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汐成因另探-模板
潮汐现象及其成因
春分点、秋分点、 (三)春分点、秋分点、升交点及降交点
太阳从南向北穿过天赤道的点称为春分点(一般用γ表示),从北向南穿过 太阳从南向北穿过天赤道的点称为春分点(一般用γ表示),从北向南穿过 ), 秋分点。 升交点( 天赤道的点称为秋分点 同样,月球由南向北和黄道相交的点称为升交点 天赤道的点称为秋分点。同样,月球由南向北和黄道相交的点称为升交点(一般 用Ω表示),由北向南和黄道相交的点称为降交点。 表示),由北向南和黄道相交的点称为降交点。 ),由北向南和黄道相交的点称为降交点 升交点平均以每小时0.002 沿黄道西退,即每年沿黄道向西移动约19 21’。 升交点平均以每小时0.002o沿黄道西退,即每年沿黄道向西移动约19o21 。 约经过18.61年 升交点可在黄道上移动一周。由于升交点的西退, 约经过18.61年,升交点可在黄道上移动一周。由于升交点的西退,使得白道面 18.61 与天赤道面的交角发生变化。当升交点位于春分点时,此交角达最大(23o27’+ 与天赤道面的交角发生变化。当升交点位于春分点时,此交角达最大( 27 + 09’=28 36’);而当升交点位于秋分点时,为最小( );而当升交点位于秋分点时 09’=18 18’) 5o09 =28o36 );而当升交点位于秋分点时,为最小(23o 27 ’ -5o09 =18o18 ) (四)赤纬、时角和天顶距 赤纬、 从天赤道沿着天体的时圈至天体所张的角度称为该天体的赤纬 赤纬, 1.赤纬 从天赤道沿着天体的时圈至天体所张的角度称为该天体的赤纬, 常用δ表示。以天赤道为赤纬0 向北为正,向南为负,分别从0 常用δ表示。以天赤道为赤纬0o,向北为正,向南为负,分别从0o到90o。 2.时角 观测者所在的天子午圈与天体时圈在天赤道上所张的角度称为 时角。时角是沿着天赤道由观测者的天子午圈向西量至天体时圈,可从0 时角。时角是沿着天赤道由观测者的天子午圈向西量至天体时圈,可从0o到 当天体上中天时,时角为0 当天体下中天时,时角为180 360o。当天体上中天时,时角为0o ;当天体下中天时,时角为180o。 在天体方位圈上,天体与天顶之间所张的角度称为天顶距 天顶距。 3.天顶距 在天体方位圈上,天体与天顶之间所张的角度称为天顶距。它 由天顶起算, 量到180 由天顶起算,由0o量到180o。
潮汐变化的原因范文
潮汐变化的原因范文潮汐是指地球上海洋表面水位的周期性升降现象。
潮汐的变化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所致。
下面将从引力、惯性、地球自转、大气压力和地球结构等方面来解释潮汐变化的原因。
首先,引力是导致潮汐变化的最主要原因之一、太阳和月球对地球有着巨大的引力,尤其是月球对地球的引力影响最为显著。
月球靠近地球,它的引力使得地球表面的水向月球一侧聚集,形成了涨潮。
而月球引力对地球另一侧的作用较小,使得那一侧的海水也被引向月球,形成了涨潮。
因此,地球上就形成了两个高潮区和两个低潮区。
类似地,太阳的引力也对地球表面的水位产生影响,尽管太阳的引力相比于月球引力较弱,但在一些条件下,太阳和月球的引力可以相互叠加,从而导致更大幅度的潮汐变化,这就是春潮和大潮。
其次,惯性也是潮汐变化的原因之一、地球自转速度较快,使得地球上的物体都具有一定的惯性。
当地球上出现涨潮时,地球自转的惯性使得水体继续向东方流动,导致低潮区形成。
相反,当发生退潮时,惯性使得地球上的水体继续向西方流动,从而形成高潮区。
此外,地球自转也会对潮汐变化产生影响。
地球自转周期为24小时,而潮汐的周期通常比地球自转周期稍长。
这意味着,当地球自转时,海水流动相对于地球而言是呈慢慢向东方移动的,导致潮汐变化相对于地球表面是向西方移动的。
同时,大气压力也会对潮汐变化产生一定的影响。
大气压力的变化会造成海水表面的压力差异,从而影响海水的运动。
当地面气压较低时,海水会受到较高的气压影响而上升,形成涨潮。
相反,当地面气压较高时,海水受到气压减小的影响而下降,形成退潮。
最后,地球的结构也会对潮汐变化产生一定的影响。
地球的形状并非完全球状,而是呈现出稍微扁平的椭球形。
这意味着,地球不同位置上的重力场强度是不均匀的,给潮汐形成以不对称性,从而影响潮汐变化的幅度。
总之,潮汐变化是由引力、惯性、地球自转、大气压力和地球结构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所致。
