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地山地车骑行姿势(图文解说版)
山地自行车技巧
![山地自行车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3ad5f7cd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a351b40.png)
山地自行车技巧山地自行车技巧作者:hubao.an一、自行车基本骑行技巧2、脚尖朝下踏蹬法:其踏蹬特点是,在整个踏蹬旋转过程中脚尖始终是向下,这种方法踝关节活动范围较小,有利于提高频率,容易掌握,但腿部肌肉始终处于紧张状态,不利于自然通过临界区。
3、脚跟朝下式踏蹬法:脚跟朝下式踏蹬方法是脚尖稍向上,脚跟向下8-15度,这种方法在正常骑行中很少使用,只是少数人在骑行过程中作过度性调剂用力时才使用脚跟朝下式踏蹬方法。
它的特点是肌肉在短时间内改变用力状态,得到暂短休息,达到恢复肌肉疲劳的目的。
二、【转弯技巧】(一)倾斜法:车体为一线,往弯内倾斜。
1、身体重心基于车上往弯内倾斜,人车保持同样的倾斜角度。
2、伸直外侧的膝盖并且下意识的加点力度,就好象你要把脚踏踩下来似的(不过如果你真地把它踩下来的话可别找我们)。
3、用内侧的膝盖顶着横梁,这是一个调节你的轨迹的好方法,减少压力就可以缩小弯度。
4、外侧的手稍稍拉起车把。
运用倾斜的两个好时机:可以利用不太急的转弯处(少于45度)加速可以清楚看到前方但不熟悉的弯处湿沥青路上,倾斜的两个缺陷:在雨天,尽管这种转弯技巧能给你一个很好的牵引力,但是它的角度和重量的分配、安排不太利于湿滑路面;倾斜技巧没有相应的扭转来得灵敏。
(二)把向法:车子保持直立些,身体往弯内倾斜。
1、向前挪动,直至鼻子和刹车把成一行。
2、保持车子直立,身体往弯内倾斜(足以让外侧的手臂伸直)3、把车把往弯内一侧歪。
4、弯曲内侧手臂的手肘把车把拉回,同时外侧手臂把车把推出以转动车把方向。
5、保持两边膝盖内扣,继续蹬踏。
三、【自行车上下坡骑行技术】上、下坡骑行技术是公路自行车的一种重要的基本技术。
(一)上坡骑行技术上坡骑行要保持正常的踏蹬动作,不可突然用力,一般情况下,不宜采用站立式骑行或提拉式骑行方法,否则会过多地消耗体力。
遇到短距离坡路,应充分利用物体运动的惯性原理,轻松地踏蹬,快到坡顶时可采用站立式骑行,把速度尽可能提高,给下坡加速创造有利条件。
山地车正确骑行姿势.技巧知识(有示范图)
![山地车正确骑行姿势.技巧知识(有示范图)](https://img.taocdn.com/s3/m/8feefedb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6f.png)
山地车正确骑行姿势.技巧知识(有示范图)山地车入门骑行技术以前在论坛里有见过片段,觉得不错,简单整理一下再发一次,以备如我等菜鸟观摩领会之用。
(一)RIDING FORM 乘骑姿势乘骑姿势基本上以把手、脚踏、鞍座为支持点。
山地车的酷的姿势是臀部不着鞍座,只靠把手和脚踏的站立姿势。
不管采取什么姿势,眼睛始终要望着前方,跑的越快望得越远,才能保持均衡及对付各种路面状况。
坐在鞍座上的姿势:坐在鞍座上的姿势是山地车的基本姿势。
着坐时体重不是集中在鞍座上,而应把体重分散在手腕及脚上。
眼睛向前方,随时准备从着坐姿势转向站立姿势。
站在鞍座上的姿势:下降、跳跃、超越障碍物时采取的山地车的基本姿势。
从这个基本姿势引出各种技巧姿势,因此一定要掌握好这个姿势。
该姿势应是站在地面上般,站在脚蹬上,体重要均等放在脚蹬上,这是山地车的基本要领,此时的脚蹬应于地面平行。
(二)WAITING FORM 等待姿势(三)STARTING 起步姿势1、平步上起跑:自行车是起动才稳定,因此起动后保持它的稳定性重要。
起步时脚蹬的位置越高越好,越高往前走的距离越远,也就是说车体较为稳定。
起跑前确保后方的安全。
把体重放在脚蹬上,边踏蹬边把臀部放在鞍座上。
眼睛要直视前方。
2、在斜坡上起步:下坡时:在坡度大的斜坡上起步时,车对斜面而言稍微横放,这样做的话,转把手开始下坡时,尚有时间把两脚放置在脚蹬上。
上坡时:首先调节齿轮比,对倾斜度大的斜坡,不要马上上坡,先横方向起步,根据坡度情况,再变更齿轮比,顺势攀爬上去。
(四)STOPPING 停止姿势1、停车的基本:起动前后刹车,车就停止前进。
要安全地停车,确实停车后脚才离开脚蹬。
脚离开车体,车就容易失去平衡,确实停车后,臀部才可以离开鞍座,然后脚着地,恢复原来的等待姿势。
在斜坡停车时,脚先着地时,重心会向前,很容易摔倒。
※假若使用锁定脚蹬,或者SPD脚蹬时,停车后急于落地,有时候脚离不开脚蹬,此时不要着急,沉着脱离脚蹬。
正确标准的山地车骑行姿势
![正确标准的山地车骑行姿势](https://img.taocdn.com/s3/m/1a9803de28ea81c758f5782d.png)
正确标准的山地车骑行姿势[图]对于任何一项运动来说,掌握的是正确运动姿势是入门的第一课,今天小编和大家分享正确标准的山地车骑行姿势,从坐垫解度、高度、坐垫前后位置、龙头的高度长度、煞车把角度、煞车把手位置、把手宽度等方面做个介绍,供大家参考。
对于任何一项运动来说,掌握的是正确运动姿势是入门的第一课,今天小编和大家分享正确标准的山地车骑行姿势,从坐垫解度、高度、坐垫前后位置、龙头的高度长度、煞车把角度、煞车把手位置、把手宽度等方面做个介绍,供大家参考。
坐垫角度首先先调整最简单的坐垫角度。
坐垫的角度大致上要保持水平,由于目前市面上的坐垫的垫面大多是弧面,用目视可能不太准确,所以可以先拿一把长尺放在坐垫上,再用眼睛目测抓水平,这样就容易多了。
不过坐垫得角度绝不是死板板的。
