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复习导学案

合集下载

华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全册教案

华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全册教案

华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全册教案华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全册教案宽河1147由分享时间:2023-12-01 16:25:58 教材中的内容起着“导”的作用,若只局限于课本中的点滴内容,那是远远不够的。

作为教师,应鼔励学生去阅读一些合适的课外书籍,一起看看华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全册教案!欢迎查阅!华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全册教案1一、教学设想1.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索,提倡课程的多元化,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注重人人参与。

2、教材中的内容起着“导”的作用,若只局限于课本中的点滴内容,那是远远不够的。

作为教师,应鼔励学生去阅读一些合适的课外书籍,如《二十四史》、《中华五千年》、《世界五千年》等,只有这样,才更有助于学生了解和丰富历史的知识,同时更突显本书的导向作用。

3、《历史与社会》教材中设计有大量的让学生进行即时表演的活动情景。

如“理发师的儿子”、“商鞅立木取信”等。

在平时的教学中,学生已有一定的表演经历,但只局限于部分学生。

4.以故事为点,以串词为线,更有利于学生了解和掌握历史的发展脉落。

二、教学准备1.学生准备(1)由学生自愿组合,每组约4-6人,并确定要表演的故事,分配每个人所扮演的角色。

(2)根据故事情节写好台词,商定角色应有的表情、动作对故事进行排练,熟悉故事的过程。

(3)推选主持人,由主持人写好并熟悉串词。

(4)各组准备相关道具。

2.教师准备(1)对学生确定要表演的故事进行选择,主要是看是否适宜学生进行表演。

(2)指导主持人写好串词,注意准确简洁和连贯性。

(3)指导学生写好台词,注意要体现故事主旨和易于表演。

(4)参与学生的排练,指导学生如何更好地运用肢体语言来传达人物的情感。

(5)根据故事发生的顺序做好多媒体课件。

3、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1)选择故事的问题。

借助于课本或课外书籍中易于表演的片断,经小组协商后确定。

(2)所选故事与他组重合。

由教师根据学生情况进行调节,提供参考意见。

(3)准备过程中同组成员不够配合。

七年级历史上册中国古代历史复习教案华师大版

七年级历史上册中国古代历史复习教案华师大版

七年级历史上册中国古代历史复习教案华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掌握中国古代历史上的重要事件、人物和朝代。

(2)了解中国古代历史的发展脉络和特点。

(3)提高学生对中国古代历史的识记和分析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复习,巩固已学知识,形成知识体系。

(2)运用比较、归纳、概括等方法,分析中国古代历史的发展特点。

(3)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口头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中国古代历史的兴趣和热爱。

(2)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历史,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3)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1. 中国古代历史的分期及其特点。

2. 夏、商、西周的历史沿革及其重要事件。

3. 春秋战国时期的纷争与变革。

4. 秦朝的统一及其影响。

5. 汉朝的兴衰与东汉末年的群雄割据。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中国古代历史的分期及其特点。

(2)夏、商、西周的重要事件及其历史意义。

(3)春秋战国时期的纷争与变革。

(4)秦朝的统一及其影响。

(5)汉朝的兴衰与东汉末年的群雄割据。

3. 教学难点:(1)中国古代历史的分期及其特点。

(2)春秋战国时期的纷争与变革。

(3)秦朝的统一及其影响。

四、教学方法1. 复习指导法:通过教师的讲解,引导学生复习和巩固已学知识。

2. 比较法:引导学生比较不同历史时期的特点和事件,提高分析能力。

3. 案例分析法:选取典型的历史事件,分析其原因、过程和影响。

4. 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和口头表达能力。

五、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简要回顾中国古代历史的发展脉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课堂讲解:(1)讲解中国古代历史的分期及其特点。

(2)讲解夏、商、西周的重要事件及其历史意义。

(3)讲解春秋战国时期的纷争与变革。

(4)讲解秦朝的统一及其影响。

(5)讲解汉朝的兴衰与东汉末年的群雄割据。

3. 课堂练习: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随堂测验,巩固所学知识。

华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复习》导学案

华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复习》导学案

(1)了解隋朝科举制度的主要内容。

(2)列举“贞观之治”的主内容,评价唐太宗。

(3)知道武则天和“开元盛世”的基本史实。

(4)了解唐与吐蕃等民族交往的史实。

(5)以遣唐使、玄奘西行、鉴真东渡等史实为例,说明唐代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

(6)知道大运河,体会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知识梳理】隋朝:两个年代(581、589)两个统一的原因(南北经济的发展和民族大融合)两代帝王(隋文帝、隋炀帝)两个首创的制度:1、科举制(隋炀帝时创立―――唐朝三位皇帝的完善―――1905年废除)★识记其创立的意义;2、三省六部制★识记其关系与职责一条运河(一条贯穿南北的大运河,全长两千多千米,重要的三个点,从南向北分四段,沟通了五大水系)★拓展:与秦的比较唐朝:三个帝王(唐太宗★贞观之治―――武则天★治宏贞观,政启开元―――唐玄宗★开元盛世)★识记他们的重要举措及影响。

两个时间(627、690)民族政策:顺其部落,全其土俗★(唐蕃关系);唐都长安(布局及作用);★识图对外交往(中印、中日)<学习过程>1、隋朝的统治繁荣一时,但很快便因隋炀帝的暴政而被农民起义所覆灭,它类似于下列哪一个朝代?A、秦朝B、西汉C、东汉D、西晋2、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写道“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这里“唐宗”指的是:( )A. 唐太宗B.唐高宗C.唐中宗D.唐玄宗3、下面有关出现“贞观之治”的原因,叙述错误的是:A、唐太宗注意吸取隋亡教训,轻徭薄赋,减轻人民负担;B、唐太宗善于用人,重视纳谏,政治比较清明;C、社会安定,经济发展;D、提拔姚崇、宋璟等一批有才干的人4、如果你是唐太宗时期中央的一名官员,那么你可能遇到的情况有:①有幸与魏征、杜如晦等名臣同朝为官。

