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金内部控制案例

合集下载

内部控制的案例

内部控制的案例

内部控制的案例
1.中国银行内部控制失败案例:2017年,中国银行因为内部控制不严格,导致一名员工利用职权,虚构客户信息,套取公款高达
1.4亿元,最终被检察机关控制。

2. 阿里巴巴内部控制案例:2015年,阿里巴巴因为内部控制不完善,导致员工利用公司制度漏洞,套取公司资金,涉案金额高达
2.22亿元,最终被警方抓获。

3. 美国安然公司内部控制案例:2001年,美国安然公司因为内部控制失灵,导致公司高层管理人员利用会计漏洞,虚构公司业绩,最终导致公司破产,成为当时美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企业破产案件之一。

4. 中国电信内部控制案例:2014年,中国电信因为内部控制不严格,导致多名员工利用公司制度漏洞,套取公司资金,涉案金额高达1.4亿元,最终被公安机关查处。

5. 微信支付内部控制案例:2019年,微信支付因为内部控制不严格,导致多名员工利用技术漏洞,套取公司资金,涉案金额高达1.5亿元,最终被警方抓获。

6. 中国石油内部控制案例:2013年,中国石油因为内部控制失灵,导致一名员工贪污受贿,涉案金额高达1.6亿元,最终被检察机关控制。

7. 腾讯内部控制案例:2018年,腾讯因为内部控制不完善,导致员工利用公司制度漏洞,套取公司资金,涉案金额高达900万元,
最终被警方抓获。

[整理版]从两起资金挪用案谈企业的货币资金内部控制-立信锐思系列内控案例分析

[整理版]从两起资金挪用案谈企业的货币资金内部控制-立信锐思系列内控案例分析

从两起资金挪用案谈企业的货币资金内部控制-立信锐思系列内控案例分析一、案例简介案例1: 伪造银行对账单,挪用两亿判死缓曾在国家某科研基金管理机构会计卞某涉嫌贪污挪用公款2亿元一案,是北京市建国以来涉案金额最高的一起职务侵占案件,最终卞某被法院判为死缓。

从媒体报道来看,卞某在案发前的八年期间里,利用掌管该科研基金的专项资金下拨权,采用谎称支票作废、偷盖印鉴、削减拨款金额、伪造银行进账单和信汇凭证、伪造银行对账单等手段贪污、挪用公款人民币两亿余元。

卞某担负着资金收付的出纳职能,同时所有的银行单据和银行对账单也都由他一手经办,使得他得以作案长达八年,却一直没有被察觉。

审计部门曾经对该基金委的财务状况多次审计,但一直没有发现卞中挪用资金的问题。

案发当年的春节刚过,基金委财务局经费管理处刚来的一名大学生提前休假回来,去银行办事时顺手将此前都是由卞某经手的银行对账单取回,而此时卞某还没有对这次的对账单作假,上班伊始便到定点银行拿对账单,以往这一工作由会计卞中负责。

取回对账单后,这名大学生开始将对账单和内部账目进行核对,一笔金额为2090万元的支出引起了这名大学生注意,在其印象里他没有听说此项开支。

这个初入社会的大学生找到卞中刨根问底,慌乱之下卞中道出实情,这桩涉案金额超过2亿元的大案也因此浮出水面。

据办案人员介绍:“作为入账凭证,每一笔资金的流向都体现在银行的对账单上,而在基金委,卞某既管记账又管拨款,身份是会计却又掌握出纳的职能,这样就给他实施贪污挪用提供了职务上的便利。

比如说他挪出去3000万或者1980万,他把真对账单拿下来自己留下以后,在假对账单里,这笔钱他自己做得根本不体现出来。

” “咱们银行对账单,都是从电脑打出来的,既然是电脑做的,卞某也有电脑,他也可以按照那种纸张和程序往下打。

”打印出对账单后还必须要加盖银行印章,卞某长期和银行打交道,与银行工作人员之间非常熟悉,有时候银行直接就把印章给他,让他自己盖,这时候卞某就可以一次盖很多。

企业内部控制案例分析

企业内部控制案例分析

CASE STUDY 案例研究96·现金支票和转账支票都要建立购入登记簿,注明购入的日期、编号,并按顺序号逐笔记入支票使用登记簿。

银行出纳在使用现金支票时应注明日期、金额,由财务负责人审核并加盖印鉴。

提取的现金应当当日如数交给现金出纳并办理签收手续。

银行出纳在签发转账支票时,应审核其用途是否符合规定,并填写收款人、用途、限额。

不得签发空头和远期支票。

银行出纳根据支票领用簿随时督催领用人5日内办理报销手续。

对于作废的支票应加盖作废章,与存根附在一起订入凭证中备查。

四、案例启示上面的案例中所反应出来的内部控制的缺陷仅是我国企业内部控制问题之一,我国企业内部控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特别是美国《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颁布以后,对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的挑战越来越大,为此,我们应该好好思考一下该如何应对这个难题,切实解决实际中存在的问题。

本文认为,以下几个方面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1)形成制衡。

形成制衡是基础,主要是完善制衡制度。

要按照内部控制的要求严格将不相容的职务和岗位分离,形成职务和岗位之间的牵制和制衡,减少发生舞弊行为的可能性,压缩违法犯罪行为的空间。

现在之所以很多单位发生舞弊行为和严重违法犯罪行为,很大程度上是没有将不相容的职务和岗位想分离,没有形成有效的制衡机制。

(2)执行程序。

执行程序是条件,执行程序就是在不相容职务和岗位相分离的基础上,要明确各业务环节的职责权限,并保证各项业务按业务流程循环。

如在货币资金的控制上要严格按照“申请、审批、复核、支付”的程序办理货币资金的支付业务;又如在采购与付款看控制上,要严格按照“请购、审批、收购、验收、付款”的程序办理收购与付款业务。

