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子女心理问题调查思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农民工子女心理问题的调查与思考

摘要:本文从农民工子女心理健康的标准入手,通过调查,对于农民工子女的基本情况、心理问题的表现及成因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解决农民工子女心理问题的建议。

关键词:农民工子女;心理问题;调查;思考

当前中小学生中存在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的比例相当高,特别是农民工子女的心理问题表现尤为突出,也引起了教育部门及全社会的重视。据悉,目前兰州市的流动人口约为32万人,流动少年儿童入学人数为1.46万人,占全市学生总数的3.1%。对于这个群体子女的就学问题,我市未采取北京、上海等地专设农民工子女学校的办法,而是采取了扩大班额、由公办学校“消化”的办法来解决。我校位于兰州市城乡结合部的东岗镇,现有外地农民工子女271人,占总学生数的1/3,本文通过对本校农民工子女的问卷调查,了解了他们的基本情况,分析了他们心理问题的表现及成因,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解决民工子女心理问题的建议。

一、基本情况

1.学生来源:54%的学生来自省内庆阳、会宁等地县,属于省内农民工子女。46%的学生来自河南、四川等地,属于省外农民工子女。

2.家庭情况:72%的学生父母从事贩卖水果蔬菜、废品回收等社会地位偏低的服务业或建筑业,88%的学生租住周边的民房且居住条件较差,28%的学生随父亲或母亲一方生活,虽然不是单亲家庭,

但在日常生活、学习方面同单亲家庭没有多少区别。

3.学习情况:81%学生初级教育都在自己家乡的小学完成,这类学校基础设施差,学校的师资水平落后,学校也缺乏科学的教学管理制度,使得这些学生的学习缺乏系统性,导致学习基础较差。频繁更换学习环境,接触不同教师的教学方式,使得学生学习方法没有系统性和科学性。另外,家长忙于生计,对待子女的学习不够重视,这也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习惯。所以大多数的民工子女基础差,没有科学的学习方法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心理问题的表现及成因

1.情感缺失,孤独无助。依恋关系是孩子身心健全发展过程中的基础,依恋关系可以帮助孩子形成对社会安全、信任的基本态度,但民工子女与父母间依恋关系的正常发展过程却被中断了。大多数农民工子女都曾是留守儿童,从小就离开父母和爷爷奶奶生活,本来就对父母不够亲近,而且69%的农民工子女家里有2个或3个孩子,父母对孩子重视不够,再加上进城务工的父母从事的多是体力活或小生意,收入微薄,生活艰辛,劳动强度高,空闲时间少,没有时间和精力与子女进行情感沟通,有的甚至都不知道自己的孩子在哪个年级、哪个班,开家长会时往往找不着地方,对孩子的情况漠不关心。当孩子想找父母的时候找不到或者得不到父母的正确引导、帮助和关心,使许多民工孩子多数时候只能独自面对生活中遇到的各种挫折和挑战。根据调查,超过86%的学生认为自己在家庭里生活感到很孤独,72%的民工子女在心烦时不向监护人诉说,选

择藏在心里,或偷偷哭一场,由于长期缺乏亲情的抚慰与关怀,往往焦虑紧张,感到孤独无助,缺乏安全感。

2.性格孤僻,自卑怯懦。中小学生正处于身心迅速发展的时期,在这一过程中产生的烦恼与冲突需要倾诉的对象,需要有人能够告诉他们怎样正确对待这些问题,而由于学生父母长期忙于打工、经商,与子女感情联系较少,有的甚至很难与子女交流。而在集体生活当中,大多数农民工子女由于家庭贫困,与城里孩子相比悬殊太大,总觉得别人是城里人,自己是乡下人低人一等,往往沉默寡言,独来独往,表现得自卑、怯懦、不合群。

