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自然灾害与人类以洪灾为例其他素材 鲁教版必修1

合集下载

新鲁教版地理必修1《自然灾害与人类——以洪灾为例》优秀教案(重点资料).doc

新鲁教版地理必修1《自然灾害与人类——以洪灾为例》优秀教案(重点资料).doc

学校: 紫溪中学高中地理教案:第四单元第二节自然灾害与人类-----以洪灾为例一、教材分析《自然灾害与人类》是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四单元《从人地关系看资源与环境》第2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学习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影响、以洪灾为例掌握洪水与洪灾的联系,洪水形成的原因。

并且以此为基础学会分析其他相关的灾害。

本节内容是选修自然灾害与保护的基础,内容也比较简单一些。

学生易掌握。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了解自然灾害的概念、成因、类型及其危害;(2)认识、区别洪水和洪灾,并结合我国发生洪水和洪灾的实际事例,学会分析诱发洪水灾害的种种因素,寻求洪灾防治措施。

(3)认识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

2.能力目标:通过学生自学、读图,提高学生的地理语言准确表达能力、归纳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理性的灾害观和正确的资源观。

(2)让学生懂得趋利避害,使资源环境向着有利于人类的方向发展,增强防灾减灾意识。

三、教学重点难点(1)洪灾形成原因(2)洪灾的防治措施(3)我国洪灾频发的主要原因。

四、学情分析我们的学校的高一属于分层次教学,学生基础有差异。

对于基础好的学生来说老师多引导学生,深挖学生的思维。

对于其他层次一方面要有一定量的提示和补充,另外要注意学生回答问题时地理用词的准确性和严密性。

五、教学方法新授课教学基本环节: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情境导入、展示目标→合作探究、精讲点拨→反思总结、当堂检测→布置作业六、课前准备1.学生的学习准备:预习自然灾害与人类,搜集与地质灾害相关的各类2.教师的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备课(设计多种可能性)。

3.教学环境的设计和布置:室内教学,课前打开多媒体。

七、课时安排:1课时八、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展现教学目标导入新课:如果说在自然界中对人类有用的物质与能量我们把它称为自然资源,那么什么又是自然灾害呢?同学们能不能列举一些吗?学生举例:(出现问题:有的同学在这时就混销了自然现象与自然灾害.待在后面解决。

高中地理 4.2 自然灾害与人类以洪灾为例 地震的基础知识文字素材2 鲁教版必修1(2021年整理)

高中地理 4.2 自然灾害与人类以洪灾为例 地震的基础知识文字素材2 鲁教版必修1(2021年整理)

高中地理4.2 自然灾害与人类以洪灾为例地震的基础知识文字素材2 鲁教版必修1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高中地理4.2 自然灾害与人类以洪灾为例地震的基础知识文字素材2 鲁教版必修1)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高中地理4.2 自然灾害与人类以洪灾为例地震的基础知识文字素材2 鲁教版必修1的全部内容。

4.2自然灾害与人类以洪灾为例地震的基础知识1. 什么是地震?地震是由于地壳运动引起的.在地壳中刚性岩石受到不同方向的挤压,发生岩石破裂,导致地面的震动,这就是地震。

