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建筑类学生学习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高职土木建筑大类人才培养的困境与措施
高职土木建筑大类人才培养的困境与措施1. 引言1.1 当前高职土木建筑大类人才培养的现状当前高职土木建筑大类人才培养的现状可以说是面临着一些挑战和困难。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建筑行业的快速增长,对于土木建筑领域的人才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目前高职土木建筑大类人才的培养却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之处。
专业课程设置滞后,无法及时跟上行业的发展和变化,导致学生学习的知识与实际工作需求脱节。
实践教学环节也存在着缺乏的情况,学生缺乏实际操作的机会,无法将理论知识与实际能力有效结合。
师资力量不足更是一大问题,优秀的教师资源匮乏,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教学需求。
职业素养培养不足也是当前的一个问题,学生缺乏实践经验和职业素养,影响其未来就业和发展。
当前高职土木建筑大类人才培养的现状需要得到改善和提升,以适应行业的发展需求和社会的要求。
通过针对性的措施和改革,可以更好地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和行业发展的优秀人才。
1.2 对高职土木建筑大类人才培养的重要性高职土木建筑大类人才是建筑领域的基础性人才,在城市化进程快速发展的今天,对于建筑行业的需求量日益增加。
高素质的土木建筑人才能够为建筑行业提供专业技术支持,推动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
高职土木建筑大类人才培养与国家经济发展密切相关。
建筑行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培养高质量的土木建筑人才能够有效提升建筑行业的整体竞争力,推动国家经济的稳定发展。
高职土木建筑大类人才培养与社会建设密不可分。
建筑行业是一个重要的公共领域,涉及到城市规划、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培养高水平的土木建筑人才可以有效提升社会建设的质量,改善人民生活质量。
高职土木建筑大类人才的培养是建筑行业发展的关键所在,对于提高建筑行业的整体水平,促进国家经济发展,以及改善社会建设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应该重视高职土木建筑人才培养工作,努力培养更多优秀的土木建筑人才,为建筑行业的蓬勃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2. 正文2.1 高职土木建筑大类人才培养存在的困境高职土木建筑大类人才培养存在的困境主要集中在专业课程设置滞后、实践教学缺乏、师资力量不足以及职业素养培养不足等方面。
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管理的现状与对策——以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系学生为例
!!!!!!!!!!!!!!!!!!!!!!!!!!!!!!!!!!!!!!!!!!!!!!!!!
来说,是迈入社会前的一堂非常重要的有意义的课。
建立健全的规章制度和培养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
2.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制度
养成,是实训基地教学与管理顺利进行的保障,但不一
学生综合素质的高低,体现出一所学校教育教学水 定是唯一途径。学生管理的方法方式很多,最终都不是
[中图分类号] G71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 0046(2012)5- 0027- 02
一、职业生涯规划管理的定义与作用 (一)职业生涯规划管理的定义
于各类社团活动,不知不觉度过了大一时光。大二期间, 基本分化为两大类:一类是潜心学习专业;另一类却是
职业生涯规划是指通过个体的自我认知,明确个人 无所适从,厌倦大学生活,甚至对就读院校产生诸多不
第 2012 5
年 ·期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Journal of TaiYuan Urban Vocational college
期 总第 130 期
May2012
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管理的现状与对策
— ——以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系学生为例
蒋灵芝
(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广州 511483)
2.有利于职业目标的实现 如前所述,部分高职学生由于对自身认识不足,对 未来将从事的职业认识不足,在谈及未来规划时显得茫 茫然。通过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管理,清晰地明确个人 的奋斗目标及需要克服的障碍,然后根据短中长期目标 所订立的详尽计划落实到行动中,脚踏实地前行,实现 奋斗目标。 二、高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管理的现状 (一)偏重于技能型工作 “职业技术学院”,顾名思义,人才培养目标侧重于 技能。当今社会,人才竞争越来越激烈,高职院校的学生 在学历和理论研究方面没有竞争优势。若想高职学生能 在激烈的人才大战中有一席之地,必须具备独特的优 势— ——技能。 通过对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系 2010 级 同学问卷调查,共发出调查问卷 226 份,收回 226 份,有 效卷为 100%。调查显示,在职业目标选择上,有 121 人 选择技能型工作,如造价工程师、建造师、房地产策划 师、房地产估价师等,占参与问卷调查学生总数的 53.5%。 (二)对管理型岗位的认识存在偏差 很多同学认为,管理型工作管好“人”即可,没有意 识到专业技能在管理岗位中的重要性。因此,他们在大 学三年期间将主要精力投放于团学及班级工作,忽视了 专业学习的重要性。不置可否,当今社会管理者需要具 备很强的洞察能力、分析能力、处理问题能力、人际关系 能力等,但如果管理者没有突出的专业技能,就不可能 有敏锐的洞察力,无法对工作中出现的各种形势及现象 做出理性的分析判断,也无法做出快速而准确的决策。 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系各类学生干部 共计 88 人。通过对这部分学生干部的调查问卷,职业目 标是管理型岗位的有 45 人。其中,将大学期间的主要时 间和精力专注于工作而忽略了专业学习的有 29 人;将 管理能力培养与专业学习并举的仅有 16 人。 (三)急于求成,职业目标定位过高 部分高职学生雄心壮志,立志做一番大事业,有着 成功的强烈欲望。他们眼中的成功人士,有着光辉灿烂 的业绩,是荣耀、地位与财富的象征,但是,他们却没有 意识到成功者需要具备各种素养,没有体验到成功者面 对的艰辛。他们一心盲目追求成功这一结果,却完全忽 视了成功所需的条件。步入职场时,才发现理想与现实 的差距,于是气馁、怨天尤人、自暴自弃。 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系的调查问卷显 示,在 226 位同学中,有 59 人的职业目标是三至五年之 内做到高级策划师、高级主管、老板、注册建筑工程师 等;有 29 人的目标是毕业之后直接创业,三至五年内公 司达到稳定局面;还有个别同学的目标是十年之内打造 出一家知名的上市公司。 (四)职业目标不明确,可 A 亦可 B 高职院校大部分同学没有明确的职业目标,其中, 部分同学认为在校期间进行职业规划为时尚早,部分同 学不知道自己到底想干什么、能干什么,部分同学只求 顺利毕业,未来走一步看一步。 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系调查问卷结果 显示,在参与调查的 226 人中,有 31 人的职业目标是从 事建筑行业,若在建筑行业找不到合适的工作,也可另 找其他性质的工作。其中,有 13 人限于专业内的职业目 标调整,另有 18 人的次选职业目标是与本专业完全无
