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农村教育现状与问题研究

合集下载

农村学前教育师资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以重庆市江津区为例

农村学前教育师资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以重庆市江津区为例


『 I 抽 L t= :t l I 上 L ^h
影响 , 成为重庆市农村学前教育发展的相 关保 障
政府 部 门必须清 楚地认 识 到 :农村 幼儿教 师也
首先 ,农村 基层领 导对 学前教 育不够 重视 。农 村学前教 育 目前 还未纳 入义务 教育 ,经费 无法列 入
教 师 的从 教环境 十分 简陋 。 同时 ,由于学前教 育 目 前属 于非 义务教 育 , 儿家 长需要 承担一定 的费用 , 幼
教育 教师 对其 工作 的不 满意状 态 ,只有 1.%的教 89
师 表示 会 继 续 从 事农 村 学 前 教 育工 作 ,2 %的教 4. 2
师选择 了 “ 即更换 ”详见 表 3 。 立 ( ) 访谈 中 , 不少 教师 表示 , 们 当前之所 以选择 幼教 工作 , 由于就业 难 他 是
象还 时有发 生 。( 见表 1 详 )
表 1 农 村 学 前 教 育 教 师收 入 状 况 统 计
受种种 因素 的影 响 ,农村 学前 教育 的师资水 平
原本较 低 ,并 且很 少有 机会进 行提 高培训 。本次 调
查 结果 显示 ,农村 学前教 育教 师每年参 加 的培训次 数并 不 多 ,每 年接受 一次 继续教 育培训 的教 师 比例 为 4 . ,每年 接受 两次或 两 次 以上 继续 教育 培训 11 %
当保育员 , 晚上 回家 , 还要 忙着 写教案 , 写总结 。 在 回答 “ 如果有机会更 换工作 时 , 选择一 你会


在农 村 ,经济 基础 薄弱直 接导致 各方 面发展迟
题 时 ,统 计结果 从 另一角度 再 次证 明 了农村 学前
缓, 教育 事业 投入不 足 , 以为各 乡 ( ) 难 镇 学前 教育 的 可 持续发 展提 供坚 实的经 济基础 ,从 而使学 前教育

重庆农村留守儿童学校教育缺失与对策探析

重庆农村留守儿童学校教育缺失与对策探析

重庆农村留守儿童学校教育缺失与对策探析曾咏辉 吴明永(长江师范学院 重庆 涪陵 408100)摘 要: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是新时期的希望工程。

地处中国西部的重庆,大城市带大农村的现状使重庆农村出现了23512万留守儿童。

重庆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存在的种种问题折射出了农村留守儿童在学校教育方面存在缺失。

重庆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解决,加强学校教育是重要途径。

关键词:重庆农村;留守儿童;学校教育中图分类号:D66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4513(2009)—05—026—04收稿日期:2009年7月27日作者简介曾咏辉(6),女,硕士,长江师范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吴明永(6—),男,西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级博士研究生,长江师范学院讲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

目前,留守儿童已经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特殊群体,成为中国政府和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的群体,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一个重大社会问题。

在全国义务教育已经落实的今天,搞好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是新时期最重要的希望工程。

地处中国西部的重庆,大城市带大农村的现状决定了在重庆农村留守儿童数量巨大和教育问题凸显。

笔者通过组织“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机会,对重庆农村留守儿童进行了四年深入调查和研究,认为重庆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在学校教育方面存在种种缺失。

一、重庆农村留守儿童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据全国妇联2008年2月27日发布的《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状况研究报告》显示,根据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的抽样数据,可以确认0—17周岁留守儿童在全体儿童中所占比例为21172%,据此推断,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约5,800万人,集中分布在四川、重庆、安徽、河南、广东、湖南等省市①。

地处中国西部的重庆,大城市带大农村的现状决定了在重庆的农村出现了大量的农村留守儿童。

(一)重庆农村留守儿童基本情况通过对重庆市除渝中区、大渡口区以外的38个区县农村留守儿童状况的专题调研。

农村中小学教师素质现状及对策

农村中小学教师素质现状及对策

农村中小学教师素质现状及对策□文/重庆市垫江县澄溪小学校校长左天玖教育是党之大计,国之大计。

教育改革的关键在教师,尤其是广大农村教师。

然而,当前农村地区的中小学教师整体素质偏低,亟待提升。

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的素质是发展农村教育事业的关键,是发展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举措。

当前我国农村教师队伍素质偏低、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已成为制约农村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瓶颈,影响着农村教育的发展,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_、农村中/」电师的因分析(一)农村中小学教师整体素质偏低一是学历达标与能力达标存在“两张皮”现象。

当前农村中小学教师中的很大一部分是由民办教师转正而来的。

这些教师,经过近年来大规模的学历补偿教育和在职培训,虽然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已取得了国家承认的专科或本科学历,学历达标率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但由于培训质量低,很多培训只是走过场,所以其中不少教师的实际教学能力并没有得到真正提高。

同时,农村中小学教师参加培训和进修的机会相对较少,教师要提高素质困难重重。

当前,农村中小学音乐、体育、美术和英语教师素质偏低的状况较为突出,其中有些教师甚至根本无法胜任工作的需要。

二是农村教师队伍起点较低。

由于许多农村中小学教师都是通过“民转公”或者在职学历达标等方式转型过来的,许多教师普遍存在着教育思想观念陈旧、学历偏低、知识老化、教学方法落后等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面对新课改对他们提出的新要求,他们就难以适应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

三是农村学校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亟待提高。

在一些农村地区,由于教师的待遇低,工资拖欠问题得不到解决,也由于教师来源渠道不一和管理不善等多方面的原因,所以就造成了一些农村学校教师的工作责任心差、职业意识淡薄等方面问题。

这些问题的存在,也严重地影响着农村学校的教育和教学工作。

(二)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一是年龄结构不合理。

尤其是在一些边远山区小学的教学点,教师老龄化的问题非常突出。

以垫江为例,在垫江农村中小学教师中,25岁以下的占10%,45岁以上的占到40%。

农村教育调研报告

农村教育调研报告

农村教育调研报告
《农村教育调研报告》
一、背景
农村教育一直是我国教育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城乡教育差距逐渐缩小的同时,农村教育发展中仍存在不少问题。

