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体检实施慢性病健康管理模式的探讨
健康管理的慢性病管理
健康管理的慢性病管理慢性病是指病程较长、进展缓慢的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
由于其长期性和复杂性,慢性病的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健康管理是一种综合性的健康服务,可以提供针对慢性病患者的定制化管理和有效的健康干预。
本文将介绍健康管理在慢性病管理中的作用,并探讨如何实施有效的慢性病管理。
一、健康管理的慢性病管理的重要性慢性病是当前全球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它不仅给患者的健康带来威胁,也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压力。
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的患病率逐年上升,给医疗资源的分配和社会负担带来了巨大压力。
因此,采取有效的慢性病管理措施是迫在眉睫的任务。
健康管理作为一种全面细致的健康服务模式,将个体的健康需求与医疗资源相结合,通过健康评估、干预、监测等手段,为患者提供个体化的慢性病管理方案。
健康管理可以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包括健康教育、生活方式指导、药物管理、团队协作等,帮助患者掌握自己的健康状况,有效管理慢性病,提高生活质量。
二、健康管理的慢性病管理的实施策略1. 建立个体化的健康档案健康档案是健康管理的基础,通过搜集个体的基本信息、疾病诊断和治疗记录、生活习惯等信息,帮助医护人员更好地了解患者的病情和需求。
在患者同意的情况下,可以将患者的健康档案与各个医疗机构相连接,实现信息的共享,以便更好地为患者提供个体化的管理服务。
2. 建立多学科协作的团队慢性病管理需要多专业的合作,医生、护士、营养师、心理咨询师等组成的团队可以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和管理。
各专业成员可以共同制定个体化的健康管理计划,并根据患者的情况进行及时调整和干预。
多学科协作团队的建立,可以保障患者在慢性病管理过程中得到全面的关怀和支持。
3. 开展健康教育和生活方式干预健康教育是健康管理中的重要环节,它可以帮助患者了解慢性病的病因、病程、治疗方法和处理措施等,提高患者自我管理的能力。
通过定期的健康教育讲座、个体化的健康指导,帮助患者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并给予必要的心理支持和激励。
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实施方案
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实施方案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的目标是提供全面的照护,帮助患者控制疾病进展,并提高其生活质量。
本文档提出了一个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的实施方案,以确保患者得到恰当的医疗照顾和支持。
1. 个体化的医疗计划为每位慢性病患者制定个体化的医疗计划,根据病情和需求的不同,调整治疗方案和照护措施。
医疗计划应包括定期的随访和评估,并与患者和家属共同制定。
2. 教育和培训为慢性病患者及其家人提供相关教育和培训,促使其了解疾病的性质、预防和自我管理的重要性。
提供有关饮食、运动、药物管理和心理支持等方面的培训,帮助患者建立良好的生活惯。
3. 健康监测定期监测慢性病患者的健康状况,包括测量血压、血糖、体重等指标,以及进行必要的检查和筛查。
通过有效的健康监测,及早发现问题,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4. 药物管理确保患者正确使用药物,理解药物的功效和副作用,并按时服用药物。
提供药物管理指导,帮助患者建立用药计划和纪录,以避免漏服或错误用药的情况。
5. 心理支持为慢性病患者提供心理支持和咨询服务,帮助他们应对病痛带来的心理压力和情绪困扰。
开展个体或团体心理咨询,提供情绪管理技巧和应对策略,增强患者的心理健康。
6. 社区合作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社会工作者和志愿者等建立合作关系,共同为慢性病患者提供支持和帮助。
协调社区资源,建立病友支持组织和康复计划,提供社交支持和康复活动。
7. 预防和早期干预重视慢性病的预防和早期干预,在患者中推广健康的生活方式,提倡定期体检和筛查,发现潜在的风险因素,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以上是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实施方案的主要内容,通过执行这些措施,我们能够为患者提供全面的健康照护,帮助他们管理疾病,提高生活质量,让他们能够更好地应对自己的健康问题。
基层医疗机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健康管理的探讨
基层医疗机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健康管理的探讨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病率不断上升。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包括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慢性肾病等,这些疾病给患者的身体和心理健康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同时也给家庭和社会造成了沉重的负担。
基层医疗机构作为医疗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患者就医的第一道防线,在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健康管理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基层医疗机构在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健康管理中的角色和挑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1. 健康教育和宣传基层医疗机构是患者就医的首选,也是患者获取健康知识的主要渠道。
医生和护士可以通过开展各种健康讲座、义诊活动等形式,向患者传播预防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知识,提高患者的健康意识和健康素养。
2. 疾病筛查和早期诊断基层医疗机构可以开展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筛查工作,及时发现潜在患者,做好早期诊断和干预,阻断疾病的进展。
对高血压、糖尿病等高危人群进行定期体检和血压、血糖监测,及时发现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进行及时干预和治疗。
3. 慢性疾病管理基层医疗机构可以为患者提供慢性疾病的长期管理服务,包括规范用药、定期复诊、健康评估、心理支持等。
通过建立慢性疾病管理档案,制定个性化的健康管理方案,帮助患者掌握自我管理的技能,提高生活质量。
