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级企业技术中心认定指标体系解读共91页文档

合集下载

企业技术中心考核指标

企业技术中心考核指标

企业技术中心考核指标1.技术创新能力:企业技术中心应具有良好的技术创新能力,包括技术研发实力、技术创新产出、技术创新贡献等,可以通过评估专利数量、技术成果转化率等指标来进行考核。

2.人才队伍建设:企业技术中心需要建立一支高水平的科研团队,具备良好的创新能力和实践经验。

考核指标包括知识结构、团队能力、团队成员的学术和实践背景等。

3.项目管理能力:企业技术中心应具有较好的项目管理能力,包括项目立项、实施和结题的全过程管理。

可以通过项目计划完成情况、项目成果实现情况和项目经费使用情况等来进行考核。

4.资金投入和使用效果:企业技术中心需要有足够的资金投入和合理的使用效果,可以通过考核资金占比、资金使用效率等指标进行评估。

5.创新成果转化能力:企业技术中心需要具备创新成果转化为商业价值的能力,可以通过评估技术创新成果转化率、转化项目的市场表现等指标来进行考核。

6.指导和支持作用:企业技术中心应对企业其他部门的技术需要进行指导和支持。

考核指标包括技术服务质量、技术问题解决能力等。

7.国际合作与交流:企业技术中心应具备国际合作与交流的能力,可以通过评估国际合作项目的数量和效果、国际学术会议和论坛的参与情况等指标来进行考核。

8.制度建设和运行管理:企业技术中心需要建立健全的制度和管理体系,包括研发流程、知识产权管理、团队激励机制等。

可以通过考核制度的完善程度、规范运行情况等指标来进行评估。

9.绩效评价和激励机制:企业技术中心应建立绩效评价和激励机制,以激发技术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可以通过评估团队绩效指标、个人绩效指标等来进行考核。

以上是企业技术中心的一些考核指标,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和目标来进行调整和完善。

通过科学合理的考核指标,可以促进技术中心的发展,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福建省企业技术中心认定评价和考核评价指南

福建省企业技术中心认定评价和考核评价指南

福建省企业技术中心认定评价和考核评价指南为规范福建省企业技术中心认定和评价工作,指导企业技术中心编制申请和评价材料,根据《福建省企业技术中心认定管理办法》(闽工信法规〔2020〕9号文),以下简称《管理办法》)要求,制订本指南。

申请认定福建省企业技术中心的企业,必须提供《福建省企业技术中心认定申请报告》(见附件1)、评价表及其附表和相关证明材料(见附件2)。

已认定的福建省企业技术中心和福建省企业技术中心分中心,省工信厅原则上三年组织一次考核评价。

考核评价材料包括:《福建省企业技术中心工作总结》(见附件3)、评价表及其附表和相关证明材料(见附件2)。

评价材料统一用A4纸双面打印,按上述顺序装订成册(一式二份)。

省工信厅将组织专家或委托第三方机构依据评价指标体系(见附件4)对企业技术中心认定申请材料和考核评价材料进行评价。

附件1福建省企业技术中心认定申请报告(编写提纲,仅供参考)一、企业的地位和作用1.企业基本情况。

包括所有制性质、主要下属企业,职工人数、企业总资产、资产负债率、银行信用等级、销售收入、利润、主导产品及市场占有率等。

2.企业的行业地位和竞争力。

结合行业集中度和企业在行业中的综合排序,分析企业在本行业的领先地位和竞争优势,与国际同行业企业相比所具有的规模和技术优势。

3.企业对本行业技术创新的引领作用。

包括企业对行业技术进步、结构调整、节能减排、资源节约综合利用等方面的示范和带动作用。

二、企业技术创新的现状和成绩1.企业技术中心基本情况。

包括企业技术中心的建设与发展历程、组织架构;创新体系建设和运行机制,包括组织管理体系建设、规章制度建立、研发项目组织管理机制、研发经费管理机制、人才激励机制、内外部合作机制等。