(3)加强监督。

加强监督是保障。

现在很多单位出事都是因为缺乏有效的监督检查。

一方面是长期的缺乏监督检查,对单位的财务状况要定期和不定期地进行检查;二是监督检查要“真刀真枪”,对监督检查过程中发现的内部控制中的薄弱环节,应当及时采取措施,加以纠正和完善。

上市公司实施内部控制成功案例简介

上市公司实施内部控制成功案例简介

上市公司实施内部控制成功案例简介在当今复杂多变的商业环境中,上市公司面临着诸多挑战和风险。

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对于公司的稳定运营、合规经营以及实现战略目标至关重要。

下面将为您介绍几个上市公司实施内部控制成功的案例,展示他们是如何通过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体系,提升公司治理水平,实现可持续发展的。

案例一:美的集团美的集团作为一家知名的家电制造企业,在内部控制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首先,美的集团建立了完善的风险评估机制。

通过对市场动态、行业竞争、供应链变化等因素的持续监测和分析,能够及时识别潜在的风险,并制定相应的应对策略。

例如,在原材料价格波动较大的时期,美的能够提前进行采购规划和成本控制,降低了成本上升对利润的影响。

其次,在内部流程控制方面,美的实施了标准化和信息化的管理。

从产品研发、生产制造到销售服务,每个环节都有明确的操作流程和规范,并通过信息化系统进行监控和管理,确保了工作的高效和准确性。

同时,对于关键业务流程,如采购和销售,建立了严格的审批和监督机制,防止了舞弊和错误的发生。

再者,美的注重内部审计和监督。

内部审计团队独立运作,定期对公司的财务状况、内部控制执行情况进行审计,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此外,还建立了举报机制,鼓励员工对违规行为进行举报,营造了良好的内部监督氛围。

最后,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美的制定了完善的绩效考核和激励机制,将员工的个人绩效与公司的整体目标相结合,提高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责任心,为内部控制的有效执行提供了人力保障。

通过以上一系列的内部控制措施,美的集团实现了业绩的稳定增长,市场份额不断扩大,品牌影响力持续提升。

案例二:贵州茅台贵州茅台作为中国白酒行业的领军企业,其成功离不开出色的内部控制。

在质量控制方面,贵州茅台建立了极其严格的标准和流程。

从原材料的采购、酿造工艺的控制到成品的检验,每一个环节都严格遵循质量标准,确保了茅台酒的卓越品质。

这种对质量的严格把控,不仅维护了品牌的声誉,也为公司的长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案例四安泰公司货币资金内部控制

案例四安泰公司货币资金内部控制

案例四安泰公司货币资金内部控制安泰公司货币资金内部控制案例一、案例背景安泰公司是一家以生产销售医疗器械为主的企业,在市场上拥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

由于公司业务的扩张,资金流动量也越来越大,因此货币资金的管理和内部控制变得尤为重要。

本案例将以安泰公司的货币资金内部控制为例,探讨其在资金管理方面的问题以及应对措施。

二、问题分析1.资金管理混乱:由于公司资金流动量大,但却没有明确的资金管理制度和流程,导致资金管理混乱、效率低下。

公司未能建立适当的资金预算制度,也未能设立专门的资金操作岗位。

2.现金流动监控不严:公司缺乏对现金流动的有效监控,导致现金流入流出无法及时掌握,易发生现金流失和差错。

3.现金收付核对不准确:公司对现金收付的核对不准确,无法确保现金交易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容易发生账务差错和财务风险。

4.内部审计不完善:公司未能建立健全的内部审计体系,缺乏对资金流动的独立检查和审计,无法及时发现和纠正资金管理方面的问题。

三、应对措施1.建立资金管理制度:公司应明确资金管理的流程和要求,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明确资金的使用范围、权限和责任。

建立合理的资金预算制度,确保资金的有效利用和监控。

2.设立资金管理岗位:公司应设立专门负责资金管理和操作的岗位,明确岗位职责和权限,加强对资金流动的监控和管理。

3.强化现金流动监控:公司应建立现金流动监控系统,实时掌握现金流入流出的情况,确保资金的安全和准确性。

在必要时,可以采用现金流量表或现金日记账等方式进行监控和记录。

4.加强现金收付核对:公司应建立现金收付核对制度,确保现金交易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建立出纳人员和财务人员的职责分工,确保现金的收付和核对工作的独立性。

5.健全内部审计体系:公司应建立健全的内部审计体系,加强对资金流动的独立检查和审计。

定期进行资金管理方面的内部审计,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纠正措施。

四、效果评估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可以明显提高安泰公司货币资金的管理水平和内部控制效果。