这些因素综合影响着地球上海洋表面的水位变化,形成涨潮和退潮的周期性现象。
最新7.1-潮汐成因与不等现象汇总课件ppt
,即24h
三、潮汐不等
2.潮汐的半月不等 semi-menstrual inequality of tide 1)产生原因 ·月球、太阳、地球在空间相对位置的改变,月引
潮力和太阳引潮力的合力共同作用,引起潮汐半 月不等现象
• ①张贴布告;②千言万语; • ③桂花飘香时;④人人动手; • ⑤不往水路去; • ⑥蛇蜕入药得美名; ⑦倚天长剑劈昆仑
谜底:①祟(出示) ②够 ③朕(八月天) ④竿(个个干) ⑤赶⑥袭 ⑦崭(斩山)
• 猜谜的时候,常常要把这几种方法结合起 来运用。
都有两次高潮和低潮,两次潮汐高度和时间间隔 接近,我国大部分港口属于半日潮港口,如青岛 、巴拿马
五、潮汐类型与潮汐术语
·日潮港:在半月中至少有连续1/2以上天数出现 日潮,而在其余日子则为半日潮,我国南海许多 地点的潮汐属于全日潮港,如北部湾、德顺港
·混合潮港:介于半日潮与全日潮之间
五、潮汐类型与潮汐术语
五、潮汐类型与潮汐术语
·高高潮HHW、低高潮LHW、高低潮HLW、低低 潮LLW
·潮龄tide age:由朔望至实际大潮发生的时间间 隔
·平均高潮间隙MHWI、平均低潮间隙MLWI
五、潮汐类型与潮汐术语
五、潮汐类型与潮汐术语
总结
潮汐产生的原因------天体引潮力的作用,其中主要 是月球的引潮力
二、潮汐的基本成因
3.月球引潮力及月潮椭圆体 1)月球引潮力
二、潮汐的基本成因
二、潮汐的基本成因
二、潮汐的基本成因
2)月潮 椭圆体
二、潮汐的基本成因
3)潮汐的形成
潮汐成因的正确解释
潮汐成因的正确解释
潮汐是地球上海洋表面周期性涨落的现象,它的成因是由于地球与月球和太阳的引力相互作用造成的。
地球上所有的物体都会受到其他物体的引力作用,包括海洋表面的水。
当月球靠近地球的一侧,月球的引力作用使得海洋表面的水被吸引向月球靠近的一侧,形成涨潮。
与此同时,地球的引力也对海洋表面的水起到一定的作用,使水受到一种离心力的影响,导致水呈现两个潮峰、两个潮谷的形状。
当月球位于地球的另一侧时,水受到离心力的作用较大,形成退潮。
太阳也对地球上的海洋产生引力作用,尽管太阳的引力作用比月球的强度要小很多。
当太阳与月球处于同一直线上时(满月或新月),太阳和月球的引力相互叠加,使得涨潮的幅度增大,称为春潮。
当太阳和月球的引力方向相对垂直时(上弦或下弦),太阳和月球的引力互相抵消,使涨潮的幅度减小,称为弛潮。
综上所述,潮汐的成因是地球与月球和太阳的引力相互作用导致海洋表面水位周期性涨落的结果。
观潮试讲备课模板及教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 学生能够了解潮汐现象的基本原理。
- 学生能够描述潮汐的形成过程和特点。
- 学生能够识别不同类型的潮汐。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讨论和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
- 通过小组合作,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自然现象的兴趣和好奇心。
-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认识到保护海洋环境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1. 潮汐的形成原理。
2. 潮汐的特点和类型。
3. 观潮的注意事项和方法。
三、教学难点1. 潮汐形成原理的深入理解。
2. 不同类型潮汐的区分。
四、教学准备1. 多媒体课件,包括潮汐形成原理的动画、图片等。
2. 观潮地点的资料,如潮汐表、观潮地点介绍等。
3. 实验器材,如水位计、计时器等。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展示海洋潮汐的图片或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提问:你们知道什么是潮汐吗?潮汐是如何形成的?(二)新课讲授1. 潮汐的形成原理- 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潮汐形成的动画,解释月球和太阳对地球潮汐的影响。
- 学生讨论:月球和太阳是如何影响地球潮汐的?2. 潮汐的特点和类型- 介绍潮汐的特点,如周期性、涨落等。
