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隐患风险分级标准

合集下载

隐患分级标准

隐患分级标准

隐患分级标准隐患分级标准是指根据事故隐患的性质、严重程度和可能造成的后果,将隐患分为不同等级,并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和监管要求。

隐患分级标准的制定,对于预防事故的发生,保障人身和财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隐患分级标准的制定依据、具体标准和应用要点等方面进行介绍。

一、制定依据。

隐患分级标准的制定依据主要包括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和行业经验。

首先,要参考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如《安全生产法》、《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条例》等,明确隐患的定义、分类和管理要求。

其次,要参考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如《企业事故隐患分级管理规范》、《建筑施工隐患分级管理办法》等,了解隐患分级的具体标准和要求。

最后,要结合行业实际经验,根据不同行业的特点和风险情况,制定适合本行业的隐患分级标准。

二、具体标准。

隐患分级标准一般包括隐患的分类、等级划分和管理要求等内容。

在隐患的分类方面,可以根据不同的行业和领域,将隐患分为安全隐患、质量隐患、环境隐患等不同类型。

在等级划分方面,可以根据隐患的严重程度和可能造成的后果,将隐患分为一般隐患、重大隐患、特大隐患等不同级别。

在管理要求方面,可以针对不同等级的隐患,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和监管要求,确保隐患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和控制。

三、应用要点。

隐患分级标准的应用要点主要包括隐患排查、等级划分和管理措施等方面。

在隐患排查方面,要建立健全的隐患排查制度,明确排查周期和责任部门,确保对各类隐患进行全面、及时的排查。

在等级划分方面,要根据具体标准和实际情况,对排查出的隐患进行准确的等级划分,确保等级划分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在管理措施方面,要根据不同等级的隐患,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和监管要求,建立健全的隐患管理台账,跟踪整改进展情况,确保隐患得到有效控制和消除。

综上所述,隐患分级标准的制定依据、具体标准和应用要点等方面都需要充分考虑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和行业经验,确保隐患得到科学、合理的管理和控制。

只有这样,才能有效预防事故的发生,保障人身和财产安全。

常见隐患风险分级标准

常见隐患风险分级标准

附件1:常见隐患风险分级标准一、范围将公司施工作业现场常见隐患按照风险分级控制理论进行了分级,旨在进一步细化、明确各专业施工作业现场常见隐患风险等级,强化隐患管理,针对性的消除隐患、有效控制风险,实现健康、安全与环保管理持续改进。

本标准所指隐患仅包括物的不安全状态。

本标准适用于川庆钻探公司所属各单位、全资公司。

为公司服务的承包商、分包商在施工作业现场应遵循本标准。

二、常见隐患风险分级方法参照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LEC),风险(D)=发生的可能性(L)×暴露在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E)×危害严重程度(C),将隐患风险分为三级:一般隐患(D<70)、较大隐患(70≤D<200)、重大隐患(D ≥200)。

三、各专业常见隐患风险分级公司现场常见隐患风险分级分为物探、钻井、试修、压裂酸化、连续油管、固井、测井、录井、油气田地面建设、交通运输、消防等11个专业。

1 物探专业1.1 一般隐患1.1.1安全帽帽体损伤、顶带、后箍、下颚带、缓冲垫破损或超期使用;1.1.2防静电场所作业人员的劳动防护用品无防静电标识;1.1.4冬季作业防寒帽、防寒手套等防护设施缺失;1.1.6营房车、办公生活区的楼道防护栏不全或破损;1.1.8作业及生活场所逃生路线、风险标识缺失(地陷凹洞、通道上檐低于人高、水坑未遮盖,无HSE提示、警示标志、应急口哨、应急集合点、逃生路线图、属地责任人及电话、急救电话、当地火警电话、禁止烟火区域标识等);1.1.9作业场所、生活场地(楼道、浴室、食堂厨房、储藏间、餐厅)通风、照明不良;1.1.10人行过道或工作场所地面湿滑;1.1.11员工宿舍内的取暖煤炉1m范围内放置有杂物、易燃物;1.1.15电源接头、电源板等无“CCC”标志,电源线出现裸露、老化、破损;1.1.16电气设备暴露在室外的插座、接头、操作面板、照明灯具、电气开关等无防雨、防潮保护;1.1.17电源接入闸离地小于1.3m;1.1.19电热水器无漏电保护器或漏电保护器失效;1.1.20应急药品缺失或过期、急救包内所配置的药品无针对性、药品清单及使用说明缺失;1.1.21电器设备的安全附件未检验或缺失;1.1.24机修场所的照明灯电压大于36V;1.1.29氧气瓶、乙炔瓶的防护钢帽缺失;1.1.30氧气表、乙炔表检验符合性缺失;1.1.31氧气瓶、乙炔瓶、氮气管的管线缺陷;1.1.33临时加油点距离高压线小于30m;1.1.34临时加油点周围30m内动火;1.1.35 油罐出口和加油软管之间的阀门缺失;1.1.36电器设备漏电保护器缺失或失效;1.1.37材料库内油料、油漆、木桩等物资混合摆放、固体物资与气体物资未分类存放,储存(容易混淆的、有危险性的、有期限要求的)物资无相关标识;1.1.38噪声、振动、电磁辐射等作业场所个人防护设施缺失;1.1.40灭火器的保险销脱落、喷管断裂、喷嘴损坏、压力不够或压把损坏;1.1.41消防应急通道物品阻塞,通道狭窄;1.1.42消防器材存放位置被遮挡、性能标识牌缺失,灭火器与泥土胶结、不能起到快速应急灭火的作用;1.1.43灭火器摆放位置和方式不合理(与油料距离过近或放在油桶上、两具灭火器捆绑、不能及时取等);1.1.45临时材料库灭火器配置数量少于8Kg干粉灭火器2具;1.1.46厨房无灭火毯;1.1.47机修作业点废油、废料等物品摆放零乱;1.1.48修理地沟闲置时护栏或盖板防护缺失;1.1.49电焊机输出极(直流正极)裸露;1.1.50电焊机电源线老化严重;1.1.52金属切割机电源开关损坏;1.1.53工具摆放在运转的设备上;1.1.54砂轮机防护罩、托板缺失;1.1.55车床防护网高度未达到1.8m;1.1.58电瓶与汽油桶距离小于2m;1.1.65高温天气油料储存无遮阳与降温设施;1.1.89临边作业时,安全防护设施缺失;1.1.92其他类似情况。

