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教学设计范文

合集下载

初中化学_《制取氧气》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精选全文完整版

初中化学_《制取氧气》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精选全文完整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九年级人教版上册第二单元课题3《制取氧气》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思路:“制取氧气”课题是学生练习了实验基本操作后接触到的第一个气体制取实验,本课题的编写意图是让学生运用所学的化学实验基本操作自己动手探究。

我在教学中拟引导学生从生活体验出发,通过对二氧化锰在过氧化氢分解反应中作用的探究,得出催化剂和催化作用的概念,了解催化剂在化工生产中的应用。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实验动手能力,让学生在相互合作、交流的环境中去学习新知识,掌握运用新知识,更为今后学习其他气体的制取打下良好的基础。

教材分析:本课题是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课题3的教学内容。

它在教材中有承前启后的作用。

承前:在教材的知识体系中,本节课与前面的仪器操作、氧气的性质等知识相链接。

本课题是典型的物质制取课,是学生初次体验通过化学反应来获取新物质的实验课。

是气体制备的起始,也是对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综合应用的开端。

启后:本节课的学习为后面第六单元课题二《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做了铺垫,因此重要的教学任务是让学生初步了解和掌握气体制备的基本程序和方法,动手操作中体会实验原理、装置的制约关系,培养科学严谨的态度。

为以后系统的学习二氧化碳的制取,甚至高中氯气、氨气等气体的制取,奠定理论和实践基础。

同时它也会对以后学习化学知识和学习化学的兴趣,有着重要的影响。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操作也是中考实验操作考试的内容之一,因此本节课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学情分析:学生目前已经认识了一些化学实验常用仪器,学习了药品取用、加热、仪器连接、排水集气等基本操作,学习了纯净物、混合物概念,学习了化合反应、氧化反应以及氧气的性质,可以说已经具备了学习制取氧气的知识基础。

学生对氧气有了一定了解,并且对它产生浓厚的探究欲望。

早已渴望制取一瓶纯净的氧气。

但对于如何得到氧气,特别是在实验室的条件下如何制取氧气还没有系统的、深入的认识。

本节课是气体制备的起始课,依托过氧化氢分解制取氧气,探究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

初中化学氧气制取教案(6篇)

初中化学氧气制取教案(6篇)

初中化学氧气制取教案(6篇)初中化学氧气制取教案(精选6篇)教案是教师经验和智慧的结晶,能够为教学提供有力支持。

教案是教师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指导工具,能够提升教学质量和效果。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中化学氧气制取教案,如果大家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初中化学氧气制取教案【篇1】九年级化学制取氧气知识点氧气的实验室制法1.药品: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或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和二氧化锰2.反应的原理:(1)过氧化氢水+氧气(2)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导管口要塞一团棉花)(3)氯酸钾氯化钾+氧气3.实验装置4.收集方法:密度比空气大——向上排空气法(导管口要伸到集气瓶底处,便于将集气瓶内的空气赶尽)难溶于水或不易溶于水且不与水发生反应——排水法(刚开始有气泡时,因容器内或导管内还有空气不能马上收集,当气泡连续、均匀逸出时才开始收集;当气泡从集气瓶口边缘冒出时,表明气体已收集满)。

本方法收集的气体较纯净。

5.操作步骤:查: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装:将药品装入试管,用带导管的单孔橡皮塞塞紧试管。

定: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点:点燃酒精灯,先使试管均匀受热后对准试管中药品部位加热。

收: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离:收集完毕后,先将导管撤离水槽。

熄:熄灭酒精灯。

6.检验方法: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如果木条复燃,说明该瓶内的气体是氧气。

7.验满方法:(1)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时: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瓶口,如果木条复燃,说明该瓶内的氧气已满。

(2)用排水法收集时:当气泡从集气瓶口边缘冒出时,说明该瓶内的氧气已满。

8.注意事项:(1)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固体药品加热时),防止药品中的水分受热后变成水蒸气,再冷凝成水珠倒流回试管底部,而使试管破裂。

(2)导管不能伸入试管太长,只需稍微露出橡皮塞既可,便于排出气体。

(3)试管内的药品要平铺试管底部,均匀受热。

(4)铁夹要夹在试管的中上部(离试管口约1/3处)。

(5)要用酒精灯的外焰对准药品的部位加热;加热时先将酒精灯在试管下方来回移动,让试管均匀受热,然后对准药品部位加热。

制取氧气1 优秀公开课教案

制取氧气1 优秀公开课教案

《制取氧气》第一课时教案一、教学设计说明制取氧气是学生练习了实验基本操作后接触到的第一个气体制取实验,目的是让学生能够初步学会氧气的制取,因此在学生实验操作之前,要将实验规则和实验注意事项讲述清楚。

另外,由于学生初学气体的制取,要让学生初步学会在实验室选择合适的反应制取氧气,因此本课从初一生物的光合作用的产物氧气进行引课,讨论植物光合作用是否能用来实验室制取氧气。

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的操作步骤繁杂,学生记忆困难,教学时应讲清其原因,然后利用“谐音”进行归纳,增强学生记忆力。

二、教学分析(一)教材分析本节课的核心内容是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活动探究,因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原理、装置、操作、收集、检验、验满是本节课的重点知识。

同时,本课题也是初中阶段学生制备常见化学物质的开始,是学生对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综合应用,是化学“物质制备”中的开篇之作。

因此,本课题在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学情分析学生经过氧气的学习和活动,对氧气的性质及用途有了较深刻的认识,对氧气产生了浓厚的探究欲望,加之知识和实验技能的储备,学生早已对制取一瓶纯净的氧气跃跃欲试。

本节课是学生第一次学习气体的制备,没有头绪,教师教学时应适当加强方法引导,为以后二氧化碳、氢气、氯气等气体制备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原理。

2.初步学会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3.练习连接仪器的基本操作,动手制取氧气。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学习,体验探究乐趣。