- 讲解不同类型的潮汐,如春潮、秋潮、半日潮、全日潮等。
- 学生举例说明生活中常见的潮汐现象。
3. 观潮的注意事项和方法- 分享观潮的经验和技巧。
- 强调观潮时的安全注意事项。
(三)课堂活动1. 小组讨论:设计一次观潮活动,包括地点选择、时间安排、安全措施等。
2. 实验活动:使用水位计和计时器,观察和记录潮汐的变化。
(四)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潮汐的形成原理和特点。
2. 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观察和思考潮汐现象。
六、作业布置1. 收集关于潮汐的资料,如新闻报道、科普文章等。
2. 撰写一篇关于观潮的观察日记。
七、教学反思1. 学生对潮汐现象的兴趣和参与度。
2. 教学方法的有效性,如多媒体课件、实验活动等。
潮汐现象及其成因
(2)引潮力的水平分力随天顶距θ的变化而变化,而且有一定 的变化周期,诚然,水位振动也应随地月的相对位置而有复杂的周 期变化。
分点潮和回归潮
3、潮汐成因及潮汐理论
(1)引潮势:自地心(the earth‘s center)移动单 位质量物体克服引潮力所做功。 等势面
(2)潮汐静力学理论(或称平衡潮理论)
理论假定;形成潮汐椭球
(3)潮汐的不等现象 分点潮和回归潮 、 朔望大潮和两弦小潮 近点潮与远点潮 潮汐的年不等现象 潮汐多年不等现象
7理论表明朔望日必发生大潮但实际上多数的地方大潮出现在朔望日之后两天左右即大潮出现的时间比朔望日的时间迟后数天这迟后的天数称为分潮符号即假想天体符名称周期平太阳时相对振幅取m2100半日分潮太阴主要半日分潮太阳主要半日分潮太阴椭率主要半日全日分潮太阴太阳赤纬全太阴主要全日分潮太阳主要全日分潮太阴椭串主要全日浅水分潮太阴浅水14日分潮太阴浅水16日分潮太阴太阳浅水14124211200012658119672393425819240662686862106140610310046519112754441519379常用的8个分潮和3个浅水分潮
(三)春分点、秋分点、升交点及降交点
太阳从南向北穿过天赤道的点称为春分点(一般用γ表示),从北向南穿过 天赤道的点称为秋分点。同样,月球由南向北和黄道相交的点称为升交点(一般 用Ω表示),由北向南和黄道相交的点称为降交点。
升交点平均以每小时0.002o沿黄道西退,即每年沿黄道向西移动约19o21’。 约经过18.61年,升交点可在黄道上移动一周。由于升交点的西退,使得白道面 与天赤道面的交角发生变化。当升交点位于春分点时,此交角达最大(23o27’+ 5o09’=28o36’);而当升交点位于秋分点时,为最小(23o 27 ’ -5o09’=18o18’)
潮汐的成因
第三节潮汐一、潮汐及其类型詹傅钧、张翔、王景清、郑瑜海水为什么会涨落?记忆中,大海广阔无边。
海水涨落,周而复始。
去过海边的孩纸们都会注意到,下午时分去看海,海水离海岸还有点远,到了落日时分,海水离海岸越来越近。
潮汐现象在海边,每天都可以看到海水的涨退。
这种涨退具有非常明显的规律,有的地方一天涨退一次,有的地方一天涨退两次。
潮汐的定义海水由于月亮和太阳的引力作用而产生的周期性涨退现象,白天称潮,夜晚称汐,总称“潮汐”。
它包括海面周期性垂直涨退和海水周期性水平流动,习惯上前者称潮汐,后者称潮流。
⏹潮汐要素:描述潮汐运动的术语。
⏹高潮:在潮汐涨落的每一周期内,当水位上涨到最高位置时,叫做高潮或满潮。
⏹低潮:在潮汐涨落的每一周期内,当水位下降到最低位置时,叫做低潮或干潮。
⏹平潮和停潮:当潮汐达到高潮或低潮时,海面在一段时间内既不上升也不下降。
⏹高潮时:平潮的中间时刻。
⏹低潮时:停潮的中间时刻。
⏹潮差:相邻的高潮与低潮的水位差。
⏹月潮间隙:由月球的上中天时刻到其后的第一个高潮时和低潮时,分别叫高潮间隙和低潮间隙,合称月潮间隙。
潮汐的涨退现象是因时因地而异的,但从涨退周期来说,可以分为4种类型:1、半日潮:在一个太阳日内,两次潮汐,且相邻的高潮或低潮的潮高几乎相等,涨落潮时也几乎相等。
2、全日潮:半个月内有连续7天以上在一个太阳日内,只有一次潮汐。
3、不正规半日潮:在一个太阳日内,有两次潮汐,但潮差不等,涨落潮时也不等。
4、不正规全日潮:在半个月内,较多天数为不规则半日潮,有时一天发生一次潮汐,但不超过7天。
二、潮汐的成因问题: 1、问:对同一个地点而言,每天涨潮、退潮之间的潮差皆相同嗎?为什麼?答:(1)不同。
(2)因月球绕地公转。
(3)而且有『大潮』与『小潮』之分。
