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集群与技术创新协同发展关系研究
产业集群与企业技术创新
产业集群与企业技术创新Standardization of sany group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产业集群与企业技术创新内容摘要]:产业集群研究的一个主要课题是集群与创新的关系,其核心是产业集群和技术创新的互动关系。
本文在对产业集群和企业技术创新论述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产业集群和企业技术创新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在此基础上,阐述了产业集群对企业技术创新的作用机制。
[关键词]:产业集群;企业技术创新;集群网络一、引言技术创新的研究经历了一个从“线性范式”到“网络范式”的转变。
在熊彼特创新理论的影响下形成了创新研究的“线性范式”。
该范式认为技术创新一般经历发明—开发—设计—中试—生产—销售等简单的线性过程,研究局限于单个企业内部的技术过程。
后来的研究发现外部的信息交换及协调对于创新具有重要的作用,它可以有效克服单个企业技术创新时的能力局限,降低创新活动中的技术和市场不确定性。
此后,创新研究的视野从单个企业内部转向企业与外部环境的联系和互动,导致“网络范式”的兴起。
“网络范式”最初应用在国家层面,形成了“国家创新系统”理论。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经济意义上的“国家状态”日益让位于“区域状态”,区域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经济利益体,关键的商业联系集中于区域范围内。
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创新网络的成效似乎跟创新主体的空间分布有很大的关系,地方化的创新网络似乎比跨国技术联盟更能持久。
美国硅谷和欧洲产业集群的研究为上述观点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区域发展理论和国家创新理论构成了区域创新系统理论。
当创新系统研究发展到区域创新阶段,已经开始与产业集群的研究结合起来了。
产业集群与技术创新的关联性也日益密切。
产业集群内各种产业的要素禀赋的背后是技术的存在。
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技术本身就是区域性的专有的产物。
产业中的企业是以技术为基础的,而技术只有依附于企业才能实现其价值。
技术创新不仅是技术本身的问题,本质上看更在于技术与经济的实现。
区域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与产业集群协调发展研究
收稿 日期:0 0 0 — 9 2 1— 3 1
区域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与产业集群协调发展研究
杨继涛 1 , 2
( . 连理 工大 学人 义社 会 科学 学 院 , 宁 大连 , 104 2大 连 市生 产 力促 进 巾心 . 宁 大连 , 10 2 i 大 辽 16 2 ;. 辽 16 1 )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文章编号:o 5 6 3 (01)4 0 5 ~ 3 lo — 0 3 2 0 I- 12 0
S IT C F R A I N D V L P E T&E O O C— E HI O M 一O E E O M N N 1 C N MY
21年 第 2 卷 00 0
第 l 期 4
作 …现 了新 的趋 势 。一 是 学 科交 叉 融 合创 造 更多 的新技 术 、 新
20 07年 6月 1 0日, 国 家 6部 委 共 同 组织 的 同家 产 业 技 术 由
创新 战略联盟签约 暨试点启动会议在钓鱼 同宾馆 开,钢铁
业技 术 创 新 联 盟 来推 动各 地 特 色产 业 集群 发 展 、 升 区域 产 业 经济 的 自主 创 新 能 力和 提
核 心 竞 争 力的 问题 , 出要 大 力推 动 具 有 区域 特 色 的产 业 集 群 发 展 , 极 建 设 区域 产 指 积 业 技 术 创 新联 盟 , 使之 成 为推 动 区域 产 业技 术 创 新 体 系建设 和 区域 经 济 发展 的有 效 载
度, 在战略层面建立持续稳 定 、 有法律保障 的合作关 系 ; 有利于
整 合 产 业技 术 创 新 资 源 , 导 创 新 要 素 向优 势企 业 集 聚 ; 利 于 引 有
和范嗣经济效益 , 提高产业 和企业的市场竞 争力 。 闵此 , 产业集
产业集群与技术创新的关系研究
韦伯是最早提出聚集经济概念的学者 。 聚集经济的概 念表
达的是这样一种经 济现象 : 或是产业 的生产活动 , 或是 贸易与
商业的交 易活动 , 或是其 他与经济行为 有 在区域上具有 比较明显 的集中倾
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一
s clao )“ p i zi 、创新性 ” e a tn i 、本地 网络 的 “ 嵌人性 ”或 “ 根植 性”
(mb dd e ) e een s 等是其主要特征。 s 产业集群的概念来 自于波特的新竞争经济学 , 在他 19 90年 出版的 《 国家竞争优势》 te cmpt v dat e o ao s ( o e t eavn g fnt n ) h i i a i
当今 的高新技 术应用提 高了各产业 技术之间 的互相依 赖 性, 要求处于不 同技 术层和不 同产业的企业 , 以某 种形式联 合 起来 , 突破专业技术的限制 , 互为技术来源和技 术应 用对象 , 共
同协作 , 形成适应技 术综合发展 的再生存体 系 , 促进了 产 这就
业集群的形成 。产业集群有 利于技能 、 信息 、 术 、 技 技术 诀窍和 新思想在群落内企业之 间的传播和应用 , 从而又使高新技术得
创 新 的相 互 关 系。
意 大利社会学 家贝卡蒂 尼 ( eaii17 首 次提 出“ 产 B ctn)9 8 l 新 业 区” 的概 念 , 认为新产业 区是具有共 同社会背景 的人们和 他 企业在一定 自然 区域上形成的社会 区域生产综合体 。还有很 多
学 者对新 产业区进行了 界定 , P r 和 Sbl18) 如 i e  ̄e 94将新产业 o (
可 以带来一些经 济上的节约。
产业集群与技术创新的协同合作机制
量的非正式关 系 , 而 在这种情况下技 术创新活动所 需要 的隐含经
验 类 知识 就 传 递 下 去 了 。 同 时 , 产 业 集 群 的 区域 性 也 会 因 相 似 的
