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修《《论语》《孟子》目录》颂其诗,读其书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新同步苏教版选修《论语》《孟子》选读精学精炼:6 颂其诗读其书 Word版含解析
[基础巩固层]1.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又尚论古之人B.于吾言无所不说C.张良出,要项伯D.周余黎民,靡有孑遗[解析]A项,“尚”同“上”;B项,“说”同“悦”;C项,“要”同“邀”。
[答案] D2.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颂.其诗,读其书颂:同“诵”B.是以论.其世也论:讲求,讨论C.取二三策.而已矣策:策略,方法D.而何其血之流杵.也杵:木槌[解析]C项,策:书写的竹简。
[答案] C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①是.周无遗民也②唯命是.从B.①吾于.《武成》②于.其身也C.①又尚论古之.人②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D.①以.意逆志②以.至仁伐至不仁[解析]A项,①为指示代词,这、那;②为宾语前置的标志。
B项,①②均为介词,对于。
C项,①结构助词,的;②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D项,①介词,用;②介词,凭借。
[答案] B4.下列选项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A.不以文害辞B.一乡之善士斯友一乡之善士C.外连衡而斗诸侯D.周余黎民,靡有孑遗[解析]A项,害: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受害。
B项,友:名词活用为动词,与……交朋友。
C项,斗:动词的使动用法,使……争斗。
[答案] D5.下列选项中属于宾语前置的一项是()A.是尚友也 B. 非是之谓也C.仁人无敌于天下D.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解析]A项、D项是判断句;C项是状语后置句。
[答案] B6.名句填空。
(1)尽信《书》,。
(2)一乡之善士斯友一乡之善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则不如无《书》(2)一国之善士斯友一国之善士天下之善士斯友天下之善士[阅读提升层]阅读《孟子》中两则文字,然后完成7~9题。
(甲)咸丘蒙曰:“……《诗》云,‘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而舜既为天子矣,敢问瞽瞍之非臣,如何?”曰:“是诗也,非是之谓也;劳于王事而不得养父母也。
2022年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名著导读 《艾青诗选》 如何读诗》(名师教案)
名著导读《艾青诗选》如何读诗【教学目标】1.了解作家、作品及现代诗歌的风格特点,能深情地朗诵诗歌。
2.培养学生对现代诗歌的兴趣,掌握阅读现代诗歌的根本方法。
3.体味诗人深沉的感情,培养爱国情怀。
【教学课时】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了解作者、作品及写作背景。
2.了解诗歌的表现形式,品味诗歌的语言,理解诗歌的意象。
3.掌握现代诗的阅读方法。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同学们,在现代诗歌史上,有这样一位诗人,他被称作是“一生追求光明的作家〞,也有人评价他是中国新诗开展史上的大形象。
很多人都会背他的这两句诗:“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他是谁呢?〔生答复:艾青〕同学们,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艾青,走进《艾青诗选》,走进那个年代。
二、知人论世识背景《孟子》说:“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我们想客观正确地理解和把握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不去了解作者的生活经历和时代背景,怎么能行呢?所以阅读一本著作,我们首先得去了解它的作者及其时代。
同学们,你们对艾青和他所处的时代有哪些了解?谁先来说说?〔学生答复,教师补充〕〔一〕生平经历课件出示:艾青〔1910—1996〕,原名蒋正涵,号海澄,笔名莪加、克阿、林壁等,浙江金华人,诗人。
1928年中学毕业后考入杭州国立西湖艺术学院绘画系。
1929年赴法国巴黎学习时,接触到欧洲现代派诗歌。
1932年回国,同年5月在上海参加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并组织“春地艺术社〞,从事革命文艺活动。
1932年7月被捕入狱,在狱中写了《大堰河——我的保姆》,发表后引起轰动,一举成名。
三年后经保释出狱。
1936年至1945年辗转各地,先后到武汉、临汾、西安、桂林、重庆、延安等地从事文艺工作。
1949年10月起,任《人民文学》副主编。
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分子。
之后创作几乎停止。
1979年平反后,写下《归来的歌》《光的赞歌》等大量诗歌。
〔二〕作品梳理课件出示:和冲击力,诗句更为沉着和凝练,多警策之句〔三〕作品风格课件出示:艾青是自由体新诗的代表诗人。
高中苏教版语文选修论语孟子选读 6 颂其诗,读其书课件PPT
栏目导航
探究
精研文本
栏目导航
本板块谈的是孟子对传统文化的态度,指出了“颂其诗,读其 书”的方法。第 7、8 章,孟子提出了关于阅读诗歌理解其思想感情 的一种方法——以意逆志。第 9 章,孟子谈自己阅读《尚书》的心 得体会,提醒人们,读书要认真思索,不要盲从。
信斯言也,是周无遗民也 动词,留存 小学而大遗 动词,舍弃
(4)遗深 地追 有先 遗帝 利遗 ,诏 民有 形余容力词 ,形死容者词留,下剩的余的 顷之三遗矢矣 动词,排泄 秦无亡矢遗镞之费 动词,遗失、丢失
栏目导航
第 3 步 词类活用——词性变异含义迥 (1)一乡之善士斯友.一乡之善士( 名词作动词,与……交朋友 ) (2)不以文害.辞( 使动用法,使……受害 ) (3)而何其血之流.杵也( 使动用法,使……漂流 )
栏目导航
第 4 步 文言句式——特殊句式多留意 (1)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判断句) 译文:_遍__天__下__没__有__一__块__不__是__天__子__的__土__地__。__ (2)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判断句) 译文:_环__绕__土__地__的__四__周__,__没__有__一__人__不__是__天__子__的__臣__民__。_ (3)非是之谓也(宾语前置) 译文:_不__是__你__说__的__那__意__思__。___ (4)仁人无敌于天下(状语后置) 译文:_仁__人__在__天__下__没__有__敌__手__。___
人与文化
颂其诗,读其书
栏目导航
晨读
开卷有益
(全)八年级语文上文言文拓展阅读《孟子三章》含答案
八年级语文上文言文拓展阅读《孟子三章》含答案《孟子三章》拓展阅读(一)苏武牧羊律①知武②终不可胁,白单于。
单于愈益欲降之。
乃幽武,置大窖中,绝不饮食。
天雨雪。
武卧啮雪,与毡毛并咽之,数日不死。
匈奴以为神,乃徙武北海上无人处,使牧羝③。
羝乳乃得归。
别其官属常惠等,各置他所。
武既至海上,廪食不至,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
