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饮用水的预处理和深度处理

合集下载

现阶段常用的饮用水深度处理技术

现阶段常用的饮用水深度处理技术

现阶段常用的饮用水深度处理技术摘要饮用水的净化技术与工程设施是保障人们饮水卫生安全的重要措施,它是人类在与水源污染及由此引起的的疾病所做的长期斗争中产生的,随着水源水污染及由此引起的疾病的变化,人们对常规处理进行深度处理使人们用上洁净的水。

本文主要对臭氧氧化技术、活性炭吸附技术、生物活性碳技术、膜分离技术、深度氧化技术进行了简单的阐述。

关键词:臭氧氧化技术,活性炭吸附技术,生物活性碳技术,膜分离技术,深度氧化技术一.臭氧氧化技术臭氧氧化技术应用最广泛、最成功的领域是饮用水处理[1]。

臭氧是一种很强的氧化剂和消毒剂,其氧化还原电位在碱性环境中仅次于氟,远远高于水厂常用的消毒剂液氯。

研究发现,臭氧与有机物的反应具有较强的选择性,它对水中己形成的三卤甲烷几乎没有去除作用。

同时臭氧氧化还可导致水中可生物降解物质增多,使出厂水的生物稳定性降低,容易引起细菌繁殖。

这些因素的存在,使得臭氧很少在水处理中单独使用。

臭氧在饮用水处理得主要应用有预氧化和后氧化[2]。

预氧化主要用途为改善感官之指标,铁、锰以及其它重金属,藻类,助凝,将大分子有机物氧化为小分子有机物,氧化无机物质如氰化物、硝化物等。

臭氧后氧化主要与生物活性炭联用即臭氧—生物活性炭(O3—BAC)法。

进水先经臭氧氧化,使水中大分子有机物分解为小分子状态,这就提高了有机物进入活性炭微孔内部的可能性[3]。

活性炭能吸附臭氧氧化过程中产生的大量中间产物,包括解决了臭氧无法去除的三卤甲烷及其前驱物质,并且微生物附着其上,可以发挥生化和物化处理的协同作用,从而延长活性炭的工作周期,保证了最后出水的生物稳定性[4],O3—BAC 现己广泛地推广应用于欧洲国家如法、德、意、荷等上千座水厂中,在欧洲臭氧活性炭技术己被公认为处理污染原水、减少饮用水中有机物浓度最有效技术[5],该项技术在我国正在逐步推广应用[6]。

目前对臭氧氧化机理研究和如何利用臭氧更有效去除饮用水中有机物的研究成为给水处理中关注的重点。

饮用水深度处理工艺的选择及工程实例

饮用水深度处理工艺的选择及工程实例

饮用水深度处理工艺选择及工程实例-摘要:新国标《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21)将于2021年7月1日强制执行,但目前饮用水水源污染严重,水处理工艺落后,国内自来水水质状况令人担忧。

本文介绍活性炭超滤膜组合工艺组合工艺及工程应用实例,供水厂升级改造选择.ﻭ关键词:饮用水深度处理;臭氧-生物活性炭;膜处理; 工程实例有报道“全国普查自来水合格率仅50%”,而据城市供水水质监测中心2021年最新抽样检测,我国自来水厂出厂水质达标率也仅为83%。

针对目前十分严峻的饮用水水源污染现状,开发可靠、经济,与水源水质相适应的饮用水深度处理技术,保证饮用水安全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ﻭ1.国内外深度处理主流工艺在饮用水深度处理领域,国内外的主流处理工艺有臭氧-生物活性炭工艺与膜处理工艺。

臭氧-生物活性炭工艺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首先在起来的一种饮用水深度处理技术,为了有效去除饮用水水源中的**种有机污染物,特别那些对人类健康具有现实或潜在危害的有机物,以及可以产生有毒有害的消毒副产物的有机物,相关研究人员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开发出高级氧化技术。

膜法处理是指在饮用水传统处理工艺基础上增加膜处理工序,使出水水质更高的工艺,膜技术如微滤、超滤、纳滤和反渗透等渐渐成为城市净水处理的主流工艺。

2。

臭氧-生物活性炭(O3-BAC)工艺优缺点目前由于臭氧-生物活性炭工艺在去除水源中消毒副产物前质、降解水中**种稳定化学污染物、破坏产生异嗅异味物质的分子结构以及有效灭火水中**类病原生物等方面具有较好的效果,再加上其工艺相对经济简单,在饮用水深度处理中得到比较应用。

臭氧—生物活性炭工艺也存在明显的不足。

单独的臭氧氧化对一些稳定性的农药类物质、有机卤代物的分解效率很低,往往需要使用高级氧化技术等。

由于目前臭氧-生物活性炭通常是置于砂滤池之后,故炭池中的生物活性炭颗粒容易泄漏到出厂水中,而该炭粒包裹的微生物,对消毒剂的灭活起保护作用,将大幅度降低处理水的消毒效果。

饮用水深度处理技术发展趋势

饮用水深度处理技术发展趋势

饮用水深度处理技术发展趋势
一、背景介绍
1.1 饮用水处理的重要性
1.2 饮用水深度处理的概念和意义
二、传统饮用水处理技术
2.1 膜分离技术
2.2 活性炭吸附技术
2.3 氯气消毒技术
三、饮用水深度处理的现状
3.1 技术应用范围
3.2 现有技术的局限性
四、饮用水深度处理技术发展趋势
4.1 新型滤料技术
4.1.1 纳米材料在水处理中的应用4.1.2 生物复合滤料的发展
4.2 光催化技术
4.2.1 光催化材料的研究现状
4.2.2 可见光光催化技术的应用前景4.3 智能化监控与管理系统
4.3.1 水质智能监测技术
4.3.2 水处理设备远程监控系统
五、对未来饮用水处理技术的展望
5.1 环保与持续发展
5.2 智能化与信息化
5.3 协同创新与产学研合作的重要性
结论
未来饮用水深度处理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应加强相关研究和技术创新,以保障人民健康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以上是针对饮用水深度处理技术发展趋势的文档,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饮用水处理设备设备工艺原理