高职院校学生思想、心理状况的调查及对策分析——以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1 高职学生心理状况分析 . 2
经过调查 , 我们 不 难 发 现 , 职 学生 在 整 个 学 习生 活 过 程 中 , 高
每个 人 都 会 或 多 或 少 受 到 某 些 问题 的 困扰 , 中 常见 的 主要 有 : 其 因环 境 变 化 而 产 生 的 失 落 心理 。 多 学生 就 读 高职 院 校 并 不 很 是 因 为 自身 渴 望 学 习 , 进 入 高 职 院 校 有 一 种 失 落 感 。 在 普 通 高 对
中图分 类 ̄: 7 - 1 G 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6 2 8 12 0 )5 0 0 0 1 7 - 1 (0 80 — 1 — 2 8 1
1 问题 的 引 出
和 娱 乐 方 式 。另 外 , 职 学 生 对校 园恋 爱 与 婚 前 性 行 为 的态 度 表 高 现 出较 大 的宽 容 , 为 这 是 个 体 行 为 , 人 无 需 干 涉 , 对此 行 为 认 别 但 造 成 的严 重 后 果 认识 不 足 。
理 健 康研 究 的 重要 性 和 紧迫 性 就 更 加 突显 出来 。 对 学 生 的 思 想 状 况 、 理 状 况进 行 调 研 分 析 的基 础 上 , 行 了积 极 的 思 考 和探 究 , 在 心 进 并 提 出 了相 应 的对 策 和 建议 。 关键词 : 高职 学 生 思 想 状 况 心 理 状 况 调 查及 对 策分 析
另 一 方 面 , 本 科 院 校 的学 生 相 比 , 入 高 职 的学 生 大 多 是 高 考 与 进
恐惧 、 自卑 等 自我 否 定 的 情 绪 表 现 , 际关 系失 调 带 来 的 情 绪 困 人 扰 造 成 了社 交 恐 惧 。 . 因恋 爱 与 性 方 面 问题 引起 的情 感 冲 击 。 高 职 学 生 虽 然 生 理 、
高职院校建筑类专业教学现状分析研究
高职院校建筑类专业教学现状分析研究我国高职类院校中建筑类专业教学现状不容忽视,在如今建筑产业飞速发展的情况下,必须重视建筑类专业技能型人才的培养。
讨论和研究我国建筑类专业教学现状尤其必要性和紧迫性。
标签:高职院校;建筑类专业;教学我国有高职院校1100余所,其中开设建筑类专业的学校占到60%,而且有部分是以“建筑”命名的学校。
那么高职类院校中建筑专业的发展现状如何,存在哪些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成为我们亟待解决的课题之一。
本文将从这方面入手进行分析。
一、高职院校建筑类专业存在问题(一)师资力量薄弱,缺乏实践经验高职院校的教师应该需要有一定的社会企业实践经验,与企业实际接轨,才能在教学过程中有的放矢,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使学生学到真正的本事。
但是目前来讲,高职院校的教师大多数是刚从高校毕业的本科生或者研究生,虽然学历较高,但是没有经过社会企业等各方面的锻炼,没有接触理论应用到实践的过程。
更不用说社会上需求的是一毕业就可以顶岗的应用型、技术性人才了。
某些高职院校虽然每年都在不断的引进新的教师,但是教师专业对口比例和程度明显失调,导致实际的教师师资力量是薄弱的,真正能授课并讲出真东西的教师少之又少。
另外,教师缺乏实践经验的同时又不愿意去接受企业实践锻炼,没有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生源质量较差,学生课堂学习效果不好高职院校的生源绝大多数是高考成绩较差,没有考上本科的学生,或者是中职学生考入的对口高职生源。
有些高职院校为了凑齐生源,无底线的下压分数,结果就是学生入学成绩一年不如一年。
这些学生中,虽然也有刻苦努力有上进心的同学,但是数量实在有限。
就建筑类专业学生来说,学生们在课堂上本身的学习效果就比较差,再加上整体的学习氛围和相互影响,导致课堂不好把控,甚至导致教师厌课的情况。
有些较难的专业课或者核心课,凭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能力,根本无法实现将本门课程学好并学会的可能。
(三)专业课教材及课程设置不够新颖和科学建筑类专业的专业课教材几乎都是理论或者图形、公式的千篇一律,缺乏实际工程案例和动态的教学资料,学生在学习时缺乏兴趣,教师在讲授中也有一定难度。
高职建筑类学生自主学习教学模式适应性研究
1 1 究对 象 .研
习管理等共 1 个 因素 , 6 个题 目 2 由 9 构成, 采用莱克 特 6级计分制嘲 。二是建筑类专业职业资格考试的 取证情况。建筑类专业职业资格考试具有较好的权 威性, 日常学习和训练 同考证 目标相 结合 , 将 能够
反映学生的综合专业水平。同时, 学生 自主学习能 力的培养不是 以短期内提高学生成绩为 目标, 而应 具有可持续效果 , 有利于促进学生的长期发展。 2实施方 法 21 . 情境性教学与合作化训练 学习内容选择真实性任务, 如建筑设备专业课 程《 供热工程》 以本校五层教学楼的供热系统设计 为主线贯穿整个教学过程, 并将教学 内容分解为 围 绕供热系统设计这一中心的若干工作任务 , 使教学 在与现实相类似 的情境中发生, 在课堂上展示出与 现实中专家解决问题相类似 的探索过程。教师从知 识 的 讲解 者 转 变 为 学 生 自主 学 习 的指 导者 和 促 进
者 , 任 一 工 作任 务 设置 相 应 的 目标 , 提 供 学 习 对 并 策略 来指 导学 生达 到 目标 。
本研究的实施对象为北京京北职业技术学 院建筑 设备 专业 20 全 体 学生 , 6 09级 共 0人 。学 生 均 为普 通高中毕业生, 熟悉中学阶段 的传统“ 灌输式’ 学 墩 模 式, 自主 学习意识不强 , 但 对专业知识和行业特 性缺乏了解 。学生学习态度端正 , 具有 自主学习的 基础 , 需要教师在职业素质培养 、 专业技 能提升方 面给予指导和训练。
立正确的学习观 , 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 良好的意志品质 , 培养 并且有助 于学业成绩的提 高, 具有较好的适应
性。 Biblioteka 关键词: 高职建筑类学生; 自主学习; 实施 方法; 学习动机和策略 ; 学习成绩 中图分 类号 : 785 G 1. 文献 标识 码 : B 文 章编号 :6 229 (02 O— 110 17— 04 2 1) 4 0 1- 4
高职院校建筑类专业现状及发展
室内设计基础与实务 邢台职业技术学院
20 年 l 月 07 2
2 高职 建筑 类精 品课程 建设情 况
国家精品课程建设 是高 等学校 教学质 量与教 学改革 工
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07年 l 20 2月 贵州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2 0 07年 1 2月
浙 江 工 商 职业 技 术 学 院 20 0 7年 1 2月 四川 交 通 职业 技 术 学 院 2 0 0 7年 l 2月
建筑工程预算
