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三历史总复习

合集下载

浅谈初三历史复习如何对教材“深入浅出”

浅谈初三历史复习如何对教材“深入浅出”
题。我 们知道 。 学科 能力与学 业成绩有着 密切联 系, 高学 生的历 提

初三历 史复 习是对 初中阶段 已学历史知识 的复 习巩 固。凡 是 高水平 的启发 性思考题 的确颇 费心 力。 它一定 要体现教学 目的、 结 合教材 重点难点 , 并具有较强 的思想性 和深度 。 但不 要一味 挖掘一
l 课 研究I 【 新】 新 程 刨
浅谈初 三历史 复 习如何对教材 “ 深入浅 出"
广东
摘 要 : 三历 史复 习是对初 中阶段 已学历 史知 识的复 习巩 初
江门
●吴 伟 研
产 关系已经不利 于他们 的发展 。 他们 当然迫切要 求改变现状 。 大约 在1 7世纪 , 他们 在封 建城市 中逐渐 成为 主导势 力 . 以利用 各种 得
由于学生在前阶 段已经把历 史学科 的基 本内容掌 握 ,所 以初三 的 复 习就应 该在此基 础上深化 教材。 ( ) 先要 “ 1首 读懂 、 精、 读 读深 ” 材。读懂 , 教 就是对课 本 中段与
段 、 与节 、 节 章与章 、 图与文之 中一 些内在联 系要让学生读 明白 , 要
固。凡是 教过初 三的教 师都 有这样 的感 受 : 内容 多、 时间 紧、 务 任
重, 学生遇到 的普遍 问题是 记的 多、 忘的快 , 因而使 一些 学生 对历 史学 习产 生 了畏难情绪 。如何在短 时间 内掌握 大量的复 杂的 书本
知识 。 高历 史复习效 率 , 中考取 得好 成绩 , 提 在 这是摆 在初 三教 师 面前的重 大课题 。 文通过作者教 学上的 一些教学 实例 , 本 从如何 深 化教 材、 如何 归纳总结历 史发 展的一般规 律等方 面, 谈谈初 三历 史
挖掘历史概念 的外延与 内涵 ,寻找 历史 事件 的起 因即根 本原 因与

初中新课标下的历史总复习

初中新课标下的历史总复习

浅谈初中新课标下的历史总复习复习教学对初中历史教学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在复习过程中,往往存在中考历史学科内容多,范围广,考试时间短(60分钟)。

绝大多数学生在初一、初二都没重视本学科,再加上是开卷考,以为不用学习,都想等到初三年再来学习。

因此学生基础知识掌握不牢,遗忘率高,理解、迁移、应用能力差,不易形成完整的知识链,内容多、时间少等困惑。

这样造成初三年复习很紧张,压力很大、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使复习变得具有针对性,并突出重点,明确方向。

下面,我就对初三历史复习如何复习谈自己的几点看法:一、全面复习,知识深化,打好基础中考80%和内容是基础题,学生掌握了基础知识就能考好。

因此,教师必须详细研究和解读中考说明,这样有益于制定复习计划,选择复习方法,整合复习内容,更有益于挖掘内涵,明确目的,总结规律,更加有效的指导复习迎考。

明确了考试标准,教师可以更加有效的组织教学,学生学起来也会感到目的明确。

在此同时教师在教学时要突出一个“精”字:即讲课时要线索清楚,重点突出,逻辑性强,做到画龙点睛;并辅以条理化的板书(包括提纲和图表),增强语言的叙述性和直观性。

如关于“二战”的复习,列出1939年9月1日、1941年6月22日、1941年12月7日、1942年10月-1943年3月、1945年5月、1945年9月时间表,然后列出相对的答案:德军袭击波兰—“二战”爆发、德军袭击苏联—“二战”进一步扩大、日本偷袭珍珠港—“二战”达到最大规模、斯大林格勒战役—“二战”和苏联战场的转折点、德国签署投降书,日本签署投降书—“二战”结束,这样学生一目了然。

由于历史是开卷考试,教师要引导学生查书、查资料,使学生懂得如何查书、查资料,而且能够迅速找到所要找的资料。

为此学生要做一定量的练习,通过做练习使学生能够迅速找到的资料。

由于学科内容多,学生不容易全部掌握,教师还要把一些简单的知识点进行归纳,做成一问一答的形式,让学生阅读,甚至背诵,以便学生能够记住。

初三历史复习的重点解析

初三历史复习的重点解析

初三历史复习的重点解析初三历史复习的重点解析初三的历史复习,就像是站在一个宽阔的十字路口,面对着无数条时间的轨迹和事件的河流。

在这个阶段,复习不仅仅是为了应对考试的挑战,更是为了深入理解历史的脉络和背后的深意。

要在这段时间里高效复习历史,需要把握几个关键点,像一名精明的探险者,把握方向、精确定位,最终达到知识的高峰。

首先,了解和掌握核心知识点是复习的基础。

初三的历史课程往往涉及到中国历史的多个重要阶段,例如从先秦到两汉的历史演变、三国到隋唐的变迁,以及宋元明清的历史发展。

每一个时期都有其独特的政治、经济、文化特点,学生在复习时,需要将这些核心知识点系统化,构建清晰的知识框架。

比如,在学习秦汉时期,除了记住主要的历史事件外,还要理解如秦始皇统一六国、汉武帝的开疆拓土等重大事件对中国历史发展的深远影响。

其次,重点关注历史事件和人物的因果关系是至关重要的。

历史并不是孤立的事件堆砌,而是因果链条的展现。

例如,了解明清时期的社会经济变革时,需要掌握明朝的“锦衣卫”制度如何影响社会治理,以及清朝的“康乾盛世”如何奠定了清朝的辉煌基础。

理解这些因果关系,不仅有助于记忆,还能帮助学生在考试中更好地分析和解答问题。

接着,复习过程中要注重史实和历史观的结合。

每个历史时期都有其特定的背景和视角。

掌握史实的同时,学生还应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历史事件,例如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层面理解同一事件的不同影响。