饮用水处理设备设备工艺原理

饮用水处理设备设备工艺原理饮用水处理设备是一种用于水质净化的设备。

它通过一系列的处理工艺来去除水中的污染物和杂质,从而提高饮用水的质量,以保证人们日常生活用水的安全和健康。

本文将介绍饮用水处理设备的设备工艺原理。

一、饮用水处理设备的基本工艺流程饮用水处理设备一般包括预处理、混凝沉淀、过滤、消毒等多个工艺单元。

下面将逐一介绍它们的设备工艺原理。

1.预处理预处理是饮用水处理设备的第一步。

它主要是对水进行初步的物理和化学处理,去除水中的悬浮颗粒、泥沙、微生物和有机物等。

预处理的主要流程包括筛选、净化等。

2.混凝沉淀混凝沉淀是饮用水处理设备的第二步。

它主要是用化学混凝剂对水中的悬浮颗粒和胶体物进行凝聚,形成较大的颗粒,通过沉淀作用把它们从水中移除。

混凝沉淀的主要工艺包括混凝、絮凝等。

3.过滤过滤是饮用水处理设备的第三步。

它主要通过各种过滤器对水进行过滤,去除水中的颗粒物、有机物和无机盐等,使水的透明度和清洁度提高。

过滤的主要途径有简单过滤、活性炭过滤、石英砂过滤等。

4.消毒消毒是饮用水处理设备的最后一步。

它主要是利用各种消毒剂对水体中的细菌、病毒等微生物进行杀灭和去除。

消毒的主要方法有氯消毒、臭氧消毒、紫外线消毒等。

二、饮用水处理设备的具体工艺原理1.预处理工艺原理预处理的主要工艺包括物理处理和化学处理。

物理处理主要是利用物理性质进行处理,如筛分、沉淀等。

化学处理则是采用特定的化学药剂进行处理,如氯化铁、硫酸铁等。

2.混凝沉淀工艺原理混凝沉淀是利用混凝剂对悬浮颗粒进行凝聚,使其变得足够大而沉淀下来。

混凝剂的主要作用是改变水中物质的表面性质,在吸附过程中形成一层复合沉淀物,从而将悬浮颗粒凝聚成较大的絮状物质。

混凝剂的种类和使用量根据水的硬度和水质而定。

3.过滤工艺原理过滤是通过滤料的选择和过滤器的设计实现的。

过滤的主要效果是去除水中的颗粒物和溶解物质,使水透明度提高。

常见的过滤器有简单过滤器、活性炭过滤器、石英砂过滤器等。

水质处理主要流程

水质处理主要流程

1水质处理主要流程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 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听到关于水质处理的话题。

中国的自来水标准

中国的自来水标准

中国的自来水标准
一、水质指标
中国的自来水水质指标包括物理、化学、微生物和放射性等几大类。

其中,物理指标主要包括色度、浑浊度、嗅和味等;化学指标包括pH值、硬度、总硬度、硝酸盐、亚硝酸盐、氯化物等;微生物指标包括细菌总数、总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等;放射性指标包括总α放射性和总β放射性。

二、水处理工艺
中国的自来水处理工艺主要包括预处理、常规处理和深度处理三个阶段。

预处理阶段包括沉淀、过滤等,常规处理阶段包括混合、絮凝、沉淀、过滤和消毒等,深度处理阶段包括活性炭吸附、臭氧氧化、膜分离等。

三、水源保护
中国的自来水水源保护包括划定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加强对水源地的环境监管,控制和减少对水源地的污染等。

四、水质监管
中国的自来水水质监管主要包括对水处理厂出水水质进行监测,对供水管网进行巡查,对水质进行定期检测等。

五、水压与水量
中国的自来水水压与水量标准根据不同的供水类型和地区有所不同。

一般来说,自来水水压在0.3-0.5兆帕之间,水量在每分钟3-5升之间。

六、水费收费标准
中国的自来水收费标准根据不同的地区和供水类型有所不同。

一般来说,居民生活用水的水费相对较低,商业用水和工业用水的
水费相对较高。

具体的收费标准可以咨询当地的水务部门或供水公司。

七、水务管理
中国的自来水管理由各地的水务部门或供水公司负责。

他们负责自来水的生产、供应和管理工作,包括水源保护、水处理工艺、水质监管、水压与水量控制等方面的工作。

同时,他们也负责制定和执行水费收费标准,并对供水设施进行维护和更新。

饮用水处理工艺流程

饮用水处理工艺流程

饮用水处理工艺流程1.预处理预处理是指对原水进行初步处理,以去除大部分悬浮物、悬浮胶体、泥沙、浮渣和油脂等杂质和有机物,以便后续的深度处理更加有效。

预处理的常见工艺有以下几种:-气浮法:通过向原水中注入气泡,使悬浮物质产生浮力而浮起,然后通过沉淀器将悬浮物质从水中分离出来。

-砂滤法:将原水通过多层砂滤介质,利用砂滤料的颗粒之间的间隙来过滤悬浮物和有机物。

-水解沉淀法:向原水中添加化学药剂,使悬浮物和有机物发生凝聚,形成较大的颗粒,然后通过沉淀器将其沉淀下来。

2.深度处理深度处理是指对经过预处理后的水进行更为彻底的处理,以去除残留的微生物、有机物、无机物和重金属等,并调整水质的pH值、硬度和氧化还原电位等指标,使其达到饮用水卫生标准。