②唐太宗常常告诫大臣“水教师“复备”栏或学生笔记栏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

③由于唐太宗善于纳谏,因此你提出一些有利于朝政的提议,得到唐太宗的赏识。

华东七年级上册历史教案15篇

华东七年级上册历史教案15篇

华东七年级上册历史教案15篇华东七年级上册历史教案精选15篇通过仔细准备和执行教案,教师可以提前思考和规划教学过程,确保教学的有序进行,提高教学的效果和学习的成果。

下面是作者为大家整理的华东七年级上册历史教案,如果大家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华东七年级上册历史教案【篇1】华东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在全面贯彻基础知识,潜力培养和思想教育三项教育目标的前提下,突出了三点:一是减轻学生负担,降低难度;二是增加启发性和生动性;三是培养创新实践潜力。

一、学状况分析本学期我担任七年级历史教学,有的同学学习历史的兴趣很浓,有的同学根本没什么兴趣。

所以上学期历史的平均成绩在整体成绩还不理想,原因都是不爱学习的学生很多,因此,成绩取得高分的学生平均被拉了下来。

这个学期要想办法使学生的成绩有较大的提高。

我就应从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上入手,来改善一向把历史视为副科,不好好学习、认真对待的学生心理,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把注意力集中在历史课的学习上,力争培养一批热爱历史学科的爱好者。

二、教材分析依据七年级历史课程标准,整合人民版、人教版历史教材,在改革中创新,在探索中提高,逐渐建构带有自我特色的历史教学模式,争取各个班的每个同学的历史成绩都有所提高。

二、教学目标1、要在上册历史教学的基础上,使学生进一步掌握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把握不一样时期的基本特征以及发展趋势,认识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和基本规律。

2、教学过程中要个性注重学生潜力的培养。

注意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学习潜力;解读、决定和运用历史材料的潜力;发展学生的历史思维潜力;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潜力。

3、对学生进行国情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构成正确的国际意识,教育学生继承传统美德,初步构成正确的道德观和价值观,构成健全的人格,养成具有贴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公民意识和人文素养。

4、改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改变学生学习历史的不良习惯5、从严治教,提高成绩。

七年级历史上册中国古代历史复习教案华师大版

七年级历史上册中国古代历史复习教案华师大版

七年级历史上册中国古代历史复习教案华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掌握中国古代历史的基本脉络,了解重要历史事件和人物。

(2)通过复习,提高学生对古代历史的识记和理解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运用图表、时间线等教学辅助工具,帮助学生梳理历史知识点。

(2)采用小组讨论、问题解答等方式,激发学生思考和探究兴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历史文化的情感。

(2)引导学生认识历史的发展规律,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1. 中国古代历史概述: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

2. 夏商周时期:夏朝的建立、商朝的兴衰、周朝的分封制。

3.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战国七雄、百家争鸣。

4. 秦朝的统一与灭亡:秦始皇的统一、秦朝的灭亡。

5. 汉朝的兴衰:汉朝的建立、汉武帝的改革、东汉末年的动荡。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中国古代历史的基本脉络。

(2)夏商周时期的重要事件和人物。

(3)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特点。

(4)秦朝的统一与灭亡。

(5)汉朝的兴衰。

2. 教学难点:(1)夏商周时期的历史变迁。

(2)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纷争与百家争鸣。

(3)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度。

(4)汉朝的改革与边疆开拓。

四、教学方法1. 采用时间线、图表等教学辅助工具,帮助学生直观地了解历史发展脉络。

2. 通过小组讨论、问题解答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兴趣。

3. 注重历史实例的讲解,使学生能够感性地认识历史事件和人物。

五、教学安排1. 课时:每章安排2课时。

2. 教学过程:(1)第一课时:讲解章节知识点,重点分析重要历史事件和人物。

(2)第二课时:进行课堂复习,解答学生疑问,进行小组讨论和问题解答。

六、教学内容6.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三国鼎立、晋朝的兴衰、南北朝的更替。

7. 隋唐时期:隋朝的统一、唐朝的繁荣与衰落、安史之乱。

8. 五代十国时期:五代十国的分裂与统一、宋朝的建立。

9. 辽宋夏金时期:辽朝的兴衰、西夏的建立、金朝的崛起。

华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第十一课》导学案

华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第十一课》导学案

<教材信息> 科目:历史章节:第三单元第十一课课题:统一国家的巩固<教师信息> 主备人:段延胜备案时间:实施人:实施时间:<学生信息> 班级:姓名:所属小组:<学习目标>1.知识识记①要求学生知道汉武帝稳固大一统的主要史实,如派遣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开发河西、西南夷、东胡等地区,铸五铢钱,兴修水利工程,弘扬儒学,举办太学等基础知识;②了解年号和古代纪年的方法。

2.能力培养①通过引导学生整理、分析、归纳汉武帝稳固大一统局面以及发展经济、文化等一系列措施,培养学生整理、分析、归纳历史知识和综合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②让学生上台讲述相关的历史小故事,训练口头表达能力。

3.情感教育与价值观①汉武帝对匈奴的战争是在经济发展、政权稳固和军事力量强大基础上取得的,战争的胜利,使西汉北部边郡得以安定,生产得到发展,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

②使学生懂得,国家的强盛既要靠政治稳定和军事实力,也依靠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

<学习重点>汉武帝时期稳固大一统局面的努力和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措施。

<教学难点>如何正确、准确地评价汉武帝一生的功过。

【自主学习】1、秦汉以来,对北部边郡威胁最大的少数民族是:。

2、公元前127年至公元前119年,汉武帝发动了三次对匈奴的战争,统帅是和。

3、西汉打败匈奴左部后,被霍去病迁到上谷、渔阳、辽东等地。

4、公元前118年,我国货币制度史上的重要改革是武帝下令。

5、汉武帝听取董仲舒“”的建议,大力发展,设置,在长安兴办的是中国古代的最高学府。

6、西汉的疆域东- 西- 南- 北- 。

教师复备或学生笔记栏阅读课本独立完成【自主学习】部分的练习结合课本小组交流密切合作共同提高[来源学_科_网]7、西汉时期,今四川、云南、贵州等地居住的少数民族,统称“”。

