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学常规检查制度
小弟八联办小学教学常规周查月结检查制度

小弟八联办小学教学常规周查月结检查制度为进一步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使全体教学工作步入秩序化、规范化轨道,特制定教学常规检查制度。
一、制度部分:(一)关于备课检查制度:1. 周查:对教师的备课除教学常规规定的条款以外,强调每位教师须先周备课,每周四、周五将下周教案找自己所在的年级组长签字。
不准无教案上课。
教案应是课时教案,课时教案应做到目标明确,过程清楚,设计合理,程序完整。
2.月结:教导处对教师备课情况每月至少抽查1次,主要检查教案书写的规范情况(目标、重点、难点、作业安排、书写规范等)、篇目数量,并将检查主要情况记载在册,同时将检查情况及时反馈给有关教师。
(二)关于作业检查制度:1. 语文、数学、英语学课需布置适量的作业(严格按照上级规定的作业量布置作业),教师不得以任何理由超额布置,作业的批改需认真及时、批语书写规范,并做到日期、评价、记录齐全。
2. 教导处每月至少抽查1次学生作业情况。
主要检查作业的次数,作业设计、批改的情况和学生的书写情况。
(三)关于听课的检查制度:1. 学校教师间应开展相互学习、交流的活动,开展听课活动有利于取长补短,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具体要求是每每位教师每周至少听课1节,各教研组在完成学校统一安排的听课任务以外,还要积极开展公开课、研究课、观摩课、示范课、探索课等多种形式的课堂教研活动,以促进教师听课任务的完成。
2. 教导处每月对教师的听课记录进行检查一次,主要检查听课任务的完成情况(听课节数与评议意见包括总评、点评。
)。
3.教师上课普通话、书写情况作为评课内容之一。
(四)关于业务学习笔记的检查制度:1. 教师要认真、主动学习教育教学理论,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每人每每周业务笔记不少于300字,书写必须规范;2. 教师要不断总结自己的工作经验,撰写教育教学论文、案例,及时向报刊杂志投稿;3.本学期每人撰写教学反思不少于1篇(包括课堂反思和阶段性反思)。
(五)关于评教评学活动的制度:1.教导处、教研组及时了解教与学的情况,语文、数学学科期中期末要进行考试质量分析;2.平时要定期或不定期的开展评教评学活动。
小学教师教学案检查制度范文(4篇)

小学教师教学案检查制度范文一、介绍教学案是教师备课的重要工具,对于指导教师的教学活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为了确保教学案的质量,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本校特制定了教学案检查制度。
本制度的目的是规范教师备课的过程,促进教师的教学能力提高,使学生的学习质量得到保障。
以下是教学案检查制度的具体内容。
二、教学案检查的时间1.教学案应在开始上课前一周内提交给备课组长。
2.备课组长应在开始上课前两天内对教学案进行审核。
三、教学案检查的内容1.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核心,教师应明确教学目标的达成度。
教学目标应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相适应,能够引导学生的学习。
2.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是教学活动的基础,教师应明确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组织方式。
教学内容应符合教学大纲和教材要求,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教学活动的手段,教师应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特点来选择,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4.教学过程安排教学过程安排是教学活动的流程,教师应合理安排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安排应明确每个环节的时间和内容,能够使学生的学习有条不紊。
5.教学评价方法教学评价方法是教师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评价的手段,教师应选择有效的评价方法。
教学评价方法应能够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能够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困难。
四、教学案检查的标准1.教学目标明确教学目标应明确、具体、可测量,能够引导学生的学习。
2.教学内容准确教学内容应符合教学大纲和教材要求,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教学方法合理教学方法应适应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特点,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4.教学过程安排合理教学过程安排应合理,每个环节的时间和内容应明确,使学生的学习有条不紊。
5.教学评价方法有效教学评价方法应客观、有效,能够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六、教学案检查的程序1.备课组长对教学案进行审核,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安排、教学评价方法进行评估。
2024年教育教学常规检查制度样本(4篇)

2024年教育教学常规检查制度样本为确保教学质量的提升,进一步明确教学标准,规范教师教学行为,强化教学管理,维护教学秩序,特结合东平县第三实验小学实际情况,制订以下教学常规检查制度,以期实现教学管理工作的精细化、制度化、规范化与科学化。
一、检查内容及数量要求1. 计划与总结每位教师需在学期初撰写教学工作计划及培优转差计划,并在学期末提交教学工作总结及培优转差总结。
备课组长须撰写备课组计划及总结。
2. 备课教师需准备全册知识树及单元备课与知识树,单元备课纳入年度考核,但不计入备课个数。
禁止使用粘贴试卷替代讲评课和复习课教案。
具体要求如下:语文:每周需准备____个教案,包括教材内容备课、作文备课、阅读备课。
作文备课与课文备课应记录在同一备课本上(周记无需写教案),阅读备课单独记录。
数学、英语:每周各需准备____个教案。
品德、科学、音乐、体育、美术、信息:每周各需准备____个教案。
每位教师每周须提交一张钢笔书法练习。
3. 作业语文:一、二年级每周布置____次作业;三至六年级作文、周记间隔布置,每课布置一次作业。
三至六年级设大阅读课,要求学生每周至少记录1页读书笔记。
数学:每周布置____次作业。
英语:每周布置____次作业。
品德、科学:每课布置____次作业。
4. 批改记录批改记录的数量应与作业次数相同,时间应保持一致。
5. 听课每周听课____节,听课记录每周提交____个。
6. 业务学习每周需完成2页的业务学习记录。
7. 导学案导学案应随教学进度进行全批全改。
8. 检测、记分册与试卷分析每个单元进行过关检测,期中、期末进行质量检测,成绩记入记分册。
单元、期中、期末检测后,教师应及时撰写试卷分析。
二、检查方法及要求学校坚持实行“周查月结”制度,每月(四周)将检查结果及时公示,并将每月检查结果记入教师考核。
1. 计划、总结按期提交至级部进行检查,级部应及时反馈检查结果。
2. 备课每周提交至级部进行检查,级部应及时反馈检查情况。
小学教学常规检查制度模版(三篇)