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2 0 0 7年 l 2月
3 国家级 精 品专 业建 设情况
教育部 首批批准 高职 国家级精品专业共 6 2个 ,其中建
[ 收稿 日期]2 0 0 0 0 8— 5— 9 [ 作者简介 ] 龚宏 ( 9 9一) 17 ,男,在 读工 程硕士 ,成 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建筑系讲 师,从事教学工作。
石 家庄 铁 路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06年 3月 20 建筑结 构与结构 C D 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20 A 0 7年 l 2月 水 泥 工 艺技 术 山 西综 合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20 07年 1 2月
业技术学 院 、泸州 职业 技术学 院 、南充 职业 技 术学 院 、成
四川建筑 职业技术学院 20 07年 l 2月 绵阳职业技术学院 20 0 7年 l 2月 重 庆工 程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20 07年 l 2月 浙江建设 职业技术学院 20 07年 l 2月
1 、楼宇智能化专业 4所 ,其 它专业 开办的学 校数量都 O所 在 3所 以下。总体 来说 ,建 筑工程技 术 、装饰 和造 价是 三
状入手 , 出进一步发展 高职建筑类专业的若干意见。 提
高职院校建筑类女大学生的就业现状及对策
Ke y wo r ds : hi g he r vo c a t i o na l c o l l e ge s; a r c hi t e c t u r a l ;f e ma l e c o l l e g e s t ud e n t s; e m pl oy me nt ;
高 职 院 校 建 筑 类 专 业 培 养 的 是 工 作 在 建 筑
施 工 一 线 且 需 长 期 驻 守 在 施 工 现 场 的 技 术 工 作 人 员 .由于 女 生 生 理 和 性 格 上 的 弱 势 , 使 她 们 在
t he c u r r e n t e mp l oy me nt s i t ua t i o n,t hi s pa pe r a na l yz e s e xi s t i n g p r ob l e ms f r om a s pe c t s of e mp l oy — me n t r a t e,s pe c i a l t y r e l a t i ng r a t e,e mpl o yme nt qu a l i t y a nd de ve l op me n t p r os p e c t ,a nd pu t s f or — wa r d s u gg e s t i o ns f r o m pr o f e s s i o na l a bi l i t y c ul t i v a t i on,c ompr e he ns i v e a b i l i t y e xp a ns i o n,c a r e e r
高职建筑类学生学习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高职建筑类学生学习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建筑行业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建筑类专业的学生需求也逐渐增长。
与此高职建筑类学生的学习现状却呈现出了一些问题。
本文就对高职建筑类学生的学习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能够引导和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成长。
一、学习现状分析1. 学习动力不足在高职建筑类学生中,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存在学习动力不足的情况。
他们对建筑专业的学习兴趣不高,缺乏对专业知识的渴望,只是出于家庭的安排或者随波逐流的心态来选择这个专业。
这些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缺乏主动性,容易产生学习上的抵触情绪,严重影响到学习效果。
2. 缺乏实践经验与理论学习相比,建筑类专业更加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但是现阶段高职建筑类学生普遍缺少实践经验。
学校的教学内容偏重理论知识,实践教学环节相对不足,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较弱,导致他们在实际工作中难以胜任相关工作,甚至在就业过程中遇到困难。
3. 学习氛围不浓学习氛围对于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学习热情有着重要的影响。
目前高职建筑类学生中,普遍存在学习氛围不浓的问题。
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不高,学习气氛较为冷清,以致影响了学生成绩的提高和专业素质的培养。
二、对策建议1. 激发学习兴趣学校和教师应该通过多种途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对建筑专业的热爱和渴望。
可以通过举办专业讲座、参观建筑工地等方式,让学生亲身感受建筑专业的魅力,激发他们学习的动力和热情。
学校还可以加强对学生的职业规划教育,帮助学生了解建筑行业的前景和发展趋势,让他们明白选择建筑专业的意义和价值,从而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 加强实践教学针对学生普遍缺乏实践经验的问题,学校应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可以通过增加实习时间、扩大实习范围、加强实践教学课程设置等方式,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实践平台。
只有实践与理论相结合,学生的专业能力才能得到全面的提升。
学校还可以与建筑企业合作,开展校企合作项目,让学生能够在实际工作中得到锻炼和提升。
探究高职院校建筑类专业学生就业问题与对策
现代经济信息462探究高职院校建筑类专业学生就业问题与对策王 毅 湖北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摘要:在我国建筑类行业的不断的发展的同时,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高职院校建筑类专业毕业生是一个非常大的群体,但是现在其就业也存在着诸多问题,例如薪酬较低,晋升较慢等,针对这些问题我们考虑有以下几个原因:学校专业教学不够完善;教师队伍水平不够,不能及时给出就业指导性意见;学生专业水平较差。
通过对教学资源进行调整,提高教师能力以及增强就业指导等改革后,相信高职院校建筑类专业学生的就业问题也会得到改善。
关键词:高职院校;建筑专业;就业;毕业生中图分类号:G717.38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9)004-0462-01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建筑行业的也在迅速发展,这就意味着大量的人员进入建筑行业,但是随着人口不断增长,高校毕业生就业和从业的问题也成为中国社会的一大问题。
高职院校偏重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也是我国职业教育的主要组成部分,但是现阶段我国高职院校的就业问题也尤为突出,本文主要针对高职学院建筑类专业学生的就业问题进行分析,探究针对这些问题的对策,希望可以加强学生的就业指导,以提高学生的就业水平。
