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降观测技术设计书

合集下载

沉降观测方案

沉降观测方案

一、工程概况本工程为珠海市水务建设管理中心投资兴建, 长江勘测规划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设计的、江苏科兴建设监理公司进行监理的堤防工程, 木乃南堤段位于大门水道入海口浅海区, 属于鸡啼门水道左岸堤防, 位于鸡啼门水道口左侧小木乃~三灶岛之间, 为海上新建堤防。

木乃南堤段起于红旗镇小木乃, 向南延伸到三牙石后向东与青洲连线, 跨过大门口水道后止于三灶岛横石基房间石, 为海上新建堤。

新建堤防长度为;新建水闸2座, 包括大门口闸(水闸和通航孔)和矿山电厂闸。

本工程所采用的平面坐标采用独立挂靠在1954年北京坐标系上, 高程1956年黄海高程。

本工程所需的平面及竖向测量控制点及水准点由设计院布控在现场的原海堤上, 基本达到通视的效果。

二、编制依据1.建筑工程施工测量规程(北京市标准DBJ 01-21-95)。

2.工程测量规范(GB50206-93)。

3.长江勘测规划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提供的施工测量坐标及标高数据。

4.长江勘测规划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提供的控制点测量坐标及引入水准基点标高数据。

5.水电水利工程施工测量规范(DLT5173-2003)。

6.《施工图纸》。

7、混凝土大坝安全检测技术规范(DLT5178-2003)。

三、沉降观测(一)海堤防护工程从施工开始到竣工, 以及建成运营之后很长一段时间, 沉降变形是不可避免的。

(二)木乃南堤段海堤沉降观测采用水准测量的方法, 周期性的观测海堤上沉降观测点和水准基点之间的高差变化值。

(三)测量准备1.人员准备。

根据本工程实际现场情况, 挑选有丰富测量经验的测量员、执尺员, 配置打桩人员, 建立职业及专职的测量组, 测量组成员如下:(1)、技术负责人: 黎文波—负责全面技术工作, 对测量工作进行复合和指导调配。

(2)、测量员: 陈根煜—负责全面的测量工作, 对测量资料记录整理, 形成文字文件。

计算测量数据居整理好测量成果。

(3)、执尺员: 刘梅斌—负责测量时棱镜、水准尺的摆放、调正, 并根据测量的指示, 定好桩位的位置, 并做好桩位标志。

沉降观测技术工程设计书

沉降观测技术工程设计书

沉降观测技术工程设计书1.1工程概况********二期项目位于***省****县*****内,南临****路、西至****线、北至***路、东至****线、西北面为地税局用地,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

该工程分为2A、2B期。

2A期包含19~20栋、21~22栋、26~27栋、28~29栋、30~31栋共10栋高层住宅,1栋会所,室外工程及其他有关配套工程;2B期包含15~16栋、17~18栋、23~25栋、32栋共7栋高层住宅、地下车库、室外工程及其他有关配套工程。

****二期总建筑面积184337.38㎡。

该工程地下室为15~16#、17~18#、19~20#、21~22#、23~25#、26~27#、28~29#、32#栋塔楼的地下一层的联结体,面积28230㎡。

1.2编制依据1、《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007)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7-2007)3、由***市****县城市规划局提供的二个高程控制点Ⅱ30237、Ⅰ900074、由**********设计研究院设计的*********项目施工图纸5、***********沉降点分布施工图、总说明图、相关的技术规程和技术约定等2沉降观测的设备配备及组织机构2.1仪器设备根据工程的需要,本项目需配备下列仪器设备。

拟投入本项目的仪器设备一览表序号设备名称设备编号规格型号单位数量1 2 3 4DINI电子水准仪铟瓦精密条码水准尺对讲机5m刚尺410090612403,12449T50.3mm/km2米2KM/5W1mm套把台把1222所用仪器、设备都有有效的鉴定证书,仪器日常使用过程中,定期对其进行检查、保养、并不好记录。

2.2人员配备测量工程师2人(****、****)、施测配合人员2人(****、****)、资料员1人(****);(具体人员配备已满足工程要求为准)加入人员表格3监测内容及监测方法、周期3.1监测内容本次安排的监测项目、监测内容、监测数量及相关的监测目的和监测方法如下表所列,沉降点位均布置在单体一层结构墙、柱+50cm以上。

沉降观测检测方案

沉降观测检测方案
2.建筑物倾斜观测:采用全站仪进行角度和距离测量。
3.基坑周边环境变形观测:采用全站仪或激光测距仪进行监测。
4.地下水位变化观测:采用水位计进行实时监测。
六、观测点布置
1.沉降观测点:沿建筑物四周及主要承重部位均匀布置,每侧不少于3个点,共计不少于12个观测点。
2.倾斜观测点:建筑物四角及主要受力部位均匀布置,每侧不少于2个点,共计不少于8个观测点。
3.基坑支护结构变形观测点:根据支护结构形式及设计要求进行布置。
4.地下水位观测点:在基坑周围均匀布置,数量根据基坑大小及设计要求确定。
七、观测周期及频率
1.沉降观测:施工期间,每完成一个施工阶段进行一次观测;工程完工后,每季度进行一次观测。
2.倾斜观测:施工期间,每完成一个施工阶段进行一次观测;工程完工后,每年进行一次观测。
1.掌握建筑物及地基在施工过程中的沉降变化情况,及时发现异常情况,防止工程质量事故的发生。
2.分析沉降原因,为调整施工方案和采取相应措施提供依据。
3.为建筑物后期使用和维护提供基础数据。
三、观测依据
1.《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
2.《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016)
2.全站仪测量法:采用全站仪进行建筑物及周围环境的倾斜观测。
3.基坑支护结构变形观测:采用全站仪或激光测距仪进行观测。
4.地下水位观测:采用水位计进行观测。
六、观测点布置
1.沉降观测点:沿建筑物四周及中间均匀布置,每边不少于3个,共计不少于12个观测点。
2.倾斜观测点:在建筑物四角及中间均匀布置,每边不少于2个,共计不少于观测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采取的措施进行总结,形成观测总结报告。
本沉降观测检测方案旨在确保工程质量和建筑物使用安全,观测过程中如遇特殊情况,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观测方案。在观测过程中,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确保观测工作的合法合规。

