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复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1
【广西中考面对面】中考历史总复习 模块一 中国近代史 单元四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课件(知识梳理+
![【广西中考面对面】中考历史总复习 模块一 中国近代史 单元四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课件(知识梳理+](https://img.taocdn.com/s3/m/101e33c2102de2bd9605885c.png)
族抗战;②中共领导的抗日力量成为抗击日本侵
略的中流砥柱;③广大爱国将士英勇作战
综合演练
( 2014 赤峰) 近年来,日本右翼势力有所抬头:
篡改历史教科书、否定南京大屠杀、不顾国晖舆 论谴责频繁参拜靖国神社、疯狂扩充军备、制造 “中国威胁论”……为此,中华儿女要牢记历史, 警钟长鸣。下列导致我东北三省沦陷的历史事件
是
A. 西安事变 B. 七七事变
( D. 八一三事变
) C
C. 九一八事变
(2015 原创 ) 新华网北京 2014 年8月19日电, 国 家 档 案 局 1 9 日在 其 官 网发 布 了 《 伟 大 胜
利——中国受降档案》第五集:日本宣布无条
件投降。我国抗日战争全面抗战开始于 (B) A. 九一八事变 C. 八一三事变 B. 七七事变 D. 西安事变
结果的作用。(4分)
原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有利于全民族抗日统 一战线的形成;有利于维护中华民族利益。(2 分,抄原文只得 1分)作用:标志着十年内战基 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考点三
七七事变(卢沟桥事变)
时间、地点:1937年7月7日;
(2014贵港3题已考)卢沟桥
经过 :1937 年 7 月 7 日晚,日军 在卢沟桥附近举行军事演习, 借口一名士兵失踪,无理要求 进入宛平县城搜查,遭到中国
强烈渴望。歌中的“我”那满含热泪、悲愤交加的音
调,使每个中国人为之动容
【易错易混】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开始于九一八 事变,全国性的抗日战争爆发的标志是七七事变 (或卢沟桥事变)。
考点二
西安事变
时间:1936年12月12日
(2014贵港3题已考)
背景: ( 1 )日本进一步侵略 华北,使中日民族矛盾上升 为主要矛盾,民族危机加深 ; ( 2 )中共提出建立全国抗日
第四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复习学案
![第四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复习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24c0425a804d2b160b4ec0eb.png)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复习学案一、自学目标1、重点:了解抗日战争的基本史实,包括: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卢沟桥事变、南京大屠杀、抗战时期的三大战役(平型关大捷、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中共七大的召开、抗日战争的胜利等。
2、难点:注意对西安事变的概况以及和平解决的历史意义的理解;揭露侵华日军的罪行;理解掌握抗日根据地军民的英勇抗战精神;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及历史意义等。
二、复习提纲一、局部抗战(一)九一八事变(1931年9月18日)1、背景: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发生了;国民党发动内战,给以可趁之机。
2、爆发:时间:__________地点:_________借口:事件。
3、九一八事变后各方态度中国政府的态度:蒋介石实行政策。
结果:四个多月,完全沦陷。
东北人民和未撤走的东北军:____________中国共产党:______________影响:中国人民的______________开始了。
(二)西安事变(1936年12月12日)1、原因:直接原因:日军占领东北后,有将侵略魔爪伸向华北,民族矛盾上升。
根本原因:蒋介石拒绝合作抗日。
2、目的:____________性质:______________3、爆发:时间:___________人物:__________、__________4、结果:_______________5、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意义:标志着基本结束, ____ 统一战线______形成。
二、全国性抗战(一)卢沟桥事变(1937年7月7日)1、背景(1)九一八事变后日军企图占领华北,1936年日军从东南北三面包围了北平城,形势十分危急。
(2)1937年日本经济危机旧病未愈新病又起,为摆脱危急,扩大侵华。
2、爆发:时间:_________借口:失踪2、影响:标志日本发动战争,中国__________ 开始。
3、中国政府的态度:二十九军奋起抵抗。
__________、__________先后为国捐躯。
2015中考历史复习课件 二 第四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2015中考历史复习课件 二 第四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https://img.taocdn.com/s3/m/77e3dcc3da38376baf1fae97.png)
3.结果:中共从全民族的利益出发,派周恩 来到西安调停,西安事变和平解决。蒋介石 被迫接受停止内战, 联共抗日 的主张。 4.历史意义:十年内战基本结束,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初步形成。 中考预测 1.中国共产党提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根本 出发点是 ( C ) A.使国民党内部矛盾加剧 B.改善国共两党的关系 C.从中国全民族利益出发 D.缓和国民党内部矛盾
考点3“七七事变”的史实,中国全民族抗 战从此开始。 1.时间: 1937 年7月7日晚。 2.经过:日军借口一名士兵失踪,要求进入 宛平城内搜查,遭拒绝后,进攻卢沟桥的中 国守军,炮轰宛平城,中国守军奋起抵抗, 全国性的抗日战争从此爆发。 3.影响:国共两党再次合作,正式建 立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
中考预测 1.今年86岁的杨老先生少年时的习作“不 要放鞭炮”写道:新年到,放鞭炮,蹦硼 蹦硼虽热闹,金钱耗去太无聊!如今国仇 还未报,不如省钱买枪炮„„。这篇习作 写于( C ) A.北伐战争时期 B.甲午中日战争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人民解放战争时期 2.标志着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的历史事件是 ( C ) A.九一八事变 B.西安事变 C.七七事变 D.南京大屠杀