内部控制风险---财务风险案例

内部控制风险---财务风险案例

财务风险案例一、销售与收款循环内部控制案例简介:2000年,造假历史悠久的郑百文公司遭到证监会的处罚。

据查,郑百文在上市前就采取虚提返点、少计费用、费用跨期入账等方法需增利润,并据此制作了上市公司的申报材料。

上市后三年一直采取虚提饭点、费用挂账、无依据冲减成本费用等手段虚增利润。

据悉,为激励员工,郑百文公以“实现"销售收入为考核指标,完成指标者封为副总,可以自配轿车。

结果各销售网点为完成指标,不惜购销倒挂,商品大量高进低出,最终关门歇业,留下4亿多元的未收账款。

而任职几年的分公司经理,却开上了属于自己的价值上百万的宝马轿车,住上了价值几百万的豪宅。

案例分析:从以上资料可以看出,郑百文的内部控制严重缺乏,因此也给其带来了严重的后果。

郑百文销售与收款内部控制的缺乏突出表现在以下两点:(1)销售网点负责人为了增加销售额而搞购销倒挂,竟然没有人察觉和制止,说明其在销售定价方面的控制是相当薄弱的。

根据《内部会计控制规范——销售与收款(施行)》的规定,企业应当建立销售定价控制制度,制定价目表、折扣政策、付款政策等并予以执行。

在该案例中,销售网点的负责人明显违背销售定价的规律,但由于缺乏相应的内部监督制约机制,使其可以损坏公司利益而中饱私囊。

(2)根据《内部会计控制规范——销售与收款(试行)》的规定,企业应当加强对赊销业务的管理。

在案例中,由于没有建立涉小的审批和控制制度,许多形式上销售出去的产品实际上其款项的收回存在重大疑问,根本不符合销售收入确认的原则和条件,不应该确认为收入。

此外,对于郑百文留下了4亿多元的未收账款,在其内部控制如此薄弱、盲目扩大销售额的条件下,这笔庞大的未收账款究竟能收回多少实在难以预料,这将导致验证的资产和收入的虚增,最终将企业拖进了严重亏损的境地。

二、采购与付款循环内部控制案例简介:据2010年10月5日的《新闻晨报》报到,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判处利用职务之便贪污公款480万元人民币的元北京市第六市政工程公司水电工程处主人沈某实行,缓期两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企业货币资金内部控制分析——A企业一亿存款丢失案案例分析

企业货币资金内部控制分析——A企业一亿存款丢失案案例分析

企业货币资金内部控制分析———A企业一亿存款丢失案案例分析肖婷婷赵扬摘要:货币资金是企业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货币资金对企业的健康经营和发展十分重要,因此企业货币资金的内部控制管理对货币资金的安全性、流动性和收益性本就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近年来,白酒行业新兴起了一种“存款销酒”的销售模式,该销售模式又对白酒企业的货币资金内部控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本文以A 企业采用该种销售模式导致一亿元银行存款丢失事件为案例,通过分析A 企业货币资金内部控制要素,评价其在货币资金内部控制中存在的缺陷,提出企业加强货币资金内部控制的策略。

关键词:货币资金;内部控制;A企业Fund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assets of an enterprise.Because Monetary Fund is very important tothe healthy 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an enterprise,and because Monetary Fund has high liquidity,therefore,the internal control and management of Enterprise's Monetary Fund is of vital significance to the security of Monetary Fund.At the same time,in recent years,a new liquor industry "deposit sales"sales model,the sales model of liquor enterprise money internal control put forward higher requirements.This paper takes the case of 100million yuan lost of bank deposit caused by the adoption of this sales mode of JiuGuiJiu liquor as an example,through analyzing the internal control factors of JiuGuiJiu liquor's monetary funds,and evaluating the defects of its internal control of monetary funds,the paper puts forward the strate-gy of strengthening the internal control of moneyfund.Funds;Internal control;JiuGuiJiu一、引言近年来,由于国家对腐败行为的严厉打击以及世界经济环境的不景气,白酒行业今不如昔,许多白酒企业正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货币资金内部控制案例

货币资金内部控制案例

案例:小丽作为单位出纳,负责现金、银行存款的收付,并掌握空白支票和企业在银行预留的法人代表印章,和企业在银行预留的法人代表印章,自己从银行取银行对账单并负责与银行对(她有一个男朋友小张)男友买车需要钱,小丽壮着胆子偷拿了一张七千多元的支票为男友买车。

小丽每月提心吊胆,祈求不被领导发现。

取回银行对账单后,小丽对着原对账单把偷拿的款项去掉,并填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

小丽在忐忑不安中度过了一个月,可什么事也没发生。

男友变本加厉,胃口越来越大。

小丽胆子也越来越大,在前后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共八次用同样的手段挪用公款近一百二十万元。

谁知小丽男友不久携款外逃。

小丽如梦方醒,自知罪孽深重,走投无路。

小丽明白自己违反了《会计法》《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会计人员职业规范条例》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最后不得不向公安局投案自首。

案例分析报告:小丽的所处的公司应该属于一般的中小型生产销售型企业。

从这个案例中可以看出小丽所在的单位缺乏健全的货币资金内部控制制度,有以下几个问题:(1)无有效的控制程序无上级审批就可提款。

出纳人员可以擅自签发支票套购物品,不留存根,不记账,将公款及实物据为己有。

企业与银行的对账制度”要求出纳人员应与负责现金的清查盘点人员和负责与银行对账的人员相分离。

案例中小丽自己从银行取银行对账单并负责与银行对账,这是不合理的。

(2)无明确的岗位责任会计、出纳岗位职责划分不清,缺乏监督和牵制机制“相关岗位责任制”与“职务分离制度”是密切相关的,没有做好“相关岗位责任制度”就无法进行“职务分离制度”,因为“相关岗位责任制度”是“职务分离制度”的前提。

