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条山战役

合集下载

中日战争十大战役

中日战争十大战役

中日战争十大战役推荐文章抗日战争经典战役热度:抗日战争时期的著名战役热度:中日甲午战争战役热度:抗日战争中最大的战役热度:抗日战争十大战役热度:中日战争爆发期间,发生了著名的十大战役。

下面店铺为大家整理了中日战争十大战役相关的知识,希望对大家有用。

中日战争十大战役:长沙会战在二次世界大战中,长沙是举世罕有的受灾最严重城市之一,整个城市被大火连续烧了两天两夜。

在这场大火的背后,正是持续6年的四次长沙会战。

1938年至1944年,腥风血雨的四次“长沙大会战”,是八年全国抗战中中日双方出动兵力最多(日军66万人次,中国军队100余万人次)、规模最大、历时最长的一次大会战。

这场震惊世界的会战前三次以中国军队的大获全胜而告结束,日军受到中国军队的沉重打击,日军共伤亡10.7万人,中国军队共伤亡13万人。

中日战争十大战役:中条山战役1941年5月7日至月底,日军华北方面军集中了10万余人的部队,包括从华中中国派遣军和关东军中抽调部队和飞行团,进攻晋南中条山地区中国第1战区的近18万部队,结果日军以1比20 的极小伤亡代价打败了中条山地区的国民党军,蒋介石称此役为“抗战史上最大之耻辱”。

自太原会战后以来,日军一方面重点对八路军抗日根据地大举“扫荡”,一方面也多次攻击中条山国民党军队,但始终没有大的进展。

进入1941年后,日军鉴于百团大战后八路军消耗很大尚未恢复,遂决定先打击中条山的国民党军。

然而,中条山国民党庞大部队竟然不堪一击。

从5月7日日军发起攻击开始,中国军队“一经中间(被日军)突破,各部皆陷于包围零乱之中竟至不可收拾”。

中日战争十大战役:衡阳保卫战历时48天的衡阳保卫战终因寡不敌众而以衡阳的陷落宣告结束。

但它却极大地鼓舞了中国军民的抗战士气。

据美国国会图书馆记载:衡阳保卫战,10万以上的日军包围了1.7万名中国军人。

当中国军队在衡阳击败日本的第二波进攻并击毙2.5万日军之后,日本首相东条英机倒台。

经48天血战之后,衡阳于8月8日陷落。

1942年:河南之灾与失控之国

1942年:河南之灾与失控之国

1942年:河南之灾与失控之国2012年11月23日02:19序幕:战事和河南的军粮晋南会战,也叫中条山战役,发生在1941年初,是1942年河南灾荒的序幕。

这场战役的失败,使黄河北岸完全被日军占领,河南的北部和东部都成为敌占区,郑州、洛阳完全暴露在日军威胁下。

更糟的是,第一战区和第五战区的大批部队涌进狭窄的尚未被占领的河南剩余领土,成为与民争粮的主力。

本来,国民党军在中条山部署了第一战区的19个师,约18万人,守军开山炸石,修筑了许多防御工事。

加上山峦险峻,不利于机械化部队进攻,日军数次进攻都告失败。

但就在日军集结于晋南时,卫立煌因为和蒋介石的矛盾,从战区出走峨眉山,大战在即,主帅缺位。

5月7日,日本军队在空军支援下,从三个方向发起进攻,先占领了黄河北岸的渡口,致使各集团军彼此失去联络,中条山战役终以中国守军死亡4.2万人、被俘3.5万人而告终。

于是,守卫河南的任务变得格外严重。

紧接着是1941年10月份的郑州战役,尽管现在国民党将领的战争回忆常常夸大郑州失而复得,但在多数国外观察家看来,这同样是一场失利之战。

这场战役也让河南守军猝不及防。

当时战区部队规定每日要搜集敌情与黄河水文地质报告,情报机关每天要跨河去刺探敌情。

由于黄河南岸国军连盐都需要由对岸运来,情报人员也就以跑生意为掩护,来回带货物,成为发财的另一种渠道。

军统、战地服务队都设有自己的“情报处”,走私成为公开的秘密,上至汤恩伯副长官部都在明目张胆地走私。

1941年10月3日夜晚,日军在炮火掩护下进攻郑州,可是22师某连士兵报告后,居然被认为是“奸民走贩私货”,等到敌人登陆,河防部队已经伤亡惨重。

一个月后,郑州终于收复,可日军并没有被完全驱赶到黄河北岸,属于黄泛区的中牟县城就在黄河南岸,当时参与攻打中牟的22师参谋黄廷选回忆:日军以重炮密集封锁了县城南部,国民党军先后组织了多次强攻,都难以突破,只能选择了在附近修筑工事。

为了将日军赶回黄河北岸,中国军队采用了笨方法——挖直河道,将县城隔离在北岸。

中条山战役失败致因探析

中条山战役失败致因探析
、 、 、


,






中条 山 战 役
, ,
中条 山 战役 也称 中条 山 会 战或晋 南会 战 日 本称 之 为 中 原会 战 是抗 日 战争 相 持 阶段 日军在华 北 向 国 民 党 正 面 战 场 发 动 的规 模 最大 的一次战役 战争从 19 4 1 年 5 月 7 日开 始 至 5月 2 7 日 结束 历时 2 天 中条 山 游 击根据地为 日军攻 占 国 军惨败 蒋介 石 评 价这 次战役 部 队损 失 在 半 数 以 上 l[ ], 为 抗战 中最大 之耻辱 z[] 毛泽东也 说 此次 中条 山 的损失 为 上 海战役 以 来 最大 的损 失 国共 两党领袖都 对这次 战 役如此痛 心 疾首 可 见这次 战役 的惨烈 9 4 1 年 1 2 月 国 为 吸 取 这 次战役 惨败 的经 验 和 教 训 1 民 党军令部 召 开 高级将领 会议 对此次战役 进行 了发 言 总结 但 都 没 有抓 住 失败 最 根本 的 原 因 学 术 界 上 关 于 中条 山 战 役 失败 的 原 因 前 人 已 有 很 多 研 究 有 张 旺 清 的 《 试 析 中 ] [ 王 华 兴 的 《 中条 山 会 条 山 战役 国 民 党 军 队失 败 的原 因 》 s # ] [ 战》 郭 学 旺 孟 国 祥 的 《 中条 山 会 战述 评 》 s[] 等 他们 都 分 别 从主 观 和 客观两方 面 对 中条 山 战役失败原 因 进 行 了分 : 析 有 关 中条 山 战役失 败 的 原 因 在刘 益涛 的 《 十 年 纪 事 一 6 ] [ 1 7 毛 9 3 1 山 7 4 9 泽东 在 延 安 》 张成德 孙 丽 萍 主 编 的 《 西 ] [ 抗 战 口 述史 》v 吴 鹤松 的《 风 雨 七十 载 焦 善 民 革 命 生涯 肥 等书 中也有所 涉及 为我们 更 加清楚地 认识 和 研 究 中条 山 战 役 提 供 了丰 富 的资料