为了更好地了解当前农村教育的现状和问题,我们进行了一次农村教育调研。

二、调研方法
我们选择了若干个代表性的农村地区进行调研,包括学校、教师、学生和家长。

采用问卷调查、访谈和观察等方式,收集了大量的数据和资料。

三、调研结果
1. 师资短缺:部分农村地区的教师队伍仍然存在人员结构老龄化、专业素质不高等问题。

2. 教育资源不足:农村学校的教学设备、教材、课外书籍等教育资源相对匮乏。

3. 学生家庭环境差异大:由于农村地区经济状况良莠不齐,学生的家庭背景、生活环境相差较大,对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

4. 教育质量不均衡:农村学校之间、农村学校与城市学校之间的教育质量不均衡,存在教育资源配置不均等问题。

四、调研建议
1. 加大对农村师资的培训力度,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教学水平。

2. 加大对农村学校教育资源的投入,完善教学设备、教材等资源。

3. 加强对农村学生的帮扶力度,提高教育公平性。

4. 推动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建立健全的农村教育发展政策体系。

五、结语
农村教育的发展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重中之重,需要各级政府、社会各界和教育部门共同努力,共同推动农村教育的均衡发展。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让每一个孩子都有平等接受教育的机会,实现教育公平。

城乡教育统筹背景下教育资源配置研究——以重庆市农村义务教育为例

城乡教育统筹背景下教育资源配置研究——以重庆市农村义务教育为例
2 2年 第 3期 01
重庆三 峡学院 学报
No3.0 2 . 2 1
第 2 8卷 ( 1 9期 ) J U NA FC O Q NGT E OR E N V R I Y 3 O R LO H NG I HR EG G SU I E ST
、0 . ,128No.3 19
表 1 07 :20 年生均预算 内教育事业经 费支 出情 况 ( 单位元 ) ( 数据 来源:20 年重庆教 育年鉴 ) 07


重庆 市
都 市经济圈 渝西经济走廊
三峡 经 济 圈
收稿 日期 :2 1- 2 1 0 2 0 - 5
作者简介 :符 淼 ( 95 ) 17- ,男,四川南江人 ,教育 学硕士 ,重庆教 育学院讲 师,研究方向:农村基础教育. 基金项 目: 本文 系教育部“ 十一五” 划课题 “ 乡教育统筹 背景 下西部 农村教师专业化发展对策研 究”FB 859 规 城 ( G002 )
6. 6 2 4
6 4 4 1.7
6.8 2 3
5 4 7. 4 3
6.1 5 7
重庆 市
4 5 3 9. 5
6 6 .0
4 1 6 6.4
38 .3
66 9 9.7
1.4 6 2
6 5 5 9. 5
1. 3 7 3
都 市 经 济 圈
9 2 8 4. 6
2.8 4 2
增长 .
1 I 生均预算 内公用经费支出情况 .2 2 表 2显示,重庆市 中小学生均预算 内公用经 费 额度均高于全 国水平, 但其增长率低于全国水平. 渝
达经济 圈的 5 _ 64 %.20 年农村小学生均预算内教 07 育事业费支 出比上年增长幅度前 1 0位 中依然是双

重庆农村小学科学课开展过程中的问题与建议

重庆农村小学科学课开展过程中的问题与建议

重庆农村小学科学课开展过程中的问题与建议一、问题分析1. 师资力量不足在农村小学,由于条件限制,师资力量相对较少。

很多农村小学都存在教师缺编的问题,更别提专门从事科学教学的老师了。

这就导致了科学课程的教学质量无法得到有效保障。

2. 教学设施条件差农村小学的教学条件有限,许多学校的教学设施都比较简陋,学生无法享受到良好的课堂条件,更不用说进行实验和观察了。

这对科学课程的开展产生了很大的阻碍。

3. 教学内容与生活联系不紧密农村小学的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是严肃的农事劳作,对于科学知识的学习兴趣不够高。

而现有的科学课程内容往往与学生的生活联系不紧密,缺乏足够的吸引力。

4. 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农村小学的学生普遍缺乏科学知识的学习兴趣,这与他们的家庭背景和生活环境有一定关系。

很多学生对科学课程持消极态度,导致科学课程的开展难度增加。

二、建议措施1. 完善师资培训针对农村小学的特殊情况,教育部门和当地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小学教师的培训力度,重点加强科学课程的教学培训。

可以通过举办培训班、开展岗位培训等方式,提高教师对科学课程的教学能力和兴趣。

2.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政府应该增加对农村小学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提高教学条件。

包括购置实验器材、改善教室环境、完善校园设施等,为科学课程的开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3. 发挥科技手段的作用可以通过科技手段,比如多媒体教学、网络课程等方式,拓宽科学课程的教学渠道,增加学生对科学知识的获取渠道,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也可以借助科技手段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增加科学实验的机会。

4. 营造浓厚的科学氛围学校和家庭共同努力,鼓励学生参与科学实验、科技创新等活动,营造浓厚的科学氛围。

可以举办科技节、科技竞赛、科技创新活动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科学的奇妙,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5. 结合生活教学科学课程应该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注重生活化教学,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就能接触到科学知识。

可以利用周边农田、山川、河流等自然资源,开展科学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科学的魅力。

重庆农村教育现状与问题研究

重庆农村教育现状与问题研究

重庆农村教育现状与问题研究前言教育是国家发展的重要支柱,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都需要优质教育资源的支持和投入。

然而,由于历史原因、地理环境、文化背景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农村教育相对于城市教育存在着很大的差距,也面临着更多的挑战和困难。

本文旨在围绕重庆农村教育现状和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希望能够引起更多人的关注和重视,推动教育公平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重庆农村教育的现状学校基础设施严重不足重庆是山区城市,地形崎岖,大部分地区都位于山坡地。

这种地理环境给农村教育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很多农村学校没有足够的场地和建筑面积,导致学校教学用房严重不足,甚至出现教师办公室和教室合并的现象。

此外,农村学校的设施设备和配套服务也十分有限,许多学校连最基本的课桌椅和黑板都缺乏。

师资力量偏弱教师是农村教育的重要资源,但很多农村学校的师资力量相对弱化。

首先,农村教育资源相对缺乏,导致很多高素质的教师不愿意前往农村工作;其次,很多农村学校的待遇和福利较低,难以吸引优秀教师加入;再次,由于农村教育水平相对落后,导致一些教师缺乏教育知识和技能,不能很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