1. 人员和设备的不足目前,一些基层医疗机构人员数量不足,医疗设备和诊疗条件相对落后,难以满足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管理的需求。
由于缺乏专业的医疗队伍和设备,很难对慢性病患者进行专业化的管理和治疗。
2. 患者对基层医疗机构的不信任一些患者对基层医疗机构的医疗水平和服务质量存在疑虑,不愿意到基层医疗机构就诊和管理慢性疾病,导致患者就医渠道的选择偏离了正确的方向,影响了慢性疾病管理的效果。
一些基层医疗机构的管理机制相对混乱,缺乏规范化的慢性病管理流程和制度,服务质量参差不齐,难以提供一致性和连续性的慢性病管理服务。
慢性病防控模式与策略研究
慢性病防控模式与策略研究慢性病是指持续存在、缓慢发展并且通常需要长期管理的健康问题。
这些疾病多数不能够根治,但可以通过有效的防控措施来减少其对个人和社会的负担。
慢性病的防控模式和策略研究至关重要,可以促进慢性病的早期发现、有效管理和公众意识的提升,从而降低慢性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改善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
当前,全球慢性病防控面临着多种挑战,如高发病率、长期治疗、高社会经济负担等。
因此,研究慢性病防控模式和策略成为了全球各国关注的焦点。
在我国,慢性病防控也是一项重要的公共卫生工作,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积极探索和实施了一系列的模式和策略。
首先,建立健全的慢性病监测与管理体系是有效防控慢性病的基础。
这包括建立慢性病监测网络,及时了解慢性病的流行趋势和高危人群,以便制定针对性的干预措施。
此外,建立慢性病患者的个人档案,记录其基本健康信息、诊断结果和治疗方案等,有助于医生进行全面管理和个性化治疗。
其次,科学有效的健康教育和宣传活动是慢性病防控的关键策略之一。
通过广泛的宣传、健康教育讲座和媒体渠道的宣传,提高公众对慢性病的认识和了解,加强自我保健意识,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以预防和控制慢性病的发生。
健康教育还需注重针对不同个体和社会群体的差异性,制定多样化、有针对性的宣传策略。
再次,加强多学科合作和跨界合作是推动慢性病防控的有效途径。
慢性病的防控需要医学、流行病学、心理学、社会学、经济学等多个学科的合作。
各领域专家的共同努力可以提供更全面的慢性病防控建议,推动跨部门合作,共同行动。
同时,与社会各界的合作也十分必要,如与政府、非营利组织、企业等,共同推动慢性病防控工作的发展。
此外,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也是慢性病防控的重要手段。
互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促进慢性病的早期筛查和监测,提供个性化的健康管理方案,提高医患沟通的效率。
例如,在慢性病管理中,可通过电子健康档案实时记录患者的健康数据,医生和患者可以实时了解患者的健康状态,并进行个性化的干预和治疗。
2024年慢性病健康管理实施方案
2024年慢性病健康管理实施方案1. 引言慢性病已成为全球范围内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给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数据,慢性病是导致全球死亡的主要原因,而且近70%的死亡是由慢性病引起的。
在我国,慢性病也已经成为人们的健康威胁之一。
为了提高人们对慢性病的认识,预防和控制慢性病的发病率,我们制定了2024年慢性病健康管理实施方案。
2. 目标与原则2.1 目标- 降低慢性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提高患者对慢性病的管理能力;- 加强慢性病防控体系建设;- 加强科学研究,推动慢性病的预防和治疗技术创新。
2.2 原则- 科学性:方案应基于科学研究和实践经验,确保可行性和有效性;- 整体性:方案应覆盖慢性病的全过程,包括预防、诊断、治疗和康复等环节;- 效率性:方案应在有效利用资源的前提下,提高慢性病管理效率;- 公平性:方案应针对不同人群和不同地区的需求,确保公平和平等。
3. 实施策略3.1 强化健康教育健康教育是预防慢性病的重要环节。
我们将加强对公众的健康教育,提高人们对慢性病的认识和了解。
具体措施如下:- 加强健康教育专家队伍建设,提供专业的健康教育服务;- 开展慢性病预防和管理知识的宣传活动,通过宣传栏目、健康讲座等形式,提高公众对慢性病的认识;- 制作并发放慢性病预防和管理宣传材料,如手册、海报、宣传片等;- 在学校、社区和企事业单位等场所开展健康教育活动,提高人们的健康意识和健康行为。
3.2 加强慢性病管理机构建设为了提高患者对慢性病的管理能力,我们将加强慢性病管理机构的建设,形成完善的慢性病管理体系。
具体措施如下:- 建立慢性病管理机构,在医院、社区等场所设立慢性病管理中心,提供患者的管理和服务;- 建立慢性病管理团队,包括医生、护士、营养师、心理咨询师等,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管理服务;- 开展慢性病管理培训课程,提高慢性病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 推广慢性病管理模式和经验,加强各级慢性病管理机构之间的合作和交流。
慢性病健康管理模式在健康体检服务中的应用探讨
慢性病健康管理模式在健康体检服务中的应用探讨摘要:目的:对健康体检服务中慢性病健康管理模式应用的效果进行观察。
方法:选取106例健康体检者,时间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根据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53例,常规管理)与观察组(53例,慢性病健康管理模式),对两组管理效果进行观察。
结果:观察组服药依从率为96.23%、疾病知晓率为88.38%、饮食依从率为86.79%、运动依从率为84.91%,与对照组的71.70%、60.38%、56.60%、49.06%相比明显较高(P<0.05);服务满意度比较,观察组(98.11%)高于对照组(81.13%)(P<0.05)。
结论:将慢性病健康管理模式用于健康体检服务中,提高了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医嘱遵从率也明显提升,患者满意度较高,值得推广。
关键词:健康体检;慢性病健康管理模式;管理效果;满意度近年来,我国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慢性疾病的发病率不断升高,对人们的身心健康均带来严重影响。
在对慢性疾病的研究中显示,当前各类慢性疾病发病率升高与人们的饮食、生活方式改变存在密切关系[1]。
因此对慢性病患者需加强健康管理。
本次对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106例健康体检者进行研究,观察慢性病健康管理实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106例健康体检者,时间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根据随机抽签法分为两组,各53例。
对照组中,男32例、女21例,年龄55~83岁,平均(67.27±1.26)岁;对照组中,男31例、女22例,年龄55~85岁,平均(68.17±1.17)岁。
两组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
1.2方法对照组实施常规管理,包含对体检患者的资料进行收集,统一归档,结合是情况做好体检者回访与跟踪。
观察组在常规管理的同时,实施慢性病健康管理服务,具体如下:①疾病知识宣教。