2、你是否觉得奇怪,既然都受到月球引力,为何C处的海水沒有往地表靠近,反而远离地表?答:①A所受的月球引力比B(地球中心)大,潮水自然吸引向月球,形成涨潮;②C所受的月球引力比B小,水位也会涨起。
潮汐形成的原因_潮汐是怎么形成的
潮汐形成的原因_潮汐是怎么形成的 海⽔的涨落发⽣在⽩天叫潮,发⽣在夜间叫汐,所以也叫潮汐。
⼈们对于潮汐的形成原因都感到好奇。
下⾯由店铺为你详细介绍潮汐的相关知识。
形成潮汐的原因 万有引⼒定律表明引⼒的⼤⼩和两个物体质量的乘积成正⽐,和它们之间距离的平⽅成反⽐。
太阳对地球的引⼒⽐⽉球对地球的引⼒要强⼤得多,但太阳的引潮⼒却不到⽉球的1/2。
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引起海⽔涨落的引潮⼒(或称起潮⼒)虽然起因是太阳和⽉球的引⼒,但却⼜不是太阳和⽉球的绝对引⼒,⽽是被吸引物体所受到的引⼒和地⼼所受到的引⼒之差。
引潮⼒和引潮天体的质量成正⽐,和该天体到地球的距离的平⽅成反⽐。
因为太阳的质量是⽉球质量的27023369倍,⽽⽇地间的平均距离是⽉地间平均距离的389倍,所以⽉球的引潮⼒是太阳的引潮⼒的2.17倍,因⽽从⼒学上证明潮汐确实主要由⽉球引起。
打个⽐喻,如果某地潮⽔最⾼时有10⽶⾼,差不多7⽶是⽉球造成的,太阳的贡献只有3⽶,其他⾏星不⾜0.6毫⽶。
太阳的引潮⼒虽然不算太⼤,但能影响潮汐的⼤⼩。
有时它和⽉球形成合⼒,相得益彰,有时是斥⼒,相互牵制抵消。
在新⽉或满⽉时,太阳和⽉球在同⼀⽅向或正相反⽅向施加引⼒,产⽣⾼潮;但在上弦或下弦时,⽉球的引⼒作⽤对抗太阳的引⼒作⽤,产主低潮。
其周期约半⽉。
从⼀年看来,也同样有⾼低潮两次。
春分和秋分时,如果地球、⽉球和太阳⼏乎在同⼀平⾯上,这时引潮⼒⽐其他各⽉都⼤,造成⼀年中春、秋两次⾼潮。
潮汐形成的原因 此外,潮汐与⽉球和太阳离地球的远近也有关系。
⽉球的公转轨道是个椭圆,⼤约每27.55天靠近地球和远离地球⼀次,近地潮要⽐远地潮⼤39%,当近地潮与⾼潮重合时,潮差特别⼤,若远地潮与低潮重合时,潮差就特别⼩。
地球围绕太阳的公转轨道也是椭圆,在近⽇点太阳引⼒⼤,潮汐强,远⽇点,引⼒⼩,潮汐弱。
从⼀天看来,因地球⾃转和⽉球公转,潮汐波由东向西,沿周⽇运动的⽅向传播,⼀次潮汐涨落经历的时间是半个太阴⽇,即12⼩时25分,也就是所谓的半⽇潮,⽣活在海边上的⼈,每天都可以看到海⽔有规律地升落两次。
潮汐研究实验报告范文
潮汐研究实验报告范文1. 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研究潮汐的形成原因及其规律,探讨潮汐与天体引力之间的关系,并分析潮汐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影响。
2. 实验原理潮汐是海洋中水位周期性升降的自然现象,其形成原因主要是地球与月球、太阳之间的引力互相作用。
根据牛顿万有引力定律,地球上的水分子受到月球和太阳的引力作用,会产生周期性的起伏运动。
3. 实验步骤1. 收集潮汐数据:在实验过程中,我们收集了相邻三天的潮汐数据,包括水位高度和时间。
2. 数据分析:通过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我们计算了潮汐的振幅和周期,并绘制了相关的图表和曲线。
3. 探究引力关系:结合实验数据,我们对潮汐与月球、太阳之间的引力关系进行了讨论,进一步验证了实验原理。
4. 生态系统影响:我们还研究了潮汐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影响,并进行了解释和分析。
4. 实验结果与分析根据实验数据分析,我们得出如下结论:1. 潮汐的振幅和周期与地理位置有关,不同地域的潮汐规律存在差异。
2. 潮汐与月球之间存在显著的引力关系,月球的引力对潮汐的形成起到了重要作用。
3. 太阳的引力也会对潮汐产生影响,尤其是在春潮和大潮时期,太阳与月球的引力叠加效应导致潮汐振幅增大。
4. 潮汐对海洋生态系统有重要影响,它为海洋生物提供了适宜的生活条件,同时也对海岸线的侵蚀和沉积过程产生影响。
5. 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加深了对潮汐形成原因及规律的理解。
潮汐现象是世界上许多沿海地区的重要自然特征,对于海洋生态系统和人类活动都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更深入的研究,我们可以进一步探索潮汐规律的变化和其它天体之间的关系,为改善沿海地区的生态环境和开展相关活动提供有效的参考。