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历史分析能力,还能够在考试中展示出较强的综合素养。

另外,利用历年试题和模拟题进行针对性训练也是复习的一个有效方法。

通过分析历年的试题,可以发现考试中的常见题型和考察重点,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

这不仅能帮助学生掌握考试的重点,还能提高解题技巧。

例如,许多历史考试中会涉及到“简答题”和“论述题”,学生应练习如何在有限的字数内准确表达观点,清晰描述历史事件。

除了理论知识的掌握,历史的学习也离不开对历史地图、年表等辅助资料的使用。

谈谈中考历史总复习

谈谈中考历史总复习

谈谈中考历史总复习摘要】完整的课堂教学离不开复习这一重要环节,复习对于成绩的好坏重要性不言而喻,教师必须时刻关注考试动向,科学安排进度,合理运用各种复习手段来提高教学效率。

初中历史总复习是完成初中三年历史教学之后的一个系统全面、不可缺少的关键环节。

在时间紧迫,内容繁杂的情况下提高教学质量,取得最佳成绩,是每位毕业班教师必须面对的问题。

下面就结合本人近几年来初中历史总复习的教学经验,谈谈自己的一些复习方法。

【关键词】考纲;考点;进度;方法中图分类号:G63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19)04-003-01一、品读考纲细化考点俗话说得好: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抓好复习,首先要清楚考试范围,熟悉考点,做到有的放矢,不做无用功。

考纲和考点都是复习的指南针,对于考试来说考纲就相当于战略方向,考点就是突破的关键点。

《初中历史考试标准与说明》(以下称为考纲)为这一问题做了明确的说明,其中指出了考试范围,试卷形式,内容以及目标和能力要求。

教师在复习中必须以考纲的依据,掌握命题范围,依据不同的要求进行不同程度的复习。

这样在复习中就有了目标和方向感。

二、科学安排复习进度正因为复习内容多而杂,时间紧迫,所以绝不能把复习课当成新课上。

多数学生都反映历史课最烦恼的就是知识点的记忆。

刚刚掌握的知识点,很快就给忘掉了。

为此,在这几年的总复中,我采用循序渐进,先易后难的方法,把复习分为三步走:市质检查(5月份中旬)之前完成第一轮复习,6月10日之前,完成第二轮复习,剩下的时间作为第三轮复习。

合理安排每一阶段复习时间,运用不同的复习方法,有步骤、有计划的按进度进行复习,这是顺利完成复习的关键一步。

三、重视复习方法1、重视课本,夯实基础在第一轮复习中,我一直主张以课本为主,夯实基础。

万丈高楼平地起,基础是前提。

近年来,本地的中考命题仍然以基础题为主,卷面基础题点80%,由此可见,基础知识是何等重要。

浅谈中考历史复习

浅谈中考历史复习

浅谈中考历史复习历史学科知识间的联系密切;历史概念多,内容广;时间跨度大;复习时间短暂,学生长期形成的轻视意识,死记硬背,临时抱佛脚的观念;随着考查能力的加强,学生认为“背的没考到,考的没背到”,形成一种误解,复习与不复习一个样;加上考试分值低,没有必要花时间在这一学科上,这一切影响了学习成绩的突破提高。

随着中考历史的深入,如何展开考前复习,充分利用有限的课堂时间提高成绩一直是我们教师密切关心的问题。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要让学生学习得“死去活来,得意忘形”,必须熟练掌握基础知识。

复习从学科知识的角度出发,把握以下三个方面:一、研读中考说明,把握命题方向,固本强基试题不管新、奇、巧,万变不离其宗,其答案的命制注重回归课本上的确定性知识,即活而有根(教材),活而有度(课标)。

即使能力立意也以基础为本,假如只注重能力而忽视知识,能力将会变成一座沙丘之塔,“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复习中,必须过基础知识关,要仔细研究中考考试说明,紧紧把握考试命题方向,研究近三年的考题,依据考纲,从标题、提要到正文,认真熟记,对教材中的重点内容要逐字、逐句、逐段地反复阅读,真正弄清考纲规定的每个知识点,明白哪些知识要识记,哪些要理解掌握,要做到对各个知识点了如指掌,答题时就能游刃有余,应对自如。

反之没有对基础知识的牢固掌握,就会无从下手。

因而复习到最后阶段更要“以书为本,回归书本”,要深入教材,熟悉教材,吃透教材,把握教材。

二、梳理要点,构建网络,纲举目张复习时要强调让学生做“蜜蜂”,而不是“蚂蚁”,即不仅仅把知识简单装进大脑,还要进行整合加工,即构建知识结构,形成清晰的知识网络。

学生要在教师指导下将零散的知识加以概括、归纳、综合,纵横串联,编制成知识网络表,使之由点到线、由线到面、点线面结合,使掌握的知识不再是一盘散沙、一团乱麻。

例如,九年级上册的考试内容,主要有两条主线,一条围绕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巩固,一条是工人运动和科学理论发展。

