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美术《喜怒哀乐》教学设计
小学美术五年级下册 第六课 《喜怒哀乐》教学设计

五、拓展阶段师:那除了用绘画的形式来表现,还可以用刮画、泥塑、手工制作、版画等形式去创作,甚至我们可以把这些表情直接应用到生活当中,来点缀我们的生活。
师:同学们,我们的成长总要伴随着风风雨雨,体会着人生的喜怒哀乐,今后希望你们能在爸爸妈妈、老师和爱的陪伴下,笑对人生,快乐成长!这节课就上到这里,下课。
(设计意图:通过进一步欣赏,启发学生将课题和生活进行联系,净化学生心灵,让学生有一个良好的人生态度。
)六、板书设计作品展示区五官(眉眼嘴)背景色彩(设计意图:板书设计要突出画人物的表现方法,同时给学生打开设计思维的空间,迸发更多设计灵感)学生学习效果评价本节课通过两种不同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增加学生的参与度,使学生在游戏中自主地发现面部表情通过五官表现。
在探究过程中,通过猜一猜的方式了解到面部可以通过眉、眼、嘴猜出表情;通过去欣赏艺术家们的作品,引导学生去思考,感知学习,为构建新知打下基础。
充分展现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知识掌握的水平;作业要求针对教学内容的重难点,对学生极具有挑战性又有趣味性和多样性,本节课效果不错,同学们热情高涨,对人物的五官表情把握很到位,作品的完成效果较好,充分的展现了学生对课堂教学的掌握程度。
教学反思与改进《喜怒哀乐》是五年级人教版的一节绘画课,学习本课的目的是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人的表情变化及规律,并尝试用绘画来表现人物的不同神态。
这有一定的难度,因为对五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对表现开心、快乐的心情比较多,而对表现哀愁、愤怒的情绪缺少经验,为了使学生全面的了解、掌握人的表情变化规律,我在整堂课中正确把握方向,突出重点,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讲解到位。
整堂课营造情境自然流畅,环节设计有创意,课堂中采用了各种有趣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大力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培养,通过游戏教学,开启学生的智慧,激发学生动力,再通过教师的示范,使学生更加直观的了解到如何去表现面部表情特点。
人教版五年级美术下册《喜怒哀乐》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美术下册《喜怒哀乐》教案《喜怒哀乐》教案(一)教学目的: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学会喜、怒、哀、乐不同表情的特征及美术表现方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心情与表情的关系,并掌握美术语言的表达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人文关怀之情,提高想象力、表现力、创造力。
教学重点:掌握喜、怒、哀、乐表情的特征。
教学难点:运用已有的知识结合喜、怒、哀、乐表情特征进行大胆想象表现。
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准备:师:教具、影象资料、电脑多媒体设备。
生:颜色、油画棒、橡皮泥。
教学过程:【激情导入,体验色彩】⒈创设情景。
(教师以谈话的形式与同学交流上课时的心情感受。
)⒉体验色彩情感性。
⑴请学生在色卡中选出分别能体现出自己喜悦、愤怒、悲伤、欢乐心情的色彩。
⑵请学生把选出的色卡按类分别粘贴到黑板上。
(很多同学早已按捺不住,争先恐后地把自己所选的色卡展示在黑板前。
)⑶请学生说一说自己所选择色卡的理由。
⑷出示课题。
(喜怒哀乐)【观察表情,感受特征】⒈做游戏,展示不同的表情。
⒉请四个小组的同学分别到黑板前根据对应的表情色卡用不同的形状在上面摆放出不同的表情,并对特征加以说明。
⒊请学生根据不同的表情进行成语交流。
《喜怒哀乐》教案(二)教学目标:1、学生学会喜、怒、哀、乐不同表情的特征及表现方法。
学生能够理解心情与表情的关系,并掌握美术语言的表达方法。
2、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人文关怀之情,提高想象力、表现力、创造力。
教学重、难点:掌握喜、怒、哀、乐表情的特征。
运用已有的知识结合喜、怒、哀、乐表情特征进行大胆想象表现。
教具学具:颜色、油画棒、橡皮泥。
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生学会喜、怒、哀、乐不同表情的特征及表现方法。
2、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人文关怀之情,提高想象力、表现力、创造力。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讲授新课:(一)激情导入,体验色彩1、创设情景。