2.在小组讨论中,通过交流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学生在动手实验过程中,通过讨论交流,培养认真负责的态度,一丝不苟的精神,同时体会实事求是的态度,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

2.通过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学习,培养学生实验安全意识。

四、教学重点1.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原理。

2.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操作过程。

五、教学难点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步骤。

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j教案(大全5篇)

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j教案(大全5篇)

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j教案(大全5篇)第一篇: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j教案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和原理,初步了解通过化学实验制取新物质的方法。

2、练习连接仪器的基本操作,初步掌握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操作。

过程与方法1、学习反应物的状态,反应的条件,反应的原理决定实验装置,气体的性质决定气体的收集和验满方法。

2、感悟通过实验进行科学探究的方法,提出问题—猜想和假设—查阅资料—制定计划—进行实验—记录现象—解设与结论—反思与评价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实验探究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逐步认知用实验验证化学理论,从而进一步体会到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教学重点氧气的制法和实验操作教学难点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操作教学方法指导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提出问题—实验探究—分析总结—迁移创新仪器药品:高锰酸钾、大试管、酒精灯、棉花、橡皮塞(连导管)、集气瓶、毛玻璃片、水槽、铁架台、小烧杯、火柴等。

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再现【提问】【设问】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如何操作?【课件展示】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2)在试管中放入药品和一团棉花(3)将集气瓶装满水,盖好玻璃片(4)点燃酒精灯,先均匀加热,在对准药品加热(5)有气泡连续产生时收集氧气(6)把导管拿出水面(7)熄灭酒精灯【讨论】1、为什么先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如何检查?2、为什么要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3、为什么要先移动酒精灯使试管均匀受热?4、为什么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5、为什么要有连续气泡时才能收集?6、实验完毕为什么要先把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相反操作会造成什么后果?【学生陈述】(口答上述问题,略)【讲述】你们想试试如何制取氧气吗?下面我们将亲自体验制取并收集氧气,再用收集到的氧气试验氧气的化学性质。

注意事项:1、操作顺序(1)检查气密性(2)装药棉花(3)倾斜固定试管(4)集气瓶盛水做准备(5)先预热再加热(6)连续气泡收集(7)先拿导管后熄灯3、实验完毕后整理仪器和桌面【学生实验】教师巡视发现学生操作中的错误及时纠正。

《制取氧气》教案设计

《制取氧气》教案设计

《制取氧气》教案设计第一篇:《制取氧气》教案设计《制取氧气》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主要方法和原理,初步了解通过化学实验制取气体的方法。

2、能够根据反应物的性质和反应条件来选择制备气体的实验装置与操作方法,会根据生成物的性质选择收集方法。

3、学会边实验、边讨论、边探究的方法,在活动中激发学习兴趣,在兴趣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一、教学重点、难点:1.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

2.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及收集装置的探讨。

4、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及仪器、装置的探讨。

二、课时安排1课时三、教学准备:酒精灯、大试管、铁架台(带铁夹)、导管(带胶塞)、集气瓶、水槽、棉花、高锰酸钾、火柴、药匙、纸槽、小木条四、教学过程一、实验室制法1、高锰酸钾制取氧气a.实验原理:高锰酸钾加热——→ 锰酸钾+ 二氧化锰+氧气KMnO4 K2MnO4 MnO2 O2b.实验装置发生装置收集装置b.实验步骤:a).查:将导管的一端浸入水槽中,用手紧握试管外壁,若水中的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证明装置不漏气。

松开手后,导管口出现一段水b).装:按粉末状固体取用的方法(药匙或纸槽)。

c).定:先下后上,从左到右的顺序。

d).点:先使试管均匀受热,后在反应物部位用酒精灯外焰由前向后加热。

e).收:若用排水集气法收集气体,当气泡均匀冒出时再收集;或向上集气法。

f).离:移离导气管。

g).熄:熄灭酒精灯c.注意事项:a).试管口要略微向下倾斜:防止生成的水回流,使试管底部破裂。

b).导气管伸入发生装置内要稍露出橡皮塞:有利于产生的气体排出。

c).试管口塞一团棉花: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气管,污染制取的气体和水槽中的水。

d).排气法收集气体时,导气管要伸入接近集气瓶底部:有利于集气瓶内空气排出,使收集的气体更纯。

d).实验结束后,先将导气管移出水面,然后熄灭酒精灯:防止水槽中的水倒流,炸裂试管。

2、双氧水(过氧化氢)制取氧气a.实验原理:过氧化氢(H2O2)————→ 水(H2O)+ 氧气(O2)b.注意事项:a).分液漏斗可以用长颈漏斗代替,但其下端应该深入液面以下,防止生成的气体从长颈漏斗中逸出;b).导管只需略微伸入试管塞c).气密性检查:用止水夹关闭,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向漏斗中加入水,水面不持续下降,就说明气密性良好。

氧气制备教学设计(精选3篇)

氧气制备教学设计(精选3篇)

氧气制备教学设计(精选3篇)作为一名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

教学设计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氧气制备教学设计(精选3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氧气制备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根据课程标准,创设活动,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主动地体验探究过程,在“做科学”的学习过程中,了解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和方法,学习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探究能力。

教材分析与处理:本节内容分两部分:氧气的实验室制法、氧气的性质。

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为第一部分,相对较为独立;从整套教材的编写上来看,氧气的实验室制法是唯一安排的气体制取的实验,因此要从探究过程中抽取气体制取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教学重点:氧气的实验室制法教学难点:催化剂教学思路:创设情景,初识氧气,引出气体的制取→了解气体制取的一般步骤,探究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的仪器装置和反应条件→制取并收集一瓶氧气→尝试设计其他的制氧装置。

教学用具:试管(3只)、酒精灯、锥形瓶、长径漏斗、带导管的橡皮塞、乳胶管、集气瓶、水槽、盖玻片;30%的过氧化氢溶液、二氧化锰、人造沸石、芹菜、火柴;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初识氧气设计意图:通过问题创设情景,激发起学生的探究欲望。

