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册散文诗的赏读

合集下载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名篇解析与赏析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名篇解析与赏析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名篇解析与赏析在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的语文教材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优秀的作品,这些作品以其独特的风格、生动的描写和深刻的思想感染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

在本文中,我们将对其中的一些名篇进行解析和赏析。

一、《荷塘月色》《荷塘月色》是郁达夫先生的一篇散文,通过对夏天的荷花池塘的描写,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全文以第一人称的视角展开,使用了大量动词和形容词,使得整篇文章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文章开头以“夏日的月光洒在荷塘上,荷塘的水面上泛起阵阵涟漪”来描绘荷塘的景象,读者仿佛就置身于这个动静相宜的夜晚。

作者通过对荷塘和周围环境的细腻描写,展示了自然景物的美丽和恬静。

同时,文章还通过对主人公小团圆的刻画,表达了对简朴生活的追求和对家庭和睦的向往。

小团圆不愿意离开这个宁静美好的地方,表现出对自然之美和舒适生活的欣赏和渴望。

而在承受了一系列的生活压力后,小团圆最终选择回归自然,寻找真正的幸福。

二、《遇见》《遇见》是韩寒先生的一篇散文,在文中,韩寒通过对遇见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对成长和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整篇文章以韩寒自己的经历为线索展开,使用了大量的对比和插叙,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文章开头以“短暂的时光掩埋了一生的遇见”来描述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短暂,表现了对时光流转和岁月更迭的思考。

随后,韩寒通过对自己童年时代的回忆,展示了年少时对未来的无限向往和对成长的期待。

而在面对现实的巨大打击后,韩寒慢慢明白了人生的无常和变化,他开始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最后,他通过对一个陌生人的遇见,重新找回了对人生的热情和对未来的希望。

三、《范进中举》《范进中举》是鲁迅先生的一篇小说,通过对范进的描写,展示了中国传统儒家文化和科举制度对人性的禁锢和束缚。

全文以第三人称的视角展开,使用了大量的对比和讽刺手法,使得整篇文章充满了学术性和批判性。

文章开头以“南京如今仍称‘文化重地’,然而此处却无文化”来形容南京的现状,通过对当时社会的揭露,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质疑和对现实社会的批判。

2021年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课外古诗阅读赏析注释:后半段

2021年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课外古诗阅读赏析注释:后半段

2021年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课外古诗阅读赏析注释:后半段语文是听、说、读、写、译的语言文字等的能力和语言知识及文化知识的统称。

那么关于语文的试卷列提有哪些呢?以下是本文库为您推荐2021年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课外古诗阅读赏析注释:后半段。

【原文】题破山寺后禅院唐常建清晨入古寺⑵,初日照高林⑶。

曲径通幽处⑷,禅房花木深⑸。

山光悦鸟性⑹,潭影空人心⑺。

万籁此都寂⑻,但余钟磬音⑼。

[1]【注释】⑴破山寺:即兴福寺,在今江苏常熟市西北虞山上。

南朝齐邑人郴州刺史倪德光舍宅所建。

⑵清晨:早晨。

入:进入。

古寺:指破山寺。

⑶初日:早上的太阳。

照:照耀。

高林:高树之林。

⑷竹径:一作"曲径",又作"一径"。

通:一作"遇"。

幽:幽静。

⑸禅房:僧人居住修行的地方。

⑹悦:此处为使动用法,使……高兴。

⑺潭影:清澈潭水中的倒影。

空:此处为使动用法,使……空。

此句意思是,潭水空明清澈,临潭照影,令人俗念全消。

⑻万籁(lài):各种声音。

籁,从孔穴里发出的声音,泛指声音。

此:在此,即在后禅院。

都:一作"俱"。

⑼但余:只留下。

一作"惟余",又作"唯闻"。

钟磬(qìng):寺院诵经,敲钟开始,敲磬停歇。

【译文】大清早我走进这古老寺院,旭日初升映照着山上树林。

竹林掩映小路通向幽深处,禅房前后花木繁茂又缤纷。

山光明媚使飞鸟更加欢悦,潭水清澈也令人爽神净心。

此时此刻万物都沉默静寂,只留下了敲钟击磬的声音。

[5]【写作背景】这首诗题咏的是佛寺禅院,抒发的是作者忘却世俗、寄情山水的隐逸胸怀。

诗人在清晨登破山,入兴福寺,旭日初升,光照山上树林。

佛家称僧徒聚集的处所为"丛林",所以"高林"兼有称颂禅院之意,在光照山林的景象中显露着礼赞佛宇之情。

然后,诗人穿过寺中竹丛小路,走到幽深的后院,发现唱经礼佛的禅房就在后院花丛树林深处。

这样幽静美妙的环境,使诗人惊叹,陶醉,忘情地欣赏起来。

【诗作赏析】首联诗人在这天的清晨走进古寺,初升的太阳光照耀着松林。

现代诗版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

现代诗版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

现代诗版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
1.现代诗版《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新歌是美酒的知音,好天气是旧亭台的知己。