(如:小丽既掌管单位空白支票又掌管法人代表章和财务章,这是该单位缺乏对人员的监督和牵制机制。

)(3)缺少稽核制度月末无货币资金的清查盘点制度,导致小丽挪用公款,涂改银行对账单等违法事实没有及时发现、制止。

“企业会计稽核制度”是指会计机构本身对于会计核算工作进行的一种自我检查或审核工作。

案例分析7:货币资金业务内部控制

案例分析7:货币资金业务内部控制

某单位有以下内部控制规定,指出这些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1)单位财务处长负责支票的签署,外出时其职责由副处长代为履行;副处长负责银行预留印鉴卡的保管和财务专用章的管理,外出时其职责由财务处长代为履行;财务人员乙负责空白支票的管理,仅在出差期间交由财务处长管理。

负责签署支票的财务处长的个人名章由其本人亲自掌管,仅在出差期间交由处长代管。

(2)关于货币资金支付的规定:部门或个人用款时,应提前向审批人提交申请,注明款项的用途、金额、支付方式或相关证明;对于金额在10000元以下的用款申请,必须经过财务副处长的审批,金额在10000元以上的用款申请,应经过财务处长的审批;出纳人员根据已经批准的支付申请,按规定办理货币资金支付手续,及时登记现金和银行存款日记账;货币资金支付后,应由专职的复核人员进行复核,复核货币资金的批准范围、权限、程序、手续、金额、支付方式、时间等,发现问题后及时纠正。

(3)公司领导规定当出纳会计因事不在班时,为了不影响工作,出纳业务由主管会计代理。

( 4)公司财务科主管会计李海建与出纳会计秦志简,两人经过两年交往于目前结婚,在结婚典礼上经理举杯祝贺说:“祝你们夫妻在今后的会计和出纳工作中配合得更好,为公司财务工作做出更大的贡献。

”(5)采购员张元富以现金860 元购买办公用品返回后,凭发票直接到财会部门作了报销。

(6)公司商品仓库有4名保管员,4个人经常轮班休息。

为了商品出入库方便,领导决定配四套钥匙,每人一套。

(7)公司经理经常外出联系业务,回来后填制“差旅费报销单”,在“领导批示”栏经理直接签署同意,即予报销。

(8)为了保证库存现金账面余额与实际库存相符,每月末定期进行现金盘点,发现不符,及时查明原因,做出处理。

(9)对于银行预留印鉴的管理:财务专用章由财务主管保管,个人名章应由法定代表人管理,法定代表人不在期间,由财务主管代为保管。

( 1)存在内部控制缺陷:如果财务处长与财务人员乙同时出差,则空白支票、签署支票的个人名章、财务专用章、银行预留印鉴卡将全部落入副处长之手。

内部控制案例--1-15(2010)

内部控制案例--1-15(2010)

案例一资料2005年12月1日,备受关注的原Y集团公司(以下简称Y集团)董事长甲某等人掏空上市公司巨额资金的惊天大案在S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宣判,甲某犯合同诈骗罪等,被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案件涉及主要事项如下:1.2002年12月31日,濒临倒闭的Y集团的净资产为一100 000万元。

为粉饰财务状况,方便从银行取得信贷资金,甲某授意集团公司财务部门将净资产人为地调整为120000 万元,并以支付较高审计费为条件,要求Z会计师事务所为其出具了一份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2003年4月,Y集团以审计过的年报向银行骗取了贷款40 000万元;5月,Y集团以该项银行贷款收购了X上市公司(以下简称X公司)5 000万股,拥有X公司30%有表决权的股份,成为X公司第一大股东,甲某任X公司的董事长。

2.2003年6月,甲某主导改组X公司董事会,对X公司的相关事项作了如下处理:①修改公司章程,将董事会对外投资额的决策权由过去不超过净资产的8%提高到 30% ,并删除了原章程中"独立董事应当对占公司最近经审计后总资产30%以上的资产置换、收购或出售方案和占公司最近经审计后净资产10%以上的风险投资、担保及财务损失方案发表独立意见"的规定。

②任命新的财务部经理,责成财务部对公司现有的内部控制体系进行评估并提出改进意见,授权财务部承担公司内部控制完善和实施的全部工作。

3.2003年8月,在甲某授意和X公司财务部配合下,Y集团以持有的X公司的股份作质押,向银行贷款30∞0万元;该项贷款随即被甲某通过秘密渠道全部转移,据为己有o X 公司财务部经理未对上述事项表示不同意见。

4.2003年10月,X公司投资控股A公司,直接委派财务总监,并规定在预算范围内的成本费用开支和资金筹措等事项由该财务总监负责;该财务总监每半年向X公司财务部汇报一次。

A公司自控股X公司至2004年年底,超过预算规定对外拆借资金高达50000万元。

内部控制财务制度典型案例

内部控制财务制度典型案例

内部控制财务制度典型案例一、案例概述公司A是一家生产销售电子产品的公司,由于其产品市场竞争激烈,为了保证公司的财务管理得当,公司A实施了一套完善的内部控制财务制度。

