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大学 机械原理 考研试卷 重点题解析
2014年考研东南大学机械原理真题(回忆版)

资料来源:中国教育在线 /
资料来源:中国教育在线 / 第一题,很常规,考察机构中是否存在复合铰链,虚约束以及局部自由度,计算自由度,高副低代,画出个杆组以及确定机构的级别。
个人感觉不难。
第二题,第一问计算某齿轮的齿数,第二三问计算某轮的转速计转向(今年的是行星轮系,其中的行星排是是两个联动的,也就是四个齿轮组成的联动行星排,转向的判断有蜗轮蜗杆的)
第三题,平衡质量的计算,就是课本上第十章的内容,今年出的是不在同一个平面内的。
第四题,速度波动调节的那块儿,课本上第十二章的内容,个人感觉中规中矩,不难。
第五题,已知一堆齿轮的啮合角为20°,ha*=1,下面给定三种情况试设计其传动类型,并简述理由。
第一问给出齿数模数以及实际中心距。
第二问,给出齿数模数,实际中心距不限制,不好意思第三问忘了。
(吐槽下,此题坑爹!) 第六题,偏置曲柄滑块儿机构,给出连杆与曲柄的长度比为4,曲柄长与偏距比为1。
下面有6问,第一问是求极位夹角,第二问求滑块儿行程(用曲柄长度表示),后面的够忘了。
(严重吐槽下!试卷给的图上连杆长44mm ,曲柄长16mm !!!擦!)
第七题,平面铰链四杆机构的设计,比较灵活,考的是转换机架法的应用。
第八题,和往年一样,出的是凸轮机构的综合问题,是偏心圆盘摆杆机构,摆杆又是摆动滑块儿机构的主动件,与凸轮接触的是与摆杆焊接在一起的小球。
第一问,从这个接触点到另一个接触点凸轮转过的角度,滑块儿的位移。
第二问,推程角以为回程角,最大压力角。
第三问,滑块儿的两个极限位置。
第四问,给出各转动副处的摩擦圆,已知摩擦角为15°,画出各构件所受力的作用线。
东南大学2006年硕士招生机械原理试卷及答案

180
K K
1 20 ,cos 1
(b a)2
(b a)2 [2c sin( 2(b a)(b a)
/ 2)]2
a2
b2
2c2 sin2 ( b2 a2
/ 2)
,
c2
122
562 (562 122 ) cos 20 2 sin2 (45 / 2)
围。 C
b
解答:因两连架杆中 a c ,所以要成为曲柄摇杆机构, 只能是 AB 为曲柄,且为最短,同时满足杆长之和条
B a
A
c
件。AD 可能为最长或介于最长、最短之间。—3 分
当 AD 为最长时: a d b c , 50 d 70 90 ,
d
D
90 d 110 ——5 分
nA
42
3 (210 /11) 4
3.82r/min
,转向
nA
,与
n6
同向—4
分
六、(15 分)一对相同的正常齿制渐开线直齿圆柱标准齿轮。 已知其模数 m =6mm,压力角 =20,在标准安装情况下,它们的齿顶圆正好通过对
方的极限啮合点,且重合度 为 1.39。试求这对齿轮的齿数及齿顶圆直径。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5 分,共 30 分)
(在下列每小题的三至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
1. 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是( C )。
A. 自由度大于 1 B. 自由度大于零 C. 自由度大于零且等于原动件数
D. 原动件数大于等于 1 2. 铰链四杆机构中存在曲柄时,( B )是最短构件。
d lAD lO2A lO2D 2lOAlOD cos AOD 44.050mm ——6 分
东南大学机械原理学习与考研辅导第3章平面机构的运动分析

aOr 2O4
o aOk 2O4 4
五、试题自测及答案(1.2. 3. 4. 5. 6.)