中条山战役牺牲英烈 少将以上军官就达到六人

中条山战役牺牲英烈 少将以上军官就达到六人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中条山战役牺牲英烈少将以上军官就达到六人
导语:唐淮源上将 1941年5月13日,第三军军长唐淮源在中条山战役中率部与日军浴血厮杀,战至弹尽援绝,自杀殉国,时年57岁。

唐淮源,云南省江川
唐淮源上将
1941年5月13日,第三军军长唐淮源在中条山战役中率部与日军浴血厮杀,战至弹尽援绝,自杀殉国,时年57岁。

唐淮源,云南省江川县人。

云南讲武堂毕业。

1911年加入同盟会,参加辛亥革命。

后历任排长、连长、营长。

1930年,任陆军第十二师副师长兼第三十五旅旅长。

后率部多次同红军作战。

1932年,升任第十二师师长。

1936年,任陆军第三军副军长兼师长。

卢沟桥事变后,参加高碑店、易水、涞源、保定等地作战,并在娘子关战役中与日军鏖战,战功卓著。

1939年,晋升为第三军军长。

寸性奇少将
1941年5月13日,第三军第十二师师长寸性奇在中条山战役中率部与日军激战,身中八弹,英勇牺牲。

寸性奇,云南腾冲县人。

1909年考入云南讲武堂。

1910年加入同盟会。

1915年底参加护国战争,与北洋军作战。

1917年参加护法战争。

1926年,参加北伐战争。

生活常识分享。

老蒋眼中抗战最大耻辱是啥

老蒋眼中抗战最大耻辱是啥

老蒋眼中抗战最大耻辱是啥?地处晋南的中条山背靠黄河,南屏潼关、洛阳,北控晋南,东控豫北,与晋东的太行山、泰岳山、晋西的吕梁山互为犄角。

1938年起,国民党军队重兵驻扎在这里,配合地方武装建立了中条山抗日根据地。

中条山根据地是国军坚持华北抗战的前哨阵地,该处连接中共领导的华北敌后战场和国民党正面战场,是华北抗日根据地通往大后方的交通要道。

该根据地在华北一度牵制着四个师团的日军,被日军视为“扰乱华北,尤其是山西的主要根源”,其战略地位之重要不言而喻。

直到1940年,国民党军队在中条山的防守都坚如磐石。

日军第20师团、第37师团等部,曾组织优势兵力11次大规模扫荡,均被中条山根据地军民化解。

驻扎在此的第四集团军司令孙蔚如将军曾言:“敌先后进犯者共十一次,皆予敌沉重打击。

此数年为敌焰方张之时,敌不敢西越雷池一步,陕西得保安全者,本军实有力焉。

”第四集团军因此也被第一战区司令长官卫立煌称为“中条山的铁柱子”。

而日军则视中条山为牵制其军事行动的“盲肠炎”。

孙蔚如。

到1941年,中条山根据地已经13次击退日军的进犯。

国内舆论对中条山根据地褒奖有加:“敌人为欲实现其侵吞中原的阴谋,就不得不彻底的计划着肃清山西我军的威力,可是由于我军的艰苦作战,在中条山一带埋伏的灵巧的队伍不断袭击,时时化零为整,化整为零,或前或后的游击,并截夺敌军的军火粮食,使敌人疲于奔命,所以就引起了敌人几次大举扫荡我们的计划,但是结果只是伤兵损将自速灭亡,这也证实了一个先天不足的国家,要想征服一个具有悠久文化历史的国家,只是一种悲哀的梦幻而已。

”正因如此,卫立煌将中条山称为中国的马奇诺防线。

卫立煌曾对第34师师长公秉藩说:“中条山是抗日战争中的…马奇诺‟,防御工事坚强,守军士气旺盛,这是我使用背水战的成功,别人都不敢使用这个战术,只有我使用它成了大功。

”事实上,“马奇诺”这一词语,在1940年法国被德国击破之后已成笑柄。

1941年5月,日军以10万兵力,在不到两周时间内,打败防守中条山的近20万国军,打死或俘虏国军近十万人。

中条山战役西线的马村保卫战

中条山战役西线的马村保卫战

中条山战役西线的马村保卫战作者:杨圣清来源:《百年潮》2018年第08期中条山战役(又称晋南会战),是国民党正面战场进行的20多次较大战役中的一个,也是在华北地区进行的最后一次较大的战役。

国民党军队在这次战役中所遭受的损失是淞沪战役以来最大的。

在整个中条山战役中,马村保卫战并不是一次很大的战斗,但它的影响却很大,致使西线中国军队失去了统一的领导和指挥,造成第五集团军的全军覆灭,加速了中条山战役的失败。

中条山战役西线的最高指挥机关是以曾万钟为司令的第五集团军司令部,中国国民政府守军是:高桂滋的第十七军第八十四师和新编第二师;唐淮源的第七师和第十二师;公秉藩的第三十四师;孔令恂的第八十军第一六五师和新编第二十七师,这些部队分别驻守在垣曲县的横岭关一线,夏县的涧底河、王家河和东西交口一线,闻喜县的汤王山一线,夏县东南和平陆的张茅大道沿线。