小学教学常规检查制度模版1.引言为了提高小学教学质量,保障教育教学的有序进行,制定本检查制度,对小学教师及教学工作进行常规检查,查找问题,发现不足,促进教育教学的改进和发展。
2.检查目的2.1 为了保证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提高教学质量;2.2 为了推进学科教学改革,促进教师专业成长;2.3 为了规范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营造良好的教育教学环境;2.4 为了加强对教师教育教学的管理和监督。
3.检查内容3.1 教师教学准备情况3.1.1备课计划及教案是否完整且合理;3.1.2教材使用是否符合要求;3.1.3教学工具和教具是否准备充分;3.1.4是否组织和安排了合适的课堂活动。
3.2 教师教学实施情况3.2.1课堂教学内容是否符合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3.2.2教师的教学方法是否多样化,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3.2.3教师的教学效果是否良好,学生是否能够掌握所学知识;3.2.4是否能够合理安排课堂时间和学生活动时间。
3.3 学生学习情况3.3.1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否被激发;3.3.2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度是否高;3.3.3学生的学习效果是否良好;3.3.4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纪律是否良好。
3.4 课堂管理情况3.4.1教师是否严格遵守教育教学管理规定;3.4.2是否能够维持良好的教育教学秩序;3.4.3是否能够及时处理学生的问题和矛盾。
4.检查方式4.1 定期检查每学期至少进行一次常规检查,由学校教务处组织教学检查小组进行检查。
4.2 不定期检查根据需要还可以进行不定期检查,由学校教导处组织教学检查小组进行检查。
4.3 随机抽查可以随机抽查教师的教学情况,由学校领导或教务处安排相关人员进行抽查。
5.检查评定5.1 检查结果根据检查内容和检查情况,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等等。
5.2 检查反馈对于检查结果不合格的教师,要及时进行反馈,并提出整改意见和具体要求。
6.检查措施6.1 检查结果公示将检查结果公示于学校的教育教学公告栏,以便学校和教师进行参考和学习。
小学教学常规检查制度

小学教学常规检查制度
是指学校针对小学教学进行的日常检查工作,旨在确保教育教学质量的稳定和提高。
下面是一个常规检查制度的参考。
1. 检查时间和频率:
- 每学期至少进行一次全面检查;
- 每月进行一次部分检查;
- 每周进行一次小规模检查。
2. 检查内容:
- 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的合理性;
- 教材使用和备课情况;
- 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 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情况;
- 教室环境和教学设施的完善度。
3. 检查方式和方法:
- 书面检查:检查教学计划、备课表、教学参考资料等文件的完备性和规范性。
- 现场检查:观察教师的上课情况、学生的学习表现以及教室环境等。
- 问卷调查: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和家长对教学质量的满意度和意见建议。
4. 检查结果处理:
- 对存在问题的教师进行指导和培训;
- 对一般问题进行整改;
- 对重大问题进行严肃处理,并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5. 检查记录和报告:
- 将检查结果进行记录和整理;
- 撰写检查报告,向校领导和相关教师反馈检查情况;
- 建立常态化监管机制,对检查结果进行跟踪和评估。
以上是一个小学教学常规检查制度的简单参考,学校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和需要进行调整和完善。
2024年小学教学常规管理检查制度(三篇)

