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野在召唤》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田野在召唤》教学设计(通用3篇)

《田野在召唤》教学设计(通用3篇)

《田野在召唤》教学设计(通用3篇)《田野在召唤》篇1田野在召唤教学内容:学唱歌曲《田野在召唤》第一声部。

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歌曲《田野在召唤》,让学生初步体验各声部表现的丰富、和谐和音响效果和“鱼咬尾”式的旋律发展手法。

2.通过欣赏歌曲《田野在召唤》,引导学生从活泼动听的旋律和诗一般的语言中感受大自然美丽的山山水水,激发我们对大自然的热爱。

教学重点:1.复习巩固拍和拍的含义和强弱规律,并能根据拍号改变旋律;复习巩固8个唱名的音高音位。

2.指导学生划拍唱准节奏及旋律音高。

教学难点:通过按拍号为旋律划分小节,边拍强弱规律边视唱,来感受不同拍号的节拍感觉。

教具准备:电子琴、录音机。

教学过程:一、欣赏歌曲《田野在召唤》。

1.第一遍欣赏,让学生感受乐曲的情绪并用恰当的词汇和色彩表达心中的感受。

2.读歌词,听第二遍,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和美感。

3.完成课后练习。

4.听录音轻声哼唱。

二、学唱歌曲《田野在召唤》。

1.谈话导入:春游是大家都想的活动,因为能到大自然中去欣赏自然美。

你们知道意大利的少年是以怎样的心情去旅游?我们从意大利民歌《田野在召唤》中去感受一下。

2、聆听歌曲范唱:你感受到歌曲怎样的情绪?过去的低声部有什么特点?3.视谱,听教师范唱曲调。

(1)前8小节由两个乐句组成问:这两个曲调在节奏上有什么特点?在高声部哪里是“上行”的走向,表达了怎样的情绪?(2)学生自学第1—8小节曲调,教师巡视指导。

(3)教师指挥,学习前8小节。

(4)后8个小节也是由二个乐句组成,在曲调和节奏上有什么特点?(5)教师指导学生学唱后两个乐句的曲调,注意弱起拍的附点节奏。

(6)完整地唱全曲,注意小快板的速度,活泼的情绪唱好。

4.学唱歌曲。

(1) 用la来哼唱歌曲(2) 朗诵歌词,想象一下,歌词表达了怎样的情绪与情景。

(3)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轻声唱歌词,但速度与情绪依旧。

(4) 有感情地放声歌唱。

三、表演歌曲(创造与实践)。

分组讨论用什么手段与形式把歌曲表演得更精彩,再展示各组的创造成果,大家共同评价与表扬,(1) 画春天(2) 奏春天,用打击乐伴奏(3) 玩春天四、小结学习。

歌曲《田野在召唤》教案

歌曲《田野在召唤》教案

歌曲《田野在召唤》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感受美国乡村音乐的风格特点。

2. 学会演唱歌曲《田野在召唤》。

3.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热爱和表现力,提高音乐素养。

二、教学内容1. 歌曲《田野在召唤》的曲调、歌词及演唱技巧。

2. 美国乡村音乐的风格特点及代表人物。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学会演唱歌曲《田野在召唤》,了解美国乡村音乐的风格特点。

2. 教学难点:歌曲中的音准、节奏和演唱技巧。

四、教学方法1. 采用示范法、讲解法、练习法、互动法等教学方法。

2. 通过听、唱、析、练等环节,让学生深入了解和感受美国乡村音乐。

五、教学过程1. 导入:介绍美国乡村音乐的风格特点及代表人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教学:讲解歌曲《田野在召唤》的曲调、歌词及演唱技巧。

3. 示范演唱:教师示范演唱,学生跟随演唱。

4. 练习环节:针对歌曲中的音准、节奏进行练习,加强学生的演唱能力。

5. 互动环节:学生分组演唱,相互评价、交流学习心得。

6. 总结与拓展: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布置课后作业,拓展学生对乡村音乐的了解。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对歌曲《田野在召唤》的掌握程度,包括歌词、曲调和演唱技巧。

2. 评价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如互动环节的表现、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等。

3. 综合评价学生对美国乡村音乐的了解和欣赏能力。

七、教学资源1. 教学课件:包括歌曲《田野在召唤》的歌词、曲谱、图片等资料。

2. 音响设备:用于播放歌曲、示范演唱等。

3. 视频资料:介绍美国乡村音乐的代表人物和风格特点。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课时:介绍美国乡村音乐的风格特点及代表人物,讲解歌曲《田野在召唤》的曲调、歌词及演唱技巧。

2. 第二课时:示范演唱,学生跟随演唱,练习歌曲中的音准、节奏。

3. 第三课时:互动环节,学生分组演唱,相互评价、交流学习心得。

4. 第四课时: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布置课后作业,拓展学生对乡村音乐的了解。

《田野在召唤》教案

《田野在召唤》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田野在召唤》教案学科领域:语文年级:五年级课时:2课时作者:X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课文中所描绘的田野景象,理解作者对田野的热爱之情。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运用图片、视频等资源,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课文内容。

(3)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资源的情感。

(2)培养学生关心社会、关注农村发展的意识。

(3)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积极进取的精神。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学习生字词。

难点:体会作者对田野的热爱之情,联系实际生活,培养关爱大自然和农村发展的意识。

四、教学过程1. 课前准备:(1)准备课文原文及相关图片、视频资源。

(2)布置学生预习课文,提前掌握生字词。

2. 课堂导入:(1)利用图片、视频资源引入课题,激发学生兴趣。

(2)引导学生回顾农村生活的经历,唤起对田野的回忆。

3. 自主学习:(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

(2)学生通过查阅工具书或与同学讨论,解决生字词问题。

4. 合作学习:(1)分组讨论课文内容,总结田野的特点和作者的情感。

(2)每组选代表进行汇报,分享讨论成果。

5. 教师讲解:(1)针对学生的讨论成果,进行点评和讲解。

(2)重点讲解生字词的用法和课文中的难点。

6. 情感体验:(1)引导学生联系实际生活,谈谈对田野的感悟。

(2)学生分享自己的体验,培养关爱大自然和农村发展的意识。

7. 课堂小结:(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生字词的掌握。

(2)强调关爱大自然、关注农村发展的重要性。

8. 课后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以“我心中的田野”为主题,写一篇作文。

五、教学反思在课后对教学效果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田野在召唤》教案设计

《田野在召唤》教案设计

《田野在召唤》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体验农村生活,培养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尊重。