同时,中条山战役前夕,驻渑池县的作为第五集团军预备队的陈铁的十四军第八十五师和九十四师也奉令从垣曲渡河,陆续开进横岭关附近,以加强这里的防线。

此外,还有魏凤楼的第一战区直辖游击第一纵队和乔明礼的河北民军直接参加了夏县和平陆的防守任务。

第五集团军司令部驻扎在夏县二区管辖的马村。

马村位于夏县东南部的中条山一个大山谷中,距夏县县城有近百里。

它三面环山,背靠鲁山,东面面对华山,北面则是北疙瘩山。

鲁山,古时称作金楼山,海拔1566.5米,是周围百十里内最高的一座山。

循其脚下的虬蟠小道即可登上鲁山,看到参天古树、原始森林以及嶙峋奇异的怪石。

穿过原始森林,展现在眼前的则是一大草坪,面积有200余亩,春、夏、秋三季,青草茵茵,百花争艳,北边还有一淙淙清泉,这就是著名的鲁山坪。

每年青草生长季节,马村和附近山村,都有人把自家的牛和猪赶到这里放牧。

草坪的北边有一条山岭,堆砌着许多石头,草坪西边的山坡上有宋、明时修的一些庙宇和道观,现在则是一堆废墟。

沿着鲁山山脚下马村下边的蜿蜒曲折的公路向西北行约五华里,便进入一个名叫阎王峡的峡谷。

中条山战役

中条山战役
与日军在中条山地区积极部署的同时,重庆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根据“保守要地, 力图持久,奠安内部,争取外援”的指导要领,确定了“加强中条山及潼洛工事,积 极训练”的战略原则。有鉴于此,4月中旬,参谋总长何应钦到一战区巡视。时任第一 战区司令长官卫立煌因拒绝反共摩擦,受胡宗南等人排挤,不见谅于蒋介石,于1941 年春到重庆述职后,被软禁在峨嵋山未归。
三、会战经过
第一阶段
东线:日军“左翼以温县为发起点,先头步兵5000以上,骑兵千余,炮20余门,飞机数十 架,战、汽、装甲等车共百余辆,沿黄河北岸突进。”“中央以沁、博为发起点,一股先头 千余,循沁济大道西犯”,“另一股先头2000余人,附炮十余门,于窜陷西向义庄后,继向 捏掌、紫陵、东逮寨、留村一带猛扑。”“同时,沁河北岸3000余人,以飞机十余架,炮二 十余门,强渡沁河。”守军第9军裴昌会所部在强敌进攻下施行节节防御,节节后撤。【8】
自9日上午激战至10日晨,终为敌破。这时,中路日军已于8日晚攻陷垣曲县城后,分兵进攻 邵源。长官部命令第9军主力“由官阳南渡,以策应河防”。
11日,日飞机百余架轰炸封锁官阳东西渡口,第54师在遭受重大伤亡后渡至河南,其余各师 团退至封门口至邵源以北山地。
12日,该路日军一部占领黄河沿岸各渡口;主力则沿封门口西进至邵源,与从垣曲东进之敌 会合,完成了对国民党第14集团军的内线包围。【9】
“还有闻喜敌36师团先头部队3000余人,向公秉藩第34师防守的野峪、十八坪、唐王 山等阵地猛攻,并迅速攻陷唐王山。公秉藩组织部队反攻,收复唐王山周围阵地,但 因其右翼友邻部队防线被突破,第一战区司令长官部又令公率部驰援马村(按:马村 系第5集团军司令部所在地),第34师便中条山战役中国军队阵地 放弃唐王山阵地, 退至胡家峪。”

从中条山战役看中共抗战策略变动

从中条山战役看中共抗战策略变动

二、中共抗战策略变动
† 中共抗战策略变动
此后的中条山战役也反映了中共内部已统一了总的抗战策略,这 就是:“熬时间的长期斗争,分散的游击战争,采取一切斗争方式 (从最激烈的武装斗争方式到最和平的革命两面派的方式)与敌人周 旋,节省与保存自己的实力,以待有利的时机。”
二、中共抗战策略变动
关于中共抗日战争中牺牲的最高将领
二、中共抗战策略变动
中共没有及时出兵支援中条山主要有三个原因:
3)皖南事变后,中共中央对于国民党已经在没有任何信任可言,国民 党已被中共视为自己的第二号敌人。中共确信蒋介石集团所代表的买 办型大资产阶级随时都有妥协投降的可能,以及战胜日本后蒋介石国 民党必定是自己最强大的敌人,而且是因为两年来国民党到处搞摩擦、 捉人、制造皖南事变等所作所为让中共多数领导人经常回忆起十年内 战时的情形。
二、中共抗战策略变动
毛泽东超出常人之处:从阶级革命的长远眼光看问题
一种是毛泽东和张闻天认为的:“我们方针最基本的是持久战, 不是速决战”,不能被当时的形势牵着走,以及亟需要把国共两党区 别清楚,红军必须要在保存自己的基础上争取消灭敌人。 洛川会议实际上并不能根本解决党内认识上的分歧,尤其是随着 蒋介石做出让步,在事实上承认了共产党的地位,八路军主力陆续出 动,大多数干部以及前方将领显然急欲打几场大仗以扬军威。
三、讨论问题
Q1:关于这一争论,你支持哪一种说法?
本小组认为蒋介石是在用“激将法”要求中共出兵。在 中条山战役爆发前,蒋介石就把第四集团军和卫立煌一并调 离了中条山,守军仅有15万人左右,蒋内心其实已作好了 “晋南失守”和守军被日军“歼灭”的最坏打算,且蒋也不 可能不知道当时中共军队的实力,就算中共出兵了也难以改 变中条山失守的命运。

抗战英烈武士敏 中条山战斗杀身成仁的国军军长

抗战英烈武士敏 中条山战斗杀身成仁的国军军长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抗战英烈武士敏中条山战斗杀身成仁的国军军长导语:武士敏(1892年-1941年),字勉之,河北省怀安县柴沟堡镇人,国民革命军陆军第98军军长。

是抗日战争期间阵亡的中国军方高级将领之一。

1941年9武士敏(1892年-1941年),字勉之,河北省怀安县柴沟堡镇人,国民革命军陆军第98军军长。

是抗日战争期间阵亡的中国军方高级将领之一。

1941年9月29日,在山西东峪同日军激战时,壮烈殉国,终年49岁。

将军牺牲后,延安《新华日报》发表了专题社论和悼念文章。

左权将军含泪手书挽联一副:尽忠于民族国家努力求团结进步磊落奇才一世如君有几;坚持在敌后抗战英勇至杀身成仁感怀将略数年知己情深。

刘伯承、邓小平领导的晋冀鲁豫边区党政军机关追认武士敏将军为革命烈士,并决定把将军的牺牲地---沁水县改为士敏县。

2014年9月,武士敏将军名列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

武士敏,原国民革命军第九十八军军长。

1892年出生于河北怀安县柴沟堡镇。

幼年读私塾,1908年考入宣化中学堂,毕业后入天津北洋政法专门学校。

他少有报国大志,忧国忧民,学生时代加入同盟会,开始投身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1915年随郭宗道一起参加护国讨袁斗争。