学生人数少、分布分散农村地区的人口分布比较分散,导致很多学生就读于分布广泛的小型学校,学生人数相对较少。

这使得农村学校的资源利用率低下,课程设置和教学实践也相对困难。

另外,学生的分散也给家长和学校带来了交通和安全等方面的烦恼。

重庆农村教育所面临的问题教育资源不平衡教育资源的稀缺及其分布不均是影响农村教育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

这种不平衡表现在教师配置不合理、学校设备和场地不足、图书资料和信息技术用具缺乏等方面,都严重限制了农村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发展。

教育质量水平有待提高农村教育的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整体偏低,不仅学生的学习成绩普遍偏低,教师的教育背景、教育技能和教育观念等方面也有待提高。

最重要的是,由于教育资源缺乏、地理条件、家庭背景等的影响,农村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相对较弱,与城市学生相比处于劣势地位。

农村教育现状调研报告

农村教育现状调研报告

农村教育现状调研报告
《农村教育现状调研报告》
一、调研目的
本次调研旨在深入了解农村教育的现状,发现问题,提出改进措施,为提高农村教育质量提供依据。

二、调研范围和方法
我们选择了某省某市的几个农村地区作为调研对象,通过实地走访、问卷调查、与教育部门和学校负责人进行交流等方式进行调研。

三、调研结果
1. 师资力量不足:农村学校的教师缺乏专业技能和教学经验,导致教学质量参差不齐。

2. 教育资源匮乏:很多农村学校缺乏基本的教学设施和教学资料,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3. 学生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不高:部分学生及其家长对教育的意识较低,存在逃学、辍学等问题。

4. 教育管理不规范:农村学校的管理体制不够科学规范,学校管理混乱,师生纪律不规范。

四、改进建议
1. 提高师资力量:加大农村教师的培训力度,提高其专业水平,吸引更多优秀教师到农村学校任教。

2. 加大教育投入:政府应增加对农村学校的教育经费投入,完善学校基础设施,提高教学资源配备。

3. 普及教育宣传:开展对农村学生及家长的教育宣传,提高其对教育的重视程度。

4. 规范管理机制:建立健全农村学校的管理机制,加强对师生的教育管理,提高学校的管理效率和规范程度。

五、结语
农村教育是教育事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农村教育,提高农村教育质量,是促进国家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

我们希望政府和社会各界能够关注农村教育问题,积极采取措施改善农村教育状况,为农村孩子们提供更好的教育环境。

关于农村教育调查报告

关于农村教育调查报告

关于农村教育调查报告
根据农村教育调查报告,以下是一些主要发现和结论:
1. 农村教育资源不平衡:与城市教育相比,农村地区的教育资源相对匮乏。

缺乏合格
的教师、教育设施不足、学校图书馆资源有限等问题依然存在。

2. 学生缺乏学习动力:农村地区普遍存在孩子辍学、早婚、务农等现象。

这部分原因
可以归因于经济困难、家庭环境、文化习俗等多种因素。

3. 教育质量不高:农村地区的教育质量存在较大的差别。

师资力量相对较弱,教学质
量无法得到保障,缺乏有效的评估和监督机制。

4. 学校条件落后:很多农村学校的硬件条件较差,教室破旧、图书馆设备欠缺等问题
普遍存在。

这些条件的不足影响了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

5. 政策支持不足:政府在农村教育方面的投入相对不足。

农村学校经常面临财政困难,无法提供足够的课外活动及教育培训。

为了改善农村教育的状况,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1. 加强师资培训:提供更多的培训机会,提高农村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

2. 提高教育资源配置:增加教育投入,改善农村学校的基础设施,增加图书馆资源。

3. 发展适合农村教育的课程:针对农村学生的特点和需求,设计和开发适合农村教育
的课程。

4. 加强家校合作:教育部门应该和家长密切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解决学生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总之,改善农村教育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和关注,包括政府、教育部门、学校、教师、家长和社会的支持和合作。

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农村教育的公平和提高教育质量。

民族地区农村学前教育问题与对策研究——以重庆市某民族自治县为例

民族地区农村学前教育问题与对策研究——以重庆市某民族自治县为例
村 学前教 育 , 力提 高农 村 学前 教 育普 及 程 度 , 努 多
大 多数幼儿 园仍是 家庭作坊 , 园者 由当地村 办
民组成 , 均以赢利为 目的。幼儿园人园人数多少不 等 , 园年龄没有 具体规 定 。办 园设施 是办园者利 入
用 自家住 房和屋 子前后庭 院作 为教 室及活 动场所 。 室 内设备 极其简 单 , 桌椅 参 差不 齐 , 利 于幼 儿养 不 成正 确 的书写姿势 , 不利 于孩子 以后 的学 习和身 更 体发 育 。有 的幼儿 园甚至没 有划分男 女厕所 , 他们
— —
以重 庆市某 民族 自治 县为 例
李慧灵
( 重庆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 , 重庆 40 1 ) 0 0 0
[ 摘
要 】民族地 区学前教育事业发展滞后 , 存在很 多亟待解 决的现 实问题 , 要改 变这 一现 状 , 就要通 过政策上 大力
挟持、 家长对学前教育观念的更新 、 障学前教育师资、 保 加强农村 幼儿因保 育和教育 , 以及 强化安全 意识 等措 施 , 为民 族地区农村 学前教 育事业的发展提供 可行性参考 , 这样 , 才能促进民族地 区农村幼儿教 育事业 的健康持 续发展。 【 关键词】民族地 区; 农村; 学前教 育
种形式 扩大农村 学前教 育资源 , 支持贫 困地 区发展 学 前教 育。而作为 民族地 区 的农村 学前教 育 , 由于 受 历史和 现实 因素 的影 响 , 发展仍然 很滞后 。 本人作 为一名 民族地 区 出来 的学生 , 眼见证 亲 了民族 地 区农 村学前 教育事业 的发展 , 了解其实际 情况 , 过分 析其存 在 问题 , 通 以及 应采 取 哪些 措 施 使广 大农 村孩 子享受 到真正 意义上 的学前教 育 , 促

