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课《声律启蒙》节选一
声律启蒙,第一节,1东,内容解析
![声律启蒙,第一节,1东,内容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562cd35af46527d3240ce0f5.png)
①晚照夕阳的余晖。
[南朝]宋武帝《七夕》诗云:“白日倾晚照,弦月升初光。
”[唐]杜甫《秋野》诗云:“远岸秋沙白,连山晚照红。
”晴空晴朗的天空。
[唐]李白《秋登宣城谢朓北楼》诗云:“江城如画里,山晚望晴空。
”[唐]刘禹锡《秋词》诗云:“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②来鸿去燕鸿雁和家燕都是候鸟,春回北方繁殖,秋来南方越冬。
文人常用“来鸿去燕”比喻行踪漂泊不定的人。
③宿鸟鸣虫归巢栖息的鸟与会鸣叫的昆虫。
[唐]无可《陨叶》诗云:“别林遗宿鸟,浮水载鸣虫。
”④三尺剑古剑长约三尺,故名。
刘邦(今江苏丰县人)任泗上亭长时,为沛县衙送民工往骊山(在今陕西西安)筑秦始皇墓。
夜经大泽,一条白蛇(传说是秦朝“白帝子”)当道,便拔剑斩之。
刘邦推翻秦朝、被封为汉王后,曾说:“吾以布衣提三尺剑取天下,此非天命乎?”(见《史记·高祖本纪》)⑤六钧弓钧是古代重量计量单位。
一钧相当于30斤,六钧即180斤。
比喻强弓。
据《左传·定公八年》记载,鲁定公入侵齐国,夸耀说:“颜高(鲁国武臣)之弓六钧。
”令众士传观。
齐人出城应战,六钧弓施展不开,颜高便夺来下士的弱弓射杀齐兵。
⑥岭北泛指山的北面。
特指大庾、始安、临货、桂阳、揭阳五岭以北;也专指大庾岭(别名“梅岭”)以北。
[唐]韩愈《次同冠峡》诗云:“无心思岭北,猿鸟莫相撩。
”江东泛指江河的东面。
特指从芜湖、南京到入海的长江以南地区,史称“江东”。
西楚霸王项羽(今江苏宿迁人)领江东八千子弟西渡打天下,最后兵败乌江(在安徽和县东北),“无一人还”,项羽仗义自刎,而“不肯过江东”。
(见《史记·项羽本纪》)⑦人间清暑殿东晋孝武帝司马曜太元二十一年(396)春在今南京市鸡鸣山南建造清暑殿,“殿前重楼复道,通华林园,爽垲奇丽,天下无比;虽暑月,常有清风,故以为名。
”(见《晋书·孝武帝纪》、王琦《景定建康志》)南北朝的北魏时期,洛阳华林园的主体建筑也叫“清暑殿”。
第1章第1课《声律启蒙》(节选一)
![第1章第1课《声律启蒙》(节选一)](https://img.taocdn.com/s3/m/cbfe2f8284868762caaed597.png)
《声律启蒙》(节选一)1.初步掌握经典诵读的方法,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
2.使学生能够正确、流利地背诵《声律启蒙》(节选一),进一步理解内容。
1.喜欢经典文章,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为熟读成诵奠定基础。
2.基本了解诵读内容,提高语文素养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学习态度和搜集运用资料的能力。
学生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声律启蒙》(节选一)。
学生理解《声律启蒙》(节选一)的意义。
多媒体第一课时一、经典回放:来对往,密对稀,燕舞对莺飞。
风清对月朗,露重对烟微。
瓜对果,李对桃,犬子对羊羔。
春分对夏至,谷水对山涛。
二、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配乐简介《声律启蒙》《声律启蒙》是清代车万育编著,文字通俗易懂,琅琅上口,对于我们了解韵律、积累词语有很大的帮助。
几百年来可谓家喻户晓,妇孺皆知。
2、背诵《声律启蒙》(节选一)。
3、教师小结,引出课题。
经常诵读这些经典,不仅能陶冶我们的情操,还能丰富我们的文化积淀。
今天我们将学习《声律启蒙》(节选二)三、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要求:1、学生看书认真听,标出生字、新词、难点。
2、结合译文初步感知诵读内容。
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
四、学习第一段。
1、学生自由读第一段,模仿老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
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
2、同桌互读。
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
3、解析词语:晚照:晴空:宿鸟:鸣虫:天浩浩:日融融:佩剑:弯弓:4、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
5、师生共同放声齐读。