只有夕阳,不解风情,还在西边的山头,玩弄着一些消沉。

花儿的笑脸,开始陆陆续续地出现泪痕,无可奈何在上面悲催地滑落。

唯一的安慰,就是在花园里上下翩飞的小燕子。

或许,晏殊也应该像它们一样,安慰那些似曾相识的离愁。

2.现代诗版诗版《采桑子·轻舟短棹西湖好》
一叶扁舟,在绿意绵延的西湖上泛游。

在短桨的指挥下,欧阳修仿佛是在向芳草的梦境漫游。

笙歌还在远方,为幸福的美景伴奏着。

湖水平静,恰似琉璃的颜值。

船动的时候,西湖的抖音,才会骄傲地把沙禽的翅膀唤醒。

3.现代诗版《相见欢·金陵城上西楼》
清秋染鬓,白了城楼上的目光。

残阳微红,仍想温暖万里江山。

南宋的达官四处飘散,中原的乌纱,何时才能回到繁华的圆点?
泪不停蹄。

我恳请西风,把朱敦儒的泪珠吹干,让诗人的热血也能够笑傲沙场。

4.现代诗版《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在溪边的亭子里,李清照和日暮有一场约会。

不知,是她灌醉了你,还是你灌醉了她。

急着回家的小舟,谨小慎微地在那里静默着,苦苦地等待了你许久。

你嘲笑着迷途,生硬地闯进了荷花的柔丛里。

谁能猜出?是鸥鹭吓出了你一身的冷汗,还是你吓出了鸥鹭一身的冷汗?拼命地摆渡,企望划破重围。

最亮的救星,还是——醒醒吧,酒!。

八下课外古诗词诵读赏析(二)

八下课外古诗词诵读赏析(二)

课外古诗词诵读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此都寂,但余钟音。

译文:大清早我走进这古老寺院,旭日初升映照着山上树林。

弯弯曲曲的小路通向幽深的地方,禅房前后花木繁茂又缤纷。

山光明媚使飞鸟更加欢悦,潭水清澈,令人爽神净心。

此时此刻万物都沉默静寂,只留下了敲钟击磬的声音。

难点化解,美点追踪:破山在今江苏常熟,寺指兴福寺,是南齐时郴州刺史倪德光施舍宅园改建的,到唐代已属古寺。

这首诗题咏的是佛寺禅院,抒发的是作者忘却世俗、寄情山水的隐逸胸怀。

诗人在清晨登破山,入兴福寺,旭日初升,光照山上树林。

佛家称僧徒聚集的处所为“丛林”,所以“高林”兼有称颂禅院之意,在光照山林的景象中显露着礼赞佛宇之情。

然后,诗人穿过寺中竹丛小路,走到幽深的后院,发现诵经礼佛的禅房就在后院花丛树林深处。

这样幽静美妙的环境,使诗人惊叹、陶醉,忘情地欣赏起来。

他举目望见寺后的青山焕发着日照的光彩,看见鸟儿自由自在地飞鸣欢唱;走到清清的水潭旁,只见天地和自己的身影在水中湛然空明,心中的尘世杂念顿时涤除。

佛门即空门。

佛家说,出家人禅定之后,“虽复饮食,而以禅悦为味”(《维摩经·方便品》),精神上极为纯净怡悦。

此刻、此景、此情,诗人仿佛领悟到了空门禅悦的奥妙,摆脱尘世一切烦恼,像鸟儿那样自由自在、无忧无虑。

似是大自然和人世间的所有其他声响都寂灭了,只有钟磬之音,这悠扬而洪亮的佛音引导人们进入纯净怡悦的境界。

显然,诗人欣赏这禅院幽美绝世的居处,领略了这空门忘情尘俗的意境,寄托了自己遁世无门的情怀。

容易出现的错别字:禅()籁()磬(馨、磐、罄)【理解记忆】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中写天光、山色、水波不仅使鸟儿欢悦,而且令人杂念顿消的句子是: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描写佛寺禅院曲径幽静、花木掩映的著名诗句是: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送友人李白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万里征。

2020—2021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送友人》赏析及练习

2020—2021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送友人》赏析及练习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古诗鉴赏《送友人》一.作者简介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据《新唐书》记载,李白为兴圣皇帝(凉武昭王李暠)九世孙,与李唐诸王同宗。

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明堂赋》《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二.写作背景此诗创作时间、地点不明。

安旗《李白全诗编年注释》认为此诗:“诗题疑为后人妄加······其城别之池当在南阳。

”并将此诗创作时间定为唐玄宗开元二十六年(738年)。

郁贤皓疑为于玄宗天宝六载(747年)于金陵所作。

三.古诗原文和译文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译文青翠的山峦横卧在城墙的北面,波光粼粼的流水围绕着城的东边。

在此地我们相互道别,你就像孤蓬那样随风飘荡,到万里之外远行去了。

浮云像游子一样行踪不定,夕阳徐徐下山,似乎有所留恋。

频频挥手作别从此离去,马儿也为惜别声声嘶鸣。

注释郭:古代在城外修筑的一种外墙。

白水:清澈的水。

一:助词,加强语气。

名做状。

别:告别。

蓬:古书上说的一种植物,干枯后根株断开,遇风飞旋,也称“飞蓬”。

诗人用“孤蓬”喻指远行的朋友。

征:远行。

浮云游子意:曹丕《杂诗》:“西北有浮云,亭亭如车盖。

惜哉时不遇,适与飘风会。

吹我东南行,行行至吴会。

”后世用为典实,以浮云飘飞无定喻游子四方漂游。

浮云,飘动的云。

游子,离家远游的人。

兹:这里,此处。

萧萧:马的呻吟嘶叫声。

班马:离群的马,这里指载人远离的马。

班,分别;离别四.古诗赏析这首李白的《送友人》,是一首充满诗情画意的送别佳作。

(2020年)最新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课外古诗阅读赏析注释

(2020年)最新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课外古诗阅读赏析注释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课外古诗阅读赏析注释【原文】关雎(周南)关关雎鸠⑴,在河之洲⑵。

窈窕淑女⑶,君子好逑⑷。

参差荇菜⑸,左右流之⑹。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⑺。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⑻。

悠哉悠哉⑼,辗转反侧⑽。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⑾。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⑿。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⒀。

