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哲经典选读反杜林论哲学篇共47页文档

合集下载

马哲经典选读-反杜林论-第三章 分类、先验主义_OK

马哲经典选读-反杜林论-第三章  分类、先验主义_OK

中得来的;二、自然界和人类都应该适应这些原
则。针对杜林的从“原则出发”,恩格斯提出了
一个问题:“思维从什么地方获得这些原则呢?
从自身中吗?”按照杜林的思想,其回答应该是
肯定,这一回答说明了其从“原则出发”的实质
是先验主义。恩格斯则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是否定
的,并指出思维永远不能从自身中,而是从外部
世界中吸取和引出这些形式和原则,这一回答的
实质是从“外部世界出发”、从“事实出发”的
唯物主义。
4
3、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
杜林从“原则出发”,认为在物质世界出现之前,存在形 式的基本原则就已经存在,这种原则的发展才有了自然界 和人类社会。显然是主张意识(原则)第一性,物质(外 部世界)第二性。唯物主义认为物质(外部世界)第一性, 意识(原则)第二性。从“原则出发”,还是从外部世界、 事实出发,这是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正因为这是两 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因此恩格斯在这里阐述了原则和 外部世界的关系,他说:“原则不是研究的出发点,而是 它的最终结果;这些原则不是被应用于自然界和人类历史, 而是从它们中抽象出来的;不是自然界和人类历史去适应 原则,而是原则只有在符合自然界和历史的情况下才是正 确的”。这个论述正确解决了外部世界与思想原则谁决定 谁、谁适应谁、谁检验谁的问题,从根本上划清了唯物主 义和唯心主义的界限,为其在《费尔巴哈论》中明确提出 哲学基本问题奠定了基础。
11
8
1、杜林的数学观点
▪ 杜林认为“在纯数学中,知性所处理的是 ‘它自己的自由创造物和想像物’;数和 形的概念是‘对纯数学来说足够的并且由 它自己创造的对象’,所以纯数学具有 ‘不依赖于特殊经验和世界现实内容的意 义’”。显然,杜林认为纯数学是不依赖 人的经验的,是理性的自由创造物。

第三篇《反杜林论》

第三篇《反杜林论》

《反杜林论》(哲学篇)
虽然如此,我还是在过了一年才下决心放下其他工作,着手来啃这一 酸果。这是一只一上口就不得不把它啃完的果子;它不仅很酸,而且很大 。这种新的社会主义理论是以某种新哲学体系的最终实际成果的形式出现 的。因此,必须联系这个体系来研究这一理论,同时研究这一体系本身; 必须跟着杜林先生进入一个广阔的领域,在这个领域中,他谈到了所有可 能涉及的东西,而且还不止这些东西。这样就产生了一系列的论文,它们 从1877年初开始陆续发表在《人民国家报》的续刊-----莱比锡的《前进报 》上,现汇集成书。
《反杜林论》(哲学篇)
《反杜林论》(哲学篇)剖析了杜林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 的世界观,系统地论证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批判 了杜林的唯心主了世界统一于物 质这一唯物主义原理;批判了杜林在时间、物质、运动问题 上的谬论,论述了运动是物质存在的方式,时间和空间是物 质存在的形式 ;批判了杜林在道德和法的问题上的唯心主 义和形而上学谬论,论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真理、平等、自 由和必然的基本观点;批判了杜林的形而上学观点,系统论 述了唯物辩证法的三个基本规律。
《反杜林论》(哲学篇)
杜林(1833~1921),德国哲学家、庸俗经济 学家、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的代表。 杜林出身于一个普鲁士的官吏家庭。1853~ 1856年在柏林大学学法律,毕业后在柏林法院 担任律师和见习法官。后因患眼疾退出司法界。 1861年获柏林大学哲学博士学位 。1863~1877 年任柏林大学历史、哲学和国民经济学私人讲师 。杜林原先是一个社会改良主义者。从19世纪 70年代开始,宣布改信社会主义,并以社会主义 的行家和改革家自居,先后出版了《国民经济学 和社会主义批判史》《国民经济学和社会经济学 教程》和《哲学教程——严格的科学世界观和人 生观》等主要著作,系统地阐述了他的折衷主义 的哲学、庸俗的经济学和反动的社会主义理论体 系,并向马克思主义全面挑战,声称自己在哲学 、政治经济学和社会主义等领域都做出了全面的 变革。