1918年赴陕西参加靖国军,期间结识于右任、杨虎城、冯钦哉等人。

1917年,武士敏自组河东军,1924年转投国民二军,1928年任杨虎城部第一师一旅旅长,因于第一阶段国共内战有战功,1935年晋升少将。

中日战争爆发后,仍投入战局,主要镇守山西中条山,1939年因有战功,升任第98军军长官拜中将。

在1941年抗战最为艰难的时生活常识分享。

中条山战役红色宣讲演讲稿

中条山战役红色宣讲演讲稿

中条山战役红色宣讲演讲稿尊敬的领导、亲爱的同志们:大家好!我今天非常荣幸能够站在这里,向大家讲述一段发生在我们党的历史中的壮丽篇章——中条山战役。

这场战役是中国工农红军在中国革命的长征中的一次重要节点,也是我们党在艰难困苦中锻造出的一面坚不可摧的旗帜。

一、初建中条山堡,筑起红军的根基1935年1月,中央红军根据党中央的指示,决定在湘赣边界的中条山地区建立根据地。

这是因为中条山地势险要,交通便利,适合红军进行游击战争。

红军将士们踏着寒风,艰难跋涉,终于来到了中条山。

在党的领导下,红军同志们挥锹筑起了中条山堡,初步建立了根据地。

二、中条山战役,红军奋起抵抗然而,中条山地区处于湘赣两省交界,是敌人统治的地盘,周围敌人密布。

为了削弱红军的力量,国民党军队发起了连续的进攻。

面对敌人的猛烈冲击,红军同志们奋起抵抗,展现出了顽强的斗志和英勇的战斗精神。

他们用鲜血和生命捍卫了中条山的根据地,为革命事业付出了巨大的牺牲。

三、顽强抗敌,捍卫中条山红军同志们在中条山战役中表现出了不屈不挠的精神。

他们以一敌十,英勇奋战。

敌人采取了各种手段对红军进行围剿,但红军同志们始终坚守阵地,顽强抗敌。

他们用血肉之躯,筑起了一道坚不可摧的红色长城。

四、战役胜利,红军的壮丽胜利中条山战役最终以红军的胜利告终。

红军同志们用自己的血肉之躯,为革命事业开辟了一条生机勃勃的道路。

他们以顽强的斗志和坚定的信念,战胜了敌人的进攻,彰显了红军的英勇和无畏。

五、中条山战役的启示中条山战役是中国共产党的一次宝贵经验。

它告诉我们,只有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斗志,才能战胜一切困难和敌人的进攻。

红军同志们在中条山战役中的坚持和勇敢,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历史经验。

最后,让我们向中条山战役的英雄红军同志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让我们怀念那段艰苦卓绝的岁月,怀念那些为革命事业付出了宝贵生命的烈士们!让我们继续发扬中条山战役的精神,为实现中国梦、复兴中华而努力奋斗!谢谢大家!。

1941年 中条山战役

1941年 中条山战役

[键入文字]1941 年中条山战役在华北山西方面,1941 年5 月7 日至月底,日军华北方面军集中了10 万余人的部队,包括从华中中国派遣军和关东军中抽调部队和飞行团,进攻晋南中条山地区中国第1 战区的近18 万部队,结果日军以1 比20 的极小伤亡代价打败了中条山地区的国民党军,蒋介石称此役为抗战史上最大之耻辱。

这完全是驻扎在此的国民党军队制造反共摩擦、消极抗日自己造成的恶果。

中条山横亘黄河北岸,东连太行山,西接吕梁山,北可以作为进击华北的基地,南可以屏蔽河南洛阳等重镇,西可以威胁敌之西进,是晋南豫北的战略要地。

太原会战后,国民党军队分散在晋南山地进行游击作战,建立了以中条山为依托的游击根据地,八路军所属第2 战区与之相邻。

自太原会战后以来,日军一方面重点对八路军抗日根据地大举扫荡,一方面也多次攻击中条山国民党军队,但始终没有大的进展。

进入1941 年后,日军鉴于百团大战后八路军消耗很大尚未恢复,遂决定先打击中条山的国民党军。

然而,中条山国民党庞大部队竟然不堪一击。

从5 月7 日日军发起攻击开始,中国军队一经中间(被日军)突破,各部皆陷于包围零乱之中竟至不可收拾。

日军以1 比20 的微小代价、在极短时间内给国民党军队以沉痛打击。

这完全是国民党政府自酿苦果。

1939 年1 月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制定了防共、反共、限共、溶共的错误政策,在八路军抗日活动活跃的山西地区频繁制造与八路军的摩擦。

同时,对抗日活动十分消极,疏于防御,在平时针对日军的作战工事、战略物资储备、临战作战计划上都存在严重的不足,在作战精神准备和意志上也十分缺乏。

连日军都认为:作为蒋系中央军扰乱治安基地的中条山脉据点,实际上有名无实。

拿它与共党系统相比,它的活动是极其差劲的。

正因如此,中条山国民党军队甚至在日军将要进攻之前召开的作战研讨会上,还在讨论怎么反共,因而造成了一边倒的败局。

1。

中条山六六战役

中条山六六战役

中条山六六战役作者:杨圣清富平宁来源:《百年潮》2016年第09期中条山六六战役七七卢沟桥事变的第二年春夏间,日军华北方面军调集重兵进攻晋南三角地区,妄图控制中条山,以这里为跳板,进一步攻取洛阳、潼关,掌控中原到大西北的交通大动脉——陇海线,进而窥视大西北和大西南等地。

此时,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坚决命令第二战区副司令长官卫立煌的南路军“不准过黄河”,退守中条山地区,建立中条山防线;同时,调集由原杨虎城领导的第17路军改编的孙蔚如第31军团从陕西东渡黄河进入晋南地区,担任中条山西部地区防守任务。

这样,在第31军团、第35军团、第33军团、第64军团和高桂滋的第17军、李家钰的47军,及中条山各县人民游击队的一致努力下,经过昔阳河战役、三攻侯马战役和永济保卫战,共同铸建了中条山防线。

中条山防线是国民党军队在华北地区的最后一道防线,也是国民党在华北保留下来的唯一一个在正面抗击日军的战场。

中条山是一座横亘于山西南部的、由东北向西南走向的条形山。

此山东西长约400华里,南北最宽处有一二百华里,最窄处仅有五六十华里,东粗西细,像一根胡萝卜。

中条山西北部山高林密,谷深壑险,地势险峻;西南部多沟壑土塬,地势较平坦。

山西的平陆县、芮城县和茅津渡、大禹渡和风陵渡均位于中条山南的黄河岸边,与黄河南岸的陕县、灵宝和阌乡县隔河相望,陇海铁路和潼关也都建筑在距黄河不远的黄河边,处在北岸日军的大炮射程之内,日军若占领黄河北岸的平陆、芮城和风陵渡就等于控制了陇海路和潼关,所以日军把占领平陆和芮城作为战略攻击重点。

