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10微生物实验室样本分离操作规程

合集下载

样本分装操作规程(3篇)

样本分装操作规程(3篇)

第1篇一、目的为确保样本在分装过程中的准确性和安全性,防止样本污染和交叉污染,特制定本操作规程。

二、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本实验室所有样本的分装操作。

三、操作步骤1. 准备工作1.1 检查分装设备是否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包括分装机、吸液管、分液管、试剂瓶等。

1.2 检查样本容器是否清洁、干燥,避免样本污染。

1.3 检查样本信息标签是否清晰、准确,包括样本编号、样本类型、采集时间等。

2. 吸液管安装2.1 根据样本容器大小,选择合适的吸液管,并剪裁至适宜长度。

2.2 将吸液管带固定螺纹套口的一端旋紧到分装机吸液管接口上。

3. 分液管安装3.1 将分液管通过其一端的固定螺帽固定到分装机正面水平接口处。

3.2 确保分液管插紧后再旋紧螺帽,避免分液过程中分液管脱落。

4. 试剂瓶安装4.1 通过分装机底部的螺纹接口,将试剂瓶安装到分装机上。

4.2 如试剂瓶口径与分装机接口不匹配,可使用配套的螺纹转换接头进行转接。

5. 分装准备5.1 将收集容器放置在分装机下方,确保容器底部与分装机底座紧密接触。

5.2 调整分装机上的定量刻度拨盘至所需的分液容量。

6. 分装操作6.1 将吸液管插入样本容器,吸取所需分液量的样本。

6.2 将吸液管移至收集容器上方,缓慢而匀速地向上拉活塞,将样本吸入收集容器内。

6.3 缓慢而匀速地压下活塞,将样本分入收集容器内,避免产生气泡。

7. 分装完成7.1 分装完成后,检查收集容器内样本量是否准确,确保样本分装均匀。

7.2 将收集容器上的样本信息标签贴好,并妥善保存。

8. 清洁与保养8.1 分装操作完成后,及时清洁分装机、吸液管、分液管等设备。

8.2 定期检查分装机性能,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四、注意事项1. 操作过程中,应佩戴防护用品,如手套、口罩等,避免样本污染。

2. 操作前,应熟悉分装设备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3. 分装过程中,注意观察分装机运行状态,确保样本分装准确。

4. 严格遵循操作规程,避免人为错误。

微生物实验室实验样本安全操作规程

微生物实验室实验样本安全操作规程

微生物实验室实验样本安全操作规程
为确保微生物实验室实验样本的安全,防止实验中可能出现的
偶然事故和人为疏忽,制定以下操作规程:
1. 实验室入口严格管控,必须佩戴实验室工作服和手套进入。

2. 实验室内应保持整洁,禁止存放过多杂物,确保通道畅通,
防止燃气泄漏等事故。

3. 实验室内温度、湿度、压力等应定期检查,确保仪器设备正
常工作。

同时,对于实验室内存在的生化、放射、毒性等危险性物质,应定期进行检测、调整,确保符合安全标准。

4. 实验过程中,应佩戴防护眼镜、口罩等装备,严禁在实验室
内吃饭、喝水。

5. 实验前要仔细阅读实验手册,对于操作规程不熟悉的,应向
其他工作人员请教;实验当天要对所需化学品和试剂品质进行检查。

6. 实验完成后,试剂品应专门分类保存,避免交叉污染。

对于
有毒物品,要求采用专用存放,并标明危险性质。

7. 实验室存放的微生物菌种应进行分门别类、专人管理,并定
期消毒,杜绝交叉污染。

8. 实验完成后应及时清理化学药品、毒性物品等残留物,消毒杀菌,保持清洁卫生。

注意:禁止将实验室的化学试剂及细菌菌株带离实验室。

如有违反,严肃追究责任。

(以上规程为基础框架,实验室也应按照自身特点进行针对性的补充和完善。

)。

微生物分离鉴定步骤

微生物分离鉴定步骤

微生物分离鉴定步骤
微生物的分离和鉴定是微生物学研究中非常重要的步骤,它可
以帮助我们了解微生物的种类和特性。

通常,微生物的分离和鉴定
包括以下步骤:
1. 样品收集,首先需要收集来自环境、生物体表面或其他来源
的微生物样品。

这可能涉及到采集土壤、水样、食品、空气或生物
体组织等样品。

2. 稀释和接种,将样品进行适当的稀释,然后在培养基上进行
接种。

这有助于分离出单一的微生物菌落,以便进行后续的鉴定。

3. 培养,接种后,将培养皿放入恒温培养箱中进行培养。

不同
类型的微生物可能需要不同类型的培养条件,如温度、氧气含量等。

4. 分离,在培养一段时间后,可以观察到菌落的形成。

选择单
一的菌落,进行分离培养,以获得纯培养物。

5. 形态学特征观察,观察微生物的形态学特征,包括细胞形态、大小、颜色等,可以初步了解微生物的特征。

6. 生理生化特性测试,进行一系列生理生化特性测试,如对不同营养物质的利用、酶活性、氧气需求等,以进一步了解微生物的特性。

7. 分子生物学鉴定,利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如16S rRNA序列分析,可以对微生物进行更精确的鉴定,包括确定其属种和种的分类位置。

以上是常规的微生物分离和鉴定步骤,通过这些步骤可以全面地了解微生物的特征和分类位置。

值得注意的是,不同的微生物可能需要不同的鉴定方法,有时可能需要结合多种手段进行鉴定,以确保鉴定结果的准确性。

微生物实验室操作规程【SOP】2024

微生物实验室操作规程【SOP】2024

正文内容:1. 培养基和试剂的制备和保存1.1 培养基的制备- 确保实验室用水质量符合要求,执行水质监测。

- 配制培养基时,按照配方的比例准确称量和混合各种成分。

- 制备后的培养基要经过高温高压灭菌处理,并记录相关信息。

1.2 试剂的准备与保存- 确保试剂的纯度和质量。

- 试剂的保存应遵循相应的储存条件,如低温、干燥、避光等。

2. 微生物实验室的清洁和消毒2.1 实验台面和设备的清洁- 实验结束后,及时清洁实验台面和设备,移除残余的微生物和污渍。

- 使用合适的清洁剂和消毒剂,遵循正确的清洁和消毒程序。

2.2 垃圾处理和废弃物管理- 将实验室生活垃圾与实验废弃物分类投放,遵循垃圾分类和废物管理的要求。

- 在实验室内配备明显的废弃物容器,并定期清理和更换。

3. 生物安全操作和防护3.1 实验室内的个人防护- 实验室工作人员应穿戴实验室指定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实验服、手套、口罩等。