2024年小学教学常规管理检查制度1、教学工作检查内容是:教学六认真(备课、上课、作业批改、辅导、考核、总结),教学计划和教学进度、教学效果、教学常规等。
上课情况是教学工作检查的重点。
2、教学工作检查实行教研组长定期常规检查与领导不定期抽查及教师互查相结合的原则。
3、每学期开学初,教导处要认真检查学科教学计划的制定,教研组长要把好第一关。
4、期中、期末全面检查备课笔记、作业簿本各一次,由教导处组织实施,教研组长检查本组教师,教导主任检查教研组长,检查情况认真作好记录,并及时提出改进意见。
5、每学期期中或期末(也可放在平时)由学校分管教学工作的校长、教导主任抽查一定量备课笔记和作业簿本。
6、每学期各教研组要利用活动时间,至少总查备课笔记、作业簿本各一次,在此基础上,每学科举办一次评选优秀教案和作业活动,对优胜者给予一定的奖励。
7、根据实际情况,学校可组织力量对某个年级或某个学科的教学工作进行专项或全面检查。
8、上课情况的检查主要依赖于深入课堂听课,为加强对上课情况的检查,必须建立听课制度,负责教学的中层以上干部每周至少听____节课(全学期不少于____节),教研组长每周至少听____节(全学期不少于____节),教师一学期互听课不少于____节,听课要认真做好听课记录,课后要及时与授课教师交换意见,以便改进教学,教研组长每学期检查两次本组教师听课记录,教导处每学期检查两次组长的听课笔记,校长每学期检查两次领导干部的听课笔记,且听课____节以上。
9、教学效果检查,主要以期中、期末考试为主,每个教师在期中、期末考试后都要填写教导处下发的质量分析表、作业成绩统计、试题分析,汇总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情况,提出改进教学的措施,教导处要及时统计好全校各年级的成绩,在期中考试后两周或开学初向全体教师作分析,指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工作的意见,学校领导要仔细阅看教师的教学分析表,了解情况、指导教学。
10、教学常规检查,主要由总指导负责,总指导和年级指导要加强对教学常规的检查、督促,并及时作好记载、校长室、教导处有关领导也要做教学常规检查的有心人,教导处设立工作记载簿,及时记载教学常规检查情况,并定期总结,改进不足。
小学教学质量检查制度

小学教学质量检查制度一、目的与意义为了全面提高小学教学质量,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进一步规范教育教学行为,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特制定本制度。
二、检查内容1. 教学计划- 教学计划是否按照教育部门要求和学校实际情况制定,是否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和内容。
2. 教学实施- 教学过程是否规范,教学方法是否得当,是否注重学生个体差异。
3. 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是否全面,是否注重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相结合。
4. 教学资源- 教学资源是否充足,是否合理利用各种教育资源。
5. 教师素质- 教师是否具备相应的教师资格和素质,是否积极参加教育教学培训。
三、检查方式- 定期检查:由教育部门或学校组织的定期教学质量检查。
- 随机抽查:由教育部门或学校进行的随机教学质量检查。
- 自查自纠:教师个人进行的教学质量自查自纠。
四、检查流程1. 制定检查计划:由教育部门或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教学质量检查计划。
2. 组织进行检查:由教育部门或学校组织相关人员对教学质量进行检查。
3. 反馈检查结果:将检查结果及时反馈给被检查对象,并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4. 整改落实:被检查对象根据检查结果进行整改,提高教学质量。
五、奖惩措施1. 对于教学质量优秀的教师,给予表彰和奖励。
2. 对于教学质量不合格的教师,给予批评和处罚,严重者取消教师资格。
3. 对于教学质量持续不合格的教师,学校应考虑调整其教学岗位。
六、制度执行与修订1. 本制度由教育部门或学校制定,并负责解释。
2. 本制度自颁布之日起执行,如有未尽事宜,可根据实际情况予以修订。
3. 本制度的执行情况将作为评价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依据。
通过实施本制度,我们旨在提高小学教学质量,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小教学常规检查细则模版(3篇)

二小教学常规检查细则模版第一章概述1.1 目的和范围本细则旨在规范二小教学常规检查的内容和流程,确保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符合学校的教学要求和教育教学目标。
1.2 定义(1)教学常规检查:是指对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进行定期检查,以评估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实施情况。
(2)二小:指XX市某市区某小学。
(3)教师:指在二小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专职教师。
第二章教学常规检查的内容2.1 课堂教学2.1.1 课前准备(1)教材准备:教师应熟悉本课教材内容,并做好相应的教学准备工作,包括准备教案、教学课件、教具等。
(2)教学环境准备:教师应确保教室的教学环境整洁有序,准备好所需的教学工具。
2.1.2 教学过程(1)教学目标:教师应明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并在课堂上向学生明确介绍。
(2)教学方法:教师应选择适合本课程内容和学生特点的教学方法,注重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教学内容:教师应按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的要求,有条理地传授教学内容。
(4)教学技巧:教师应掌握一定的教学技巧,例如引导学生思考、提问技巧、板书技巧等。
(5)教学时间:教师应合理安排教学时间,确保教学过程顺利进行。
2.1.3 教学效果(1)学生反应:教师应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反应,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2)学生参与度: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主动提问和回答问题。
(3)教学成果:教师应通过各种评估手段,如测验、考试等,评估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
2.2 学科竞赛与活动2.2.1 组织指导(1)参赛准备:教师应帮助学生合理安排参赛时间,提供相应的学习材料和指导。
(2)活动策划:教师应根据学校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活动计划和策划方案。
2.2.2 活动执行(1)组织管理:教师应组织学生按照规定的时间和要求参加学科竞赛和活动。
(2)指导辅导:教师应对学生进行指导和辅导,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
(3)成果评估:教师应及时对学生的活动成果进行评估和记录,以便后续的总结和反思。
小学教学常规管理检查制度模版(三篇)