[创设情景]在屏幕上循坏播放选取的与氧气有关的图片:运动会场上燃烧的火炬、火箭的发射、潜水员带着氧气瓶在潜水、抢救危急病人、光合作用、腐烂的葡萄,引导学生回答:氧气是我们身边熟悉的物质,它跟世间万物如影随形,你对它有哪些了解呢?[学生交流]氧气可供给呼吸,氧气可支持燃烧,氧气能使物品腐烂,氧气能发射火箭……[设问,引出下文]那你还想知道与氧气有关的什么知识呢?[生答]1. 我想知道氧气是如何发射火箭的。

2. 我想知道氧气怎么使食物腐烂的。

3. 我想知道氧气还有什么用途。

4. 我想知道氧气是如何制得的。

氧气的实验室制备教学设计(3篇)

氧气的实验室制备教学设计(3篇)

第1篇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了解氧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 理解实验室制备氧气的原理和方法。

- 掌握过氧化氢分解和加热氯酸钾分解两种制备氧气的方法。

2. 能力目标:- 能够根据实验目的选择合适的实验装置。

- 能够熟练操作实验仪器,进行氧气的制备实验。

- 能够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3.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 增强学生的科学探究兴趣和团队合作精神。

-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安全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 氧气的制备原理和方法。

- 实验装置的选择和操作。

2. 难点:- 实验过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项。

- 实验结果的准确分析和结论的得出。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提问:氧气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什么作用?- 引导学生思考氧气的性质和重要性,从而引出实验室制备氧气的主题。

2. 知识讲解- 氧气的物理性质:无色、无味、无臭,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

- 氧气的化学性质:具有氧化性和助燃性,能与多种物质反应。

- 制备氧气的方法:- 过氧化氢分解法:2H₂O₂ → 2H₂O + O₂↑- 加热氯酸钾分解法:2KClO₃ → 2KCl + 3O₂↑3. 实验操作1. 实验装置:- 过氧化氢分解法:锥形瓶、导管、集气瓶、水槽。

- 加热氯酸钾分解法:试管、酒精灯、集气瓶、水槽。

2. 实验步骤:- 过氧化氢分解法:- 在锥形瓶中加入适量的过氧化氢溶液。

- 加入适量的二氧化锰作为催化剂。

- 用带导管的橡皮塞密封锥形瓶。

- 将导管插入集气瓶中,集气瓶倒置于水槽中。

- 观察氧气产生的现象,收集氧气。

- 加热氯酸钾分解法:- 在试管中加入适量的氯酸钾固体。

- 加入适量的二氧化锰作为催化剂。

- 用酒精灯加热试管,观察氧气产生的现象,收集氧气。

3. 实验注意事项:- 实验过程中要佩戴护目镜和手套,确保安全。

- 实验过程中要注意观察氧气的产生和收集,避免氧气泄漏。

- 实验结束后,要清理实验器材,保持实验室卫生。

氧气的制取教案(通用11篇)

氧气的制取教案(通用11篇)

氧气的制取教案氧气的制取教案(通用11篇)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氧气的制取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氧气的制取教案篇1教学目的知识:掌握实验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理解分解反应及其化合反应的区别;了解氧气的工业制法;了解催化剂和催化作用的概念。

能力:初步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初步培养学生分析、对比和迁移知识的能力。

思想教育: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实验习惯。

教学重点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和操作方法。

教学难点催化剂和催化作用的概念。

教学方法实验探索法。

教学用具药品:氯酸钾、二氧化锰。

仪器:铁架台(带铁夹)、试管、单孔橡皮塞、导管、水槽、集气瓶、酒精灯、试管夹、药匙。

其它:火柴。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意图【问题引入】空气中含有哪些成分?能否从空气中获得氧气?【板书】一、氧气的工业制法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问题】这个变化属于什么变化?为什么?答: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等。

可以从空气中获得氧气。

答:工业制取氧气是物理变化。

因为没有新物质生成。

通过复习空气的组成,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分离空气制氧气。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设问】实验室用什么方法获得氧气?我们通过实验来研究。

【实验】分别用酒精灯同时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

片刻后用带火星木条伸入试管口,观察现象。

【小结】用酒精灯加热氯酸钾至较高温度时产生氧气。

加热二氧化锰不产生氧气。

观察记录:氯酸钾是白色固体,二氧化锰是黑色粉末。

氯酸钾加热至熔化后产生少量气体,使带火星木条复燃。

同时加热的二氧化锰不产生气体,带火星木条没有变化。

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指导学生观察实验和准确描述实验现象。

【实验】将试管内的二氧化锰迅速倒入热的氯酸钾中,把带火星木条伸到管口内观察现象。

《制取氧气》优秀的教学设计(通用6篇)

《制取氧气》优秀的教学设计(通用6篇)

《制取氧气》优秀的教学设计(通用6篇)《制取氧气》优秀的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实验装置、实验操作。

2、了解实验室中制取气体的思路和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实验装置的探究,培养学生的实验及合作能力。

2、初步具有对知识进行分析,对比和迁移的能力。

教学用具:药品:高锰酸钾仪器:试管、药匙、酒精灯、铁架台、集气瓶、水槽、导管、烧杯用品:火柴、棉花、玻璃片教学过程:【预习案】:1、氧气的物理性质:在标准状况下,氧气是一种色味的____ 体,密度比空气略,溶于水。

2、实验室中氧气是怎样制得的?常采用高锰酸钾、过氧化氢或氯酸钾的方法制得氧气。

3、KMnO4制氧气,化学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4、H2O2制氧气,化学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5、KMnO4是一种色的体,H 2O2是一种色的体,MnO2是一种色的体。

【教学案】:环节1:复习提问,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学到了几种实验室制取O2的方法?结合上节课的所学内容,本节课我们重点讨论KMnO4制O2的过程。