- 定期检查和更换个人防护装备,确保其完好无损。

3.2 操作台上的生物安全柜使用- 使用生物安全柜操作时,按照正确的使用方法进行操作。

- 养生物安全柜使用后,要及时清洁和消毒。

4. 微生物实验的准备和操作4.1 实验准备- 在进行微生物实验前,要仔细阅读实验方案和相关文献,了解实验目的和操作步骤。

- 准备所需的培养基、试剂、设备等,并确认其完整性和有效期。

4.2 微生物实验操作- 操作前要洗手并戴好手套,保持操作台面的清洁。

- 严格按照实验方案的指导进行操作,确保实验过程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 实验过程中注意观察实验样品的变化,并记录相关数据和观察结果。

5. 实验数据记录和结果分析5.1 数据记录- 在实验过程中,实验人员要及时、准确地记录实验数据和观察结果。

- 记录的数据要清晰可辨,并加以正确的标注和注释,以便后续的数据分析和结果验证。

5.2 结果分析与总结- 在实验完成后,仔细整理和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并进行结果的可靠性评估。

微生物实验室操作规程

微生物实验室操作规程

微生物实验室操作规程
1、实验前必须充分预习,对每次实验的目的、要求、原理、方法、实验步骤等应做到心中有数。

2、实验时不得高声谈笑和来回走动,以保证实验室的安静和实验的正常进行;禁止在室内饮食、吸烟或用嘴湿润标签、铅笔等。

3、严格按操作规程细心实验,认真观察并做好实验记录。

对需连续培养,观察的实验,应每次记好观察现象和结果,以便分析。

认真进行各项实验,严格掌握无菌技术。

各个实验用品按指定地点存放,如吸过菌液的吸管、毛细滴管、用过的玻片、L形棒等放入固定容器,不要乱放在桌面上或冲洗水槽中。

4、使用显微镜或其他仪器时,要切实按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凡属操作不当损坏者,需照价赔偿。

节约水电,节省药品、材料。

所有物品用完放回原处。

5、实验中需进行培养的微生物,应表明班级、组别、菌名及处理方法,按指定地点培养。

6、实验时遇有试管或瓶不慎打破,皮肤破损或菌液入口等意外,应立即报告指导教师,及时处理,不得隐瞒。

7、每次实验完,应清洗仪器,擦净桌面,放好物品,清洁实验室,实验用过的菌种及培养基应集中进行灭菌处理。

8、实验后,应洗净手、关水电、关门窗,方可离开。

实验室中的菌种及物品,未经许可,不得带出。

9、应实事求是写好每次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要简洁、准确、清楚。

微生物培养标本采集操作规程

微生物培养标本采集操作规程

微生物标本采集操作规程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1 概述临床通常将正常人喉以上部位称之为上呼吸道,上呼吸道定植有大量的正常菌群,而气管以下包括气管、支气管和肺泡称下呼吸道,通常无菌。

下呼吸道分泌物经过上呼吸道排出时常受该处的正常菌群的污染。

下呼吸道感染包括急性气管-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支气管扩张继发感染及肺实质感染(肺炎、肺脓肿)等。

病原体有细菌、病毒、衣原体、支原体、真菌、立克次体和原虫等。

上呼吸道感染临床诊断一般不难。

细菌学检验能明确感染病原及药敏结果,有助于疾病治疗、流行病学调查和医院感染的监测。

2 物品准备与申请2.1 领取清洁痰盒,推荐到采购办领取专门痰盒。

请拿检验申请单到病房二楼细菌室登记领取。

细菌室周一到周六上午正常上班。

其他时间如中午、夜班、节假日请到生化室联系。

2.2 填写检验申请单。

用钢笔填写,字迹清楚,填写完整。

填写内容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科别、病区、床号、住院号、临床诊断、送检目的、申请医生及送检时间。

3采集指征痰液标本是临床微生物学检验最常见的的标本,但不是下呼吸道感染的最佳标本。

有下列体征之一,应进行痰培养:(1)咳嗽咳嗽咳痰是下呼吸道感染最常见的症状。

(2)咯血包括泡沫血痰、鲜血和痰中带血等。

(3)呼吸困难呼吸急促或哮喘,常伴有胸痛。

(4)发热伴白细胞增高尤其是中性粒细胞或CRP明显增高。

(5)胸部影像学检查提示有感染可能。

4采集方法4.1 自然咳痰法以晨痰为佳,采集标本前应用清水、冷开水漱口或用牙刷(不用牙膏)清洁口腔和牙齿,有假牙者应取下假牙。

尽可能在用抗菌药物之前采集标本。

用力咳出呼吸道深部的痰,痰液直接吐入痰盒中,标本量应≥1ml。

咳痰困难者可用雾化吸入加温至45°C的10% NaCl水溶液,使痰液易于排出。

对难于自然咳痰患者可用无菌吸痰管抽取气管深部分泌物。

4.2 支气管镜采集法、防污染毛刷采集法、环甲膜穿刺经气管吸引法、经胸壁针穿刺吸引法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法,均由临床医生按相应操作规程采集,但必须注意采集标本时尽可能避免咽喉部正常菌群的污染。