建筑物沉降观测技术设计书

建筑物沉降观测技术设计书

晋城市城市供水管网提升工程供水站建筑物沉降观测方案山西太行矿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二O 一七年八月晋城市城市供水管网提升工程供水站建筑物沉降观测方案方案编写人:李鹏飞审核人:王青懿总工:江爱国单位负责人:冯小华一、工程基本情况 (1)(一)工程概况 (1)(二)目的与任务 (1)山西太行矿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二O 一七年八月二、编制依据 (2)三、沉降观测方案 (2)(一)沉降观测精度、时间、次数: (2)(二)基准点和观测点的布设 (4)(三) ....................................................................................................... 沉降观测设备仪器、技术要求及控制要点 (4)(四)点位的埋设和施测要点 (6)(五)施测方法 (7)四、沉降观测提交的成果资料 (8)五、质量控制措施 (8)六、观测点的保护 (8)建筑沉降变形观测方案技术设计书一、工程基本情况(一)工程概况晋城市城市供水管网提升工程位于晋城市北石店镇畅安路以东,陵沁路以南,场地南侧为城市规划道路,拟建场地总占地面积6930m2,建筑用地6300m2,道路用地630m2。

该工程拟建建筑物包括:调度中心、泵房、维修车间、消毒间、预留滤池、吸水井及清水池,均为1-2 层建筑,其中业务用房占地面积613.53 m2,建筑高度5.25 m;泵房占地面积283.81 m2,建筑高度6.15 m;维修车间占地面积152.51 m2,建筑高度4.35m;消毒间占地面积159.25 m2,建筑高度4.35m;吸水井占地面积120 m2,地下高度4.0m, 地上高度1.0m;预留滤池占地面积120 m2;清水池一占地面积259.93m2;清水池二占地面积259.79m2。

该工程设计单位为晋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监理单位为德圣工程有限公司,施工单位为山西省工业设备安装集团公司,于2017年4月5日开工建设,主要建筑物含泵房地下一层、地上一层、维修车间、消毒间、业务用房一层。

公路路基沉降观测方案

公路路基沉降观测方案

群众服务中心一级主干道工程第二标段路基沉降变形观测专项方案编译:审计:日期:1.项目概述马新成区群众服务中心一级主干道工程是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群众服务中心主干道。

该项目的建设将促进和拓展经开区和凯马新城的城市发展空间,对后续城市建设起到重要作用。

凯西新城州群众服务中心一级主干道起于凯斯大道,与凯斯大道左侧90°相交。

路线全长3163.394,主干道标准建设,设计速度60 km/h。

为及时控制路基开挖的沉降和位移,指导路基施工过程,确保工后沉降满足设计要求和路基的稳定性,有效控制路基工程质量,特制定本方案。

2.编制依据2.1《公路路基设计规范》2.2路基工程施工图设计2.3工程测量规范2.4路基横断面图3.路基沉降变形监测的目的3.1控制和保证路基工序质量,确保工后沉降符合设计要求(一般面积不大于15cm,年沉降速率小于4cm/年,涵背过渡段不大于8cm)。

3.2.通过连续、正确、完整、系统的观测分析,预测沉降趋势,验证和指导施工,正确控制路堤填筑速率,保证路基路面完工时间。

3.3确保路基稳定和施工安全。

4路基沉降变形观测方案4.1观察内容根据设计和规范要求,观测的主要内容有:地基沉降、水平位移和路基沉降观测;涵洞与路堤过渡段的沉降观测。

4.2观测断面的设置4.2.1基础沉降观测根据《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的要求,沿公路方向每隔100~200m设置一个观测断面。

路堤填筑施工前,在基面中心线上埋设沉降板,进行第一次观测。

4.2.2路堤水平位移观测根据《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的要求,沿公路每隔100~200m 在路堤两侧坡脚外2m和10m处设置水平位移观测桩,在路基填筑前埋设,进行首次观测。

4.2.3路基本体沉降观测填至设计标高后,在基底沉降板埋深段里程对应的基床面顶面,左右设计线外3.2m处设置观测桩,与其他观测桩同步观测。

路堑开挖前,在路堑顶部外5m处设置位移观测桩;平台建成后,在平台中心设置位移观测桩进行位移观测。

建筑沉降变形观测方案技术设计书三篇

建筑沉降变形观测方案技术设计书三篇

建筑沉降变形观测方案技术设计书三篇篇一:建筑沉降变形观测方案技术设计书一、工程概况:***大学***校区教三楼位于校道南侧,东临山丘,南临图书馆,西临教四楼,北面三栋广场,钢筋混凝土结构,地面高六层;场地地形较平坦,地基为粘性土地基。