(教师以谈话的形式与同学交流上课时的心情感受。
喜怒哀乐美术教案

喜怒哀乐美术教案篇一:五年级美术喜怒哀乐教案喜怒哀乐教案肖鹏一、教学目标:理解人物的情感变化,培养学生敏锐的感悟力用喜怒哀乐的表情反应人的内心活动状况精神境界。
二、设计思路:现在现在个社会风气日下,整个社会充斥着缺乏社会公德,道德败坏,缺少诚信,遍地的不公平现象,这些不好的风气日盛一日,已经开始影响到未成年人,有个名人说过如果一个人道德败坏了,那么他知识越多,能力越大,对社会危害就越大。
所以呢培养学生的公德,良知,爱心是非常重要,非常紧迫的。
基于上述前提,在本课中,我把审美心里放到了第一位,注重学生的心里感悟,反复让学生用心去揣摩对象人物的心里活动,而把技法放到了次要位置,即便是后面的技法训练,也是跟心里感悟结合在一起的。
三、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掌握喜、怒、哀、乐表情背后的心里活动。
教学难点:把握理解喜、怒、哀、乐表情特征,进行想象表现。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出示蒙娜丽莎图片,讲解背景故事。
现在就让我们欣赏一下这个著名的世界名画,打开课本第七课看图,通过面部表情把母爱和画家高超的技法表现的很完美的审美特点没有想到吧,面部表情的魅力竟然这么大,竟然把母爱表现的淋漓尽致,感人肺腑,而咱们今天要学的就是面部表情,二、讲授新课出示四种人物表情图片让学生辨认。
人物表情千万种,常见到的有四种:喜,怒,哀,愁。
欣赏古人表情画作。
出示喜怒哀愁表情歌诀。
上台让学生练习一轮。
出题让学生体会该用什么表情,然后画出来。
1.老奶奶被撞倒,想人物应该有什么表情,画出来,并说明理由答案不唯一,(为了唤起学生的同情心,正义感)2老爷爷辛辛苦苦的扫了那么半天,最后被骂,这个世界真不公平,老爷爷有什么表情。
师总结通过这两个练习,画表情不是目的,关键是要通过画表情来表达人物的心灵,来传递人与人之间的那种爱,那种心灵上的美,那种互相尊重,互相关爱的美我发现咱们班同学们是很有同情心和正义感的,这说明咱同学们心中有爱,咱同学们的心灵是美丽的!。
6喜怒哀乐 (教案)2023-2024学年美术五年级下册

6 喜怒哀乐(教案)2023-2024学年美术五年级下册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情绪的基本类型,包括喜怒哀乐,以及它们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现。
2. 培养学生运用绘画技巧表达情绪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
3. 引导学生关注情绪对人际关系的影响,培养他们良好的情绪调节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情绪的基本类型:喜、怒、哀、乐。
2. 情绪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现。
3. 绘画技巧在表达情绪中的应用。
4. 情绪对人际关系的影响。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情绪的基本类型,学会运用绘画技巧表达情绪。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关注情绪对人际关系的影响,培养他们良好的情绪调节能力。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情绪的基本类型和绘画技巧。
2. 案例分析法:分析生活中的情绪表现,引导学生运用绘画技巧表达情绪。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情绪对人际关系的影响,分享情绪调节的方法。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1 教师简要介绍情绪的基本类型:喜、怒、哀、乐。
1.2 学生分享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情绪表现。
2. 讲解情绪的基本类型和绘画技巧2.1 教师详细讲解情绪的基本类型,包括喜怒哀乐的表现。
2.2 教师示范绘画技巧,如线条、色彩、构图等在表达情绪中的应用。
3. 学生实践3.1 学生根据教师的要求,运用绘画技巧表达自己的情绪。
3.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绘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 小组讨论4.1 学生分组讨论情绪对人际关系的影响。
4.2 每组选代表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5. 总结与反思5.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5.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反思自己在情绪调节方面的不足。