事故隐患分级标准

事故隐患分级标准

事故隐患分级标准一、引言事故隐患是指在生产、工作、生活等活动中存在的可能导致人身伤亡、财产损失或环境破坏的潜在危险因素。

为了减少事故的发生,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我国建立了事故隐患分级标准,对各类隐患进行了分类和评估,以便采取相应的防范和控制措施。

本文将详细介绍事故隐患分级标准及其应用。

二、事故隐患分级标准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事故隐患分级标准主要根据事故的可能性和后果来进行评估。

一般可分为五个等级,分别为特别重大、重大、较大、一般和较小。

1. 特别重大事故隐患特别重大事故隐患是指可能造成大量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环境破坏的事故隐患。

如核设施、大型化工厂、矿井等高风险行业的事故隐患。

特别重大事故隐患的防范和治理需要采取最严格的措施,必须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

2. 重大事故隐患重大事故隐患是指可能造成较多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环境破坏的事故隐患。

如交通运输、建筑施工、化工行业等存在较高风险的场所。

对于重大事故隐患,应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加强事故隐患的排查和整改工作。

3. 较大事故隐患较大事故隐患是指可能造成一定程度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环境破坏的事故隐患。

如餐饮行业、机械加工、建筑物管理等存在一定风险的场所。

较大事故隐患应定期进行安全检查,进行隐患排查和整改。

4. 一般事故隐患一般事故隐患是指可能造成轻微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环境破坏的事故隐患。

如办公场所、学校、商场等存在一些潜在风险的场所。

对于一般事故隐患,应加强安全教育和宣传,提高员工和公众的安全意识。

5. 较小事故隐患较小事故隐患是指可能造成轻微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环境破坏的事故隐患。

如居民楼、小型商铺等存在一些安全隐患的场所。

较小事故隐患应加强自我管理,做好日常维护工作,及时消除隐患。

三、事故隐患分级标准的应用事故隐患分级标准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安全评估和监管根据事故隐患的分级标准,相关部门可以对各类场所进行安全评估,制定相应的监管措施。

学校安全风险分级及隐患排查辨识标准

学校安全风险分级及隐患排查辨识标准

学校安全风险分级及隐患排查辨识标准一、引言本文档旨在为学校提供安全风险分级及隐患排查辨识标准,以确保学校的安全环境和教育质量。

通过明确风险分级和辨识标准,学校能够识别潜在的安全隐患,并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本文档适用于各级各类学校。

二、安全风险分级学校安全风险分级是根据风险的严重程度和潜在影响来确定的,分为以下几个级别:1. 高风险:具有严重危害和潜在影响的安全隐患,需要立即采取行动进行处理和控制;2. 中风险:具有一定危害和潜在影响的安全隐患,需要及时采取行动进行处理和控制;3. 低风险:具有较小危害和潜在影响的安全隐患,需要定期进行排查和控制。

三、隐患排查辨识标准为了辨识和排查学校的安全隐患,学校应按照以下标准进行检查:1. 安全设施和装备:包括灭火设备、防护设施、逃生通道等,确保其正常、完好并能够发挥应有的功能;2. 教学设施和用具:包括实验室、体育场馆、演播室等,确保使用设备和用具的安全性;3. 学生行为:包括上下学、课间活动、实验操作等,确保学生有良好的安全意识,并遵守学校的安全规定;4. 师生安全培训:包括应急疏散、灭火知识、急救措施等,确保师生具备必要的安全知识和技能;5. 食品安全:包括餐饮服务、食品加工制作等,确保学校提供的食品安全卫生;6. 环境卫生:包括教室、宿舍、卫生间等公共场所,确保环境卫生符合卫生标准。

四、处理和控制措施根据安全风险分级和隐患排查辨识结果,学校应采取相应的处理和控制措施:1. 高风险隐患:立即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和控制,防止事故的发生和蔓延;2. 中风险隐患: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和控制,防止事故的进一步扩大;3. 低风险隐患:定期进行排查和维护,确保隐患不得恶化。

五、总结学校安全风险分级及隐患排查辨识标准是学校安全管理的重要参考,通过标准化的排查和识别,学校能够及时发现和控制安全隐患,保障师生的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

学校应根据具体情况制定相关安全计划和预防措施,并定期评估和改进。

(整理)常见隐患风险分级标准

(整理)常见隐患风险分级标准

精品文档附件1:常见隐患风险分级标准一、范围将公司施工作业现场常见隐患按照风险分级控制理论进行了分级,旨在进一步细化、明确各专业施工作业现场常见隐患风险等级,强化隐患管理,针对性的消除隐患、有效控制风险,实现健康、安全与环保管理持续改进。

本标准所指隐患仅包括物的不安全状态。

本标准适用于川庆钻探公司所属各单位、全资公司。

为公司服务的承包商、分包商在施工作业现场应遵循本标准。

二、常见隐患风险分级方法参照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LEC),风险(D)=发生的可能性(L)×暴露在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E)×危害严重程度(C),将隐患风险分为三级:一般隐患(D<70)、较大隐患(70≤D<200)、重大隐患(D≥200)。