一、高职院校建筑类专业学生就业现状1.就业率稳定根据调查发现,近五年高职院校建筑类专业学生的就业率一直可以保持在90%以上,甚至出现供不用求的局面,但是半年离职率较高,2015年土建大类的半年离职率高达43%,这就意味着部分毕业生在签约工作单位后并不能得到满足,迷茫感较重,由于就业范围广阔,没有方向感。
总的来说,建筑类专业的学生毕业半年后的就业较为平稳,但是由于建筑行业的特殊情况,往往一项工程结束后,参与工程的成员并不一定始终有工程,毕业生往往会受到二次考核的情况。
2.就业单位以小型建筑企业为主建筑专业的学生的求职意愿以小型私营企业为主,同时招聘的公司中也以小型私营企业为主,达到73.19%。
高职土木建筑大类人才培养的困境与措施
高职土木建筑大类人才培养的困境与措施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土木建筑行业需求大大增加,对于土木建筑人才的需求也变得更加迫切。
当前高职土木建筑大类人才培养存在着一些困境,比如人才短缺、培养质量不高等问题。
如何解决这些困境,促进高职土木建筑大类人才培养,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
一、困境1. 人才短缺目前土木建筑行业人才的需求远大于供给,特别是高素质的专业人才,更是供不应求。
据统计,目前土木建筑行业的人才缺口已经超过20%,随着行业的不断扩张,这一数字还将进一步增加。
2. 培养质量不高当前一些高职院校存在着对于土木建筑专业学生培养质量不高的问题。
一方面是学校的师资力量欠缺,专业能力有待提高;另一方面是学校的教学设施、实践教学环境等条件也有待改善,这些都直接影响了学生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
二、措施1.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高职院校应该加强土木建筑专业的师资队伍建设,通过引进高水平人才、加强教师培训等方式,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
还可以通过学校与企业合作,将业内专业人士请进校园,带领学生进行实践教学,增加学生的实际操作经验。
2. 优化课程设置针对土木建筑专业,学校可以对课程设置进行优化,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设置。
通过与企业合作,打造实践教学基地,让学生在校期间能够接触到真实的工程项目,提升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3. 推动校企合作校企合作是一种有效的培养土木建筑人才的方式。
学校可以与行业内的知名企业进行合作,建立实习基地,让学生能够在实际项目中参与建设,增加他们的实践经验和实际工作能力。
企业也可以与学校共同开展培训计划,培养符合企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4. 强化实践教学土木建筑专业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因此实践教学至关重要。
学校可以通过加大实验室建设投入,提供先进的实验设备和技术支持,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
学校还可以组织学生参与各类实践项目,提高他们的实战能力。
5. 加强学生能力培养除了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高职土木建筑专业的学生还需要培养一系列与专业匹配的能力。
浅谈高职《建筑力学》教学之现状与对策
结构 的组成规则 , 几何 可变体系和几何不变体 系 ,怎样 正确判断结构
的几何性质取决于是否能够正确运 用平面 几何不变 体系 的组 成规则 ,
经判断只有几何不 变体 系才能 用在结 构里 面。结构 在各种 效应 ( 外
力,温度效应 ,施 工误 差及支 座变形 等 )作用 下 的响应 ,包括 内力 ( 轴力 ,剪力 。弯 矩 ,扭 矩 ) 的计算 ,位移 ( 线位 移 ,角位 移 )计
力法 、位移法和力矩分配法等等。比如力法的计算原理是将超 静定结
构多余的约束用力来代替 ,通过在多个力的作用下产生 的零位移而计
算出相应的力即为多余力的大小 ,从 而将超静定结构变 为静定 结构利
用前面的基础可以计算 。 其 中在应用力 法计算 的时候 图乘 法是 基础 ,
同理 ,位移法 、力矩分配法 的计算都 是 以前 一个计算 为理论 依据 的,
算能力。随着 同学们年龄的增长 ,分析问题的能力在逐渐增 强。但 是 首先要解决学 生心理 的问题 ,就是让他 们从 自认为较失败 的高中时代 走出来 ,不要以为高 中没有学好在大学也学不好 ,因为现在 的某些 能 力在无形中已经完善增加 了。计算能力 ,就本课程而 言,计算 量不是
很大 ,遇到的计算也较为简单 ,但是必须要细心 ,否则会直接 影响结 果 。如力学问题的计算大多是 内力的计算 ,在第一步计算支 座反力时
的基础课。该课程要 求学生有较强的综合 分析能 力和计算能力。
关键词 :课程体 系 理论力学
《 建筑力学》 是高职建筑类学 生必须掌握的- -I ' - J 重要的专业基础
课 ,对后续专业课 能否学 好起 着关键 性作用 。该 课程 涵盖 了理论 力
高职院校建筑类专业教学改革研究
高职院校建筑类专业教学改革研究摘要:高等职业院校是我国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如今的建筑类教育的存在诸多问题,比如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能力不高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高职院校要不断进行改革,培养知识更加牢固,技能更加熟练的专业型人才。
关键词:高职院校;建筑专业;教学改革;教学模式建筑类教育是培养学生技术能力和艺术素养的课堂,作为高等教育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高等职业教育中的建筑类教育应担负起神圣的职责,培养适应社会现实需求,具有较强技能素质的建筑专业人才。
一、高等职业院校的建筑类教育的现状1、缺乏调研及能力的培养高等职业院校与高等院校不同,高等院校主要是培养学生的理论能力,通过对理论框架的学习,使学生具有较强的思维创作能力,高职类学校是以技能培养为基础,它是培养面向生产第一线的学生。
但是,在现在的高职建筑专业培养中,老师往往是教授课本内容,而现在的授课课本通常是本科建筑类教学课本的压缩版,根本不能凸显出高职院校学生的优势。
比如对好的建筑进行鉴赏时,只是学习其设计的创新性,而不进行研究为什么这一建筑会坐落在那个环境之中,它到底体现什么理念,这样只会使学生认识到个体,不能从整体上把握建筑的奥妙及魅力。
另外,课本的知识往往与实践是有距离的,很多高职院校缺乏实践场所,学生不能在实践中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在实践中发现问题,从而使自己的能力获得提高。
仅仅学习课本,一旦步入社会,所有的知识都只停留在表面,与现实相脱节,这样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的优势就荡然无存。
2、轻视过程教学我们评价一个作品的好坏时往往以其外在作为依据,很少去体会作品的设计理念,而作为一个建筑专业的学生来讲,设计理念是十分重要的,高等职业院校在制定培养方案和考查要求时,应注重学生创作理念以及现实可行性的培养。
在现在的建筑类教学中,建筑设计是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其就是培养学生的设计理念和创新思维。
