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乡的抗战故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家乡的抗战故事
我的家乡在华北平原地处河北省中南部,太行山脉南段东麓,化北平原西部边缘,东以卫运河为界与山东省相望,西依太行山和山西省毗邻,南与邯郸市相连,北及东北分别与石家庄市、衡水市接壤。
辖21个县市区,总面积1.25万平方公里,总人口720万。
位于中国北方环渤海经济区腹地,是京津冀地区的新型工业化、能源基地。
邢台有3500余年的建城史和600余年的建都史,因是“古邢国之地,筑有檀台”故名邢台。
邢台三千五百年一直是都、郡、州、府建制,素有“五朝古都”之称。
我的家乡有很多抗战故事在这里我选几个与大家一起分享一下。
1940年夏秋之际,日本侵略者在中国战场加紧对国民党政府进行政治诱降活动,同时以主要力量继续进攻我们的抗日根据地,特别是在华北地区推行以“铁路为柱,公路为链,碉堡为锁”的所谓的“囚笼政策”,企图摧毁华北各抗日根据地,巩固其占领区。
为粉碎日本侵略者的“囚笼政策”,争取华北战局更有利的发展形势,扭转全国的抗战局势,我八路军总部决心向华北日军占领的交通线和据点,发动大规模的进攻战役。
在华北交通线中,正太铁路占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横越太行山,是连接平汉、同蒲两铁路的纽带,它是日军在华北的重要战略运输线之一,又称“生命给养线”。
八路军的进攻战役首先在正太铁路附近发起,因此战斗开始又称为正太战役。
1940年7月22日,八路军规定要以不少于22个团的兵力,大举破击正太铁路的交通运输。
同时要求对所有沿线铁路以及华北一些主要公路线,展开广泛的破击战。
7月22日至8月8日八路军总司令朱德、副总司令彭德怀、副参谋长左权分别下达《战役预备命令》和《战役行动命令》,全线不少于22个团进行对日寇的战斗,但战役发起后,由于八路军广大指战员和抗日根据地民众痛恨日军的“囚笼政策”,参加破击战的积极性非常高,因此各部投入了大量兵力,计晋察冀军区39个团、第129师和决死队第1、第3纵队等46个团、第120师和决死队第2、第4纵队等20个团,共105个团20多万人,还有许多地方游击队和民兵参加作战。
沉重打击日本侵略者。
史称“百团大战”。
相信大家一定看过地道战的电影吧,在我家乡的东部也发生了这样的故事。
高家庄地道战遗址在河北省高家庄,距邢台市区大约30公里。
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高家庄人民积极开展地道战,神出鬼没地打击敌人。
高家庄的地道及其工事,是在与敌人的斗争中创造和逐步完善起来的。
由开始的简单到最后的复杂,从单纯的防御到主动打击敌人的一个过程。
开始挖隐蔽洞只是为了防身,所以又称为蛤蟆蹲。
后来把隐蔽洞加长加宽,再把单口洞改为双口洞和多口洞,成为最初地道的雏形。
最后发展成三通、三交叉、五防的地道。
以十字街为中心,有
东西南北主要干线4条,长4.5里,南北支线13条,东西支线11条。
还有西通东孙庄,东北通姜庄的联村地道;有向东南通隋家坟和河坡的村外地道。
全长约30里,形成了村村相通,四通八达,能进能退,能攻能守的地道网。
地道结构复杂,内部建有储粮室、厨房、厕所和战斗人员休息室,设有照明灯和路标。
抗日战争时期,高家庄的民兵和群众们曾经利用这种神秘莫测的地道与日伪军、进行地道战10几次,同时进行伏击、追击战更多,配合地方武装出村作战50多。
其中5次规模较大的地道战,就毙伤敌人200来人。
因此,高家庄成为冀中地道战的一面红旗,电影《地道战》中描写很切合当时的实际,看过这部电影的人都知道其作战的灵活性,在当时曾经沉重的打击了日本鬼子的扫荡,致使敌人总结出一条,那就是“宁绕黑风口,也不从高家庄走”这句话,说明当时敌人对高家庄地道的恐惧程度。
所以当时的高家庄在打击敌人的同时还给大部队的最后胜利奠定了基础,是中国抗战史上光辉的一页。
