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燃烧和缓慢氧化人教版

合集下载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七单元知识点概括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七单元知识点概括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七单元知识点概括燃料及其应用第一节 燃烧和灭火一、燃烧⏹ 定义:通常的燃烧是指可燃物跟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探究燃烧的条件(本实验要在通风橱或抽风设备下进行): 【实验操作】a. 如右图(1),在500mL 的烧杯中注入400mL 热水,并放入用硬纸圈圈住的一小块白磷。

在烧杯上盖一片薄铜片,铜片上一端放一小堆干燥的红磷,另一端放一小块已用滤纸吸去表面上水的白磷,观察现象。

b. 如右图(2),用导管对准上述烧杯中的白磷,通入少量氧气(或空气),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a. 铜片上的白磷燃烧,铜片上的红磷和水中的白磷没有燃烧。

b. 白磷在水下燃烧。

【实验分析】如右图(1)。

①与②对比,说明:物质是否发生燃烧与可燃物燃烧所需要的温度有关。

①与③对比,说明:物质是否发生燃烧与是否与氧气(空气)接触有关。

③与图(2)对比,再次说明:燃烧必须有氧气(空气)。

【实验结论】燃烧的条件:可燃物、与氧气(或空气)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 ⏹ 通风橱是一种不完善的尾气处理装置,若改进上述实验,可将红磷和白磷装入密闭的容器内(还要套一个气球),这样便于进行尾气处理。

⏹燃烧的条件:① 可燃物;② 与氧气(或空气)接触;③ 温度达到着火点。

【注意事项】① 着火点不是固定不变的。

对固体燃料来说,着火点的高低跟表面积的大小、颗粒可惜的粗细、导热系数的大小等都有关系。

② 并非所有的燃烧都需要氧气,如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氢。

③ 只有三个条件全部满足,燃烧才能发生。

⏹ 自燃:由缓慢氧化引起的自发燃烧。

二、灭火⏹灭火的原理:① 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 ② 隔绝氧气(空气);③ 降低可燃物的温度,使其降低到着火点以下。

【注意事项】① 着火点是可燃物着火燃烧时所需的最低温度,是物质的一种性质,不随外界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② 在燃烧的三个条件中,只需破坏一个条件就可以使燃烧停止。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燃烧和灭火》思维导图课件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燃烧和灭火》思维导图课件

典例精析
【例6】在空气中发生的燃烧、爆炸、缓慢氧化和自燃的共同点是 ①都需要达到着火点 ②都发光 ③都很剧烈 ④都属于氧化反应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③④ D.只有④
( D)
思维导图解读——能源的利用和开发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燃烧、爆炸、缓慢氧化、自燃等概念的理解能 力,同时考查这些概念的区别和联系。
请你从灭火原理角度,选择一种分类标准进行分类:
分类标准(1)
,包括事例(2)
(填序号)。
典例精析
【答案】 (1)隔绝氧气(或空气) (2)②③④ [或(1)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2)⑤;或(1)隔离可燃物,(2)①⑥]
【解析】灭火的原理有三点,即:①隔绝氧气(或空气);②隔离 可燃物;③温度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从三点中任选其一,再 从灭火方法中选择对应的事例。
典例精析
【例4】下列图标中,表示“禁止吸烟”的是 ( D )
【解析】A表示爆炸品易发生爆炸,使用时要小心;B表示禁止燃放鞭炮;C 表示腐蚀品,使用时要注意安全;D表示禁止吸烟。
思维导图解读——燃烧、缓慢氧化、自燃 和爆炸的关系
(1)缓慢氧化:是进行很慢、不易察觉的不发光的氧化反应。 (2)自燃:由缓慢氧化而引起的自发燃烧叫自燃。
物质
白磷
着火点/℃ 40
红磷 240
木材 250~330
木炭 320~370
乙醇(酒精) 无烟煤
558
700~750
思维导图解读——燃 烧
(4)影响燃烧的因素 ①内部因素:可燃物本身的性质,不同种物质燃烧的现象不同。例 如,硫在空气中能燃烧,细铁丝在空气中却不能燃烧。 ②外部因素:与氧气接触面积越大,氧气浓度越高,燃烧越剧烈。 同种物质在不同条件下,燃烧现象也不同。例如,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 蓝紫色火焰,而在空气中发出淡蓝色火焰。

第四节 燃烧和缓慢氧化

第四节 燃烧和缓慢氧化

第四节燃烧和缓慢氧化【知识讲解】一.燃烧的条件:可燃物在发生燃烧时需要什么条件?[演示1]红磷和白磷的燃烧条件播放视频操作步骤:在烧杯中倒入一定量的开水,向开水中投入一小块白磷。

烧杯上盖一片薄的铜片,铜片上一端放一小堆干燥的红磷,另一端放一小块已用滤纸吸去表面上水的白磷。

实验现象;不久,铜片上的白磷产生白烟并燃烧起来,而水中的白磷和铜片上的红磷并没有燃烧。

结论:要使可燃物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两个条件:①可燃物要与氧气接触②可燃物达到着火点(可燃物达到燃烧时所需的最低温度)[演示2]向放在热水中的白磷供给氧气播放视频现象:当向白磷供给氧气时,白磷会发生“水下燃烧”的现象。

结论:灭火的原理根据可燃物发生燃烧所必需的两个条件,可得出灭火的两种方法:①使可燃物跟空气隔绝②将可燃物的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二.燃烧的现象可燃物在燃烧时,发生不同的现象,跟两个因素有关。

(1)与可燃物的性质即内因有关:不同的物质,燃烧时会产生不同的现象。

例如,镁在空气中即可剧烈地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而铁丝在空气不能燃烧,在氧气中也会剧烈地燃烧,火星四射。

(2)取决于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和氧气的浓度即外因,与氧气的接触面积越大,氧气的浓度越高,燃烧就会越剧烈。

例如,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的火焰,而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的是明亮的蓝紫色的火焰。

如果急速的燃烧发生在有限的空间内,就会在短时间内聚积大量的热量,使气体的体积迅速膨胀而引起爆炸。

若在空气中混有可燃性的气体和粉尘,它们接触到明火,就有发生爆炸的危险,所以,在油库、面粉加工厂、纺织厂和煤矿的矿井内都写有“严禁烟火”的字样。

三.缓慢氧化和自然(1)什么是缓慢氧化?燃烧是可燃物跟空气中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但并不是所有的氧化反应都像燃烧那样剧烈,表现出发光、发热,有些氧化反应进行得很慢,甚至不易被察觉,这种氧化称其为缓慢氧化。

例如,动植物的呼吸,食物的腐败,酒和醋的酿造,金属的腐蚀,农家肥的腐熟等都含有缓慢的氧化。

初中化学第一册教案:燃烧与缓慢氧化在生产中的应用

初中化学第一册教案:燃烧与缓慢氧化在生产中的应用

初中化学第一册教案:燃烧与缓慢氧化在生产中的应用。

燃烧是一种常见的化学反应,许多物质在遇到氧气时会发生燃烧。

燃烧是一种放热的过程,能够释放出大量的能量。

因此,在生产过程中,许多企业会利用燃烧来进行加热和控制温度。

例如,工业生产中的煤气炉就是利用氢和氯的燃烧释放出大量的热能来进行加热的。

燃烧还可以用于焊接。

现代焊接技术中使用的氧乙炔焊机,就是利用氧气与乙炔的燃烧产生的高温,来将金属部件焊接在一起。

除了燃烧外,缓慢氧化也是一种常见的化学反应。

缓慢氧化指的是物质在与氧气接触时并不会立刻燃烧,而是缓慢地氧化。

例如,铁器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会生锈,食品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也会变质,都是由于缓慢氧化引起的。

在生产中,缓慢氧化也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制作酸奶的过程中,要将牛奶和酸奶菌一起放在温度适宜的地方,经过缓慢氧化反应,就可以得到美味的酸奶。

此外,造纸过程中的浆料,在经过缓慢氧化反应后,可以得到高质量的纸张。

燃烧和缓慢氧化在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燃烧可以用于加热、控制温度和焊接等方面,而缓慢化则可以用于制作食品和造纸等方面。

通过学习化学,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和理解这些现象,并更好地应用它们。

第 1 页共 1 页。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第一二单元知识点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第一二单元知识点

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册化学一、二单元知识点总结一、基础知识【知识点1】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1.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做物理变化【例】汽油挥发、铁水铸成锅、蜡烛受热熔化、电灯通电发光发热、水壶烧水2.化学变化: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例】木柴燃烧、铁的生锈、粮食酿酒、米饭变馊3.易错辨析4.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是否有其他物质生成【知识点2】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1.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例】稳定性、还原性、酸性、碱性2.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物理性质【例】颜色、状态、气味、硬度、熔点、沸点、密度【知识点3】实验室操作1.仪器名称书写A 锥形瓶,B 胶头滴管,E 集气瓶, F 长颈漏斗, G 水槽, H 酒精灯。