2.企业技术中心创新资源整合情况。

包括企业技术中心技术带头人及创新团队建设情况、研发经费投入情况、研究开发和试验基础条件建设情况、信息化建设情况等。

3.企业技术中心研究开发工作开展情况。

省级企业技术中心认定指标体系解读

省级企业技术中心认定指标体系解读
月平均人数=(月初从业人员数+月末从 业人员数)/2
技术中心职工人数
报告期在技术中心工作并取得劳动报酬 的从业人员年平均数;
技术中心科研开发人员+直接管理人员 +直接为其服务的人员。
企业全体职工年收入总额 报告期企业全部职工(在册全部职工)
一年从本企业获得的货币收入的总额。 包括工资、岗位补贴、福利、奖金、政 策补贴、项目提成等各项货币收入的总 和。但不包括股权、期权等奖励资金。
均年收入 技术中心人均年收入=中心全体职工年收入÷中心
职工人数 企业全体职工年收入=企业全体职工年收入÷企业
职工总数
企业职工总数
报告期在企业工作并取得劳动报酬的全部从 业人员年平均人数(在册职工数)。
企业年内各月平均拥有的从业人数,计算公 式=(1月份平均人数+2月平均人数+ …12月平均人数)/12 ;
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 评价指标体系解读
浙江省工业经济研究所 浙江省技术创新服务中心
金聪
二〇一一年四月
“国家中心”评价体系概况 “国家中心”评价体系重点指标解读
“国家中心”材料的组织与要求
“国家中心”评价体系概况
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思路
2007年国家发改委会同科技部、财政部、 海关总署、税务总局等五部门联合发布了新 的《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管理办法》(国 家发改委53号令)。
三级指标
指标 指标 (分)
创新投
科技活动经费支出额占产品销售收入的比重
20
创 入机制
科技活动经费支出比例比上次评价增长
新 人才激
中心年人均收入与企业年人均收入之比
5
机 励机制
中心人员培训费占中心人员总收入的比重
制 创新合
来中心从事技术开发工作的外部专家数

湖北省企业技术中心评价指标体系

湖北省企业技术中心评价指标体系

附件4湖北省企业技术中心评价指标体系一、指标体系一级指标二级指标权重三级指标权重基本要求创新投入创新经费20研发人员人均研发经费支出(万元)8 ≥5研发经费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12 分档创新人才15研发人员占企业职工总数的比重(%)7 ≥3技术中心拥有的高级专家和博士人数(人) 2 ≥3技术中心拥有的硕士人数(人) 2 ≥5来技术中心从事研发工作的外部专家人数(人月) 4 ≥15创新条件技术积累13企业拥有的全部有效发明专利数(项) 5 ≥2企业全部研发项目数(项) 4 ≥8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项目数占全部研发项目数的比重(%) 4 ≥3创新平台12企业技术开发仪器设备原值(万元) 4 ≥800国家级研发平台数(个) 3 ≥1省级研发平台数(个) 2 ≥1通过省级以上组织认证的实验室和检测机构数(个) 3 ≥1创新绩效技术产出15当年被受理的专利申请数(项) 5 ≥4当年被受理的发明专利申请数(项) 6 ≥2最近三年主持和参加制定的国际、国家和行业标准数(项) 4 ≥1创新效益25新产品销售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10 ≥15新产品销售利润占利润总额的比重(%)10 ≥12利润率(%) 5 ≥3加分加分最近两年获国家和省自然科学、技术发明、科技进步奖项目数(项)≤5- 1 -说明:1. 考虑到不同规模企业在研发投入强度上存在显著差异,对“研发经费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这一指标的基本要求按照企业规模划分为 4 档:主营业务收入500 亿元及以上的企业为1.0%,主营业务收入100~500 亿元(含100亿元)的企业为1.5%,主营业务收入10~100 亿元(含10 亿元)的企业为2.0%,主营业务收入10 亿元以下的企业为3.0%。

