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闻秋风原文-翻译及赏析

合集下载

《始闻秋风》的练习题阅读答案及赏析

《始闻秋风》的练习题阅读答案及赏析

《始闻秋风》的练习题阅读答案及赏析这首《始闻秋风》不同于一般封建文人的“悲秋”之作,它是一首高亢的秋歌,表现了独特的美学观点和艺术创新的精神。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始闻秋风》的相关资料介绍,欢迎大家阅读。

《始闻秋风》原文唐代:刘禹锡昔看黄菊与君别,今听玄蝉我却回。

五夜飕飗枕前觉,一年颜状镜中来。

马思边草拳毛动,雕眄青云睡眼开。

天地肃清堪四望,为君扶病上高台。

《始闻秋风》练习题(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BDA.首联中的“我”可理解为有情的秋风,当她重返人间,就去寻找一年未见的“君”,也就是诗人,形象塑造可谓别出心裁。

B.“看黄菊”“听玄蝉”,诗人用秋日特有的风物点出了秋风去而复还的时令,也借助玄蝉表露了自己高洁自守的情怀。

C.颔联诗人从自己的角度来写,五更听到风声醒来,对镜感叹自己容貌之变化,和首联相接,仿佛是在畅叙别情。

D.颈联中,“雕”感受到秋风,睁开睡眼“眄青云”,诗人通过写“雕”畏惧秋风,侧面表现了秋风的神奇力量。

E.尾联中的“君”指秋风,而“扶病”二字则解释了“一年颜状镜中来”的原因,脉络清晰,结构严谨。

(2)有人评价此诗情感跌宕起伏,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1)BD(答对一项给2分,答对两项给5分)(B项“借助玄蝉表露了自己高洁自守的情怀”理解有误,诗人并无此意;D项“‘雕’畏惧秋风”错误,颈联是为了表现秋风能使马和雕长精神,赋予万物以活力,并无畏惧秋风之意。

)(2)①首联表露出诗人的欣喜之情.作者把秋风拟人化,通过秋风深情回忆去年与诗人作别,今又回到诗人身边,营造了一个奇妙而又情韵浓郁的意境,表达了诗人对秋风去而复还的欣喜之情.②颔联诗人感叹衰老.诗人听闻秋风又来,醒来之后,却在镜中看到自己容颜衰老,有秋风依旧人已老的怅惘.③后两联诗人却精神顿作.以“马思边草”“雕眄青云”比兴,引出诗人迎着秋风上高台,表现了诗人老而弥坚、倔强进取的精神品格.(答出一点给2分,其中“情感”1分,“简要分析”1分,意思对即可)《始闻秋风》赏析这首《始闻秋风》不同于一般封建文人的“悲秋”之作,它是一首高亢的秋歌,表现了独特的美学观点和艺术创新的精神。

刘禹锡《始闻秋风》阅读答案及译文

刘禹锡《始闻秋风》阅读答案及译文

刘禹锡《始闻秋风》阅读答案及译文刘禹锡《始闻秋风》阅读答案及译文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始闻秋风刘禹锡昔看黄菊与君别,今听玄蝉我却回。

五夜飕飗枕前觉,一年颜状镜中来。

马思边草拳毛动,雕眄青云睡眼开。

天地肃清堪四望,为君扶病上高台。

注:1.拳:弯曲。

2.眄:斜视。

(1)首联中的“君”是指_________________,“我”是指____________ _____,这两句主要运用了___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塑造形象,点题开篇。

(3分)(2)从后四句的描写看,诗歌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作简要分析。

(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3)请用自己的话简述这首诗的构思脉络。

(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9.(1)诗人秋风拟人 (每空1分)(2)表现了诗人倔强进取的精神(或:自强不息的壮志豪情)。

(1分)诗人心里渴望像骏马那样驰骋边陲,像大雕那样展翅云天,即使带病也要上高台感受秋天的天高气爽。

(2分)(3)首联从描写秋风入手,引出颔联诗人对自己衰老的感叹。

先抑后扬,以衬托颈联所抒发的老当益壮之豪情。

尾联作结,秋风中上高台翘首四望,“为君”二字照应开头。

整首诗脉络清晰,结构完整。

(4分)【诗歌赏析】这首《始闻秋风》不同于一般封建文人的“悲秋”之作,它是一首高亢的秋歌,表现了独特的美学观点和艺术创新的精神。

开头两句“昔看黄菊与君别,今听玄蝉我却回”,就别出心裁地创造了一个有知有情的形象──“我”,即诗题中的“秋风”,亦即“秋”的象征。

始闻秋风全文及解释

始闻秋风全文及解释

始闻秋风全文及解释
《始闻秋风》是唐代诗人刘禹锡创作的一首五言诗,全文如下:
始闻秋风
(唐)刘禹锡
昔看黄菊与君别,今听玄蝉我却回。

五夜飕飗枕前觉,一年颜状镜中来。

马思边草拳毛动,雕眄青云睡眼开。

天地肃清堪四望,为君扶病上高台。

解释:
“昔看黄菊与君别,今听玄蝉我却回。

”:诗人以物候的变化抒发时光流逝的感慨。

过去在菊花盛开时与秋天告别,现在听到蝉鸣又感知到秋天的到来。

黄菊和玄蝉都是秋天的象征,通过它们的交替,表现了时间的流转。

“五夜飕飗枕前觉,一年颜状镜中来。

”:“五夜”即夜晚,这里指深秋凉意渐浓,诗人夜晚卧榻时能感受到秋风的飕飗之声;“一年颜状镜中来”,则表达出岁月不居、年华易逝的感叹,诗人从镜子中看到自己因时光流逝而改变的容貌。

