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触探
岩土测试技术第3章-动力触探试验
![岩土测试技术第3章-动力触探试验](https://img.taocdn.com/s3/m/2e90f520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9f6ec66.png)
02 动力触探试验的基本原理
动力触探试验的原理
动力触探试验是一种通过锤击或落锤的方式,使一定形状和质量的探头贯入土层 ,根据贯入过程中所受阻力和探头贯入土层的深度来推求土层工程性质的原位测 试方法。
动力触探试验的原理基于能量守恒和动量定理,通过测量锤击能量、贯入时间和 单位时间内贯入的深度,可以推导出土层的力学性质指标。
锤击装置包括锤头、锤杆和支架,用于产生锤击力。
触探杆通常由金属材料制成,用于传递锤击能量和支撑 探头。
深度测量装置用于精确测量探头贯入土层的深度。
03 动力触探试验的操作流程
试验前的准备工作
确定试验目的
明确试验的目标,是为了评估土体的力学性 质、确定地基承载力还是其他目的。
准备试验场地
清理试验场地,确保没有杂物和障碍物,并 按照要求整平场地。
提出结论和建议
根据分析结果,提出相应的结 论和建议,为工程设计和施工
提供依据。
04 动力触探试验的结果解读
动力触探试验结果的解读方法
原始数据转换
01
将采集的原始动力触探数据转换为击数和能量等参数,以便进
行后续分析。
对比分析
02
将试验结果与标准值或已知数据进行对比,判断岩土的力学性
质和承载能力。
曲线拟合
选择合适的探头和钻杆
根据试验要求选择适合的探头和钻杆,确保 能够达到所需的探测深度和精度。
安装探头和钻杆
将探头和钻杆安装到测试仪器上,并确保连 接牢固。
试验操作步骤
调整测试仪器
根据试验要求调整测试仪 器的各项参数,如落锤重 量、落高、贯入速率等。
进行触探
操作测试仪器,使探头 贯入土体,记录贯入深
度和相应的锤击数。
动力触探试验规范标准
![动力触探试验规范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aeff6530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a4cb461.png)
动力触探试验规范标准动力触探试验是一种用来测试材料或结构在动态载荷作用下的性能和稳定性的方法。
在进行动力触探试验时,需要严格遵循一定的规范标准,以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本文将介绍动力触探试验的规范标准,包括试验前的准备工作、试验过程中的操作规程以及试验后的数据处理和分析。
1. 试验前的准备工作。
在进行动力触探试验之前,首先需要对试验设备进行检查和校准,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准确性。
同时,还需要对试验样品进行准备,包括样品的尺寸、形状和表面处理等。
在选择试验参数时,需要根据试验目的和样品特性进行合理的确定,包括试验载荷、频率和持续时间等。
2. 试验过程中的操作规程。
在进行动力触探试验时,操作人员需要严格按照规范标准进行操作,包括正确的试验设备设置、样品安装和试验参数的调整等。
在试验过程中,需要及时记录试验数据,并对试验过程中出现的异常情况进行及时处理和记录。
同时,还需要对试验过程中的安全问题进行重视,确保操作人员的安全。
3. 试验后的数据处理和分析。
试验结束后,需要对试验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包括对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进行评估,对试验过程中的异常情况进行分析和总结。
在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时,需要使用合适的统计方法和分析工具,以得出准确的结论和推断。
总结。
动力触探试验是一种重要的材料性能测试方法,对试验过程中的操作规程和数据处理要求都很高。
只有严格遵循规范标准,才能得到准确可靠的试验结果。
因此,在进行动力触探试验时,需要严格按照规范标准进行操作,并对试验过程中的数据进行准确可靠的处理和分析。
结语。
本文介绍了动力触探试验的规范标准,包括试验前的准备工作、试验过程中的操作规程以及试验后的数据处理和分析。
希望本文能对动力触探试验的相关人员有所帮助,提高试验工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动力触探检测标准
![动力触探检测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30a37e2b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dd.png)
动力触探检测标准一、检测原理动力触探是一种通过锤击将圆锥形探头压入土中,根据锤击能量和贯入深度的关系,测定土的力学性质和地基承载力的原位测试方法。
该方法广泛应用于岩土工程勘察、施工和质量控制中,是检测地基承载力和变形特性的重要手段。
二、检测仪器1.动力触探仪应包括锤、探头、支架、导向杆、加压装置和计时器等部分。
2.锤的质量、形状和落距应符合规范要求,锤的落距应通过导向杆控制。
3.探头应具有足够的刚度和硬度,以保证其在贯入过程中不受损伤。
4.加压装置应能够均匀施加压力,以保持探头在贯入过程中的稳定性。
5.计时器应能够精确记录锤击时间。
三、检测步骤1.场地平整:将检测场地整平,确保探头能够顺利贯入。
2.仪器安装:将动力触探仪放置在检测点上,调整导向杆的高度,使锤的落距与地面垂直。
3.锤击试验:将探头压入土中,控制落距和贯入速度,记录每锤击的贯入深度和锤击能量。
4.重复试验:在每个检测点进行至少三次锤击试验,以获得可靠的检测数据。
5.数据整理:整理每次锤击的贯入深度和锤击能量数据,计算平均值和标准差。
四、数据分析1.根据锤击能量和贯入深度的关系,计算地基承载力和变形特性。
2.将实测数据与理论值进行对比,评估地基的可靠性。
3.根据检测结果,提出相应的工程建议和措施。
五、检测报告1.检测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工程名称、检测地点、检测日期、检测目的、场地条件、检测方法、锤击能量、贯入深度、地基承载力及变形特性等。
2.报告中应附有锤击试验的原始数据记录表,以便查阅和分析。