2. 地震波地震波是地震发生时由震源地方的岩石破裂产生的弹性波,它可在地球内部和地球表面传播。

地震时,同时从震源发出两种类型的地震波:纵波、横波。

纵波速度比横波速度大,所以地震时,人们先感到上下颠,然后水平晃。

横波的振动很强烈,它是引起建筑物破坏的重要原因.3。

地震等级的划分地震等级是用来表示地震大小的单位,它根据地震时地面及建筑物受影响和破坏的程度(即地震烈度)进行划分。

因此,谈论地震等级就必须与地震烈度联系在一起。

目前,尽管全球对地震的分级有大体相同的标准,但涉及到具体国家时还会略有不同。

下面列出我国关于地震烈度和地震等级的划分表,使网友对震级有个更为理性的认识。

中国地震烈度简表烈度现象Ⅰ度无感,仅仪器能记录到Ⅱ度个别敏感的人在完全静止中有感Ⅲ度室内少数人在静止中有感,悬挂物轻微摆动Ⅳ度室内大多数人,室外少数人有感,悬挂物摆动,不稳器皿作响Ⅴ度室外大多数人有感,家畜不宁,门窗作响,墙壁表面出现裂纹Ⅵ度人站立不稳,家畜外逃,器皿翻落,简陋棚舍损坏,陡坎滑坡Ⅶ度房屋轻微损坏,牌坊、烟囱损坏,地表出现裂缝及喷沙冒水Ⅷ度房屋多有损坏,少数破坏路基塌方,地下管道破裂。

高中地理 4.2 自然灾害与人类以洪灾为例文字素材4 鲁教版必修1

高中地理 4.2 自然灾害与人类以洪灾为例文字素材4 鲁教版必修1

4.2自然灾害与人类以洪灾为例地震为什么多发生在夜间
地震的危害不仅在于突发性强,而且大多出现在夜间,甚至在深更半夜人们熟睡时突然降临。

例如:
1906年4月12日,美国旧金山8.3级大地震,发生在清晨5点12分;
1906年5月22日,智利发生的20世纪最大的8.9级地震,是在日落后的19点11分;
1976年7月28日,我国唐山7.8级大地震,发生在凌晨3点42分;
1995年1月17日,日本神户大地震,发生在清晨5点46分;
据统计,1985年我国境内共发生25次5级以上的地震,竟有20次发生在日落以后的19点至次日凌晨6点之间,占总数的80%。

大家知道,月球的引力可引起海洋潮汐现象,这种变化并不限于海水,固体地壳也同样可以发生潮汐,只是我们一般很难发现而已。

用精密仪器测量则可以发现,在月球的引力作用下,固体地壳也可以有 0.5米左右的潮汐振幅。

地震虽然是地球内部运动的反映,但有时当它蓄势待发而未发时,月球引力所产生的固体潮便起了一触即发的作用,使积蓄已久的地震能量一下子迸发出来。

地震不仅多发生在夜间,而且还常发生在农历初一、十五月相为朔望的时刻。

这也是因为在朔望前后,月球的引力潮汐会达到较大值的缘故。

如1995年日本神户地震正是农历十七,1993年9月30日印度地震正是农历八月十五中秋佳节时发生,1976年7月28日唐山地震,则是农历七月初二。

1990年2月10日凌晨1点57分,太仓5.1级地震,正是发生在农历正月十五的元宵佳节。

1。

高中地理4.2自然灾害与人类以洪灾为例洪涝灾害文本素材鲁教版必修1

高中地理4.2自然灾害与人类以洪灾为例洪涝灾害文本素材鲁教版必修1

自然灾害(1)、洪涝灾害①我国典型地区:东北;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淮河流域;珠江流域等②产生的原因:自然原因:(气候)a降水持续时间长,降水集中(如长江流域的梅雨天气);b夏季风的强弱变化(副高强:南旱北涝;副高弱:南涝北旱);c台风的影响;d厄尔尼若现象(水文水系)e缺少天然的入海河道(淮河);f水系支流多(扇形水系、树枝状水系),汇水集中;g河道弯曲(荆江河段)。