西部地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再分析——以重庆市秀山县为例

西部地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再分析——以重庆市秀山县为例

次。 这也就意味着有相 当多的留守儿童
五、解决秀山县 农村 留守儿童 教
育问题的对策 1 大力创办寄宿学校,对留守儿童 .
长期处于与父母分开的状况, 无法享受到 父母正常的关爱 , 家庭教育缺失。
3 监护人重“ 而不重“ . 养” 教
如表 4显示 , 隔代监护最为普遍 , 但
成作业时都没有监护人的辅导, 学习长期
处于无人过问的状态 , 导致留守儿童心理 生理发育失衡 、 德智体发展相对滞后等问
题。
学生身心健康。
5城乡二元经济体制是导致农村留 . 守儿童教育问题的重要因素
2新的“ . 读书无用论” 的影响
中考、高考户籍地考试制度等限制 性政策, 使得农村进城务工人员无法长期 将子女带在身边 , 子女不得不在户籍地学 习生活。同时 , 高额的借读费、 学费、 生活
费迫使不少农 民工放弃子女进城上学 的 选择。
近年来 ,由于国家对大中专院校的 毕业生不再实行包分配的政策 , 毕业之后

还发现,外出打工父母回家的频率很低,
如表 3显示 ,8%的父母 回家的间隔都 6 是1 年以上, 只有少数父母是一个月回家

时找不到工作的大学生越来越多。 看到 这种现象, 许多家长认为辛辛苦苦读书到 头来还是要打工, 没个稳定的工作 , 因此 , 对子女的教育抱无所谓的态度。
监护是最多的 , 其次是单亲监护, 亲戚监
护、同辈或自我监护的情况虽然存在 , 但 数量不多。
对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留守儿童教育
管理制度具有重大意义。
二、 调查对象与方法
以重庆市秀山县龙池镇中,校 一至 六年级学生为调查对象 ,抽样调查 1 0 O

重庆市农村义务教育教师队伍现状与对策研究

重庆市农村义务教育教师队伍现状与对策研究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
Jun l fYagz r lU iest o r a n t Noma nv ri o e y
第 2 5卷 第 4期
Vo. 5 1 2 No4 .
20 0 9年 7 月
J l uy 20 0 9
口教 育 学
重庆市农村义务教育教师队伍现状与对策研究
田 伟
实提高农 村教育质量 ,大力推进城乡教育统筹发
展 ,打造 长江上游地 区教育 中心和西部教育高地 的战略 目标 。当前 ,重庆 的农村义务教育量大面 广 ,基础 薄弱 ,发展难度大 ,是教育发展 中的重 点和难点 。与城市义务教育发展水平相 比,其主 要差距在 于师资水平 的差距 。发展和提高农村义 务教育 的关键就在于必须建设一支结构合理 、数 量充足 、素质较高 、扎根农村 的农村师资。因而, 要加快 发展农村 义务教育 ,推进城 乡教育均衡 、 协调发展 ,就必须着力建设一 支与之匹配 的高 素
1 48
口长 江 师 范学 院 学报
( ) 二 专任教师分城乡情况
全市现有农村义务教育 阶段专 任教师 8 万余
全市义务教育阶段专任教师共 180 人 ,其 84 6
中,小学 19 3 人 ,初 中 65 5 。‘ 乡分布情 18 1 87 人
况见 下表 :
城 市 县 镇 农 村
( ) 人
3 % 88B 6 2 7 5 9 6
( ) 所
41 5
( ) 人
4j l % 3 l 2船 % 46 5 3
6% l a 93 % 5 5 4 87 . 6 7
小 学 2 l 3 % 6 合计 34 3
8 95 % 84 lI% ∞ l 33 % 63 8 l . 7 9 19 l 4 _1 9 1 85 5 3l8 558 1 6 49 11 6 8 78 26

重庆农村教育现状及思考

重庆农村教育现状及思考
及 正确 的类型 。 4 aa虚拟机及语言 内置 的安全特 性 jv
… ● … ● … … 一 ● ● … … ● ● … … … … ●
6 。 动点 C在优弧 AB上,以 C为圆心, OO与 A 0, 作 B相 切, OC的半径为 X, X C没有被 OC覆盖部分 的 设 求/AB 面积 的极大值 , 并问此 面积极大 时 X 的值 。 说明: 将阴影部 分面积用 X 的代数 式表示 , 就把 问题 转化成二次 函数求解 , 就比单纯用几何 方法 简捷 。
关键 词: 村 教 育 教 育现 状 农
重庆三千多万人口中有两千 多万是农村人口。 在靠近经 济较发达的大中城市附近的农民尚能解决温饱 , 其子女一般 都受到初中水平的教育, 中一部分还接受高中、 其 大学教育 。 然而在远 离经济文化 中心城 市或地 区的 山区及农村 地 区, 由于经济发展滞后 , 传统农业产 品技术附加值不高、 生态环境脆弱 、 人均耕地 、 等资源相对短缺 , 水 群众连温饱 都难 以解决 , 更无法在 子女教育上有较 多投入 。而 当地政 府也没有 财力投入 , 使得农村教育现状不容乐观 , 具体有 下面几条 : 1 教育设施 简陋 () 多乡村小学, 1 许 甚至是镇 中心校校舍、 室狭窄、 教 采 光不足 。部分年久失修 ,一 间教室坐 7 0多个 学生的超级 大班普通存在 。 () 2教学设备缺乏 。现在农村的中学大多有计算机等电 教设备, 但数量很少, 且机型落后, 远远不能满足教学需要 。 而农村小学则大部分没有任何电教设备, 唯一的电器是 电灯 。 2 师资力量不足,知识严重老化
… … . . . … … … … … … … … ● ● … ~ … … …
在乡村中小学任教的老师大 多是 民办教师 , 他们 的学 历通常是初、 中水平 , 高 而且没有经过 正规 的师范教育 。 如 果按规定参加转正培训 、 考试则需一笔不 小的费用 , 由于 农村乡镇学校财务普遍 困难, 是无法负担 的, 而虽然教师 工资基本上能按时发放, 但每年要扣除各种 保险、 基金、 集 资等 , 而且许 多摊派如修路、 水库 、 修 订报刊杂志等也 常常 加到教师头上, 还要养家糊 口, 绝大 多数 的乡村教师根本 无力承担 培训、 考试 的费用, 造成教师知识结构严重老化 。 3 农民收入过低 ,制约教育发展 在中国, 教育经 费所 占的家庭支 出比例非 常高 。现 重 庆许 多地区农民每 户每年可 支配 的现金收入约为2 0 元 , 00 而在农村供一个中学生一年 学杂 费、 书籍、 伙食 、 路费等需 80元~ 10 0 0 0元, 如果一户农民有 两个适龄子女是无法供 其都去接 受中学教育的 。 4 对 农村教 育改革的思考 中 国的 出路在农村 , 农村 的出路在教育 。要解 决重庆 农村教育 问题 , 需要全社会、 各级领导 、 各地政 ( 下转 2 页) 9