用KMn O4制O2,第一过程应考虑实验原理,即化学反应的表达式。

(请位同学上黑板来书写我们上节课学过的KMnO4制O2的表达式)环节2:探究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实验装置。

我们知道任何一套制气体的实验装置都可以分为二个部分,即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气体的收集装置。

下面让我们探究KMnO4制O2应选择什么样的发生装置?什么样收集装置?①多媒体投影:气体发生装置的二种类型呈现:KMnO4的外观问:KMnO4是什么状态?KMnO4制O2的反应条件是什么?思考:KMnO4制O2应选择哪一套发生装置?选择的依据是什么?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方式讨论后回答问题。

②多媒体投影:三种收集方法及相应的装置复习:这三种收集方法分别可以收集什么样的气体?问:O2应该怎样收集?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方式讨论后回答问题。

环节3:探究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实验操作。

1、实验室制取O2,第一步操作应该做什么?如何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请一位同学上台进行操作。

初中化学课氧气的制取教学设计(最新)

初中化学课氧气的制取教学设计(最新)

初中化学课氧气的制取教学设计范文(精选3篇)一、学习目标1、掌握实验室和工业上获得氧气的方法。

2、通过本实验操作过程,练习仪器的装配、物质的加热、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收集气体和检验气体等基本操作。

3、了解氧气的性质4、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和观察能力。

二、实验用品:锥形瓶、带导管的双孔橡皮塞、长颈漏斗、试管(带导管的单孔橡皮塞)铁架台(带铁夹)、酒精灯、集气瓶、玻璃片、水槽、燃烧匙、棉花、高锰酸钾、过氧化氢、二氧化锰、木炭、铁丝三、预习感知1、要获得氧气,你知道有什么方法?2、写出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两种方法)3、实验室中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主要根据和来选择。

收集装置根据来选择。

4、如何检查装置的气密性?5、给试管加热时,有哪些不正确的操作会使试管炸裂?6、氧气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你能用什么方法将氧气装在集气瓶中?7、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怎样使收集到的气体基本不含氮气?8、如何检验气体?四、教学过程(一)氧气的获得1、阅读课本P36三、氧气的获得第一自然段,回答下列2个问题:(1)空气中氧气的主要来源:(2)工业上获得氧气的原理依据方法步骤2、预习课本P36活动与探究,通过自己动手做实验,明确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几个问题:方法:药品:原理:实验室制取氧气装置及仪器:步骤:收集方法及原因:验满方法:检验方法:高锰酸钾制氧气时注意事项:①固定试管时,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②加热时要先预热试管再集中在有药品的部位加热③收集时,开始排出的是空气,不宜立即收集④实验完毕,先把导管移出水面,后熄灭酒精灯。

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时,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

3、预习课本P34,用收集到的氧气分别做木炭、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观察实验现象,根据实验填写实验反应物生成物化学反应表达式木炭在空气中燃烧木炭在氧气中燃烧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根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①木炭及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有什么实验现象?②铁丝在氧气中燃烧为什么要在末端系一根火柴?③铁丝在氧气中燃烧为什么在集气瓶低部铺少量沙子或加少量水?④有哪些可能会使铁丝不能燃烧?五、轻松课堂1、一瓶气体是氧气的方法是()A、向集气瓶中加入澄清石灰水B、观察气体的颜色C、闻气体的气味D、用带火星的木条插入瓶中2、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应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其作用是()A、防止水倒吸入试管B、防止产生氧气太快无法收集C、防止高锰酸钾粉末带入集气瓶D、防止试管破裂3、、实验室制取氧气,主要有下面几项操作:①当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可以收集;②检验装置的气密性;③把导管移出水面;④把药品装入试管,并固定在铁架台上;⑤熄灭酒精灯;⑥先均匀加热,然后再固定在盛药品的部分加热。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教案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教案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教案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教案一、实验目的通过本实验,学生能够了解氧气的制取方法、性质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实验原理氧气可以通过加热过氧化钾、过氧化铁等化合物产生。

过氧化物在高温下分解生成氧气。

三、实验器材和试剂1. 实验器材:燃烧瓶、烧杯、试管、烧杯夹、试管架、气水分离装置、酒精灯、火柴、试管钳、玻璃棒等。

2. 实验试剂:过氧化钾、过氧化铁、蒸馏水。

四、实验步骤1. 将燃烧瓶洗净并晾干。

2. 取适量过氧化钾溶解于蒸馏水中得到过氧化钾溶液。

3. 将过氧化钾溶液倒入燃烧瓶中,装好燃烧瓶塞。

4. 将燃烧瓶倒放于试管架上,将试管架放置在酒精灯上。

5. 点燃酒精灯,加热燃烧瓶底部,观察燃烧瓶内气体的变化。

6. 当燃烧瓶内气体排出时,用火柴点燃气体,观察气体燃烧现象。

7. 将试管放置于气水分离装置中,收集氧气。

8. 将试管中的氧气取出,进行性质和应用的进一步观察。

五、实验注意事项1. 加热时要小心操作,避免燃烧瓶破裂。

2. 燃烧瓶底部不能直接接触火焰,应该用试管架隔开。

3. 点燃气体时要注意安全,保持安全距离。

4. 实验后要及时清洗实验器材。

六、实验结果和分析1. 实验中观察到燃烧瓶内气体排出,点燃气体时会发生燃烧现象。

2. 实验结果表明,我们制取到了氧气。

3. 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无毒的气体,能够支持燃烧。

七、实验拓展1. 可以将收集到的氧气进行实验,观察其对燃烧的影响。

2. 可以通过其他方法制取氧气,如电解水、超声波分解等。

八、实验延伸1. 可以进行氧气的性质研究,如氧气的密度、溶解性等。

2. 可以研究氧气在生活中的应用,如氧气的医学应用、工业应用等。

九、实验总结通过本实验,我们成功制取到了氧气,并观察到了氧气的性质和应用。

通过实验,我们对氧气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培养了实验操作的能力和安全意识。

制取氧气优秀教案_2114

制取氧气优秀教案_2114

制取氧气优秀教案篇一:制取氧气教学设计《制取氧气》教学设计一、教学设计思路分析:【内容分析】《制取氧气》是人教版化学教科书·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课题3的内容,是本单元的重点内容之一。