5.中国军队血战台儿庄和百团大战等史实,中国军 民在抗日战争中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精神。
6.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3分(选择 题)
【命题趋势】 1.本单元2013年未考查,2014年考查了两道选择题。 2.本单元的各个考点均是考查的重点,2015年备考时应注意全面复习,考点1、4、5近 几年未考查,应格外重视。
3.2014年2月27日,我国将每年12月13日定 为国家公祭日,纪念30多万死难同胞,与 该公祭日直接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C ) A.九一八事变 B.七七事变 C.南京大屠杀 D.台儿庄战役 4.抗日战争期间,日本军队在中国制造的 一起大屠杀惨案,被中外舆论界称为人类 “现代史上破天荒的残酷记录”、“现代 文明史上最黑暗的一页”,这起惨案发生 在 ( C ) A.沈阳 B.上海 C.南京 D.广州
八年级上册历史第四单元复习提纲
![八年级上册历史第四单元复习提纲](https://img.taocdn.com/s3/m/bcef80294b35eefdc8d3334f.png)
第四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一、九一八事变1、1931年9月18日夜,南满铁路柳条湖一小段铁轨被炸,日本侵略军有预谋地制造了柳条湖事件,却反诬中国军队破坏铁路,进攻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炮轰沈阳城。
九一八事变爆发了。
2、这是日本为了转嫁经济危机,大规模侵略中国的开始。
3、九一八事变爆发时,中国共产党派杨靖宇等在东北组织游击队,开展抗日游击战争。
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开始了。
二、西安事变1、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在西安扣留蒋介石,实行“兵谏”,逼蒋抗日。
这就是西安事变,又称“双十二事变”。
2、中国共产党从民族解放事业的大局出发,采取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正确方针。
3、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
4、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时局转变的关键,它标志着十年内战(1927-1937)局面的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
三、七七事变(又称卢沟桥事变)1、1937年7月7日,日军炮轰卢沟桥附近宛平城,二十九军奋起还击,标志着全国性的抗日战争爆发。
卢沟桥事变,又称“七七事变”2、二十九军军长佟麟阁、一三二师师长赵登禹等指挥部队奋勇抵抗,先后为国捐躯。
7月底,平津相继沦陷。
3、在危急时刻,国共两党再次合作,正式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开始领导全民族抗战,工农红军改变为“八路军”“新四军”,奔赴抗日战场。
四、南京大屠杀1、1937年12月,日军攻陷中国首都南京。
国民政府迁往重庆,把重庆作为战时的陪都。
2、日军占领南京后,对南京人民进行了血腥大屠杀,犯下了滔天罪行。
据战后远东国际军事法庭统计,日军占领南京后六周之内,屠杀手无寸铁的中国居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达三十万人以上。
五、平型关大捷1937年9月,115师,歼敌一千多人。
这是抗战以来第一次大捷。
六、台儿庄战役1938年春。
由李宗仁领导,歼敌一万多人。
取得了抗战以来的重大胜利。
七、百团大战1、中共中央所在地延安是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
2、为了粉碎日军实行的“囚笼”政策和“三光”政策,1940年8月,彭德怀率领八路军投入一百多个团朝着摧毁日伪军据点和交通线的攻击目标,开展百团大战。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复习教案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复习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0839d60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95.png)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复习教案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复习教案11、九一八事变1931年9月18日,日本侵占我国东三省。
九一八事变拉开了中国人民局部抗战的序幕。
2、西安事变(1936年12月12日)①张学良,杨虎城联合行动,扣押了蒋介石,实行“兵谏”,通电全国,要求停止内战,联共抗日。
最后蒋介石接受了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②意义: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3、卢沟桥事变,又称七七事变1937年7月7日,日军突然进攻卢沟桥,炮轰宛平城,中国守军奋起抵抗,佟麟阁、赵登禹先后为国捐躯。
全国性的抗日战争从此爆发。
4、台儿庄战役1938年春,在李宗仁指挥下,中国军队在台儿庄大败日军,消灭日军一万多人,台儿庄战役是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重大胜利。
5、百团大战1940年,在彭德怀等指挥下,百团大战给敌人以沉重打击。
百团大战是抗战期间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一次规模的战役。
6、抗日战争的胜利对中国和世界的影响:(1)是中国人民近百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帝国主义斗争的完全胜利。
(2)洗刷了近代以来的民族耻辱,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3)有力的配合和援助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4)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也作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
7、南京大屠杀给人类怎样的启示?当今日本右翼势力企图抹杀历史真相的目的是什么?作为中国人应如何看待日本否认历史、修改教科书这一现象?(1)启示:珍惜生命,反对战争,争取和平。
(2)目的:这种行为表明他们不但没有诚意反省战争罪恶,而且企图是日本军国主义复活。
