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经济学第五章

合集下载

005 公共经济学 第五章 (2)[20页]

005 公共经济学 第五章 (2)[20页]

5.2.1 负外部效应与市场效率
工厂在生产产品时向厂外排废气、废水影响居民健康是负 外部效应的典型例子。这里有两种不同的成本: 一是只从企业的角度看产生的成本,称为私人成本,它只 包括企业的支出; 另一个是从整个社会的角度看产生的成本,即把社会上受 到的损失也包括在内,称为社会成本。 在有负外部效应的情况下,社会成本大于私人成本,但企 业的产量决策只根据私人成本,不根据社会成本做出,这样就 会过多地生产社会成本较高的产品。
5.2 外部效应与市场效率
5.2.1 正外部效应与市场效率
正外部效应可以分成两种: 私人效益 社会效益 前者是指从企业角度看所得到的效益,后者则是从整个社 会角度看得到的效益。 在有正外部效应的情况下,产品的社会效益要大于私人效 益。 但在市场经济中,企业的产量决策只根据私人效益,不根 据社会效益做出。这样企业就会过少地生产对社会有益的产品。
5.3.2 征税和补贴
外部效应的存在主要是因为私人成本与社会成本的不一致,政 府直接管制有缺陷,外部效应问题尤其是环境政策应更多地依靠经 济激励。征税和给予津贴的方式是政府矫正外部效应造成的市场失 灵的一种传统而有效的方案。 庇古在《福利经济学》中提出了著名的庇古税,即采用税收或 补贴的方式来修正私人成本,使其与社会成本相一致。 其设计的基本原理即导致市场资源配置失灵的原因是经济当事 人的私人成本和私人利益与相应的社会成本和社会利益不相一致, 从而私人的最优并未导致社会的最优,但政府可以通过征税或给予 补贴来使外部效应内在化,以矫正市场失灵。这种方法被称作“庇 古税”方案。 庇古税的原则实际上是“污染者付费原则”,这是国际公认和 倡导实行的原则。
5.3 政府行为与外部效应
5.3.1 政府规制与计划
对于外部效应问题,政府可以采取直接的行政干预措施,其 中包括直接管制、强制性的企业合并、指导与劝告、国家计划、 强制性标准等措施和政策。 几乎对所有的污染和其他影响健康及安全的负外部效应,政 府均可以依靠直接管制加以控制,这种管制被称为社会管制。 直接管制在具体实施中也有许多问题。有效率的控污水平要 在比较边际成本和边际收益的基础上才能确定,但许多污染管制 却在比较边际成本和边际收益之前就完成了。为了设计良好的规 则,政府管制者需要了解行业和它们所采取的各种技术的细节, 但通常他们却缺乏信息,这些决定了政府直接管制不是非常有效。

公共经济学第五章

公共经济学第五章

阿道夫•瓦格纳(Adolf Wagner,1835— 1917) 阿道夫・瓦格纳是德国社会政策
学派财政学的集大成者和资产阶级近 代财政学的创造者。代表作有《政治 经济学教程》(1876年)、《财政学》 (1877~1901年)。瓦格纳根据其所 处政治经济及社会背景,通过吸收、 整理、总结以前社会政策学派史泰因、 谢夫勒等人的思想及观点,逐步形成 了自己的以社会财政、税收思想为核心的理论体系。他把 社会经济组织分为“个人的经济组织”、“共同的经济组 织”和“慈善的经济组织”三种,财政是“共同的经济组 织中由权利共同体构成的强制共同经济”。他据此提出了 新的国家职能观,认为国家的职能应有发展文化教育和增 进社会福利的职能,国家应为“社会国家”。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中国财政支出增长速度和占GDP比例
财政支出占GDP比例 财政支出增长速度
2005 2006
我国财政支出结构变化趋势显示图 (%)
“五五”时期
行政管理费 5.3% 国防费 16.4%
未来现金流入量的总现值 现值指数 = 原始投资额
1、若现金流入的现值对现金流出的现值之比大于1, 表明投资在取得预定报酬率所要求的期望利益之外,还要 获得超额的现值利益,这在经济上是有利的。 2、与比相反,若二者之间的比值小于1,则意味着投 资回收水平低于预定报酬率,投资者将无利可图。
内涵报酬率(IRR):又称内含报酬率、内部报酬率, 是指能够使未来现金流入量现值等于未来现金流出量现值 的折现率,或者说是使投资方案净现值为0的折现率。这 类评价指标通常是用于独立方案决策,也就是备选方案之 间是相互独立的。内涵报酬率的计算,主要有两种方法: 一种是“逐步测试法”。它适合于各期现金流入量不 相等的非年金形式。计算方法是,先估计一个贴现率,用 它来计算方案的净现值;如果净现值为正数,说明方案本 身的报酬率超过估计的贴现率,应提高贴现率后进一步测 试;如果净现值为负数,说明方案本身的报酬率低于估计 的贴现率,应降低贴现率后进一步测试。经过多次测试, 找出使净现值接近于零的贴现率,即为方案本身的内涵报 酬率。 另一种方法是“年金法”。它适合于各期现金流入量 相等,符合年金形式,内涵报酬率可直接查年金现值系数 表来确定,不需要进行逐步测试。

公共经济学高培勇版重点

公共经济学高培勇版重点

公共经济学高培勇版重点第一章:公共部门的经济活动1 . 分析公共物品或服务的三个特性。

1 . ) 效用的非可分割性是指公共物品或服务的效用为一个整体,向整个社会共同提供的,具有共同受益或联合消费的特点。

其效用为整个社会的成员所共享,而不能将其分割为若干部分,分别归属于某些个人或企业享用。

2 . ) 消费的非竞争性是指某一个人或企业对公共物品或服务的享用,不排斥、妨碍其他人或企业同时享用,也不会因此而减少其他人或企业享用该种公共物品或服务的数量或质量。