但是作为主干学科,它的考查方式确是简单的作品的提交,老师仅根据其完成的作品进行考核,很少去注重这一创作过程,既然老师没有要求对创造灵感及现实可行性进行分析,学生自然而然的就只用图纸去代表自己的水平,有时学生为了得到高分,拼凑各种名作,只是一味的模仿,有时甚至抄袭,毫无自己的创作可言,以至于其创作能力和创新素养很难得到培养。
高职院校学生学情分析与研究
高职院校学生学情分析与研究张维;赵亮【摘要】基于科学知识图谱对学情研究进行文献分析,阐述了其现状和不足。
为此,在小组访谈和文献研究基础上初步构建了高职院校学生学情调查问卷,并进行探索性和验证性研究。
通过因子分析并建立结构方程模型,得出高职学生学情结构模型包括学习方式、学习投入、学习交流和资源获取等4个维度的信度和效度测量指标均达到满意水平,具有一定的适用性。
%Based on map of scientific knowledge,this paper carries out document analysis on learning con-dition study and expounds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disadvantages.Therefore,based on group interview and document study,this paper preliminarily establishes the questionnaire of learning condition of higher voca-tional students,and carries out exploratory and verifying study.Through factor analysis and establishing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we find that the measurement indexes of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of learning condi-tion structural model of higher vocational students including learning style,learning engagement,learning exchange and resources access have reached the satisfaction level,and have certain applicability.【期刊名称】《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年(卷),期】2016(016)001【总页数】4页(P63-66)【关键词】高职院校;学情;知识图谱;因子分析;LISREL;拟合优度【作者】张维;赵亮【作者单位】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能源与交通工程学院,江苏徐州 221116; 中国矿业大学环境与测绘学院,江苏徐州 221008;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信息传媒与艺术学院,江苏徐州 22111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442随着高职教学中工学结合、项目教学、导向教学等方法的使用,网络课堂、公开课、开放性慕课等教学方式的转变,改变了传统的以课堂和教师为主体的授课模式,强调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中心地位.在学生看来,高职院校和本科院校在教学水平,师资结构,软硬件设施建设上都存在一定差距,部分用人单位片面的追求高学历导致高职毕业生和本科生相比处于竞争劣势.部分高职学生学习能力和自我约束能力较弱,又不太会运用科学的学习方法,他们既有较高的求知欲,又受阻于专业课程的学习难度,在课程学习中很难做到持之以恒,教学效果难以保证.因此,分析和研究高职学生的学情特点,有助于职业院校在对学生教学管理过程中做到有的放矢和因材施教,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高技能、复合型人才.1.1 知识图谱分析有别于传统的文献综述方式,本文以可视化图谱的形式,通过主题词检索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研究主题随时间演进的类聚情况.以学情为关键字,检索2004年到2014年期间的全部期刊数据,考虑论文质量,只保留SCI、EI、核心和CSSCI期刊[1],结合研究对象,遴选了部分具有代表性的高职学情论文,最后选定265条数据.采用citespace进行数据分析[2],设置Time Scale为1,即以1年为一个时间间隔,将2004—2014的10年时间分成10个时间间隔.网络节点确认为Keyword.分析得到一个网络聚类图[3],如图1所示1.2 研究综述由分析图谱可以看出,国内学者对学情分析的研究范围比较广.第1类主要集中在学情内容调查和分析[4].第2类主要集中在通过学情分析,促进教学改革和提高教学质量[5].第3类主要集中在通过建立学情分析模型进行对策研究[6-7].国内学者对学情研究特别是对本科院校已经具体化,为本文研究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和研究思路.但是,到目前为止,高职学院对学情的研究大部分还局限在对已有理论的介绍和评价上,缺少结合高职院校学生特点进行的学情研究分析.本文对高职学院学生学情进行了调查,并做了具体的实证研究,为深化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建设提供参考.2.1 问卷设计参考史秋衡制定的调查学生学习实际情况量表中高职相关的受测条目[6],结合我校实际情况进行了部分调整和增删,制订了抽测高职院校学生学情的量表,采用个人访谈和调查问卷的方式进行研究和调查.进行访谈的对象既有成绩优秀的学生干部也有成绩排名相对靠后的同学,既有学校、学院的学生干部,也有各班级的普通同学.被选择进行调查问卷的对象包括我校1~3年级的学生和已经毕业的学生,生源分布江苏省内占60%,省外占40%.调查问卷累计发出400份,收回有效答卷378份,回收率为94.5%.其中一年级学生108人,二年级学生90人,三年级学生75人,已毕业学生105人.分析工具为SPSS 19.0.结合我校学生学习情况,选择了影响学生学习的18个选项供学生选择和评价,这些选项从学习方式、学习环境、教学影响、教师因素及教学手段等方面对学情进行分析.2.2 信度和效度分析首先对问卷的信度和效度进行检验.采用Cronbach系数对总量表进组合行信度检验,其中运用SPSS 19.0中的Reliability Analysis,并选择“Statistics”中的“Scale if item deleted”来计算克龙巴赫Alpha系数计算结果是0.667,总量表的组合信度大于0.5.说明调查问卷相对合理,满足信度要求.其次对受测结果进行效度检验.对有效样本数据进行KMO抽样适当性检验和Bartlett球形检验,一般而言,KMO值大于0.90被认为是显著的,在0.80~0.90被认为是良好的,0.60~0.80被认为是可以容忍的,0.50~0.60被认为是很勉强的,小于0.50将被认为是不可接受的.本研究的KMO检验系数为0.885,巴特利特球体检验的统计量为2 120.047,自由度(df)为171,显著性概率是0. 000,小于1%,KMO样本测度显著,该数据的相关阵不是单位阵,说明本调查问卷的样本数据基本适合进行因子分析.2.3 因子分析经过方差最大正交旋转,结合碎石图陡坡检验原则,得出4个公共因子,18个项目的评价模型(见表1)各个公共因子的初始特征值均大于1,累计方差贡献率为77.170%.各个公共因子的因子载荷均大于0.55,各个因子的克龙巴赫Alpha值均大于0.8.各个因子的项目所组成的共同信息构成了该因子的隐含特征.