2. 通过观察和实践活动,提高学生对田野的认知和观察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沟通、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第一章:田野的召唤1. 了解田野的概念和作用。

2. 学习田野中的动植物及其生活习性。

第二章:农村生活的魅力1. 学习农村的生活方式和习俗。

2. 体验农村生活的乐趣和挑战。

第三章:田野调查与观察1. 学习田野调查的方法和技巧。

2. 进行田野观察实践活动。

第四章:田野环保意识1. 学习田野生态环境的保护知识。

2.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行动。

第五章:田野中的游戏与活动1. 学习田野游戏的方法和规则。

2. 参与田野活动,培养团队精神和沟通能力。

三、教学方法:1. 观察法:带领学生观察田野中的动植物,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

2. 实践法:让学生参与田野调查、环保活动和游戏,增强他们的实践经验。

3. 讨论法:引导学生讨论农村生活、田野观察的心得体会,提高他们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参与田野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 学生对田野知识和农村生活的认知程度。

3. 学生在团队协作和沟通中的表现。

五、教学资源:1. 田野调查工具:望远镜、笔记本、指南针等。

2. 环保教育材料:环保知识手册、环保宣传单等。

3. 田野游戏器材:绳子、圈圈、接力棒等。

六、教学活动设计:第六章:走进田野1. 组织学生参观附近的农村或田野,让他们亲身体验田野的美丽和农村的生活。

2. 学生分组进行田野调查,观察田野中的动植物,记录下自己的观察结果。

第七章:田野中的生态环境1. 邀请专家进行讲座,讲解田野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和保护方法。

2. 学生分组进行讨论,思考如何保护田野生态环境,并提出具体的建议。

第八章:田野游戏与团队建设1. 组织学生进行田野游戏,如捉迷藏、拔河等,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2. 学生分组进行团队建设活动,通过解决问题和完成任务,提高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

歌曲《田野在召唤》教案

歌曲《田野在召唤》教案

歌曲《田野在召唤》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体验歌曲《田野在召唤》所表达的主题和情感。

2.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和表现力,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水平。

3. 通过学习歌曲,让学生了解田野劳动的意义,培养他们的劳动观念和热爱劳动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歌曲《田野在召唤》的旋律、歌词及其表达的主题。

2. 教学难点:歌曲的高音部分及节奏的掌握。

三、教学准备1. 教学材料:歌曲《田野在召唤》乐谱、录音机、音响设备。

2. 教学环境:音乐教室。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播放歌曲《田野在召唤》,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风格和情感。

2. 讲解:教师讲解歌曲的背景、作者及歌词的含义,引导学生了解田野劳动的意义。

3. 学唱:教师带领学生学唱歌曲,注意指导学生掌握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4. 演练: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改进演唱技巧。

5. 展示:每组学生轮流演唱,教师点评并给予鼓励。

五、教学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歌曲。

2.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他们的集体荣誉感。

3. 结合课后作业,让学生回家后向家人分享所学歌曲,增进家庭感情,培养学生的家庭责任感。

六、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进行田野体验活动,让他们亲身体验农作物的种植和收获过程,增强对田野劳动的感悟。

2. 邀请农民代表来校讲述田野劳动的故事,让学生了解田野劳动的艰辛和价值。

3. 开展以“田野”为主题的绘画、写作和摄影比赛,鼓励学生用多种方式表达对田野的情感。

七、教学评价1. 学生对歌曲《田野在召唤》的掌握程度,包括旋律、歌词和演唱技巧。

2. 学生在田野体验活动中的表现,包括参与度、团队合作和感悟分享。

3. 学生对田野劳动的认知和态度,通过绘画、写作和摄影作品进行评价。

八、教学建议1. 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可以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使之更符合他们的年龄特点和学习能力。

幼儿园优质课-田野在召唤教案(精选4篇)

幼儿园优质课-田野在召唤教案(精选4篇)

田野在召唤教案(精选4篇)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

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以下是收集整理的田野在召唤教案(精选4篇),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田野在召唤教案1教学目标1、通过两个题材内容——“田野”、“雪橇”,一种表现形式——合唱(听与唱)的学习,让我们从中集中体验一个文化主题——对大自然的赞美,进一步激发我们对大自然的热爱与歌颂。

2、《田野在召唤》与《我们的田野》是同题材内容,但音乐从不同视角展示了中外少年儿童沐浴在大自然中所表现出的不同情绪:一个活泼,一个优美。

通过对作品的再创造与实践进一步加深了对音乐文化的理解。

教学重点用歌声表达歌曲欢快的情绪,能用恰当的力度表现歌曲情绪,唱好二声部。

教学难点旋律相同,不同的节奏。

教学过程一、导入与发声【阶段目标】选用歌曲中二声部的旋律进行视奏和视唱,创设情境同时解决合唱的音准问题。

1、用口风琴吹奏旋律2、视唱旋律3、双脚在地上交替打节奏,同时用象声词“踢踏”唱旋律,唱好连续休止符。

【设计意图】为二声部的演唱做铺垫,练习连续的八分休止符处的唱法。

初步感受歌曲的情绪。

二、学唱歌曲【阶段目标】解决演唱难点,分析歌曲、学会歌曲、唱好歌曲。

1、初听,看演示的谱例听范唱给歌曲分乐段。

2、出示谱例,视唱学习歌曲第一乐段,学生演唱可能出现的问题:“20304050”不容易唱好连续八分休止符的声断气连的弹跳感觉。

解决方式:①做一做拍皮球的动作,体会弹跳的感觉。

②双手叉腰,感觉小皮球跳到肚子上。

③用这种感觉唱乐谱。

④加上字唱一唱。

3、完整演唱第一乐段歌词,设计演唱力度。

学生演唱歌曲并画出这两句的旋律线。

通过直观的平行和上行的旋律线,给这两句话加上恰当的力度并演唱。

预设环节:学生根据以往别的学习经验,应该能够提出平行旋律用P,上行旋律用渐强。

如果学生说不出,教师可用范唱引导学生体会恰当的力度。

提示学生:注意气息支持、用清晰的吐字咬字表现歌曲的情感。

《田野在召唤》教案设计

《田野在召唤》教案设计

《田野在召唤》教案设计第一章:课程简介1.1 课程目标本课程旨在通过学习《田野在召唤》,使学生了解并体验到田野调查的魅力,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实践能力。