浅谈中考历史复习策略

浅谈中考历史复习策略


晰的知识树 。
在第二轮复习 中我们还注意 了历史知识 的纵 向 和横 向联系 、 注重 了知识 “ 点与面” 的结合 。从 政治 、
经济 、 文化 、 民族关 系 、 外关 系等 角度把 分散 在各 对 处 的 中 国历 史 、 界 历 史 的 知 识 编 织 、 世 串联 起 来 , 形 成各种知识板块 。例如在学 习《 开罗宣言》 时联 系到 台湾 问题 , 三 国时期 的卫 温 到现 在 《 国家分 裂 从 反 法》 的制定 。同时还要将 世界 历史上 同一 国家 在不 同时期 的历史作综 合分析 , 如美 国是如 何一 步步 例 登上 资本 主义 霸主宝座 的 , 它就涉及到 了独立战争 、 内战 、 一二 次工 业革命 、 一二 次世界大 战等八课 的内 容 。通 过 这 种 复 习 , 学 生 既 巩 固 了基 础 知 识 , 对 使 又 其前 因后果形成 了整体 的认 识 , 提高 了学生 的综 合 能力 。 最后是第三轮 复习( 总结题型 , 查漏补缺 )历 史 , 中考 越 来 越 重 视 考 查 学 生 运 用 知 识 的 能 力 , 题 灵 考 活多样 , 这就要求 教师在 复习 中让学 生掌握 各种题 型的特点和解题方法 , 归纳解题技 巧 , 训练他们 的应 变能力和解决 问题 的能力 , 以达到事半功倍 的效果 。 下面就历史 中考常见题型 的解题方法作一介绍 : () 选 题 。 主 要 考 察 学 生 理 解 历 史 基 础 知 识 1单 的能力。要求学生要运用辩证唯物史观分析重要历 史现象 、 事件 的本质 , 采用肯定法或排除法得 出正确 答案 。历 史选 择题 的编 排顺序 是有 规律 可循 的 , 往 往是按 时间先 后顺 序排列 , 遵循先古后今 、 中后外 先 的规 律 , 要求学生在 解题时 依据题 目有针 对性 地去 查找 教材 , 可大大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率 ; 同时应 留 意组合选择题 和反 向选 择题 , 要求学生仔细 审题 , 看 清题 干和选项 , 分析历史事件和现象 的本质 , 去伪存 真。 () 2 材料分 析题 。主要考 查学 生阅读 能力 及利 用有关历史知识 分析 、 处理 信息 的能力 。学生首 先 要快速读完材料或 图表 , 弄清 该阅读 材料所 反 映的 历史事件 、 现象和材料 的 中心思想 。然后 要注 意审 题, 抓住 关键 , 弄清 限制条件 。再根据提 问结合材 料 和 所 学 知 识 回答 相 关 问题 。 () 3 问答 题 。主 要 考 查 学 生 进 行 历 史 思 维 , 造 创 性地分析问题 、 决 问题 , 史 阐释 、 字表 达等 方 解 历 文 面的能力 。问答题 的常见类型有叙述题 、 分析题 、 评 价题 和 比较题等 。无论 什么 样 的问答题 , 首先 必须 审清题意 , 到主干 , 找 抓住关键字词 , 弄清限制条件 , 明确 要答 项 目和解答 对象 。行文力 求语 句简 练 , 层 次分明 , 逻辑性强 , 书写规范 。 三、 心设计试 题 。 行 适 当的模拟 试题 训练 , 精 进 认真 评 讲 能力 的提 高 , 最有效 的方 法就 是训练 。我 们要 挑选一些 材料 , 精选一些 习题对学生进行 强化 训练 , 以训 练促 提高 。从对以往试卷 的分略

浅谈中考历史有效复习

浅谈中考历史有效复习

浅谈中考历史有效复习白帽中心学校余佑勤一年一度的中考离我们越来越近了,复习也已全面展开。

行百里者半九十。

怎样在有限的时间内组织复习,巩固和提高学生的成绩,是广大毕业班老师所面临的问题。

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和经验,我想从以下几个方面谈一谈中考历史复习有效策略,以求取得抛砖引玉之效,希望各位同仁批评指正。

一、正确对待开卷,明确目标开卷考试一是要避免过去长期存在的单纯考查考生对历史人物、事件、时间、地点死记硬背的现象,充分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二是把考查重点转向考查考生对分析历史事件、评价历史人物,判断是非,用现实的眼光分析历史问题和用历史的知识探询现实问题的历史根源的能力,要求考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以“能力”为核心,因此“开卷”实际上比闭卷要难。

开卷并不意味着就是“抄书”。

如果开卷试题都能在书上立即找到,那开卷就无任何意义。

同时在考场上历史学科有七本书,政治学科有四本书,还有部分复习资料,如果单凭翻书,时间是不允许的。

由此可见,对主要的历史事件、人物、时间、地点的记忆是有必要的,对一些历史论点、历史结论和历史思维方式的准确掌握也是必需的。

因此,复习课的教学目标是:复习巩固所学知识,实现知识系统化,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实现知识的迁移和深化,拓展学生知识面,落实高层次目标,培养学生灵活运用基础知识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复习时,我们老师要给自己定下一个目标达成度,即让90%的学生掌握90%的内容,以这个目标要衡量自己的课堂教学是否有效、高效。