小学教学常规管理检查制度模版一、教室管理1. 教室环境- 保持教室干净整洁,桌椅、黑板、墙壁等设施设备无损坏。
- 整理好学生的课桌椅,使其整齐划一。
- 保持教室内通风良好,保持适宜的温度。
2. 课堂纪律- 学生进入教室要安静有序,不得奔跑嬉闹。
- 学生要遵守教室规则,不得随意使用物品,不得随地乱扔垃圾。
- 学生要集中注意力,注意听讲,不得打闹、交谈或打扰他人。
- 老师要严格按照课程计划进行教学,不得杂乱无章。
3. 教室设备使用- 学生在使用教室设备时要遵守使用规范,注意正确使用。
- 学生应当爱护教室设备,不得故意损坏或乱用。
- 老师要及时检查设备情况,确保设备正常使用。
二、学生考勤管理1. 学生到校- 学生应当按时到校,不得迟到早退。
- 学生迟到应当填写迟到登记表,教师要记录在册并及时通知家长。
2. 学生请假- 学生请假应当填写请假条并由家长签字。
- 请假原因应当合理,学生不得擅自请假。
- 教师接收请假条后需及时登记并通知校务处。
3. 考勤记录- 教师要认真记录学生的考勤情况,包括出勤、迟到、早退、请假等。
- 考勤记录应当在每天结束后及时整理,确保准确无误。
三、作业管理1. 作业布置- 教师要根据课程安排合理布置作业,确保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完成。
- 作业布置清晰明确,要求明确,不得存在模糊、难以理解的地方。
- 作业量要适度,不得超过学生的负荷能力。
2. 作业批改- 教师要及时批改作业并给予及时的反馈,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改进。
- 批改要认真细致,也可以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评分和评价,以便于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 批改后的作业要及时归还给学生,避免遗失或混乱。
3. 督促家长- 教师要定期与家长进行沟通,了解学生的作业情况并及时反馈。
- 如有发现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存在问题,教师要与家长沟通并共同协调解决。
四、课堂管理1. 教学准备- 教师要提前准备好教案、教材、学具等教学用品。
- 教室内要保持教学用品的摆放整齐,方便教师使用。
小学教学常规检查制度范本

小学教学常规检查制度范本一、背景介绍为了加强小学教学工作的管理和规范,提高教学质量,确保学生的全面发展,制定了小学教学常规检查制度。
该制度的目的是落实教学目标,确保教师按照教材和教学大纲进行教学,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
二、检查内容和方式1.课堂教学检查(1)教学准备:检查教师是否事先准备好课堂教学所需的教具、教材和教案等,确保教学资源的完备性。
(2)教学内容:检查教师是否按照教学大纲和教材要求,选择合适的内容进行教学。
重点关注教学内容的准确性和合理性。
(3)教学方法:检查教师是否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课堂互动。
(4)教学环境:检查教室的布置和氛围是否有利于教学,包括教室的整洁度、通风情况和学生的座位安排等。
2.学生作业检查(1)作业布置:检查教师是否布置了适量的作业,作业内容是否与教学内容相匹配。
(2)作业批改:检查教师是否认真批改学生的作业,并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
(3)作业质量:检查学生的作业质量和完成情况。
重点关注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3.教师评价(1)教师业绩考核:检查教师的教学业绩和教育教学能力,包括课堂教学的准备情况、学生成绩提升情况等。
(2)教师发展需求:根据检查结果,确定教师的专业发展需求,提供相应的培训和支持。
三、检查流程1.日常检查:由学校教学管理部门定期组织教育督导组对各班级的教学进行检查。
(1)检查安排:教学督导组提前通知教师检查时间,确保检查的公正性和客观性。
(2)检查记录:教学督导组按照检查内容和方式进行检查,记录教学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建议。
2.综合评估:根据教学督导组的检查结果,学校教学管理部门进行综合评估,形成评估报告。
(1)评估结果:根据评估报告,对教学进行评价,包括教学质量的评价、教师发展需求的评价等。
(2)反馈和指导:学校教学管理部门对评估报告中的问题和不足,进行反馈和指导,帮助教师改进教学工作。
四、责任分工1.学校教学管理部门负责制定和实施教学常规检查制度,并组织检查工作。
小学教学常规管理检查制度

