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连除计算解决的实际问题》

合集下载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用连除计算解决的实际问题(教案设计)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用连除计算解决的实际问题(教案设计)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用连除计算解决的实际问题(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连除计算的方法;2.能够根据题目要求,使用连除计算解决实际问题;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考能力和分析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程主要教授用连除计算解决的实际问题,具体内容包括: 1. 回顾乘法分配律、乘法结合律、乘法交换律的知识点; 2. 理解除法的概念,掌握除法的计算方法; 3. 学习如何使用连除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过程3.1 导入新课老师可通过两种方法导入新课:一是通过视频播放教授连除计算的方法;二是通过小组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使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2 提供例题在引导学生理解连除计算方法之后,老师应该提供一到两个例题,让学生根据题目要求,使用连除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例如:某商场在全场打9.5折促销,任意一件商品都打9.5折,请计算一下打折后一件售价为57元钱的商品原价是多少?计算过程:原价 ÷ 10 × 9.5 = 57可得:原价 = 60教师应该通过这个例子,让学生掌握使用连除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3.3 锻炼实践能力在学生掌握这种方法之后,老师可通过一些有趣又能够锻炼实践能力的题目来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记忆。

例如:一个乒乓球从离地面5米的地方落下,每反弹一次,高度减少原来的一半,问第6次反弹落地时,它反弹了多少次?处理过程:已知高度为h,第n次反弹的高度为h/n。

已知第6次反弹时,高度为0,因此h/6=1,解得h=6。

版本更新:此处之前的答案在计算过程上有误,现在已更正,感谢用户的反馈。

反弹次数为通过列式子计算得出,即第n次反弹时高度为h/n<=0.5,解得n=5。

这个题目虽然比较有趣,但通过使用连除计算的方法,可以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了解到数学知识的应用,从而提高实践能力。

四、教学总结学生在本节课程中应该掌握使用连除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同时,老师也应该给学生一些实际问题让他们运用这种方法解决问题。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 2.4 用连除计算解决问题 试题(讲解+巩固精练)(含答案)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 2.4 用连除计算解决问题 试题(讲解+巩固精练)(含答案)
2.360÷9÷5=360÷[( )×( )]
135÷27=135÷( )÷( )
3.一个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可能是( )位数,也可能是( )位数。
二、解决问题
1.三年级学生一共植树144棵,他们分成3个小组,每组12人,平均每人植树多少棵?
2.实验小学有6个年级,每个年级8个班。学校准备把768盆花分给各班养护,平均每班能分到多少盆?
2、9, 5, 3, 9
3、三,两
二、1、144÷3÷12=4(棵)
2、768÷6÷8=16(盆)
3、①13×3×8=312(元)②312÷(3×13)=8(元)
4、120÷(3×2)=20(天)
120÷(3×5)=8(天)
二、15, 15, 75, 75, 47, 47
三、1. 600÷2=300(只), 600÷3=200(只),600÷2÷3=100(只)
2.240÷4÷5=12(盒)
3.740÷4÷3=60(只)
4.960÷4÷2=120(个)
拓展延伸
一、1、216÷6=36(元)36÷12=3(元)
12×6=72(支)216÷72=3(元)
1子1天吃害虫多少只?一只燕子1天吃害虫多少只?
2.小敏今天共采摘了240枝月季花,每4枝扎成一束,每5束装一盒。这些月季花可以装多少盒?
3.小林,小红,小张三人4天共折了720只千纸鹤,他们平均每人每天折多少只纸鹤?
4.小红和小云4天共写了960个毛笔字,平均每人每天写多少个毛笔字?
=112÷4 =224÷8
=28(本) =28(本)
基础练习
一、直接写出得数
600÷3÷2= 600÷6=
360÷3÷3= 360÷9=
200÷2÷4= 200÷8=

《用连除解决的实际问题》教后反思

《用连除解决的实际问题》教后反思

《用连除解决的实际问题》教后反思《用连除解决的实际问题》教后反思在本课的教学中,我主要是分两个部分进行的,首先结合具体的情境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连除、乘除混合运算的计算顺序及书写格式和要求。

