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研究的一般程序与分析类型(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社会学研究的一般程序与分析类型20120206008吴茹洁
(一)筹划阶段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预”就是事先筹划,什么事都得事先筹划好了再去做才行,社会学研究更需要筹划。社会学研究成果要经得起实践检验,它要遵守一定的程序。程序保证研究成果的科学性,是检验研究成果的一种依据。没有程序,别人不知道你的研究结论是怎样得出来的,无法进行检验。
筹划阶段有六项工作:第一,选择研究题目,有新意,要适中,可操作。第二,初步探索,收集相关文献资料,接触研究对象,做到“心中有底”。第三,建立研究假设,做出理论解释,明确概念。第四,制定研究方案。研究方案一般包括明确研究内容、目的和意义,选择调查地点,确定调查对象和研究单位(个人、群体、组织和社区等),确定研究方式方法,制定调查问卷、量表和访谈提纲,准备调查工具,统筹与预算研究经费。第五,组织工作,包括研究人员的组成和培训,以及协作单位的沟通等。
(二)实施阶段
实施阶段是将研究方案付诸行动,依据研究方案的要求去收集资料,采用问卷调查或实地调查、文献或口述等方法。因研究方法不同,收集资料的方式和所需时间的长短也不同。不论用什么方式,都要保证收集的资料的可靠性、真实性和准确性,否则研究计划就会落空。所以对调查人员的访谈技术和品行要有严格的要求。
(三)总结阶段
总结阶段的任务是将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使之条理化和系统化,然后进行统计分析和思维加工,检验理论假设,提出新问题,最终撰写调查报告,结束该课题的研究等。分析资料可分为统计分析和理论分析两种,前者偏重定量分析,后者偏重定性分析。这两种方法是互相结合的,不能截然划分。但是实际操作是有先后的,一般是先根据理论假设进行系统分析,然后依据系统分析的数据再进行理论分析。理论分析的结论或证明研究假设,或否定研究假设。证明或否定研究假设都是研究成果。
撰写研究报告是将研究成果写成文章或专著。调查报告或者送给有关单位应用于实际,或者公开发表与他人交流。撰写研究报告除了报告研究结论以外,还要把研究方法和研究工具(如问卷和提纲)附上,以便于别人能够考察你研究成果的真实性和正确性。
二社会学研究的分析类型
(一)定性分析
1.定性分析的涵义。定性分析是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归纳、分类、比较,进而对某个或某类现象的性质和特征作出概括的一种分析方法。定性分析偏重人文主义,通过深度比较分析,揭示社会现象的本质特征。
2.定性分析资料的来源与整理。定性资料的来源主要有二:一是“实地源”,包括非结构式访问和观察的记录;二是“文献源”,是以文字形式叙述的各种档案、文书和个人的传记、日记、信件,以及调查报告和研究论文等。由于资料来源和种类的不同,资料整理的方法也有所不同,但都要经过审查、分类和汇总三个步骤。
第一,资料的审查。其目的是消除原始资料中的虚假、差错、短缺和冗余等现象以保证资料真实、可信、有效、完整与合格,为整理分析打下基础。对定性资料的审查主要集中在资料的真实性、准确性和适用性三个方面。
第二,资料的分类。就是将资料分门别类,是复杂的资料系统化、条理化,为找出规律性的联系提供科学依据。资料的分类必须遵循有效性原则、互斥性原则和完备性原则。
第三,资料的汇总和编辑。其基本要求:(1)应根据研究的目的、要求和客观情况,确定合理的逻辑结构,使汇总和编辑的的资料既能反映客观实际,又能说明研究问题。(2)
汇总和编辑的资料,要完善和系统,要简明集中。(3)要尽可能使个案资料数量化,使分析方法和看问题角度标准化,并做好个案资料的编号。