深度处理的常见工艺包括以下几种:-活性炭吸附法:将水通过活性炭床,利用活性炭对有机物和部分无机物的吸附作用,去除水中的污染物。

-离子交换法:将水通过离子交换树脂床,利用树脂对水中的阳离子和阴离子的选择性吸附和释放作用,去除水中的硬度物质和其他无机盐。

-膜分离技术:利用微孔过滤膜对水进行过滤和分离,可以去除微生物、胶体和溶解物质。

常见的膜分离技术有微滤、超滤、纳滤和反渗透。

3.后处理后处理是指对经过深度处理的水进行最后的消毒和调整,以确保水中的微生物完全被消杀,并使水的味道、色度和透明度等指标达到最佳状态。

-氯消毒法:向水中添加含盐酸和次氯酸钠等化学药剂,利用次氯酸离子对水中的微生物进行消杀。

-紫外线辐射法:通过向水中引入紫外线源,利用紫外线的强烈辐射作用,对水中的微生物进行消杀。

-控制pH值和投加消毒剂:调整水的pH值,使其处于微酸性环境下,然后投加消毒剂,如次氯酸钙和二氧化氯等,以实现消毒和稳定水质。

总之,饮用水处理工艺流程包括预处理、深度处理和后处理,通过不同的工艺和技术对水进行处理,去除水中的杂质、有害物质和微生物,以获得符合人体健康和卫生标准的饮用水。

饮用水处理工艺(3篇)

饮用水处理工艺(3篇)

第1篇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追求越来越高,对饮用水的安全与健康也越来越重视。

饮用水处理工艺作为保障饮用水安全的重要环节,其研究与应用受到了广泛关注。

本文将详细介绍饮用水处理工艺的原理、流程以及常用方法。

一、饮用水处理工艺的原理饮用水处理工艺的目的是去除原水中的有害物质,使之达到国家规定的饮用水标准。

其基本原理是通过物理、化学和生物等方法,将原水中的悬浮物、胶体、溶解物、细菌、病毒等有害物质去除或降低至安全水平。

1. 物理处理物理处理是利用物理方法去除或降低水中悬浮物、胶体和部分溶解物的工艺。

主要包括沉淀、过滤、澄清、气浮等。

(1)沉淀:利用重力作用使悬浮物和胶体在水中沉降,从而达到去除的目的。

沉淀方法有重力沉淀、化学沉淀、气浮沉淀等。

(2)过滤:通过滤料层的孔隙,使水中的悬浮物、胶体和部分溶解物被截留,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过滤方法有砂滤、活性炭滤、陶瓷滤等。

(3)澄清:利用混凝剂使悬浮物和胶体聚集成较大的颗粒,便于沉淀和过滤。

澄清方法有混凝沉淀、澄清池等。

(4)气浮:通过向水中通入空气,使悬浮物和胶体吸附在气泡上,从而实现去除。

气浮方法有溶气气浮、机械气浮等。

2. 化学处理化学处理是利用化学药剂与水中污染物发生化学反应,使其转变为无害或低害物质的过程。

主要包括混凝、氧化还原、消毒、软化等。

(1)混凝:向水中投加混凝剂,使悬浮物和胶体聚集成较大的颗粒,便于沉淀和过滤。

常用的混凝剂有硫酸铝、硫酸铁、聚合氯化铝等。

(2)氧化还原:利用氧化剂或还原剂与水中污染物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将其转化为无害或低害物质。