(1) 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是D ;(2)用于配制溶液的仪器是C ;(3)收集或贮存气体的仪器E ;(4)吸取或滴加少量液体的仪器B 。

2.取用药品①实验室化学药品取用规则②用托盘天平称一般固体在托盘两边各放一张等质量洁净的纸,易潮解或腐蚀性药品应放在玻璃器皿中称量③从细口瓶倒出液体药品时,先把瓶塞倒放在桌面上,防止沾污瓶塞,污染药液;倾倒液体时,应使标签向着手心,防止瓶口残留的药液流下腐蚀标签;瓶口紧靠试管口或仪器口,防止药液流出④用量筒量量取液体时,还需要用到的仪器是胶头滴管,视线应与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3.物质的加热①酒精灯的火焰分外焰、内焰、焰心三部分,其中外焰温度最高,因此,加热时应用外焰部分加热②用火柴点燃酒精灯,熄灭酒精灯必须用灯帽盖灭,不可用嘴吹灭③加热液体时,试管里的液体不应超过试管容积的1/3:防止液体飞溅④操作注意事项4.洗涤玻璃仪器玻璃仪器洗涤干净的标准:玻璃仪器内壁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

【补充】判断下列实验操作错或对(填“√”或“×”)【知识点4】空气1.组成:氮气78%(保护气),氧气21%(供给呼吸,支持燃烧),稀有气体0.94%,氧化碳0.03%,其他气体和杂质0.03%2.纯净物和混合物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纯净物:只由一种物质组成3.空气污染物为: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碳不属于污染物)【知识点5】氧气1.性质:无色、无味、气体、比空气的密度略大、不易溶于水、液态时为淡蓝色2.检验气体是氧气:把带有火星的木条伸到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木条复燃则是氧气(说明氧气能支持燃烧)3.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叫做化合反应4.物质与氧气发生反应叫做氧化反应(缓慢氧化:动植物的呼吸、食物的腐烂、醋的酿造、农家肥的腐熟)5.由一种反应物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叫做分解反应6.工业制取氧气,利用沸点不同物理变化【知识点6】分子和原子1.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着,分子运动速率影响因素:外界温度,自身种类分子之间有间隔2.分子运动现象实验中,浓氨水能使酚酞变红;浓氨水有刺激性气味,具有挥发性(分子运动速率快)3.分子是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4.分子与原子区别: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可再分联系: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5.由原子构成的物质:铁,铜,锰(金属单质)由分子构成的物质:氧气,氢气,氮气,氯气固态非金属单质:碳、硫、磷、硅、稀有气体:氦、氖、氩【知识点7】原子的结构1.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的原子核与核外电子构成的,原子核一般由质子和中子构成(氢原子中不含有中子)(原子核带正电,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核外电子带负电)2.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3.原子核外有很大的空间,电子在这个空间里做高速的运动(离核近的电子能量较低,离核越远电子的能量越高)4.分层排布中,第三层最多排18个,每一层电子数最多为2n25.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化学性质,质子数决定了元素种类6.带电的原子叫做离子(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7.相对原子质量:以一种碳原子质量的1/12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与它的比叫做相对原子质量8.整个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知识点8】元素1.元素是质子数相同的一类的原子的总称,元素不讲个数只讲种类2.在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原子的种类不变,物质种类变,分子种类变,元素不会改变3.地壳中元素含量最多的是:氧;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人体中所含元素最多的是:氧;所含金属含量最多的是:钙4.元素符号书写①由两个字母组成的元素符号,第二个字母必须小写②元素符号表示一种元素,还表示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2O表示:2个氧原子,2O2表示:2个氧分子,H2表示:1个氢离子)5.同一个周期,电子层数相同;同一个族,最外层电子数相同二、实验总结【实验1】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1.石蜡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小,浮在水面上,不溶于水2.蜡烛的主要成分是石蜡,刚熄灭时,烛芯冒出的白烟成分是石蜡固体小颗粒3.罩在蜡烛火焰上方的干冷烧杯内壁有水雾,说明蜡烛燃烧的产物有水4.检验蜡烛燃烧后有二氧化碳生成:将内壁沾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有二氧化碳生成【实验2】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1.二氧化碳可以使燃着的木条熄灭,因为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2.将燃着的小木条分别插入空气样品和呼出气体的样品中现象:空气样品中木条照常燃烧,呼出气体中木条熄灭结论:空气比呼出气体氧气含量多3.向一瓶空气样品和一瓶呼出气体的样品中各滴入相同滴数的澄清石灰水,震荡现象:空气样品中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呼出气体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结论:空气比呼出气体氧气含量少(若澄清石灰水长期暴露在空气中会被浑浊空气中含有二氧化碳)4.取两块干燥的玻璃片或镜片,对着其中一块哈气现象:哈气的玻璃片有水雾出现结论:空气比呼出气体水蒸气质量少5.适宜用排水法收集的气体:应该难或不易溶于水,且不与水发生反应6.用集气瓶收集室内的气体:集气瓶先装满水,带到室内倒掉,再盖上瓶盖7.在比较空气和人呼出的气体时,取相同滴数的石灰水:保证在其它条件相同下作对比(这种实验的方法叫对比法)【实验3】红磷燃烧实验1.现象:红磷燃烧时发出黄白色火焰,放出大量的热,产生大量白烟(固体小颗粒)分析:水进入集气瓶,约占原空气体积的1/52.实验结果分析:小于1/5体积的原因:①红磷不足;②氧气没有被消耗完;③装置漏气;④未冷却至室温就打开弹簧夹,大于1/5体积:燃烧匙过慢伸入3.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吸收产生的白烟,减少空气污染4.红磷不可替代:只能和氧气发生反应且生成物不能是气体5.化学式:【实验4】硫的燃烧1.现象:硫在空气里燃烧,发出微弱淡蓝色火焰;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蓝紫色火焰(放出大量热、发出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2.集气瓶中水的作用:吸收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硫,防止空气污染【实验5】铁丝的燃烧1.现象:在空气中燃烧到红热,在氧气中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生成一种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在空气中加热铁丝时铁丝只能发生红热现象,不能燃烧)2.将细铁丝打磨至光亮:除去表面的锈盘成螺旋状:增大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与氧气充分反应下端系一根火柴:点燃铁丝预先放入一些水:防止高温生成物溅落,炸裂瓶底3.氧气浓度越大,燃烧越剧烈【实验6】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排水法)1.高锰酸钾是一种暗紫色的固体2.加热时试管口放一团棉花:防止加热时试管内的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3.导管口开始有气泡放出时,不宜立即收集当气泡,连续并比较均匀的放出时再收集气体原因:防止收到的氧气不纯4.加热时试管口略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倒流至试管底部,炸裂试管5.停止加热时,先把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防止水沿导管倒吸回试管底部【实验7】过氧化氢制氧气1.二氧化锰是一种黑色粉末,不溶于水2.不需要加热:操作简单、节省能源【实验8】氯酸钾制氧气催化剂不能改变生成物质量,且自身化学性质和质量保持不变,催化剂可代替,不是唯一的。

燃烧和缓慢氧化教案

燃烧和缓慢氧化教案

第四节燃烧和缓慢氧化教学目的 :知识:了解燃烧和燃烧的条件、灭火的原理;了解爆炸、缓慢氧化和自然现象以及它们与燃烧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能力:在学生了解以上氧化反应后,引导学生联系生产及生活实验得出防火、灭火及预防自然的一些有效措施。

思想教育:使学生逐步了解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

外因只有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的辨证思想。

重点难点:了解燃烧的条件。

教学方法:实验讨论法。

教学用具:仪器:烧杯、球胆、玻璃管、薄铜片(或铝片)、试管。

药品:白磷、红磷、热水(60以上)、氧气。

教 学 过 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意图【引入】天上的火,来到人间,火在大地燃烧,让愚昧化作文明,火在宇宙燃烧,使黑暗趋向光明!火为什么能推动人类历史前进? 那时人们如何保留火种? 今天让我们对火,即燃烧作一个初步的科学解释。

【板书】燃烧:可燃物跟空气中的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演示实验】白磷的燃烧 根据已学知识可能回答:火发出的光能驱赶猛兽、邪恶。

