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模板

合集下载

2024年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培养方案标准模板

2024年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培养方案标准模板

2024年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培养方案标准模板一、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具有扎实的人文基础知识和广泛的专业素养,掌握深厚的汉语言文字学理论基础和扎实的语言文字学科研能力,具备较强的跨专业学习、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备较高的汉语语言文字教学能力和汉字文化传播能力,适应信息化发展的需要, 掌握相关的数理统计和计算机应用知识;了解汉字文化的历史变迁及其影响;掌握对中文语言及周边语言的基本研究方法和技能,能够胜任基本的汉字文化教育与研究工作以及语言文字学领域研究、教学工作。

二、专业培养要求1. 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学生需具备广泛的人文基础知识,包括但不限于中国古代文化、现代文学、语言学、修辞学、辞章学等。

同时还需要具备良好的中文写作和口头表达能力。

2. 熟悉相关研究方法和技能:学生需要熟悉汉字文化研究和语言文字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包括文字考证、语言分析、文献阅读和研究论文写作等。

3. 具备跨学科的学习和综合分析能力:学生需要具备在其他相关学科领域进行学习和研究的能力,能够进行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

4. 掌握汉语语言教学能力: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汉语教学能力,包括教学方法、素材准备、授课技巧等,能够胜任基本的汉语教学和教材编写工作。

5. 熟悉数字技术和计算机应用能力:学生需要熟悉计算机应用软件和数理统计等基本知识,能够运用于实际工作和研究中。

三、专业课程设置1. 必修课程- 古代汉语- 现代汉语- 汉语音韵学- 汉字文化概论- 修辞学- 文学理论与批评- 中国古代文学- 中国现当代文学- 文化遗产与保护- 汉字文化教育与交流- 汉语教学法- 计算机辅助汉语研究- 大学语文课程教学2. 选修课程- 中国古代史- 中国现代史- 汉字文化研究方法- 现代修辞学- 语法学- 语义学- 修辞学与写作- 汉字文化创意设计- 汉字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 汉字文化创意产业开发- 文化管理与市场营销- 数字人文与文化研究四、实践教学环节1. 实习学生将根据自身兴趣和专业方向进行实习,可以选择参加报纸、杂志、出版社、文化机构等实习,以提高实际工作技能和应用能力。

本科人才培养方案模板

本科人才培养方案模板

本科人才培养方案模板:X X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与基本要求培养目标: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四自”精神、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应用型的XX专业高素质女性人才。

基本要求:培养的学生要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理论素养;比较系统地掌握本学科、专业必需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掌握本专业必要的基本技能、方法和相关知识,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和研究工作的初步能力。

(各专业要结合专业特点,研究、确立本专业的培养目标与基本要求。

)二、人才培养规格要求与知识能力、素质结构(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具有为国家富强、民族昌盛而奋斗的志向和责任感。

(2)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原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3)具有严谨的治学态度、高尚的职业道德、健康的心理素质、良好的女性修养和较强的人际沟通、合作能力。

(4)比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必需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具有一定的法制、经济、管理知识,懂得一定的人文、社科知识,了解有关科技发展的新动向。

(5)掌握本专业必要的基本技能、方法,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和研究工作的初步能力。

(6)较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具有听、说、读、写的基础;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能用计算机进行管理工作;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

(7)了解体育运动、医疗保健的基本知识,初步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养成科学锻炼身体的习惯,身体健康,达到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

三、学制、毕业基本要求与学位授予1、本科基本学制为4年,弹性学习年限为3-6年,按照学分制管理。

3、完成规定学分后授予××学士学位。

四、主干学科与主要课程五、课程设置与学分分布(一)全校公共通识教育课程(51—54)包括思想素质系列课程16学分、身体素质系列课程8学分、文化素质系列课程不低于21学分、女校特色系列课程不低于6学分,但总计不能超过54学分。

安徽财经大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模板)(2020级)

安徽财经大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模板)(2020级)

安徽财经大学####专业本科培养方案(2020版)专业代码:学科门类:专业门类:授予学位:###学士标准学制:所属学院:专业负责人:(系主任姓名 ) 方案审核人:(院长姓名)方案制订人:系(部)名称一、专业培养目标培养目标:培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立德树人,坚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富有诚信笃行品德和社会责任感,熟练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掌握(与专业相关的理论、知识等,……),基础实、能力强、素质高,具有创新精神、创业意识,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新时代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

二、专业培养规格与特色专业培养规格与特色可以从知识要求、能力要求、素质要求几个方面进行提炼和总结。

强化课程思政建设,使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实现“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有机统一。