五、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第二课时一、学习第二段1、学生自读,同桌互读,小组合作读。
2、根据注释,小组交流一起理解含义。
楼:阁:户:窗:巨海:长江:泽:岌岌:淙淙:故国:他邦:二、课外延伸:对对子游戏地球上有美丽神奇的自然现象,漂亮多变的花草树木,可爱有趣的小动物。
我们都很喜欢他们。
我们还把他们编成了有趣的对子。
《声律启蒙》有感
![《声律启蒙》有感](https://img.taocdn.com/s3/m/d17e0648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a38e6ee.png)
《声律启蒙》有感声律启蒙全文1《声律启蒙》节选一篇一:《声律启蒙》有感1 《声律启蒙》(节选一)一、经典回放:来对往,密对稀,燕舞对莺飞。
风清对月朗,露重对烟微。
瓜对果,李对桃,犬子对羊羔。
春分对夏至,谷水对山涛。
教学过程:二、简介《声律启蒙》。
三、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
要求:1.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
2.结合注释初步感知诵读内容。
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
四、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
1.学生结合注释理解意思。
2.全班交流。
3.教师小结。
五、学生练读1.学生认真跟读。
2.学生自读。
(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
(2)同桌互读。
相互评价长处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
(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
3.小组交流。
4.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
5.师生共同放声齐读。
六、温馨点击:第2页{《声律启蒙》有感}.七、活动广角:第3页八、成长袋:第4页九、课外延伸:1.与父母一起多形式诵读。
2.与父母交流诵读心得。
3.课外搜集资料,先讲给父母听,到校后与老师、同学交流。
教学反思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是中华民族智慧的载体,是传承千年世代吟唱的弦歌,弘扬国学,强化学生对汉语言文字的领悟,实现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的对接和契合,这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使命所在,也是每一个中国人对中华民族、对人类历史和进步所应承担的责任,专家研究表明,一个人12岁以前背诵能力最强,是人生记忆的黄金时期,这一时期也是孩子们一生中学习压力最轻,记忆力最好,心灵最清澈的时候,让孩子多背诵一些传统经典,其意义不仅在于知识上的拾遗补缺,更重要的是补上了人文教育这一大课在一个多月的《声律启蒙》教学中,使我更加意识到,应该倡导学生先求熟读、不急求懂,让学生们经常轻松并有韵律感的吟诵,对学生会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也给了孩子一把开启心智的钥匙,让他们在琅琅书声中投身到中华民族心灵的深处,去体验美和高尚在心灵中的统一。
《声律启蒙》第1课
![《声律启蒙》第1课](https://img.taocdn.com/s3/m/80320af5b8f67c1cfad6b8f3.png)
云对雨,雪对风。
晚照对晴空。
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
三尺剑,六钧弓。
岭北对江东。
人间清暑殿,天上广寒宫。
两岸晓烟杨柳绿,一园春雨杏花红。
两鬓风霜,途次早行之客;
一蓑烟雨,溪边晚钓之翁。
三尺剑
汉高祖刘邦散布流言:“天上有两条 龙,化身为白帝子和赤帝子,终有一天, 二龙会相斗,赢的会成为真龙天子。”一 天,刘邦带军经过丰西泽时,突然从旁窜 出一条大白蛇,刘邦立刻抽出三尺剑,斩 杀白蛇。此后,人们都说大白蛇就是白帝 子,刘邦就是赤帝子,是真龙天子。
weng 两鬓风霜,途次早行之客;一蓑烟雨,溪边晚钓之翁。
yǔ fēng 云对雨,雪对风。 zhào kōng 晚照对晴空。 yàn chóng 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 jiàn gōng 三尺剑,六钧弓。 běi dōng 岭北对江东。 diàn gōng 人间清暑殿,天上广寒宫。 lǜ hóng 两岸晓烟杨柳绿,一园春雨杏花红。 kè wēng 两鬓风霜,途次早行之客;一蓑烟雨,溪边晚钓之翁。
蝶舞
对
鸟 鸣
蝶 舞花 艳
对
鸟 鸣涧 幽
送给同学们