关于技术创 新 , 第 一 次是 出现在 熊 彼特 ( J . A. S c h u m p e t e r ) 的 《 经济 发展 理论 》中。对创 新起源 的主 要争议 就在 于科技 推 动与 需求拉动 的作用上 , 一般认为二者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补充 , 紧密互 动, 在不同的阶段其一处于主导地位 。 二、 产 业 集 群 与 技 术 创 新 的协 同合 作 机 制 ( 一) 产 业集群 与技 术创新协 同合作 的理论 支持 1 、 空间上的集聚提供 了产业集群与技术创新协 同合作的可能 产业集群 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大量企业在地理空间上的相对 集中 , 这 种集 中对 于技术创新 和产业集群 之间 的相互促 进是非常 重要 的。迈 克尔. 波特在 《 国家竞 争优势》 一书 中运用 “ 钻石模 型”
份 安 稳 的职 业 , 而是 选 择 自己去 创 业 的 人 们 , 才打造 了“ 温 州 人 遍
是很有用 的; 另一方 面, 这类 知识 的交流 相对容 易和快捷 , 这 是 因
为企业在地理空间上的聚集使得知识 和信息的传播 成本下降了。
知识和信息在产业集群的区域经济中可以实现在上下游之 间 可 以迅速而准确 的传递 , 同时由于地理上 的接近 , 上下游之间 的合
在了一起 。马歇尔的外部经济理论首次指出了产业集群可 以促进 技术创新 ; 经济 地理学者也将 知识 的地方 溢出作为集 聚机 制 的新
、
产 业 集 群 与 技 术 创 新 理 论 综 述
自从马歇尔提出了聚集经 济、 熊彼特提 出了创新是 经济 发展 的动力以来 , 就从来没有 间断过关于产业集群和技术创新 的研 究。
产业集群对企业创新与发展的促进作用研究
产业集群对企业创新与发展的促进作用研究随着全球化的加剧与经济发展的迅速变化,国家和企业要想生存与发展,就必须不断寻求和探索新的发展方式和思路。
由此可以看出,创新已经成为国家和企业兴旺发达的关键及其核心竞争力之一。
而产业集群作为国家和企业的创新型平台,在推动国家和企业的创新与发展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什么是产业集群?产业集群是指在某一地理区域内,涵盖同一领域中的众多企业,接触其间关系紧密,从而形成一个密集关系的产业网络。
这种产业网络所形成的生态系统具有较为独特的性质和特点。
产业集群的形成需要具备产业链功能分工明确、企业之间具有区域协同联动、优良的创新环境以及多层次的产业服务等条件。
在这种背景下,产业集群所具有的独特性、利益、竞争力也因此得以形成。
产业集群对企业创新与发展的促进作用1. 优质的生态研发环境产业集群所拥有的资源丰富、产业链配套和技术创新等综合能力均比单个企业具有明显优势。
因此,产业集群可以提供一种更为宽广和丰富的技术研发环境。
这种环境不仅可以满足企业各种研发场景的需求,还可以借助集群优质的创新生态,进行共享和交流,以最快最低成本的方式创新开发出更为有效的技术成果。
因此,产业集群能够为企业提供一个更为完整、高效和稳定的技术研发平台以及辅助设施,有利于企业在产品研发、创新和技术升级方面实现快速拓展。
2. 优质深度资源的共享产业集群代表了地区资源的优势和集中化,涵盖的企业在产业链的不同位置,具备着截然不同的横向和纵向关系。
通过不同企业间的资源开放、交流和共享,产业集群之间具备着协同发展、资源互相补充和优化的显著优势。
这种资源的共享方式实际上可以有效促进企业之间的合作和协同,帮助企业揭开“技术壁垒”,克服自身对于资源的依赖和短缺,快速提升企业的生产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3. 创新支持生态系统产业集群的多层次支持服务能够提供给企业创新支持体系而言,创新支持生态系统对于产业集群的发展不可或缺。
它所包括的技术支持、技术保护、知识产权保护、知识产权申报、科技财政支持以及成果转化等多种多样的服务,均具备极为重要的作用。
制造业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的机制研究
制造业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的机制研究制造业产业集群协同创新是当前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手段。
通过整合集群内企业的技术、资源和能力,实现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之间的紧密合作和创新,可以提高整个产业链的竞争力和创新能力。
本文将对制造业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的机制进行研究,探讨如何构建有效的协同创新机制。
一、产业集群的定义与特点产业集群是指在某一空间范围内,以某个行业为核心,集中了一批具有相关性和互补性的企业和配套机构,形成了产、供、销一体化的产业链和创新链。
产业集群具有以下特点:规模经济、专业化分工、信息共享、技术创新、市场协同、灵活敏捷等。
二、制造业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的意义制造业产业集群协同创新可以实现以下几方面的意义:1. 提升产业链核心竞争力:通过协同创新,集群内各企业可以共享技术和资源,充分发挥各方的优势,减少重复投入,提高整个产业链的核心竞争力。
2. 优化产业链协同效率:由于产业集群成员之间地理上的集中,在生产、研发、销售等方面能够更加迅速、高效地进行协同合作,提高产业链的协同效率。
3. 创新能力提升:通过协同创新,不仅能够共享创新成果和技术经验,还可以形成集群智慧,吸引更多的创新要素加入集群,从而提升整个集群的创新能力。
4. 实现产业链价值共享:通过协同创新,集群内企业之间可以实现资源共享和风险分担,最大程度地实现产业链上各方的价值共享,促进共同发展。
三、制造业产业集群协同创新机制研究制造业产业集群协同创新机制的构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1. 建立信息共享平台:通过建立信息共享平台,使集群内各企业能够随时、准确地共享技术、市场和供应链信息,提高协同创新的效率。
2. 构建合作伙伴关系:建立起合作伙伴关系,可以形成高度互补的资源优势,促进技术、资金和市场等要素的流动,实现协同创新的目标。
3. 建立创新激励机制:通过建立激励机制,鼓励集群内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和研发投入,激发创新的热情和积极性。
4. 加强人才培养与交流:通过加强人才培养与交流,培养出一支专业化、创新型的工程技术人才队伍,为集群的协同创新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持。
企业技术创新和集群创新网络互动下的产业集群升级研究
收稿日期:2016-11-11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6BJ L065);安徽省社会科学创新发展研究课题重大研究项目(2016ZD011)作者简介:张治栋(1965—),男,安徽天长人,安徽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孟东涛(1992—),男,安徽亳州人,安徽大学经济学院硕士研究生。
