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整理)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集体备课 教案 教学反思第1课时 数学广角 数与形(1)

合集下载

数学广角教学反思

数学广角教学反思

数学广角教学反思数学广角教学反思15篇数学广角教学反思1集体备课活动我执教了《数学广角》一课。

课后,我根据自己的一些体会感受与本低年组全体老师的宝贵意见和建议,现反思如下。

一、对教材的思考我所执教的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广角》P108例1,本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感知集合的思想,并能初步用集合的思想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难点是对重复部分的理解。

数学的关键是让学生“做数学”。

集合的抽象性是在它最终形成结论才具有的,而在结论形成过程中,必然以大量的具体内容为基础。

本着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原则,让学生从生活实际中亲身感知集合的思想,并使他们亲身体验集集合图的产生过程,在体验的过程中感情重叠问题的解决方法。

重叠问题是日常生活中应用比较广泛的数学知识,同时也是发展学生抽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好素材。

我对教学内容的有效选择与创新的理解是这样的:用好教学内容,并对教学内容从多角度去做出理性的重建,把教学内容变为和学生生活实际相联系的,适合学生思考、探究,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探究精神,促进学生发展的信息资源。

二、课堂中的几个亮点《课标》指出:“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能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

”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习惯,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我在以下几个环节做了精心的安排:亮点一:在情境中,学习新知的`必要性让三年级的学生理解集合,最好的方法就是利用学生熟悉的事物,创设一个情境,使他们在情境中有所感悟。

因此我对教材做了改动,课前我调查了46中三(2)班喜欢语文、数学的情况,将例题改成三(2)班同学参加语文、数学小组情况,用统计表出示了调查结果。

让全班学生从统计表中收集数据。

并统计一共有多少人参加。

然后引导学生思考:共对多少人进行了调查?从而引发矛盾。

亮点二:探究新知,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矛盾已激化,顺势引导学生探究新知。

于是提出了:我们怎样才能让计算的结果和实际的人数一样呢?于是我设计了一个游戏:让统计表里有名字的同学站在两个圈里,一个表示参加语文小组的人,一个表示参加数学小组的人。

《数学广角》教学反思(15篇)

《数学广角》教学反思(15篇)

《数学广角》教学反思(15篇)《数学广角》教学反思(15篇)身为一位优秀的老师,我们的任务之一就是教学,借助教学反思我们可以拓展自己的教学方式,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反思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数学广角》教学反思,欢迎大家分享。

《数学广角》教学反思1《数学广角--重叠问题》是人教版三年级新教材数学广角新增加的内容。

教材的编排顺序是,首先通过统计表的方式列出参加语文小组和数学小组的学生名单,通过统计表可以看出:参加语文小组的有8人,参加数学小组的有9人。

但实际上参加这两个课外小组的总人数却不是17人,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

然后教材利用直观图把这两个课外小组的关系直观地表示出来。

从图上可以很清楚地看出,有3名学生同时属于这两个小组,所以计算总人数时只能计算一次。

第二环节探讨计算方法,根据参加语文、数学活动小组的人数,及两个活动小组都参加的人数这三个数据计算总人数。

“重叠问题”以前是属于数学兴趣课的内容,所以学生对它的掌握程度允许有差异性,即学生能掌握到什么程度就到什么程度,而现在是放在数学教材里,那么如何准确地把握教材,更好地完全教学要求,对我们来说是个挑战。

在设计教案前,我一直在想一个问题:如何使让学生水到渠成地去解决重叠问题,使学生不是在模式上会做,而是在理解上会做。

如果学生头脑中没有经历建模的过程,没有很好的直观依托,强塞给学生的东西也就形同如空中楼阁了。

小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是:从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向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过渡,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思维虽然有了抽象的成分,但仍然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

于是,“借助直观图”成了我这堂课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的重要策略。

那么如何“借助直观图”呢?课堂初出示了“喜欢玩碰碰车”和“喜欢玩旋转木马”两组同学的信息,要求学生说说喜欢玩碰碰车的和喜欢玩旋转木马的一共有多少人呢,学生发现有几个名字是重复的。

于是,我设计了一个“贴一贴”的游戏,通过帮同学找找位置,引起思维冲突“两种都喜欢的小朋友应该放在哪里呢?”,再通过让学生用喜欢的方法画一画(可以用符号,数字,文字)小朋友喜欢的游戏情况,让学生经历集合图的产生过程并充分感知体验集合图的作用,把具体问题上升到抽象问题,再解决问题,整个过程就环环紧扣,教学效果也扎实有效地达到。