【注释】⑴关关:鸟鸣声。

雎鸠(jū jiū):一种水鸟名,一般认为就是鱼鹰,传说它们雌雄形影不离。

⑵洲:水中的陆地。

⑶窈窕(yǎo tiǎo)文静美好的样子。

⑷好逑(hǎo qiú):好的配偶。

逑,配偶。

⑸参差:长短不齐的样子。

荇菜,一种可食的水草。

⑹左右流之:时而向左、时而向右地择取荇菜,隐喻“君子”努力追求“淑女”。

⑺寤寐(wù mèi):醒和睡。

指日日夜夜。

寤,醒觉。

寐,入睡。

⑻思服:思念。

服,想。

《毛传》:“服,思之也。

”⑼悠哉(yōu zāi)悠哉:意为“悠悠”,就是长。

这句是说思念绵绵不断。

哉,语气助词。

⑽辗转反侧:翻覆不能入眠。

辗,古字作展。

展转,即反侧。

反侧,犹翻覆。

⑾琴瑟友之:弹琴鼓瑟亲近她。

友:用作动词,此有亲近之意。

⑿芼(mào):择取,挑选。

⒀钟鼓乐之:敲击钟鼓使她快乐。

乐,使动用法,使……快乐。

【译文】关关和鸣的雎鸠,相伴在河中的小洲。

那美丽贤淑的女子,是君子的好配偶。

参差不齐的荇菜,从左到右去捞它。

那美丽贤淑的女子,醒睡去都想追求她。

追求却没法得到,白天黑夜便总思念她。

长长的思念哟,叫人翻覆去难睡下。

参差不齐的荇菜,从左到右去采它。

那美丽贤淑的女子,奏起琴瑟亲近她。

参差不齐的荇菜,从左到右去拔它。

那美丽贤淑的女子,敲起钟鼓取悦她。

【写作背景】《国风·周南·关雎》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第一首诗,通常认为是一首描写男女恋爱的情歌。

【诗作赏析】此诗在艺术上巧妙地采用了“兴”的表现手法。

首章以雎鸟相向合鸣,相依相恋,兴起淑女陪君子的联想。

全册古诗词赏析语文八年级下册

全册古诗词赏析语文八年级下册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鉴赏《诗经》,原称《诗》,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它收集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期约500年间的诗歌305篇,所以又叫《诗三百》。

相传孔子曾整理过这些诗并用来传授弟子,后来被尊为儒家的经典之一,称为《诗经》。

《诗经》的“六义”三大基本内容:“风”:指十五国风,是各地的民间歌谣。

“雅”:分大雅、小雅,大部分是贵族作品。

“颂”:是宗庙祭祀用的乐歌及史诗。

三大表现手法:“赋”:“铺陈其事而直言之也”。

(叙事抒情)“比”:“以彼物比此物也”。

(比喻)“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

(引出)关雎《诗经》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译文】关关鸣叫的雎鸠鸟,站在水中的沙洲上。

姑娘美丽又善良,她真是我的好配偶。

水中荇菜长短不齐,姑娘在船的左右两边捞取。

姑娘美丽又善良,我日夜都把她追求。

追求的愿望难实现,我日夜都把她思念。

思念之情绵绵不尽,我翻来覆去难成眠。

水中荇菜长短不齐,姑娘在船的左右两边采摘。

姑娘美丽又善良,我弹琴鼓瑟对她表示亲近。

水中荇菜长短不齐,姑娘在船的左右两边挑选。

姑娘美丽又善良,我敲钟击鼓使她快乐。

【阅读鉴赏】首章为第一节,以滩头水畔的一对雎鸠鸟的叫声起兴,引出男主人公的一片情思。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一句统摄全诗。

第二章为第二、三两节,此章以缠绵悱恻之情,直率地写出男子追求心上人未果,日夜不安、苦闷焦灼的相思之苦。

男子追求不到心上人,便日夜思念她,心上人采摘荇菜时“左右流之”的苗条、优美身姿时时浮现在他眼前,使他夜不能寐,辗转反侧。

这一章既有“悠哉悠哉”的心理描写,表现男子绵绵情意,思念不绝,又有“辗转反侧”的动作描写,突出男子内心状态的不平静,把一个深受相思之苦折磨而不能自已的形象写得非常传神。

第三章为第四、五两节,写男子因苦恼而成梦,在幻想中得到了心上人,亲近她,爱慕她,为她弹琴鼓瑟,敲钟打鼓,取悦于她,欢喜之情溢于言表。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知识点整理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知识点整理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知识点整理这两句表达了离别时的感受。

浮云像游子一样漂泊不定,落日的余晖映照着故人的情感。

用拟人的手法将自然景色和人的情感融合在一起,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感慨和思念之情。

3.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末联写出了离别的情景。

挥手告别,班马嘶鸣,萧萧的声音在耳边回荡。

用动感的词语描绘出了别离的悲壮气氛,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无奈和悲哀之情。

真题演练】1.《送友人李白》中,哪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别离的思念之情?答: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2.诗中的“班马”是什么意思?答:班马是指随行的马匹,此处表示诗人离别时的悲壮气氛。

诗歌《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是___的代表作之一。

首联“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生动地描绘了月亮缺损,孤独的桐树,以及人们在这样的环境中感到的静谧。