企业技术创新和集群创新网络互动下的产业集群升级研究[文献编码]doi:10.3969/j.issn.1004-6917.2017.05.014张治栋,孟东涛(安徽大学 经济学院,安徽 合肥 230601)摘要:企业创新能力的提高是产业集群升级的根本动力,地理邻近性、知识互动、集体学习、开放式创新是产业集群升级的影响因素。
根据集群网络关系强度,可以将创新网络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创新网络萌芽阶段、创新网络耦合阶段和创新网络成熟阶段。
随着创新网络的不断发展,企业技术创新也从模仿生产、局部创新升级到协同创新。
关键词:产业集群升级;企业技术创新;集群创新网络;互动演化中图分类号:F26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917(2017)05-0063-062017年第5期(总第263期)产业集群作为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载体,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之后,集群会出现同质化竞争加剧、劳动力要素成本上升等问题,从而导致集群衰落甚至消失,集群面临着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的压力,要突破低端锁定、避免衰落,必须进行产业集群的升级。
产业集群升级的过程也是集群企业通过创新增加产品附加值的过程,最终实现集群整体产品附加值的提高。
由于创新研究的角度从单个企业内部转向企业与外部环境的交流互动,对产业集群创新活动的研究开始兴起,产业集群可以有效促进集群内技术创新和知识创新成果的扩散,由此产生了一种新的创新模式——集群创新。
以集群创新推动产业集群转型升级,是强化集群核心竞争力、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关键,对于提升我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十分重要。
制造业产业集群化发展与协同创新
制造业产业集群化发展与协同创新引言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市场竞争的加剧,制造业产业集群化发展和协同创新已经成为提高国家竞争力和经济实力的重要路径。
产业集群化发展指的是在某一地区或者某一行业内,大量的制造业企业集中在一起,形成互相配合和协同发展的局面。
协同创新则是指不同企业、机构或者个人之间通过合作、共享资源与知识,进行创新活动,从而加快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的过程。
产业集群化发展的背景1.全球化经济和市场竞争的压力。
2.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产业集群提供了更好的合作和交流平台。
3.市场需求的多样化,需要更加灵活和高效的生产模式。
产业集群化发展的好处1.协同效应:产业集群化可以使企业之间形成合作关系,通过共享资源和知识,实现协同效应,提高整体效益。
2.分工合作:不同企业可以在集群内进行分工合作,形成产业链,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
3.共同发展:有利于企业间相互学习和借鉴,促进共同进步和共同发展。
产业集群化发展的实践案例深圳电子产业集群深圳作为中国的电子制造业中心,形成了以华为、中兴等知名企业为龙头的电子产业集群。
集群内的企业之间密切合作,共享供应链资源,形成了强大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协同创新的实践1.企业间合作:不同企业之间进行技术、市场等方面的合作,共同推动技术的创新和产品的升级。
2.政府支持:政府出台政策,鼓励企业之间创新合作,提供资金和资源支持。
3.创新平台建设:建立创新平台,提供技术交流和共享的场所,促进企业间的合作和创新。
德国汽车产业集群德国的汽车产业以慕尼黑和斯图加特为核心形成了全球知名的汽车产业集群。
集群内的企业从供应链到技术创新都实现了高度的协同和合作。
协同创新的实践1.产学研合作:企业与科研机构、大学之间进行密切合作,共同开展研发活动,推动汽车技术的进步。
2.供应链协同:不同企业之间形成紧密的供应链合作关系,实现资源共享和成本控制。
3.技术创新平台:建立创新平台,促进企业之间的技术交流和共享,加速创新过程。
协同创新对产业集群发展的作用研究
协同创新对产业集群发展的作用研究产业集群是指在一个地理位置上集中的同一行业内的企业产生协同效应,形成了相对而言的竞争优势和协同合作优势。
协同创新是一种企业之间合作的形式,产生的合作效果可以进一步提高产业集群的效益和优势。
本文旨在分析协同创新对产业集群发展的作用,并说明其影响机制。
一、协同创新能够促进产业集群内企业的共同体验一个产业集群内的企业往往处于同样的营商环境之中,受到相同的政策法规影响,同时也受到同样的市场竞争环境的影响。
企业之间往往受到相似的创新挑战和技术问题,协同创新可以帮助企业们共同体验这些问题,并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式。
这个过程中,企业们可以通过信息共享、技术合作等方式,推动整个产业集群内的创新活动,形成一种“群策群力”的合作模式。
二、协同创新可以促进资源共享一个产业集群内的企业通常具有一些共性,比如说某个产业集群的企业们都需要特定的原材料或者某一类专业人才。
协同创新可以促进企业们的资源共享,如技术、人才、设备、资金等。
资源共享能够帮助企业们更有效地利用资源,降低生产成本,加快产品研发速度,提高产品质量,进一步提高整个产业集群的竞争力和创新力。
三、协同创新可以增强产业集群内部企业之间的合作关系协同创新通常意味着企业之间在业务上有更紧密的联系。
企业们通过协同创新的过程,能够更好地理解对方的需求,并为共同的目标而共同努力。
通常情况下,协同创新需要企业们寻找双赢的方式,这可以帮助企业们更好地发展利益关系,进一步增强产业集群内部企业之间的合作关系。
四、协同创新可以带动产业集群发展协同创新可以帮助企业们引入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理念,从而提高产业集群的整体素质和竞争力。
通过协同创新,企业们可以共同开发新产品、新服务,迎合市场需求的变化,进一步拓宽市场渠道,增强产业集群的生命力。
一旦产业集群内的企业能够通过协同创新迅速响应市场变化,就能进一步加强产业集群与其他产业的联系,促进整个经济体系的稳定与发展。
基于产业集群的协同创新发展策略研究——以揭阳市为例
动对 核 心产 业 的支 持 。 以 及 信 息 流 动 对 创 新 的 贡
献[ 。 O E C D则进 一 步 指 出 , 产 业 集 群 理 论 既 吸 收
了古 典 经济 学 理 论 的 内容 。 又 是 新 经 济 地 理 学 理 论 和新 古典 经济 学 理 论 的 进 一 步 延续 。 它 吸 收 了