《数学广角》教学反思(精选7篇)

《数学广角》教学反思(精选7篇)

《数学广角》教学反思(精选7篇)《数学广角》篇1人教版数学广角教学反思篇一一、尽量体现教材意图设计本节课时,我们可以看出教者在准备上还是挺足的,特别在信息的收集上,教师很花费了一定的心思。

老师把这节课当作实践活动课来教学,用一节课来完成有关编码的内容,这样把重点就放在认识与编码两块内容上,一般老师就教学身份证号码,而对邮政编码少有涉及,往往是一笔带过,这样设计非常有道理。

但教材是怎样的呢?我也查阅了人教版教材,《数字与编码》是人教版教材五年级上册数学广角里内容,教材说明把这部分的内容分三节课教学,我个人认为,第一节课教学例1例2,主要是对一些编码如邮政编码和身份证号码的认识,第二课时教学如何进行编码,第三课时进行综合练习。

所以教者就根据教材的安排,把这节课着重的放在对编码特别是身份证号码的认识上,让学生初步去尝试,充分体现教材意图。

二、尽量体现“数学味”数学味或者说数学化是现在数学课堂提倡的理念,是我们所追求的,编码的很多知识都是已定知识,如果纯粹让学生了解这些编码的话,那么一味讲解学生可能更容易获得知识,但这样很容易上成是常识课或者生活指导课,怎样体现出数学味呢,怎样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与认识生活中常见的数字编码呢?老师在本节课做了一些努力,例如,出示不同地区的身份站证号码,让学生经历多次观察、比较、分析这些编码,在师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中,加强横向与纵向数学化的过程,使学生能从身份证号码的具体实例中初步了解蕴含其中的一些简单信息和编码的含义,探索出数字编码的简单方法。

三、尽量体现方法渗透本节课中教者还力图渗透一些基本的学习方法,如观察,比较,分析、猜测等方法始终贯穿着整节课。

我觉得,如果单单让学生获得一些有关编码的知识似乎意义不大,而日常生活中的很多编码也不可能在一节课中一一认识,只有具备了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和一颗乐于探索的心,才能更多更好的认识编码乃至认识更多更广的生活世界,这也是我们教师要在教学中经常要体现地重要思想。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精选教案《25:数学广角 第一课时》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精选教案《25:数学广角 第一课时》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精选教案《25:数学广角第一课时》一. 教材分析《数学广角》是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的一章内容,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本课时内容通过生活中的问题,引导学生学习集合的知识,让学生体会集合思想,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数学知识有较强的求知欲。

但同时,学生对集合知识的认识还比较模糊,需要通过具体的生活实例来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集合的概念及应用。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集合的概念,学会用集合的符号表示集合,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生活实例,培养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提出数学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理解集合的概念,会用集合的符号表示集合。

2.难点:让学生学会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集合模型,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生活实例引入课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鼓励学生互相讨论,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学具:学生手册、练习本。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向学生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图片,如班级学生的照片、水果图片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能将这些图片按照某种特征进行分类吗?”让学生思考生活中的分类现象,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集合。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呈现一些实际问题,如“某班有男生20人,女生18人,请问这个班有多少人?”让学生尝试解决这些问题,引导学生认识到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了解集合的知识。

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用集合的符号表示所呈现的实际问题,如用“{ }”表示男生集合,用“| |”表示女生集合,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加深对集合符号的理解。

《数学广角》教学反思

《数学广角》教学反思

《数学广角》教学反思•相关推荐《数学广角》教学反思4篇《数学广角》是人教版版小学数学实验教材三年级上册的内容,教材中的主情境是“配衣服”,下面由小编为您整理出的《数学广角》教学反思,一起来看看吧。

《数学广角》教学反思1《数学广角》是人教版版小学数学实验教材三年级上册的内容,教材中的主情境是“配衣服”,通过这一情境活动的逐步深入,训练学生有序思考能力,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的意识。

1、放手让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小组的交流。

学生在完成这个活动的时候,我发现大部分学生没有困难,只有极个别的学生有一些困难,在小组交流和全班交流的时候也解决了此问题。

2、运用方法,引申练习。

教学中,我先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进行小组的交流和全班反馈,重点让学生说从配餐的知识迁移到走路有一些困难,但在小组交流和全班交流的时候也解决了此问题,特别学生在实物投影仪前展示自己是怎么走路的时候都是都非常有顺序的。

总之,这节课我先从学生身边的情景出发,通过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拉近了数学与学生的距离。