微生物实验室样本分离操作规程

微生物实验室样本分离操作规程

微生物实验室样本分离操作规程标本处理、检验与结果报告:1)拭子、分泌物标本标本涂于普通血平板、麦康凯平板成原始线,再以无菌接种环画线分离后置35℃温箱培养。

培养第24、48 小时观察各平板上有否出现可疑菌落,若继续培养至72 小时未见可疑菌落,则报告未培养出普通致病细菌。

2)尿液标本取5ml 尿液,3000 转/分离心5 分钟,取离心沉淀物,接种环取样涂于普通血平板、麦康凯平板成原始线,再以无菌接种环画线分离后置35℃温箱培养。

培养第24、48 小时观察各平板上有否出现可疑菌落,若继续培养至72 小时未见可疑菌落,则报告未培养出普通致病细菌。

3)引流液标本3000 转/分离心5 分钟,取离心沉淀物,接种环取样涂于普通血平板、麦康凯平板成原始线,再以无菌接种环画线分离后置35℃温箱培养。

培养第24、48 小时观察各平板上有否出现可疑菌落,若继续培养至72 小时未见可疑菌落,则报告未培养出普通致病细菌。

4)痰液或咽拭子标本无菌接种环可疑处采样涂于普通血平板、麦康凯平板成原始线,再以无菌接种环画线分离后置35℃温箱培养。

培养第24、48 小时观察各平板上有否出现可疑菌落,若继续培养至72 小时未见可疑菌落,则报告未培养出普通致病细菌。

5)粪便或肛拭子等肠道标本以无菌接种环桃取可疑处标本涂于普通血平板、麦康凯平板成原始线,再以无菌接种环画线分离后置35℃温箱培养。

培养第24、48 小时观察各平板上有否出现可疑菌落,若继续培养至72 小时未见可疑菌落,则报告未培养出普通致病细菌。

6)留置针头、小导管等标本标本置无菌管中,加入增菌液2ml,35℃温箱培养48 小时观察培养液有无混浊,采样涂于普通血平板、麦康凯平板成原始线,再以无菌接种环画线分离后置35℃温箱培养。

培养第24、48 小时观察各平板上有否出现可疑菌落,若继续培养至72 小时未见可疑菌落,则报告未培养出普通致病细菌。

真菌培养阴性操作程序1、仔细查对标本标签与检验单是否正确,标本质量是否合格,若收检标本与检验单查对正确,标本质量合格则进行接收检验,否则查找原因并在有关记录本上记录。

微生物检测操作规程

微生物检测操作规程

微生物检测操作规程《微生物检测操作规程》一、目的微生物检测操作规程旨在规范微生物检测实验的操作流程,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二、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实验室内进行微生物检测实验的操作人员,包括但不限于食品、医药、环境等领域的微生物检测。

三、操作流程1. 实验前准备(1)检查所需物品和设备的完整性和清洁度;(2)准备好所需的培养基、培养皿、移液器等实验用品;(3)佩戴实验服和手套,保持操作环境清洁。

2. 样品处理(1)按照标准操作程序采集样品,并确保准确记录样品信息;(2)样品处理前进行必要的预处理,如稀释、离心等。

3. 培养和检测(1)按照操作规程在培养基上均匀涂布样品;(2)标注培养皿的信息,包括样品编号、培养基种类、培养温度等;(3)放置在适当的培养温度下培养一定时间;(4)观察培养皿的生长情况,记录培养时间和结果。

4. 结果分析(1)根据培养结果进行初步鉴定和计数;(2)必要时进行进一步的分离、鉴定和鉴定。

四、质控要求(1)实验操作人员应具备相应的微生物检测知识和技能,并接受相关的培训;(2)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确保实验操作的准确性和一致性;(3)定期对实验室设备、试剂和培养基等进行检查和质量控制,确保其完好和有效。

五、记录和报告实验过程中产生的数据和结果应当及时记录,并进行审查和验证。

对于检测结果,应当制作详细的技术报告,包括检测方法、样品信息、结果分析和结论等内容。

六、实施本规程由实验室主管负责组织实施,并由实验室操作人员严格遵守。

七、附则本规程自发布之日起施行,如有变动将另行制定修订,并及时通知相关人员。

以上即为《微生物检测操作规程》的内容,希望广大实验室操作人员严格按照规程执行,确保微生物检测工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微生物实验室使用规程

微生物实验室使用规程

微生物实验室使用规程第一篇:微生物实验室使用规程微生物实验室使用规程1、使用微生物实验室需申请、预约经批准的人员才可进入实验室工作区域。

2、在实验室工作时,必须穿着工作服,配戴合适的手套,不得穿露脚趾的鞋子。

3、禁止在实验室工作区域进食、饮水、吸烟、化妆和处理隐形眼镜。

4、实验室应保持清洁整齐,严禁摆放和实验无关的物品。

5、离开实验室前将防护服脱下。

在实验室内用过的防护服不得和日常服装放在同一柜子内。

6、发生具有潜在危害性的材料溢出时,请及时报告实验室负责人,以便进行相关的消毒工作。

7、在每天工作结束之后,都必须清除工作台面的污染。

8、微生物实验室配备有应急消毒室,所有微生物实验室的废弃物都应在应急消毒室进行初步消毒后才可带离实验室。

9、微生物实验室废弃物处理(1)锐器:皮下注射针头应完整地置于专用一次性锐器盒中按医院内医疗废物处置规程进行处置。

盛放锐器的一次性容器绝严禁丢弃于生活垃圾中。

(2)高压灭菌后重复使用的污染(有潜在感染性)材料:任何高压灭菌后重复使用的污染(有潜在感染性)材料必须在高压灭菌或消毒后进行清洗、修复。

(3)废弃的污染(有潜在感染性)材料:除了锐器按上面的方法进行处理以外,其他污染(有潜在感染性)材料在丢弃前均需消毒。

10、在处理完感染性实验材料和动物后,以及在离开实验室工作区域前,都必须洗手。

11、第一次使用实验室的仪器设备前,请仔细阅读使用说明书并在仪器管理人员的指导下进行操作。

仪器出现故障时请及时报告实验室负责人。

12、离开实验室前请确保水、电、门窗已关闭。

13、感谢您为保持实验室的整洁与生物安全所做出的努力,谢谢您的支持与合作。

第二篇:微生物实验室操作规范及其仪器的使用青岛辰和国际礼品制造有限公司实验室仪器使用规程目录一、微生物实验室操作规程 (2)二、无菌间使用规程 (3)三、传递窗使用规程 (4)四、净化工作台使用规范 (5)五、手提式高压灭菌锅使用规范 (6)六、全自动高压蒸汽灭菌器使用规程 (7)七、冰箱使用规程 (8)八、天平操作规程 (9)九、光学显微镜使用规范 (10)十、恒温干燥箱使用规程 (11)十一、恒温培养箱使用规范 (12)十二、霉菌培养箱使用规程 (13)十三、电子恒温水浴锅操作规程 (14)十四、真空干燥箱使用规程 (15)十五、PH计使用规程 (16)十六、糖度计的使用规程 (17)十七、pHS-3C型酸度计操作规程…………………………18-19十八、DDS-307型实验室电导率仪操作规程………20 1微生物实验室操作规程1、工作人员加强有菌观念,无菌操作。