增加一个消费者不会减少任何一个人对公共物品或服务的消费量,或者说,增加一个消费者,对供给者带来的边际成本等于零。

3 . ) 受益的非排他性指在技术上没有办法将拒绝为之付款的个人或企业排除在公共物品或服务的受益范围之外。

或者说,公共物品或服务不能由拒绝付款的个人或企业加以阻止,任何人都不能用拒绝付款的办法,将其所不喜欢的公共物品或服务排除在其享用品范围之外。

2 . 政府经济活动的范围如何界定?政府的经济活动范围:市场失灵的领域,即是政府经济活动的范围,或政府发生作用的范围,只要有社会公共需要,即为政府的职能范围。

一般为:1 . ) 生产或提供公共物品或服务。

2 . ) 调节收入分配。

3 . ) 促进经济稳定发展。

3 . 公共财政的主要职能及其必要性。

一、资源配置职能公共财政具有资源配置职能的原因:1. ) 公共物品或服务的存在2. ) 外部效应的存在3. ) 不完全竞争状态的存在二 . 调节收入分配职能原因:1. ) 客观上存在分配不公现象2. ) 客观上要求有一种有助于实现公平目标的再分配机制3. ) 市场机制的框架内, 有效的再分配很难完成, 原因:( 1) 市场机制与公平分配机制相悖( 2) 社会上存在的私人慈善机构作用有限, 缺乏统一性, 有时互有冲突.4. ) 公共财政具有收入再分配的手段和条件:( 1) 征税( 2) 转移性支出三.促进经济稳定发展职能原因:1. ) 市场经济不能自动、平稳地向前发展。

陈鹤公共经济学第5章外部效应

陈鹤公共经济学第5章外部效应

20
市场均衡,负的外部效应与资源配置效率
MPC+MEC=MSC 价 格 110 效 105 益 100 成 本 ︹ 元 ︺ B
G
S=MPC 10 A
D=MSB ︽ ︽ ︽
0 纸张的产量(万吨)
4.5
5
21
正的外部效应与资源配置效率
• 带有正的外部效应的物品或服务的价格,不能充分反 映该种物品或服务所能带来的社会边际效益MSB。 • 事例:疫苗接种——其他人减少接触感染的机会—— 整个社会因此受益
外 部 边 际 成 本 ︹ 元 ∕ 吨 ︺
10
MEC
0
1
2
3
4
5
6
7
纸张的产量(吨)
16
外部总成本:MEC不变的情况
外 部 总 成 本 ︹ 元 ∕ 吨 ︺
TEC 50
40
30 20
10
0 1 2 3 4 5 6 7 纸张的产量(吨)
17
外部边际成本:MEC递增的情况
外 部 边 际 成 本 ︹ 元 ∕ 吨 ︺
MPC+MECPC:私人边际成本 MSC:社会边际成本 MEC:外部边际成本 MSB :私人边际收益(假定 等于社会边际收益) 私人最佳产量:A点 社会最佳产量:B点 意味着:如果政府不干预, 则私人造纸业主将过度生产, 从而无法达到社会资源的最 优配置。
• 私立大学是不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方向?
42
讨论:公厕应当收费还是免费 ?
• 从 2002 年 5 月 1 日起,杭州市由市容环卫直管的公厕取消 收费,沿街和风景区的宾馆、饭店、商场等单位的公厕 全部免费向社会开放。此前杭州
• 市有480座公厕,其中80座一、二类公厕实行收费,主要 分布在风景区、繁华地段和窗口地区。

公共经济学(五)

公共经济学(五)

完善财政预算管理制度(续)
完善预算公开制度,健全公开机 制,规范预决算公开内容和程序, 促进预决算公开常态化、规范化 和法制化,增强财政预算透明度。
Hale Waihona Puke 确保对预算过程的合规性控制
继续改进现行的预算程序与规则; 提高地方预算编报完整性;从依赖 发票控制支出的体制转向依赖预算 控制支出的体制;加强立法机关在 预算准备和支出审查中的作用;培 养严谨敬业的预算、审计和会计人 员;强化预算过程的公民监督。
为更加科学合理地编制预算,保持 中央预算的稳定性,财政部从2006 开始建立预算稳定调节基金 。 从2007年起,纳入试行范围的中央 企业需向政府缴纳国有资本经营收 益。中央本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从 2008年开始试行,选择中央直管企 业和烟草企业为试行单位。
预算体系
公共预算 社保基金预算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2007年起初步实施)
当前改革的局限性
在支出机构和运营层面,用以获得 和增加预算拨款的条件仍简单而原 始:只列出预算中投入的支出条目, 未证明支出的正当性 。 预算与政策严重脱节:大量预算资 金流向那些价值很低的领域,而政 府政策和国家战略所指向的重点领 域却无法得到足够的资金。
财政预算的软约束问题
随意追加和更改预算、年终突击 花钱、违规挪用、私设金库乱挂 账等等。
预算形式
单式预算:政府所有的公共收支 计划通过一个统一的预算来反映。 复式预算:政府的公共收支计划 通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预算来反 映。我国从1992年开始采用复式 预算。
预算编制方式
基数预算:政府的公共收支计划在 前一年预算基础上,参照本年度社 会经济发展加以调整而确定。 零基预算:政府在编制预算时,一 切从零开始,对原有的各开支项目 重新进行核定,不是停留在修改一 年度预算或审查新增部分上。