明 朝 高 中 品 甘 甜 今 日 勤 学 尝 苦 辣
三尺剑
六钧弓
岭北对江东
岭北 江东
人间清暑殿 天上广寒宫
云对雨,雪对风。
晚照对晴空。
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
三尺剑,六钧弓。
岭北对江东。
人间清暑殿,天上广寒宫。
两岸晓烟杨柳绿,一园春雨杏花红。
两鬓风霜,途次早行之客; 一蓑烟雨,溪边晚钓之翁。
feng 云对雨,雪对风。 kong 晚照对晴空。 chong 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 gong 三尺剑,六钧弓。 dong 岭北对江东。 gong 人间清暑殿,天上广寒宫。 hong 两岸晓烟杨柳绿,一园春雨杏花红。
小学二年级经典诵读教案
![小学二年级经典诵读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ab23fadf18583d048645947.png)
小学二年级经典诵读教案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为根本的指导思想,以新课程理念为行动指南,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根本目的,立足现实,着眼未来,遵循规律开发和利用好校本课程,引领广大学生阅读经典、阅读思想、阅读文化、阅读精神,无限相信书籍的力量,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定坚实的发展基础。
教学目的:1、喜欢经典文章,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为熟读成诵奠定基础。
2、初步掌握经典诵读的方法,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
3、基本了解诵读内容,提高语文素养。
¥4、训练儿童应对、掌握声韵格律,从中得到语音、词汇、修辞的训练。
,第1课《声律启蒙》(节选一)一、经典回放:来对往,密对稀,燕舞对莺飞。
风清对月朗,露重对烟微。
瓜对果,李对桃,犬子对羊羔。
春分对夏至,谷水对山涛。
教学过程:二、简介《声律启蒙》。
·三、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
要求:1、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
2、结合注释初步感知诵读内容。
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
四、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
1、学生结合注释理解意思。
2、全班交流。
3、教师小结。
五、学生练读.1、学生认真跟读。
2、学生自读。
(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
(2)同桌互读。
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
(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
3、小组交流。
4、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
5、师生共同放声齐读。
六、温馨点击:第2页七、活动广角:第3页八、成长袋:第4页…九、课外延伸:1、与父母一起多形式诵读。
2、与父母交流诵读心得。
3、课外搜集资料,先讲给父母听,到校后与老师、同学交流。
第2课《声律启蒙》(节选二)一、经典回放: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
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
天浩浩,日融融,佩剑对弯弓。
楼对阁,户对窗,巨海对长江。
千山对万水,九泽对三江。
山岌岌,水淙淙,故国对他邦。
《声律启蒙》一东1
![《声律启蒙》一东1](https://img.taocdn.com/s3/m/e09170d3c77da26925c5b0c7.png)
一
声律启蒙(上卷) 一东
《声律启蒙》 一东 云对雨,雪对风, 晚照对晴空。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 三尺剑,六钧弓,岭北对江东。 人间清暑殿,天上广寒宫。 夹岸晓烟杨柳绿,满园春雨杏花红。 两鬓风霜,途次早行之客; 一蓑烟雨,溪边晚钓之翁。
云
对
雨风对雪源自对晚照晴空
对
来鸿
去燕
鸣虫
对
宿鸟
三尺剑
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 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 三尺剑,六钧弓,岭北对江东。 人间清暑殿,天上广寒宫。 两岸晓烟杨柳绿,一园春雨杏花红。 两鬓风霜,途次早行之客; 一蓑烟雨,溪边晚钓之翁。