1.下列哪几种情况取B点为构件2和3的重合点时有哥氏加速
度ak 。
32 1B
1
B
2
3
12B 3
2
B
1
3
3
2
1
B
B 23
1
2 1B
3
B2
3
1
2.图 示 机 构 运 动 简 图 取 比尺例
l 。0.001 m/mm
为了便于画矢量多边形,建立矢量方程时,未知 量最好等号两边各一个。即上述方程不要写成: 3
VB2= VB3 + VB2B3
C
速度多边形
b3
p
ω3 = μv pb3 / lCB ,顺时针方向。
ω2 = ω3
b2
加速度矢量方程
哥氏加速度,只有两构件的相对运
aB2
动为转动时存在。方向由右手定则确定
aBn3 + aBτ 3= aB3= aBn2 + aBτ 2 + aBr 3B2+ aBk3B2
2 tan 3
sin 3
1
2
tan
2
(
3
)
2
1
tan
2
(
3
)
c os 3
1
2
tan
2
(
3
)
2
tan2
B l3 sin 3 A l3 cos3
“+”、”-“号依机构 的装配形式而定
2. 速度分析:
3. 加速度分析
l1ei1 l2ei2 l4ei4 l3ei3
考研机械原理复习试题(含答案)总结

考研机械原理复习试题(含答案)2一、正误判断题:(在括号内正确的画“√”,错误的画“×”)1.在平面机构中一个高副引入二个约束。
(×)2.任何具有确定运动的机构都是由机架加原动件再加自由度为零的杆组组成的。
(√)3.运动链要成为机构,必须使运动链中原动件数目大于或等于自由度。
(×)4.平面机构高副低代的条件是代替机构与原机构的自由度、瞬时速度和瞬时加速度必需完全相同。
(√)5.当机构自由度F>0,且等于原动件数时,该机构具有确定运动。
(√)6.若两个构件之间组成了两个导路平行的移动副,在计算自由度时应算作两个移动副。
(×)7.在平面机构中一个高副有两个自由度,引入一个约束。
(√)8.在杆组并接时,可将同一杆组上的各个外接运动副连接在同一构件上。
(×)9.任何机构都是由机架加原动件再加自由度为零的基本杆组组成。
因此基本杆组是自由度为零的运动链。
(√)10.平面低副具有2个自由度,1个约束。
(×)二、填空题1.机器中每一个制造单元体称为零件。
2.机器是在外力作用下运转的,当外力作功表现为盈功时,机器处在增速阶段,当外力作功表现为亏功时,机器处在减速阶段。
3.局部自由度虽不影响机构的运动,却减小了高副元素的磨损,所以机构中常出现局部自由度。
4.机器中每一个独立的运动单元体称为构件。
5.两构件通过面接触而构成的运动副称为低副;通过点、线接触而构成的运动副称为高副。
6.平面运动副的最大约束数为 2 ,最小约束数为1。
7.两构件之间以线接触所组成的平面运动副,称为高副,它产生2 个约束。
三、选择题1.机构中的构件是由一个或多个零件所组成,这些零件间 B 产生任何相对运动。
A.可以B.不能C.变速转动或变速移动2.基本杆组的自由度应为 C 。
A.-1B. +1C. 03.有两个平面机构的自由度都等于1,现用一个带有两铰链的运动构件将它们串成一个平面机构,则其自由度等于 B 。
考研机械原理复习试题(含答案)总结1

考研机械原理复习试题(含答案)1一、填空题:1.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是机构的自由度数等于。
2.同一构件上各点的速度多边形必于对应点位置组成的多边形。
3.在转子平衡问题中,偏心质量产生的惯性力可以用相对地表示。
4.机械系统的等效力学模型是具有,其上作用有的等效构件。
5.无急回运动的曲柄摇杆机构,极位夹角等于,行程速比系数等于。
6.平面连杆机构中,同一位置的传动角与压力角之和等于。