6. 实验改进尽管本次实验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由于实验条件的限制,还存在一些改进的空间:1. 潮汐数据的采集范围可以进一步扩大,包括更多地理位置和时间跨度的数据,以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2. 可以结合模型和计算方法来对潮汐进行数学建模,从而更好地预测和解释潮汐现象。
3_1潮汐
A 4
A 1
P A 2 E
A 3
END
上海海事学院航海教研室
退出
三、潮汐不等
1. 周日不等
成因:0 且 0 D 1 现象: Z M 1 0 : 两次HW潮高不等; Q1 涨落潮时间不等; =0 :无不等现象(半日潮)。 >90o- :一次高潮与一次低潮(日 潮)。 特点: 、愈大,现象愈显著。
退出
月球(Moon)和地 球组成月地系, 它们共同绕着月地质 量中心(位于月地中 心连线上,离地球中 心的距离约等于3/4地 球半径)自西向东运 转。
pn
END
上海海事学院航海教研室
退出
2)惯性离心力
地球绕月地共有质心 平动时,受到惯性离 心力F2的作用。 惯性离心力的特征
大小:各地相等, 同地心E
P N L Z 2 Q 2 L ' D 2 Z 3 Q 3
P S
END
上海海事学院航海教研室
退出
2. 潮汐半月不等
成因:太阳引潮力(月、地和太阳相互位置变化) 太阳引潮力特点: 半月不等演示 月引潮力是太阳引潮力的2.17倍; 半日潮周期约为12h。 月相演示 现象: 新月/满月:引潮力相互叠加->大潮 上弦/下弦:引潮力部分抵销->小潮 月相变化 潮汐半月变化规律
END
上海海事学院航海教研室
退出
新月/满月时潮汐现象
月潮椭圆体 太阳潮椭圆体 大潮 P 满月 月引潮力 太阳引潮力 新月 太阳
太阳引潮力和月引潮力相互叠加 高潮最高,低潮最低->大潮(spring tide)
END
潮汐现象及其成因课件
潮汐现象的分类
01
02
03
半日潮
一个太阴日(约24小时50 分钟)发生两次高潮和两 次低潮。
全日潮
一个太阴日只发生一次高 潮和一次低潮。
混合潮
一个月内有些日子出现两 次高潮和两次低潮,有些 日子则出现一次高潮和一 次低潮。
潮汐现象的地理分布
受地球自转、地月距离、地球赤道半径、地球表面地形等因素影响,潮汐现象在地 球上的分布具有区域性特征。
潮汐观测的意义与作用
潮汐观测对于海洋科学研究、海洋经 济发展、海洋环境保护等领域具有重 要意义。
通过潮汐观测可以预测潮汐变化,为 海洋经济发展提供重要参考依据,避 免因潮汐影响而造成损失。
通过潮汐观测可以深入了解潮汐规律 和成因,为海洋科学研究提供重要数 据支持。
通过潮汐观测可以监测海洋环境变化 ,为海洋环境保护提供重要依据,及 时发现和应对环境问题。
气候条件
气候条件如温度、降水等 也会影响海水的流动和分 布,从而影响潮汐现象。
地震潮汐成因
地震波传播
地震波在地壳中传播时,会引发 地壳的振动和变形,进而影响海
水的涨落。
海底地质构造
海底地质构造如海沟、岛弧等对潮 汐现象产生影响,因为它们会影响 地壳的应力和变形。
地震活动周期
地震活动的周期性变化也会对潮汐 现象产生影响。
航海和渔业
潮汐对航海和渔业生产有重要影响,合理利用潮 汐规律可以提高航行安全和捕鱼效率。
港口建设
在港口选址和建设中,需要考虑潮汐对港口水位 的影响,以确保港口的安全和正常运行。
海岸防护
潮汐带来的水动力作用对海岸线有侵蚀和搬运作 用,需要采取措施进行海岸防护和治理。
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影响
海洋潮汐的物理成因
r(o 示 地 zo r 表
图 1 F指 万 有 引 力 , 指 向心力 , 指 引 潮 力
球 中心到太 阳 中心的距 离) 但 其 它位置 的质 量 ,
振动 , 重型车 辆 、 车行驶 时 引起 的地 面振 动 , 列 暂
不 列入 地震分 类 。 5 物理教 师 的责任[ 1
海洋 潮 汐 现 象 是 海 水 运 动 的 一 种 主 要 形 式, 海洋 潮汐现 象是 指海水 水面 时 而上涨 时 而下 落 , 涨 落周期 一 般 约为 半 天 , 些 区域 有些 时 其 有 候 涨落周 期为 一 天 , 海洋 潮 汐 是 怎 样 形 成 的呢 ?
原 来 , 洋 潮 汐 的 形 成 与 地 、 、 三 者 之 间 的 万 海 日 月
和 背 日侧 。
1 2 月 亮 引 潮 力 .
2 1 大 潮 和 小 潮 .