“马思边草拳毛动,雕眄青云睡眼开。

”:这两句采用比兴手法,借骏马思念草原、苍鹰展翅欲飞的形象,寓意诗人虽然身处病痛之中,但依然怀揣壮志豪情,渴望一展抱负。

“天地肃清堪四望,为君扶病上高台。

”:秋高气爽,天高地迥,正是登高远望的好时节。

尽管诗人身体抱恙,但他仍勉力登上高台,饱览天地间的壮丽景色,表达了其坚韧不屈的精神风貌和对生活、对事业的执着追求。

整首诗以秋风为线索,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象,寓言式地展现了诗人对于人生哲理和自身境遇的深刻思考,同时也透露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刘禹锡的诗及翻译

刘禹锡的诗及翻译

刘禹锡的诗及翻译本文是关于刘禹锡的文学文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唐朝彭城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刘禹锡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

唐朝诗人,有“诗豪”之称。

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

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

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

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刘禹锡的诗全集:《竹枝词》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刘禹锡。

其全文古诗如下: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晴。

【翻译】岸上杨柳青,江中风浪平,忽然传来岸上情郎那熟悉的唱歌声。

就像东边天空中有太阳,西边却细雨蒙蒙,说是无晴(情)吧,其实却有晴(情)。

《乌衣巷》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刘禹锡。

其全文古诗如下: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翻译】朱雀桥边冷落荒凉长满野草野花,乌衣巷口断壁残垣正是夕阳西斜。

晋代时王导谢安两家的堂前紫燕,而今筑巢却飞入寻常老百姓之家。

《望洞庭》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刘禹锡。

其全文古诗如下: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翻译】洞庭湖的湖水和秋天的月亮交相辉映,显得十分和谐。

潭面上没有一点风,就像一面未经磨拭的铜镜。

远望,洞庭湖的景色十分秀丽。

湖中那些君山就宛如白银盘上的一个小青螺。

《浪淘沙》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刘禹锡。

其全文古诗如下: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翻译】万里黄河弯弯曲曲挟带着泥沙,波涛滚滚如巨风掀簸来自天涯。

现在可以沿着黄河直上银河去,我们一起去寻访牛郎织女的家。

《秋词》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刘禹锡。

其全文古诗如下: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刘禹锡的《始闻秋风》赏析

刘禹锡的《始闻秋风》赏析

刘禹锡的《始闻秋风》赏析刘禹锡的《始闻秋风》赏析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知道一些经典的诗歌吧,诗歌是用高度凝练的语言,生动形象地表达作者丰富情感,集中反映社会生活并具有一定节奏和韵律的文学体裁。

那些被广泛运用的诗歌都是什么样子的呢?下面是店铺收集整理的刘禹锡的《始闻秋风》赏析,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亲近秋风,积健为雄——刘禹锡《始闻秋风》赏析昔看黄菊与君别,今听玄蝉我却回。