农村教育现状调查报告

农村教育现状调查报告

2024农村教育现状调查报告
根据2024年的农村教育现状调查报告,以下是一些主要发现:
1. 教育资源不平衡:农村地区的教育资源相对不足,学校数量少、师资力量不足、教学设施落后等问题仍然存在。

农村地区的学生面临着较大的教育不公平问题。

2. 教育质量仍有提升空间:尽管农村地区的教育质量有所提高,但与城市地区相比,仍然存在差距。

农村地区的学生在学科知识、科学素养和综合能力等方面表现相对较弱。

3. 学生流失问题:农村地区普遍存在学生辍学、转学等问题。

一方面,家庭经济困难和劳动力需求等原因导致一些家庭无法供孩子继续接受教育;另一方面,教育资源不足和教学质量问题也导致一些学生选择放弃学业。

4. 教师培养和素质提升问题:农村地区的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有待提高。

一方面,农村地区的教师缺乏专业培训和继续学习的机会;另一方面,农村地区相对低的薪资和生活条件也影响了教师队伍的稳定性和素质。

为解决农村教育现状存在的问题,应采取以下措施:
1. 加大对农村教育资源的投入,增加学校数量、改善教学设施、提升师资力量,确保农村学生接受公平而优质的教育。

2. 加强农村教师培训和素质提升,提供更多的专业发展机会,吸引优秀的教师到农村地区从教,并提高农村教师的薪资和福利待遇。

3. 加强对农村学生的关爱和辅导,建立健全的学生资助体系,帮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继续接受教育。

4. 加强对农村教育现状的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解决。

通过以上的努力,预计未来农村教育的发展状况将得到改善,实现教育公平和提升农村学生的综合素质。

农村现状教育调查报告

农村现状教育调查报告

农村现状教育调查报告一、引言教育是一个国家的未来发展的基石,而农村地区的教育状况往往与城市地区存在很大的差距。

为了了解农村地区教育的现状,本次调查旨在对农村地区的教育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为改善农村教育提供参考意见。

二、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选择了十个具有代表性的农村学校进行调查,并在这些学校的师生中发放问卷,共收集到了200份有效问卷。

同时,对学校的校长、教师和家长进行了访谈,以深入了解教育现状。

三、调查结果1.师资力量不足调查显示,在农村地区,教师缺乏培训和教育背景。

大部分教师没有接受过系统的教育培训,教学水平相对较低。

另外,很多优秀的教师往往选择到城市或其他地区去工作,导致农村学校的教师资源紧缺。

2.设施条件差农村学校的学习环境和设施条件相对较差。

学校的教室狭小,没有足够的课桌椅和学习器材。

另外,由于学校经费有限,很多学校缺乏图书馆、实验室和运动场等基础设施。

3.学生缺乏关注农村地区的学生普遍缺乏关注和支持。

由于家庭经济状况较差,很多家长无法给予孩子们良好的教育条件和鼓励。

同时,教师对学生的关注也不足,很多学生缺乏正面激励和指导。

四、调查分析1.师资力量不足是农村教育的主要问题之一、政府应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支持,提供培训机会,吸引更多的优秀教师到农村地区工作。

2.设施条件差是影响农村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政府应该加大对农村学校的投入,改善学校的基础设施条件,提高学生的学习环境。

3.学生缺乏关注也是农村教育一个重要的问题。

政府、学校和家长应共同努力,加强对学生的关注和指导,提供更多的激励措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力。

五、改进措施根据调查结果和分析,提出以下改进措施:1.政府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提供更多的教育经费和师资支持;2.加强对农村教师的培训和提高教学质量;3.改善农村学校的基础设施,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4.加强对学生的关注和激励,提供更多的奖励和指导。

农村民办幼儿教育发展对策研究——以重庆市荣昌县为例

农村民办幼儿教育发展对策研究——以重庆市荣昌县为例

“ 五 ” 来 , 国 各 地 农 村 民 办 幼 儿 园 的 数 量 十 以 全
始 终 占 民 办 教 育 机 构 总 数 的 7 % 以 上 、 占农 村 幼 儿 0 教 育 机 构 总 数 的 5 % 以 上 。以 荣 昌 县 为 例 , 县 现 有 0 全 民 办 教 育 机 构 2 3 , 中 民 办 中 小 学 5 , 村 民 办 2所 其 所 农
农村民办 教育发展对策研究 幼儿
以 重 庆 市 荥 昌 县 为 例
口 民进 重 庆 市 荣 昌县 委 课 题 组
近 年 来 , 随 着 社 会 经 济 的 发 展 和 人 民 生 活 水 平
举 办 者 投 入 、 儿 家 长 交 纳 的 保 育 费 、 儿 家 长 交 纳 幼 幼
的 不 断 提 高 , 儿 教 育 事 业 发 展 迅 速 , 村 民 办 幼 儿 幼 农 教 育 如雨后 春 笋般 涌 现 。 文 以重 庆市荣 昌县为 例 , 本 对 农 村 民办 幼 儿 教 育 发 展 现 状 、存 在 的 主 要 问 题 进 行 初 浅 分 析 , 对 推 进 农 村 民 办 幼 儿 教 育 健 康 发 展 提
保 育 员 、 工 2 4 。 教 职 2 主 要 来 源 为 公 办 幼 儿 园 职 0人 1 2 辞 职 的代 课 幼 儿 教 师 、 退 休 教 师 、 教 专 业 毕 业 生 离 幼
等 , 儿 教 师 合 格 率 在 9 %以 上 。 幼 2 ( ) 村 民 办 幼 儿 教 育 的 发 展 管 理 逐 步 规 范 四 农
向。 二 、 村 民 办 幼 儿 教 育 发 展 存 在 的 主 要 问题 农
是 社 会 团 体 、 民个 人 投 资 , 向 社 会 兴 办 幼 公 面