3.根据检测结果,提出相应的工程建议和措施,为设计和施工提供依据。
动力触探和标准贯入的区别
![动力触探和标准贯入的区别](https://img.taocdn.com/s3/m/8a77702a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f5.png)
动力触探和标准贯入的区别
动力触探和标准贯入是地质勘探中常见的两种方法,它们在地质勘探中起着不
可替代的作用。
虽然它们都是用来获取地下信息的手段,但是它们之间存在着一些明显的区别。
首先,动力触探是一种通过钻进地下的方式,利用钻杆和钻头对地层进行冲击,通过观测冲击的反应来获取地下信息的方法。
而标准贯入则是通过一种特殊的装置,将一根标准贯入棒插入地下,然后观测标准贯入棒在地下的沉降来获取地下信息的方法。
可以看出,动力触探和标准贯入在获取地下信息的方式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其次,动力触探和标准贯入在适用范围上也有所不同。
动力触探适用于岩土层、砂砾层等地层的勘探,而标准贯入则更适用于软土层、淤泥层等地层的勘探。
这是因为不同的地层对于冲击或沉降的反应不同,所以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地质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
另外,动力触探和标准贯入在勘探深度上也有所区别。
一般来说,动力触探的
勘探深度较大,可以达到数十米甚至上百米,而标准贯入的勘探深度相对较浅,一般在数米到十几米之间。
这也是由于它们的工作原理和适用范围所决定的。
此外,动力触探和标准贯入在勘探成本和效率上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一般来说,动力触探的成本较高,但是获取的地下信息相对更加准确和全面,而标准贯入的成本相对较低,但是在获取地下信息的准确度和全面性上可能会有所欠缺。
所以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综上所述,动力触探和标准贯入是地质勘探中常用的两种方法,它们在工作原理、适用范围、勘探深度、成本和效率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异。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地质情况和勘探需求选择合适的方法,以确保勘探工作的准确性和高效性。
动力触探试验的工程方案
![动力触探试验的工程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7d2d7e06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2d.png)
动力触探试验的工程方案一、试验目的动力触探试验是一种地下工程勘察手段,通过锤击钻杆或者旋转钻进地层,使岩土受到动力作用,通过观测土层的动态响应来获取地层物性参数,以了解地下岩土情况,为工程设计提供可靠的勘察数据。
本文将针对动力触探试验的工程方案进行详细阐述。
二、试验原理动力触探试验主要通过施加动力对地层进行钻进,通过观察钻进过程中岩土性质的变化来了解地下岩土情况。
试验工程主要包括钻孔施工、动力触探、观测与记录等环节。
三、试验设备1. 钻机:选用符合试验要求的动力触探钻机,钻机应具备足够的动力和扭矩,能够满足试验要求的孔深和孔径。
2. 钻杆:选用质量可靠的钻杆,确保在试验过程中不易发生折断及卡钻等情况。
3. 锤击装置:配备合适的锤击装置,用于施加动力。
4. 观测设备:配备合适的观测设备,对地层的动态响应进行实时观测与记录。
5. 其他配套设备:包括压浆泵、管线、防护设备等。
四、试验方法1. 钻孔施工(1)确定钻进位置和孔径,在施工前做好勘测工作,确定钻孔的位置和孔径,并绘制详细的施工方案。
(2)进行地质勘察,了解地层情况,为施工提供参考。
(3)进行钻孔施工,保持钻孔垂直,避免偏差过大。
2. 动力触探(1)确定触探方案,包括施加动力的强度、频率等参数。
(2)根据观测数据,合理调整触探方案,确保观测数据的准确性。
3. 观测与记录(1)在动力触探试验过程中,对地层的动态响应进行实时观测与记录。
(2)观测与记录内容包括孔壁岩土的情况、孔深及孔径的变化情况、动力触探参数及观测数据等。
五、试验质量控制1. 严格遵守试验规范和标准,确保试验过程的合理性和准确性。
2. 在试验过程中严格按照试验方案进行操作,保持现场秩序,确保安全施工。
3. 对钻杆、锤击装置等设备进行定期检查与维护,确保设备的良好状态。
4. 对观测数据进行准确记录,并对数据进行有效处理与分析。
六、试验成果处理1. 根据观测数据,编制地质勘察报告,并提出合理的地下岩土情况描述。
动力触探临界深度
![动力触探临界深度](https://img.taocdn.com/s3/m/89c652ba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af.png)
动力触探临界深度1. 引言动力触探是一种常用的地质勘探方法,可以通过钻孔方式获取地下岩土层的物理性质和结构信息。
而动力触探临界深度则是指在进行动力触探时,钻杆所能达到的最大深度。
本文将详细介绍动力触探临界深度的概念、影响因素以及其在工程勘察中的应用。
2. 动力触探临界深度的定义动力触探临界深度是指在进行动力触探时,钻杆能够达到的最大深度。
它通常由多个因素共同决定,如钻杆长度、钻杆强度、地层物理性质等。
3. 影响因素3.1 钻杆长度和强度钻杆长度和强度是影响动力触探临界深度的主要因素之一。
较长和较强的钻杆可以承受更大的荷载和摩擦力,从而使得触探能够进行到更深的地层。
3.2 地层物理性质地层物理性质也是影响动力触探临界深度的重要因素。
不同类型的地层具有不同的物理性质,如密度、强度、压缩模量等,这些性质将直接影响到钻杆在地层中的穿透能力和承载能力。
3.3 钻探设备和技术钻探设备和技术的进步也对动力触探临界深度产生了积极影响。
现代化的钻探设备可以提供更高的钻进速度和更大的承载能力,同时新型的钻探技术也能够有效降低钻杆在地层中的摩擦阻力,从而使得触探能够进行到更深的地下。
4. 动力触探临界深度的应用4.1 工程勘察动力触探临界深度在工程勘察中起着重要作用。
通过测定钻杆所能达到的最大深度,可以评估地下岩土层结构和物理性质,为工程设计提供可靠依据。