在这部分教学中我也发现学生在理解上比较容易,主要的问题还是在具体的计算中,特别是书写的格式。

在后面的练习中还需要进一步的强调和训练。

第二部分主要是结合实际问题,帮助学生初步的了解用连除解决的实际问题的基本结构和数量关系。

在教学中我着重是引导学生对此类问题进行观察和比较,找到相同之处,引导学生归纳出此类问题的基本结构。

接着重点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解决的方法,关键是让学生说清先求什么。

从课堂学生的表现看学生理解和掌握的还是比较好的,大部分学生可以主动用两种不同的方法来解决,解答的思路也比较清晰。

小升初数学模拟试卷一、选择题1.在一个边长是8厘米的正方形内画一个最大的圆,圆面积占正方形面积的()A. B. C. D.2.把一个棱长3分米的正方体,切成两个相等的长方体,增加的两个面的总面积是()平方分米。

A.18 B.9 C.36 D.以上答案都不对3.一个四位数abcd,a是1-9中的质数,b是1-9中的合数,c是1-9中的偶数,d是1-9中的奇数,则以下说法错误的有()个①一共可组成320个四位数②其中最大的数是7989③其中最小的数读作“一千四百二十一”④最大的数与最小的数的差是5568⑤这些四位数是5的倍数的可能性为0⑥若b=c,则一定有b=c=4⑦在其中最小的那个四位数中,一定有a=1A.5 B.4 C.3 D.24.等边三角形是()A.锐角三角形B.直角三角形C.钝角三角形5.两个真分数的积与它们的商相比,()大。

A.积大B.商大C.一样大D.无法确定6.下面的图形中,对称轴最多的是()。

A.B.C.D.7.已知a、b、c均不等于0,结果与a÷相等的是()A.a÷c×b B.a÷c÷b C.a÷b×c D.不确定8.要比较淘气和奇思两人小学6年身高变化趋势,使用( )比较合适。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用连除法计算解决实际问题》教学设计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用连除法计算解决实际问题》教学设计
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有哪些收获?
板书设计
用连除法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方法一
先算出每个书架平均放多少本? 再算出平均每层放书多少本?
224÷2=112(本) 112÷4=28(本)
方法二
先算出两个书架一共有多少层? 再算出平均每层放书多少本?
4×2=8(本) 224÷8=28(本)
设计思路
. 使学生经历三位数除以两位数试商的过程,初步掌握连除法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通过课后的练习巩固,进一步提高学生对解决问题的认识,并理解连除计算解决实际问题方法的多样性。从而激发了学生提高学习的兴趣,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师备课教案表
课程名称
用连除法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课时
1
授课教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三位数除以两位数试商的过程,初步掌握连除法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理解连除计算解决实际问题方法的多样性。
3.激发学生提高学习兴趣,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材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除法的一些基本的算法和算理的基础上,对生活中出现的实际问题进解决,通过对这些问题的解决,帮助学生提高对除法算法和算理的认识,并能举一反三,解决生活中出现的更多类似问题,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112÷4=28(本)
5.你能列综合算式解答吗?
224÷2÷4 224÷(4×2)
6.想一想这题可以怎么验算?
用“把得数代人原题”的方法检验一下,看看解答是否正确。
7.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你有什么体会?
三、巩固练习
(一)完成“练一练” 交流订正
(二)完成练习三6、7、9、10题
(三)交流答案并验算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2.4《用连除解决实际问题》说课稿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2.4《用连除解决实际问题》说课稿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2.4《用连除解决实际问题》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2.4《用连除解决实际问题》这一节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除法的基本运算和应用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让学生能够理解连除的含义,掌握连除的运算方法,并能够运用连除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材中通过例题和练习题的安排,让学生逐步理解连除的概念,并能够灵活运用。

例题中的实际问题涉及到生活中的分物和分配,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于除法的概念和运算方法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是,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往往还停留在简单的单一运算层面,对于连除的运算方法和策略还不够熟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模型,运用连除的方法进行解答。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连除的含义,掌握连除的运算方法,并能够运用连除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方式,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对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连除的含义,掌握连除的运算方法。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模型,运用连除的方法进行解答。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提出数学问题,并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方式,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教学辅助工具,展示实际问题的情境,引导学生直观地理解连除的概念和运算方法。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发学生对连除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探究:学生独立思考,尝试解决实际问题,体会连除的含义和运算方法。