由**建筑综合设计研究院设计,**公司第三分公司施工,*****公司监理,工程竣工日期为二0XX 年六月。

二、编制依据1、《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T8-20XX )2、《工程测量规范》(GB 50026--20XX )3、《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987-91)4、****大学***校区教三栋1:500平面图5、教三楼结构情况及周边环境实况三、沉降观测方案(一)沉降观测精度、时间、次数:(1)、观测精度本次采用二级观测精度。

沉降基准网观测采用一级水准测量,往返高差较差或高差闭合差应n 3.0±≤mm ,(n 为测站数),最大不超过n 5.0±≤mm ,沉降观测往返高差较差或高差闭合差应n 0.1±≤mm ,(n 为测站数),最大不超过n 5.1≤mm 。

观测点测站高差中误差:≤0.5mm ;观测的视线长度:≤50m;前后视视距差:≤1.0m;视距累积差≤3.0m;观测成果在限差内按观测距离或测站数分配闭合差计算高程。

观测时一定要爱护观测标志,尺子放在观测点上应用力轻,立尺一定要直,每次把尺子立在观测标志之前,都要把观测标志点和尺子擦干净,以防止观测标或尺底粘泥土而影响观测精度。

(2)观测时间、次数观测周期每月一次,每期观测时间三个小时,总共进行6期观测。

首次观测时间为20XX年12月7日。

首次观测时,应观测多次取其平均值,以提高初始值的可靠性。

(二)基准点和工作点的布设1、观测点的设置:按照设计院的要求,并根据沉降观测的有关规定,布置沉降观测点依据以下原则布设:(1)参照设计图纸;(2)建筑物的各拐角极大转角处;(3)高低层建筑物、纵横墙的交接处两侧;(4)建筑物沉降缝两侧、基础埋深相差悬殊处。

沉降观测施工方案

沉降观测施工方案

沉降观测施工方案一、施工目的沉降观测是指在土地开发、基础工程施工等过程中,为了了解和监测地基的沉降情况,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止沉降引起的工程事故和安全隐患的一种技术手段。

本施工方案的目的是为了进行沉降观测,及时监测地基的沉降情况,确保工程施工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二、施工条件1.工程地点:选择地势平坦、无地基隐患、无人居住区域的地块进行施工。

2.施工设备:沉降仪、专业测量仪器等。

3.监测点设置:根据工程规模和要求,合理设置监测点,保证监测数据的全面和准确性。

三、施工流程1.准备工作(1)确定施工目的,明确沉降观测的目标和要求。

(2)选择合适的施工设备和工具,确保施工质量。

(3)确定监测点位置,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和监测要求,合理设置监测点。

(4)制定施工计划,明确各个施工环节的具体工作内容和流程。

2.监测设备安装(1)将沉降仪和专业测量仪器准备好,确保设备的完好性和准确性。

(2)根据监测点位置,将监测设备安装在合适的位置上,保证设备的稳定和可靠性。

(3)根据设备的使用说明书,正确连接设备和电源,进行设备的调试和校准。

3.数据采集与分析(1)在施工过程中,按照预定的监测频率,定期进行数据的采集和记录。

(2)采集到的数据导入计算机,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得出相应的数据结果。

(3)根据分析结果,判断地基的沉降情况,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4.结果呈报(1)根据监测结果,编写监测报告,详细说明沉降情况和分析结果。

(2)将监测报告提交给工程负责人和相关部门,供其参考和决策。

四、安全措施1.在施工过程中,严格遵守相关安全规定和操作规程,确保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

2.使用专业仪器和设备时,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和操作,避免设备故障造成的事故。

3.施工现场设置警告标志,提醒相关人员注意施工区域,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4.对施工过程中可能造成的环境污染和噪声污染,采取相应的措施,保护环境和降低噪音。

五、质量控制1.监测设备的选择和安装要符合相关标准和规定,确保设备的质量和可靠性。

福建省某围垦工程沉降观测作业指导书

福建省某围垦工程沉降观测作业指导书

沉降观测作业指导书1.工程概况xx省xx围垦工程位于xx市xx县xx内,面向东海,堤线朝向开敞式海域,距城关6km,海堤全长5433m,堤顶宽 3.8m,最大堤高10.6m,海堤围垦面积3.41万亩。

南北岸各设1座水闸,北岸松山水闸总净宽50m,南岸南岐山水闸总净宽35米,均为纳排兼用水闸。

本海堤工程先期已作过一些建设,完成了部分海堤段基础处理和海堤填筑工作,后因故停工,已施工部分经过多年的沉陷和潮水冲击,已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沉陷和损毁,特别是北岸堤段,原来抛设的断面大都不成形,闭气体位置被两侧滚入的抛石填埋,部分基础土工布和两侧倒虑土工布暴露表面,已失去效力。

本次海堤的建设是在原来建设的基础上重建,需要先对原填筑闭气土体滚入的石渣和海堤失效部位进行清理,再填筑加高,完成整条海堤的施工。

2.工程地质根据地质勘察结果,堤基土壤从上到下可分为五层:第一层(Ⅰ-1)位于海滩涂面下0~1.6m,土质为淤泥,黑灰色、灰色,饱和流动状态,强度低;第二层(Ⅰ-2)位于海滩涂面下0.6~6.0m,土质为淤泥,淤质粘土,灰色、深灰色,上部含少许贝壳、碎片,饱和塑;第三层(Ⅰ-3)位于海滩涂面下6~18m,土质为淤泥,淤质粘土,灰、深灰色,上部含少许贝壳,饱和塑,静力触探比贯入阻力Ps和十字板强度随深度逐渐加大;第四层(Ⅱ)位于海滩涂面下18~45m,土质为粘土,粉质粘土,含粉细沙粘土,部分含有沙夹层和透镜体,密实度大,强度高;第五层(Ⅲ)位于海滩涂面下40~45m,土质为沙砾卵石层。