对健康体检者,尤其是伴有慢性病的患者,定期开展慢性病健康知识讲座,对不同慢性病相关知识进行讲解,提高体检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同时配合健康知识宣传册的方法,供体检者随时学习;通过微信群形式,对慢性病健康管理知识进行推送,并通过患者之间的彼此交流等,发挥监督、促进的作用,使健康管理效果得到提升。
慢性病管理中的健康教育策略研究
慢性病管理中的健康教育策略研究慢性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已成为当今社会面临的重大健康挑战。
这些疾病往往病程长、难以根治,给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带来严重影响,也给医疗系统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有效的慢性病管理对于控制疾病进展、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至关重要,而健康教育则是慢性病管理中的关键环节。
一、慢性病管理中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健康教育能够帮助患者了解慢性病的本质、病因和发展过程,增强他们对疾病的认知。
当患者清楚地知道自己所患疾病的特点和可能带来的后果时,他们会更有动力去采取积极的措施来管理疾病。
通过健康教育,患者可以掌握正确的自我管理技能,如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按时服药、定期监测病情等。
这有助于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从而更好地控制疾病。
健康教育还能促进患者的健康行为改变。
许多慢性病的发生和发展与不良的生活方式密切相关,如吸烟、酗酒、高热量饮食、缺乏运动等。
通过健康教育,患者能够认识到这些不良行为的危害,并逐渐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
二、慢性病管理中健康教育的目标健康教育的首要目标是提高患者对慢性病的认知水平,使他们了解疾病的症状、危害、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
帮助患者树立正确的治疗态度和信心也至关重要。
让患者明白慢性病虽然难以根治,但通过积极的治疗和管理可以有效地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质量,从而增强他们战胜疾病的信心。
培养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是健康教育的核心目标之一。
患者需要学会如何监测病情、调整生活方式、应对疾病的突发状况等,以实现对疾病的有效管理。
三、慢性病管理中健康教育的内容疾病知识教育是基础,包括慢性病的病因、病理生理机制、常见症状、并发症等。
患者只有了解了这些知识,才能更好地理解疾病的本质和治疗的必要性。
饮食教育对于慢性病患者尤为重要。
要指导患者根据自身疾病的特点,合理选择食物,控制饮食量和饮食结构,避免高盐、高糖、高脂肪等不良饮食习惯。
运动教育也是必不可少的内容。
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和疾病类型,为其制定个性化的运动方案,如散步、慢跑、游泳、太极拳等,并告知患者运动的注意事项。
医学研究中的健康管理与慢性病管理研究
医学研究中的健康管理与慢性病管理研究健康管理和慢性病管理在医学研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探讨这两个领域的研究进展,并强调它们在提高人们生活质量和预防疾病方面的重要性。
一、健康管理研究健康管理是通过促进健康行为和提供相关医疗服务来维护和改善个体健康状况的过程。
它包括了许多方面,如生活方式干预、健康教育、家庭医生制度等。
近年来,健康管理研究的重点已从单纯治疗转向了预防和干预。
1. 生活方式干预生活方式是人们健康状况的关键因素之一。
通过生活方式干预的方法可以有效地改善人们的健康状况。
例如,促进饮食均衡、提倡适度运动以及戒烟等,都是帮助人们改善生活方式的重要手段。
2. 健康教育健康教育是提高公众健康素养的重要手段,通过教育和宣传活动,人们能够获得正确的健康知识,养成良好的健康行为。
此外,健康教育还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管理自己的健康问题,增强对慢性疾病的认知和控制能力。
3. 家庭医生制度家庭医生制度在健康管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它通过提供个体全方位的医疗服务,包括日常健康管理、疾病预防和医疗保健等方面,实现了对患者的长期管理和关怀。
二、慢性病管理研究慢性病管理是针对患有慢性疾病的个体进行全方位的医疗管理和康复服务。
慢性疾病在当今社会已成为了一种常见的威胁,因此,研究慢性病管理也日益重要。
1. 个性化治疗慢性病患者的情况和需求各不相同,因此,个性化治疗对于慢性病管理非常重要。
通过对患者的疾病状况、生活方式以及基因组等信息的综合评估,个性化治疗能够为患者提供更加准确和有效的治疗方案。
2. 康复服务康复服务在慢性病管理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通过康复服务,患者能够得到全方位的护理和康复训练,以提升其生活质量。
康复服务可以包括物理治疗、心理咨询、社交支持等方面,以满足患者的全面康复需求。
3. 远程监护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远程监护作为慢性病管理的一种新方式逐渐兴起。
通过远程监护系统,医生可以及时了解患者的病情,并对其进行有效的监护和干预。
基层医疗机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健康管理的探讨
基层医疗机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健康管理的探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条件的改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逐渐增加。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包括心血管疾病、糖尿病、慢性呼吸道疾病和癌症等,已成为影响人们健康和生活质量的主要疾病。
基层医疗机构在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健康管理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为大部分患者首先就诊于基层医疗机构。
本文将探讨基层医疗机构在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健康管理中的挑战和机遇,以及提出改善措施。
1.1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的复杂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通常需要长期用药和持续的管理,涉及到患者生活方式的改变、药物治疗、定期复查等多方面的工作。
基层医疗机构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需要面对患者数量众多、疾病类型复杂、个体差异大等挑战,如何有效管理患者成为了一大难题。
1.2 医务人员的素质和知识储备在基层医疗机构,医务人员的素质和知识储备往往相对较低,尤其是在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健康管理方面,很多医务人员缺乏相关的知识和技能。