《反杜林论》解读ppt课件

《反杜林论》解读ppt课件

恩格斯还指出:“马克思一有机会就提醒读者注意,绝不要 把他所说的剩余价值同利润或资本盈利相混淆,后者只是 剩余价值的一种具体形式,而且常常甚至只是剩余价值的 一小部分。”批判了杜林的资本赢利是暴力的产物以及暴 力进行分配。资本赢利不是暴力的产物,暴力怎么能产生 资本赢利?恩格斯指出:“在一无所有的地方,皇帝也和 其他暴力一样,丧失了自己的权力。从虚无之中,不能产 生任何东西,特别是不能产生利润。(214)”那么暴力 既然不能产生利润,当然暴力也不能进行分配,杜林认为 ,暴力进行分配,恩格斯说,“暴力分配什么呢?必须是 可以分配的东西,不然,甚至最强大的暴力,不管多么想 分配,也是没有什么可以分配的”,“暴力可以夺取它,但 是不能生产它。”(214)这样,恩格斯就捍卫和阐明了 马克思的剩余价值分配的理论,击退了杜林对马克思剩余
马克思早已说过:“一定的价值额,只有在它利用自己造成 剩余价值时,才变为资本。”而杜林却把资本看成是物, 不看作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把资本最核心的东西——剩 余价值给抽掉了,这在理论上是反科学的,在政治上是反 动的。恩格斯还着重强调了马克思创立的剩余价值学说的 伟大意义。他说:“这个问题的解决是马克思著作的划时 代的功绩。它使社会主义者早先象资产阶级经济学者一样 在深沉的黑暗中摸索的经济领域,得到了明亮的阳光的照 耀。科学的社会主义就是从此开始,以此为中心发展起来 的。”在第七章末尾,恩格斯揭露了杜林全部政治经济学 的核心,就是“劳动进行生产”,“暴力进行分配”。杜林把 生产和分配完全割裂开来,认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好的 ,而分配方式不好,鼓吹只要消除暴力,改变分配,无产 阶级就得救了。这是彻头彻尾为资产阶级利益服务的庸俗 政治经济学。
恩格斯接着概述了产生剩余价值的秘密,指出马克 思发现“应该转化为资本的那种货币的价值的增 加,不能由这种货币产生”,而必须先有一个本 质的先决条件:“货币所有者要把货币转化为资 本,就必须在商品市场上找到自由的工人”,即 购买到能够创造剩余价值的劳动力,从而使资本 增值。只有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劳动力才成 为商品,货币才能转化为资本。因此,资本并不 是从人类历史开端以来就存在,生产资料也不是 从来就具有资本的性质,只有当剩余劳动的产品 采取了剩余价值的形式时,它才具有资本的特殊 性质。

浅析《反杜林论》“哲学编”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教材的影响

浅析《反杜林论》“哲学编”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教材的影响

浅析《反杜林论》“哲学编”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教材的影响《反杜林论》“哲学编”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第一次对辩证唯物主义哲学体系作了比较完整而系统的经典性论述,成为以后各种马克思主义哲学教材的蓝本。

本文试图以现行高中哲学教材——人教版《思想政治4必修?生活与哲学》(以下简称《生活与哲学》)为例,简要分析《反杜林论》“哲学编”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教材在板块结构和具体内容阐释方面的影响。

一、《反杜林论》“哲学编”和高中哲学教材《反杜林论》“哲学编”是针对杜林的《哲学教程》所进行批判的一部哲学论著,第一次比较全面系统地论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