中考历史的复习细琐而复杂,在艰辛的复习过程中,我们必须有一个科学的安排,使我们每一个阶段的复习时间明了,目标具体。

在这里向大家推荐一个复习安排表。

复习时间安排表二、授之以渔,注意学科能力的培养古人云:“授人以鱼,三餐之需;授人以渔,终生之用。

”要为学生减负,要提高复习效率,关键是要“授人以渔”教给学生“捕鱼”的方法。

方法是实战的最好总结,方法是获取高分的最佳途径。

初三历史复习要点总结

初三历史复习要点总结

初三历史复习要点总结初三历史复习的过程中,如同在探索一片浩瀚的历史长河,每个知识点都像是岸边的礁石,为我们指引前行的方向。

复习不仅是对知识的重新梳理,更是对历史脉络的深刻理解。

以下是初三历史复习中的几个关键要点,它们将帮助学生们更好地掌握历史知识。

首先,要深入理解历史的基本框架。

初三的历史知识主要集中在中国古代史、近现代史及世界史的基本内容。

学生们需要对这些内容有一个系统的认识。

理解历史事件的时间顺序、因果关系和重要人物,能够帮助建立起完整的历史知识体系。

比如,了解中国古代社会的演变,从夏、商、周的分封制到秦汉的中央集权,再到隋唐的开明政治,每一个朝代的变迁都蕴含着深刻的历史内涵。

其次,要掌握重要的历史事件及其背景。

每一个重大历史事件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时间点,它背后都有复杂的原因和深远的影响。

例如,鸦片战争不仅是中英两国的冲突,更是中国近代史的转折点,标志着中国开始逐渐卷入世界的殖民体系之中。

学生们需要掌握这些事件的背景、过程及结果,并理解它们在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了解重要人物及其贡献也是复习的关键。

历史上的杰出人物,如毛泽东、孙中山、邓小平等,他们不仅是历史的见证者,更是历史的创造者。

他们的思想和行动深刻地影响了历史的进程。

通过研究这些人物的生平事迹,学生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他们在历史中的地位及其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除了事件和人物,理解历史的社会背景也非常重要。

历史事件往往与社会经济、文化背景紧密相连。

例如,了解明清时期的经济政策,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当时社会的经济状况及其对国家政治的影响。

社会背景往往是理解历史事件和人物行为的关键因素。

复习过程中,掌握历史的主要趋势和发展规律也是必不可少的。

通过对比不同历史时期的政治制度、经济结构、社会风貌,学生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历史的演变过程。

例如,从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的转变,不仅涉及政治制度的变化,也涉及经济模式和社会观念的根本转变。

掌握这些趋势和规律,有助于学生们在考试中更准确地把握历史知识的核心。

浅谈初三历史总复习

浅谈初三历史总复习

浅谈初三历史总复习面临内容多、时间短、任务重、学生对所学内容遗忘率高的难题,如何搞好初三的历史总复习呢?通过这几年的复习教学实践,我有一些得和失的积累,就此谈谈个人的粗浅认识。

一、读导结合,强化记忆初三总复习阶段,涉及的范围广、内容多、头绪纷繁,这就需要明确一个指导思想:依纲扣本,读导结合。

先依据教学大纲,引导学生对照考试要求,认真进行阅读,并按照识记、理解、运用三个层次落实在教材上。

每个子目、知识点上逐一标记清楚,然后按照这三个掌握层次,教师精讲并引导学生细读。

教师的“讲”应是讲清要点,表述历史概念要准确完整,注意知识的内在联系,着眼于学生能力的训练,做到“注重基础,知能并重”,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强化学生记忆。

强化记忆也要讲究方式方法,不能只靠死记硬背,应该针对不同历史知识的不同特点和要求,引导学生采用不同的记忆方法。

在复习时还应注意整体效益,确保优生,抓差生,兼顾全体。

二、讲究层次,逐步到位复习应该多轮反复,按不同层次确定不同的目标要求。

第一轮:复习进度慢一点,步子稳一点,要求细一点,落实具体一点。

在复习过程中,穿插一些练习,以达到章节过关的目的。

在复习方法上,以读为主,精讲促读,认真选题,以题促读,扎扎实实打好基础。

这是大面积提高复习质量的重要阶段。

第二轮:复习要综合,有跨度,有比较,有重点,既抓纵向线索,又抓横向联系,分门别类,在同中找异,异中求同,适当组合。

在评价人物、综述事件、观点运用、材料分析等方面都要加强指导,理清线索,把点、线、面上的知识贯穿起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构建知识网络,获求规律性的认识。

1、以人物为“点”,贯穿相关知识,从他们的成败得失来认识历史中发展的规律。

2、以过程为“线”,纵向串连历史知识,理清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

如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以三次人民起义为标志的三次革命高潮形成革命不断深入、上升发展过程,可以看出反对国内封建势力和国外干涉,进行比较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是这段历史时期的基本线索。

初三历史知识复习方法

初三历史知识复习方法

初三历史知识复习方法初三历史知识复习方法是针对中学生的一项重要学习策略,旨在帮助学生在短时间内高效地掌握和巩固历史知识。

以下是几种常用的复习方法:1.梳理知识点:首先,学生应对历史课本和教材进行系统地阅读,将重点和难点知识进行梳理。

可以使用思维导图或时间轴的方式,将历史事件、人物、地点等进行归类和联系。

2.制定复习计划:根据个人的学习进度和时间安排,制定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

计划应包括每天的学习内容、时间和目标,确保复习过程有条不紊。

3.深入研究历史背景:了解历史事件发生的社会、政治、经济背景,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历史发展的脉络。

可以查阅相关的历史书籍、资料,加深对历史背景的了解。

4.做好笔记:在复习过程中,做好笔记是十分重要的。

将关键信息、疑问和心得记录下来,有助于巩固知识点和提高学习效率。

5.开展讨论和交流:与同学或老师开展历史知识的讨论和交流,可以互相启发、取长补短。

通过讨论,加深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6.定期自测:定期进行历史知识的自我测试,以检验复习效果。

可以选择填空、选择、简答等题型,对自己进行全面的评估。

7.关注时事热点:将历史知识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关注时事热点。

通过对时事的分析,提高历史素养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8.坚持长期复习:历史知识的掌握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