这使得患者在就诊时得不到有效的指导和管理,导致疾病得不到有效控制。
1.3 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不足很多患者在患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后,缺乏自我管理的意识和能力,忽视了疾病的长期性和复发性,导致疾病控制困难。
基层医疗机构需要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
2.1 基层医疗机构的资源优势相对于大型医院,基层医疗机构更贴近患者,能够更好地了解患者的生活习惯和疾病情况,提供更个性化的健康管理服务。
基层医疗机构还可以充分利用社区资源,建立慢性疾病管理团队,包括医生、护士、营养师、康复师等,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健康管理服务。
2.2 政策和技术支持近年来,国家对基层医疗机构慢性病管理工作给予了更多的政策和技术支持,包括对医务人员的培训、设备和药品的支持等。
这为基层医疗机构提供了更多的资源和条件,提高了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健康管理的水平。
2.3 慢性病管理模式的创新随着社会发展和医疗技术的进步,基层医疗机构可以借鉴国际先进的慢性病管理模式,如慢病管家制度、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等,构建多元化的慢性疾病管理体系,提高医疗服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慢性病防治中的定期体检和早期筛查
慢性病防治中的定期体检和早期筛查慢性病是指病程较长、进展缓慢的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
这些疾病对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为了及早发现慢性病并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治疗措施,定期体检和早期筛查成为了非常重要的防治手段。
本文将探讨慢性病防治中定期体检和早期筛查的意义及其实施方式。
一、定期体检的意义定期体检是指按照一定的时间间隔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以发现身体或器官的早期异常变化,从而实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目的。
在慢性病的防治中,定期体检有以下重要意义:1.发现潜在的健康隐患通过定期体检,可以检测人体各个系统的功能状态,及时发现潜在的健康隐患。
比如,定期测量血压能帮助发现患者是否存在高血压病变,早期发现和控制,有助于避免高血压引起的各种并发症。
2.加强疾病预防意识定期体检让人们更加关注自身的健康状况,形成积极的生活习惯和疾病预防观念,有助于提高个体对慢性病的预防意识和行动。
3.提早介入,促进早期治疗定期体检能够帮助早期发现慢性病,及时采取治疗措施,减轻疾病的病程和病情,提高治疗效果。
二、定期体检的实施方式定期体检的实施方式可以根据患者的需要和医疗机构的条件选择适合的方案,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测量生命体征测量生命体征是体检的基本内容之一,包括测量身高、体重、血压、心率等指标。
这些指标反映了身体健康的基本情况,通过定期测量,可以及时掌握个体的健康状态。
2.实验室检查实验室检查是定期体检的重要环节之一。
通过采集血液、尿液、粪便等样本,进行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血糖、血脂等检测项目,可以全面评估个体的健康状态。
3.医生询问和体格检查体检过程中,医生会与患者进行深入交流,询问相关病史和健康问题,了解患者的生活方式和疾病风险因素。
此外,医生还会进行体格检查,包括听诊、触诊、视诊等,以评估个体的器官功能和疾病迹象。
三、早期筛查的意义早期筛查是在没有症状或症状较轻微的情况下,通过特定的检查方法来发现疾病的早期征兆。
基层医疗机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健康管理的探讨
基层医疗机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健康管理的探讨【摘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是当前基层医疗机构所面临的重要健康管理挑战之一。
文章首先介绍了慢性病在基层医疗机构管理中的重要性,以及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特点,引出了对基层医疗机构慢性疾病管理的探讨。
接着分析了基层医疗机构慢性疾病管理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如何加强管理并构建有效的管理模式,同时强调了医护人员队伍建设的重要性。
结论部分强调了基层医疗机构在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管理中的重要性,提出了未来发展方向和建议,并展望了慢性疾病管理的前景。
通过对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健康管理的全面探讨,将为基层医疗机构提供重要的指导和支持,促进健康管理水平的提升。
【关键词】基层医疗机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健康管理,现状,问题,加强,模式构建,医护人员队伍建设,重要性,发展方向,建议,前景。
1. 引言1.1 慢性病在基层医疗机构的管理意义慢性病在基层医疗机构的管理意义非常重要。
基层医疗机构是社区居民就医的第一站,是实现健康管理和疾病预防的重要平台。
慢性病的管理不仅可以减轻患者及家庭的负担,也可以降低医疗资源的浪费,提高医疗效率。
基层医疗机构可以通过规范化的慢性病管理,提高居民的健康水平,促进全民健康。
基层医疗机构的慢性病管理可以预防急性病转化为慢性病,减少疾病的复发和并发症的发生,降低医疗费用和社会经济成本。
加强基层医疗机构对慢性病的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有效改善公众的健康水平,推动社会医疗卫生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1.2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特点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是指长期发展的疾病,不通过直接接触传播给他人。
它们通常起因于遗传、环境和生活方式等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
这类疾病具有以下特点:1. 患病风险高: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在全球范围内呈逐年增长趋势,患病风险较高。
心血管疾病、糖尿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等都属于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范畴。
2. 压力较大:患者往往需要长期接受药物治疗或生活方式调整,对患者自身和家庭造成经济和心理上的双重压力。
老年人论文:老年慢性病调查分析及健康管理模式探讨