火发生出的热使人由生食肉改熟食。

不断在火上添加干树枝使火不灭。

记录、复述。

观察实验现象,并思考。

引发兴趣对燃烧做一个初步解释。

【问题讨论】为什么铜片上白磷燃烧而水中白磷和铜片上红磷没有燃烧? 怎样使铜片上红磷燃烧?根据观察回答:铜片上白磷燃烧是达到着火的温度而且又与空气中氧气接触,而水中白磷没与氧气接触,铜片上红磷附1:课堂练习一1.把一小块白磷放在盛有80水的烧杯中,白磷并不燃烧,这是因为()(A)温度没有达到着火点(B)温度超过着火点(C)白磷的质量太小(D)白磷没与氧气接触2.用水可以熄灭着火的木材,这是因为()(A)水蒸发吸热,降低了木材的着火点(B)水的密度比木材大(C)水蒸发吸热,提高了木材的着火点(D)大量水蒸发吸热,使温度降低到其着火点以下,而且水蒸气又起飞着使可燃物与空气隔绝的作用3.将下列灭火措施的标号填在各小题后的括号内:(A)隔绝空气(B)移开可燃物(C)使可燃物的温度低于着火点①油锅着火时,加上锅盖()②消防队员用冷水浇灭燃着的可燃物()③将沙土铺洒在燃烧的化学药品上()④草原着火时,在着火点周围割除草,打出防火道()附2:课堂练习二4.在空气中发生的燃烧、缓慢氧化和自然现象的相同点是()(A)都产生热(B)都发光(C)都很剧烈(D)都需达到着火点5.不能考虑用于油井灭火的措施是()(A)设法阻止石油喷射(B)设法使火焰绝空气(C)设法降低石油着火点(D)设法降低油井温度6.下列变化属于氧化反应的是()(A)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B)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C)酒和醋的酿造(D)镁条在氧气中燃烧7.用坩埚钳夹住镁条在酒精灯火焰上点燃,镁带燃烧发出。

九年级化学燃烧,缓慢氧化,自燃,爆炸的区别

九年级化学燃烧,缓慢氧化,自燃,爆炸的区别

爆炸、自燃•自燃:1. 概念:自燃是由缓慢氧化引起的自发燃烧。

如果缓慢氧化产生的热量不能及时散失,就会越积越多,当温度升高到可燃物的着火点时,如果再遇到氧气就会引起自发的燃烧,这就是自燃。

爆炸:1. 概念:通常说的爆炸指可燃物拒有限空间内急速燃烧,短时间内聚积大量的热量,使气体体积迅速膨胀引起的爆炸。

•自燃:露在地表的煤层,由于气候炎热,发生缓慢氧化反应而导致自燃。

贮存棉花、饲草的仓库,沾满机器油的破布、棉丝等堆积时间长了,通风不好有时就会自燃。

在干燥的季节,森林也会自燃。

在坟地里出现“磷火”也是一种自燃现象。

人和动物机体里含磷的有机物腐败分解能生成磷化氢气体。

这种气体着火点很低,接触空气就会自燃。

在缺乏科学知识的时代,常把这种自燃现象说成是“鬼火”。

平时将白磷浸泡在冷水里,防止自燃。

白磷的着火点低(40℃),可用它做自燃实验。

取出少许白磷溶解在二硫化碳中,然后把溶液倒在滤纸上,待二硫化碳挥发后,白磷在滤纸上与空气中氧气充分接触就会自燃。

爆炸:爆炸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观象,但有的爆炸仅仅是由物理变化引起的,如轮胎爆炸;有螳爆炸则是由化学变化引起的,如火药爆炸,汽油、液化气等燃料的爆炸等。

其中,由化学变化引起的爆炸是学习的重点,这种类型的爆炸主要是由于:①在有限的空间(如炸弹)内,发生急速的燃烧,短时问聚积大量的热,使气体的体积迅速膨胀;②氧气的浓度高,或者可燃物(气体、粉尘)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很大,燃烧范围广,周围的空气迅速猛烈膨胀。

防止这类爆炸的方法:通风,禁止烟火等。

•燃烧,缓慢氧化,自燃,爆炸(由化学变化引起)的比较:•易燃易爆物的安全知识:(1)易燃物:一般来说,易燃物指的是那些易燃的气体和液体,容易燃烧、自燃或遇水可以燃烧的固体,以及一些可以引起其他物质燃烧的物质等。

常见的有硫;磷、酒精,液化石油气、氢气、乙炔、沼气、石油产品、面粉、棉絮等。

(2)易爆物:指的是那受热或受到撞击时.容易发生爆炸的物质。

九年级上册化学教案(5篇)

九年级上册化学教案(5篇)

九年级上册化学教案(5篇)九年级化学《燃烧和缓慢氧化》教案模板教学目标学问目标:了解燃烧和燃烧的条件,了解灭火的原理;了解爆炸、缓慢氧化和自燃现象,及它们与燃烧之间的区分和相互联系。

力量目标:在学习了以上学问后,引导学生联系生产和生活实际,得出防火、灭火、及预防自燃的有效措施,培育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力量。

情感目标:培育学生喜爱科学、信任科学、依靠科学的科学态度;使学生了解内因是变化的依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只有通过内因起作用的观点。

教学建议教材分析教材在氧气的性质和用途后,安排了燃烧和缓慢氧化。

这样能使学生熟悉燃烧、缓慢氧化、自燃、爆炸等现象,了解其根本原理。

本节教学内容较多,其中包括有发热发光现象的猛烈氧化(燃烧),有不发光热、现象也并不显著的缓慢氧化(金属的腐蚀和呼吸等)。

在燃烧的问题上,讲到了燃烧的条件,又要学生争论灭火的条件,简洁地提到了在有限空间里发生急速燃烧时的爆炸,也谈到了从缓慢氧化自发地转变为猛烈氧化的自燃。

为了使学生很好地抓住中心,教材中指出,全部这些现象的本质都是氧化。

只是由于条件不同而发生了不同的现象。

从而使学生自然的熟悉到:自然界的一切规律都受到肯定条件的制约,而规律又是一切事物固有的必定性,只要有必要的条件存在,变化就会依肯定方式进展。

假如学生能对以上氧化反响的各个外因条件了解得比拟全面、透彻,就完全有可能想出防火、灭火和预防自燃的根本原理,乃至一些有效措施。

教学建议要求学生了解:①物质在空气里起氧化反响的时候是否有燃烧现象,打算于温度是否到达这种物质的着火点;②物质在空气里的燃烧的急速程度,取决于可燃物跟氧气的接触面积大小;③而急速的燃烧是否会引起爆炸,则打算于可燃物所处空间的大小和是否有气态生成物产生。

④至于缓慢氧化是否能引起自燃,则打算于氧化所产生的热量能否散逸和进展缓慢氧化的物质的着火点凹凸。

针对第一点的教学,要做好演示试验,首先提出问题,学生通过认真观看,每一个试验结果得出什么结论?从而由燃烧的条件引出灭火原理是什么?即只需要燃烧的两个条件不同时满意就可。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第七单元知识点+习题+方法规律总结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第七单元知识点+习题+方法规律总结

九年级化学(⼈教版)第七单元知识点+习题+⽅法规律总结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1.认识的燃烧的条件并会依据燃烧的三个条件解释“燃烧了”或“没燃烧”的原因。

2.认识灭⽕的原理并会依据灭⽕原理解释“⽕灭了”的原因。

3.知道使可燃物温度达到着⽕点的情况有:对物体做功使物体内能增加温度升⾼、缓慢氧化放热、电器产⽣的电⽕花、发动机等产⽣的各种明⽕。

4.知道着⽕点低的物质容易点燃;知道空⽓流动加快即能提供更多氧⽓,⼜能带⾛⼤量热起到降温作⽤。

5.了解消防安全常识、⽕灾⾃救等常识。

1.探究燃烧三个条件的实验:提⽰:⽩磷着⽕点是40℃,红磷着⽕点是256℃。

⑴⽣活中我们知道,⽯头和⽔是⽆法燃烧的,由此推理,要燃烧的第⼀个必备条件是必须是可燃物。

⑵如图所⽰的实验现象是:A.铜⽚上的⽩磷燃烧了,B.红磷没燃烧,C.⽔中的⽩磷没有燃烧。

A 与B 对⽐说明燃烧需要满⾜的条件是温度要达到着⽕点,A 与C 对⽐说明燃烧需要满⾜的条件是要与氧⽓接触。

⑶综上所述,燃烧的三个条件是是可燃物、要与氧⽓接触、温度要达到着⽕点。

⑷要使⽔中⽩磷燃烧,⽅法是把氧⽓通到⽩磷上。

2.缓慢氧化引起的⾃燃现象,并练习有关燃烧的答题思路和答题格式:⽇常中,⽩磷要浸没在⽔⾥,原因是⽩磷是可燃物且着⽕点很低,暴露在空⽓缓慢氧化放出的热量易使温度达到着⽕点⽽燃烧,放在⽔中能隔绝氧⽓。

3.灭⽕原理:⑴灭⽕原理:隔绝氧⽓、使温度降低到可燃物着⽕点以下、清除可燃物。

⑵灭⽕原理应⽤:下⾯是⼀些灭⽕实例,试分析所⽤的灭⽕原理:①油锅着⽕可盖上锅盖,灭⽕原理是隔绝氧⽓;②柴草着⽕可泼⽔灭⽕,灭⽕原理是⽔蒸发吸热能使柴草的温度降到着⽕点以下;③森林着⽕可在⼤伙蔓延的前⽅割出⼀条隔离带,灭⽕原理是清除可燃物;④野外野营时,可⽤沙⼟覆盖压灭篝⽕,灭⽕原理是隔绝氧⽓。