各专业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的设定应参照《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且符合学校的人才培养定位,与学校人才培养目标保持一致。

三、专业课程结构与学分要求(注:理学学科和工学学科的毕业学分不超过170,其他学科毕业学分不超过160)四、专业学制、毕业要求与学位授予1. 学制:4年,修业年限可为3-6年;申报获批创新创业休学、应征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含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的本科学生,最长修业年限为8年。

2. 毕业要求:毕业学分要求。

课外教学学分要求(11学分):包括社会责任教育与其他课外教学素质拓展(10学分),如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第二课堂等;劳动教育活动(1学分)。

进入培养方案不计入课堂教学学分,为在校学生课外活动必修。

3. 学位:授予####学士学位。

五、建议本专业学生修读双专业、双学位六、本专业第二学位、辅修培养方案(课程体系与教学计划)七、课外专业阅读书目(不少于10本)与相关专业网站要求:课外阅读书目应及时更新,避免过于陈旧(一)课外专业阅读书目(二)相关专业网站。

有关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模板六篇

有关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模板六篇

有关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模板六篇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篇1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掌握计算机软硬件、网络与大数据技术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具有软件需求分析、软件系统设计、程序实现及其测试、搭建等的基本能力,能够在计算机及其相关领域从事软件的设计开发与运营维护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二、培养要求1、知识要求:(1)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及相关的专业基础知识;(2)掌握计算机程序设计的基本知识;(3)掌握搭建的基本知识;(4)掌握移动互联软件应用开发的基本知识。

2、能力要求:(1)具备计算机程序设计开发能力;(2)具备人机交互界面设计实现的能力;(3)具备开发互联网及移动应用软件的能力;(4)具备数据库设计与开发的基本能力;(5)具备文献检索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3、综合素质要求:热爱祖国,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和职业精神,较强的法制观念和创新意识,较高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较好的身心素质。

4、适宜就业方向:在计算机软件、移动信息服务、设计与开发等行业,从事信息技术应用、软件系统开发和运营维护等工作。

三、修业年限准学制2年,学习期限为2-3年四、毕业学分与授予学位毕业学分:55个学分授予学位:工学学位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篇2一、学制及招生对象学制:学分制,基本学制三年,最长五年招生对象:普高毕业生二、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本专业培养熟练掌握仓储、配送、运输、采购、供应链管理等现代物流知识,具有仓储与配送业务处理、运输调度业务处理、采购与供应业务处理、国际货代业务处理、快递营运业务处理、物流信息处理等能力,拥有吃苦耐劳、诚实守信、沟通协调、团队合作等素质,面向广东省,特别是珠三角地区,适应现代物流行业采购与供应、国际货代操作、快递运营岗位需要的高级技术技能型人才。

1. 能力目标(1)具备仓储业务处理、配送业务处理、国际货代操作、运输调度、采购业务处理、物流信息处理等专业能力;(2)具有对物流市场进行调查、获取市场信息的能力;(3)具备英语应用能力、计算机技术应用能力;(4)具有较强的语言与文字表达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和现场应急管理能力。

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河海大学物联网工程学院

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河海大学物联网工程学院

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学科门类:工科专业大类:电子信息类专业名称: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代码:080606 学制:四年授予学位:工学学士一、培养目标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具备物理电子、光电子与微电子学领域内宽厚理论、实验能力和专业知识,能在该领域内从事各种大规模集成电路和半导体器件、电子材料与器件、光电子材料与器件,乃至集成电子系统和光电子系统的设计、制造和相应的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的研究、开发等方面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二、培养要求本专业的学生主要学习数学、物理、物理电子、光电子、微电子学领域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相关的信息电子实验技术、计算机技术等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各种电子材料、工艺、器件及系统的设计、研究与开发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并熟练掌握一门外语;2、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必需的较宽厚的技术基础理论;3、具有较强的本专业领域的实验能力,计算机辅助设计与测试能力与工程实践能力;4、了解本专业领域前沿和发展动态;5、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的能力。

6. 具有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专业外文文献阅读能力和国际视野、国际交往的能力。

三、主干学科电子科学与技术四、主要课程电子科学与技术导论、程序设计语言C、电路、模拟电子技术、数字逻辑与系统、量子力学概论、信号与线性系统、微电子学、固体物理、半导体物理、光学、光电技术、数字信号处理、模拟集成电路分析与设计、数字集成电路分析与设计、集成电路工艺。