分离获得某目标微生物的操作流程

分离获得某目标微生物的操作流程

分离获得某目标微生物的操作流程嘿,今天我们来聊聊如何分离获得某个目标微生物的步骤,听起
来是不是有点复杂?其实没那么难,跟着我来吧!
第一步呀,我们得准备好一切材料,像是什么培养基、试管之类的,哟,千万别忘了那些防护装备哦,安全第一嘛!然后呢,要找到
一个合适的地方,哦,最好是干净又干燥的地方,嘿,这样才不容易
搞错。

拿来一份我们要分离的样本,哎,一定要保证这个样本的新鲜度,太旧了可没啥意思哦。

嘿,把样本放在培养基上,轻轻地抹均匀,哇,这可是关键一步呀,太厚或太薄都会影响微生物的生长。

呃,就得耐心等待啦,嘿,这个过程可是需要时间的,通常要一两天,看微生物们慢慢长大,真是让人期待呀!哎呀,有时还要定期观察一下,看看有没有其他的污染物,别让它们给我们捣乱了!
哟,终于到了收获的时刻!等微生物长得差不多了,就可以拿起接种环,小心翼翼地挑一挑你想要的那种,哎呀,别碰到别的呀,咱们要的可得清清楚楚呢!把它们转移到新的培养基上,再给它们创造一个舒适的小环境。

还得做些后续处理,嘿,别小看这个步骤,哇,它可是决定你微生物性状的重要一步呢!哎哟,记得记录下每个步骤的数据,待以后复查的时候能用得上。

就这样,咱们的目标微生物就分离出来啦!真是个开心的过程,哎呀,各位小伙伴们,有没有觉得其实做科学实验也是挺有趣的呢?。

微生物检验实验室标本处理标准操作规程

微生物检验实验室标本处理标准操作规程

微生物检验实验室标本处理标准操作规程1.目的规范标本处理标准操作规程。

2.范围临床微生物标本。

3.职责微生物检验人员严格执行本程序。

4.程序4.1 血液标本、接收标本后,立即对标本进行编号、登记。

门诊病人要同时登记住址、联系电话等信息。

将血培养瓶置于全自动培养仪中培养。

4.2 痰标本4.2.1 接收编号、登记后的痰标本,加入痰消化剂或无菌生理盐水处理。

4.2.2 用无菌棉签挑取标本分别涂布于血琼脂平板、巧克力琼脂平板,麦康凯平板的第一区,然后用接种环划第二、第三区······4.2.3 同时做痰涂片镜检。

4.3 咽拭子标本涂布于血琼脂平板、巧克力琼脂平板、麦康凯平板第一区,然后用接种环划第二区、第三区······4.4 脑脊液、胸腹水等穿刺液床边抽取体液标本1-2ml注入多功能体液培养瓶或需氧血培养瓶,即送实验室。

接收标本后,立即对标本进行编号、登记,置孵育箱培养。

脑脊液标本需离心涂片检查。

4.5 粪便或肛拭标本接收标本后,立即对标本进行编号、登记,取粪便脓血部位标本根据检验申请单要求选择平板,立即接种。

4.6 尿标本接收标本后,立即对标本进行编号、登记,将尿标本混匀,用10ul定量接种环立即接种血琼脂平板、麦康凯平板,分离细菌和菌落计数。

参考文献[1] 周庭银编著.临床微生物诊断与图解.第二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2] 叶应妩,王毓三,申子瑜主编.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3版.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编写人:AAA、BBB 操作人:本室操作人员批准人:。

微生物实验室操作规程

微生物实验室操作规程

微生物实验室操作规程一、引言微生物实验室是进行微生物研究和实验的重要场所,为了确保实验室操作的安全性、准确性和可重复性,制定了本实验室操作规程。

本规程旨在规范实验室操作流程,保障实验室工作人员的健康和安全,防止微生物的交叉污染,并提高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二、实验室安全1. 实验室进入与离开:a. 进入实验室前,必须穿戴适当的实验室服装,包括实验室专用外套、手套、实验鞋等。

长发应该束起来,避免遮挡面部。

b. 进入实验室前,应该洗手,并使用消毒剂进行手部消毒。

c. 离开实验室时,应该将实验室服装放置在指定的地方,避免污染其他区域。

d. 离开实验室时,应该洗手并使用消毒剂进行手部消毒。

2. 实验室操作安全:a. 实验室内严禁进食、饮水和吸烟。

b. 实验室内不得随意更换实验器材和试剂,必要时应经过主管人员的批准。

c. 实验室内不得进行未经授权的实验操作。

d. 实验室内使用的器材和试剂应按照规定进行妥善存放,避免交叉污染和损坏。

三、实验室操作流程1. 准备工作:a. 在实验室操作前,应检查实验室设备和器材的完好性,并记录在实验记录表中。

b. 检查实验室内的消防设施和应急设备是否齐全,并确保其正常运行。

2. 实验室操作流程:a. 根据实验要求,准备所需的培养基、试剂和实验器材。

b. 在操作前,应对实验台面和实验器材进行消毒处理,避免交叉污染。

c. 操作过程中,应按照实验要求进行实验操作,严格控制操作时间和温度。

d. 操作结束后,应及时清理实验台面和实验器材,避免残留物的交叉污染。

四、微生物实验室操作注意事项1. 遵守实验室操作规程,严格按照实验要求进行操作,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2. 注意个人卫生,时常洗手并使用消毒剂进行手部消毒,避免微生物的交叉污染。

