃起承泣终厉兑(45穴)起于承泣,止于历兑。

(足太阴脾经) --- 脾起隐白大包乡(21穴)起于隐白,止于大包。

(手少阴心经) ---心起极泉少冲行(9穴)起于极泉,止于少冲。

(手太阳小肠经)---小肠少泽至听宫(19穴)起于少泽,止于听宫。

(足太阳膀胱经)---膀胱睛明至阴止(67穴)起于睛明,止于至阴。

(足少阴肾经) ---肾起涌泉兪府停(27穴)起于涌泉,止于俞府。

(手厥阴心包经)--- 心包天池至中冲(9穴)起于天池,止于中冲。

(手少阳三焦经)---三焦关冲丝竹空(23穴)起于关冲,止于丝竹空。

(足少阳胆经) --- 胆瞳子髎足窍阴(44穴)起于瞳子髎,止于足窍阴。

(足厥阴肝经) --- 肝起大敦止期门(14穴)起于大墩,止于期门。

特定穴穴歌:《五输穴歌》少商鱼际与太渊,经渠尺泽肺相连;商阳二三间合谷,阳溪曲池大肠牵;隐白大都太白脾,商丘阴陵泉要知;厉兑内庭陷谷胃,冲阳解溪三里随。

少冲少府属于心,神门灵道少海寻;少泽前谷后溪腕,阳谷小海小肠经;涌泉然谷与太溪,复溜阴谷肾所宜;至阴通谷束京骨,昆仑委中膀胱知。

中冲劳宫心包络,大陵间使传曲泽;关冲液门中渚焦,阳池支沟天井索;大敦行间太冲看,中封曲泉属于肝;窍阴侠溪临泣胆,丘墟阳辅阳陵泉。

《十二原穴歌》肺渊包陵心神门,大肠合谷焦阳池,小肠之原腕骨穴,足之三阴三原太,胃原冲阳胆丘墟,膀胱之原京骨取。

12条正经所有支脉的穴位

12条正经所有支脉的穴位

12条正经所有支脉的穴位【井穴】是主管我们身体上12条正经所有支脉的穴位井穴, 五俞穴的一种,均位于手指或足趾的末端处.《灵枢.九针十二原篇》:「所出为井。

」也就是指在经脉流注方面好像水流开始的泉源一样。

全身十二经各有一个井穴,故又称“十二井穴”,其名称是:肺 -- 少商大肠 -- 商阳心包 -- 中冲三焦 -- 关冲心 -- 少冲小肠 -- 少泽脾 -- 隐白胃 -- 厉兑肝 -- 大敦胆 --(足)窍阴肾 -- 涌泉膀胱 -- 至阴指手指揣的少商、商阳、中冲、关冲、少仲、少泽等六穴(左、右共十二穴)说的,为治疗中风、突然昏倒的急救要穴。

井是水源头的意思。

《黄帝内经·灵枢》说:“病在藏者,取之井。

”《难经·六十八难》言:“井主心下满。

”所以,如果您身上出现发热、胸中烦闷等症状,那就要在井穴上贴同气相求的药物,使其性气通过井穴进入经脉,最终调治好这些疾病。

【荥穴】是主管人体发热问题的穴位经气流行的部位,象浅水流,荥迂未深,叫荥穴,五输穴之一。

《灵枢·九针十二原》:“所溜为荥。

”意为脉气至此渐大,犹如泉之已成小流,故名。

荥穴多分布在指(趾)、掌(跖)关节附近,其临床应用,《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曰:“病变于色者,取之荥。

”《难经·六十八难》又曰:“荥主身热。

”说明荥穴主要应用于发热病证。

所以,将药物贴在荥穴之上,其性气就能在它的引导下汩汩流入脏腑中,到达由火引起的各种疾病所在之处。

像口腔溃疡、淋巴结肿大的这样的问题,当然首先要找荥穴不可。

【经穴】是主管喘、咳、寒、热之证的穴位“经”是人体12条正经的主道,就像大江大河一样。

经穴一般在腕踝关节以上。

能治人体各个脏腑的病。

《灵枢·九针十二原》:“所行为经。

”意为脉气至此,犹如通渠流水之迅速经过,故名。

经穴多分布在腕、踝关节附近及臂、胫部,其临床应用,《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病变于音者,取之经。

12经脉之穴:井、荥、经、合、原、络、郄!(附特效穴)

12经脉之穴:井、荥、经、合、原、络、郄!(附特效穴)