在历年中考化学实验加试中,也是重点内容。

本课题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实验室制备气体的课题,是学生具体地从化学的角度出发,学习和研究制备物质的开始,有利于进一步熟悉常见仪器的使用,教学中通过对气体制取一般方法予以介绍,让学生对制取气体的方法有一定的认识,为学习“二氧化碳的制取的研究”打下基础。

【课题分析】本课题内容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实验2-5】、【实验2-6】、【实验2-7】及学习另一种主要的化学反应———分解反应;另一部分是活动与探究,由学生制取并实验氧气的性质。

【学情分析】学生经过课题2的学习和活动,对氧气的性质及用途有了较深刻的认识,对氧气产生了浓厚的探究欲望,加之知识和实验技能的储备,学生早已渴望制取一瓶纯净的氧气。

这是学生第一次学习气体的制备,没有头绪,需要教师加以引导。

本课题是气体制备的起始课,是学生对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综合应用,为今后“物质的制备”奠定了基础。

二、教学设计方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理解催化剂和分解反应等概念、。

·能力目标:通过探究氧气的制法,让学生初步学习实验探究方法和运用比较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通过与同学合作、探究学习,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和喜悦,同时学会倾听、欣赏、分享,感受化学世界的奇妙与和谐。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氧气的制法和实验操作。

·教学难点:催化剂的概念、作用和实验装置。

【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方法:根据本课题的内容特点,在教学中,采用复习提问→演示实验→讨论归纳→实验探究→对比总结→得出结论→拓展视野→提高兴趣。

九年级化学《氧气的制取和性质》教案范文

九年级化学《氧气的制取和性质》教案范文

《氧气的制取和性质》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1了解氧气的性质、用途和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

1.2掌握实验室制取氧气时的实验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1.3学会氧气性质实验的基本操作。

2.过程与方法2.2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自主探究的学习习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1激发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实验素养。

3.2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勇于实践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氧气的性质、用途和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

2.教学难点: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实验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三、教学过程1.导入1.1利用多媒体展示氧气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氧气的存在和作用。

1.2提问:你们对氧气有什么了解?氧气在生活中的应用有哪些?2.知识讲解2.1讲解氧气的性质,包括无色无味、助燃性等。

2.2讲解氧气的用途,如呼吸作用、氧化反应等。

2.3讲解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包括分解过氧化氢、加热氯酸钾等。

3.实验操作3.1分组实验:每组同学按照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步骤进行操作。

3.2教师巡回指导,纠正操作错误,强调实验注意事项。

4.实验分析4.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现象,得出氧气的性质和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理。

4.2学生分享实验心得,交流实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5.巩固练习5.1教师布置关于氧气性质和制取方法的练习题。

5.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批改并反馈。

6.课堂小结6.2学生分享学习收获,提出疑问。

7.作业布置7.1布置关于氧气性质和制取方法的课后作业。

7.2要求学生课后查阅资料,了解氧气的应用领域。

四、教学反思1.本节课通过实验,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氧气的性质和实验室制取方法,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3.课后作业要注重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4.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提高教学效果。

重难点补充:1.教学重点补充:在讲解氧气的性质时,通过互动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为什么我们能在空气中呼吸?空气中有哪些气体?它们各自有什么作用?”引导学生了解氧气的重要性。

《制取氧气》教案设计

《制取氧气》教案设计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3 制取氧气第1课时一、教学设计思路:“制取氧气”课题是是学生练习了实验基本操作后接触到的第一个气体制取实验,本课题的编写意图是让学生能够自己动手探究,综合练习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变演示实验为随堂探究实验。

我们在教学中拟引导学生从生活体验出发,通过具体的实验探究得出制取氧气的原理,理解催化剂和分解反应的概念,了解催化剂在化工生产中的应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实验动手能力,让学生在相互合作、交流的环境中去学习新知识,掌握运用新知识,更为今后学习其他气体的制取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学案[名师导学]1.在化学反应中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叫催化剂。

所起作用叫催化作用。

催化剂是反应条件,要求“一变二不变”。

2.氧气有工业制法:分离液态空气(物理变化)。

实验室制法:分解过氧化氢溶液、加热氯酸钾或加热高锰酸钾,(化学变化)①、过氧化氢−−−→−二氧化锰氧气+水 (二氧化锰是催化剂) ②、氯酸钾−−−→−二氧化锰氯化钾+氧气 (二氧化锰是催化剂) ③、高锰酸钾−−→−加热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二氧化锰是生成物) 3.化学反应中,一种反应物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叫做分解反应[梯度导练]1.下列与催化剂有关的说确的是( )A .在化学反应中质量发生了变化B .在化学反应中化学性质发生了改变C .能加快其它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D .在化学反应中,不是旁观者,而是参与者2. “神舟6号”太空舱利用NiFe 2O 4将航天员呼出的CO 2转化为O 2,而NiFe 2O 4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变。

则NiFe 2O 4在该过程中是( )A .反应物B .生成物C .催化剂D .消毒剂3.加热氯酸钾能缓慢地放出氧气,二氧化锰可作为该反应的催化剂。

在两支试管中分别装有等量的加热氯酸钾固体,其中向b管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同时加热,能正确表示两管放出氧气的量(纵坐标)与反应时间(横坐标)关系的图示是()4.用二氧化锰和一定量的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时,所用二氧化锰的量偏多,所制得的氧气质量。

《制取氧气》教学设计(通用7篇)

《制取氧气》教学设计(通用7篇)

《制取氧气》教学设计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

那要怎么写好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制取氧气》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制取氧气》教学设计篇1教材分析《制取氧气》课题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九年级)第二单元课题3的内容。