(3)如何看待:他们这种歪曲历史,否定历史的行经,严重伤害了被侵略国人民的感情,不利于亚洲和世界的和平与稳定;给我们敲响了警钟,要时刻防范日本军国主义的复活,维护世界和平。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复习教案2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九一八事变,中华民族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全国抗日救亡运动不断高涨。
中国近代史复习(四)抗日战争、解放战争
![中国近代史复习(四)抗日战争、解放战争](https://img.taocdn.com/s3/m/41e1d9ff84254b35effd3418.png)
• 7 、影响: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局部侵华的开始,也是局部抗 战的开始。
二、西安事变。
背景:
1 、日军占领东北后,侵略华北,中华民族面临民 族危机; 2 、中国共产党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主张, 要求国民政府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3 、国民党爱国将领张学良、杨虎城接受中国共产 党的主张, 要求蒋介石联共抗日;蒋介石调集大批军 队围攻红军; 4 、 1936 年 12 月,蒋介石到西安督促张、杨进攻陕 北红军。张、杨多次劝说蒋介石停止内战,联共抗日, 都遭到无理拒绝。
六、列举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史实
(一)抗日战争的两个战场:正面战场(国民党部 队);敌后战场(共产党部队)。 (二)中国在抗战期间取得的三次胜利:平型关大捷 (抗战以来第一次大捷)、台儿庄战役(国民党正面 战场的两次胜利),百团大战(共产党敌后战场的胜 利
)。
(三)、平型关大捷
1 、参加军队:八路军一一五师。 2 、时间: 1937 年 9 月。
7 、意义: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 和 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的初步形成,预示了联合抗日新局
面的到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
三、卢沟桥事变 —— 七七事变
1 、背景:日军侵占东北三省后,从三面包围北平。卢沟 桥成为北平通往南方唯一通道。 2 、爆发标志: 1937 年 7 月 7 日夜,日本侵略军向北平西 南的卢沟桥进攻,炮轰宛平城,中国守军奋起抵抗。 3 、影响:日本全面侵华开始,全国性的抗日战争爆发的
3 、主要战绩:歼灭日军一千多人,缴获大批军用物资。
4 、影响:抗战以来第一次大捷,粉碎日军战无不胜的神话。
(四)台儿庄战役
1 、时间: 1938 年春。 2 、指挥者:国民党司令李宗仁 。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四单元复习知识点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四单元复习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f32a573dbd64783e09122b99.png)
第四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复习日本全面侵华战争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七七事变中共七大日本无条件投降1931-9-18 1936-12-12 1937-7-7 全面抗日战争 1945-4 1945-8-15【单元知识网络】开始标志:九一八事变局部抗战时间:1931年—1937年中华民族开始标志:七七事变的抵抗全面抗战时间:1937年—1945年中华民族的重大战役:平型关大捷、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抗日战争提出:日军占领东北后,又将魔爪伸向华北,在中华民族生死关头,中共提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正式建立:七七事变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国共两党再次合作中共七大时间:1945年8月15日抗日战争的胜利标志:日本无条件投降单元小结: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的过程时间行动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西安事变后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卢沟桥事变后民族危机空前高涨,国共再次合作,正式建立起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体会:1.中国军民在强敌面前,不怕牺牲、顽强抗战的爱国精神;2.认识在困难面前,只有团结一致才是民族唯一的出路,国共团结抗日,形成全民族的抗战是抗战胜利最主要的原因;中日关系1.中日关系:现在中日两国,以和为主;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是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
未来中日关系应是和平共处,友好合作谋求共同发展。
2.中日如何妥善处理两国关系:(1)中日两国和则两利,战则两伤。
(2)日本应正视历史问题,积极、主动、妥善解决战后遗留问题,不要做伤害中国人民情感的事,发展中日两国互惠互利、友好合作的睦邻关系。
(3)中国应牢记“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教训,努力发展经济,增强国力,提高国际地位,加强和日本的经济文化交流,努力促进中日关系的友好发展。
3.中日青少年对中日关系的健康发展应持的态度:(1)以史为鉴、面向未来。
(2)相互尊重和理解(3)以开放的胸怀相互借鉴和交融。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19319——19377——19458)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19319——19377——19458)](https://img.taocdn.com/s3/m/5815cc43767f5acfa1c7cd14.png)
1、原因:
九一八事变
⑴日本侵略中国蓄谋已久;
⑵受经济危机打击,日本急于通过对外战争摆脱困境; ⑶当时,蒋介石的国民党军正围剿红军,给日本侵略中 国以可乘之机。
2、经过: 3、时间:1931年9月18日 4、借口: 日本关东军制造的柳条湖事件。 蒋介石政府对日本侵略实行不抵抗政策,东三省 5、结果: 沦陷,变成日本的殖民地。 伪满洲国政权性质------日本扶植建立的傀儡政权。
卢沟桥事 变 南京大屠 杀
知识运用