让学生感受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教学中,我注意处理好以下几方面的问题:1、紧密联系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为学生提供探索的空间,给学生创设更多动手实践的机会,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实验、操作等方式进行自主探索,在探索中发现数学、感悟数学和体验数学,大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重视学生学习的过程,积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给学生创设一个宽松、民主、和谐的氛围,学生积极的参与研究与学习,教师注意走进学生,和学生一起去探究、交流,在学生有疑问的时候,帮助学生排除障碍。

3、重视学生思维能力、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

通过比较、分析,使学生的思维明晰化、条理化。

《数学广角》教学反思2数学广角是通过对现能够实生活中找到问题,通过操作、观察、猜测、推理等活动,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

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对于生活的应用随处可见,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意识。

《数学广角》教学反思(共15篇)

《数学广角》教学反思(共15篇)

《数学广角》教学反思〔共15篇〕第1篇:《数学广角》教学反思教学思路:因本节课教学内容少,知识点简单,大局部学生能跟据生活经历,推理得出结论,学习兴趣浓,教学看似难度不大,但有的学生在解决问题时毫无章法,有的学生不能有序、全面的考虑问题,又因为二年级学生年龄小,语言表达才能有限,很难将自己的推理过程表述清楚。

所以,教学难度相当大,难点打破更是不易。

因此教学例时我将例1中的题目信息分步展示,先出示前半局部,让学生明确有3本书,3个人,每个人分别拿一本书,再出示小红、小丽的话,让学生考虑通过她们的话知道了什么?逐一分析^p ,让学生理解推的一般思维过程,再提示学生用筒洁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推理过程,比拟得出连线法简法,直观的优点。

最后以问题:为什么大家都是从‘小红拿的是语文书’开场推理,明确推理的一般方法,先找出关键信息,往往能得出一个结论,根据这个结论,利用排阵法可以帮助我们进展下一步推理。

最后,利用游戏找朋友,和活动猜一猜稳固练习,以便学生深化理解。

教后反思:1.将简单问题复杂化导致课堂冗繁,教学设计不够简炼,精准。

2.平时对学生的课堂语言表达才能训练不到位,局部学生上课不会说,不敢说。

3.可以将教学实例脱离教材,使其更加生活化,表达数学与生活的联络,增加学生学习兴趣。

4.修炼提自己的教学才能,使课堂教学行为艺术化。

第2篇:《数学广角》教学反思一、活用教材,内容生活化《搭配》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的内容,教材中的主情境是“数字搭配”和“配衣服”,内容取材于生活,如衣服的搭配、早餐的搭配、寓教于乐于生活实际,特别是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西游记故事引入课题,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由于预习到位,学生学得轻松有趣。

二、让学生体验数学的价值初级密码锁和高级密码锁的密码问题,是学生特别感兴趣的的,通过这两个活动,不但稳固了所学的知识,而且联络生活实际,使学生体会到学习数学的意义,表达了数学的应用价值。

三、给学生充足的探究空间本节课的教学中,我通过组织学生参与“摆一摆”、“连一连”、“猜一猜”等数学活动,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多种感官协调合作,感悟了新知,开展了数感,体验了成功,获取了数学活动经历,真正表达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作用。

《数学广角》教学设计与反思

《数学广角》教学设计与反思

数学广角》教学设计与反思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第108 页内容。

教学目标:1、使学生借助具体内容,初步体会集合的数学思想方法。

2、运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或实际问题。

3、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初步体会集合的思想方法。

教学难点:运用集合图来表示事物。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展示台、题卡纸。

教学时间: 1 课时教学过程及设计意图: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参加了兴趣小组吗?参加了那些兴趣小组呢?今天老师将把同学们带入“数学广角” ,让同学们去认识体会一些有趣的数学问题。

(板书课题:数学广角)[设计意图:从学生熟悉的话题引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创设情境,探究体验。

1、课件出示例1 .(1)师:这是三(1)班参加语文、数学课外小组的学生名单,观察这个表格,看你有什么发现?学生独立观察表格,收集信息。

(2)学生同位之间交流。

(3)组织学生汇报交流。

2、提出问题。

师:刚才同学们从这个表上发现了不少数学信息,谁能根据这些信息提数学问题。

生 1 :语文小组人数比数学小组人数少多少人?生 2 :数学小组人数比语文小组人数多多少人?生 3 :语文小组和数学小组有没有17 人呢?生 4 :语文小组和数学小组一共有多少人?3、解决问题。