三、各专业常见隐患风险分级公司现场常见隐患风险分级分为物探、钻井、试修、压裂酸化、连续油管、固井、测井、录井、油气田地面建设、交通运输、消防等11个专业。

1 物探专业1.1 一般隐患1.1.1安全帽帽体损伤、顶带、后箍、下颚带、缓冲垫破损或超期使用;1.1.2防静电场所作业人员的劳动防护用品无防静电标识;1.1.4冬季作业防寒帽、防寒手套等防护设施缺失;1.1.6营房车、办公生活区的楼道防护栏不全或破损;1.1.8作业及生活场所逃生路线、风险标识缺失(地陷凹洞、通道上檐低于人高、水坑未遮盖,无HSE提示、警示标志、应急口哨、应急集合点、逃生路线图、属地责任人及电话、急救电话、当地火警电话、禁止烟火区域标识等);1.1.9作业场所、生活场地(楼道、浴室、食堂厨房、储藏间、餐厅)通风、照明不良;1.1.10人行过道或工作场所地面湿滑;1.1.11员工宿舍内的取暖煤炉1m范围内放置有杂物、易燃物;1.1.15电源接头、电源板等无“CCC”标志,电源线出现裸露、老化、破损;1.1.16电气设备暴露在室外的插座、接头、操作面板、照明灯具、电气开关等无防雨、防潮保护;1.1.17电源接入闸离地小于1.3m;1.1.19电热水器无漏电保护器或漏电保护器失效;1.1.20应急药品缺失或过期、急救包内所配置的药品无针对性、药品清单及使用说明缺失;1.1.21电器设备的安全附件未检验或缺失;1.1.24机修场所的照明灯电压大于36V;1.1.29氧气瓶、乙炔瓶的防护钢帽缺失;1.1.30氧气表、乙炔表检验符合性缺失;1.1.31氧气瓶、乙炔瓶、氮气管的管线缺陷;1.1.33临时加油点距离高压线小于30m;1.1.34临时加油点周围30m内动火;1.1.35 油罐出口和加油软管之间的阀门缺失;1.1.36电器设备漏电保护器缺失或失效;1.1.37材料库内油料、油漆、木桩等物资混合摆放、固体物资与气体物资未分类存放,储存(容易混淆的、有危险性的、有期限要求的)物资无相关标识;1.1.38噪声、振动、电磁辐射等作业场所个人防护设施缺失;1.1.40灭火器的保险销脱落、喷管断裂、喷嘴损坏、压力不够或压把损坏;1.1.41消防应急通道物品阻塞,通道狭窄;1.1.42消防器材存放位置被遮挡、性能标识牌缺失,灭火器与泥土胶结、不能起到快速应急灭火的作用;1.1.43灭火器摆放位置和方式不合理(与油料距离过近或放在油桶上、两具灭火器捆绑、不能及时取等);1.1.45临时材料库灭火器配置数量少于8Kg干粉灭火器2具;1.1.46厨房无灭火毯;1.1.47机修作业点废油、废料等物品摆放零乱;1.1.48修理地沟闲置时护栏或盖板防护缺失;1.1.49电焊机输出极(直流正极)裸露;1.1.50电焊机电源线老化严重;1.1.52金属切割机电源开关损坏;1.1.53工具摆放在运转的设备上;1.1.54砂轮机防护罩、托板缺失;1.1.55车床防护网高度未达到1.8m;1.1.58电瓶与汽油桶距离小于2m;1.1.65高温天气油料储存无遮阳与降温设施;1.1.89临边作业时,安全防护设施缺失;1.1.92其他类似情况。

加油站安全风险分级及隐患排查辨识标准

加油站安全风险分级及隐患排查辨识标准
3)存在明火点火源;
4)敲打罐体、管道产生火花。
6.其它场所:
1)汽油蒸气泄漏在地下管沟或封闭处聚集,遇点火源;
2)站内或外来人员穿着化纤羊毛衣物穿脱拍打产生静电火花;
3)穿戴金属衣物服饰等;
4)电气设备老化、绝缘破损、电流过大、短路、防爆电器使用不当等;
5)电气设备选型不合理,防爆性能不符合要求,没有采取可靠的保护措施;
2、建设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使用合格的建造材料。
3、建设前进行地基处理,保证地基均匀、夯实。
5)存在明火源;
6)密闭卸油系统损坏;
7)雷雨天卸油作业;
8)卸油胶管破裂、密封垫破损,快速接头螺丝松动等;
9)油品流动搅拌、冲击、震荡、摩擦产生静电。
4.量油作业:
1)油品溅出、油蒸气散发;
2)量油时静置未稳(小于10分钟)就开盖量油,引起静电起火;
5.检修作业:
1)违章作业;
2)使用非防爆设备;
6)抽烟、使用手机、纵火等;
7)违章动火。

1.油罐区:
1)防雷接地装置定期检测;
2)安全操作,专人负责,加强管理;
3)电气设备防爆;
4)油罐通气管安装阻火器并加强维护;
5)埋地油罐区地面应平整,不能有凹坑沟;
6)配置灭火器材;
7)编制事故预案并演习。
2.加油作业:
1)防雷接地装置定期检测;
2)安全操作,专人负责,加强管理;
3)配置灭火器材;
4)电气设备为防爆型;
5)编制事故预案并演习;
6)加油机应为户外敞开;
7)定期检查加油机、加油枪。
3.卸油作业:
1)检查密闭卸油系统的完好性,检查胶管、密封垫是否完好,快速接头是否紧固;

加油站安全风险分级及隐患排查辨识标准

加油站安全风险分级及隐患排查辨识标准

加油站安全风险分级及隐患排查辨识标准加油站安全风险分级及隐患排查辨识标准加油站是一个存在着许多安全隐患的场所。

为了保障人员和设备的安全,必须对加油站的安全风险进行分级,并制定相应的防控措施。

1.油罐区:油罐区存在的主要安全风险包括油品泄漏或油蒸气积聚、防雷接地系统失效、违章使用明火设备产生火花、储油罐区电气设备不防爆、油罐通气管没装阻火器或阻火器失灵、油罐、管道漏油以及雷击等。

针对这些安全隐患,需要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包括定期检测防雷接地装置、安全操作、配置灭火器材、电气设备防爆、油罐通气管安装阻火器并加强维护、埋地油罐区地面应平整,不能有凹坑沟、编制事故预案并演等。

2.加油作业:加油作业存在的主要安全风险包括油品溅出、油蒸气散发、加油车辆未熄火、加油机未静电接地或静电接地系统失效、违章使用明火设备产生火花、爆炸危险区域内电气设备不防爆、油气泄漏聚集、加油岛罩棚防雷接地系统失效、加油机加油速度过快以及雷击等。

针对这些安全隐患,需要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包括定期检测防雷接地装置、安全操作、配置灭火器材、电气设备为防爆型、编制事故预案并演、加油机应为户外敞开、定期检查加油机、加油枪等。