7.一个曲柄摇杆机构,极位夹角等于36º,则行程速比系数等于。
8.为减小凸轮机构的压力角,应该凸轮的基圆半径。
9.凸轮推杆按等加速等减速规律运动时,在运动阶段的前半程作运动,后半程作运动。
10.增大模数,齿轮传动的重合度;增多齿数,齿轮传动的重合度。
11.平行轴齿轮传动中,外啮合的两齿轮转向相,内啮合的两齿轮转向相。
12.轮系运转时,如果各齿轮轴线的位置相对于机架都不改变,这种轮系是轮系。
13.三个彼此作平面运动的构件共有个速度瞬心,且位于。
14.铰链四杆机构中传动角γ为,传动效率最大。
15.连杆是不直接和相联的构件;平面连杆机构中的运动副均为。
16.偏心轮机构是通过由铰链四杆机构演化而来的。
17.机械发生自锁时,其机械效率。
18.刚性转子的动平衡的条件是。
19.曲柄摇杆机构中的最小传动角出现在与两次共线的位置时。
20.具有急回特性的曲杆摇杆机构行程速比系数k 1。
21.四杆机构的压力角和传动角互为,压力角越大,其传力性能越。
22.一个齿数为Z,分度圆螺旋角为β的斜齿圆柱齿轮,其当量齿数为。
23.设计蜗杆传动时蜗杆的分度圆直径必须取值,且与其相匹配。
24.差动轮系是机构自由度等于的周转轮系。
25.平面低副具有个约束,个自由度。
26.两构件组成移动副,则它们的瞬心位置在。
27.机械的效率公式为,当机械发生自锁时其效率为。
28.标准直齿轮经过正变位后模数,齿厚。
29.曲柄摇杆机构出现死点,是以作主动件,此时机构的角等于零。
东南大学内部机械原理资料汇总

东南大学内部机械原理资料汇总第一题,齿轮连杆机构求自由度,用瞬心法求传动比相对角速度方向高副低代,划分杆组。
第二题,连续两年偏心圆盘后今年考的是动平衡,难度很小第三题,轮系传动比计算,难度很小第四题,飞轮,还是那三个问题,难度很小第五题,斜齿轮的参数计算。
关键记清楚法向模数,端面模数和螺旋角之间的关系,剩下就是解方程了。
第六题,延续了11年的六杆风格,但略有变化,判断四杆机构类型,求行程,最小传动角,判断有无急回特性,还有个dt的定性分析传动角变化规律第七题,核心是考了转换机架法。
简单第八题,凸轮机构,求转角,推程和回程运动角,各运动副总反力和方向,力多边形和求驱动力矩课程内部讲义—海文专业课学员享有第一章:1-3、1-7、1-15、1-16、第二章:2-2、2-4、2-18、2-19、第三章:3-4、3-5、3-9、3-10、3-13、第四章:4-3、4-4、4-9、第五章:5-6、5-8、5-9、5-13、第六章:6-3、6-6、6-7、6-15、6-16、第九章:9-5、第十章:10-2、10-3、10-6、10-7、第五部分东南大学机械工程专业初试专业课考研知识点深度分析5.2参考书目知识点分析初试专业课《机械原理》总共包括__1__本书,就是招生简章中的指定书目《机械原理(第七版)》(郑文纬吴克坚主编)。
5.3重点知识点汇总分析(大纲)第七部分东南大学机械工程专业基础知识点框架梳理及其解析第一章 平面机构的结构分析【例题1】计算下图机构的自由度分析:图示的机构中,活动构件包括3个齿轮和杆4。
这里A 点包含齿轮1、杆4以及机架等3个构件,因此是一个复合铰链,这是本题较容易出错的地方,B 、C 点各有一个转动副,D 、E 点处各有一个高副。
