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比热容

合集下载

初中物理《比热容》优质课课件

初中物理《比热容》优质课课件
昼 夜
早穿棉袄午穿纱, 围着火炉吃西瓜
沿海地区
温沿 差海 较地 小区
昼 夜
一、比热容
想一想:你可以解释沙滩问题了吗
水的比热容大于沙的比热容,吸收(或放出)相同 的热量,水的温度变化较小,沙子的温度变化较大。
一、比热容
二、热量的计算
新知探究
想一想:如何用比热容计算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大小? Q=cm△t
水 酒精 煤油 冰 花生油 沙石
4.2×103 2.4×103 2.1×103 2.1×103 1.8×103 0.92×103
铝 干泥土 铁、钢
铜 水银

0.88×103 0.84×103 0.46×103 0.39×103 0.14×103 0.13×103
水的比热容是: c 水= 4.2×103 J/(kg ·℃) 水的比热容的物理意义:
3.特点:比热容是物质的特性之一,它仅与物质的种 类和状态有关。
二、热量的计算 Q吸= cm(t-t0) Q放= cm(t0-t)
巩固提高
1.一个质量为250 g的钢件,加热到560 ℃,然后在 空气中自然冷却,室温为20 ℃,这个钢件在冷却过 程中放出多少热量?
解:钢的比热容为0.46×103 J/(kg·℃) 钢件放出的热量: Q放 = cm(t0-t1) =0.46×103 J/(kg·℃)×0.25 kg×(560 ℃-20 ℃) =6.21×104 J
2.关于比热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物体的比热容跟物体吸收的热量或放出的热量有关 B.物体的比热容跟物体的温度有关 C.物质的质量越大,它的比热容越大 D.物质的比热容是物体本身的一种特性,与质量和温度都 没有关系
3.相同质量的铝和铜,吸收了相同的热量,下列

[初中物理]比热容+课件+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

[初中物理]比热容+课件+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

B.甲的比热容比乙的比热容小
C.甲、乙的温度都降低1 ℃,乙比甲放出的热量多
D.乙、丙的温度都降低1 ℃,它们放出的热量相等
8.将某种固态物质放入加热功率恒定的装置中,将其加热至沸腾,其
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该物质的说法不正确的
是( D )
A.该物质是晶体
B.在ab段内能增加
C.在cd段仍需要吸收热量
35
加热时间
图象,如图丙所示.实验中,通过比较__________来间接反映沙子和水
所吸收的热量.
沙子
(3)分析图象可知,对于质量相等的沙子和水,升温较快的是______;


若使两者升高相同的温度,则____吸收的热量较多.由此可见____的比
热容较大.
(4)小明通过以上实验发现的规律在生活中有许多应用,试举出一例.
一会儿,当水温升高了1 ℃时,水吸收的热量为__________J.[c
8.4×103
水=
4.2×103 J/(kg·℃)]
2.
今年除夕夜,小明一家人“围炉煮茶”,闻着茶香畅聊来
扩散
年美好生活.“闻着茶香”是______现象;一杯茶喝了一半后,茶水的
不变
比热容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壶中500

(2)若不考虑热量损失,热水放出的热量全部被牛奶吸收,妈妈至少要
用多少千克52 ℃的热水?(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解:若不考虑热量损失,热水放出的热量Q放=Q吸=1.25×104 J

4
1.25×10

热水的质量m水=

≈0.3
3
水 (水 -) 4.2×10 /(·℃)×(52 ℃-42 ℃)

初中物理常见的比热容

初中物理常见的比热容

初中物理常见的比热容比热容是描述物体对热量的吸收或释放能力的物理量,在初中物理课程中是一个常见的概念。

本文将介绍比热容的概念、计算方法以及一些常见的比热容数值。

一、比热容的概念比热容是指单位质量的物质在温度变化时吸收或释放的热量。

物质在加热过程中,温度变化程度与吸收或释放的热量有关,而比热容就是用来描述这种关系的物理量。

比热容的单位是焦耳/千克·摄氏度(J/(kg·°C))。

它的数值表示单位质量的物质在温度升高1摄氏度时所需的热量。

比热容的数值越大,表示单位质量的物质温度变化越缓慢,对热量的吸收或释放能力越强。

二、比热容的计算方法1.当物质的质量、比热容和温度变化量已知时,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吸收或释放的热量:Q = mcΔT其中,Q表示吸收或释放的热量(单位为焦耳);m表示物质的质量(单位为千克);c表示比热容(单位为焦耳/千克·摄氏度);ΔT 表示温度变化量(单位为摄氏度)。