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
【注释】①律:指卫律,原是汉朝大臣,投靠匈奴。
②武:苏武。
③羝di:公羊。
④去:同"弆"ju ,收藏。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1)白()单于(2)乃幽()武(3)与旃毛并()咽之(4)羝乳()乃得归2."之"字用法不同的一项是()(2分)A、单于愈益欲降之B、武卧啮雪,与旃毛并咽之C、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D、鸣之而不能通其意3.翻译划线句子(2分)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
这段文字表现出苏武崇高的民族气节。
表现出的骨气(用孟子的名言填空)。
\\你认为文中的苏武是大丈夫吗?请结合课文谈谈你的看法。
(2分)(二)慎其所处孔子曰:"吾死之后,则商①也日益,赐②也日损。
"曾子曰:"何谓也?"子曰:"商也好与贤已者处,赐也好不若已者。
不知其子视其父,不知其人视其友,不知其君视其所使,不知其地视其草木。
故日与善人居,如入兰芝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③矣。
与不善者居,如入鲍鱼之肆④,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
丹之所藏者赤,漆⑤之所藏者黑。
是以君子必慎其所处者焉。
" (选自《孔子家谱》)【注释】①商:卜商,字子夏。
②赐:端木赐,字子贡。
③化:同化,与……趋向一致。
④鲍鱼之肆:指代污浊的环境,也比喻恶人聚集的地方。
鲍鱼,咸鱼;肆,店铺。
⑤漆:墨漆。
1.下列四组句子中,加粗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久而不闻其香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b.故曰与善人居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c.则商也日益增益其所不能d.与不善人居居天下之广居2.将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中国古代文论脉络整理
中国古代文论脉络整理中国古代文论脉络整理一、先秦文论概述(1)文学尚未独立。
诗乐舞一体,文史哲不分。
(2)文论亦未独立。
散见于经史子集,多着眼于文学与外部世界的关系,强调文学的社会作用。
(一)孔子及儒家文论1、“诗言志”——中国文论“开山的纲领”夔,命汝典乐,教胄子,直而温,宽而栗,刚而无虐,简而无傲。
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
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
夔曰:於!予击石拊石,百兽率舞。
?《尚书·尧典》(1)“诗言志”揭示了诗歌表现思想情感的特点,是对诗歌本质特征的高度概括,对中国文学重抒情、重表现的传统的形成,有不容低估的意义。
(2)“志”作为以理性为导向的情感心理,在礼乐文化传统中,长期以来被解释成合乎礼教规范的思想,偏重于社会群体的理性规范。
“诗言志”对后代文论主张以理节情,强调诗歌的教化作用,也有直接的影响。
(3)“诗言志”是对先秦歌诗观念的高度概括。
●“诗言志”是我国诗学的生命本根,它奠定了我国诗学的基本取向,蕴含着我国诗学的整体建构,是我国诗学“开山的纲领”。
2、孔子(1)兴观群怨:论文学的社会作用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论语·阳货》①可以兴——指诗歌可以启发人们对人生事理的感悟,可以兴发感动生命,具有艺术感染功能。
②可以观——指诗歌具有了解人心、了解社会风俗习尚、考察社会政治得失的认识作用。
③可以群——说明诗歌可以交流思想感情,喊起群体感情,起凝聚群体的作用。
④可以怨——诗歌可以“怨刺上政”,对时事政治发表批评意见,可以宣泄一切正常人性和追求受压抑而生的种种怨愤不满。
⑤事父、事君——社会关怀,伦理教化。
⑥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生态关怀,知识价值。
●“兴、观、群、怨”说全面概括了文艺的社会功能和作用,如情感作用、认识作用、审美教育作用等,对后代文论有深远影响。
(2)文质彬彬:论文学的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内容——?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论语·八佾》形式——?情欲信,辞欲巧。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二十五课《诗词五首》知人论世悟深意
《诗词五首》知人论世悟深意“知人论世”是中国古代文论的一种观念,是评论文学作品的一种原则。
语出《孟子·万章下》:“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人是不能离开时代而生活的。
这就还需要了解他的时代。
掌握“知人论世”的原则,有助于理解古代文学作品。
课文示例【示例1】知人论世——杜甫“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是杜甫对自己真实的写照。
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过程中,他的一生是极其不幸的,他饱受了人生的穷困,阅尽了人间的丧乱,颠沛流离大半生,就在他去世的那一年还曾挨过五天饿,难能可贵的是他始终高扬悲天悯人、关怀现世的精神,时时忧国,刻刻忧民,他的心因国破而碎,他的泪因战乱而流,他的叹息因“穷年忧黎元”而一刻不曾停息。
至德二年春,身处沦陷区的杜甫目睹了长安城一片萧条零落的景象,百感交集,便写下了传诵千古的名作《春望》。
诗歌饱含着兴衰感慨,抒写诗人挂念亲人、心系国事的情怀,充溢着凄苦哀思。
【示例2】知人论世——李清照李清照出生于北宋时期,她身处书香门第,前期生活优裕,与丈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金石书画的搜集整理,共同从事学术研究。
志趣相投,生活美满。
后期是南渡后,国破、家亡、夫死,颠沛流离。
因此她的词作也明显分前后两个时期。
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多描写爱情生活、自然景物,韵调优美,如《如梦令》《醉花阴》等。
后期多慨叹身世,怀乡忆旧,情调悲伤,如《武陵春》等。
《渔家傲》一词作于李清照南渡之后。
根据《金石录后序》记载,公元1130年(宋高宗建炎四年)春间,李清照曾在海上航行,历尽风涛之险。
此词中写到大海、乘船,人物有天帝及词人自己,都与这段真实的生活所得到的感受有关。
此词写梦中海天溟蒙的景象及与天帝的问答,隐寓对社会现实的不满与失望,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和向往。
技法点评我们在欣赏、吟咏古人的诗词作品时,应该深入探究他们的生平和为人,全面了解他所生活的环境和时代,与作者成为心灵相通的好朋友。
不同的朝代,同一朝代的不同时期,不同诗人的身世,同一诗人不同年龄的境遇,都影响着诗词的表情达意。
中国古代文论主要观点
中国古代文论主要观点(孔子的)“思无邪”说《论语·为政》篇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提出了“思无邪”说。
“思无邪”的批评标准从艺术上说,就是提倡一种“中和”之美。
《诗》三百中的作品起初不仅关涉内容(歌词),而且与音乐有紧密的关系。
因此,从音乐上讲,“思无邪”就是提倡音乐的乐曲,要中正平和,要“乐而不淫,哀而不伤”;从文学作品上讲,则要求作品从思想内容到语言,都不要过分激烈,应当做到委婉曲折,而不要过于直露。