本课题是学生练习了实验基本操作后接触到的第一个气体制取实验,有利于进一步熟悉常见仪器的使用,通过对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理和思路的分析,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创新意识,更为今后学习其他气体的制取打下良好的基础。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主要方法和原理,初步了解实验室制取物质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

(2)认识分解反应、催化剂及催化作用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动手实验进行科学探究,在活动过程中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

从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实验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探究的欲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氧气制法的探究2、难点:催化剂的概念的理解教学策略本课题的编写意图是让学生能够自己动手探究,综合练习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因而变演示实验为随堂探究实验是很有必要的。

我们在教学中拟引导学生从生活体验出发,通过具体的实验探究得出制取氧气的原理,理解催化剂和分解反应的概念,了解催化剂在化工生产中的应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实验动手能力,让学生在相互合作、交流的环境中去学习新知识,掌握运用新知识。

教具准备分组提供:试管5支、酒精灯、铁架台、5%过氧化氢溶液、二氧化锰、小木条、火柴教学过程(教学流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导入新课空气中约有1/5体积的氧气,但在许多情况下需要较纯净的O2,如何获得的呢?(二)新课1、【投影出示图片】1:人和动物的呼吸、植物的光合作用。

【投影出示图片】2:工业上用的氧气钢瓶。

制取氧气教学设计(5篇)

制取氧气教学设计(5篇)

制取氧气教学设计制取氧气教学设计(5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制取氧气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制取氧气教学设计1课题分析:本课题是学生练习了实验操作后接触到的第一个系统的、综合的气体制取实验,是学生具体地从化学的角度出发,学习和研究制备物质的开始。

通过制取氧气的原理和思路的分析,对于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探究能力和创新意识起到很好的作用,也有利于进一步熟悉常见仪器的使用,教学中通过对气体制取一般方法予以介绍,让学生对制取气体的方法有一定的认识,为学习“二氧化碳的制取的研究”打下基础。

本教学设计为此课题的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内容主要有:1、研究实验室中如何制取氧气,在实验室里常用分解过氧化氢溶液或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分解过氧化氢溶液用到催化剂,2、介绍了催化剂和催化作用。

3、分解反应的概念。

学情分析:1、本班学生基础较差,学习积极性不够,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特别注意引导和鼓励;2、学生已经学习了“我们周围的空气”、“氧气的性质”等,对氧气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对如何得到氧气,特别是在实验室的条件下如何制取氧气还没有系统,深入地认识。

3、通过前面的探究学习活动,学生对科学探究已有一些体验。

在本课题的探究学习活动中,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分析,后加以表达和交流,得出相关的结论。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2)、认识催化剂、催化作用和分解反应等概念。

2、过程与方法:(1)、通过探究氧气的制法,初步学习实验探究过程。

(2)、通过对分解反应与化合反应异同点的比较,让学生初步学会比较学习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催化剂的探究和阅读有关材料,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2)、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探究的欲望。

《制取氧气》 教学设计

《制取氧气》 教学设计

《制取氧气》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主要方法和原理,知道氧气的工业制法。

(2)掌握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实验装置、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3)能正确书写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对实验装置和操作的讨论,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合作交流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创新精神。

(2)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安全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理、实验装置和操作步骤。

(2)氧气的检验和验满方法。

2、教学难点(1)催化剂概念的理解。

(2)实验装置的选择和组装。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实验探究法、讨论法四、教学准备1、实验仪器和药品:大试管、单孔橡皮塞、导管、水槽、集气瓶、酒精灯、铁架台、高锰酸钾、过氧化氢溶液、二氧化锰、木条。

2、多媒体课件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展示】一瓶氧气同学们,看老师手里拿的这瓶气体,它就是氧气。

氧气在我们的生活和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比如医疗急救、潜水、炼钢等。

那么,你们知道氧气是如何制取的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制取氧气的方法。

(二)新课讲授1、氧气的工业制法【讲解】工业上制取氧气主要是利用液态空气的分离法。

首先将空气加压降温变成液态,然后利用液态氮和液态氧的沸点不同,进行蒸发分离,得到氮气和氧气。

这种方法属于物理变化。

2、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1)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展示】高锰酸钾这是高锰酸钾,它是一种暗紫色的固体。

加热高锰酸钾可以制取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KMnO₄△ K₂MnO₄+ MnO₂+ O₂↑【实验演示】教师按照以下步骤进行实验:①连接装置,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②将药品装入试管,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用带导管的单孔橡皮塞塞紧试管。

③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使试管口略向下倾斜。

“氧气的实验室制法”教案精选全文

“氧气的实验室制法”教案精选全文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氧气的实验室制法”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了解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化学反应原理、实验装置、实验操作。

2.认识催化剂和催化作用。

(二)能力目标1.通过学生分组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及合作交流能力。

2.初步培养学生分析、对比和迁移知识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1.通过对催化剂的实验探究,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究的兴趣。

2.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实验习惯。

教学重、难点重点: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药品、反应原理、实验装置及操作方法。

难点:催化剂和催化作用的概念;使学生初步了解科学的探究方法。

教学方法本节课主要采用探究式实验教学法为主,综合运用互动式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质疑释疑法、讲授法、讨论法。

教具准备1.教师的实验准备:二氧化锰、过氧化氢、锥形瓶、分液漏斗、导管、集气瓶、试管架、试管夹、试管、酒精灯、火柴、木条2.学生分组实验:(共十组,每组包括)5%的过氧化氢溶液、二氧化锰、试管架、试管夹、试管、铁架台(带铁夹)、带导管的单孔塞、酒精灯、火柴、水槽、集气瓶、玻璃片、木条教学过程根据本节课的特点,将教学过程设置为以下五个教学环节:引入新课→活动探究→归纳总结→课外拓展→练习巩固一、引入新课播放神州九号飞船升空时的视频,引出运载飞船的火箭的助燃剂是液氧。