(地形)h地势低洼(海河、珠江); 人为原因:a 滥砍滥伐,造成水土流失加剧,河床抬升;b围湖造田;c不合理水利工程建设(渭河流域)③治理措施:a中上游植树造林,建设防护林体系;b退耕还湖;c中上游修建水利工程;d裁弯取直,加固大堤;e开挖入海河道(淮河);f修建分洪蓄洪区;g建立洪水预报预警系统等.( 上游:治理原则是调洪,做法是修水库、植树造林;中游:治理原则是分洪、蓄洪,做法是修水库,修建分洪、蓄洪工程;下游:治理原则是泄洪、束水,做法是加固大堤,清淤疏浚河道,开挖河道)(2)、沙尘暴现象①我国典型地区:西北;华北地区②产生的原因:自然原因:a气候干旱,降水少;b快行冷锋天气影响,春季大风日数多;c地表植被稀少等; 人为原因:a过度放牧、过度樵采、过度开垦,破坏植被;b不合理的耕作制度(轮荒);c开矿.③治理措施:a制定草场保护的法律、法规,加强管理;b控制载畜量;c营造“三北防护林;d退耕还林、还牧;e建设人工草场,推广轮牧;f禁止采伐发菜等(3)、地震①我国典型地区:东部沿海;西南、西北地区②形成原因: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活动剧烈;断层发育。

造成重大人员和财产损失的原因可能有:震级大,破坏性大;震中附近城市分布多,人口集中;经济发达;浅源地震;发生的时间可能在夜间;诱发其他灾害等③减轻灾害的措施:积极开展防灾、减灾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环保和减灾意识;建立灾害监测预报体系;加强地质灾害的管理,建立健全减灾工作的政策法规体系;提高建筑物的抗震强度;植树造林,建立防护林体系;加强国际合作等。

高中地理《自然灾害与人类——以洪灾为例》教案1 鲁教版必修1

高中地理《自然灾害与人类——以洪灾为例》教案1 鲁教版必修1
⑵间接危害:会造成水、电力、交通、能源供应中断,以及城乡商业活动的停止和生活秩序的紊乱。
洪水的形成
洪水致灾有两个基本条件
对人类造成损害
1.洪水的形成
⑴气候原因:
强降水、冰雪融化、冰凌堵塞河道可以形成洪水。
⑵地质原因:
滑坡、泥石流堵塞河道可以形成洪水.
⑶堤坝溃决:
自然或人为因素导致的
⑷河流的特征:
如河流汇水速度大于排水速度时就形成洪水.
§4-2自然灾害与人类
——以洪灾为例
阅读P87图及文字部分,思考:什么是自然灾害?对人类影响较大的自然灾害有哪些?
一.认识洪水和洪灾
1洪水和洪灾
洪水是河流水位超过河滩地面出现的溢流现象。
洪水溢出或冲垮河岸、湖岸,对人类生主和生活带来损害就形成洪灾。
2.洪灾的危害:
⑴直接危害:冲毁房屋、道路和桥梁,淹没农田、村镇和工厂,以及人畜伤亡,有时甚至会引起瘟疫和传染病的爆发。
四.洪灾的防治措施
阅读课文思考:洪灾的防御措施有哪几种?
1.做好洪水的监测和预工作。
2.采取相应防洪措施。
工程措施
非工程措施
活动:指导学生读图4-2-4,分析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有哪些?形成原因是什么?如何减灾?
课题
§4.2自然灾害与人类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洪水与洪灾的区别与联系
2、洪水与洪灾的成因
3、洪灾的防御措施
能力目标
1、掌握洪水和洪灾的区别
2、用列表的方式来表示洪水与洪灾的联系
重点难点
1、洪水与洪灾的成因2、洪水和洪灾的区别
环节
个人备课过程
集体备课过程




新课

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四单元第2节《自然灾害与人类——以洪灾为例》优质课件)(共23张PPT)