其中夜郎、滇国等国较为著名,与之有关的一个成语是:。

8、西汉时期,为促进西南经济的发展,汉族先进的和不断传到西南,汉族官吏还在那里,促进了西南的发展。

七年级历史上册中国古代历史复习教案华师大版

七年级历史上册中国古代历史复习教案华师大版

七年级历史上册中国古代历史复习教案华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中国古代历史的基本线索和发展脉络;(2)掌握夏商周、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等历史时期的重大事件、重要人物及其贡献;(3)能够分析中国古代历史中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特点和联系。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复习资料,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历史学科素养;(2)运用比较法、归纳法等方法,分析历史时期的异同,提高历史思维能力;(3)培养合作交流、自主学习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树立正确的历史观,认识历史的重要性;(2)尊重历史,珍视文化遗产;(3)增强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培养爱国主义精神。

二、教学内容1. 夏商周时期的重大事件、重要人物及其贡献;2. 秦汉时期的重大事件、重要人物及其贡献;3.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重大事件、重要人物及其贡献;4. 中国古代历史的政治、经济、文化特点及其联系;5. 复习方法指导。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夏商周、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等历史时期的重大事件、重要人物及其贡献;2. 难点:中国古代历史中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特点和联系。

四、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回顾中国古代历史的发展脉络,引导学生进入复习状态;2. 自主学习:学生根据教材和复习资料,梳理夏商周、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等历史时期的重大事件、重要人物及其贡献;3. 课堂讲解:教师针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情况,进行重点讲解,分析中国古代历史中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特点和联系;4. 合作交流:学生分组讨论,比较不同历史时期的异同,分享学习心得;5.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课堂教学内容,强调重点知识点;6.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评价:观察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的表现,评价其对夏商周、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等历史时期的重大事件、重要人物及其贡献的掌握程度;2. 学生课堂参与度的评价:评价学生在课堂讲解、合作交流等环节的参与程度,及其对课堂内容的掌握情况;3. 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检查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巩固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的掌握。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义务教育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全套教案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义务教育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全套教案

北京人【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了解中国也是人类的起源地之一。

(2)了解北京人体质特征和远古人类的生活状况。

(3)认识古代化石是历史的无声语言。

2.能力目标:通过分析北京人体质特征,认识劳动起了决定性作用。

培养学生分析理解能力。

3.情感目标:教育学生认识到祖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激发他们对祖国的自豪感,感悟到远古人类不断改造自身,创造古代文明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1.重点:北京人。

2.难点:如何利用考古材料再现北京人的生活情景。

【教学过程】一、导入——提问导入。

提问:我国大约什么时间出现了人类?是通过什么来知道的?学生快速阅读内容。

小组代表发言,而后老师出示人类不同进化阶段的化石图片,并指出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的主要证据。

二、讲授——北京人的发现。

提问:在这些众多的古人类遗址中,谁最有代表性?请同学们阅读课文。

教师在这个基础上适度拓展。

出示“北京人头盖骨模型”及“北京人头胸像图”。

教师指出利用化石资料可以复原出北京人的体貌,而头骨最能体现北京人的体质特征。

请学生观察古猿头像、北京人头部复原像、现代人头像,比较北京人的外貌特征。

引导学生得出结论:北京人头部还保留着不少原始特征。

教师进而指出,北京人的肢骨化石已与现代人骨相似,说明北京人能直立行走,“手脚分工明显”。

三、讲授——远古人类的生活。

提问:我们如何才能再现北京人的生活?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丰富的考古资料是再现北京人原始生活的证据。

同时还需要合理的想象;教师出示北京人遗址的古生物化石、打制石器、用火痕迹等资料,据此指导学生利用古生物化石描述出北京人生活的自然环境。

还讲解石器的制作、用火等情况。

提问:用火有哪些好处?引导学生理解用火对于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

【板书设计】北京人北京人的发现: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的主要证据。

北京人头骨进化程度较肢骨原始。

远古人类的生活:打制石器、使用火。

狩猎、采集。

原始农业的产生【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南北方农耕文化的主要特征,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和水稻的国家之一,南北方原始聚落的不同风格。

华东师大版七年级历史导学案

华东师大版七年级历史导学案

苏东中学导学案励志语言:大多数人想要改造这个世界,但却罕有人想改造自己科目历史课题统一国家的巩固时间2013 编号13主备人王冰琦审核人马谋军班级姓名学习目标1.掌握文景之治、汉武帝的大一统等基本史实。

2.汉武帝为实现大一统的局面采取了哪些措施?教学重难点汉武帝为实现大一统的局面采取了哪些措施?学生自主学习学案课堂同步导案一自主学习:学生通过阅读,总结出以下内容:1.大一统局面出现的条件:2.措施民族关系:经济:文化:3.年号是的名号,是中国古代纪年方法之一。

4.年号纪年的方法是:。

二.合作探究:1.汉武帝大一统措施对当时国家有什么影响?2.小龙说:“秦始皇是焚书坑儒,而汉武帝则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两个皇帝的措施是相反的,所以目的也是相反的。

”你同意小龙的观点吗?说说你的观点。

三.随堂检测:1.西汉建立的时间是()A.公元前202年 B.公元202年C.公元前206年 D.公元206年2.西汉第一个皇帝是()A.汉高祖 B.汉文帝C.汉武帝 D.汉景帝3.汉初统治者采取休养生息政策的客观原因是()A.秦亡教训 B.文治天下C.经济困难 D.人心思安4.汉高祖时期的田租是()A.十税一 B.十五税一C.三十税一 D.收获物的 2/35.中国历史上正式建立年号是从()开始的A.汉高祖 B.汉文帝C.汉武帝D.汉景帝四.作业:试比较秦始皇“焚书坑儒”与汉武帝“独尊儒术”的异同点。