尽管《反杜林论》是一部论战性著作,但是由于杜林的学说本身就是一个“新体系”,因此恩格斯的批判也具有体系性。

恩格斯在第二版序言中指出“本书所批判的杜林先生的‘体系’,扩及非常广泛的理论领域,这使我不能不跟着他到处跑,并以自己的见解去反驳他的见解。

因此消极的批判成了积极的批判;论战转变为马克思和我所主张的辩证方法和共产主义世界观的比较连贯的阐述。

”现行高中教材是《生活与哲学》,依据2004年颁布的《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生活与哲学》的内容标准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帮助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学习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正确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发展,知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能够在社会生活中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与行为选择,树立和追求崇高的理想,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二、《反杜林论》“哲学编”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教材板块结构的影响首先,《反杜林论》“哲学编”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教材的板块结构具有重大影响。

以《生活与哲学》为例,该教材继承了《反杜林论》“哲学编”中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板块划分,即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两大板块。

《反杜林论》“哲学编”包含了比较完整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

3.《反杜林论》

3.《反杜林论》
当我写完这篇序言的时候,我见到了一则由杜林先生草拟的出版商 的广告:杜林先生的一本新的“权威”著作《合理的物理和化学的新的 基本定律》已经出版。我深知自己在物理和化学方面的知识不够,可是 我总相信,对于我的杜林先生我是很知底的。所以,甚至没有看到上述 著作,就可以预言,杜林先生在这本书中提出的物理和化学的定律,在 其谬误或陈腐的程度上,尽可以同他以前发现的并在我的这本书中考察 过的经济学、世界模式论等等的规律相媲美;而杜林先生所设计的低温 计或低温测量仪,既不是用来测量高温,也不是用来测量低温,而唯一 地只是用来测量杜林先生的狂妄无知。
由此可见,对象本身的性质,迫使批判不得不详尽,这样的详尽是同 这一对象的学术内容即同杜林著作的学术内容极不相称的。但是,批判之 所以这样详尽,还有另外两种情况可作为理由。一方面,这样做使我在这 本书所涉及到的很不相同的领域中,有可能正面阐发我对这些在现时具有 较为普遍的科学意义或实践意义的争论问题的见解。这在每一章里都可以 看到,而且这本书的目的并不是以另一个体系去同杜林先生的“体系”相 对立,可是希望读者也不要忽略我所提证据,表明我在这方面的工作不是完全没有成效的。
《反杜林论》(哲学篇)
2.恩格斯批判了杜林先验主义的观点和方法,阐述了原则和客 观世界关系上唯一的唯物主义观点。恩格斯揭露了杜林观点中 的自相矛盾。按照杜林的论点和逻辑,他所谓的“原则”即不 是来自客观世界,也不能从思维自身中获得。那么它只能先验 地在世界形成之前就存在于某个地方。“这完全象一个叫做黑 格尔的人。”杜林这种观点是唯心主义的。
《反杜林论》(哲学篇)
1.理论背景——批判杜林错误哲学,捍卫马克思主义哲学 当杜林先生作为社会主义的行家兼改革家突然向当代
挑战的时候,我在德国的友人再三向我请求,要我在当时 的社会民主党中央机关报《人民国家报》上批判性地阐明 这一新的社会主义理论。