其中,双语课程:集成电路工艺、数字信号处理研讨课程:模拟电子技术、微电子学新生研讨课: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认知与研讨五、实践教学包括课程实验(物理实验、电路实验、模拟电子技术实验、数字电子技术实验等),课程设计(电子技术课程设计、光电子课程设计、集成电路课程设计和单片机课程设计等),电子工程训练、专业综合实践,毕业设计。

学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共3篇)

学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共3篇)

学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共3篇)学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方案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和基本规格的总体计划和实施方案,是学校组织教学过程、安排教学任务、确定教学编制、保证教学质量的基本依据。

为全面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15]1号)和《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15]2号)等文件精神,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要,构建体现我校办学优势和办学特色的本科人才培养体系,培养高素质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和职教师资,特对2015级修订工作提出以下原则意见。

一、指导思想坚持科学发展观,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和职业教育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求,结合学科专业特点,突出专业特色。

坚持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实行学分制,扩大学生的选择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自我成才的能力。

深化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强化学科渗透、文理渗透和实践教学环节。

夯实基础、拓宽口径、强化应用、突出能力、激励创新,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二、基本原则1.坚持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结合。

在保证国家规定的人才培养基本要求和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上,体现通识教育课程的统一性与学科专业特色的多样性,突出专业特点和特色。

2.优化课程体系,精选教学内容。

准确把握知识结构的科学性与合理性,整体优化课程体系,杜绝“因人设课”现象。

处理好通识教育、学科教育和专业教育的关系,处理好理论与实践、主干学科和相邻学科、课内与课外、教与学等方面的关系。

重新审视课程教学内容,注重教学内容的先进性和实用性,重点改革课程内容陈旧、分割过细和简单拼凑的现象,避免课程内容的脱节和重复。

适当压缩理论学时,增加实践学时,压缩必修课程,增加选修课程。

建立核心课程体系,发挥核心课程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

第1页3.加强课程平台建设,强化通识教育与学科专业教育。

构建“四平台一环节”的课程结构体系,统一设置通识教育平台,按照学科大类设置学科教育平台,实施低年级通识课程与学科大类课程教育,夯实基础,推进学科综合交叉培养。

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引言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是为了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创新能力强的专业人才。

该方案旨在搭建学生发展平台,提供全面而系统的培养方案。

二、培养目标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培养目标是:通过全面学习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使学生具备以下能力:1. 扎实的学科基础知识:学生应具备对所学专业领域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础技能的掌握。

2. 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和独立思考能力,使其能够解决实际问题。

3. 良好的团队合作能力:学生应具备与人合作的能力,能够有效地在团队中合作解决问题。

4. 批判性思维和终身学习的能力:学生应培养积极的学习态度和主动的学习能力,具备自我学习和适应学习的能力。

三、课程设置本专业课程设置分为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和实践教学环节。

1. 基础课程:本阶段着重培养学生的学科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包括数学、物理、化学、计算机科学等。

2. 专业课程:本阶段主要包括专业核心课程和专业选修课程,以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

3. 实践教学环节:本阶段通过实训、实习和毕业设计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四、培养方式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采用综合评价的方式,包括考试、作业、实验报告、课程论文等评价方式。

1. 考试评价:通过考试对学生进行知识能力的测试和评估。

2. 作业评价:通过布置课后作业,检测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3. 实验报告评价:通过实验和实践过程中的实验报告,评估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实验设计能力。

4. 课程论文评价:通过论文的撰写和答辩,评估学生的科研能力和论文写作能力。

五、实习实训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通过实习实训环节,使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并熟悉行业的工作流程和操作规范。

六、质量保障与监控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通过建立质量保障体系,确保培养的专业人才能够达到预期的培养目标。

1. 教学质量监控:通过不定期的教学质量评估,对教学过程和效果进行监控和评价。

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四年制)

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四年制)

****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四年制)一、专业基本信息专业名称:专业代码:所属院部:二、学制与学位基本学制:4年修业年限:3-8年3-6年(外语类、旅游类、设计类)授予学位:***学士学位修业期满经考试合格,同时获取外语类证书(***或同等级外语合格证书)、计算机类证书(****或同等级计算机考试合格证书)、职业资格类证书(***或同等级专业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素质拓展证书者,准予毕业;对在规定的学制内修满学分并符合学位授予条件的毕业生,授予***学士学位。