老年人论文:老年慢性病调查分析及健康管理模式探讨摘要:目的:了解桂林市漓东社区老年人慢性病患病情况,为该社区采取有效措施防治慢性病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采取整群随机抽样入户面谈的方法,对漓东社区户籍年龄≥65岁常住老年人慢性病患病情况进行调查和统计分析。
结果:慢性病总患病率为47.34%,其中高血压患病率为38.59%,糖尿病为11.03%,冠心病为6.46%,脑血管病为1.52%。
结论:高血压、糖尿病和冠心病是危害该社区老年人健康的主要慢性病,应制定切实可行的慢性病防控措施,加强社区老年人健康管理。
关键词: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健康管理模式2002年,联合国将老龄人口的标准提高到65岁,根据这一界定所做的人口学标准,65岁及以上人口占人口总数7.0%以上为老龄社会,而老年人生理功能衰退、抵抗能力下降,因此,患病率较高,且以慢性病为主。
桂林市漓东社区户籍常住人口为6768人,其中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为690人,占该区户籍人口总数的10.2%,说明人口老龄化程度较高。
为了详细了解桂林市漓东社区老年人慢性病患病情况,笔者于2009年对该社区65岁及以上常住老年人进行慢性病患病情况调查分析,旨在为该社区更好地开展老年人全科医疗服务,研究采取有效措施防治慢性病、探讨老年人健康管理的合理模式提供科学依据,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调查对象以桂林市漓东社区户籍65岁及以上常住老年人690人为调查对象,自愿参加本次调查并建立健康档案526人,占该区户籍老年人口总数的76.23%。
1.2方法采取整群随机抽样入户面谈的方式进行定性、定量资料的收集获取样本。
1.3研究工具采用桂林市卫生局统一编制的《居民健康档案》为测量工具,由个人基本信息表和健康检查两部分组成。
主要内容包括:一般资料、生活方式和行为、健康状况、慢性病患病状况、卫生服务需求、体格检查、辅助检查等。
本研究采用国家卫生服务调查对“慢性病患病”的定义,即通过咨询被调查者在调查前半年内有经过医务人员明确诊断的各类慢性疾病,或半年以前经医生诊断有慢性病并在调查前半年时发作,同时采取治疗措施等。
健康管理与慢性病管理
健康管理与慢性病管理健康是人类生活中最重要的资本之一。
然而,随着现代生活方式和环境的变化,慢性病的发病率不断上升,给人们的健康带来了巨大威胁。
为了应对这一挑战,健康管理和慢性病管理成为了越来越重要的领域。
一、健康管理健康管理是指通过系统的健康评估、健康咨询和健康干预等手段,全面提高个体和群体的健康水平,预防和控制疾病的发生与发展。
在现代社会中,健康管理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健康保护模式。
1. 健康评估健康评估是健康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对个体的生理健康状况、心理健康状况、生活方式等方面进行系统的评估,了解个体健康的现状和潜在风险,为制定健康管理计划提供依据。
2. 健康咨询健康咨询是健康管理的重要环节,通过与健康管理专家的交流和沟通,个体可以获取关于健康保健、疾病预防、生活方式改变等方面的科学指导和建议。
健康咨询的目的是帮助个体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并了解如何合理利用健康资源。
3. 健康干预健康干预是指通过改变个体的生活方式、采取必要的医疗治疗等手段,预防和控制疾病的发生与发展。
健康干预的内容包括合理的饮食、适量的运动、良好的睡眠、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等方面。
二、慢性病管理慢性病管理是指为多发性和长期存在的慢性病患者提供的全程化、多学科、协作性的医疗服务。
慢性病具有患病率高、病程长、对生活质量和健康带来严重影响等特点,因此,慢性病管理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1. 患者教育患者教育是慢性病管理的基础和核心内容,通过向患者提供相关疾病的知识、治疗方案以及自我管理技巧,帮助患者掌握疾病的控制方法和管理策略,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
2. 多学科协作慢性病往往需要多学科的协作来完成全面的治疗和管理。
医生、护士、营养师、心理咨询师等不同专业的医疗人员通过及时的沟通和交流,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和管理计划,提供全方位的医疗服务。
3. 慢病管理平台面对慢性病高发的现实情况,一些疾病管理平台应运而生。
关于社区慢病管理的实施与心得8篇
关于社区慢病管理的实施与心得8篇第1篇示例: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慢性病问题日益突出。
慢性病是指病程较长、发展较慢、需要长期治疗和管理的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
这类慢性病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因此如何有效管理这些慢性病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社区慢病管理的概念应运而生。
社区慢病管理是指在社区居民中进行早期筛查、定期随访、健康宣教等一系列措施,以降低患者健康风险、提高生活质量、降低医疗费用。
在实施社区慢病管理过程中,我们积累了一些经验和心得,现在与大家分享一下。
建立健康档案是社区慢病管理的基础。
在入住社区或接受社区保健服务时,建立健康档案是第一步。
健康档案可以记录个人的基本信息、病史、用药情况等重要信息,方便医护人员管理和干预。
通过建立健康档案,我们可以及时了解患者的健康状况,制定有针对性的干预方案。
定期随访是社区慢病管理的关键环节。
定期随访可以发现疾病的早期症状和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防止疾病的加重和并发症的发生。
在定期随访过程中,医护人员不仅可以帮助患者监测病情,还可以向患者提供健康指导和自我管理技能,提高患者的健康素养。
健康宣教是社区慢病管理的重要手段。
通过健康宣教,可以向居民普及健康知识,提高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
健康宣教内容可以包括饮食、运动、心理健康等方面,帮助居民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预防慢病的发生。
建立多学科合作模式是提高社区慢病管理效果的重要途径。
社区慢病管理涉及多个学科,需要医生、护士、社工、心理医生等多方面的协作。
建立多学科合作模式可以充分利用各类专业人才的优势,为患者提供更全面、个性化的服务。
社区慢病管理是当前健康管理的重要内容,对于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减轻医疗压力具有重要意义。
在实施社区慢病管理过程中,我们需要注重健康档案的建立、定期随访的开展、健康宣教的普及和多学科的合作,努力为居民提供更好的健康管理服务。
相信通过我们的不懈努力,社区慢病管理工作会取得更加显著的成效。
我国慢性病管理的四大模式
我国慢性病管理的四大模式我国慢性病管理的四大模式引言:慢性病是指发展缓慢、病程较长并且症状持久的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
近年来,慢性病在我国的发病率呈现出不断上升的趋势。
针对慢性病的管理,我国制定了多种模式,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管理水平。
本文将介绍我国慢性病管理的四大模式,并对其特点和效果进行探讨。