3. 在操作过程中,注意实验室设备和试剂的正确使用方法,避免操作失误和事故发生。

4. 注意实验室的通风情况,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微生物的扩散和滋生。

食品微生物实验室操作规程

食品微生物实验室操作规程

食品微生物实验室操作规程1. 实验室介绍本实验室是专门进行食品微生物研究的实验室,主要用于检测食品中的微生物污染程度、菌落计数和微生物鉴定等工作。

为保障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实验人员的安全,制定了以下实验室操作规程。

2. 实验前准备2.1 实验人员在进入实验室前应穿戴实验服,并佩戴帽子、口罩和手套,尽量减少污染源的产生。

2.2 实验前需要检查实验室的消毒情况,确保操作台、试验器具和其他设备的清洁度满足实验要求。

2.3 实验前需要准备好所需的培养基、试剂和实验器具,并进行必要的消毒处理,以防止外源性微生物的污染。

3. 样品处理3.1 样品采集:在进行实验前,实验人员需要根据实验要求,选取符合要求的食品样品进行采集。

采集时需要注意避免外界环境污染,并尽快将样品送到实验室进行处理。

3.2 样品预处理:根据实验项目要求,对样品进行以下处理:去除外表污物、切碎或研磨等。

3.3 样品稀释:根据实验要求,将样品进行适当的稀释,以保证实验所需的微生物数量在可计数范围内。

4. 细菌培养与计数4.1 培养基制备:根据实验要求准备所需的培养基,并按照说明书配制培养基的浓度和pH值。

4.2 细菌分离:将样品中的微生物进行分离培养。

根据实验要求,将适量的样品接种到培养基中,并进行相应的温度和时间培养。

4.3 细菌计数:通过落菌计数法或涂布平板法,对细菌进行计数。

根据实验要求,在培养基上进行菌落计数,并记录结果。

5. 微生物鉴定5.1 细菌鉴定:根据细菌的形态、生理和生化特性,进行细菌的初步鉴定。

通过显微镜观察菌落形态和细胞形态,以及进行相关的生理和生化试验,进行进一步的鉴定。

5.2 真菌鉴定:根据真菌的产孢器、菌丝和孢子形态等特征,进行真菌的初步鉴定。

通过显微镜观察菌落形态和微观形态,以及进行相关的生理和生化试验,进行进一步的鉴定。

5.3 结果验证:对鉴定结果进行复核和验证。

通过对鉴定结果进行交叉验证和对照,确保鉴定结果的准确性。

样本分离操作规程

样本分离操作规程

样本分离操作规程《样本分离操作规程》一、目的为了保证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规范样本的分离操作,特制定本规程。

二、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实验室中对样本进行离心、沉淀、过滤等操作的过程,以及操作人员的行为规范。

三、基本要求1.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掌握相关操作技能,了解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和维护要点。