由第1个因子的构成可以看出,目前高职学校学生的学习方式正在发生改变,越来越多的学生开始使用计算机,互联网等方式进行学习,这种学习过程和传统的课堂教学、教师讲授相比,更多的是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个人需求进行学习,是一种自主的学习模式.教师在学习过程中的角色也在发生改变,以启发学生和提出学习目的和见解为主.由第2个因子的构成可以看出,虽然学习方式发生了改变,但是要达到既定的学习目标,必须保证学习投入时间和课堂学习认真程度,增加师生之间的交流.同时,越来越多的学生希望参与科研项目中,这是高职学生学习期待提高的表现.由第3个因子的构成可以看出,电子邮件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认同度较高,是学生和学生、学生和教师之间的沟通的主要媒介.由第4个因子的构成可以看出高职学生对互联网学习的认同度很高,而且也掌握了一定的专业工具,如通过图书馆数据库,搜索引擎等.根据4个因子的构成,将其分别命名为学习方式,学习投入,学习交流和资源获取.对4个因子进行综合得分计算见表2.第1个因子的得分是4.923分,第2个因子得分是3.557分,第3个因子得分是3.310分,第4个因子得分是2.872分.由此可见学习方式的改变是最重要的,学习时间和投入次之,学习交流在第三位,之后是通过各种方式查询学习资源.从因子分析的结果来看,一方面,学生已经普遍认同通过信息技术和互联网进行学习,愿意接受学习方式的变革;另一方面,学生也愿意投入时间和精力以确保学习质量. 根据探索性因子分析的数据,利用LISREL模型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主要目的是决定事前定义因子的模型拟合实际数据的能力.LISREL模型的全称是线性结构关系(Linear Structural Relationship),LISREL模型是由K.G.Joreskog&D. Sorbom所发展的结构方程模型(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软件[8].与传统的统计分析方法不同的是,该模型最大的优点是能处理观测变量与潜变量的关系及各潜变量指标之间的关系.3.1 模型构建和计算首先将SPSS数据导入LISREL,以FACROR A、B、C、D表示探索性因子分析得到的4个因子.通过LISREL对数据进行处理,并绘制出该模型的路径图.图2为Estimate选择Standardized solution情况下得到的数值.对于Standardized solution一般应高于0.6,如观测指标不多,可适当减低标准,因此对于因子3中FACTORC4的值0.57予以保留,不对模型进行修正.3.2 可靠度和拟合度分析LISREL通过OUTPUT输出提供运算结果.如下图4所示,该结果给出了各因子和其构成变量之间的关系.目前的研究普遍认为,T Value值保持在绝对值1.96以上为模型可用.下表中的构成个因子成分的的T-Value值的绝对值均大于1.96,说明模型可用[8].LISREL在分析数据时还提供了模型的拟合优度,用来检验建立的模型和数据的拟合程度.拟合优度的各项指标在建议的范围内,表明拟合度高,否则说明不理想.目前的研究主要认为在大样本情况下,SEM的拟合指标可通过拟合优度指数(GFI)和调整拟合优度指数(AGFI)、残差均方根(RMR)和近似误差均方根(RMSEA)、规范拟合指数(NFI)和增量拟合指数(IFI)以及比较拟合指数(CFI)反映.根据已有的文献研究结果,一般认为指标GFI、AGFI、NFI、IFI、CFI均大于0.9,RMR小于0.05,RMSEA小于0.08,其拟合程度较好.我们建立的SEM各项指标为GFI(0.94)、AGFI(0.92)、NFI(0.94)、IFI(0.98)、CFI(0.98)、RMR(0.031)、RMSEA(0.076).测量数据的各项指标都在SEM的拟合指标的建议范围内,因此说明该结构方程模型较可靠.即通过验证性因子分析得出学生学情和学习方式,学习投入、学习交流和资源获取这四个因子之间的定量关系是可以接受的.通过调查问卷进行因子分析并建立结构方程模型,验证了模型的稳定性,得出本研究中的学情分析模型包含4个主要因子分别是学习方式,学习投入,学习交流和资源获取.学习方式的因子得分最高,说明互联网和信息技术已经深入高校课堂改变了高职学生的学习方式.高职院校应该以说课、说专业以及培养方案改革等活动为契机,构建专业教学平台,满足学生学习需求.学习投入在专业课程的教学中依然重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精心组织,循序渐进.教师应加强与学生的学习交流,课后通过网络,论坛等工具解答学生问题.目前各高职院校开展的慕课、微课建设,增设了课程的移动平台,学生可以随时随地通过移动终端和教师交流.学习资源的获取手段越来越多,因此学校更应该加强教学资源库建设,实现课程资源共享,同时加强对学生的培训,指导学生通过各种专业的数据库寻求本学科的前沿知识和研究热点,提升高职学生的科研和学术水平.【相关文献】[1]王颖纯,白丽娜.基于CiteSpace的XML研究热点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14(2):210 214.[2]陈超美,陈悦.科学发现的结构与时间属性[J].科学学与科学计量学,2014(3):27 32 [3]肖明,陈嘉勇,李国俊.基于CiteSpace研究科学知识图谱的可视化分析[J].图书情报工作,2011,55(6):91-95.[4]刘智运.大学生学情调查与分析研究[J].交通高教研究,2003(1):12-15.[5]蔡丽萍,徐辉.从说课看高职高专院校学情[J].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20(4):75 80.[6]史秋衡,郭建鹏.我国大学生学情状态与影响机制的实证分析[J].教育研究,2012(2):109-121.[7]胡子祥,马广永.大学生学习投入评价模型研究[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4(6):102-108.[8]曹丽颖.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基于LISREL模型的分析[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14,16(1):22 29.。
高职教育工学结合现状的调查与思考——以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的学生参与工学结合 , 增强工学结合的实效性。
表 3 是 否 到校外 实 习基地 或企 业 实 习过
( 学生参加工学结合的动机调查 三) ( 见表 4 , .%的学生参加工学结合的动机是 )7 2 6 为就业积 累工作经验,5 1 的学生认 为是提高 自 5。%
身 的专 业技能 和 实 际操 作 能 力 , 2 . % 的学 生是 有 97 赚取 一定 的工 资 , 减轻 经 济负 担 ,8 1 的学 生 是 为 2.% 了深入 了解 企业 。从调 查 的情 况 来 看 , 生 参 加 工 学
6 )认 为收获 不是很 大 的只 占 1.% ; 校 外 实训 % , 20 在 和实 习上 , 生 认 为 收 获 最大 的是 增 强 专 业 技 能 和 学 操作 能 力 (26 ) 5 .% 和提 高社交 能力 (7 1 ) 4 .% 。通过
学结合的动机主要是为了提高 自身 的专业技能和积 累工作经验 , 与高职 院校工学结合 的 目的基本上 这 是一致的 , 即通过提高专业技能来提高学生的就业
另有 1 .% 和 2 5 的学 生 表示 没有 用 或 不 知 道 。 16 .%
通过调查可 以看 出, 高职院校的课程开 发还没有 做 ( 学生参加工学结合情况的调查 二) 在学生是否参加工学结合上 , 课题组 主要通过 “ 学生是否 到校外 实习基 地或企业实 习” 问题来调
查 。 ( 表 3 ,19 见 )7 .%的学 生参加过 校 外实 习 。以上
的意义 , 映了学 院对 于工 学结 合 的宣传 工作 深 反
入人心 , 学生 对于 工学 结合 的人 才培 养模 式 比较