农村教育与城市教育的差异

农村教育与城市教育的差异

节课 学 习的 时间 。这无 疑就 使得农 村 出来 的学 生在其 它 才艺 、才 能 高 考 一百 分 的 差 异没 办 法 消 除 。但 是我 希 望 可 以拉 小 分 数差 距 。
方 面存 在 很大 的欠缺 。
一 百分的差距的确可以引起民愤。不管谁都想学更多的本领。可是
城 市里 的学 生从 小便 有很 好 的经 济基础 来学 习很 多才 艺 ,知识 如果 农村 不 能进入 大学 深造 ,就更 无法 缩小 差距 。希望 在拉 小差 距
语表 达 。
6.改 变传统 的评 估方式 ,提 高学生 训练 口语的 自觉性
4.教 师要精 心备课
教 师 应 注 重平 时 的 口头操 练 ,改 变一 学 期 只 有 一 次 口试 的形
也 许有 些 老师认 为一 些课 堂 的用语 学 生不 能完全 明白和理 解 , 式 ,将 每周小 组长 检查 的 口语 成绩 记 录在案 ,作 为学期 口试 成绩 的
的 问题 。根据 了解 ,农村 与城市 学生 差异 表现 在 :
件二 没精 力来 把 时间放 在艺 术类 的教学 上 。美术 、音乐 、舞蹈 、书
1.农村 学生 应试 能 力强 ,城 市 学生创新 能 力强
法 、毛 笔等 等各个 方面 差异 甚大 。其次 ,农 村学 生性格 普遍 是 比较
对 于农 村学 生来 说 ,考上 大学 所规 交 谈 ,学 生 交 流 方 面有 些 问题 。第
农 村条 件有 限 ,网络 对于 大多 数家 长来说 是一 个 闻所未 闻 的新
次 。普遍 的农 村教 育都 把重 点放 在学 生 的每一 次应试 分数 上 。我 曾 鲜事 物 。学生 更没 有那 样 的条件享 用这 样 的教学 资源 。可 城市孩 子

重庆市农村基础教育公平现状问题

重庆市农村基础教育公平现状问题

重庆市农村基础教育公平现状问题探析【摘要】追求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是世界各国教育均衡发展政策共同的价值取向。

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近年来,重庆市教育公平虽然得以改善,但仍然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城乡教育差距是制约农村教育公平的制度性因素;经济收入的差距和教育经费投入不公平导致城乡教育水平的不均衡;不合理的教育资源配置是影响农村教育公平的重要条件,这些问题亟待解决。

【关键词】重庆市农村教育公平问题探析【中图分类号】 g45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3)02(b)-0212-01追求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是世界各国教育均衡发展政策共同的价值取向。

均衡发展是各国基础教育永恒主题。

办好每所学校,教好每个学生是教育公平的教育旨归。

2010年我国颁布了“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教育均衡发展已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教育正在直面挑战,克服时弊,走上了改革创新之路。

笔者所在的重庆市教育公平现状虽正在得以改善,但不是很乐观。

1 城乡教育差距是制约农村教育公平的制度性因素制约农村教育公平的制度因素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社会制度因素,二是教育自身的制度因素。

从社会制度层面看,为实现国家的现代化目标,在计划经济体制时代,形成了城乡二元经济结构、高度集中计划的资源配置模式。

农村的主要功能是为城市和工业化积累资金和资源,农村的发展是缺乏重要性的。

这种城乡分治的二元格局,最突出的制度弊端是它制定了一条泾渭分明的城市与农村的边界,成为凝固、扩大城乡教育差距和教育不公平的基本制度。

这种社会经结构的基础上形成了城乡二元教育结构,导致教育制度的种种设置与安排,主要从城市的需求与利益出发的“城市中心取向”,尤其是优先教育资源的配置存在着明显的城市倾向,形成的这种制度文化至今还影响着教育公平政策。

其次从教育自身的教育制度层面看,我国现行的一些制度实际上也存在城乡分割,在教育制度上存在教育机会的认可与分配上的不公平。

农村小学生生理卫生健康教育现存问题及策略

农村小学生生理卫生健康教育现存问题及策略

教研园地JIAO YAN YUAN DI 农村小学生生理卫生健康教育现存问题及策略唐令重庆市巫山县庙宇小学 (重庆市 404700)摘 要:目前,生活质量在逐渐提高,大部分小学生发育较快。

农村区域教育受到师资以及观念的局限,在学生青春阶段尚未进行良好的教育,致使学生个人卫生健康状况不够良好。

学生发育提前,致使大部分对此比较茫然、无助,那么对于农村区域的健康教育,更应该重视。

为了防止此种现象的发生,教师便需要科学的教育方式,帮助学生顺利成长。

那么本文就小学生生理健康存在的不足以及解决方案进行分析。

关键词:农村小学 生理卫生 健康教育 存在不足在小学阶段,高年级学生逐渐开始成长为青少年,形成自身独特的审美观以及价值观,逐渐对自身内心世界以及个性品质开始注重,在此时期的学生,生理以及心里都会出现变化。

但因为年纪尚小,对事物认知存在一定的偏差,在解决问题的时候不够全面,那么这时候便需要教师及时指正,必须在相应时间内给学生教授有关生理健康方面的内容,学生掌握知识重要,但是生理健康教育也是同等关键,那么以下就农村区域高年级学生生理健康教育进行分析。

1 生理卫生健康知识的普及1.1 从低年级开始普及生理健康教育目前居民生活水准的提升也促使学生发育过早,以往在初中阶段出现的青春期身体变化现已提前到小学高年级阶段,女学生的月经、男学生的胡子也已经不足为奇。