(孔子的)“兴观群怨”说“兴、观、群、怨”说是孔子在《论语·阳货》里提出来的,文中说:“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用现代的话简单地说。
兴,就是说诗歌有感发人的精神的作用,可以引起人的联想;观,就是说诗歌可以起到观察社会现实的作用,能看到世风的盛衰得失;群,就是说诗歌可以使人们交流感情,达到和谐,起到团结人的作用;怨,就是说诗歌可以干预现实,批判黑暗的社会和不良的政治。
孔子的“兴观群怨”说是现实主义的文学批评理论的源头,对后来的现实主义的文学批评理论和现实主义的文学创作产生非常积极的影响。
(孔子的)“尽善尽美”说孔子在《论语·八佾》中有一句话:“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提出了“尽善尽美”说。
就是说要求文艺作品“尽善尽美”,这是孔子文艺思想的审美特征。
但到底什么样才叫“尽善尽美”呢?孔子还说过的另一句话很重要,就是《论语·为政》篇的“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思无邪”从艺术方面看,就是提倡一种“中和”之美。
从音乐上讲,中和是一种中正平和的乐曲,也即儒家传统雅乐的主要美学特征。
从文学作品来说,它要求从思想内容到文学语言,都不要过于激烈,应当尽量做到委婉曲折,而不要过于直露。
(孔子的)“辞达”说"辞达"就主要应是指文学作品能用准确的语言表达作品的内容,不必要徒事与内容无关的文饰。
第21课《古代诗歌五首:登飞来峰》教学设计-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知人论世明壮志——赏王安石《登飞来峰》一、学情分析《登飞来峰》一诗在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古代诗歌五首》第三首。
本单元选文题材多样,无论散文还是诗歌,都蕴含了丰富的人生哲理,作者通过对寄语情感或志趣的“景”与“物”的描摹,直接或间接的表现了作者的人生思考。
因此单元目标有三个:1.感受课文中蕴含的丰富人生哲理,激发对自然、社会、人生的关注和思考。
2.借助具体文字,感受语言之美,并进一步理要解托物言志或借景抒情的手法。
3.运用比较的阅读方法,感受作品的异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而七年级学生身体机能逐步健全,他们的学习特点呈现出成熟性和幼稚性相统一的特点。
一方面他们的知觉在精确度和概括性上有所发展,他们不仅能够观察事物的细微之处,还能抓住它们的主要特征,他们的记忆力由机械记忆开始转向理解记忆;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抽象思维能力日益发展,好奇心强等这些都为他们把握诗歌意象及特征,理解诗意,品味探究等提供了有力条件。
但是七年级下学期的学生刚刚跨入少年期,理性思维、批判思维的发展还很有限,他们一般还比较幼稚,看问题处在直观和感性阶段,缺乏思考,表达缺乏思想性和深刻性,在学习上对诗歌的品评鉴赏功力尚浅。
因此学习本诗应在诵读、品味诗歌节奏和韵律的基础上理解内容,并通过意象的分析、典故的补充、时代背景的简介等帮助学生理解诗歌所蕴含的哲理。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了解有关王安石的文学常识;2.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注意节奏和韵律,并能背诵全诗;3.整体感知诗意,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理解诗中所蕴含的哲理。
4.学习知人论世的古诗阅读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诵读、品味诗歌,补充学习资料等,引导学生学习知人论世的阅读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高学生文化品味和审美能力,激发学生为了理想而不畏困难,积极自信的情怀。
三、教学思想1.立足核心素养,彰显教学目标以文化人的育人导向;2.体现语文学习任务群特点,整体规划学习内容;3.创设真实而富有意义的学习情境,凸显语文学习的实践性。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渡荆门送别》教学设计
《渡荆门送别》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熟读并背诵。
2.诵读诗词,品味诗中所表达的主题思想。
3.反复诵读,体会诗歌准确生动的语言。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朗读诗歌,我们可以从心灵里感受诗人的所思、所感,朗读诗歌可以让我们的心灵插上翅膀,朗读诗歌可以使我们的心灵得到美的熏陶。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走近李白这位大诗人的心灵吧!二、资料链接1.知人论世知人论世——中国古代文论的一种观念,孟子提出的文学批评的原则和方法。
出自《孟子·万章下》:“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
”孟子认为,文学作品和作家本人的生活思想以及时代背景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因而只有知其人、论其世,即了解作者的生活思想和写作的时代背景,才能客观地正确地理解和把握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
孟子的这一原则对后世的文学批评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历代文学批评家所自觉或不自觉地遵循。
2.作者简介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自称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幼时随父迁居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
唐代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
他的诗作感情奔放,想象丰富,语言夸张,并惯于采用历史典故和神话传说表达感情。
著有《李太白全集》,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蜀道难》《将进酒》《早发白帝城》等。
3.写作背景这首诗是李白青年时期出蜀至荆门时赠别家乡而作,这在学术界没有争议,但具体作年有多种说法,主要有三种:一说作于开元十二年(724年),二说作于开元十三年(725年),三说作于开元十四年(726年)。
根据郁贤皓的说法,李白是在开元十二年辞亲远游。
诗人从“五岁诵六甲”起,直至远渡荆门,一向在四川生活,读书于戴天山上,游览峨眉,隐居青城,对蜀中的山山水水怀有深挚的感情,这次离别家乡,发青溪,向三峡,下渝州,渡荆门,轻舟东下,意欲“南穷苍梧,东涉溟海”。
这是诗人第一次离开故乡开始漫游全国,准备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
三、整体感知1.放声吟诵,读出节奏渡荆门送别李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原文及解释
“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原文及解释
名句: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
摘自:《孟子·万章章句下·第八节》
解释:吟咏他们作的诗,读他们著的书,不知道他们的为人行吗?因此要研究他们所处的时代啊!