2. 企业作为主要完成单位或企业员工作为主要完成人在报告年度、报告年度前一年度获国家和省自然科学、技术发明、科技进步奖项目,国家特等奖每项加5分,国家一等奖每项加3分,国家二等奖每项加2分,省级奖每项加1分,累计不超过5分。

企业技术中心评价指标体系

企业技术中心评价指标体系

企业技术中心评价指标体系一、评价原则(一)准确反映技术中心建设发展状况,强化引导性和可操作性。

(二)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

(三)横向比较与纵向比较相结合。

(四)评价技术中心与考察企业相结合。

(五)相对值与绝对值相结合。

二、评价程序(一)数据采集。

每年4月10日前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要按照技术中心评价要求,认真准备上一年度技术中心的工作总结、《企业技术中心评价表》(见附件)及相关说明材料报地方经贸委。

评价指标中的定量数据在《企业技术中心评价表》中填报,定性数据在技术中心工作总结中详细说明。

(二)数据初审。

各地经贸委对本地区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上报的《企业技术中心评价表》和工作总结进行详细审查,并出具审查意见,加盖公章后于每年4月30日前报国家经贸委。

(三)数据核查。

国家经贸委委托有资质的评估机构负责对各地上报的评价数据进行核查,核查方式包括召开评价核查会和实地核查等。

(四)数据计算与分析。

评估机构负责对经核查后的数据进行计算、分析,向国家经贸委提交评价结果。

(五)结果确认。

国家经贸委对评价结果进行审核确认,并发布评价结果。

三、评价结果(一)企业技术中心评价结果分为优秀、合格、不合格。

(二)评价得分90分(含90分)以上为优秀,60分(含60分)至90分之间为合格。

(三)有下列情况之一的评为不合格。

1、评价得分低于60分;2、连续两次评价得分65分(含65分)以下;3、企业技术开发经费支出额、企业专职技术开发人员数、技术开发仪器设备原值三项指标中任何一项低于最低标准。

最低标准由国家经贸委根据技术中心建设发展情况每年予以确定并公布;(四)逾期一个月以上或不上报评价材料的,视同自动放弃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资格。

四、指标解释(一)技术创新体系:根据经营规模、创新活动的特点,大型企业的技术创新体系应当包括多层次的技术创新组织系统、健全规范的技术创新管理系统和技术创新资源配置系统。

(二)技术开发经费支出额:按照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促进企业技术进步有关财务税收问题的通知》(财工字[1996]41号)中关于技术开发经费的核算范围,下列技术开发活动的支出可以统计为技术开发经费支出额:新产品设计费,工艺规程制定费,设备调整费,原材料和半成品的试验费,技术图书资料费,中间试验费,研究机构人员的工资,研究设备折旧,与新产品的试验、技术研究有关的其他经费以及委托其他单位进行科研试制的费用。

江苏省认定企业技术中心评价数据指标说明

江苏省认定企业技术中心评价数据指标说明

江苏省认定企业技术中心评价数据指标说明指标说明:1、报告年度:评价数据表中指标统计年度,时间范围从填写评价数据表的上一年1月1日到12月31日。

所有指标的填报时间范围,如无特殊指明,均为统计年度。

(T-1)年指统计年度的上一年。

2、企业营业收入总额:指技术中心所在企业总部和其下属的分公司、子公司、控股企业(按实际控投权)等应该列入会计合并报表范围的所有企业的营业收入(销售收入),经按合并报表原则处理后的合并营业收入总额。