1938年8月,永济保卫战结束后,参加永济保卫战的孙蔚如的第31军团指挥部便由永济的六官村移到平陆县东延村,部队也逐渐由平原转移到中条山西部的平陆、芮城地区,因而中条山西部的平陆和芮城成为中条山防线的防守重点。

在中条山防线初建的两年多时间内,在第一战区司令长官卫立煌的领导下,在中条山军民的密切合作下,特别是在第四集团军这支被称作“中条山铁柱”的英雄部队的积极努力下,曾十多次粉碎了日军的“扫荡”和进攻,保卫了中条山人民的安全,保卫了中原、大西北和大西南的安全。

抗日战争重大战役1 - 副本

抗日战争重大战役1 - 副本

上高会战 1941年3月-1941年4月
• “上高战役”闻名中外,又称“锦江会战”。上 高会战,中国军队击毙日军少将指挥官岩永、大 佐联队长滨田,歼灭日军16000余人,击落敌机1 架,缴获日军军马2800余匹,辎重物资无数,军 委会参谋总长何应钦将称之为“抗战以来最精彩 的一战”。蒋介石对担任攻击主力的74军甚为满 意,特以军委会名义授予74军“飞1942年4月--7月28日 年 月 月 日
浙赣会战, 年夏季, 浙赣会战,是1942年夏季,日军为摧毁中 年夏季 国在浙江前进机场, 国在浙江前进机场,打击国军第三战区主力而 发动的一场战争。主要由金华、兰溪地区战斗、 发动的一场战争。主要由金华、兰溪地区战斗、 衢州地区战斗、上饶、广丰地区战斗、 衢州地区战斗、上饶、广丰地区战斗、浙赣路 西段战斗、临川地区战斗、丽水、温州、 西段战斗、临川地区战斗、丽水、温州、松阳 战斗、日军撤退时的追击战斗等组成。 战斗、日军撤退时的追击战斗等组成。此会战 日军基本达到了“ 后,日军基本达到了“没收与破坏铁路设施和 器材以及其他培养战力的各种军事、政治、 器材以及其他培养战力的各种军事、政治、经 济设施和资材” 抢掠物资, 济设施和资材”、抢掠物资,并掳劫青壮年等 以战养战”的目的。 “以战养战”的目的。
桂南会战 1939年11月-1940年2月
的 作 战 。 方 而 在 广 西 南 宁 等 地 区 展 开 胁 威 抵 并 军 线 守 通 国 交 中 际 , 国 后 国 陷 中 失 击 州 后 打 广 大 为 是 南 军 战 西 日 会 抗 南 桂
昆仑关大捷 1939年12月-1940年1月
• 1939年12月爆发于广西 宾阳县境内的昆仑关战役, 是中国国民政府发动反攻 的决策与日本侵略军当局 发动“一号作战”计划硬 碰硬的结果,它其实是整 个桂南会战的核心战役。 也是蒋介石的嫡系“中央 军”归桂系(二号人物白 崇禧)指挥的又一战例。 此战为中国军队首次以攻 坚战打败日本“钢军”的 光辉战例,在中国近代战 争史上,这是一笔浓彩, 确实值得后人景仰。

中条山战役密闻 八路军出兵配合并未让重庆满意

中条山战役密闻 八路军出兵配合并未让重庆满意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中条山战役密闻八路军出兵配合并未让重庆满意
导语:在讨论中共是否出兵这个问题时,必须明确一点:中共和国民党一样,都担心对方投降日本;而且,在中共看来,蒋介石反共也是意在与日本妥协。

在讨论中共是否出兵这个问题时,必须明确一点:中共和国民党一样,都担心对方投降日本;而且,在中共看来,蒋介石反共也是意在与日本妥协。

5月14日,毛泽东在致周恩来的电文中就指出,蒋介石“发动两次自毁藩篱的反共高潮给日本看”,是希望日本不再进攻,但蒋的这个政策根本错了。

另一方面,日苏中立条约的签订也确实让苏联的形象大为受损,让中共遭受很多国人的质疑,怀疑中共会追随苏联的步伐,和日本妥协,从而不配合中央军对敌作战。

1941年4月17日,黄炎培“招周恩来、董必武来,舜生、伯钧亦到,请中共表示态度。

周极言苏联此约乃其一贯之政策,与对华毫无关系,至中共态度,决不因此变更云云。

董略同” 。

19日,沈钧儒、王造时、张申府、史良等九人,“素以亲苏著名。

今日致一函于苏联大使潘又新,询问日苏协定之意义,意存责问” 。

23日,唐纵日记说:“闻向日同情中共之青年,莫不痛哭流涕。

”从这几则史料足以看出中共在此时受到的舆论压力是很大的。

但必须指出的是,中条山战役之后,加上同年6月22日德国进攻苏联,中苏英美间的合作更加紧密,国内政治格局因此发生转变,人们对中共的疑虑也随之消失了。

5月8日,毛泽东要周恩来答复国民党,配合作战是“当然如此,不成问题”。

同一天,毛泽东起草的《关于打退第二次反共高潮的总结》
生活常识分享。

中条山战役(下)(新抗战系列之七十二) [原创 2014-5-18 203130]

中条山战役(下)(新抗战系列之七十二) [原创 2014-5-18 203130]

中条山战役(下)(新抗战系列之七十二)[原创2014-5-18203130]老萨的历史真相档案之一百五十--血染中条,中条山战役(下)(新抗战系列之七十二)[原创2014-5-18 20:31:30]0 &&image.height>0){if(image.width>=700){this.width=700;this. height=image.height*700/image.width;}}">本文章为萨沙原创,如果转载请务必注明上文说到日军集中12万多主力,分三个方向猛攻中条山。