1.“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 那里有森林煤矿……从那个悲惨 B) 的时候……”歌曲中“那个悲惨的时候……”是指( A.甲午中日战争 B.九一八事变C.平型关大捷 D.七七事变 2.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抗战以来的重大胜利是(A) A.台儿庄战役 B.平型关战役 C.武汉会战 D.百团大战 3.之所以能建立抗日统一战线,最主要的原因是( A) A.民族矛盾成为当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B.工农红军力量大大增强 C .国民党的不抵抗政策不得人心 D.西安事变的发生 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歌词中“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 刻”,反映的一段历史是( C ) A、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 C 、抗日战争 D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
标志十年内战基本结束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知识梳理
时间:1931.9.18 地点:沈阳柳条湖 结果:日军占领了东北三省 影响 中国人民开始了抵抗日本侵略的局部抗战。 中日民族矛盾逐步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提示:该事件与世界经济大危机有密切关系。
九 一 八 事 变
西 安 事 变
时间、地点:1936.12.12、西安 人物: 张学良、杨虎城 目的: 逼蒋抗日 结果: 和平解决 影响: 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
中考历史总复习教材知识梳理模块二中国近代史第四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含年真题含答案
![中考历史总复习教材知识梳理模块二中国近代史第四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含年真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94fab38fe4733687e21aac2.png)
第四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湖南5年真题面对面(2013~2017)1. (2016永州7)有一首歌谣这样唱道:“蛐蛐叫喊夜声长,茄子下来菊花黄;没到八月过中秋,小鬼便抢占沈阳。
”它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是( )A. 九一八事变B. 华北事变C. 卢沟桥事变D. 百团大战2. (2016长沙17)“以下犯上,促成民族团结”。
这句话适合评价下列哪一事件( )A.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B. 南昌起义C. 西安事变D. 七七事变3. (2017张家界11)历史证明:国共两党“合则两利,分则俱伤。
”下列事件中,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的历史事件是( )A. 卢沟桥事变爆发B.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C. 九一八事变爆发D. 重庆谈判4. (2016张家界9)下列四幅图片反映的是中华民族抗日战争中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其中标志中国人民全国性抗日战争爆发的历史事件是( )5. (2017长沙16)下列关于中国共产党重要会议的描述中,关键词表述最为恰当的是( )A. 遵义会议——决定起义——生死攸关B. 中共七大——道路选择——准备条件C. 十一届三中全会——颁布宪法——改革开端D. 中共十五大——三步走战略——重大转折6. (2017常德9)从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到张謇的“实业救国”;从詹天佑的“各出所学,各尽所知,使国家富强,不受外侮,足以自立于地球之上”,到佟麟阁的“国家多难,军人当马革裹尸,以死报国。
”这是仁人志士发出的时代最强音。
这个时代的特征是()A. 百年屈辱,民族抗争B. 国家分裂,民族融合C. 国家统一,民族团结D. 曲折前进,民族复兴7. (2017常德27)(15分)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自鸦片战争以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面是20世纪30年代流行的一首歌:《毕业歌》,田汉词,聂耳曲。
同学们!大家起来!担负起天下的救亡,听吧!满耳是大众的嗟伤。
第四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复习教案)
![第四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复习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8a26d7bf46527d3240ce058.png)
第四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复习课)第一部分:难忘九一八(九一八事变)1.时间:2.地点:3.日军借口:4.结果:5.日军制造柳条湖事件的目的:直接目的:是以此为借口,进攻东北军的驻地北大营,炮轰沈阳。
最终目的:是侵占整个东北,进而独占中国。
6.九一八事变发生后,国民政府采取了什么政策?这一政策的罪魁祸首是谁?这一政策造成了怎样的严重后果?跟踪检测题一一.单项选择题:1.如果以“勿忘国耻,以史为鉴”为主题,出一期板报,下列素材应选择()A.南昌起义B.九一八事变C.西安事变D.重庆谈判2.每年的9月18日晚,沈阳总要响起长长的警报声。
这是为了让人们记住哪一国耻()A.火烧圆明园B.九一八事变C.割占香港岛D.南京大屠杀3.“高粱叶子青又青,九月十八来了日本兵!先占火药库,后占北大营……”这一歌谣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发生在()A.长春B.上海C.北平D.沈阳4.歌词“九一八!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们的家乡,抛弃了那无尽的宝藏”曾经传遍祖国的大江南北、长城内外。
歌词中的“那个悲惨的时候”是指()A.九一八事变B.一二八事变C.七七事变D.八一三事变5.九一八事变后,何香凝将自己的裙子送给将介石,并在裙子上赋诗一首“枉自称男儿,甘受敌人气。
不战送山河,万世同羞耻。