3.合作交流: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的方法和思路,互相学习和借鉴。

用连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用连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121.6÷8÷9.5=1.6(千克) 答:平均每只金丝猴每天吃苹果1.6千克。
状元成才路
4. 一个运输队3辆汽车5天共节约用油40.5kg。 (1)照这样计算,平均每辆汽车每天节约用 油多少千克? 40.5÷5÷3=2.7(千克)
答:平均每辆汽车每天节约用油2.7千克。
状元成才路
4. 一个运输队3辆汽车5天共节约用油40.5kg。 (2)这个运输队计划30天节约用油2025kg, 这个运输队共有汽车多少辆? 2025÷30÷2.7=25(辆)
答:平均每辆汽车每天运货与3.5天有关,也就是总量与两个变量有关
系,并随着两个变量的变化而变化。
(教材第52页例4)
课堂练习
1. 计算。 47.2÷4÷5.9= 2
58.8÷2.8÷7= 3
48÷0.24÷2= 100 53÷0.25÷4= 53
(教材第54页练习十二第11题)
用连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新知探究
4
3辆汽车3.5天运货 94.5吨。
平均每辆汽车每天运货多少吨?
(教材第52页例4)
方法一: 可以先求出3辆汽车平均每天运货多少吨, 再求平均每辆车每天运货多少吨。
(1)先求3辆汽车每天运货多少吨。 94.5 ÷ 3.5 = 27(吨)
(2)再求每辆汽车每天运货多少吨。 27 ÷ 3 = 9(吨)
(教材第52页例4)
列成综合算式: 94.5 ÷ 3.5 ÷3
先计算3辆汽车每 天运货多少吨
= 27÷3 = 9(吨)
再计算每辆汽车 每天运货多少吨
答:平均每辆汽车每天运货9吨。 运算时,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依次计算。
(教材第52页例4)
方法二: 可以先求出平均每辆汽车3.5天运货多少 吨,再求平均每辆车每天运货多少吨。

《用连除计算解决的实际问题》教学教案

《用连除计算解决的实际问题》教学教案

《用连除计算解决的实际问题》教学教案第一章:导入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连除的概念和意义。

培养学生运用连除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2 教学内容连除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连除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1.3 教学步骤1.3.1 引入连除的概念通过举例解释连除的含义,如将12平均分成3组,每组有多少个。

1.3.2 演示连除的计算方法使用具体数字进行演示,如12÷3=4,表示将12分成3组,每组有4个。

1.3.3 练习连除计算给学生发放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连除的计算。

1.4 教学评价通过练习题的完成情况来评估学生对连除计算的掌握程度。

第二章:连除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2.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连除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培养学生运用连除解决问题的能力。

2.2 教学内容实际问题中连除的运用方法。

2.3 教学步骤2.3.1 引入实际问题举例一个实际问题,如一个农场有12头牛,要分成3个圈,每个圈有多少头牛。

2.3.2 演示连除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引导学生用连除的方法解决这个问题,即12÷3=4,每个圈有4头牛。

2.3.3 练习实际问题的解决给学生发放练习题,让学生运用连除解决实际问题。

2.4 教学评价通过练习题的完成情况来评估学生对连除在实际问题中应用的掌握程度。

第三章:连除计算的综合应用3.1 教学目标让学生综合运用连除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培养学生运用连除解决问题的能力。

3.2 教学内容连除计算在综合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3.3 教学步骤3.3.1 引入综合问题举例一个综合问题,如一个班级有12名学生,他们要分成3组进行活动,每组有多少人,每组有多少组。

3.3.2 演示连除在综合问题中的应用引导学生用连除的方法解决这个问题,即12÷3=4,每组有4人,共有3组。

3.3.3 练习综合问题的解决给学生发放练习题,让学生综合运用连除解决实际问题。

3.4 教学评价通过练习题的完成情况来评估学生对连除在综合实际问题中应用的掌握程度。

《用连除计算解决的实际问题》教学教案

《用连除计算解决的实际问题》教学教案

《用连除计算解决的实际问题》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 学生能理解连除的概念,并运用连除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2. 学生能够运用连除计算平均分的问题。