• 《史记·高祖本纪》:“吾以布衣提三尺剑取天下,此非 天命乎?”
• 强弓。 唐 罗隐 《登夏州城楼》诗:“好脱儒冠从校尉 ,一枝长戟六钧弓,一钧30斤。
• 岭北 江东,岭,秦岭,南北分界。江,长江,安徽芜湖 到南京
• 洛阳皇宫中有个清暑殿,广寒宫,月宫,嫦娥和玉兔 • 苏轼·宋·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
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
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潇洒处。 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六钧弓
人间清暑殿
天上广寒宫
夹岸晓烟杨柳绿
满园春雨杏花红
两 鬓 风 霜
途 次 早 行 之 客
一蓑烟雨 溪边晚钓之翁
《声律启蒙》 一东 云对雨,雪对风, 晚照对晴空。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 三尺剑,六钧弓,岭北对江东。 人间清暑殿,天上广寒宫。 夹岸晓烟杨柳绿,满园春雨杏花红。 两鬓风霜,途次早行之客; 一蓑烟雨,溪边晚钓之翁。
《声律启蒙》
• 《声律启蒙》是有声韵格律的启蒙读物。 • 按韵分编。 • 包罗天文、地理、花木、鸟兽、人物、器物等知
(完整)小学二年级经典诵读教案
![(完整)小学二年级经典诵读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2902890ce2f0066f53322df.png)
小学二年级经典诵读教案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为根本的指导思想,以新课程理念为行动指南,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根本目的,立足现实,着眼未来,遵循规律开发和利用好校本课程,引领广大学生阅读经典、阅读思想、阅读文化、阅读精神,无限相信书籍的力量,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定坚实的发展基础。
教学目的:1、喜欢经典文章,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为熟读成诵奠定基础。
2、初步掌握经典诵读的方法,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
3、基本了解诵读内容,提高语文素养。
4、训练儿童应对、掌握声韵格律,从中得到语音、词汇、修辞的训练。
,第1课《声律启蒙》(节选一)一、经典回放:来对往,密对稀,燕舞对莺飞。
风清对月朗,露重对烟微。
瓜对果,李对桃,犬子对羊羔。
春分对夏至,谷水对山涛。
教学过程:二、简介《声律启蒙》。
三、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
要求:1、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
2、结合注释初步感知诵读内容。
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
四、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
1、学生结合注释理解意思。
2、全班交流。
3、教师小结。
五、学生练读1、学生认真跟读。
2、学生自读。
(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
(2)同桌互读。
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
(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
3、小组交流。
4、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
5、师生共同放声齐读。
六、温馨点击:第2页七、活动广角:第3页八、成长袋:第4页九、课外延伸:1、与父母一起多形式诵读。
2、与父母交流诵读心得。
3、课外搜集资料,先讲给父母听,到校后与老师、同学交流。
第2课《声律启蒙》(节选二)一、经典回放: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
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
天浩浩,日融融,佩剑对弯弓。
楼对阁,户对窗,巨海对长江。
千山对万水,九泽对三江。
山岌岌,水淙淙,故国对他邦。
通用新版声律启蒙1 声律启蒙一东(一)