公共经济学.5

公共经济学.5

• (2)特别财产税
• 土地税:土地税、农地税、荒地税、已开发土地税、 • 未开发土地税、土地登记税、城市土地税、 • 土地转让税、土地增值税、土地租金税、 • 地价税。 • 房产税:以附着于土地上的房屋及与房屋不可分割 • 的有关建筑物为课税对象。 • 连同土地一并征房地产税。
• (3)财产转让税
*(1)受益原则(the benefit-received principle):
社会成员的税收负担应与他从政 府服务中获得的 收益相等。即根据纳税人从政府提供公共服务中获得效益的多 少,判定其应纳多少税或其税负应为多少。 • 在可能范围内应用受益原则。公路直接受益者是车 辆,公路收费成本高,可从相关的互补产品征税,汽油、 车辆、轮胎。 • 但,政府提供公共产品,难以按所得利益确定税负, 纳税者对公共事业评价不同;消费者可能不真实呈报实 际利益。 • 社会福利支出使穷人受益,可纳税能力小,不能按 收益纳税。
横向公平
公平原则
普遍原则 受益原则
主观说 客观说
纵向公平
纳税能力原则 充分原则
均等绝对牺牲 均等比例牺牲 均等边际牺牲 收入税基 消费税基 财产税基
现 代 税 效率原则 制 原 则
弹性则则 中性原则 校正性原则 节约原则 便利原则
自动稳定器
稳定原则 稳定和增长原则 相机抉择政策
增长 原则 慎选税源
• *(2)能力原则(the ability-to-pay principle):
• 根据纳税人的纳税能力确定其应承担的税收。
• 1)客观说
• 以收入作为衡量经济能力的基础:
单个人收入 家庭平均收入 毛收入 净收入 货币收入 经济收入 勤劳收入 意外收入
• 以消费作为衡量基础:

公共经济学

公共经济学
(2)中间投票人定理
中间投票人:对提案或公共产品需求规模持中间立场的投票人。
(3)双峰偏好
(4)投票悖论
社会总供给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向社会提供的最终产品与劳务的总和
2)物价稳定:将物价变动保持在经济顺畅运行所允许而居民又能承受的范围内,既不发生严重的通货膨胀也不发生严重的通货紧缩。
内涵:PPI和CPI相对平稳;CPI上升幅度低于银行存款利率;职工生活费用指数上升幅度低于职工平均工资增长速度
3)充分就业:意味着一国经济资源(劳动力与劳动力相结合的物质条件资源)都得到了充分利用
3.公共物品低效率的模型
(1)哈丁的公共事物悲剧
(2)“囚徒困境”博弈
三、公共产品的私人部门生产
1.私人部门生产公共产品的必要性
公共产品私人供给的必要性在于现实世界中的“政府失败”。
2.私人部门生产公共产品的可能性
3.私人提供的公共产品的特点
(1)私人部门生产的一般是准公共产品。
(2)准公共产品的规模和范围一般比较小,涉及的消费者数量有限。
3、宏观调控的基本特点
(1)在管理形态上,宏观调控以总量管理为主
(2)在管理对象上,宏观调控以价值管理为主
(3)在管理手段上,宏观调控以参数调节为主
(4)在管理方式上,宏观调控具有间接性
(5)在管理过程上,宏观调控呈现出动态性。
第五章:财政政策
(一)财政政策概述
1.财政政策的含义与特点
所谓财政政策,就是国家为了调节总需求变动及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关系,而调整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的基本原则和方针的总称。
特点:竞争性是指对于任意给定的私人产品的产出水平,增加额外的个人消费,该产品必然带来产品成本的增加,即消费者人数的增加所引起的产品边际成本大于零。

5第五章公共支出理论

5第五章公共支出理论
,意味着人们对未来的责任感减弱,说明人们只追求眼前利益。变得 鼠目寸光。商业上的毁约,政治上的失信,对设备保养掉以轻心,对 环境破坏无动于衷,对下一代人不负责任,甚至今朝有酒今朝醉,都 是社会贴现率高所表现的心态。所以社会贴现率上升是一个危险的信 号,它导致社会的不稳定,人与人的联系减弱,机会主义的泛滥。PDV NhomakorabeaR0
R1 1 r
R2 (1 r) 2
(1
Rt r)
t
RN (1 r) N
PDV 105 100 1 0.05
PDV 100 95.238095 1 0.05
PDV是贴现值的缩写,Rt是某一投资在t时期获得的净收益,r是利 率。
公共经济学 第五章 公共支出理论
第二节 公共支出的“成本-收益”分析
公共经济学 第五章 公共支出理论
第一节 公共支出水平的决定
三、公共支出的微观模型 一般而言,从微观的角度分析,可以根据以下一些因素来解
释公共支出的增长: 1、产出水平决定 公共部门的产出水平是由中间投票人的效用函数所决定的。 2、服务环境因素 公共支出的增加,有时并不是由于服务水平或效率下降所致, 而是由于社会环境恶化所引起,当现实生活中出现这种情况时 ,增加公共支出水平是一种合理的决定。
公共经济学 第五章 公共支出理论
第一节 公共支出水平的决定
财政挤出效应 指政府支出增加所引起的私人消费或投资降低的效果。 它意味着这类公共支出的机会成本是其他部门的产出量。 并且,由于公共部门的低效率,挤出效应对于社会来说将 会产生负面影响。
公共经济学 第五章 公共支出理论
第一节 公共支出水平的决定
或用死亡估算法 如果公共支出有助于减少工作中的伤亡事故或降低相关风险,那 么,由此而避免的经济损失也就成为该项公共支出的收益。