赏析:此句讲述了孟子关于交友的方法和修身的原则,后演变为诗文评论的方法,要理解一部文学作品,必须考察作者的思想经历,避免孤立主观地附会作者的意图,对中国古代文艺批评产生深远的影响。
万章章句下·第八节原文:
孟子谓万章曰:“一乡之善士,斯友一乡之善士;一国之善士,斯友一国之善士;天下之善士,斯友天下之善士。
以友天下之善士为未足,又尚论古之人。
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
是尚友也。
”。
《诗经》的文学常识
《诗经》的文学常识《诗经》的文学常识1填空部分《诗经》与楚辞1.(《诗经》)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其收录了自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五六百年间的(305)篇诗歌。
2.中国文学史上往往将代表《诗经》的(国风)和代表《楚辞》的(《离骚》)并称为“风”“骚”。
3.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有丰富的社会内容、强烈的政治倾向、崇高的爱国爱民精神,在文学史上素有“诗史”之称。
4.中唐诗人白居易大力提倡和写作“惟歌生民病”的“新题乐府”,他和元稹等发起进行的(“新乐府运动”)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有理论、有实践的现实主义诗歌运动。
5.鲁迅先生在《汉文学史纲要》一书中赞誉屈原的(《离骚》)一诗“逸响伟辞,卓绝一世”、“其影响于后来之文章,乃甚或在三百篇以上”。
这里的“三百篇”指的是(《诗经》)一书。
6.汉代辞赋家(贾谊)继承屈“骚”精神,创作了骚体赋《吊屈原赋》、《鵩鸟赋》,后人称誉“骚人情境,于斯犹见”。
7.建安诗人(曹植)的诗歌作品《白马篇》等以及抒情赋《洛神赋》都有比较突出的浪漫主义倾向。
8.“思无邪”是(孔子)对《诗三百》的思想内容的评价,他还把《诗经》的政教功用概括为“兴、观、群、怨”。
9.汉代传习《诗经》的'齐、鲁、韩、毛四家诗中,鲁诗创建最早,影响也最大,它的创始人是鲁人(申培)。
齐诗的创始人是齐人(辕固),他采用阴阳五行学说,以《诗》来解说《易》和律历。
韩诗的创始人是燕人(韩婴)。
毛诗是鲁人(毛亨)和赵人(毛苌)所创,特点是以诗论史。
四家诗中,被称为“今文三家”或者“三家诗”的是(鲁诗)、(齐诗)、(韩诗)。
10.东汉末年,经学大师郑玄所作的(《毛诗传笺》)一书,集今古文经学研究之大成,主要为毛氏的《诗故训传》作注。
三家诗自此渐渐衰亡。
11.唐代孔颖达主持撰定70卷的(《毛诗正义》)集唐前汉学之大成,是唐代科举考试的官定标准《诗经》教本,在《诗经》研究史上,是《毛传》、《郑笺》之后又一部有里程碑意义的著作。
统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名著导读 《艾青诗选》 如何读诗(名师教案)
名著导读《艾青诗选》如何读诗【教学目标】1.了解作家、作品及现代诗歌的风格特点,能深情地朗诵诗歌。
2.培养学生对现代诗歌的兴趣,掌握阅读现代诗歌的基本方法。
3.体味诗人深沉的感情,培养爱国情怀。
【教学课时】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了解作者、作品及写作背景。
2.了解诗歌的表现形式,品味诗歌的语言,理解诗歌的意象。
3.掌握现代诗的阅读方法。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同学们,在现代诗歌史上,有这样一位诗人,他被称作是“一生追求光明的作家”,也有人评价他是中国新诗发展史上的大形象。
很多人都会背他的这两句诗:“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他是谁呢?(生回答:艾青)同学们,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艾青,走进《艾青诗选》,走进那个年代。
二、知人论世识背景《孟子》说:“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我们想客观正确地理解和把握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不去了解作者的生活经历和时代背景,怎么能行呢?所以阅读一本著作,我们首先得去了解它的作者及其时代。
同学们,你们对艾青和他所处的时代有哪些了解?谁先来说说?(学生回答,教师补充)(一)生平经历课件出示:艾青(1910—1996),原名蒋正涵,号海澄,笔名莪加、克阿、林壁等,浙江金华人,诗人。
1928年中学毕业后考入杭州国立西湖艺术学院绘画系。
1929年赴法国巴黎学习时,接触到欧洲现代派诗歌。
1932年回国,同年5月在上海加入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并组织“春地艺术社”,从事革命文艺活动。
1932年7月被捕入狱,在狱中写了《大堰河——我的保姆》,发表后引起轰动,一举成名。
三年后经保释出狱。
1936年至1945年辗转各地,先后到武汉、临汾、西安、桂林、重庆、延安等地从事文艺工作。
1949年10月起,任《人民文学》副主编。
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分子。
之后创作几乎停止。
1979年平反后,写下《归来的歌》《光的赞歌》等大量诗歌。
(二)作品梳理课件出示:(三)作品风格课件出示:艾青是自由体新诗的代表诗人。
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发展
中国文学批评史知识点参考先秦时期知识点荟萃1、《尚书·尧典》中的“诗言志”被朱自清誉为中国诗歌理论的“开山纲领”。
2、孔子:仁、礼,“兴观群怨”说,重视雅乐3、孟子:性善论、“知人论世”,“知言养气”,“以意逆志”4、荀子:性恶论,重视礼乐,《乐论》,“宗经、征圣、明道”5、老庄:“妙”和“自然”6、庄子:第一个自觉而深刻揭示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家一、孔子的文艺思想思想核心是:仁、礼孔子的文艺思想可以用“诗教”来概括,具体包括五个方面:(一)文艺与道德修养、政治外交活动的关系:1、文艺与道德修养:孔子在论述人的道德品质修养时提出了“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泰伯》)的基本原则。