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暨邢台解放70 周年前夕,邢台市委党史研究室一行三人走访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军区原司令员向守志将军。
向守志,1917 年出生于四川宣汉,祖籍湖北麻城,1934 年参加革命,历经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八年抗战时期,驰骋在冀南、太行两大
抗日根据地,曾任129 师386 旅、新四旅771团营长、副团长,太行军区第10 团团长,参加和指挥了解放邢台战役。
解放战争时期,曾任旅长、师长,参加了邯郸、豫东、郑州、淮海、渡江、进军大西南等战役战斗。
1951 年奉命参加抗美援朝,作为第15 军44 师师长直
接参加了著名的上甘岭战役。
1954 年回国任军长。
1955 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六十年代任炮兵副司令员、司令员,是我军二炮导弹部队的奠基人之一。
1982 年至1990 年任南京军区司令员。
期间,1988 年被授予上将军衔。
他是十二届中央委员,十三届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
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向将军家住南京西路天竺街,这里曾经是国民政府外国领事馆所在地。
在绿荫掩映下,一幢民国风格的二层小楼映入我们的眼帘,在工作人员的引领下,我们一行步入会客厅。
厅内,光洁明亮,写字台上文房四宝陈设有序,座椅背后墙上方悬挂着一镶框习近平总书记所题“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的条幅,格外醒目。
1937 年7 月7 日,卢沟桥事变,全面抗战爆发。
国共两党在南京举行会谈,达成共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决定将陕甘宁地区的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又称第十八集团军(简称八路军)。
下辖第115、第120、第129 师3 个师。
向老回忆道:“当时我被编入第129 师386 旅771 团,师长是刘伯承,副师长是徐向前,政训处主任(后称政委)是张浩。
翌年1 月,邓小平接替张浩任129 师政委。
”从此,在漫长的战争年代,向守志将军和战友们一直在刘邓首长的指挥下浴血奋战在冀南大地。
向将军接着回忆道:那是1938年6 月,我们771 团奉命东进冀南,与先期到达冀南的徐向前副师长率领的第769 团、689 团以及由陈再道司令员、宋任穷政委率领的挺进纵队会合。
7 月,邓小平政委决定,第771团与几支游击武装合编为“八路军青年抗日游击纵队”,原“青
纵”司令段海洲仍任司令员,徐深吉任副司令员,李聚奎任政委,第771 团的番号仍保留。
随着部队的扩大,8 月份,我被任命为第771 团特务营营长。
善于依托山区、林地游击作战的八路军初到冀南,在一望无际的广袤平原上与装备精良的日军作战,虽然取得一些胜利,但也有许多不适应。
在敌强我弱的形势下,要想保存自己消灭敌人,最有效的战法就是坚持平原游击战。
我们开赴冀南平原前,129 师首长就考虑到在平原开展游击战争。
平原没有山怎么办?刘伯承师长说:平原没有山,我们可以造“人山”。
这山就是群众,有群众就有山。
但是,在平原地区怎样创造“人山”,采取什么办法造“人山”?徐向前副师长认真研究了平原地理、民情,借鉴以前在南方苏区开展武装斗争的经验,撰写并在《群众周刊》上发表了《开展河北的游击战争》一文,阐述了在平原上创造“人山”的战略思想,极大地鼓舞了冀南广大党政军干部坚持平原游击战争的胜利信心,进一步明确了今后开展工作和斗争的方向。
向将军说:我对“人山”的军事思想,倍感亲切。
因为在过去的战争中,我们大部分时间是在山区打游击,不仅依靠有利的地形,最主要的是依靠人民群众,我们才有了立足之地。
此时脑海里留下的战绩和经验教训,都与“人山”有关。