五夜飕飗枕前觉,一年颜状镜中来。

马思边草拳毛动,雕眄青云睡眼开。

天地肃清堪四望,为君扶病上高台。

“始闻秋风”,谓初秋时节刚听见秋风的声音。

诗人晚年多病,这大约是其晚年的作品。

首联用拟人化的手法,视“秋风”为老朋友,以“秋风”与“我”叙旧的口吻写道:去年看罢黄菊盛开,我与您离别;今日听到玄蝉咏唱,我又回转了来。

菊花在农历九月开放,九月是秋天的最后一个月;玄蝉即秋蝉,农历七月开时鸣叫,而七月则是秋天的第一个月。

“却回”,即返回。

奇特美妙的艺术构思,有“声”有“色”的文学语言,活画出了“秋风”与“我”的交情,将人们心目中那冷酷无情的“秋风”,写得温婉可人,充满了人情味。

诗人出手不凡。

颔联以下,转换为诗人的口吻。

“五夜”,泛指夜晚。

古代夜晚分五个时段,故称。

“飕飗”,风的象声词。

“枕前觉”,在枕上感知到。

扣题中的“闻”字。

“颜状”,面容。

又过了一年,面容当更显衰老。

而这变化因照镜而看出,故曰“镜中来”。

人当老去,对时光的流逝与年龄的增长特别敏感,这是人之常情。

但究竟是“人情老易悲”(杜甫诗句)还是“老当益壮”(汉马援语)却是常人与志士的区别。

颈联宕开一笔,不紧承上文以直抒其情,明言其志,而设置了两个动物意象:战马与大雕。

“边草”,边疆的草野。

“拳毛”,卷曲的鬣毛。

“雕”,鹰科猛禽。

“眄”(miǎn),斜视。

“青云”,指天空。

北方游牧民族的军队常在秋天南侵,故我汉族军队的战马到了秋天也鬣毛耸动,跃跃欲上战场。

秋季天高云淡,大地草木萧疏,禽兽不易隐藏,正是大雕猎食的绝好机会。

《始闻秋风》(刘禹锡)评析

《始闻秋风》(刘禹锡)评析

《始闻秋风》(刘禹锡)评析原文:《始闻秋风》刘禹锡昔看黄菊与君别,今听玄蝉我却回。

五夜飕飗枕前觉,一年颜状镜中来。

马思边草拳毛动,雕眄青云睡眼开。

天地肃清堪四望,为君扶病上高台。

评析:这首诗约作于开成元年(836)至会昌二年(842)之间,根据有二:其一,开成元年(836)秋,禹锡患足疾,此后一直疾病缠身。

本诗有“扶病”之句,与其身体状况符合。

其二,会昌元年(841)禹锡作《秋声赋》,其结尾与本诗之奋发不已的乐观精神颇为一致。

这首诗诗人一反过去文人悲秋的传统,唱出了昂扬的歌。

自宋玉吟出“悲哉秋之为气也”之句起,悲秋几成为诗赋吟秋的传统内容,秋风简直成了苦、寒、阴、冷的象征。

许多文人在失意困穷时,一提起秋风,往往离不开慨叹身世的凄凉,表达对生的哀怨和死的依恋。

刘禹锡这首《始闻秋风》反其意而用之。

一二句诗人代如通人意的秋风设辞:她深情地忆起去年观赏黄菊的时刻与诗人依依惜别,而今一听到秋蝉的鸣叫,便又回到诗人的身边来共话别情。

“君”是秋风称作者; “我”是秋风自称。

“看黄菊”、“听玄蝉”形象而准确地点明了秋风去而复还的时令。

不从审美主体的观感起笔而从审美客体的“感受”起笔,这一“反客为主”之法,巧妙地化悲为喜,化敌为友,化冰冷为清凉,将肃杀凄厉的秋风,化作了有知有情的天使的形象。

不仅让人体会出“始闻秋风”之义,紧紧扣题,而且让人清楚地看到秋风与诗人原是故旧,秋风对诗人很有感情。

这就极为含蓄而别致地表达了诗人对秋天的喜爱之情。

三、四两句是诗人自己的答辞。

诗人道:五更时分,一听到那久违的飕飗声,就知道是“你”回来了,一年不见,你还风韵依旧;再看看我自己,经一年的奔波劳苦,颜色已改,在镜中可以看出来。

“五夜”,把一夜分为五刻,即甲、乙、丙、丁、戊五夜,也就是五更。

“飕飗”,风声。

前一句正面点出“始闻”,后一句写由此生发的感慨。

这两句与一、二两句照应,构成一个和谐优美的诗的意境。

风声而由“枕前觉”得,将细腻的心理感受描绘得真实而有生活气息; “颜状”全来“镜中”,把诗人老病憔悴之态写得逼真而有诗味。

《始闻秋风》刘禹锡原文翻译及阅读答案

《始闻秋风》刘禹锡原文翻译及阅读答案

始闻秋风刘禹锡昔看黄菊与君别,今听玄蝉我却回。

五夜飕飗枕前觉,一年颜状镜中来。

马思边草拳毛动,雕眄青云睡眼开。

天地肃清堪四望,为君扶病上高台。

1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首诗开头两句运用拟人手法,形象而准确地点明了秋风去而复还的时令。

B.“五夜飕飗枕前觉”一句正面点题,从诗人自己的角度写了秋风的劲疾肃爽。

C.“一年颜状镜中来”欲扬先抑,是为了衬托诗人颜状虽衰,心如砥石的精神。

D.首尾两句都将秋风称为“君”,表达了作者对给万物带来生机的秋风的喜爱。

16.清代沈德潜评价这首诗歌“下半首英气勃发,少陵操管不过如是”(《唐诗别裁集》)。

结合相关诗句分析这首诗是如何体现出“英气勃发”的。

参考答案15.D D项,“首尾两句都将秋风称为‘君’”分析错误,首句中“君”指诗人,尾句中的“君”指秋风。

“天地肃清堪四望,为君扶病上高台”这里的迎秋风上高台,翘首四望的形象的寓意也就自在不言之中了。

“为君”二字照应开头,脉络清晰,结构完整。

16.①第三联运用了侧面描写,写骏马思念边塞秋草,昂起头,抖动蜷曲的毛;鸷雕睁开睡眼,顾盼着万里青云,显示出一种潜在的力量,似乎只要时机一到,骏马就可奔腾,鸷雕就可翱翔长空,侧面烘托了秋风给万物带来的勃发英气。

②第四联直抒胸臆,天地寥廓,我就是抱着衰病之躯也要登上高台,放眼四望,为“你”——胜过春色的秋光引吭高歌,作者直接表达出了他对秋的喜爱,更反映了诗人“老骥伏枥,壮心不已”的自强不息进取精神,体现出了作者的“英气勃发”。