“兴于诗”。
“兴”是兴起之意。
修身要先从学诗开始。
从学习《诗经》到掌握礼的各种原则规定,就是从具体感性认识进一步提高到理性认识,使自己立身行事,严格地遵循礼的规定。
“成于乐”。
孔子认为一个人的道德修养最后的完成,还要通过音乐的陶染。
这个“乐”,是浸透了仁的精神的先王之雅乐。
2、文艺与政治外交:孔子对文艺在政治、外交活动中的作用,给予了极高的评价。
“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子路》)当时人们在政治、外交活动中为了表达自己的意图,体现一定的礼节,都需要借助于赋诗来实现,即“诗言志”。
(二)文学批评的标准:“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为政》)孔子借此句来概括《诗经》的特征。
孔子认为《诗经》各篇的内容都是合乎他的政治思想、伦理道德和审美标准的。
“思无邪”从审美方面看,就是提倡一种“中和”之美。
他赞美《关雎》是“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论语·八佾》)就是一种“中和”之美。
“尽善尽美论”,“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
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
”(《八佾》)《韶》乐的内容和形式是完善的,《武》乐歌诵武王伐纣,内容不够完善。
孔子主张内容和形式并重。
读书心得——黎恂《千家诗》诗注特色及其文学意义
读书心得——黎恂《千家诗》诗注特色及其文学意义《千家诗》作为古代儿童蒙读之书,因其简明易懂,易于成诵,成为古代启蒙的首选之书而得以“流传不废”。
然而俗本《千家诗》“其诗随手掇拾,工拙莫辨”,讹误百出,而且在流传过程中又不断被增补和重编,出现了各种不同的版本。
一、黎恂及其《千家诗注》黎恂(1785—1863),字雪楼,一字迪九,晚号拙叟,贵州遵义人,是遵义“沙滩文化”承前启后的关键人物。
幼年从父受业,嘉庆十五年(1810)举人,嘉庆十九年(1814)进士,先后官浙江、云南。
道光元年(1821)他从浙江带回古籍图书数十箧,藏于黎氏锄经堂以供子弟辈研读。
黎恂丁忧回籍后,曾在家乡团馆授徒,被誉为“西南巨儒”的郑珍、莫友芝均受业门下,获其教诲。
黎恂一生研治宋学和史学,工诗和古文,学养富厚,著有《蛉虫斋诗文集》《读史纪要》《千家诗注》《四书纂义》《北上纪程》《运铜纪程》,与刘荣黼合撰《大姚县志》。
其《千家诗注》是在俗本《千家诗》基础上进行重新编录,选录唐宋以来80名诗人的125首诗,分为上、下两卷,上卷为七绝,下卷为七律。
从选诗情况来看,黎注本《千家诗》完全摒弃了俗本收录的五言诗,而增补了一些脍炙人口的七言诗。
从诗歌作者的选录上,除了唐代杜甫、韩愈之外,更偏重于选录宋代诗歌,对程颢、朱熹、苏轼等人的诗歌选录较多;在所选诗歌的主题上,更注重诗歌的德行教育、情操陶冶功能,否定和摒弃了俗本《千家诗》中浪漫、浮华以及情绪性明显的诗歌,有些学者认为,这不仅与黎恂“宗宋”的诗学观十分吻合,同时也与他崇尚理学的思想一脉相承。
黎恂选注本《千家诗》作为教授子弟的家塾课本,它的编撰其实也是传统《千家诗》的一种地域化和民族化的过程。
黎恂深刻认识到了俗本《千家诗》存在的讹误和不足,他说:“俗本《千家诗》传布已久……第原本题目,间与正集不符,作者姓字,亦多舛误,曾有为之注者,虽字解句释,如四书讲章,然而于讹舛处毫不考证,事实亦未注明,殊非善本。
关于《孟子》的诗句大全摘抄
【导语】孟⼦继承并发扬了孔⼦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的⼀代儒家宗师,对后世中国⽂化的影响全⾯⽽巨⼤。
孟⼦及其门⼈著有《孟⼦》⼀书。
下⾯就给⼤家分享下关于《孟⼦》的诗句,欢迎阅读!关于《孟⼦》的诗句篇⼀ 仁者爱⼈,有礼者敬⼈。
爱⼈者⼈恒爱之,敬⼈者⼈恒敬之。
——《孟⼦·离娄章句下·第⼆⼗⼋节》 虽有天下易⽣之物也,⼀⽇暴之,⼗⽇寒之。
未有能⽣者也。
——《孟⼦·告⼦章句上·第九节》 不挟长,不挟贵,不挟兄弟⽽友。
——《孟⼦·万章章句下·第三节》 夫⼈必⾃侮,然后⼈侮之;家必⾃毁,⽽后⼈毁之;国必⾃伐,⽽后⼈伐之。
——《孟⼦·离娄章句上·第⼋节》 为⾼必因丘陵,为下必因川泽。
——《孟⼦·离娄章句上·第⼀节》 说诗者,不以⽂害辞,不以辞害志。
以意逆志,是为得之。
——《孟⼦·万章章句上·第四节》 ⼈皆可以为尧舜。
——《孟⼦·告⼦章句下·第⼆节》 ⽆⽗⽆君,是禽兽也。
——《孟⼦·滕⽂公章句下·第九节》 惟顺于⽗母,可以解忧。
——《孟⼦·万章章句上·第⼀节》 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可乎?是以论其世也。
——《孟⼦·万章章句下·第⼋节》 ⼦路,⼈告之以有过则喜。
禹闻善⾔则拜。
——《孟⼦·公孙丑章句上·第⼋节》 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孟⼦·梁惠王章句下·第四节》 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
——《孟⼦·尽⼼章句上·第⼗四节》 ⽗⼦有亲,君⾂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孟⼦·滕⽂公章句上·第四节》 志,⽓之帅也。
——《孟⼦·公孙丑章句上·第⼆节》 胁肩谄笑,病于夏畦。
——《孟⼦·滕⽂公章句下·第七节》 ⼈不可以⽆耻,⽆耻之耻,⽆耻矣。
部编版九上语文一单元名著导读 《艾青诗选》 如何读诗【教案匹配版】
4.解读第二大意象“太阳” (1)阅读下面的诗,找出其中的意象。
初升的太阳/照在我们的头上/照在我 们的久久地低垂着/不曾抬起过的头上/太 阳照着我们的城市和村庄/照着我们的久久 地住着/屈服在不正的权力下的城市和村庄 /太阳照着我们的田野、河流和山峦/照着
我们的从很久以来/到处都蠕动着痛苦的灵 魂的/田野、河流和山峦……/今天/太阳 的炫目的光芒/把我们从绝望的睡眠里刺醒 了/也从那遮掩着无限痛苦的迷雾里/刺醒 了我们的城市和村庄/也从那隐蔽着无边忧 郁的烟雾里/刺醒了我们的田野,/河流
特点
代表作
投身于民族解放事 歌颂新时代 《黎明的通知》