2.当两个物体发生热传导时,也可以使用比热容的公式来计算物体之间传递的热量。

假设两个物体之间的温度差为ΔT,热量传递速率为P,两个物体的质量分别为m1和m2,比热容分别为c1和c2,那么传递的热量P可以用以下公式计算:P = (m1c1 + m2c2)ΔT三、常见物质的比热容数值不同物质的比热容数值是不同的,下面是一些常见物质的比热容数值:1.水的比热容是4186焦耳/千克·摄氏度,也可以近似认为是4.18焦耳/克·摄氏度。

水比热容较大,从而使得水对热量的吸收和释放能力较强,温度变化较缓慢。

2.铝的比热容是900焦耳/千克·摄氏度,它的比热容比水小很多,即单位质量的铝在温度变化时所需的热量较少,温度变化较快。

3.铁的比热容是448焦耳/千克·摄氏度,比水的比热容大,但比铝小,即单位质量的铁在温度变化时所需的热量介于水和铝之间。

4.空气的比热容约为1005焦耳/千克·摄氏度,空气比热容与水相比较大,相对固体物质来说也比较大。

初中物理比热容知识点

初中物理比热容知识点

初中物理比热容知识点初中物理比热容知识点在平日的学习中,看到知识点,都是先收藏再说吧!知识点就是“让别人看完能理解”或者“通过练习我能掌握”的内容。

想要一份整理好的知识点吗?下面是店铺帮大家整理的初中物理比热容知识点,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初中物理比热容知识点篇11、比热容的概念: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者降低)1℃吸收(或者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简称比热。

用符号c表示比热容。

2、比热容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比热容的单位是焦每千克摄氏度,符号是J/(kg·℃)。

3、比热容的物理意义(1)比热容是通过比较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1℃时吸收的热量,用来表示各种物质的不同性质。

(2)水的比热容是4.2×103J/(kg·℃)。

它的物理意义是:1千克水温度升高(或降低)1℃,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是4.2×103J。

4、比热容(1)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各种物质都有自己的比热。

(2)从比热表中还可以看出,各物质中,水的比热容最大。

这就意味着,在同样受热或冷却的情况下,水的温度变化要小些。

水的这个特征对气候的影响,很大。

在受太阳照射条件相同时,白天沿海地区比内陆地区温度升高的慢,夜晚沿海地区温度降低也少。

所以一天之中,沿海地区温度变化小,内陆地区温度变化大。

在一年之中,夏季内陆比沿海炎热,冬季内陆比沿海寒冷。

(3)水比热容大的特点,在生产生活中也经常利用。

如汽车发动机、发电机等机器,在工作时要发热,通常要用循环流动的水来冷却。

冬季也常用热水取暖。

5、说明(1)比热容是物质的特性之一,所以某种物质的比热不会因为物质吸收或放出热量的多少而改变,也不会因为质量的多少或温度变化的多少而改变。

(2)同种物质在同一状态下,比热是一个不变的定值。

(3)物质的状态改变了,比热容随之改变。

如水变成冰。

(4)不同物质的比热容一般不同。

6、热量的'计算:Q=cmΔt。

比热容 初中物理

比热容     初中物理

一些物质的比热容[J/(kg·℃)]

4.2×103

0.88×103
煤油、冰
2.1×103
干泥土
约 0.84×103
沙石
约 0.92×103

0.39×103
A.物质的比热容与物质的状态无关
B.在阳光照射下,干泥土比湿泥土升温慢
C.10 g 水的比热容是 5 g 水的比热容的两倍
D.加热等质量的铝块和铜块使其升高相同温度,铝块吸收
热装置做了如下实验。用温度计测量液 Nhomakorabea吸收热量后升高
的温度值,并用钟表记录加热时间。实验数据记录见下表
所列。
物质 质量/g 初始温度/℃ 加热时间/min 最后温度/℃