一、社区慢病管理模式社区慢病管理模式是我国推行的一种基于社区的慢性病管理模式。
它主要通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社区医生团队来提供基础医疗服务、健康教育和慢性病管理等。
社区慢病管理模式的主要特点有:1. 多学科协作:社区医生团队由家庭医生、专科医生、护士等多个专业人员组成,共同参与患者的管理,形成了一个紧密合作的团队。
2. 个性化管理: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需求,制定个性化的管理方案,包括用药指导、饮食控制、物理锻炼等。
3. 家庭访视:社区医生会定期进行家庭访视,了解患者的生活环境和家庭支持情况,及时解决患者的问题和需求。
社区慢病管理模式的实施效果较好,能够提高患者的医疗满意度和生活质量。
通过家庭访视和个性化管理,可以更好地解决患者在日常生活中的问题,有效控制病情发展。
二、互联网医疗模式互联网医疗模式是借助互联网和信息技术来提供慢性病管理服务的一种新模式。
它的主要特点有:1. 便捷性:患者可以通过手机、电脑等终端随时随地获取医疗服务,包括在线问诊、用药指导、健康管理等。
2. 数据化管理:互联网医疗可以将患者的健康数据进行实时监测和管理,提供个性化的健康干预措施。
3. 智能化辅助:借助人工智能等技术,互联网医疗可以为医生提供辅助诊断和治疗建议,提高诊疗效率和准确性。
互联网医疗模式的应用范围广泛,对于增强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和提高医疗服务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在慢性病管理中,互联网医疗可以帮助患者更方便地获取医疗信息和服务,加强患者与医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
三、健康管理中心模式健康管理中心模式是一种由企事业单位或保险公司组织的慢性病管理模式。
健康管理师的慢性病管理
健康管理师的慢性病管理慢性病,也被称为非传染性疾病,是指那些长期发展并且通常难以根治的疾病,例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癌症和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等。
由于慢性病在全球范围内造成了巨大的健康和经济负担,因此采取措施管理这些疾病变得尤为重要。
健康管理师的角色在慢性病管理中变得愈发关键,他们通过提供个性化的健康计划和支持帮助个体有效控制慢性病的发展。
本文将探讨健康管理师在慢性病管理中的作用,以及如何有效管理这些疾病。
一、慢性病管理的基本原则慢性病管理需要遵循一些基本原则,以确保管理过程的顺利进行。
首先,个体需积极参与慢性病管理,对于自身疾病状态有深入的了解,并接受相关的教育和指导。
其次,个体和健康管理师之间的合作和沟通至关重要,共同制定符合个体需求的管理计划。
此外,长期的跟踪和监测也是慢性病管理的关键,以确保治疗的进展和调整。
二、健康管理师的角色1. 评估和监测:健康管理师通过对病史、体检结果和相关检查的综合评估,了解疾病的发展和影响因素。
他们还会监测疾病的进展,并根据监测结果制定或调整个体的健康管理计划。
2. 教育和指导:健康管理师提供患者教育和指导,以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和管理自己的疾病。
他们会解释疾病的特点、治疗方案和生活方式的影响,并提供相关的资源和支持。
3. 行为干预:通过与个体合作,健康管理师鼓励和支持患者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
例如,他们可能提供营养建议、制定适当的运动计划或者帮助他们戒烟。
4. 心理支持:慢性病不仅对身体产生严重影响,也会给患者的心理健康带来负面影响。
健康管理师在这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他们提供情绪支持和心理辅导,帮助患者应对疾病带来的压力和不确定性。
5. 协调护理:健康管理师与其他医疗专业人员合作,协调护理服务,确保个体获得全面、连续的医疗护理。
三、慢性病管理的有效策略1. 个体化管理计划:基于个体的病情、需求和目标,制定个性化的管理计划。
考虑到每个患者的差异性,制定的计划应包括药物治疗、营养、运动、心理支持等方面。
慢性病管理模式的研究与推广
慢性病管理模式的研究与推广随着现代化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日益改变,由此引发的慢性病问题也越来越突出。
慢性病不像急性疾病一样可以轻易地得到治愈,治疗周期更长,费用更高,同时伴随的生活影响也更大。
而且,慢性病的治疗不仅是医学的问题,更是社会和政府部门需要共同关注的问题。
因此,为更好地管理慢性病,涉及到多个方面的研究和推广。
首先,关注慢性病的健康管理问题,需要加强就医制度建设。
在我国,鼓励居民参加健康管理服务,医疗保障是社会和政府部门共同的责任。
应该加强相关政策的制定和实施。
例如,政府可以通过对参加健康管理服务的居民给予一定的奖励,提高居民的积极性。
同时,医院也应该提供相关方便的服务,如建设方便快捷的预约平台和排队取药等,以减少患者在就医过程中的不便。
其次,以患者为中心模式是目前比较流行的慢性病管理模式。
患者为中心的管理模式采用多学科协作的方式,通过医患互动实现慢性病复诊和随访工作。
在该模式下,医疗机构扮演着欧代理人的角色,担任着医疗咨询,健康教育,以及医疗领域的团队协作、科学化诊疗等任务。
通过对患者的全方位关注和咨询服务,可以更好地满足慢性病患者的生理、心理和社会需求,从而提高患者的治疗满意度和生活质量。
此外,慢性病的管理模式中要注重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的应用。
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可以更加有效地实现患者管理,医疗协作,科研共享等方面的工作,优化行业人员的工作流程和效率。
例如,基于大数据技术的慢病防控与管理平台,可够为医疗机构提供一种全新的健康管理服务模式,帮助医护人员更加精准地诊断和治疗慢性病。
最后,为实现慢性病管理模式的推广,必须加强相关医疗人员的培训和学习。
医护人员需要不断地更新和深化自己的医学知识和专业技能,同时也要学会更好地倾听患者和关注患者的需求。
通过持续的提高医疗人员的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才能更好地为患者服务和管理慢性病。
综上所述,慢性病的管理模式需要综合兼顾,包括政府部门的关注,医疗机构的优化服务,患者为中心的模式以及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的应用,特别要注意医疗人员的培训和学习,使他们具备更好的技术和服务能力。
社区慢性病的防治及管理探讨
1 . 3 . 1 确定慢性病 管理对象 慢性病管理对象是 以冠心病 、 糖 尿病 、高血 压病、高脂血症人 群作为依 照 , 要完全 告诉 患 者慢 性病管理 方法、 目的以及 风险等 , 患者 自己主动 接受社
专科 医生对患者 的病情进行评 价 , 得 到干预措施 , 每一次都 是对 上次 干预措 施的一个 评估 , 并提 出接下来 的干预措 施 ,
性非传 染性疾病 , 称为慢性 非传染性疾病 。结 合社 区工作 实
践现报告如下 。 1 资料与方法
培训 对其知识进行更 新 , 为慢性 病防治工作提供一定 的技术
服务。
2 结果
1 . 1 一般资料
社 区慢性病管理 、 方 法论 证、 相关人员培训 、
工作 流程设 置 、调研 、社 区医疗 基础设施投入 以及改造 、组 织机 构 、诊疗规范 和疗效标准建立 等 , 以上属于前期工作 的 准备工作 。 1 . 2 选择慢性 病管 理试点 社 区慢性病 管理 的医疗专家 选
・