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四单元第2节《自然灾害与人类——以洪灾为例》优质课件)(共23张PPT)
1.围湖造田;2.破坏植被;3.建筑物占据河道
2.下列措施中,哪些适合在淮河流域治理中 实施:① ③ ④ ①开挖入海水道 ②防止凌汛泛滥 ③上游植树造林 ④利用中下游洼地, 修建蓄洪工程
☺考点快递:结合实例,简述自然灾害(旱涝、台
风、寒潮、地震)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
课堂检测:
1.与河流流域的汇水速度无关的是
影响排水速度的因素: 河谷的顺直程度:河谷越 顺直 ,排水越快。 河道通畅程度:河道越 通畅 ,排水越快。 纵向坡度;坡度越 大 ,排水越快。
人为原因:
(1)破坏植被:导致流域汇水速度加快,加剧 水土流失和河道淤积,使河流水位升高,河 床坡度减小。 (2)围湖造田:使湖泊对洪水的调节作用减弱。
(3)建筑物占据河道:降低了河道排水的速 度
淮河流域地处我国南北气候过渡带,降水时空分布不 均匀。年降雨量的 50%~80%集中在每年的6—9月份。 洪涝灾害主要是由暴雨造成的,如1931年、 1954年、 1991年以及2003年的全流域性大水,都是由暴雨引起 的。
淮河千流全长1 000千米,总落差约200米,平均比降 小,尤其是中游许多河段,河道弯曲狭窄,泄水不畅。 一旦上游及支流洪水迅猛地汇集在一起,极易在中下游 地区造成洪涝灾害。
(D)
A.滑坡-台风-雷暴
B.火山喷发-地面沉降-全球
气候变暖
C.水土流失-山洪暴发-海啸 D.地震-山崩-泥石流
7.读“我国洪涝灾害多发地区图”,回答问题:
省、市、自 1953~1975年暴雨
治区
次数
黑、吉、辽 25~27次
晋Leabharlann 27次豫24次
湘、鄂
27~28次
粤、桂
51~64次
(2)我国洪涝灾害比较集中的地区主要有__东_北_平原、 (__区(致_1_盆。)3,_华)_地洪说_北地暴_等涝明_形雨平。灾洪_发原 从害涝 _生、 空主长灾 有频_ 间要江害 关率_上是中的。与_看_连下发洪_,_续游生涝平都_性既灾原分_暴与害、布_雨分_在_珠布降_我和_江有水_国_短的频_ 的_时一率三 __间致角 _东_有大,洲 _部_关暴有、 __,雨的_ _造也四不_ _成与川一_ 地的。

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 第二节 自然灾害与人类——以洪灾为例 (共18张PPT)(共18张PPT)

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 第二节  自然灾害与人类——以洪灾为例 (共18张PPT)(共18张PPT)
中下游
自然原因:
(1)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富且集中; (2)地形:平原地形平坦,水流排泄不畅;
(3)河流:南北汇入的河流多。
人文原因: (4)中上游:乱砍滥伐,水土流失,泥沙淤积,导致河床抬升; (5)中下游:围湖造田,导致泄洪能力减弱。
1、增强人们对灾害问题的认识,提高人们防灾减灾的意识
(1)、河流上游流域内植被的破坏,水土流失泥沙淤积
长江洪涝灾害主要发生在什么河段?原因是什么?
1、增强人们对灾害问题的认识,提高人们防灾减灾的意识
社会属性----对人类构成危害
洪灾的严重程度与区域的人口、经济有关
生物灾害:蝗灾、虫害、生物入侵

有洪水时就一定会形成
自然灾害的类型
气象灾害:洪涝、干旱、寒潮、台风 海洋灾害:海啸、风暴潮、赤潮
地质灾害:地震、火山、滑坡、泥石流
生物灾害:蝗灾、虫害、生物入侵
练一练 辨析以下案例,哪些是自然灾害,
哪些不是?为什么?
这 些
1、08年南方的冻雨雪灾



2、胶济铁路列车相撞
属 不是 于

3、云贵地区的泥石流灾害



4、席卷世界的金融危机
火山
地震
滑坡





旱灾
洪灾
地质灾害:地震、火山、滑坡、泥石流
基本属性: 自然属性----在自然界发生
辨析以下案例,哪些是自然灾害,
以及我国都是洪灾多发区思考:和气候有怎样的关系?
(2)、围湖造田,调蓄功能减弱
第二节 自然灾害与人类
——以 洪灾 为例
(3)、流域状况:河道弯曲排水不畅,冰凌阻