3.卸油作业:卸油作业存在的主要安全风险包括违章操作、设备设施未密封油气散发、卸油车辆未静电接地、卸油速度过快造成静电积累、存在明火源、密闭卸油系统损坏以及雷雨天卸油作业等。

针对这些安全隐患,需要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包括检查密闭卸油系统的完好性、检查胶管、密封垫是否完好、快速接头是否紧固、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做好卸油车辆静电接地、油罐车在卸油前要有足够的静置时间、配置灭火器材、编制事故预案并演等。

4.检修作业:检修作业存在的主要安全风险包括严格遵守操作规程、配置灭火器材、卸油胶管破裂、密封垫破损、快速接头螺丝松动等以及油品流动搅拌、冲击、震荡、摩擦产生静电等。

针对这些安全隐患,需要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包括严格遵守操作规程、配置灭火器材等。

安全生产隐患分级标准

安全生产隐患分级标准

安全生产隐患分级标准一、隐患排查治理类一级隐患: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的事故隐患,需要立即停产停业整治,涉及重大危险源或重大风险点。

二级隐患:可能造成一定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的事故隐患,需要限期整改,涉及较为严重的危险源或风险点。

三级隐患:可能造成轻微财产损失或人员伤亡的事故隐患,需要及时整改,涉及一般危险源或风险点。

二、安全生产记录类一级隐患:安全生产记录严重缺失或造假,无法反映真实的安全生产状况。

二级隐患:安全生产记录存在较多缺失或不完善,影响安全生产管理的有效性。

三级隐患:安全生产记录存在少量缺失或不足,但不影响整体的安全生产管理。

三、应急救援预案类一级隐患:应急救援预案严重缺失或不符合规定,可能导致救援不及时或无效。

二级隐患:应急救援预案存在较多不足或不完善,可能影响救援效果。

三级隐患:应急救援预案存在少量不足或需要进一步优化,但不影响基本的救援工作。

四、矿山救护类一级隐患:矿山救护设施严重缺失或失效,可能导致矿山事故救援困难。

二级隐患:矿山救护设施存在较多不足或维护不当,可能影响救援效果。

三级隐患:矿山救护设施存在少量不足或需要定期维护,但不影响基本的救援工作。

五、建设项目类一级隐患:建设项目存在重大安全隐患或违规建设,可能导致严重后果。

二级隐患:建设项目存在一般安全隐患或需进一步完善,可能影响安全生产。

三级隐患:建设项目存在轻微安全隐患或需进行小范围整改,但不影响整体的安全生产。

六、事故管理类一级隐患:事故管理严重缺失或不当,可能导致事故频发或后果严重。

二级隐患:事故管理存在较多不足或需要完善,可能影响事故的有效控制。

三级隐患:事故管理存在少量不足或需要进一步优化,但不影响基本的事故控制工作。

七、职业健康类一级隐患:职业健康保护措施严重缺失或无效,可能导致严重的职业健康危害。

二级隐患:职业健康保护措施存在较多不足或需要改进,可能影响员工的身体健康。

三级隐患:职业健康保护措施存在少量不足或需要进一步优化,但不影响基本的职业健康保护。

隐患分级管理制度(5篇)

隐患分级管理制度(5篇)

隐患分级管理制度1、根据隐患严重程度、解决难易,事故隐患分为A、B、C三个级别:A级隐患:是指重大隐患,由郑州市政府有关部门负责督办。

B级隐患:是指较大隐患,由登封市政府有关部门负责督办。

C级隐患:是指一般隐患,由登电煤业开发有限公司负责督办。

安全检查人员在进行隐患登记和处理过程中,应根据隐患级别,实行分级管理、逐级上报。

对排查出的隐患,要按A、B、C级标准及时登记建档、及时实施监控治理、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和市政府报告,报告的内容主要有:隐患的现状及产生的原因;隐患的危险程度及难易程度分析;隐患的治理方案;方案的主要内容:a.治理的目标及任务,b.采取的方法和措施,c.经费和物资的落实情况,d.负责治理的单位和责任人,e.治理的时间和要求,f.治理安全措施和标准要求,g.负责验收的单位和责任人。

对于排查出的C级隐患要按矿井“五定”原则(定整改措施、定责任人、定落实人、定时间、定资金)进行专项安排处理,由后班带班领导进行跟踪复查验收整改效果。

对于排查出的A、B级隐患,做到及时上报,由上级主管部门负责挂牌督办整改验收;对上级政府或主管部门发现的A、B级隐患,下达的整改指令书,应建立信息管理台账,并按分级挂牌督办规定落实挂牌督办。

对于上级政府或主管部分排查的A、B级隐患,应落实隐患治理的六项内容:明确整改任务、整改责任单位和责任人、整改期限、整改资金、整改验收人。

在整改A、B级隐患过程中,应当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对于隐患排出前或排除过程中无法保证安全的,应当从危险区域内撤出人员,并疏散可能危及的其他人员,设置警戒标志,暂时停产或停止使用设备,防止事故的发生。

A、B级隐患整改到位后,及时向负责挂牌督办的政府或相关的职能部门(机构)上报整改内容,并申请验收;对验收审查合格的,应及时对隐患进行核销,对验收审查不合格的,应重新制定整改方案,继续挂牌督办直至整改完成。

C级隐患必须由矿长签字认可后,直接安排布置进行处理,并有专人进行现场监督。

地质灾害隐患等级划分标准

地质灾害隐患等级划分标准

地质灾害隐患等级划分标准地质灾害是指由于地质因素引起的自然灾害,如地震、泥石流、山体滑坡、地面塌陷等。

地质灾害隐患等级划分标准是评估灾害风险和制定灾害防治措施的重要依据。

本文将介绍一种常用的地质灾害隐患等级划分标准,以及各等级的特征和相应的防治措施。

一、地质灾害隐患分级标准1.一级隐患:具有较高的灾害发生概率和危害程度,一旦发生将对人员财产造成重大风险。

2.二级隐患:具有中等的灾害发生概率和危害程度,一旦发生将对人员财产造成较大风险。

3.三级隐患:具有较低的灾害发生概率和危害程度,一旦发生将对人员财产造成一定风险。

4.四级隐患:具有较低的灾害发生概率和危害程度,一旦发生将对人员财产造成较小风险。

二、各级隐患的特征和防治措施1.一级隐患:特征:地质条件极不稳定,存在严重的地表变形和地下塌陷的迹象,已发生过大规模灾害,可能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防治措施:进行详细的地质灾害调查与监测,制定灾害风险管控方案,建立灾害预警系统,加强救援和应急响应能力。