4.常见灭⽕器,及灭⽕常识分析(紧扣灭⽕原理进⾏分析和表达):⑴灭⽕器种类及灭⽕对象:扑灭⽊材、棉布等⽕灾常⽤泡沫灭⽕器;扑灭档案、图书、电器、档案材料的⽕灾常⽤CO 2灭⽕器;扑灭燃油、燃⽓的⽕灾常⽤⼲粉灭⽕器。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方程式大全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方程式大全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方程式大全一、化合反应1镁在空气中燃烧:2Mg + O2点燃2MgO 耀眼白光,大量白烟,生成白色固体,放热;2 铁在氧气中燃烧:3Fe + 2O2点燃Fe3O4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放热;3铜在空气中受热:2Cu + O2加热2CuO 紫红色变成黑色;4 铝在空气中燃烧:4Al + 3O2点燃2Al2O3生成一种致密的氧化膜;(Al不易生锈的原因)5氢气在空气中燃烧:2H2 + O2点燃2H2O 淡蓝色火焰(不纯会发生爆炸)6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4P + 5O2点燃2P2O5大量白烟,生成白色固体;(研究空气组成的原理)7 硫粉在空气中燃烧:S + O2点燃SO2空气中淡蓝色,氧气中蓝紫色,生成一种刺激性气体;8 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C + O2点燃CO2空气中黄光,氧气中白光;9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2C + O2点燃2CO 生成一种有毒气体;10生石灰溶于水:CaO + H2O = Ca(OH)2放出大量的热;(生产熟石灰的原理)11氧化钠溶于水:Na2O + H2O = 2NaOH (条件:生成的碱溶于水)12氧化钾溶于水:K2O+H2O = 2KOH (条件:生成的碱溶于水)13氧化钡溶于水:BaO+H2O = Ba(OH)2(条件:生成的碱溶于水)14二氧化碳溶于水:CO2 + H2O = H2CO3二氧化碳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15二氧化硫溶于水:SO2+H2O = H2SO3生成亚硫酸,形成酸雨原因;16三氧化硫溶于水:SO3 + H2O = H2SO4生成硫酸;17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2CO + O2点燃2CO2蓝色火焰,可做燃料;18二氧化碳和碳反应:CO2+C高温2CO 吸热反应;19无水硫酸铜作干燥剂:CuSO4 + 5H2O = CuSO4·5H2O 白色变成蓝色,检验水;二、分解反应20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分解:2H2O 通电2H2↑+ O2 ↑两个电极有气泡产生,负氢(父亲)正氧;体积比:2:1 ;质量比:1:8 21加热碱式碳酸铜:Cu2(OH)2CO3加热2CuO + H2O + CO2↑绿色变黑色,石灰水变浑浊;22利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氧气:2 H2O2MnO2 2H2O+ O2 ↑气泡产生;23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氧气:2KClO3MnO22KCl+3O2↑有气体生成,MnO2△作催化剂;24加热高锰酸钾:2KMnO4△K2MnO4 + MnO2 + O2↑紫黑色变黑色,有气体,管口塞棉花;25碳酸不稳定而分解:H2CO3 = H2O + CO2↑有气泡产生;26高温煅烧石灰石:CaCO3高温CaO + CO2↑工业制CO2和生石灰;27加热碳酸氢铵:NH4HCO3△H2O + CO2↑+NH3↑产生刺激性气体;28硫酸铜晶体受热分解:CuSO4·5H2O △CuSO4 + 5H2O 蓝色晶体变成白色;29碳酸氢钙分解Ca(HCO3)2==CaCO3↓+CO2↑+H2O 溶洞,石笋形成原因;三、置换反应30氢气还原氧化铜:H2 + CuO △Cu + H2O 黑色变红色,有水珠;(氢气:早出晚归;酒精灯:迟到早退)31木炭还原氧化铜:C+ 2CuO 高温2Cu + CO2↑黑色变红色,石灰水变浑浊;32焦炭还原氧化铁:3C+ 2Fe2O3高温4Fe + 3CO2↑红色变黑色(铁粉);33焦炭还原四氧化三铁:2C+ Fe3O4高温3Fe + 2CO2↑石灰水变浑浊;34锌和稀硫酸反应:Zn + H2SO4 = ZnSO4 + H2↑气泡,固体逐渐溶解;35铁和稀硫酸反应:Fe + H2SO4 = FeSO4 + H2↑气泡,固体逐渐溶解,溶液无色变浅绿色;36镁和稀硫酸反应:Mg + H2SO4 = MgSO4 + H2↑气泡,固体溶解较快;37铝和稀硫酸反应:2Al + 3H2SO4 = Al2(SO4)3 + 3H2↑气泡,固体溶解;38锌和稀盐酸反应:Zn + 2HCl= ZnCl2 + H2↑气泡,固体溶解;39铁和稀盐酸反应:Fe + 2HCl= FeCl2 + H2↑气泡,固体逐渐溶解,溶液无色变浅绿色;40镁和稀盐酸反应:Mg+ 2HCl= MgCl2 + H2↑气泡,固体溶解;41铝和稀盐酸反应:2Al + 6HCl = 2AlCl3 + 3H2↑气泡,固体溶解;42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Fe + CuSO4 = FeSO4 + Cu铁丝表面有一层红色物质,溶液蓝色变浅绿色;43铝和硫酸铜溶液反应:2Al + 3CuSO4 = Al2(SO4)3 +3 Cu铝表面有一层红色物质,溶液蓝色变无色;44铜和硝酸银溶液反应:Cu + 2AgNO3 = Cu(NO3)2 + 2Ag铜表面有一层银白色物质,溶液无色变蓝色;四、复分解反应45氧化铁和稀盐酸反应:Fe2O3 + 6HCl = 2FeCl3 + 3H2O (除铁锈)红色物质溶解,溶液无色变黄色;46氧化铁和稀硫酸反应:Fe2O3 + 3H2SO4 = Fe2(SO4)3 + 3H2O红色物质溶解,溶液无色变黄色(除铁锈);47氧化铜和稀盐酸反应:CuO + 2HCl = CuCl2 + H2O 黑色粉末逐渐溶解,溶液无色变蓝色;48氧化铜和稀硫酸反应:CuO + H2SO4 = CuSO4 + H2O黑色粉末逐渐溶解,溶液无色变蓝色;49氧化镁和稀硫酸反应:MgO + H2SO4 = MgSO4 + H2O 白色粉末逐渐溶解;50氧化钙和稀盐酸反应:CaO + 2HCl = CaCl2 + H2O 固体逐渐溶解;51盐酸和烧碱起反应:HCl + NaOH = NaCl +H2O 反应无现象(证明反应要引入指示剂);52盐酸和氢氧化钾反应:HCl + KOH = KCl +H2O反应无现象(证明反应要引入指示剂);53盐酸和氢氧化铜反应:2HCl + Cu(OH)2 = CuCl2 + 2H2O 蓝色固体溶解,溶液无色变成蓝色;54盐酸和氢氧化钙反应:2HCl + Ca(OH)2 = CaCl2 + 2H2O 反应无现象;55盐酸和氢氧化铁反应:3HCl + Fe(OH)3 = FeCl3 + 3H2O 红褐色固体溶解,溶液无色变黄色;56氢氧化铝药物治疗胃酸过多:3HCl + Al(OH)3 = AlCl3 + 3H2O 白色固体逐渐溶解;57硫酸和烧碱反应:H2SO4 + 2NaOH = Na2SO4 + 2H2O 反应无现象;58硫酸和氢氧化钾反应:H2SO4 + 2KOH = K2SO4 + 2H2O反应无现象;59硫酸和氢氧化铜:H2SO4 + Cu(OH)2 = CuSO4 + 2H2O 蓝色固体溶解,溶液无色变蓝色;60硫酸和氢氧化铁:3H2SO4 + 2Fe(OH)3= Fe2(SO4)3 + 6H2O 红褐色固体溶解,溶液无色变黄色;61硝酸和烧碱反应:HNO3+ NaOH = NaNO3 +H2O反应无现象;62碳酸氢钠和稀盐酸:NaHCO3 + HCl = NaCl + H2O + CO2↑有气泡产生,固体溶解;63大理石与稀盐酸: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有气泡,固体溶解;(实验室制CO2)64灭火器原理: 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有大量气泡产生;65碳酸镁与稀盐酸: MgCO3 + 2HCl = MgCl2 + H2O + CO2↑有气泡,固体溶解;66盐酸和硝酸银溶液反应:HCl + AgNO3 === AgCl↓+ HNO3有白色沉淀产生;67硫酸和碳酸钠:Na2CO3 + H2SO4 = Na2SO4 + H2O + CO2↑气泡产生,固体溶解;68硫酸和氯化钡溶液:H2SO4 + BaCl2 = BaSO4↓+ 2HCl 有白色沉淀产生;69氢氧化钠与硫酸铜:2NaOH + CuSO4 = Cu(OH)2↓+ Na2SO4有蓝色沉淀产生,溶液蓝色变无色;70氢氧化钠与氯化铁:3NaOH + FeCl3 = Fe(OH)3↓+ 3NaCl有红褐色沉淀产生,溶液黄色变无色;71氢氧化钠与氯化镁:2NaOH + MgCl2 = Mg(OH)2↓+ 2NaCl 有白色沉淀产生;72氢氧化钠与氯化铜:2NaOH + CuCl2 = Cu(OH)2↓+ 2NaCl有蓝色沉淀产生,溶液蓝色变无色;73氢氧化钙与碳酸钠:Ca(OH)2 + Na2CO3 = CaCO3↓+ 2NaOH有白色沉淀(工业制氢氧化钠);74氯化铵和熟石灰:2NH4Cl+Ca(OH)2==CaCl2+2NH3↑+2H2O 有刺激性气体产生;75氯化钠和硝酸银:NaCl + AgNO3 = AgCl↓+ NaNO3 有白色沉淀产生;76硫酸钠和氯化钡:Na2SO4 + BaCl2 = BaSO4↓+ 2NaCl 有白色沉淀产生;五、其他反应77光合作用:6CO2 + 6H2O光照C6H12O6+6O2(空气中碳循环主要原因)78葡萄糖缓慢氧化:C6H12O6+6O2点燃6CO2 + 6H2O (身体里产生热量的原因)79甲烷在空气中燃烧:CH4 + 2O2点燃CO2 + 2H2O 明亮的蓝色火焰(瓦斯气体爆炸原因)80酒精在空气中燃烧:C2H5OH + 3O2点燃2CO2 + 3H2O 蓝色火焰;81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CO+ CuO 加热Cu + CO2 黑色变红色,石灰水变浑浊;82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3CO+ Fe2O3高温2Fe + 3CO2红色变黑色(铁粉);(高炉炼铁原理)83一氧化碳还原四氧化三铁:4CO+ Fe3O4高温3Fe + 4CO2 (高炉炼铁原理)84苛性钠暴露在空气中变质:2NaOH + CO2 = Na2CO3 + H2O (苛性钠变质原因)85烧碱吸收二氧化硫气体:2NaOH + SO2 = Na2SO3 + H2O(SO2先和水反应生成亚硫酸)(工厂吸收SO2原理)86火碱吸收三氧化硫气体:2NaOH + SO3 = Na2SO4 + H2O (SO3先和水反应先生成硫酸)87二氧化碳能使石灰水变浑浊:Ca(OH)2 + CO2 = CaCO3↓+ H2O 石灰水变浑浊;(检验CO2原理)88消石灰吸收二氧化硫:Ca(OH)2 + SO2 = CaSO3↓+ H2O (SO2也能使石灰水变浑浊)。