营业收入包括企业工业产品销售收入、房地产与旅游酒店等第三产业的收入以及企业其它收入。

3、企业利润总额:指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各种收入扣除各种消耗后的盈余。

反映企业在统计年度内实现的盈余总额(亏损以-号表示)。

包括企业的营业利润补贴收入,各种投资净收益和营业外收支净额。

4、企业产品销售收入总额:指工业企业销售产成品、试制半成品的收入和提供工业性劳务收入总额。

5、企业产品销售利润总额:指企业销售收入扣除成本、费用、税金后的余额。

6、企业科技活动经费支出额:指企业实际支出的全部科技活动费用。

包括列入技术研发的经费支出以及技措技改等资金中实际用于科技活动的支出。

不包括生产性支出和归还贷款支出。

科技活动经费支出总额分为内部支出和外部支出。

科技活动经费内部支出:指企业用于内部开展科技活动实际支出的费用,包括外协加工费。

不包括委托研制或合作研制而支付外单位的经费。

科技经费内部支出按用途分为科技活动人员劳务费、原材料费、赎买自制设备支出和其他支出。

科技活动经费外部支出:指企业委托其他单位或与其他单位合作开展科技活动而支付给其他单位的经费,不包括外协加工费。

7、企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额:指在企业科技活动经费内部支出中用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三类项目支出。

8、企业全部科技项目数:指企业当年立项并开展研发(制)工作以及以前年份立项(当年)仍继续进行研发(制)的科技项目。

包括当年完成、年内仍在进行、年内研发工作已告失败的项目,不包括委托外单位进行研发的项目。

安徽省企业技术中心评价指标体系

安徽省企业技术中心评价指标体系

附件3:省认定企业技术中心评价材料注:当年指统计年度,(T-1)年指统计年度之前一年。

企业负责人签字:企业盖章:二、需提供的附件及证明材料1、大中型工业企业科技项目一览表(B107-1)、大中型工业企业科技活动情况表(B107-2)。

未列入国家统计局大型工业企业科技活动情况统计范围的企业应参照上述两个表的格式填报后提交。

2、企业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的复印件。

3、大型企业集团应将下属企业的(B107-1、B107-2)表合并填报,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进行合并填报。

4、评价指标的必要证明材料。

主要包括:(1)企业科技活动经费支出明细;(2)技术中心高级专家和外部专家;(3)对外合作项目;(4)研发周期三年及以上的项目;(5)在研和完成的全部科技项目;(6)拥有专利及受理专利申请;(7)主持和参与制定的标准;(8)省级以上部门和组织认证实验室;(9)驰名商标、著名商标和中国名牌、安徽省名牌;(10)科技奖励等方面的内容。

三、指标解释和填报说明1、报告年度。

指评价表中指标统计年度,时间范围从填写评价表的上一年1月1日到12月31日。

所有指标的填报时间范围,如无特殊指明,均为报告年度。

(T-1)年指报告年度的前一年。

2、企业营业收入总额。

指技术中心所在企业总部和其下属分公司、子公司、控股企业(按实际控投权)等应该列入会计合并报表范围的所有企业的营业收入(销售收入),经按合并报表原则处理后的合并营业收入。

包括工业性企业产品销售收入、房地产与旅游酒店服务等第三产业的营业收入。

3、企业营业利润总额。

指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各种收入扣除各种消耗后的盈余。

反映企业在报告期内实现的盈亏总额(亏损以“-”号表示)。

包括企业的营业利润补贴收入,各种投资净收益和营业外收支净额。

计算公式:营业利润总额=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其他业务成本-期间费用(管理费用、营业费用和财务费用)+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4、企业产品销售收入。

企业技术中心评价指标体系

企业技术中心评价指标体系

企业技术中心评价指标体系一、评价原则(一)准确反映技术中心建设发展状况,强化引导性和可操作性。

(二)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

(三)横向比较与纵向比较相结合。

(四)评价技术中心与考察企业相结合。

(五)相对值与绝对值相结合。

二、评价程序(一)数据采集。

每年4月10日前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要按照技术中心评价要求,认真准备上一年度技术中心的工作总结、《企业技术中心评价表》(见附件)及相关说明材料报地方经贸委。