……”诗中的“山河”主要是指()A.东北三省B.华北地区C.平津地区D.华东地区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高粱叶子青又青,九月十八来了日本兵!先占火药库,后占北大营,杀人放火真是凶!中国军队好几十万,“恭恭敬敬”让出沈阳城!请回答:材料一描述的历史事件是什么?导致中国军队“恭恭敬敬”让出沈阳城的罪魁祸首是谁?上述事件后,中国的哪一地区沦为日本的殖民地?第二部分:西安事迹1.在中华民族生死关头,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哪一主张?提出了怎样的要求?2.西安事变爆发的原因:①中日民族矛盾激化②中共提出建立“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③蒋介石一意孤行,坚持“剿共”④张学良、杨虎城的爱国精神西安事变5.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有什么重要意义?①十年内战基本结束②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③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复习(教案)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复习(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5399e3aa32d7375a4178021.png)
C、千古奇冤,江南一D、开辟荆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先基
3、国共两党“化干戈为玉帛”,达成合作抗日的初步共识是在()
A、九一八事变后B、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C、七七事变后D、南京大屠杀
4、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的借口是()
A、柳条湖事件B、炮轰沈阳城
C、进攻北大营D、侵占东北
12、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的历史事件是()
A、九一八事变B、八一三事变
C、西安事变D、七七事变
13、西安事变发生的根本原因是()
A、中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推动
B、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社会主义主要矛盾
C、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推动
D、国民党内部分化的加剧
14、全国性抗日战争爆发于()
A、九一八事变B、南京大屠杀
A、九一八事变B、一·二八事变后
C、七七事变D、八一三事变
10、20世纪30年代中期,中国大学生传唱着许多歌曲。这些歌曲有一个共同的主题是()
A、歌颂祖国B、追求理想
C、抨击时弊D、抗日救亡
11、1936年西安事变的发动者是()
A、张学良、蒋介石B、杨虎城、佟麟阁
C、张学良、杨虎城D、蒋介石、杨虎城
(2)了解西安事变的概况,认识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历史作用。
(3)简述七七事变的史实,知道中国全民族抗战从此开始。
(4)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等罪行为例,认识日本军国主义凶恶残暴的侵略本质。
(5)讲述中国军队血战台儿庄和百团大战等史实 (6)了解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主要内容。
(7)探讨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②落后就要挨打,发展是硬道理;我们必须以经
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
七年级历史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1(1)
![七年级历史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1(1)](https://img.taocdn.com/s3/m/d524b9153169a4517723a3bf.png)
三、中华民族抗战
• 九一八后,东北人民抗日义勇军 • 一二八中,第19路军蔡廷锴、蒋光鼐奋起抵抗 • 冯玉祥、方振武、吉鸿昌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 • 七七事变中,中国军队奋起反击 • 1938春,李宗仁,台儿庄战役,正面战场最大胜利 • 1940夏,第33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枣宜战役中壮烈牺牲 • 1940.12,长沙会战,日军北撤 • 1940秋,彭德怀,百团大战,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规模最
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 1936.12,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初步形成 • 1937.7.8,中共中央通电全国,号召抗日 • 1937.7.18,中共向国民党提交国共合作宣言 • 1937.8.14,国民政府发表声明,表示“实行
自卫,抵抗暴力” • 1937.9.22,国民党公布国共合作宣言,~正
式形成
下列哪首参赛曲目不符合活动主题( ) A、《松花江上》 B、《义勇军进行曲》 C、《黄河大合唱》 D、《十送红军》
7、1937年,日军攻陷国民政府所在地,在那里屠杀
中国同胞30万人以上,而现在却被日本右翼势力称
为“二十世纪最大谎言”的事件是D( )
A、济南惨案
B、皇姑屯事件
C、卢沟桥事变
D、南京大屠杀
; cosc https:// cosc ;
较大的次支流有科洛河支流沐河、门鲁河支流泥鳅河 流至虎岩村 42‰之间 俱出长白县东北长白山支阜分水岭 发源于东宁市太平岭;自东北向西南行 这个电站白天用水车带动2台碾米机 有一支流从右侧汇入 和龙市境内 黑龙江上游右岸支流 是省内最大的天然湖泊 灌区工程 与朝鲜民主主 义共和国平安北道朔州郡隔江相望 罗子沟一带为山间盆地 1 人口约51万(1976年) 在俄罗斯阿穆尔州境内的布列亚河干流上 该流域的许多地方在泰加林植被带 发源于白松林场北沟
八年级上学期历史知识记忆要点-第四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八年级上学期历史知识记忆要点-第四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https://img.taocdn.com/s3/m/c99e88cd0508763231121228.png)
第四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1931---1945年)第1课抗日救亡1、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炸毁柳条湖的一段铁路,攻占沈阳城,发动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
蒋介石集团采取不抵抗方针,命令张学良撤退,结果不到半年时间,东北三省全部沦陷。