60
20
6
45
食用油 60
20
6
68
(1)在实验过程中控制加热时间相同,通过比较升升高高的的温温度度
来研究水和食用油吸热能力的差异。
(2)在此实验中,如果要使水和食用油的最后温度相同,就 要给水水 加热更长的时间,此时水吸收的热量大大于于 (选填 “大于”“小于”或“等于”)食用油吸收的热量。 (3)通过实验可以知道不同的物质吸热能力不同,水的吸热 能力比食用油的强强 (选填“强”或“弱”)。 (4)上述研究问题的方法是控控制制变变量量 法。
(4)另一组同学则采用了另一种方案来进行实验,并将实验
数据填入表格中,请根据表中的实验记录回答:
液体 质量(g) 初温(℃) 末温(℃) 加热的时间(min)

200
20
28
8
煤油 200
20
28
4
①比较实验数据,得出的结论是相相同同质质量量的的不不同同物物质质,,升升

初中物理常见的比热容

初中物理常见的比热容

初中物理常见的比热容
一、比热容的定义
比热容(Specific Heat Capacity)是衡量物质吸热或放热能力的物理量。

它是指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1℃吸收的热量,或者温度降低1℃放出的热量。

二、比热容的符号与单位
比热容通常用符号C表示,单位是焦耳/千克·摄氏度(J/kg·℃)。

三、比热容的物理意义
比热容可以理解为物质在单位质量下改变单位温度时的吸热或放热能力。

它反映了物质吸热或放热的特性,是物质的重要物理属性之一。

四、比热容与温度的关系
物质的比热容与温度有关。

一般来说,物质的温度升高,其比热容会增大;而温度降低,其比热容会减小。

但也有例外,如水和冰在0℃以下比热容的变化情况较为特殊。

五、比热容的计算公式
比热容的计算公式为:C = Q/mΔt。

其中,Q表示热量,m表示质量,Δt表示温度变化。

使用这个公式,我们可以计算出物质的比热容。

六、比热容的实验测量
实验测量比热容是物理学中常见的实验之一。

通过测量物质在加热过程中的温度变化和吸收的热量,可以计算出物质的比热容。

实验方法包括混合法、冷却法、加热法等。

七、比热容的应用实例
比热容在生活和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空调和电暖器的设计中,需要考虑到不同物质的比热容;在农业领域,可以根据不同植物的比热容来估算其生长速度;在汽车工业中,可以通过改变发动机冷却液的比热容来提高发动机的效率。

此外,比热容还用于计算能源消耗、预测气候变化等方面。

最新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上册《比热容》精品课件

最新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上册《比热容》精品课件

3、在烈日当空的海边玩耍,你会发现沙子烫脚, 而海水却是凉凉的。这是为什么? 因为沙子的比热容比水的比热容小,在吸收相同热 量时,与水相同质量的沙子的温度会上升更高,所 以在烈日当空的海边,沙子烫脚而海水却是凉的。。
4、质量为2kg的某种物质温度从20℃升高到40℃时, 吸收的热量是1.88×104J,该物质的比热容是多少?
从上表中你可发现什么规律?
1、水的比热最大。 2、同种物质在不同状态时比热值不同。
比热容: 3.水的比热是4.2×103焦/(千克·℃)。
表示1千克水温度升高1摄氏度需要吸收 4.2×103焦的热量。 4. 比热是物质的特性之一,不同物质的比热一般
不同。
5.比热容反映了物质的吸热本领,比热越大,不 容易升温,也不容易降温。
关 于
度的热水给你捂手,你会选择哪一个?为什么?
热 2、如果有两个相同大小的热水袋,其中一个倒入 水 袋 80℃的热水另一个倒入 40℃的温水,你会选择哪一个?
的 为什么?
话 题
3、热水袋里装的是水,如果换成温度、质量和水一样
思 的其它物质,比如煤油、酒精、或者是沙,取暖效果一
考 样吗?
物质吸收(或放出)热量的 多少,除了与物质的质量和 温度变化有关外,还可能与 什么有关?
可能与物质的 种类有关。
探究活动 水和煤油谁的吸热能力强 让我们认识电加热器
探究活动 水和煤油谁的吸热能力强 根据猜想设计实验
方案一:取等质量的水和煤油,加热相同的时间 (吸收相等的热量)后,比较温度的变化。
方案二:取等质量的水和煤油,使其升高相同的 温度,比较加热的时间(吸收热量的多少)。
实验一
如果加热前后温度的变化量用Δt表示,则 Q吸=cmΔt Q放=cmΔt