诗中出现的“幽人”和“孤鸿影”都是孤独和无助的象征。

颈联“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过去的不满和对周围人的失望。

尾联“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表达了诗人对世界的无奈和对自己孤独的感受。

整首诗以孤独、无助、失望和无奈为主题,表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苦闷和痛苦。

作者在这首词中表达了对民族国家利益的忧虑和对生命的珍视。

他用梅花作为象征,表达了在险恶的仕途中坚持高尚志向的决心和信念。

他的情感坚贞不渝,不屈从于俗世的诱惑和邪恶,表现出一种清真绝俗的情怀和抱负。

上片主要描绘了梅花的孤独和遭遇,它独自开放,却没有人欣赏,黄昏来临,又被风吹雨打。

这种描写简洁而深刻,让人感受到梅花的无助和坚韧。

词的___通过创设寂寞、苦闷、凄清的氛围,表现出梅花的孤独和坚强。

这种氛围让人感受到作者内心的忧虑和不安,同时也让人感受到梅花的高傲和坚定。

词人通过托物言志,借助梅花的含蓄表达了自己性格孤高的品质和坚贞自守的傲骨。

他不畏馋毁,绝不与阿谀逢迎之徒为伍,表现出一种高尚的品格和不屈的精神。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 诵读欣赏《诗词曲三首》课件 苏教版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 诵读欣赏《诗词曲三首》课件 苏教版
开首二句,直抒郁结, 道出烦忧。极生动形象地显 示出诗人郁结之深、忧愤之 烈、心绪之乱,以及一触即 发、发则不可抑止的感情。
恼留一 忧;个 愁接个 涌踵昨 上而日 心来弃 头的我 。今而
日去 ,, 多不 少可 烦挽
长风万里送秋雁, 对此可以酣高楼。
三、四句突转,从苦闷转 到爽朗壮阔之境,展开了一幅 秋空送雁图。目接“长风万里 送秋雁”之境,不觉精神为之 一爽,烦忧为之一扫,酣饮高 楼的豪情也就油然而生了。
诵读欣赏
三首
我国古代不同历史时期占主导 地位的文学体裁。
• 汉赋 • 唐诗 • 宋词 • 元曲 • 明清小说
感悟诗人的情怀 欣赏诗歌的意境美,旋律美
根据诗句猜人物
• 诗中无敌,酒里称仙, 才气公然笼一代;
• 殿上脱靴,江头披锦, 狂名直欲占千秋。
李白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题解
宣州:今安徽省宣城县。 谢眺楼:南北朝时齐朝诗人谢眺 任宣城太守时,在宣城外陵阳山 上所建的一座楼,人称谢眺楼。 校书:官名,校书郎的简称。 云:李云。
解题:宋仁宗康定元年,作者任陕西 经略副使兼知延州,抵御西夏。他在西 北边塞生活了四年,对边地生活与士兵 的疾苦有较深的理解,治军颇有成效。 这首词就作于此时,一方面,表现出作 者平息叛乱、反对侵略和巩固边防的决 心和意愿,另一方面,也描写了外患未 除、功业未建以及久戍边地、士兵思乡 等复杂矛盾的心情。
我你 的的 诗文 句章 像有 谢建 朓安 那时 样代 清的 新风 秀骨 发, 。
俱怀逸兴壮思飞, 欲上青天揽明月。
进一步渲染双方意兴:都 怀有豪情壮志,酒酣兴发,更 是飘然欲飞,想登上青天揽取 明月。笔酣墨饱,淋漓尽致, 把面对高楼壮景所激起的昂扬 情绪推向高潮。

统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课外古诗词诵读赏析

统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课外古诗词诵读赏析

课外古诗词诵读一、《式微》赏析关于此诗主旨,《毛诗序》说是黎侯为狄所逐,流亡于卫,其臣作此劝他归国。

刘向《列女传·贞顺篇》说是卫侯之女嫁黎国庄公,却不为其所纳,有人劝以归,她则“终执贞一,不违妇道,以俟君命”,并赋此诗以明志。

二说均牵强附会,因为无论是实指黎侯或黎庄妇人,都缺乏史实佐证。

余冠英认为“这是苦于劳役的人所发的怨声”(《诗经选》),乃最切诗旨。

诗凡二章,都以“式微,式微,胡不归”起调:天黑了,天黑了,为什么还不回家?诗人紧接着便交待了原因:“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

意思是说,为了君主的事情,为了养活他们的贵体,才不得不终年累月、昼夜不辍地在露水和泥浆中奔波劳作。

短短二章,寥寥几句,受奴役者的非人处境以及他们对统治者的满腔愤懑,给读者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

在艺术上,这首诗有两个特点。

一是以设问强化语言效果。

从全诗看,“式微,式微,胡不归”,并不是有疑而问,而是胸中早有定见的故意设问。

诗人遭受统治者的压迫,夜以继日地在野外干活,有家不能回,苦不堪言,自然要倾吐心中的牢骚不平,但如果是正言直述,则易于穷尽,采用这种虽无疑而故作有疑的设问形式,使诗篇显得宛转而有情致,同时也引人注意,启人以思,所谓不言怨而怨自深矣。

二是以韵脚烘托情感气氛。

诗共二章十句,不仅句句用韵,而且每章换韵,故而全诗词气紧凑,节奏短促,情调急迫,充分表达出了服劳役者的苦痛心情以及他们日益增强的背弃暴政的决心。

从此诗所用韵脚分析,前章用微韵、鱼韵,后章为微韵、侵韵,这些韵部都较适合表达哀远沉痛的情绪。

诗人的随情用韵,使诗情藉着韵脚所体现的感情基调获得了充分的强调。

所以方玉润评此诗云:“语浅意深,中藏无限义理,未许粗心人卤莽读过。

”(《诗经原始》)由于《毛诗》将此诗解说成劝归,历代学《诗》者又都以毛说为主,所以“式微”一词竟逐渐衍为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归隐”意象,如唐王维“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渭川田家》);孟浩然“因君故乡去,遥寄式微吟”(《都下送辛大夫之鄂》》;贯休“东风来兮歌式微,深云道人召来归”(《别杜将军》)等等,由此也可见出此诗对后世的影响。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知识点整理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知识点整理

部编版语文八下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知识点整理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参考译文】清晨我进入这古老寺院,初升的太阳照在山林上。

竹林中的小路通向幽深处,禅房掩映在繁茂的花木丛中。

山光明媚使飞鸟更加欢悦,潭水清澈也令人爽神净心。

此时此刻万物都沉默静寂,只留下了敲钟击磬的声音。

【名句赏析】1.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答:用词准确,“曲”“幽”“深”等字眼表现了禅院花木扶疏、幽深清静的环境。