2012高一地理课件4.2自然灾害与人类——以洪灾为例(鲁教版必修1)

2012高一地理课件4.2自然灾害与人类——以洪灾为例(鲁教版必修1)

1.我国暴雨和特大暴雨主要分布在___和___地区。 2.我国洪涝灾害产生的气候原因是什么? 3.针对我国暴雨洪涝灾害所发生的原因,应采取的相应措
施是什么?
【提示】本题以材料和图为切入点,考查暴雨、洪涝灾害等 知识。解题时,应先从图上读出暴雨和特大暴雨分布地区,
然后分析成因。我国是世界上多暴雨的国家之一。大暴雨和
的利用率;发展节水农业;加强水资源管理;海水淡化。 (至少答出三点)
8.近些年来,自然灾害在全球范围内频繁发生,自然灾害 影响着人类生命安全,给人类造成极大经济损失,对自然环 境也会产生极大的破坏。根据所给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一般年份中国自然灾害损失估计表
(1)对我国影响最大的自然灾害是什么?简述其形成的主要 原因。
特大暴雨主要发生在南方和东部地区。我国是典型的季风区, 冷暖空气频繁交汇,造成暴雨较多。
答案:1.东部
南方
2.季风气候显著,夏季受锋面雨带和热带气旋的影响,夏
秋季节降水较多,易发生洪涝灾害。
3.(1)加强气象监测,提高预报的准确率; (2)加强防洪工 程措施;(3)加强防洪非工程措施等。
5.(2010·湖南学业水平测试)2010年上半年发生的下列自 然灾害中,不属于气象灾害的是( )
A.西南地区特大旱灾
B.我国北方大范围遭遇沙尘暴 C.湖南遭遇强降雨
D.青海玉树发生7.1级大地震
【解析】选D。旱灾、沙尘暴、强降雨都属于气象灾害,而 地震属于地质灾害。
6.(2010·广东学业水平测试)我国是一个地质灾害多发的 国家。下列各地中,最易发生泥石流的是( )
(2)暴雨集中,降水变率大
暴雨历时长,强度大
淮河中下游地
(3)6、7月间淮河流域降水强度大,时间长 区地势低平,水流速度慢 出海口少,泄洪不畅

2013年地理鲁教版必修1精品课件第四单元第二节自然灾害与人类——以洪灾为例

2013年地理鲁教版必修1精品课件第四单元第二节自然灾害与人类——以洪灾为例

2.影响洪水形成的主要因素
因素
降水强度
流域 地面坡度
自 然
状况 土壤含水率 植被覆盖率

支流多少

水系 状况
河道曲直 河谷坡度
入海口宽窄
影响
降水强度大 地面坡度大 土壤含水率大 植被覆盖率低
汇水速度加 快,有利于 洪水的形成
支流多,特别
Hale Waihona Puke 是扇形水系 排水速度减河道弯曲
慢,容易形
纵向坡度小 成洪水
入海口狭窄
第(4)题,河流的综合治理措施,上、中、下 游有所不同。上游要封山育林、植树造林, 修水库;中游加固大堤,修蓄洪、分洪工程, 退田还湖;下游除加固大堤外,还要开挖入 海水道。
【答案】(1)黄河 长江 北岸支流长而多, 南岸支流短而少
(2)暴雨集中,降水变率大 暴雨历时长,强 度大
(3)6、7月间淮河流域降水强度大,时间长 淮河中下游地区地势低平,水流速度慢 上 中游支流多,下游河道淤塞,出海口少,泄 洪不畅
非工程措施:提高人们的防灾减灾意识,逐 步提高森林覆盖率,减少水土流失,拟定居 民的应急撤离计划,加强灾前水利建设投入 与减灾科研投入。
二、教材P89活动 我国地域辽阔,区域自然环境差异大,致灾 因素分布不均,导致不同区域、不同时间会 有不同类型的灾害发生。我国各地主要自然 灾害的分布如下表所示:
③水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历史上淮河流域出现过多次洪涝灾害,你 对防治淮河洪水有什么好建议?
【解析】 第(1)题,水系特征可从支流数量 多少及其分布状况、河道弯曲程度等方面描 述。第(2)题,我国降水受夏季风进退的影响, 北方地区降水集中在7、8月,多暴雨,因而 降水变率大,南方地区受锋面雨及台风雨的 影响,暴雨历时长,强度大。第(3)题,从自 然原因看,淮河地区多洪涝灾害可从气候、 地形、水系等方面进行讨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地理自然灾害与人类—以洪灾为例其他素材鲁教版必修2
1、台风的命名
19世纪初一些欧洲国家开始为风暴命名,不过当时的命名比较随意。