六、作业布置1. 运用绘画技巧,创作一幅表达自己情绪的画作。
2. 家长参与评价,关注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的情绪表现。
七、教学评价1. 学生绘画作品的评价。
2. 学生对情绪基本类型的掌握程度。
3. 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
4. 学生对情绪调节方法的了解和应用。
五年级美术下册《喜怒哀乐》优质教案

《喜怒哀乐》教案【学习领域】造型·表现【课时建议】1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观察人物五官的变化与情绪的表达,学习喜怒哀乐的表现方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模仿各种表情,体会不同情绪,画一下人物的喜怒哀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欣赏古今中外名画中人物形象的生动表现。
【教学重点】观察人物的表情,了解五官的表情特征和表现方法。
【教学难点】画人物的不同表情,表达人物的喜怒哀乐。
【教具学具准备】教具:课件、范作、画笔、作业纸。
学具:人物头像照片、画笔。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师:上课之前,老师想问问同学们,你高兴的时候会怎样?生:会笑。
(板书“笑”)师:你伤心难过的时候又会怎样?生:会哭。
(板书“哭”)师:“哭”和“笑”都是形容人物表情的字,因此,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关于表情的知识。
导入课堂:《喜怒哀乐》。
(设计意图:学生做表情导入课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新授课程(一)教师示范讲解人物表情画法。
(播放视频《蒙娜丽莎》)点击图片,请同学们看,这四个表情分别是喜、怒、哀、乐,是用拍照片的形式呈现出来的。
请问,我们可不可以用画画的方式表现呢?(学生齐答:可以)那么该怎样画呢?(学生思考片刻,老师示范)用“喜”这张照片为例;(板书步骤,边讲边画)第一步,用线条勾勒人物的头部轮廓线(包括脸部和头发两部分)。
第二步,画出头发和头饰的形态。
第三步,勾勒眉毛,眼睛,鼻子,嘴巴,耳朵的造型结构。
第四步,调整画面,完成整幅头像的描写。
小结:这就是画人物表情最基本的四个步骤。
大家看明白了吗?(学生齐答)接着欣赏怒、哀、乐三种表情的线描图案。
我们再来看视频《伏尔加河上的纤夫》,注意观察画中人物表情,看后请几位同学表演一下纤夫的表情动作。
用一句话说表情,请大家试着用简短的语言描述喜怒哀乐四种表情的特点。
(喜怒哀乐表情贴黑板)比如说“哀”,(学生思考片刻作答)点击图片,我们一起来看看古人说过的几句形容人物表情的话。
小学美术喜怒哀乐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小学美术喜怒哀乐教案学科领域:美术年级:小学课时:1课时编写日期:2024年月日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基本的情感表达方式,包括喜怒哀乐。
2. 培养学生通过绘画表达自己情感的能力。
3. 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情感变化,提升学生对生活的感知能力。
三、教学内容1. 情感表达的基本方式:喜怒哀乐。
2. 绘画表达情感的方法和技巧。
3. 生活中的情感变化及其表达。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日常生活中所见到的喜怒哀乐情感表达。
2. 新课讲解:讲解情感表达的基本方式,即喜怒哀乐,并示范绘画表达情感的方法和技巧。
3. 实践环节:学生分组进行绘画创作,尝试通过绘画表达自己的情感。
4. 展示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教师给予指导和鼓励。
五、教学资源1. 教材:小学美术教材。
2. 画纸、画笔、水彩颜料等绘画工具。
3. 教学图片或视频资料:展示不同情感表达的例子。
4. 范例作品:供学生参考和模仿。
5. 评价表格:用于学生互相评价。
六、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通过绘画准确表达自己的情感。
2. 学生能够理解和评价他人的情感表达作品。
3.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情感表达方式,提升人际交往能力。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情感表达的主题活动,如情感角色扮演、情感故事分享等。
2. 邀请家长参与评价,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情感表达情况。
3. 开展情感表达的校际交流活动,分享教学成果和经验。
八、教学反思1. 教师应反思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度和兴趣。