案例:王某,女,13岁,初二学生。该生内向、倔强,不与其他同学玩耍交流,常常自言自语,上课时总是发呆或摆弄着手可触及的东西,不认真听课,成绩较差。经常对同学们的言行产生猜疑,对同学的过失行为更是不能容忍,受不了一点委屈,常与同学闹矛盾,生气时大喊大叫,在家里不服父母管教,有时还会咬父母。该生从小由爷爷奶奶代大,属于留守儿童,小学一直在农村上学,初一时父母接来在城里上学之后变得越来越孤僻,只有在爷爷奶奶跟前才会有说不完的话,她认为父母对她不好、不管她,老师同学瞧不起她,所以心里很孤独、很自卑。

3.学习困难,价值观错位。进城务工潮使许多民工孩子间接失去了监护人,造成了家庭教育的缺位,因为打工艰辛,农民工没有时间去关心孩子的学习,即使有时间也没有能力担负起教育管理孩子的责任,因为大多数家长文化水平较低,有的甚至不识字,这就决

定了他们对孩子学习上的问题往往不能给予帮助。于是有一些经济条件好的家长因为自己终日奔波劳碌,无法照顾孩子而产生负疚感,因此宁可苦了自己也不能苦孩子,对孩子的各种合理或不合理的要求都一概满足,无形中使得孩子养成乱花钱、好吃懒做的坏毛病,部分孩子还产生了厌学情绪,认为读书无用,开始把人生发展方向定位为打工挣钱,热衷于吃喝玩乐,在学习中往往缺乏进取心和刻苦钻研的精神,得过且过,不求上进,成绩普遍较差。甚至部分农民工子女陷入了“进城上学—中学毕业—辍学打工—成为第二代农民工”这一怪圈。

4.行为偏差,人际关系紧张。由于忙于生计,孩子只要不犯大错,监护人对孩子的行为一般都采取认可的态度,缺乏及时有效的约束管教,使部分民工子女纪律散漫,在家里不听教导,在学校道德品行较差,不遵守规章制度,常有迟到、旷课、逃学、说谎、打架、欺负同学等行为,有人迷恋桌球室、网吧和游戏厅,在集体当中由于自身的原因造成同学关系、师生关系、与家长关系都比较紧张。

三、解决农民工子女心理问题的一些建议

农民工子女是个特殊的群体,他们能否健康成长,发展成才,既涉及这些特殊群体的权益保护,更是牵动着千万个家庭以及整个城市和社会和谐稳定的大事,需要学校、家庭、以及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作为一种责任,一项义务共同担当起来。

1.教育部门的管理和重视。虽然农民工子女在我市就读,已经取消了高昂的借读费及其他一切歧视性的收费,但农民工本身是一批

经济收入比较低下的社会群体。城市过高的生活成本及教育支出使农民工难以承受,而2008年兰州市按照现行的法律规定,学生要在原籍参加中考和高考。这样一来,农民工子女初中毕业后就面临两条路:回老家中考或辍学打工。回原籍参加中考,就面临教育不接轨的问题或父母迫于生计不能回原籍,使他们再次成为留守少年,这样就再次加剧了他们的心理问题,这样一来,他们学习就没有了动力,势必会带来更多的社会问题。因此,教育主管部门要从实际出发,从管理体制上破除城乡分割,保证教育投入,维护教育公平,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促进教育的和谐发展。

2.学校、家庭、社会三管齐下,共同促进弱势群体子女健康成长。教育是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参与的结合,对特殊孩子的行为塑造和心理辅导尤为如此。

首先要从学校入手,开设弱势群体子女学生心理辅导课,由专任心理辅导老师,利用隔周一次的健康课,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让他们学会倾诉,克服心理弱点,促进其心理健康发展。有条件的学校要建立心理辅导室,接受学生的咨询,进行个别辅导,同时在日常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要求各学科教师在教学中充分体现对学生的尊重、理解和鼓励,重视教学中情绪的调节,培养学生优良的心理品质,全面提高学生的生存、抗挫、适应能力和自我心理调节及行为矫正能力,使学生的心灵在教育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受到影响。其次在家庭中家长要正确地教育引导,家长在家的时候不要经常抱怨自己工作中的不满,让孩子承受不必要的心理压力。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