中条山的15万多国军(实则为13万多)守军无论战斗力,防御能力,后勤补给,甚至情报的掌握都远不及日寇,所以几乎在第一天就遭遇了惨重的损失。

下面听老萨来说一说。

5月7日,日军以6个师团又4个旅团重兵,大举进攻中条山。

因为之前日军已经11次扫荡中条山,等于经过了11次实战演习,对该山的一草一木都非常熟悉,所以进攻起来毫不犹豫,直奔主题。

日军为了这次的总共,花费了长达半年的准备时间,除了调兵遣将,囤积补给物资,增加空军力量,丰富情报工作等等以外,还有多次军事行动辅助。

日军为了此次会战,在这之前已经做了两次大规模的进攻,扫清中条山外围的障碍。

当时中条山的西北面的陵川,驻扎着国军27军。

27军是由淞沪会战中伤亡惨重的中央军第37、湘军第39军合编而成。

该军战斗力较强,参加过徐州会战,冬季攻势等,军长为大名鼎鼎的范汉杰。

该军长期在山西东部转战,由于实力不弱,多次给日军痛击,成为日军心腹之患。

日军认为如果不顾27军,而直接攻击中条山,必然会在侧翼遭受27军猛攻。

所以,日军于1941年3月6日,出动第36师团主力和第35师团一部从壶关、高平、晋城等地会攻陵川。

在日军2个师团重兵进攻下,27军不是对手,被迫后撤,日军控制了一些重要据点。

中条山打响以后,27军果然奉命由陵川西进,从侧翼攻击日军控制的晋城、阳城,以策应第14集团军突围。

毛泽东与蒋介石关于中条山战役出兵之争(二)[权威资料]

毛泽东与蒋介石关于中条山战役出兵之争(二)[权威资料]

毛泽东与蒋介石关于中条山战役出兵之争(二)由上述情况可以很清楚地了解到,由于中条山根据地对防守河南洛阳以及陕西西安具有重要战略价值,因此,蒋介石国民党无论如何不愿轻易放弃。

中条山以北、以东,又都靠近中共的武装根据地,在日军大举进攻,眼看中条山不保的情况下,蒋病急乱投医地想到了请中共帮忙,却又不肯放下身段,一定要拿人格、军誉、良心,甚至是抗日不抗日相要挟,结果就弄成了左右不讨好的局面。

简单地说蒋介石要求中共出兵是想要“一石二鸟”,或借机“消耗其实力”,或借机“从政治上打击中共”,恐怕都有过度解释之嫌。

中共回应的经过与未能实际上配合的原因邓文对毛泽东和中共中央为何拒绝配合国民党的中条山战役,没有具体的解释与说明,只摘录了毛泽东5月9日和14日两则电报的内容:一是强调我们决不要被国民党的激将法所动;一是强调我们要配合也不要在晋南,而应当放到晋东南和冀南去。

其结论是毛泽东用这种办法使“蒋之激将法失效了”。

这一解读,也不准确。

如前所述,中共在军事上与国民党冲突摩擦的问题,由来已久,与《苏日中立条约》的签订及中共对苏日条约的态度,并无多少关系。

实际上,如果我们注意到1937年8月洛川会议的争论,我们理当注意到,因为相信“枪杆子里面出政权”、“枪杆子里面出一切东西”,因此,毛泽东对军事问题最关心。

而他处理军事问题的根本原则,又恰恰是邓文提出的那个“全部问题的实质和核心”,即“对谁有利,对谁不利”的原则。

换言之,这和是不是配合国民党作战也并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

像毛泽东当年不主张太快出动军队上前线,反对打阵地战、运动战、正面战,甚至不主张集中作战等,表面上他强调的是“防人之心不可无”,对国民党要提高阶级警惕性,实际上,却是因为他注意到当时党领导下的三四万部队是中共革命最后的本钱。

在他看来,如果贸然将这几万部队送到抗日的战场上,轻易地在与优势的日本军队的作战中损失掉,无论如何都是不利于“革命的基本利益”的。

事实后来也证明,毛泽东在洛川会议上的判断是正确的。

惨烈中条山战役 伤亡创抗战纪录 尸骨填山沟

惨烈中条山战役 伤亡创抗战纪录 尸骨填山沟

惨烈中条山战役伤亡创抗战纪录尸骨填山沟中国新闻网 06-03 16:48大中新网8月24日电“中条山战役”使得当年的国民政府丢掉了在华北的最后一块地盘。

10多万被困军队如何突围?凤凰卫视《凤凰大视野》近期的节目继续讲述这场惨烈的战役。

以下为文字实录——核心内容:10 多万中国军队陷入日军重围,中国官兵在困境中奋力突围。

唐淮源、武士敏等中国将军宁死不降,壮烈殉国。

日军残杀战俘和平民百姓,鲜血染红了中条山的山山水水。

数十年后学生们在上学途中仍能发现当年的尸骨。

一位在中条山突围战中死里逃生的老兵向后人讲起了当年惨烈的情景。

1、第3军与日激战温峪尸骨填山沟陈晓楠:“中条山战役”打响之后,日军首先瘫痪了中国军队的指挥系统,然后,实行中路突破,将防守中条山的两个集团军分割包围,接着日军开始清剿包围圈当中的中国军队。

当时十几万中国军队在日军的包围圈当中,因为指挥系统已经被打乱,所以只能各自为战,情况相当危急,为了避免全军覆灭,负责中条山防务的第一战区的司令长官卫立煌下令部队放弃阵地向黄河南岸突围。

在日军残酷的清剿之下,一场惨烈的突围战在中条山上演。

解说:1941年5月的中条山,到处弥漫着炮火和刺鼻的硝烟,自5月7日日军发动大规模进攻起,防守中条山的中国军队,挡不住日军猛烈攻击,全线溃退,损失惨重。

在中条山西线战场,开战后,防守夏县、闻喜等地的第3军军长唐淮源,接到第5集团军指挥部遭日军袭击的消息立即率部队驰援,但在夏县温峪村,遭到日军猛烈阻击。

杨圣清的老家就在夏县,当年他还是一个正在读书的孩子,对第3军当年在温峪与日军的激烈印象深刻。

杨圣清(抗战史专家):温峪这地方呢,南边的山上呢,都修的有交通壕,还有工事,敌人呢是从南边,从马村摧垮了这个司令部以后,就军队继续北进来堵唐淮源这个第3军。

他们就北退,北退就到了安桥豁那地方,那地方不是有一个沟吗?两边是高山,一个沟,路很窄的,只能走一个人的路,两边的敌人就把他们围在那地方,部队损失很大,沟里面尸体填满了,填满了尸体。

中条山战役800勇士是谁

中条山战役800勇士是谁

中条山战役800勇士是谁中条山战役由于国军准备不充分,在与日军僵持一个月后,死伤四万人,最终以惨败告终。

而其中抗敌最勇猛的便是中条山战役800勇士。

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中条山战役800勇士是谁,希望大家喜欢!在中条山的局部战役六六战役中,800勇士隶属陈硕儒的117师被日军分割在中条山的各个山涧与村庄之间,无法集合。