(1)先解决生 1 、生 2 提的问题。

(2)解决生 4 提的问题。

有学生说是8+9=17 (人),也有同学说三人重复了,应是14 人。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交流等活动,使学生初步感知统计表,主动收集到一些数学信息,解决问题时引发学生认知上的冲突,激发学生的兴趣,为进一步解决问题埋下伏笔]4、激发欲望,提出要求。

是:看来同学们已经发现了问题,有两种不同的答案,到底这两组一共有多少人呢?你们能不能想办法设计一幅你喜欢的图案,把这些学生的名字写在合适的地方。

是别人一看就知道参加语文小组的有哪些同学,参加数学小组的有哪些同学,两个小组都参加的有哪些同学?看谁的设计既清楚又简洁,又有创意。

《数学广角》教学反思(精选12篇)

《数学广角》教学反思(精选12篇)

《数学广角》教学反思《数学广角》教学反思(精选12篇)导语:身为一位到岗不久的教师,课堂教学是我们的工作之一,通过教学反思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课堂经验,我们该怎么去写教学反思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数学广角》教学反思(精选12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日常生活中的数学广泛存在着,数学广角是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的重要性。

排列和组合的思想方法不仅应用广泛,也是发展学生抽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好素材,把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通过学生日常生活中最简单的事例呈现出来。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初步学会排列组合的简单方法,锻炼学生观察、分析和推理的能力;培养学生有序、全面思考问题的意识,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形式,养成与人合作的良好习惯。

在教学《数学广角》时,我没有按知识结构为主线,而是围绕学生的学习情感与体验来组织教学。

创设“游数学广角”的故事情境,穿衣服——吃早点——游数字乐园(数字搭配)——聪聪给大家的启示,一系列的情境。

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实际,使学生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学生乐意学,主动学,不仅获得了知识,更获得了积极的情感体验。

但是在组织教学上,我没有让学生充分的去说自己的想法,总想替学生说出来,这是一直以来我最爱犯的大忌。

数学老师要求数学语言精密严谨,评课老师给了我宝贵的点评,说话有点碎,有点杂。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多加锻炼,尽量使自己的语言符合一名数学的基本语素。

总之,这节课较前两次的成长课来说,感觉自己进步了很多,找到了上公开课的感觉。

我要跟学生们一起成长,一起学习,一起体验。

《排列与组合》是日常生活中应用比较广泛的数学知识,在教学本课的过程中,我不仅能融合新课改的教育理念,关注、鼓励每一个学生,让学生在动眼、动手、动脑、动口的活动中,了解了简单的排列、组合的知识,并能及时发现学生的闪光点,适时评价鼓励,获得有效的数学活动经验,渗透数学思想:1、创设学生感兴趣的故事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六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第八单元《数学广角——数与形》集体备课教学设计

六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第八单元《数学广角——数与形》集体备课教学设计

六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第八单元《数学广角——数与形》集体备课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为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数学广角——数与形》单元,主要内容为数与形的探究和理解。

本节课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感受数与形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形结合思想。

教材内容由浅入深,逐步引导学生探索和发现数与形之间的关系,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数的概念和简单的几何图形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数与形的内在联系可能还不太清楚,需要通过具体的活动和探究来加深理解。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可能对一些抽象的概念和关系感到困惑,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帮助。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数与形的概念,认识到数与形之间的联系。

2.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学会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解决数学问题。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数与形的概念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2.如何运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小组合作探究法等,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操作等活动,发现数与形之间的联系,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学案例和图片,用于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

2.准备一些实际的数学问题,让学生通过数形结合的思想解决。

3.准备黑板和粉笔,用于板书和总结。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些生活中的实际例子,引导学生认识到数与形的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可以展示一些物体排列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和描述它们的排列特点。

2.呈现(10分钟)呈现一些具体的数与形的案例,让学生观察和分析。

例如,可以给学生展示一些数字序列和对应的图形,让学生找出它们之间的关系。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通过实际的数学问题,运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解决。

可以给学生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然后进行分享和讨论。

4.巩固(10分钟)通过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的内容。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数学广角-数与形》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数学广角-数与形》教学反思

《数与形》教学反思课堂教学是否做到关注每一位学生?是否关注让现实的教育资源成为我们优质的教学素材?是否将问题情境镶嵌在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探索当中,而催生对学生终生发展、更有价值的新思维、新思路?是否关注每节课的生命课堂与教学效果?这就是我对这节课深刻体会与反思。