小学教学常规管理检查制度一、晨间会检查晨间会是学生每天开始学习的重要时刻,为了确保学生能够按时参加晨间会并维持良好的纪律,在每个班级都应制定晨间会检查制度。
以下是具体的检查内容:1. 晨间会出勤:检查晨间会出勤情况,确保每个学生都按时到校参加晨间会。
2. 仪容仪表:检查学生的仪容仪表,包括衣着整洁、发型整齐等方面。
3. 纪律表现:检查学生在晨间会期间的纪律表现,包括站姿、肃静等。
4. 背诵素养:检查学生的背诵表现,包括背诵内容的准确性和流利度。
二、课堂检查课堂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场所,为了保证教学秩序和学生学习效果,每个班级都应制定课堂检查制度。
以下是具体的检查内容:1. 准备情况:检查学生是否按时备齐课本、作业本、文具等学习用品。
2. 座位整洁:检查学生座位上的整洁程度,包括纸屑、杂物等。
3. 注意力集中:检查学生课堂期间的注意力集中情况,确保学生专心听讲。
4. 合作学习:检查学生参与合作学习的积极性和合作程度。
三、课间操检查课间操是学生放松身心的重要时刻,为了确保学生能够正确参与课间操并保持秩序,每个班级都应制定课间操检查制度。
以下是具体的检查内容:1. 出勤情况:检查学生是否按时参加课间操,确保缺勤率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2. 组织纪律:检查学生参与课间操的组织纪律,包括队列整齐、动作齐一等。
3. 安全意识:检查学生在课间操过程中的安全意识,确保不发生意外伤害。
四、午休检查午休是保障学生身心健康的重要环节,为了确保学生能够充分休息并保持卫生,每个班级都应制定午休检查制度。
以下是具体的检查内容:1. 就寝情况:检查学生是否按时就寝,并确保每个学生有足够的休息时间。
2. 卫生环境:检查学生午休场所的卫生情况,包括床铺整理、地面清洁等。
3. 安全意识:检查学生在午休期间的安全意识,包括禁止使用电器、保持室内安静等。
五、放学检查放学是学生离开学校的重要时刻,为了确保学生能够有序离校并确保安全,每个班级都应制定放学检查制度。
小学教学常规管理检查制度范文(三篇)

小学教学常规管理检查制度范文为了确保小学教学的常规管理工作能够规范进行,可以制定以下检查制度:1. 每月定期检查:每个月都要进行一次常规管理检查,检查有关教师和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卫生管理、设备设施的使用情况等。
2. 季度综合总结:每个季度结束时,对前三个月的常规管理进行综合总结和评估,查找问题并制定改进措施。
3. 专项检查:针对具体问题或重点环节,可以进行专项检查,例如食堂管理、课外活动管理、教室安全等。
4. 随机检查:不定期进行随机检查,选择几个关键教室或学生宿舍进行抽查,促进教师和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
5. 巡查制度:制定巡查制度,明确巡查的时间、地点和内容,由学校管理人员对教师和学生宿舍、教室、操场等进行巡查,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6. 教育培训:定期组织教师和学生进行相关教育培训,提高他们的管理意识和管理能力。
7. 教师自我监督和互相监督:建立教师相互监督和自我监督机制,促进教师之间的互相学习和共同进步。
8. 学生参与管理:鼓励学生参与到学校管理中来,通过学生会、班干部等形式,让学生对自己的行为规范负责。
以上是一些小学教学常规管理检查制度的建议,学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小学教学常规管理检查制度范文(二)一、教学准备管理1. 教室准备- 确保课堂环境整洁、安全,黑板清晰、擦净,教具摆放整齐,教材准备充分。
- 确保教学画面明亮清晰,灯光适宜,墙上的资料贴合当日教学内容。
2. 教师准备- 教师应提前备课,熟悉教学内容,制定详细教学计划。
- 教师应准备教学辅助材料、教学工具,确保其准确性和有效性。
- 教师应准备足够的教学资源,如教学录像、图片等。
二、课前管理1. 准时到达- 教师应提前到教室,确保能够顺利开展授课。
- 教师应在学生到达教室前做好课堂布置和准备工作。
2. 布置秩序- 学生应在教师的指示下就座,按照教室产生的座位顺序,保持行为端正,不乱动,不随意交谈。
三、课堂管理1. 课堂纪律- 学生应保持安静,不得随意走动、交谈。
小学教学常规检查细则

小学教学常规检查细则小学教学常规检查细则为了进一步规范学校的教学管理,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全面落实“向常规管理要质量”的教学管理理念,为使我校教学常规管理逐步走上制度化、科学化和规范化的轨道,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竹林桥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办法》。
一、备课。
(1)教师必须做到超周备课,语数学科要有单元备课,无单元备课扣1分,无超周备课缺1节扣1分。
(2)音、体、美、科学、品德、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专职教师须备详案,每周1课。
(3)三至六年级作文备课与讲评每单元一次。
3、教案数量3分。
备课数量达要求,记3分,每缺1节扣1分。
4、作文讲评缺一项扣1分。
二、作业及批改。
1、作业设置与要求语文:一二年级田字格本每课至少一次;三-六年级:语文作业本(精读课文每课至少一次)、作文(每单元一次)全批全改、导学案或长江作业全批全改。
数学:1、一二年级:作业本每周至少3次、导学案全批全改。
2、三-六年级:作业本每周至少3次,在单张纸或练习本上做的题(可不抄题目)至少达到3次以上,否则作业本上要每周要有5次,导学案或长江作业全批全改。
英语:1、英语作业本(每周2次)。
2、长江作业每课一次。
3、科学:长江作业每课一次。
4、品德:长江作业每课一次。
2、评分项目:⑴作业每缺一次扣1分,做了未批,以未做处理。
(2)学生是否及时改错,不改错扣或改后未批改的扣1分(注:学生不能在原错题处改错)。
三、单元达标:每单元检测一次,试卷要批改、有成绩记录、有试卷分析,缺一项扣2分。
四、听课:教师要积极参与听课学习活动。
教师每周听课不少于1节;项目填写齐全,记录详细,环节评析具体,总评有亮点、有不足(至少3条),每缺少一项扣1分。
六、检查办法:1、教学常规每半月一次检查。
2、检查成绩纳入教师绩效考核;3、每次常规检查时抽一个年级语数老师参与,与语数教研组长一起检查,检查后签字确认检查结果,然后公示。
4、每次检查时所有老师把要检查的内容放在办公桌上,检查时办公桌上如没有就视为常规没做,计0分,每次统一检查后不再补检,如下次检查时上次的任务还未完的连同本次一起视为0分。
小学教学常规检查制度(4篇)