比如说,有些人骑完车后常常会抱怨胯下痛,这或许是坐垫前端的压力过大所致,这是可以将坐垫的鼻端稍稍向下调整一点,这样做可以减轻对胯下部位的压力,特别是在上坡的时候。
相反地,有些人不是很长骑上坡,反而喜爱冲下破的乐趣,而冲下坡时因为要控制重心的关系,骑乘者常常会在坐垫与坐垫后方移来移去的,这时最好将坐垫鼻端稍微往上仰个几度,同时将坐管高度放低,这样做有助于下坡时身体在坐垫上的灵活度。
坐垫高度再来就是设定坐垫的高度了。
坐垫的高度是单车设定中最重要的一环,尤其与膝盖伤害与踏踩出力息息相关。
坐垫太高的话膝盖容易受伤,而且重心太高也容易产生意外;太低的话脚踏踩不出力量,长期用不正确的姿势踩踏也会对膝盖与腿部产生不好的影响。
唯有正确的坐垫高度才能真正发挥出应有的踩踏效率、并拥有最正确健康又不伤害身体的踩踏姿势,而且不但不会萝卜腿,而且还能修饰腿型喔!膝关节是单车运动时使用最频繁的身体部位,但也是最脆弱、最容易受伤的部位。
当小编的腿每踩踏一圈,膝关节就会活动一次,这样频繁的动作,如果施力的方法、方向或位置不正确的话,很容易就会让膝关节受伤、甚至一辈子都不能骑车(很多膝关节的伤害是很难康复会来的),所以一定要小心才行!设定坐垫高度常常听一些专家说什么要(胯下长*0.885)如何如何量测的?其实你不打算当一个选手的话,真的不需要将一件简单的事情搞得那样复杂。
山地车正确骑行姿势和坐垫高度-新手入门
![山地车正确骑行姿势和坐垫高度-新手入门](https://img.taocdn.com/s3/m/dbb803a4dd3383c4bb4cd2e0.png)
设定正确标准的骑乘姿势-新手入门1、坐垫角度2 、坐垫高度3 、坐垫的前后位置4、龙头的高度长度5 、煞车把角度6、煞车把手位置7 、把手宽度8 、总结新手们认为单车买了不就可以骑了?其实这是错的。
因为每一个人的身长、手长、脚长都不一样,即使买到了尺寸对的单车,也不代表这辆单车是真正适合你的身材。
其实只要参考以下简单的设定步骤,花一点时间、心思作一下调整,就一定能让单车乖乖地“服侍”你喔!别偷懒,如果你还不懂,请花几分钟时间跟我们一起检查看看吧:1、坐垫角度首先先调整最简单的坐垫角度。
坐垫的角度大致上要保持水平,由于目前市面上的坐垫的垫面大多是弧面,用目视可能不太准确,所以可以先拿一把长尺放在坐垫上,再用眼睛目测抓水平,这样就容易多了。
不过坐垫的角度绝不是死板板的。
比如说,有些人骑完车后常常会抱怨胯下痛,这或许是坐垫前端的压力过大所致,这是可以将坐垫的鼻端稍稍向下调整一点,这样做可以减轻对胯下部位的压力,特别是在上坡的时候。
相反的,有些人不是很长骑上坡,而是喜爱冲下破的乐趣,而冲下坡时因为要控制重心的关系,骑乘者常常会在坐垫与坐垫后方移来移去的,这时最好将坐垫鼻端稍微往上仰个几度,同时将坐管高度放低,这样做有助于下坡时身体在坐垫上的灵活度。
2、坐垫高度再来就是设定坐垫的高度了。
坐垫的高度是单车设定中最重要的一环,尤其与膝盖伤害与踏踩出力息息相关。
坐垫太高的话膝盖容易受伤,而且重心太高也容易产生意外;太低的话脚踏踩不出力量,长期用不正确的姿势踩踏也会对膝盖与腿部产生不好的影响。
唯有正确的坐垫高度才能真正发挥出应有的踩踏效率、并拥有最正确健康又不伤害身体的踩踏姿势,而且不但不会萝卜腿,而且还能修饰腿型喔!膝关节是单车运动时使用最频繁的身体部位,但也是最脆弱、最容易受伤的部位。
当我们的腿每踩踏一圈,膝关节就会活动一次,这样频繁的动作,如果施力的方法、方向或位置不正确的话,很容易就会让膝关节受伤、甚至一辈子都不能骑车(很多膝关节的伤害是很难康复会来的),所以一定要小心才行!设定坐垫高度常常听一些专家说什么要(胯下长*0.886 )如何量测的,其实你不打算当一个选手的话,真的不需要将一件简单的事情搞得那样复杂。
怎样掌握骑乘山地自行车
![怎样掌握骑乘山地自行车](https://img.taocdn.com/s3/m/e83f5f57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6b.png)
怎样掌握骑乘山地自行车要把登山车骑好,大原则是不论车子如何上倾下斜,或是撞上障碍后,都能保持平衡。
如果你坐在坐垫上骑,然后撞上一颗大石头,车子会把所有冲击的能量传送到你的屁股,就像被狠狠地踹了一下。
所以说最好的避震器就是你的双手与双脚:没有人会享受冲击的力量传到上半身的感觉。
本文介绍怎样掌握骑乘登山车的平衡技巧单车调整坐垫高度要知道这台单车是不是你的尺寸,首先你必须调整坐垫到达”理想的位置”。
这个位置能让你将腿力利用殆尽。
坐上单车。
坐姿正常。
把脚跟放在踏板上。
你的腿完全伸直的情况下,脚后跟要能碰到踏板。
如果你的脚跟碰到踏板时,你的腿还是曲着,这代表你坐的太低了。
试骑个几分钟,确认你不需要甩动你的屁股才能踩动踏板。
如果这个情况发生了,这表示你坐的太高了。
找到适当坐垫高度后,在座管上做记号。
记住这个就是你理想的坐垫高度。
一开始你可能会觉得离地太高,但你要试着适应它。
骑登山车的时候,你的双脚放下时是不需要碰地的。
真的觉得不舒服的时候,把坐垫下降半吋到一寸,仅此而已,千万不要降太多。
车身长度大原则是骑乘的时候不应该看得见前轮轴(或是前花鼓),因为车手把应该会挡住它。
如果你看到前轮轴(前花鼓)出现在车手把前方,这台车对你来说太小了;如果你看到前轮轴(前花鼓)出现在车手把后方,这台车对你来说太大了。
正确的骑乘姿势坐在车上踩踏时,你必须让你的手臂微曲,这样你才能顺利地转向。
手握把手时,拇指一定要摆在把手下方,就像握持网球拍的手势。
千万不要把整只手歇在把手上,只要一个不预期的撞击就能让你的车子完全失控。
站着骑只要地形开始崎岖或是不稳定,你必须让屁股离开坐垫,站在踏板上骑。
严格说来,屁股黏在坐垫上时是无法克服障碍的。
图片解说:身体重心置放在两轮中间。
将屁股移开坐垫,再把身体后移准备好迎接路面的冲击。
把你的心脏当成重心所在位置。