公共经济学专题研究第5章 Microsoft PowerPoint 演示文稿

公共经济学专题研究第5章 Microsoft PowerPoint 演示文稿

2、我国税收的本质是取之于民,
用之于民。
(二)税收与其他财政收入形式的区 别和联系 1、税收与利润 2、税与费 3、税收与国债
(二)税收与其他财政收入形式的区别和联系
1、税收与利润 税收和利润(的联系)是国家参与国有企业收入 分配的两种基本形式,但是,二者有一定的区别 (5点区别) (1)依据不同 税收分配依据的是国家的政治权力;而利润分配 依据的是国家的财产权利或生产资料所有者的身份。 (2)适用范围不同 税收的适用范围包括国民经济的各个环节、各 个部门、各种不同的所有制企业以及居民个人等等; 而利润分配的范围则仅限于国有经济。
3、税收与国债 国债,也称公债是政府凭借其信誉,以债务人的身份, 向国内的社会团体、企业和个人或国外的政府和机构举借的 债务。(偿还性、自愿性、灵活性和安全性的特征) (1)税收是国家获得无偿收入,即国家当年的实际财政 收入,而国债是国家有偿筹集的,是到期还本付息的政府负 债收入; (2)税收是依法强制征收的,国债则采取自愿认购的形 式; (3)税收主要调节生产和消费,国债主要调节货币的流 通; (4)税收是纳税人的即期直接负担,国债是国家的人 (三)扣缴义务人 是指税法规定的负有代扣代缴、代收代 缴义务的单位和个人。 扣缴义务人设置的目的在于:对税款的源 泉进行控制。
二、征税对象
(一)征税对象的含义 (二)与征税对象相关的概念
二、征税对象
(一)征税对象的含义 征税对象是指国家征税的标的物或行为,即对什么进行 征税的问题,是征税的客体。 征税对象是税收制度的最基本的要素: 1、征税对象规定了不同税种的征税界限,反映了征税的 范围,体现了征税的广度。(比如,房产税的征税范围—各 类的房产;营业税---营业额) 2、征税对象是一种税区别于另一种税的主要标志。 课税对象是国家征税的依据,每种税都有自己的课税对 象。例如,所得税的课税对象是所得额,商品税的课税对象 是商品,财产税的对象是各类财产。 在实践中,人们对税种的划分主要是依据课税对象的不 同来进行的,所以,课税对象是一种税区别于另一种税的主 要标志。

公共经济学·完整ppt课件

公共经济学·完整ppt课件
(二)公共经济学的兴起
20世纪30年代 凯恩斯《利息、就业与货币通论》 1959年马斯格雷夫《财政学原理:公共经济研究》
完整最新ppt
9
四、与其他学科研究的关 联
1.公共经济学与财政学
公共经济学是在财政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财政学的研究范围只限于财政收支本身;而公共经济 学不仅研究财政收支问题,而且还研究财政对于整个 国民经济的影响。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作用主要有三个, 即收入再分配、社会资源配置和宏观经济稳定
完整最新ppt
7
二、公共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公共部门(政府)的含义可以分成四个层次:
第一层次是中央政府 第二层次是广义政府(+地方政府及其附属机构) 第三层次被称为统一公共部门(+非金融公共企业) 第四层次被称为广义公共部门(+政策性金融机构)
福利经济学的根本任务就是要评估各种资源的 配置和分配的方式。它为我们考察政府的经济 行为提供了理论启示
福利经济学中的帕累托最优原则已成为公共经 济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完整最新ppt
13
5. 公共经济学与政治学、伦理学
公共经济学一方面从非经济学以外的其他学科汲取营养; 另一方面也向其他非经济学的社会科学渗透
具体地讲,相对于财政学而言,公共经济学增加了两 大领域的内容:一是关于公共选择和公共经济决策的 内容;二是关于公共政策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相对财政学而言,公共经济学全面采用了现代经济分 析方法——实证分析方法和规范分析方法
完整最新ppt
10
2. 公共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研究了价格管理、消费与生产调 节及收入分配平均化等政府的直接经济行为
第9章 税收原则 第10章 税种分类与税制结构 第11章 税收效应 第12章 税收的转嫁与归宿 第13章 公债的运用与管理 第14章 财政乘数与财政政策 第15章 公债管理与宏观经济调控

公共经济学第五章69页

公共经济学第五章69页

常或最佳决策,即发生了税收在国民经济运行方 面的额外收入。
(2)行政效率
含义:政府在充分筹集收入的同时,尽可能 减少税务费用。
税务费用:即税收成本包括课税执行费用与 纳税奉行费用
第二 实现税收效率原则的途径 (1)经济效率:税收中性原则与校正性原则
—— “税收中性” :即政府征税不会改变各 种产品和要素的相对价格,不会改变生产 者或消费者纳税前后的行为。
二、公共收入原则 (一) 税收原则 1.效率原则及其实现 第一 效率原则的含义及理解 (1)经济效率——帕累托效率的解释 经济活动的任何措施都应当使得者的 所得多于失者的所失。 得:政府的税收收入。 失:纳税人的收入、对经济的干扰和
阻碍。
含义:税收征收的所得和所费的关系,增 大所得减少所费就是效率。效率意味着 税收造成的社会成本最小。
特征:有偿性,自愿性,灵活性
4、 其它收入形式: 规费(行政与司法规费) 使用费 捐赠 政府引致的通货膨胀
对不同公共收入形式的评价
税收是政府取得公共收入的最佳形式 – 公债→还本付息,付பைடு நூலகம்代价 – 货币发行→通货膨胀,社会震荡 – 收费→必须依据“受益原则”,收取
的资金数额不大 – 税收避免上述的弊端
弹性:指税收应能使税收收入随国民 收入的增长而增长。以满足长期的公 共产品与私人产品组合效率的要求, 并能根据经济周期政策的需要而变动, 起自动稳定器作用。
(3)行政效率:节约便利原则 何为节约?减少征管成本。 何为便利?方便纳税人、减少纳税成本
税收的征收会产生两种成本: 征管成本:指政府部门在实施各种税收计划,

但对收入税基也有争议:
其一是以单个人的收入为标准还是以一组人 的平均收入为标准;