解题:根据以上分析,n=4, 4=L P ,2=HP,所以该机构的自由度为22424323=-⨯-⨯=--=H L P P n F易错点:A 点处为复合铰链【知识点2】高副低代的问题 【例题2】对下图机构进行分析分析:图中有一高副,要进行高副低代解题:易错点:高副低代,找到曲率圆的圆形【知识点3】Ⅱ级、Ⅲ级杆组的类型及结构特点【例题3】计算电锯机构的自由度,并将其中的高副化为低副以及确定机构所含杆组的数目和级别并判定机构的级解题:第二章平面机构的运动分析【例题1】分析:解题:作业:《机械原理》P505页第2-1、2-2、2-4题第三章平面连杆机构及其设计【知识点1】平面四杆机构的尺寸关系、四杆机构的设计问题【例题1】解题:图 3.19 图3.20作业:《机械原理》P516页第3-7、3-9题第四章凸轮机构及其设计【知识点1】滚子从动件凸轮机构【例题1】凸轮机构如图所示,请用作图法(保留作图痕迹)分析:解题:作业:《机械原理》P523页第4-9题【知识点2】直动从动件或摆动从动件凸轮机构【例题2】按如图所示的位移曲线,设计尖端直动从动件盘形凸轮的轮廓,并分析最大压力角发生在何处分析:利用凸轮不动,原机架反转的“反转法”作轮廓线解题:作业:《机械原理》P524页第4-10题第五章齿轮机构及其设计【知识点1】渐开线直齿轮【例题1】如图所示为同一基圆的两同侧渐开线,基圆半径,的回转半径分别为解题:作业:《机械原理》P526页第5-4、5-6题【知识点2】平行轴斜齿轮传动【例题2】分析:解题:作业:《机械原理》P529页第5-18题【知识点3】蜗轮蜗杆传动【例题3】一对蜗轮蜗杆传动的参数如下:解题:作业:《机械原理》P529页第5-22题第六章轮系及其设计【例题1】分析:解题:械原理》P530页第6-1、6-2、6-3、6-4.、6-5、6-6、6-4、6-5、6-6、6-7、6-8、6-9、6-10、6-11、6-15题第十章平面机构的平衡【例题1】解题:《机械原理》P551页第10-1、10-2、10-5题第九章,第十一章机械中的摩擦及机械效率【例题1】在图示机构中,构件1为原动件,P为作用在构件3上的力,转动副B于C上所画的虚线小圆为摩擦圆。
东南大学机械原理学习与考研辅导第4章平面机构的力分析

2
Q
大小: F21=f N21
方向:与相对运动 v12 方向相反
R12:总 反力 。摩 擦力与法向反力的合力。 大小: R21 F21 N21方向:与相对运动方向成 90o 角
为总反力 R12 与法向反力N21之间的夹角,称为摩擦角,其大 小取决于摩擦系数。
tan F21 N 21
fN 21 N 21
力 Fi和一个惯性力矩 Mi
Fi maS
M i JS
m:构件的质量
as :构件重心的加速度
α:构件重心的角加速度
Js :构件绕重心轴的转动惯量
“-”表示P i 、 M i 分别与as 、 α的方向相反
作平面移动的构件,其全部惯性力可简化为一个加于
质心S 的惯性力 Fi maS 作定轴转动的构件,
第四章 平面机构的力分析
一、基本要求 二、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 三、学习重点及难点 四、例题精选 五、试题自测及答案
一、基本要求
1 . 了解机构中作用的各种力的分类及机构力分析 的目的及方法。
2 . 会对常见的运动副中的摩擦力进行分析和计算。 3 . 会计算机械的效率及判断机械自锁的条件。 4 . 能对Ⅱ级机构进行动态静力分析。
螺旋副:螺旋升角小于当量摩擦角。 ④ 生产阻力小于等于零
三、学习重点及难点
学习重点
摩擦的基本概念;移动副、转动副中摩擦力 及总反力作用线的确定;机械自锁条件的确 定。
学习难点
运动副中总反力作用线的确定;机械自锁条件的 确定。
四、例题精选
B
例1 :图示机构中, Q为作用在构件3上的
1
Md ω1
2
工作阻力。转动副的
理想驱动力矩; F , M 考为实际驱动力和实际驱动力矩。
东南大学机械考研@东南机械原理13-15答案

写在前言:
以下的答案是我的一位同学在考前几天发给我的,由于之前13至15都没答案,有些题目做得稀里糊涂的。