2. 所有操作前必须进行样本标识,清晰记录样本来源、编号及处理情况。

3. 样本分离过程中,应按要求使用相应的离心管、离心机等设备,严格按照离心时间、速度和温度进行操作。

4. 性能良好的离心机应定期进行校准检查,确保离心过程的准确性。

5. 操作人员应佩戴个人防护装备,避免接触样本中的有害物质。

四、操作程序1. 样本接收后,检查样本标识,确保信息准确无误。

2. 根据实验要求选择合适的离心管和离心机,设定离心参数。

3. 将样本均匀加入离心管中,并在管盖上标记样本编号和离心参数。

4. 放置离心机,按照设定参数进行离心操作。

5. 离心完成后,取出离心管,将离心上清液或沉淀物转移至相应的容器中。

6. 根据实验要求对样本进行进一步处理,如过滤、沉淀等。

7. 操作完成后,记录样本处理情况,清洁离心机及其他设备,及时进行维护保养。

五、操作注意事项1. 离心操作过程中,禁止打开离心机盖,以免发生事故。

2. 禁止使用损坏或性能不佳的离心管和离心机。

3. 根据样本性质选择合适的离心管和离心操作参数,避免对样本造成损害。

4. 在操作过程中,要及时观察离心机是否正常运转,并随时准备好应急处置措施。

六、附则本规程自发布之日起正式实施,如有违反规程的行为将受到相应的处罚。

以上即为《样本分离操作规程》内容,希望所有操作人员严格遵守规定,提高实验室样本分离操作的规范性和安全性。

微生物实验中的接种分离和培养操作步骤

微生物实验中的接种分离和培养操作步骤

微生物实验中的接种、分离和培养操作步骤微生物实验中的接种、分离和培养操作步骤一、目的要求1、掌握各种分离、接种方法。

2、掌握无菌操作基本环节。

二、实验说明微生物在自然界中呈混杂状态存在,要获得所需菌种,必需从中把它们分离出来。

在保存菌种时不慎受到到污染也需予以分纯。

微生物分离和纯化的方法很多,但基本原理却是相似的,即将待分离的样品进行一定的稀释,并使微生物的细胞(或孢子)尽量以分散状态存在,然后使其长成一个个纯种单菌落。

然而上述工作又离不开接种,即将一种微生物移到另一灭过菌的培养基上的过程。

三、实验材料1、恒温培养箱。

2、接种环、玻璃棒、吸管、酒精灯。

3、培养基(上次实验配制的)。

4、大肠杆菌、枯草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酵母菌。

四、方法步骤(一)接种的操作1、斜面接种(接金黄葡萄球菌)(1)操作前,先用75%酒精擦手,待酒精挥发后点燃酒精灯。

(2)将菌种管和斜面握在左手大姆指和其它四指之间,使斜面和有菌种的一面向上,并处于水平位置。

(3)先将菌种和斜面的棉塞旋转一下,以便接种时便于拔出。

(4)左手拿接种环(如握钢笔一样),以火焰上先将环端烧红灭菌,然后将有可能伸入试管其余部位也过火灭菌。

(5)用右手的无名指、小指和手掌将菌种管和待接斜面试管的棉花塞或试管帽同时拔出,然后让试管口缓缓过火灭菌(切勿烧过烫)。

(6)将灼烧过的接种环伸入菌种管内,接种环在试管内壁或未长菌苔的培养基上接触一下,让其充分冷却,然后轻轻刮取少许菌苔,再从菌种管内抽出接种环。

(7)迅速将沾有菌种的接种环伸入另一支待接斜面试管。

从斜面底部向上作“Z”形来回密集划线。

有时也可用接种针仅在培养基的中央拉一条线来作斜面接种,以便观察菌种的生长特点。

(7)迅速将沾有菌种的接种环伸入另一支待接斜面试管。

从斜面底部向上作“Z”形来回密集划线。

有时也可用接种针仅在培养基的中央拉一条线来作斜面接种,以便观察菌种的生长特点。

(8)接种完毕后抽出接种环灼烧管口,塞上棉塞。

微生物实验室操作规程

微生物实验室操作规程

微生物实验室操作规程一、引言微生物实验室是进行微生物学研究和实验的重要场所,为确保实验室的安全性和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制定和遵守一套严格的操作规程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旨在提供一份详细的微生物实验室操作规程,以确保实验室的安全和实验的顺利进行。

二、实验室准备1. 实验室环境要求:实验室应具备良好的通风系统,确保空气流通,并且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

实验室内应保持整洁,定期进行消毒和清洁。

2. 实验室设备准备:实验室应配备必要的设备和仪器,如培养箱、显微镜、离心机等。

设备应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

3. 实验室材料准备:实验室应配备必要的试剂和培养基,确保其质量和有效期。

试剂和培养基的储存应按照规定进行,避免受潮和污染。

三、实验室安全1. 个人防护:进入实验室前,必须穿戴实验服、手套和口罩,并戴上护目镜。

实验服应定期更换和清洗,手套应每次实验后更换。

2. 废物处理:实验产生的废物应按照规定进行分类和处理。

生物废物应经过高温和压力处理,化学废物应按照规定进行处理和处置。

3. 灭菌操作:实验室应配备高温高压灭菌器,并按照规定对实验器具、培养基等进行灭菌处理。

实验结束后,必须清洗和消毒实验台和仪器。

四、微生物培养操作1. 培养基准备:根据实验需求,准备适当的培养基。

培养基的配制应按照规定进行,避免污染和误差。

2. 培养物接种:接种前,必须先进行无菌操作,消毒培养器具和工作台。

接种时,要采取无菌技术,避免外界污染。

3. 培养条件控制:根据微生物的生长特性,控制培养的温度、湿度和pH值等条件。

定期观察培养物的生长情况,及时调整培养条件。

五、实验记录和数据分析1. 实验记录:每次实验都要详细记录实验过程、使用的试剂和仪器、观察结果等。

记录应准确、清晰,并按照规定进行保存。

2. 数据分析: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确保数据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可以使用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图表绘制。

六、事故处理和应急措施1. 实验事故处理:发生实验事故时,应立即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保护人员安全。