初中物理比热容

初中物理比热容

比热容、热量计算一、本周知识概述物体吸收的热量不但与物体的质量、物体温度升高的多少有关,还与物质的种类有关。

夏天,在同样的阳光照射下,为什么水泥路面比路旁的草地要热?沙漠地区为什么会出现“早穿棉袄午披纱”的奇特景象?为什么暖气设备、汽车发动机中都要用水作循环剂呢?关键就在于要理解一个物理量即本周即将学习的比热容。

二、重难点知识精讲(一)比热容1、比热容: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1℃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叫这种物质的比热容,其单位是J/(kg·℃)。

(1)比热容是反映物质吸热或放热能力大小的物理量。

(2)比热容是物质的特性,每种物质都有自己的比热容,跟物质吸热或放热的多少无关,跟质量和温度无关。

(3)不同的物质比热容不同,同种物体的状态不同,比热容也不同。

2、有关比热容的应用(1)利用“不同的物质在质量和吸收的热量相同时,比热容小的物质升温快,比热容大的物质升温慢”解释自然现象。

(2)利用比热容特性,选择合适的应用材料。

3、热量的计算:物质吸热或放热的多少跟物质的比热容、质量和温度变化有关。

(1)计算热量的公式:Q吸=cm(t-t0)Q放=cm(t0-t)。

(2)通式:Q=cm△t(△t是变化的温度,即物体吸热时表示升高的温度,物体放出热量时表示降低的温度。

)(3)符号的意义及单位:Q(热量)—焦(J)c(比热容)—J/(kg·℃)m(质量)—千克(kg)t0,t(初温、末温)—摄氏度(℃)(4)热平衡方程:Q吸=Q放(在没有热损失时适用)4、热岛效应:燃料燃烧产生的内能大部分成为环境的热源;热机、电器等向环境散发热量,从而使城市的温度升高,这就是热岛效应。

例1、(南京,2001)给一定质量的水加热,其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如图中a图线所示。

若其他条件不变,仅将水的质量增加,则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图线正确的是()A.a B.b C.c D.d精析:本题是用温度—时间图像形象地表述了物体的吸热规律,对于这类题我们可以取定值进行比较得出结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讲 比热容
1.关于比热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降低1 ℃所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
B .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1 ℃所吸收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
C .比热容大的物质温度升高时吸热的能力强
D .比热容大的物质温度升高时吸收的热量多
2.煤油的比热容是2.1×103 J/(kg•℃),表示的物理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将一杯煤油倒掉一半后,它的密度_____,它的质量________,它的比热容________。

(后三空均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3.【2018•巴彦淖尔】根据表中的数据: 一些物质的比热容[J/(kg•℃)]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阳光照射下,干泥土比湿泥土升温慢
B .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所以沿海地区比内陆地区昼夜温差大
C .同种物质状态改变,比热容不变
D .质量相同的铝块和铜块升高相同的温度,铝块吸收的热量多 4.如图所示,两个相同规格的电加热器加热质量、初温都相同的不同液体。

若液体吸收的热量等于电加热器放出的热量,加热时间相同且液体均未沸腾,则( )
A .两杯液体吸收的热量相等
B .温度较低的液体吸收的热量较多
C .温度较高的液体吸收的热量较多
D .无法判断两杯液体吸收热量多少 5.为比较两种液体的吸热能力,小军用图中两个相同的装置做实验,实验器材还有天平和钟表。