评价指标中的定量数据在《企业技术中心评价表》中填报,定性数据在技术中心工作总结中详细说明。

(二)数据初审。

各地经贸委对本地区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上报的《企业技术中心评价表》和工作总结进行详细审查,并出具审查意见,加盖公章后于每年4月30日前报国家经贸委。

(三)数据核查。

国家经贸委委托有资质的评估机构负责对各地上报的评价数据进行核查,核查方式包括召开评价核查会和实地核查等。

(四)数据计算与分析。

评估机构负责对经核查后的数据进行计算、分析,向国家经贸委提交评价结果。

(五)结果确认。

国家经贸委对评价结果进行审核确认,并发布评价结果。

三、评价结果(一)企业技术中心评价结果分为优秀、合格、不合格。

(二)评价得分90分(含90分)以上为优秀, 60分(含60分)至90分之间为合格。

(三)有下列情况之一的评为不合格。

1、评价得分低于60分;2、连续两次评价得分65分(含65分)以下;3、企业技术开发经费支出额、企业专职技术开发人员数、技术开发仪器设备原值三项指标中任何一项低于最低标准。

最低标准由国家经贸委根据技术中心建设发展情况每年予以确定并公布;(四)逾期一个月以上或不上报评价材料的,视同自动放弃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资格。

四、指标解释(一)技术创新体系:根据经营规模、创新活动的特点,大型企业的技术创新体系应当包括多层次的技术创新组织系统、健全规范的技术创新管理系统和技术创新资源配置系统。

(二)技术开发经费支出额:按照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促进企业技术进步有关财务税收问题的通知》(财工字[1996]41号)中关于技术开发经费的核算范围,下列技术开发活动的支出可以统计为技术开发经费支出额:新产品设计费,工艺规程制定费,设备调整费,原材料和半成品的试验费,技术图书资料费,中间试验费,研究机构人员的工资,研究设备折旧,与新产品的试验、技术研究有关的其他经费以及委托其他单位进行科研试制的费用。

企业技术中心评价指标体系

企业技术中心评价指标体系

附件三:
企业技术中心评价指标体系
一、评价指标及评价基本要求
二、行业系数
有关说明:
1、由于不同行业在技术创新投入与产出方面存在较大差异,技术中心评估时,对不同行业企业科技活动经费支出额占产品销售收入的比重、新产品销售收入占产品销售收入的比重和新产品销售利润占产品销售利润的比重等三个指标引入行业系数加以调节。

2、行业系数只作为评估机构评价时使用,企业填报时无需考虑行业系数,按实际数据填报。

评价时,根据企业填报的实际数据得出上述指标的比重,再乘以行业系数,得出指标的评价值。

3、行业系数表中的其他行业指烟草、煤炭、交通、建筑、石油等行业,这些行业的新产品销售收入占产品销售收入的比重和新产品销售利润占产品销售利润的比重两项指标暂按满分的60%计算。

4、轻工Ⅰ为家电行业,轻工Ⅱ为轻工的其他行业。

三、指标体系的完善
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财政部、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将根据各行业技术创新的实际状况和政府的宏观政策导向对评价指标、行业系数等进行必要的调整。

四、限定性指标的最低标准
1、企业科技活动经费支出额不低于1000万元。

2、企业专职研究与试验发展人员数不低于80人。

3、企业技术开发仪器设备原值不低于1000万元。

安徽省企业技术中心评价指标体系

安徽省企业技术中心评价指标体系

附件3:省认定企业技术中心评价材料注:当年指统计年度,(T-1)年指统计年度之前一年。

企业负责人签字:企业盖章:二、需提供的附件及证明材料1、大中型工业企业科技项目一览表(B107-1)、大中型工业企业科技活动情况表(B107-2)。

未列入国家统计局大型工业企业科技活动情况统计围的企业应参照上述两个表的格式填报后提交。

2、企业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的复印件。

3、大型企业集团应将下属企业的(B107-1、B107-2)表合并填报,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进行合并填报。