此外,动力触探还可以获取地下水位、土壤类型、岩层分布等信息,为工程勘察提供全面的地质资料。
4.2 岩土力学研究动力触探临界深度的测定对岩土力学研究也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触探数据的分析和解释,可以了解地下岩土层的力学性质、变形特征等信息,为岩土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科学依据。
4.3 地质灾害预测与评估动力触探临界深度还可以用于地质灾害的预测与评估。
通过触探数据的分析,可以判断地下岩土层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从而评估地质灾害发生的潜在风险,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5. 结论动力触探临界深度是指在进行动力触探时,钻杆所能达到的最大深度。
动力触探试验检测方法
![动力触探试验检测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4878fc36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91.png)
动力触探试验检测方法动力触探试验是一种常用的地质勘探方法,用于获取地下岩层的物理性质和地质结构信息。
本文将介绍动力触探试验的基本原理、仪器设备以及应用范围。
一、动力触探试验的基本原理动力触探试验是利用冲击力将探测器送入地下岩层,通过测量探测器在不同深度下的冲击力和阻力来推测岩层的物理性质和地质结构。
其基本原理如下:1. 冲击力与阻力关系:当探测器冲击地下岩层时,岩层的物理性质和地质结构会对冲击力和阻力产生影响。
通过测量冲击力和阻力的变化,可以推断岩层的硬度、密度、含水量等信息。
2. 冲击力传感器:动力触探试验主要依靠冲击力传感器来测量冲击力的变化。
冲击力传感器通常具有高灵敏度和快速响应的特点,能够准确记录冲击力的大小和变化趋势。
3. 阻力测量:除了测量冲击力,动力触探试验还需要测量阻力。
阻力的大小取决于岩层的物理性质和地质结构,通过测量阻力的变化,可以推断岩层的孔隙度、压缩性等信息。
二、动力触探试验的仪器设备动力触探试验需要使用特定的仪器设备来完成,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 冲击器:冲击器是动力触探试验的核心设备,用于将探测器送入地下岩层。
冲击器通常由一个重锤和一个冲击杆组成,重锤通过释放势能产生冲击力,将冲击杆推入岩层。
2. 探测器:探测器是用于测量冲击力和阻力的传感器,通常由冲击力传感器和阻力传感器组成。
冲击力传感器用于测量冲击力的大小和变化趋势,阻力传感器用于测量阻力的大小和变化趋势。
3. 钻杆和钻头:钻杆和钻头用于钻孔,使冲击器能够进入地下岩层。
钻杆通常由多节组成,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延伸或缩短,钻头则用于切削地下岩层。
4. 数据记录仪:数据记录仪用于记录冲击力和阻力的变化,通常具有高精度和大容量的存储空间。
数据记录仪可以将测量数据保存下来,便于后续分析和处理。
三、动力触探试验的应用范围动力触探试验广泛应用于地质勘探和工程建设领域,主要用于以下方面:1. 地质勘探:动力触探试验可以提供地下岩层的物理性质和地质结构信息,对于地质勘探具有重要意义。
动力触探临界深度
![动力触探临界深度](https://img.taocdn.com/s3/m/281cbfb7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ffd1a51.png)
动力触探临界深度1. 引言动力触探临界深度是指在地球科学研究中,通过动力触探技术获取地下岩石或土壤的最大穿透深度。
该技术主要应用于地质勘探、地下水资源评价、工程建设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动力触探的原理、仪器设备以及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2. 动力触探原理动力触探是一种利用冲击能量将钻头推入地下的技术。
其工作原理基于以下几个关键步骤:•钻杆传递冲击能量:通过钻机产生的冲击力,将钻杆传递给钻头。
•钻头进入地面:钻头受到冲击力的作用,进入地下,同时带动样品管或取芯器取得岩土样品。
•样品回收:当钻杆达到一定深度后,停止施加冲击力,将钻杆拉出地面,并回收岩土样品。
3. 动力触探仪器设备动力触探需要使用特定的仪器设备来完成工作。
主要的设备包括:•钻机:用于产生冲击力并推动钻杆进入地下。
•钻杆:传递冲击能量,并带动钻头进入地下。
•钻头:用于在地下进行岩土钻探,并取得样品。
•样品管或取芯器:用于回收岩土样品。
•记录仪:记录钻探过程中的数据,如深度、冲击力等。
4. 动力触探应用领域4.1 地质勘探动力触探在地质勘探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通过触探临界深度,可以获取地下岩石和土壤的物理性质和结构信息。
这对于研究地层分布、岩性特征以及油气资源潜力等具有重要意义。
动力触探还可以帮助确定地下水位、水质情况,为水资源评价提供数据支持。
4.2 工程建设在工程建设中,动力触探可用于确定基础工程设计参数,如土壤层厚度、承载力等。
通过触探临界深度,可以评估不同区域的地质条件,并制定相应的工程方案。
此外,动力触探还可用于检测地下管线、寻找适宜的钻井位置等。
4.3 环境保护动力触探在环境保护中也有广泛的应用。
通过触探临界深度,可以了解地下土壤和岩石的污染情况,评估环境风险,并制定相应的治理方案。
此外,动力触探还可以监测地下水位、水质变化等,为环境保护工作提供数据支持。
5. 结论动力触探临界深度是一项重要的地球科学技术,在地质勘探、工程建设和环境保护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动力触探试验规范标准
![动力触探试验规范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fcdf5359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7fc5079.png)
动力触探试验规范标准动力触探试验是岩土工程中常用的一种试验方法,用于获取土壤的物理性质和力学性质。