得 更 多参 与 竞争 与 合 作 的机 会 。 相竞 争 优势 的视 角 对 产 业集 群 的形 成 提 供 了 新 的 解 释 [ 。 创 新 活 动 是 一 个 开 放 的 、 非 线 性 的 活 动 过
程。 通 常 认 为创 新模 式 的演变 经 历 了“ 单 一 企业 ” 发展 模 式 到 “ 企业交互作用” 发展 模 式 , 再 到 集 群 创 新 的“ 网络模 式 ” 等不 同发 展 阶段 , 创 新 能 力 的 提 高有 赖 于 与 外 部组 织 建 立 的各 种 关 系 网络 [ 5 ] 。 产业 集 群 为企 业 提 供 了 彼此 关 联 的 网络平 台 , 基 于 这 一 平 台 企 业 能 够 与 集 群 内 的 其 他 企 业 建 立 既竞 争 又合 作 的协 同关 系 , 各 种 资 源 得 到 更 合 理 的配 置 . 并 推 动 生 产 力 在 空 间 和 地 理 布 局 上 的 优 化 在 当 前 经 济 全 球 一 体 化 发 展 潮 流 之 下 , 产 业
收稿 日期 : 2 0 1 3 —0 9 —1 0
集 群 越 来 越重 视从 协 同创 新 中获 得竞 争优 势 , 协
基于技术创新的产业集群发展研究
之 间的 关 系 进 行 了 研 究。刘 春 芝 ( 0 5 、魏 江 和 叶 波 20 ) (0 2 20 )等人认为产 业集群有利 于技 术创 新 ;刘冰 ( 06 、 20 ) 徐小钦和黄蕾 (0 6 2 0 )等人分析 了产业集 群与技术创新 的互 动关系 ;王立成 (0 7 2 0 )和 王雅 芬 ( 0 7 2 0 )等人则分析 了我 国产业集群在技术创新方面存在 的主要问题 ,并提 出了对 策 建议 。 从 已有 研 究文 献 来 看 ,国 外 学 者 的研 究 很 少 结 合 中 国 实 际 ,而 国内的学者偏重分析 了二 者之间的关 系。但从技术 创 新 的角度分析我国产业集群 的不足 ,并 提出相应对策 的研究 甚少 。为此 ,本文尝试在借鉴 已有研 究成果 的基 础上 ,从 我 国产业集群存在的不足出发 ,寻求其深层原 因 ,并从技 术创 新 内容的层面上寻求促进我国产业集群发展的对策 。
较 短 ,后 劲不 足等 现 象 。 ③ 群内企业低端竞争、恶性竞争现象严重 我 国 产业 集群 起 步 晚 ,绝 大 多 数 主 要 是 依 托农 村 或 者 小 城 镇 发 展 起来 的 ,而 且 主要 集 中在 与生 活 消 费品 有 关 的产 业 。 产业集群内多为中小型企 业,它们主 要通 过低成本获得竞 争 优势 ,走低端路线 ;更有甚 者,只在 包装 、外观设计 、服务 上下功夫 ,用 “ 欺骗” 的手段攫取短暂利 益。同时 ,群内企
2 我 国产 业集群 发展存在 的 问题
产业集群与企业技术创新
产业集群与企业技术创新[内容摘要]:产业集群研究的一个主要课题是集群与创新的关系,其核心是产业集群和技术创新的互动关系。
本文在对产业集群和企业技术创新论述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产业集群和企业技术创新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在此基础上,阐述了产业集群对企业技术创新的作用机制。
[关键词]:产业集群;企业技术创新;集群网络一、引言技术创新的研究经历了一个从“线性范式”到“网络范式”的转变。
在熊彼特创新理论的影响下形成了创新研究的“线性范式”。
该范式认为技术创新一般经历发明—开发—设计—中试—生产—销售等简单的线性过程,研究局限于单个企业内部的技术过程。
后来的研究发现外部的信息交换及协调对于创新具有重要的作用,它可以有效克服单个企业技术创新时的能力局限,降低创新活动中的技术和市场不确定性。
此后,创新研究的视野从单个企业内部转向企业与外部环境的联系和互动,导致“网络范式”的兴起。
“网络范式”最初应用在国家层面,形成了“国家创新系统”理论。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经济意义上的“国家状态”日益让位于“区域状态”,区域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经济利益体,关键的商业联系集中于区域范围内。
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创新网络的成效似乎跟创新主体的空间分布有很大的关系,地方化的创新网络似乎比跨国技术联盟更能持久。
美国硅谷和欧洲产业集群的研究为上述观点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区域发展理论和国家创新理论构成了区域创新系统理论。
当创新系统研究发展到区域创新阶段,已经开始与产业集群的研究结合起来了。
产业集群与技术创新的关联性也日益密切。
产业集群内各种产业的要素禀赋的背后是技术的存在。
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技术本身就是区域性的专有的产物。
产业中的企业是以技术为基础的,而技术只有依附于企业才能实现其价值。
技术创新不仅是技术本身的问题,本质上看更在于技术与经济的实现。
技术创新是实现企业技术进步从而也是维持产业集群竞争优势和持续增长势头的主要手段。
技术创新行为与产业集群存在明显的互动机制,产业集群是技术创新的温床,而技术创新导致了产业集群的发展。
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式协同创新模式研究
是 高新技 术产 业集 群 成 功 的 关键 。本 文 在 综合 产 业 集群 理 论 和 协 同理 论 的基 础 上 提 出 高新 技 术
产业集群式协同创新模 式, 并结合我 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中存在 的问题 , 从企业 内、 外部 两方面对
协 同创新管理模式进行 了分析 , 以期 为我 国高新技 术产 业发展提 供参考。
M C n ,0 0 。近 代工业 区位理 论 的奠基 人 , c an 2 0 ) 德
学或研究机构那里获得与 自己的业务相关的最新 研究成 果 , 也容 易找到 自己所需 要 的人 才 , 集群 内 的企业还可以因为共享信息和资源而降低交易成 本 。可 以说 , 是长期竞 争优势 的一个 重要来源 , 群
国经济学家韦伯 ( le W br 在 10 Af d ee) 99年著作 r 《 区位原论》 R i hoi ds t dr ) 花 了 ( en T er e a ot 中, e e Sn s
收 稿 日期 :0 80 - 20 -92 4
作者简介: 于
江(9 6 , , 17 一) 男 辽宁大连人, 博士后 , 主要从事企业管理 、 电子商务 、 供应链与物流等方面的研究 。
D c m e ,0 8 e e b r2 0
高新 技术产业集群 式协 同创新模 式研 究
于 江
( 北京航 空航天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 , 北京
摘
10 8 ) 0 0 3
