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工程问题)课堂实录及反思2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4 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工程问题)

1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能利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工程问题”,掌握列方程的基本步骤.

(二)能力目标

通过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分析题中数量关系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情感目标

在探究知识过程中感受学习氛围,体会学习乐趣,在这一过程中获得学习的成就感.

2学情分析

本节课教学的对象是七年级的学生,他们思想活跃,善于思考,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力争从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评价中体现出趣味性和切近生活的原则。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自主探究、分组讨论,引导他们由浅入深、步步推进,从广度、高度和深度上开拓学生的思维,也有助于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找出题中的数量关系和等量关系,并以此列出方程.

教学难点:找出题中的数量关系和等量关系.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复习回顾

问题1:之前我们通过列方程解应用问题的过程中,大致包含哪些步骤?审:审题,分析题目中的数量关系;

设:设适当的未知数,并表示未知量;

列:根据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列方程;

解:解这个方程;

答:检验并答

活动2【讲授】课前大热身

1、(1)有22名工人采摘橘子和梨,采摘橘子x人,那么采摘梨(22-x)人,每人采摘橘子100个,共有橘子100x个,每人采摘梨200个,共有梨200(22-x).

2、一副眼镜由1个镜框和2个镜片配套而成,则镜片数是镜框数的2倍.

3、一批货物一个人做要10天完成,则每天完成1/10, x人做每天完成x/10, x 人五天完成5x/10.

活动3【讲授】探究新知

例2 整理一批图书,由一个人做要40小时完成.现在计划由一部分人先做4小时,再增加2人和他们一起做8小时,完成这项工作.假设这些人的工作效率相同,具体应先安排多少人工作?

分析这里可以把工作总量看作1,一个人1小时完成的工作量为1/40(工作效率), 由x人做1小时完成的工作量为x/40(工作效率),由x人先做4小时,完成的工作量为4x/40(工作量),再增加2人和前一部分人一起做8小时,完成任务的工作量为8(x+2)/40,这项工作分两段完成任务,两段完成任务的工作量之和为4x/40 + 8(x+2)/40,列出方程

4x/40 + 8(x+2)/40 =1

多媒体展示解题过程

回顾本题列方程的过程,可以发现:工作量=人均效率×人数×时间,这是计算工作量的常用数量关系式.

活动4【练习】考考你

练习2:一条地下管线由甲工程队单独铺设需要12天,由乙工程队单独铺设需要24天. 如果由这两个工程队从两端同时施工,要多少天可以铺好这条管线?小组合作讨论,由小组代表总结观点,多媒体展示解题过程.

活动7【测试】小结与归纳

问题6: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过程是什么?

请学生小结归纳

活动5【作业】布置作业

1、复习今天所学内容;

2、课本习题3.4第2、

3、5题 (106页)

一元一次方程解工程问题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七年级上册解一元一次方程——去分母的第2课时,教学内容为利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工程问题。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能准确分析工程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和相等关系,列方程解应用题。工程问题在小学六年级就已经学习过,是小升初必考内容,所

以学生对工程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应熟烂于心,在解决问题时不会有

什么阻碍。因此,重难点放在找相等关系列方程上。学生的学习基础,在工程问题的认识上应没有问题,解方程是上一节课学的内容,学生掌握的较好,一是只要列出方程正确的求解应没有太大的问题。二是学生的学习方面,我班学生学习氛围浓厚,有分析问题能力,

大部分学生学习习惯较好,听讲认真、思维活跃,从这两点分析学

生能顺利完成本节课的学习。

课后反思,结合组内教师的评课建议和自己在课上体会,

对本节课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思考。

(1)基本体现自主探究教学模式,逐步引导学生学习。

(2)对学情分析不准确,本来认为学生对工程问题会掌握的很好,

不会出现问题,课堂会相对很轻松,但结果是学生早就忘了工程问

题中的基本数量关系,复习2的填空都不能完成,严重影响了后续

知识的学习。教师在课上临时调节不到位,使一堂本应轻松的课变

得沉闷、不能有效推进。

(3)从学习有效性考虑,对教学设计可做如下改进,一是复习中工

程问题可利用例题分解完成,这样可以为例题做铺垫,提高审题效率,降低学习难度,使例题学习更顺畅。二是例题后的变式,一道

是在例题基础上的变结论题,另一道是单独的一道题,但是条件与

例题有变化。此题不如在例题基础上直接变条件,节省审题时间,

让学生充分体会工程问题中的数量关系的变化规律,提高学习效率。(4)教学方法要改进,学生学习困难时研讨是必要的,但不是所有

问题研讨都可以得出结论,所以教师点拨的作用要适时体现。如,

学生对工程问题中的相等关系认识有困难时,教师可以通过力求方

法表示整体1与各部分关系,这样学生可以很轻松理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