业后,诗人的创作 和主旋律, 《新的年代冒着风
风格发生了很大的 具有象征和 雪来了》《树》
变化,诗风更为直
哲理意味的
《礁石》《启明星》 《给乌兰诺娃》
露,但创作深度和 咏物诗题材 《写在彩色纸条上
艺术质量不及从前
的诗》
时期
特点
代表作
1964年之后,诗人
这些修饰语让人耳目一新,和平常用语 不一样,听起来有些陌生,甚至不合逻辑。
作者在竭力避免使用现成的套话,正是 这种陌生的、不符合逻辑的、违反日常用语 的表达,匠心独运,内蕴却是饱满的、深邃 的,给读者以独特的审美体验。
4.创造性的比喻
说一说下列比喻有什么特点。
(1)昨天/我在世界上/用可怜的
期望/喂养我的日子/像那些未亡人/披
的写作完全停止
1978年,诗人“归 富有时代感和冲 《鱼化石》
来”,此后的创作 击力,诗句更为 《镜子》
尽显经历浩劫之后 从容和凝练,多 《光的赞歌》
生命的豁达与省思 警策之句
等
(三)作品风格 艾青是自由体新诗的代表诗人。早期诗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各课原文
《先诸子选读》第一单元《论语》选读一、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1 仪封人请见,曰:“君子之至于斯也,吾何尝不得见也。
”从者见之。
出曰:“二三子何患于丧乎?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
”(《论语·八佾》2长沮、桀溺耦而耕。
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
长沮曰:“夫执舆者为谁?”子路曰:“为孔丘。
”曰:“是鲁孔丘与?”曰:“是也。
”曰:“是知津矣!”问于桀溺。
桀溺曰:“子为谁?”曰:“为仲由。
”曰:“是鲁孔丘之徒与?”对曰:“然。
”曰:“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耰而不辍。
子路行以告。
夫子怃然曰:“鸟兽不可以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论语·微子》)3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以谏,来者犹可追。
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孔子下,欲与之言。
趋而辟之,不得与之言。
(《论语·微子》)4 子路从尔后,遇丈人,以杖荷蓧。
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植其杖而芸。
子路拱而立。
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
明曰,子路行以告。
子曰:“隐者也。
”使子路反见之。
至,则行矣。
子路曰:“不仕无义。
长幼之节,不可以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欲洁其身,而乱大伦。
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
道之不可以,已知之矣!”(《论语·微子》)5子路宿于石门。
晨门曰:“奚自?”子路曰:“自孔氏。
”曰:“是知其不可以而为之者与?”(《论语·宪问》)二、当仁,不让于师1叔武叔毁仲尼。
子贡曰:“无认为也!仲尼不可以毁也。
别人之贤者,丘陵也,犹可逾也;仲尼,日月也,无得而逾焉。
人虽欲自绝,其何伤于日月乎?常见其不知量也!”(《论语·子》)2子禽谓子贡曰:“子为恭也,仲尼岂贤于子乎?”子贡曰:“君子一言认为知,一言认为不知。
言不可以不慎也!夫子之不可以及也,犹天之不可以阶而升也。
《氓》2024年高考语文课内古诗文要点梳理与素材积累
《氓》知识梳理成语、文言实词、一词多义、挖空练习、作文素材等一、相关成语1.二三其德:二三,不专一。
形容三心二意。
2.夙兴夜寐:夙,早;兴,起来;寐,睡。
早起晚睡。
形容勤奋。
3.不待蓍龟:蓍龟,古时卜筮,用蓍草和龟甲,以卜吉凶。
不用占卜就能决定。
比喻事情是明摆着的,非常清楚。
4.信誓旦旦:信誓,表示诚意的誓言;旦旦,诚恳的样子。
誓言说得真实可信。
5.动辄得咎:辄,就。
咎,过失,罪过。
指动不动就受到指责或处分。
形容处境困难,常被人无理指责。
6.载笑载言:边笑边说话。
7.断壁残垣:意思是残存和坍塌了的墙壁。
形容残败的景象。
8.如汤沃雪:汤,热水。
沃,浇。
像热水浇在雪上。
比喻事情非常容易解决。
9.耽于逸乐:沉迷于安乐之中。
形容整日除了贪图享乐之外,无所事事。
10.峨峨汤汤:峨峨,高峻的样子;汤汤,急流的样子。
意思是乐声高亢奔放。
11.毫厘不爽:毫,细毛;发,头发;爽,差错。
形容一点不差。
12.言行不贰:犹言言行一致。
13.昊天罔极:原指天空广大无边,后比喻父母的恩德极大。
14.罔极之哀:感念旧人旧事的哀叹。
表示怀旧。
15.任劳任怨:不辞劳苦,不怕埋怨。
16.抚躬自问:意思是反躬自问,指自我反省。
17.白头偕老:意思是指夫妻感情和谐,共同生活直到老年。
也作“白头到老”、“白首偕老”。
18.总角之交:意思指童年时期就结交的朋友。
19.言笑晏晏:说说笑笑,和柔温顺。
二、文化常识1.《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记录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诗歌,是诗歌现实主义的源头。
共305篇,也称《诗三百》。
孔子曾概括《诗经》宗旨为“无邪”,并教育弟子读《诗经》以作为立言、立行的标准。
先秦诸子中,引用《诗经》者颇多,如孟子、荀子、墨子、庄子、韩非子等人在说理论证时,多引述《诗经》中的句子以增强说服力。
至汉武帝时,《诗经》被儒家奉为经典,成为《六经》及《五经》之一。
《诗经》是中国现实主义文学的起点,对中国的文学传统和民族特色的形成起到了重要作用。
夫子固拙于用大矣于是什么意思
夫子固拙于用大矣于是什么意思《孟子·尽心下》:“夫子固拙于用大矣,将入于罪,则如之何?”朱熹注:“夫子言性善而心固已觉察,以故不能免于罪耳。
”【注释】: 1。
拙:笨,不灵活,这里指反应迟钝。
2。
将:同“讲”。
3。
罪:罪过。
【翻译】:先生本来就不擅长使用权谋,一旦进了监狱,该怎么办呢?【原文】:孟子曰:“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