要 : 群 已成 为 高新 技 术 产 业 发 展 的 重要 特 征 。 然 而 , 否 协 同使 用 集 聚 区 内企 业 间 的 资 源 集 能
体, 形成促 进竞争优 势生成 的环境和机 制 , 则是 产
业 区能否获 取竞争优 势的关键 。
产业集群协同发展的机制研究
产业集群协同发展的机制研究一、产业集群的概念及特点产业集群是指在某一特定的地理范围内,同类产业企业通过产业链的上下游合作、技术协作、市场共享等方式形成的一种产业组织形态。
产业集群具有资源优势共享、合作创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等特点。
二、产业集群协同发展的意义1. 优化资源配置:产业集群内企业可以通过资源共享和合作创新,实现资源、能源、人力等优势的充分利用,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2. 提高产业竞争力:产业集群内企业之间的合作和相互促进,可以加快技术创新、缩短研发周期,提高产品质量,从而提高整个产业的竞争力。
3.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产业集群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形成产业链,吸引更多的资本和技术,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三、产业集群协同发展的机制探讨1. 信息共享机制:产业集群内企业之间进行信息共享,可以及时了解市场需求和自身生产状况,促进企业优化生产组织和调整产品结构。
2. 技术创新机制:产业集群内企业可以共同开发新产品和新技术,提高产品品质和技术水平,从而提高企业竞争力。
3. 人才智力机制:建立人才流动和共享机制,帮助企业吸引和培养高素质人才,从而提高整个产业的竞争力。
4. 合作创新机制:产业集群之间可以进行合作创新,共同研发新技术、新产品,提高产业的整体技术水平和竞争力。
四、如何促进产业集群协同发展1. 完善政策支持体系:加大对产业集群的支持力度和资金投入,鼓励企业加强合作,实现协同发展。
2. 加强产业链协调管理:建立产业链协调机制,协调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关系,优化产业链,提高整个产业的效率和竞争力。
3. 强化企业服务意识: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要加强对企业的服务意识,帮助企业解决生产和经营中遇到的问题。
4. 加强品牌推广和营销:产业集群内企业应该加强品牌推广和营销,提高产品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从而促进整个产业的发展。
五、总结产业集群的协同发展模式是当前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提升产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要想实现这一目标,需要政府、企业、科研机构等各方积极参与和配合,建立一整套科学的协同机制,推动产业集群的健康发展,并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创新的协同机理研究
新技术产业集群发展的时间较短 , 正处于不断成长和完善的时 期 , 没有形成坚实稳 固的创新机制 , 还 存在集 群企业 资源 配置
效率不高、重聚集 、 “ 轻联合 ” 集群企业间信任关 系不稳定 、 创新
机制不健全等问题 , 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
1 “ 聚 集 、 联 合 ” 分 工 程 度 不 高 , 新技 术 产 业 的 聚 集 、重 轻 , 高 具 有 明显 的脆 弱性
而具有溢 出效应 , 由于这种溢 出存在正效应 和负效应 , 术扩 技
群 内企业产品附加值高 , 产业带动性强 , 逐渐成为世界高新技术 产业发展的重要模式以及区域经 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 加快
区域创新步伐 、 提升 区域竞争力和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 。
近年来 , 在政府 引导和各类优惠政 策的有 利推 动下 , 以高 新区为重要载体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得到 快速 发展 , 但毕竟高
场饱和的 情况下产生恶性 竞争 , 得集群的 创新密度 、 使 创新规 模、 创新强度和创新速度大大降低 , 削弱 了集群的竞争优势 。
3、 新 收 益 较 低 , 新 机 制 不健 全 创 创
创新 取决于创新 者对创新预期收 益 、 创新风 险 、 创新成本
的估算和比较 。集群内企业创新成果能 够被迅速地共享和模仿
理 论 探 索
■ ●■■ ●●● ■■ ■●●■ ■■ ■■■ ■■ ■■■ ●■一
PO R A R Y E C 业 集 群 作 为一 种 有 效 的 产 业 组 织 形 摘
式 , 为 区域 创 新 的重 要 推 动 力 量 。 创 新 是 产 业 集 群 竞 争优 势 成
环境 , 促进知 识传 递 、 息交流和有效 协作 , 信 获取溢出效应 、 规
技术创新、产业集群、生态工业园与循环经济共生关系研究综述
一
般 地 , 个 国家 、 区 和城 市 发展 的空 间有 一 个允 许 经 济 最大 化 增 长 的生 态 阈值 , 过 阈值 , 一 地 超 经济 不
但不能继续增长 , 甚至还要持续衰退。这个阀值体现为两方面 : 经济系统输入端的资源阈值 、 经济系统输 出 端表现为各种污染排放 的环境 阈值『 1 1 。长期以来 , 中国经济增长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资源投入总量的增加 , 并 导致 了污 染 排放 量 的急 剧增 加 ; 济发 展 面 临的环 境 压力 愈来 愈 大 。 因此 , 中 国而言 , 革 一贯 以来 的 经 对 改 “ 开采 、 高 低利 用 、 高污 染 ” 的传 统线 形 生产 模 式 , 其 向 “ 污染 、 利 用 、 排放 ” 使 低 高 低 的循 环 经 济模 式 转 变 , 是 实现 中国经 济可持 续 发展 的必 然要 求 。 对 于如 何 通过 循 环 经济 模式 实 现 资 源 的集 约 利用 、 护 生 态环 境 , 保 我们 从 相 关 文献 中可 以发 现很 多 相 关 的方法 , 比如技术创新 、 产业集群 、 生态工业园( c—n uta PrsEP )都能在某些方面促进循环经济 E o I s i a , Is, d rl k 的实现。那么 , 在中国要实现循环经济 , 应该采取何种方式?又应该如何协调上述三者之间的关系?笔者拟 通 过 对技 术 创新 、 业 集群 、 态工 业 园 与循 环经 济 之 间相互 关 系 的文 献综 述 , 图对 产业 集 群技 术创 新 与 产 生 试 资源集 约 利用 之 间的影 响机 理进 行探 讨 。