你会想要尽力把心脏保持在稳定的位置。
要做到这一点,你必须善用你的手跟脚,他们就是你的避震系统。
山地车的正确骑行姿势
![山地车的正确骑行姿势](https://img.taocdn.com/s3/m/3fd09b93daef5ef7ba0d3c21.png)
一、坐垫角度首先先调整最简单的坐垫角度。
坐垫的角度大致上要保持水平,由于目前市面上的坐垫的垫面大多是弧面,用目视可能不太准确,所以可以先拿一把长尺放在坐垫上,再用眼睛目测水平,这样就容易多了。
不过坐垫的角度绝不是死板板的。
比如说,有些人骑完车后常常会抱怨胯下痛,这或许是坐垫前端的压力过大所致,这是可以将坐垫的鼻端稍稍向下调整一点,这样做可以减轻对胯下部位的压力,特别是在上坡的时候。
相反地,有些人不是很长骑上坡,反而喜爱冲下破的乐趣,而冲下坡时因为要控制重心的关系,骑乘者常常会在坐垫与坐垫后方移来移去的,这时最好将坐垫鼻端稍微往上仰个几度,同时将坐管高度放低,这样做有助于下坡时身体在坐垫上的灵活度。
二、坐垫高度再来就是设定坐垫的高度了。
坐垫的高度是单车设定中最重要的一环,尤其与膝盖伤害及踏踩出力息息相关。
坐垫太高的话膝盖容易受伤,而且重心太高也容易产生意外;太低的话脚踏踩不出力量,长期用不正确的姿势踩踏也会对膝盖与腿部产生不好的影响。
唯有正确的坐垫高度才能真正发挥出应有的踩踏效率、并拥有最正确健康又不伤害身体的踩踏姿势,而且不但不会萝卜腿,而且还能修饰腿型喔!膝关节是单车运动时使用最频繁的身体部位,但也是最脆弱、最容易受伤的部位。
当我们的腿每踩踏一圈,膝关节就会活动一次,这样频繁的动作,如果施力的方法、方向或位置不正确的话,很容易就会让膝关节受伤、甚至一辈子都不能骑车(很多膝关节的伤害是很难康复回来的),所以一定要小心才行!设定坐垫高度常常听一些专家说什么要(胯下长*0.885)如何如何量测的?其实你不打算当一个选手的话,真的不需要将一件简单的事情搞得那样复杂。
初学者只要先将“脚跟”放在踏板上,然后踩几下,慢慢地调整坐垫高度,等到踏到最低点时膝盖正好打直(如图B1),这时候的坐垫高度就已经八九不离十了!依照这样的标准坐垫高度,再将“脚掌”放回原来的标准踩踏位置,如此一来,膝盖在踩踏的最低点时自然就会有一点点弯曲(如图B2),这样的伸展姿势既可以兼顾踩踏时的出力,也不会让膝关节在踩踏时受伤。
山地车自行车技巧大全用力示意图
![山地车自行车技巧大全用力示意图](https://img.taocdn.com/s3/m/37294d6402d276a200292efa.png)
改变技术境界的技巧!不用踏动,用手拉起车前轮自行车依靠惯性向前滚动,这时腰部往后沉…手脚同时向前方推出车子,腰继续往后沉,车子前轮被荡起来。
人朝上舒展身体,同时将车把向小腹的方向拉,形成前轮抬起的站立姿势。
注意控制后刹车,防止拉翻。
要点是保持左右平衡,不要太猛,不然后轮会离地,即使刹后刹车也一样会翻。
行进中的跳跃---BUNNYHOP腰部猛地往后撤,车头猛地朝前推, 荡起车头。
紧跟着人立刻猛地朝上跳, 用力将把手朝小 腹部猛拉,动作要快要猛。
在空中将车把推出,同时收腿,将后轮抬起。
用BUNNYHO 的方法挂翻上台阶,要掌握好拉起车头的时机:尽量迟一些,越迟越好。
但太 迟拉起前轮,会发生前轮撞台子的危险。
跳起时一定要保证前轮高出台阶,不然会很危险。
当台阶很高的时候,让前轮先上去,身体尽量朝上伸展 … 随即收腰曲腿,同时朝前推车把, 车子会跟上去,卡住牙盘 … 最后再把车子完全推上去。
挂翻台阶(熟练掌握BUNNY HO 后再练这个动作)押后轮定站起来的常用方法:稍微蹬一下脚踏板,与此同时,人往上伸展,用手拉起车头。
朝上跳的方法:后轮定的姿势,重心朝后放,踏动脚踏板的时候,人朝上跳,并朝腹部拉车把,动作猛一点,用爆发力,就可以跳起来了。
这其实和平地蹬起后轮定的方法相同。
落下时,腰朝后沉,车头朝前放,脚要倒一点链。
为下次跳动做准备。
注意车把和人之间要保持一定距离, 手臂舒展。
后轮定朝前跳后轮定好后,将车头朝前放,重心不要朝后移,脚倒一点链,准备发力蹬出的同时,身体朝前伸展,并将把手朝回拉---飞出。
用力要猛,要爆发力。
后轮定朝后跳重心后撤,车子朝后倒,这时不要倒链,身体朝后伸展,同时朝腹部拉车把,飞起后,双脚朝后勾脚踏,将后轮朝后拉。
后轮定转身后轮定转身,靠的是双臂推动车把,在跳起的时候,将车朝转动的方向推动。
跳下自行车攀爬用后轮定朝前跳的方式,行进到台子的边缘。
可以从双脚间看到后轮的位置。
(图中文字:台阶的边缘;从双腿中间看去)放低前轮,同时重心朝后放,要跳出时,用脚蹬出,同时重心朝前跟… 在空中拉紧车把, 使后轮先着地。
山地自行车骑行姿势和技巧
![山地自行车骑行姿势和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45f770fd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f1.png)
山地自行车骑行姿势和技巧骑行山地自行车是一项既有挑战性又有趣味性的运动。
一些基本的技巧和姿势,在骑行中,可以最大程度地发挥自行车的优势,并确保骑手的安全。
一、基本姿势骑行山地自行车时,正确的姿势可以改善人体力学和骑行效果,可以将骑手的能量转化成给自行车的助力,进而让自行车高效地行驶和爬坡。
1. 身体姿势:膝盖弯曲,臀部稍稍翘起,在自行车座椅前方骑行。
这种姿势可以保证重心向前,让骑手更容易控制自行车。
2. 手部姿势:骑行时应放松肩膀,双手握住车把,将手臂伸直,肘部略微弯曲,以便更好地控制车辆。
3. 脚下姿势:骑行时,脚卡在自行车的踏板上,脚踝略微上提,将脚后跟向下,使脚底完全贴合踏板。
这种姿势有利于骑手转动踏板,提高力量输出和骑行效果。
二、技巧1. 爬坡爬坡是山地自行车骑行最挑战性的部分。