小学教学常规检查制度是为了确保教学质量和教学秩序的常规性检查机制。
该制度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教师准备情况:教师在教学前需要按照教学计划和教材要求进行充分准备,检查教案、教具、教辅材料等是否齐备。
2. 教学环境:教室环境要整洁、安全,教学用具摆放有序,黑板书写清楚,教室卫生干净。
3. 教学方式:教师要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如讲授、示范、引导等,保证教学活动多样化,灵活运用适当的教学方法。
4. 教师教态:教师要做到言传身教,注重语言表达规范、礼貌待人和容貌仪表等,以良好的教师形象影响学生。
5. 学生课堂纪律:学生要遵守课堂规则和纪律,不做与课堂无关的事情,要专心听课,按时完成作业。
6. 教学质量:检查教学过程中,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估,包括学生的学习情况、学习成绩、学生的参与度等,评估教学是否达到预期效果。
7. 教学互动:检查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情况,包括是否注重学生思维的开展、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等。
8. 教师后课反思:教师需要对每堂课进行反思,总结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具体的改进措施。
小学教学常规检查制度能够及时发现和纠正教学中的问题,并监督教学教育的正常运转,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小学教学常规检查制度(2)第一章引言一、背景教育部门对于小学教学工作有一整套的管理制度和标准,其中之一就是教学常规检查制度。
这个制度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教学质量,确保教学工作能够按照规定的标准进行,并及时发现和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二、目的本制度的目的是规范小学教学常规检查工作,保证检查工作能够顺利进行,并有效提升教学质量。
第二章教学常规检查的目标和原则一、目标教学常规检查的目标是确保教学工作按照规定的标准进行,发现和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高教学质量。
二、原则1. 全面性原则: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检查,包括教学准备、教学实施、课后反思等环节。
2. 公正性原则:以事实为依据,以客观公正的态度进行评价。
3. 可操作性原则:检查内容要具有操作性,能够指导教师的实际操作。
小学教学常规检查制度(5篇)

小学教学常规检查制度一、教学常规的检查实行分级、分科检查落实。
校长每学期检查一次,教导处每月检查一次,学科组长每两周检查一次。
二、检查要有日期、有盖章、有记录,并且要及时反馈情况。
不反馈,在上级检查中出了问题追究检查人员责任;反馈了,问题仍然没有纠正的,按照有关规定追究教师个人责任。
三、每学期,教导处组织教研组长和部分骨干教师,进行两次(期中和期末)综合性教学常规检查,以分数量化成绩。
及时将问题反馈给教研组或教师个人。
两次成绩的平均分,作为个人教学常规成绩,纳入综合量化中。
校本课程管理办法校本课程是由学校自主开发的课程,我校依据教育方针及国家课程实施计划,充分利用学校及教师的资源,认真做好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与实验。
一、课程开发与实施原则1、主体性原则: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自主活动为主,教师讲授、指导少而精,尽量让学生多练、多动,给学生以尽可能多的时间与想象、创造空间。
2、自主性原则:学生在自选科目时,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意愿,报名后按各自选择组织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
3、灵活性原则:教学内容、方法应以学生实际情况而定,教师应从学生的能力、效果等差异出发,因材施教,灵活的作内容形式上的调整,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
4、开放性原则:体现在目标的多元化、内容的宽适性、时间空间的广域性、可变性,评价的差异性、主体性。
二、主要措施1、组织全体教师学习,动员全体教师参与校本课程开发。
2、制定校本课程开发和管理制度,以规范学校校本课程的开发和管理工作,将校本课程开发纳入教师业务考核。
3、以教研组为单位确定本科组校本课程开发的方向。
4、评估学生对校本课程的需求,确定课程开发的重点。
5、动员全体教师根据自己的爱好和特长开设校本课程。
6、充分发挥校本教研的作用,整合各科组教师的特长和优势共同开发校本课程。
三、选课方法学生选课分以下几步走:1、向学生宣传实施校本课程的意义,激发学生参与校本课程学习的积极性。
小学教师教学案检查制度(5篇)