海 洋潮 汐是 由地 、 月 的 相 互 作 用 和 相对 日、
人类 对地震 之源 的认 识 , 即对 大 地深 处 的 秘密 的
提前 做些 地震 时 的避难 逃生 演练 , 熟悉 避难 逃 生
的方 法 技 巧 , 真 有 大地 震 来 临 时 才 能 临震 不 当
乱 , 方设 法保 住 师生们 珍贵 的生命 。 想
参考文献 :
[]赵 林 轩 . 震 ( atq a e)的 多 媒 体 教 学. 理 教 1 地 E rh uk s 物
作乒乓球 , 么我们 连乒乓球壳还没有 钻透呢 。 那
目前 我们 的防 震抗震 工作 只能 是经 常监 测 , 留心观察 , 意有 无地震 前兆 或有无 地 震前 的 异 注 常现 象 。 重 要 的 方 法 还 是 把 建 筑 物 修 得 结 实 最
潮汐成因另探.doc
潮汐成因另探作者:佚名来源:《发明与创新(学生版)》2005年第05期潮汐的成因并非来自月球引力,而是由于太阳的光热在时间和空间上分配不均,造成不同海域因“热胀冷缩”现象而产生的海水运动。
同时地球自转也是潮汐形成的一个原因。
驳斥月球引力说当初牛顿在说到超距作用的引力时,同时又认为他的发现成功地解释了地球的潮汐现象。
以至于到今天科学界还是沿用此解释。
对此我提出了“广义惯性”这一概念,月球是处于“广义惯性运动状态”,没有真正的外力正在作用于它,当然,同时它也没有“力”作用于其他的“物体”(月球的重力场不会延伸至地球上)。
所以,潮汐的成因需要重新解释。
(1)我首先质疑引力的作用解释,按引力定律计算,太阳的引力作用在地球上的值(本来就子虚乌有),比月球大上百倍。
按理潮汐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应该由太阳引起的。
这就是其矛盾之一。
(2)地球潮汐的引力成因的解释,到目前仍仅是“定性”解释。
而在解释钱塘江大潮时,说是月球的“满月”造成的,这实在是牵强附会的解释,我想凡是有点“科学头脑”的人要是仔细地想一想,都会得出一个结论:“满月”是“光”因素,与“力”因素有何关系?这是正确的科学态度吗?(3)如果月球对地球的海洋有这么大的“引力”作用,那么,就应该对环绕地球的卫星有更大的、“引力”作用,从而可以明显地表现在卫星的轨道的形状上,那为什么毫无表现呢?在此,航天局的“实践家”们引进了“引力范围”的解释,如果还是按“引力”的角度来运用“引力范围”概念,月球还是应该对卫星的轨道形状有非常大的影响,事实却不是这样。
在此,我提出了“重力场范围”的概念。
航天实践上的“引力范围”就是我说的“重力场范围”,但理解的意义不同。
从我的角度,出了我的月球“重力场范围”,月球就不会对卫星有任何作用。
当然,也就对地球上的海洋更没有任何作用。
月球的“重力场范围”不会延伸至地球上。
那么,地球上的潮汐现象的成因不是由于月球的“引力”造成的,又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我在此提出一个假说。
潮汐成因另探
潮汐成因另探提要我否定了潮汐的引力解释。
那么,我就提出了一个假说:潮汐的成因应该是由太阳的光热使海洋表面产生"热胀冷缩",又由于地球的自转,就形成了潮汐现象。
我的惯性三定律驳斥了地球潮汐现象就是由于月球的引力所导致的表述。
当初牛顿在说道猜测超距作用的引力时,同时又指出他的辨认出顺利地表述了地球的潮汐现象。
以至于至今天科学界还是延用此表述。
由我的"广义惯性",月球就是处在"广义惯性运动状态",没真正的外力正在促进作用之,当然,同时也没"力"促进作用于其它的"物体"(月球的重力场不能延展至地球上)。
于是,潮汐的成因须要再次表述。
一、在此,我们必须先把牛顿的"引力"的作用与后来变为"引力场"的作用分开来说明。
(1)我首先"批评"引力的促进作用表述,按引力定律排序,太阳的引力促进作用在地球上的值(本来就子虚乌有),比月球大上百倍。
按理潮汐现象的原因主要就是必须由太阳引发的。
这就是其矛盾之一;(2)地球潮汐的引力成因的解释,到目前仍仅是"定性"解释。
而在解释钱塘江大潮时,说是月球的"满月"造成的,这实在是牵强附会的解释,我想凡是有点"科学头脑"的人要是仔细地想一想,都会得出一个结论,"满月"是"光"因素,与"力"因素有何干系?这是真正的科学态度吗?(3)如果月球对地球的海洋存有这么小的"引力"促进作用,那么,就必须对环绕着地球的卫星存有更大的"引力"促进作用,从而可以显著地表现在卫星的轨道的形状上,那为什么没其整体表现呢?在此,航天局的"实践家"们引入了"引力范围"的表述,如果还是按"引力"的角度去运用"引力范围"概念,月球还是对卫星的轨道形状存有非常小的影响。