能源的合理利用与开发必备知识点梳理---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2024)上册

能源的合理利用与开发必备知识点梳理---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2024)上册

第七单元能源的合理利用与开发必备知识点梳理课题1 燃料的燃烧(一)燃烧、缓慢氧化和爆炸的对比1.燃烧:①定义: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②燃烧的条件(缺一不可):①可燃物;②与氧气接触;③温度到达着火点。

③燃烧现象:剧烈程度与氧气浓度和接触面积有关。

④充分燃烧的条件:要有足够的氧气(或空气);燃料与氧气(或空气)要有足够大的接触面积。

2.爆炸:①定义:可燃物在有限空间内急剧的燃烧,短时间内聚积大量的热,使气体的体积迅速膨胀而引起爆炸。

(可燃性气体或粉尘与空气混合达到一定的比例,才有可能发生)。

②举例:火药爆炸、粉尘爆炸、可燃性气体爆炸等。

③爆炸极限:可燃气体等在空气中达到一定的含量时,遇到火源就会发生爆炸。

这个能发生爆炸的含量范围,叫作爆炸极限。

④点燃可燃性气体之前需要验纯。

3.缓慢氧化:动植物呼吸、食物腐烂、酿酒、酿醋、农家肥腐熟。

4.燃烧、缓慢氧化和爆炸均属于氧化反应,都会放出热量;其中燃烧、爆炸属于剧烈氧化。

(二)灭火(1)原理:破坏燃烧条件中的任何一个。

(2)方法(任一即可):①清除或隔离可燃物;②隔绝氧气(或空气);③降低温度到着火点以下。

(3)三种常用的灭火器灭火原理和使用场景:①干粉灭火器(隔绝空气):可用来扑灭一般失火②二氧化碳灭火器(隔绝空气、降温):可用来扑灭贵重设备、精密仪器等引起的失火。

③水基型(泡沫)灭火器(使可燃物与空气隔绝):用来扑灭非水溶性可燃性液体(4)不同火灾的灭火方法以及灭火原理:①油锅着火;灭火措施:用锅盖盖灭盖灭;或者加蔬菜。

灭火原理:隔绝空气:②纸箱着火;灭火措施:用水浇灭;灭火原理:使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

③森林火灾;灭火措施:将大火蔓延路线前的一片树木砍掉,形成隔离带;灭火原理:除去可燃物。

④酒精着火;灭火措施:用湿抹布盖在燃烧的酒精上:灭火原理:隔绝空气。

课题2 化石能源的合理利用(一)燃料与能源1.能源:①化石燃料燃烧②其它:水能、氢能、太阳能、核能、风能、地热能等2.燃料①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天然气,是不可再生(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

化学人教版(2024版)九年级上册7.1 燃料的燃烧 教学教案 教学设计02

化学人教版(2024版)九年级上册7.1 燃料的燃烧 教学教案 教学设计02

第七单元能源的合理利用与开发课题1燃料的燃烧第2课时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1.核心素养(1)了解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增强安全意识。

(2)通过火灾爆炸事故,培养学生分析和研究信息的能力。

2.教学重点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3.教学难点燃烧、爆炸、缓慢氧化概念的区别和联系。

4.教学建议【建议】有关易燃物、易爆物知识处理的方式:借助多媒体课件演示氢气燃烧爆炸的过程。

问题:(1)B中氢气燃烧会产生哪些现象?(学生联想以前所学知识思考)(2)C中的纸杯为什么被高高掀起?(提示学生结合物理压强知识解答)(3)你对爆炸有哪些认识?爆炸都是化学变化吗?5.课前准备教师准备教学课件;学生预习背默手册。

(赠送)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复习导入】上节课我们探究了燃烧的三个条件:①可燃物;②与氧气(或空气)接触;③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也叫着火点)。

同时也了解了灭火的原理及方法。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光火灾,还有各种各样的危险事故。

【投影】教师向学生展示一些爆炸事故的图片。

二、合作探究探究点①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过渡】可燃物具备了燃烧的条件后,能急剧地燃烧,在空间有限时就可能会发生爆炸,给我们的生命和财产带来严重的威胁。

【投影展示】【归纳总结】可燃性气体等在空气中达到一定含量时,遇到火源就会发生爆炸。

这个能发生爆炸的含量范围,叫做爆炸极限。

(介绍几种常见气体的爆炸范围)【提出问题】可燃性气体可能发生爆炸,面粉、煤粉等粉尘会发生爆炸吗?【投影展示】【实验现象】当面粉比较均匀地弥散于金属罐中时,就会发生爆炸,将塑料盖掀起。

【归纳总结】粉尘爆炸的实验说明: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越大,燃烧就越剧烈。

【特别提醒】爆炸不一定是化学变化,有些爆炸如汽车轮胎爆炸、暖水瓶爆炸等是物理变化。

【归纳总结】1.爆炸:可燃物在有限的空间急速燃烧,短时内产生大量的热,使气体的体积迅速膨胀而引起的现象。

2.在生产、运输、使用和贮存易燃物和易爆物时的注意事项:(1)对厂房和仓库的要求:与周围建筑物间有足够的防火距离,车间、仓库要有防火、防爆、通风、静电除尘、消防等器材设备,严禁烟火。

九年级化学燃烧和缓慢燃烧人教版知识精讲

九年级化学燃烧和缓慢燃烧人教版知识精讲

初三化学燃烧和缓慢燃烧人教版【同步教育信息】一. 本周教学内容:(一)燃烧和缓慢氧化1. 燃烧和燃烧的条件2. 燃烧的现象和爆炸3. 缓慢氧化和自燃4. 易燃物、易爆物的安全知识(二)绪言和第一章的复习1.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2. 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区别3. 空气的组成4. 氧气的性质和用途5. 氧气的制法6. 燃烧和缓慢氧化二. 重点、难点:1. 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方法。

2. 燃烧、自燃、爆炸和缓慢氧化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3. 对绪言和第一章内容的总结和进一步研究。

三. 教学过程:1. 燃烧和燃烧的条件⑴燃烧:通常是指可燃物跟空气中的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值得注意的是①在空气中可以燃烧的物质在氧气中燃烧得更剧烈。