一、引导学生数形结合相互印证形的问题中包含着数的规律,数的问题也可以用形来帮助解决。

教学时,让学生通过解决问题体会到数与形的完美结合。

我从数的角度出发,让学生看看可以怎样用图形来表示数的规律,也可以让学生寻找图形中所包含的数的规律。

通过数与形的对应关系,互相印证结果、感受数学的魅力。

我让学生通过摆拼正方形来表示“1+3”、“1+3+5”和“1+3+5+7”,再观察图形与算式的关系,从而发现“从1开始的几个连续奇数相加,和就是几的平方”,又通过图形的规律理解“正方形数”的含义,并让学生大胆说出自己发现的规律,例如加数都是连续奇数,这些奇数在图中什么地方,从而对规律形式更直观的认识。

二、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探索数与形的通用模式教学时,引导学生通过交流,学会从多样化角度探索规律,练习二十二第1题。

既可以发现最外圈的小正方形个数是两个正方形中小正方形个数之差,也可以通过计算发现最外圈的小正方形,用不同方法来计算个数。

例如最外圈每边有7个小正方形可以列式:①7×4-4②6×4③5×4+4④7×2+5×2如此训练,能大大提高学生发散思维能力。

三、通过举一反三,培养数学能力。

在巩固练习时,充分利用教材习题,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时能举一反三地运用所学,使学生的解题能力得到培养。

但本节课还存在着许多的问题,比如教师的激励和评价还可以更加到位,教学环节细化得还不够,有些环节我放手还不够大胆,生怕学生讲解不到位。

总之,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应充分重视学生原有认知水平,利用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选择一些适合学生认知水平的学习材料,设置生动有趣的教学情景,抛出有探究性的问题,放手让学生自己发现、自己归纳、自己体验,那肯定比教师讲解更有价值,更能调动学生的兴趣。

(最新)六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数学广角数与形课时反思(人教版)

(最新)六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数学广角数与形课时反思(人教版)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课时反思(第八单元数学广角——数与形)
第1课时数与形(1)
本课在教学中借助图形解决问题,体验数形结合的好处,但由于利用图形来分析题意,理清思路,题目中蕴含的信息量较大,直接让学生来读懂题意有一定的难度。

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试图引导学生结合图形来分析题目意思,理清数量之间的关系,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感受“数形结合”的思想。

全课教学,重视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将发现与数学语
言密联系,提升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第2课时数与形(2)
本课教学着重引导学生在充分观察的基础上,分段进行计算,找出规律,然后层层推进,引导学生数形结合相互印证,促使学生感受用形来解决数的有关问题的直观性与简
捷性。

同时,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探索数与形的通用模式,掌握推理的方法,体验数学之美。

第八单元复习
数学广角是本册教学中的难点内容,学生不易掌握,因此教学中着重帮助学生去分析,从图形的比较变化中,发现隐藏的特点,从简单入手,逐步过渡到复杂,帮助学生建立和优化思路,变复杂为简单,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但由于难度较大,学生的读图能力还有所欠缺,因此,分析隐藏的规律还不完善,教学中还要加强学生对数与形的观察力度,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

1。

最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八单元数学上册广角——数与形附教学上册反思

最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八单元数学上册广角——数与形附教学上册反思

第八单元数学广角——数与形●教学目标1.能够细心观察,通过画一画,发现图形中数的规律,并运用这些规律解决问题。

2.能够通过数形结合的方式,利用图形寻找数字变化的规律。

3.培养学生总结规律的能力,在学习过程中渗透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发散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有趣的数学活动中体验数学的乐趣。

●单元重难点能够利用图形总结出数的规律。

第1课时数与形(一)●教学内容教材第107页例1●教学目标1.能够找出图形中隐藏的数的规律,并能运用这一规律解决相应的问题。

2.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在合作学习中互相启发,找出总结规律的方法。

3.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发散学生的思维,渗透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在愉快的活动中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正确找出图形中隐藏的数的规律,并加以运用。

●教学过程一、情景启发,明确目标计算出结果,你发现了什么?1+3=1+3+5+1+3+5+7=1+3+5+7+9+11+13+15+17+19=同学们,我们以前学过找规律,也能够找出图形、数字的变化规律。

有规律的图形排列总是让人赏心悦目,有规律的数字变化,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很多复杂的问题。