![通用新版声律启蒙1 声律启蒙一东(一)](https://img.taocdn.com/s3/m/4abded6b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80251a1.png)
两鬓风霜,途次早行之客; 一蓑烟雨,溪边晚钓之翁。
鬓:脸两旁靠近耳朵的头发
蓑:蓑衣,用草或棕毛编成的雨具
译文:两鬓斑白,清晨就有急于赶路的人了,傍晚烟雨迷蒙,老翁身 披蓑衣在溪水边垂钓
历史典故
三尺剑的典故
“三尺剑”说的是汉代的第一个皇帝刘邦。刘邦一开始,还 不是皇帝,只是一个很小很小的地方官,差不多就是咱们现在 的居委会主任。后来皇帝下命令了,让他带着县里老百姓走 很远很远的路给自己盖房子、修坟墓,还不给钱。刘邦一看, 这个活划不来。于是,刘邦就带着老百姓逃跑了。走到半路 上,有人看到一条白蛇拦着路,大家谁都不敢碰那条白蛇。刘 邦一看,急了,皇帝不让咱们好好过日子,你一条蛇不让咱们好 好逃跑,这都什么事!一怒之下,他拔出腰间佩戴的三尺剑,就 把这条大蛇给杀了。大家都很佩服他的勇气,他手下的这个 军队,才终于发展了起来。
liǎnɡ àn xiǎo yān yánɡ liǔ lǜ yì yuán chūn yǔ xìnɡ huā hónɡ
两 岸晓 烟 杨 柳绿,一园 春 雨 杏 花 红。
liǎnɡ bìn fēnɡ shuānɡ tú cì zǎo xínɡ zhī kè
两 鬓 风 霜, 途次 早 行 之 客;
yì suō yān yǔ xī biān wǎn diào zhī wēnɡ
只剩第四位将军了,他遇到匈奴了吗?
他还在大草原上转悠。这第四支军队的将军叫卫青,是皇后的弟弟,以前根本没带过 兵,所以大家都不看好他,觉得他不过就是借着皇后的面子,出来兜兜风、旅旅游。就 连卫青的手下都跟他说:“将军,不然咱们回去吧,这么在草原上晃悠,也是瞎耽误工 夫。”可这个卫青特别有志气,他不管别人怎么想,很坚决地说:“不行!咱们是出来打 匈奴的,没见到匈奴就往回走,这算怎么回事呀!”于是,卫青就带着兵一直往北走。走 着走着,竟然发现了一大片帐篷,仔细一看,原来这是匈奴的大本营。按理说,卫青只带 了一万人,碰上敌人的大本营,那也很危险。但我们前面说了,匈奴听说李广来了,就派 出了大部队对付李广去了:这下攻打大本营,简直就是最好的机会。卫青很机灵,赶紧 敲战鼓、吹号角,带领自己的军队,一口气拿下了匈奴的大本营。这下,大家终于意识 到,这个小卫青还真不简单。接下来,卫青又打了好几场胜仗,没过几年,他就变成了最 重要的大将军。这时候,汉武帝也终于下定决心,要来一场终极大战,把匈奴彻底赶跑。 汉武帝让卫青和另一位大将军领头,再派出十万大军和十四万匹战马,浩浩荡荡地出 发了。汉朝军队一路向北,在岭北碰上了匈奴的大部队。在这里,卫青跟匈奴又发生 了一场大战,并且把匈奴的主力部队给彻底打败了。汉朝和匈奴之间,终于不用总是 打打杀杀了。
【国学启蒙】《声律启蒙》一东·(一)
![【国学启蒙】《声律启蒙》一东·(一)](https://img.taocdn.com/s3/m/0870b813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b4.png)
【国学启蒙】《声律启蒙》一东·(一)《声律启蒙》是康熙年间所编著,作者为车万育,这篇文章收录在《四库全书》当中。
是训练儿童应对,掌握声韵格律的启蒙读物。
按韵分编,包罗天文、地理、花木、鸟兽、人物、器物等的虚实应对。
从单字对到双字对,三字对、五字对、七字对到十一字对,声韵协调,琅琅上口,从中得到语音、词汇、修辞的训练,是一部具有音韵美的启蒙格律典籍。
从单字到多字的层层属对,读起来,如唱歌般,并且含概了多方面的知识和智慧。
较之其它全用三言、四言句式更见韵味。
诗词和对联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文学形式,两千多年来一直薪火相传,至今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在古代,自私塾的幼童起,就开始这种文学修养的训练,对声调、音律、格律等都有严格的要求。
因此,一些声律方面的著作也应运而生这类读物,在启蒙读物中独具一格,经久不衰。
明清以来,如《训蒙骈句》、《笠翁对韵》等书,都是采用这种方式编写,才能得以广泛流传。
《声律启蒙》分上卷和下卷,分别对应《106部平水韵》中“平声”部的“上平”和“下平”,简单的说,就是《平水韵》的“平声”部的格律训练典籍。
从今天开始,“素心传统文化书塾”开展《声律启蒙》的详解篇章,虽然更新的进度未必很快,也未必能够规律,但是一定确保细腻精致,让我们一起走入传统文字的时空,让那些婉约的词句,再度闪耀光华。
那么,就让我们从“上卷”的“一东”韵开始,且与我慢慢前行,且听我循循道来……一东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
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
三尺剑,六钧弓,岭北对江东。
人间清暑殿,天上广寒宫。
两岸晓烟杨柳绿,一园春雨杏花红。
两鬓风霜,途次早行之客;一蓑烟雨,溪边晚钓之翁。