过程与方法目标:1. 学生通过实际问题的引导,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2.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和讨论,提高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 学生能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对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学生能理解连除的概念,并运用连除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2. 学生能够运用连除计算平均分的问题。

难点:1. 学生对于连除的理解和运用。

2. 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时,如何将问题转化为连除的形式。

三、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 教学课件和教案。

2. 实际问题素材。

3. 计算器。

学生准备:1. 笔记本和笔。

2. 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四、教学过程:环节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引入实际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导入本节课的主题。

环节二:新课讲解(15分钟)1. 教师通过PPT展示连除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 教师通过例题讲解和练习,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连除的计算方法。

环节三:小组合作(10分钟)1. 教师给出实际问题,学生分组合作,运用连除计算解决问题。

2. 学生通过讨论和交流,分享解题过程和结果。

2. 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和反馈。

五、课后作业:教师布置相关的实际问题,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教学情况进行反思,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通过引入实际问题,引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利用PPT和教学课件,生动形象地展示连除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3. 采用小组合作和讨论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4. 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机会,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用连除计算解决的实际问题》教学教案

《用连除计算解决的实际问题》教学教案

《用连除计算解决的实际问题》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连除的概念,并运用连除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和实践,培养学生运用连除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耐心和细心。

二、教学内容:1. 连除的概念和运算规则。

2. 运用连除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连除的概念和运算规则。

难点:运用连除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准备:1. 教学PPT或黑板。

2. 练习题和实际问题案例。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际问题,引发学生对连除的兴趣,如“小明有12个苹果,他想把它们平均分给3个朋友,每个人能分到几个苹果?”让学生尝试解答。

2. 讲解连除的概念和运算规则:解释连除的含义,如“12÷3=4”,并引导学生理解连除的运算规则。

3. 练习:给学生提供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如“24÷4=?”、“36÷6=?”等,并及时给予反馈和讲解。

4. 应用:给学生提供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连除计算解决,如“一个班级有40名学生,他们要平均分成5组,每组有多少名学生?”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和解答。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连除的概念和运算规则,并强调运用连除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性。

6. 作业布置:给学生布置一些练习题和实际问题,让他们回家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7. 板书设计:用连除计算解决的实际问题连除的概念:运算规则:实际问题解答: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入实际问题,引发学生的兴趣,讲解连除的概念和运算规则,接着进行练习和应用,进行总结和作业布置。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理解连除的含义,并及时给予反馈和讲解,帮助学生掌握连除的运算规则。

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问题解决能力,让他们能够运用连除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七、作业设计:1. 练习题:巩固连除的概念和运算规则,如“48÷8=?”、“60÷10=?”等。

三年级数学教案——《用连除计算解决的实际问题》教学

三年级数学教案——《用连除计算解决的实际问题》教学

三年级数学教案——《用连除计算解决的实际问题》教学教材简析:这部分内容教学用连除计算解决的实际问题。

这是上学期学习的连乘计算的实际问题的逆解题,也可以用两中方法解决,即可以用连除的方法,也可以用先乘后除的方法。

通过教学,帮助学生进一步积累用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发展数学思考,增强数学应用意识。

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生活中一些问题可以用连除或是先乘再除的方法来解决。

2、能通过题中的图或文字找到解决问题所需要的信息,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从题中找全信息,找到合适的解答方法;说出每一步算式所表示的意思。

教学重点:掌握用连除或是先乘再除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光盘或者挂图教学过程:一、导入:老师发作业本,这件事天天做,大家熟悉吗?为了使计算的方便,我们假设现在我们每组都是正好有10个同学。

(老师拿一叠本子,做要发的样子),这里应该有多少本?仔细听老师准备这么发:我先发给4个组长,再请4个组长发给每个同学。

大家想一想,要求每人发到几本本子,你可以怎么列式?学生可能会说:40&divide;4=10(本),10&divide;10=1(本)4X10=10(人),40&divide;40=1(人)先交流第一种解答方法:指名说说每一步算式的意思。