从该地质情况来看,表层6m以内淤泥层受加载引起沉降、位移的变化量比较大,须在施工中注意沉降观测,掌握基本的数据来指导施工。

3.工程沉降观测本工程地基情况复杂,为了给施工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须以现场沉降观测分析结果对地基变形、固结情况进行动态掌握,以控制和指导工程施工,主要内容为地表沉降观测。

3.1沉降观测内容和布置详细沉降观测断面布置及项目布置见表3.1,具体见沉降观测断面布置图(以下简称布置图)。

沉降观测方案52568

沉降观测方案52568

目录第一章 (1)1、总则 (1)2、适用范围 (1)3、工作依据 (2)4、术语、概念 (2)第二章 (3)1 工程概况 (3)2 组织管理与工作内容 (3)2.1 组织机构与人员配置 (3)2.1.2 人员要求 (4)2.2单位职责 (5)2.3 工作内容 (6)3 沉降变形测量 (8)3.1 测量等级及精度要求 (9)3.2 沉降变形测量点的布置要求 (12)3.3 测量工作基本要求 (14)3.4 测量工作具体要求 (16)4 路基工程沉降变形观测技术要求 (19)4.1观测断面及观测点的设置原则 (19)4.2观测元件与埋设技术要求 (23)4.3观测技术要求 (25)5 桥涵工程沉降变形观测技术要求 (27)5.1观测点的设置原则 (27)5.2观测元件与埋设技术要求 (32)5.3观测技术要求 (34)6 过渡段工程沉降变形观测技术要求 (37)6.1观测断面和观测点的设置原则 (37)6.2观测元件与埋设技术要求 (39)6.3观测技术要求 (39)7沉降监测点点号编排 (40)7.1 点号编排原则及要求 (40)7.2 点号编排规定 (41)8数据管理与评估条件 (43)8.1 数据管理 (43)8.2 沉降变形观测及评估流程图 (45)8.3 资料传递程序 (48)9 奖惩措施 (49)附件三:附表 (50)附表1 工程沉降变形观测准备工作检查记录表 (50)附表2 工程沉降变形观测结果评估验收记录表 (51)附表4 路基观测桩沉降量记录表 (54)附表5 路基观测桩沉降量记录汇总表 (56)附表6 路基沉降板观测记录表 (58)附表7 路基沉降板观测记录汇总表 (59)附表8 横剖面沉降测试记录表 (61)附表9 路基边桩位移观测记录表 (63)附表10 路基边桩位移观测记录汇总表 (64)附表11 过渡段沉降量记录汇总表 (66)附表12 桥梁墩(台)沉降量记录表 (67)附表13 桥梁墩(台)沉降量记录汇总表 (69)附表14 涵洞沉降量记录表 (71)附表15 涵洞沉降量记录汇总表 (73)第一章1、总则1.为统一徐宿淮盐铁路站前工程XYZQ-Ⅵ标对路基(含过渡段)、桥梁、涵洞等线下工程的沉降变形观测的技术要求,确保观测质量;为评估预测线下工程最终沉降量和工后沉降,合理确定有砟轨道铺设时间,确保铺设质量,制定本实施细则。

沉降观测毕业设计

沉降观测毕业设计

图书馆收藏中图分类号:密级:UDC:编号:1331毕业设计宿迁市泗阳县名流新天地小区高层A O98楼沉降观测技术设计肖伟专业名称:工程测量班级:测量07-2学制:三年学号:0740153220学历层次:专科指导教师:李玲评阅人:论文(设计)提交日期:2010年6月18日论文(设计)答辩日期:2010年6月日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二○一○年六月十八日毕业设计成绩评定书专业、班级测量07-2 姓名肖伟日期2010-6-18 1、设计题目宿迁市泗阳县名流新天地小区高层AO98楼沉降观测技术设计2、设计指导教师(签名)李玲3、设计评阅人(签名)评阅日期4、评定意见及成绩年月日中文摘要根据本地区特殊的地基情况、规范说明及图纸设计规定,本次泗阳名流新天地高层建设需进行沉降观测,严密监测施工及运行阶段的地基沉降情况。

首先在合适区域布置稳定的基准点,作为沉降观测的依据,每次观测之前对基准点进行联测检核,确保基准点绝对可靠,在基础形成之后设置多个沉降观测点,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二等水准精密测量,形成闭合路线,最终确定各沉降观测点的沉降量,绘制出沉降曲线,得出沉降结论,及时上报各部门,并进行技术处理和采取相应的措施。

本次沉降观测利用新兴计算机软件,更直接、迅速地反应沉降情况,提高内业处理的效率,并对沉降趋势作出预测,还可以找出本地区类似结构形式建筑物影响其沉降的主要因素,指导施工单位编好施工组织设计,正确指导施工大有裨益,同样也为勘察设计单位提供宝贵的一手资料,设计出更完善的施工图。