2. 教师应关注学生在情感表达方面的个体差异,给予个别指导。
3. 教师应调整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以提高教学效果。
九、教学计划1. 下一课时将继续讲解情感表达的其他方式,如惊讶、恐惧等。
2. 学生将学习更多绘画技巧,以丰富情感表达的作品。
3. 教师将组织学生进行情感表达的作品展示活动。
十、课后作业1. 学生回家后,尝试与家人分享自己的情感,并尝试用绘画表达。
小学美术喜怒哀乐教案

小学美术喜怒哀乐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观察和理解人物表情中喜怒哀乐的特征,掌握用线条和色彩表现喜怒哀乐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欣赏、讨论、实践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表现力和创造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关注人物表情所传达的情感,培养学生对生活中情感的敏感度和尊重他人情感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喜怒哀乐的表情特征,能够用线条和色彩准确地表现出来。
2、教学难点如何通过表情表现出人物复杂的内心情感。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直观演示法、讨论法、实践法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绘画工具、示范作品。
2、学生准备绘画工具、纸张。
五、教学过程1、导入(3 分钟)通过播放一段有趣的动画片片段,引导学生观察片中人物的表情变化,提问学生:“在这段动画片中,你看到了哪些不同的表情?”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并引出课题“喜怒哀乐”。
2、新授(12 分钟)(1)表情特征分析展示喜怒哀乐的人物图片,让学生分组观察讨论,找出每种表情的五官特征。
例如,“喜”的时候眼睛弯弯,嘴角上扬;“怒”的时候眉毛竖起,眼睛瞪大;“哀”的时候眉毛下垂,嘴角向下;“乐”的时候眼睛眯成一条缝,嘴巴张开大笑。
教师在学生讨论后进行总结和补充。
(2)线条表现教师在黑板上用简单的线条示范如何表现喜怒哀乐的表情,让学生了解线条的运用,如流畅的线条表现喜悦,生硬的线条表现愤怒等。
(3)色彩表现展示用不同色彩表现的喜怒哀乐的作品,让学生感受色彩所传达的情感。
例如,红色、橙色等暖色调可以表现喜悦和兴奋,蓝色、灰色等冷色调可以表现悲伤和忧郁。
3、练习(20 分钟)(1)学生创作让学生选择一种自己感受最深的表情进行创作,可以是自己的表情,也可以是想象中的人物表情。
(2)教师巡视指导在学生创作过程中,教师巡视并给予个别指导,鼓励学生大胆表现,提醒学生注意线条和色彩的运用。
4、展示与评价(10 分钟)(1)作品展示将学生的作品张贴在黑板或展示区,让学生互相欣赏。
五年级美术下册《喜怒哀乐》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重难点
1.重点:培养学生运用美术元素表达个人情感的能力,掌握通过绘画、色彩和线条等方式将内心的喜怒哀乐呈现出来的技巧。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挖掘内心情感,并将其有效地转化为视觉艺术形象,使作品具有感染力和艺术性。
2.重点:提高学生对不同情绪表达方式的认知,理解和尊重文化差异。
2.讲解美术作品中如何运用线条、色彩、形状等元素表达情感,如:喜悦可以用流畅的线条、明亮的色彩表现;悲伤可以用沉重的线条、暗淡的色彩表现。
3.分析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情感表达方式,让学生了解和尊重多样性。
4.示范绘画技巧,如如何运用线条、色彩等表达情感,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方法。
(三)学生小组讨论
1.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以下问题: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关注自身情感,学会正确表达和调节情绪,提高心理素质。
2.尊重他人情感,学会关爱和倾听,培养同理心。
3.热爱生活,对生活中的喜怒哀乐源自持敏感,善于发现美好。4.培养审美情趣,提高对艺术作品的鉴赏能力,丰富精神世界。
5.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认识到情感表达在人际交往中的重要性,学会用艺术的方式传递正能量。
家长评价时,请关注学生的情感表达和美术技巧,鼓励孩子发挥创意,培养他们的艺术素养。
3.写一篇关于情感表达的感悟,不少于300字。内容可以包括:
a.在本节课中,你学到了哪些情感表达的方法和技巧?
b.你认为情感表达在人际交往和生活中的重要性是什么?
c.今后,你打算如何运用所学知识提高自己的情感表达能力?