因此,能够总结出一定的规律,对我们的学习有很大帮助,这节课我们就继续来寻找图和数中的规律。

(板书课题)二、合作探究,达成目标1.出示例1的图形:(1)观察一下,上面的图形个数是怎样变化的?用数字表示出来。

(2)预测:a、1,1+3,1+3+5,依次多加2。

b、12,22,32(3)既然都可以表示图形个数的变化,所以可以把两种表示法联系起来。

1=(1)21+3=(2)21+3+5=(3)22.小组合作交流,上面的图和这些算式有什么关系?算式的左右两边又有什么关系?3.学生代表汇报交流结果,师做适当补充。

(1)算式左边的加数是大正方形右上角的小正方形和其他“L”形图形所包含的小正方形个数之和正好是每行或每列小正方形个数的平方。

(2)左边加数的个数就是图形每列或每行的个数的平方。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广角──数与形》教案优质范文三篇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广角──数与形》教案优质范文三篇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广角──数与形》教案优质范文三篇人教版六班级上册《数学广角──数与形》教案优质范文一设计说明:数与形之间密不可分,它们相互转化,相辅相成。

在课堂教学中适当地应用数形结合思想,把握好数形结合的度,就可以把问题化难为易,化繁为简。

在引进新知、建构概念、解决问题时,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有利于进展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1.重视数与形之间的联系,找到解题规律。

数形结合思想是小学阶段最重要的一种数学思想,在课堂教学中,重视数与形之间的联系,有助于学生抽象能力的提升。

因此,教学伊始,从观察、分析例1中图与算式的关系入手,引导学生探究算式左边的加数和与大正方形中每列(或每行)小正方形个数的关系,发现数与形之间的联系,找到其中的规律,使学生在体验用形表示数的直观性的同时,学会应用规律解决问题。

2.借助数与形之间的关系解决相关问题。

从观察抽象的算式特点开始,先通过简单的计算找到规律,再借助多种几何图形直观验证计算过程及结果,使学生在初步了解、运用数形结合思想(方法)的同时,体验到数学的极限思想。

课前准备:老师准备PPT课件教学过程:一、问题导入:1+3+5+...+95+97+99=( )设疑:怎样快速计算出这个算式的结果?二、探究新知:1.教学例1。

(1)课件出示例题。

观察图形,把算式补充完整。

1=()1+3=()1+3+5=()1+3+5+7=()(2)观察图形与算式,(总结)规律。

观察、讨论。

仔细观察,看一看上面的图形和算式左边的加数有什么关系。

汇报规律。

[规律一:算式左边加数的个数与对应的大正方形中每列(或每行)小正方形的个数相同。

规律二:算式左边加数的和是大正方形左下角的小正方形和其他“┐”形所包含的小正方形的个数和。

规律三:算式左边加数的和正好等于大正方形中每列(或每行)小正方形个数的平方。

]总结:即从1开始,几个连续奇数相加的和即是几的平方。

(3)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2024年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学案及教学反思数学广角——数与形 教案

2024年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学案及教学反思数学广角——数与形 教案

算术与图形的转换教材第105~109页的内容。

1.使学生认识到数形结合的思想可以使某些抽象的数学问题直观化、生动化,能够变抽象思维为形象思维。

2.使学生能够感受到数与形可以互相转化,掌握数与形相结合的数学解题思想方法。

3.使学生加深对数形结合思想方法的认识,充分感受数形结合在小学数学学习中的应用。

重点:感受数与形可以互相转化,掌握数与形相结合的数学解题思想方法。

难点:寻找和发现数与形相互转化的途径与方法,通过数与形的转化,认识到数形结合的思想可以使某些抽象的数学问题直观化、生动化,能够变抽象思维为形象思维。

实物投影。

计算下面的算式。

1+2+3+4+5+6+7+6+5+4+3+2+1=?(1)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2)尝试独立完成。

(3)介绍解题方法。

如果有的学生能够想出来好的解题方法,就让他们说一说他们的解题思路,老师加以点拨、归纳。

1.出示例1。

(1)学生读题,教师整理信息。

为了便于观察,我们可以把图形与算式一一对应起来,找出图形和算式存在的相互关系。

1=( )21+3=( )21+3+5=( )2(2)老师:先填空。

1=(1)2 1+3=(2)2 1+3+5=(3)2提问①:算式左边的加数有什么特点? 小组内讨论,然后集体汇报。

(观察后会发现:算式左边的加数是连续的奇数)提问②:算式左边的加数与构成的图形之间有什么关系? 小组内讨论,然后集体汇报。

(仔细观察后,我们会发现:算式左边的加数是每个正方形图左下角的小正方形和其他“”形图中所包含的小正方形的个数)提问③:算式右边括号里的数字与构成的图形之间有什么关系? 小组内讨论,然后集体汇报。