然而,在实际运营过程中,由于管理不严谨和制度执行不到位,导致公司A发生了一系列财务风险事件。

本案例将详细介绍公司A的内部控制财务制度不严谨的情况,并提出改善建议,以期帮助公司A避免类似风险事件再次发生。

二、内部控制财务制度现状分析1.财务管理不规范公司A的财务管理团队中存在人才素质不高、经验不足的情况。

负责财务管理的人员对公司财务情况缺乏全面了解,不清楚公司的资产负债状况和财务成本结构。

因此,公司A在财务核算方面存在较大的误差和不准确性。

2.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公司A的内部控制制度缺乏相应的制度和流程,未能有效规范公司财务管理行为。

由于制度不完善,公司A的管理人员容易出现擅自挪用公司资金、虚报公司财务数据的情况,导致公司财务风险不断累积。

3.审计制度不到位公司A的审计制度存在一定的漏洞。

由于缺乏有效审计程序和手续,导致公司财务数据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审计和监督,容易产生错账漏账等问题。

4.风险控制不力公司A在风险控制方面做得不够充分。

管理层对公司的风险认识不足,严重影响了公司的经营效益。

一旦发生财务风险事件,公司A缺乏有效的风险控制和应对措施,使得公司面临着极大的经营压力。

五、改进建议1. 加强内部人员培训针对公司当前财务管理团队人才素质不高的问题,公司A应加强内部人员的培训和教育。

通过组织专业培训课程和知识分享会议,提升员工的财务管理能力和实践经验,使其更好地理解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管理制度,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和减少财务风险。

2. 完善内部控制制度针对公司现有的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的问题,公司A应加强内部管理制度的建设和完善。

制定具体的财务管理制度和流程,规范公司的财务管理行为;设立财务管理审批程序和流程,加强对公司资金和财务数据的管控;建立有效的财务风险评估机制,定期对公司财务风险进行监测和评估,及时调整风险控制策略。

资金活动内控案例_(以巨人集团为例)

资金活动内控案例_(以巨人集团为例)
资金活动的内部控制应用分析
小组成员名单:
资金活动是指企业筹资、投资和资金营运等活动的 总称。资金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被视为 企业生产经营的血液,一直受到企业的高度重视。 巨人集团最终因为资金链断裂而破产,与这三类活 动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管理不善有关,要么是主业经 营不佳,要么投资巨额亏损,再要么是融资来源切 断或者无法抵偿巨额债务,下面就巨人集团的资金 活动内控加以分析。
◆1995年7月,史玉柱宣布“创业整顿”。 ◆1996年,巨人大厦资金告急,史玉柱被迫抽调保健品公司的流动 资金来填补到巨人大厦的建设中。保健品方面因为巨人大厦“抽血” 过量,加上管理不善,迅速盛极而衰。 ◆1997年初,巨人大厦未按期完工,不久巨人大厦停工,巨人名存 实亡。
一、巨人集团发展历程 二、巨人衰败原因分析 三、巨人给我们的启示 四、结束语
一、巨人集团发展历程 二、巨人衰败原因分析 三、巨人给我们的启示 四、结束语
序言-序言--史玉柱其人 --史玉柱其人
1962年出生的史玉柱1984年毕业于浙江大学数学系,1989年从深 圳大学取得软科学硕士。1991年巨人公司成立,在其主要产品中文 电脑软件M-6401经历五代更新后,38层的巨人大厦也计划窜至70 层。“巨人”成为中国第二大民营高科技企业。1994年推出“脑黄 金”,一炮打响。1996年巨人由于管理不善,资金告急,巨人大厦 终在1997年停工,“巨人”名存实亡。
内控指引: 企业应当定期组织召开资金调度会或资金安全检查,对 资金预算执行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采取措施妥善 处理,避免资金冗余或资金链断裂。 分析: 1996年下半年,巨人大厦建设资金紧缺,市场上产品销售下 降的颓势和企业内部机制不畅造成的漏洞的压力更大,这可是硬碰硬 的压力,巨人集团作出了错误的抉择,抽调生物工程的流动资金去支 撑大厦的建设。 事实证明,这个资金调度的决定,不但没有起对建好巨人大厦起到较 大的作用,反而造成了生物工程公司资金短缺,维持生物工程正常运 作的基本费用和广告费投入不到位,结果生物工程一度停产,其他业 务迅速萎缩,巨人集团资金链夏然中断。

杰克公司货币资金内部控制案例

杰克公司货币资金内部控制案例

杰克公司货币资金内部控制案例杰克公司的前身是一家国有企业,始建于1978年。

1998年转制为杰克公司,经过数十年的发展积累了相当丰富的工艺技术和一定的管理经验,有许多公司管理制度。

公司经过多年的不间断改造、完善,提高了产品的生产能力和产品市场竞争能力,并引进了先进的生产设备。

公司具有较强的新产品开发能力,主要生产5大系列28个品种120多种规格的低压和高压、低速和高速、异步和同步电动机。

公司具有完整的质量保证体系,2002年通过ISO9000系列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公司年创产值2 800万元,实现利润360万元。

企业现有员工600多人,30%以上具有初、中级技术资格,配备管理人员118人,专职检验人员86人,建立了技术含量较高的员工队伍。

随着公司的发展壮大,在经营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已经影响到公司的发展。

该公司出纳员李敏,给人印象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待人热情、工作中积极肯干,不论分内分外的事,她都主动去做,受到领导的器重、同事的信任。