借助于严格的沉降观测,力保在建筑沉降这一环节不出差错,争创优质工程。

关键词:沉降观测,基准点,沉降观测点,观测周期,沉降曲线……目录1.项目概况.................................................... - 1 -1.1工程简介 (1)1.2场区概况 (1)1.3测量目的 (1)2.项目质量要求............................................... - 3 -2.1项目质量与工期 (3)2.2测量仪器 (3)2.3测量组织 (3)2.4测量各项指标 (4)2.5现行规范 (4)3.方案设计.................................................... - 5 -3.1设计依据 (5)3.2水准基点的布设 (5)3.3工作基点 (6)3.4沉降观测点布设 (6)3.5观测方法及精度要求 (8)3.6沉降观测路线 (9)3.6.1 观测路线的确定 ...................................... - 9 -3.6.2 观测路线的绘制 ..................................... - 10 - 3.7沉降观测周期和时间 .. (10)3.7.1 初测阶段 ........................................... - 11 -3.7.2 施工阶段的沉降观测 ................................. - 11 -3.7.3 建筑物使用阶段的观测 ............................... - 11 -3.7.4 特殊情况处理 ....................................... - 11 -3.7.5 建筑物沉降稳定标准 ................................. - 11 - 3.8实施计划注意事项 . (12)3.9施测原则 (12)3.9.1“五定”原则 ........................................ - 12 -3.9.2 其他工作原则 ....................................... - 12 - 3.10经费预算 .. (13)4. 成果整理....................................... 错误!未定义书签。

xxx沉降观测技术设计书

xxx沉降观测技术设计书

一、前言在建的xxx工程位于xxx路以南,xxx以东。

在建建筑物为x幢高层建筑,其中xF的n幢,aF的s幢,dF的f幢。

为保证建筑物的安全使用,根据国家规范和建筑设计要求,对高层建筑物或工程地质不很稳定的建筑物必须进行沉降观测,特编制沉降观测方案如下。

二、测量资质xxx测绘有限公司为乙级测绘资质。

三、技术力量本项目由多名长期从事沉降观测工作,有专业学历的人员组成沉降观测小组,具体负责沉降观测的实施。

该组曾承担xxx等沉降观测工程,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四、测量技术设计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工程测量规范》(GB 50026-2007):变形测量;2、《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 12897-2006);3、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T8-97)4、《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5、本次作业的《技术设计书》。

五、水准基点(以下简称基准点或基点)的设置依据工程测量规范第9.1.3条要求,拟设3个基点,基点具体位置结合规范要求、场地使用要求、以后建设情况等因素现场选定。

基点在周边已沉降稳定的建筑上选取,并制作标记。

六、沉降观测点的设置沉降观测点是固定在拟观测建筑物上的测量标志,应设立在变形体上能反映变形特征的位置。

依据工程测量规范第9.5.5条,沉降观测点应布置于主要受力部位和差异沉降易产生的部位,具体布置如下:各楼的四角分别布置1个观测点,南北面墙体每15米左右布置一个观测点,共n个观测点,都安置于受力柱内。

为施测方便,墙上沉降观测点拟设在建筑物室外坪以上0.1米部位,点位的垂直上方3.2米以内应无障碍物。

该项目选用长15cm,直径1cm的膨胀螺丝为沉降观测点。

沉降观测点标志的购买由乙方负责,在已建墙体上凿孔、埋设沉降观测点标志。

严格把关,保证点位位置正确,埋设稳固。

七、外业观测工作(一)基点观测工作观测工作按Ⅱ等水准技术要求进行,作业采用天宝电子水准仪DiNi12及配套的条码铟钢尺,该仪器每公里往返水准观测精度达0.3mm ,最小显示0.05mm 。

沉降与稳定观测作业指导书

沉降与稳定观测作业指导书

路基沉降与稳定观测方案我标段路基均位于软土地基上,全部为填方路基。

根据《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和《公路软土地基路堤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的要求,需进行沉降与稳定观测,具体方案如下:一、沉降观测点位布设及沉降板制作:施工路段的地表沉降观测方法为在原地面上埋设沉降板进行高程观测。

一般软土路基路段,在K80+56处路中心埋设一个观测点;桥头引道路段,在K79+900、K79+940、K79+976、K80+132、K80+175、K80+218.416处设置六个观测断面,第一个断面设置在桥台桩位处,每一个断面在路中心和路肩内缘埋设三个观测点。

沉降板由钢板底板、金属测杆和保护套筒组成。

底板尺寸50cm×50cm×3cm,测杆直径4cm,保护套管直径10cm。

随着填土的增高,测杆和套管亦相应接高,每节长度不宜超过50cm。

接高后的测杆顶面应略高于套管上口,套管上口应加盖封住管口,避免填料落入管内而影响测杆下沉自由度,盖顶高出碾压面高度不大于50cm。

二、位移边桩的布置及设计:地基的稳定性通过观测地表面位移边桩的水平位移和地表隆起量而获知。

在K79+940、K79+976、K80+56、K80+132、K80+175处设置五个断面及每个桥头纵向坡脚各设一个观测断面,每一个断面在坡趾及距坡趾5.0m埋设位移边桩。