【16题详解】本题考查把握诗歌的手法、主旨和情感态度的能力。

答题前先要基本读懂诗歌,然后分析诗歌营造的意境,还要结合诗题和注释进行分析,从而把握诗歌表达的情感。

本题需要结合具体诗句分析诗歌如何体现“英气勃发”的:①颈联“马思边草拳毛动,雕眄青云睡眼开。

”描写骏马思念边塞秋草,昂着头,抖动拳曲的毛,大雕睁开睡眼看万里青云。

从侧面显示出秋风给它们带来了虎虎生气,抒发了诗人不服老,想为国立功和积极进取的豪情。

初中语文文言文刘禹锡始闻秋风原文、译文及赏析【word版】.doc

初中语文文言文刘禹锡始闻秋风原文、译文及赏析【word版】.doc

刘禹锡《始闻秋风》原文、译文及赏析始闻秋风刘禹锡昔看黄菊与君别,今听玄蝉我却回。

五夜飕飗枕前觉,一年颜状镜中来。

马思边草拳毛动,雕眄青云睡眼开。

天地肃清堪四望,为君扶病上高台。

【译文】去年看菊花我和您告别,今年听到蝉叫我又返回。

五更的风声飕飗枕上觉,一年的颜状变化镜中来。

战马思念边草拳毛抖动,大雕顾盼青云睡眼睁开。

秋高气爽正好极目远望,我为您抱着病登上高台。

【注释】君:即秋风对作者的称谓。

玄蝉:即秋蝉,黑褐色。

我:秋风自称。

五夜:一夜分为五个更次,此指五更。

飕飗(sōuliú):风声。

颜状:容貌。

拳毛:攀曲的马毛。

雕:猛禽。

眄(miàn):斜视,一作“盼”。

肃清:形容秋气清爽明净。

扶病:带病。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公元836—842年之间。

唐武宗会昌元年(841),刘禹锡作《秋声赋》。

这篇赋的末尾说:“嗟乎!骥伏枥而已老,鹰在耩而有情。

聆朔风而心动,盼天籁而神惊。

力将痑兮足受绁,犹奋迅于秋声。

”这首诗中所表现出来的积极进取,奋发不已的乐观精神,与《秋声赋》颇为一致,可见这首诗的写作年代不会与《秋声赋》的写作年代太远。

公元836年秋天,作者刘禹锡患了足疾,此后一直疾病缠身。

这首诗中有“为君扶病上高台”之句,明写诗人有病,与这个时期诗人的健康状况颇符,说明这首诗断不会作于公元836年之前。

【鉴赏】这首《始闻秋风》不同于一般封建文人的“悲秋”之作,它是一首高亢的秋歌,表现了独特的美学观点和艺术创新的精神。

开头两句“昔看黄菊与君别,今听玄蝉我却回”,就别出心裁地创造了一个有知有情的形象──“我”,即诗题中的“秋风”,亦即“秋”的象征。

当她重返人间,就去寻找久别的“君”──也就是诗人。

她深情地回忆起去年观赏黄菊的时刻与诗人分别,而此刻一听到秋蝉的鸣叫,便又回到诗人的身边共话别情。

在这里诗人采取拟人手法,从对方着墨,生动地创造了一个奇妙的而又情韵浓郁的意境。

据《礼记·月令》,菊黄当在季秋,即秋去冬来之际;蝉鸣当在孟秋,即暑尽秋来之时。

刘禹锡《始闻秋风》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精选

刘禹锡《始闻秋风》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精选

始闻秋风刘禹锡昔看黄菊与君别,今听玄蝉我却回。

马思边草拳毛动,雕眄青云睡眼开。

天地肃清堪回望,为君扶病上高台。

这首?始闻秋风?不同于一般封建文人的“悲秋〞之作,它是一首高亢的秋歌,表现了独特的美学观点和艺术创新的精神。

开头两句“昔看黄菊与君别,今听玄蝉我却回〞,就别出心裁地创造了一个有知有情的形象──“我〞,即诗题中的“秋风〞,亦即“秋〞的象征。

当她重返人间,就去寻找久别的“君〞──也就是诗人。

她深情地回忆起去年欣赏黄菊的时刻与诗人分别,而此刻一听到秋蝉的鸣叫,便又回到诗人的身边共话别情。

在这里诗人采取拟人手法,从对方着墨,生动地创造了一个奇妙的而又情韵浓郁的意境。

据?礼记?月令?,菊黄当在季秋,即秋去冬来之际;蝉鸣当在孟秋,即暑尽秋来之时。

“看黄菊〞、“听玄蝉〞,形象而准确地点明了秋风去而复还的时令。

读到这里,颇有点儿秋风依旧人非旧的味道,然而颈联“马思边草拳毛动,雕眄青云睡眼开〞,用力一转,精神顿作。

到了尾联,由于有颈联“马思边草〞、“雕眄青云〞为比兴,这里的迎秋风上高台,翘首四望的形象的寓意也就自在不言之中了。

“为君〞二字照应开头,脉络清晰,结构完整。

“扶病〞二字暗扣第四句,写出一年颜状衰变的原因。

但是,尽管如此,豪情不减,犹上高台,这就更表现出他对秋的爱,更反映了诗人自强不息的意志。

可见前言“一年颜状镜中来〞,是欲扬先抑,是为了衬托出颜状虽衰,心如砥石的精神。

所以沈德潜说:“下半首英气勃发,少陵操管不过如是。

〞刘禹锡晚年写的这首?始闻秋风?所表现出来的那种跌宕雄健的风格和积极健康的美学趣味,正是诗人那种“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倔强进取精神和品格的艺术写照。

赏析二:首联“昔看黄菊与君别,今听玄蝉我却回〞,意思是说,昔日,在欣赏黄菊的时与“君〞分别;今天,听到秋蝉的鸣叫,又回到“君〞的身边。

“看黄菊〞点明了离别的时间。

“黄菊〞即秋菊。

这里代指秋季。

据?礼记?月令?,菊黄当在季秋,即秋去冬来之际。

始闻秋风翻译及赏析

始闻秋风翻译及赏析

始闻秋风翻译及赏析始闻秋风翻译及赏析古诗原文昔看黄菊与君别,今听玄蝉我却回。

五夜飕飗枕前觉,一年颜状镜中来。

马思边草拳毛动,雕眄青云睡眼开。

天地肃清堪四望,为君扶病上高台。

译文翻译去年看菊花我和您告别,今年听到蝉叫我又返回。

五更的风声飕飗枕上觉,一年的颜状变化镜中来。

战马思念边草拳毛抖动,大雕顾盼青云睡眼睁开。

秋高气爽正好极目远望,我为您抱着病登上高台。

注释解释君:即秋风对作者的称谓。

玄蝉:即秋蝉,黑褐色。

我:秋风自称。

五夜:一夜分为五个更次,此指五更。

飕飗(sōuliú):风声。

颜状:容貌。

拳毛:攀曲的马毛。

雕:猛禽。

眄(miàn):斜视,一作“盼”。

肃清:形容秋气清爽明净。

扶病:带病。

诗文赏析这首《始闻秋风》不同于一般封建文人的“悲秋”之作,它是一首高亢的秋歌,表现了独特的美学观点和艺术创新的.精神。

开头两句“昔看黄菊与君别,今听玄蝉我却回”,就别出心裁地创造了一个有知有情的形象──“我”,即诗题中的“秋风”,亦即“秋”的象征。

当她重返人间,就去寻找久别的“君”──也就是诗人。

她深情地回忆起去年观赏黄菊的时刻与诗人分别,而此刻一听到秋蝉的鸣叫,便又回到诗人的身边共话别情。

在这里诗人采取拟人手法,从对方着墨,生动地创造了一个奇妙的而又情韵浓郁的意境。

据《礼记·月令》,菊黄当在季秋,即秋去冬来之际;蝉鸣当在孟秋,即暑尽秋来之时。

“看黄菊”、“听玄蝉”,形象而准确地点明了秋风去而复还的时令。

颔联“五夜飕飗枕前觉,一年颜状镜中来”,是诗人从自己的角度来写。

诗人说:五更时分,凉风飕飕,一听到这熟悉的声音,就知道是“你”回来了,一年不见,“你”还是那么劲疾肃爽,而我那衰老的颜状却在镜中显现出来。

这前一句是正面点出“始闻秋风”,后一句是写由此而生发的感慨;和以上两句连读,仿佛是一段话别情的对话。

读到这里,颇有点儿秋风依旧人非旧的味道,然而颈联“马思边草拳毛动,雕眄青云睡眼开”,用力一转,精神顿作。

刘禹锡《始闻秋风》阅读答案及译文

刘禹锡《始闻秋风》阅读答案及译文

阅读下面这首,然后回答问题。

始闻秋风刘禹锡昔看黄菊与君别,今听玄蝉我却回。

五夜飕飗枕前觉,一年颜状镜中来。

马思边草拳毛动,雕眄青云睡眼开。

天地肃清堪四望,为君扶病上高台。

注:1.拳:弯曲。

2.眄:斜视。

(1)首联中的“君”是指_________________,“我”是指____________ _____,这两句主要运用了___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塑造形象,点题开篇。