青春期生理发展与心理健康发展密切关联,但心理和生理的发展并不同步,那么校方就必须使用各种方法来处理此项难题。

(1)课堂是学生展开性心理健康教育以及性道德教育的重要场地,即使部分青少年脑神经系统以及生理系统已经发展接近成人,但是由于相关知识以及社会阅历缺乏,对自身行为不能良好的控制,极易产生暴躁、冲动等不自控现象,无法科学处理与男女同学之间的关系。

那么教师要在课堂上,及时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以及是非观念。

(2)邀请医院专业医生,开设专题讲座。

从青春期男女身体的变化以及心理上的变化展开分析、讲解,和学生积极进行互动,了解学生的实际状况,根据详细问题展开处理。

重庆农村教育现状与问题研究

重庆农村教育现状与问题研究

1 重 庆 市 农 村 教 育 现 状
1 1 重 庆 市 农 村 基 础 教 育 概 况 .
农 村 基 础 教 育 是 关 系农 业 人 口素 质 和 解 决 “ 农 ” 题 三 问 的关 键 。但 是 , 前 全 市 农 村 常 住 劳 动 力 平 均 受 教 育 年 限 目 为 7 5 , 盲 占 74 , 学 文 化 的劳 动 力 占 4 . , 中 .年 文 . 小 83 初 文 化 程 度 的 占 3 . ; 中 文 化 程 度 的 占 6 2 ; 专 及 以 75 高 . 大 上文化程度 的占 0 5 , 受过 专 业 培训 的 劳动 力 仅有 7 . 接 . 3 。 当前 重庆 农 村 特 别 是 一 些 贫 困 的 偏 远 地 方 中 小 学 辍 学率偏高 , 这意味着每年仍 有很 多 的新 文盲 在 出现 , 一代 新
现 代 商 贸 工 业
NO. 20 7, 09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Mo en B s e a eI d s y d r u i s Trd n ut n s r
20 0 9年 第 7期
重庆 农 村教 育现 状 与 问题 研 究
杨 万 穗
( 藏 自治 区 林 芝 地 区 朗县 中学 , 藏 林 芝 8 0 0 ) 西 西 6 4 0
基 本实现了 城 乡优 质教 育 资 源 共 享 ,0 0万 名 学 生受 益 。 30 同时 20 0 6年为贫 困县 城 口和 巫 溪 安排 “ 基” 紧专 项 经 两 攻
费 , 市 “ 基 ” 口覆 盖 率 提前 一 年 达 到 1 0 。去 年 偿 清 全 两 人 0
图 1 2 0 - 20 0 2 0 7年重 庆 市职 业 中学的 基本情 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庆农村教育现状与问题研究摘要:通过对农业普查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对重庆市农村教育发展现状及问题做了相关分析研究,旨在为重庆市政府制定农村教育发展政策提供决策依据。

标签:1 重庆市农村教育现状1.1 重庆市农村基础教育概况农村基础教育是关系农业人口素质和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但是,目前全市农村常住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为7.5年,文盲占7.4%,小学文化的劳动力占48.3%,初中文化程度的占37.5%,高中文化程度的占6.2%;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占0.5%,接受过专业培训的劳动力仅有7.3%,当前重庆农村特别是一些贫困的偏远地方中小学辍学率偏高,这意味着每年仍有很多的新文盲在出现,新一代的贫困人口在产生,当前重庆的农村基础教育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从2006年起,全市的农村初中、农村小学,已经全部免除学生的学杂费,同时政府针对城乡二元的结构,加强农村中小学的基础教育进行大力改革,首先对农村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仅2006年,全市就投入了4000余万元,对农村中小学教师进行全员培训。

城镇中小学教师到乡村任教、农村中小学“特设岗位”教师制等措施,有效改善了农村中小学教师量少质弱的状况。

并进行了边缘农村学校的远程教育。

实施了“国家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示范项目”,“国家贫困地区二期义务教育扶贫工程现代远程教育项目”等,使远程教育覆盖了全市7个农村中小学,基本实现了城乡优质教育资源共享,3000万名学生受益,同时2006年为贫困县城口和巫溪安排“两基”攻紧专项经费,全市“两基”人口覆盖率提前一年达到100%。

去年偿清19亿元“普九”债务后,重庆成为全国第一个偿清“普九”欠债的省市。

据统计,重庆市现有农村中小学1.52万所、教职工20.89万人、专职教师17.7万人、学生(乡镇中学、中心校、村校)约600万人,分别占全市的70%左右。

而从我们的调查来看,重庆的文盲率存在明显差异1小时经济圈的文盲率5.7%明显低于渝东北翼9.1%和渝东南翼9.6%,这说明经济收入的水平是接受教育程度的一个关键变量。

我们这里再从教育的供给来看,农村教育投资方面,因为数据的限制我们只能从全市的教育经费的投入来看重庆农村教育的投入,2004年—2006年,全市教育经费总支出中预算内教育拨款所占比例分别为54.92%、54.91%、61.19%,预算内教育拨款(含城市教育附加费)占财政总支出的比例分别为18.02%、17.49%、17.51%,全市预算内教育拨款分别比上年增长18.30%、19.30%、22.17%,同期财政经常性收入分别比上年增长17.95%、14.39%、18.05%,财政对教育拨款的增长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小学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分别达到733.73元、874.04元、1245.83元,初中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分别达到896.53元、1145.65元、1500.15元,实现了逐年增长;小学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分别达到116.46元、222.99元、464.56元,初中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分别达到138.96元、334.98元、599.58元,实现了逐年增长;教师工资实现了由县级财政全额纳入财政预算,并按月足额发放,我们从教育经费总支出中预算内教育拨款的必中来看,呈现上升态势,这些数据都能看出当前重庆对基础教育的重视程度重庆发展基础教育的决心。

1.2 重庆市农村职业技术教育概况农村职业技术教育,既是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农村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内容,因为现实收集资料的限制,没有收集到重庆农村职业教育的数据,所以这里我们运用重庆市的职业中学的1997—2007年以来的数据来说明重庆市的农村职业教育事业的发展情况,虽然不能完全反应农村职业教育情况,但是趋势应该是一致的。