3.定性分析方法的意义与不足。一般来说,实地研究和非介入性研究属于定性方法。定性研究者使用个案和情景语言,使用手头现成的东西,将社会过程和个案置于它们所处的社会情境中来考察,并探寻特定环境背景下的解释或独具的意义。定性的方法有两个不同的层次:一是没有或缺乏数量分析的纯定性研究,结论往往具有概括性和较浓的思辨色彩,二是建立在定量分析的基础上的更高层次的定性研究。定性分析有助于发掘事物的深层原因,能够展现社会生活中复杂的细致过程和后果,但定性分析的有限个案难以反映事物总体的情况,其结论不一定具有普遍性。
(二)定量分析
1.定量分析的涵义。定量分析是对社会学现象的数量特征、数量关系与数量变化进行分析的一种方法。定量分析偏重经验实证主义的原则,强调量化的科学性、准确性。定量方法虽然难以探寻事物的深层原因,但它通过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样本信息,来推论事物总体特征。一般说,问卷调查和实验方法属于定量方法。在社会研究中,定量化的传统一方面源于英国的“政治算术”,另一方面源于比利时和法国的道德统计学。前者是激昂描述统计用于国家政策与行政工作,后者主要用于研究犯罪、自杀与触犯刑法的行为。定量方法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取得了长足发展,社会调查与分析中引入了抽样理论和统计实验理论,推广了测算法并发展了交互分类技术、方差分析、多元回归、对数线性模型等。高级统计方法被越来越多地运用,提高了描述和解释社会现象的水平。
2.定量分析的派别与代表。在定量分析流派中,较极端的派别是定量主义和数理社会学派。定量主义受心理学的操作主义和生物测量学的影响,强调在任何科学中都必须使用测量和计量的方法。定量主义的倡导者,美国社会学家G.A.伦德伯格主张,任何概念都可以测量,由于定义不明确而无法测量的概念在科学研究中是没有用处的。20世纪40年代中后期,美国社会学家S.A.斯托福、P.F.拉扎斯菲尔德等人进一步发展了社会学的数量分析技术。他们严格遵循经验实证主义原则,主张用精心设计的方法从资料中推导出理论。60年代以后,数理分析开始走向成熟,以数学的概念、理论、方法和公式来描述和表示社会现象,并运用数学模型货数学符号的运算来模拟真实的社会过程,形成了社会学的一门新兴分支学科:数理社会学。美国社会学家H.M.布莱洛克和J.S.科尔曼等人,认为通过数学描述和计算机模拟就能够发现社会规律并对社会发展作出预测。
3.定量分析的来源与整理。与定性分析资料一样,定量分析的资料来源也有两个,即“实地源”和“文献源”。前者包括问卷资料、结构性访问和观察的记录等,后者主要是统计资料。问卷资料是定量分析的重要基础,整理过程通常分为资料的审查、分类与编码、汇总三个步骤。第一,资料的审查。对定性资料的审查主要集中在完备性、统一性和合格性上。第二,资料的分类和编码。资料的分类必须遵循有效性、完备性、互斥性和同层次分类等原则。编码的目的是用一组变量表示各项调查的问题,用每一变量的不同值表示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从而使文字资料转化为数字形式。第三,资料的汇总。根据研究的目的,对分类后的各种数据进行计算和加总,汇集到有关的表格之中,以集中系统的反映调查总体内部的数量情况。汇总的目的有四:(1)初步了解数据的分布情况;(2)为编制次数分布表做准备;(3)为深入的统计分析做准备;(4)以便于保存调查资料。
4.定量分析的软件系统。在调查资料整理之后,就进入到统计分析阶段,这是资料分析中最重要的定量分析工作,由此撰写调查报告。现在广泛采用的统计性软件包是“社会科学统计程序包”(简称SPSS)和统计分析系统(简称SAS)。SPSS是英文Statistical Package for the Social Science的缩写,翻译成汉语是“社会学统计软件”。20世纪60年代末由美国斯坦福大学的三位研究生研制,1975年在芝加哥组建SPSS总部。SPSS系统特点是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