公共经济学(第五章)--公共支出

公共经济学(第五章)--公共支出
来源——刘怡《财政学》37页。
中国2002年全国国防支出预算1694.44亿元人民币,决算 1707.78亿元人民币,公检法司、武警部队支出约300亿 元。以上各部分约合250亿美元,美国相当中国15倍 多。
32
二、公共支出的增长规律
33
二、公共支出的增长规律
由于在特别时期,纳税人有可能接受更高水平的 税收负担,使得政府提高公共支出水平的愿望 得以实现,当这种社会激变过去之后,由于政 府不会轻易容许已经上升的“租税容忍水平” 下降到原有的水平,政府公共支出下降后的水 平依然会比激变前高,在此基础上公共支出继 续以稳定的方式向前发展。
㈠公共支出的范围 ⒈“纯公共产品”的供给 ⒉“混合性公共产品”的供给 ⒊对于大中型项目,政府可采取一定的投、融资 手段参与建设;而对某些市场化程度高、社会 效益较大的项目,政府还可以通过注入资本金 参股的方式提供资助和支持。 政府不支出 ⒋“纯市场产品”的供给—— 该类产品是依靠市场
自身就可以得到满足的产品,因此,对它的供给应通过 自由市场交换的原则进行,政府财政将不再安排资金。
66年230倍 66年230倍
16
一、公共支出增长状况分析
26年24倍 26年24倍
17
一、公共支出增长状况分析
⒉相对数量的大幅度上升 由于价格统计和通货膨胀等因素的影响,使得具 有比较意义的相对数量受到重视。 公共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比重的上升,表明政府 对经济干预程度不断加深。
18
一、公共支出增长状况分析
24
二、公共支出的增长规律
虽然瓦格纳只是笼统地谈到进入工业化发展阶段 之后的一般情形,并没有清楚地说明国家活动 规模不断增长的理由,但他的有关发展期间政 府支出份额不断上升的理论,在市场经济中已 经得到了较为充分的证实。 瓦格纳的公共支出增长法则提出后,对公共财政 理论的研究起到了重要影响。后来的许多财政 后来的许多财政 学家也都把这一广为奉行的规律作为分析起 点,从不同角度提出了关于政府支出增长的建 设性理论。

公共经济学-第五章 公共收入

公共经济学-第五章  公共收入
1.纳税人——课税主体 (1)法律上的纳税人 (2)经济上的负税人
2.课税对象 (1) 定义:对什么征税?课税对象的标的物
(客体) (2) 三大对象
收入:所得额,所得税 商品;商品、劳务,流转税 财产:财产的数量,财产税
(3)引申出的基本范畴—— 税源:税款的最终来源 税基:从量税、从价税 税目:具体征收项目
• 《英国大百科全书》认为,“税收是强制和固定地征收以满 足政府开支需要的国家重要的收入来源。同时,税收是无偿 的,它不通过交换来取得,这一点与政府其他收入不大相同, 如出售公共财产或发行公债等。税收总是为全体纳税人的福 利而征收,每一个纳税人在不受任何利益支配的情况下承担 了纳税的义务。”
• 布坎南认为,“税收是政府为公共服务而筹集收入的一种正 常途径。如果我们考虑一种‘交换’的财政过程,税收便是 人们取得公共活动利益而支付的‘价格’” 。
二、税收分类——八类分类法 最基本的是按课税对象的性质分类: 可分为所得课税、财产课税和流转课税。

• 流转税 • 流转税是指以商品交换或提供劳务的流转额为征税对象的
税收。计征流转税的前提条件是商品的生产和交换,其计 税依据是商品销售额、增值额、营业收入等。流转税是各 国的主体税种,在税收总额中占较大比例。其税种主要有: 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关税等等。 • 所得税 • 所得税是指以纳税人的应税所得额为征税对象的税收。它 主要是在国民收入形成后,对生产经营者的利润和个人的 纯收入发挥调节作用。在我国目前开征的所得税主要包括: 企业所得税、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 税。 • 财产税 • 财产税是指以各种财产(包括动产和不动产)为征税对象 的税收。它主要对某些财产发挥调节作用。我国开征的财 产税包括:房产税、契税和准备开征的遗产税。

公共经济学杨志勇第四版笔记

公共经济学杨志勇第四版笔记

公共经济学杨志勇第四版笔记以下是我为您梳理的《公共经济学》(杨志勇著)第四版的笔记:第一章:公共经济学概论- 公共经济学的定义:研究政府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以及政府政策对经济行为和社会福利的影响的学科。

- 研究的范围:公共选择理论、资源配置理论、公共经济政策和公共经济制度等。

- 方法:分析理论、实证研究以及政策评估。

第二章:货币和公共财政- 货币的功能:交换手段、计价单位、价值储存工具、债务偿还手段。

- 货币的供给:政府和中央银行通过货币政策来控制货币供给,影响经济活动和物价水平。

- 公共财政的功能:资源配置、收入再分配、稳定经济以及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

- 公共财政的工具:税收、债务和政府支出。

第三章: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 市场失灵的原因:外部性、公共物品、不完全竞争、不完全信息等。

- 外部性的类型:正向外部性和负向外部性。

- 政府干预的方式:修正市场失灵、提供公共品和公共服务、收入再分配、实施经济调节等。

第四章:公共选择理论- 公共选择理论的基本假设:个体理性行为、市场失灵、政府行为和集体决策。

- 公共选择理论的主要模型:混合模型和纯公共品模型。

- 政府干预的限制:信息不对称、政治和利益团体等制约因素。

第五章:资源配置理论- 资源配置的效率:帕累托效率和康托效率。

- 公共财政目标的选择:效率和公平之间的权衡。

- 资源配置的方式:市场配置和政府配置。

- 超额课税原理和社会保障的经济学基础。

第六章:土地与城市经济- 城市的特点:外部经济、内部经济、规模经济和集聚经济。

- 土地资源的特点:稀缺性、不可移动性和异质性。

- 土地经济:地租理论、土地利用和城市发展。

以上是《公共经济学》(杨志勇著)第四版的一些重要概念和章节内容的简要总结。

完整的笔记需要根据实际阅读情况进行详细整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公共经济学最全提要!