是尚友也,古之人有言曰:‘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
”【注释】: 1。
孔子说:“吟诵他们的诗歌,阅读他们的书籍,不了解作者可以吗?因为要讨论他所处的时代。
古人说过:‘吟诵他们的诗歌,阅读他们的书籍,不了解作者可以吗?’这是要讨论他所处的时代啊!” 2。
是:这个。
【翻译】:先生本来就不擅长使用权谋,一旦进了监狱,该怎么办呢?【原文】:孟子曰:“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
是尚友也,古之人有言曰:‘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
”【注释】: 1。
孔子说:“吟诵他们的诗歌,阅读他们的书籍,不了解作者可以吗?因为要讨论他所处的时代。
古人说过:‘吟诵他们的诗歌,阅读他们的书籍,不了解作者可以吗?’这是要讨论他所处的时代啊!” 2。
是:这个。
【翻译】:孟子说:“吟诵他们的诗歌,阅读他们的书籍,不了解作者可以吗?因为要讨论他所处的时代。
古人说过:‘吟诵他们的诗歌,阅读他们的书籍,不了解作者可以吗?’这是要讨论他所处的时代啊!”信近于义,言可复也。
恭近于礼,远耻辱也。
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诗》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小心谨慎地处理事情,就能接近义;态度严肃恭敬,就能远离耻辱。
借助于外力就不会失去自己的亲属,这也值得为他建立宗庙。
《诗经》说:‘谨慎、小心地应付,好像在深渊边上行走,好像踩在薄冰上面。
’态度庄重恭敬,就能够保持内心安定,这样才值得为他建立宗庙。
《诗经》说:‘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选修《《论语》《孟子》目录》选修《《论语》《孟子》目录》颂其诗,读其书测试题 2019.91,下列句子句式不同的一组是()A.于斯二者何先子将奚先 B.道之以政冉有、季路见于孔子C.君子哉若人甚矣吾衰也 D.曾是以为孝乎岁不我与2,选出下列各句加点字意义解释都正确的一项A.居其所(位置)而众星共之庶(众多)矣哉!B.使(让)民以时则将焉用彼相(宰相)矣C.小子鸣鼓而攻(攻打)之可也有若对曰:“盍 (何不) 彻乎?”D.如杀无道,以就(亲近)有道举善而教不能,则劝(劝导)3,选出对下列加点字的意义与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①于斯三者何先②丘也闻有国有家者③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④吾二臣者皆不欲也A.①②同,③④同 B.①②不同,③④不同C.①②同,③④不同 D.①②不同,③④同4,选出对下列加点字的意义与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①如杀无道,以就有道②使民以时③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④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A.①②同,③④同 B.①②不同,③④不同C.①②同,③④不同 D.①②不同,③④同5,阅读《子路从而后》章,完成相应的题目。
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蓧。
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
孰为夫子?”植其杖而芸。
子路拱而立。
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
明日,子路行以告。
子曰:“隐者也。
”使子路反见之。
至,则行矣。
子路曰:“不仕无义。
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欲洁其身,而乱大伦。
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遇丈人:(2)植其杖而芸:(3)欲洁其身:2、为什么说“欲洁其身”的做法是“乱大伦”?3、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1)明日,子路行以告。
(2)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6,阅读《阳货欲见孔子》章,完成相应的题目。
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归孔子豚。
孔子时其亡也,而往拜之,遇诸涂。
谓孔子曰:“来!予与尔言。
”曰:“怀其宝而迷其邦,可谓仁乎?”曰:“不可。
”“好从事而亟失时,可谓知乎?”曰:“不可。
”“日月逝矣,岁不我与。
”孔子曰:“诺,吾将仕矣。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
(1)归孔子豚:(2)可谓知乎:(3)遇诸涂:2、阳货想通过什么方法见到孔子?他见孔子的目的是为了什么?3、孔子很讨厌阳货,所以不想去见他,可是后来还是见了他,而且他还答应了阳货的要求,要去做官。
你是怎么看孔子的这一行为的?7,阅读下面文字,完成相应题目。
《百家讲坛》拉开了“文化妈妈”时代老愚“《于丹〈论语〉心得》签售一日过万册”,这个新闻近几日一直在我的脑海里盘旋,因为它不是个枯燥的阿拉伯数字。
签售当日,我路过中关村图书大厦,看见好多人绕着楼排队,起先以为是商场要大优惠,他们在抢购什么东西,走近才知道,原来是为了于丹女士讲孔子的签名售书。
冬天的风在他们身上肆意拍打着,蛇样的队伍却越来越宠大,从这样的人群旁边走过,心情颇为复杂。
央视《百家讲坛》火爆后,文化传承似乎找到了一条通向罗马的捷径。
本来是给闲人解闷的讲坛,成了普及经典文化的圣地。
一批嘴皮厉害的讲人次第登场,于此扬名立万,跻身学者兼畅销书作家的行列,名利双收。
自余秋雨开始,文化找到了他的“传教士”,“传教士”也先后找到了文化。
人们买名著经典,只是为了装点门面,并不就去如饥似渴地阅读,而要等待“传教士”的出现。
比如,刘心武之于《红楼梦》,易中天之于《三国演义》,孔庆东之于鲁迅著作。