12经脉之穴:井、荥、经、合、原、络、郄!(附特效穴)12经脉之井穴、荥穴、经穴、合穴、原穴、络穴、郄穴表天人合一它们都是人体12条正经上的精兵强将,是一穴胜十穴的特效穴位。

【井穴】是主管我们身体上12条正经所有支脉的穴位井穴, 五俞穴的一种,均位于手指或足趾的末端处.《灵枢.九针十二原篇》:「所出为井。

」也就是指在经脉流注方面好像水流开始的泉源一样。

全身十二经各有一个井穴,故又称“十二井穴”,其名称是:肺 -- 少商大肠 -- 商阳心包 -- 中冲三焦 -- 关冲心 -- 少冲小肠 -- 少泽脾 -- 隐白胃 -- 厉兑肝 -- 大敦胆 --(足)窍阴肾 -- 涌泉膀胱 -- 至阴指手指揣的少商、商阳、中冲、关冲、少仲、少泽等六穴(左、右共十二穴)说的,为治疗中风、突然昏倒的急救要穴。

井是水源头的意思。

《黄帝内经·灵枢》说:“病在藏者,取之井。

”《难经·六十八难》言:“井主心下满。

”所以,如果您身上出现发热、胸中烦闷等症状,那就要在井穴上贴同气相求的药物,使其性气通过井穴进入经脉,最终调治好这些疾病。

【荥穴】是主管人体发热问题的穴位经气流行的部位,象浅水流,荥迂未深,叫荥穴,五输穴之一。

《灵枢·九针十二原》:“所溜为荥。

”意为脉气至此渐大,犹如泉之已成小流,故名。

荥穴多分布在指(趾)、掌(跖)关节附近,其临床应用,《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曰:“病变于色者,取之荥。

”《难经·六十八难》又曰:“荥主身热。

”说明荥穴主要应用于发热病证。

所以,将药物贴在荥穴之上,其性气就能在它的引导下汩汩流入脏腑中,到达由火引起的各种疾病所在之处。

像口腔溃疡、淋巴结肿大的这样的问题,当然首先要找荥穴不可。

【经穴】是主管喘、咳、寒、热之证的穴位“经”是人体12条正经的主道,就像大江大河一样。

经穴一般在腕踝关节以上。

能治人体各个脏腑的病。

《灵枢·九针十二原》:“所行为经。

十二经络的特效穴

十二经络的特效穴

腧穴概要阴经五腧穴2.阳经五腧穴五腧穴作用疾病发生在五脏时,邪气深藏,治疗时应取井穴;疾病引起皮色变化,如发热面赤可取心经荥穴;病情时重时轻时,应取腧穴;疾病影响到声音变化时应取经穴;经脉盛满而有瘀血时,病在足阳明胃经,以及由于饮食不节而引起的疾病应取合穴。