小学教师教学案检查制度一、检查方式:在教导处安排下,统一时间组织人员对五六年级语、数、英教学案进行检查;二、检查时间:每月最末一周的教研活动时间。
三、检查人员:学科分管行政(赵玉红、高永健、郝思勤)及教研组长。
四、检查内容1.检查前半小时通知相关教师把教学案送到教导处,检查人员需检查教师准时送达教学案的情况;2.检查教学案需检查教师教学案的整理情况;3.检查教学案需检查教师做教学案情况;4.检查教学案需检查教师个性化备课情况(各学科个性化备课要求见《镇江岗韦小学教师个性化备课要求》);5.检查教学案需检查教师教学后记(反思)情况;五、检查要求1.检查人员必须认真检查教师教学案,如有特殊情况不能参与,应提前通知教务处,并安排好替补检查人员;2.检查人员在检查结束后,需如实认真填写相关的教学案检查记录;3.在教师教学案检查记录中,对检查中出现的问题必须明确到人;4.检查人员未按要求进行检查,需承担相应的责任。
六、检查反馈1.对于检查中发现的好的做法及问题,都将通过校园网和教师会议如实反馈;2.对于检查中发现的未按要求执行的教师、行政人员,将纳入月考核中进行考核。
小学教师教学案检查制度(2)是为了确保教师的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效果而设立的一种管理制度。
该制度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教学案的编写要求:明确规定教师应按照教材的要求和学校的教学大纲,编写符合学科特点和教学目标的教学案。
教学案要包括教学目标、课堂安排、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等内容。
2. 教学案的提交时间:规定教师必须在每周或每月的指定时间,将当周或当月的教学案提交给学校的教务处或教学管理部门进行审核。
3. 教学案的审核标准:明确教学案的审核标准,包括教学目标的明确性、内容的合理性、方法的科学性等。
教务处或教学管理部门要对教学案进行审核,并在一定时间内给予反馈。
4. 教学案的修改与反馈:根据教务处或教学管理部门的反馈意见,教师需要对教学案进行修改,并在规定的时间内重新提交。
小学教学常规检查制度

小学教学常规检查制度为了保证各学科教学常规的全面落实,加强教学规范化管理,确保教学质量目标的实现和正常教学秩序,促使教师不断改进教学,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和教学效果,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对教学常规检查作出如下规定:一、学校领导分别深入各教研组,参加教研活动或集体备课活动,每学期定期检查2至3次集体活动记录,督促教师按时参加教研活动。
二、检查教师备课和学生作业情况。
备课组间周检查一次,教导处、教研组每月检查一次。
校长室分别在期中、期末前普查。
主要看备课是否及时、规范,是否体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检查作业是否规范,作业量是否恰当,习题难易是否适中,作业是否每天批改,作文是否全部改,并有适当的眉批和总批,其他学科是否根据实际情况批改。
发现问题,及时研究并与任课教师交换意见,改进教学工作,做好检查记录。
平时校长室、教导处还将随机抽查。
三、建立听课制度。
校长每学期听课不少于20节,负责教学的中层干部每学期听课至少30节,教研组长至少20节,教师互相听课不少于10节。
四、认真记好听课笔记,提出教学意见或建议,课后要及时与授课教师交换意见,以便改进教学。
五、教研组长每学期要检查两次本组教师的听课笔记,教导处每学期检查两次组长的听课笔记,校长每学期检查两次领导干部的听课笔记。
不定期地通过问卷座谈等形式,了解教师平时上课的情况。
六、为了了解教师教的情况及学生学的情况,学校不定期的在部分年级、部分学科进行调研考试质量抽测,次数从严控制,考试的科目、年级由校长室根据需要确定,不事先通知师生,不记分,不排名次。
七、调研考试质量抽测由教导处组织命题,聘请教研组长或经验丰富的教师参加,任课教师回避。
题目要注重“双基”和能力的考查,有灵活度较高的题目,但不能出怪题。
阅卷由教导处指定人员参加,实行统一标准,流水作业,教导处要作成绩统计和试卷分析,向校长室汇报。
八、每个教师在期中、期末考试后都要填写教导处下发的质量分析表,考试成绩统计、试卷分析,汇总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的情况,改进工作的意见或措施。
小学教学常规检查制度模版

小学教学常规检查制度模版一、背景介绍教学常规检查是学校管理教学质量,提高教师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
规范的教学常规检查制度能够帮助学校有效监督教学过程,及时发现问题,提出改进意见,保证教师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
本文将就小学教学常规检查制度进行详细介绍。
二、目的和意义1.目的:建立健全小学教学常规检查制度,以确保教学过程规范有效,提升教师教学质量。
2.意义:通过教学常规检查,学校可以及时了解教学情况,提出改进建议,确保教师教学质量的提高;同时也可以帮助教师发现和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高教师的个人教学水平。
三、检查范围和内容1.范围:小学各年级、各学科的教学活动。
2.内容:(1)教学准备:教师教案、学生教材、教学辅助材料的准备、教学设备的使用等。
(2)教学环境:教室布置、学生课桌椅整齐、黑板书写清晰等。
(3)教学过程:教师教学节奏、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中的互动等。
(4)教学作业:学生作业完成情况、作业批改的认真程度等。
(5)教学评价: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方式和准确性等。
四、检查时间和频次1.时间: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可以选择每学期初、中、末进行一次教学常规检查,也可以根据需要增加额外的检查时间。
2.频次:每个学期至少进行一次常规检查。
五、检查对象和方式1.对象:所有小学教师。
2.方式:(1)教学评课:学校组织专家对教师的课堂进行评课,详细记录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
(2)教学观摩:学校组织教师进行相互观摩,分享教学经验。
(3)课堂检查:学校安排专人对教师的课堂进行实地检查,记录教师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六、评价和反馈机制1.评价:根据教学常规检查的结果,对教师的教学质量进行评价,并提出具体的改进意见。
2.反馈:学校将评价结果以书面形式反馈给教师,同时组织专人与教师进行面对面的反馈交流。
七、改进措施和奖惩机制1.改进措施:学校根据教学常规检查的结果提出改进措施,并与教师进行共同商讨和制定。
2.奖惩机制:学校根据教师的教学常规检查结果进行奖惩,对于教学表现优秀的教师可以给予表扬和奖励,对于教学存在问题的教师可以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
小学教学常规管理检查制度范文