(3分)(2)从后四句的描写看,诗歌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作简要分析。

(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请用自己的话简述这首诗的构思脉络。

(4分)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9.(1)诗人秋风拟人 (每空1分)(2)表现了诗人倔强进取的精神(或:自强不息的壮志豪情)。

(1分)诗人心里渴望像骏马那样驰骋边陲,像大雕那样展翅云天,即使带病也要上高台感受秋天的天高气爽。

(2分)(3)首联从描写秋风入手,引出颔联诗人对自己衰老的感叹。

先抑后扬,以衬托颈联所抒发的老当益壮之豪情。

尾联作结,秋风中上高台翘首四望,“为君”二字照应开头。

整首诗脉络清晰,结构完整。

(4分)【诗歌赏析】这首《始闻秋风》不同于一般封建文人的“悲秋”之作,它是一首高亢的秋歌,表现了独特的美学观点和艺术创新的精神。

开头两句“昔看黄菊与君别,今听玄蝉我却回”,就别出心裁地创造了一个有知有情的形象──“我”,即诗题中的“秋风”,亦即“秋”的象征。

当她重返人间,就去寻找久别的“君”──也就是诗人。

刘禹锡《始闻秋风》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

刘禹锡《始闻秋风》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

刘禹锡《始闻秋风》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本文是关于刘禹锡的文学文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原诗】:始闻秋风刘禹锡昔看黄菊与君别,今听玄蝉我却回。

马思边草拳毛动,雕眄青云睡眼开。

天地肃清堪回望,为君扶病上高台。

【注释】刘禹锡(772-842):字梦得,彭城(今江苏徐州)人。

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弟。

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

诗风受民歌影响,平易活泼,自然质朴。

【翻译】:去年欣赏黄菊的时刻与诗人你分别,而今一听到秋蝉的鸣叫,我便又回到了你的身边。

五更时分,凉风飕飕,一听到着熟悉的声音,就知道是“你”回来了,一年不见,“你”还是那么劲疾肃爽,而我那衰老的颜状却在镜中显现出来。

骏马思念边塞秋草,昂起头,抖动拳曲的毛;鸷雕睁开眼睛,顾盼着万里青云。

辽阔江天,山明水净,我就是抱着这衰病之躯,也要登上高台,放眼四望,为“你”――胜过春色的秋光引吭高歌!【赏析】:赏析一:这首《始闻秋风》不同于一般封建文人的“悲秋”之作,它是一首高亢的秋歌,表现了独特的美学观点和艺术创新的精神。

开头两句“昔看黄菊与君别,今听玄蝉我却回”,就别出心裁地创造了一个有知有情的形象──“我”,即诗题中的“秋风”,亦即“秋”的象征。

当她重返人间,就去寻找久别的“君”──也就是诗人。

她深情地回忆起去年观赏黄菊的时刻与诗人分别,而此刻一听到秋蝉的鸣叫,便又回到诗人的身边共话别情。

在这里诗人采取拟人手法,从对方着墨,生动地创造了一个奇妙的而又情韵浓郁的意境。

据《礼记?月令》,菊黄当在季秋,即秋去冬来之际;蝉鸣当在孟秋,即暑尽秋来之时。

“看黄菊”、“听玄蝉”,形象而准确地点明了秋风去而复还的时令。

读到这里,颇有点儿秋风依旧人非旧的味道,然而颈联“马思边草拳毛动,雕眄青云睡眼开”,用力一转,精神顿作。

到了尾联,由于有颈联“马思边草”、“雕眄青云”为比兴,这里的迎秋风上高台,翘首四望的形象的寓意也就自在不言之中了。

《始闻秋风》的赏析

《始闻秋风》的赏析

《始闻秋风》的赏析《始闻秋风》的赏析《始闻秋风》是唐代诗人刘禹锡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