本经子母补泻取穴使用原则: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

还可与旁经形成母子关系,如脾虚补心经;取火生土之意。

脾胃实证,可以泻其大肠经。

十二原穴十二经各有一原穴,均分布在四肢腕踝关节附近。

原穴与三焦有密切的关系,是脏腑原气腧注、经过,留止的部位。

导源于脐下肾间动气,而腧布全身,调和内外,宣上导下,关系到整个人体的气化功能,特别是对促进五脏六腑的生理活动有一定意义。

《难经. 六十六难》说:“王脏六腑之有病者,取其原也”。

原穴不仅可以治疗五脏六腑之病,而且可以根据原穴的瓜变化推断脏腑功能的盛衰。

十二经原穴络穴是指十五络脉从本经(脉)别出之处的穴位。

其中十二经脉的络穴有沟通表里经脉和治疗表里两经相关疾病的作用,它们可治疗表病、里病及表、或表里两经同病。

任、督及脾之大络的络穴有通调躯干前、后、侧部之营卫气血和治疗胸腹、背腰及胁肋部病症的作用。

十五络穴在临床上原穴和络穴多配合应用,称为“主客原络配穴”。

它是以脏腑经络先病、后病为依据。

运用时一般是先病脏腑为主,取其经之原穴;后病脏腑为客,取其经之络穴。

原络配穴7.十六郄穴郄穴大多用于治疗本经循行部位及所属脏腑的急性病症。

归纳起来,阴经郄穴多治血证,阳经郄穴多治急性疼痛。

如咯血时,临床多选用孔最(肺经郄穴),胃痛时多选用梁丘(胃经郄穴)。

临床应用时,郄穴不仅用于治疗而且可以诊病。

当某脏腑有病变时,可按压郄穴进行检查,协助诊断。

郄穴共16 个,十二经各有1个郄穴。

阴维脉、阳维脉、阴跷脉、阳跷脉也各有1十六郄穴下合穴是指手三阳穴腑之气下合于足三阳经的六个腧穴。

《灵枢. 邪气脏腑病形》说:“荥输治外经,合治内腑”。

六腑下合穴包括足三阳经的合穴以及手三阳经合于足三阳经的3 个腧穴。

特定穴

特定穴

络穴
络脉在由经脉别出的部位各有一个腧穴,称为络穴。它具有联络表里两经的作用。
络穴名称首载于《灵枢·经脉》篇。十二经的络穴皆位于肘膝关节以下,加上任脉之络穴鸠尾散于腹,督脉 之络穴长强散于头上,脾之大络大包穴布于胸胁,共有十五穴 ,故称为“十五络穴”。
十五络穴表
络穴各主治其络脉的病证,如手少阴心经别络,实则胸中支满,虚则不能言语,皆可取其络穴通里来治疗。 余皆仿此。络穴又能沟通表里二经,故有“一络通二经”之说。因此,络穴不仅能够治本经病,也能治其相表里 之经的病证,如手太阴经的络穴列缺,既能治肺经的咳嗽、喘息,又能治手阳明大肠经的齿痛、头项等疾患。
原气导源于肾间动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通过三焦运行于脏腑,是十二经的根本。原穴是脏腑原气 所留止之处,因此脏腑发生病变时,就会相应地反映到原穴上来,正如《灵枢 ·九针十二原》说:“五脏有疾也, 应出十二原,十二原各有所出,明知其原,睹其应而知五脏之害矣”。
在治疗方面,《灵枢 ·九针十二原》说:“五脏有疾也,当取之十二原”。针刺原穴能使三焦原气通达,从 而发挥其维护正气,抗御病邪的作用,说明原穴有调整其脏腑经络虚实各证的功能。
由于奇经与正经的经气以八穴相会通,所以此八穴既能治奇经病,又能治正经病。如公孙通冲脉,故公孙既 能治足太阴脾经病,又能治冲脉病;内关通阴维脉,故内关既能治手厥阴心包经病,又能治阴维脉病。余同。
八脉交会八穴,临床上常采用上下相应的配穴法,如公孙配内关治疗胃、心、胸部病症和疟疾,后溪配申脉 治内眼角、耳、项、肩胛部位病及发热恶寒等表证,外关配足临泣治疗外眼角、耳、颊、颈、肩部病及寒热往来 证,列缺配照海治咽喉、胸膈、肺病和阴虚内热等。
《难经·六十七难》说:“阳病行阴,故令募在阴”,《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阳病治阴”,说明六 腑病证多取募穴治疗。如胃病多取中脘,大肠病多取天枢,膀胱病多取中极等。

中医十二原穴和十五络穴

中医十二原穴和十五络穴

1 手太阴肺经---原穴《太渊》,络穴《列缺》
2手厥阴心包经---原穴《大陵》,络穴《内关》 3手少阴心经---原穴《神门》,络穴《通里》 4足太阴脾经---原穴《太白》,络穴《公孙》 5足厥阴肝经---原穴《太冲》,络穴《蠡沟》 6足少阴肾经---原穴《太溪》。

络穴《大钟》
7手阳明大肠经---原穴《合谷》,络穴《偏历》
8手少阳三焦经----原穴《阳池》,络穴《外关》
9手太阳小肠经----原穴《腕骨》,络穴《支正》
10足阳明胃经----原穴《太冲》,络穴《丰隆》
11足少阳胆经---原穴《丘墟》,络穴《光明》 12足太阳膀胱经---原穴《京骨》,络穴《飞扬》
13任脉之络穴《鸠尾》
14督脉之络穴《长强》
15脾之大络穴《大包》。

12经脉井穴、荥穴、经穴、合穴、原穴、络穴、郄穴表

12经脉井穴、荥穴、经穴、合穴、原穴、络穴、郄穴表

欢迎阅读12经脉井穴、荥穴、经穴、合穴、原穴、络穴、郄穴表
4、合穴主治六腑疾病;肘七盖
5、原穴是正经元气出入的总开关;在一般在腕、踝关节附近部位。

6、络穴是个十字路口;
7、急病找郄穴。

什么叫井荥俞经合?怎么来分的?
欢迎阅读
那么这个问题,气所出者为井,所流者为荥,所注者为俞,所行者为经,所入则为合。

这个是什么意思,这个也是很多,既然提了,现在来讲下,这个人身哪,这个经脉当中有营气、卫气循行,还有一种叫本经之气,这个经脉里本身就有经脉之气,就相当于驻守地方的人,不动,营气在动,卫气也在动,但是本经之气是不走,这是两个层次,井荥俞经合就是说本经。