边桩采用C25号钢筋混凝土预制,长度1.5m,断面为正方形,边长15cm;桩顶预埋钢筋测头。

边桩埋置深度为地表以下不小于1.2m,桩顶露出地面的高度不大于10cm,桩周围回填密实,上部50cm用混凝土浇筑固定。

三、主要操作要点:1、测点标杆安装时应严格按规定进行,安装必须稳固,对露出地面部分均应设置保护装置。

在路堤施工期间必须采取严格的防护措施,一旦发现标杆受拉或位移,需立即修复,保证观测数据的连续性。

2、在施工期间应严格按设计或合同文件要求同步进行沉降和稳定的跟踪观测。

每填筑一层应观测一次;如果两次填筑间隔时间较长时,每三天至少观测一次。

建筑物沉降观测方案三篇

建筑物沉降观测方案三篇

建筑物沉降观测方案三篇篇一:建筑物沉降观测方案一、编制依据1、《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XX2、《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T8-20XX3、《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XX4、《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XX5、本工程施工图6、《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XX二、工程概况工程名称:万州区第一人民医院门诊住院综合楼工程地址:万州周家坝建设单位:XX第一人民医院设计单位:XX艺术设计院有限公司勘察单位:XX公司监理单位:XX公司施工单位:XX集团有限公司本工程位于万州区周家坝街道流水村2-3组(心连心广场对面),万州区第一人民医院门诊住院综合楼总建筑面积为27924.52㎡,总建筑高度78.1m,地上19F,地下1F,框剪结构。

三、观测目的、原则及观测点布置3.1.观测目的工程建筑物从施工开始到竣工,以及建成运营后很长一段时间,沉降变形是不可避免的。

如果变形在一定的限度之内属正常现象,但一旦超过某一限度,就会危及建筑物的安全。

因此,在建筑物的施工和运营期间,都必须对建筑物进行安全监测,以便及时掌握变形情况,发现问题,采取措施,保证建筑物从施工开始到运营期间均安全有效。

3.2.观测原则1.参照设计图纸;2.建筑物的四角极大转角处;3.高低层建筑物、纵横墙的交接处两侧;4.建筑物沉降缝两侧、基础埋深相差悬殊处。

3.3.观测点布置观测点的布置:观测点设在房屋周边各大角,长边增设观测点,观测点数不少于6点。

为了便于观测,沉降观测点布置于通视好的墙上,以减小搬动仪器的次数而造成的误差叠加。

沉降观测点置于相对标高+0.700处,以便观测方便。

观测点采用20钢筋制作,采用后植筋锚固方式埋入结构柱内,为了保证观测点牢固性,埋入深度不小于100,外露部分长度为60,上端焊圆形铁球以便观测,并涂上防腐漆,如右图所示。

根据观测原则要求,共布置4个沉降观测点,具体点位见沉降观测点平面布置图(附图)。

沉降观测技术报告材料

沉降观测技术报告材料

目录一、任务概况和目的......................................................................................... (1)二、测区自然地理概况和已有资料情况......................................................................................... .11.测区自然地理概况......................................................................................... .. (1)2.已有资料情况......................................................................................... ................................ .. (1)三、作业依据......................................................................................... . (1)四、成果(或产品)规格和主要技术指标 (1)五、设计方案......................................................................................... . (2)1、本次观测所使用的仪器设备......................................................................................... . (2)2、作业的技术路线及流程......................................................................................... . (3)3、作业方法和技术要求......................................................................................... .. (4)3.1基准点的布设和观测......................................................................................... . (4)3.2基本点的布设和观测......................................................................................... . (4)3.3观测点的布设......................................................................................... .. (4)3.4基准点和观测点的个数......................................................................................... .. (5)4、沉降测量的观测周期和观测要求......................................................................................... .. (5)4.1观测周期......................................................................................... . (6)4.2观测预警......................................................................................... .................................... (6)4.3观测要求......................................................................................... .................... ................. .. (6)4.3.1仪器设置主要有......................................................................................... .. (6)4.3.2测站限差参数设置......................................................................................... . (6)4.3.3作业设置......................................................................................... (7)4.3.4通讯设置......................................................................................... (7)4.3.5观测工作的实施......................................................................................... .. (7)4.3.6作业技术要求及应遵守的事项......................................................................... ............... . . (8)4.4数据处理......................................................................................... .................... ................ .. (9)4.5手簿记录和计算的要求......................................................................................... .. (9)5、上交和归档成果及其资料的内容和要求 (9)6、有关附录......................................................................................... .. (10)一、任务概述和目的受池州市汇亚置业有限公司的委托,我公司拟承担池州惠源阳光小区1#、2#、3#楼工程沉降观测任务。

沉降观测设计书

沉降观测设计书

**************公司项目沉降观测设计书**************公司2011年月日一、概述应**************公司委托,**************公司拟对**************公司项目进行沉降观测工作。

该项目地处:二、基准点布设基准点应布设在远离基坑30米以上、无大型车辆在附近经过的地方,而且3个基准点应均匀布设在建筑物对角线位置附近,使每个基准点作沉降观测闭合环时所形成的环线距离尽量缩短为宜,并适于长期保存。

三、沉降基准点的观测沉降基准点布设完5日后,对3个基准点开始进行基准点联测。

测定每个基准点高程,三日后进行复测,观察基准点自身有无沉降,以确定沉降点稳定。

在进行建筑物沉降观测前3日,再进行一次基准点联测,以确定点间稳定高差。

四、建筑物沉降观测点的布设原则及观测要求(一)布设总则:变形观测点应设立在变形体上且能反应变形特征的位置上。

(建筑物沉降点位布设图附后)(二)每次沉降观测时应符合下列要求1、施测前先符合观测基准点,待其观测值稳定后方能使用其数值。

2、采用相同的观测路线和观测方法;3、使用同一仪器和设备;4、固定观测人员;5、在基本相同的环境和条件下工作。

(三)沉降观测的等级划分及精度要求(四)沉降监测网的主要技术要求(五)水准观测的主要技术要求五、建筑物沉降点的布设方案(一)规范要求1、在建筑物四角布点;2、预留缝、沉降缝或伸缩缝的两侧、新旧建筑物或高低建筑物以及纵横墙的交接处布点;3、人工地基和天然地基的接壤处、建筑物不同结构的分界处布点。