这首诗首联是诗人为秋风代言。

下面是《始闻秋风》的赏析,请慢慢欣赏。

始闻秋风昔看黄菊与君别,今听玄蝉我却回。

五夜飕溜枕前觉,一夜颜妆镜中来。

马思边草拳毛动,雕眄青云睡眼开。

天地肃清堪开望,为君扶病上高台。

字词解释:君:即秋风对作者的称谓。

玄蝉:即秋蝉,黑褐色。

我:秋风自称。

五夜:一夜分为五个更次,此指五更。

飕飗(sōuliú):风声。

颜状:容貌。

拳毛:攀曲的马毛。

雕:猛禽。

眄(miàn):斜视,一作“盼”。

肃清:形容秋气清爽明净。

扶病:带病。

赏析:这首诗不同于一般封建文人的“悲秋”之作,这是一首高亢的秋歌,表现了独特的美学观点和艺术创新的精神。

首联“昔看黄菊与君别,今听玄蝉我却回”,就别出心裁地创造了一个有知有情的形象──“我”,即诗题中的“秋风”,亦即“秋”的.象征。

当她重返人间,就去久别的“君”──也就是诗人。

她深情地回忆起去年观赏黄菊的时刻与诗人分别,而此刻一听到秋蝉的鸣叫,便又回到诗人的身边共话别情。

在这里诗人采取拟人手法,从对方着墨,生动地创造了一个奇妙的而又情韵浓郁的意境。

据《礼记·月令》,菊黄当在季秋,即秋去冬来之际;蝉鸣当在孟秋,即暑尽秋来之时。

“看黄菊”、“听玄蝉”,形象而准确地点明了秋风去而复还的时令。

颔联“五夜飕飗枕前觉,一年颜状镜中来”,是诗人从自己的角度来写。

诗人说:五更时分,凉风飕飕,一听到这熟悉的声音,就知道是“你”回来了,一年不见,“你”还是那么劲疾肃爽,而我那衰老的颜状却在镜中显现出来。

这前一句是正面点出“始闻秋风”,后一句是写由此而生发的感慨;和上两句连读,仿佛是一段话别情的对话。

读到这里,颇有点儿秋风依旧人非旧的味道,然而颈联“马思边草拳毛动,雕眄青云睡眼开”,用力一转,精神顿作。

到了尾联,由于有颈联“马思边草”、“雕眄青云”为比兴,这里的迎秋风上高台,翘首四望的形象的寓意也就自在不言之中了。

刘禹锡《始闻秋风》原文翻译与赏析

刘禹锡《始闻秋风》原文翻译与赏析

刘禹锡《始闻秋风》原文翻译与赏析(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职场文书、合同协议、总结报告、演讲致辞、规章制度、自我鉴定、应急预案、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place documents, contract agreements, summary reports, speeches, rules and regulations, self-assessment, emergency plan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 summarie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essay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刘禹锡《始闻秋风》原文翻译与赏析刘禹锡《始闻秋风》原文翻译与赏析刘禹锡诗文俱佳,涉猎题材广泛,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韦应物、白居易合称三杰,并与白居易合称刘白,留下《陋室铭》《竹枝词》《杨柳枝词》《乌衣巷》等名篇。

《始闻秋风》刘禹锡唐诗鉴赏

《始闻秋风》刘禹锡唐诗鉴赏

《始闻秋风》刘禹锡唐诗鉴赏《始闻秋风》刘禹锡唐诗鉴赏昔看黄菊与君别,今听玄蝉我却回。

五夜飕飗枕前觉,一年颜状镜中来。

马思边草拳毛动,雕眄青云睡眼开。

天地肃清堪四望,为君扶病上高台。

刘禹锡诗鉴赏这首《始闻秋风》不同于一般封建文人的“悲秋”之作,它是一首激昂慷慨的秋歌,表现了独特的美学观点和艺术创新的精神。

开头两句“昔看黄菊与君别,今听玄蝉我却回”,就别出心裁地塑造了一个有知有情的形象——“我”,即诗题中的“秋风”,亦即“秋”的象征。

当她重返人间,就去寻找久别的“君”——也就是诗人。

她深情地回忆起去年观赏黄菊的时刻与诗人分别,而今一听到秋蝉的鸣叫,便又回到诗人的身边共话别情。

在这里诗人采取拟人手法,从对方着笔,营造了一个奇妙无比而又情韵浓郁的意境。

据《礼记·月令》,菊黄当在季秋,即秋去冬来之际;蝉鸣当在孟秋,即暑尽秋来之时。

“看黄菊”、“听玄蝉”,形象而准确地点明了秋风去而复还的时令。

颔联“五夜飕飗枕前觉,一年颜状镜中来”,是诗人从自己的角度落笔。

诗人说:五更时分,凉风飕飕,一听到这熟悉的.声音,就知道是“你”回来了,一年不见,“你”还是那么劲疾肃爽,而我那衰老的容颜却在镜中显现出来。

这前一句是正面点出“始闻秋风”,后一句是写由此而生发的感慨;和以上两句连读,仿佛是一段闲话别情的对白。

读到这里,颇有点儿秋风依旧人非旧的味道,然而颈联“马思边草拳毛动,雕眄青云睡眼开,陡然一转,精神顿作。

骏马思念边塞秋草,昂起头,抖动拳曲的毛;鸷雕睁开睡眼,顾盼着万里青云,这一“动”一“开”,极为传神地刻画出骏马、鸷雕那种“聆朔风而心动、眄天籁而神惊”的伟岸形象。