作为过来人,我深知你们对答案的渴求,现在在你们刚准备考研时,我将他们整理好送给你们,也算是将传统发扬光大,希望你们好好珍惜,不要走我们所走过的弯路,最后祝各位2017的考研成功!努力吧,少年们!(个人对高价卖资料非常痛恨,群里的资料足够你用的了,希望你们不要花冤枉钱,这是学长发自肺腑之言。
当然,我也希望你们不要以此牟利。
)
13年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不断有同学反馈说难点太多,复习起来困难重重,因此我又给大家指出了一些非重点,考的可能性不大,但并不是说一定不考,希望大家谨慎对待。
第二遍细致复习指南做了一些补充,请大家注意查看。
1第二章38页的公式2-2要会。
2第五章第二节到第九节都要看,共轭齿廓及其求法可以不看。
十一节十二节涉及不深,主要是旋转方向问题,放在轮系里面。
3第六章250页以后的内容如果感觉太难就放弃不要纠结,确实难度比真题大,真题会做即可。
6-5,6-6可以不看。
4第九章平面机构的力的分析+ 十一章机器的效率这两章放到一起是因为这两章向来是放在一起考察的。
也有可能放在凸轮等其他机构中考察。
考的话分值10-20分左右主要考点有摩擦角,当量摩擦角,摩擦圆,自锁,机械效率的计算,机构在考虑摩擦时受力方向,力的多边形。
第九章只看前三节看,重点是9-3第十一章404-413页全看,其他可以不看。
二![机械原理]P516页例3-7为什么以C2为圆心以2倍Lab为半径的圆和以O'为圆心O'C1的长度为半径的圆的交点为E,则连接C2E交圆Ⅰ的交点为A点?回答AE+EC2=AC2,AC2-2AB=2AE=AC1,那么A点就是铰链中心。
习题解答中有证明。
三![机械原理]课本p523 4-9凸轮题只提问该题中的摆动凸轮第(1)题,E点到F点凸轮转过的角度:分别连接FO,EO,所夹得角即为所求吗?这是求类似摆动凸轮转角的一般方法吗?第(5)题,最大压力角,“机架与导路垂直的位置,在这几个位置中做出压力角,比较得出”那么此题导路是?机架?2005年第四题凸轮题(2)凸轮行程行程指的是从动件垂直移动的距离,为什么不是从动件与凸轮相切沿法线上升的距离!这个题目是很重要的,2008,2010年都考到了相似的,不是很好做,希望你能看懂。
(1)不是你说的这样。
这个题可以用反转法,由于这个题含有滚子,画图很多不亦说清楚,所以我给你说说2008年第七题解法。
先以O为圆心OB为半径做圆I。
然后以BC为半径,H为圆心做一段弧,交圆I于点B',则角BOB‘就是从开始转到H点的转角。
对于有滚子的基本原理是相同的,没有图很难说出来。
四![机械原理]08年试卷凸轮作图凸轮作图题如何解?怎样解才能节省时间又做的全面些?解此类题目首先要熟悉推程运动角、回程运动角、凸轮转角、最大压力角、行程、基圆、偏距圆等基本概念,在此基础上才能解题,具体解题步骤如下(先将图从给定的纸张上裁剪下来贴到答题纸上):1.画出基圆,理论轮廓线以及偏距圆,最大位移即行程2.按题目要求解出基圆半径r,行程h3.以两机架为半径做圆14.按题目要求给定的转角在基圆上确定从动件转过该角度后的位置设为A。
5.以该点为圆心,以从动件全长为半径作圆26.圆1和圆2的交点为从动件反转过该角度后到达的新机架位置o。
7.设两次从动件与圆1交点为p1和p2,连接op1和op2(o为凸轮的转动中心)8.以op1和op2为分界线的两个角度就是推程和回程运动角9.最大压力角一般出现在与机架重合或垂直的位置,找出这些位置,做出最大压力角10.把不需要的线条擦掉,保持卷面整洁五[机械原理]05年第四大题,凸轮机构请问版主这道凸轮机构如何去解,提供下解题思路,谢谢!1 凸轮的基圆半径r=R-OA2 从动件的形成是指凸轮到达最高点和最低点的位移之差但是本题的平底有一个角度在要计算这个差不是要求的要在这个三角形中用正余炫定理即:求出h后再用正余炫定理求出行程3 由于平底有固定的角度45 所以其最大最小压力角都为454 推程和回程角都是180[机械原理]知识点梳理③六 4.凸轮轮廓曲线的设计在学习用几何法设计凸轮轮廓曲线时,重点掌握尖底从动件盘形凸轮轮廓的绘制。