三、人才培养模式与专业特色(一)人才培养模式(表述要简明、扼要,500字以内。

)本专业按照“一体两翼、三元共育、四个对接、五进五融”的总体设计要求,……,培养具有****能力的应用型高素质****人才。

(二)专业特色(结合专业实际,分点概括)1.突出外语特色强化外语学习,提高学生外语交流能力,学生毕业前四级通过率达到100%,或者雅思分数达到5.5分,托福分数达到55分,……(六级通过率根据每个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要求自行设定)……2.****……3.****…………四、专业培养目标及培养要求(一)专业培养目标(二)专业培养要求(展开到三级标题)1知识体系1.1****知识1.1.11.1.21.1.3……1.2****知识1.2.11.2.21.2.3……1.3****知识1.3.11.3.21.3.3……2能力体系2.1****能力2.1.12.1.2……2.2****能力2.2.12.2.2……2.3****能力2.3.12.3.2……3素质体系3.1****素质3.1.13.1.2……3.2****素质3.2.13.2.2……3.3****素质3.3.13.3.23.3.33.3.4……3.4****素质3.4.13.4.23.4.33.4.4……五、课程体系(一)专业主干课程与知识和能力的对应关系(按开设学期排序)序号课程代码课程名称学时开设学期课程类别对应的知识/能力指标代码11020403603国际贸易39 1 1.2.1/1.2.3/1.2.4/2.4.1/2.4.4 23 按课程类别填写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或专业实践课。

经典的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经典的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经典的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主要包括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和实践机会等方面。

以下是一个1650字的经典的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范例: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本科教育是高等教育的基础,其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坚实的学科知识基础和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优秀人才。

通过本科教育的培养,学生应具备以下能力:1.专业知识与技能: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独立开展学科研究和实践工作。

2.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能够独立进行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

3.实践能力:通过实践教学和实习实训,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使其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和综合素质,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团队合作意识。

5.国际视野: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提高其跨文化交流和合作的能力。

二、培养方案1.课程设置我们将课程设置分为三个层次,即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和专业选修课程。

(1)专业基础课程:主要包括数学、物理、化学等基础科学课程,为学生提供学科基础知识和思维方法。

(2)专业核心课程:主要包括专业的理论与实践课程,涵盖学科的核心概念和方法,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

(3)专业选修课程:根据学生个人的兴趣和需求,提供多样化的选修课程,培养学生的专业特长和发展方向。

2.教学方法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我们将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1)理论授课:通过讲授基本理论知识,培养学生对学科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案例分析:通过实际案例分析,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促进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3)实验教学:通过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和数据处理能力,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4)项目实训:通过实际项目实训,将学生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解决,提升他们的实际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3.实践机会为了提供学生实践机会,我们将提供以下实践机会:(1)实践实习:为学生提供与专业相关的实践实习机会,让他们在实际工作环境中学习和实习。

XX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XX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XX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一、背景和目标XX专业是面向现代社会管理需求的专业,旨在培养具备较强的社会管理能力和创新意识的专业人才。

本专业的目标是通过系统的理论学习和实践训练,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和专业能力,培养他们成为具备较强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的现代化社会管理专业人才。

二、培养目标1.知识与理论:具备扎实的社会学、管理学、经济学、法学、心理学等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知识,了解国内外社会管理领域的最新理论和研究动态。

2.方法与技能:具备设计和实施社会调查、数据分析的能力,掌握对社会问题进行科学研究与分析的方法和技巧。

3.能力与素质:具备组织管理、协调沟通、团队合作、决策分析等社会管理所必需的基本技能。

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能够通过科学的管理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4.职业素养:具备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水准,具备独立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具备良好的人际交往与沟通能力,具备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

三、专业课程设置1.基础课程社会学、管理学、经济学、法学、心理学、统计学、逻辑学、公共管理学等基础理论课程。

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对社会管理各个领域的基本理论和知识的掌握。

2.专业课程社会调查与数据分析、组织行为学、人力资源管理、项目管理、公共事务管理、公共关系学、社会创新、社会保障管理等专业核心课程。

这些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扎实的社会管理专业知识、技能和方法,使其能够适应社会管理领域的工作要求。

3.实践教学为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安排实习实训课程和实践教学环节。

学生可以参与社会调查、项目管理、实践案例分析等实践项目,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1.学科整合:将各门课程进行有机整合,提供综合性的学习材料和案例,培养学生解决综合问题的能力。

2.案例教学:通过引入各个领域的实际案例,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通过案例讨论和讲解来加深学生的理解。

3.实践项目:通过参与实践项目,提供真实场景和环境,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科专业人才培养
方案
河南科技学院
关于修订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原则意见
人才培养方案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和基本规格的总体计划和实施方案, 是学校组织教学过程、安排教学任务、确定教学编制、保证教学质量的基本依据。

