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集群与技术创新协同发展关系研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产业集群与技术创新协同发展关系研究

摘要:促进集群技术的协同创造是提升产业集群创新能力的关键, 本文基于对产业集群与技术创新活动的协同性分析, 认为产业集群与技术创新是一个协同发展的过程,并从文化氛围、网络互动、服务体系等方面对二者协同发展机制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产业集群;技术创新;协同发展

产业集群是指在某一特定领域中,大量产业联系密切的企业以及相关支撑机

构在地理、空间上集聚,通过集聚成群而不断提升企业及产业整体竞争力的优势

群体。20世纪90年代以来,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愈来愈受到人们的关注,它不

仅成为空间经济学、新竞争经济学和产业组织理论研究的一个热点,而且就其促

进创新和孕育区域竞争优势的功能来说,诸多政策制定者已将其视为一个重要的

区域经济政策的手段或目标。

同样美国硅谷、日本筑波、台湾新竹等企业集群所取得的成功,也昭示出高

新技术企业集群的技术创新优势,技术创新对产业集群具有重要的拉动作用。美

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 (Schumpeter)认为,技术创新及其扩散促使具有产业

关联性的各部门的众多企业形成集群【1】。技术创新为促进产业集群提供了不竭内

生动力,而产业集群也为技术创新发展营造了良环境。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1.1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对产业集群的理论研究开展较早,并取得了丰硕成果,主要集中在产业

集群的内涵外延、形成机制以及集群效应等方面,在有关产业集群与技术创新的

相互关系方面,主要从演化脉络的角度进行研究,由此形成了创新环境学派和竞

争优势学派[2]。

创新环境借用了新经济社会学中社会网络理论以及嵌入性概念, 将之与马

歇尔产业区理论以及熊彼特创新理论相结合而形成的产物,强调产业区内创新主

体的集体效率和创新行为的协同作用, 并把创新网络和集体学习的概念应用到

公共管理政策中去。Mellaart(1995)认为创新环境是孕育创新过程的区域组织,

创新环境不仅有利于集群内企业进行研究和创新,而且有利于新知识的传播和利用,使其转化为新产品,是产集群新知识、新技术、新信息等得以生成的重要保障。Morsan(1996)、Nsendijk和Charies(1997)指出创新过程根植于生产网络或者集群的制度环境内,创新链不同之间的交互作用对于成功的创新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David Keeble、Frank Wilkinson(1999)从马歇尔的“产业区”出发,分析了创新环境与集群创新的关系,分析了区域集群中的高新技术中小企业的集体学习过程对创新的重要性。Meyer Stamer(2009)探讨了如何克服文化对合作的不利影响,通过企业合作来营造创新的环境, 从而提高产业聚群的创新能力。

竞争优势学派以哈佛大学波特教授为代表,波特在1990年出版的《国家竞争优势》一书中正式提出了产业集群的概念, 并用其“钻石模型”来解释集群的竞争力和创新活力, 认为集群的地理邻近性使得生产要素条件、需求条件、相关支撑产业、厂商结构、战略与竞争四个决定因素之间相互协同, 而促进技术创新,产生竞争优势。客观地说, 波特强调了内部竞争压力和同行间的持续比较等竞争性因素对于集群技术创新的激励作用, 对于创新导向的集群研究来说是一次较大的进步, 但是波特在这个时期对集群的理论解读是建立在企业同质的假设基础之上的, 从方法论上看是基于整体主义的分析思路, 因而对于集群创新的内部微观机理, 包括技术发展的来源和性质、经济(创新)行为的社会嵌入性、权力的作用、网络关系的复杂性等因素缺乏深入分析。鉴于此, 波特在其后的研究中加强了对集聚因素本身和集群微观机理的分析, 强调了区位因素、集群组织方式以及政府、企业角色安排等对集群发展和创新行为的作用。Callos Quandt (2000)认为,创新群和合作网络是促进区域发展、提升创新能力和区域竞争优势、缩小空间和社会不均衡的主要工具。

1.2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学者在有关产业集群与技术创新的相互关系研究相对较少,受国外创新环境学派和竞争优势学派比较大。王辑慈(2001)指出培养具有地方特色的企业集群,营造区域竞争环境,强化区域竞争优势是增强国力的关键。盖文启(2002) 也认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更多是依赖于区域环境的建设,特别是区域内不断创新的软环境已成为区域发展获得竞争优势的关键。吕富彪(2013)提出产业集群是技术创新发展的集聚地,而技术创新是产业集群的内生动力。

另外一些学者还从社会资本的角度探讨了产业集群与技术创新的相互关系。李惠斌,杨雪冬(2000)指出社会资本可以减小产业集群内企业的交易费用,降低企业间学习成本,加强企业的竞争优势。陈剑锋(2003)在对国外社会资本评价模型理论回顾基础上,建立基于集群的社会资本价值模型,分析社会背景、组织数量、组织关联、信息不对称程度、时间维度和空间维度对产业集群中社会资本价值的影响。李新安(2005)认为社会资本作为集群内企业间合作的一项收益或者作为不合作的一项机会成本,它的存在会增加企业在一次性创新博弈中合作与不合作的效用差,这有利于集群创新机制的形成。吉国秀,王伟光(2006)也认为社会资本能够促进集群内创新要素扩散,增强产业集群创新能力和综合竞争能力。

1.3问题提出

目前,国内外学者对产业集群与技术创新的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研究视角多样,探讨领域宽泛,对于丰富和完善产业集群理论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但总体上看,国内研究仍处于对国外理论的吸收和消化阶段,在研究产业集群与技术创新相互关系的问题上缺乏一个完整的理论分析框架,它们之间的相互影响机制究竟是什么?本文将在现有的理论研究基础上,进一步梳理二者的协调发展关系。

二、企业技术创新推动产业集群的发展

2.1企业技术创新促进产业集群的形成

企业的技术创新就是要把科技进步与市场需求能动地、有机地、动态地结合起来,创造出新产品与新工艺并开拓新的市场,以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为此,企业就必须考虑市场需求,考虑产品能否被消费者接受,能否体现它的商业价值。否则,企业所进行的一系列活动都不能被称为技术创新,至少不是成功的技术创新。在此过程中,单靠一两个企业的技术创新很难完全满足全部的市场需求,这就要求作为市场主体的其他企业也参与其中。这就导致了相关产业的企业陆续在附近安家落户,这样可以节省运输、交易等成本,共享信息等,甚至导致新企业的诞生,促使其他企业也进行技术创新以满足先前进行技术创新的企业的需要,在这种连续进行、彼此推进的技术创新过程中,该地区的企业数量也会逐步增多,相关配套设施也会不断完善,从而促进了产业集群的初步形成,而初步形成的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