2.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答:这两句对仗工整,情景交融,采用拟人手法,写出了景中的情趣,传达了作者寄情山水的隐逸情绪。

“悦”写出了鸟儿自由自在地飞鸣欢畅的情态,“空”写出诗人见到后禅院的优美景色而内心宁静平和的感受。

3.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答:以动写静,以钟磬音响轻轻回荡,映衬山寺万籁俱寂的宁静气氛。

而耳中只有钟磬音,也表现了一心向往佛门清净的心情。

【真题演练】1.《题破山寺后禅院)并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答:抒发了诗人寄情山水而忘却尘俗的隐逸情怀。

2.《题破山寺后禅院》尾联两句矛盾吗?说说你的看法。

答:不矛盾。

诗人采用以动衬静手法,以“钟磬”的清音裊袅来反衬破山寺后禅院的幽静。

送友人李白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参考译文】青翠的山峦横卧在城墙的北面,波光粼粼的流水围绕着城的东边。

在此地我们相互道别,你就像孤蓬那样随风飘荡,到万里之外远行去了。

浮云像游子一样行踪不定,夕阳徐徐下山,似乎有所留恋。

频频挥手作别从此离去,马儿也为惜别声声嘶鸣。

【名句赏析】1.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首联交代出了告别的地点。

这两句中“青山”对“白水”,“北郭”对“东城”,首联即写成工丽的对偶句,别开生面;而且“青”、“白”相间,色彩明丽。

“横”字勾勒青山的静姿,“绕”字描画白水的动态,用词准确而传神。

(同步复习精讲辅导)八年级语文下册 托物言志散文阅读-紧扣特征,赏析语言课后练习(含详解) 新人教版

(同步复习精讲辅导)八年级语文下册 托物言志散文阅读-紧扣特征,赏析语言课后练习(含详解) 新人教版

托物言志散文阅读——紧扣特征,赏析语言题一:丁香赋每当冰雪消融,一股细细的清香立刻浮满北国冰城,是丁香选择了哈尔滨,还是哈尔滨选择了丁香?问花花不语,天地间都在感叹着花与城的奇缘。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丁香开。

”当春风尚未完全驱走哈尔滨的冰寒,丁香就像春天的使者,绽满枝头,如霞如烟,哈尔滨的春天实在是太短暂了。

丁香就像春天里的一个梦,与哈尔滨的春天交相辉映,有了丁香花,哈尔滨的春天就变得芳香四溢,美伦美奂。

春天的丁香花,夏天的太阳岛,冬天的冰雪,是每个哈尔滨人心中的挚爱。

几十万株丁香装点着哈尔滨的街道、公园、庭院。

丁香的花小如丁,数不清的小花汇到一起,一簇簇,紫中带白,白中映粉,远远望去,花如云,花如海,花如霞。

这情景给寒冬里走过来的人以张力,创造的热情,想象的驰骋。

丁香,花香袭人,在花草中,它的香气最为浓郁了,倘若你漫步街头,往往是还没有看见花,香气已先冲入鼻中,一代代的哈尔滨人就是在这沁人心脾的芬芳中梦想自己的未来。

丁香在我国有一千多年的栽培历史,它给中国的文化平添了无限秀色。

古时,有许许多多关于丁香的传说,说丁香是“神树”,它能给人带来幸福。

历代的文人墨客,又为丁香留下了许多名篇:“五月丁香开满城,芬芳流荡紫云藤”。

李商隐则用“芭蕉不展丁香洁,同向春风各自开”的诗句,描述情人的思恋之心。

哈尔滨人把丁香作为自己的市花,丁香是他们情感的寄托,审美的移情,更是对生命价值的一种追求。

丁香花的生命力很顽强,能绽放在北纬45度线上,深得哈尔滨人的宠爱。

这里的丁香外表柔媚,但它的根紧紧地抓住土地,纤细的枝杆,劲健地支撑着一簇硕大的花冠,抵御着北方的风寒和干旱。

初春,丁香浓香馥郁花飞全城;深秋,浓绿的叶子也久久不肯落下;就是到了严冬,它那无叶的枝条也在孕育着一个春天的花潮。

哈尔滨人对丁香的深情,在于丁香的品格凝聚了塞北人独特的精神风貌,她聚小而成大气,抗艰难而争上游,坚韧、顽强,生机勃勃。

丁香是哈尔滨人精神的写照,丁香是北国历史的见证,丁香,秀美的花色,繁茂的花丛,把北国冰城装点得分外娇娆。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课外古诗词鉴赏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课外古诗词鉴赏