第一节 潮汐的基本成因和潮汐
mM fp k 2 x
上一页 停止放映 下一页
第 30 页
2.惯性离心力
月球绕地球的公转是在一个平衡引力系统下 的运动,确切地说,这种运动是月球和地球 绕着它们的公共质心(G)运动。 (1)地、月系统的公共质心(G) (2)地球上各点的惯性离心力
上一页 停止放映 下一页
第 31 页
(1)地、月系统的公共质心(G)
两个物体之间的万有引力,与其质量成正比, 与其距离的平方成反比,即: 式中: f—万有引力; k—万有引力系数; m1,m2—分别为两个物体的质量; r—两个物体之间的距离。
m1m2 f k 2 r
上一页 停止放映 下一页
第 28 页
(2)地球和月球之间的万有引力
mM mE f k 2 R
A4
上一页 停止放映 下一页
M
A1
P
A3
A2 E
第 46 页
5.半日潮(semi-diurnal tide)
(1)太阴日 月球连续两次上(下)中天的时间间隔称为一 个太阴日,约为24h50m。
上一页 停止放映 下一页
第 47 页
5.半日潮(semi-diurnal tide)
(1)太阴日 月球连续两次上(下)中天的时间间隔称为一 个太阴日,约为24h50m。 (2)潮汐周期 相邻两个高潮(低潮)的时间间隔(约为 12h25m)称为潮汐周期。
上一页 停止放映 下一页
第 14 页
6.潮汐与航海
(1)通过浅水区 (2)为了保证船舶安全地行驶在计划航线上 需随时掌握当地潮汐与潮流资料,观测船位, 调整航向。
上一页 停止放映 下一页
潮汐现象是如何产生的潮汐形成的机制原理
潮汐现象是如何产生的潮汐形成的机制原理潮汐现象是沿海地区的一种自然现象我们的祖先为了表示生潮的时刻,把发生在早晨的高潮叫潮,发生在晚上的高潮叫汐。
这是潮汐的名称的由来。
那么,大家知道潮汐现象是如何产生的吗?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关于潮汐形成的机制原理,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吧~ 潮汐形成的机制原理海水有涨潮和落潮现象,海水在潮汐现象发生示意图涨潮时被称为“潮”,在落潮时则被称为“汐”,潮汐现象是如何产生的呢?原来,海水在跟随地球自转的同时,也受到了月球和太阳的引力,这种力被称为“引潮力”,在新月或满月时,太阳和月球的引力在同一直线上,方向一致或相反,产生高潮,这时的潮汐比较强;而在上弦月或下弦月时,月球的引力作用会分解太阳的引力作用,这时的潮汐也就会比较小了。
此外,潮汐还会受地理环境、海岸位置、洋流运动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潮汐的定义分类由于日、月引潮力的作用,使地球的岩石圈、水圈和大气圈中分别产潮汐生的周期性的运动和变化,总称潮汐。
作为完整的潮汐科学,其研究对象应将地潮、海潮和气潮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但由于海潮现象十分明显,且与人们的生活、经济活动、交通运输等关系密切,因而习惯上将潮汐(tide)一词狭义理解为海洋潮汐。
固体地球在日、月引潮力作用下引起的弹性—塑性形变,称固体潮汐,简称固体潮或地潮。
海水在日、月引潮力作用下引起的海面周期性的升降、涨落与进退,称海洋潮汐,简称海潮。
大气各要素(如气压场、大气风场、地球磁场等)受引潮力的作用而产生的周期性变化(如8、12、24小时)称大气潮汐,简称气潮。
其中由太阳引起的大气潮汐称太阳潮,由月球引起的称月球潮汐。
咸潮,主要是由旱情引起的,一般发生在上一年冬至到次年立春清明期间,由于上游江水水量少,雨量少,使江河水位下降,由此导致沿海地区海水通过河流或其他渠道倒流到内陆区域。
咸潮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氯化物的含量上,按照国家有关标准,如果水的含氯度超过250毫克/升就不宜饮用。
潮汐的形成是受什么因素的影响
潮汐的形成是受什么因素的影响
地球上出现的潮汐是由地月吸引力引起的,地月吸引力使得地球岩石圈、水圈和大气圈中会产生周期性的运动和变化,被称为“潮汐”,分为地潮、海潮和汽潮。
扩展资料
潮汐的分类
半日潮型:一个太阴日内出现两次高潮和两次低潮,前一次高潮和低潮的'潮差与后一次高潮和低潮的潮差大致相同,涨潮过程和落潮过程的时间也几乎相等(6小时12.5分)。
我国渤海、东海、黄海的多数地点为半日潮型,如大沽、青岛、厦门等。
全日潮型:一个太阴日内只有一次高潮和一次低潮。
如南海汕头、渤海秦皇岛等。