认 同。
( ) 一 问卷设计
调查 问卷 主要 是 针 对 学 生 开 展 0 21 l一 5
高职院校建筑类专业课程思政实施现状调查与研究
高职院校建筑类专业课程思政实施现状调查与研究摘要:建筑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型产业,在建筑行业转型升级背景下,高职院校所培养的建筑类专业从业人员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技术技能,更要有正确的思想观念、良好的道德修养、崇高的职业素养,这就需要解决当前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两张皮”的难题。
利用课程思政的理念,寓人格塑造、价值培养、思想引领于知识传授、能力提升之中,更好发挥专业课程的育人功能是课程思政追求的一个终极目标。
因此,研究与探索课程思政的实施效果对高职院校课程思政理念的贯彻与落实至关重要。
关键词:课程思政;高职院校;建筑引言课程思政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和关键环节正在我国高校全面推进。
2020年5月,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要求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深度发掘各类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
如何将政策表述中关于课程思政育人的理想化词语落实为高校中具体可行的教育教学活动,使得“课程思政”不再是一个模糊的大标签,是当前和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里亟需解决的问题。
课程思政这项新的教学理念和革新从良好的愿望出发,为避免成为“空转”和“虚转”,必须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审视实践演进的逻辑和产生的问题,遵循教育规律因势利导,作出前瞻性思考。
1课程思政的相关概念课程思政指以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的形式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的一种综合教育理念。
这种理念是把立德树人的思想贯彻到所有专业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去,在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的同时,必须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并且将学生的思想政治培养放在第一位。
但是,课程思政并不是把所有专业课程都当做思政课程进行讲授,而是要求深入挖掘课程中的相关思政内容,要把思政元素融入所有的专业课程中,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巧妙地把思政内容与元素融入到专业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做到“润物细无声”。
高职院校建筑类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高职院校建筑类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目录一、内容概要 (2)二、高职院校建筑类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2)1. 毕业生就业概况 (3)1.1 毕业生人数及增长趋势 (5)1.2 就业区域分布 (6)1.3 就业行业分布 (7)2. 就业市场状况 (9)2.1 建筑行业市场需求分析 (10)2.2 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分析 (11)2.3 就业指导与服务质量评价 (13)3. 就业难题与困扰 (14)3.1 结构性就业矛盾突出 (15)3.2 毕业生技能与企业需求不匹配 (16)3.3 薪酬待遇与职业发展空间问题 (17)三、高职院校建筑类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分析 (18)1. 人才培养目标与定位 (20)2. 课程设置与教学实践环节 (21)3. 师资队伍建设情况 (23)4. 校企合作与产教融合状况 (24)四、高职院校建筑类毕业生就业对策研究 (25)1. 完善就业指导与服务体系 (27)2. 加强校企合作,提升毕业生实践能力与技能水平 (28)3.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29)4. 拓展就业渠道,建立多元化就业市场 (30)5. 开展创业教育,培养毕业生创新意识与创业能力 (32)五、政策与制度支持建议 (33)1. 政府政策支持与引导 (35)2. 财政资金支持与补贴政策 (36)3. 行业规范与标准制定建议 (37)六、结论与展望 (38)1. 研究结论总结 (39)2. 研究不足之处及未来展望 (40)一、内容概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行业对于高素质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
高职院校作为培养建筑类人才的重要基地,其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具有较高的竞争力。
当前高职院校建筑类毕业生就业现状仍存在一定的问题,如就业率较低、薪资水平不高、职业发展空间有限等。
对高职院校建筑类毕业生的就业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对于提高高职院校建筑类专业的教育质量和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高职建筑信息管理专业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特点的研究
高职建筇信息管理毫业学生学习链力和掌习耱点硇研穷
辽 宁建 筑职业 学 院 王 蕊
[ 摘 要] 本文通过对我 院建筑信息管理专业 学生的调研及 对该专业教师的访 问, 深入课 堂 , 结合教 学中的 实际情 况, 对该 专业学生 的学习能 力和 学习特点进行 了详细的分析和 总结, 以便更好的为今后 的教 学服务 。 [ 关键词 ] 高职 建筑信息管理 学习能力 学 习特点
一
高职学生学 习能力和学 习特点研究的必要性 随着计算机技术 和网络技术 的发展 , 各个行业都 进入了信息化时
、
大部分老师反映学生抄袭作业严重 , 对老师布置的作 业敷衍 r事 , 不能在作业 中发现 自己对知识点掌握的欠缺 , 不能在作业中发现问题 , 不能在作业 中提升 自己。 6 、 学 生 的 宏 观 接 受 能 力 和 动手 能 力 强 本专业 的学生对宏观上 的知识点接受能 力比较强 , 对抽 象的知识 会 产生 困倦 感 , 迷茫 , 没有兴 趣 , 但他 们愿意 到工地 , 到现场 去亲身观 察, 亲 身体验 。如果模拟施工现场 中的某一环节 , 让他们 自己动手去实 施, 他们会非常开心 。 7、 学 生 的创 新 能 力 差
确, 行业需要 的是综合性 的人才 , 但是综而不专 是不行 的。 在毕业后你 预从事 的岗位 问卷调仓 中, 有6 0 %的学 生选择 不确 定, 有2 0 %的学生选择施工员 , 有1 5 %的学生选择预算员 和梢案员 , 5 % 的学生选择 了其他岗位 。学生 就业 目标的不 明确性 , 随之而来的是学 生的学习 目标不明确 , 学习 目标的不明确性 、 盲 目性导致 了学 生学 习兴 趣的缺乏 、 学 习的怠慢 , 大多数 学生都是跟着课程安排被 动的学 习, 甚 至是糊弄的学习, 糊弄毕业 , 更有甚者 白白荒废 ri 丙年 的大学时光。 如果学生能在 实习前明确 自己的就业 方 向, 这样在 综合学习 的基 础上 , 选择某一个 或两个 自己感 兴趣 的方 向专门攻读 , 学 习 目标明确 了, 有了方向 , 有 了动力 , 加上 自己付诸行动 , 学 习的效果会凸 显出来 。