(仔细观察后会发现:算式右边括号里的数字是图形中每列小正方形的个数)提问④:算式左边加数(除第一幅图外)与右边括号里的数字之间有什么关系?如果算式左边的加数是1、3、5……n ,右边括号里的数字用a 表示,那么你能用字母表示其关系吗?小组内讨论,然后集体汇报。

六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第八单元《数学广角——数与形》集体备课教案

六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第八单元《数学广角——数与形》集体备课教案

六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第八单元《数学广角——数与形》集体备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的《数学广角——数与形》,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探究发现数的排列规律和图形的特征,培养学生数形结合的思维方式,体会数学的美感。

教材通过丰富的情境和实例,引导学生发现和总结规律,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于一些基本的数学概念和运算规则有了初步的了解。

但是,对于数与形的结合,学生可能还比较陌生,需要通过实例和操作来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探究发现数的排列规律和图形的特征。

2.培养学生数形结合的思维方式,体会数学的美感。

3.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观察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发现和总结数的排列规律和图形的特征。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数形结合的思维方式,体会数学的美感。

五. 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问题驱动法、实例教学法和小组合作法。

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通过实例展示,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和掌握;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学材料和道具,如PPT、图片、图形等。

2.准备相关的问题和实例,用于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有趣的数学问题,如“你有几种不同的方法计算1+2+3+…+100的和?”来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激发学生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通过PPT展示一些数的排列和图形的例子,如斐波那契数列、黄金分割等,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数与形的结合,引导学生发现其中的规律。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通过实际的操作和计算,验证和总结规律。

可以设置一些相关的问题,如“请找出斐波那契数列中第10个数是多少?”、“请计算一下这个图形的面积是多少?”等,让学生通过解决问题来巩固和加深对数与形的理解。

4.巩固(5分钟)通过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进一步巩固和运用所学的知识和规律。

数学广角教学反思(6篇)

数学广角教学反思(6篇)

数学广角教学反思(6篇)数学广角教学反思。

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

平常的学习工作中,幼儿园老师会提前预备一些资料。

资料一般指代可供人们参考的信息学问等。

资料对我们的学习和工作有着不行估量的作用。

你是否保藏了一些有用的幼师资料内容呢?我特地花时间为你收集并编辑了数学广角教学反思(6篇),仅供你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

数学广角教学反思篇1五班级上册的数学广角的内容是“数字编码”,让同学熟悉到数不仅可以用来表示数量和挨次,还可以用来编码。

主要介绍了邮政编码、身份证号码、学号、图书编码等。

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例,使同学初步体会数字编码思想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并通过观看、比较、猜想来探究数字编码的简洁方法,让同学学会运用数进行编码。

在教学邮政编码前,我布置了如下预习作业:1、在家里找一找收信的信封,并且观看信封上有哪些信息,各表示什么意思?2、收集一些邮政编码,如学校所在地的邮政编码、父母单位所在地的邮政编码、亲戚伴侣家的邮政编码等。

3、可以通过网络、书籍、询问等方式了解邮政编码的结构与含义。

这样在同学有所预备的状况下,我开头讲解如何写信封,邮政编码的好处,再结合教材给出的邮政编码的结构图详细说明它的组成,也就是每个数字代表的含义。

然后再让同学结合我们学校这的邮政编码说说它的组成,各个数的含义。

凡是预习过的同学都能对邮政编码加深了解。

身份证号码的教学我也重视预习,让同学记录父母和自己的身份证号码,可以上网查阅也可以询问父母有关身份证号码各个数的意义。

在教学时,拿出一个身份证,许多同学都能找到诞生年月日,也能推断出性别,但较少的同学知道前面六位表示省、市、县,诞生年月日后面两位是所在地的派出所代码,最终一位是校验码,说明同学预习作业在做,但做得不是很透彻。

本单元第三块学问点是让同学给学校的每一个同学编一个学号,通过这个实践活动来运用数字编码的简洁方法进行编码,加深对数字编码思想的理解。

我先让同学争论学号中要体现的内容,比如同学入学年份、所在的班级、班级、学号、性别等,然后再依据这些内容来设计编码的方法。

《数学广角》教学反思(精选22篇)

《数学广角》教学反思(精选22篇)

《数学广角》教学反思《数学广角》教学反思(精选22篇)作为一位到岗不久的教师,课堂教学是我们的任务之一,写教学反思能总结我们的教学经验,优秀的教学反思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数学广角》教学反思,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数学广角》教学反思篇1新教材中的“数学广角”一直是教师感叹难教、学生感觉难学的内容,这次“找次品”也不例外。