南海的北部湾是世界上典型的全日潮海区。
混合潮型:一月内有些日子出现两次高潮和两次低潮,但两次高潮和低潮的潮差相差较大,涨潮过程和落潮过程的时间也不等;而另一些日子则出现一次高潮和一次低潮。
我国南海多数地点属混合潮型。
如榆林港,十五天出现全日潮,其余日子为不规则的半日潮,潮差较大。
向你推荐的相关文章
相关文章列表
微信扫码分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潮汐成因另探
提要
我否定了潮汐的引力解释。
那么,我就提出了一个假说:潮汐的成因应该是由太阳的光热使海洋表面产生”热胀冷缩”,又由于地球的自转,就形成了潮汐现象。
我的惯性三定律否定了地球潮汐现象是由于月球的引力所造成的解释。
当初牛顿在说怀疑超距作用的引力时,同时又认为他的发现成功地解释了地球的潮汐现象。
以至于到今天科学界还是沿用此解释。
由我的”广义惯性”,月球是处于”广义惯性运动状态”,没有真正的外力正在作用之,当然,同时也没有”力”作用于其它的”物体”(月球的重力场不会延伸至地球上)。
于是,潮汐的成因需要重新解释。
一、在此,我们必须先把牛顿的”引力”的作用与后来变为”引力场”的作用分开来说明。
(1)我首先”质疑”引力的作用解释,按引力定律计算,太阳的引力作用在地球上的值(本来就子虚乌有),比月球大上百倍。
按理潮汐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应该由太阳引起的。
这就是其矛盾之一;
(2)地球潮汐的引力成因的解释,到目前仍仅是”定性”解释。
而在解释钱塘江大潮时,说是月球的”满月”造成的,这实在是牵强附会的解释,我想凡是有点”科学头脑”的人要是仔细地想一想,都会得出一个结论,”满月”是”光”因素,与”力”因素有何干系?这是真正的科学态度吗?
(3)如果月球对地球的海洋有这么大的”引力”作用,那么,就应该对环绕地球的卫星有更大的”引力”作用,从而可以明显地表现在卫星的轨道的形状上,那为什么没有其表现呢?在此,航天局的”实践家”们引进了”引力范围”的解释,如果还是按”引力”的角度来运用”引力范围”概念,月球还是对卫星的轨道形状有非常大的影响。
在此,我的重力场的”范围”概念与原来的”引力范围”的概念不同。
航天实践上的”引力范围”就是我的”重力场范围”,但理解的意义不同。
从我的角度,出了我的月球”重力场范围”,月球就不会对卫星有”一点”作用。
当然,也就对地球上的海洋更没有”一点”作用。
月球的”重力场范围”不会延伸地球上。
那么,地球上的潮汐现象的成因不是由于月球的”引力”造成的,又是什么原
因造成的呢?我在此提出一个假说。
二、我的假说:
地球上的潮汐成因是由于太阳光照射在海洋面上,白天被太阳光照射的海洋面被加热,海洋的”水”就有”热胀”效应。
而在夜间,海洋被加热的”水”的热量就向空气中传递,就又”冷缩”了。
于是,又由于地球的自转,就有了”潮汐现象”。
虽然,其”热胀冷缩”效应很小,但由于此微小的”热胀冷缩”在广大的海洋面上的”积累”,也就造成了”潮汐”。
我可以解释”钱塘江大潮”的原因。
钱塘江大潮发生在每年的阴历八月,这正是”秋分”时节。
太阳的光照在地球上的”中心点”正是在”赤道”上。
由于地球从西向东自转,太阳在每天的开始照在太平洋的大部分的热量,且是在美国的西海岸上开始,于是,随着地球的自转,被加热而”热涨”的太平洋的”水”向”西推进”,到了下午,就推进到了中国的东海岸。
钱塘江正是在此”东”的正面,且由于其地理形状的特点,就产生了”大潮”。
如果是”春分”时节,太阳在每天的开始照在太平洋的大部分的热量,且是在南美洲的西海岸开始,所以,传递到中国的东海岸上的潮汐的”峰值”就比较小。
有一个可以验证我的此假说的”现象”。
按我的解释,”内陆海”比起太平洋及大西洋来很小,但是也应该有”微弱”的”热胀冷缩”的效应,而且其”潮汐”很有规律。
按此理,如果是阴天,此”潮汐”现象就不明显。
在西亚的”里海”可以验证我的假说的成立与否。
参考文献
马英卓:引力是产生出来的,〈科学〉(科学美国人中文版)杂志,1998年第五期。
马英卓:引力与广义力学、整体天体,〈科学〉(科学美国人中文版)杂志,1999年第三期。
马英卓:惯性力学与整体科学体系,《科学》(科学美国人中文版)杂志,20XX年第七期。
马英卓:等效原理的对与错,《当代物理世界-物理论文集》站。
马英卓:万有引力真的失灵了吗?《当代物理世界-物理论文集》站。
马英卓:用惯性力学三定律解力学习题。
《当代物理世界-物理论文集》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