这是因为燃烧的剧烈程度受氧气的浓度影响。

②某些物质在空气中不易燃烧,在氧气中可以燃烧。

③有些燃烧不一定要有氧气参加。

如氢气、钠等物质在氯气中也能燃烧。

⑵燃烧的条件:可燃物燃烧一般需要同时满足两个条件:①可燃物要与氧气接触或与空气接触;②可燃物的温度要达到着火点。

⑶灭火的方法:灭火可以采用两种方法:①可燃物要与氧气(空气)隔绝。

②可降低可燃物的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⑷着火点:着火点是可燃物本身所固有的一种性质。

各种物质的着火点有差别,例如白磷的着火点是40℃,红磷的着火点为260℃。

着火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一种物质的着火点只有一个且是固定的,不会因物质的状态、形状改变而改变。

2. 燃烧的现象和爆炸常见的燃烧现象是发光发热。

不同的可燃物燃烧的现象也有所不同,例如,酒精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火焰(明火),木炭在空气中燃烧保持红热,木材在空气中燃烧既有明火又保持红热。

燃烧现象除了与可燃物的性质有关以外,还与可燃物跟氧气的接触面积和氧气的浓度有关,接触面积越大,氧气浓度越高,燃烧就越剧烈。

例如,劈碎了木材比大木块燃烧得快些,可燃物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燃烧剧烈。

值得注意的是:可燃物的燃烧现象还与燃烧空间有关,如果急速的燃烧发生在有限的空间,就会在短时间内聚积大量的热,使气体的体积迅速膨胀而引起爆炸。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七单元 燃烧及其利用》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七单元 燃烧及其利用》知识点归纳

第七单元燃烧及其利用课题1 燃烧和灭火一、燃烧1、概念:可燃物与空气中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2、条件:(1)可燃物(2)氧气(或空气)(3)温度达到着火点(三者缺一不可,否则不能燃烧)如右图所示:A、薄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说明了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B、薄铜片的白磷燃烧而水中的白磷不燃烧,说明了燃烧需要氧气白磷的着火点低,应贮存在装有水的试剂瓶中3、燃烧与缓慢氧化的比较:相同点:都是氧化反应、都放热;不同点:前者发光、反应剧烈;后者不发光、反应缓慢二、灭火的原理和方法1、燃烧的条件决定着灭火的原理,只要破坏燃烧的任何一个条件,就可以达到灭火的目的2、灭火的原理:(1)消除可燃物(2)隔绝氧气(或空气)(3)降温到着火点以下。

3、泡沫灭火器:扑灭木材、棉布等燃烧引起的失火。

干粉灭火器:扑灭一般的失火外,还可以扑灭电器、油、气等燃烧引起的失火。

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图书、档案、贵重设备、精密仪器等处的失火4、泡沫灭火器的反应原理:利用碳酸钠与浓盐酸迅速反应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来灭火化学反应方程式:Na2CO3+2HCl=2NaCl+H2O+CO2↑①爆炸可能是化学变化(如:火药爆炸)也可能是物理变化(如:车胎爆炸)②化学变化的爆炸:可燃物在有限空间内急速燃烧,放出的热使气体的体积迅速膨胀③可燃性气体(氢气、一氧化碳、甲烷)或粉尘(面粉、煤粉)与空气或氧气混合,遇到明火可能会发生爆炸;可燃性气体在点燃或加热前都要验纯,以防止发生爆炸。

④油库、面粉加工厂门口贴有“严禁烟火”的标志:空气中常混有可燃性气体或粉尘,接触到明火,就有发生爆炸的危险⑤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越大,燃烧越剧烈常见灭火的方法①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②电器着火,先应切断电源③煤气泄漏,先应关闭阀门,再轻轻打开门窗,切忌产生火花④酒精在桌面上燃烧,用湿抹布扑盖⑤扑灭森林火灾,将大火蔓延前的一片树木砍掉其它:A、生煤炉火时,需先引燃纸和木材,因为纸和木材的着火点比煤低,容易点燃B、室内起火,如果打开门窗,会增加空气的流通,增加氧气的浓度,反应剧烈,燃烧更旺C、用扇子扇煤炉火,虽然降低了温度,但没有降至着火点以下,反而增加了空气的流通,所以越扇越旺。

版九年级化学人教版(精炼讲义 课后习题)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版九年级化学人教版(精炼讲义 课后习题)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我们周围的空气【知识点聚焦】课题1 空气一、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1、最早发现并制取氧气的科学家是瑞典化学家舍勒和英国化学家普利斯特里。

2、第一个对空气组成进展探究的化学家:拉瓦锡〔第一个用天平进展定量分析〕,结论: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其中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51。

3、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用品〔仪器和药品〕实验装置实验原理红磷 + 氧气−−→−点燃五氧化二磷红磷燃烧,消耗氧气,使瓶内气压减小,从而使烧杯中的水回流到集气瓶。

实验步骤1)连接装置2)检查气密性〔手握法〕:3)向瓶内参加少量水,将水面上方空间分成五等分并作记号,关闭止水夹。

4)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后,立即伸入集气瓶内,并塞紧塞子。

5)待红磷熄灭,冷却至室温后,翻开止水夹,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1)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并放出热量,生成白色固体。

2)冷却至室温后,翻开止水夹,水沿着导管进入集气瓶,进入集气瓶内水的体积约占集气瓶内空气总体积的51实验分析红磷燃烧停顿,集气瓶内水面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后,就不能继续上升,说明:实验结论1〕2〕误差分析体积分数小于51的可能原因:体积分数大于51的可能原因:实验反思能否用铁、铝代替红磷?能否用碳、硫代替红磷?对可燃物的要求:4、空气的组成空气的成分氮气〔N2〕氧气〔O2〕稀有气体二氧化碳〔CO2〕其他气体和杂质气体体积分数78% 21% 0.94% 0.03% 0.03% 注:1、百分比指的是体积百分比,不是质量百分比2、空气的成分及含量不是固定不变的综合提升:1、用来测定空气成分的方法很多,图1所示的是用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测定方法。

.实验过程:第一步:将集气瓶容积划分为五等份,并做好标记。

第二步: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伸入集气瓶中并把塞子塞紧。

第三步: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翻开弹簧夹,发现水被吸入集气瓶中,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为集气瓶总容积的51。

请答复以下问题:(1)集气瓶中剩余的气体主要是。

2021人教版初三化学《氧化反应与缓慢氧化》

2021人教版初三化学《氧化反应与缓慢氧化》

的生锈、橡胶的老化等。
橡胶老化
醋的酿造
铁的生锈
3、燃烧和缓慢氧化的相同点:
(1)都属于__氧___化___反应; (2)反应都会__放___热___。
化学小知识
原理:铁粉和空气 中氧气缓慢反应,持续 放热。
食物腐烂产生 的黄曲霉素是一种 致癌物质
课堂小结:
1、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能支持燃烧,在点燃 时能与木炭、硫、铁丝、磷、镁条等反应。
2、化合反应是指由_两__种__或_两__种__以__上__的_物__质__生__成_另__一_ 种物质
的反应
氧化反应__物__质__与__氧_发__生__的__反_应______。
物质的反应。(多变一)
氧化反应:物质与氧发生的反应。
课堂练习
判断下列反应是化合反应还是氧化反应。
点燃
硫 + 氧气
二氧化硫 既是化合反应又是氧化反应
锌 + 盐酸
氯化锌+氢气 都不是
石蜡 + 氧气 点燃 二氧化碳+水 氧化反应
镁 + 氧气 点燃 氧化镁
既是化合反应又是氧化反应
碱式碳酸铜 加热 水+氧化铜+二氧化碳 都不是
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课题2 氧气 第2课时 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
Hale Waihona Puke 知识点一 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
思考:下列变化中,有什么共同的特征?
硫 + 氧气 点燃 二氧化硫 碳 + 氧气 点燃 二氧化碳 铁 + 氧气 点燃 四氧化三铁
1.反应条件都是点燃 2.反应物有两种,生成物只有一种 3.都有氧气参与反应
化合反应: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另一种
说说身边的氧化现象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章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章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章知识点总结(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章知识点总结(人教版)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课题1金刚石、石墨和C60一、碳的几种单质(金刚石、石墨、C60)1、金刚石(C)是自然界中最硬的物质,无色透明,正八面体。

可用于制钻石、刻划玻璃、钻探机的钻头(体现了它的硬度大)等。

2、石墨(C)是最软的矿物之一,深灰色,具有金属光泽,细鳞片状的固体,有优良的导电性,润滑性。

可用于制铅笔芯(体现了它深灰色、质软)、干电池的电极(体现了它的导电性)、电车的电刷(体现了它的导电性,润滑性、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做固体润滑剂(体现它具有润滑性)等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碳原子的排列不同。