而800勇士虽有满腔的爱国热情,但由于都是应征入团的新兵,因为缺乏实战经验,被日本军队穷追猛打。

不得不拼死一搏,与日军拼枪法拼不赢就拼刺刀,刺刀也拼不赢,他们就干脆丢掉枪杆子,用牙咬日军耳朵,用手指戳日军双眼,最终其中500人被数量是他们两倍的日军围剿全军覆没,而剩下的被迫撤退到悬崖边上。

为了不被日军俘虏,他们便集体投身于黄河,而仅剩下的最后一位勇士,作为一位旗手,双手擎着部队的军旗用力挥动,唱着秦腔,最后跟着战友们的脚步,也投黄河自尽。

中条山战役800勇士其实是当时新兵团的战士,他们都是来自于山西的小村庄,与那些为了吃饱饭而加入国军的人不同,他们想要解救祖国于水深火热之中,便加入了孙蔚如所统领的西北军,正是因为中条山战役八百勇士的骨子里存有爱国精神,所以才能在面临数倍于已的日本军队而毫不畏惧,英勇抗敌,最终全部以身殉国。

这便是中条山战役800勇士的光辉事迹了,他们的爱国精神值得后人学习。

中条山战役百人征战一人回提起中条山战役百人征战一人回,人们就不得不提起庞金印这个人。

他参加了中条山战役,此次战役日军一举击溃我军,十万余人大多数被俘虏,也有无数为国捐躯的勇士,只有庞金印活着回来。

2005年中共中央、中央军、国务院发给庞金印战争胜利六十周年勋章,当时庞金印接过来勋章时就把它戴在了胸前,潸然泪下,并说到:当我得知日本鬼子投降的那一刻,我一跃老高,眼泪都控制不住的掉下来。

中条山战役百人征战一人回,仅存的庞金印提起那次战斗时称自己对当时的中条山战役还记忆犹新。

由于国民革命军跟敌军实力悬殊,还是在非常艰苦的情况下,我军只能依靠地形进行游击,前后一共扫除日军对我军的11次扫荡,我军已然保持了我们原有的阵地,日军看到我军坚守阵地、避免战局僵化,便派来日军主力部队。

中条山战役八路军没参战的原因是什么

中条山战役八路军没参战的原因是什么

中条山战役八路军没参战的原因是什么中条山战役是抗日战争期间中国部队在山西省南部中条山地区对日军进行的防御战役,那么你了解中条山战役吗?以下是店铺为你整理的中条山战役八路军没参战的原因,希望能帮到你。

中条山战役八路军没参战的原因对于中条山战役八路军为何没参战这个问题,人们众说纷纭。

1941年中条山战役爆发,前后战争时长不到一个月,日军使用扫荡式的来回攻击,让国民党损失惨重,而这次战役八路军却没有参战。

中条山易守难攻,且所在的位置与共产党主力军很近,蒋介石意识这点便提出了国共合作,希望八路军可以协助作战。

然而提案两周后,共产党都没有出动援兵协助国军,这在当时还引起了政界各方的不满,引起人们广泛的质疑。

那么中条山战役八路军为何没参战呢?其实当时是国共最不信任的时候,毛泽东认为蒋介石是想借助这次战争消灭共产党,如果共产党出动军队有可能导致主力减弱,要是不出动便会被国民党安上不抗日的罪名,从政治上打击我党。

且毛泽东认为,如果攻打日军太凶猛,可能会引起他们的报复,最后让国民党坐收渔翁之利。

所幸毛泽东看穿蒋介石意图,执意不去中条山作战,仅是下达了小打小闹,让友军觉得我军参与战斗的命令。

由于当时国军有组织的抗敌基本结束,八路军虽然稍有协助,但并未实际起到协助打压的作用。

再加上国民党此役伤亡惨重,他们自然将责任推卸到八路军的不配合上。

国民政府公开发言说八路军坐视不动。

谣言相传才有了中条山战役八路军为何没参战的质疑。

中条山战役失败的原因中条山战役发生在1941年的山西省南部的中条山地区。

此前由国民党第一军第十四师师长卫立煌带领二十六万国军与日军对峙才得以稳固中条山地区的防线。

然而日军为了消除国军对日军山西交通线的威胁,从江苏、山东、江西等地调用部分兵力组成7个师团,共计十多万兵力,精心筹谋防止战役失败。

而国民党军队之所以手拥二十六万大军,却仍旧在中条山战役失败的原因有三种。

首先是日军极度重视此战,调用大量兵力,士气旺盛,指挥者指挥有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条山战役
中条山战役,又称晋南会战,日方称之为中原会战,这是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正面战场国民党军队在山西范围内的唯一大规模对日作战。

中条山位于山西省南部,紧靠晋、豫、陕三省边界地区和黄河大转弯处北岸,东西约一百七十公里,南北约五十公里,是华北沦陷后中国正面战场在黄河以北所保有的唯一较大而突出的阵地,东至太行山、太岳山、西接吕梁山,向西屏障潼关,西安、向南护洛阳,向北接同蒲路,是华北、中原和西北的战略枢纽地带。

1937年11月8日太原失守后,国民政府军正规部队退出华北,正规战争在华北基本结束。

这时,唯有第二战区副司令长官卫立煌带领一部分国民政府军,在中条山铸筑了新的防线,继续坚持了华北正面战场上的作战,多次打退日军的进攻,将其几个师团的兵力吸引到这里,减轻了其他正面战场上的压力,配合了敌后战场作战。

为此,日本华北方面军视中条山为“盲肠”,必欲除之而后快。

特别是1940年日本帝国主义决定“南进”后,为了能集中兵力消灭华北八路军以解除其后顾之忧,又能给国民党以军事压力迫其投降,负责中条山作战的日军第一军军长筱冢中将,便想着“竭尽可能打击重庆军”,于是拟定了“中原会战”计划。

华北方面军司令官多田骏同意了这一计划,并报经日本大本营批准。

从1941年2月中旬开始,日本加紧调兵遣将积极进行“中原会战”的准备。

参加中条山战役的日军共计6个师团又3个旅团,约10万余人。

此外,还有张岚峰、刘彦峰等伪军。

中条山战役发生时,国民党在这里的守军有2个集团军、8个军、19个师和4个游击纵队,当时号称20万。

1941年5月7日下午开始上,日军6个师团另3个旅团,以钳形夹击、中央突破与分割包围战术,由东、北、西三个方向,多路向豫北道清路西段和中条山的国民政府军发起全面进攻。