而事实上,李敏在其工作的一年半期间,先后利用22张现金支票编造各种理由提取现金98.96万元,均未记入现金日记账,构成贪污罪。

其具体手段如下:1)隐匿3笔结汇收入和7笔会计开好的收汇转账单(记账联),共计10笔销售收入98.96万元,将其提现的金额与其隐匿的收入相抵,使32笔收支业务均未在银行存款日记账和银行余额调节表中反映;2)由于公司财务印鉴和行政印鉴合并,统一由行政人员保管,李敏利用行政人员疏于监督开具现金支票;3)伪造银行对账单,将提现的整数金额改成带尾数的金额,并将提现的银行代码“11”改成托收的代码“88”。

杰克公司在清理逾期未收汇时曾经发现有3笔结汇收入未在银行日记账和余额调节表中反映,但当时由于人手较少未能对此进行专项清查。

李敏之所以能在一年半的时间内作案22次,贪污巨款98.96万元,主要原因在于公司缺乏一套相互牵制的、有效的约束机制和监督机制,从而使李敏截留收入贪污得心应手,猖狂作案。

妙可蓝多内部控制案例分析

妙可蓝多内部控制案例分析

妙可蓝多内部控制案例分析1、占用资金替关联方还债上海证监局下发的警示函,曝光了妙可蓝多控股股东对资金占用的情况,也提示该公司持续三季度虚增货币资金。

经上海证监局调查发现,妙可蓝多全资子公司吉林省广泽乳品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广泽科技),于2019年3月向九台区四家养殖合作社累计划款8950万元,以帮助四家合作社偿还金融机构借款。

柴琇和其配偶共同控制的企业——广泽控股为上述借款提供了连带责任保证,广泽科技的上述划款实质是代替关联方履行担保责任;2019年5月,广泽科技又向柴琇配偶实际控制的企业——吉林省瑞创划款1、5亿元。

两次划款合计2、395亿元,占妙可蓝多2018年未经审计的归属于上市公司所有者权益的19、66%。

根据警示函,妙可蓝多上述行为,不但违反了上市公司与关联方资金往来及对外担保的相关规定,同时因为未及时将控股股东及其关联方资金占用及关联交易情况予以披露,亦未在上述占用期间内的定期报告中就该事项进行披露,也违反了信披管理办法。

2、虚增利润上海证监局警示函中指出,由于妙可蓝多未对上述两笔资金占用进行会计处理,导致该公司虚增2019年一季报货币资金8950万元,虚增2019年半年报及三季报货币资金2、395亿元。

因此妙可蓝多已披露的2019年一季报、半年报及三季报的资产负债表存在虚假记载,未能真实反映该公司财务状况。

3、不当市值管理2018年9月15日该公司对外宣布,拟以支付现金方式受让渤海华美八期(上海)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吉林省耀禾经贸有限公司合计持有的长春市联鑫投资咨询有限公司100、00%股权,标的公司下属实际经营主体为澳大利亚乳制品公司Brownes Foods Operations Pty Limited,交易却在2019年10月被叫停。

柴琇还声称,自2018年7月18日起的未来6个月内,拟通过包括但不限于集中竞价交易和大宗交易等方式增持公司股份,累计增持数量不少于410万股、不超过1232万股。

内部控制的案例

内部控制的案例

内部控制的案例
内部控制的案例很多,以下列举几个典型的案例。

1. 美国安然公司的内部控制失灵事件:安然公司是一个能源和化工公司,2001年10月,安然公司的财务丑闻曝光,导致公司破产。

安然公司是由于内部控制失灵,造成了财务报表错误,使得公司股票价格大幅下跌。

这个事件成为了当时美国历史上最大的企业破产案件之一,也成为了国际金融史上的一个重要案例,对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性起到了警示作用。

2. 中国银行内部控制失灵事件:2011年,中国银行发生了一起内部控制失灵事件,导致银行损失超过10亿元。

这是由于银行内部控制不严,职员利用职务便利,将银行的贷款资金非法转移。

这个事件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对于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性提出了更为迫切的要求。

3. 萨塞克斯银行的内部控制标准:萨塞克斯银行是英国最大的银行之一,该银行的内部控制标准非常严格,其中包括了对员工行为的监控、对风险的评估和管理、对财务信息的保护等方面。

这些内部控制标准使得萨塞克斯银行能够在竞争激烈的金融市场中保持了稳健的财务和经营状况。

这些案例表明,企业内部控制对于企业的经营和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企业应该重视内部控制建设,加强内部控制的监督和管理,以保障企业的健康发展。

- 1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货币资金内部会计控制案例分析一、案例叙述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完善严密与否、执行情况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兴衰成败、生死存亡。

一个企业如果有完善、严密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并严格加以执行,必然会使企业内部组织设置合理、分工明确、职责清楚、奖惩分明、权限适度、紧密配合、管理科学、秩序井然、堵塞漏洞、减少损失、提高效益、促进发展。

反之,一个企业如果没有良好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或者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仅仅是停留在纸面上、口头上,那么必然会造成组织混乱、职责不清、滥用职权、缺乏制衡、跑冒滴漏、损失严重、效益低下、丧失竞争力。