3.学生互相欣赏、评价,学会从多角度欣赏和评价艺术作品。
(五)总结归纳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情感表达的方法和技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喜怒哀乐》教学设计
课题:第六课喜怒哀乐
课时:2课时
课堂类型:造型·表现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九年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美术教科书第十册第六课《喜怒哀乐》。
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
教学对象是小学五年级学生。
本节课是采用“情境观察”的教学模式,以人物表情表现为主线、以创设情境为契入点、以多媒体演示为手段、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要学习方式、以创设的栏目内容链接各教学环节,使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感受到浓浓的友情,在愉快合作的气氛中,表现人物表情变化的形象,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
对于本课的设计,我是由以下几个方面来想的:
“两个改变”既:一改变传统的“教教材”为“用教材”,成为课程教材的建设者、开发者、创造者。
二改变传统表情教学,只是“就表情”“画表情”为由心情体验到表情感受,更强调心理的重要作用,从而挖掘更深层次的情感内涵。
“三个唤醒”既:一唤醒学生的色彩情感性元体验。
儿童用色彩对喜怒哀乐的独特的理解和运用表现是最本真、最天才、最富有个性的,教师要诊视和保护并唤醒。
二唤醒学生对表情的认识由无意的感受到有意的观察再到富有创意的表现创作。
三唤醒学生只是对造型的技术关注到对人文精神的追求。
在本课的学习中除了学习表情的刻画还要延伸到对万千世界喜怒哀乐的关注懂得和谐共存人文关怀的重要性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使学生学习观察现实生活中的人物和变化了的人物形象。
2.能简单的画出人物形象。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使学生能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善于与他人交流,从多个角度观察体会人物的相貌特征,提高观察能力和感知力。
2.通过感受教师创设的说话过程,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3.通过小组交流,形成与同伴合作的能力,增强合作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使其在体验中感受美术学科的乐趣。
2.体验人物绘画、造型活动带来的欢乐。
3.感受音乐的温馨,培养同学之间友爱的良好品质。
三、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学习绘画人物的心情、喜、怒、哀、乐。
2.教学难点:运用已有的知识结合喜、怒、哀、乐表情特征进行大胆想象表现。
四、教学方法:
1、游戏教学法
教学是科学,更是艺术,罗丹说过“艺术就是感情”,创设情景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在新课开始我通过让两名学生喝醋和盐水,通过他俩的表情,即让学生猜他们喝了什么水,这能让学生充满兴趣的动脑并主动地学。
2、示范指导法
本科以画为主,儿童的心理特征之一就是擅于模仿,因此教师不但要在语言、品行上成为学生的楷模,而且在传授知识过程中也应予以示范,在画表情时,提醒学生构图及用线的相关知识。
3、引导欣赏法
美术史上很多大师作品值得借鉴,也值得学生去欣赏,欣赏书中大师作品同时结合课件欣赏同龄人的作品,让学生学会欣赏形成审美意识。
五、课前准备
(学生)铅笔、彩笔、橡皮等。
(教师)课件、各种人物表情的图片资料等
六、教学过程设计
(一)游戏激趣、导入新课