公共经济学最全提要!

公共经济学最全提要!公共经济学第1章公共部门的经济活动一、公共经济:研究政府部门经济经济活动的规律性,别称公共财政学。

二、帕累托效率: 帕累托最优是指资源分配的一种理想状态,即假定固有的一群人和可分配的资源,从一种分配状态到另一种状态的变化中,在没有使任何人境况变坏的前提下,也不可能再使某些人的处境变好。

换句话说,就是不可能再改善某些人的境况,而不使任何其他人受损。

三、社会总效益(TSB):人们从消费一定量的该种物品或服务中所得到的满足程度。

四、社会边际效益(MSB):人们对该种物品或服务的消费每增加一个单位所增加的满足程度。

五、一种物品或服务的社会边际效益,随其数量的增加而倾向减少。

六、社会总成本(TSC):生产一定量的物品或服务所需消耗的全部资源价值。

七、社会边际成本(MSC):每增加一个单位该种物品或服务的生产量。

一种物品或服务的社会边际成本,随其数量的增加而倾向于增加。

八、帕累托效率的条件是:配置在每种物品后服务或劳务上的资源的社会边际效益均等于其社会边际成本。

即为:MSB=MSC。

结论:一种具有效率的经济制度,可使其全社会的资源配置满足这样一钟条件,即每一种物品或服务的社会边际效益均等于其社会边际成本。

九、公共物品或服务:是指公共物品或服务的效用为一个整体,向整个社会共同提供的,具有共同受益或联合消费的特点。

其效用为整个社会的成员所共享,而不能将其分割为若干部分,分别归属于某些个人或企业享用。

十、免费搭车者:即消费者在自利心理的诱惑下,将试图不需要由自己提供公共产品或者不必由自己为公共产品提供付费,而希望坐享他人提供公共产品.由于消费时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使得这类产品只要由人提供了,则其效应所及范围内,人们都是天然能够消费的而不管它是否为其消费提供了成本费用. 十一、公共财政职能:公共财政是以国家为主体,通过政府的收支活动,集中一部分社会资源,用于履行政府职能和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经济活动。

公共经济学重点

公共经济学重点

第一章:公共部门的经济活动●市场机制的失灵(导致市场运转失灵的基本原因,在于价格信号并非总是能充分的反映社会边际效益和社会边际成本)第一:公共物品或服务私人边际效益和社会边际效益,私人边际成本和社会边际成本在公共物品或服务上发生了分离;或者说公共物品或服务的社会边际效益大于私人边际效益,私人边际成本小于社会边际成本,在这种条件下市场显然不能按照有效的产量水平供给这类公共物品或服务。

(机会主义倾向,败德行为)第二:收入分配不公(效率,公平,稳定是评判社会资源配置的三大原则;社会财富增长的最大化与社会财富分配的公平化相统一是保持社会稳定发展的基本要求)由市场所决定的居民收入的初次分配—纳税前收入的分配,并不公平。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决定居民收入分配状况的因素,一是每个人所能提供的生产要素,如劳动力,资本,土地等的数量。

另一是这些生产要素在市场上所能获得的价格。

由于人们所拥有或继承的生产要素的差别,人与人之间的收入分配往往会拉开差距。

一定的收入分配差距,可以提升效率差距过大就有违社会公平的要求,而且会导致贫困,富裕阶层中财富的浪费,社会冲突,低收入者阶层得不到发展与改善自己处境的机会等一系列不好的社会后果,由此引发尖锐的社会矛盾。

第三:经济稳定发展宏观经济领域资源配置效率即宏观经济效率的评判,需要借助其他的指标,即就业,物价水平和经济增长。

自发的市场机制,并不能自行趋向于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和适度的经济增长。

(自由放任的市场机制在实现宏观经济水平方面的失灵)原因:价格信号在某些重要的市场上并不具有伸缩自如反应灵活的调节能力;从总供求角度看,不同经济主体,在实现其经济利益上所具有的竞争性和排他性也会使市场的自发力量,不能经常保证总供求在充分利用资源的水平上相一致●政府经济活动的范围如何界定市场机制在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上是无效的,公共部门或者说政府部门的经济活动,就需要担负起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任务。

以社会公共需要为标尺,市场机制发生失灵的领域,也就是需要政府部门发挥作用的范围。

公共经济学(行管)第五章(1)