马哲史第四章(原著)反杜林论PPT课件

马哲史第四章(原著)反杜林论PPT课件

第一,存在是世界统一性的前提。 第二,世界的统一性在于物质性。 第三,世界的物质统一性要由哲学和自然科学的
长期的和持续的发展来证明。
思考题:
恩格斯是怎样批判杜林“世界统一于存在”的错误命题,
论述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的?
第五节 “九
道德和法。永恒真理”
《反杜林论》第九章是“道德和法。永恒真理”,有29个 自然段,中心思想是批判杜林“永恒真理”论和“永恒道德”
欧文 傅立叶 圣西门 第二,19世纪空想社会主义的贡献和缺陷 贡献: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描绘了理想社会,提出了许 多有价值的思想,成为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直接的理论来 源。 缺陷:“空想”。(具体见原著第5段)
第三,19世纪空想社会主义的历史终结
(2)形而上学被唯心辩证法所代替(10—12段) (3)唯心辩证法被唯物辩证法所代替 (13—14段)
《反杜林论》。它分“哲学”、“政治 经济学”和“社会主义”三编,其中哲 学编包括“引论”共13章。其内容是批 判杜林的哲学,论述马克思主义哲学思 想。 杜林(1833~1921)是德国哲学家, 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的代表。
写作原因:
第一,为了指导国际工人运动,维护德国党内的团结。 第二,为了消除杜林理论的影响,反击杜林及其小宗派 的进攻。 第三,为了系统阐述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及其内在联系。
一、批判林的平等观(1—24段) 1.杜林的平等观
第一,杜林平等观的先验主义方法。(1—5段) 第二,杜林平等观的基本公理:两个人的意志彼此完全 平等。(6—7段) 第三,杜林对平等的价值评价:凡平等都是绝对的好事,
不平等是绝对的坏事;不平等产生于暴力,没有暴力就必然 完全平等。(11段等)
第四,杜林平等观的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性质。

《反杜林论·哲学篇》 共48页

《反杜林论·哲学篇》 共48页

第一部分:《反杜林论》写作的历 史背景
一、《反杜林论》写作的历史背景 二、《反杜林论》写作的伟大意义
一、《反杜林论》写作的历史背景
1、《反杜林论》写作的国际背景: 2、《反杜林论》写作的德国形势:
返回
二、《反杜林论》写作的伟大意义
1、《反杜林论》的主要内容: 2、《反杜林论》的写作特点: 3、《反杜林论》发表的意义:
返回
二、二版序言
二版序言写于1885年9月。主要内容是说明 《反杜林论》出版后的广泛传播、再版原因、修 订和增补情况,介绍了当时自然科学发展中自然 观的斗争情况,并阐述了建立辩证唯物主义自然 观的意义。
1、《反杜林论》再版的原因 2、《反杜林论》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创
造的成果 3、《反杜林论》再版修订的情况和原因 4、建立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意义
返回
三、三版序言
三版序言写于1894年5月。主要说明《反杜林 论》第三版增补第二编第十章《〈批判史〉论述》 的理由。
1、新版修改的情况和增补的理由 2、《反杜林论》中所阐述的马克思主义观
点产生的影响
返回
第四部分:引论
《引论》是《反杜林论》全书的引言,包括 《概论》和《杜林先生许下了什么诺言》。《概 论》主要从正面论述科学社会主义创立的过程。 《杜林先生许下了什么诺言》着重从反面揭露、 批判杜林及其理论体系。
一、概 论 二、杜林先生许下了什么诺言
一、概 论
1、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 2、唯物辩证法是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的哲学
基础 3、“两个伟大发现”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
成科学 4、杜林向当代挑战的背景
返回
二、杜林先生许下了什么诺言
1、揭露杜林的自我吹嘘和狂妄自大 2、揭露杜林对先驱者及其学说的攻击和谩

读《反杜林论》(哲学篇)有感[整理]

读《反杜林论》(哲学篇)有感[整理]

读《反杜林论》(哲学篇)辩证法有感恩格斯在《反杜林论》十二和十三章中批判了杜林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世界观,揭露了杜林陷入唯心主义先验论的根源,深刻地阐述了辩证唯物主义反映论的基本原理和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

恩格斯在分析杜林陷入唯心主义的原因时,阐明了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原理。

杜林认为,人类认识的出发点不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而是某些“原则”,他主张“原则在先”,即先有思想后有物质,否认物质世界的客观性,把人的意识看成是纯粹思维的产物,杜林完全颠倒了思维和外部世界的关系,他的观点是唯心主义的先验论。