常用的氧化剂有氯、臭氧、二氧化氯等;还原剂有亚硫酸钠、亚硫酸氢钠等。

(3)消毒:利用消毒剂杀灭水中的细菌、病毒等有害微生物。

常用的消毒剂有氯、臭氧、二氧化氯等。

(4)软化:降低水中钙、镁离子的含量,减少水垢的形成。

常用的软化方法有离子交换、石灰软化、膜分离等。

3. 生物处理生物处理是利用微生物的代谢活动去除水中有机污染物的过程。

饮用水深度处理技术的工艺流程

饮用水深度处理技术的工艺流程

饮用水深度处理技术的工艺流程挑水源,就像挑媳妇。

挑水可不是随便找个水源就行,得挑好的。

就像找媳妇,得找
个五官端正、身体健康的。

这样,水才能清甜可口,喝了才放心。

水里的杂质,得靠这几步来清。

想让水变清,就得靠这几步。

先加点东西让杂质聚在一起,然
后让它们沉淀下来,最后再过滤一下。

这样一来,水就清澈见底了。

活性炭,就像家里的除臭剂。

活性炭就像咱家用的除臭剂,能吸附水里的异味和有害物质。

用了它,水不仅更清,还更甜。

膜分离,就像筛子筛米。

这膜分离技术,就像咱农村用筛子筛米一样。

水里的杂质,大
的小的,都给它筛出去,只留下干净的水。

水的pH值,得刚刚好。

水的pH值,得调得刚刚好。

太酸了不行,太碱了也不行。

得像
个厨师一样,掌握好火候,才能做出美味的好水。

臭氧和活性炭,就像夫妻档。

臭氧和活性炭这俩搭配,就像夫妻档一样默契。

一个负责消毒,一个负责吸附,共同打造出一杯好水。

技术不断创新,就像咱的生活。

现在的水处理技术,真是越来越先进了。

就像咱的生活,一天
一个样,越来越好。

未来,咱的水处理技术肯定还能更上一层楼!。

生活饮用水的主要处理工艺流程

生活饮用水的主要处理工艺流程

生活饮用水的主要处理工艺流程概述生活饮用水的处理工艺流程是指将自然水源经过一系列处理和净化步骤,以确保水质符合卫生标准,安全饮用。

在生活饮用水处理过程中,主要包括预处理、净化和消毒三个主要步骤。

预处理预处理是指对原水进行初步处理,以去除杂质、悬浮物和颜色等。

预处理的主要工艺包括:1.筛选:通过物理方式去除原水中的大颗粒杂质和悬浮物,通常使用网状过滤器或格栅过滤器进行筛选。

2.絮凝:通过加入絮凝剂,使原水中的细小颗粒结合成较大的絮凝物,以便后续的沉淀和过滤。

常用的絮凝剂包括聚合氯化铝、聚合硫酸铝等。

3.沉淀:将絮凝后的水体静置一段时间,使较重的颗粒沉淀到底部,去除浑浊物质。

通常,使用沉淀池或沉淀池来进行沉淀。

4.过滤:将沉淀后的水体通过过滤介质进行过滤,以去除残留的悬浮物和杂质。

过滤介质可以使用沙、石英砂、活性炭等。

净化净化是指对经过预处理的水进行深度净化,以去除溶解性物质、有机物和微生物等。

净化的主要工艺包括:1.活性炭吸附:将水通过一层活性炭,去除水中的有机化合物、异味和颜色。

活性炭通过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的方式去除杂质。

2.离子交换:利用离子交换树脂吸附水中的阳离子和阴离子,去除水中的硬度物质、重金属离子以及其他溶解性物质。

3.反渗透:通过半透膜,将水压力驱动水分子通过膜孔,去除溶解于水中的无机盐和微生物等。

反渗透工艺可以有效去除水中的细菌、病毒等微生物。

4.臭氧氧化:利用臭氧氧化的方式去除水中的有机物和微生物。

臭氧具有强氧化能力,可以有效杀灭细菌和病毒。

消毒消毒是为了杀灭水中潜在的病原体,保证饮用水的安全性。

常见的消毒方法包括:1.氯消毒:通过加入氯化物或次氯酸钠等含氯化合物,使其在水中生成次氯酸,从而杀灭水中的细菌、病毒和其他微生物。

氯消毒是目前最常用的消毒方法之一。

2.紫外线消毒:使用紫外线灯照射水体,通过紫外线的辐射杀灭水中的细菌和病毒。

紫外线消毒不会产生副产物,是一种比较环保的消毒方法。

自来水净化技术

自来水净化技术

自来水净化技术研究国内外研究概况及发展趋势:1 第一代自来水净化工艺自来水厂净水常规处理工艺主要是由混凝、沉淀或澄清、过滤和消毒等工序组成,如图1所示,其理论主要是建立在传统的以粘土胶体微粒和致病细菌为主要去除对象的基础上,该工艺被中国和世界上大多数水厂所采用。

图1 自来水厂常规处理工艺流程图“混凝→沉淀→过滤→消毒”是以地表水为水源的生活饮用水处理工艺,可称为第一代工艺,也称为常规工艺。

常规工艺去除对象是引起水浑浊的悬浮物及胶体物质。

混凝、沉淀和过滤在去除浊度的同时,对色度、细菌和病毒等也有一定去除作用。

通过向水中投加氯气、漂白粉,或二氧化氯等消毒剂,杀灭滤后水中致病微生物,达到饮用水水质要求。

2 第二代自来水净化工艺20世纪70年代,在城市饮用水中发现了种类众多的对人体有毒害的微量有机污染物和氯化消毒副产物,而第一代工艺不能对其有效去除和控制,某些水中微量有机污染物能使人致癌、致畸、致突变(三致物)。

在这个背景下研发出第二代城市饮用水净化工艺,即在第一代工艺后面增加了活性炭吸附、臭氧氧化、生物活性碳等深度处理工艺。

第二代工艺能比较有效地去除和控制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和氯化消毒副产物,使水的化学安全性得到提高。

2.1 活性炭吸附法活性炭技术是20世纪60年代从国外引进的深度处理技术,不仅是最成熟有效的方法,而且是具有潜力的技术。

活性炭是一种多孔性物质,内部具有发达的空隙结构和巨大的比表面积,活性炭的空隙分为大孔、过渡孔和微孔,大孔主要分布在活性炭表面,对有机物的吸附甚微,过渡孔是水中大分子有机物的吸附场所和小分子有机物进入微孔的通道,而微孔则是活性炭吸附有机物的主要区域,微孔构成的比面积占总面积的95%,活性炭对有机物的去除受有机物特性的影响,主要是有机物的极性和分子大小的影响,同样大小的有机物,溶解度愈大,亲水性愈强,活性炭对其吸附性愈差。

实验结果表明[4],活性炭对分子量在500~3000的有机物有明显的去处效果,去除率一般为70%~87%.2.2 生物预处理技术生物预处理]对水中氨氮的去除最为有效,同时,还可去除一些有机物和铁、锰。

500吨饮用水净化方案

500吨饮用水净化方案

500吨饮用水净化方案
概述
本文档旨在提供一种有效的500吨饮用水净化方案。

以下是我们的建议。

步骤1:预处理
在进行饮用水净化之前,预处理是必要的步骤。

以下是预处理的主要步骤:
- 除杂:使用过滤系统去除水中的悬浮物和杂质。

- 消毒:使用适当的消毒剂杀灭可能存在的细菌和病原体。

步骤2:主要净化过程
接下来,我们将介绍主要的饮用水净化过程。

我们建议采用以下净化方法:
1. 沉淀/絮凝
这是一种常见的净化方法,通过添加沉淀剂和絮凝剂,可以使
水中的悬浮固体和有机物凝聚成大颗粒,并沉淀到底部。

然后通过
过滤或沉淀去除这些颗粒,以获得清澈的水。

2. 活性炭吸附
活性炭吸附是一种有效的去除水中有机物和某些化学物质的方法。

将水通过装有活性炭的过滤系统,活性炭可以吸附有机物和化
学物质,净化水质。

3. 反渗透
反渗透是一种通过半透膜的过滤过程,将水中的溶解物质和杂
质分离出来的方法。

该过程可以有效地去除水中的盐分、重金属和
其他有害物质。

步骤3:后处理
完成主要净化过程后,下面是推荐的后处理步骤:
- PH调整:根据需要,调整水的PH值,使其符合饮用水标准。

- 杀菌:使用适当的杀菌剂对净化后的水进行处理,杀灭潜在
的细菌和病原体。

结论
通过预处理、主要净化过程和后处理,我们可以实现对500吨饮用水的有效净化。

这个方案是简单且没有法律复杂性的,具有良好的可操作性和效果。

我们建议在实施前进行一系列实验,以确保方案的可行性和准确性。

水厂净水工艺

水厂净水工艺

工艺部分一沉淀水厂净水工艺,有常规工艺和先进工艺之分:常规工艺:沉淀→过滤;先进工艺:预处理+常规工艺+深度处理以前自来水净水工艺处理的对象为水中的:胶体和悬浮物。