公共经济学(行管)第五章(1)
[俄塔斯社北京10月20日电]在华工作的外国公民成为中国最 俄塔斯社北京10月20日电] 俄塔斯社北京10 日电 自觉、最庞大的纳税群体之一。据北京税务部门统计, 自觉、最庞大的纳税群体之一。据北京税务部门统计,外国客人去 年共缴纳16.7亿元人民币( 16.7亿元人民币 亿多美元)。现在, )。现在 年共缴纳16.7亿元人民币(合2亿多美元)。现在,在北京工作了 几年的外国人共有1.6 1.6万 几年的外国人共有1.6万。 中国政府积极鼓励境外高技能劳动力来华工作。 中国政府积极鼓励境外高技能劳动力来华工作。 来华学习的外国人也日益增多。去年留学生的总人数超过35 35万 来华学习的外国人也日益增多。去年留学生的总人数超过35万 今年,仅到上海的大学留学的就有来自113个国家的9600 113个国家的9600名外 人。今年,仅到上海的大学留学的就有来自113个国家的9600名外 国人。他们中的大多数打算毕业后在中国找工作。 国人。他们中的大多数打算毕业后在中国找工作。 外国纳税人中不乏名人。例如,美国前总统克林顿05 05年 外国纳税人中不乏名人。例如,美国前总统克林顿05年5月在 深圳缴纳了4.6万美元所得税,他为企业家们做了30 4.6万美元所得税 30分钟演讲的所 深圳缴纳了4.6万美元所得税,他为企业家们做了30分钟演讲的所 得是15万美元。在深圳上税最多的是美国高尔夫球王老虎伍兹—— 15万美元 得是15万美元。在深圳上税最多的是美国高尔夫球王老虎伍兹 缴纳了48万美元。他与当地高尔夫球爱好者的几场表演赛赚得200 48万美元 缴纳了48万美元。他与当地高尔夫球爱好者的几场表演赛赚得200 万美元。 万美元。
1.税收中性 . 2.税收超额负担或无谓负担 . (excess burden or dead burden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总结: 对受益原则和纳税能力原则都不可能作过于 简单的解释或付诸实施。受益原则所要求知道的 每个纳税者从支出方面的受益情况,纳税能力原 则所要求知道的纳税能力都不是能简单确定的。 在各国税收实践中,税收政策的制定绝大多数是 以纳税能力原则而不是受益原则为依据的。 • 根据纳税能力原则,收入、消费及财产都可 作为税基,但都难免有片面性,绝对公允且准确 的衡量纳税能力的尺度实际上难以找到,实践中 以一种税基为主,兼顾其他,以弥补各自的缺点。
• 《英国大百科全书》认为,“税收是强制和固定地征收以满 足政府开支需要的国家重要的收入来源。同时,税收是无偿 的,它不通过交换来取得,这一点与政府其他收入不大相同, 如出售公共财产或发行公债等。税收总是为全体纳税人的福 利而征收,每一个纳税人在不受任何利益支配的情况下承担 了纳税的义务。” • 布坎南认为,“税收是政府为公共服务而筹集收入的一种正 常途径。如果我们考虑一种‘交换’的财政过程,税收便是 人们取得公共活动利益而支付的‘价格’” 。 • 《中国大百科全书· 光盘版(经济学)》认为,税收是“国 家为了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上的权力,按照法律规定的标 准,对单位或者个人无偿收取财政收入的一种方式。任何税 收都是由纳税人、课税对象和税率三要素组成”。
三、税制结构及其设计
(一)税制结构选择 • 税制结构:体现在税收体系中各项税种的配置, 税源选择和税率安排上。优良的税制结构必然 体现出税种配置、税源选择和税率安排的科学 性,必然促进税收体系的公平和效率。 • 税制结构选择:又称税制模式,包括税收制度 的整体布局和分项构成,是各类税种、税制要 素以及征收管理的整体体系。
(二)公共收费的基本原则
两大原则——直接受益与自愿付费原则 (联系与税收的区别理解:强制、无偿性) 局限性——费用标准不宜准确衡量;税费在现 实操作中难以区分。
(三) 公债原则
1、信用性原则 2、与公共收费有偿性的区别(负担性、受益性)
三、公共收入规模分析
1.公共收入规模的衡量 相对规模:公共收入与国民经济总量之间的对 比关系。 指标一:各级政府的公共收入占GDP或GNP 的比重; 指标二:宏观税率:国家税收收入总额占GDP 的比重,只能近似表示。
• 2. 税收及特征: • 定义:国家为了实现其职能,按照法律预 先规定的标准,强制地、无偿地取得财政 收入的一种手段
特征:
强制性
无偿性
固定性
3. 公债及特征: 定义:政府凭借自身信用,按照市场供求关系, 自愿灵活取得公共收入的一种形式;或政府借 助金融市场举债资助公共支出项目,或弥补财 政赤字并按约定条件,如期向债权人偿还本息 的一种筹资行为。 特征:有偿性,自愿性,灵活性
4. 公共收入规模的中外比较 明显偏低。 原因: (1)统计口径上的差异 (2)经济发展水平低 (3)分配体制不合理 国家吸取能力的重要性,下降及其后果?
第二节 税收制度的理论与设计
• 税收制度:国家规定的一整套税收法规和 税收管理体制、征收管理办法的总称。 • 重要性:政府税务机关依法向纳税人征税 的法律依据、工作准则和规程。 • 职能:法律依据。
4、 其它收入形式:
规费(行政与司法规费) 使用费 捐赠 政府引致的通货膨胀
对不同公共收入形式的评价
– – –