我们可以用意识起源和本质来反驳他,首先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社会的历史产物。

在人的意识产生的过程中,不是象杜林所说的那样思考思考着意识就出现了,其中劳动起了决定性作用,它促进了意识的器官――人脑的形成(为意识的产生提供了物质基础)。

在劳动中产生了意识的物质外壳――语言,人们用语言作为载体来反映人脑中的对外界物质的映象。

其次意识的本质是人脑的机能对外界客观物质的反映,意识在形式上主观的,在内容上是客观的,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人脑是意识的器官,但不是意识的源泉,正确意识和错误意识都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都能从客观存在中找到其“原型”。

关于质量互变规律。

恩格斯揭露了杜林的自相矛盾。

杜林攻击马克思关于质量互变规律的论述,而他自己也承认和运用了质量关系的关节线。

杜林攻击马克思所使用的手法,是制造虚幻的马克思再进行无耻的攻击。

恩格斯批判了杜林对马克思主义的质量互变规律的歪曲,阐述了质量互变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

事物在量变过程中,是从不断地发生部分质变,进而达到根本质变的,量变过程中有部分质变,质变过程中也有量的变,量变和质变是互相渗透的。

关于否定之否定的规律。

杜林攻击马克思是靠黑格尔的否定之否定这个“助产婆”的帮助,才得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结论的。

我们可以从分析黑格尔对这个规律的表述的局限就可以揭穿杜林的谎言:第一,它是唯心主义的,因为黑格尔在这里所讲的不是客观世界的发展规律,而是绝对观念发展的规律,是从一个概念到另一个概念的纯粹逻辑上的推演。

马哲经典选读-反杜林论-第六章 道德和法平等

马哲经典选读-反杜林论-第六章  道德和法平等

第二,揭露杜林关于道德和法的学说的阶级实 质。杜林用先验主义的方法研究道德和法的具体表 现,就是“从‘社会’的概念或所谓最简单的要素 中构造出道德和法”。但是,杜林也不是完全凭空 地进行构造,其构造依据的材料有两种:一、“是 在那些被当作基础的抽象中可能存在的现实内容的 一点点残余”。二、“是我们这位玄想家从他自己 的意识中再次带入的内容”。杜林“意识中再次带 入的内容”包括:现实存在的道德和法的观念、以 往的道德和法的观念和他个人的狂想。现实的道德 和法的观念是当时的社会关系和经济关系的反映。 因此,杜林的道德和法的学说是为资产阶级服务的。

4 揭露杜林平等观的自相矛盾
杜林的平等论是从抽象的人出发杜撰的, 因此经常陷入自相矛盾中。为了摆脱困境, 他不得不承认不平等的存在。恩格斯揭露了 杜林平等论的三个自相矛盾,即三次退却。 这三次退却是:第一,承认了两个人在生理 上的不平等;第二,承认了两个人在道德上 的不平等;第三,承认了两个人在精神上的 不平等。
第二,恩格斯假定两个船破落海的人,漂 流到一个孤岛上,组成社会,由于素质的 差异一方可以使另一方处于服从的地位。 第三,在欧洲中世纪里,自由农“自愿” 向封建主交出土地以求保护,使自己成为 封建主的农奴。这种“甘受奴役”的现象, 在德国直到三十年战争后还存在。 第四,普鲁士在1806年和1807年被拿破仑 两次战败,当时的农民为了在他们遭到不 幸的时候能够得到领主的保护,向国王请 愿,要求让他们继续处于奴役的地位。
第一,两个人的意志完全平等,在现实社 会中是不存在的。恩格斯分别假定这两个人是: 一男一女、两个男人、两个家长,不论哪一种 情况,都证明两个人或两个人的意志完全平等 是不可能的。
第二,用两个人去解决社会问题,是从 18世纪思想家那里抄袭来的。杜林一遇到社 会问题,就让“这两个人飞快出动”,去解 决问题。但这不是杜林的创造,而是从18世 纪思想家那里抄袭来的。杜林的“独到之 处”,是“他把这种举例说明的方法提升为 一切社会科学的基本方法和一切历史形态的