指出:发本子有2次平均分的过程,先是老师把40本平均分成4份,再由组长把10本本子平均分给了10个学生,所以对应的我们就可以列出2个连续除的算式。

我们也可以把它们合起来写,写成:40&divide;4&divide;10=1(本)学生读一读该算式,联想:我们前面学习过有关连除的计算,回忆一下,你可以想起这类算式还可以怎么变化?交流第二种解法:指名说说这乘表示的是什么意思?注意单位名称为什么是“人”而不是“本”?指出;解决实际问题的时候,要正确确定单位名称,写错了,也就说明你对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还不能理解。

用连除解决实际问题课件四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

用连除解决实际问题课件四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
要求平均每个书架每层方多少本书?找出有联系的两个条件,说说 可以先算什么? 根据“2个书架一共放了224本书”可以先算出平均每个书架放多少本书。 根据“有2个书架”和“每个书架有4层”可以先算一共有多少层。
课堂探究
探究一:探究如何列综合算式和检验方法
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方法列式计算出结果。 你能列出综合算式吗? 想一想,这题可以怎样检验?
练 一练
四年级学生共168人,平均分成4队,每队平均分成3组,每 组有多少人?
168÷4÷3 =42÷3 =14(人) 答:每组有14人。
168÷(4×3) =168÷12 =14(人) 答:每组有14人。
随堂检测
2、找出有联系的条件,说说可以算出什么,怎么算。
(1)把900本图书平均分给6个年级,每个年级有3个班。
可以把得数代入原题的 方法检验。
作业布置
1、 100÷20=
75÷5 =
630÷90= 160÷40=
200÷50= 4×23=
2、 预习16、17页练习15-20的有关内容。
谢谢聆听
单击输入您的封面副标题源自空白演示216÷(3×6) =216÷18 =12(盒) 答:买了12盒乒乓球。
随堂检测
小华、小芳和小英5天一共写了300个毛笔字,平均每人每 天写多少个?
300÷3÷5 =100÷5 =20(个) 答:平均每人每天写20个。
本课小结
用连除计算解 决的实际问题
解决这样的问题从条件想 起比较方便;
可以根据数量关系列综合 算式解答;
(2)4组同学去植树,每组12人,一个植树144棵。
根据“900本图书和6个年级”可以先算 根据“144棵树和4个组”可以先算出平
出平均每个年级多少本。

用连除解决实际问题

用连除解决实际问题

解题思路
首先,我们需要确定总共 有多少颗糖果和多少个孩 子,然后使用连除的方法 计算每个孩子能分到的糖 果数量。
答案
每个孩子能分到的糖果数 量为总糖果数除以孩子数 。
THANKS
感谢观看
运算顺序的技巧
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可以通过括号来改变运算顺序。例如,在连除运算中,可以使用括号将除法运算放在乘法运 算之前,以确保正确的运算顺序。
考虑实际情况
考虑实际情况
在用连除解决实际问题时,需要考虑实际情况对计算的影响。例如,在计算商品价格时 ,需要考虑税收、折扣等因素;在计算工作效率时,需要考虑工作时长、休息时间等因
性质
01
02
03
04
顺序性
连除运算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 进行,即a ÷ b ÷ c = a / b /
c。
无括号规则
在连除运算中,括号不需要特 别处理,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
计算即可。
结合律
连除运算满足结合律,即(a ÷ b) ÷ c = a ÷ (b ÷ c)。
倒数性质
在连除运算中,如果有一个数 是1,则结果为1;如果有一 个数是0,则结果为无穷大。
解题思路
首先,我们需要确定总共有多少本书和多少个班级,然后使用连除的 方法计算每个班级能分到的书本数量。
答案
每个班级能分到的书本数量为总书本数除以班级数。
练习题三:分糖果
总结词
运用连除解决实际问题的 能力
详细描述
这道题目要求我们将一定 数量的糖果平均分给一定 数量的孩子,需要我们使 用连除的方法来计算每个 孩子能分到的糖果数量。
避免除数为0的技巧
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可以通过增加条 件或假设来避免除数为0的情况。例 如,假设某个变量一定不为0,或者 在问题设定中明确排除除数为0的情 况。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用连除计算解决的实际问题(教案设计)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用连除计算解决的实际问题(教案设计)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用连除计算解决的实际问题(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能够理解连除的概念和方法,能够运用连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2. 技能目标:能够运用连除法解决不超过两位数的实际问题。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运用连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并用连除法解决。