首先,在北线,日军第四十一师团和独立混成旅第九旅团及伪军大汉义军,共2万余人,从绛县横岭关向绛垣(曲)大道东西两侧中国守军发动猛烈进攻。

横垣大道是曾万钟第五集团军和刘恩茂第十四集团军的结合部,也是日军的进攻重点。

日军的作战意图是攻占横垣大道,直取垣曲县城,把中条山分割,对2个集团军实行包围,予以各个歼灭。

防守横垣大道东北侧和西侧的第四十三军(属于第二战区阎锡山)和第十七军,稍作抵抗,即自行溃逃。

北路日军迅速突破防
- 1 -
线,一路南下,经皋落、长直、王茅,直取垣曲县城。

8日黄昏,在伞兵部队配合下,他们顺利地占领黄河岸边的垣曲县城(今古城),隔断黄河联系,实现了中间突破、分割中条山国民政府军的计划。

接着,日军兵分东西两路,东路日军于12日晨攻克邵源,与由济源西进的日军会合;西路日军于11日进至五福涧,与攻占五福涧的日军会合。

至此,内层包围圈形成,中条山守军黄河沿线的补给线和退路全被截断。

同时,在东线,日军第三十五师团主力、第二十一师团和骑兵第四旅团各一部,以及伪军张岚峰、刘彦峰等部,共约2—3万人,从道清路西段的沁阳、博爱分3路向防守在孟县、济源的第九军及丁树本部发动进攻。

第九军在此地与日军已对峙了3年,没有积极加强阵地工事构筑,见日军攻势凶猛,未作大的抵抗,便放弃孟县、济源,一直向西退到封门口。

第九军第五十四师在遭受较大伤亡之后渡过黄河;第四十七师和新编第二十四师等部退到封门口——邵阳以北山地。

12日,日军以一部经洪阳、毛西西进至邵源,与从垣曲东进的日军会合,完成对东线十四集团军的内线包围。

在东北线,日军第三十三师团和独立混成第四旅团一部,于7日晚分经阳城、沁翼大道向董封东西两线的第九十八军阵地发起了猛烈进攻,却遭到武士敏第九十八军将士们的顽强抵抗。

他们在梁树腰、索岭泉、白龙庙、大口岭、坨腰岭和二里腰等地坚守了7个日日夜夜,多次击退日军的进攻,击毙日酋滨田大佐以下1000余人。

在西线,日军第三十六、第三十七师团附若松平的独立混成第十六旅团及伪军第二十四师一部,于7月下午分数股向闻喜、夏县东南的国民政府军发起攻势。

这一线阵地也被迅速突破。

8日下午,一股日军奔袭了第五集团军司令部,隔断其与各军间联系,使西线部队失去指挥。

防守中条山西部平陆地区的第八十军和河北民军丢失阵地后,仓皇撤退至曹家川、太寨一线。

新编第二十七师师长王竣和参谋长陈文杞等多名军官牺牲。

第八十军军长孔令恂同第一六五师长王治歧丢弃部队逃过黄河,第八十军部队溃散。

防守夏县、闻喜一带阵地的第三、第十七军和魏凤楼游击第一纵队等部队陷于日军包围中。

同时,有一股日军穿插东进,于9日攻占五福涧,11日与由垣曲西进的日军会合,西线内层包围圈形成。

至此,东、西、北各防线均被日军所突破并推进至黄河一线,形成对中条山守军的内外层全面分割包围,日军迅速实现其第一阶段的作战任务。

5月11日以后,日军即转入第二阶段作战,对其包围圈内国民政府军进行追- 2 -
剿和扫荡。

据日军统计,国民政府军”被俘约三万五千名,遗弃尸体约为四万二千具。

日军损失,计战死六百七十三名,负伤二千二百九十二名。

“特别在这次战役中,国民政府军牺牲和被俘的少将以上军官达十几人,这是历次战役从未有的。

毛泽东指出:此次中条山损失,为上海战役以来最大损失。

蒋介石也承认中条山战役失败”为最大之错误,亦为抗战中最大之耻辱。


中条山战役中,国民政府军的失败故然有军队腐败,指挥失误等原因造成,但蒋介石的“消极抗日、积极反共”两个要命政策是导致了中条山战役失败的最主要原因。

中条山位于山西省南部,紧靠晋、豫、陕三省边界地区和黄河大转弯处北岸,东西约一百七十公里,南北约五十公里,是华北沦陷后中国正面战场在黄河以北所保有的唯一较大而突出的阵地,东至太行山、太岳山、西接吕梁山,向西屏障潼关,西安、向南护洛阳,向北接同蒲路,是华北、中原和西北的战略枢纽地带。

中方守军十六师,约十五万人。

日军六个师团,近四个混成旅,三个飞机飞行团,总兵力约十万人。

中国守军有利条件还是很多。

中条山附近一直是双方自内战爆发之后的前沿地区,在战役爆发前的三年之中,互相对峙。

但是国军一直没有修筑较好的防御工事,到战役爆发时,才仓促应战。

1941年5月7日,中条山外围的日军在航空兵的支持下,由东、北、西三个方向开始全面进攻。

道路崎岖,交通困难,兵力机动和补给运输均感不便,各部队均无粮食储备,正式开战仅四天,第十四集团军总司令刘茂恩就致电蒋介石,说“大军已绝食三日,四周皆有强敌,官兵空腹血战,状至可悯,若不急筹办法,恐有溃散之虞。


武器装备落后,炮兵极度缺乏,日军拥有七十五毫米以上口径火炮五百门,而中国守军平均每师只有一门,根本无力封锁山口道路,更别谈打破日军封锁。

日军空军威胁极大,交通线、通讯联络经常被切断,作战第一天,师以上司令部多数被袭击。

日军进攻中大量使用毒气弹,使中国守军无法坚守,难以长时间与敌周旋。

另外,守军各部队待遇不一致,严重影响了部队团结合作。

还有一条兵家大忌,晋南中条山因为屡挫进犯之敌,每谓中条山有金汤之固,有恃无恐,思想松散,警戒疏忽。

鉴于上述双方兵力士气、武器装备等种种因素,这场战役的结果可想而知。

国军被俘三点五万人,遗弃尸体四点二万具,而日军仅被打死六百七十三人,负伤二千二百九十二人。

- 3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