什么意思呢,我在练功的时候,练到一定的状态就能感觉到,手部的经脉,腿部的经脉它是呈一个状态反复的,人吸气的时候,。

特定穴

特定穴
特定穴
概念
“特定的穴位群组。”
特定穴内容

四肢肘膝以下:五输穴、原穴、络穴、 郄穴、下合穴、八脉交会穴; 胸腹背腰部:背俞穴、募穴; 全身:八会穴、交会穴;
一、五输穴

十二经分布在肘膝关节以下的五个重要 的经穴,分别名为“井、荥、输、经、 合”穴,称“五输穴”(five Shu points)。
《灵枢》五输穴记载
“所出为井,所溜为荥,所注为 输,所行为经,所入为合”。
五输穴表
二、原穴
原穴(Yuan-primary point)是脏腑原气输 注、经过和留止于十二经脉四肢部的腧 穴的部位。 “阴经之输并于原,阳经输外另有原”

五输穴表
三、络穴
十五络脉在由经脉别出的部位各有一个 腧穴,称为络穴(Luo –connecting point) 十二经络分布于四肢肘膝以下,任脉、 督脉络和脾之大络分布于头身部。)
八脉交会穴表
八脉交会穴图
七、俞、募穴
脏腑之气输注于胸腹背腰部的两组
穴位群
俞穴
脏腑经气输注于背腰部有一组穴位,称 为“背俞穴”(back Shu point) 肺俞、心俞、肝俞、胆俞、脾俞、胃俞、 肾俞、大肠俞、小肠俞、膀胱俞、三焦 俞、心包俞。

背俞穴图
募穴

脏腑经气输注于胸腹部有一组穴位,称 为“募穴”(front Mu point)
募穴表
募 穴 图
八、八会穴

八会穴(eifht influential points)是指 脏、腑、气、血、筋、脉、骨、髓等精 气会聚的一组穴位。共8个腧穴。
八会穴表
九、交会穴

两经或数经相交会合的腧穴。

十二经原穴表

十二经原穴表

十二经原穴表
GE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GEIHUA16H-GEIHUA GEIHUA8Q8-
十二经原穴表
十五络穴表
十六郄穴表
五腧穴歌
少商鱼际与太渊,经渠尺泽肺相连;(少商井木;手太阴)
商阳二间接三间,阳溪曲池大肠牵;(商阳井金;手阳明)
厉兑内庭陷谷胃,解溪向上三里随;(厉兑井金;足阳明)
隐白大都太白脾,商丘之上阴陵泉;(隐白井木;足太阴)
少冲少府属于心,神门灵道少海寻;(少冲井木;手少阴)
少泽前谷与后溪,阳谷小海小肠经;(少泽井金:手太阳)
至阴通谷接束骨,昆仑委中膀胱经;(至阴井金;足太阳)
涌泉然谷与太溪,复溜阴谷肾经遗;(涌泉井木;足少阴)
中冲劳宫心包络,大陵间使传曲泽;(中冲井木;手厥阴)
关冲液门中渚穴,支沟天井属三焦;(关冲井金;手少阳)
窍阴侠溪足临泣,阳辅阳陵是胆经;(窍阴井金;足少阳)
大敦行间太冲看,中封曲泉属于肝。

(大敦井木;足厥阴)六阴经五输穴五行配属表
十二募穴表
八会穴表
八脉交会穴表
下合穴表。

人体十二条经络全图

人体十二条经络全图

十二经络要穴目录一、手太阴肺经 (1)肺经的要穴 (1)二、手阳明大肠经 (3)大肠经的要穴 (3)三、足阳明胃经 (5)胃经的要穴 (5)四、足太阴脾经 (7)脾经的要穴 (7)五、手少阴心经 (9)心经的要穴 (9)六、手太阳小肠经 (11)小肠经的要穴 (11)七、膀胱经 (13)膀胱经的要穴 (13)八、足少阴肾经 (15)肾经的要穴 (15)九、手厥阴心包经 (18)心包经的要穴 (18)十、手少阳三焦经 (20)三焦经的要穴 (20)十一、足少阳胆经 (22)胆经的要穴 (22)十二、足厥阴肝经 (24)肝经的要穴 (24)十三、揉穴的诀窍及说明 (26)十四、身体经络时间表 (26)十二条经络一、手太阴肺经肺主咳喘、心烦、掌中热。