由于环境的恶化和民众对饮用水安全卫生观念的加强,国家提出了更为严格的净水要求,各水厂处理对象在原来的基础上添加了一项——溶解性物质的处理。

这在对水厂工艺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成为了各水厂引进先进工艺的初始动因。

关于浊度1度:1 mg 二氧化硅在一升水中所形成的浑浊度,是通过测定透射光强度来获得其数值。

1 NTU:它是通过测定散射光强度来获得其NTU值。

所以浊度为1度的水与浊度为1 NTU的水其所含杂质的数量是不完全一样的。

1. 沉淀池沉淀池大体可分为:(1)平流式沉淀池(2)竖流式沉淀池(3)斜流式沉淀池(1)平流式沉淀池平流式沉淀池应用广泛,它具有构造简单,造价低,处理效果稳定,操作管理方便等特点,并且对异重流有不错的抵抗能力。

但也有缺点,比如占地面积大。

【所谓异重流是指进入较静而具有密度差异的水体的一股水流。

异重流重于池内水体者,将下沉并以较高的流速沿着底部绕道前行;异重流轻于水体者,将沿水面径流至出水口。

密度的差别可能由于水温,所含盐分或悬浮固体量的不同所造成。

若池内水平流速相当高,异重流将和池中水流汇合,影响流态甚微。

这样的沉淀池具有稳定的流态。

若异重流在整个池内保持者,则具有不稳定的流态,这不利于絮凝体的下沉。

】(2)竖流式沉淀池竖流式沉淀池其异重流比较严重,冬季在气温变化大时易泛池。

该类型池于50年代从苏联引进,到了60年代已基本上不再建了。

现在要做的话要往自动化方向发展,但这个困难还是挺大的。

(3)斜流式沉淀池斜流式又分为斜板式和斜管式两种。

根据理论,在沉淀池有效溶积一定的条件下,增加沉淀面积,可使颗粒去除率提高。

为此过去曾经把普通平流式沉淀池改建成多层多格子的池子,使沉淀面积增加。

但由于排泥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因此无法推广。

饮用水净化的生产流程

饮用水净化的生产流程

饮用水净化的生产流程饮用水净化的生产流程饮用水是人类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重要资源,而且直接关系到人们的健康。

然而,由于人类的活动和环境污染的加剧,自然界的水源已经遭受了严重的污染。

为了保证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饮用水净化变得尤为重要。

下面将详细介绍饮用水净化的生产流程。

首先,饮用水净化的第一步是水源收集。

饮用水的主要水源通常是地下水或者是河流、湖泊等表面水源。

地下水是相对较为干净的水源,因此被广泛使用。

在水源收集过程中,需要进行水样采集与测试,以确保水质符合相应的标准。

同时,还需要选择合适的地点进行水源采集,并确保水源的稳定性和供应量。

接下来,水源一般会经过预处理。

预处理的目的是去除水源中的大颗粒杂质,如泥沙、悬浮物等,以减少对后续处理设备的损害。

预处理一般包括物理处理和化学处理两个步骤。

物理处理主要包括过滤和沉淀,通过过滤器和沉淀池去除水中悬浮物和颗粒物。

化学处理主要是加入草酸、溴等药剂进行消毒和杀菌。

然后,水源会经过深度处理过程。

深度处理主要是通过一系列的水处理设备进行,包括絮凝、沉淀、过滤等过程。

絮凝是将水中的微小颗粒结成大的团块,以便于后续的沉淀和过滤。

沉淀是利用重力使颗粒物沉淀到底部,进一步净化水源。

过滤是通过过滤器去除水中的细微颗粒和杂质。

这些处理过程可以有效地去除水中的浑浊物、悬浮物和除去水中的有机化合物和微生物。

接下来,水源会进行消毒处理。

消毒的目的是杀灭水中的有害微生物,例如细菌、病毒、寄生虫等。

常用的消毒方法有氯消毒、臭氧消毒、紫外线消毒等。

氯消毒是通过加入氯化物或氯气来杀灭水中的细菌和病毒。

臭氧消毒则是利用臭氧气体对水源进行消毒杀菌。

紫外线消毒是利用紫外线辐射水源杀灭水中的微生物。

最后,经过水处理工艺的饮用水还需要进行盛装和包装。

盛装和包装过程非常重要,因为如果在盛装和包装过程中不符合卫生要求,就可能再次造成细菌、病毒的污染。

因此,要保证盛装和包装过程的洁净和卫生。

一般采用密封的瓶装、桶装、袋装等方式进行包装,确保饮用水在运输和使用过程中的卫生和安全。

水的预处理与深度处理

水的预处理与深度处理

第4章水的预处理与深度处理4.1 概述我国经济发展迅速,但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尤其是饮用水源污染尤为突出.据我国环境部门统计,82%的河流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七大水系中,不适合做饮用水源的河段接近40%;城市水域中78%的河段不适合作饮用水源.目前,从水中检出的有机污染物已达2000余种,部分对人体有急性或慢性、直接或间接的毒害作用,其中许多是具有或被疑有致癌、致畸、致突变的物质.2004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报道,我国湖泊中富营养化水体的已达66%,巢湖、太湖、滇池的总氮、总磷和氨氮的浓度分别是20世纪80年代初的十几倍,蓝藻泛滥日益严重.2002年太湖的20个检测点位中,属Ⅲ类、Ⅳ类、Ⅴ类和劣Ⅴ类水质的位点分别为5%、35%、5%和55%.滇池的外海为Ⅴ类水质,草海为劣Ⅴ类水质。