它不仅反映了它们内心的“思”和“盼”,还显示出一种潜藏的力量,似乎让人们感到,只要时机一到,它们就可以一展骥足,奔驰疆场;或展翅蓝天,搏击长空。

“朔风悲老骥,秋霜动鸷禽,..不因感时节,安能激壮心”,正是秋风使它们心动、神惊,是秋风给它们带来了虎虎生气。

刘禹锡的《始闻秋风》赏析

刘禹锡的《始闻秋风》赏析

刘禹锡的《始闻秋风》赏析亲近秋风,积健为雄——刘禹锡《始闻秋风》赏析昔看黄菊与君别,今听玄蝉我却回。

五夜飕飗枕前觉,一年颜状镜中来。

马思边草拳毛动,雕眄青云睡眼开。

天地肃清堪四望,为君扶病上高台。

“始闻秋风”,谓初秋时节刚听见秋风的声音。

诗人晚年多病,这大约是其晚年的作品。

首联用拟人化的手法,视“秋风”为老朋友,以“秋风”与“我”叙旧的口吻写道:去年看罢黄菊盛开,我与您离别;今日听到玄蝉咏唱,我又回转了来。

菊花在农历九月开放,九月是秋天的最后一个月;玄蝉即秋蝉,农历七月开时鸣叫,而七月则是秋天的第一个月。

“却回”,即返回。

奇特美妙的艺术构思,有“声”有“色”的文学语言,活画出了“秋风”与“我”的交情,将人们心目中那冷酷无情的“秋风”,写得温婉可人,充满了人情味。

诗人出手不凡。

颔联以下,转换为诗人的口吻。

“五夜”,泛指夜晚。

古代夜晚分五个时段,故称。

“飕飗”,风的象声词。

“枕前觉”,在枕上感知到。

扣题中的“闻”字。

“颜状”,面容。

又过了一年,面容当更显衰老。

而这变化因照镜而看出,故曰“镜中来”。

人当老去,对时光的流逝与年龄的增长特别敏感,这是人之常情。

但究竟是“人情老易悲”(杜甫诗句)还是“老当益壮”(汉马援语)却是常人与志士的区别。

颈联宕开一笔,不紧承上文以直抒其情,明言其志,而设置了两个动物意象:战马与大雕。

“边草”,边疆的草野。

“拳毛”,卷曲的鬣毛。

“雕”,鹰科猛禽。

“眄”(miǎn),斜视。

“青云”,指天空。

北方游牧民族的军队常在秋天南侵,故我汉族军队的战马到了秋天也鬣毛耸动,跃跃欲上战场。

秋季天高云淡,大地草木萧疏,禽兽不易隐藏,正是大雕猎食的绝好机会。

故大雕到了秋天也睁开眯着的眼睛,斜望天空,欲展翅翱翔,巡捕猎物。

二句不但意象新警,而且遣词精悍。

所采用的写作技巧,唤作“兴寄”。

“寄”者,寄托,诗人的豪情壮志,即寄托在这两个意象之中。

“兴”者,引发,诗人的自我形象,即由这两个意象引发出来。

《始闻秋风》刘禹锡唐诗鉴赏

《始闻秋风》刘禹锡唐诗鉴赏

《始闻秋风》刘禹锡唐诗鉴赏《始闻秋风》刘禹锡唐诗鉴赏昔看黄菊与君别,今听玄蝉我却回。

五夜飕飗枕前觉,一年颜状镜中来。

马思边草拳毛动,雕眄青云睡眼开。

天地肃清堪四望,为君扶病上高台。

刘禹锡诗鉴赏这首《始闻秋风》不同于一般封建文人的“悲秋”之作,它是一首激昂慷慨的秋歌,表现了独特的美学观点和艺术创新的精神。

开头两句“昔看黄菊与君别,今听玄蝉我却回”,就别出心裁地塑造了一个有知有情的形象——“我”,即诗题中的“秋风”,亦即“秋”的象征。

当她重返人间,就去寻找久别的“君”——也就是诗人。

她深情地回忆起去年观赏黄菊的时刻与诗人分别,而今一听到秋蝉的鸣叫,便又回到诗人的身边共话别情。

在这里诗人采取拟人手法,从对方着笔,营造了一个奇妙无比而又情韵浓郁的意境。

据《礼记·月令》,菊黄当在季秋,即秋去冬来之际;蝉鸣当在孟秋,即暑尽秋来之时。

“看黄菊”、“听玄蝉”,形象而准确地点明了秋风去而复还的时令。

颔联“五夜飕飗枕前觉,一年颜状镜中来”,是诗人从自己的角度落笔。

诗人说:五更时分,凉风飕飕,一听到这熟悉的.声音,就知道是“你”回来了,一年不见,“你”还是那么劲疾肃爽,而我那衰老的容颜却在镜中显现出来。

这前一句是正面点出“始闻秋风”,后一句是写由此而生发的感慨;和以上两句连读,仿佛是一段闲话别情的对白。

读到这里,颇有点儿秋风依旧人非旧的味道,然而颈联“马思边草拳毛动,雕眄青云睡眼开,陡然一转,精神顿作。

骏马思念边塞秋草,昂起头,抖动拳曲的毛;鸷雕睁开睡眼,顾盼着万里青云,这一“动”一“开”,极为传神地刻画出骏马、鸷雕那种“聆朔风而心动、眄天籁而神惊”的伟岸形象。

它不仅反映了它们内心的“思”和“盼”,还显示出一种潜藏的力量,似乎让人们感到,只要时机一到,它们就可以一展骥足,奔驰疆场;或展翅蓝天,搏击长空。

“朔风悲老骥,秋霜动鸷禽,..不因感时节,安能激壮心”,正是秋风使它们心动、神惊,是秋风给它们带来了虎虎生气。

词及释义推荐汇总始闻秋风唐刘禹锡昔看黄菊与君别今听玄蝉我却回

词及释义推荐汇总始闻秋风唐刘禹锡昔看黄菊与君别今听玄蝉我却回

始闻秋风唐刘禹锡一、词源解析1.始闻秋风:呼应了“始闻”和“秋风”两个词,表示刘禹锡首次感受到秋季的凉爽气息。

2.唐刘禹锡:刘禹锡,唐代文学家、政治家,有“唐宋八大家”之称,他的诗以绮丽豪放、词藻华丽闻名。

3.秋风:秋季的风,通常意味着季节变换和丰收,具有凉爽、清新的特点。

二、赏析刘禹锡的《始闻秋风词》以诗歌的形式,通过描写秋风凉爽的感觉,展示了作者对秋季的热爱和对仲秋佳节的期盼。

全词篇幅不长,却通过简洁明了的语言,传达出对秋天的赞美和思念之情。

词的前两句“始闻秋风唐刘禹锡,昔看黄菊与君别”,以“始闻秋风”开始,突出作者切身体验到秋天的到来。

紧接着,作者回忆起过去与朋友分别时看到的黄菊,表达了对往事的怀念。

这两句词意简练,语言流畅,让人感受到作者对秋天的喜悦和对友情的留恋之情。

接下来的两句“今听玄蝉我却回,烟霞世界更何如”,第三句以“今听玄蝉”开头,表达了“我”此时回到现实世界的感受。

第四句则以“烟霞世界更何如”结束,表达了“我”在现实世界中无法得到如诗如画的美景和快乐。

整个意境转折明显,通过对比表现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现实的无奈。

三、意境与感受这首词以秋风为线索,通过表现刘禹锡的体验和情感变化,展现了对过去的思念和对现实的不满。

通过在词中巧妙运用对比,刘禹锡把秋天的美景与人生的变迁相结合,使读者在欣赏秋风之美的同时,也不禁思考起人生的无常和错失。

此词通过对秋风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不如意的无奈。

秋风凉爽的感受使作者回忆起与友人的离别,以及过去的美好时光。

然而,现实的世界却让作者无法得到如诗如画的景象和内心的宁静。

作者通过诗意的描绘,唤起了读者对美好时光的向往和怀念之情。

四、现实意义刘禹锡的《始闻秋风词》虽然是一首古诗,但其中所蕴含的情感和思考在现实生活中依然有着重要的意义。

如今,人们生活在快节奏的社会中,难免会对过去的美好时光怀念,并感叹现实的不如意。

这首词提醒了我们要珍惜当下,追求内心真正的宁静和美好。

刘禹锡《始闻秋风》:秋风吹不走我的雄心壮志

刘禹锡《始闻秋风》:秋风吹不走我的雄心壮志

刘禹锡《始闻秋风》:秋风吹不走我的雄心壮志秋天,是一个容易使人伤感的季节。

从古至今,诗人们写的“悲秋”诗文不可胜数。

然而,唐代诗人刘禹锡却是一个例外,他在秋词中写道“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多么的意气风发。