苏东中学导学案励志语言:人之所以能,是相信能。

科目历史课题东汉的盛衰时间2013 编号14主备人王冰琦审核人马谋军班级姓名学习目标1.了解光武中兴的主要内容以及东汉衰败的主要史实。

2.引导学生比较“光武中兴”与“文景之治”的异同。

教学重难点比较“光武中兴”与“文景之治”的异同。

学生自主学习学案课堂同步导案一自主学习:学习课本64.65.66页,回答下列问题:1.公元年,建立东汉政权。

都城在。

2. 在位30余年间,结束了西汉末年以来长期混乱的局面,社会呈现出较为安定繁荣的景象,史称“”3.根据内容提示列举相对应的皇帝:(1)光武中兴--- (2)大一统----- (3)文景之治--- (4)建立汉朝--- 二.合作探究:1.东汉初年的“光武中兴”两大特征是什么?(1)(2)2.东汉初年的“光武中兴”五大内容是什么?3.东汉衰败的原因是什么?三.随堂检测:1.光武帝在各地办的地方官学叫()A.国子学 B.太学 C.县学 D.郡国学2.汉光武帝在位期间呈现了“光武中兴”的局面,他在位多少年?()A30多年B20多年C40多年D50多年3.在汉朝有一位注重文治的皇帝,他是()A汉高祖B汉武帝C汉文帝D汉光武帝4.你认为东汉衰败的最主要原因是()A皇帝年幼B土地兼并严重C宦官专权D豪强地主势力大5.“文景之治”和“光武中兴”局面出现的共同原因是()(1)统治者吸取前朝灭亡的教训(2)调整统治政策(3)社会局面稳定(4)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A(1)(2)(3)B(2)(3)(4)C(1)(2)D(1)(2)(3)(4)四.作业: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东汉的《昌言》一书记载:“豪人之室,连栋数百,膏田满野,奴婢千群,徒附万计”。

七年级历史上册复习学案华师大版

七年级历史上册复习学案华师大版

中国古代史(我国境内人类产生--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前夕)复习学案(1)原始社会至秦汉一、考试内容:1、河姆渡和半坡遗址;2、炎帝、皇帝和尧舜禹的传说;4、夏、商、西周三代;5、春秋争霸和战国七雄;6、商鞅变法;7、秦兼并六国与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8、汉武帝大一统;9、X骞通西域与丝绸之路。

二、知识网络1、中华文明的起源:原始农耕文明—河姆渡遗址,坐落在流域,使用石器,种植等农作物,住所的特点;半坡遗址,坐落在流域,使用石器,种植等农作物,住所的特点。

这两个原始居民遗址都属于母系氏族社会时期。

2、国家的产生及社会大变革:上古三代西周分封制的内容及所起的作用。

大变革时期:春秋五霸分别是、、、、并能在地图上指出,有关的成语故事有;战国七雄是指并能在地图上指出,有关的成语故事有;商鞅变法的内容及其影响。

3、秦汉大一统秦朝,秦统一中国的过程及意义:。

秦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政治上创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确立皇帝称号;经济上统一度量衡和货币;思想文化上统一文字、焚书坑儒;军事上北击匈奴、修筑长城、开发南疆、开凿灵渠。

陈胜吴广起义的过程及其意义。

两汉,西汉武帝大一统的措施:政治上削弱诸侯国势力,使其越分越小,加强中央集权;经济上治理黄河、盐铁官营、统一铸币;思想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军事上派卫青、霍去病打击匈奴;民族关系上X骞通西域、开辟丝绸之路。

X骞通西域:目的,意义。

丝绸之路:路线图、作用。

三、练习1、半坡和河姆渡的原始居民过上安居生活的最主要原因是A 农业生产的发展B火的使用 C 能建造房屋 D 使用陶器2、历史老师在介绍我国一处早期文化遗址时,提到“长江流域”、水稻、干栏式房屋。

据此判断此文化遗址最有可能是。

3、有人说:“‘封邦建国’加强了周王室与各诸侯国的经济、文化联系。

”这主要是评价A世袭制 B 禅让制 C 郡县制 D 分封制4、商鞅变法后,秦国的农民想获得爵位的最好途径是A 努力种田织布B 在战争中建立军功C 努力开垦荒地D 努力经商发财5、下列成语反映的史实与楚庄王参与争霸的历史有关的是A 退避三舍B 卧薪尝胆C 问鼎中原D 三家分晋6、采用“尊王攘夷”策略,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的是A 晋文公B 齐桓公C 楚庄王D 秦穆公7、“思想文化是一定现实的反映”,“百家争鸣”学术局面反映的社会现实是A 孔子“有教无类”,使社会上有学问的人增多B 夏桀暴政,人民怨声四起C 西周灭掉商朝,实行分封制D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8、汉武帝为巩固国家统一采取的措施有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②颁布推恩令③盐铁由国家垄断经营④设置西域都护9、当罗马某某国执政官凯撒身穿丝绸长袍出现在罗马大剧院的时候,全场为之欢呼,丝绸服饰一时成为欧洲上层时候的时尚。

华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导学案

华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导学案

XX中学七年级历史学科导教案: XXX 核: XXX 批: XXX 授: XXX 授: 20XX年 X 月 X 日班:姓名:小:课题:中国远先人类课型:新讲课课时:1课时总课时:第1课时学习目标:1、知道人的发源。