小学教学常规管理检查制度范文一、教室管理检查制度1. 教室卫生教室要保持整洁,地面、桌椅等要定期清洁,垃圾要适时清理。
2. 教室布置教室环境要符合教学需要,教学材料、学生作品等要有序陈列。
3. 用品管理教室用品要齐全,包括黑板、粉笔、擦子等,确保教学需要。
4. 灯光及空气流通教室的照明和通风要保持良好,确保学生的学习环境舒适。
二、学生管理检查制度1. 学生的到校情况每日检查学生的到校情况,确保学生按时到校,如有早退、迟到,及时记录和处理。
2. 学生的课堂纪律监督学生进入教室后安静就座,不交头接耳、玩闹等行为,确保课堂秩序良好。
3. 学生的学习态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态度,是否认真听讲、积极参与,如有不良表现及时予以提醒和引导。
4. 学生的行为表现注意观察学生在校园内的行为表现,如有争吵、打闹等不良行为,及时制止和处理。
三、教学内容管理检查制度1. 教学计划每学期制定教学计划,并及时调整,确保教学安排合理,并按计划进行教学。
2. 教学资源准备提前准备好所需教学资源,包括教辅资料、实验器材等,确保教学顺利进行。
3. 教材使用监督教师使用教材,按照教学大纲教授相关知识,保证教学内容与教材同步。
4. 教学方式与方法观察教师的教学方式与方法,是否多样化,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四、考试管理检查制度1. 考试安排每学期制定考试计划,合理安排考试时间和科目,确保考试的公平性和规范性。
2. 考试环境监督考试时的考场环境,保证安静整洁,避免作弊行为的发生。
3. 考试命题确保考试试题符合教学内容和难易度,能够全面考察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
4. 考试成绩及评讲录入考试成绩及时准确,组织评讲工作,分析学生的优缺点,提供有针对性的复习建议。
五、教师管理检查制度1. 教师教学水平关注教师的教学水平,观察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态度,及时提供培训和指导。
2. 教师工作情况了解教师的工作情况,包括备课、批改作业、与家长的沟通等,及时帮助解决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教学常规检查制度
为加强教学常规管理,进一步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不断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督促教师自觉地执行教学常规的要求,使教学管理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避免教学工作的盲目性和随意性,进一步提高我校的教学质量,特制订教学常规检查制度。
一、健全制度
学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教务主任为副组长的教学业务检查领导组(教务处全面负责教学业务检查工作);检查领导组的职责是检查、督促、指导任课教师认真执行教学常规;定期检查教师的教学计划落实情况、备课、课堂教学、作业批改、课后辅导、教研情况等;认真填写教学情况统计表,并及时通报检查情况。
(一)备课检查制度
1、按《小学教师备课基本要求》备课,提倡适度超前备课,杜绝过度超前或滞后备课及不备课上课,杜绝照抄《备课手册》、教案等。
2、学校教务处对教师备课情况每月至少检查一次,主要检查教案书写的规范情况(目标、重点、难点、作业安排、书写规范等)、篇目数量,并将检查主要情况记录在册,同时在学校例会上通报。
(二)作业检查制度
1、语文、数学、英语及有关常识学科需布置适量的作业,教师不得以任何理由不布置作业。
作业的设置与批改要严格执行《霍邱县教育局关于规范小学作业设置与批发的基本要求》,认真及时、批语书写规范,并做到日期、评价、记录齐全。
2、教务处每月至少抽查1次学生作业情况。
主要检查作业的次数,作业设计、批改的情况和学生的书写情况。
(三)听课检查制度
1、认真抓好“评好课”专题研修,各学校要开展有效的听课、评课活动,促进教师间相互学习、交流、取长补短;每学期每位教师至少上一节校内公开课,并提供公开课教案、听课记录及评议意见;全面开展推门听课,校长、主任每学期推门听课应在10节以上。
2、每学期结束前所有教学人员将听课记录交教务处以备检查,学校班子听课记录交中心校检查。
二、组织保证
为保证各学校教学常规检查落到实处,中心校每月将对学校业务完成情况进行检查或抽查。
1、备课,滞后1课时扣3元,滞后2课时每课时扣4元,滞后
3课时每课时扣5元,以此类推。
2、作业批改与教学内容不同步,在教师会上说明原因并及时补
批,每发现一次扣款10元。
3、没有上公开课、不提供相关材料扣款30元。
4、对于教学校业务完成较差的学校,分管负责人到中心校说明原因。
小学教学常规检查制度
金海港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