草海和外海的营养状态指数分别为79.0和60。

8,平均达72.8,属重度富营养状态.巢湖湖体高锰酸盐指数达到Ⅲ类水质标准,但由于总氮和总磷污染严重,湖体12个检测点位中,Ⅴ类、劣Ⅴ类水质各占一半。

表4—1 2002年各湖体主要污染指标浓度值2003年我国地下水资源评价结果显示,我国约一半城市市区的地下水污染较严重,地下水水质呈下降趋势。

主要污染指标有矿化度、总硬度、硝酸盐、亚硝酸盐、氨氮、铁、铁、锰、氯化物、硫酸盐、氟化物、硫酸盐、pH值等。

三氮污染在全国各地区均较严重,矿化度和总硬度超标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北、西北和西南等地区,铁和锰超标主要在东北和南方地区。

同时,各地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与饮用水水质有关的地方病区。

全国约有7000多万人仍在饮用不符合饮用水水质标准的地下水。

常规给水处理工艺,包括混凝、沉淀、过滤、消毒等。

主要以去除水中的悬浮物、胶体和细菌等为目的,它对受污染水中的有机物、氨氮等污染物去除率很低。

研究表明,水的浊度与有机物密切相关,如将水的浊度降低至0.5NTU以下,有机物可减少80%。

因此,要提高饮用水水质,必须进行水的预处理或者深度处理。

饮用水深度处理工艺

饮用水深度处理工艺

饮用水深度处理工艺饮用水是人类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资源,保证饮用水的安全和卫生性对于人们的健康至关重要。

饮用水深度处理工艺是通过一系列的工艺步骤,将原水中的杂质、有害物质和微生物去除或降低到安全标准以下的处理过程。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饮用水深度处理工艺。

1. 水源筛选与调节饮用水的水源可能是地表水或地下水。

首先需要对水源进行筛选,去除大颗粒的悬浮物和杂质。

然后对水源进行调节,平衡水质和水量的变化,确保后续处理工艺的稳定运行。

2. 净水净水是饮用水处理中的关键步骤,常见的净水工艺包括混凝、絮凝、沉淀、过滤等。

混凝是将水中的胶体、悬浮物等杂质聚集成较大的颗粒,絮凝是使这些颗粒形成絮状物,沉淀是通过重力作用使絮状物沉降到底部,过滤则是通过过滤介质将水中的固体颗粒和胶体去除。

3. 活性炭吸附活性炭吸附是一种常用的水处理工艺,通过活性炭的吸附作用,去除水中的有机物、异味、余氯等物质。

活性炭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孔隙结构,能够吸附水中的有机分子。

4. 臭氧消毒臭氧消毒是一种高效的杀菌消毒方法,通过臭氧氧化和破坏微生物的细胞壁和膜,达到杀灭细菌、病毒和其他微生物的目的。

臭氧消毒具有快速、高效、无残留等优点。

5. 紫外线消毒紫外线消毒是一种物理方法,通过紫外线的照射杀灭微生物。

紫外线能够破坏微生物的核酸分子,使其失去繁殖和生存的能力。

紫外线消毒没有化学残留物,对水的味道和气味无影响。

6. 反渗透反渗透是一种通过半透膜将水中的溶质和溶解物质分离的工艺。

反渗透膜具有较小的孔径,能够有效去除水中的离子、微生物和有机物质。

反渗透工艺可以获得高纯度的饮用水。

7. 余氯调节余氯调节是为了保持水的余氯含量在合适的范围内,以达到杀菌消毒的目的。

过高或过低的余氯含量都会对水质产生不良影响,因此需要进行调节和监测。

8. pH调节pH值是反映水中酸碱性的指标,饮用水的pH值应在一定范围内,过高或过低都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因此,在水处理过程中需要对pH进行调节,使其达到适宜的范围。

水处理工艺流程

水处理工艺流程

水处理工艺流程水处理工艺流程是指将原始水源通过一系列的处理步骤转化为符合特定要求的水质标准的工艺流程。

水处理的目的是保护公众健康、减少环境污染、提供安全和可靠的用水资源。

水处理工艺流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预处理:预处理是水处理流程中的第一步,主要是去除原水中的悬浮物、沉淀物和有机物等杂质。

常见的预处理方法包括筛网过滤、沉淀、混凝和絮凝等。

这些步骤可以有效地降低水中固体颗粒的含量,提高水的透明度。

2. 深度过滤:深度过滤是将水通过多层过滤介质(如砂、石英砂、活性炭等)进行过滤,去除微小颗粒和有机物。

深度过滤能够提高水的清澈度和净化度。

3. 杀菌消毒:杀菌消毒是为了去除或杀灭水中的微生物如细菌、病毒、寄生虫等。

常用的杀菌消毒方法包括氯消毒、臭氧消毒、紫外线辐射等。

这些方法可以有效地杀灭水中的病原微生物,保证用水的安全性。

4. 软化处理:软化处理主要用于去除水中的硬度物质,如钙、镁等离子。

硬度物质会导致水垢的生成,影响水的使用效果。

软化处理通常采用离子交换技术,将水中的钠离子与钙、镁离子进行交换,从而降低水的硬度。

5. 脱盐处理:脱盐处理是指去除水中的盐类和矿物质,将海水或含盐水转化为淡水的工艺。

常见的脱盐处理方法包括蒸发结晶法、反渗透法、电渗析法等。

脱盐处理可以使海水和含盐水变为可用于农业灌溉、工业生产和饮用水的淡水资源。

6. 混凝沉淀:混凝沉淀是指将水中的胶状物质通过加入化学混凝剂使其凝聚成为大颗粒物,然后通过沉淀或过滤的方式将其去除。

这个步骤可以有效地去除水中的悬浮物和浑浊物,提高水的澄清度。

7. 精密过滤:精密过滤是将水通过微孔滤膜或多层滤料进行过滤,去除微小颗粒和有机物。

精密过滤可以进一步提高水的净化度和澄清度,使其符合特定的水质要求。

综上所述,水处理工艺流程通过一系列的处理步骤,可以将原始水源转化为清澈、安全、符合特定要求的水质标准,为人们提供可靠的用水资源。

这些步骤涉及到预处理、深度过滤、杀菌消毒、软化处理、脱盐处理、混凝沉淀和精密过滤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内外饮用水预处理与深度处理技术学生:曾雪萍学号:20086814摘要:随着有机化工、石油化工、采矿、农药和医药工业的迅速发展,造成水源水污染的有害物质数量也逐年增多。