2、掌握元人的生计年月、址地址及意。

3、掌握北京人的生计年月、地址、体特点和生生活状况。

4、理解先人由低到高的演。

学习要点、难点:元人的史地位、北京人的生活状况;在从猿到人的化中所起的作用。

学程复或笔【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1、示法、比法、法、演示法、法等。

【知识链接】英国生物学家达文的化、“元人的故”等【温故互查】【导入新课】人究竟是从哪里来的对于人的发源的法世各国都流着多美的。

中国有女土造人的神故事⋯⋯那么,你相信些你知道我的先人是怎生活的本老将你去揭开个迷。

同学看大屏幕,学目。

【设问导读】一、学生自教材,达成以下。

1.填空。

①人是从化而来。

②从距今大万年起,我国北起,南抵,西至,到,都有原始人迹的,明。

当前所知,生计年月最早的是170万年前的人,留人化石残骸最多的是人。

③在从猿到人的化程中起了重要作用。

④北京人可以,双臂。

⑤使用打制石器的时代,考古学上称“时代”。

2.请描绘一下北京人的体貌特点:二、小组合作。

1.概括北京人的生活状况。

2.议论:北京人如何获取火种会用火做什么3.阅读 6 页图,找出图边的不一样原始人类化石所在地点。

【展现点拨】展现:各组派代表报告沟通状况。

点拨: 1.北京人的生活状况应从生计时间、生计地址、生计方式等方面表达。

2.取火方式(教师播放有关画面,指引学生达成。

)3.指引学生掌握读图方法。

【自学检测】请先独立达成本节历史填补图册上的有关内容。

【稳固训练】一、单项选择:1.对于人类的发源,人们依靠想象,创建出很多神话传说。

以下各项,在我国流传长远的神话故事是()A. 梵天造人说B.女娲造人说C.上帝造人说D.普罗米修斯造人说2.人类的发源,距今已有多万年的历史。

七年级历史上册中国古代历史复习教案华师大版

七年级历史上册中国古代历史复习教案华师大版

七年级历史上册中国古代历史复习教案华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掌握中国古代历史的基本线索和发展脉络;(2)了解中国古代重要历史事件、人物和文化遗产;(3)提高学生对中国古代历史的综合分析和归纳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地图、图片、资料等教学辅段,帮助学生直观地了解古代历史地理环境;(2)运用比较、归纳、综合等方法,引导学生深入分析历史发展趋势和规律;(3)运用讨论、问答等互动方式,激发学生思考,培养历史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历史文化的感情,增强民族自豪感;(2)培养学生尊重历史、客观分析历史现象和问题的态度;(3)引导学生认识历史的发展规律,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二、教学内容第一章:中国古代史概述1. 中国古代史的定义和范围2. 中国古代历史的发展脉络3. 中国古代历史的分期特点第二章:夏、商、西周1. 夏朝的建立与衰落2. 商朝的兴衰与文明成就3. 西周的政治制度与文化遗产第三章:春秋战国1. 春秋时期的政治变革与社会发展2. 战国时期的变法与思想活跃3. 春秋战国时期的著名历史人物与事件第四章:秦朝与汉朝1. 秦朝的统一与灭亡2. 汉朝的政治制度与社会状况3. 汉朝的对外关系与民族政策第五章:三国两晋南北朝1. 三国鼎立与魏蜀吴的兴衰2. 两晋南北朝的更替与民族融合3. 南北朝时期的佛教与道教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中国古代历史的发展脉络和重要事件;(2)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经济文化特点及其影响;(3)中国古代历史上的著名人物及其贡献。

2. 教学难点:(1)中国古代历史的分期特点和转折点;(2)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和社会结构的演变;(3)中国古代文化成就的历史意义和影响。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教学方法:(1)讲授法:系统地传授中国古代历史知识;(2)案例分析法:针对重要历史事件和人物进行深入分析;(3)讨论法:引导学生就历史问题进行探讨和交流;(4)比较法:分析不同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特点。

华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五单元第二十三、二十四课》导学案

华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五单元第二十三、二十四课》导学案

<教材信息> 科目:历史章节:第五单元第二十三、二十四课课题:科学技术<教师信息> 主备人:段延胜备案时间:实施人:实施时间:<学生信息> 班级:姓名:所属小组:<学习目标>1.知道汉代的《九章算术》、南朝祖冲之推算的圆周率等我国古代的数学成就。

知道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郦道元《水经注》等科技名著。

知道张衡发明地动仪、扁鹊建立“四诊法”、《黄帝内经》、张仲景和《伤寒杂病论》、华佗和“麻沸散”等基础知识。

2.了解战国《石氏星经》和西汉《太初历》等天文历法方面的成就。

了解西汉发明造纸术、蔡伦改进造纸术的基本情况。

<学习重点>重点:造纸术的发明和传播<教学难点>难点:地动仪和中医学知识【自主学习】通读课文,完成以下内容1.汉代的《》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数学名著。

2.南朝时期的祖冲之编制的《》是当时最精确的历法。

他首次将圆周率的计算精确到小数点后的第位。

3.战国时期,魏国人写的《》,是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学著作。

4.西汉武帝时,、、等人用方法制定的《》,以夏历为岁首,确立了我国后世的基本框架。

5.北魏著名农学家撰写的《》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百科全书式的农学名著。

6.北魏杰出的地理学家写成《》,代表了当时地学著作的最高水平。

7.公元前2世纪的,已经使用了造的纸。

8.东汉宦官改进了造纸术。

人们把蔡伦改进技术后造的纸成为“”。

9. 时期科学家发明了地动仪。

他还制造过演示天体运行的。

10.早在代前期,人们已经把使用在武器上。

春秋后期发明了技术。

时期,铁器工具广泛使用。

11. 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名医,他创建的“”是中医至今沿用的方法。

12被后人尊称为“医圣”的是东汉后期的著名医学家,写出《》,奠定了中医治疗学的基础。

13.擅长针灸与外科手术的也是东汉末年人,创造出一种外科手术教师复备或学生笔记栏阅读课本独立完成【自主学习】部分的练习[来源学,科,网]结合课本小组交流密切合作共同提高[来源1Z X X K]前使用的麻醉药,名叫“”,是世界医学史上一大发明。