学生应坚持每天复习,逐步积累,提高历史素养。

9.合理安排休息时间:学习过程中,合理安排休息时间,避免过度疲劳。

可以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听音乐等活动,以提高学习效果。

10.保持积极心态:面对历史复习,学生应保持积极的心态,相信自己能够克服困难,取得好成绩。

通过以上方法,初三学生可以系统地复习历史知识,提高学习效果,为中考和历史学科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习题及方法:1.习题:请简述秦始皇统一六国的过程及其历史意义。

方法:回顾课本关于秦始皇统一六国的内容,重点掌握统一的过程和意义。

答案应包括秦始皇如何逐步灭掉六国,实现国家统一,以及统一对中国的历史发展产生的影响。

初三历史知识整理与复习方法重点

初三历史知识整理与复习方法重点

初三历史知识整理与复习方法重点一、知识整理历史学科需要我们记忆大量的人物、事件、地理等内容,因此对知识进行整理十分必要。

以下是初三历史知识整理的几个重点。

1. 按时间顺序整理历史是一个时间序列,因此我们需要根据时间顺序来整理历史知识。

建议将各个历史时期的重要事件、人物、地理位置以及相关的文化、思想等内容整理在一起,能够更加系统地理解各个历史时期的特点和发展。

2. 按区域整理历史的发展是地域性的,不同地区的人文环境及其政治、经济、文化等条件不同,因此按区域整理历史知识也能更好地理解各个历史时期的特点和影响。

3. 按主题整理历史知识相互关联,可以选择按主题整理,例如按战争、文化、经济等主题整理历史知识。

这种方式对于理解历史知识的深度和宽度有很大帮助。

4. 做好笔记在学习历史时,我们需要做好笔记。

以关键字、词语为主线记录重点内容,或以图片、图表、地图等形式记录,并适当加上个人分析和见解,这样可以有效地帮助我们记忆历史知识,同时也便于我们进行复习。

二、复习方法历史是一个记忆型学科,而且涉及面较广。

初三历史复习需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复习方法,提高复习效率。

1. 整体复习历史知识相互关联,建议对所有知识进行整体复习,以便形成完整的认识体系,同时也能够巩固知识点之间的联系。

2. 有重点地复习历史考试的能力重点在于分析和总结,因此我们在学习的时候,需要有选择地进行重点复习。

可以根据教材的知识点、老师的讲解以及自己的笔记,选择相关知识点进行重点复习。

3. 练习题历史知识需要时常进行巩固和强化,练习历年历史题目很重要。

因此,我们可以购买专门的历史习题集,逐个练习,同时注意积累分析问题的经验和能力。

4. 多角度思考历史知识内容很复杂,有多种解释和观点。

因此,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去思考和认识历史知识,如文化、经济、社会、政治等方面,这样可以更好地理解历史知识的内涵和发展。

三、结语历史是一门非常有趣的学科,通过学习历史,我们能够认识到人类的发展和变革,也能够提升我们的人文素养和思维能力。

浅谈初中历史总复习

浅谈初中历史总复习

浅谈初中历史总复习初中历史共六本书,中外古今,时间久远,头绪繁多,涉及面广,任务重,所以学生们常说:历史学起来有趣,记起来费劲,为帮助学生在短时间内全面掌握,清晰记忆,完成初中阶段的复习任务,这就要求除对历史感兴趣外,还要肯下功夫,还要求教师指导复习方法得当。

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知识精讲,扎牢双基(一)以课本为主课本是教师的教学之本,学生的复习之本,是中考试题及答案的依据,不管怎样考,但考来考去始终“万变不离其本”,因此,教师务必要组织学生系统的复习课本,按课本内容的本来顺序,逐课逐节的复习,包括每课前的方框“导读”,以及课文的大小字、插图、原始资料甚至注释,力求对课本熟透,并通过适量的训练来巩固复习的知识要点,加深记忆。

(二)理清线索,把握知识结构美国著名教育学家,结构教学理论的代表人物杰罗姆·布鲁纳说:不论我们教什么学科,务必使学生理解掌握学科的基本结构,教学与其说是使学生理解掌握科学的基本事实和技巧,不如说是教授和学习结构。

历史学科更是如此,因此要帮助学生按教材顺序对基础知识进行梳理,编织严密的知识网络,建立知识体系,深入理解历史概念和理论观点。

方法是打破课的界限,将分散在各课中的知识综合联系起来,掌握知识的内在联系,了解前因后果的关系,比如:中国近代史的基本线索就有三条:一条是帝国主义和中国封建势力相结合,把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二是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斗争过程;三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不断发展过程。

主要体现在五次侵华战争: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三次革命高潮: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民族资本主义于19世纪六七十年代产生,甲午战争后初步发展,1914-1918年“一战”期间得到短暂发展。

这样一来,在复习中国近代史时,就能做到豁然贯通,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二、专题复习,突出重点完全突破教科书原有体系,培养学生概括和系统化知识的能力,实现知识的立体化,提高知识的迁移能力。