产业集群 、 技术创新与资源集约利用之间的影响机理进行 了归纳 。
【 关键词】 技术创新; 产业集群; 生态工业 园; 循环经济 [ 中图分 类号】 0 22 F6. [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 号】 0 8 8 1 (0 ) — 0 3 0 10 — 3 8 2 1 0 0 3 — 5 1 4
产业集群发展与区域经济协同创新
产业集群发展与区域经济协同创新一、引言产业集群在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促进了地区经济的持续增长和创新。
然而,要实现产业集群的发展,需要区域经济的协同创新。
本文将探讨产业集群发展与区域经济协同创新的关系以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二、产业集群的概念与特点产业集群是指特定地理区域内,由同一或相关产业的企业及其配套机构组成的一类经济组织形态。
产业集群的形成有着明显的地理优势,企业之间实现资源共享、技术交流和市场合作。
在产业集群中,企业可以获得更多的产业链附加值和创新动力。
三、产业集群对区域经济的影响1. 促进经济增长:产业集群有利于提升地区经济的产业规模和效益,推动地区经济的增长。
通过产业集群的形成,地区可以在某一产业领域形成比较优势,提高生产率和竞争力。
2. 促进创新能力:产业集群有利于企业间的创新合作和技术交流,促进技术创新和科技进步。
企业在集群中可以共享研发资源和经验,降低创新成本,提升创新能力。
3. 增加就业机会:产业集群的发展可以带动整个地区的经济活动,增加就业机会。
相关产业的发展会吸引更多投资和人才流动,增加就业岗位,改善地区的就业状况。
四、区域经济协同创新的概念与内容区域经济协同创新是指不同地区之间进行合作,共同推动经济创新以及资源、技术和市场的协同发展。
区域经济协同创新强调资源共享、互补优势和协同发展,通过合作创新促进经济发展。
五、产业集群发展所需的区域经济协同创新1. 强化产学研合作:产业集群需要通过加强产学研合作,推动技术创新和科技进步。
地方政府可以提出相应政策,鼓励高校和企业进行合作研发,提高技术创新能力。
2. 加强企业之间的合作:产业集群是企业的集合体,企业之间的合作非常重要。
地方政府可以提供平台和机制,促进企业间的合作交流,共同解决技术和市场问题。
3. 加强区域间的合作:不同地区的产业集群可以通过合作共享资源和市场,形成优势互补,共同推动经济发展。
地方政府可以促进跨地区合作,打造区域间的联盟和合作平台。
论产业集群与企业技术创新的互动关系
只有技术创新的结果成功进行 了商业化 , 企业才能获得利益 , 才能维持企业正常运转 ,并为下一轮技术创新提供资金支持
和利 润驱 动力 。如 :浙 江温 州 的打火 机在 推 向欧州 市场 的初 期 , 的产 品 品种也 不是 很 多 , 随着 市场需 求 不断 的扩大 , 它 但 他 们不 得不 对 产品 进行创 新 ,如 外观 做成 各种 各样 的工艺 品
业 集 群 的有 效发 生 与长 期发 展 。 因此 ,我们 可 以给产 业集 群 下 一个 综 合 的定 义 :产业 集 群是 产 业 内部 和 相关 产 业 的 企 业 以及 相关 社 会机 构 ,由于 自然 、历史 、制度 等 原 因 , 为 了达 到 资源共 享 ,降低风 险 ,从 而 降低 成本 ,提 高 收益 ,
主体 ,为 盈利 而生 。企业 进行 技 术创 新 ,既是 竞争 压力 的结 果 , 是 企业 家追 求利 润 的结果 。技 术创 新 的结果— —新 产 更 品 的诞 生 、新 工艺 的应用 ,会 给企业 带来 丰厚 的经 济效益 ; 同 时技 术 创新 使产 品更加 难 以模 仿 ,技术 壁垒更 高 ,企业 对 市场 的保 护能力 更 强 ,所 以企业 才会 对技 术创新 不遗 余力 。 反 过来 如果 企业 对 技术创 新 的 目标定 位不 准确 ,延误 了最好 的市场 机遇 。又如 浙江温 州 的打 火机 在技 术创新 目 的定 位 标 上 没有 进行 对核 心 技术 的开发 与研 究 ,导 致在 欧州产 生技 术 壁 垒失 去 了高端 市 场。 第 三 ,技术 创新 的环 境 。技术 创 新是一 个极 其复 杂 的过 程 ,单 个企 业是 难 以支配 创新 的全 过程 的 ,因 而企业 与外 部 环 境 的联 系就显 得 十分重 要 。在创 新 过程 中集群 企业 不是 孤
科技创新与产业集群发展的关系研究
科技创新与产业集群发展的关系研究随着时代的转变,现代产业已经逐渐由单一的产业结构转变成了一个相互关联、相互促进的产业群体,即产业集群。
与此同时,科技创新也在不断迎来新的机遇和挑战。
然而,科技创新与产业集群发展之间的关系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本文将会从不同角度探讨科技创新与产业集群发展之间的关系。
第一部分:科技创新与产业集群发展的基本概念首先,我们需要先了解科技创新与产业集群发展的基本概念。
科技创新是指通过不断地创新和研发,推动技术和知识的进步,从而提高生产力和经济效益。
而产业集群则是指一种形式各异的产业组织形式,其特点是企业之间通过地域相近、产业相近、与上下游企业相连等因素相互联系和相互支持。
它可以促进企业之间资源的整合和优化,加速技术创新和企业发展。
第二部分:科技创新对产业集群的推动作用科技创新对产业集群的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可以促进产业链的升级和优化,推进产业结构转型,提高区域经济发展水平。
科技创新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了解客户需求和市场变化,创造更具有竞争力的产品和服务;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减少生产成本,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可以促进新产业和新业态的发展,从而推动整个产业链的发展。
因此,注重科技创新在产业集群中的应用是一个切实可行的经济发展路径。
第三部分:产业集群对科技创新的促进作用产业集群不仅能够吸引更多的人才、资金和资源,同时也能够促进产业内部的交流与合作,从而更好的支持科技创新。
产业集群能够提供更好的创新环境和创新平台,帮助企业开展更多的技术创新活动和研发工作。
对于新兴科技企业来说,产业集群可为其提供多种资源和支持服务,包括政策支持、技术咨询和泛产业链合作等。
此外,产业集群还能够为科技创新提供更广阔的市场空间和更具吸引力的投资条件,吸引更多的创新投资和创新人才。
第四部分:科技创新与产业集群的协调推进策略最后,我们需要认识到,要在产业集群中实现科技创新与发展的双向促进,需要寻求更加协调的推进策略。
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研究
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研究一、引言科技创新是推动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随着经济全球化、信息化和网络化的不断深化,科技创新已经成为国家竞争力的重要体现,促进了各行各业的发展。