肺经的要穴1.中府穴胸骨中旁开六寸处。

中府指中气之府。

中气指脾肺之气。

中府穴是脾肺之气汇聚之处,可兼治脾肺两脏之病,治疗气不足,腹胀、消化不良、水肿等。

2.天府穴液横纹下三寸。

古人找此穴方法,在鼻子上点一墨点,手平行与地用头去触胳膊,胳膊上有黑点处即是天府穴。

鼻气通于天,肺开窍于鼻,因此也是治疗过敏性鼻炎的要穴。

3.尺泽穴肘横纹外侧边上。

尺——暗指肾,泽——雨露,即是补肾的穴位,肺经属金,尺泽是金中的水穴,水是指肾,所以这指金生水。

肾虚会上实下虚,气都淤上边来了,揉此穴有降逆气的作用,降逆所即可治高血压、哮喘。

4.孔最穴腕横纹上七寸,肺经上的郄穴(郄穴治急性病),穴位较深。

主管所有的毛孔,治鼻出血,治痔疮的要穴。

对感冒汗不出或开热不出汗,可起发汗的作用。

治急性咳嗽、急性的咽喉痛。

5.列缺穴两手虎口相对,食指下边的凹陷处。

治疗小儿遗尿,偏头痛,处感风寒引起的头疼,治落枕,头项寻列缺,即头脖子方面有病找列缺。

6.经渠穴桡骨头(桡骨茎突)凸起处外侧边缘。

侧象向外推按。

治咳嗽的要穴,虚寒或肺热引起的咳嗽。

7.太渊穴腕横纹边外侧,穴位较深,用大拇指硌此穴较好。

是肺经的原穴,大补穴,补气。

经络特定穴

经络特定穴

自己归拢:特定穴十四经中具有特殊性能和治疗作用,并有特定称号的经穴,称为特定穴。

根据其不同的分布特点、含义和治疗作用,将特定穴分为“五输穴”、“原穴”、“络穴”、“郄穴”、“下合穴”、“背俞穴”、“募穴”、“八会穴”、“八脉交会穴”和“交会穴”等十类。