为了保证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必须按照一定的规范标准进行试验。
以下是动力触探试验规范标准的一般要求。
1. 试验仪器和设备的选择试验应使用符合规范标准要求的动力触探仪器和设备。
仪器和设备的精度、准确性和可靠性应满足试验要求,并经过合格检定。
2. 试验地点和布置试验应在代表性的地点进行,避免临近建筑物、障碍物或其他可能影响试验结果的地方。
试验点应该布置在土壤性质均匀的地区,并保证触探深度较大,以便更好地了解土壤层的特性。
3. 试验前的准备工作试验前需对试验仪器和设备进行检查和校准,确保其正常工作。
同时,需要清理试验点周围的杂物和障碍物,以便进行触探操作。
4. 试验操作规范试验时,操作人员必须按照规范要求进行操作,确保试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操作人员应熟悉仪器和设备的操作方法,并遵守相关的安全规范。
5. 触探记录和数据处理试验过程中,需要及时记录触探深度和阻力值,并将数据记录在试验记录表中。
在触探过程中,需要注意记录异常情况和触探困难的地方。
完成试验后,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得出相关的结果。
6. 数据传递和报告编写试验完成后,需要将试验结果传递给相关人员,并编写试验报告。
报告中应包括试验目的、试验方法、试验结果和结论,并说明试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和困难。
7. 质量控制试验过程中应进行质量控制,确保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质量控制包括校验仪器的准确性、校对试验数据的一致性、监控试验过程中的操作规范等。
8. 安全注意事项试验过程中,需要注意安全事项,确保操作人员和周围人员的安全。
操作人员应佩戴合适的防护装备,并遵守相关的安全规范。
动力触探试验规范标准的执行,可以提高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确保土壤工程设计和施工的质量。
同时,也能够保证操作人员和周围人员的安全。
因此,执行规范标准是进行动力触探试验时的重要要求。
重型动力触探计算公式
![重型动力触探计算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e1e1a3ba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c5.png)
重型动力触探计算公式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参数:
1. 动力触探力(F):表示触探钻杆对土层施加的力,单位为千牛顿(kN)。
2. 钻进速度(V):表示触探钻杆进入土层的速度,单位为米/秒(m/s)。
3. 钻进时间(t):表示触探钻杆在土层中钻进的时间,单位为秒(s)。
4. 土层抗力(R):表示土层对触探钻杆钻进的阻力,单位为千牛顿(kN)。
根据这些参数,可以使用以下公式计算重型动力触探的相关指标:
1. 功率(P):表示触探钻杆在土层中的功率消耗,单位为千瓦(kW)。
P = F * V
2. 钻进功(W):表示触探钻杆在土层中钻进的功,单位为焦耳(J)。
W = F * V * t
3. 钻进功率(Pd):表示触探钻杆在单位时间内钻进的功率,单位为千瓦(kW)。
Pd = W / t
4. 钻进速度指数(IV):表示触探钻杆在单位时间内钻进的速度,单
位为米/秒(m/s)。
IV = V / t
5. 钻进效率(Efficiency):表示触探钻杆在土层中的钻进效率,通常以百分比表示。
Efficiency = (W / P) * 100
以上公式仅为一般参考,实际计算中可能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修正。
动力触探的名词解释
![动力触探的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4cef0115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2b.png)
动力触探的名词解释动力触探是一种探测和采集地质与物理性质信息的技术手段,通过对地下岩土进行振动或冲击,然后测量地面上产生的反射、折射、散射和干扰信号,进而获得有关地下构造和性质的信息。
动力触探广泛应用于地质勘查、灾害预测、基础工程建设等领域,在工程和科学研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在动力触探技术中,通常使用的工具是动力触探钻机,该设备由钻机主体、振动或冲击装置、数据采集系统和钻杆等组成。
通过设置振动或冲击装置,在地面上产生相应的机械振动或冲击力,传递到地下岩土中,再将反射、折射、散射和干扰信号采集回来,通过数据采集系统进行处理和分析,最终得到地下介质的有关信息。
动力触探的工作原理基于地震波理论和地下介质的物理性质。
当振动或冲击力作用于地面时,会在地下介质中产生弹性波,这些弹性波在介质中传播,并在与地下结构和性质有关的界面上发生反射、折射、散射和干扰。
通过测量这些反射、折射、散射和干扰信号的特征,可以对地下的结构和性质进行分析和推断。
动力触探常用的方法包括地震反射、地震折射、地震散射等。
地震反射是指地下结构界面对弹性波的反射作用,通过分析反射信号的到达时间、振幅和频率特征,可以推测出地下的层析结构。
地震折射则是指当弹性波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时,由于其传播速度的改变,产生的折射现象。
通过测量折射角和入射角的关系,可以推断介质的物理性质,如波速、密度等。
地震散射是指弹性波在地下介质中遇到不均匀性或不规则结构时发生的散射现象,通过分析散射信号的频率分布和强度变化,可以获得关于地下介质的信息。
动力触探的应用非常广泛。
在地质勘查中,动力触探可以用于勘查矿床、测量地下水位、探测地下河流等。
在基础工程建设中,动力触探可以用于设计建筑物的基础、探测地下管线、评估地质灾害风险等。
此外,动力触探还可以用于地震监测、地下水资源评估、环境监测等领域。
然而,动力触探也存在一些局限性和挑战。
首先,动力触探需要相对平整的工作区域,对地面条件有一定的要求。
动力触探试验规范标准