1.2 课程内容本课程将引导学生走进田野,观察田野中的生物和环境,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体验到田野调查的过程和方法。

第二章:田野调查的基本方法2.1 观察法教师将引导学生运用肉眼和辅助工具对田野中的生物和环境进行观察,记录下所见所闻。

2.2 访谈法学生将学会如何与田野中的人进行交流,获取更多关于田野的信息。

2.3 调查问卷法学生将设计并发放调查问卷,以了解田野中人们的生活状况和需求。

第三章:田野调查的实践操作3.1 确定调查主题学生将根据兴趣和需求,确定自己的调查主题。

3.2 制定调查计划学生将制定详细的调查计划,包括调查时间、地点、方法和步骤。

3.3 实施调查学生将在田野中进行实地调查,记录下所观察到的信息。

3.4 整理调查资料学生将整理调查过程中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数据分析。

4.2 汇报调查成果学生将在班级中汇报自己的调查成果,分享调查体验。

5.2 提出改进建议学生将针对自己的调查过程,提出改进建议,为今后的田野调查提供参考。

第六章:田野调查的伦理与规范6.1 介绍田野调查的伦理原则本章节将向学生介绍田野调查中应遵循的伦理原则,如尊重受访者的隐私和权利,保持客观和公正等。

6.2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具体案例,使学生理解伦理原则在田野调查中的重要性。

6.3 讨论与反思学生将就田野调查中的伦理问题进行讨论,并反思自己的调查行为是否符合伦理规范。

第七章:田野调查的数据分析7.1 数据分析的基本方法本章节将教授学生如何对田野调查得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包括频数统计、交叉分析等。

7.2 数据分析软件的使用学生将学习如何使用数据分析软件(如Excel、SPSS等)进行数据处理。

7.3 数据分析的实践操作学生将运用所学方法对实际调查数据进行分析,得出初步结论。

歌曲《田野在召唤》教案

歌曲《田野在召唤》教案

歌曲《田野在召唤》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欣赏歌曲《田野在召唤》,感受其优美的旋律和深刻的内涵。

2. 通过学习歌曲,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劳动的尊重。

3. 引导学生掌握歌曲的基本演唱技巧,提高音乐素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歌曲《田野在召唤》的旋律、歌词及其意义。

2. 教学难点:歌曲的演唱技巧和情感表达。

三、教学准备1. 教学材料:歌曲《田野在召唤》乐谱、教学课件。

2. 教学设备:音响设备、投影仪。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播放歌曲《田野在召唤》,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感。

2. 歌曲介绍:教师讲解歌曲的背景、作者及歌词含义。

3. 歌词解析:教师带领学生分析歌曲的歌词,理解其对大自然的赞美和对劳动的尊重。

4. 旋律学习:教师引导学生学习歌曲的旋律,注意音准、节奏和音色。

5. 演唱技巧指导:教师讲解歌曲的演唱技巧,如呼吸、共鸣、情感表达等。

6. 集体练习:学生跟随教师一起练习歌曲,加强合唱效果。

7. 分组练习: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8. 展示环节:学生代表上台演唱,展示学习成果。

9. 总结与评价:教师对学生的演唱进行点评,总结课堂教学。

五、课后作业1. 学生回家后自行练习歌曲《田野在召唤》,加强演唱技巧。

2. 家长签字确认,督促学生完成作业。

3. 教师定期检查作业完成情况,并对学生进行辅导。

六、教学策略1. 采用“示范法”:教师先进行歌曲演唱,为学生提供正确的示范。

2. 使用“分组练习法”: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3. 应用“互动教学法”:教师与学生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七、教学步骤1. 歌曲导入:教师播放《田野在召唤》歌曲,引导学生关注。

2. 歌曲解析:分析歌曲背景、作者、歌词意义及旋律特点。

3. 歌词学习:教师带领学生学习歌词,理解歌曲主题。

4. 旋律练习:教师引导学生练习歌曲旋律,注意音准与节奏。

5. 演唱技巧讲解:讲解呼吸、共鸣、情感表达等演唱技巧。

田野在召唤教学设计(优秀10篇)

田野在召唤教学设计(优秀10篇)

田野在召唤教学设计(优秀10篇)《田野在召唤》教学设计篇一教材内容人音版教材第十册第四课《田野在召唤》教材分析歌曲旋律前紧后松,曲调中的同音反复、半拍休止的运用,以及弱起节奏、附点节奏使音乐欢快活泼、富有动感。

第二声部配以恒拍节奏音型及“啦”的伴唱,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边走边唱的欢乐神情,与一乐段的平稳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是一首利于培养学生合唱兴趣,帮助学生建立合唱基本素养的优秀作品。

教学目标1.感受和表现歌曲《田野在召唤》富有动感、生机勃勃的音乐情绪,准确而有感情的演唱。

2.能够用自然、和谐、统一的声音演唱二声部歌曲,进一步提高合唱表现能力。

3.在体验合唱活动的特质与美感中感受春天的田园风光,热爱与歌颂大自然。

教学重点基本准确、完整、有感情地演唱各声部旋律。

教学难点声部的融合、音乐情绪的表达。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一)播放音乐,想象春天导言:春天是温暖的,是徐徐暖风带来的渴望,春天是幸福的,是绿叶带来的希望,让我们随着美妙的音乐走进春天!(二)发声练习柯尔文手势唱音阶。

(要求:在气息支持下,声音连贯流畅。

)(三)单音、音程模唱。

(要求:注意音准,声部和谐。

)5 5 5 5 │ i — ‖ 4 4 4 4 │6 —‖5 5 5 5 │ 3 — ‖ 4 4 4 4 │ 2 —‖(四)第二声部旋律模唱(要求:演唱时乐句连贯,音色柔和。

)(五)学生视谱并进行记忆演唱(六)师生互动二声部合唱1.学生唱第二声部,师唱一声部。

2.视谱演唱高声部旋律。

3.生生二声部合唱。

4.谈感受:这是一个怎样的春天?(柔和)(七)师生再互动二声部合唱1.旋律加法:师唱歌曲后半部分主旋律,学生唱主干音。

2.比较主旋律和主干音的演唱,谈感受:这又是一个怎样的春天?(充满生机)3.视谱学唱歌曲后半部分高低声部主旋律。

(要求:注意节奏、音准、情绪)4.生生二声部合唱。

【设计意图】通过想象春天,调整呼吸,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通过柯尔文手势,联觉记忆等方法学唱歌曲后半部分主旋律、主干音,巩固音准,为二声部合唱奠定基础。