.全国人民反对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要求停止内战,抵抗日本的侵略.东北人民和部分东北军部队,组织抗日义勇军,抵抗日军的侵略.中共派杨靖宇组织东北游击队,开展抗日游击战争.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开始.★2、1936年12月12日,九一八事变后,中共提出建立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要求国民政府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张学良,杨虎城接受了中共主张,为逼蒋抗日,张学良、杨虎城在西安实行“兵谏”,扣押蒋介石,提出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
中国共产党以民族利益为重,派周恩来等到西安谈判。
结果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从此,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3、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意义:时局转变的关键,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的初步形成,预示着团结抗日新局面的到来。
第2课全民族抗战的开始★1、1937年7月7日,日军在北平卢沟桥以军事演习为借口向中国驻军发动突然袭击,全国性的抗日战争从此爆发。
这就是“卢沟桥事变”又称“七七事变”。
在事变中,佟麟阁,赵登禹先后为国捐躯.平津相继陷落,这时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2、1937年12月日军攻陷南京,进行了震惊世界的南京大屠杀,在六周内,屠杀手无寸铁的南京居民和放下武器的中国士兵达30万人以上。
3、南京大屠杀的反思:日本制造南京大屠杀是铁的事实,是不容篡改的,某些人一直否认大屠杀的真实性,是别具用心的;这也提醒我们,在加强与各国人民友好往来的同时,要警惕那些心怀叵测的人,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
第3课中国军民英勇抗日1.在全面抗战期间,中共领导的八路军取得"平型关大捷",这是抗战以来第一次大捷;.★1、1938年国民党李宗仁指挥徐州会战。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四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课标要求+单元概述+单元试题) 人教新课标版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四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课标要求+单元概述+单元试题) 人教新课标版](https://img.taocdn.com/s3/m/54be231a915f804d2b16c1aa.png)
八年级上册历史第四单元内部精品(课标要求+单元概述+单元试题)第四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课标要求】1. 简述九一八事变的史实,知道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开始了局部抗战。
2. 了解西安事变的概况,认识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历史作用。
3. 简述七七事变的史实,知道中国全民族抗战从此开始。
4. 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等罪行为例,认识日本军国主义凶恶残暴的侵略本质。
5. 讲述中国军队血战台儿庄和百团大战等史实,体会中国军民在抗日战争中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精神。
6. 了解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主要内容。
7. 探讨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单元概述】抗日战争是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抗日战争的胜利打破了近代中国在抵抗外国武装侵略作战中屡战屡败的局面,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重新振兴的转折点,为中国的独立和解放奠定了基础。
抗日战争在中国近代历史学习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也有着明显的特点:第一,日本发动的侵华战争是中国历史上遭到的一次最大规模的帝国主义侵略战争,它使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的严重危险。
在这生死存亡关头,中国社会各阶级、各政治派别都以不同的方式投身到抗战的洪流中。
这是中国人民为争取生存和解放而进行的一场艰苦卓绝的战争。
突出这场战争的民族性、全民性,第二,九一八事变后中国人民的抗日救亡运动纳入学习主题之中,反映在日本帝国主义不断扩大侵略战争、中华民族危机日益加剧的情况下,中国从局部抗战逐步走向全民族抗战的过程。
【知识结构】【单元知识网络】【典例分析】1.【2007山西省】“苦难十四年,日本和汉奸,压迫老百姓,有苦不能言。
”这一历史现象曾经发生在A .东北地区B .华北地区C .华东地区D .台湾地区【解析】此题选材难得,设问巧妙,考查涉及的知识点较多,旨在考查同学们的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解题过程有一定的难度。
从材料中捕捉有效信息“日本和汉奸”,历史事件锁定为“抗日战争”;“苦难十四年”,根据抗日战争结束于1945年来计算,很容易推算出1931年这个重要年代,自然联想起九一八事变。
精选2019-2020年初中八年级上册历史第四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第 1 课 抗日救亡中图版练习题第十篇
![精选2019-2020年初中八年级上册历史第四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第 1 课 抗日救亡中图版练习题第十篇](https://img.taocdn.com/s3/m/19e9f4dfd1f34693daef3e79.png)
精选2019-2020年初中八年级上册历史第四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第 1 课抗日救亡中图版练习题第十篇第1题【单选题】从1995年开始,沈阳市每年都会在某日的夜晚鸣响防空警报,以示不忘国耻。
这一做法在海内外引起强烈反响。
那么这一做法所特选的日子应是( )A、1月1日B、7月7日C、8月13日D、9月18日【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著名诗篇《露营之歌》写道:“铁岭绝岩,林木丛生,暴雨狂风,荒原水畔战马鸣。
围火齐团结,普照满天红。
同志们!锐志哪怕松江晚浪生。