正确的技巧可以帮助骑手节约能量并保持在理想的速度上爬坡。
(1)姿势爬坡时,身体向前,膝盖弯曲,上半身略微弯曲,背部挺直。
双臂放松,手放在车把上。
在踏板向下方的最低点,使臀部与车座留有足够的空间,并轻轻扭动上半身。
(2)力量输出更小的前小链轮和后大齿轮可以帮助骑手更好的爬坡。
骑手需要用大肌肉群,如大腿和臀部肌肉,产生力量。
同时,良好的呼吸节律和节奏也可以提高能量转化效率。
2. 下坡下坡是最刺激的部分,也是潜在的危险部分。
下坡时,需要掌握必要的技巧来保证安全。
下坡时,身体向后倾斜,膝盖略微弯曲,用双臂抓紧车把,使重心保持在车轮上方。
保持头部和上半身平衡并与道路保持视线接触。
(2)刹车通过控制制动器的力量,骑手需要平衡速度和方向。
在下坡时,建议采用正确的制动技巧,包括使用两台制动器和用前制动器和后制动器来减速。
在制动前,需要保持平衡,并略微前倾,以便将车轮压向地面。
3. 空间感空间感是一个关键的技巧,在山地车骑行中有很大的作用。
有良好的空间感可以帮助骑手选择路径,调整速度,适应障碍物和路况。
4. 技能训练练习对技能以及调整姿势和状态的敏锐感知有助于提高技能并提高体能。
骑行入门:山地车骑行进攻姿势的各部位详解
![骑行入门:山地车骑行进攻姿势的各部位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61cb867d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10.png)
骑行入门:山地车骑行进攻姿势的各部位详解富有进攻性的骑行姿势有助于山地车的操控和做出各种出色的动作。
因此,这种骑行姿势很重要,涉及多个身体部位。
那么在进攻姿势的骑乘过程中,身体各部位应该保持怎样的姿态呢?这篇文章告诉你答案。
【脚】站立骑行时,任何作用力都会直接作用在自行车的脚踏轴心并直接传导至脚掌。
骑行时要尽量保持前脚掌接触脚踏,这能使得整个脚掌以脚踝为支点上下活动并缓解大部分脚踏传递上来的震动。
【膝盖】骑乘过程中踩踏时腿一直伸得很直,那么这会让你的膝盖更早的报废,并且也容易在复杂的地形下发生事故。
所以膝盖姿势是需要调整的。
保持膝盖弯曲,即使弯曲一点点,也不要伸直。
踩踏是一个画圆的动作,尝试在2点钟的位置开始发力,把重量压在脚上。
【臀部】臀部是身体最大和最重要的枢纽,任何一种运动的运动员,他们的力量输出都要经过臀部。
道路变得险峻时,必须要后移臀部,这样就能压低肩膀,让重心后移,此时手臂才有足够的伸展范围应付大落差和急转弯。
【躯干】躯干的位置决定了骑行时人体的重心,骑行时你需要根据路况前后调整躯干位置来时刻保持骑行重心的平稳,最终达到快速顺滑的通过各种路面。
爬坡时你需要压低躯干降低重心防止后仰,下坡时则需要后移躯干防止车辆前翻。
【肘部】骑车时要注意弯曲手肘,可以只是轻微弯曲,但绝对不要伸直。
手肘向左右两侧伸展,这不仅是因为看上去很酷,其实也创造了一个强大的几何结构,增加手臂可运动范围以迸发出惊人的力量。
说了这么多,你们get到山地骑行的正确姿势了吗?筒子们有想要了解的骑行技巧也可以在评论区留言告诉小编(✧◡✧)和小编一起探讨骑行技术,共同进步~。
山地自行车技巧
![山地自行车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942c3b53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1e.png)
山地自行车技巧山地自行车技巧山地自行车技巧1、骑车姿势是上体较低,头部稍倾斜前伸。
双臂自然弯屈,便于腰部弓屈,降低身体重心,同时防止由于车子颠簸而产生的冲击力传到全身。
双手轻而有力地握把,臀部坐稳车座。
2、脚跟朝下式踏蹬方法是脚尖稍向上,脚跟向下8~15度,这种方法在正常骑行中很少使用,只是少数人在骑行过程中作过度性调剂用力时才使用脚跟朝下式踏蹬方法。
它的特点是肌肉在短时间内改变用力状态,得到暂短休息,达到恢复肌肉疲劳的目的。
3、脚尖朝下踏蹬法的特点是,在整个踏蹬旋转过程中脚尖始终是向下,这种方法踝关节活动范围较小,有利于提高频率,容易掌握,但腿部肌肉始终处于紧张状态,不利于自然通过临界区。
4、转弯时身体重心基于车上往弯内倾斜,人车保持同样的倾斜角度。
伸直外侧的膝盖并且下意识的加点力度,用内侧的膝盖顶着横梁,这是一个调节你的轨迹的好方法,减少压力就可以缩小弯度。
外侧的手稍稍拉起车把。
5、上坡骑行要保持正常的踏蹬动作,不可突然用力,一般情况下,不宜采用站立式骑行或提拉式骑行方法,否则会过多地消耗体力。
6、遇到短距离坡路,应充分利用物体运动的惯性原理,轻松地踏蹬,快到坡顶时可采用站立式骑行,把速度尽可能提高,给下坡加速创造有利条件。
7、遇到漫长的上坡,要根据自己的体力状况及时调整传动比,不要等到骑不动和速度完全降下来时才改变传动比,要坚决避免重新起动的现象出现。
8、坡路较长或有陡坡时,可交替使用站立式骑行方法,调剂用力部位,让部分肌肉得到休息。
9、上坡时跟车不要太近。
由于上坡用力的原因,行车常常左右摆动,跟车过近,可能发生碰撞。
再者,上坡时速度显着下降,跟车反而会使自己的骑行方法受到限制。
10、转弯前要控制车速。
用点闸的方法逐渐减速,刹车时,尽可能前后闸同时使用,前闸可稍稍提前,使用前闸,要求前轮的方向和车子前进的方向相一致,否则,会因骑行者的体重和车子惯性受到限制而导致摔跤。
11、进入弯道后将闸放开,以免造成不必要的减速。
图解山地自行车骑行技巧
![图解山地自行车骑行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01f0bd87daef5ef7ba0d3c1d.png)
图解山地自行车骑行技巧登山车会带着你向你的极限推进。
我们现在谈的都还只是基本的林道技术,而不是特技花式动作。