反杜林论第一篇哲学的主要内容

反杜林论第一篇哲学的主要内容

反杜林论第一篇哲学的主要内容
嘿,你知道吗?《反杜林论》的第一篇哲学可真是太精彩啦!就好像一场激烈的思想战斗!杜林在那夸夸其谈,恩格斯可就不干啦!他站出来一顿猛批。

比如说杜林说世界一开始就是啥啥啥样子,恩格斯就反问了:“这怎么可能呢?啥都一成不变,那世界还怎么发展呀!”这就像有个人非说鸡蛋就是方的,你不得跟他争一争啊!
杜林还对道德啥的发表一通奇怪言论。

恩格斯就说:“这不是瞎扯嘛!不同时代不同社会的道德能一样吗?”这就好比说古代人遵守的道德放到现在来,很多就行不通了呀!
恩格斯在这一篇里可真是有理有据,把杜林那些不靠谱的观点一一驳斥。

他就像是一位智慧的战士,坚定地捍卫着真理!我的观点很明确,恩格斯厉害极了,这篇哲学内容太值得我们好好去研究和领会啦!。

反杜林论第一篇哲学读后感

反杜林论第一篇哲学读后感

反杜林论第一篇哲学读后感杜林这家伙,感觉就像个自视甚高的“思想暴发户”,啥都想自己搞一套,还觉得自己那一套是绝对真理。

恩格斯可就不惯着他,就像一个智慧的大侠,见招拆招,把杜林那些看似唬人的观点打得七零八落。

在这一篇里,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关于世界模式论的部分。

杜林就像个蹩脚的建筑师,想要凭空搭建一个世界的模式。

他觉得自己能从一些抽象的概念里推导出整个世界该是什么样的。

这就好比他坐在自己的小屋里,闭着眼睛想象世界应该有几块砖、几根梁,完全不管现实世界是怎么回事。

而恩格斯就像是那个拿着现实的尺子和锤子的人,他指出,我们认识世界得从实际出发啊,不是靠这种想当然的空想。

还有关于道德的论述也特别有意思。

杜林宣称有一种永恒不变的、适用于所有人的道德原则。

这就好比说有一件衣服,不管是大人小孩、古代现代、东方西方,都能穿得正好。

这怎么可能呢?恩格斯就一针见血地指出,道德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的,不同的社会阶段、不同的阶级都有不同的道德观念。

就像在原始社会,大家一起打猎、分享食物就是道德的;在封建社会,忠诚于领主可能就是一种被推崇的道德。

每个时代的道德就像那个时代的文化特产,有着自己独特的味道和用途。

读这一篇的时候,我就感觉自己像是在看一场精彩的辩论赛,而且是那种实力悬殊的辩论赛。

恩格斯条理清晰、论据充分,把杜林的那些漏洞百出的哲学观点剖析得明明白白。

这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哲学不是用来故弄玄虚的,不是一些人用来显示自己有多高深的工具。