⼈教版语⽂⼋年级下册课外古诗词鉴赏 ⼋年级语⽂下册课外古诗词鉴赏都有哪些呢?下⾯是店铺为⼤家带来的关于⼈教版语⽂⼋年级下册课外古诗词鉴赏,供⼤家参考。

⼈教版语⽂⼋年级下册课外古诗词鉴赏(⼀) 赠从弟其⼆ 刘桢 亭亭⼭上松,瑟瑟⾕中风。

风声⼀何盛,松枝⼀何劲! 冰霜正惨悽,终岁常端正。

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评析】 这是⼀⾸咏物诗。

⽤松树⽐喻坚贞⾼洁的性格,既是对其从弟的赞美,也是诗⼈的⾃我写照。

写得豪迈凌厉,颇有“挺⽴⾃持”、“⾼风跨俗”的⽓概。

⾯对动乱的社会,遭遇坎坷的⼈⽣,刘桢更多地是表现个⼈愤慨不平的情感,因此作品中总是充盈着慷慨磊落之⽓。

其诗有俊逸⽽奇丽的风格。

⾸联描写出松柏树的整体形象:⾼耸挺拔,⽴与⼭上,笑迎“瑟瑟”寒风,不像严寒低头,不在恶势⼒下弯腰,⾼俊雄伟,傲⾻铮铮。

颔联意思是风声是多么的凶猛,松枝在风中⼜是多么的刚劲。

是对风声与松树都予以展开描写,描写松柏与寒风在对⽴中所展现的情状,突出了松的可贵品格。

颈联意思是正当严冰寒霜带来⼀⽚悲惨凄凉景象之时,松树却总是那么挺拔美好。

通过冰霜的残酷再⼀次反衬松树的不畏严寒与⾼洁傲⾻。

尾联意思是难道松柏就不遭受寒冷吗?但是松柏原本就具有不畏严寒的本性。

直接写松品格,点明主题。

前⾯四句主要写松树的形象,后⾯四句则主要写松树的品格。

松树雄伟挺拔,不惧怕任何恶劣严酷的环境。

【练习】 1.赏析名句:风声⼀何盛,松枝⼀何劲。

这两句继承了孔⼦的“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调也”的这种思想,勉励他的弟弟要学习松柏,越是风声凄惨,那么越是要挺⽴风中。

2.赏析名句:岂不罹霜雪,松柏有本性。

这⾥⽤ “松柏有本性”,实际上是⼀种“⽐德”之说。

所谓“⽐德”就是⽤⾃然界的事物来⽐喻⼈的道德境界,从⽽进⼀步唤起⼈们的⼈格境界的⾃我提升。

中国古代的⼠⼤夫喜欢⽤松、⽵、梅、菊来⽐喻⼈格。

在这⾥,刘桢以松柏为喻,勉励他的堂弟坚贞⾃守,不因外⼒压迫⽽改变本性,号召⼈们处于乱世的时候要有⼀种坚定的⼈格追求。

八年级语文下册诗歌鉴赏

八年级语文下册诗歌鉴赏

八年级语文下册诗歌鉴赏诗歌,是文字的艺术,是一种通过抒发情感、表达思想的文学形式。

它以简练的语言、优美的韵律和深刻的意境,将诗人的情感与读者进行交流和沟通。

在八年级语文下册中,我们将学习和欣赏许多经典的诗歌作品,下面我将为大家带来几首诗歌的鉴赏。

第一首诗是《静夜思》。

这首诗由唐代诗人李白所作,通过描绘一个人在深夜思乡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眷恋之情。

诗中描述诗人独自在月光下思考的画面,给人一种思绪万千、意境空灵的感觉。

诗人运用了简洁明快的字句,展示了自然美和幽静的情感,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接下来是《登鹳雀楼》这篇诗。

这首诗由唐代诗人王之涣所作,诗中描绘了壮丽的自然景色和优美的人文环境,展示了作者对景色的感受和思考。

通过描写鹳雀楼的高耸和宽广,使读者感受到壮丽的气势和恢弘的景象。

而诗中对历史名人的描述,也增添了一种文化的底蕴,让读者在享受美景的同时,感受到历史的厚重。

第三首诗是《春晓》。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佳作,表达了一种对春天到来的期待和赞美之情。

诗中通过描绘春天的自然景象和农民劳动的场景,展示了春天的美好和希望。

诗人运用了形象生动的词语和鲜明的对比手法,表达了浓烈的情感,令人心旷神怡。

最后一首诗是《绝句·古诗四首》中的一首,作者是王之涣。

这首诗共四句,每句都用了七言绝句的形式,语言简练而富有节奏感。

诗中通过描绘不同的情境和意境,表达了人生的无常和短暂,以及对爱情的思考和感悟。

诗人通过简单的文字和明快的节奏,让读者在一瞬间感受到人生的无常和美好。

通过欣赏这几首诗歌,我们可以感受到不同诗人的创作风格和情感表达方式。

诗歌的鉴赏需要我们在细致品味的同时,了解作者的背景和创作时代的文化背景,以更好地理解诗歌的内涵和意义。

希望我们能够通过学习和欣赏诗歌,提高自己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愈发热爱和珍视我们的语文课程。

通过对《静夜思》、《登鹳雀楼》、《春晓》和《绝句·古诗四首》的鉴赏,我们能够感受到诗歌的美妙和深远。

(八年级语文教案)散文诗的赏读——八年级下第二单元总结课

(八年级语文教案)散文诗的赏读——八年级下第二单元总结课

散文诗的赏读——八年级下第二单元总结课八年级语文教案散文诗的赏读——八年级下第二单元总结课●一、情景导入诗歌是跳动的音符,而欣赏诗歌正是将这一个个音符串成一段精美的华彩乐章。

本单元所选的散文诗,都是作者由事物激起的心灵之声。

《雪》生动地描写了江南的雪景与北方的雪景,并在比较中表现了作者追求独立与张扬的个性精神。

《雷电颂》是主人公屈原歌颂风雷电、怒斥神祗的独白,也是一首激越澎湃的抒情散文诗。

《短文两篇》(《日》《月》)表现了作者对人生、对生活的希望和信念。

高尔基的《海燕》,作者以象征大智大勇的无产阶级先驱者的“海燕”形象,为无产阶级唱出了一曲充满战斗激情的颂歌。

《组歌》采用拟人化手法,借海浪、雨的形象表达了对美好事物“守护者”及“奉献者”的赞美。

通过这几篇课文的学习,同学们对“散文诗”这种文学体裁的特点已经有所认识。

西方有句名言,即“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我们只有掌握散文诗的学习方法和规律,才能提高我们阅读散文诗的能力。