2.二级隐患:特征:地质条件较不稳定,存在一定的地表变形和地下塌陷的迹象,曾发生过一些规模较小的灾害,可能造成一定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防治措施:进行地质灾害监测与预警,加强危险区域的人口疏散和撤离工作,开展灾害宣传教育,加强防灾减灾措施的建设。

3.三级隐患:特征:地质条件相对稳定,地表和地下的变形和塌陷迹象较少,过去很少有灾害发生的记录,灾害发生概率较低。

防治措施:进行常规的地质灾害巡查和监测,开展防灾减灾知识的普及和培训,加强相应设施的建设和维护,提高应急响应能力。

4.四级隐患:特征:地质条件相对稳定,地表和地下没有明显的变形和塌陷迹象,过去几乎没有发生过灾害的记录,灾害发生概率极低。

防治措施:进行定期的地质灾害调查,组织相关部门进行灾害风险评估,加强防灾减灾体系的建设,检查并加强相应设施的维护和管理。

三、结论地质灾害隐患等级划分标准是评估灾害风险和制定灾害防治措施的重要依据。

常见隐患风险分级标准

常见隐患风险分级标准

附件1:常見隱患風險分級標準一、范圍將公司施工作業現場常見隱患按照風險分級控制理論進行了分級,旨在進一步細化、明確各專業施工作業現場常見隱患風險等級,強化隱患管理,針對性的消除隱患、有效控制風險,實現健康、安全與環保管理持續改進。

本標準所指隱患僅包括物的不安全狀態。

本標準適用于川慶鉆探公司所屬各單位、全資公司。

為公司服務的承包商、分包商在施工作業現場應遵循本標準。

二、常見隱患風險分級方法参照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LEC),风险(D)=发生的可能性(L)×暴露在危險環境中的頻繁程度(E)×危害严重程度(C),将隱患風險分為三級:一般隱患(D<70)、較大隱患(70≤D<200)、重大隱患(D ≥200)。

GAGGAGAGGAFFFFAFAF三、各專業常見隱患風險分級公司現場常見隱患風險分級分為物探、鉆井、試修、壓裂酸化、連續油管、固井、測井、錄井、油氣田地面建設、交通運輸、消防等11個專業。

1 物探專業1.1 一般隱患1.1.1安全帽帽體損傷、頂帶、后箍、下顎帶、緩沖墊破損或超期使用;1.1.2防靜電場所作業人員的勞動防護用品無防靜電標識;1.1.4冬季作業防寒帽、防寒手套等防護設施缺失;1.1.6營房車、辦公生活區的樓道防護欄不全或破損;1.1.8作業及生活場所逃生路線、風險標識缺失(地陷凹洞、通道上檐低于人高、水坑未遮蓋,無HSE提示、警示標志、應急口哨、應急集合點、逃生路線圖、屬地責任人及電話、GAGGAGAGGAFFFFAFAF急救電話、當地火警電話、禁止煙火區域標識等);1.1.9作業場所、生活場地(樓道、浴室、食堂廚房、儲藏間、餐廳)通風、照明不良;1.1.10人行過道或工作場所地面濕滑;1.1.11員工宿舍內的取暖煤爐1m范圍內放置有雜物、易燃物;1.1.15電源接頭、電源板等無“CCC”標志,電源線出現裸露、老化、破損;1.1.16電氣設備暴露在室外的插座、接頭、操作面板、照明燈具、電氣開關等無防雨、防潮保護;1.1.17電源接入閘離地小于1.3m;1.1.19電熱水器無漏電保護器或漏電保護器失效;1.1.20應急藥品缺失或過期、急救包內所配置的藥品無針對性、藥品清單及使用說明缺失;GAGGAGAGGAFFFFAFAF1.1.21電器設備的安全附件未檢驗或缺失;1.1.24機修場所的照明燈電壓大于36V;1.1.29氧氣瓶、乙炔瓶的防護鋼帽缺失;1.1.30氧氣表、乙炔表檢驗符合性缺失;1.1.31氧氣瓶、乙炔瓶、氮氣管的管線缺陷;1.1.33臨時加油點距離高壓線小于30m;1.1.34臨時加油點周圍30m內動火;1.1.35 油罐出口和加油軟管之間的閥門缺失;1.1.36電器設備漏電保護器缺失或失效;1.1.37材料庫內油料、油漆、木樁等物資混合擺放、固體物資與氣體物資未分類存放,儲存(容易混淆的、有危險性的、有期限要求的)物資無相關標識;1.1.38噪聲、振動、電磁輻射等作業場所個人防護設施缺失;1.1.40滅火器的保險銷脫落、噴管斷裂、噴嘴損壞、壓力不GAGGAGAGGAFFFFAFAF夠或壓把損壞;1.1.41消防應急通道物品阻塞,通道狹窄;1.1.42消防器材存放位置被遮擋、性能標識牌缺失,滅火器與泥土膠結、不能起到快速應急滅火的作用;1.1.43滅火器擺放位置和方式不合理(與油料距離過近或放在油桶上、兩具滅火器捆綁、不能及時取等);1.1.45臨時材料庫滅火器配置數量少于8Kg干粉滅火器2具;1.1.46廚房無滅火毯;1.1.47機修作業點廢油、廢料等物品擺放零亂;1.1.48修理地溝閑置時護欄或蓋板防護缺失;1.1.49電焊機輸出極(直流正極)裸露;1.1.50電焊機電源線老化嚴重;1.1.52金屬切割機電源開關損壞;GAGGAGAGGAFFFFAFAF1.1.53工具擺放在運轉的設備上;1.1.54砂輪機防護罩、托板缺失;1.1.55車床防護網高度未達到1.8m;1.1.58電瓶與汽油桶距離小于2m;1.1.65高溫天氣油料儲存無遮陽與降溫設施;1.1.89臨邊作業時,安全防護設施缺失;1.1.92其他類似情況。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风险分级及隐患排查辨识标准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风险分级及隐患排查辨识标准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风险分级及隐患排查辨识标准、小型露天采石场
小型露天采石场危险和有害因素危险度分析
、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
一)加油站安全风险分级及隐患排查辨识标准
加油站危险和有害因素危险度分析
二)LNG加气站安全风险分级及隐患排查辨识标准
LNG加气站危险和有害因素危险度分析
三)L-CNG加气站安全风险分级及隐患排查辨识标准
L-CNG加气站危险和有害因素危险度分析
四)LNG\L-CNG加气站安全风险分级及隐患排查辨识标准
LNG/L-CNG加气站危险和有害因素危险度分析
五)CNG加气站安全风险分级及隐患排查辨识标准
CNG加气站危险和有害因素危险度分析
六)氧气充装站(含永久气体充装)安全风险分级及隐患排查辨识标准
氧气充装站(永久气体充装)危险和有害因素危险度分析
七)氧气生产线安全风险分级及隐患排查辨识标准
氧气生产线危险和有害因素危险度分析
八)乙炔生产线安全风险分级及隐患排查辨识标准
乙炔生产线危险和有害因素危险度分析。