2001年某月的一天上午,原江苏省某厅财务处会计陆某突然在家割腕自杀,因后悔不想死,遂向警方投案自首。

经警方调查,陆某在90后代初期因业务关系去了南方,在那里染上了赌瘾,他赌球、玩纸牌、打麻将,样样都来,可他瘾大水平低,输钱像流水,少则几千,多则上万。

当陆某输钱后,就将罪恶之手伸向公款。

1999年陆某从某厅会计处借调到某部驻南京特派员办事处办公室做会计。

当时办公室有两人,一名主任,陆某负责现金出纳并兼做会计,财务印章在主任处保管,每次陆某去银行取钱前都必须到主任处盖章。

这种制度刚开始尚能坚持,久而久之,因主任感到麻烦,并出自对陆某的信任,陆某在主任的同意下,每次去银行取钱时,直接到柜中取印章来盖,以至于他趁管理上的漏洞偷偷盖了许多现金支票,每当输了钱就用盖了章的现金支票去银行取钱继续赌。

经检察机关查明,陆某自1999年以来借管理支票之便,私盖财务印章,从银行提取现金,挪用公款达百万元。

陆某当时之所以自杀,是因为自杀当天是单位发工资日,而单位银行账上余款因陆某大量挪用公款赌博已不足以支付职工工资,陆某因躲不过去而自杀。

2001年初,陆某因挪用公款罪被判6年有期徒刑。

二、案例分析本案是一起典型的内部会计控制度不健全而导致舞弊行为发生的案例。

本案从内部会计控制的角度看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首先是没有将不相容的岗位分离。

根据《内部会计控制规范—货币资金》第六条规定,单位应当建立货币资金业务的岗位责任制,明确相关部门和岗位的职责权限,确保办理货币资金业务的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制约和监督。

出纳人员不得兼任稽核、会计档案保管和收入、支出、费用、债权债务账目的登记工作,单位不得由一人办理货币资金业务的全过程。

在会计工作中的会计与出纳属不相容职务,如果会计与出纳由一人担任,就很容易发生挪用或贪污行为。

陆某的案子中,由于他一人包办会计和出纳工作,没有形成会计与出纳的相互制衡所以导致了陆某长期挪用公款而未被发现。

其次是会计人员缺乏良好的职业道德。

根据《内部会计控制规范—货币资金》规定,办理货币资金业务的人员应当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忠于职守、守法奉公、遵纪守法、客观公正,不断提高会计业务素质和职业素质以及职业道德水平。

而在本案中,陆某赌球、玩纸牌、打麻将,赌性成瘾,缺乏会计人员应具备的素质和职业道德。

以至为后来挪用公款留下隐患。

第三是印章的保管存在问题。

按照《内部会计控制规范—货币资金》第二十二条的要求,单位应当加强银行预留印鉴的管理。

财务专用章应由专人保管,个人名章必须由本人或其授权人员保管,严禁一人保管支付款项所需的全部印章。

按规定需要有关负责人签字或盖章的经济业务,必须严格履行签字或盖章手续。

在本案中,尽管财务印章由主任保管,但由于该主任未加以控制,而是任由陆某随意盖印,导致了现金管理失控。

第四是没有定期的监督检查。

按照《内部会计控制规范—货币资金》第二十三条的要求,单位应当建立对货币资金业务的监督检查制度,定期和不定期地进行检查。

在本案中,据陆某交待,自他接任会计以来,单位的领导从未有人看过他的账簿,询问过有关费用及现金的情况,更没有对陆某的会计工作定期的进行监督检查。

三、建议1、必须按照《内部会计控制规范—货币资金》第六条规定要求,不相容的会计岗位应当分离。

出纳人员不得兼任稽核、会计档案保管和收入、支出费用、债权债务帐目的登记工作,单位不得由一人办理货币资金业务的全过程。

2、加强对印章的保管。

按照《内部会计务专用章应由专人保管,个人名章必须由本人或其授权人员保管,严禁一人保管支付款项所需的全部印章。

按规定需要有关负责人签字或盖章的经济业务,必须履行签字或盖章手续。

3、实行定期监督检查。

按照《内部会计控制规范—货币资金》第二十三条的要求,单位应当建立对货币资金业务的监督检查制度,定期和不定期进行检查,有条件的还应实行定期轮岗制度。

一、案例及分析案例一:上海某研究所近年来采用了银行提供的新型服务“代理转账”方式发放工资,由银行直接将工资款项划入职工的个人账户。

其工资核算员黄某利用工资发放中款项支付无需收款人签字的漏洞,利用职务之便,篡改工资数据,采用虚设人员、多计工资的办法,将企业资产占为己有。

在2002年后的2年时间里,黄某先后30余次利用该方法将225万余元的公款划入自己的腰包。

案例二:1995年至2003年的8年期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会计卞中利用基金委掌管的科学研究专项奖金拨款权,采用谎称支票作废、偷盖印鉴、削减拨款金额、伪造银行进账单和退汇重拨、编造银行对账单等手段贪污、挪用公款人民币2亿余元,给国家造成了重大损失。

案例三:2005年1月15日,某上市公司存在中国银行某分行2.9337亿元巨额存款失窃。

调查人员在清查账户时发现,该分行行长高某从2000年初便开始利用公司多头开户对该企业存款动手脚,一方面当企业资金存入银行时,高某就利用职务之便,采用“背书转让”等形式将企业资金转移到其他账户上,另一方面高某通过给该公司开具假存单、假对账单等方式掩盖其犯罪事实。

上述几个案例至少应当引起我们对以下情况的思考。

(一)新型的便利服务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很多银行为了维持客户和拓展业务资源往往会向客户提供一些新型便利服务。