●二、目标展示:了解散文诗的有关知识掌握赏读散文诗的方法提高阅读散文诗的能力●三、知识梳理散文诗,是介于散文与诗之间的一种文体。

是诗的散文,散文中的诗,说到底,还是精短的、有着内部韵律的、文字精美的、哲思的文字。

散文诗兼有散文和诗歌的特点,第一个特点是篇幅短小,不分行,不押韵,但具有浓郁的抒情色彩,充满诗的意境,有内在的音乐美和节奏感。

第二个特点是内容的跳跃性,以凝炼的语言营造诗情画意。

第三个特点是多用象征、暗示等手法扩大内容和容量。

高尔基说:“真正的诗,永远是心灵的诗,永远是灵魂的歌。

”诗歌是最富情感的,诗人把自己的情感表达出来,而他的目的总是要在读者的心目中引起同样的感情作用的。

作者写作散文诗,其根本就是要抒发内心充溢的情感,而这种情感往往借助于具体的形象来传达,具体的形象与情感的水乳交融就形成了诗的意象,也就是说,诗的形象(意象)之中渗透着诗人的情意。

●四、方法点拨赏读散文诗要在反复阅读中把握文章的语言,情感、深层意蕴,具体读的环节有:1、诵读内容,把握诗的结构。

部编初中八年级的下册的诗歌鉴赏.doc

部编初中八年级的下册的诗歌鉴赏.doc

关雎关关雎,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反。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鼓之。

1.解下列在句中的意思。

窈窕:文静美好的子芼:挑乐:使⋯⋯快2.“悠哉悠哉,反”写出了小伙子思念情人的心理,抒了“求之不得”(用原句回答)的思。

3.最后两的内容是小伙子的想象,表了美好的憧憬和求而得之的喜悦之情。

4. 首文、、声、情俱佳,足“国”之始,《》之冠。

孔子:“《关雎》而不淫,哀而不。

” 你写一段析。

答:①雎的叫了小伙子的痴情,使他独自陶醉在姑娘的一往情深之中。

种种复的情感油然而生,渴望与失望交,幸福与煎熬并存。

一位情少年恋中的心在里表露得淋漓尽致。

② 中多句子都含着很深的含意,如“ 反”一句,极神地表达了恋人的相思之苦。

5.首表达了我国古代人民怎的思想感情?答:表达了我国古代人民美好情(美生活、幸福生活)的追求。

6.中有多重章叠句,种表达方式有什么作用?答:可以充分表达人的思想感情,增加歌的奏感和音美。

7. 下列《关雎》理解不正确的一是(D)A.开篇写河洲雎和,既是自然境的意描写,也是比手法的巧妙运用。

B.“流之”“采之”“芼之”写出了女子左右采摘荇菜勤灵巧的姿。

C.“寤寐思服” “辗转反侧”写出了男子追求女子没有达到目的时苦闷、焦灼的心情。

D.“琴瑟友之” “钟鼓乐之”表现了窈窕淑女超凡的才艺、脱俗的追求和优雅的品格。

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 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1.请解释这首诗中画线的句子: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答:主人公追寻的那个人 , 在河的那一边2.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 , 不正确的一项是 (D)A. 这首诗每章开头两句写景, 渲染了萧瑟冷落的气氛, 烘托出主人公凄婉惆怅的心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散文诗的赏读
——八年级下第二单元总结课
一、情景导入
诗歌是跳动的音符,而欣赏诗歌正是将这一个个音符串成一段精美的华彩乐章。

本单元所选的散文诗,都是作者由事物激起的心灵之声。

《雪》生动地描写了江南的雪景与北方的雪景,并在比较中表现了作者追求独立与张扬的个性精神。

《雷电颂》是主人公屈原歌颂风雷电、怒斥神祗的独白,也是一首激越澎湃的抒情散文诗。

《短文两篇》(《日》《月》)表现了作者对人生、对生活的希望和信念。

高尔基的《海燕》,作者以象征大智大勇的无产阶级先驱者的“海燕”形象,为无产阶级唱出了一曲充满战斗激情的颂歌。

《组歌》采用拟人化手法,借海浪、雨的形象表达了对美好事物“守护者”及“奉献者”的赞美。

通过这几篇课文的学习,同学们对“散文诗”这种文学体裁的特点已经有所认识。

西方有句名言,即“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我们只有掌握散文诗的学习方法和规律,才能提高我们阅读散文诗的能力。

二、目标展示:
了解散文诗的有关知识
掌握赏读散文诗的方法
提高阅读散文诗的能力
三、知识梳理
散文诗,是介于散文与诗之间的一种文体。

是诗的散文,散文中的诗,说到底,还是精短的、有着内部韵律的、文字精美的、哲思的文字。

散文诗兼有散文和诗歌的特点,第一个特点是篇幅短小,不分行,不押韵,但具有浓郁的抒情色彩,充满诗的意境,有内在的音乐美和节奏感。

第二个特点是内容的跳跃性,以凝炼的语言营造诗情画意。

第三个特点是多用象征、暗示等手法扩大内容和容量。

高尔基说:“真正的诗,永远是心灵的诗,永远是灵魂的歌。

”诗歌是最富情感的,诗人把自己的情感表达出来,而他的目的总是要在读者的心目中引起同样的感情作用的。

作者写作散文诗,其根本就是要抒发内心充溢的情感,而这种情感往往借助于具体的形象来传达,具体的形象与情感的水乳交融就形成了诗的意象,也就是说,诗的形象(意象)之中渗透着诗人的情意。

四、方法点拨
赏读散文诗要在反复阅读中把握文章的语言,情感、深层意蕴,具体读的环节有:
1、诵读内容,把握诗的结构。

通过对语气、语调、重音、语速的把握,把课文的情感准确地表达出矗?
2、品读语言,领悟诗的情感。

“诗以一字为工。

”通过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将语言形式与情感内容紧密结合,领悟蕴藏在字里行间的真情实感。

3、研读形象,理解诗的意象。

具体的形象与情感的水乳交融就形成了诗的意象,在理解课文表层意义的基础上,结合文章的时代背景和作者经历,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体验丰富的情感内涵,感悟诗所表达的意象。