安全风险评估分级和事故隐患排查分级标准体系

安全风险评估分级和事故隐患排查分级标准体系

安全风险评估分级和事故隐患排查分级标准体系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安全风险评估分级和事故隐患排查分级标准体系安全风险评估和事故隐患排查是确保企业和公共安全的重要步骤。

广西公路水路风险隐患分级标准和排查技术规范及应急资源种类

广西公路水路风险隐患分级标准和排查技术规范及应急资源种类

广西公路水路风险隐患分级标准和排查技术规范及应急资源种类第一部分公路行业一、风险隐患分级标准根据突发事件的性质、可控性及对公路的影响范围和危害程度等因素,可将风险隐患分为四级:Ⅰ级(特别重大)、Ⅱ级(重大)、Ⅲ级(较大)、Ⅳ级(一般)。

分级标准如下:(一)Ⅰ级(特别重大)当遇下列情况之一,导致或者可能导致高速公路、国道、省道主干线中断,处置、抢修时间预计需要48小时以上,通行能力影响到全区行政区划甚至邻近省份、周边国家;或急需自治区人民政府或交通部等上级机关出面协调有关地方、部门或者军队、武警部队共同组织援救;或需要自治区人民政府或交通部等上级机关负责组织实施国家紧急物资运输或者交通防疫措施时,拟定为Ⅰ级风险隐患。

1.国家防汛抗旱应急预案、国家处置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等国家专项应急预案发布Ⅰ级预警或者响应时;2.大江大河干流水位超过警戒水位,堤防出现重大险情或者决口,水库出现重大险情或者垮坝,暴雨引起重大山体滑坡,突降暴雪或者长时间浓雾等恶劣天气,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高速公路、国道、省道干线公路严重毁坏、中断;3.大中城市或者人口密集地区发生6.5级以上地震,造成公路、桥梁、隧道中断,需国家提供紧急物资运输救援;4.公路建设工程、道路运输、客货运站发生严重威胁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事故,且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危及50人以上生命安全。

5.剧毒品运输泄漏可能造成道路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使区域生态功能丧失,对相关地区正常生产、生活可能造成重大影响、重大人员伤亡和巨大经济损失,或者濒危物种生存环境遭到严重破坏;6.需要发出Ⅰ级预警的其他特殊情况。

(二)Ⅱ级(重大)当遇下列情况之一,导致或者可能导致高速公路、国道、省道主干线交通中断,处置、抢修时间预计在48小时以内、24小时以上,通行能力影响在广西境内;或者需要自治区交通厅组织实施紧急物资运输或者交通防疫措施时,拟定为Ⅱ级风险隐患。

1.大江大河干流水位超过警戒线,堤防出现重大险情或者决口,水库出现重大险情或者垮坝,洪水泛滥致使城市及人口聚集的村镇受淹,发生暴雪或者浓雾等恶劣天气,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高速公路、国道或省道主干线公路毁坏、中断;2.公路建设工程、道路运输、客货运站发生一次死亡30人以下、10人以上,或者一次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亿元以下、5000万元以上的特大事故;3.危险化学品运输中发生的,一次造成30人以下、1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下、50人以上中毒(重伤)的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可能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亿元以下、5000万元以上或者严重影响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重大泄漏事故;4.需要发出公路交通Ⅱ级预警的其他特殊情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1:常见隐患风险分级标准一、范围将公司施工作业现场常见隐患按照风险分级控制理论进行了分级,旨在进一步细化、明确各专业施工作业现场常见隐患风险等级,强化隐患管理,针对性得消除隐患、有效控制风险,实现健康、安全与环保管理持续改进。

本标准所指隐患仅包括物得不安全状态。

本标准适用于川庆钻探公司所属各单位、全资公司。

为公司服务得承包商、分包商在施工作业现场应遵循本标准。

二、常见隐患风险分级方法参照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LEC),风险(D)=发生得可能性(L)×暴露在危险环境中得频繁程度(E)×危害严重程度(C),将隐患风险分为三级:一般隐患(D<70)、较大隐患(70≤D<200)、重大隐患(D ≥200)。