我在教学本节课后,感触很多。

著名的心理学家布鲁纳说过这样一句话:“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

”学生有了兴趣,学习活动对他们来说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一种愉悦的体验。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教师的引导能让学生对学习的程序、方式、方法、策略等有更进一步的了解.教学中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引导者、合作者,而非知识的灌输者,因而对一个问题的解决,不是要教师将现成的方法传授给学生,而是教给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让学生在积极思考、大胆尝试、主动探索中获取成功并体验成功的喜悦。

为此,本节课我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去独立探索、尽量地显现他们的不同称法,最后通过对比发现结论。

如我首先安排了从3瓶、5瓶药中找次品,采取学生动手实践、小组讨论、猜想探究的方式教学。

其次安排了9瓶药中找次品,通过小组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要求学生说出各种找次品的方法,从而让学生感受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并要求学生归纳出解决这类问题的最优策略,从而让学生经历由多样化过渡到优化的思维过程。

如分几份最好?每份几个最好?引导学生发现把药瓶分成3份称的方法最好,进一步认识找次品”这类问题,探索出解决问题的最优方法来。

随着课后进一步的研讨和交流,特别是自己一个人冷静地站在一个旁观者的角度,冷静地思考后,发现诸多问题:1、学生的情绪状态有低走的嫌疑;整堂课学生的情绪是比较低的,课堂气氛也是较紧张的。

学生情绪最高的是玩游戏的时候,在课堂的后段,学生的情绪没有开始高。

2、学生的学习方式单一;我发现,过多的师生对话充斥整堂课,缺乏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冲突,这是这堂课的症结所在。

六年级上册数学广角《数与形》说课稿教学反思说课稿评课稿

六年级上册数学广角《数与形》说课稿教学反思说课稿评课稿

六年级上册数学广角《数与形》说课稿教学反思说课稿评课稿一. 教材分析六年级上册数学广角《数与形》这一单元主要让学生感受数形结合的思想,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发现数与形之间的内在联系。

教材中安排了多个例题和练习题,旨在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形结合的好处,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数形结合的思想也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在实际操作中,还需要引导学生如何将数与形有机地结合起来,如何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解决实际问题。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理解数与形之间的关系,学会运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感受数学的魅力,培养对数学的兴趣。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理解数与形之间的关系,学会运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解决实际问题。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发现数与形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如何运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解决实际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小组合作法等。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教学卡片等辅助教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解决问题。

2.新课导入:介绍数与形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观察、操作、思考,发现数与形之间的内在联系。

3.案例分析:分析教材中的例题,让学生体会数形结合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

4.练习与拓展:安排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巩固数形结合的思想。

5.总结与反思:让学生谈谈在解决问题中,如何运用数形结合的思想,以及自己的收获。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能突出数形结合的思想。

可以设计一个简单的框架,将数与形的关系展示出来,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可以从学生的知识掌握、能力提高、情感态度等方面进行。

六年级上数学教案-数学广角-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上数学教案-数学广角-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上数学教案数学广角人教新课标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为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上册数学广角,涉及的主要知识点包括分数的四则运算、小数的四则运算以及百分数的应用。

通过这些知识点的学习,学生能够进一步掌握数学运算的规律,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分数、小数和百分数的四则运算,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等方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1. 分数、小数和百分数四则运算的混合运用。

2. 学生对百分数应用题的理解和解答。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PPT课件、黑板、粉笔等。

2. 学具:练习本、草稿纸、计算器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生活实例,让学生回顾分数、小数和百分数的概念,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新课:讲解分数、小数和百分数的四则运算规则,通过典型例题,让学生掌握运算方法。

3. 练习:布置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4. 小组合作:让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6. 作业布置:布置一些课后作业,让学生在课后继续巩固所学知识。

板书设计1. 六年级上数学教案数学广角人教新课标2. 分数、小数和百分数的四则运算3. 重点:运算规则和实际应用4. 难点:混合运算和百分数应用题作业设计1. 基础题:分数、小数和百分数的四则运算练习。

2. 提高题: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运用所学知识。

3. 拓展题:研究分数、小数和百分数之间的关系,探索数学规律。

课后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较好,学生能够掌握分数、小数和百分数的四则运算,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但在教学过程中,发现部分学生对百分数应用题的理解仍有所欠缺,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练习和指导。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基本实现,但在教学过程中仍需不断调整和完善,以提高教学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