![动力触探试验规范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645b0d9e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4293a71.png)
动力触探试验规范标准动力触探试验是一种常用的地质勘探方法,通过使用机械或化学手段,将探测器深入地下,以获取地下岩石结构和地质构造的信息。
为了确保动力触探试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制定了一系列的试验规范标准,以指导试验的实施和数据的解释。
本文将介绍动力触探试验规范标准的相关内容。
一、试验前的准备工作。
在进行动力触探试验之前,需要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
首先,需要对试验地点进行详细的勘察和分析,确定试验井点的位置和深度。
其次,需要对试验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使用。
同时,还需要制定详细的试验方案和操作流程,以确保试验的顺利进行。
二、试验设备和材料的选择。
在进行动力触探试验时,需要选择适当的设备和材料。
试验设备应具有良好的性能和稳定的工作状态,以确保试验数据的准确性。
同时,选择合适的试验材料也是非常重要的,材料的质量和性能直接影响试验的结果。
三、试验操作的注意事项。
在进行动力触探试验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要严格按照试验方案和操作流程进行操作,不得随意更改或省略任何步骤。
其次,要注意试验设备的使用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同时,还需要注意试验现场的安全和环境保护,确保试验的安全进行。
四、试验数据的处理和解释。
在动力触探试验结束后,需要对试验数据进行处理和解释。
首先,要对试验数据进行详细的分析和比对,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其次,要结合地质勘探的实际情况,对试验数据进行合理的解释和推断,为地质构造和岩石结构提供科学依据。
五、试验报告的编写和提交。
最后,需要编写详细的试验报告,并按照相关规定提交给有关部门。
试验报告应包括试验的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以及试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
同时,还需要对试验数据和结果进行科学的解释和分析,为地质勘探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总结。
动力触探试验规范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对于地质勘探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只有严格按照规范标准进行试验,才能保证试验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地质勘探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动力触探试验的概念
![动力触探试验的概念](https://img.taocdn.com/s3/m/3f8910e5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417c685.png)
动力触探试验的概念动力触探试验是一种用来测定地下土壤和岩石性质的地质工程试验方法。
它通过将推进器驱动的长孔地质钻机的钻杆插入地下,利用钻进力和推进力来推动钻杆,从而达到钻探地层的目的,并利用钻杆将土壤和岩石样品带到地面进行分析和测试。
动力触探试验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动力推进器将钻杆向下推进,当遇到较硬的地层或障碍物时,推进器会产生较大的推力,以克服地层的阻力。
在推进的过程中,通过记录推进器的推进速度和推进力,可以间接评估地层的物理性质,如密度、强度和可塑性等。
同时,也可根据地层的反应情况来判断地层的性质,如压实度、含水量和分层结构等。
动力触探试验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钻孔准备:选择合适的试验点位,使用地质钻机进行钻探准备工作,包括钻孔布设、安装推进器等。
2. 进行试验:静载试验前,首先需要进行预试验,以确定钻孔深度和推进器参数。
然后,通过应用动力触探设备辅助进行试验,将插入钻孔中的钻杆推进到一定深度,同时记录推进速度和推进力数据。
3. 采集样品:在推进过程中,利用取心器或取样器采集地下土壤和岩石样品,并将其带回地面进行分析和检测。
4. 数据处理:将记录到的推进速度和推进力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计算地层特性的指标,如N值(每击钻杆能推进的深度)、地层密度和强度等。
5. 结果解释:根据推进速度和推进力变化的规律,结合实际地质情况,对试验结果进行解释和判断,评估地层的物理性质和工程性质。
动力触探试验的优点在于操作简便、快速高效,适用范围广泛。
它可以在不同类型的地质条件下进行,包括软土、粘土、砂土、岩石等,且不受孔壁的稳定性和岩芯损失的影响。
此外,动力触探试验不需要进行钻孔液的注入和注浆处理,对环境的影响较小,是一种较为经济和环保的试验方法。
然而,动力触探试验的结果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如摩擦阻力、孔壁土质和孔壁状况等。
因此,在进行试验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正和校正,提高试验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另外,该方法主要适用于表层土壤的测试,对于深层岩石的测试效果较差,需要结合其他试验方法进行分析和判断。
《动力触探试验》课件
![《动力触探试验》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333766b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d175c69.png)