七年级历史上册中国古代历史复习教案华师大版

七年级历史上册中国古代历史复习教案华师大版

七年级历史上册中国古代历史复习教案华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掌握中国古代历史的基本脉络,了解从原始社会到封建社会的演变过程。

(2)掌握重要历史事件、人物、制度、文化等知识点。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复习,提高学生对古代历史知识的识记和运用能力。

(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历史,增强民族自豪感。

(2)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历史,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二、教学内容1. 中国古代历史的演变: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

2. 重要历史事件:夏商周更替、春秋战国争霸、秦统一六国、汉朝的兴衰、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等。

3. 历史人物:黄帝、尧舜禹、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等。

4. 重要制度:宗法制度、封建制度、科举制度等。

5. 古代文化:诗经、楚辞、唐诗、宋词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中国古代历史的基本脉络。

(2)重要历史事件、人物、制度、文化等知识点。

2. 教学难点:(1)古代历史知识的识记和运用。

(2)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和影响。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古代历史的基本脉络、重要事件、人物等。

2. 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和影响。

3. 案例分析法:选取典型历史事件,分析其原因、过程和结果。

4. 复习法:通过课堂提问、课后作业等方式,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进入复习状态。

2. 讲解与讨论:(1)讲解中国古代历史的演变过程。

(2)分组讨论重要历史事件、人物、制度、文化等知识点。

3. 案例分析:选取典型历史事件,分析其原因、过程和结果。

4. 课堂提问:针对复习内容,进行课堂提问,检查学生掌握情况。

5. 课后作业:布置适量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7. 课后反思:教师反思教学效果,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六、教学评价1. 评价目标:(1)检验学生对古代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

七年级历史上册 中国古代历史复习教案 华师大版

七年级历史上册 中国古代历史复习教案 华师大版

中国历史复习提纲(七年级上)(华东版)中国远古人类一、中国神话:女娲抟土造人。

二、我国境内的原始人类:生存年代最早的是170万年前的元谋人,遗留人类化石最多的是人。

三、人的生活居住于某某店龙骨山洞穴里,能直立行走,使用打制石器(旧石器时代),使用天然火,过着采集和狩猎的生活。

原始农耕文化一、北方农耕文化的代表——半坡遗址(黄河流域):栽培谷物粟、黍,学会喂养家畜,居住半地穴式的房屋。

二、南方农耕文化的代表——河姆渡遗址(长江下游):栽培水稻,饲养家畜,能驾船,会捕鱼,屋多采用干栏式建筑。

当时,南、北方先民普遍使用磨制石器,被称为“新石器时代”。

中华民族的祖先相传5000年前,炎黄部落生活于黄河流域,后结成联盟,于涿鹿之野打败蚩尤。

炎帝和黄帝后被尊奉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

从“公天下”到“家天下”公天下——尧舜禹时期——禅让制(原始某某方式推荐首领的惯例)家天下——启时期——世袭制夏商周时代的社会一、夏商周史称“上古三代”(前21世纪至前771年),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启建立),商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有出土文字证实的王朝。

“盘庚迁殷”后,国力日益强盛。

牧野之战后,商朝灭亡,武王建立周朝,定都镐,史称“西周”。

二、西周统治者实行分封制,“授民授疆土”,受封诸侯必须承担义务。

分封制的实行,对拓展周的统治,加强周王室的权力起了重要作用。

西周实行的宗法制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

这种制度起着维护西周政治等级制度和稳定社会秩序的作用。

三、周幽王时,镐京被犬戎攻破,幽王被杀,西周灭亡。

前770年,周平王把都城迁到洛邑,史称“东周”。

商鞅变法与社会革新一、东周分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前770年到前476年为春秋时期。

“春秋五霸”为: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和楚庄王。

长江流域的吴、越两国也曾北上争霸。

二、前475年到前221年秦灭六国这段大国兼并的时期,称为“战国时代”。

各国变法中最先进行的是魏国,收效最大的是秦国。

华师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教案模板

华师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教案模板

华师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教案模板教学中,复习是一个必不可少、十分重要的环节,备课不充分或者备得不行,会时会严重影响课堂的气氛和学生的积极性,一堂准备充分的课,会令学生和老师都获益非浅。

因此,平时,我紧抓备、教、改、辅、查等教学中的重要环节。

感谢您的阅读,以下是带来的华师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教案内容,希望能帮助到您!华师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教案1两汉经营方式西域和丝绸之路[知识与能力]掌握教材中出现的基本人物、事件、时间;认识到开发边疆的重要性。

[过程与方法]1、以多种角度来训练学生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方法的初步运用战斗能力;2、将阅读、听讲、识记三方面材料起来的思维能力及独创、灵敏是思维品质的培养;3、口头表达能力的锻炼。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念]了解国家兴衰、个人成就、个人成败的原因。

[重点]两汉经营西域[难点]历史人物的作用与人民是创造历史的动力相互关系的史观。

[课时]1课时[课型]新授课[方式与方法]以讨论为中心的综合启发式教学[授课过程]一、复习、提问上节内容二、导入新课:今天我们一块研读第17课运转两汉营运西域和丝绸之路三、讲授新课:(1)张骞出使西域:1、西汉时期,人们把甘肃玉门关和凤翔以西,也就是今新疆地区荫湿和更西的地方,称为西域。

2、公元前138年,公元前119年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

3、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置西域都护,管理西域事务,这是西域各国归属中央政府的开始。

(2)丝绸之路:从长安往西经过河西走廊、今新疆境内,运到西亚,再由西亚转运到欧洲。

(3)班超经营西域:1、公元73年,东汉政府派班超出使西域。

2、班超派张骞出使大秦;3、166年,大秦的通事来到东汉,这是欧洲国家同我国密切联系直接友好往来的开始。

四、小结。

展示课件知识点汇萃五、作业附:板书设计一、张骞出使西域:1、把甘肃甘州和阳关以西,称为西域。

2、公元前138年,公元前119年,张骞出使西域。

3、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置西域都护,管理西域事务,这是各国正式归属中央政府的开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期末复习计划一、指导思想:稳步扎实开展期末各项复习工作,做好学生思想指导教育工作,做好学法指导工作,强化知识记忆效果,强化技法处理效果,力争学生本期的所学知识都能够颗粒归仓。