(二)沉降观测点均在±0以上0.5-1米范围内布设,在墙体内打入ф16mm圆头钢栓作为沉降观测点,沉降点布设须牢固,外露部分以能满足外墙装饰后能露出圆钉帽为准。

(三)观测次数1、沉降点布设二日后进行首次观测。

2、每封顶一层观测一次。

3、楼主体竣工后3个月内观测一次。

4、建筑物投入运营后6个月内观测一次。

六、提交结果1、每次观测结束的平差报告及单体建筑的沉降观测量分析报告2、观测点位置图3、位移速率、时间、位移量曲线图4、荷载、时间、位移量曲线图5、等位移量曲线图6、相邻影响曲线图7、变形分析报告七、拟投入人员设计情况(一)、沉降基准点布设。

主体沉降观测方案

主体沉降观测方案

**项目沉降观测方案编制人:_____________ 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编制日期:**年**月**日目录一、工程概况 (1)二、观测目的 (1)三、观测依据 (1)四、主要技术指标 (1)五、观测范围及项目 (2)六、观测仪器设备及人员 (2)七、观测要求及点位布设 (3)八、观测方法 (5)九、观测频率 (5)十、所需要的配合工作 (6)十一、基准点及观测点平面布置图 (6)十二、安全文明施测 (6)附录A、单位资质概况 (9)附录B、观测单位人员证书 (9)附录C、仪器设备计量校准证书 (9)一、工程概况1、工程名称:**项目2、建设地点:**3、建筑物概况:4、结构使用年限:5、建设单位:**6、设计单位:**二、观测目的沉降观测的主要目的是监测建筑物在施工期间以及后续各个阶段的沉降状态和工作情况,并为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提供准确可靠的建筑物动态沉降数据,以便在发生不正常现象时,使各方能及时分析原因,采取措施,防止事故发生,确保工程质量安全。

三、观测依据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2、《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3、《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T12897-2006)4、《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016)5、设计图纸及相关技术资料四、主要技术指标1、依据《建筑变形测量规范》中规定和设计、施工文件要求,变形观测的观测精度定为二级,即变形观测点的观测精度:沉降观测观测点测站高差中误差为±0.5mm,以二倍中误差作为极限误差。

2、观测网的观测限差表4.1 建筑变形测量的级别、精度指标及其适用范围表4.2 水准测量的仪器型号和标尺的类型表4.3 水准观测的视线长度、前后视距差和视线高(m)注:1在室内作业时,视线高度不受本表的限制;2当采用光学水准仪时,观测要求应满足表中各项要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都理工大学北校区教六楼
建筑沉降变形观测方案技术设计书
报告编写人:许世强
学号:201101060220
指导老师:秦岩宾
目录
-、工程概况: (3)
二、编制依据 (3)
三、沉降观测方案 (3)
(一).......................................................... 沉降观测精度、时间、次数:. (3)
(二)........................................ 基准点和工作点的布设5
(三)沉降观测设备仪器、技术要求及控制要点 (6)
(四).......................................... 位的埋设和施测要点8
(五).................................................... 施测方法8
四、沉降观测应提交的资料 (9)
建筑沉降变形观测方案技术设计书
—、工程概况:
第六教学楼位于成都理工大学主校区,北面依靠东风渠,南临砚湖,
西靠第二教学楼,东至理工南苑教职工宿舍。

是学校建筑面积最大,楼层最高,教学设施最完善的教学楼。

其主体为钢筋混凝土框架式结构。

主体分为A B、C三个部分。

其中A B两栋教学楼为6层,C座共11层。

现因需要对其进行沉降变形观测,确保建筑物的安全。

1、编制依据
1、《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T8-2007)
2、《工程测量规范》(GB 50026--2007)
3、《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987-91)
4、成都理工大学北校区六号教学楼1:500平面设计图
5、六号教学楼结构情况及周边环境实况
三、沉降观测方案
(一)沉降观测精度、时间、次数:
(1)、观测精度
本次采用二级观测精度。

沉降基准网观测采用一级水准测量,往返高
差较差或高差闭合差应兰±0.3石口叩(n为测站数),最大不超过兰±0.5/7 mm
沉降观测往返高差较差或高差闭合差应兰±i.o7n mm (n为测站数),最大不
超过乞15、n mm
观测点测站高差中误差:w 0.5mm
观测的视线长度:w 50m
前后视视距差:w 1.0m;
视距累积差w 3.0m;
观测成果在限差内按观测距离或测站数分配闭合差计算高程。

观测时一
定要爱护观测标志,尺子放在观测点上应用力轻,立尺一定要直,每次把尺子立在观测标志之前,都要把观测标志点和尺子擦干净,以防止观测标或尺底粘泥土而影响观测精度。

(2)观测时间、次数
观测周期每月一次,每期观测时间三个小时,总共进行6期观测。


次观测时,应观测多次取其平均值,以提高初始值的可靠性。

(二)基准点和工作点的布设
1、观测点的设置:按照设计院的要求,并根据沉降观测的有关规定,布
置沉降观测点依据以下原则布设:
(1)参照设计图纸;
(2)建筑物的各拐角极大转角处;
(3)高低层建筑物、纵横墙的交接处两侧;
(4)建筑物沉降缝两侧、基础埋深相差悬殊处。