速度,地面的类型,天候状况,路径的坡度以及各式各样的障碍会联合起来考验你保持骑在车上不摔下来的能力。
好消息是不需弄的浑身是伤才能进步;只要把基础从头学好,接下来你就可以一步一步地精进你的技术。
这份技术指导会帮助你学习或复习你的骑乘技术,而且能系统性地帮助你的技术升级。
我们更希望你能因此受伤之苦,更不要因为骑不好车而沮丧。
核心技术所有登山车在林道骑乘时的动作都以五大核心技术为本,总括这五大核心技术是观察力、平衡、煞车、转向与踩踏。
遇到任何障碍时,第一件事一定是辨识它的难度(观察力运用),接着运用正确的技巧;例如:平衡、煞车、转向或是踩踏。
在很多高难度的骑乘状况下,你必须综合这些技巧;比方说:同时间平衡、煞车又要转向。
当我们提到”障碍”时,我们指的是任何可能让你落马的事与物:路面凸起、碎石路面、急弯…等。
换句话说,障碍是任何一样只是会”骑车”是不足以通过的东西。
透过这五个技术来检视登山车技巧的目的,是让你将通过障碍的反应动作分解成一个个你将会学成的技术。
如此一来,当你面对吓人的路线时,你会把它看成你已经会做的动作串连在前方,只是你还没能把这些动作依序安排好。
无法克服某个障碍往往意味着某个特定的技术不足。
举例来说:过弯时冲出弯外而摔车,可能是因为你没有看着路径而是看着路旁的落差(观察力运用),或是过弯时无法平衡进而滑胎失控(平衡),或是进弯速度过快,煞车过度造成滑倒(煞车)。
图片解说:鉴定迎面而来的障碍,做好预备动作,接着采取行动。
渐进的练习要安全地骑好林道就一定要一步一步地把这些技术练好。
在安全的环境下,由最基础的动作练起,再慢慢地提高难度。
务必要先找个地形和缓的环境把基本技巧练到纯熟为止,再去挑战较难的岩石、陡坡、树根与湿滑地形。
当然你也可以跳过这些程序,直接挑战最难的路线。
幸运的话,你会带着小伤全身而退;更有可能发生的是你几乎整路推车,最后沮丧不已;或者不是沿路紧张不已,就是被惊险的路况吓的半死。
山地车技巧:颠前轮、后轮骑、后轮定、兔跳、侧跳、定车
![山地车技巧:颠前轮、后轮骑、后轮定、兔跳、侧跳、定车](https://img.taocdn.com/s3/m/9857c742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cc.png)
山地车技巧:颠前轮、后轮骑、后轮定、兔跳、侧跳、定车动作要领:1) 上车,将脚踏置于水平位置2) 将车把向习惯的方向转45度3) 胸部在远离车把的上方位置4) 身体转至与车把平行5) 双脚伸直踩于脚踏并放松,前脚施压6) 臀部向车把转向的相反反向移出7) 放松,用单指捏紧刹车8) 进行微调保持平衡小贴士:注视前方5英尺处并保持精神集中,可以靠树或请朋友帮忙扶住直到掌握正确的位置过障碍说明:如果在途中遇到岩石或圆木等需要过障碍的技术,这有点类似冲跳,不同之处是始终有一个轮子着地,注意在2英尺以下的高度采用。
动作要领:1) 以中等速度直线行进至障碍物2) 在障碍物等高的距离处开始动作(如2英尺的障碍物,则在距离其2英尺处)3) 踩踏半圈并拉起把横4) 将前轮抬至障碍物上,曲柄呈水平状态5) 重心前移至超过把横,同时踩踏并将后轮抬起,动作一气呵成6) 将前轮驶离障碍物(如平台)或另一侧(如圆木)7) 后轮骑上障碍物8) 后轮驶离障碍物小贴士:掌握过障碍的技术可以在遇到情况时有更多选择,有时冲跳更容易,比如熟练车手在速度较快的情况可以选择冲跳。
警告:如果欲爬上一堵矮墙或平台,可以身体前倾,过圆木等障碍时重心应控制在车座后方。
兔跳侧跳(Parallel Bunny Hop)说明:侧跳可以用于上台阶或树桩等障碍物动作要领:1) 现在地面上划条线进行侧跳练习2) 将车置于平行于该线的位置3) 后脚尖指向地面,膝盖弯曲,就象短跑选手的起跑姿势4) 上半身前倾略超过把横,重心保持在中心5) 慢速向障碍物滑行,保持曲柄水平,将注意力集中在跳跃时脚部向下、向后再向上的发力过程6) 起跳前身体压低,利用双脚和车胎的弹性发力7) 前轮向侧前方45度跳起,身体同时向侧象移动8) 把后轮拉向侧面小贴士:可以用较为安全的纸箱等物进行练习以免损坏车子警告:后轮一定要离地,必须有信心,因犹豫做一半动作是危险的后轮动作首先要有良好的后刹,刹车把须灵敏,用单指即可完全刹住后轮,其余手指用来握紧车把。
设定正确标准的自行车骑乘姿势
![设定正确标准的自行车骑乘姿势](https://img.taocdn.com/s3/m/c261de4733687e21af45a92b.png)
设定正确标准的自行车骑乘姿势-越野山地车/公路车新手入门1 坐垫角度2 坐垫高度3 坐垫的前后位置4 龙头的高度长度5 煞车把角度6 煞车把手位置7 把手宽度8 总结很多人以为单车买了不就可以骑了?其实这是很不对的观念。
因为每一个人的身长、手长、脚长都不一样,即使买到了尺寸对的单车,也不代表这辆单车是真正适合你的身材。
其实只要参考以下简单的“设定一撇步”,花一点时间、心思作一下调整,就一定能让单车乖乖地…服侍‟你喔!别懒惰,请花几分钟时间跟我们一起检查看看吧:坐垫角度首先先调整最简单的坐垫角度。
坐垫的角度大致上要保持水平,由于目前市面上的坐垫的垫面大多是弧面,用目视可能不太准确,所以可以先拿一把长尺放在坐垫上,再用眼睛目测抓水平,这样就容易多了。
不过坐垫得角度绝不是死板板的。
比如说,有些人骑完车后常常会抱怨胯下痛,这或许是坐垫前端的压力过大所致,这是可以将坐垫的鼻端稍稍向下调整一点,这样做可以减轻对胯下部位的压力,特别是在上坡的时候。
相反地,有些人不是很长骑上坡,反而喜爱冲下破的乐趣,而冲下坡时因为要控制重心的关系,骑乘者常常会在坐垫与坐垫后方移来移去的,这时最好将坐垫鼻端稍微往上仰个几度,同时将坐管高度放低,这样做有助于下坡时身体在坐垫上的灵活度。
坐垫高度再来就是设定坐垫的高度了。