第4课《田野在召唤》教案

第4课《田野在召唤》教案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注意到有些小组在讨论过程中过于热闹,导致讨论主题偏离。为了提高讨论的效率,我应该在分配任务时更加明确讨论的主题和目标,并在讨论过程中适时引导,确保每个小组都能围绕主题展开有深度的讨论。
最后,通过这次教学,我认识到在总结回顾环节,应该更加注重学生的反馈。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尽量在总结时留出更多时间让学生提问和表达自己的看法,以便了解他们对课堂内容的掌握程度。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如“你认为诗歌中的自然描绘与现实中的自然有什么不同?”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创作的小诗。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诗歌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我们加深了对诗歌表达自然美景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学会欣赏和创作诗歌。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田野在召唤》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有没有感受到过大自然的美丽和田野的呼?”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诗歌中田野的奥秘。
-在修辞手法的运用方面,教师可以举一些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更容易理解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如将“绿意盎然”比作春天里的生机勃勃,使学生明白拟人手法的表达效果。
-在情感体验与表达方面,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分享自己在大自然中的美好经历,帮助学生将诗歌中的情感与自己联系起来。
-在写作练习方面,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写作提示,如使用特定词语或修辞手法,指导学生进行创作,降低写作难度。

《田野在召唤》教案设计

《田野在召唤》教案设计

《田野在召唤》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田野的重要性,提高对农业和农村的认识。

2.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注农村发展的情感。

3. 引导学生学会观察、思考和表达,提高观察力和写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课文《田野在召唤》的内容简介和作者介绍。

2. 田野调查的方法和技巧。

3. 学生田野观察和实践的活动安排。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课文《田野在召唤》的内容理解和分析,田野调查的方法和技巧。

2. 难点:学生田野观察和实践的总结和表达。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课文内容和田野调查方法。

2. 实践法:学生进行田野观察和实践。

3. 讨论法:分组讨论田野观察的收获和感受。

五、教学准备1. 课文《田野在召唤》及相关资料。

2. 田野调查的工具和设备。

3. 学生分组安排和活动场地。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田野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田野,激发学生对田野的兴趣。

2. 课文学习:讲解课文《田野在召唤》,让学生了解田野的重要性,培养对农村发展的关注。

3. 田野调查方法讲解:教授田野调查的方法和技巧,为学生进行实地调查提供指导。

4. 田野观察实践:组织学生进行田野观察实践,让学生亲身体验田野的魅力。

5. 分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田野观察的收获和感受,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七、教学评价1. 学生田野观察报告的质量:评估学生在观察中的细心程度和观察成果的准确性。

2. 学生讨论参与度:评估学生在分组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

3. 学生对田野的认识和理解:通过提问或写作等方式评估学生对田野的认识和理解程度。

八、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参观农村发展项目,加深对农村发展的了解。

2. 邀请农民或农业专家进行讲座,分享农业知识和经验。

3. 开展田野绘画或摄影比赛,鼓励学生用艺术方式表达田野的魅力。

九、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效果,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教师也应关注学生的反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需求,不断改进教学内容和方法。

《田野在召唤》教案(通用10篇)

《田野在召唤》教案(通用10篇)

《田野在召唤》教案(通用10篇)《田野在召唤》教案(通用10篇)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

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田野在召唤》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田野在召唤》教案篇1教学目标:1、学唱歌曲《田野在召唤》,体验对大自然的赞美,感受歌曲活泼、欢快的情绪,进一步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与歌颂。

2、通过学唱歌曲,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演唱表现能力,使学生能够用自然、和谐、统一的声音演唱,同时使学生感受到田园歌曲的另一种风格———欢快、活泼。

教学重点:使学生能够用欢快、活泼的声音演唱歌曲《田野在召唤》。

教学难点:唱准歌曲中的弱起、反复跳跃记号、休止符教学方法:启发引导、视听结合法教具准备:琴、录音机、教学磁带等。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学生听《田野在召唤》音乐进教室,师生问好!二、发声练习1、模仿“春风”连贯、柔和的声音师:最近的天气可以说是春光明媚,春风拂面,非常的舒服!很适合去春游去远足,你们去过吗?(生:去过)同学们,那你们能用声音来模仿柔和的春风吗?看谁模仿的最像。

(生自由模仿)师:我们大家一起用“hu”来模仿春风的声音。

5---5-- -hu要求:同学们,春风是强的,还是弱的?(mp 中弱的力度表现)(1)教师弹琴用“hu”范唱旋律。

师:老师这里有一条旋律,我们模仿春风的声音唱一唱:4.3︱2 6–5.4 ︱3 5- 43︱2 3 4 5︱4.3 34 50 4.3︱Huhu hu Hu hu2 6- 5.4︱3 5- 43︱20 50 50 50 ︱3- - -‖Huhu师:请同学们随老师的范唱用动作来表现春风。

师:大家一起随着音乐来模仿春风的声音。

(2)唱好曲谱中的符点音符师:现在老师用两种方法来模仿春风的声音,同学们请听,哪一种能带给你风吹柳枝摆动的感觉。

师:你们知道为什么吗?是曲谱中的符点音符带给了我们动感,一起来唱一唱。

《田野在召唤》教案

《田野在召唤》教案

《田野在召唤》教案一、教学背景分析《田野在召唤》是一本以农村生活为题材的儿童文学读物,全书以一个小女孩乐乐在田野中的生活为主线,通过她和家人的日常生活和乐乐在田野中的种种经历,展现了田园生活的美好和丰富多彩的生活画面。

本书生动地展现了农村孩子们的纯真、天真和聪明,以及他们在与自然的互动中所收获的快乐与成长。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通过学习本书,学生将了解到农村生活的丰富多彩和农村孩子们的成长故事,增强对农村生活的了解和体会。

2. 能力目标通过本书的阅读,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激发学生的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家乡的感情。