“代理跑单”、“代理转账发放工资”就是其中比较典型的项目。

“代理跑单”是指由银行派员协助单位办理日常转账收付款业务,如提取和解缴现金、传送银行结算凭证等。

“代理转账发放工资”是指公司每月按特定格式将存有工资数据的电脑盘片及职工账号交给银行,由银行代为将工资款项从公司账户中转入职工个人账户的一种服务,该服务是目前较为常见的一种工资发放方式。

这些新型代理业务虽然方便了客户,提高了企业的工作效率,但却存在很多隐患。

比如“代理转账发放工资”,由于是采用转账支付的方式,因此无需职工本人确认签字即可完成。

这一环节的缺失给犯罪分子虚设人员提供了客观上的便利。

(二)单据的流转程序单据流转程序是指企业在经济活动过程中所取得银行结算凭证的过程,该过程通常会涉及到企业、银行、结算单位、跑单人员等诸多相关主体。

一般企业会安排专门的出纳人员,负责在单位和银行间传递凭证。

但单据在从企业内部到外部的转移过程中涉及的环节和牵扯的人员都比较多,难以对其流转过程形成有效的控制,容易存在操作上的漏洞,因此,往往会被犯罪分子所利用。

例如,一种在企业中很普遍的情况是,许多单位出于方便考虑,安排出纳人员去银行时兼取银行对账单等单证。

实际上,如此安排违反了不相容职责分离的基本控制原则。

又如在上述案例二中,如果出纳人员在收到退汇款项时不据实交回单位,并且如果该单位的印鉴保管不严,这时极易出现由出纳通过伪造银行对账单而进行资金舞弊的情况。

另外,银行代理业务出现以后,传递工作很多时候已经由单位出纳人员转为银行业务人员操作,客观上造成凭证的传递周期变长,为伪造凭证等作弊行为提供了一定的条件。

(三)资金及印鉴的接触货币资金接触的限制范围包括现金、印鉴、结算凭证、发票或收据等。

资金和印鉴的接触通常发生在企业进行内、外部结算时。

在印鉴和结算单据的使用中,企业应当安排专人负责,在经过适当程序和恰当授权后,相关人员才能使用印鉴和结算单据。

很多单位出于方便工作考虑,将结算凭证和相关印鉴同时置于工作人员触手可及之处。

这样的管理方式固然提高了工作效率,但却给舞弊行为的发生留下了极大的隐患。

在印鉴的管理上,忽视防范和控制的情况同样非常严重。

通常,企业在签发银行结算凭证时需要加盖两枚或两枚以上预留银行印鉴,以达到相互牵制目的。

但有些单位为图便利,片面追求效率,往往把不同印鉴置交给同一个工作人员保管,甚至仅置于财务部办公桌上,方便大家取用。

这种管理印鉴的方法,同样使得企业的内部控制被削弱或是消减,为舞弊行为大开方便之门。

(四)不规范的外部环境在我国,银行体系除了承担有资金结算功能以外,还负有重要的资金监管职能。

然而,现实情况是,目前有些银行本身就存在很多不规范的市场操作行为。

为了争资金、拉客户,有的银行默许甚至纵容企业进行一些违规操作,如开立不符合银行账户管理规定的账户。

这种现象的存在给企业或个人利用多头开户截流公款创造了条件。

例如,会计人员可以以本单位更换户头或开户行为由,要求付款单位将欠款或销货收入汇入其私设的账户中。

一、案例简介案例1: 伪造银行对账单,挪用两亿判死缓曾在国家某科研基金管理机构会计卞某涉嫌贪污挪用公款2亿元一案,是北京市建国以来涉案金额最高的一起职务侵占案件,最终卞某被法院判为死缓。

从媒体报道来看,卞某在案发前的八年期间里,利用掌管该科研基金的专项资金下拨权,采用谎称支票作废、偷盖印鉴、削减拨款金额、伪造银行进账单和信汇凭证、伪造银行对账单等手段贪污、挪用公款人民币两亿余元。

卞某担负着资金收付的出纳职能,同时所有的银行单据和银行对账单也都由他一手经办,使得他得以作案长达八年,却一直没有被察觉。

审计部门曾经对该基金委的财务状况多次审计,但一直没有发现卞中挪用资金的问题。

案发当年的春节刚过,基金委财务局经费管理处刚来的一名大学生提前休假回来,去银行办事时顺手将此前都是由卞某经手的银行对账单取回,而此时卞某还没有对这次的对账单作假,上班伊始便到定点银行拿对账单,以往这一工作由会计卞中负责。

取回对账单后,这名大学生开始将对账单和内部账目进行核对,一笔金额为2090万元的支出引起了这名大学生注意,在其印象里他没有听说此项开支。

这个初入社会的大学生找到卞中刨根问底,慌乱之下卞中道出实情,这桩涉案金额超过2亿元的大案也因此浮出水面。

据办案人员介绍:“作为入账凭证,每一笔资金的流向都体现在银行的对账单上,而在基金委,卞某既管记账又管拨款,身份是会计却又掌握出纳的职能,这样就给他实施贪污挪用提供了职务上的便利。

比如说他挪出去3000万或者1980万,他把真对账单拿下来自己留下以后,在假对账单里,这笔钱他自己做得根本不体现出来。

” “咱们银行对账单,都是从电脑打出来的,既然是电脑做的,卞某也有电脑,他也可以按照那种纸张和程序往下打。

”打印出对账单后还必须要加盖银行印章,卞某长期和银行打交道,与银行工作人员之间非常熟悉,有时候银行直接就把印章给他,让他自己盖,这时候卞某就可以一次盖很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