公元836年,他患了足疾,此后一直疾病缠身,但他依然保有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在这期间,他写下了《始闻秋风》一诗,原文如下:昔看黄菊与君别,今听玄蝉我却回。

五夜飕飗枕前觉,一年颜状镜中来。

马思边草拳毛动,雕眄青云睡眼开。

天地肃清堪四望,为君扶病上高台。

“昔看黄菊与君别,今听玄蝉我却回”,去年在黄菊凋谢的时节与你分别,今年在秋蝉鸣叫的时候我又回来了。

据《礼记.月令》,菊花凋落在季秋,蝉鸣在孟秋。

在首联中,诗人以“黄菊”与“玄蝉”紧紧扣住了秋天的物候特点。

另外,诗人以“君”指自己,以“我”指秋风,发挥想象,从对面落笔,通过模拟秋风的口吻与自己对话,以拟人化的手法,瞬间拉近了自己与秋风的距离,表现了诗人对秋风的喜爱之情。

“五夜飕飗枕前觉,一年颜状镜中来”,五更夜里飕飗的寒风把我从梦中惊醒,这一年来容貌的变化在镜子中看得清清楚楚。

又是一年秋天,秋风始回,虽有凉意,但不至于寒冷。

但对诗人来说,五更的寒风竟能把他从梦中惊醒,这从侧面暗示出诗人每况愈下的身体状况。

被惊醒之后,诗人很难入睡,于是索性起床,对镜自照,发觉这一年来竟老去了很多。

在颔联中,诗人采用正侧结合的手法,写自己衰老的现实。

“马思边草拳毛动,雕眄青云睡眼开”,战马思念边塞的牧草而拳毛抖动,雕鹰顾盼青云而睁开睡眼。

在颈联中,诗人的笔触一转,由自身的衰老写到自己的雄心壮志。

但诗人并没有直接写自己的雄心壮志,而是连用两个比喻,以“马思边草拳毛动”比喻“老骥伏枥”的状态,以“雕眄青云睡眼开”比喻凌云壮志。

虽然又到了秋天,虽然自己已经衰老,但诗人却一直保持着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乐观精神。

“天地肃清堪四望,为君扶病上高台”,秋高气爽的天气,正适合极目远眺,我为你抱病登上高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始闻秋风原文|翻译及赏析
创作背
这首作于公元836 842年之间。

唐武宗会昌元年(841),刘禹锡作《秋声赋》。

这篇赋的末尾说:嗟乎!骥伏枥而已老,鹰在耩而有情。

聆朔而心动,盼天籁而神惊。

力将痑兮足受绁,犹奋迅于秋声。

这首诗中所表现出来的积极进取,奋发不已的乐观精神,与《秋声赋》颇为一致,可见这首诗的写作年代不会与《秋声赋》的写作年代太远。

公元836年,作者刘禹锡患了足疾,此后一直疾病缠身。

这首诗中有为君扶病上高台之句,明写有病,与这个时期诗人的健康状况颇符,说明这首诗断不会作于公元836年之前。

文学鉴赏
这首诗不同于一般封建文人的悲秋之作,这是一首高亢的秋歌,表现了独特的美学观点和艺术创新的精神。

首联昔看黄菊与君别,今听玄蝉我却回,就别出心裁地创造了一个有知有情的形象──我,即诗题中的秋风,亦即秋的象征。

当她重返人间,就去寻找久别的君──也就是诗人。

她深情地回忆起去年观赏黄菊的时刻与诗人分别,而此刻一听到秋蝉的鸣叫,便又回到诗人的身边共话别情。

在这里诗人采取拟人手法,从对方着墨,生动地创造了一个奇妙的而又情韵浓郁的意境。

据《月令》,菊
黄当在季秋,即秋去冬来之际;蝉鸣当在孟秋,即暑尽秋来之时。

看黄菊、听玄蝉,形象而准确地点明了秋风去而复还的时令。

颔联五夜飕飗枕前觉,一年颜状镜中来,是诗人从自己的角度来写。

诗人说:五更时分,凉风飕飕,一听到这熟悉的声音,就知道是你回来了,一年不见,你还是那么劲疾肃爽,而我那衰老的颜状却在镜中显现出来。

这前一句是正面点出始闻秋风,后一句是写由此而生发的感慨;和上两句连读,仿佛是一段话别情的对话。

读到这里,颇有点儿秋风依旧人非旧的味道,然而颈联马思边草拳毛动,雕眄青云睡眼开,用力一转,精神顿作。

到了尾联,由于有颈联马思边草、雕眄青云为比兴,这里的迎秋风上高台,翘首四望的形象的寓意也就自在不言之中了。

为君二字照应开头,脉络清晰,结构完整。

扶病二字暗扣第四句,写出一年颜状衰变的原因。

但是,尽管如此,豪情不减,犹上高台,这就更表现出他对秋的爱,更反映了诗人自强不息的意志。

可见前言一年颜状镜中来,是欲扬先抑,是为了衬托出颜状虽衰,心如砥石的精神。

作者刘禹锡晚年写的这首诗所表现出来的那种跌宕雄健的风格和积极健康的美学趣味,正是诗人那种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倔强进取精神和品格的艺术写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