3、无定形碳:由石墨的微小晶体和少量杂质构成.主要有:焦炭,木炭,活性炭,炭黑等.活性炭、木炭具有强烈的吸附性(因为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木炭可用于食品、工业产品中除去色素、异味等,活性炭可用于防毒面具中除去毒气、制糖业中脱色以制白糖;焦炭用于冶铁,炭黑加到橡胶里能够增加轮胎的耐磨性。

注意:吸附性是活性炭、木炭的物理性质而不是化学性质4、C60(也叫“足球碳”):C60分子是由60个碳原子构成的分子,形似足球,结构稳定。

二、.单质碳的化学性质:单质碳的物理性质各异,而各种单质碳的化学性质却完全相同1、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

因此古代用墨书画的字画保存时间很久仍不变色。

2、可燃性:完全燃烧(氧气充足),生成CO2:C+O2CO2不完全燃烧(氧气不充足),生成CO:2C+O22CO3、还原性:C+2CuO2Cu+CO2↑(置换反应)现象:黑色粉末逐渐变成光亮的红色,生成的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CuO在反应中失去氧元素,发生还原反应。

C具有还原性。

应用:冶金工业:2Fe2O3+3C4Fe+3CO2↑C+CO22CO课题2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一、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原理、装置、检验)(1)发生装置:由反应物状态及反应条件决定:①若反应物是固体,需加热,则制气体时用高锰酸钾制O2的发生装置。

燃烧和缓慢氧化

燃烧和缓慢氧化

[ 解题指导 ]
• [ 分析 ]此题主要考查燃烧的条件。可燃 物燃烧必须同时具备两个条件,(1)可 燃物与氧气或空气充分接触;(2)使可 燃物达到着火点。 • [ 答案 ]1)燃烧并产生白烟;不燃烧; 不燃烧。2)白磷在水中燃烧,因为水中 白磷温度达到并超过了其燃点,又与氧气 接触,同时具备燃烧的两个条件。 • [ 点拨 ] 解决此题的关键是对可燃物燃 烧条件的应用——可燃物燃烧必须同时具 备两个条件。
一.通常的燃烧和燃烧的条件
2)可燃物燃烧的条件: a.可燃物与氧气接触; b.使可燃物达到着火 点(使可燃物燃烧 达到的最低温度)。 • 可燃物燃烧必须同 时具备这两个条件。
一.通常的燃烧和燃烧的条件
2)可燃物燃烧的条件:
水火相容
可燃物必须同时具 备燃烧的两个条 件,燃烧才能发 生。
一.通常的燃烧和燃烧的条件
• 3.灭火的原理——根据可燃物 燃烧的条件 1)与氧气脱离接触(隔绝空气); 例: 熄灭酒精灯 2)降低温度到‘着火点’以下。 例:用水灭火、风力灭火 • 综合灭火:二氧化碳灭火器。
二.燃烧的现象:
• 不同物质燃烧时的现象各不相同,即 使同一物质在空气中或氧气中燃烧的 现象也不相同。如:碳、硫、磷、蜡 烛等物质的燃烧。决定物质燃烧时现 象的主要因素有: • 1.可燃物燃烧的三个因素: 1)与可燃物的性质有关; 2)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和氧气的浓度有 关——接触面积越大, 3)氧气的浓度越大则燃烧越剧烈。
2.爆炸:“急速的燃烧发生在有限的空间” 爆炸的种类有很多,不一定都是化学变化 三.缓慢氧化和自燃:
[ 能力测试 ] 一.选择题
1.下列不包括缓慢氧化过程的是 ( ) A.白磷自燃 B.人和动物的呼吸作用 C.金属铁在潮湿的空气中长期放置 而生锈 D.未密封的酒精在空气中质量越来 越少。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课题一 燃烧和灭火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课题一  燃烧和灭火

课题一燃烧和灭火【知识要点】1. 燃烧的条件可燃物与发生的一种、、的氧化反应叫做燃烧,燃烧需要三个条件:(1);(2);(3)。

2. 灭火的原理和方法灭火的根本是;灭火的原理是;;。

如果遭遇火灾时,可以采取的自救措施有。

3. 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可燃物在内急剧地燃烧,就会在短时间内聚积使气体的体积迅速膨胀而引起。

越大,燃烧就越剧烈。

【要点分析】燃烧、爆炸、缓慢氧化和自燃的区别和联系:一般说燃烧、爆炸、自燃与缓慢氧化的本质都是氧化反应,只是由于条件不同而产生了不同的现象。

①本质特征:都是氧化反应,都放热。

②反应进行的剧烈程度不同。

燃烧——是剧烈的氧化反应。

爆炸——急速的燃烧发生在有限的空间内而引起的,是剧烈的氧化反应。

缓慢氧化——反应过程中几乎不升温、不发光、现象很不显著,反应缓慢,是氧化反应的一种形式。

自燃——指可燃物由于缓慢氧化而引起的自发燃烧。

例1 燃烧是生活中的一种常见现象。

下列有关燃烧或灭火的说法错误的是()A.钠可以在氯气中燃烧,说明燃烧不一定要有氧气参与B.碳、硫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燃烧剧烈C.锅里的油着火时可用锅盖盖灭,是因为隔绝了氧气D.用水可以灭火,是因为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解析钠在氯气中燃烧,说明氯气可以支持燃烧,所以A是正确的;着火点是物质固有的一种属性,一般不会随外界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用水灭火,降低的是可燃物的温度,使温度低于着火点,而不是降低其着火点,所以D错误。

答案 D例2古语道:“人要实,火要虚”。

此话的意思是说:做人必须脚踏实地,事业才能有成;燃烧固体燃料需要架空,燃烧才能更旺。

从燃烧的条件看,“火要虚”的实质是()A.增大可燃物的热值 B.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C.提高可燃物的着火点 D.提高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解析使可燃物充分燃烧的条件一是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二是增加氧气的浓度。

一般情况下,增大氧气的浓度较难操作,在空气中氧气浓度是一定的,要想燃烧更旺,可增大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三化学燃烧和缓慢氧化人教版【本讲教育信息】一. 教学内容:燃烧和缓慢氧化(一)燃烧和缓慢氧化1. 燃烧和燃烧的条件2. 燃烧的现象和爆炸3. 缓慢氧化和自燃4. 易燃物、易爆物的安全知识(二)绪言和第一章的复习1.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2. 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区别3. 空气的组成4. 氧气的性质和用途5. 氧气的制法6. 燃烧和缓慢氧化二. 重点、难点:1. 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方法。

2. 燃烧、自燃、爆炸和缓慢氧化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3. 对绪言和第一章内容的总结和进一步研究。

三. 教学过程:1. 燃烧和燃烧的条件⑴燃烧通常是指可燃物跟空气中的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值得注意的是:①在空气中可以燃烧的物质在氧气中燃烧得更剧烈。

这是因为燃烧的剧烈程度受氧气的浓度影响。

②某些物质在空气中不易燃烧,在氧气中可以燃烧。

③有些燃烧不一定要有氧气参加。

如氢气、钠等物质在氯气中也能燃烧。

⑵燃烧的条件:可燃物燃烧一般需要同时满足两个条件:①可燃物要与氧气接触或与空气接触;②可燃物的温度要达到着火点。

⑶灭火的方法:灭火可以采用两种方法:①可燃物要与氧气(空气)隔绝。

②可降低可燃物的温度到着火点以下。

⑷着火点:着火点是可燃物本身所固有的一种性质。

各种物质的着火点有差别,例如白磷的着火点是40℃,红磷的着火点为260℃。

着火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一种物质的着火点只有一个且是固定的,不会因物质的状态、形状改变而改变。

2. 燃烧的现象和爆炸常见的燃烧现象是发光发热。

不同的可燃物燃烧的现象也有所不同,例如,酒精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火焰(明火木炭在空气中燃烧保持红热,木材在空气中燃烧既有明火又保持红热。

燃烧现象除了与可燃物的性质有关以外,还与可燃物跟氧气的接触面积和氧气的浓度有关,接触面积越大,氧气浓度越高,燃烧就越剧烈。

例如,劈碎了木材比大木块燃烧得快些,可燃物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燃烧剧烈。

值得注意的是:可燃物的燃烧现象还与燃烧空间有关,如果急速的燃烧发生在有限的空间,就会在短时间内聚积大量的热,使气体的体积迅速膨胀而引起爆炸。

例如,火药在鞭炮内(空间有限)燃烧而发生爆炸。

若把一个鞭炮剖开,点燃其中的火药,则不发生爆炸。

在油库、面粉加、纺织厂和煤矿的矿井内,都写有“严禁烟火”的字样,就是因为这些地方的空气中常混有可燃物的气体或灰尘,它们接触明火,就有发生爆炸的危险。

3. 缓慢氧化和自燃燃烧是一种剧烈的氧化反应,但并不是所有的氧化反应都像燃烧那样剧烈和发光、放热,有些氧化反得进行很慢,甚至不易觉察,这种氧化叫做缓慢氧化。

例如,动植物的呼吸,食物腐烂、钢铁生锈等都在发生缓慢氧化。

物质在缓慢氧化的过程中,也会产生热量。

例如,葡萄糖在人体内缓慢氧化产生热量维持人的体温和提供运动所需要的能量。

某些可燃物发生缓慢氧化产生的热量没有及时散失,越积越多,引起可燃物温度升高,若达到了可燃物的着火点,不经点火就自发燃烧。

例如白磷的着火点较低(40℃白磷放置空气中,很短时间发生自燃,再如,在秋冬季常出现由柴草缓慢氧化而引起自燃,导致发生山火。

4. 上述类变化的本质都是氧化反应,只是由于条件不同而发生了不同的现象。

⑴可燃物在空气里起氧化反应的时候是否有燃烧现象,取决于温度是否达到着火点,燃烧的急速程度,取决于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大小。