二、复习目标:1、各班期末平均成绩相比期中考试提高10﹪左右;2、使各班优生率达30﹪、20分以内的学生控制在10﹪左右。

三、复习时间:10节+课余拓展四、具体安排:第一阶段复习教材第一节教材要点回顾和最后疑难处理第二节复习第一单元至第三单元第三节前半段知识检测第四节复习第四单元至第五单元第五节后半段知识检测第二阶段练习题处理第六节单项选择题专项训练第七节填空题、填图题、判断题专项训练第八节问答题专项训练第九节期末模拟测试第十节考试要点总结归纳第一节教材要点回顾和最后疑难处理一、学习目标:1、和学生一块回顾整本教材知识,重拾学习记忆;2、个别课堂遗留问题处理,解决学生心中的疑惑。

二、学习重点:商鞅变法、汉朝的中外交流、南方经济的发展三、自主学习:学生自己看书10分钟左右,回想知识,总结要点,查找疑难。

四、课堂探讨1、师生共同回顾本教材主要内容;2、学生质疑,教师和学生共同解答。

五、达标测试1、大禹治水曾三过家门而不入、他所制的"水"是指()A、长江B、珠江C、雅鲁藏布江D、黄河2、创制"炮烙"等酷刑的是()A、夏桀B、商纣C、周厉王D、周幽王3、西周众多的诸侯是通过下列哪个制度产生的()A、奴隶制B、世袭制C、分封制D、禅让制4、商代最突出的手工业是()A、纺织业B、制陶业C、冶铁业D、青铜制造业5、端午节吃粽子、划龙舟相传是为了纪念:()A.黄帝B.孔子C.屈原D.李白6、文字的出现,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

我们今天的文字来源于( )A金文B小篆C甲骨文D陶器上的符号7、著名的水利工程都江堰是谁主持修筑的()A、商鞅B、李悝C、李冰D、诸葛亮8、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A、夏朝B、商朝C、西周D、秦朝9、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制国家是:()A、夏朝B、商朝C、周朝D、秦朝10、历史典故“卧薪尝胆”曾被拍成电视剧在中央台播出。

它所反映的事实是:()A、武王伐纣B、分封诸侯C、诸侯争霸D、秦并六国六、课后反思:第二节复习第一单元至第三单元一、学习目标:1、学生自己复习第一单元至第三单元教材知识,重拾学习记忆;2、个别课堂遗留问题处理,解决学生心中的疑惑。

二、学习重点:商鞅变法、汉朝的中外交流三、自主学习:学生自己复习20分钟左右,回想知识,总结要点,解决疑难。

四、课堂探讨1、师生共同回顾第一单元至第三单元主要内容;2、学生质疑,教师和学生共同解答。

五、达标测试1、北京人生活在距今约70万年到20万年前,他们居住在附近的龙骨山洞穴里,他们已经会使用石器,考古学上称为时代,他们还懂得使用。

2、目前所知,在我国生存年代最早的是万年前的元谋人。

遗留人类化石最多的是人。

3、开始“家天下”代替“公天下”的人物是,从此王位制取代了_________制。

4、公元前770年,把都城迁到洛邑,史称“东周”,东周分为和_______ 两个时期。

5、西周实行制,建立起众多的诸侯国;还实行了制,周王为最高一层,自称为“天子”, 下面依次为、和士。

6、任用商鞅变法时的秦国君主是。

7、战国时期秦国蜀郡郡守在岷江中游修筑是一个既能又具功能的水利工程,它的建成,使平原约万亩土地变成了肥沃的良田。

六、课后反思:第三节前半段知识检测一、学习目标:1、检查学生前半段时间的复习情况和复习效果;2、查漏补缺,解决学生中存在的问题。

二、学习重点:研究学生的弱学部分和共性问题。

三、自主学习:学生自己完成试卷试题。

四、课堂探讨1、师生共同讨论试卷答案;学生质疑,教师和学生共同解答。

五、达标测试(个别抽查)1、著名的水利工程都江堰是谁主持修筑的()A、商鞅B、李悝C、李冰D、诸葛亮2、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A、夏朝B、商朝C、西周D、秦朝3、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制国家是:()A、夏朝B、商朝C、周朝D、秦朝4、历史典故“卧薪尝胆”曾被拍成电视剧在中央台播出。

它所反映的事实是:()A、武王伐纣B、分封诸侯C、诸侯争霸D、秦并六国5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这句诗句肯定了秦始皇的哪样功绩()A、建立中央集权制度B、建立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C、赞扬秦始皇聪明勇敢D、秦始皇修筑了长城6、堪称当时世界之最,却加速民不聊生、王朝倾覆的宏大工程,除大运河外,最为典型的是:()A、都江堰B、秦长城C、唐长安 D 、明皇宫7 、废除分封制、建立郡县制以后,秦朝郡县长官直接由谁任免:()A 、丞相B、御史大夫C、太尉D、皇帝8.商鞅变法是我国战国时期效果最显著的变法。

下列选项属于该变法内容的是()A.把土地分给天子亲属B.国家承认土地私有C.扩充国学规模D.设立直属中央的三司9.他是以大一统王朝使丞的身份开辟域外交通路线的第一人,经过他的探险,形成了丝绸之路造福后人,这里的“他”指的是谁?()A、张骞B、玄奘C、马可·波罗D、戚继光10、决定楚汉战争中刘邦取胜、项羽失败的最主要原因是()A.人心向背B.军事决策C.兵力的强弱D.阶级属性六、课后反思:第四节复习第四单元至第五单元一、学习目标:1、学生自己复习第四单元至第五单元教材知识,重拾学习记忆;2、个别课堂遗留问题处理,解决学生心中的疑惑。