水源水中的人工合成有机物污染、内分泌干扰物污染等问题都开始受到人们的关注。

这些污染物浓度很低,但很难通过常规的水处理工艺有效去除,且来源难以确定,已成为饮用水水质净化面临的重要挑战。

研究表明,通过对原水采用预处理,以及在常规水处理后再进行深度处理可以改善和提高饮用水水质。

关键词:饮用水预处理深度处理一、饮用水预处理预处理通常是指在常规处理工艺前面采用适当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的处理方法,对水中的污染物进行初级去除。

同时使常规处理更好的发挥作用,减轻常规处理和深度处理的负担,发挥水处理工艺的整体作用,改善和提高饮用水水质。

工程中可采用的预处理方法有:生物预处理法、化学预氧化法、粉末活性炭法等。

(1)生物预处理法针对水源水被污染的特性,可适时增加生物预处理。

生物预处理主要是对原水进行曝气或其他生物处理,去除水中氨氮和生物可降解有机物,包括生物接触氧化池和曝气生物滤池等。

1971年,日本的小岛贞男首次成功地将生物接触氧化法应用于富营养化水源水预处理,去除藻类60%^80%,氨氮90%以上,嗅味50%-70%,使水厂出水水质得到明显改善,把本来属于污水处理应用范畴的生物法引人了给排水处理领域。

生物预处理工艺以生物膜法为主导,生物预处理的填料上生长着细菌、原生动物、后生动物等微生物形成生物膜,在与水接触时,生物膜上的微生物摄取、分解水中的有机物和氮、磷等营养物质。

去除常规工艺不能充分去除的氨氮、亚硝酸盐氮、藻类、可生物降解有机污染物等,此外,还能去除或减少可能在加氯后生长的致突变物质的前驱物,不同程度地去除原水中的铁、锰、色、嗅及浊度,从而使水得到净化。

其中,CODMn,,去除率一般为15%-20%,氨氮和亚硝酸盐去除率可高达80%以上。

生物预处理适合于水中有机污染物可生化性较强、无工业废水污染的情况,,对优先污染物去除效果也不佳,且无法间歇运行等。

如果原水受生活污水污染,有机物和氨氮较高〔接近或超过《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 中的111类水体的上限〕,与增加臭氧一活性炭深度处理相比,选用生物预处理是解决该类水质问题的经济合理的选择方案。

生物预处理方案的确定应结合已有研究成果和原水水质特征进行必要的模拟试验,确定生物预处理的工艺适用性、池型及设计和运行参数。

(2)化学预氧化法化学预氧化法是将氯、臭氧、高锰酸盐等氧化势较高的氧化剂投加到原水中,以氧化或者催化氧化水中的有机物或改变有机物的性质,同时削弱污染物对常规处理工艺的不利影响,强化常规处理工艺的除污效能。

化学预氧化的目的主要是为去除水中有机污染物和控制氧化消毒副产物,从而保障饮用水的安全性。

此外预氧化的目的还有除藻、除嗅和味、除铁和锰、氧化助凝等作用。

在传统给水处理工艺中,可在多个点加人氧化剂,氧化剂在不同点起着不同的作用。

在预处理过程中,氧化剂和水中多种成分作用,能够提高对有害成分的去除效率,但各种氧化剂作为预处理对给水处理的综合影响程度较大。

目前,能够用于给水处理的氧化剂主要有臭氧、高锰酸盐、氯、二氧化氯、过氧化氢等。

(3)粉末活性炭法粉末活性炭法通常将粉末活性炭投加到原水中,吸附水中的有机物,然后通过后续的混凝沉淀加以去除,该法能够显著改善水的色嗅味、对相对分子质量为1000-5000 的有机物有较好的去除效果,对于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有机物,吸附效果往往随有机物性质的不同而差别较大。

国外对粉末活性炭吸附性能做的大量研究表明:粉末活性炭对三氯苯酚、二氯苯酚,农药中所含的有机物,三卤甲烷及前驱物以及消毒副产物三氯乙酸、二氯乙酸和二卤乙睛等均有很好的吸附效果。

粉末活性炭可分为干式投加和湿式投加两种,一般干式投加采用干式投加机,湿式投加采用计量泵。

从净水效果和操作环境考虑,推荐采用湿式投加。

粉末活性炭的投加点一般是水厂进出口、快速混合处、反应池中段和滤池进口,其投加量根据水质的不同而变化较大。

粉末活性炭与粒状活性炭相比具有基建与投资少、使用灵活、管理方便的特点,特别适于季节性短期污染高峰负荷的水质净化。

在水源受污染较重的季节,投加粉末活性炭可作为应急措施。

粉末活性炭可与硅藻土、高锰酸钾等药剂联用,不仅可以节省投加量,也能取得更好的处理效果。

二、饮用水深度处理在饮用水常规处理后再加上深度处理,能够对微量的影响水质安全的杂质起到很好的去除效果。

得到很好的水质,另外,现在对直饮水需求的呼声越来越高,深度处理技术就显得更为重要。

(1)砂滤技术利用石英砂,去除大颗粒的水中悬浮物,降低水的浊度。

(2)活性炭吸附技术活性炭属于一种非极性吸附剂,对非极性、弱极性的有机物有很好的吸附能力。

在水处理中,主要用于去除水中的有机物、胶体硅、微生物、余氯、嗅味、色度及部分重金属离子,除余氯效果更佳。

活性炭作为一种深度处理技术,可以用来吸附去除水中的有机物、色、嗅、味、和部分重金属离子。

但在直饮水处理中只能与膜过滤、离子交换器联合应用,作为其预处理技术,滤料为颗粒活性炭。

活性炭过滤器在以往的工程中,也可用活性炭与臭氧连用方法,处理效果明显。

作为膜法过滤、离子交换器的预处理,对这些设备能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

(3)离子交换软化技术常用的钠离子交换系统、电渗析——钠离子交换系统和弱酸氢——钠离子串联系统3种。

它通过阴、阳离子交换去除水中的钙、镁离子,降低水中硬度。

(4)电渗析技术在外加直流电场的作用下,利用离子交换膜的选择透过性(即阳膜只许阳离子通过,阴膜只许阴离子通过),使水中阴阳离子作定向迁移,从而达到离子从水中分离的过程。