有这样的亲身实践,对毛主席提出的八路军作战原则心领神会,对“人山”军事思想不仅赞同和理解,实践中更是自觉运用。
在我印象中记忆最深刻的就是凌石屯伏击战和邢台解放战役。
向将军思考了一会儿说:凌石屯伏击战是发生在1939 年9 月,当
时我才22 岁,是771 团二营营长。
当时我们“青纵”正在邢家湾一
带驻防。
司令部接连收到侦察员的报告:巨鹿、宁晋、新河的日军正在换防,每天都有满载日军的汽车来往于巨鹿至新河、宁晋之间。
有时三辆,有时五辆,载兵少则几十人,多则上百人。
这个情况引起了“青纵”首长的高度重视。
几位首长决定抓住这个战机,打一场伏击战。
他们让第二团继续留在滏阳河以西活动,吸引敌人的注意力。
几位首长则率领“青纵”机关、直属队和771 团,东渡滏阳河,进抵巨鹿至新河公路以东的于家庄一带,准备伏击敌人。
经过反复侦察,伏击地点选在巨鹿城北的凌石屯。
当时战斗具体部署是:我们二营全部和三营两个连埋伏在公路东侧的东凌石屯村边,担任主要突击任务。
三营的另两个连埋伏在公路西侧的西凌石屯村边,准备堵击向西逃窜之敌。
第一营埋伏在凌石屯以南约三公里多的张庄,准备阻击从巨鹿城可能出援之敌,并准备歼灭向南逃窜之残敌。
那是9 月15 日凌晨,我们771 团开进凌石屯村。
拂晓前,部队按预
定计划埋伏就绪。
天亮了,村里的老乡来到打谷场准备打谷子。
见部队埋伏在谷草堆后面,知道是打伏击,便主动帮助八路军进行伪装。
13 时许,隐隐听到南面有汽车马达的声音。
团长吴诚忠轻声叮嘱战
士们:“准备战斗!”战士们一个个精神振奋,手榴弹拧下了盖子,重机枪压上了子弹带,步枪上了刺刀。
整个战斗只用了1个多小时,缴获重机枪1 挺、轻机枪2 挺、步枪50余支、掷弹筒3 个、弹药1 万余发、战刀3 把,击毁汽车3 辆。
歼
灭日军70 余人,俘获日军12 名,除2 名轻伤外,其余都是重伤,当夜死了3 人,7名重伤人员经军医清洗伤口、上药包扎后,换上我军衣服,带上传单、食品,于当天晚上被送回巨鹿城外,让敌人收容,对两名负轻伤的俘虏,经过教育后也释放了。
邢台城是冀南的军事重镇,古称顺德府,位于太行山的东侧,太行军区与冀南军区的结合部,是平汉线上的一个重要车站,也是国民党军进攻华北解放区的必经之路。
日本投降后,原驻扎那里的日军已开赴石家庄集结。
但附近任县、巨鹿、威县、平乡、广宗等县的汉奸头子,带着他们的伪警备队、伪保安团等土杂武装,都猬集在这里,共达3000 多人。
这些家伙的日本主子虽已垮台,但其本质反动,又有新主子做依靠,加之邢台城高3 丈6 尺,四面有三道城墙组成的“瓮城”,护城河两丈多宽,水有一人多深,并布有鹿砦和铁丝网,守敌企图凭借坚固的工事负隅顽抗,以等待国民党正规军的到来。
对没有重兵器的我军来说,攻城任务艰巨
向将军说:我记得那天是9 月22日,斗志昂扬的我们团指战员抵达邢台城下时,太行六分区的第42 团和冀南军区的部队已经扫清了邢台城敌人的外围据点和四关,将邢台城团团包围起来。
在当天举行的研究攻打邢台城的作战会议上,明确我们团从北面攻城,冀南军区的部队从东面、南面攻城,西面则由第42 团负责。
这次攻城作战由太行军区司令员秦基伟和冀南军区第4分区司令员胥光义统一指挥,规定24 日零时发起总攻。
为了更好地完成攻城任务,准确地掌握情况,适时进行指挥,我们把团指挥所设在距北门不到100 米的一堵断墙后
面。
秦基伟司令员和太行第6专署杜润生专员也都在我们团指挥所,
具体指导我们进行攻城的准备和组织。
当时,邢台北门有两道城门,敌人在北门的城楼附近部署一个加强连的兵力,配备有轻重机枪,严密地封锁着通向北门的道路。
夜间,我们组织侦察了地形和敌情,选择攻击道路,并对攻城战斗进行了认真组织。
鉴于护城河宽水深,不易架桥,确定从北门正面实施攻击,由第3 营担任主攻,第1 营在西北角进行辅助攻击,第2 营担任第二梯队。
我们当时确定用炸药爆破,以便炸开城门。
9 月23 日晚,我第10 团各营分别进行攻击前的动员,各级干部进行了最后的检查,然后进至进攻出发阵地,隐蔽待命。
当晚23 时50 分,由我团第3 营9 连9 班组成爆破组,战士们扛着100 多公斤TNT 炸药,在漆黑的道路上,开始秘密地接近北门。
城楼上的敌人发觉后,立即以火力阻拦。