二、学习重点:南方经济的发展、魏孝文帝改革三、自主学习:学生自己看书20分钟左右,回想知识,总结要点,查找疑难。

四、课堂探讨1、师生共同回顾第四单元至第五单元主要内容;2、学生质疑,教师和学生共同解答。

五、达标测试1、目前世界上已知最早的纸是()。

A、西汉麻纸B、埃及草纸C、欧洲羊皮纸D、蔡侯纸2、下列人物中被后人称为“医圣”的是()。

A、华佗B、张仲景C、张衡D、扁鹊3、成书于东汉时期的一部数学著作是()。

A、《离骚》B、《诗经》C、《九章算术》D、《缀术》4、杜甫的诗句“功盖三分图,名成八阵图”赞扬的是()A.刘备B.孙权C.曹操D. 诸葛亮5、“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这首诗中的“烈士”指的是谁()。

A.项羽 B.诸葛亮 C.刘备 D.曹操6、下列政权中,存在时间最长的是()。

A.曹魏 B.刘蜀 C.孙吴 D.西晋7、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三国时期台湾称()。

A.夷洲 B.流求 C.琉球 D.小琉球8、魏晋南北朝时期曾经统一黄河流域的少数民族有()。

①匈奴②鲜卑③羯④氐⑤羌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②⑤9、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人口移动的方向是()。

A.由南向北 B.由北向南 C.由东向西 D.由西向东10、我国有“六朝古都”之称的著名城市是()。

A.西安 B.洛阳 C.北京 D.南京六、课后反思:第五节后半段知识检测一、学习目标:1、检查学生后半段时间的复习情况和复习效果;2、查漏补缺,解决学生中存在的问题。

二、学习重点:研究学生的弱学部分和共性问题。

三、自主学习:学生自己完成试卷试题。

四、课堂探讨1、师生共同讨论试卷答案;学生质疑,教师和学生共同解答。

五、达标测试1、佛教起源于()。

A.西域 B.欧洲C.古印度 D.大秦2、道教形成于()。

A.春秋时期B.战国时期 C.西汉时期D.东汉时期3、商代最突出的手工业是()。

A、纺织业B、制陶业C、冶铁业D、青铜制造业4、端午节吃粽子、划龙舟相传是为了纪念:()。

A.黄帝B.孔子C.屈原D.李白5、文字的出现,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

我们今天的文字来源于( )。

A金文B小篆C甲骨文D陶器上的符号6、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

A、夏朝B、商朝C、西周D、秦朝7、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业科学著作是()。

A.《缀术》B.《齐民要术》C.《神灭论》D.《论衡》8.《水经注》是一部()。

A.儒家经典B.佛教经典C.水利学著作D.地理学著作9.下列人物中精于绘画,主张“以形写神”画人物的是()。

A.王羲之B.顾恺之C.祖冲之D.王献之10.右图中的人物被称为()。

A.医圣B.画圣C.书圣D.诗圣六、课后反思:飘若浮云,娇若惊龙第六节单项选择题专项训练一、学习目标:1、复习研究不同类型的单项选择题,使学生能够温故知新;2、个别课堂遗留问题处理,解决学生心中的疑惑。

二、学习重点:选择题的类型和知识重点三、自主学习:学生自己看练习册中的选择题25分钟左右,回想知识,总结要点,查找疑难。

四、课堂探讨1、师生共同回顾探讨不同类型的单项选择题;2、学生质疑,教师和学生共同解答。

五、达标测试1、创制"炮烙"等酷刑的是()A、夏桀B、商纣C、周厉王D、周幽王2、西周众多的诸侯是通过下列哪个制度产生的()A、奴隶制B、世袭制C、分封制D、禅让制3、商代最突出的手工业是()A、纺织业B、制陶业C、冶铁业D、青铜制造业4、端午节吃粽子、划龙舟相传是为了纪念:()A.黄帝B.孔子C.屈原D.李白5、文字的出现,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

我们今天的文字来源于( )A金文B小篆C甲骨文D陶器上的符号6、著名的水利工程都江堰是谁主持修筑的()A、商鞅B、李悝C、李冰D、诸葛亮7、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A、夏朝B、商朝C、西周D、秦朝8、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制国家是:()A、夏朝B、商朝C、周朝D、秦朝9、历史典故“卧薪尝胆”曾被拍成电视剧在中央台播出。

它所反映的事实是:()A、武王伐纣B、分封诸侯C、诸侯争霸D、秦并六国10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这句诗句肯定了秦始皇的哪样功绩()A、建立中央集权制度B、建立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C、赞扬秦始皇聪明勇敢D、秦始皇修筑了长城六、课后反思:第七节填空题、填图题、判断题专项训练一、学习目标:1、复习研究不同类型的填空题、填图题、判断题,使学生能够温故知新;2、个别课堂遗留问题处理,解决学生心中的疑惑。

二、学习重点:填空题、填图题、判断题的类型和知识重点三、自主学习:学生自己看练习册中的填空题、填图题、判断题25分钟左右,回想知识,总结要点,查找疑难。

四、课堂探讨1、师生共同回顾探讨不同类型的填空题、填图题、判断题;2、学生质疑,教师和学生共同解答。

五、达标测试图一图二1、读图一,填出字母代表的霸主名称:A秦穆公B C D E2、读图二,填出字母代表的国家名称:A 燕BCDEF G六、课后反思:第八节问答题专项训练一、学习目标:1、复习研究不同类型的问答题,使学生能够温故知新;2、个别课堂遗留问题处理,解决学生心中的疑惑。

二、学习重点:问答题的类型和知识重点三、自主学习:学生自己看练习册中的问答题25分钟左右,回想知识,总结要点,查找疑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