2 2 8・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 0 1 3 年1 O 月第 7 卷第1 9 期
C h i n J M o d D r u g A p p l , O c t 2 0 1 3 , V o 1 . 7 , N o . 1 9
・
经验交 流 ・
社 区慢性病 的防治及 管理探 讨
进行健康管理 、健康干预 、健康管理 的社 区人 群体 检结果异常指标 , 社 区人群各项结果表现 出明显 的差
异, 异 常体 检结果相 比有 明显 的下降 。结论 降低 了非传染性疾病 、慢性病 的发生 的次数 。倘若 出现的 健康危害情况立 即给予健康 干预 , 对社 区人群应进行 有效】 健康管理 ; 探讨 ; 体会
健康管理与慢性病的管理
定期复诊:根据医生建议, 定期复诊,了解病情进展,
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定期用药:按照医生处方, 按时按量服用药物,避免自
行增减药量或停药
健康饮食
均衡膳食:保 证营养全面, 避免单一食物
摄入过多
适量饮食:控 制食物摄入量, 避免过量摄入
导致肥胖
多样化饮食: 选择多种食物, 保证营养均衡
疲劳。
心理调适
心理调适的方法:包括认知 行为疗法、放松训练、心理 教育等
心理调适的重要性:对慢性 病患者的心理状态产生积极 影响
心理调适的效果:有助于改 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生
活质量
心理调适的注意事项:需要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
性化调整
健康管理的实施途径
4
个人健康管理计划
设定健康目标:明确个人健 康目标,如体重控制、运动 量、饮食等
1
健康管理的重要性
2
提高生活质量
健康管理可以预防和 控制慢性病的发生和
发展
健康管理可以减轻医 疗负担,降低医疗费
用
健康管理可以提高人 们的生活质量,延长
寿命
健康管理可以促进人 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
惯,提高身体素质
预防慢性病
健康管理的重要性:预防 慢性病,提高生活质量
慢性病的危害:长期患病, 影响生活质量和生命质量
虚拟现实技术: 区块链技术: 模拟真实场景, 保护患者隐私, 进行心理治疗 确保数据安全
和康复训练
国际经验与借鉴
国际上成功的慢性病管理模 式
国际上对慢性病管理的重视 程度
国际上对慢性病管理的政策 支持
国际上对慢性病管理的技术 创新与突破
慢性病管理的重要性与方法
慢性病管理的重要性与方法慢性病是指病程较长、发展缓慢且不易痊愈的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
慢性病的发病率呈不断增加的趋势,给个体健康和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负担。
因此,慢性病的管理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慢性病管理的重要性及相关方法。
一、慢性病管理的重要性慢性病管理的重要性不可忽视,其原因如下:1. 提高生活质量:慢性病患者需长期服药、控制饮食及进行定期检查。
遵循科学的治疗方案和生活方式,可以控制病情发展,减轻病痛,提高生活质量。
2. 减少医疗费用:慢性病的长期治疗和康复过程需要耗费大量的医疗资源和费用。
通过慢性病管理,可以减少患者的医疗开支,降低医疗系统的负担。
3. 防控疾病并发症:慢性病如未得到有效管理,往往容易导致多种并发疾病和并发症,如心脏病、中风等。
通过积极的慢性病管理,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保障患者的健康。
二、慢性病管理的方法1. 规范治疗:慢性病患者需按照医生的处方合理用药,并保持长期的服药规律。
不得盲目停药或随意调整剂量,以免加重病情。
2. 合理饮食:慢性病患者可按照医生或营养师的建议,制定适合自己的饮食方案。
如高血压患者应控制食盐摄入量,糖尿病患者应限制糖分摄入。
3. 定期体检:慢性病患者需定期到医院进行各项检查,以了解病情的变化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同时,体检还能够及早发现病情的恶化,提前采取干预措施。
4. 运动与康复:慢性病患者适度运动对身体健康非常有益。
根据自身情况,可以选择适当的运动方式,如散步、游泳、瑜伽等。
对于需要康复的患者,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可提供相应的康复服务。
5. 心理支持:慢性病患者常常会面临长期治疗和不适,心理压力较大。
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和帮助,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应对疾病,提高治疗效果。
6. 发挥个人主体作用:慢性病管理不仅是医生和医疗机构的责任,患者本人也需积极主动地参与管理。
患者应了解自己的病情及治疗方案,并主动配合医生的指导进行治疗和康复。
三、慢性病管理中的注意事项在进行慢性病管理时,还需注意以下几点:1. 与医生沟通:患者应与医生保持良好的沟通,及时汇报病情变化,并听从医生的建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健康体检实施慢性病健康管理模式的探讨发表时间:2015-01-27T09:45:48.733Z 来源:《医药前沿》2014年第26期供稿作者:曾凡玲1 范渝茜2 屈桂英3[导读]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健康的认识与需求发生了巨大变化。
曾凡玲1 范渝茜2 屈桂英3(1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健康体检部 400016)(2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物价办 400016)(3 78088部队卫生队 400039)【中图分类号】R19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26-0031-02面对发病率不断增长的慢性病,面对日益严峻的员工健康状况与不断增长的医疗费用,单位仅仅为员工或个人每年安排一次健康体检已经远远不够。
健康体检的意义除早期发现早期治疗疾病外,获得健康信息进行健康管理十分重要。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健康的认识与需求发生了巨大变化。
为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健康需要,急需尽快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符合体检中心实际的健康管理服务模式。
本文就通过国内外的健康体检模式实施慢性病的健康管理。
1 概论关于健康管理的定义,卫生部2006年关于健康管理师的职业培训教材中如此描述:对个体或人群的健康进行全面监测、分析、评估,提供健康咨询和指导以及对健康危险因素进行干预的全过程,其目的是调动个体、群体及整个社会的积极性,有效地利用各种有限的资源来达到最大的健康效果。
从健康管理的定义中不难看出,健康体检是健康管理的第一步。
随之而来的健康档案管理、健康知识传播、健康管理、疾病管理以及完善的健康促进服务和它组成了健康管理的整个体系。
虽然需求如此强烈,但在我国很多医院包括大型的三甲医院的体检中心都很少开展健康管理工作,体检中心的很多工作都局限在体检。
而这些体检者的大部分来源于公司员工。
而单个的个体进行体检所占的比率很少[1]。
而对于公司员工的体检,则因为种种原因而无法进行健康管理。
有调查研究认为,原因有以下几个,一是健康管理理念和政策相对滞后,没有一个统一的章程来遵循。