起来呀!果敢冲锋,逐日寇,复东北,天破晓,光华万丈涌……”中国人民“复东北”的壮举应始于( )A、《马关条约》的签订B、《九国公约》的签署C、九一八事变的爆发D、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20世纪30年代,国际形势的变化对中国政局产生的最重要影响是( )A、国民党新军阀混战加剧B、民众抗日救亡运动高涨C、国民党政权内部急剧分化D、国共两党由对峙走向合作【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大义当前,不容反顾,只求救亡主张贯彻,有济于国家,为功为罪,一听国人处置。
”这表明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是为了( )A、增强国力B、地方自治C、拥蒋反共D、逼蒋抗日【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的标志是( )A、九一八事变的爆发B、西安事变和平解决C、“双十协定”的签订D、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西安事变后,被派往西安调停的中共代表是( )A、毛泽东B、周恩来C、王若飞D、王稼祥【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周恩来总理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举足轻重的人物。
下列与他相关的史实是( )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②领导秋收起义③参加重庆谈判④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对下列图片的概述不正确的是( )A、反映了日本法西斯的疯狂进攻与破灭B、九一八事变揭开了中国艰难抗战的序幕C、中国抗战是世界人民反法西斯重要组成部分D、国际帮助是中国抗战胜利的根本因素【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西安事变与重庆谈判都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历史事件,两者的相似点有( )①张学良将军都直接参与其中②中国共产党都做出了积极的努力③国共都达成了反对内战的意向④都预示着团结抗日新局面的到来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答案】:【解析】:第10题【材料分析题】中日是一衣带水的邻邦,又是国际上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大国,两国关系的发展集中体现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复杂多变。
第四单元复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第四单元复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https://img.taocdn.com/s3/m/18664ca0dd3383c4bb4cd216.png)
8、抗日战争的胜利
1945年8月15日,日本 无条件投降
1945年9月2日,日本正 式签署投降书。
1945年10月25日,台 湾光复。▲
知识梳理
9、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原因 意义:1、抗日战争是鸦片战争以来中国
人民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 解放战争。 2、它洗雪了民族耻辱,成为中华 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 3、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 出了重大的贡献。
胜利原因:
1、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实行全民族抗战。
2、正义的反侵略战争。 3、中国共产党敌后战场和国民党正面战场的配 合作战。 4、国际援助。
1937年9月国共两党再次合作,正式建 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第二次握手)
知识梳理
5、南京大屠杀
1937年12月13日,日军占领南京,六周之 内屠杀军民30 多万人,体现了日本法西斯的 凶残和野蛮。国民政府迁都 重庆 。
李自健的油画《南京大屠杀》
李自健说:日本少数右翼势力企图否认南京大 屠杀和侵略中国的历史事实的做法绝对不能接受, 只要我还活着,我就要把这段悲惨的历史展示给 世界人民看,我要将画展进行到底。
时间: 地点:
2、西安事变
1936年12月12日 西安 张学良、杨虎城
“兵谏” 逼蒋抗日(事变性质?) 和平解决(周恩来) 十年内战局面的基本结束;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
人物
方式 目的 结果 影响
知识梳理
3、七七事变:(又称卢沟桥事变)
时间:
1937、7、7 卢沟桥 地点: 二十九军(佟麟阁、赵登禹) 抗击军队: 影响: 全国性的抗日战争从此爆发。
近年来,每当9月18日,沈阳都要鸣 响警报,以提醒市民国耻不能忘。
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14-16)复习
![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14-16)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c3b29263b84ae45c3b358cb4.png)
3.共产党提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根本出发
点是( ) A.缓和国内阶级矛盾 B.粉碎亲日派企图 C.实现全民族抗日 D.寻找发展时机
4.
“李宗仁指挥中国军队歼敌一万多人, 取得抗战以来的重大胜利。”请判断这是什 么战役( ) A.卢沟桥战役 B.平型关战役 C.台儿庄战役 D.百团大战
从政治角度看,中共在政治上更加成熟,根据 形势的变化,制定了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 从组织上看,选举产生了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央 领导集团,使遵义会议形成的领导集体更加团结和 巩固。 从思想上看,确定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为完成党的工作任务提供了思想保证。
(3) 中共七大成为民主革命时期最 重要大会的原因
(2)图2,是否意味着日本对侵华事件进行了彻底、 深刻的反思?请用史实加以说明. 否,比如小泉参拜靖国神社和日本政府篡改教 科书等。 (3)面对图片1和2你最想说的两句话分别是什么? 凝聚产生力量,合作诞生希望;反思战争,珍 爱和平等。
2、在中国近代史上,没有哪次战争像抗日战
争这么惨烈,也没有哪次战争对中国产生如 此深远的影响,中国人民通过不懈地努力, 终于取得了这次伟大战争的胜利。请你结合 课本上的史实思考: 问题: (1)为什么屡战屡败的中国人民能最终取得 这场战争的胜利; (2)它的胜利又对中国产生了怎样深远的影 响?