在生活中登山,潜水,航空,医疗这些领域都用到了氧气,化学实验过程中也需要纯净的氧气,那么在实验室中怎样制取氧气呢?引出课题“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二、活动探究活动探究一:1、在实验室里制取一种气体时,首先要选择反应物。

(见课本P87活动天地)【分组讨论】你认为下列哪些物质不能作为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物?依据是什么?水(H2O)二氧化碳(CO2)氯化钠(NaCl)高锰酸钾(KMnO4)双氧水(H2O2)甲烷(CH4)2、确定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化学反应时,还应考虑哪些因素?3、选择气体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依据分别是什么?活动探究二:[学生分组探究] 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见课本P88活动天地)[引导学生讨论]根据以上实验,同学们发现了什么?[设疑] 在此过程二氧化锰本身发生什么变化了吗?[讨论] 二氧化锰在反应中起什么作用?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有无变化?[设问] 实验2的反应结束后,再加入过氧化氢溶液,反应能否继续进行?如果能进行,会观察到什么现象?活动探究三:[小结] 催化剂: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它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都没有变化的物质叫做催化剂。

初中化学教学课例《制取氧气》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初中化学教学课例《制取氧气》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在学习本课题之前,应收集一些常见氧气在日常生 活中的运用,以到达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学习的兴 趣,依据课程标准中提出的“把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 趣、提高科学素养放在首要位置”的精神内涵和化学学 课例研究综 科的特点。在进行教学时应充分考虑如何让所有学生都 述 能够动手动脑,参与到课堂教学中,保证他们有足够的 思维空间,有利于激发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掌握 科学的学习方法有极大的帮助,更有利于提高课堂的效 率。
在上述产生氧气的实验中,你认为用哪一种方法制 取氧气会更方便?你的理由是什么?
取氧气的方法,写出文字表达式。观察三个化学反 应有何共同点,注意从反应物、条件和生成物方面进行 对比。
实验室还可以用加热混有二氧化锰的氯酸钾来制 取氧气
学生回答: 学生寻找三个文字表达式特点,总结出分解反应定 义。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 法。催化剂的定义和分解反应。同时还告诉我们要学会 用分类的方法来学习化学。
【探究活动(2)】 观察探究活动(1)中试管 b 不再出现明显现象时, 再加入 2mL 的 5%的过氧化氢溶液,观察现象。 提问:二氧化锰有无变化,你采用什么方法来证 明?由此得到什么结论。 综合上述两个实验,二氧化锰在过氧化氢的分解过 程中改变了化学反应速率,但其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 二氧化锰起到什么作用,我们把它称之为什么? 注意催化剂的几个关键词。一个改变:改变化学反 应速率。两个不变:本身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 是不是不加催化剂过氧化氢就不分解呢? 实验演示:在一支试管中加入久置的过氧化氢再加 入二氧化锰。没有明显现象。说明什么问题 是不是只有二氧化锰可以作为分解过氧化氢的催 化剂吗?我们继续探究。 取出另外两支试管 c 和 d,分别加入 5mL 过氧化氢, 试管 c 中加入食盐,试管 d 中加入铜绿,观察实验现象。 学生:试管 c 无明显现象。试管 d 中过氧化氢快速 分解。说明过氧化氢的催化剂不仅二氧化锰一种,其他 物质也可以作为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同学们还知道实验室制氧气的其他方法吗? 【探究活动(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课堂上及时巩固所学,让所学应用于习题当中去
课下作业
1、阅读课本上P40的资料卡片和化学技术社会
2、完成课本上P41—P42的练习与应用
3、完成导学案上内容
记录作业
课下自主学习,巩固旧知
七、板书设计
课题3、制取氧气
一、实验步骤
查装定点收离熄
二、催化剂
1、定义
2、催化作用
3、一变
二不变
三、分解反应
1、定义
2、与化合反应的区别
拓展延伸
【引导】老师在这里采取的是排水法收集的氧气,我们都知道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那么我们还可以采取排空气的方式进行收集氧气。如果采取排空气法收集,应该是向上排空气,还是向下排空气?
如果采用向上排空气的方法,我们如何知道是否收集满了呢?
每一个化学反应的发生,都对应一定的反应原理,加热高锰酸钾的反应原理是什么?
3、应先移开导管,再停止加热,防止水倒吸,进入试管,使试管炸裂
通过学生对实验的自主分析讨论,掌握实验的注意事项,及其原因
演示实验
【演示】(教师做演示实验,并讲解)
同学们看,老师这儿有一组实验器材,我们说做实验之前,应该检验装置的
那么怎样检验呢?
检查完装置的气密性,现在开始装入高锰酸钾,高锰酸钾是暗紫色的固体,加入时应该用药匙,铁夹应该夹在试管口1/3处,安装好仪器,还要看是否在一条水平线上,点燃酒精灯,加热时我们首先应该做什么?为什么?
2、通过自我动手操作实验,讨论研究以及教师的启发引导来进行学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制取氧气的装置,体验化学的“实验美”,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学生在第一单元已经学习了走进化学实验,对于化学实验已有了初步的认识,能够认识实验室的常规仪器和使用方法,好奇心重,学习兴趣浓厚,但由于学生对化学实验的接触较少,对于化学实验的注意事项、操作事宜等都不是很了解,对于制取氧气没有形象具体的认识,需要教师的逐步引入。
阅读课本上P37实验2-5,思考下列几个问题:
1、试管口为什么放一团棉花?
2、为什么试管口要斜向下?
3、收集满氧气,结束实验时,应先停止加热,后移出导管,还是先移出导管,后停止加热?为什么?
学生阅读课本,分析讨论问题并回答:
1、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使收集的氧气不纯
2、防止加热时产生的水蒸气倒流,使试管炸裂
二氧化锰是什么?
催化剂: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催化剂的特点
【讲解】催化剂有“一变”“二不变”
一变:改变其他物质的速率
二不变:催化剂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与反应前后保持一致
【练习】下列有关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A、在化学反应中加快其他物质的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均不改变的物质称为催化剂B、二氧化锰是催化剂C、在化学反应中改变其他物质的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都没有改变的物质称为催化剂D、要使过氧化氢溶液分解出氧气,必须加入二氧化锰,否则就不能发生分解反应