3.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农村生活的丰富多彩以及农村孩子们的故事,增强学生对家乡的热爱和对农村生活的珍惜之情。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 阅读并理解《田野在召唤》的故事情节,分析故事中的主题和人物性格特点。

2. 学生通过本书的阅读,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用文字、图片等形式来表达他们对农村生活的认识和想象。

3. 让学生在本书的阅读过程中,对农村的生活和农村孩子们的成长故事产生情感共鸣,增强对农村生活的珍惜之情。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在小组中分工合作,共同阅读《田野在召唤》,并对书中的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等内容进行交流讨论。

2. 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引导学生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了解农村生活的丰富多彩,激发学生对农村的热爱和对农村生活的向往之情。

五、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农村生活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了解农村生活的丰富多彩,引发学生对农村生活的向往之情。

2. 学习过程(1)师生共同阅读《田野在召唤》,让学生了解故事的情节和人物性格等内容。

(2)小组讨论,学生在小组中互相交流自己对故事的理解和感受,分析故事中的主题和人物性格特点等内容。

(3)学生展示,每个小组派出一名代表,现场展示他们对故事的理解和感受,通过文字、图片等形式展示出来。

(4)学生表演,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的形式来表演故事中的片段,加深对故事的理解和感受。

《田野在召唤》教案设计

《田野在召唤》教案设计

《田野在召唤》教案设计第一章:课程简介1.1 课程目标让学生了解《田野在召唤》的主题和内容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理解能力引导学生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1.2 教学内容介绍《田野在召唤》的作者和背景简述故事情节和主要人物第二章:作者和背景知识2.1 作者简介介绍作者的生平事迹和创作风格引导学生了解作者对于自然的看法和态度2.2 背景知识介绍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和地理环境引导学生了解当时的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第三章:故事情节概述3.1 故事梗概概括故事的主要情节和事件引导学生关注故事中的转折点和冲突3.2 主要人物介绍故事中的主要人物及其性格特点引导学生分析人物的行为和动机第四章:阅读理解4.1 文本分析分段落阅读,引导学生理解故事情节的发展分析文本中的描写和对话,理解人物的心理和情感4.2 问题讨论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故事中的主题和意义引导学生关注故事中对于自然的描绘和人与自然的关系第五章:实践活动5.1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感受和理解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故事中的主题和人物5.2 写作练习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写一篇读后感或者故事梗概引导学生通过写作表达自己的思考和感受第六章:深入分析人物性格6.1 人物性格特点分析选择故事中的几位重要人物,分析他们的性格特点引导学生通过文中的描写和对话,深入了解人物性格6.2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位或多位人物,进行深入分析各小组分享讨论结果,互相交流,扩展对人物性格的理解第七章:主题探讨与思考7.1 主题分析引导学生思考故事传达的主要主题,如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农业劳动的意义等分析故事中如何体现这些主题,以及作者想要传达的信息7.2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思考故事中的主题对现实生活的启示和影响各小组分享讨论结果,展开全校范围内的主题探讨活动第八章:创意表达与写作8.1 创意写作练习布置以故事主题为基础的创意写作任务,如编写故事续写,或以故事为背景创作短剧等引导学生发挥想象,运用所学知识,创作具有个性的作品8.2 作品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写作成果,互相评价,提出改进意见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强调创意和表达的亮点,以及需要改进的地方第九章:拓展阅读与研究9.1 相关文学作品推荐向学生推荐与《田野在召唤》主题相关的其他文学作品引导学生阅读这些作品,进行比较和分析9.2 研究性学习学生选择一个与《田野在召唤》相关的话题,进行研究性学习第十章:总结与反思10.1 课程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门课程的主要学习内容,包括故事情节,人物性格,主题思考等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和体会10.2 反思与展望教师引导学生反思在学习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思考如何改进学习方法和策略学生展望未来的学习计划和目标,互相鼓励,共同进步第十一章:多元化评价11.1 学生自评学生根据自己在课程中的表现,进行自我评价要求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态度、参与程度以及收获11.2 同伴评价学生互相评价,交流彼此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和进步鼓励学生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改进建议第十二章:课堂教学反思12.1 教师教学反思教师总结课堂教学的经验和不足,如教学方法、课堂管理等方面思考如何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12.2 学生反馈学生向教师提供对课堂教学的反馈,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教师根据学生反馈,调整教学计划,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第十三章:家庭教育指导13.1 家长参与教师与家长沟通交流,让家长了解课程内容和教学目标鼓励家长在家中陪伴孩子阅读,共同探讨故事主题13.2 家庭教育建议教师向家长提供关于如何在家庭中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和思考能力的建议家长分享家庭教育心得,互相学习,共同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第十四章:课程延伸活动14.1 社会实践组织学生参加与农业、农村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如农场参观、农村体验等引导学生将课程中学到的知识和观念应用到实际生活中14.2 校园文化活动举办以《田野在召唤》为主题的校园文化活动,如朗读比赛、戏剧表演等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第十五章:课程总结与展望15.1 课程总结教师和学生共同总结整个课程的学习过程和成果回顾课程中的亮点和值得改进的地方15.2 展望未来教师和学生共同展望未来的学习目标和计划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教案设计的重点在于通过分阶段的阅读理解和分析,深入探讨《田野在召唤》的故事情节、人物性格和主题意义。

4.2.1田野在召唤(教案)

4.2.1田野在召唤(教案)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田野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生态系统是由生物和非生物因素相互作用形成的统一整体。田野生态系统是其中的一种类型,它是……(详细解释概念)。了解田野生态系统对我们认识自然、保护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这个案例展示了田野生态系统中食物链和食物网的实际应用,以及它们如何帮助我们理解生物间的相互关系。
-培养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的能力,如如何保护生态环境、节约资源等。
举例解释:
在讲解食物链和食物网时,教师可通过实际案例、互动游戏等方式,让学生了解能量在食物链中的传递规律,以及生物之间的捕食与被捕食关系。针对生物多样性的难点,教师可通过组织田野调查活动,让学生观察和记录动植物的特点,从而深入理解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田野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食物链和食物网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关注和爱护大自然。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其次,在新课讲授环节,我尽量用生动的语言和案例来解释抽象的概念,让学生更容易理解。但我也注意到,有些学生对食物链和食物网的理解仍不够深入。在以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关注这部分学生,通过设置更多具有操作性的实践活动,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这些知识点。
此外,学生小组讨论环节,大家在探讨田野生态系统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时,提出了很多有创意的想法。但在分享成果时,有些学生表达不够清晰。针对这个问题,我打算在接下来的教学中,多设置一些口语表达训练,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田野在召唤》音乐教案