1.五输穴十二经脉中的每一经脉分布在肘、膝关节以下的五个特定腧穴,即“井、荥、输、经、合”穴,称“五输穴”,简称“五输”。

古人把十二经脉气血在经脉中的运行比作自然界之水流,认为具有由小到大、由浅入深的特点,并将“井、荥、输、经、合”五个名称分别冠之于五个特定穴,即组成了五输穴。

五输穴从四肢末端向肘膝方向依次排列。

“井”,意为谷井,喻山谷之泉,是水之源头;井穴分布在指或趾末端,其经气初出。

“荥”,意为小水,喻刚出的泉水微流;荥穴分布于掌指或跖趾关节之前,为经气开始流动。

“输”,有输注之意,喻水流由小到大,由浅渐深;输穴分布于掌指或跖趾关节之后,其经气渐盛。

“经”,意为水流宽大通畅;经穴多位于腕、踝关节以上之前臂、胫部,其经气盛大流行。

“合”,有汇合之意,喻江河之水汇合入海;合穴位于肘膝关节附近,其经气充盛且入合于脏腑。

《灵枢·九针十二原》指出:“所出为井,所溜为荥,所注为输,所行为经,所入为合,二十七气所行,皆在五输也。

”。

是对五输穴经气流注特点的概括。

五输穴与五行相配,故又有“五行输”之称。

《难经•六十八难》曰:“井主心下满,荥主身热,俞主体重节痛,经主喘咳寒热,合主逆气而泄。

”十二脏腑原气输注、经过和留止于十二经脉的部位,称为原穴,又称“十二原”。

“原”含本原、原气之意,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为十二经之根本。

十二原穴多分布于腕踝关节附近各有一个原穴,合为十二原穴。

阴经之原穴与五输穴中的输穴同穴名,同部位,实为一穴,即所谓“阴经以输为原”,“阴经之输并于原”。

阳经之原穴位于五输穴中的输穴之后,即另置一原。

原穴在临床上,可以治疗各自所属脏、腑病变,也可以根据原穴的反应变化,推测脏腑功能的盛衰。

十二经脉循行要穴大全

十二经脉循行要穴大全

十二经脉循行要穴大全手少阳三焦经起于无名指尺侧端(关冲穴),向上经手腕背面,沿前臂外侧中线,即尺骨、桡骨之间。

过肘尖,沿上臂外侧至肩部,向前入缺盆,布于膻中,散络心包,穿过膈肌,依次属上、中、下三焦。

分支:从膻中分出,上行出缺盆,至肩部,左右交会于大椎,上行至项,沿耳后(翳风穴),直上耳上角,再屈曲向下经面颊部至目眶下。

分支:从耳后分出,进入耳中,出走耳前,经上关穴前,在面颊部与前一分支相交,至目外眦(瞳子髎穴),交于足少阳胆经。

足少阳胆经起于目外眦(瞳子髎穴),上至头角(颌厌穴),向下到耳后(完骨穴),再折向上行,经额部至眉上(阳白穴),又向后折至风池穴,沿颈下行至肩上,左右交会于大椎穴,前行入缺盆.分支:从耳后进入耳中,出走于耳前,至目外眦后方。

分支:从目外眦分出,下行至大迎穴,同手少阳经分布于面颊部的支脉相合,行至目眶下,又折向后下方,过颊,下颈,与前脉合于缺盆后,入体腔下行胸中,穿过膈肌,络肝,属胆,沿胁里浅出气街,绕毛际,横行至环跳穴处。

直行者:自缺盆下行至腋,沿胸侧,过季胁,下行至环跳穴处与前脉会合,再向下沿大腿外侧、膝关节外缘,行于腓骨前面,直下至腓骨下端,浅出外踝之前,沿足背行至第四趾外侧端(窍阴穴)。

分支:从足背(临泣穴)分出,前行出足大趾外侧端,折回穿过爪甲,分布于足大趾爪甲后丛毛处,交于足厥阴肝经。

足阳明胃经起于鼻翼旁(迎香穴),挟鼻上行,左右侧交会于鼻根部,旁行入目内眦,与足太阳经相交,向下沿鼻柱外侧,入上齿中,还出,挟口两旁,环绕嘴唇,在頦唇沟相交于承浆穴,返回沿下颌骨后下缘到大迎穴,沿下颌角上行过耳前,经上关穴,沿发际,至额前。

分支:自大迎穴前方下行至人迎穴,沿喉咙向下,行至大椎,折向前行,入缺盆,深入体腔,下行穿过膈肌,属胃,络脾。

直行者:从缺盆出体表,沿乳中线下行,挟脐两旁(旁开二寸),下行至腹股沟处的气街穴。

分支:从胃下口幽门处分出,经腹腔内下行到气街穴,与直行之脉会合,而后下行,沿大腿前侧,至膝膑,沿下肢胫骨前缘,下行至足背,入足第二趾外侧端(厉兑穴)。

特定穴

特定穴

特定穴,是十四经穴中具有特殊治疗作用,并以特定称号概括的腧穴。

特定穴主治规律强,运用范围广,在临床应用中具有重要意义。

五输穴五输穴,是十二经脉各经分布于肘膝关节以下的五个重要腧穴,即井、荥、输、经、合。

各经的五输穴从四肢末端起向肘膝方向依次排列,并以水流大小的不同名称命名,比喻各经脉气自四肢末端向上,象水流一样由小到大,由浅入深的特点。

五输穴表肺大肠胃脾心小肠膀胱肾心包三焦胆肝井少商商阳厉兑隐白少冲少泽至阴涌泉中冲关冲窍阴大敦荥鱼际二间内庭大都少府前谷通谷然谷劳宫液门侠溪行间输太渊三间陷谷太白神门后溪束骨太溪大陵中渚足临泣太冲经经渠阳溪解溪商丘灵道阳谷昆仑复溜间使支沟阳辅中封合尺泽曲池足三里阴陵泉少海小海委中阴谷曲泽天井阳陵泉曲泉五输穴的主治病症各有特点。

井穴:开窍醒神,用于神识昏迷、心下烦闷,急惊气绝、人事不省;荥穴:清泄脏腑之热,用于热病,清热效好;输穴:主体节重痛,用于关节病变、软组织性疼痛,止痛效好;经穴:宣肺解表,用于寒热、喘咳、咽喉病症;合穴:主腑病,用于肠胃病及六腑的病症。