对地下水的影响
在动力触探试验过程中,可能会 对地下水造成一定的影响,需要 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控制和处理 。
测试结果受人为因素影响
动力触探试验的测试结果受到人 为因素的影响较大,如操作人员 的技术水平、经验等都会对测试 结果产生影响。
双桥探头动力触探试验
总结词
一种高精度的动力触探试验方法
详细描述
双桥探头动力触探试验使用两个传感器分别测量锤击能 量和贯入阻力,适用于精确测量土层承载力和变形参数 。
总结词
试验结果准确度高
详细描述
双桥探头动力触探试验由于采用两个传感器,可以更准 确地测量锤击能量和贯入阻力,从而得到更准确的土层 承载力和变形参数。
总结词
试验成本较高
详细描述
双桥探头动力触探试验由于需要使用更多的传感器和设 备,因此成本相对较高,但是其高精度和可靠性也得到 了广泛应用。
圆锥动力触探试验
总结词
一种适用于坚硬土层的动力 触探试验方法
详细描述
圆锥动力触探试验使用一个 圆锥形的探头,通过旋转和 贯入来测试土层的承载力和
变形参数。
总结词
目的
通过动力触探试验,可以了解土层的承载能力、变形模量、基床系数等参数, 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依据。
工作原理
动力触探试验利用锤击或落锤产生的 冲击力,使探头贯入土中。
动力触探试验的原理基于牛顿运动定 律和能量守恒定律,通过测量力和位 移的变化,可以推导出土层的力学性 质。
探头在贯入过程中,将受到土层的反 作用力,通过测量反作用力的大小和 锤击次数,可以得到土层的工程地质 性质参数。
动力触探试验详解(课件)
![动力触探试验详解(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535e9b9f121dd36a32d8212.png)
并减少探杆的侧阻力。贯入深度超过10m后,每贯入
0.2m即旋转一次。
3.每一触探孔应连续贯入,只是在接探杆时才允许停顿。 对超重型N120的正常范围是3~40击。 当击数超过正常范围,如遇软粘土层,可记录每击的 贯入度;如遇硬土层,可记录一定击数下的贯入度。 5.当N10>50即可停止试验;当N63.5>50,可停止试验改用
→探头做功,因此,能量平衡:(见图4-1)
Rd Ah Ep W N
N Ep Rd A h As
(h/N=s,表示平均每击的贯入度)
Ep
或
Rd Ah N Ep
二、原理表述
当规定一定的贯入深度h,采用一定规格(规定的 探头截面、圆锥角、重量)的落锤和规定的落距,那么 锤击数N的大小就直接反映了动贯入阻力Rd的大小,即 直接反映被贯入土层的密实程度和力学性质。因此,实 践中常采用贯入土层一定深度的锤击数作为圆锥动力触
(2)外挂式提引器:利用上提力完成挂锤,靠导杆顶端
所设弹簧锥或凸块强制挂钩张开,使重锤自由落下。
二、试验方法
(1)将穿心锤穿入带钢砧与锤垫的触探杆上; (2)将探头及探杆垂直地面放于测试地点;
(3)提升穿心锤至预定高度,使其自由下落撞击锤垫,
将探头打入土中; (4)记录每贯入30cm(或10cm)的锤击数; (5)重复上述步骤,直至预定试验深度。
侧壁摩阻力的影响。主要用于查明地层在垂直方向和水
平方向上的均匀程度。
第四节 影响成果的主要因素
一、杆长的影响 二、杆侧摩擦的影响
三、上覆压力的影响
第 四 节 试 验 影 响 因 素 分 析
一、杆长修正
对杆长的影响,我国各个领域的规范或规程不尽相
动力触探仪计算公式
![动力触探仪计算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74ed36ad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f7.png)
动力触探仪计算公式动力触探仪是一种在工程地质勘察中常用的测试仪器,它主要用于测定地基土的物理力学性质。
要理解动力触探仪,咱们得先从它的计算公式说起。
这动力触探仪的计算公式啊,就像是一把解开土地秘密的钥匙。
比如说重型动力触探的计算公式:N63.5 = 10×锤击数÷入土深度(cm)。
这里面的锤击数和入土深度那可都是关键的数据。
我记得有一次跟着一个勘察团队去野外作业,那地方是一片准备建大型工厂的荒地。
那天阳光特别毒,晒得人头皮发烫。
我们带着动力触探仪,准备好好探一探这片土地的“脾气”。
操作动力触探仪的师傅叫老张,他经验特别丰富。
只见他熟练地组装好仪器,调整好位置,然后就开始了锤击。
每一次锤击,都像是在跟土地进行一场较量。
我在旁边紧张地记录着锤击数和入土深度。
随着测试的进行,数据一点点积累起来。
当计算结果出来的时候,大家都围了过来。
老张看着数据,皱着眉头说:“这地儿可不太妙啊,承载力不太够。
” 然后他指着计算公式给我们解释,“你们看,按照这个公式算出来,锤击数相对较少,入土深度却比较大,说明这土比较松软。
”轻型动力触探的计算公式是:N10 = 8×N-20 ,这里的N 是锤击数。
在实际操作中,这些公式可不是简单的数字游戏。
就拿那次勘察来说,我们根据不同位置的测试结果,结合计算公式,绘制出了这片土地的承载力分布情况。
这对于后续的工程设计太重要了,就像医生给病人看病,得先搞清楚病情,才能对症下药。
中型动力触探的计算公式:N28 = 28×锤击数÷入土深度(cm)。
不同类型的动力触探仪,针对不同的地质条件和工程需求,发挥着各自的作用。
在实际工程中,可不能死记硬背这些公式,得灵活运用。
还得考虑各种因素的影响,比如土壤的含水率、颗粒大小等等。
总之,动力触探仪的计算公式虽然看起来不复杂,但要真正用好它,得靠丰富的经验和细心的观察。
就像那次野外勘察,一个小小的数据偏差,都可能导致结果的不准确,进而影响整个工程的设计和施工。
动力触探的适用条件
![动力触探的适用条件](https://img.taocdn.com/s3/m/50c9dad9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d1ed419.png)
动力触探的适用条件1. 动力触探适用于地质情况比较复杂的地方呀,就像在一个迷宫里找路一样,你得有个好工具来探探路嘛!比如说在一个山区,地形起伏大,各种岩土都有,这时候动力触探就能派上大用场啦!2. 当你面对一片未知的土地,不知道下面到底是什么情况的时候,动力触探不就正好合适嘛!好比你要进入一个黑暗的房间,你得先拿个东西探探有没有危险呀!像在新的建筑工地,不知道地基稳不稳固,就可以用动力触探来检测呀!3. 要是土地的性质不太明确,动力触探可就太有用啦!这就好像你要了解一个人的性格,得通过各种方式去试探一样。