《声律启蒙》,不仅仅只是读起来琅琅上口,易于训练语言,掌握对韵的基础。
也不仅仅是积蓄了广繁的词汇,让我们能从中吸取充分的词句的容量。
更重要的是,其中蕴藏了大量的知识和智慧,史实与典故,这才是我们需要学习的主要内容。
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
完整《声律启蒙》详解全文,卷一:一东至五微,必学古文收藏!
![完整《声律启蒙》详解全文,卷一:一东至五微,必学古文收藏!](https://img.taocdn.com/s3/m/aad1ba30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0a.png)
完整《声律启蒙》详解全文,卷一:一东至五微,必学古文收藏!《声律启蒙》是训练儿童应对,掌握声韵格律的启蒙读物。
按韵分编,包罗天文、地理、花木、鸟兽、人物、器物等的虚实应对。
从单字对到双字对,三字对、五字对、七字对到十一字对,声韵协调,琅琅上口,从中得到语音、词汇、修辞的训练。
从单字到多字的层层属对,读起来,如唱歌般。
较之其它全用三言、四言句式更见韵味。
这类读物,在启蒙读物中独具一格,经久不衰。
明清以来,如《训蒙骈句》、《笠翁对韵》等书,都是采用这种方式编写,并得以广泛流传。
诗词和对联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文学形式,两千多年来一直薪火相传,至今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在古代,自私塾的幼童起,就开始这种文学修养的训练,对声调、音律、格律等都有严格的要求。
因此,一些声律方面的著作也应运而生,而其中清朝康熙年间车万育所作的《声律启蒙》,则是其中较有代表性的一种。
如今我们使用的,是清代光绪癸未年间约公元1883年成都魏朝俊“墨耕堂”私藏的版本,其封面题名为《声律启蒙》,内页所载名为《声律启蒙撮要》,作者题名为“衡山聂铣敏蓉峰重订、邵陵车万育双亭著、湘潭夏大观枫江笺”。
此书既名为“撮要”,自然只会节录撮取《声律启蒙》中他们认为最为重要的部分,它分为上、下两卷,只有平声30个韵部(即绝大部分格律诗所用的韵部),很明显,这是撮取了祝明撰写的前两卷,并以它为基础,进行了一些作者认为是必要的删改和修订而成的。
声律启蒙卷一:一东至五微一东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注:这几句说的自然现象。
“晚照”就是傍晚的阳光,比如红杏尚书宋祁的《玉楼春》中有“且向花间留晚照”的词句;再举个“云”和“雨”相对的例子,比如唐朝许浑的《咸阳城东楼》一诗中有“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句子。
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注:这两句说的是动物。
关于鸿,鸿就是大雁,也可称为鸿雁。
诗经里有“鸿雁于飞”的句子,曹植的《洛神赋》中有“翩若惊鸿,矫若游龙”的句子;陆游悼念原配夫人沈宛的《沈园二首》里有“曾是惊鸿照影来”的句子;用于比喻美人的体态轻盈。
《声律启蒙》原文及译文
![《声律启蒙》原文及译文](https://img.taocdn.com/s3/m/0a359971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c4.png)
《声律启蒙》原文及译文《声律启蒙·注释本<1>》一东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
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
三尺剑,六钧弓,岭北对江东。
人间清暑殿,天上广寒宫。
两岸晓烟杨柳绿,一园春雨杏花红。
两鬓风霜,途次早行之客;一蓑烟雨,溪边晚钓之翁。
三尺剑:《汉书》高祖为黥布流矢所中,医曰:可治。
高祖曰:吾提三尺剑取天下,非命乎?命在天,虽扁鹊何益。
六钧弓:《左》定公侵齐,士皆坐列,曰:颜高之弓六钧。
皆取而传观之。
清暑殿:《洛阳宫殿簿》内有清暑殿。
广寒宫:《明皇杂录》明皇与申天师中秋夜游月宫,见榜曰广寒清虚之府。
沿对革,异对同,白叟对黄童。
江风对海雾,牧子对渔翁。
颜巷陋,阮途穷,冀北对辽东。
池中濯足水,门外打头风。
梁帝讲经同泰寺,汉皇置酒未央宫。
尘虑萦心,懒抚七弦绿绮;霜华满鬓,羞看百炼青铜。
黄童白叟:《韩》黄童白叟,踊跃欢呼。
颜巷陋:见《论语》。
阮途穷:《晋书》阮籍率意独驾,车迹所穷,恸哭而返。
冀北:《韩》伯乐一过冀北之野,而马群遂空。
冀北,古幽都地。
辽东:《广舆记》辽东,契丹东胡旧地,后号盛京,又曰辽东。
濯足:《孺子歌》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
打头风:《韵府群玉》石尤风,打头逆风也。
同泰寺:《梁武帝传》帝常与高僧讲佛经于同泰寺,时天雨宝花而下。
未央宫:《汉书》高祖天下已定,置酒宴群臣于未央宫,见群臣礼数甚严,高祖乃叹曰:吾今日始知天子之尊也。