真正的哲学得扎根于现实,得能经得起推敲。

就像盖房子,不是在空中画个漂亮的蓝图就行,而是得从打地基开始,一块砖一块砖地按照实际情况去砌。

而且这也让我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有了更深的敬意。

马克思主义哲学就像是一座坚实的灯塔,它不搞那些虚头巴脑的东西,而是实实在在地指导人们去认识世界、改变世界。

它告诉我们要从物质的实际出发,用辩证的方法去看待事物的发展变化。

不像杜林的哲学,就像是纸糊的城堡,看着花哨,风一吹就倒了。

马哲经典选读-反杜林论-第四章 世界模式论-文档资料

马哲经典选读-反杜林论-第四章  世界模式论-文档资料
一批判杜林从思维中引出世界统一性的观点第110自然段二批判杜林的世界统一于存在阐述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第1112自然段1杜林的世界统一性观点及论证方法世界统一性的逻辑前提和现实基础是世界的多样性
第四章 世界模式论
一、批判杜林从思维中“引出”世界统一性的观 点(第1—10自然段) 二、批判杜林的世界统一于存在,阐述世界物质 统一性原理(第11、12自然段)
杜林是怎样从思维的统一性中引出世界的统一性的呢? 他的论证过程是:首先,他认为应当运用数学中的公理方 法来解决哲学问题,包括世界统一性问题;其次,他提出 了“包罗万象的存在是唯一的”的公理;再次,他认为 “一切思维的本质就在于把意识的要素联合为一个统一 体”;最后,杜林按照公理方法推出了世界的统一性。总 之,在杜林看来,既然包罗万象的存在是唯一的,因此思 维只能思考这唯一的存在;而一切思维的本质就在于把意 识的要素联合为一个统一体。因此,一旦把我们的仿佛框 子一样的统一思想扩展开来,去包围存在,唯一的存在就 在思想中变成统一的存在。这样,“只要精神一学会从存 在的同种的普遍性中去把握存在,彼岸性就再没有任何位 置了”。杜林以公理为逻辑前提,从中推出逻辑结论就是 世界是统一于存在。
1、杜林的世界统一性观点及论证方法


世界统一性的逻辑前提和现实基础是世界的多样性。 哲学家们正是面对多样性的世界,才会思考它们是否 是统一,以及统一于什么的问题。因此,世界的统一 性问题可分解为两个互相联系的问题:第一,世界是 否是统一的?第二,世界统一于什么?那么,杜林是 如何回答这两个问题的呢? 恩格斯一开始就摘录了杜林的一段原文,说明杜林在 世界统一性问题上的基本观点。杜林的观点概括地讲 有两个:一是从思维的统一性中引出世界的统一性; 二是世界统一于存在。

反杜林论(哲学篇)

反杜林论(哲学篇)

《反杜林论》第一卷哲学《哲学》设有十二章,恩格斯严厉批判了杜林反动的唯心主义先验论,系统地论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反映论。

一、分类。

先验主义1、中心问题:是从“原则”出发还是事实出发,是唯心主义的先验论还是唯物主义的反映论。

杜林认为,人类认识的出发点不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而是某些“原则”,他主张“原则在先”,即先有思想后有物质,否认物质世界的客观性,把人的意识看成是纯粹思维的产物。

恩格斯指出,思维和意识所具有的独立性是相对的。

意识一旦产生,就具有相对的独立性,然而这种独立性只是相对的东西。

不应当使物质世界与思维相适应,而应当使思维去适应物质世界。

思维、意识来源于实践,它们也必须同实际情况相结合,如果离开实践,它就会成为不可想象的东西。

2、内容结构:批判了杜林的唯心主义先验论,阐明了唯物主义的反映论,论述了思维、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这一根本观点。

(1-9段)(1)杜林的“原则在前”论的基本内容(1段)A.把普遍的“原则”形式看作哲学的对象。

B.原则是构成“各种各样的知识和意志”的简单的成分。

原则一旦被发现,就能获得一切知识,得到了最后的终极真理。

C.人的研究问题应该是“原则走在前面”,而对象领域即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则依次跟在后面。

(2)恩格斯对“原则在前”论的批判(2—9段):A.原则永远不能从思维自身中产生,而只能从外部世界中吸取和引出来。

原则不是研究问题的出发点,而是它的最终结果。

不是自然界和人类去适应原则,而是原则只有在适应于自然界和历史的情况下才是正确的。

(2—3段)B.“原则在前”的观点来源于黑格尔。

(3-—4段)C.意识和思维是自然界的产物,杜林用自然主义的观点去看待意识和思维,把意识和思维同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对立起来,认为意识和思维是某种现成的东西,是先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而存在的,使意识和思维脱离了它的真实基础(这是唯心主义的先验论而不是唯物主义的反映论)(3)批判杜林建立“终极真理”体系的形而上学思维方法,阐述人类认识过程的辩证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