浅谈初中毕业班历史复习

浅谈初中毕业班历史复习

为 主 , 按册 分 单 元 系 统复 习 。具体 可 采 用 3 方法 : 1 习 方式 ,形 成运 用 知 识 、解 决 问题 的 能力 。其 做法 是 在 种 ) 按 照 教材 内容 教 师 当堂 敲 重 点 , 串线 索 ,并 结合 考 试 说 复 习 时 做 N 4 结 合 : 中 国古 代 历 史 与 近 现 代 历 史 的 结 个
中考 复 习 既要 有 教 师 的 积 极 性 , 也 要 有 学 生 的 积
和 怪题 ,而 会 从 试题 的基 础 性 、探 究性 出发 ,立 足 学 科 极 性 ;既 要 充分 发 挥 教 师 的主 导 作 用和 教 学 调控 职 能 ,
知 识 的基 干 点 以及 在 此 基 础 上 的探 究 性 。所 以平 时 一 定 又 要 突 出 学生 学 习的 主体 地 位 ,充 分调 动 其 学 习 的主 动
/ 教学交流 /
1 . 9 9 j i s . 6 1 4 9 . 0 O . 5 0 3 6 / . s n 1 7 — 8 X 2 1. 1 1 9 1
浅谈初 中毕业班历史复 习
王 海 侠 如 何 搞 好 复 习 , 是每 一 位 有 责 任 心 的 教 师所 关 注 。在 复 习 课 时 ,教 师 可 以避 免 常 规 的做 法 , 即教 师 先 引领 复 习 ,学 生 强化 训练 ,最后 达 标 检测 的模 式 ,可 以先 进 行检 测 ,针 对 学 生 出错 多 的地 方 ,通 过 设计 问题 等 方式 让 学生 自我 完善 ,然 后教 师重 点点拨 和梳 理 ,形 成知 识 网络 。
史教 学 中必须 紧 扣 课 程标 准 ,要 深入 学 习和 研 究考 试 说 面 的 同时 ,必 须 克服 事 无 巨细 平 均 用 力 的做 法 , 高度 突

浅谈初三历史复习

浅谈初三历史复习

的样板引导。因此 , 答案是题 目的落脚点 。 如上题 , 目标准答案为 : 题
( ) 长期 趋 势看 , 品 支 出 比重 下 降 , 通 通 讯 支 出 、 1从 食 交 文教 娱 乐 用品 及 服 务 支 出比 重上 升 这 说 明 随 着农 村 居 民收 入 的提 高. 生存 资 料 消 费 的 比 重下 降 。 展 资 料 消 费 和 享 受 资料 消 费的 发 比重提 高 . 明我 国农 村 居 民消 费的 结构 改善 , 费质 量 提 高 。 说 消 ( ) 定 与 完善 党在 农 村 的 各 项基 本 经 济 政 策 ; 展 农 业科 2稳 发
度 等 改 革 , 整 了 生产 关 系 , 动 了人 民群 众的 积 极失败 的根本原因 :封建制度的存 文综考试题 既是政治与历史的结合 , 也是与现实的结合 , 是 在; 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失败的根本原因: 脱离群众和资产阶级 依据现实中的有关实际问题 、热点问题进行命 题。要关注国计 的软弱妥协;北伐战争失败教训 :共产党必须有 自己的革命武 民生、 国际局势方面的话题 , 注意时政热点与政史结合 , 因为 中 装 ; 昌起义 、 南 秋收起义失败的教训 : 由城市走 向农村 , 开辟农村 考试题对热点 的关注是 以学科 重点知识为依托和纽带 , 从当前 革命根据地 , 农村包 围城市 。在复习世界历史时 , 简述拿破仑的 发生 的时事中把握信息 , 将重点知识与社会热点进行有机结合 , 政治活动 , 讨论其对欧洲资产 阶级革命的影 响; 中东 战争发展 就 能最大程度地发挥好 , 从 考出好成绩 。
学 0 3 男鲎年皇 2壅 期 0塑 1第
浅谈初 三历史复 习
张英 群 ( 北省邢 台市第八 中 学 河 040 ) 5 0 0

浅谈初中历史中考总复习策略

浅谈初中历史中考总复习策略
改新 、 明治 维新 、 理 ・ 特改 革 、 利 克 里 改革 、 查 马 伯 彼得 一 中 , 要作 为 专题 重点讲 。 世改 革 、 斯福 新政 、 经济 政策 等 等 。我 们 可 以多 角度 罗 新 的进 行 比较 、 系 、 纳 , 联 归 以达 到复 习 的 目的 。


捆墓 蝻 竺l 三 o _ l
教 海 探 航
首先 , 夯 实基础 , 悉教 材 。做到 以本 为本 , 要 熟 以纲为
九年 级 的学生 面 临 毕业 、 临升 学 , 面 因此 做好 初 中 历
做 试 史总 复 习愈加 重 要 。我认 为 历史 总 复 习工 作要 制 定 详 细 纲 , 好基 础 知识 的复 习工作 。纵 观 近年 中考 试 题 , 卷 的复 习计划 , 序 渐进 。在有 限 的时 间里尽 力提 高 复习效 难度 适 中 , 循 对基 础知识 的考 察 的重点 。从 以往考 生情况来 率, 做到事 半 功倍 。在此 我将 以往 的经 验作 简单 介绍 。 理 , 二轮 专题 复 习 , 第 第三 轮模拟 训 练 。 看 ,基础 知 识薄 弱 的 同学在 做试 卷 时 由于 翻 书所用 时 间 查试 卷 。因此熟 悉甚 至能 记忆 基本 史实 , 大大 减少 翻 将会 题 哪还 有 时 间去 思考 能力 题 和全 面 检 中考 总复 习 ,一 般都 有 三 轮 :即第 一 轮基 础 知 识梳 太长 , 目都 做不 完 ,
总体上 把 重点 在八 、 九年 级 的教 材 上 , 因为 其在 中考 中所 以提高 书写分 。再 如答列举 题 和材料 题 时 , 让学 生学会 可
占 比例 大 。 在对 历 史 的发 展 脉胳 初 步 的 了解 下 ,在 对 基础 知 识