三、各专业常见隐患风险分级公司现场常见隐患风险分级分为物探、钻井、试修、压裂酸化、连续油管、固井、测井、录井、油气田地面建设、交通运输、消防等11个专业。

1 物探专业1、1 一般隐患1、1、1安全帽帽体损伤、顶带、后箍、下颚带、缓冲垫破损或超期使用;1、1、2防静电场所作业人员得劳动防护用品无防静电标识;1、1、4冬季作业防寒帽、防寒手套等防护设施缺失;1、1、6营房车、办公生活区得楼道防护栏不全或破损; 1、1、8作业及生活场所逃生路线、风险标识缺失(地陷凹洞、通道上檐低于人高、水坑未遮盖,无HSE提示、警示标志、应急口哨、应急集合点、逃生路线图、属地责任人及电话、急救电话、当地火警电话、禁止烟火区域标识等);1、1、9作业场所、生活场地(楼道、浴室、食堂厨房、储藏间、餐厅)通风、照明不良;1、1、10人行过道或工作场所地面湿滑;1、1、11员工宿舍内得取暖煤炉1m范围内放置有杂物、易燃物;1、1、15电源接头、电源板等无“CCC”标志,电源线出现裸露、老化、破损;1、1、16电气设备暴露在室外得插座、接头、操作面板、照明灯具、电气开关等无防雨、防潮保护;1、1、17电源接入闸离地小于1、3m;1、1、19电热水器无漏电保护器或漏电保护器失效;1、1、20应急药品缺失或过期、急救包内所配置得药品无针对性、药品清单及使用说明缺失;1、1、21电器设备得安全附件未检验或缺失;1、1、24机修场所得照明灯电压大于36V;1、1、29氧气瓶、乙炔瓶得防护钢帽缺失;1、1、30氧气表、乙炔表检验符合性缺失;1、1、31氧气瓶、乙炔瓶、氮气管得管线缺陷;1、1、33临时加油点距离高压线小于30m;1、1、34临时加油点周围30m内动火;1、1、35 油罐出口与加油软管之间得阀门缺失;1、1、36电器设备漏电保护器缺失或失效;1、1、37材料库内油料、油漆、木桩等物资混合摆放、固体物资与气体物资未分类存放,储存(容易混淆得、有危险性得、有期限要求得)物资无相关标识;1、1、38噪声、振动、电磁辐射等作业场所个人防护设施缺失;1、1、40灭火器得保险销脱落、喷管断裂、喷嘴损坏、压力不够或压把损坏;1、1、41消防应急通道物品阻塞,通道狭窄;1、1、42消防器材存放位置被遮挡、性能标识牌缺失,灭火器与泥土胶结、不能起到快速应急灭火得作用;1、1、43灭火器摆放位置与方式不合理(与油料距离过近或放在油桶上、两具灭火器捆绑、不能及时取等);1、1、45临时材料库灭火器配置数量少于8Kg干粉灭火器2具;1、1、46厨房无灭火毯;1、1、47机修作业点废油、废料等物品摆放零乱;1、1、48修理地沟闲置时护栏或盖板防护缺失;1、1、49电焊机输出极(直流正极)裸露;1、1、50电焊机电源线老化严重;1、1、52金属切割机电源开关损坏;1、1、53工具摆放在运转得设备上;1、1、54砂轮机防护罩、托板缺失;1、1、55车床防护网高度未达到1、8m;1、1、58电瓶与汽油桶距离小于2m;1、1、65高温天气油料储存无遮阳与降温设施;1、1、89临边作业时,安全防护设施缺失;1、1、92其她类似情况。

1、2 较大隐患1、2、1应急通讯不通畅;1、2、2会议室、办公区、计算机房等电器线路承载能力不足;1、2、5供暖锅炉水位计报警设施、压力表缺失或安全装置未检测;1、2、8起重设备得连锁装置失效;1、2、11乙炔瓶瓶口无防回火装置;1、2、12易燃易爆作业场所无消防器材或全部失效;1、2、17登高作业防坠落装置缺失;1、2、18高压线附近测量作业时,撑高天线或标杆与高压线得安全距离小于国家《电力设施保护条例实施细则》规定值;1、2、25其她类似情况。

1、3 重大隐患1、3、6办公场所、营地设置在高压线下、冲沟、低洼地段或易垮塌地段;1、3、8极寒冷季节作业,防寒取暖物资缺失;1、3、10其她类似情况。

2 钻井专业2、1 一般隐患2、1、4工具、器材摆放不规范、影响安全通道;2、1、5作业工作台面随意摆放工具,设备上放置工具与零部件等物品;2、1、6工作场所堆放杂物,存有积液、积雪、积冰,逃生通道狭小、不畅通或堵塞,转盘未设防滑垫或防滑垫破损严重,方井盖板有空洞未遮盖;2、1、8工作场所无照明灯或照明灯损坏;2、1、14设备基础无排水设施或排水失效;2、1、16灭火器得筒体严重锈蚀、喷管开裂、堵塞,干粉灭火器压力不在规定范围内,二氧化碳灭火器重量小于标准重量95%;2、1、18电器设备接地电阻大于4Ω,其她接地大于10Ω;油罐防静电接地电阻大于10Ω,防雷接地电阻大于30Ω;2、1、21同一个控制开关控制2台及2台以上用电设备;2、1、22电源线未采用标准件连接;2、1、24设备控制开关未标识或控制开关箱位置不合理、固定不牢;2、1、28电焊钳损坏,焊接电缆接头超过2个或绝缘外层损坏;2、1、29电热板四周或上面有可燃物或易燃物;2、1、30台钻在未使用时有钻头,手柄不全或缺失;2、1、31切割机操作手柄无控制开关或开关失效,切割片破损,护罩不全;2、1、32砂轮机托架与砂轮间隙大于3mm,砂轮片边缘距卡盘小于5mm,护罩不全;2、1、34固定式直立梯固定不牢,中间缺踏棍,变形、锈蚀严重;2、1、37起重绞车、电(手)动葫芦、滑轮等吊钩无自锁装置或锁舌损坏、失效2、1、45钢丝绳卡与绳径不符,或用螺杆等填塞,绳卡间距不在标准范围内;2、1、47手工具手柄断裂、缺失,榔头手柄用铁棒、钢丝绳等代替;2、1、48安全帽过期,帽壳、帽衬、下颚带、附件等腐蚀或损坏;2、1、49无应急药品或应急药品无配置清单、使用说明书;2、1、51氧气、乙炔气瓶露天存放,室内存放未固定,防震圈、护帽缺失;2、1、54设备设施连接、固定不牢靠,缺少拉筋、螺栓、销轴或销轴退移,以小代大,锁销不齐或用其它物品代替;2、1、99仪表安装不齐全、失效,未按规定校验或未粘贴检验标签;2、1、101气瓶及安全附件未按期检验、铅封损坏、标志牌缺失,安全阀及管线堵塞、泄漏、提升手柄卡死或未正确就位,出口朝向人行通道;2、1、102储油罐、供油管线、油泵漏油;2、1、114其她类似情况。