本文旨在探讨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的相关性,并重点分析前沿科技的应用对于产业发展的促进作用。
二、科技创新对于产业发展的影响1.推动行业转型升级科技创新可以引发新技术、新产品、新服务的产生,对于传统产业的升级和转型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以3D打印为例,它的出现打破了传统制造业的生产方式,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很多传统行业如纺织、建筑、医药等,都可以通过3D打印等新技术的应用实现生产方式的升级,实现产业的转型升级。
2.提高科技含量科技创新能够注入新的技术和理念,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使得企业具有更高的竞争力。
如手机产业,随着5G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多的智能手机开始使用5G芯片,实现了手机加速、信号更强等功能,从而获得了更高的市场占有率。
3.促进产业集群发展科技创新可以促进不同产业之间的合作和协同,形成产业集群,提高整体竞争力。
例如汽车产业,汽车生产需要使用各种不同的零部件,汽车产业的发展与零部件产业的发展密不可分。
随着汽车产业的不断发展,零部件产业也得到了迅速发展,形成良好的产业集群。
这种产业集群模式的形成,提高了企业之间的合作,加快了研发和生产效率,促进了整个产业的快速发展。
三、前沿科技与产业发展的关系1.人工智能人工智能是当前最热门的前沿科技之一,它已经应用于各个领域,对于推动产业创新和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人工智能可以实现智能化生产和服务,提高生产效率和服务质量。
例如,人工智能可以实现产品的智能化设计,帮助企业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2.物联网物联网是连接万物的互联网,它可以实现各个设备之间的互通和协同,为产业创新带来了巨大的机会。
物联网可以实现设备的智能化管理和运营,提高生产效率和资产利用率。
例如,物联网可以实现智慧工厂,实现对生产线的全面监控和管理,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产业集群与技术创新协同发展关系研究摘要:促进集群技术的协同创造是提升产业集群创新能力的关键, 本文基于对产业集群与技术创新活动的协同性分析, 认为产业集群与技术创新是一个协同发展的过程,并从文化氛围、网络互动、服务体系等方面对二者协同发展机制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产业集群;技术创新;协同发展产业集群是指在某一特定领域中,大量产业联系密切的企业以及相关支撑机构在地理、空间上集聚,通过集聚成群而不断提升企业及产业整体竞争力的优势群体。
20世纪90年代以来,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愈来愈受到人们的关注,它不仅成为空间经济学、新竞争经济学和产业组织理论研究的一个热点,而且就其促进创新和孕育区域竞争优势的功能来说,诸多政策制定者已将其视为一个重要的区域经济政策的手段或目标。
同样美国硅谷、日本筑波、台湾新竹等企业集群所取得的成功,也昭示出高新技术企业集群的技术创新优势,技术创新对产业集群具有重要的拉动作用。
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 (Schumpeter)认为,技术创新及其扩散促使具有产业关联性的各部门的众多企业形成集群【1】。
技术创新为促进产业集群提供了不竭内生动力,而产业集群也为技术创新发展营造了良环境。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1.1国外研究现状国外对产业集群的理论研究开展较早,并取得了丰硕成果,主要集中在产业集群的内涵外延、形成机制以及集群效应等方面,在有关产业集群与技术创新的相互关系方面,主要从演化脉络的角度进行研究,由此形成了创新环境学派和竞争优势学派[2]。
创新环境借用了新经济社会学中社会网络理论以及嵌入性概念, 将之与马歇尔产业区理论以及熊彼特创新理论相结合而形成的产物,强调产业区内创新主体的集体效率和创新行为的协同作用, 并把创新网络和集体学习的概念应用到公共管理政策中去。
Mellaart(1995)认为创新环境是孕育创新过程的区域组织,创新环境不仅有利于集群内企业进行研究和创新,而且有利于新知识的传播和利用,使其转化为新产品,是产集群新知识、新技术、新信息等得以生成的重要保障。
Morsan(1996)、Nsendijk和Charies(1997)指出创新过程根植于生产网络或者集群的制度环境内,创新链不同之间的交互作用对于成功的创新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David Keeble、Frank Wilkinson(1999)从马歇尔的“产业区”出发,分析了创新环境与集群创新的关系,分析了区域集群中的高新技术中小企业的集体学习过程对创新的重要性。
Meyer Stamer(2009)探讨了如何克服文化对合作的不利影响,通过企业合作来营造创新的环境, 从而提高产业聚群的创新能力。
竞争优势学派以哈佛大学波特教授为代表,波特在1990年出版的《国家竞争优势》一书中正式提出了产业集群的概念, 并用其“钻石模型”来解释集群的竞争力和创新活力, 认为集群的地理邻近性使得生产要素条件、需求条件、相关支撑产业、厂商结构、战略与竞争四个决定因素之间相互协同, 而促进技术创新,产生竞争优势。
客观地说, 波特强调了内部竞争压力和同行间的持续比较等竞争性因素对于集群技术创新的激励作用, 对于创新导向的集群研究来说是一次较大的进步, 但是波特在这个时期对集群的理论解读是建立在企业同质的假设基础之上的, 从方法论上看是基于整体主义的分析思路, 因而对于集群创新的内部微观机理, 包括技术发展的来源和性质、经济(创新)行为的社会嵌入性、权力的作用、网络关系的复杂性等因素缺乏深入分析。
鉴于此, 波特在其后的研究中加强了对集聚因素本身和集群微观机理的分析, 强调了区位因素、集群组织方式以及政府、企业角色安排等对集群发展和创新行为的作用。
Callos Quandt (2000)认为,创新群和合作网络是促进区域发展、提升创新能力和区域竞争优势、缩小空间和社会不均衡的主要工具。
1.2国内研究现状国内学者在有关产业集群与技术创新的相互关系研究相对较少,受国外创新环境学派和竞争优势学派比较大。
王辑慈(2001)指出培养具有地方特色的企业集群,营造区域竞争环境,强化区域竞争优势是增强国力的关键。
盖文启(2002) 也认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更多是依赖于区域环境的建设,特别是区域内不断创新的软环境已成为区域发展获得竞争优势的关键。