浅谈初三历史课的教学与复习

浅谈初三历史课的教学与复习
教育前沿
教 学研 究
2 0 1 3 年O 6 月
浅谈初三 历史课 的教 学 与 复河北 唐 山
0 6 3 0 0 0 )
初三第 二学 期开学后 第 四周进入 全面 复习备考 阶段 。 如 果 将 复 习仅 仅 理解 是 简 单 的 知识 重 复 ,最 终 会 误 人子 弟 ,使学 生在 中考 中发挥 不出水平 。怎样才 能在初三 阶段 这 有 限的时 间里 完成 知识循 环教 学与 总复 习呢 ?依据 近年 中考 试题 的难度 和学 校教 学的现状 及我 学校 的实 际状况 , 我认 为在 复习的过程应注重 以下 几个 方面 : 历史概念 的教学和复 习 历 史 概 念 的产 生 ,是 历 史 认 识过 程 中的质 变 ,表 明 人的认 识从感 性阶段 上升 到理性 阶段 。学 生在通 过对历 史 概 念 的 准 确 理 解 、深 刻 分 析 及 系 统 综 合 。进 而 把 握 历 史 知 识体 系 ,认 识历 史 本 质 ,揭 示 历 史发 展 的基 本规 律 。可 见 ,基本概 念教 学在 中学历史 教学 时间 中的举足 轻重 的地 位 。基本概 念是基 本知 识认识 上 的升 华 ,又是基 本规 律形 成 的基础 ,所 以帮助学 生形成 历史概 念是 历史教 学 的中心 环节 。况且 在 中考 对理 论概念 的要求 是 比较多且 高 的,近 年来 在 中考 都有涉 及 ,如 “ 中国 ‘ 一百 多年来被 侵略 被奴 役哦 屈辱历 史 ’结束 的标 志是 :A . 清 朝政 府被推 翻 ;B . 抗 日战 争生理 :C . 中华 人 民共和 国成立 ;D . 抗美援 朝 战争胜 利 ”,所 以在初 三复 习的过程 中,必须加 强概念 教 学 ,只 有这样才能高效地完成初三阶段 的教学与 复习。 二 、以 《 考试说明》为指导 ,牢牢把握 中考方 向 《 考 试 说 明 》 是 中 考 最 重 要 的指 导 用 书 , 因此 , 作 为 名 初 三 历 史 教 师 , 除 了讲 好 讲 透 教 材 每 章 节 内容 外 ,还 必 须认真研 究 《 考试 说 明》从 《 说 明》中 了解 考试 内容 、 范围、 分值 、题 型和 要求 , 了解 知识 点所应 掌握 的层次要 求 ,从 而将培养 目标 与能 力要求 自觉地 贯穿 于教 学与复 习 之 中 ,有 的放 矢 。对 于这 些 问题 ,教 师 力 求做 到 心 中有 数 ,明了每个 知识 点可 能出现 的考试 方式更 将会对 你 的教 学工作大有裨 益。 三 、科 学地指导 学生 复习 复 习 应 该 多 轮 反 复 , 按 不 同 层 次 确 定 不 同 的 目标 要

浅谈初三历史复习

浅谈初三历史复习

浅谈初三历史复习内容本文从三个方面谈了初三毕业班的复习。

一明确指导思想1、研究中考说明2、研究中考题型3、依据学生实际二、制定复习计划1、全面复习2、专题复习3、模拟训练三、指导学习方法1、指导做题思路2、指导记忆方法3、指导思维训练关键字:立足双基,有效教学新学期伊始,初三毕业班进入了紧张地复习阶段。

教学中发现,学生在复习过程中,存在着诸如知识掌握不牢、遗忘率高,理解、应用能力差,不易形成完整的知识链,内容多而时间少等困惑。

要化解学生的这些困惑,教师在复习的过程中,必须使复习教学变得方向明确、针对性强、重点突出、抠准区位,下面我就此谈谈自己的想法。

一、明确指导思想首先,要认真研究中考说明,明确中考命题的着力点。

明确学生应该掌握哪些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如知识的能力层次要求。

哪些知识是要求识记的,哪些知识是要求理解的,哪些知识是要求运用的,一般来说,属于识记层次的,只要掌握知识点是什么即可;属于理解层次的,则需要不仅知道是什么,还要知道为什么,让学生真正理解;属于运用层次的,要求更高,需要能够运用所了解到的基本事实,通过分析、比较、综合归纳等解决历史问题。

尤其是属于理解、运用层次的内容,更需要我们把它们真正弄懂弄透。

其次,要对以往中考试题进行分析,探寻命题特征。

近几年的中考试题,既是真题也是范题,有一定的指引作用,认真研究这些考题,有益于制定复习计划、选择复习方法、整合复习内容,更有益于挖掘内涵、明确目的、总结规律以便结合实际指导复习。

再次,立足学校的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和目标。

结合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师应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的复习目标和方法,因材施教,加强针对性。

对优秀生应加大课堂容量,提高运用能力要求;对中等生应在重点内容上下工夫,提高迁移能力要求;对基础较差的学生则应立足学科基础,提高知识掌握要求二、制定复习计划第一轮复习:全面复习这是打好基础的关键。

这一遍要细要慢。

首先,要求学生课前先自己复习知识,理清知识脉络,牢记基本知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初三历史总复习
初三历史复习是初三教学的关键。

纵观近几年的历史中考,考试的范围大都是初二和初三年级的教学内容,属于中国近现代史和世界近现代史部分。

试卷在注重考查学生对历史基础知识的掌握的同时,开始由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转变。

对临近中考的毕业生来说,九个学科都要复习,时间非常宝贵,采取适当的复习策略,在紧张的初三复习中显得尤为重要。

为此,根据我校中考复习的经验,结合泸州市课改以来的历史中考考试说明,谈谈我对初三历史后期复习的一些做法。

第一:研究近三年泸州市普通初中毕业暨升学考试说明,做到心中有数,以指导学生复习迎考。

考试说明是指导全市初三历史复习的纲要,对中考的考试性质、学生考试能力要求、考试形式、
试卷结构及试题难易度都作了详细的说明,教师在后期复习中需要时刻熟记于心,根据复习的内容适时调整,从而提高复习的质量。