从普及文化的角度看,这样的现象令人欣喜。
每一个讲解者都复活了一本书甚至一个领域,读者也经由他们的讲解,激起强烈的阅读经典的兴趣。
在一个精神无指向的时代,他们给出了一条文化传承之路。
一大批文化“传教士”的出现,改变了中国文化传播的方式。
我把讲解者称为“文化妈妈”,把这种传承方式命名为“文化妈妈”式--就是得有奶妈吃了文化之草,再挤出奶汁喂养嗷嗷待哺的文化学童。
“文化奶妈”出现的原因很复杂,但大致可以找到这么两条:一是长期与文化的隔离,大众阅读理解能力极度不滑,已经很难弄明白老祖宗的字意了。
这就需要人把文化通俗化,导入大众之耳。
二是缺乏耐心,渴求速成。
效率主导了人的生活,即使润物细无声的文化,也得服从这个硬道理。
我们已经没有时间体味先哲的精神,我们要的是结论,能让我们受用的东西。
因此,文化方便面大行其道。
在这样的时代,我们要放声赞美奶妈的功劳。
他们尽管不是最有水准的学者,不能给我们提供学术标杆,但他们以自己的方式,传达出中国文化的魅力,使百姓愿意亲近文化。
当国民阅读率持续走低的时候,有这样安慰国人的二手经典,当然不是坏事。
如果往深里思考,优虑也不少。
已经出版的种种解释,都是个人化的探究与心得,毫无疑问,都在放大或缩小原著的思想空间,甚至背离原著主旨,把读者引向理解的歧途。
在读者与经典之间,他们可能是桥梁,也可能是阻燃剂。
出版的一窝峰,使咀嚼式文化产品急速繁殖,读者越来越懒了。
由此造成的阅读依赖心理,将使名著远离人们,取椟还珠。
如果注意到《百家讲坛》的产业化运作方式,我们对其弊端就不能不加以警惕。
在我看来,“奶妈文化”商业化操作的后遗症非常明显:首先就是急功近利,以市场定选题定人选,完全工业化操作,把精微的理解纳入程式化的规范里,长此以往必将形成恶俗的风气。
其次,为了标新立异,对原著发挥离谱,靠过度解释吸引大众耳目。
三是庸俗化家常化,以探究人性做幌子,把历史拆解成逗乐子的庸俗段子。
提醒咂巴奶头的文化学童,你们吃的东西毕竟不是原汁,而是替代品,如果想弄明白中国文化的原味,一定要去啃原著啊!《论语》固然要看,但重在实行。
孔子塑造了中国人的特征和行为准则,昭示了礼乐调和的人生境界。
人之为人的奥秘皆在于此。
用心去读,用力实践,《论语》才有价值,否则就只是滑稽的装饰。
我们如果只是冲着某人的签名才会读孔子,孔子真的像艺术家金锋塑造的那样--要哭了。
(选自《中国青年报》2006年12月4日,有删改)1、对抢购“于丹女士讲孔子的签名售书”这种现象,作者有怎样复杂的心情?2、请简要阐释“文化方便面”的内涵。
从“文化方便面大行其道”这一现象,请分条概括这个时代有些人对中国文化的精神追求。
3、文章用“我们如果只是冲着某人的签名才去读孔子,孔子真的像艺术家金锋塑造的那样--要哭了”结尾,其意图是什么?4、综观全文,你如何看待“文化奶妈”这一人文科学领域的传承方式?请就作者的观点谈谈自己的看法。
8,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拜谒(yè)削(xiāo)足适履伺(cì)候喟(kuì)然长叹B.狙(zǔ)击蓦(mò)然回首窠(kē)臼揆(kuí)情度理C.纤(qiàn)绳横(héng)征暴敛佛龛(kān)焚膏继晷(guǐ)D.愤懑(mèi)量(liáng)体裁衣丰稔(niǎn)扶正祛(qū)邪9,下列四组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 )A.淋漓尽至待价而估匪夷所思弥天大谎B.标炳史册引咎辞职星罗棋布无稽之谈C.当仁不让大显身手顶礼膜拜万事亨通D.满腹经纶破釜沉舟高屋建瓴不卑不亢10,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①步入职场,眼前充满机遇和挑战,但也荆棘密布,对于涉世不深的年轻人,应当注意,“大礼不辞小让”并非很好的之道,许多日常生活中的细节会影响你的前程。
②调查人员在事故煤矿调查发现,事发之后,矿方转移尸体,原始记录,销毁有关证据,隐瞒事故不报。
③研究报告认为,目前发展中国家食品出口的市场壁垒主要有这几种:产品注册、出口文件问题及海关规范;SPS协议、技术壁垒;运输及搬运规范、投资与融资问题;国际贸易规范。
④但就在投机者几乎一致选择持有大量美元空头头寸之时,看涨日元的投资者必须警惕政府进行的可能性。
另外,一些相关技术指标增加了美元短暂向上调整的风险。
A.处事窜改妨害干涉B.处世窜改妨碍干涉C.处世篡改妨碍干预D.处事篡改妨害干预测试题答案1, B2, A【B使(役使,驱使),相(扶盲人走路的人);C攻(声讨,批判);D 劝(勤勉努力)】3, D【①量词,个、种、项;②…的人;③④名词后表停顿,不译】4, B【①连词,表目的,来;②介词,按照;③连词,表并列,并且;④连词,表目的,来】5, 1、(1)对老人的尊称(2)立(3)保存……的纯洁2、因为“欲洁其身”的人消极避世,缺乏对国家社会的责任心。
3、略6, 1、(1)馈赠(2)同“智”,智慧(3)相当于“之于”2、阳货想通过送孔子小猪的方法迫使孔子来见他,他见孔子的目的是劝孔子和自己联合,出来为他办事。
3、言之成理即可。
7, 1、对人们亲近文化感到欣慰(答出“在一个精神无指向的时代,他们给出了-条文化传承之路”也可);对看经典不是为了经典本身及其意义与价值,而是为名人的签名、名人的解读甚至只是为了装点门面而感到悲哀;对这种文化传承的产业化运作方式的批判。
2、文化快餐,缺少营养(方便面能充饥但营养不够,长期吃会营养不良;不阅读经典原著,就不能理解文化真正的内涵。
意思对即可) ;精神追求:(1)追求传统文化的通俗化;(2)追求传统文化的速成,只要结论和能受用的东西。
3、(1)作者为这些人接受这种快餐文化,装点门面感到悲哀;(2)作者意在对自己的观点做进一步的强调,使文章的主旨得以升华;(3)文章开头从于丹的签名售书写起,结尾又写到签名售书,首尾照应,使结构严谨。
4、作者对这一文化传承方式主要持否定的态度。
学生对作者的观点既可以肯定,也可以否定,言之成理即可。
8, C(A削xuē,B狙jū D丰稔rěn)9, A(A淋漓尽至-淋漓尽致待价而估-待价而沽;B标炳史册-彪炳史册;C全部正确;D满腹经伦-满腹经纶)10, C【解析】处事:处理问题,处理各种事务;处世:在社会上活动并与人交往。
窜改:改动文字;篡改:用作伪的手段,别有用心地改动或曲解(理论、政策等)。
妨害:损害,有害于;妨碍:阻碍,干扰。
干涉:强行过问或干预;干预:过问,干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