绿绮:卓文君琴名。
青铜:镜也。
欧:素丝悲青铜。
曾巩:水面磨青铜。
贫对富,塞对通,野叟对溪童。
鬓皤对眉绿,齿皓对唇红。
天浩浩,日融融,佩剑对弯弓。
半溪流水绿,千树落花红。
野渡燕穿杨柳雨,芳池鱼戏芰荷风。
女子眉纤,额下现一弯新月;男儿气壮,胸中吐万丈长虹。
皤:白也。
芰:音忌。
水果两角为菱,四角为芰。
眉月:《鲍照玩月诗》始见东南楼,纤纤如玉钩。
未映西北墀,娟娟似娥眉。
长虹:雨气也。
《记》气如白虹。
二冬春对夏,秋对冬,暮鼓对晨钟。
观山对玩水,绿竹对苍松。
声律启蒙教案
![声律启蒙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63c3f4bfad6195f302ba624.png)
二年级经典教案——潘杏琪《声律启蒙》(节选一)教学设计教学目得:1、能将对子诵读成诵。
2、培养学生得思维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教学内容;《声律启蒙》(节选一)教学重难点:理解文中对子得意思,能够主动积累词语。
教学用具:课件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一、激发学生得学习兴趣,导入新课.同学们,我们在二年级得时候学过一则对子,下面我们一起来背诵一下.大家喜欢对子吗?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则新对子。
二、师生合作,探究合作.(一)经典回放1、自己来读第一页得对子。
要求将不明白得地方做上记号。
2、同桌朗读对子,互相检查,帮助纠正错误。
3、学生齐读。
4、提出自己不懂得地方。
5、教师讲解不明白得地方。
6、教师范读。
7、自己再次大声朗读课文,要求讲究韵律。
8、抽生朗读,比比谁读得美.三、温馨点击教师讲解《声律启蒙》得好处。
《声律启蒙》十分讲究对仗与韵律,它就是清代车万育编著得,对于我们了解韵律、积累词语有很大得帮助。
四、活动广角1、学生练习背诵。
2、开火车背诵比赛.瞧谁背得又快又准确!3、您还知道哪些类似得语句?谁来背一背。
五、填写成长袋.1、如果您能准确、琉璃地朗读,就将“四角星”涂红。
2、如果您能熟练背诵下来,就将“五角星”涂红。
3、如果您得积累与背诵赢得了大家得掌声,就将“八角星”涂红。
《声律启蒙—-一东》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声律启蒙》就是训练儿童应对,掌握声韵格律得启蒙读物。
按韵分编,包罗天文、地理、花木、鸟兽、人物、器物等得虚实应对。
从单字对到双字对,三字对、五字对、七字对到十一字对,声韵协调,琅琅上口,从中得到语音、词汇、修辞得训练。
从单字到多字得层层属对,读起来,如唱歌般。
较之其它全用三言、四言句式更见韵味。
其中得第一篇“一东”全篇压“ong”韵,读起来朗朗上口,别有韵味。
学情分析:通过一二年级得基础积累,学生能感受到古诗文得节奏韵律,但难以用语言表达.学生朗读时能用心体会诗句意境,但头脑中缺乏想象。
学生积累诗句数量充足,但不会学以致用,感受其中得内在联系并在今后得学习中去引经据典.在理解方面,三年级要求学生应该大致了解古诗文得意思。
二年级传统文化电子课本山东大学版
![二年级传统文化电子课本山东大学版](https://img.taocdn.com/s3/m/9bebf51fa2161479171128e6.png)
第5课、《增广贤文》(节选二) 孝当竭力,非徒养身。 鸦有反哺之孝,羊知跪乳之恩。 岂无远道思亲泪,不及高堂念子心。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知己知彼,将心比心。 责人之心责己,爱己之心爱人。 再三须慎意,第一莫欺心。
第6课、《弟子规》(节选一) 惟德学,惟才艺,不如人,当自励。 若衣服,若饮食,不如人,勿生戚。 闻过怒,闻誉乐,损友来,益友却。 闻誉恐,闻过欣,直谅士,渐相亲。
第3课《续小儿语》(节选) 从小做人,休坏一点。 覆水难收,悔恨已晚。 白日所为,夜来省己。 是恶当惊,是善当喜。 人誉我谦,又增一美; 自夸自败,还增一毁。 待人要丰,自奉要约; 责己要厚,责人要薄。
第4课、《增广贤文》(节选一)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寅。 一家之计在于和,一)
来对往,密对稀,燕舞对莺飞。 风清对月朗,露重对烟微。 瓜对果,李对桃,犬子对羊羔。 春分对夏至,谷水对山涛。
第2课《声律启蒙》(节选二) 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 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 天浩浩,日融融,佩剑对弯弓。 楼对阁,户对窗,巨海对长江。 千山对万水,九泽对三江。 山岌岌,水淙淙,故国对他邦。
第12课、《千家诗》(三) 秋 月 [宋] 程颢 清溪流过碧山头,空水澄鲜一色秋。 隔断红尘三十里,白云红叶两悠悠。