中共代表: 周恩来等 蒋接受停止内战、 结果: 联共抗日主张 成为时局转变的关键 意义 标志着第二次合作的初步形成 预示了团结抗战新局面的到来
中共态度: 从全民族利益出发,主张和平解决 谈判 和平 解决
全 面 抗 战 的 兴 起
时间:1937年7月7日 标志: 地点:北平西南的卢沟桥 七七 借口:军演中一名士兵失踪 事变 影响:全民族抗战从此开始 表现: 1937年7月8日:中共通电呼吁团结 共赴 1937年7月17日:蒋庐山讲话表决心 国难 1937年8月: 中共决定改编军队 1937年9月下旬: 合作宣言发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1937.7.7——1945.8.15)
1931—1945年 局部抗战 14年
1937—1945年 全民族抗战 8年
近年来,每当9月18日,沈阳都要鸣 响警报,以提醒市民国耻不能忘。
九一八事件纪念馆(沈阳北郊柳条湖)
知识梳理
时间: 地点: 结果: 影响
1、九一八事变
A
C
5、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是( ) A、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 B、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的壮大 C、建立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D、得到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有力支持
C
6、近年来,日本政府否认战争事实。下列能揭 露20世纪日本侵华史实的是 ( ) ①、挑起甲午战争,制造旅顺大屠杀 ②、制造“九一八”事变,侵略我国华北 ③、制造“七七”事变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④、制造南京大屠杀 A、①②④ B、①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
国共两党历史上实现过两次合作:
第一次合作: 开始事件:国民党“一大” 合作时期:北伐战争 第二次合作: 初步形成: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正式形成:卢沟桥事变(七七事变) 合作时期:抗日战争
想一想 “半个多世纪以来,我中华民族所
受到的奇耻大辱,血海深仇,现在 报仇雪耻了。这的确是我中华民族 百年来未有的大事,值得全国同胞 的庆祝。” (1)“这件大事”指得是什么历 史事件?
1931、9、18 沈阳柳条湖
只有四个多月,日军侵 占了东北三省(?)
蒋介石不抵抗政策
①中国人民开始了抵抗日本侵 略的局部抗战。 ②中日民族矛盾逐步上升为中 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知识梳理 2、西安事变(双十二事变)
时间: 地点:
人物
方式 目的 结果 影响
1936年12月12日 西安 张学良、杨虎城 “兵谏” 逼蒋抗日(事变性质?)
知识梳理
5、南京大屠杀
1937年12月13日,日军占领南京,六周之 内屠杀军民30 多万人,体现了日本法西斯的 凶残和野蛮。国民政府迁都 重庆 。
知识梳理
6、抗战中的重要战役
台儿庄战役
李宗仁
(1)抗战以来的重大胜利—
(2) 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的战役—
百团大战
彭德怀
知识梳理
1、时间: 2、地点:
和平解决(? 书P72) 十年内战局面的基本结束;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
知识梳理
3、七七事变:(又称卢沟桥事变)
时间:
1937、7、7 卢沟桥 地点: 国民党二十九军 抗击军队: 影响: 标志着全国性的抗日战争从此爆发
1937年9月国共两党再次合作,正式建 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第二次握手)
7、中国共产党七大
1945、4 延安 夺取抗战胜利和胜利后中国将走什 书P81 3、任务: 么道路的问题 制定党的政治路线:夺取抗战的胜 4、主要内容: 利,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 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实现 5、意义: 中国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 (这是一次团结的大会,是一 次胜利的大会。)
知识梳理
D
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的里程碑:
(1)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的标 志是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 (2)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 模战役是 百团大战 ; (3)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 是 抗日战争的胜利 ;
下列事变哪个性质与其它不同? 1、九一八事变 2、西安事变 3、七七事变 4、八一三事变
B
A
3、之所以能建立抗日统一战线,最主要的原因是( ) A、民族矛盾成为当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B、工农红军力量大大增强 C 、国民党的不抵抗政策不得人心 D、西安事变的发生 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歌词中“中华民族到了最危 险 的时刻”,反映的一段历史是( ) A、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 C 、抗日战争 D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
8、抗日战争的胜利
1945年8月15日,日本 无条件投降
1945年9月2日,日本正 式签署投降书。
1945年10月25日,台 湾回归。▲
知识梳理
9、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原因 意义:1、抗日战争是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
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2、它洗雪了民族耻辱,成为中华民族 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 3、中国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彻底打败日本帝 国主义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为世界反 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和人类文明的进步, 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抗日战争的胜利
(2)为什么说这次大事是中华民
族百年未有的大事? 洗雪了民族耻辱,成为中华民族由 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
为了和平、历史不能忘却
近年来,日本不断参拜靖国神社,修改历
史教科书,否认侵华历史,加快了谋求政 治大国的步伐,运用相关史实,批驳日本 右翼分子美化侵华战争,否认侵略历史的 错误行为,并就如何保持中日关系的健康 发展谈谈自己的看法。
原因:
1、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砥柱的作用 3、国内抗日武装力量的英勇作战; 4、世界反法西斯的支持和援助。
知识运用
1、“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 那里有森林煤 矿……从那个悲惨的时候……”歌曲中“那个悲惨 的时候……”是指( ) A、甲午中日战争 B、九一八事变 C、平型关大捷 D、七七事变 2、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抗战以来的重大胜 利是( ) A、台儿庄战役 B、平型关战役 C、武汉会战 D、百团大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