《田野在召唤》音乐教案

《田野在召唤》音乐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体验《田野在召唤》这首歌曲的音乐特点和情感表达。

2.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和表现力,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水平。

3.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让学生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培养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田野在召唤》的旋律、节奏和歌词,能够用正确的姿势和表情演唱这首歌曲。

2. 教学难点:歌曲中的高音部分和节奏变化,以及如何表达歌曲的情感。

三、教学准备1. 教学材料:《田野在召唤》乐谱、录音机、音响设备、教学课件。

2. 教学环境:音乐教室,室内有足够的空间供学生活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播放《田野在召唤》的录音,让学生初步感受这首歌曲的风格和情感。

2. 讲解:教师讲解歌曲的背景、作者以及歌曲的特点,引导学生关注歌曲中的节奏和旋律。

3. 学唱:教师带领学生学习歌曲的旋律和歌词,重点讲解歌曲中的高音部分和节奏变化。

4. 练习: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发音和姿势不正确的地方。

5. 展示:每组选出一名代表进行演唱,其他学生进行评价。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熟练地演唱《田野在召唤》这首歌曲,掌握歌曲的旋律、节奏和歌词。

2. 学生能够用正确的姿势和表情演唱歌曲,表现出歌曲的情感。

3. 学生对大自然的美好有更深刻的感受,增强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六、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如何将《田野在召唤》的音乐元素应用到自己的创作中。

2. 邀请学生展示自己的创作作品,让大家一起分享和学习。

七、作业布置1. 让学生回家后,向家人分享《田野在召唤》这首歌曲,并尝试分析家人的反馈。

2. 布置一道练习题:请学生结合歌曲《田野在召唤》,谈谈自己对大自然的理解和保护意识。

八、课程总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田野在召唤》的音乐特点和情感表达。

2. 强调学生在家作业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关注和保护大自然。

歌曲田野在召唤的教学设计(精选4篇)

歌曲田野在召唤的教学设计(精选4篇)

歌曲田野在召唤的教学设计(精选4篇)歌曲《田野在召唤》的教学设计篇一1.学唱二声部合唱歌曲《田野在召唤》,感受歌曲活泼、欢快的情绪,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与歌颂。

2.通过合唱歌曲,初步培养学生的二声部合唱能力,使学生能够自然、和谐、统一的声音演唱,同时使学生感受到田园歌曲的另一种风格——欢快、活泼。

用欢快活泼的情绪演唱歌曲。

准备唱好这首歌曲的弱起小节、附点音符、休止符及正确运用反复跳跃记号等。

教学难点:初步尝试二声部合唱,体验声音的和谐与统一。

教具准备:钢琴、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

课件播放春景图片,感受明媚的春天。

二、寓教于乐。

在画面中初步感知歌曲旋律,走进春天美丽的田野。

再次感知歌曲,复习弱起小节。

学生跟随录音轻声哼唱歌曲,前半部分唱歌词,后半部分旋律模仿春风的声音“呼”来表现。

跟琴学习歌曲后半部分旋律。

完整演唱歌曲的一声部旋律,处理歌曲重点。

学习歌曲前半部分二声部旋律,解决难点。

再次完整聆听歌曲,感受合唱的效果。

三、创造表现让学生体验二声部旋律的特点,在春雨的情景中学习前半部分的二声部旋律。

学生尝试用声音感受春风春雨的二声部合唱,初步感知合唱效果。

进行歌曲前半部分的二声部练习。

有感情的完整演唱歌曲,处理歌曲。

前半部分用二声部表现,后半部分歌唱歌词。

四、完美结课。

教学反思:田野在召唤》是一首二声部合唱曲,歌曲节奏鲜明,旋律动听,给人以春的遐想,教的难度比较大,特别是低声部的学习。

在设计这一课时,我非常注重学生的倾听,在导入新课时,通过不同的教学方式,学生带着问题完整的。

聆听了四遍歌曲旋律,我想这是学生第一次直接唱高声部就成功的关键所在,所以听给学生学习歌曲带来了很大的帮助。

但在学习曲调的重点,还是放在学习低声部中的节奏音准上。

同学们平时演唱二声部的歌曲比较少,通过这次练习,发现他们慢慢喜欢上了二声部的演唱,并且也掌握了一定的演唱技巧,不过还是要多加强二声部的训练,培养他们聆听其他声部的能力。

《田野在召唤》教案

《田野在召唤》教案

《田野在召唤》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学习本课文,学生能够了解并掌握文章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子结构,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能力目标:通过本课文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推理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本课文的学习,引导学生感受自然的美好,关爱动植物,热爱大自然。

二、教学重难点2. 难点:引导学生理解并把握文章的深层含义,培养学生对自然的热爱。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美丽的田园风光图片或视频,让学生感受乡村的宁静和美丽,引发学生对自然的向往和热爱。

2. 学习新课(1)用图片或实物示范学习本课中的生词和句型,确保学生能够正确掌握。

(2)让学生跟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和语速。

(3)扩展阅读: 让学生围绕课文内容进行小组讨论,展开一些与大自然相关的话题,如保护环境、珍爱野生动物等。

3. 师生互动老师结合课文内容向学生提问,引导他们思考、分析和推理,培养他们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4. 总结概括通过复述课文内容和课文的相关学习点,让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设计1. 基本要求2. 内容安排3. 解题技巧学生在学习本课文的过程中,可以通过细心观察和分析,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进而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五、板书设计田野在召唤观察、分析、推理热爱大自然六、教学反思本教案旨在通过学习《田野在召唤》这篇课文,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推理能力,引导学生关爱大自然,热爱生活。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鼓励学生表达自己对大自然的感悟和情感,以此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并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认识到大自然的美好,懂得珍惜和保护生态环境,培养对自然的热爱和感恩之情。

《田野在召唤》音乐教案

《田野在召唤》音乐教案

《田野在召唤》音乐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体验《田野在召唤》这首歌曲的风格及情感表达。

2. 通过学唱这首歌曲,提高学生们的音乐审美能力和歌唱技巧。

3. 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激发他们对生活的热情。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学会《田野在召唤》的歌词,掌握歌曲的基本旋律。