坐垫的高度是单车设定中最重要的一环,尤其与膝盖伤害与踏踩出力息息相关。
坐垫太高的话膝盖容易受伤,而且重心太高也容易产生意外;太低的话脚踏踩不出力量,长期用不正确的姿势踩踏也会对膝盖与腿部产生不好的影响。
唯有正确的坐垫高度才能真正发挥出应有的踩踏效率、并拥有最正确健康又不伤害身体的踩踏姿势,而且不但不会萝卜腿,而且还能修饰腿型喔!膝关节是单车运动时使用最频繁的身体部位,但也是最脆弱、最容易受伤的部位。
当我们的腿每踩踏一圈,膝关节就会活动一次,这样频繁的动作,如果施力的方法、方向或位置不正确的话,很容易就会让膝关节受伤、甚至一辈子都不能骑车(很多膝关节的伤害是很难康复会来的),所以一定要小心才行!设定坐垫高度常常听一些专家说什么要(胯下长*0.885)如何如何量测的?其实你不打算当一个选手的话,真的不需要将一件简单的事情搞得那样复杂。
山地自行车技巧
![山地自行车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d0b67e8ea26925c52cc5bff8.png)
山地自行车技巧一、自行车基本骑行技巧(一)姿势正确的骑车姿势是:上体较低,头部稍倾斜前伸;双臂自然弯屈,便于腰部弓屈,降低身体重心,同时防止由于车子颠簸而产生的冲击力传到全身;双手轻而有力地握把,臀部坐稳车座。
(二)踏蹬自行车运动的踏蹬方法有自由式、脚尖朝下和脚跟朝下式三种。
1、自由式踏蹬方法:目前,一些优秀运动员大都采用自由式踏蹬方法。
这种踏蹬方法,就是脚在旋转一周的过程中,根据部位不同,踝关节角度也随着发生变化。
自由式踏蹬,符合力学原理,用力的方向与脚蹬旋转时所形成的圆周切线相一致,减少了膝关节和大腿动作幅度,有利于提高踏蹬频率,自然地通过临界区,减少死点。
大腿肌肉也能得到相对的放松。
但这种踏蹬方法较难掌握。
2、脚尖朝下踏蹬法:其踏蹬特点是,在整个踏蹬旋转过程中脚尖始终是向下,这种方法踝关节活动范围较小,有利于提高频率,容易掌握,但腿部肌肉始终处于紧张状态,不利于自然通过临界区。
3、脚跟朝下式踏蹬法:脚跟朝下式踏蹬方法是脚尖稍向上,脚跟向下8-15 度,这种方法在正常骑行中很少使用,只是少数人在骑行过程中作过度性调剂用力时才使用脚跟朝下式踏蹬方法。
它的特点是肌肉在短时间内改变用力状态,得到暂短休息,达到恢复肌肉疲劳的目的二、转弯技巧(一)倾斜法:车体为一线,往弯内倾斜。
1、身体重心基于车上往弯内倾斜,人车保持同样的倾斜角度。
2、伸直外侧的膝盖并且下意识的加点力度,就好象你要把脚踏踩下来似的(不过如果你真地把它踩下来的话可别找我们)。
3、用内侧的膝盖顶着横梁,这是一个调节你的轨迹的好方法,减少压力就可以缩小弯度。
4、外侧的手稍稍拉起车把。
运用倾斜的两个好时机:可以利用不太急的转弯处(少于45 度)加速可以清楚看到前方但不熟悉的弯处湿沥青路上,倾斜的两个缺陷:在雨天,尽管这种转弯技巧能给你一个很好的牵引力,但是它的角度和重量的分配、安排不太利于湿滑路面;倾斜技巧没有相应的扭转来得灵敏。
(二)把向法:车子保持直立些,身体往弯内倾斜。
山地车骑行姿势图解,没有对照就没有伤害
![山地车骑行姿势图解,没有对照就没有伤害](https://img.taocdn.com/s3/m/857c3d90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b1.png)
山地车骑行姿势图解,没有对照就没有伤害
骑自行车环保又健康,骑车旅行还能沿路欣赏风景,可为一举多得。
然而骑自行车运动并非简单一踩就走,这项运动还是很讲究运动科学的。
正确的骑自行车方式可以为最大的节省体力,防止你身体受伤害。
骑行错误姿势:
这样的姿势是刚刚开始骑车的人最容易犯的毛病。
很明显,人车固定了,三角形的连接本来就是一个稳定的状态,接下去的就是脖子酸、肩膀酸、屁股痛。
最常见的问题就是肚子挺出,手臂伸直撑着车把。
标准的骑行示范:
标准的骑车姿势是收腹的,可以看到人和车的连接是一个不稳定的四边形,手臂起到的一个辅助作用,这样就可以在车上迅速调整人的重心,以最快的速度应对路况的改变,达到人车合一。
上坡的错误姿势:
如果不改变我们平常的骑车习惯,很难完成山地车的上坡。
大多数反映的抬前轮也是这个原因造成的,注意上坡时候重心的偏移。
正确的上坡姿势:
俗称的pp顶在坐垫尖,手臂弯曲向下也就是这个样子。
尽可能把重心移动到前面去,应为车的重心是不变的,所以只能靠调整人的重心来调整使得重心仍然处在中间的位置。
下坡的正确姿势:
下坡时候重心靠后。
下坡和坐垫高度没有很大的关系,只要你pp 可以移动到坐垫后面不被卡住就可以了。
怎么说呢,最基本就要做到骑车的时候尽量放松就可以了哈。
正确的自行车骑行姿势入门:户外山地车正确骑行姿势图解
![正确的自行车骑行姿势入门:户外山地车正确骑行姿势图解](https://img.taocdn.com/s3/m/ce1f6c00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3d.png)
正确的自行车骑行姿势入门:户外山地车正确骑行姿势图解骑自行车运动并非简单一踩就走,自行车骑行姿势还是很讲究的。
正确骑行姿势能最大限度的节省体力,防止你身体受伤害,骑部落给大家提供山地车正确骑行姿势图解。
骑自行车旅行已经是越来越时尚环保的运动了,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这项运动中来,这是件好事。
骑自行车既环保又健康,骑车旅行还能沿路欣赏风景,可为一举多得。
然而骑自行车运动并非简单一踩就走,自行车骑行姿势还是很讲究的。
正确的骑行姿势方式可以最大限度的节省体力,防止你身体受伤害。
正确的骑行姿势,首先就要运用好黄金肌肉群。
这包括运用好股四头肌,股二头肌,臀大肌,腰肌。
合理的运用这些肌肉群,就要遵循这样的步骤来练习。