此外,六腑中的大肠、小肠、三焦,在足三阳经上各有一合穴,称为六府下合穴。

由于大肠、小肠皆承受从胃腑传化而来的水谷之气,属于胃,所以它的下合穴(上巨虚、下巨虚)同在足阳明胃经上;三焦水道出于膀胱,参与水液的调节,故它的下合穴列于足太阳膀胱经上。

六府下合穴在临床上治疗腑证疗效显著,故有“荥输治外经,合治内府”之说。

原穴十二原穴表经脉肺大肠胃脾心小肠膀胱肾心包三焦胆肝原穴太渊合谷冲阳太白神门腕骨京骨太溪大陵阳池丘墟太冲原穴,是脏腑原气经过和留止的腧穴。

十二经脉在腕、踝关节附近各有一个原穴,合为十二原穴。

阴经的原穴即本经五输穴的输穴,阳经则于输穴之外另有原穴。

原,含本原、真元之义。

原气来源于脐下肾间,是人体生命的本源,是维持生命活动最基本的动力。

原气通过三焦输布于全身脏腑、十二经脉,其在四肢部驻留的部位就是原穴,由此可见原穴在人体的重要性。

特定穴

特定穴

二、五输穴 (二)分 布规律
井穴 四肢肢端 指/趾蹼缘
荥穴
输穴 经穴
腕踝关节附近
腕肘或踝膝之 间
合穴
肘膝关节附近
二、五输穴 (二)分 布规律
类别

荥 输 经 合
原文
所出为井
所溜为荥 所注为输 所行为经 所入为合
分布规律
指或趾末端
特点
经气初出
掌指或跖趾关节之前 开始流动 掌指或跖趾关节之后 经气渐盛 腕、踝关节以上 肘膝关节附近 盛大流行 充盛且入 合于脏腑
8、八会穴
含义: 八会穴是指脏、腑、气、血、筋、脉 、骨、髓之气所聚会的8个腧穴。 临床意义: 八会穴与脏、腑、气、血、筋、脉、 骨、髓八种脏器组织的生理功能密切 相关,主治相关的病症。
A、治疗相应脏腑疾病; B、治疗与脏腑有关的五官九窍、皮肉筋骨 等病症; C、诊断疾病
八、特定穴 —分类
7、募穴
含义: 募穴是脏腑之气汇聚于胸腹部的腧穴 ,又称“腹募穴” 。
临床意义:
A、治疗相应脏腑疾病; B、治疗与脏腑有关的五官九窍、皮肉筋骨 等病症;(俞募配穴法) C、诊断疾病
• 十二经募穴歌 大肠天枢肺中府,小肠关元心巨阙。 膀胱中极肾京门,肝募期门胆日月。 胃中脘穴脾章门,三焦募在石门穴。 膻中气会何经募,心主包络厥阴也。
表1:阴经五输穴 表
经脉名称 手太阴肺经 手厥阴心包经 手少阴心经 足太阴脾经 足厥阴肝经 足少阴肾经 井 少商 中冲 少冲 隐白 大墩 涌泉 荥 鱼际 劳宫 少府 大都 行间 然谷 输 太渊 大陵 神门 太白 太冲 太溪
阴井 木
经 经渠 间使 灵道 商丘 中封 复溜 合 尺泽 曲泽 少海 阴陵泉 曲泉 阴谷

十二经原穴络穴

十二经原穴络穴

十二经原穴络穴
由原穴到络穴
肺原穴《太渊》---大肠络《偏历穴》---胃原穴《冲阳穴》===脾络
有络穴到原穴:
肺络穴《列缺》--大肠原穴《合谷穴》--胃络穴《丰隆穴》脾原穴《太白》------心经络穴《通里穴》-------小肠原《腕骨》膀胱络《飞扬穴》肾原穴《太溪》心包络穴《内关》三焦原穴《阳池》
胆络穴《光明》--肝原穴《太冲》
身柱穴:一增加强壮,先天不足或后天亏损者。