2、2 较大隐患2、2、1电器设备控制开关绝缘壳(绝缘板、绝缘手柄)缺失或损坏;2、2、2开关箱未设置断路器(熔断器)与漏电保护器;2、2、3配电箱、开关箱内有杂物;2、2、4电线穿墙未使用护管,营房内无漏电保护器或损坏;2、2、5配电箱、开关箱安装不牢固,电源线连接松动,电控箱门未关闭、进电箱未上锁;2、2、7使用I类手持式电动工具未接地接零,或无漏电保护器;2、2、8吊索具存在缺陷(钢丝绳打结、腐蚀生锈、钢丝断裂、股心变形、铝合金压制接头裂纹或变形等,吊带出现破损,吊链出现焊接、锈蚀、打结,卸扣出现变形等),钢丝绳套未标示管理;2、2、9保险带存在破损、尾绳散股等缺陷;2、2、25吊钩、卸扣磨损严重或存在焊接、裂纹、过火等缺陷;2、2、28设备旋转部位得防护装置不齐或固定不牢;2、2、29电线绝缘防护龟裂严重或存在裸线;2、2、30压力容器无安全泄压装置,或使用期间未安装压力表,在安全阀与容器之间安装闸门或截止阀;2、2、31氧气瓶、乙炔气瓶混装、混放,使用乙炔气无回火止回阀;2、2、34易燃、易爆、腐蚀物品露天存放或放在住人房间内;2、2、44其她类似情况。

3 试修专业3、1 一般隐患3、1、1作业区域未设置围栏或安全警示带;3、1、4作业工作台面随意摆放工具,设备上放置工具与零部件等物品;3、1、5工作场所堆放杂物,逃生通道狭小、不畅通或堵塞;3、1、7工作场所无照明灯或照明灯损坏;3、1、15灭火器得筒体严重锈蚀,喷管开裂、堵塞,干粉灭火器压力不在规定范围内,二氧化碳灭火器重量小于标准重量95%;3、1、17电器设备接工作保护线接地电阻大于4Ω,重复接地线电阻小于10Ω;油罐防静电接地电阻大于10Ω,防雷接地电阻大于30Ω;3、1、20同一个控制开关控制2台及2台以上用电设备;3、1、21未设置安全警戒区;3、1、23设备控制开关未标识或位置不合理;3、1、25电线未按规定连接,与其她设备摩擦,浸泡在水、油与泥浆中(潜水泵除外);3、1、26电焊钳损坏,焊接电缆接头超过2个或绝缘外层损坏;3、1、27电热板四周或上面有可燃物、易燃物;3、1、29电焊机、等离子切割机、高压清洗机、手持电动工具无PE保护或漏电保护;3、1、30双电源供电无防误操作开关,防误开关作负荷开关使用;3、1、31钳工修理房台钻在未使用时钻头未卸下,操作手柄不全或缺失;3、1、32切割机操作手柄无控制开关或开关失效,切割片破损,护罩不全;3、1、33砂轮机托架与砂轮间隙大于3mm,砂轮片边缘距卡盘小于5mm,护罩不全;3、1、38起重绞车、电(手)动葫芦、滑轮等吊钩无自锁装置或锁舌损坏、失效;3、1、45钢丝绳卡与绳径不符,或用螺杆等填塞,绳卡间距不在标准范围内;3、1、46手工具手柄断裂、缺失,榔头手柄用铁棒、钢丝绳等代替;3、1、47安全帽过期,帽壳、帽衬、下颚带、附件等腐蚀或损坏;3、1、49氧气、乙炔气瓶露天存放,室内存放未固定,防震圈、护帽缺失;3、1、52设备设施连接、固定不牢靠,缺少拉筋、螺栓、销轴或销轴退移,以小代大,锁销不齐或用其它物品代替;3、1、92仪表安装不齐全、失效,未按规定校验或未粘贴检验标签;3、1、94气瓶及安全附件未按期检验、铅封损坏、标志牌缺失,安全阀及管线堵塞、泄漏、提升手柄卡死或未正确就位,出口朝向人行通道;3、1、95储油罐、供油管线、油泵漏油;3、1、97防护罩网眼开口尺寸、安全距离不符合规定;3、1、100其她类似情况。

3、2 较大隐患3、2、1电器设备控制开关绝缘壳(绝缘板、绝缘手柄)缺失或损坏;3、2、2开关箱未设置断路器(熔断器)与漏电保护器;3、2、3配电箱、开关箱内有杂物;3、2、4电线穿墙未使用护管,营房内无漏电保护器或损坏;3、2、6吊索具存在缺陷(钢丝绳打结、腐蚀生锈、钢丝断裂、股心变形、铝合金压制接头裂纹或变形等;吊带出现破损;吊链出现焊接、腐蚀、打结;卸扣出现变形等),吊绳吊带未实行标识管理;3、2、7保险带存在破损、尾绳散股等缺陷;3、2、8设备、营房起重悬挂吊耳存在缺陷;3、2、12蒸汽锅炉、生活营房距井口小于50m或处在上风侧;3、2、35设备旋转部位得防护装置不齐或固定不牢;3、2、36电线绝缘防护龟裂严重或存在裸线;3、2、37压力容器无安全泄压装置,或使用期间未安装压力表,在安全阀与容器之间安装闸门或截止阀;3、2、38氧气瓶、乙炔气瓶混装、混放,使用乙炔气无回火止回阀;3、2、42易燃、易爆、腐蚀物品存放在露天或住人房间内;3、2、49配电箱、开关箱安装不牢固,电源线连接松动、未采用标准件连接,电控箱门未关闭、进电箱未上锁;3、2、50使用I类手持式电动工具未连接PE线或安装小于60mA得漏电保护器;3、2、51其她类似情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