其绘制方法(反转法)所依据的原理为相对运动原理,即从动件相对于凸轮作相对运动,从动件的尖底在凸轮运动平面上的轨迹形成了凸轮的轮廓线。
采用反转法时,使整个机构以角速度-w绕凸轮回转轴线O转动,其结果是凸轮静止不动,机架和从动件一方面以-w绕O转动,同时从动件又以原有的运动规律相对于机架运动,但从动件与凸轮的相对运动并不改变。
因为凸轮静止,故可以方便地在凸轮平面上绘制出从动件尖底的轨迹,即凸轮廓线。
在绘制滚子从动件凸轮轮廓时,首先把滚子中心视为尖底从动件的尖底,作为凸轮轮廓,此轮廓为滚子从动件凸轮的理论轮廓。
然后作出滚子圆族及其包络线,此包络线即为滚子从动件的凸轮实际轮廓。
实际上,滚子或平底从动件凸轮机构的凸轮实际轮廓,都是从动件相对于凸轮作相对运动时其滚子或平底所形成的曲线的包络线。
因此反转法适用于各种凸轮轮廓的设计。
几何法设计中应注意以下几点:(1)在用几何法设计直动从动件凸轮机构时,绘制凸轮轮廓曲线的长度比例尺最好取为与从动件位移曲线的纵坐标比例尺相同,这样凸轮轮廓曲线设计图上从动件的位移量就可以从从动件位移曲线图上直接量取,而无须进行比例尺的折算,给作图带来很大方便。
(2)在滚子从动件凸轮机构中,基圆半径是指理论轮廓曲线的最小矢径;理论轮廓曲线与实际轮廓曲线为一对法向等距曲线,两者之间的法向距离等于滚子半径。
无论是对心或偏置直动滚子从动件,由于凸轮某一转角时的从动件位置线一般不是轮廓曲线的法线,它夹于两条轮廓曲线之间的线段长度在不断变化,与滚子半径无直接关系,所以沿着从动件的位置线截取一个滚子半径来求实际轮廓曲线的方法是错误的。
(3)在偏置直动从动件凸轮机构中,推程运动角和回程运动角并不等于相应的轮廓角,拿书上的图维例,推程运动角应为∠AOB1而非∠AOB,回程运动角应为∠C1OD,而非∠COD。
几何法设计误差较大,精密的凸轮轮廓必须用解析法计算。
在掌握反转法原理的基础上,只要引进适当的坐标系,就很容易得到凸轮理论廓线的方程。
至于实际廓线方程,涉及到微分几何学中的曲线族包络线方程问题,学习时可直接套用方程。
凸轮轮廓曲线的设计非常重要,无论几何法还是解析法,设计的基本原理均基于反转法。
应通过习题熟练掌握,并能灵活运用。
七[机械原理]知识点梳理⑥1.平衡设计1)质量平衡是使构件质量参数合理分布及在结构上采取特殊的措施,将各惯性力和惯性力矩限制在预期的容许范围内,以减轻有害的机械振动。
质量平衡的分类:刚性转子的平衡:工作转速低于一阶临界转速、其旋转轴线挠曲变形可忽略不计的转子称为刚性转子转子(绕固定轴转动的构件)惯性力和惯性力矩的平衡问题称为转子的平衡。
挠性转子的平衡:工作转速高于一阶临界转速、其旋转轴线挠曲变形不可忽略的转子称为挠性转子(平衡困难)。
对于存在有往复运动或平面复合运动构件的机构,其惯性力和惯性力矩不能在构件内部消除,必须就整个机构加以研究,应设法使其总惯性力和惯性力矩在机架上得到完全或部分平衡,所以又称为机构在机架上的平衡,由于机构总惯性力矩的平衡问题必须综合考虑机构的驱动力矩和生产阻力矩,情况较为复杂,所以只讨论机构总惯性力在机架上的平衡问题。
2)功率平衡是在结构上或机构设计方面采取相关措施,减小速度波动,尽可能实现匀速稳定运转。
2.等效动力学模型的建立:把复杂的机械系统简化成一个构件(称为等效构件)。