浅谈当前建筑类高职教育的几点主要问题
题 的 途 径 之 一
关 键 因素
1校 企 合 作 的培 养模 式 尚显 不 足
校 企 合 作 简单 说 就 应 该 是 利 用 企 业 来 培 养 学 生. 生 毕 学
3校 内 实 训 基 地 与 企 业 共 建 的 合 作 研
究 急 需 加 强
在 工 学 结 合 人 才 培 养 模 式 下 学 校 和 企 业 的 联 系更 加 密 切 , 师 与 企 业 的交 往 大 大 增 加 , 观 上 为 校 企 合 作 共 建 实 教 客 训 室 提 供 了 有 利 的 条 件 。较 可 取 的校 企 合 作 共 建模 式 有 :
调高学历毕业生, 高级 教 师 职 称 , 忽 视 高 技 能 职 称 的 发 展 : 而
[] 家星 . 内 实训 基 地 建设 实 践 U. 国职 业 技 术 教 育 , 1郭 校 】中
2 0 ( 1. 0 61 )
【 2 】张 迎辉 . 新 技 术 条 件 下 实训 基 地 建 设 的 实践 与 思 考 U 高 ]
标 七统 一 了认 识 , 即培 养 一 线 的 高 素 质 技 能 型 人 才 , 而 探 从 索 出 了 “2 1 的 发 展 模 式 , 一 个 管 理 平 台 、 个 系 统 、 12” 即 两 两 个 证 书 、 个 终 身 学 习 的基 地 ; 后 是 教 学 研 究 成 果 丰 厚 . 一 最 体 现 在 培 养 目标 的认 定 和 实 践 教 学 的实 施 , 括 实 训 基 地 的 包
高职建筑类专业学生创新能力的现状与培养研究
Ab s t r a c t : Ba s e d on t h e e s t a bl i s hm e nt of e v a l u a t i on s y s t e m f o r i nn ov a t i o n a b i l i t y o f hi g he r v o c a —
高职建筑专业学生创新能力的调查与分析
2 . 1调 查 结果
本研究共收回有效问卷 2 1 6 份, 调查 问卷统计结果见表 1 。 表 1高职建筑类学生创新能力问卷统计表
H标 创 新 意 识 创 新 思 维 仓I J 新 价 指 标 创 新 欲 望 创 新 品 质 发 散 性 思 维 逻 辑 性 思 维 创 新 技 能 问 卷 题 H 设 计 数 量 3 3 2 2 3 总 分 1 2 l 2 8 8 l 2 问卷 甲 均 得 ) - 6.7 8 9. 26 6 5.5 8 8.1 3 得 分 率 5 6.8 % 77. 2% 75. O% 69. 8% 67..2 3 No . 2
四川职 业技术学院学报
J o u r n a l o f S i e h t u m Vo c a t i o n a l a n d T e c h n i c l C a o l l e g e
2 0 1 3年 4月
・1 3 8・
Ap r . 2 01 3
高职建 筑专 业学生创 新能 力的调查 与分析
邹 艳, 田娟 荣 , 秦 纪伟
( 北京京北职业技术学院, 北京 怀柔 1 0 1 4 0 0 )
摘要 : 为 了掌握高职建筑专业学生创新能力的现状 , 从创新 意识 、 创新思维、 创 新实践、 科 学知识 四个方面对商职建筑专业 学 生进行 了问卷调查 , 并充分 分析 了 调 查结果 , 提 出要从主动性、 实践性、 协作性、 发展 性四个切入 点入 手 , 有效培养学生创 新能
力。 ,
关键词 : 创新能力; 调查 与分析 ; 切入 点
中图分类号: G 7 1 8 . 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职建筑类学生学习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建筑行业的广泛需求,建筑类专业在高职院校中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
与此我们也不得不面对建筑类学生学习现状存在的一些问题,比如学习动力不足、实践能力不强、对学科知识的理解不够深入等。
本文就对高职建筑类学生学习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未来的学习和工作。
一、学习现状分析
1. 学习动力不足
建筑类学生大多数是出于兴趣或者是家庭的安排选择这个专业的,而并非出于自身的喜好和兴趣。
在学习过程中缺乏足够的学习动力,对专业课程的学习态度也较为马虎。
2. 实践能力不强
建筑类专业是一个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需要学生具备扎实的技能和实践能力。
由于校内实践机会不足,很多学生在实践能力方面存在着明显的不足。
3. 对学科知识的理解不够深入
建筑类专业涉及到很多专业知识和技能,学生往往容易陷入死记硬背和应试教育的怪圈中,导致对学科知识的理解不够深入,无法真正掌握和应用所学的知识。
二、对策研究
学校和教师需要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入手,增加学科的趣味性和实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学校可以通过举办各类学科知识竞赛、实践技能比赛、参观实践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动力。
建立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励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学习态度,对提高学生学习动力非常重要。
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学校可以多多开展各类实践课程和实训基地,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
学校还可以与企业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机会,让学生能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接触和应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
通过这些实践机会,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提升,也更有利于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能力。
3. 拓宽学科知识的渠道
除了课堂教学,学校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如邀请行业专家讲座、组织学生参加学术交流会、举办学科知识竞赛等活动,拓宽学生学习知识的渠道。
通过这些活动,学生能够更深入地了解相关学科知识,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和自主思考能力,从而更好地掌握和应用所学的知识。
高职建筑类学生学习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不仅有助于发现问题,更有益于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相信通过学校和社会各方的共同努力,建筑类专业学生的学习现状会得到改善,他们将能够更好地适应未来的学习和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