吕富彪(2013)提出产业集群是技术创新发展的集聚地,而技术创新是产业集群的内生动力。
另外一些学者还从社会资本的角度探讨了产业集群与技术创新的相互关系。
李惠斌,杨雪冬(2000)指出社会资本可以减小产业集群内企业的交易费用,降低企业间学习成本,加强企业的竞争优势。
陈剑锋(2003)在对国外社会资本评价模型理论回顾基础上,建立基于集群的社会资本价值模型,分析社会背景、组织数量、组织关联、信息不对称程度、时间维度和空间维度对产业集群中社会资本价值的影响。
李新安(2005)认为社会资本作为集群内企业间合作的一项收益或者作为不合作的一项机会成本,它的存在会增加企业在一次性创新博弈中合作与不合作的效用差,这有利于集群创新机制的形成。
吉国秀,王伟光(2006)也认为社会资本能够促进集群内创新要素扩散,增强产业集群创新能力和综合竞争能力。
1.3问题提出目前,国内外学者对产业集群与技术创新的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研究视角多样,探讨领域宽泛,对于丰富和完善产业集群理论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但总体上看,国内研究仍处于对国外理论的吸收和消化阶段,在研究产业集群与技术创新相互关系的问题上缺乏一个完整的理论分析框架,它们之间的相互影响机制究竟是什么?本文将在现有的理论研究基础上,进一步梳理二者的协调发展关系。
二、企业技术创新推动产业集群的发展2.1企业技术创新促进产业集群的形成企业的技术创新就是要把科技进步与市场需求能动地、有机地、动态地结合起来,创造出新产品与新工艺并开拓新的市场,以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为此,企业就必须考虑市场需求,考虑产品能否被消费者接受,能否体现它的商业价值。
否则,企业所进行的一系列活动都不能被称为技术创新,至少不是成功的技术创新。
在此过程中,单靠一两个企业的技术创新很难完全满足全部的市场需求,这就要求作为市场主体的其他企业也参与其中。
这就导致了相关产业的企业陆续在附近安家落户,这样可以节省运输、交易等成本,共享信息等,甚至导致新企业的诞生,促使其他企业也进行技术创新以满足先前进行技术创新的企业的需要,在这种连续进行、彼此推进的技术创新过程中,该地区的企业数量也会逐步增多,相关配套设施也会不断完善,从而促进了产业集群的初步形成,而初步形成的产业集群又会进一步推动集群内企业的技术创新,从而直接推动了产业集群的最终完成。
因此,企业的技术创新是产业集群形成的重要因素。
2.2企业技术创新提升集群的技术水平和产业结构企业是产业集群的主体和基本单位,产业集群是多个企业的集合,是由众多企业组成的。
只有企业发展了,产业集群才能很好地发展,只有企业具有活力,产业集群才由生命力。
而企业保持活力的一个根本途径就是进行技术创新。
企业只有进行不断的技术创新,才能不断地降低成本,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产品或服务质量、性能,以便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最终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和发展。
例如,国内的多家笔记本电脑企业之间的竞争就是如此。
企业的技术创新能通过多种形式和途径对产业集群技术水平的提升和产业结构的演进产生影响,而产业集群的发展又会对技术创新提出更高的需求,影响技术创新的发展方向和演进的路径。
由于集群内企业之间的既合作又竞争关系,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在产业集群内的企业之间可以形成技术扩散效应,创新活动由此及彼,得以在众多企业之间广泛开展,并且,企业的多元化经营以及由此带来的多元化技术创新会由一个产业扩展到另一个产业,从而推动了集群内产业结构的改变,使之朝着更利于产业集群发展的方向进行。
产业集群内企业不断进行技术创新,新的思维、观点不断出现,带动上、下游或相关产业的扩散效应不断产生。
企业的技术创新实现了产品、工艺水平的提高,这也推动了产业集群技术水平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从而增强了产业集群的活力,延长了产业集群的生命周期。
2.3 企业技术创新有利于产业集群的扩大企业技术创新的良性运转不仅使企业产业集群内企业的生产效率提高,而且还通过扩散效应对产业集群的周边地区产生影响[4]。
这是因为,企业的技术创新使得集群内的产出增长率、投资回报率远远高于周边地区,从而引起集群外企业的模仿创新。
企业技术创新引起的突变效应,使得产业集群内外之间的产业由以垂直分工为主,转向垂直分工与水平分工并存的格局。
其次,企业技术创新在促进产业集群形成的过程,就已经使集群内外的区别淡化了,从而加快产业集群内外的一体化过程。
因为产业集群使众多相关企业围绕某一特定领域集聚发展,因此,集群必定要向纵向和横向两个方向发展。
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和竞争的加剧,企业的技术创新不断向深度和广度两个方向发展,这就要求产业集群也不断向两个方向扩展,不断形成一条更长和范围更广的产业链条。
这使得集群内的企业需要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同时,产业集群也需要更多企业加入其中,这些又促使了产业集群不断壮大,向集群外发展,这样,集群内外的界线越来越模糊,或者说,原有产业集群不断扩大,不断蚕食集群外的地区和企业。
例如,硅谷地区本来只有几家企业,是一个不大的产业集群,但最终形成了全球最大规模的信息产业集群,相关产业应有尽有,原因就在于此。
三、产业集群是企业技术创新的基础3.1 产业集群是企业技术创新的有效组织形式企业技术创新可以分为自治创新与系统创新。
前者是在现有体制基础上,以现有的产业标准为依托,创造出更好的产品或工艺;后者不以现有产业标准为基础,目的是创造出一个全新的产业标准,提供全新的发展机会。
由于自治创新是在现有产业技术标准上的局部创新,创新所需要的技术信息容易从集群内获得,从而使得产业集群这种组织形式有充分发挥作用的空间。
例如,与企业内部研发相比,整个集群具有更广阔的创新环节和空间,可获取大量互补性的资源和技能,增加创新机会。
再如,日益加快的技术变化和产品生命周期缩短,使得研发的创新产出更加昂贵,产业集群的存在可以加速创新进度使成本下降。
在产业集群的区域创新中,大学与研究机构作为知识和技术的源头,不仅可以创造新知识和新技术,还可以通过教育、培训以及成果转化等方式,有效地促进知识、信息、技术等的扩散,为产业集群的技术创新提供有力的支持;企业之间频繁的交流与合作,金融机构的风险参与等,都会使得产业集群内的技术创新较容易发生。
产业集群对科技创新有着强烈的需要。
比如,激烈的市场竞争要求各企业不断地进行科技创新(例如手机的功能越来越多);差异化的产品战略要求不断地进行科技创新(例如汽车企业不断推出的各种新车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