比如说在一块要开发的荒地上,不知道土壤承载能力怎么样,动力触探就能告诉你答案哟!4. 对于那些需要快速了解地下情况的场合,动力触探绝对是不二之选呀!就像比赛中要迅速找到取胜的方法一样。
好比在紧急的道路施工中,得赶紧知道地下有没有障碍物,这时候动力触探就能大展身手啦!5. 当你急需知道土地的强度等信息时,动力触探能不适用吗?这就跟你饿的时候急需食物一样呀!比如在修建桥梁的时候,要知道桥墩下面的土地够不够坚固,动力触探就能给出重要数据呀!6. 要是碰到那种土地情况变化很大的区域,动力触探可就太关键啦!就好像走在一条崎岖不平的路上,你得小心翼翼地试探着走。
像在一些地质灾害频发的地区进行勘察,动力触探就能发挥大作用啦!7. 当你面对一些特殊的土地条件,比如松软的、含水的,动力触探就能很好地适应呀!这就像你对付不同性格的人要用不同的方法一样。
比如在沼泽地区的工程建设中,动力触探能帮你了解土地的特性哟!8. 要是你想要一种经济又高效的勘察方法,那动力触探肯定符合要求呀!这不就跟你想找个又便宜又好用的东西一样嘛!像在一些小型的工程项目中,用动力触探多划算呀!9. 对于那些对数据准确性要求不是特别高,但又需要大致了解的情况,动力触探能不适用?这就好像你只是想大概知道一个地方有多远,不需要精确到厘米一样。
比如在初步的土地规划中,动力触探能提供有用的信息啦!10. 当你需要在短时间内获取大量土地信息的时候,动力触探绝对是个好帮手呀!就像你要在短时间内完成很多任务一样。
动力触探试验
![动力触探试验](https://img.taocdn.com/s3/m/41132dcfd5bbfd0a795673e7.png)
动力触探试验1、试验目的和适用范围动力触探是利用一定的锤击能量,将一定规格的探头和探杆打(贯)入土中,根据贯入的难易程度即土的阻抗大小判别土层变化,进行力学分析,评价土的工程性质。
通常以贯入土中的一定距离所需锤击数来表征土的阻抗,以此与土的物理力学性质建立经验关系,用于工程实践。
动力触探可分为轻型、重型和特重型。
轻型动力触探可确定一般粘性土地基承载力;重型和特重型动力触探可确定中砂以上的砂类土和碎石类土地基承载力,测定圆砾土、卵石土的变形模量。
动力触探还可以用于查明地层在垂直和水平方向的均匀程度和确定桩基承载力。
2、动力触探所用主要设备1)动力触探设备类型和规格应符合表17.36的规定。
2)动力触探设备主要参数应符合下列要求:(1)轻型动力触探探头外型尺寸应符合图17.14规定。
材料应采用45号碳素钢或采用优于45号碳素钢的钢材。
表面淬火后硬度HRC=45~50.(2)重型:特重型动力触探设备应符合以下要求:①探头:外型尺寸应符合图17.14规定,材质应符合17.14.2、2)款要求。
表17.36动力触探设备类型和规格类型及代号重锤质量(kg)重锤落距(cm)探头截面积(cm2)探杆外径(mm)动力触探击数符号单位轻型DPL 10±0.2 50±2 13 25 N10 击/30cm 重型DPH 63.5±0.5 76±2 43 42、50 N63.5 击/10cm 特重型DPSH 120±1.2 100±2 43 50 N120 击/10cm图17.14轻型动力触探探头外形尺寸图17.15重型、特重型动力触探探头外形尺寸②探杆:每米质量不宜大于7.5kg 。
探杆接头外径应与探杆外径相同。
探杆和接头材料应采用耐疲劳高强度的钢材。
③锤座直径应小于锤径1/2,并大于100㎜;导杆长度应满足重锤落距的要求,锤座和导杆总质量为20~25kg 。
④重锤应采用圆柱形,高径比1~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17)
(2)绘制N~h关系曲线
20
动力触探试验的典型N-h曲线
21
3.4 试验成果的应用
动力触 探在 勘察和工程 检测
中应用甚广 ,其
主要功能有 以下 几方面: 1.划分土层
22
2.确定地基土的承载力 中国建筑西南勘察院采用120kg重锤和直径60mm探杆的超重 型动探,并与载荷试验的比例界限值 pl进行统计,对比资料 52组, 得如下公式: f k=80N120 fk=32.3N63.5+89 3.求单桩容许承载力 (3N12010) (2N63.516) (3-18)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对粘性土也有类似经验公式:
(3-19)
动力触探试验对桩基的设计和施工也具有指导意义。实践证
明,动力触探不易打入时,桩也不易打入。这对确定桩基持力层 及沉桩的可行性具有重要意义。用标准贯入击数预估打入桩的极 限承载力在国内外都是比较常用的方法。
23
4.按动力触探和标准贯入击数确定粗粒土的密实度 动力触探主要用于粗粒土,用动力触探和标准贯入测定粗粒土的状 态有其独特的优势。标准贯入可用于砂土,动力触探可用于砂土和 碎石土。
偏心轮缩径式脱钩装置
7
国际上使用的探
头规格较多,而我国 的常用探头直径约5种, 锥角基本上只有 60 一 种。图 3-4 是重型和超 重型探头的结构图。 标准贯入使用的 仪器除贯入器外与重 型动力触探的仪器相 同。我国使用的贯入 器如图3-5。
8
9
二、试验方法 (一)轻型、重型、超重型动力触探的测试程序和要求 1.轻型动力触探 (1)先用轻便钻具钻至试验土层标高以上 0.3m处,然.注意事项:
钻孔时应注意下列各条。
(1)须保持孔内水位高出地下水位一定高度,以免塌孔,保 持孔底土处于平衡状态,不使孔底发生涌砂变松,影响N值; (2)下套管不要超过试验标高; (3)须缓慢地下放钻具,避免孔底土的扰动; (4)细心清除孔底浮土,孔底浮土应尽量少,其厚度不得大 于10cm; (5)如钻进中需取样,则不应在锤击法取样后立刻做标贯, 而应在继续钻进一定深度(可根据土层软硬程度而定)后再做标 贯,以免人为增大N值; (6)钻孔直径不宜过大,以免加大锤击时探杆的晃动;钻孔 直径过大时,可减少 N 至 50% ,建议钻孔直径上限为 100mm ,以 免影响N值。
12
(二)标准贯入试验 1.试验方法 (1)先用钻具钻至试验土层标高以上0.15m处,清除残土。 (2)将贯入器放入孔内,避免冲击孔底,注意保持贯入器、 钻杆、导向杆联接后的垂直度。测定贯入器所在深度,要求残土 厚度不大于0.1m。 ( 3 )将贯入器以每分钟击打 15~30 次的频率,先打入土中 0.15m,不计锤击数;然后开始记录每打入0.10m及累计0.30m的锤 击数N,并记录贯入深度与试验情况。若遇密实土层,锤击数超过 50击时,不应强行打入,并记录50击的贯入深度。 (4)旋转钻杆,然后提出贯入器,取贯入器中的土样进行鉴 别、描述记录,并测量其长度。将需要保存的土样仔细包装、编 号,以备试验之用。 ( 5 )重复 1~4 步骤,进行下一深度的标贯测试,直至所需深 度。一般每隔1m进行一次标贯试验。