⑵急速燃烧是否引起爆炸,取决于可燃物所处的空间大小和是否有气体生成。

⑶缓慢氧化是否引起自燃,取决于氧化所产生的热量能否散逸和进行缓慢氧化的物质的着火点的高低。

例 1. 下列过程中属于燃烧的是_______;属于缓慢氧化的是_______;属于物理变化的是_______。

A. 电灯通电发热发光B. 铁生锈C. 用粮食酿酒D. 呼吸作用E. 自行车胎爆炸F. 把加热的细铁丝伸入氧气集气瓶中G. 把盛有木炭的燃烧匙伸入氧气集气瓶中。

分析:由于燃烧要同时满足两个条件:①可燃物要与氧气接触;②可燃物的温度要达到着火点。

同时燃烧是剧烈氧化反应且具有发热发光现象。

具有这几点的只有F,B、C、D 发生了缓慢氧化。

A、E没有生成其它物质属于物理变化。

G由于木炭温度没有达到着火点不发生燃烧,也属于物理变化。

答案为F;B、C、D;A、E、G。

例2.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燃烧、爆炸、缓慢氧化、自燃都属于氧化反应和都放热。

B. 急速的燃烧一定会引起爆炸C. 自燃是由缓慢氧化引起的D. 白磷必须保存在水中分析:燃烧、爆炸、缓慢氧化、自燃都是物质跟氧气起反应属于氧化反应而且有热量放出。

急速的燃烧不一定发生爆炸,只有在有限的空间内的燃烧而且使气体体积迅速膨胀才能成为爆炸。

自燃是可燃物通过缓慢氧化积蓄热量达到着火点而引起自发燃烧。

白磷在空气中容易自燃,必须保存在水中。

答案为B 。

例3. 灭火时,常采用以下措施:①使可燃物的温度低于着火点,②移开可燃物 ③隔绝空气 将下列灭火过程中所采取的措施的标号填写在括号内。

A. 草原着火时,常在燃烧草场周围割除草,打出防火道。

( )B. 锅里的油着火时,加上锅盖盖灭。

( )C. 消防队员用冷水浇灭燃着的可燃物。

( )D. 将沙土铺洒在燃烧的化学药品上扑灭火焰。

( )分析:灭火通常有两种方法:①将可燃物与空气隔绝;②把可燃物的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对于易降温的则采取降温的方法;对于难降温或易发生事故的则采用隔绝空气的方法;有的可以二者兼而用之。

如果两种方法均不易实施,则只有移开可燃物。

答案 A ②B ③C ①D ③。

例4. 氨气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比空气轻,易溶于水。

氨气能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并在加热的条件下被氧气氧化生成一氧化氮和水蒸气。

在实验室中,通常用加热熟石灰和氯化铵的固体混合物制取氨气,同时生成氯化钙和水。

试回答⑴氨气具有刺激性气味,这是氨气的_______(填“物理”或“化学”)性质。

⑵写出实验室制氨气的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制取氨气的发生装置应与制取_____________的发生装置相同,可用___________法收集氨气。

⑶写出氨气和氧气在催化剂存在并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分析:气味可以闻到,不需要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是物理性质。

熟石灰氯化铵加热氨气氯化钙水,+++由于是固体和固体加热与制氧气的装置相同,由于氨气比空气轻,易溶于水,只能用向下排空气取气法。

氨气氧气一氧化氮水催化剂加热+−→−−+【模拟试题】(答题时间:45分钟)1. 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 加热碱式碳酸铜,绿色固体变为黑色固体B. 铝材制成推拉门C. 纸张燃烧D. 铁矿石炼成铁2. 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主要特征是A. 颜色发生改变B. 发光. 发热C. 有其它物质生成D. 有沉淀或气体生成3. 下列物质:①镁 ②磷 ③碳 ④硫 ⑤蜡烛等在氧气中燃烧时,有白色固体生 成的是( )A. ①和⑤B. ③和④ C . ①和② D. 只有①4. 下列气体中,不会对空气造成严重污染的气体是( )A. 二氧化氮B. 氮气C. 一氧化碳D. 二氧化硫5. 在相同条件下,足量的红磷在100升的空气中燃烧后,剩下气体的体积应为( )A. 21 升B. 0.94升C. 0.03升D. 79升6. 使用排水集气法收集氧气的原因是( )A. 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B. 氧气跟水起反应C. 氧气不易溶于水D. 氧气易溶于水7. 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加热水变成水蒸气B. 白磷自燃C. 低温加压使空气液化D. 石蜡熔化8. 将白磷放入50 o C 的水中,却没有发生燃烧现象,原因是( )A. 白磷不是可燃物B. 没有达到着火点C. 没有充足的氧气D. 水可以灭火9. 加热氯酸钾制氧气时,不加入二氧化锰,其结果是( )A. 不放出氧气B. 放出氧气的速度慢C. 放出氧气的总量会减少D. 放出氧气的总量增多10. 下列反应既属于化合反应又属于氧化反应的是( )A. 氢气 + 氧气点燃====== 水B. 葡萄糖 + 氧气点燃====== 二氧化碳 + 水C. 碱式碳酸铜 加热===== 氧化铜 + 二氧化碳 + 水D. 氧化汞 加热===== 汞 + 氧气11. 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水变成冰B. 酒精挥发C. 铁生锈D. 铜丝导电12. 有五种物质①汽车排出尾气形成的烟雾;②石油化排出的废气;③水蒸发成水蒸气;④植物光合作用放出的气体;⑤煤燃烧产生的烟尘。

其中能对空气造成污染的是( )A. ③④B. ①②⑤C. ③⑤D. ①③④13. 下列有关氧气性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在标准状况下,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小B. 氧气是白色气体,液氧是无色液体C. 氧气易溶于水D. 点燃的条件下,氧气能与碳起化学反应.14. 下列 关于催化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加热氯化钾制氧气时,加入催化剂可使生成氧气的质量增加B. 催化剂必须加快其它物质的反应速率C. 二氧化锰只能做催化剂D. 加入催化剂,氯酸钾发生分解反应的温度降低并且放出氧气的速率增大15. 下列化学反应中,不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 )A. 碳酸→二氧化碳 + 水B. 氧化汞加热−→−−汞 + 氧气C. 碳酸钙 + 盐酸→氯化钙 + 二氧化碳 + 水D. 水通电−→−− 氢气 + 氧气16. 加热下列物质,不能得到氧气的是( )A. 高锰酸钾B. 氯酸钾C. 二氧化锰D. 氧化汞17. 下列制取氧气的方法中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 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B. 用液态空气制氧气C. 加热氯酸钾制氧气D. 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制氧气18. 下列变化容易对空气产生污染的是A. 钢铁生锈B. 煤的燃烧C. 海水蒸发D. 冰雪融化19. 在氧气中燃烧,能生成没有气味的气体的是A. 铁B. 磷C. 碳D. 硫20. 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没有固体生成的是A. 硫B. 镁C. 铁D. 磷21. 下列变化不属于缓慢氧化的是A. 呼吸作用B. 食物腐烂C. 钢铁生锈D. 火药爆炸. 迷信的人把荒野中出现的忽明忽暗的亮光称为“鬼火”,这种现象实际是A. 爆炸B. 自燃C. 缓慢氧化D. 燃烧23. 下列变化属于分解反应的是A. 蒸发液态空气得到氮气和氧气B. 酒精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C. 加热氯酸钾和高锰酸钾的混合物D. 糖溶解于水二. 选择题(每小题有1~2个选项符合题意)1. 下列反应属于分解反应的是()2.加热下列物质,不能得到氧气的是()A. 高锰酸钾B. 氯酸钾C. 二氧化锰D. 碱式碳酸铜3. 在空气中发生的燃烧. 缓慢氧化. 自燃现象的相同点是()A.都产生热量B.都是氧化反应C.都发光D.都需达到着火点4. 下列变化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 加热氯酸钾制氧气B. 蜡烛的燃烧C. 冰放入水中D. 白磷自燃三. 填空题:1. 可燃物燃烧必须具备两个条件:①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而要灭火就要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