山地车正确的骑行姿势图解在有条件的情况下运用骑行装备把自行车用立式架起空转练习,也可以慢慢骑行中练习。
练习时坐上自行车,开始练习,注意先收缩小腹,再把骨盆立起,把背弯曲成拱型,扶车头的手肘部稍微弯曲,抬高脚踝踩脚踏板。
第一步缩小肚子小腹,立起骨盆用手按压收腹,坐骨自然会立起,记得要保持正常姿势。
收小腹接下来就是立骨盆,骨盆立起后就可以发动到抬腿的肌肉,并且避免耻骨压迫到会阴部位。
第二步弯腰拱背保持收腹立骨盆的姿势,从胸心往前折弯,把背弯曲,胸椎的12节处,会形成脊椎弯曲,这个点正好是连接大腿骨上的腰肌。
抬腿的动作会拉动到腰肌,髁肌,股直肌,这些踩踏动作主要肌肉群。
所以,一定要确立好立骨盆,弯腰拱背的骑车习惯,这样才能更好的发挥肌肉群的作用达到省力效果。
第三步手肘微弯,减震如果手肘伸直,会把重心落在手臂和肩膀上,骑行一段时间后,会造成肩膀与颈部的酸痛,容易疲劳,所以必须保持手肘微弯。
这样做有两个目的。
手肘微弯曲后,就可把重心加诸于踏板的轴心上,转成驱动力,踩踏力量可直灌而下,力量不损失。
当重心不在手把上,而在脚踏板上时,手肘微弯不但可吸收由地面传来的震动,而且会让人不疲劳,更感安全,不怕被震落,自然弯曲减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车子网购回来调好坐管长度、刹把角度、椅座的角度很重要,特此转回来,纠正一些不正确的骑行姿势。
本教程主要内容包括:坐垫角度,坐垫高度,坐垫的前后位置,龙头的高度长度,刹车把角度,刹车把手位置,把手宽度。
很多人以为单车买了不就可以骑了?其实这是很不对的观念。
因为每一个人的身长、手长、脚长都不一样,即使买到了尺寸对的单车,也不代表这辆单车是真正适合你的身材。
其实只要参考以下简单的“设定一撇步”,花一点时间、心思作一下调整,就一定能让单车乖乖地‘服侍’你喔!别懒惰,请花几分钟时间跟我们一起检查看看吧:一、坐垫角度首先先调整最简单的坐垫角度。
坐垫的角度大致上要保持水平,由于目前市面上的坐垫的垫面大多是弧面,用目视可能不太准确,所以可以先拿一把长尺放在坐垫上,再用眼睛目测抓水平,这样就容易多了。
不过坐垫的角度绝不是死板板的。
比如说,有些人骑完车后常常会抱怨胯下痛,这或许是坐垫前端的压力过大所致,这是可以将坐垫的鼻端稍稍向下调整一点,这样做可以减轻对胯下部位的压力,特别是在上坡的时候。
相反地,有些人不是很长骑上坡,反而喜爱冲下破的乐趣,而冲下坡时因为要控制重心的关系,骑乘者常常会在坐垫与坐垫后方移来移去的,这时最好将坐垫鼻端稍微往上仰个几度,同时将坐管高度放低,这样做有助于下坡时身体在坐垫上的灵活度。
二、坐垫高度再来就是设定坐垫的高度了。
坐垫的高度是单车设定中最重要的一环,尤其与膝盖伤害与踏踩出力息息相关。
坐垫太高的话膝盖容易受伤,而且重心太高也容易产生意外;太低的话脚踏踩不出力量,长期用不正确的姿势踩踏也会对膝盖与腿部产生不好的影响。
唯有正确的坐垫高度才能真正发挥出应有的踩踏效率、并拥有最正确健康又不伤害身体的踩踏姿势,而且不但不会萝卜腿,而且还能修饰腿型喔!膝关节是单车运动时使用最频繁的身体部位,但也是最脆弱、最容易受伤的部位。
当我们的腿每踩踏一圈,膝关节就会活动一次,这样频繁的动作,如果施力的方法、方向或位置不正确的话,很容易就会让膝关节受伤、甚至一辈子都不能骑车(很多膝关节的伤害是很难康复会来的),所以一定要小心才行!设定坐垫高度常常听一些专家说什么要(胯下长*0.885)如何如何量测的?其实你不打算当一个选手的话,真的不需要将一件简单的事情搞得那样复杂。
初学者只要先将“脚跟”放在踏板上,然后踩几下,慢慢地调整坐垫高度,等到踏到最低点时膝盖正好打直(如图B1),这时候的坐垫高度就已经八九不离十了!依照这样的标准坐垫高度,再将“脚掌”放回原来的标准踩踏位置,如此一来,膝盖在踩踏的最低点时自然就会有一点点弯曲(如图B2),这样的伸展姿势既可以兼顾踩踏事的出力,也不会让膝关节再踩踏时受伤。
当然,如果新手一下子无法习惯这样的高骑乘位置,也可以将这个“标准坐垫高度”再降低一、两公分、甚至三、四公分,还是在可以接受的范围。
设定坐垫高度时最忌讳将坐垫拉得太高(路上有很多中学生喜欢耍酷,刻意将坐垫拉得很高很高,假装自己脚很长的样子),这样的坐垫高度在踩踏时会让膝盖打直(如图B3),是很危险的动作!像单车运动这样需要双腿频繁地作踩踏回转的动作,这时如果还让膝盖打直,不仅会让踩踏有“顿点”发生,影响踩踏的连续性,而且打直时的膝盖也很伤膝关节及腿部韧带。
虽然拉高坐垫后会有一种将踩踏力量“直直打出”的错觉,好像要这种姿势才能踏出去,但其实不然,不管是肌肉还是膝关节都很容易在这时(膝盖打直)磨损受伤。
所以一点要记住!骑车踩踏是切忌不能让膝盖打直。
坐垫高度也不能太低,一般初学者由于不习惯高重心的骑车姿势,所以往往会将高度下拉,而且拉得太多,这样“蹲骑”的姿势会让腿部的力量伸展不开来(如图B4),虽然骑车时安心了些(因为重心低、而且脚掌可以踏到地面的缘故),但舒展不开的大腿、小腿、与膝盖不止会让你骑不快,长时间下来也容易造成肌肉与关节的磨损。
因此,我们在这里建议,还是先将自己的“标准坐垫高度”找出来,之后可以稍微降低几公分,慢慢习惯重心的变化,然后再一点一点地(半公分或一公分)向上调整,一直到找到那个既可以让你安心自信、又可以兼顾踩踏出力、并且能避免身体受伤的好位置(如图B5)。
三、坐垫的前后位置坐垫的前后位置其实也与膝关节大有关系,但常常是最容易被忽略的一节。
一般车友或车店往往以“好看不好看?”或“酷不酷?”等外观因素来决定坐垫的前后位置,这样是很不对的。
坐垫的前后位置,与坐垫高度同样影响膝关节甚巨,所以设定时一定要小心谨慎才对。
坐垫前后位置的设定其实相当简单:先在坐垫上坐好,将脚掌放在踏板上正确的位置(如图C1)然后踩个几下,接着将踏板摆成水平,这是前脚的“膝盖下点”所垂下的垂直线要刚好通过踏板的中心位置(也就是踏板轴),这样就完成了(如图C2)!如果垂线没有通过踏板的中心位置,就要依次调整坐垫的位置。