加热
高锰酸钾高锰酸钾+
氧气+二氧化锰
【讲解】仪器装配原则:先下后上,先左后右;
物质加热原则:先均匀,后集中
气体收集方法:
易溶于水排气法,根据密度定上下;
不溶微溶排水法,所得气体纯度大。
实验注意事项
(1)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
(2)铁夹应夹持在距管口1/3处。
(3)药品应平铺或斜铺在试管底部。
(4)先把导管移出水槽,再熄灭酒精灯。
四、教学方法
1、启发引导式
2、探究实验法
3、多媒体辅助法
五、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
教学环境:实验室
资源准备:仪器:多媒体投影,水槽,铁架台,酒精灯,试管,容量瓶
药品:高锰酸钾,过氧化氢,二氧化锰
其他:木条,棉花,导管,塞子,玻璃片,药匙
六、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课堂
【引导】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氧气的物理性质,以及硫、磷、铁在氧气中燃烧现象,回忆上节课所学回答下列问题:
4.实验室制取氧气时,装药品的大试管口应()
A、朝下B、朝上
C、略向下倾斜D、略向上倾斜
5.实验室采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需将导气管伸入盛满水的集气瓶,这个操作应在()
A、加热固体药品前
B、与加热固体药品同时
C、开始有气泡放出时
D、气泡连续并均匀放出时
认真思考问题并回答:
1、B
2、A
3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C
4、C
5、D
1、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填“大”或“小”或“等于”)
2、怎么验证一瓶无色无味的气体是氧气?
3、铁在氧气中的燃烧现象
答:
1、大
2、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中,如果能够复燃,说明是氧气。
3、铁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物质
通过回忆旧知,回答问题,自然的引出新知
新课讲解
【过渡】通过对氧气性质的学习,我们知道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而且我们的生产生活、科研以及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氧气。那我们如何在实验室制取氧气呢?
1、实验室制取氧气时,不需要用到的仪器()
A、铁架台B、酒精灯
B、玻璃棒D、单孔橡皮塞
2、加热下列各组物质,生成氧气速率最慢的是()
A、氯酸钾
B、氯酸钾和二氧化锰
C、高锰酸钾
D、氯酸钾和高锰酸钾混合物
3、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所起的作用是()
A、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B、使生成物质量增加
C、改变化学反应速率
D、减慢化学反应速率
(5)开始加热时不能立即收集。
(6)用高锰酸钾制氧时,试管口应放一团棉花
答:向上排空气
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到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则已经收集满了
拓展延伸,补充学生的知识面
探究学习
【引导】阅读课本上P38探究,分解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反应中二氧化锰的作用
同学们根据自己实验桌上的实验器材,进行设计实验
二氧化锰的作用是什么?
1、用热毛巾包住试管,观察水中的导管是否有气泡冒出
2、用手紧握住试管,观察水中的导管是否有气泡冒出
预热,防止试管受热不均,使试管炸裂
不能,等到导管口有均匀气泡冒出时方可收集,因为开始冒气泡就收集会导致收集的气体不纯。
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若复燃,则是氧气。
通过教师演示实验,并重点讲解注意事项和操作步骤,让学生养成仔细认真的态度
制取氧气的教学设计
课型
新授课
教学对象
九年级学生
课时
1课时
授课教师
蔡霞
一、教材内容分析
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制取氧气》为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课题3的内容,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室制取氧气是学习化学所必须具备的技能,是中考的重点考试内容,也是整个初中化学教学的重点之一。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制取氧气的实验,为学好化学提供前提和保证,学习制取氧气的实验,重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化合反应,化合反应的概率是什么?
区别是什么?分组讨论
分解反应:一变多
化合反应:多变一
例题:1、下列反应中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
A、氧化汞→汞+氧气
B、碱式碳酸铜→氧化铜+水+二氧化碳
C、铁+硫酸铜→硫酸亚铁+铜
D、蜡烛+氧气→水+二氧化碳
2、下图是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和收集氧气的装置图,指出其中的五处错误
2、教学重难点
重点
氧气的实验室制取方法和反应原理
难点
催化剂和催化作用概念的建立
二、三维目标分析
知识与技能
1、学习并掌握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仪器装置、收集方式、检验及操作注意事项
2、理解催化剂的定义和催化作用
3、理解分解反应的涵义
4、区分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
过程与方法
1、学会观察、叙述并记录有关化学实验的现象,并得出有关结论
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另外一种物质的反应,叫化合反应
区别:分解反应的反应物是一种物质,而化合反应生成物是一种物质
思考并在教师的引导下回答问题
1、AB
2、错误如下:
1酒精灯内焰加热
2试管口倾斜向上
3铁夹夹在试管口
4试管口没有棉花
5导管伸入试管太多
培养学生分组讨论学习,善于与人合作
随堂练习
【展示】
反应开始,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是否现在开始收集?为什么?
收集满了气体,应该先移出导管,再停止加热。
现在我们需要验证这瓶气体是氧气,怎么验证?
【展示】实验步骤:
1、查:检查装置气密性
2、装:装入药品,安装仪器
3、定:固定装置
4、点:点火加热
5、收:收集气体
6、离:将导管移离水面
7、熄:熄灭酒精灯
答:
气密性
在实验室里有三种制取氧气的发生:
学生设计实验,并动手做实验
催化作用
催化剂
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以及总结规律的能力
分组讨论
加热
【展示】
1、高锰酸钾二氧化锰
+氧气+锰酸钾
二氧化锰
2、过氧化氢水+
氧气
二氧化锰
加热
3、氯酸钾氯化钾
+氧气
【讲解】分解反应:由一种反应物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叫分解反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