为了便于交流,世界气象组织台风委员会提出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热带气旋命名方案,决定由这一带易受台风影响的14个国家和地区各提供10个名字,经批准后循环使用,一共是140个。

中国的香港和澳门各提供了10个,中国大陆提供的名字是:龙王、玉兔、风神、杜鹃、海马、悟空、海燕、海神、电母和海棠。

该方案从2000年1月l日开始执行。

如果某个台风惹下大祸,有关成员可以向台风委员会提出换名申请,把坏名字踢出名单。

至今被踢出名单的已有四个,比如01年给新加坡带来强风暴雨的“画眉”和03年引起广东、广西损失惨重的“伊布都”。

05年10月2号,台风“龙王”登陆中国东南沿海,给当地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

为此,台风委员会第38届会议决定将“龙王”踢出台风名册,并要求我国提交新的台风名字供台风委员会第39次届会审议。

06年的世界气象日,中国国家气象局“我给台风起名字”征名活动正式启动,现已征得台风名字1万多个,其中还有人建议用“黑旋风”李逵来命名台风。

目前得票居前三位的是:哪吒、凤凰、嫦娥。

2、十大自然灾害都包括哪些
旱灾、洪涝、台风、风暴潮、冻害、雹灾、海啸、地震、火山、滑坡泥石流等。

3、四川汶川地震成因
中国四川省汶川县12日发生里氏7.8级地
震,宁夏、云南、重庆等10多个省区市以及越南和泰国均有不同程度的震感。

中外专家和机构对此次地震成因作了初步分析。

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青藏高原研究专家王二七对汶川地区地质构造比较熟悉,5月上旬刚去过汶川地区。

他分析说,汶川地震发生在青藏高原的东南边缘、川西龙门山的中心,位于汶川——茂汶大断裂带上。

印度洋板块向北运动,挤压欧亚板块、造成青藏高原的隆升。

高原在隆升的同时,也同时向东运动,挤压四川盆地。

四川盆地是一个相对稳定的地块。

虽然龙门山主体看上去构造活动性不强,但是可能是处在应力的蓄积过程中,蓄积到了一定程度,地壳就会破裂,从而发生地震。

日本东京大学地震研究所说,这次地震位于龙门山断裂带,过去几百年里这一断裂带附近多次发生里氏7级以上大地震,但是龙门山主体并没有强烈的活动,直到这次地震的发生。

断裂自东北向西南沿着四川盆地的边缘分布,长300公里至400公里,宽约60公里,沿断裂青藏高原推覆在四川盆地之上,由于蓄积的应力超过了岩石强度的临界点,龙门山断裂带就发生了里氏7.8级大地震。

美国南加州地震研究中心教授郦永刚告诉新华社记者,龙门山断裂带属地震多发区内的活动断层,来自青藏高原深部的物质向东流动到四川盆地受阻,向上运动,两者边界即为断层面。

如果断裂每年运动数厘米,每隔50米至70米,积聚的应力和能量就能产生一次里氏
7级以上的大地震。

由于震源较浅,而且震源机制为向东的逆冲运动,加上震区土质松软,地震波向东能传播很长距离,使得远至上海和北京等城市的人都普遍有震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