2. 教学难点:歌曲中的高音部分和节奏变化。

三、教学准备1. 教学材料:乐谱、录音机、音响设备、教学课件。

2. 教学环境:音乐教室。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播放《田野在召唤》的录音,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感。

2. 教授:教师讲解歌曲的背景、作者及歌曲风格,引导学生理解歌曲的意义。

3. 演练:教师示范演唱歌曲,讲解歌曲中的高音部分和节奏变化,指导学生跟唱。

4. 练习: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发音和姿势不正确的地方。

5. 展示:每组选出一名代表进行演唱,其他学生进行评价。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能熟练地演唱《田野在召唤》这首歌曲。

2. 学生能够理解并体会歌曲所表达的情感。

3. 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情有明显的提高。

六、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创作,例如编写关于大自然的诗歌或故事,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2. 引导学生进行音乐欣赏,推荐类似风格的音乐作品,拓宽学生的音乐视野。

七、教学反思1. 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分析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

2. 针对不足之处,制定改进措施,以提高今后的教学质量。

八、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进行户外活动,如野外徒步、观察大自然等,让学生亲身体验大自然的魅力。

2. 结合课外活动,让学生将所学到的音乐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九、教学评价方法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音准确性、演唱技巧等方面。

2. 作品评价:评价学生创作的诗歌、故事等作品的创意和表达能力。

3. 综合评价:结合学生的课堂表现、作品质量和实践应用能力,对学生的音乐学习进行全面评价。

《田野在召唤》教案设计

《田野在召唤》教案设计

《田野在召唤》教案设计第一章:教案概述1.1 教学目标了解《田野在召唤》这篇文章的主题和内容。

提高阅读理解和分析能力。

培养对农业和农村生活的兴趣和认识。

1.2 教学重点掌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和观点。

分析文章的论证方法和语言特点。

1.3 教学难点理解文章中一些专业术语和概念。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写作能力。

1.4 教学准备准备文章的文本和相关的辅助材料。

准备黑板和投影仪等教学工具。

1.5 教学过程引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农村和农业的重要性。

阅读理解:学生自主阅读文章,回答相关问题。

讨论:学生分组讨论文章的观点和论证方法。

总结:教师总结文章的主要内容和观点。

第二章:文章分析和解读2.1 教学目标深入理解《田野在召唤》文章的主旨和论点。

分析文章的论证方法和逻辑结构。

2.2 教学重点分析文章的论点和论据。

理解文章的论证方法和逻辑关系。

2.3 教学难点理解文章中的一些深层次含义和隐喻。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

2.4 教学准备准备文章的文本和相关的辅助材料。

准备黑板和投影仪等教学工具。

2.5 教学过程引入:回顾上一章节的内容,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文章的深层次含义。

文本分析:学生分组分析文章的论点和论据,总结文章的论证方法和逻辑结构。

讨论:学生分组讨论文章的深层次含义和隐喻。

写作练习:学生根据文章的内容和论证方法,写一篇短文表达自己的观点。

第三章:案例研究和实践3.1 教学目标通过对相关案例的研究,加深对《田野在召唤》文章内容的理解。

培养学生实际操作和实践能力,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情境中。

3.2 教学重点研究相关案例,理解案例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培养学生实际操作和实践能力。

3.3 教学难点分析案例中的关键问题和解决方案的可行性。

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3.4 教学准备准备相关的案例研究和实践材料。

准备实践所需的工具和设备。

3.5 教学过程引入:引导学生思考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情境中的重要性。

案例研究:学生分组研究相关的案例,分析案例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田野在召唤》教学设计
课时目标:
1.在参与合唱的表演中,表达对大自然的赞美,进一步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成歌颂;
2.能够通过读谱的方式学唱歌曲,并能正确地参与合唱表演。

能主动对歌曲的处理提出自己的见解,准确把握自己的声部。

3.在参与歌曲的演唱中,感受意大利民歌的风格。

教材分析:
《田野在召唤》是一首曲调欢快的意大利民歌。

它以儿童天真活泼的语气表现了在充满生机的春天里孩子们出发去郊游、旅行时的欢乐心情,抒发了少年儿童对美好大自然的无比热爱之情。

歌曲由四个乐句组成,曲调中的同音反复和带切分音的节奏型的运用使得音乐欢快跳跃,极富有动感,加上第二声部配以固定节奏音型及“啦”的伴唱,形象生动地表现了一队郊游、旅行的儿童们在充满春意盎然的田野中边走边唱、欢声笑语的欢乐神情。

教学难点:
训练学生能准确地进行合唱,并能在参与合唱中用自己的歌声表达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教具准备:
钢琴、录音机、教学磁带、教学卡片、旋律卡片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 师生以歌声问好。

2. 老师向学生作自我介绍:老师姓温,谁能用老师的“姓”组一个词?
3. 生:温度、温暖、温柔、温和、温馨
4. 师:非常好!看来同学们的语文水平很高噢!那谁能告诉老师,在这几个词语中,哪一个是形容季节的呢?
5. 生:温暖
6. 师:谁用这个词语来说一句关于季节的话。

7. 生:我喜欢温暖的春天!
设计意图:一个良好的开端是上好一节课的前提,我设计师生以歌声问好,首先给了学生明确的提示:这是一节音乐课。

紧接着我以自己的姓氏让学生组词,以五年级学生的水平很轻易地就能说出很多词语,这个步骤会让学生与老师之间的距离一下就拉近了,让学生觉得我不仅是老师,更是他们的朋友,会让学生放松心情,为下面的教学打好感情基础;同时以“温暖”这个词语引出春天,为本节课的歌曲教学做了一个巧妙的导入。

二、游戏铺垫
1. 师:刚才同学们都说得很好,现在我们正处在温暖的春天,春天是百花盛开的季节,老师也喜欢种花,不过我种的花浇下的不是水而是音乐,所以我种的花开出来的都是音符花。

(老师出示四朵音符花:红、黄、紫、橙,每一朵上面分别写有一个音符:5135
2. 单音和声训练:学生先分别用唱名唱出四个音符,然后将学生分成四个组,一朵花代表一个组,先进行两个声部,然后三个,最后完成四个声部的和声演唱,老师以手势指挥学生的演唱。