(如图C3)坐垫位置就太过前面,而图C4则是太后面,坐垫位置太过前面或后面会影响到腿部的踩踏出力,与膝盖的磨耗也息息相关,所以不可不小心。
这个位置当然也不是死的,而是有一点弹性:如果位置再后面一点点,可以让大腿的出力更好更直接,适合喜欢“大脚踩踏”方式的高出力型猛男;如果位置再前面一点点则可以染膝盖与小腿的回转更顺畅,适合喜欢“她会转速”的朋友(踩踏出力小一些、但踩踏速度快一些)。
但不管是向前向后,移动的位置都不可超过标准位置2.5公分以上,超过的话很容易就会伤及膝盖与肌肉。
一般车友最容易犯的错误是将坐垫放在过于后面的位置(如图C4),这样做好像能燃车子看起来更俊更酷,踩踏是好像也比较容易有那种扎实的踩踏感,但这样硬操的结果,长期下来其实对膝盖时会有所损伤的四、龙头的高度长度龙头的高度长度主要是在调整体重压在单车上时的配重,同时也会影响操控的灵活度。
正常骑行时,我们应该将身体的重量均匀分配在骑车的“金三角”:分别是“手把”、“坐垫”与“脚踏”上(如图D3)。
不常骑车或没有骑车运动习惯的人,由于不善于使用上半身的肌肉群,腰部也不经常运动到,所以会不自觉地将龙头把手的位置弄得又高又近(接近身体),让骑车的姿势好像平常坐着的姿势那样(如图D2)。
但这样看起来技术富有自然的姿势其实会让身体的重量过于集中在“坐垫”上,而“把手”所分到的重量却只是点到为止。
这样的设定一开始虽然可以感觉到很自然舒服,但将大多的身体重量压在臀部(坐垫)上,骑乘久了之后臀部会因为压力过大而产生不舒服,跨下的部位也容易会有麻木的感觉。
另外,像这样太过于“正直”骑姿将使得骑乘者的脊椎直接面对地面所传来的冲击,久了后就会产生腰酸背痛,长期下来对身体其实是很不好的。
所以设定龙头的高度与长度时,千万不要一味地想将龙头加高缩短;相反地,要将龙头设定在适切的位置,让身体的重量能够分一些到把手上面去(也就是上半身与手臂的肌肉上)。
虽然一开始时会因为这边的肌肉群平时很少用到的关系,所以会感觉比较无力而且容易疲惫,但骑过一两次车、等肌肉群习惯这样的使用方式与强度后,酸痛不适的感觉自然就会消失。
所以设定龙头的长度高度时一定要记住“骑车黄金三角333配重原则”。
龙头的长度则会随着车子上管长度的不同而有所变化。
由于每台车子的上管长度不尽相同,所以龙头长度也不是个固定的数字。
龙头过短的话体重不容易压在前轮上,骑车时操控容易有些轻飘飘的感觉,上坡时前轮也比较容易浮起,产生危险或打乱节奏,而且上半身的力量也会有施展不开的感觉;相反地,龙头过长则会放太多重量在前轮上,除了会让操控碍手碍脚之外,下坡时重心太过前面、后轮载重不够容易浮起或导致抓地力不足,对骑乘安全也会大打折扣,上半身过于拉伸也会增加疲累感。
所以选择适当的龙头长度往往是新车设定最要的一环,但也是店家最不容易(或不愿意)调整、而且是消费者最不容易马上感受到效果的一项设定。
所以说,专业的单车店家一定要准备多种龙头长度供消费者设定或选换。
把手可以适当锯短、坐管坐垫也都可以轻易使用快拆或工具调整,唯独龙头是得大费周章的更换,是最不容易调整的操控零件。
不过,一定不能怕麻烦,一点要找到自己最适合的龙头长度高度才行!除了店家能为你建议设定外,我们也建议车友可以多购一些不同长度的龙头。
偶尔更换一下,这样才能真正找到自己的“最好最舒适的骑车黄金三角”位置。
骑起车来才能更不费力、也更安全。
五、刹车把角度骑车前一定要先学会停下车,也就是煞车。
这是安全骑乘的第一步。
煞车把手的角度当然也就扮演关键性的角色。
煞车把手一般可以先设定在35-45度之间,让骑乘时,手背与前臂可以打平为准(如图E1)。
如果手背与前臂间的角度上弯(如图E2)或下弯(如图E3)太多,都表示把手的角度不对,得重新调整。
正确的煞车把手角度可以让手臂手掌的肌肉能最舒服,而且能最快速地施力与反应。
记住,让车子停下来,也就是煞车,是骑乘单车安全的第一步。
一点要将煞车把手放在最好最对最自然的位置,这样遇到意外时才能让危险发生的机会降到最低。
六、刹车把手位置煞车把手的角度对了还不够,手指是否能正确地控制手把也是关键。
现在的自行车零件多以欧美人的体型作标准,因此对东方人来说。
尺寸上往往大了一号,让人“指长莫基”。
还好,经过多年的演化,现在的煞车把手大多都是有很宽广的调整空间了。
所以只要请店家老板将煞车手把的位置依照你的手掌大小、手指长度作调整,基本上食指与中指的第二节要可以稳稳地放在煞车把手上才算及格(如图E4),这样真正遇到危险时,刹车的反应时间与力道才够快够有力。
尤其是手掌小的女性朋友一定要特别注意这点!千万不要拿你小小的手掌手指去屈就那个设计给西方大男人用得大大的把手,其实只要一丁点的调整,就能够让车子变成你身体的一部分。
安全是绝对不能偷懒的哦七、把手宽度车把手的宽度大概要比肩膀再宽一些些,至少要与肩膀同宽,这样操控室才会灵巧有力,而且胸部肌肉自然舒展,可以呼吸得很顺畅(如图F1)。
太窄的车把手宽度会让转弯时碍手碍脚,既影响操控也危险,而且也没法大口呼吸(如图F3)。
但过宽的车把手宽度也不好,操作起来会像在开“拖拉机”(卡车),上半身也容易太前倾,徒增气力、增加腰部的负担(如图F2)。
总结:所以,当你将坐垫的角度、高度、与前后位置、还有龙头的高度长度、以及把手的宽度都照以上的方法设定对后,骑乘的姿势便会像图G1。
这样,膝盖与腿部能真正使出气力并不容易受到运动伤害;上半身则是略成一个“弓”状,可以自然吸收路面的冲击与震动;而前手臂微张微弯,也稍微负载着上半身的重量(如图G2);手指则是很自然地放在煞车手把上,可以快速轻易地停下车来。
这样一来就可以完成单车的设定了,准备开始骑车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