我们从上图可以看到,重庆的职业教育整体水平来说呈现逐年上涨态势,在校人数虽然中间有波折,按整体来说是一直的在增高。

其中2007年已经比2002年增加63%。

这表明重庆整体职业教育规模在扩大,虽然重庆全市的职业教育情况不能完全反应农村职业教育的实际情况,但趋势是一致的。

专任教师的人数也是逐年增加,职业教师的增加在某种程度上会提高职业教育的水平,提高受训学生的文化以及专业职业素质。

1.3 重庆市农村成人教育概况要增强农村的发展后劲,必须正视和提高人力资本存量,而这种改变最为快捷的办法就是发展农村成人教育,成人教育具有范围广、辐射面宽的优势,它可以针对不同对象开展相应层次、类别、形式和规格的各种教育培训活动,及时反映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各领域中的现实问题。

為全民接受终身教育提供广阔的学习机会和浓厚的学习氛围。

从2002年到2006年,农民中学以及农民初等学校、高等学校的数量都呈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其中农民中学以及农民初等学校的数量在2003年达到最低。

而我们从专任教师图却看到在2003年专任教师人数却达到最好水平,这说明在2003年师生比下降,教育成本提高,在2003年以后,专任教师的数量却开始下降趋势。

我们从调查的数据整理的资料来看,重庆农民教育在校人数以及毕业人数中间有较大起伏,2002年到2004年持续下降,2004年比2002年农民学校、农民初等学校的在校人数分别下降了66和11个百分点,而在2005年突然上升,但2006年又开始表现为下降趋势,这说明重庆的农民教育工作还得加大力度,存在很大的空间需要努力,农民教育任重而道远。

1.4 重庆市农村高等教育概况重庆市的高等教育近年来发展迅速特别是研究生教育,规模逐年扩大,高等教育经费投入增长的速度相对较快。

但其规模当前还是低于全国水平,而且重庆市的高等教育还存在严重的区域差异,高等教育机构主要集中于1小时经济圈,重庆整体的高等教育水平与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重庆农村高等教育水平,因为当前重庆的农村高等教育状况从收集的资料老看,只能通过农民高等教育学校来表现,数据的限制,所以我们应更多的依据全市的高等教育现状来评价农村高等教育的发展情况。

我们从上图中可以看到2002—2006几年间,重庆市的农民高等专业学校自2002年的9所,已经下降为现在的7所,在校人数极不稳定,重庆农民高等教育学校的在校人数2003年达到最高水平,而随后两年都处于下降趋势,2005年比2003年的在校人数就下降了65%,每年毕业的人数除了2003、2004年有所增长外,从2005年开始有呈现下降趋势,2006年年末比2002年下降了67%,但同时我们看到在校的专任教师的人数却是逐年增加,2006年年末比2002年增加了220.3593%。

这里的指标正好是生均成本,其能够直接反映学校的办学效益,从我们收集的数据表明当前农民高等教育的师生比在逐年减小,农民高等教育的生均成本在逐年增加,这充分体现了当前重庆政府日益重视农民高等教育的发展。

2 重庆市农村教育存在的问题近年来,重庆农村教育状况虽然有了明显改善,但仍存在着很多问题,总的看来主要表现以下几个方面:2.1 重庆市农村教育整体水平不高且存在很大的地区差异2007年,重庆市的农村常住劳动力文化水平是小学水平的就占48.5%,几乎是所有劳动力的一半,大专及以上文化水平的只有0.5%,而渝东北翼文化水平小学的比例超过50%。

同时我们又知道。

重庆市全市的农村常住劳动力的文盲比率为7.4%,其中1小时经济圈、渝东北翼、渝东南翼的文盲率分别为5.7%、9.1%、9.6%。

这种文化水平的差异很自然是由于三个地区的农民受教育水平差距造成的,进一步是由于农民经济收入水平的差异造成的。

从总体上来看,1小时经济圈农村常住劳动力文化水平高于其他两区。

2.2 农村基础教育资源严重不足我们从上述资料看到,当前重庆农村基础教育资源不足是农村基础教育普遍存在的問题,基础教育资源在人力资源方面,又主要表现在师资。

当前重庆市的很多偏远学校的师资存在很大的问题重庆很多农村中小学特别是偏远山区的老师很大部分是由民转公的教师撑着,这些教师不但年龄较大、知识水平不高并老化,要适应现代的教育教学真的是有点力不从心,而且新去的年轻老师最多是呆很短的时间,然后离开。

这对基础教育的影响是十分严重的。

2.3 农村成人教育整体水平下滑我们从前面的分析可以看到,02年到04年持续下降,04年比02年农民学校、农民初等学校的在校人数分别下降了66和11个百分点,重庆从2002年到2006年间农民中学以及农民初等学校数量处于大幅度减少趋势,所以这种现实的情况说明当前农村成人教育距离真正发动农村生产力,搞活农村经济还有很多工作要做,目前重庆农村劳动力科技文化素质不高,文盲就占7.4%;小学文化程度的占48.2%;这与农业现代化不适应。

2.4 农村职业教育整体规模有明显下降趋势职业学校个数由2006年的183所减少到2007年的153所,减少了16个百分点。

毕业人数也由51306人减少为51754人,况且我们在这与当前加快农村经济来说,绝对是被道而行。

并且我们对重庆北碚区三峡联大职业学校的学生也进行了口头询问,他们大多对职业学校带有鄙薄的意识,对职业教育的认识也存在误区。

2.5 农村高等教育发展萎缩,规模在逐渐缩小重庆现有的农民高等学校数已经由2002年的9所,下降为现在的7所,在校人数和毕业人数也都在下降。

追究其农民高等教育发展萎缩的原因主要有下面几个:一是观念滞后。

二是投入不足,又条块分割。

三是统筹缺位。

四是目标不明。

3 建议3.1 各级党政领导班子应加强领导党的各级组织,特别是农村的各级组织和领导干部,要把农民教育,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作为重要的政治任务来完成,为农民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提供组织保证。

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加大对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的投入政府部门要广开渠道,筹集教育和培训的经费,提高地方教育和培训水平,在现有对农村教育的基础上,加大对农民素质提高的投入。

3.2 加大力度办好农村教育农村教育的发展对于农村人力资本积累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应把农村教育提到与城市教育同等重要的高度,真正实现教育的公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