3. 在唱名唱得比较稳定的基础上作“U”音的发声训练。

4. 音乐游戏:旋律的传递(以歌曲副歌部分的两个声部旋律作为传递的旋律)
继续分组比赛,从老师开始进行旋律的传递,凡是出现传递失误的则画一张哭脸。

开始只进行一条旋律的传递,学生能完成后则开始进行两条旋律的传递,即进行两个声部的旋律训练。

设计意图:这两个音乐活动都是在为下面歌曲的合唱教学作准备,第一个练习是选取了歌曲《田野在召唤》中两个声部的主音让学生感受其和声效果,但老师并未向学生作知识的讲解,只是让学生在参与音乐活动中去感受这四个主音构成的和声效果,这样既提高了学生学习和参与的热情,同时减低了学生的学习难度。

第二个游戏是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中声音的传递活动,在这个活动中老师选取的是歌曲第二乐段的两个声部的旋律,这两句旋律是歌曲的难点部分,旨在通过这个游戏活动能突破这个教学难点,为歌曲的合唱训练作好铺垫。

三、导入新课
1. 以春游为话题,和学生简单交流,引导学生重点谈谈郊游的心情是怎样的?
2. 师:同学们在春天都喜欢去郊游,那你们知道意大利的小朋友他们在春天会做什么呢?我们一起来听听这首意大利歌曲“田野在召唤”,仔细地听听,这首歌曲的演唱形式是什么?你感受到歌曲怎样的情绪?
3. 初听后师生作简短的讨论。

4. 再听范唱:配合挥拍动作感受歌曲的节拍、节奏特点。

设计意图:音乐是听觉的艺术,要让学生学好一首歌曲,首先要培养
他对这首歌曲的兴趣,而“听”是最直接的方法,“倾听倾听再倾听”,认真的聆听既能让学生对歌曲有一个初步的完整印象,优美的旋律又能培养起学生对歌曲的学习欲望。

四、学习新课
1. 按照刚才的分组,一朵花代表一个自学小组,每组选定一个学习小组长。

2. 音乐游戏竞赛:抢卡片
将歌曲第一声部的旋律分成四个乐句,分别写在四张旋律卡片上,将卡片零乱地贴在黑板上,老师分别弹奏每一乐句由组长抢听,谁最正确地抢到卡片,并能带领全组正确地唱出该乐句,则在该组的花后画一张笑脸。

3. 老师完整弹奏一遍旋律,每组组长按老师的弹奏将卡片有序地重新贴在黑板上。

(此时各组的同学都可以给自己的组长提示,让他们能正确完成)
4. 各小组分别演唱自己的旋律进行旋律接龙,再完整齐唱第一声部旋律。

5. 分析旋律的走向:哪些乐句是“平行”,哪些乐句是“上行”,表达了怎样的情绪?
6. 师在第一声部旋律下面对应贴出第二声部旋律,将学生分成两个声部进行旋律合唱训练。

设计意图:《音乐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和加强合唱教学,使学生感受多声部音乐的丰富表现力,尽早建立与他人合作演出的经验,培养群体意识及协调、合作能力,使他们在歌唱表现中享受到美的愉悦,受到美的熏陶。

”为了在这一节课里较好地完成这一要求,我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
设计了以上步骤,从一句一句地唱到完整地演唱,从一个声部的演唱再到合唱,以层层递进的方式降低了学生学习的难度,同时以小组竞赛的方法开展学习活动,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培养了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合作意识。

五、演唱歌曲
1. 再次聆听歌曲范唱,设问:歌曲是用什么样的力度在演唱?低声部表达了怎样的情绪与情感?(低声部就像是小朋友们轻快的脚步,在美丽的田野快乐地穿行)
2. 分声部填唱歌词。

老师注意及时调整学生演唱的声音、节奏及情绪。

3. 师生合作进行合唱的训练:老师首先和高声部的同学合作演唱,老师担任低声部,让低声部的同学注意倾听老师和高声部的合作。

4. 倾听了老师的的演唱后低声部加入开始进行两个声部的合唱训练。

注意控制学生的声音,尽量用轻柔的声音演唱。

在演唱中老师以手势提示学生注意音高。

5. 有感情地放声歌唱
师:请低声部的同学踏着轻快的步伐,和高声部的同学一起走进美丽的田野吧!
设计意图:结合新课程标准的思想理念,根据学校学生的特点,本着面向全体学生的发展,普及合唱艺术,从而让学生在合唱中感受音乐的魅力,培养学生的群体意识、合作能力等,加强班级合唱教学势在必行。

很多老师在实际教学中,对聆听的合唱歌曲还可以完成,
但对于演唱部分的合唱歌曲通常采用的都是只唱主声部的方法教学,从而避开了合唱的训练,降低教学难度,不能让学生在亲身地参与中去真
正体会合唱的艺术魅力。

其实只要老师的方法得当,还有一个最主要的就是从低段就开始培养学生的合唱意识,同时老师多和学生合作,参与到学生的合唱中,帮助学生克服合唱中的困难,合唱教学的很多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六、表演歌曲:创造与实践
1. 设问:歌曲中的“梯里通巴”是什么意思?结合歌曲上下的歌词想一想。

(快快来吧)
2. 设问:你能为歌曲的第二声部重新填词吗?让歌曲更加富有春天的温暖气息。

3. 继续按刚才的分组进行填词创作歌曲。

4. 分组展示各组的创作成果。

5. 评价与表扬。

设计意图:“新课标”对小学高段的创作教学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样的创作对五年级的学生而言是轻而易举的,在学生能有感情地演唱歌曲的前提下让他们进行歌曲的再创作,会加深他们对歌曲的印象,同时也提高了他们的即兴创作能力,让学生觉得音乐创作并不是一件太难的事情而乐于去参与其中,并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才能,同时让学生演唱自己的作品他们的情绪会更加热烈,在课堂的结束再一次掀起情感的高潮。

七、课堂小结
师:今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合作完成了这首欢快的意大利歌曲“田野在召唤”,在同学们美妙的歌声里我充分感受到了春天温暖的气息,更充
分感受到同学们对音乐的热爱之情,让我们再次唱响“田野在召唤”,在歌声里一起走进温暖的春天,走进美丽的大自然!
设计意图:简单的语言,让课堂首尾相连,前后照应。

从“温暖”这个词语引入教学,再走进“温暖的春天”。

再一次点题,让学生对课堂的教学内容记忆深刻,也再次激起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