其主要作用是脱出水中的盐。

体积较大,管理、维护要求较高。

(5)电吸附技术原理电吸附水处理技术,又名电吸式水处理技术(Electro Sorb Technology),简称EST 技术。

它是利用带电电极表面吸附水中离子及带电粒子的现象,使水中溶解盐类及其它带电物质在电极表面富集浓缩而实现水的净化或淡化的一种新型水处理技术。

原水从一端进入阴、阳电极组成的空间,从另一端流出。

原水在阴、阳极电极之间流动时受电场作用,水中带电粒子将分别向带相反电荷的电极迁移,被该电极吸附并储存在双电层内。

随着电极吸附带电粒子的增多,带电粒子在电极表面富集浓缩,最终实现与水的分离,使水中的溶解盐类、胶体颗粒及其带电物质滞留在电极表面,而获得净化水或淡化水。

(6)微滤膜技术微滤膜也称微孔滤膜,属于筛型精滤介质,表面截留微粒、污染物,达到净化、分离、浓缩等目的。

微滤膜大多是由具有一定刚性和均匀性的纤维素、高分子聚合物材料、无机材料制成的多孔性过滤介质。

微滤膜过滤技术,使过滤从一般比较粗糙的相对性质,过渡到精密的绝对性质。

它可以分为表面型和深层型两类。

鉴于微孔滤膜的分离特征,微孔滤膜的应用范围主要是从气相和液相中截留微粒、细菌以及其他污染物,以达到净化、分离、浓缩的目的。

制备微孔滤膜的材料很多,商品化的主要有:纤维素脂类、聚酰胺类、含氟材料类、聚烯烃类、无机材料类、聚酯类和聚砜类。

其中水处理应用最多的是前五种。

(7)超滤技术超滤是水和处理应用中较早、较成熟的一种膜分离技术。

能够将溶液净化、分离或者浓缩。

超滤是介于微滤和纳滤之间的一种膜过程,膜孔径范围为0.05μm(接近微滤)~1nm (接近纳滤)。

超滤的典型应用是从溶液中分离大分子物质(如细菌)和胶体。

超滤膜可视为多孔膜,其截留取决于膜的过滤孔径和溶质的大小、形状。

其分离机理主要依靠物理筛分、扩散、迁移作用,小分子物质可以透过该膜,而大分子物质则被阻在膜外。

超滤可以除去水中直径为0.005-10um的微小物质,可以去除水中胶体粒子,改善水体感官性状,去除水中有机物、细菌等,同时保留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

超滤可以截流水中的胶体,去除水中的细菌、病毒、大分子颗粒,但此方法不能脱盐。

(8)反渗透技术反渗透是相对于渗透而言的。

渗透是一种溶剂(通常指水)通过一种半透膜进入一种溶液或者是从一种稀溶液向一种比较浓的溶液的自然渗透。

而反渗透则是在溶液一边加上比自然渗透压更高的压力,扭转自然渗透方向,把浓溶液中的溶剂(水)压到半透膜的另一边稀溶液中,这是和自然界正常渗透过程相反的,因而成为反渗透。

反渗透作为一门新型膜分离技术,利用高分子膜进行物质分离,可去除水中98%以上的溶解性盐类和99%以上的胶体、微生物和有机物等,成为现代纯水、高纯水、海水淡化工程中最佳设备。

它最突出的特点是无污染、工艺简单、易于操作维修。

反渗透处理机理与超滤相似,但它可以有效地脱除水中的无机离子、小分子,与超滤不同的是它具有脱盐的性能,已在国外广泛应用,也是深度处理饮用水最好的方法。

(9)纳滤技术与超滤及反渗透等膜分离过程一样,纳滤也是以压力差为推动力的膜分离过程,是一个不可逆过程。

其分离机理可以利用电荷模型(空间电荷模型和固定电荷模型)、细孔模型以及近年来才提出的静电排斥和立体阻碍模型等来描述。

与其他膜分离过程比较,纳滤的一个优点是能截留透过超滤膜的小相对分子质量的有机物,又能透析反渗透膜所截留的部分无机盐——也就是能使“浓缩”与脱盐同步进行。

纳滤是国际上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种膜分离技术,它的孔径范围在1nm-5nm之间,分子量在100-200Dalton之间的有机物可脱除一部分,分子量在200Dalton以上的有机物,基本完全脱除。

而且能脱除水中的细菌、色度、病毒和溶解性有机物等,并保留部分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其脱盐率为80%以上。

(10)膜生物反应器技术膜生物反应器(MBR)是由膜分离技术与生物反应器相结合而形成的一种生物化学反映系统。

膜生物反应器工艺的实质是生物降解与膜分离相互影响、共同作用的过程,即MBR在利用微生物对水中可生物降解污染物进行生物转化的同时利用膜组件分离水中不可生物降解杂质,并截留生化反应的产物——生物体。

膜生物反应器的研究始于60年代的美国,70年代,日本由于污水再生利用的需要,开始重视膜分离技术在废水处理与回用中的应用,建产省分别组织日本的大学、研究所,企业开始了全面的研究,该研究的深入使得膜生物反应器开始在污水处理中得到了应用。

80年代后,国际上对膜生物反应器的研究更是方兴未艾,研究内容更加全面,为今后的广泛推广应用奠定了基础。

与传统的生化水处理技术相比,MBR具有以下主要特点:处理效率高、出水水质好;设备紧凑、占地面积小;易实现自动控制、运行管理简单。

80年代以来,该技术愈来愈受到重视,成为研究的热点之一。

膜生物反应器技术已在美国、日本、英国、德国、南非、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的污水和废水处理领域得到推广和应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