第13课、《千家诗》(四) 雪梅二首(其) [宋]卢梅坡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第9课、《中华改良杂字》(节选)
勤能补我拙,俭能为我廉。 知足者常乐,能忍者自安。 路遥知马力,日久结人缘。
第10课、《千家诗》(一) 湖 上 [宋] 徐元杰 花开红树乱莺啼,草长平湖白鹭飞。 风日清和人意好,夕阳箫鼓几船归。
《声律启蒙》全文及注释(上)
![《声律启蒙》全文及注释(上)](https://img.taocdn.com/s3/m/86405b3e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7f.png)
《声律启蒙》全文及注释(上)《声律启蒙》(上)一东1:注释:1一东:“东”指“东韵”,是宋金时期的“平水韵”(也叫“诗韵”)中的一个韵部。
“东”叫韵目,即这个韵部的代表字。
东韵中包含有许多字,它们的共同点便是韵母相同(当然是指隋唐五代两宋时期的读音),像下面的三段文字中,每个句号之前的那个字,即风、空、虫、弓、东、宫、红、翁、同、童、穷、铜、通、融、虹等 15字,尽管在现代汉语中的韵母并不完全相同,但都同属于东韵,如果是作格律诗,这些字就可以互相押韵。
“一”,是指东韵在平水韵中的次序。
平水韵按照平、上、去、人四个声调分为106个韵部,其中因为平声的字较多,故分为上下两个部分,东韵是上平声中的第一个韵部。
后面的“二冬”、“三江”等情况也相同,不再一一说明。
云对雨,雪对风。
晚照对晴空。
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
三尺剑,六钧弓1。
岭北对江东。
人间清暑殿,天上广寒宫2。
两岸晓烟杨柳绿,一园春雨杏花红。
两鬓风霜,途次早行之客;一蓑烟雨,溪边晚钓之翁3。
注释:1这一联是两个典故。
上联出自《史记·高祖本纪》。
汉朝的开国君主刘邦曾经说:我以普通百姓的身份提着三尺长的宝剑而夺取了天下。
下联出自《左传》,鲁国有个勇士叫颜高,他使用的弓为六钧(钧为古代重量单位,一钧三十斤),要用 180斤的力气才能拉开。
2清暑殿:洛阳的一座宫殿。
广寒宫:《明皇杂录》说,唐明皇于中秋之夜游月宫,看见大门上悬挂着“广寒清虚之府”的匾额,后代便以广寒宫代指月宫。
3次:军队临时驻扎,引申为一般的短暂停留。
途次,旅途的意思。
沿对革,异对同1。
白吏对黄童2。
江风对海雾,牧子对渔翁。
颜巷陋,阮途穷3。
冀北对辽东。
池中濯足水,门外打头风4。
梁帝讲经同泰寺,汉皇置酒未央宫5。
尘虑萦心,懒抚七弦绿绮;霜华满鬓,羞看百炼青铜6注释:1沿:沿袭、遵照原样去做。
革:变化、变革。
2黄童:黄口之童,即儿童。
黄,黄口,雏鸟的喙边有一圈黄色的边,长大就消失,故以黄口喻指年龄幼小的。
《声律启蒙》全文(附音频)
![《声律启蒙》全文(附音频)](https://img.taocdn.com/s3/m/5f39753b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62.png)
声律启蒙》全⽂:《声律启蒙⾼名戏马,斋⼩号蟠龙。
⼿擘蟹螯从毕卓,⾝披鹤氅⾃王恭。
五⽼峰⾼,秀插云霄如⽟笔;三姑⽯⼤,响传风⾬若⾦镛。
第05集声律启蒙(领读版) ⼆冬2 联合读创 - 声律启蒙仁对义,让对恭,禹舜对羲农。
雪花对云叶,芍药对芙蓉。
陈后主,汉中宗,绣虎对雕龙。
柳塘风淡淡,花圃⽉浓浓。
春⽇正宜朝看蝶,秋风那更夜闻蛩。
战⼠邀功,必借⼲⼽成勇武;逸民适志,须凭诗酒养疏慵。
第06集声律启蒙(领读版) ⼆冬3 联合读创 - 声律启蒙○三江楼对阁,户对窗,巨海对长江。
蓉裳对蕙帐,⽟斝对银釭。
青布幔,碧油幢,宝剑对⾦缸。
忠⼼安社稷,利⼝覆家邦。
世祖中兴延马武,桀王失道杀龙逄。
秋⾬潇潇,漫烂黄花都满径;春风袅袅,扶疏绿⽵正盈窗。
第07集声律启蒙(领读版) 三江1 联合读创 - 声律启蒙旌对旆,盖对撞,故国对他邦。
⾏⼭对万⽔,九泽对三江。
⼭岌岌,⽔淙淙,⿎振对钟撞。
清风⽣酒舍,皓⽉照书窗。
阵上倒⼽⾟纣战,道旁系剑⼦婴降。
夏⽇池塘,出沿浴波鸥对对;春风帘幕,往来营垒燕双双。
第08集声律启蒙(领读版) 三江2 联合读创 - 声律启蒙铢对钅两,只对双,华岳对湘江。
朝车对禁⿎,宿⽕对塞缸。
青琐闼,碧纱窗,汉社对周邦。
笙箫鸣细细,钟⿎响摐摐。
主簿栖鸾名有览,治中展骥姓惟庞。
苏武牧⽺,雪屡餐于北海;庄周鲋,⽔必决于西江。
第09集声律启蒙(领读版) 三江3 联合读创 - 声律启蒙○四⽀茶对酒,赋对诗,燕⼦对莺⼉。
栽花对种⽵,落絮对游丝。
四⽬颉,⼀只夔,鸲鹆对鹭鸶。
半池红菡萏,⼀架⽩荼蘼。
⼏阵秋风能应候,⼀犁春⾬甚知时。
智伯恩深,国⼠吞变形之炭;⽺公德⼤,⾢⼈竖堕泪之碑。
第10集声律启蒙(领读版) 四⽀1 联合读创 - 声律启蒙 ⾏对⽌,速对迟,舞剑对围棋。
花笺对草字,⽵简对⽑锥。
汾⽔⿍,岘⼭碑,虎豹对熊罴。
花开红锦绣,⽔漾碧琉璃。
去妇因探邻舍枣,出管恰从云⾥降;橹声咿轧,渔⾈正向雪中移。
第11集声律启蒙(领读版) 四⽀2 联合读创 - 声律启蒙⼽对甲,⿎对旗,紫燕对黄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