实验微生物操作规程

实验微生物操作规程

实验微生物操作规程微生物操作是指在实验室中进行与微生物相关的实验操作,包括培养、分离、鉴定、保存等。

为了确保实验的准确性和安全性,制定一套规范的微生物操作规程是必要的。

以下是一个简单的微生物操作规程,供参考。

一、实验室准备工作1. 实验室应保持整洁干净,工作平台、仪器、培养箱、试剂瓶等应定期清洁消毒。

2. 实验室应配置必要的生物安全设施,如生物安全柜或层流净化工作台,确保操作过程中的生物安全。

3. 实验室人员应定期接受相关培训并了解操作规程,熟悉实验室安全操作规定。

二、材料准备1. 培养基的配制应按照标准操作流程进行,注意消毒、灭菌过程,避免交叉污染。

2. 试剂瓶、吸管、移液器等实验器皿应定期消毒,并正确分类存放。

3. 实验过程中使用的培养皿、试管等培养器具应事先标注清晰,避免混淆。

三、实验操作步骤1. 实验前应仔细阅读实验方案,并准备好所需材料和装备。

2. 打开生物安全柜或层流净化工作台,并按照规定操作。

3. 进行微生物培养时,使用无菌吸管、移液器等工具进行操作,避免细菌的交叉污染。

4. 实验操作过程中避免直接接触微生物,要佩戴手套并注意手部卫生,特别是实验结束后应及时清洁双手。

5. 在进行微生物分离时,要采取无菌操作,避免外源菌的污染。

同时,应做好菌落计数和记录工作,以便后期分析。

6. 进行微生物鉴定时,应遵循相应的实验方法和检测标准,并注意保存鉴定样品以备查验。

7. 在进行微生物保存时,应使用适当的保存方法和条件,以确保微生物的长期保存。

四、废物处理和实验室清洁1. 实验结束后,实验废物应正确分类处理,避免对环境和人体造成污染和伤害。

2. 实验室工作台、仪器仪表等应定期清洁消毒,保持整洁干净。

3. 实验结束后,要检查实验设备是否关闭,消毒柜是否关闭,确保实验室的安全。

五、实验安全措施1. 操作过程中应戴好防护眼镜、实验服、手套等个人防护装备。

2. 避免在实验室内进食、饮水,以防误将细菌或化学物质带入体内。

4.410微生物实验室样本分离操作规程

4.410微生物实验室样本分离操作规程

微生物实验室样本分离操作规程标本处理、检验与结果报告:1)拭子、分泌物标本标本涂于普通血平板、麦康凯平板成原始线,再以无菌接种环画线分离后置35℃温箱培养。

培养第24、48 小时观察各平板上有否出现可疑菌落,若继续培养至72 小时未见可疑菌落,则报告未培养出普通致病细菌。

2)尿液标本取5ml 尿液,3000 转/分离心5 分钟,取离心沉淀物,接种环取样涂于普通血平板、麦康凯平板成原始线,再以无菌接种环画线分离后置35℃温箱培养。

培养第24、48 小时观察各平板上有否出现可疑菌落,若继续培养至72 小时未见可疑菌落,则报告未培养出普通致病细菌。

3)引流液标本3000 转/分离心5 分钟,取离心沉淀物,接种环取样涂于普通血平板、麦康凯平板成原始线,再以无菌接种环画线分离后置35℃温箱培养。

培养第24、48 小时观察各平板上有否出现可疑菌落,若继续培养至72 小时未见可疑菌落,则报告未培养出普通致病细菌。

4)痰液或咽拭子标本无菌接种环可疑处采样涂于普通血平板、麦康凯平板成原始线,再以无菌接种环画线分离后置35℃温箱培养。

培养第24、48 小时观察各平板上有否出现可疑菌落,若继续培养至72 小时未见可疑菌落,则报告未培养出普通致病细菌。

5)粪便或肛拭子等肠道标本以无菌接种环桃取可疑处标本涂于普通血平板、麦康凯平板成原始线,再以无菌接种环画线分离后置35℃温箱培养。

培养第24、48 小时观察各平板上有否出现可疑菌落,若继续培养至72 小时未见可疑菌落,则报告未培养出普通致病细菌。

6)留置针头、小导管等标本标本置无菌管中,加入增菌液2ml,35℃温箱培养48 小时观察培养液有无混浊,采样涂于普通血平板、麦康凯平板成原始线,再以无菌接种环画线分离后置35℃温箱培养。

培养第24、48 小时观察各平板上有否出现可疑菌落,若继续培养至72 小时未见可疑菌落,则报告未培养出普通致病细菌。

真菌培养阴性操作程序1、仔细查对标本标签与检验单是否正确,标本质量是否合格,若收检标本与检验单查对正确,标本质量合格则进行接收检验,否则查找原因并在有关记录本上记录。

样本分离操作规程

样本分离操作规程

样本分离操作规程样本分离是一种常见的实验操作,主要用于将混合物中的不同成分分离出来,以便进一步对其进行分析和研究。

样本分离可以采用多种不同的方法,包括物理分离和化学分离等。

下面是样本分离操作规程的一般步骤和注意事项。

一、样本准备1. 根据实验需求选择适当的样品,并确保样品是干净、完整的。

2. 根据样品的性质,选择适当的分离方法和试剂。

3. 样品需根据需要进行预处理,如粉碎、溶解、过滤等。

二、分离操作1. 根据实验需求选择适当的分离方法,如筛分、离心、萃取等。

2. 针对选择的分离方法,操作时应注意正确使用相应的设备和试剂。

3. 样品分离时要注意操作轻缓,以避免样品的损失或误差。

4. 在进行物理分离时,根据样品的特性选择适当的温度、时间、速度等参数。

三、实验安全1. 在操作前,要了解所用试剂和设备的性质和安全注意事项,并着装合适的实验服和防护用具。

2. 确保工作区域的通风良好,避免有害气体的积聚和吸入。

3. 随时用抽气罩、防护眼镜等防护措施预防溅流和吸入。

四、记录和标记1. 在操作前,准备好实验笔记本,记录所有实验所需的信息,包括样品名称、分离方法、操作步骤、结果等。

2. 分离后的样品重新标记,包括样品名称、分离方法和日期。

五、清理和废弃物处理1. 完成实验后,及时清理实验台和设备,保持实验环境整洁。

2. 将废弃物按照规定进行分类处理,确保有害废弃物和非有害废弃物分开处理。

3. 废弃物处理时要遵守相关法规和操作规程,确保不会对环境和人员造成危害。

六、数据分析和讨论1. 根据实验结果进行数据整理和分析,包括计算分离效率、纯度、回收率等。

2. 对实验结果进行讨论,分析可能存在的误差和改进方法。

总结:样本分离操作规程是保证实验操作准确、安全和可靠的重要环节。

准确选择分离方法和试剂,合理操作,并注意实验安全、数据记录和废弃物处理,都对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具有重要影响。

在进行样本分离实验时,必须仔细阅读和遵守相关操作规程,并在实际操作中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以确保实验的成功完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微生物实验室样本分离操作规程
标本处理、检验与结果报告:
1)拭子、分泌物标本标本涂于普通血平板、麦康凯平板成原始线,再以无菌接种环画线分离后
置35℃温箱培养。

培养第24、48 小时观察各平板上有否出现可疑菌落,若继续培养至72 小时未见可疑菌落,则
报告未培养出普通致病细菌。

2)尿液标本取5ml 尿液,3000 转/分离心5 分钟,取离心沉淀物,接种环取样涂于普通血平板、
麦康凯平板成原始线,再以无菌接种环画线分离后置35℃温箱培养。

培养第24、48 小时观察各平板上有否出现可疑菌落,若继续培养至72 小时未见可疑菌落,则
报告未培养出普通致病细菌。

3)引流液标本3000 转/分离心5 分钟,取离心沉淀物,接种环取样涂于普通血平板、麦康凯平
板成原始线,再以无菌接种环画线分离后置35℃温箱培养。

培养第24、48 小时观察各平板上有否出现可疑菌落,若继续培养至72 小时未见可疑菌落,则
报告未培养出普通致病细菌。

4)痰液或咽拭子标本无菌接种环可疑处采样涂于普通血平板、麦康凯平板成原始线,再以无菌
接种环画线分离后置35℃温箱培养。

培养第24、48 小时观察各平板上有否出现可疑菌落,若继续培养至72 小时未见可疑菌落,则
报告未培养出普通致病细菌。

5)粪便或肛拭子等肠道标本以无菌接种环桃取可疑处标本涂于普通血平板、麦康凯平板成原始
线,再以无菌接种环画线分离后置35℃温箱培养。

培养第24、48 小时观察各平板上有否出现可疑菌落,若继续培养至72 小时未见可疑菌落,则
报告未培养出普通致病细菌。

6)留置针头、小导管等标本标本置无菌管中,加入增菌液2ml,35℃温箱培养48 小时观察培
养液有无混浊,采样涂于普通血平板、麦康凯平板成原始线,再以无菌接种环画线分离后置35
℃温箱培养。