第二:注重基础知识的全面性,突出重点。

中考着重考查基础知识,在复习中,巩固基础知识特别重要。

第一阶段要重点夯实基础,进行拉网式,全方位的知识梳理,决不遗漏中考范围内的任何一个知识点。

复习基础知识时,对基础知识进行必要的分析和突破,提示出每节课的线索和主要内容,理清史实和概念。

复习教学要突出一个“精”字:即讲课时要线索清楚,重点突出,逻辑性强;时间和空间概念明确。

如在复习洋务运动一课时,要从兴起的背景、目的、代表人物、主要内容和影响这几个方面进行概括,每一课的内容最好要辅以条理化的板书(包括提纲和图表),增强语言的叙述性和直观性。

第三:整合考点内容,重组知识,促进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能力的形成。

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教师要转变观念,改变复习“炒陈饭”的做法。

教师必须站在一个更高的角度,整合各部分考点内容,寻找知识间的联系,有机地重组知识,活化知识,从根本上改变被动学习、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形成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做法是在复习时做到三个结合:中国古代历史与近现代历史的结合、中国历史与世界历史的结合、历史与时政热点的结合。

经过第一轮全面复习,学生对基础知识有了一定的掌握,但知识是零碎的、孤立的。

历届中考在注重基础知识的同时,也已经重视能力的考查,若不注意系统地掌握历史知识,很难适应中考的要求。

只有进一步使知识系统化、科学化,才能提高学生在中考中的应变能力。

在这个复习阶段中,要结合课本重新组合教材,按照国家、重大革命或者运动、科技文化等一个个专题,比较对照,辨其异同,“纵横”串联地归类知识,将知识系统化,专题化整理,用一根根线索将众多的知识联系起来,这样就可以清晰的掌握历史的发展脉络,从而达到纲举目张的效果。

例如:将19世纪60至70年代出现的俄国农奴制改革与日本明治维新进行联系,从两次改革的背景、性质、内容、作用、局限性等方面进行比较,从而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两次改革的异同。

又如:近代重要的资产阶级革命可归类:1640年至1688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775年至1783年美国独立战争;1789年至1794年法国资产阶级革命; 1861年至1865年美国内战; 1917年俄国二月革命。

另一方面,社会上每一历史事件,都前后联系、一脉相承,要把每一个历史事件前后联系起来,使其知识系统化,这就是“纵”。

例如,复习美国的发展史,我们可以按时间的先后顺序将美国的历史梳理成以下一条线索:美国独立战争——美国内战——在第二次科技革命中的美国——美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罗斯福新政——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冷战的实施——“一超多强”时期的美国。

我们将每一时期的历史进行复习,然后将前后发生的历史事件进行联系,从而让学生系统地掌握了美国的发展历史。

总之,历史事件之间纵横串联十分重要,既可以巩固对基础知识的记忆,又可以加深对知识全貌和实质的理解,还有助于提高回答历史问题的能力。

在此阶段复习中,要将四本教科书内容贯通起来,构建知识网络,获求规律性的知识。

多方位、多角度的复习既巩固了基础知识又使学生的思维更敏捷、更开阔,具有更强的适应能力,从而提高复习的实效性。

第四:关注社会焦点热点问题,正视历史与现实,把理论和实际紧密结合起来。

中考不回避热点,当今社会重大的时政、社会热点问题常被用作中考命题的背景材料,因此要注重时政热点,应用历史知识、观点去解释当代问题。

如当今世界的经济危机问题,泸州市中考2009年第17题,2010年中考第16题都与经济危机有关;再如2010年我国成功举办世博会,2010年中考第17题就考了与世博会相关的问题。

所以在复习中要注重历史知识与社会热点相联系,将历史与现实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从历史的角度去弄清楚事件的来龙去脉,要以热点问题带动历史知识。

即将到来的2011年的中考,民工慌、房价调控、朝韩关系、俄日领土之争、哥伦比亚混乱局势等热点问题也将是中考不会回避的热点。

第五:指导学生学会审题和必要的应试技巧。

从我们学生屡次考试答题情况看,主要存在的问题有:(1)基础知识掌握不牢;(2)书面语言错误百出,造成无谓失分;(3)审题、解题能力较差;(4)漏答或所答内容不全;(5)书写不规范。

强化审题能力和答题技巧的规范化训练,减少不必要的失分,每次考试都会有一部分学生因审题不清,粗心大意,导致不必要的失分。

所以在平时复习中,教给学生如何审题很重要,如材料题要先看问题再看材料,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看题目要看关键词,答题也要答到关键词。

要结合学生考试中存在的问题讲解答题思路、方法、模式,总结正确的审题解题方法,努力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学一法,会一类,通一片,达到巩固深化基础知识,训练思维的目的和效果。

第六:研究考题,精心命题。

研究近几年泸州市考题的风格,出题习惯。

找出考题中(1)出现频率大的知识点;(2)有代表性的开放性试题;(3)与重大纪念、社会热点、时政要闻联系紧密的题型。

组成重点题库。

对以上重点题库中的题在试题中反复变式考查学生。

同一知识点在不同试题中以不同形式(选择、材料分析)出现。

综上所述,初三历史复习应该紧扣考纲,扎实基础,以课为本,全面系统地指导学生读书,做到“四看三抓”,也就是看目录、看正文、看插图、看小字,抓线索、抓特点、抓重点。

一味地叫学生背书,那只会让学生非常反敢而产生抵触情绪。

要融会贯通历史知识,不断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使他们在今年的中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