收集的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物理量 物质 质量/g 初始温度/℃ 加热时间/min 最终温度/℃ 液体1 50 20 5 45 液体2
50
20
5
68
(1)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所示,此温度值是________℃。

(2)实验中,用___________间接反映液体吸收热量的多少。

(3)通过分析表中数据可知,________(填“液体1”或“液体2”)的吸热能力较强。

物理学上用________这个物理量来描述物质的吸热能力。

6.有质量和形状均相同、材料不同的两个金属块,放在沸水中加热
较长时间,取出后立即放在0 ℃的大冰块上,能使冰块熔化较多的金属块应具有( )
A .较大的体积
B .较大的密度
C .较大的比热容
D .较高的熔点
7.【2017•广州】甲、乙两物体质量都为1 kg ,丙物体质量为2 kg ,三个物体温度都升高1 ℃,吸收热量如图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乙的比热容与丙的相等
B .甲的比热容比乙的大
C .甲的温度升高1 ℃,需吸收2 000 J 的热量
D .甲、乙的温度都降低1 ℃,乙比甲放出的热量多 8.【2018•扬州】如图所示是发动机采用循环流动的水进行冷却,这是利用水的________较大的特性。

若水箱中装有10 kg 的水,水温上升10 ℃,水吸收的热量为________J 。

[c 水=4.2×103 J/(kg•℃)]
9.【中考•东营】为了取暖,每天需要给房间供热4.2×107 J 。

若流进房间散热器的水温是60 ℃,流出的水温是
水 4.2×103 干泥土 约0.84×103 冰 2.1×103 铜 0.39×103 沙石
约0.92×103

0.88×103
56 ℃,则每天需要________kg的水流经散热器。

[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
10.在冬天为了使房间里保持一定的温度,每小时需要供给4.2×106 J的热量。

若进入散热器的水的温度是80 ℃,从散热器流出的水的温度是72 ℃,问每小时要供给散热器多少80 ℃的水?[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
11.【2018•泰安】标准大气压下,质量为0.5 kg、温度为70 ℃的水放出4.2×104 J的热量,水的温度降低了多少摄氏度?[c水=4.2×103 J/(kg•℃)]
12.【2017•德阳】质量和初温相同的甲、乙两种液体,经同一加热器加热相同的时间后甲的温度大于乙的温度,则甲液体的比热容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乙液体的比热容。

如果乙液体的质量
为1 kg,初温为20 ℃,加热一段时间后温度升高到50 ℃,吸收的热量为1.26×105 J,则
乙液体的比热容为____________J/(kg•℃)。

13.【中考·成都】用相同的电加热器分别对质量相等的A和B两种液体加热(不计热量损
失),如图是A和B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的比热容与B的比热容之比为2∶1 B.A的比热容与B的比热容之比为2∶3
C.都加热t时间,B吸收热量比A吸收热量多D.A和B升高相同的温度,B吸收热量较多14.【2018·济宁】将盛有凉牛奶的瓶子放在热水中(如图所示),通过________方式改变牛奶的内能,图乙是250 g牛奶与热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则牛奶在加热过程中吸收的热量为________J。

[c牛奶=4.2×103 J/(kg·℃)] 15.小红在实验室利用电加热器加热,完成了冰的熔化实验,并描绘出冰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关系图线(如图所示)。

实验时,冰的质量为0.5 kg,相同时间内水和冰吸收的热量相同,水的比热容为4.2×103 J/(kg·℃)。

(1)根据图线求CD段水和AB段冰吸收的热量分别是多少?
(2)求冰的比热容。

16.【2018•益阳】工匠用钢铁打制刀具时,有一个重要流程叫“淬火”,把刚打制成型的刀具放到炉火中充分煅烧,然后将其迅速放入水中骤冷。

现有一成型的合金钢刀具的质量为1 kg,温度为20 ℃,放入836 ℃的炉火中煅烧足够长时间,迅速取出放入5 kg、20 ℃的水中冷却,最后与水达到共同的温度,不计过程中的热量损失,c 水=4.2×103J/(kg•℃),c合金钢=0.42×103 J/(kg•℃),求:
(1)此刀具在炉火中吸收了多少热量?
(2)淬火后水的温度为多少摄氏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