培养第24、48 小时观察各平板上有否出现可疑菌落,若继续培养至72 小时未见可疑菌落,则
报告未培养出普通致病细菌。

真菌培养阴性操作程序
1、仔细查对标本标签与检验单是否正确,标本质量是否合格,
若收检标本与检验单查对正确,
标本质量合格则进行接收检验,否则查找原因并在有关记录本上记录。

2、标本处理、检验与结果报告:
1)拭子、分泌物标本标本涂于TTC-沙保罗平板成原始线,再以无菌接种环画线分离后置25℃
温箱培养。

培养第24、48、72 小时观察平板上有否出现可疑菌落,若继续培养至第4 天未见可疑菌落,则
报告未培养出真菌。

2)尿液标本取5ml 尿液,3000 转/分离心5 分钟,取离心沉淀物,接种环取样涂于TTC-沙保罗
平板成原始线,再以无菌接种环画线分离后置25℃温箱培养。

培养第24、48、72 小时观察平板上有否出现可疑菌落,若继续培养至第4 天未见可疑菌落,则
报告未培养出真菌。

3)引流液标本3000 转/分离心5 分钟,取离心沉淀物,接种环取样涂于TTC-沙保罗平板成原始
线,再以无菌接种环画线分离后置25℃温箱培养。

培养第24、48、72 小时观察平板上有否出现可疑菌落,若继续培养至第4 天未见可疑菌落,则
报告未培养出真菌。

4)痰液或咽拭子标本无菌接种环可疑处采样涂于TTC-沙保罗平板成原始线,再以无菌接种环画
线分离后置25℃温箱培养。

培养第24、48、72 小时观察平板上有否出现可疑菌落,若继续培养至第4 天未见可疑菌落,则
报告未培养出真菌。

5)粪便或肛拭子等肠道标本以无菌接种环桃取可疑处标本涂于TTC-沙保罗平板成原始线,再以
无菌接种环画线分离后置25℃温箱培养。

培养第24、48、72 小时观察平板上有否出现可疑菌落,若继续培养至第4 天未见可疑菌落,则
报告未培养出真菌。

6)留置针头、小导管等标本标本置无菌管中,加入增菌液2ml,35℃温箱培养48 小时观察培
养液有无混浊,采样涂于TTC-沙保罗平板成原始线,再以无菌接种环画线分离后置25℃温箱培
养。

培养第24、48、72 小时观察平板上有否出现可疑菌落,若继续培养至第4 天未见可疑菌落,则
报告未培养出真菌。

苛养菌培养阴性操作程序
1、仔细查对标本标签与检验单是否正确,标本质量是否合格,
若收检标本与检验单查对正确,
标本质量合格则进行接收检验,否则查找原因并在有关记录本上记录。

2、标本处理、检验与结果报告:
1)拭子、分泌物标本标本涂于普通血琼脂平板、巧克力(含V、X 因子)平板成原始线,再以无菌
接种环画线分离后置C02 缸,35℃温箱培养。

培养第24、48、72 小时观察各平板上有否出现可疑菌落,若继续培养至第5 天未见可疑菌落,
则报告未培养出奈瑟氏菌、嗜血杆菌等苛养菌。

2)尿液标本取5ml 尿液,3000 转/分离心5 分钟,取离心沉淀物,接种环取样涂于普通血平板、
巧克力(含V、X 因子)平板成原始线,再画线分离后置C02 缸,35℃温箱培养。

培养第24、48、72 小时观察各平板上有否出现可疑菌落,若继续培养至第5 天未见可疑菌落,
则报告未培养出奈瑟氏菌、嗜血杆菌等苛养菌。

3)引流液标本3000 转/分离心5 分钟,取离心沉淀物,接种环取样画线分离接种普通血平板、
巧克力(含V、X 因子)平板,置C02 缸,35℃温箱培养。

培养第24、48、72 小时观察各平板上有否出现可疑菌落,若继续培养至第5 天未见可疑菌落,
则报告未培养出奈瑟氏菌、嗜血杆菌等苛养菌。

4)痰液或咽拭子标本无菌接种环可疑处采样涂于普通血平板、巧克力(含V、X 因子)平板原始线,
再画线分离后置C02 缸, 35℃温箱培养。

培养第24、48、72 小时观察各平板上有否出现可疑菌落,若继续培养至第5 天未见可疑菌落,
则报告未培养出肺炎球菌、嗜血杆菌等苛养菌。

5)粪便或肛拭子等肠道标本以无菌接种环桃取可疑处标本涂于血平板、布氏血平板成原始线,
再分离画线后置于C02 缸,放入35℃温箱培养。

另取约1g 标本接种碱性蛋白胨水中,35℃温
箱培养24-72 小时,再转种高盐平板、中国兰平板、山梨醇麦康凯平板。

培养第24、48、72 小时观察各平板上有否出现可疑菌落,若继续培养至第5 天未见可疑菌落,
则报告未培养出弧菌、螺杆菌等细菌。

6)留置针头、小导管等标本标本置无菌管中,加入增菌液2ml,35℃温箱培养48 小时观察培
养液有无混浊,采样转种血平板、巧克力(含V、X 因子)平板成原始线,再画线分离后置于C02
缸,35℃温箱培养。

培养第24、48、72 小时观察各平板上有否出现可疑菌落,若继
续培养至第5 天未见可疑菌落,
则报告未培养出奈瑟氏菌、嗜血杆菌等苛养菌。

抗酸培养阴性操作程序
1、仔细查对标本标签与检验单是否正确,标本质量是否合格,若收检标本与检验单查对正确,
标本质量合格则进行接收检验,否则查找原因并在有关记录本上记录。

2、标本处理、检验与结果报告:
液性引流标本(如腹水、尿液、CSF 等)直接离心留沉淀物,杂菌污染标本(如大便、痰等)取样置
无菌管,加入1N NaOH1ml 作用30 分钟,再加入1N HCl1ml 中和,3000 转/分钟离心5 分钟,
取沉淀物100μl 量接种罗氏培养基,置37℃温箱培养。

每星期观察一至两次培养基斜面,结果连续观察七个星期以上未发现有可疑菌落生长,报告未培
养出分枝杆菌。

支原体培养检验操作程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