导言:同学们,老师说几个情景,你们呢为这几个情景配上不同的表情,看哪个同学模仿的最像?春天来了,天气暖了,在刚刚过去的周末,有的同学们一块去郊游,有的在一起做游戏,很开心,很高兴;(学生做快乐的表情)还有的同学光顾了贪吃了,结果吃坏了肚子,很痛苦;(学生做痛苦的表情)有的同学周日那天还没有做完作业,妈妈冲他大发雷霆,(学生做发怒的表情)这时他很害怕,正发愁呢!(学生做发愁的表情)
小结过渡:同学们真棒,头脑灵活,反应机敏,各种表情、动作很到位。
通过这个游戏,我们知道在生活中,心情可以引起表情的变化。
那么,还有什么情况会影响表情的变化呢?先不着急回答,我们一起来听一首《表情歌》,请大家认真听,仔细看,找到刚才老师提出问题的答案,看谁最先找到。
(播放)
评价活动1:学生老师一起唱跳,做出表情。
你们唱得真好!通过这首歌,你又了解到还有什么情况会影响表情的变化呢?(学生答:心情)对了,和我们的心情有很大关系。
设计意图:通过游戏以及音乐欣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初步感知表情与心情的关系。
(二)感知引趣、构建新知
评价活动2:下面我们来欣赏一些画家的作品,看看他们是怎样来把握人物的表情变化的。
把书翻到第六课,仔细欣赏每一幅作品,找一找:你了解哪幅画或欣赏哪幅画的,来给大家说说:它刻画了怎样的表情?师生共同欣赏(分组讨论学生回答)
设问:这些表情通过什么的变化表现出来呢?(五官眼睛眉毛嘴巴)
小结:你们说得非常好!在生活中,人的表情是通过五官特别是眉,眼,嘴的微妙变化表现出来的,这些表情往往也反映了人的内心世界。
过渡:人们常把人物表情归类为常见的四种:喜怒哀乐。
(板书:喜怒哀乐)
评价活动3:现在老师给每个小组一项任务,老师给四小组准备了各种各样的眉毛、眼睛和嘴巴,请各小组分别派2名代表上台合作给不同脸型摆一摆这四种表情,指定内容,看那个小组最先完成任务。
(师生评议小组拼摆,教师及时现状指导,重点讲解表情的夸张变化规律并板演表情简笔画,教师演示,学生观察。
)
小结:你们说得真棒,现在我们让我们打开课本读一读古代画诀是怎样描述的,我们边念边做表情好吗?(课件演示画诀)
画人喜眉开眼弯嘴上翘,
画人怒瞪眼咬牙眉上竖,
画人哀眉掉眼垂嘴向下,
画人乐眉弯眼弯嘴大开。
过渡:大家太聪明了,每个小组任务完成很出色,如果让大家画一画自己的表情能办到吗?先看看老师怎么画自己的表情,大家认真仔细观察,(教师范画,边画边点拨启发五官等注意的问题)。
欣赏启发学生思维,课件播放几幅学生作品,你想画自己什么样的表情呢?请学生试说说,大家有信心比老师画得更好吗?那就大胆动手吧,注意:有时间限制,音乐响起就请把作业交上来。
设计意图:通过说说、贴贴、看看,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到人的心情连着表情,表情体现了人的心情。
再通过对同龄朋友的作品欣赏,感知运用夸张、变形的手法可以令画面更加生动。
绘画指南:
我们通过学习了解了人物各种表情五官的不同变化,才能在以后的绘画中使人物更加形象逼真。
今天能与同学们一同分享这快乐时刻我内心感到非常高兴,我想把这种心情表达出来,下面请看(课件):首先画出头部的大体轮廓,画面构图要饱满,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第二步勾画五官的形态,注意线条的疏密、流畅;最后略加整理完成作品。
(三)尝试探趣、创作表现
评价活动4:绘画主题:对着镜子给自己画一个表情(课件出示要求)
要求:
1、确定好脸形的大小,尽量画得大些。
2、在画画之前要选好画一种怎样的心情,要抓住自己的五官特征。
设计意图:通过画自己的表情,开启学生思维,激发学生想象力、创造力和表现力。
(四)、作业展评
评价活动5:师收集学生作品黑板展示。
(上交作业用透明胶粘贴在黑板上)
问:1、猜一猜他画的是什么表情?
2、(自评)说一说作品中你最得意的地方。
3、(互评)你觉得他画得怎么样?什么地方还可以更好地去表现?
设计意图:激励学生去点评他人的作品,目的是让学生们在点评前去仔细观察别人的作品,点评时发现别人的优缺点,点评后能再一次地进行创作想象。
(五)、总结下课
同学们,关于表情的内容还有很多,今后我们还会继续学习。
今天同学们从
摆五官到画表情,都表现得都非常出色!老师把这些笑脸送给你们,希望大家摆脱身边的烦恼忧愁,天天笑口常开,健康快乐!
设计意图:爱美之心,人皆有之。
通过进一步欣赏、教师点拨,净化学生心灵,让学生有一个良好的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