4、评价指标的必要证明材料。

主要包括:(1)企业科技活动经费支出明细;(2)技术中心高级专家和外部专家;(3)对外合作项目;(4)研发周期三年及以上的项目;(5)在研和完成的全部科技项目;(6)拥有专利及受理专利申请;(7)主持和参与制定的标准;(8)省级以上部门和组织认证实验室;(9)驰名商标、著名商标和中国名牌、省名牌;(10)科技奖励等方面的容。

三、指标解释和填报说明1、报告年度。

指评价表中指标统计年度,时间围从填写评价表的上一年1月1日到12月31日。

所有指标的填报时间围,如无特殊指明,均为报告年度。

(T-1)年指报告年度的前一年。

2、企业营业收入总额。

指技术中心所在企业总部和其下属分公司、子公司、控股企业(按实际控投权)等应该列入会计合并报表围的所有企业的营业收入(销售收入),经按合并报表原则处理后的合并营业收入。

包括工业性企业产品销售收入、房地产与旅游酒店服务等第三产业的营业收入。

3、企业营业利润总额。

指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各种收入扣除各种消耗后的盈余。

反映企业在报告期实现的盈亏总额(亏损以“-”号表示)。

包括企业的营业利润补贴收入,各种投资净收益和营业外收支净额。

计算公式:营业利润总额=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其他业务成本-期间费用(管理费用、营业费用和财务费用)+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4、企业产品销售收入。

《浙江省企业技术中心评价指标体系》

《浙江省企业技术中心评价指标体系》

附件四:《浙江省企业技术中心评价指标体系》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三级指标权重(分)基本要求机制与体制(30)技术创新体制(4)企业技术创新战略制定与实施效果 2 较好技术中心组织机构与经费预算制度的设立与执行情况 2 合理科技投入机制(15)科技活动经费支出额占产品销售收入的比重12 ≥3%科技活动经费支出比例比上年(次)增长 3 ﹥0%人才激励机制(5)中心年人均收入与企业年人均收入之比 2 ≥1.2中心人员培训费占中心人员总收入比重 2 ≥2%中心人员参加国内外技术交流人次占中心人员的比重 1 ≥8% 对外合作机制(6)对外合作项目占全部开发项目数的比重 3 ≥10%来技术中心从事开发工作的外部专家数 2 ≥12人月企业境外开发设计机构数 1 ≥1技术与人才(30)创新队伍建设(8)企业研究与试验发展人员占职工人数的比重 4 ≥2%中心拥有高级专家及博士人数 2 ≥3技术中心大学本科和中高级职称人员占中心人数比重 2 ≥50% 创新条件建设(12)企业技术开发仪器设备原值(万元) 5 ≥1000最近三年企业信息化建设投入(万元) 5 ≥150通过国家和国际组织认证的实验室(中心)数 2 ≥1 技术储备积累(10)中长期研发项目数占全部项目数的比重 4 ≥10%企业拥有的全部有效发明专利数 4 ≥1企业拥有的中国名牌产品或驰名商标数 2 ≥1二、浙江省企业技术中心评价指标解释1、报告年度:指评价表中指标统计年度,时间范围从填写评价表的上一年1月1日到12月31日。

所有指标的填报时间范围,如无特殊指明,均为报告年度。

(T-1)年指报告年度的前一年。

2、技术创新战略:指企业建立明确的技术发展战略和创新战略,包括技术创新、技术改造、技术引进、技术开发规划和计划。

3、技术中心组织结构:指企业技术中心建立明确的组织机构和独立的财务核算体系。

4、技术中心经费预算制度:指企业在年度预算中,提取不低于上年度销售收入的3%作为技术中心科技活动经费并实行专户管理的制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