为全面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 教高[ ]1号) 和《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 教高[ ]2号) 等文件精神, 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要, 构建体现我校办学优势和办学特色的本科人才培养体系, 培养高素质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和职教师资, 特对级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提出以下原则意见。

一、指导思想
坚持科学发展观, 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 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和职业教育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求, 结合学科专业特点, 突出专业特色。

坚持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 实行学分制, 扩大学生的选择权,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自我成才的能力。

深化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 强化学科渗透、文理渗透和实践教学环节。

夯实基础、拓宽口径、强化应用、突出能力、激励创新,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二、基本原则
1.坚持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结合。

在保证国家规定的人才培养
基本要求和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上, 体现通识教育课程的统一性与学科专业特色的多样性, 突出专业特点和特色。

2.优化课程体系, 精选教学内容。

准确把握知识结构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整体优化课程体系, 杜绝”因人设课”现象。

处理好通识教育、学科教育和专业教育的关系, 处理好理论与实践、主干学科和相邻学科、课内与课外、教与学等方面的关系。

重新审视课程教学内容, 注重教学内容的先进性和实用性, 重点改革课程内容陈旧、分割过细和简单拼凑的现象, 避免课程内容的脱节和重复。

适当压缩理论学时, 增加实践学时, 压缩必修课程, 增加选修课程。

建立核心课程体系, 发挥核心课程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

3.加强课程平台建设, 强化通识教育与学科专业教育。

构建”四平台一环节”的课程结构体系, 统一设置通识教育平台, 按照学科大类设置学科教育平台, 实施低年级通识课程与学科大类课程教育, 夯实基础, 推进学科综合交叉培养。

在扎实的专业教育平台基础上, 跟踪学科发展和实际需要, 精心设计、灵活开设模块化专业选修课程。

设置文理交叉的拓展教育平台, 丰富课程资源, 实施公共选修课准入制度, 提高公选课程教学水平。

4.完善实践教学体系, 突出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进一步完善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改革实践教学内容和方法, 保障实践教学的时间和效果。

推进实验教学改革, 增大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比例, 提倡多学时实验教学课程化。

完善创新能力培养机制, 加
强创新教育与实践, 鼓励学生多渠道获得创新学分, 促进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

5.以学生为本, 推进分层分类教学, 因材施教。

增加学生选择学习的自由度, 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与发展方向定位, 设置模块化课程, 使学生可根据个人学习情况制定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针对生源特点、专业性质和学习基础等, 推进大学英语、计算机基础、高等数学和大学物理等课程的分层分类教学。

6.深化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凸显人才培养特色。

进一步完善”学科教育+教师教育”的职教师资人才培养课程体系, 科学构建教师教育课程模块。

深化”双岗实习”职教师资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凸显职教师资人才培养特色。

在加强师范类专业学生的学科专业学习的同时, 根据教师素养形成的过程性, 将教师专业化教育贯穿学生培养全过程。

7.扩大学生选择权, 实行弹性学制。

实行弹性学制、学分制、选课制、主辅修制和重修制。

通识教育平台和部分学科教育平台课程按年设置, 即每年都开设相同的课程, 允许学生选择修读课程和修读时间, 逐步推进学生选择教师制度。

专业教育平台课程仍以院( 系) 按专业全学程考虑设置。

鼓励学生在学习主修专业的同时, 辅修其它专业, 跨一级学科攻读第二学位。

实行学生补考不及格课程的重修制度。

三、培养目标
学校本科人才培养的总目标是: 培养基础扎实、勤奋务实、敬业奉献, 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中等职教师资和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各专业根据学校人才培养总目标, 以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为基础, 结合专业特点和社会需求趋势, 确定各专业培养目标和基本要求。

四、学制、学分与学时要求
1.学制与修业年限
普通高中招生本科、职业高中招生本科标准学制分别为四年、五年。

实行学分制和弹性学制。

四年制本科实施3-6年的弹性学习年限, 五年制本科实施4-7年的弹性学习年限。

学生在规定的年限内修满培养方案所规定的各类课程的学分和总学分, 且符合其它毕业条件者, 即可毕业; 符合河南科技学院学位授予规定者, 授予学士学位。

2.学分与学时要求
各专业毕业学分四年制180±10学分, 五年制210±10学分。

课内总学时四年制控制在2600左右, 五年制2900左右, 按学科分类规定不同学科专业的总学时要求, 具体见表1。

每周22学时左右, 原则上不能超过26学时。

表1 各学科门类总学时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