转化原则:使系统转化前后的动力学效果保持不变。
即,等效构件的质量或转动惯量所具有的动能应等于整个系统的总动能;等效构件上的等效力、等效力矩所做的功或所产生的功率,应等于整个系统的所有力、所有力矩所做功或所产生的功率之和。
回转件静平衡的条件是:分布在回转件上各个质量的离心惯性力合力为零或质径积矢量和为零,而由于制造或安装误差以及材质不均匀等非设计方面的原因造成的不平衡,只能通过试验的方法来消除,即利用静平衡架找出回转件不平衡质径积的大小和方向,并由此确定平衡质量的大小和位置,从而使其质心移到回转轴线上以达到静平衡。
回转件动平衡的条件是:分布在回转件上各个质量的离心惯性力合力为零;同时离心力所引起的力偶的合力偶矩也为零。
注意:动平衡的转子一定是静平衡的;反之,静平衡的转子不一定是动平衡的。
对于这一章,掌握这些概念有助于做选择题。
在最后的复习中,你们还有什么没有弄清的问题一定要及时提出,也可以和周围的同学讨论,切忌不要在解题思路上留有疑惑。
八[机械原理]知识点梳理④齿轮设计中要搞清的几个概念:(1)分度圆与节圆分度圆是指单个齿轮上具有标准模数和标准压力角的圆。
在设计齿轮时,只要确定了齿数和模数,这个齿轮的分度圆半径就确定下来了,在加工、安装、传动时,分度圆都不会改变。
节圆是一对齿轮在啮合传动时两个相切作纯滚动的圆,单个齿轮没有节圆。
由于一对渐开线齿轮啮合传动时在节点C处具有大小相等方向相同的线速度,故两轮节圆半径分别为R1和R2。
一般情况下,节圆半径与分度圆半径不相等,节圆与分度圆不相重合。
只有当啮合角等于分度圆压力角时,两个节半径才分别与两个齿轮的分度圆半径相等,两个节圆才分别与两个齿轮的分度圆重合。
这种情况下,齿轮的实际中心距等于标准中心距。
(2)法向齿距与基圆齿距法向齿距与基圆齿距的长度相等,都是相邻两个轮齿同侧齿廓之间度量的长度,但是法向齿距是在渐开线齿廓上任意一点的法线上度量的相邻两齿同侧齿廓之间的直线长度,而基圆齿距是在基圆上度量的相邻两齿同侧齿廓之间的弧长。
(3)压力角与啮合角压力角是指单个齿轮渐开线齿廓上某一点的线速度方向与该点法线方向所夹的锐角。
渐开线齿廓上各点压力角的大小是不相等的(齿条齿廓例外)。
啮合角是指一对齿轮啮合时,啮合线与两节圆公切线之间所夹的锐角。
由于渐开线啮合的啮合线是两个齿轮基圆的内公切线,当两个齿轮在确定的中心距下安装后,在一个方向只有一条固定的内公切线,所以啮合角的大小不随齿轮啮合过程而发生变化。
当一对齿廓在节点C处啮合时,啮合点K与节点C重合,这时的压力角称为节圆压力角。
相啮合的一对渐开线齿廓的节圆压力角必然相等,且恒等于啮合角。
(4)正确啮合条件和连续传动条件正确啮合条件和连续传动条件是保证一对齿轮正确啮合并连续平稳传动的基本条件,二者缺一不可。
为了保证定传动比啮合,一对渐开线齿轮的轮齿沿基圆必须正确布置,即反映为正确啮合条件;在此基础上,只有当重合度,才能保证正确啮合传动不会中断,实现连续传动。
九[机械原理]知识点梳理⑤周转轮系计算周转轮系传动比时应注意事项:(1)i1n是转化机构中1轮主动、n轮从动时的传动比,其大小和正负完全按定轴轮系来处理。
计算时,要特别注意的正负号,它将直接影响周转轮系传动比的大小和正负号。
(2)w1,wn和wh是周转轮系中各基本构件的真实角速度,三者中必须有两个是已知的,才能求出第三者。
若已知的两个转速方向相反,求解时,必须一个代正值,另一个代负值,第三个转速的转向,则根据计算的正负号来确定(h是系杆)。
(3)对于行星轮系,由于其中一个中心轮是固定的(即角速度为0),则可直接求出其余两个基本构件间的传动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