4、思读修辞方法、抒情方式。

要注意诗文中典型的修辞及它们所起到的表达效果,还要了解把自己抽象的思想感情融入到具体自然景物中的抒情方式。

总之,品读散文诗,可以从诗的形象,诗的语言,诗的情感,诗的修辞方式,诗的结构形式,诗的抒情方式等方面进行,也就是要读出诗的形象之美、意蕴之美、表达之美。

五、经典示例:
《海燕》
高尔基
大海给了它坚硬的翅膀,为的是能够搏击风浪,当鸟儿们都去躲避风浪时,它却高声呼唤,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今天,让我们再一次聆听《海燕》这首充满激情的时代奏曲,去感受高尔基给我们带来的生命的最强音。

1、诵读内容,把握诗的结构。

作者以海上自然情景的变化为背景,塑造了海燕这一战斗者的伟大形象,文中几次描绘了这种情景?试用准确的语言概述。

(三次。

即暴风雨正在孕育时的背景、暴风雨已经迫近时的背景,暴风雨即将来临时的背景。

)2、品读语言,领悟诗的情感。

同学选择富有表现力的语句,读一读,理解句子所传递的情感,具体说说“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这句话的含义。

(“黑色”写其色彩,“闪电”喻其敏捷,“高傲”表示海燕蔑视黑暗势力。

这句话生动地描绘了战斗者海燕的雄姿,体现作者对海燕的赞美。


3、研读形象,理解诗的意象。

联系高尔基写作此文的时代背景,理解海燕的象征意义。

海鸥、海鸭、企鹅象征着什么?它们对表现海燕的形象起什么作用?
(海燕,暴风雨的预言家,海上的勇敢者,无畏、坚强、乐观,充满战斗的豪情,象征俄国革命即将暴发时,勇猛刚强、大智大勇的革命先驱者。

“海鸥、海鸭、企鹅”象征革命暴风雨来临前害怕革命、反对革命的俄国资产阶级各阶层的代表。

(与海燕形成鲜明的对比,来反衬海燕的勇敢、乐观,突出了海燕的英雄形象。


4、思读修辞方法、抒情方式。

“暴风雨!暴风雨就要来啦!”所用的修辞方法是什么?起到怎样的作用?
(反复;表现出海燕对暴风雨的强烈渴望。


——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祈使句抒情,表达了革命者自信豪迈的战斗情怀和高昂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直抒胸臆,具有号召力。

)
六、赏读演练
《雷电颂》
1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

2感情朗读,说说抒情主人公通过呼唤风、雷、电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思想感情。

3课文运用了象征手法,说说风,雷,电,洞庭湖等形象的象征意义。

4这篇散文诗运用多种修辞方法,增强语句的气势和情感色彩,达到了最大限度的抒情效果,以火一般的激情直接感染观众。

试举例说明。

答:1、主要写诗人呼唤与歌颂风、雷、电这些伟大的自然力来摧毁黑暗,表达对光明的渴盼。

2、对风雷电的呼唤与歌颂,表现了诗人对黑暗世界的强烈愤懑和摧毁黑暗、追求光明的热切愿望。

3、风雷电:象征变革现实的伟大力量。

洞庭湖、东海、长江:象征人民群众。

4、夸张的艺术手法,让屈原凭借暴风、怒雷、闪电的翅膀,展开美好的幻想,飞向光明的境地,凭借他们的力量,毁灭一切黑暗。

拟人兼呼告修辞,还有反复、排比,使独白既最直接最有力地表达了爱憎的感情,又具有诗的形式美,琅琅上口,铿锵有力。

如“风你咆哮吧!咆哮吧!”“你们风,你们电,你们雷”“啊,电!你这宇宙中最犀利的剑呀!”
七、闯关练习
阅读《雪》,完成1—5题。

1.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2.品读江南雪部分,思考:江南的雪有怎样的特点,描写时倾注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3.作者又是怎样描绘北方的雪的?作者对北方的雪又倾注了怎样的情感?
4.作者从来惜墨如金,何况又是散文诗,可是作者却用较多笔墨描写雪罗汉的形象,你怎么理解,请简单谈一谈。

5.揣摩下列语句的含义:
①暖国的雨,向来没有变过冰冷的坚硬的灿烂的雪花。

②是的,那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

参考答案:
1.文章细致生动地描绘了江南的雪景与北方的雪景,并在对比中表现了自己的倾向。

2.江南的雪有一种平和恬静的美,她“滋润美艳”、色彩斑斓,蕴育着生命,透露着生机。

江南优美的雪景中,倾注了作者对故乡的几多怀恋,和对美好理想的向往、追求。

3.北方的雪“永远如粉、如沙”“在凛冽的天宇下”,“奋飞”“升腾”,俨然一个奔放的挑战者。

这里更多地倾注了作者的情感,他更欣赏北方雪的壮美,在孤独中抗争、奋斗、向上,这种张扬的个性与精神正是作者一以贯之的前行动力。

4.雪罗汉是江南的雪天中最值得珍藏的记忆,也是美的象征。

在内容和结构上是联接朔雪之景的桥梁。

雪罗汉虽然“洁白”“明艳”,非常优美,但却很快消融。

作者更欣赏的还是朔方雪的壮美,那种在苦寒中独立抗争的形象正和作者“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不屈不挠战斗的形象吻合。

5.①“冰冷的”“坚硬的”强调雪的不屈的精神,而这种精神是“灿烂的”,是最值得欣赏的。

②北方雪的特质之一是孤独,在这里还被表现为死掉的雨的意思。

北方的雪完成升华是与死亡联系在一起的,也正是完全的献身,让它成为了雨的精魂——凝聚了所有坚强内核的精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