税收是政府取得公共收入的最佳形式 公债→还本付息,付出代价 货币发行→通货膨胀,社会震荡 收费→必须依据“受益原则”,收取 的资金数额不大 税收避免上述的弊端
二、公共收入原则 (一) 税收原则 1.效率原则及其实现 第一 效率原则的含义及理解 (1)经济效率——帕累托效率的解释 经济活动的任何措施都应当使得者的 所得多于失者的所失。 得:政府的税收收入。 失:纳税人的收入、对经济的干扰和 阻碍。
• 消费税:以消费作为衡量纳税能力的标 准。消费意味着一个人对社会的索取, 索取越多,纳税能力越强,就应该多纳 税。另外,可鼓励储蓄和投资、抑制消 费,有助于经济增长。 • 但也有不足:消费税具有累退性。
• 财产税:以财产作为纳税能力的标准。 • 优点:其一,人们可利用财产赚取收入, 通常一个人的财产越多他的支付能力就越 强;其二,财产是造成贫富不均的一个重 要原因。对财产征税,从根本上缓解贫富 差距。 • 局限性:可能助长高消费,不利于经济的 长远发展。
—— 校正性原则:税收对某些私人产品进 行特别的课征,以校正市场缺陷(外部 性)。
实现效率目标的关键: 合理地划定中性原则与校正性的适当范围。
(2)充分而有弹性原则: 充分:指税收应能为政府活动提供充 足的资金,保证政府实现其职能的需 要。
弹性:指税收应能使税收收入随国民 收入的增长而增长。以满足长期的公 共产品与私人产品组合效率的要求, 并能根据经济周期政策的需要而变动, 起自动稳定器作用。
• 替代效应——超额负担 • 分为两类,一是资源配置方面的额外负担若 因征税而导致的私人经济利益损失大于因征税而 增加的社会经济利益,即发生了征税在资源配置 方面的额外负担。 • 二是政府征税后,改变商品或经济行为的价 格,消费者将选择轻税或无税的商品和经济行为 替代重税或轻税的商品经济行为 ,对市场经济运 行发生了不良影响,干扰了私人消费和生产的正 常或最佳决策,即发生了税收在国民经济运行方 面的额外收入。
定额税率:按单位课税对象直接规定一 个固定的税额。
二、税收分类——八类分类法 最基本的是按课税对象的性质分类: 可分为所得课商品交换或提供劳务的流转额为征税对象的 税收。计征流转税的前提条件是商品的生产和交换,其计 税依据是商品销售额、增值额、营业收入等。流转税是各 国的主体税种,在税收总额中占较大比例。其税种主要有: 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关税等等。 • 所得税 • 所得税是指以纳税人的应税所得额为征税对象的税收。它 主要是在国民收入形成后,对生产经营者的利润和个人的 纯收入发挥调节作用。在我国目前开征的所得税主要包括: 企业所得税、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 税。 • 财产税 • 财产税是指以各种财产(包括动产和不动产)为征税对象 的税收。它主要对某些财产发挥调节作用。我国开征的财 产税包括:房产税、契税和准备开征的遗产税。
含义:税收征收的所得和所费的关系,增 大所得减少所费就是效率。效率意味着 税收造成的社会成本最小。 经济效率——追求税收超额负担的最小化
• 税收影响人们作出决策,进而改变了资源 配置,对经济产生以下税收效应: 收入效应——正常负担 政府征税后,经济资源从私人经济部门 转移到政府部门,政府收入收入增加,纳 税人收入减少。但是政府收入提供公共产 品,改善社会福利,弥补纳税人经济福利 的减少,从全社会讲这种资源转移不会造 成损失,这就是税收正常负担。
(2)行政效率
含义:政府在充分筹集收入的同时,尽可能 减少税务费用。 税务费用:即税收成本包括课税执行费用与 纳税奉行费用
第二 实现税收效率原则的途径 (1)经济效率:税收中性原则与校正性原则 —— “税收中性” :即政府征税不会改变 各种产品和要素的相对价格,不会改变生 产者或消费者纳税前后的行为。 中性原则就是避免额外负担与替代效应。 税收中性原则只能近似体现
一、 税收要素 税收制度:国家规定的一整套税收法规和税收 管理体制征收管理办法的总称。
纳税人、课税对象、税率
1.纳税人——课税主体 (1)法律上的纳税人 (2)经济上的负税人
2.课税对象 (1) 定义:对什么征税?课税对象的标的物 (客体) (2) 三大对象 收入:所得额,所得税 商品;商品、劳务,流转税 财产:财产的数量,财产税
(3)行政效率:节约便利原则 何为节约?减少征管成本。 何为便利?方便纳税人、减少纳税成本 税收的征收会产生两种成本: 征管成本:指政府部门在实施各种税收计划, 征收管理过程中所支出的费用。 缴纳成本:指纳税人在按照税法规定纳税的 过程中所支出的费用。
• 节约和便利原则强调税种设置具有易征 集性、简明性和确定性,这不仅给纳税 人带来极大的便利,节省税收交纳的中 间成本,而且便利了税务部门的征管工 作,降低了征管成本。

以商品税为主: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实行以 商品课税为主体的税制结构。 优点: (1)范围广,税基宽,税源稳定,有利保证政 府的财政收入; (2)征管难度小。 (3)有利于刺激储蓄和投资 局限性: (1)商品课税具有累退性,公平性差; (2)导致均衡产量减少; (3)税收负担回转嫁给低收入者。 • 以低税为主:中东石油国家,收入不靠税收
第三 纳税能力原则及理解 (1) 定义——要求根据纳税人的 纳税能力来确定其应承担的税负。 (2)衡量标准及困难——收入、消 费、财产?
• 收入税:由于对人税比对物税更显公平,而收入 是对人税的税基,所以,就公平性而言收入税基 是比较优越的。 • 但对收入税基也有争议: 其一是以单个人的收入为标准还是以一组人 的平均收入为标准; 其二是以总收入还是以扣除某些支出后的净 收入为标准; 其三是以货币收入还是以经济收入为标准; 其四 是收入来源的争议。
第五章 公共收入理论与实践
第一节 公共收入形式与原则 第二节 税收制度的理论与设计 第三节 税收的转嫁与归宿 第四节 我国税制概况
第一节 公共收入形式与原则
一、公共收入形式
1. 定义:公共收入也称为财政收入或 政府收入,指政府为了履行职能而取 得的全部的社会资源总和。
形式:税收、公债、其它收入
什么是税收
• 以所得税为主:以希克斯和约瑟夫为代表的西 方经济学家更推崇所得税。 优点: ( 1 )所得税给纳税人带来的额外负担也就是经 济效率的损害程度较商品税轻。 ( 2 )所得税是一种直接税,一般不能像商品税 那样可以通过调整价格的办法转嫁税负。政府 可以针对性地利用税收手段调节收入分配。 ( 3 )所得税作为一种经济的内在稳定器,可以 起到较好的稳定经济的作用。 局限性: (1)会抑制储蓄和投资; (2)税额计算较复杂,为偷税造成可乘之机; (3)税收征管实践中实际应税所得很难与理论 保持一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