面色萎黄,食欲不振。

二,预防感冒增加抵抗力。

三抗高烧,感冒发烧,针灸半小时汗出退烧。

四:小儿疾患小儿疳疾。

惊风。

便溏。

虫积。

可以用艾灸久10分钟,每天一次3-7天。

十二经特定穴一览表

十二经特定穴一览表
足阳明胃经(属土)
历兑(金)
内庭(水)
陷谷(木)
解溪(火)
足三里(土)
冲阳
梁丘
胃俞
丰隆
中脘(任)
足三里
11
足少阴肾经(属水)
涌泉(木)
然谷(火)
太溪(土)
复溜(金)
阴谷(水)
太溪
水泉
肾俞
大钟
京门(胆)
照海
(阴跷)
12
足太阳膀胱经(属水)
至阴(金)
足通骨(水)
束骨(木)
昆仑(火)
委中(土)
京骨
金门
膀胱俞
委阳
(膀胱)
外关
(阳维)
5
手少阴心经(属火)
少冲(木)
少府(火)
神门(土)
灵道(金)
少海(水)
神门
阴郄
心俞
通里
巨阙(任)
6
手太阳小肠经(属火)
少泽(金)
前谷(水)
后溪(木)
阳谷(火)
小海(土)
腕骨
养老
小肠俞
支正
关元(任)
下巨虚(胃)
后溪(督)
7
足厥阴肝经(属木)
大敦(木)
行间(火)
太冲(土)
中封(金)
五腧穴、原穴、郄穴、募穴、背俞穴、络穴、八脉交会穴、八会穴、下合穴
经络
编号
经脉名称
五腧穴
原穴
郄穴
背俞穴(膀胱)
络穴
募穴
下合穴
八会穴
八脉交会穴
井穴
荥穴
俞穴
经穴
合穴
1
手太阴肺经(属金)
少商木)
鱼际(火)
太渊(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腧穴、原穴、郄穴、募穴、背俞穴、络穴、八脉交会穴、八会穴、下合穴
经络
编号
经脉名称
五腧穴
原穴
郄穴
背俞穴(膀胱)
络穴
募穴
下合穴
八会穴
八脉交会穴
井穴
荥穴
俞穴
经穴
合穴
1
手太阴肺经(属金)
少商(木)
鱼际(火)
太渊(土)
经渠(金)
尺泽(水)
太渊
孔最
肺俞
列缺
中府太渊(脉)Fra bibliotek列缺(任)2
手阳明大肠经(属金)
商阳(金)
委阳
(膀胱)
外关
(阳维)
5
手少阴心经(属火)
少冲(木)
少府(火)
神门(土)
灵道(金)
少海(水)
神门
阴郄
心俞
通里
巨阙(任)
6
手太阳小肠经(属火)
少泽(金)
前谷(水)
后溪(木)
阳谷(火)
小海(土)
腕骨
养老
小肠俞
支正
关元(任)
下巨虚(胃)
后溪(督)
7
足厥阴肝经(属木)
大敦(木)
行间(火)
太冲(土)
中封(金)
曲泉(水)
太冲
中都
肝俞
蠡沟
期门
章门(脏)
8
足少阳胆经(属木)
足窍阴(金)
侠溪(水)
足临泣(木)
阳辅(火)
阳陵泉(土)
丘墟
外丘
胆俞
光明
日月
阳陵泉
阳陵泉(筋)
绝骨(髓)
足临泣(带)
9
足太阴脾经(属土)
隐白(木)
大都(火)
太白(土)
商丘(金)
阴陵泉(水)
太白
地机
脾俞
公孙
章门(肝)
中脘任(腑)
公孙(冲)
10
足阳明胃经(属土)
历兑(金)
内庭(水)
陷谷(木)
解溪(火)
足三里(土)
冲阳
梁丘
胃俞
丰隆
中脘(任)
足三里
11
足少阴肾经(属水)
涌泉(木)
然谷(火)
太溪(土)
复溜(金)
阴谷(水)
太溪
水泉
肾俞
大钟
京门(胆)
照海
(阴跷)
12
足太阳膀胱经(属水)
至阴(金)
足通骨(水)
束骨(木)
昆仑(火)
委中(土)
京骨
金门
膀胱俞
二间(水)
三间(木)
阳溪(火)
曲池(土)
合谷
温溜
大肠俞
偏历
天枢(胃)
上巨虚(胃)
3
手厥阴心包经(属火)
中冲(木)
劳宫(火)
大陵(土)
间使(金)
曲泽(水)
大陵
郄门
厥阴俞
内关
膻中(任)
膻中(气)
内关
(阴维)
4
手少阳三焦经(属火)
关冲(金)
液门(水)
中渚(木)
支沟(火)
天井(土)
阳池
会宗
三焦俞
外关
石门(任)
飞扬
中极(任)
委中
大杼(骨)
膈俞(血)
申脉
(阳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