根据以上原则并结合工程的特点,教六楼共布设了26个沉降观测点(如下图)。

另外,需在建筑物附近较隐蔽且土层较稳定的地方设置不少于3个
永久性的基准点,每次观测前先校核基准点的稳定性,判断选择稳定点作为沉降观测的起算点,基准点的布设是根据现场踏勘的情况考虑基准点的稳定性和观测精度要求布设的,变形观测的基准点选在远离该建筑物50米外的坚固地方,本次采用独立高程系统。

根据教六楼的建筑物的现状结构特点,可确定观测顺序如下:J3T J2T J1
T J3T 1宀2宀3宀4宀5宀6宀7宀8宀9宀10宀11宀12宀13宀14宀15宀
16宀17宀18—19T 20T 21 T 22T 23T 24T 25T 26—J1。

(三)沉降观测设备仪器、技术要求及控制要点
1、观测仪器:DS05自动安平水准仪及配套水准尺或同等精度水准仪和设备。

2、首次观测时,应观测二次取其平均值,以提高初始值的可靠性。

3、精密水准仪应符合相应技术参数,尤其是i角的检验,校正,i角不大于
4秒,在观测前要对仪器进行检定,保证精密水准仪和水准尺参数均能满足观测要求。

4、每次观测应尽量做到仪器、标尺、测站、线路、观测人员五固定。

5、为了提高观测精度,视线长度宜为20~30m比一般精密水准测量所固定50m 短,视线高度不宜地域0.3m。

6、观测的时间和气象条件
水准观测应在标尺分划线成像清晰而稳定时进行。

下列情况下不应进行观测:
A. 日出后与日落前30分钟内;
B. 太阳中天前后各约1小时内;
C. 标尺分划线的影像跳动而难于照准时;
D. 气温突变时;
E. 风力过大而使标尺与仪器不能稳定时。

7、测站要求
视线长度w 50米、前后视距差w 1.0米、前后视距累积差w 3.0米、视线高度(下丝读数)> 0.5米。

&测站观测顺序和方法
(1). 往测时,奇数测站照准标尺分划的顺序为:
A. 后视标尺的基本分划;
B. 前视标尺的基本分划;
C. 前视标尺的辅助分划;
D. 后视标尺的辅助分划。

(2). 往测时,偶数测站照准标尺分划的顺序为:
A. 前视标尺的基本分划;
B. 后视标尺的基本分划;
C. 后视标尺的辅助分划;
D. 前视标尺的辅助分划。

返测时,奇、偶测站照准标尺的顺序分别与往测偶奇测站相同。

9、测站观测限差
上下丝读数平均值与中丝读数的差w 3.0毫米、基辅分划读数差w 0.4毫米、基辅分划所测高差的差w 0.6毫米(说明:由于沉降观测的技术要求严格,本次测量各项要求均按二等水准规范执行)。

当观测监测点时,必须是偶数站,往返测量的测站数均须为偶数站。

10、观测人员要了解工程现场既有建筑物和设施现状,了解观测对象的结构特
点,参与基准点和观测点的埋设工作。

这些有利于更好地确定观测顺序、观测数据、沉降趋势及异常情况的分析和处理。

11、为了保证观测数据的精度准确性,每次观测后应及时进行数据处理,
发现异常,立即进行分析或核测,同时应及时向现场监理及业主代表汇报。

12、提供数据准确,分析合理的成果报告。

(四)位的埋设和施测要点
1、基准点应设在建筑物变形影响范围以外且便于长期保存的稳定位置,作为永久
性基准点,并作醒目警示。

避开交通干道、地下管线、施工材料堆场、施工材料运输线路、水坑以及施工机械等,本次变形观测的基准点选在远离该建筑物50米外的坚固地方,经分析,该区域地基已属稳定。

2、在每次观测前均应检核基准点的稳定性,发现高程变异超过允许精度立即采
取处理措施。

如观测期间测区发生土体移动、地面或建筑物明显沉降等外界强烈因素时,亦应及时进行检验,分析原因,采取处理措施。

3、按设计要求的沉降观测点位置,在建筑物底板及首层完成后进行埋设。

4、在观测期间对观测点要严加保护,发现变形、损坏或其它因素影响,要立即采
取处理措施。

5、观测时,仪器应避免安置在有空压机、搅拌机、卷扬机等震动影响的范围内,
塔式起重机等施工机械附近也不宜设站。

6、每次观测应记载施工进度、增加荷载量、建筑物变形、地面沉降及其它有关异
常情况。

7、施测过程中要经常检查水准仪和标尺,发现异常应及时校正。

&每测段往测与返测站数均应为偶数,否则应加入标尺零点差改正。

(五)施测方法
(1)基准点联测:每次观测前均首先联测基准点,按照环形闭合网施
测,计算闭合差,并按测站数计算各点改正数,以检验基准点的稳定性。

(2)沉降观测:布设环形闭合网,尽量选用固定测站,逐点观测,计算环线闭合差并根据测站数进行平差,准确计算出各点的高程。

同一观测点相邻两次观测间的高程差,即为该点本次观测的沉降量。

四、沉降观测应提交的资料
1、沉降观测(水准测量)记录手簿。

2、沉降观测成果表;
3、沉降观测点位布置图及基准点图;
4、沉降量(s)、地基荷载(p)、延续时间(t),即p-t-s三者的关系曲线图;
5、v-t-s (沉降速度、时间、沉降量)曲线图;
6、沉降观测分析报告。

成都理工大学测绘工程专业测绘二班测量队
2014年12月13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