式换算为每贯入 10cm的实测击数,再按( 3-12 )式进行杆长击
数校正。
n 10 N 28 S
(3-11) (3-12)
N28=N28
可查表3-2。
(3)重型、超重型动力触探 1 )铁路《动力触探技术规定》( TBJ8-87 )中规定,实测 击数应按杆长校正。重型动力触探的实测击数( N63.5 ),按下
28
成都地区根据动力触探击数确定碎石土密实度的规定如表3-4。
24
利用动力触探和标准贯入的测试成果还可以判断砂土液化 可能性、确定粘性土的粘聚力 c及内摩擦角 、确定地基土的变 形模量、检验碎石桩的施工质量等等。 总之,动探和标贯的优点很多,应用广泛。对难以取原状
土样的无粘性土和用静探难以贯入的卵砾石层,动探是十分有
2.重型动力触探 ( 1 )试验前将触探架安装平稳,使触探保持垂直地进行。垂 直度的最大偏差不得超过2%。触探杆应保持平直,连结牢固。 ( 2 )贯入时,应使穿心锤自由落下,落锤高度为( 0.760.02 ) m。地面上的触探杆的高度不宜过高,以免倾斜与摆动太大。 (3)锤击速率宜为每分钟 15-30击。打入过程应尽可能连续, 所有超过5min的间断都应在记录中予以注明。 (4)及时记录每贯入0.10m所需的锤击数。其方法可在触探杆 上每0.1m划出标记,然后直接(或用仪器)记录锤击数;也可以记 录每一阵击的贯入度,然后再换算为每贯入0.1m所需的锤击数。最 初贯入的lm内可不记读数。
N120=N120
者使用的探杆直径不同。
(3-16)
使用时不但应注意两者在计算结果上的差异,还应注意两
19
3.绘制动力触探击数沿深度分布曲线
以杆长校正后的击数为横坐标,以贯入深度为纵坐标绘制 曲线图。因为采集的数据表示每贯入某一深度的锤击数,故曲
线图一般绘制成沿深度方向的直方图。
4.标贯测试成果整理 (1)求锤击数N:如土层不太硬,并能较容易地贯穿0.30m 的试验段,则取贯入0.30m的锤击数 N。如土层很硬,不宜强行 打入时,可用下式换算相应于贯入0.30m的锤击数N。
14
标贯和圆锥动力触探测试方法的不同点,主要是不能连续贯 入,每贯入0.45m必须提钻一次,然后换上钻头进行回转钻进至下 一试验深度,重新开始试验。另外,标贯试验不宜在含有碎石的 土层中进行,只宜用于粘性土、粉土和砂土中,以免损坏标贯器
的管靴刃口。
15
3.2 基本测试原理
动力触探是将重锤打击在一根细长杆件(探杆)上,锤击
岩土工程原位测试技术
第 3章 圆锥动力触探和标准贯入试验
1
第 3章
3.1 3.2 3.3 3.4 3.5 试验设备和方法 基本测试原理 试验成果的整理分析 试验成果的应用 小 结
内
容
2
3.1 试验设备和方法
一、试验设备 动力触探使用的设备如图3-1,包括动力设备和贯入系统两大
部分。动力设备的作用是提供动力源,为便于野外施工,多采用
(5)对于一般砂、圆砾和卵石,触探深度不宜超过 12~15m; 超过该深度时,需考虑触探杆的侧壁摩阻影响。
11
( 6 )每贯入 0.1m 所需锤击数连续三次超过 50 击时,即停止试 验。如需对下部土层继续进行试验时,可改用超重型动力触探。 ( 7 )本试验也可在钻孔中分段进行,一般可先进行贯入,然 后进行钻探,直至动力触探所测深度以上1m处,取出钻具将触探器 放入孔内再进行贯入。 3.超重型动力触探 ( 1 )贯入时穿心锤自由下落,落距为( 1.000.02 ) m 。贯入 深度一般不宜超过 20m,超过此深度限值时,需考虑触探杆侧壁摩 阻的影响。 (2)其他步骤可参照重型动力触探进行。
( 2 )试验时,穿心锤落距为( 0.500.02) m,使其自由下落。 记录每打入土层中0.30m时所需的锤击数。
(3)若需描述土层情况时,可将触探杆拨出,取下探头,换 钻头进行取样。 (4)如遇密实坚硬土层,当贯入0.30m所需锤击数超过100击 或贯入0.15m超过50击时,即可停止试验。如需对下卧土层进行试 验时,可用钻具穿透坚实土层后再贯入。 (5)本试验一般用于贯入深度小于 4m的土层。必要时,也可 在贯入4m后,用钻具将孔掏清,再继续贯入2m。 10
6 .动力触探的一般测试过程如何?怎样绘制动探的击数 ~ 深度 关系曲线?
7.为什么说动力触探是比较粗略的原位测试手段? 8 .怎样根据击数 ~ 深度关系曲线进行土层划分?土层划分后如 何用平均法求各土层的测试参数? 27
根据教学计划,下一讲课安排自学: 学习内容:旁压试验 学习要求:1. 了解旁压试验的设备; 2. 了解试验方法和测试原理; 3. 了解资料整理分析的基本方法; 4. 了解试验成果的工程应用。
会在探杆和土体中产生应力波,如果略去土体震动的影响,那
么动力触探锤击贯入过程可用一维波动方程来描述。 动力触探基本原理也可以用能量平衡法来分析。
16
3.3 试验成果的整理分析
1.检查核对现场记录
在每个动探孔完成后,应在现场及时核对所记录的击数、 尺寸是否有错漏,项目是否齐全;核对完毕后,在记录表上签 上记录者的名字和测试日期。
(4)理论研究滞后
(5)标准贯入施工方式对结果的影响 总体而言,动力触探试验适应面较广,在工程中是十分有
效的勘测和检验手段。但是影响测试成果精度的因素很多,所
测成果的离散性大。因此,它是一种较粗糙的原位测试方法。
26
复习思考题
1.理解动力触探试验的工作机理。 2.何为有效锤击能量? 3.动力触探有那几种类型?各适用于什么样的土层?标贯适用 于什么样的地层条件? 4.用动力触探和标准贯入为何能估计地基土的物理力学参数和 地基承载力? 5.动力触探和标准贯入存在超前和滞后效应吗?为何会产生此 种效应?
式进行校正:
N63.5=N63.5 (3-13)
18
超重型动力触探的实测击数(N120),应先按公式(3-14)
换算成相当于重型的实测击数(N63.5),然后再按公式(3-13)
进行杆长击数校正。 N63.5=3N120-0.5 (3-14)
2)中国西南建筑勘察院对杆长击数的校正
对超重型动力触探的实测击数 N120,直接按(3-15)式及表 3-3进行杆长击数校正。
效的勘测和检验手段。但是,影响其测试成果精度的因素很多, 所测成果的离散性大。因此,它是一种较粗糙的原位测试方法。
在实际应用时,应与其他测试方法配合;在整理和应用测试资
料时,运用数理统计方法,效果会好一些。
25
3.5 小
1.优点
简易快速、适应性广 2.问题
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