各大体检中心以自我为中心,没有进行顺畅的资源共享[2]。
二是很多体检中心的体检任务繁重,无暇顾及健康管理。
三是健康管理的宣传不够,人们片面地认为健康管理就是简单的咨询。
2 国外健康管理在体检中的应用2.1美国美国应用健康管理于体检中,主要体检在体检项目的制定和健康体检资料的管理。
美国卫生部和美国预防疾病服务工作组向国民提出为了筛查疾病和纠正不良生活习惯以保持健康,就要定期体检,并制定了健康体检项目和日常健康生活建议。
并制定出了比较统计的基础体检项目(男、女共同项目)。
并通过性别、年龄段等进行特制体检项目。
在这些体检项目中,除了我国现有的体检模式中的检查、检验等项目外,还有咨询和指导、免疫接种、预防用药等项目。
比如在40~64岁年龄段:①体检周期:男性1次/5年,女性1次/3~5年;②体检项目:全面健康危险因素评估;身高;体重;血压;每年乳腺检查;血胆固醇;巴氏涂片(每年1次,连续3 年正常后改为每3年1次);乳房 X 线照片(40~49岁自己选择,50~75岁每年1次);结肠癌筛查;糖尿病筛查;性传播疾病(高危险人群)③咨询和指导:一般营养知识指导,限制高脂肪饮食,戒烟,控制过度饮酒,行车安全,绝经后的激素替代治疗和运动等。
④免疫接种:每10年一次破伤风和白喉的加强免疫接种,根据个人具体情况选择流感疫苗接种,高危险人群建议接种甲肝、乙肝疫苗,肺炎球菌菌苗,流感疫苗,风疹疫苗和莱姆(氏)病疫苗。
⑤预防用药:对于有心脏病危险因素和已确诊心脏病的人群每天服用阿司匹林[3-4]。
而健康管理类计划通过和医生、医院及医疗服务机构达到某些协议来提供一定的服务,达到降低会员医疗成本的目的[5]。
2.2加拿大健康管理在体检中的应用与美国类似的是,加拿大也采用了预防性体检项目规划政策。
在具体的体检中,健康管理的理念相对更细致。
比如在健康体检时,加拿大的对不良行为习惯进行了细致的健康管理,包括摄入脂肪/胆固醇的饮食建议(30~69岁),摄入适量的钙(1000~1500mg/天),摄入适量的维生素D(50岁~64岁 200IU/天,65岁及以上400~800IU/天),规律适度的体能断粮,减轻体重咨询(超重),避免暴晒,安全的性行为/性传播疾病咨询;吸烟:戒烟标志,尼古丁替代治疗,水果和绿色蔬菜的建议,有效的戒烟计划;饮酒:出现饮酒相关健康问题,饮酒问题咨询;老年人:认知评估,跌倒史;口腔保健:刷牙/使用牙线,含氟化物的牙膏/填充剂,洗牙和牙病的预防,戒烟;个人安全:听力保护,噪声控制计划,行车安全带使用;子女安全:毒物控制/预防,烟雾检测器,睡衣安全,水温控制[6]。
2.3日本健康管理在体检中的应用日本健康管理包括健康调查、健康体检、体检后评估和帮助、健康增进活动、健康教育等。
健康体检主要分为团体体检和个人体检两大类别:团体体检是专业医疗机构对地方居民或在职人员的公共医疗服务,主要针对体检团体的职业等特点确定体检方案和内容;个人体检一般是自愿的,由政府机构有关部门发出体检通知,安排个人到指定的医院或检诊中心进行体检,费用一般由企业和保险机构共同负担[7]。
3 我国健康体检中心健康管理模式探讨我国受国情的限制,在将健康管理应用于健康体检中既不可能有很完善的政策,也不可能有特别强大的商业运行方式。
我国健康体检中心要实现健康管理,其模式还有待统一,但无论哪种模式均可包括以下几个大的内容。
3.1健康档案管理服务为个人和人群建立永久性电子健康档案,意义重大。
①根据个人电子档案,健康管理专家、医学专家通过软件系统定期分析个人的健康变化,制定个性化健康管理方案,而且能够发现不良倾向,及时向其发出预警,这样将有效避免重大疾病的发生;②根据个人动态电子档案,医疗专家可随时通过互联网和电话准确解答患者问医问药咨询,个人足不出户就能获得准确就医、用药指导,减少了误诊、误治、误服药现象。
3.2个人和团体健康管理服务指个人未患病预防模式,包括健康评估与健康干预服务。
健康风险评估是研究致病危险因素和慢性病发病率及死亡率之间数量依存关系及其规律性的一种技术,是健康干预的依据;我们使用中国人发病风险评估模型[8]。
健康干预是健康管理的目标,至少应该有慢性病预防方法和危险因素控制方法,包括相关因素分析、整体控制原则、整体控制计划、危险因素控制、个性化饮食运动处方。
人群健康管理服务又称企业健康管理,是以个体健康管理为基础,通过对企业人群健康状况进行统计分析,制定企业健康教育计划、健康体检计划、健康干预计划、健康服务计划,从而整体降低人群或单位慢性病发病率,提高人群或单位健康状况。
企业健康管理能够提高员工身体素质,使员工工作精力充沛,减少因生病缺勤等产生的工作不协调,提高工作效率,降低企业的医疗费用。
3.3健康信息管理服务向个人、单位提供多种信息服务。
①信息发布服务:包括个人、单位现在、过去的健康信息、服务机构信息、健康知识信息、健康促进信息等通过网上、短信的方式发布;②信息查询服务:个人、单位通过网络查询个人企业健康信息、服务机构信息、健康知识信息、健康促进信息等;③信息提示服务:通过网络、短信方式向个人定期提示健康促进方法、进一步进行体检、健康管理、就医服务的内容;④网上健康服务: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提供的健康服务具有方便、快捷、随时等特点,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
网上健康管理能在网上提供所有健康管理服务内容,特别适用于进行干预服务。
健康管理服务网站则提供网上健康教育、健康信息咨询、信息发布查询、预约体检就医等全面健康服务。
3.4坚持长期而连续的后续服务建立长期联络机制,保证健康服务的连贯性,提供日常健康指导、健康教育、免疫接种等服务,定期追踪督导,动态监测管理,及时进行信息再收集和再评估,不断调整健康计划,确保健康管理计划得到长期有效的落实。
4 小结健康管理理念注入体检服务区别于传统体检“重查病轻干预”的工作模式,满足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
但是其模式和内容都需要不断探讨和完善。
相信健康管理系统的建立、健康管理理念的不断加深,健康管理在健康体检中的应用模式将会更加成熟。
参考文献[1]中国医学会健康管理学分会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编委会.健康管理概念与学科体系的专家初步共识[J].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2009,6:141-147.[2]张雪燕. 健康管理产业发展现状和方向的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2009,6﹙24﹚:2163-2164.[3]Research Committee,Occupational and Environmental Health Foundation.Establishing a research agenda in health and productivity[J]. J Occup Environ Med,2004,46(6):518-520.[4]. Laura Mike B,Jennifer C. Results of the 2004 national worksite health promotion survey [J]. Am J Public Health,2008,98 (8):1503-1509.[5]An Overview of Healthcare Managem http:///9780763790868/90868_CH01_FINAL_WithoutCropMark.pdf[6]王伟刚,王毅盟.健康管理模式的国内外发展概况中国医药导报[J].2013.10(1):27-29。
[7]张涛. 健康管理学科建设初探[J].辽宁医学院学报,2009,7﹙2﹚:24-26.[8]陈建勋,马良才,于文龙,等.健康管理的理念和实践[J].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06,22(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