我们用机枪掩护,爆破组在敌人密集的火力下迅速接近北门。
突击队员们更是密切地注视着爆破组的行动,随时准备发起攻击。
不知是炸药的导火索短了,燃烧太快,还是敌人的火力引爆了炸药,突然,“轰”的一声巨响,100 多公斤TNT 炸药爆炸声犹如天崩地裂,把第一道城门炸开了。
这100 多公斤TNT 炸药威力实在大,在城楼上担任守备的敌人,有的当场被炸死,有的被震落城墙下,侥幸活着的争相逃命。
爆破成功了!我第10 团3 营吹起了响亮的冲锋号,战士们在一片“冲啊”、“杀啊”的喊声中,冒着滚滚浓烟,迅速向炸开的北门冲击。
在城楼上被炸得昏昏沉沉的敌人企图顽抗,当即被我冲上去的战士消
灭。
防守第二道城门的敌人见大势已去,纷纷向城内逃窜。
为了迅速扩大战果,我们立即调第1 营改从北门入城,并命令担任第二梯队的第2 营加入战斗。
各营指战员乘胜追击,首先占领了敌人的指挥部,接着向城内胜利发展,搜索和消灭残敌。
我和秦基伟司令员随突击部队进入城内,实施跟进指挥。
当我们走进指挥部时,那里的敌人已经逃跑,房子里的电灯虽然还在亮着,但满地都是公文杂物,看得出敌人逃跑时是非常狼狈不堪的。
这时,邢台城东门、南门也被冀南军区部队相继攻破,迅速向城内发展。
城内的敌人一部被消灭,大部分涌向西门,企图从西门突围,紧随其后的我10 团和冀南军区的二分区部队尾追不放,西门也被我冀南军区四分区西支队的将士猛攻和堵击。
惊慌失措的敌人,几经周折,终于从西南角突围出去,但立即被我前堵后追的部队所包围,在猛烈的火力威慑和“放下武器,缴枪不杀”的政治攻势下,缴械投降。
到24 日拂晓,全部解决战斗,守城的敌人全部被消灭。
此时,北起元氏,南至邢台,上百公里的铁路线全部被我军占领,为歼击沿平汉路北犯的国民党军开辟了有力的战场。
在攻打邢台的战斗中,我们俘敌700 余人,缴获各种枪数百支,尤其是缴获了掷弹筒30 余具。
在后来的邯郸战役消灭马法五部的战斗中,这些掷弹筒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向将军眼睛有些湿润地回忆道,这次战斗,我们团伤亡不大,但令人痛心的是爆破组的12 名战士在引爆后未能及时撤出,全部壮烈牺牲,他们的尸骨也未能保存。
刚刚还是龙腾虎跃的革命战士,刹那间,
在我的眼前消失了,距我所在的位置不到60 公尺,至今想起来,仍
然感到自责和遗憾!他们为邢台解放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他们才是邢台的真正功臣,鲜花应该献给他们。
我们邢台不仅有抗日故事。
在我们邢台还有一所最早的抗日大学-
前南峪抗日军政大学
河北省邢台县浆水镇前南峪村,是太行山区一个普普通通的小村子,在硝烟弥漫的抗日战争时期,这个普通的小山村却度过了极不平凡的岁月,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敌后总校就设在这里。
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的前身是中国工农红军大学,于1936年6月1日在陕北瓦窑堡创建。
1937年初,“红大”随党中央机关迁到延安,更名为抗大,毛泽东任学校教育委员会主席,林彪任校长,罗瑞卿任副校长。
抗大建校之初,毛泽东亲自为抗大制定了“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的教育方针和“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校风。
为了贯彻教育与战争相结合的原则,1939年6月20日,中共中央作
出了《关于抗大陕公等学校迁移晋东南的决定》。
7月10日,抗大总校以“八路军第五纵队”番号,在司令员兼政委罗瑞卿率领下,告别延安,向敌后根据地挺进。
五千抗大师生渡黄河,涉汾水,翻吕梁,越太行,经陕西、山西、河北3省的25个县,行程1250千米,辗转一年多,摆脱了日军的围追堵截,终于在1940年11月到达邢台县浆水镇,对外公开称为“青年抗日联合纵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