三、教学过程设计1. 热身引领学生进入学习状态,教师可出示两个数字,要求求出两个数字的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

2. 导入引入连除的概念,讲解连除法的原理和方法,并通过例题演示,详细讲解如何用连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3. 讲解(1)什么是连除法?连除法,就是把一个数用比它小的数除,得到另一个数再用比它小的数继续除,直到结果为1。

例如,44÷4=11,11÷11=1,所以连除应选择4和11。

(2)连除的原理连除法的基本原理就是数学基本定理。

任何一个比1大的整数都可以唯一地分解成若干个质数的乘积。

(3)如何运用连除法解决实际问题?首先,确定要分解的数,然后从小到大列出质数,在列出的所有质数中,先用最小的质数除,然后再用除后的商继续除,直到最后得出的商为1为止。

最后,将各个质数相乘即可。

4. 练习请同学们用连除法计算以下问题:(1)我有60个书,想把书放到10个包里,每个包放同样多的书,每个包最多放几本书?(2)姐姐煮了80个鸡蛋,要将鸡蛋分成10份,请问每份有多少个鸡蛋?(3)20个木板要均匀地分放到10个箱子里,每个箱子最多能放几块木板?5. 拓展请同学们自己编制一个实际问题,并用连除法求解。

6. 总结进一步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回顾连除法的概念、原理和运用方法,可以在板书上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一下。

7. 作业布置相关的课外习题。

四、教学评价本节课通过教师引入连除法的概念和方法,帮助学生了解了连除法的原理和应用,同时让学生上手解决了一些实际问题,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

小学数学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用连除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13页例4》教案

小学数学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用连除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13页例4》教案

小学数学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用连除解决实际问题教材13页例4。

课型:新授教学目标:1.了解用连除计算解决的实际问题的基本结构和数量关系,能列式解决这类实际问题。

2.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进一步培养分析和推理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完整经历用连除解决实际问题的完整过程。

教学准备:例题图第16课时教学过程:一、学习例题41.看情景图弄清题意。

2个书架一共放了224本书。

还有什么已知条件呢?求什么问题?2.找出有联系的两个条件,想一想可以先算什么。

3.选择一种方法列式计算,并与同学交流。

说说每一步计算表示什么。

比较两种不同的解法,说说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4.你能列综合算式解答吗?5.想一想这题可以怎么检验?引导学生根据题中的数量关系从不同的角度展开思考。

如,可以用一种方法检验另一种方法,看两种方法算出的结果是不是相同;也可以把算出的结果作为条件,看2个书架上是不是一共有224本书;还可以用算出的结果乘4,看是不是等于每个书架上书的本数。

用“把得数代入原题”的方法检验一下,看看解答是否正确。

交流检验的过程和结果。

6.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你有什么体会?说说是怎样分析数量关系,怎样列式解答,怎样检验的,有哪些收获和体会。

二、巩固练习1.完成“练一练”看图说说题中的已知条件和问题,要求每组有多少人,可以先求什么。

再列式计算。

2.完成练习三8—14题引导学生完整经历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思路列综合算式解答,比较交流,理解不同解法之间的联系。

三、作业补充习题中的练习四、课堂小结作业讲评作业讲评课型:讲评讲评目标:1让学生自我纠正,找出错题,并试着找出原因。

2及时批改和讲解,加强学生再学习和记忆是非常必要的。

3培养学生再学习的激情和兴趣。

4引导学生的习惯养成。

讲评重点:及时纠正学生错误和了解学生学习考试情况。

讲评难点:培养学生再学习的激情和兴趣第17课时讲评过程:1查缺补漏2分发作业,让生仔细翻阅并改正错的地方。

《用连除解决的实际问题》的教学与反思

《用连除解决的实际问题》的教学与反思

《用连除解决的实际问题》的教学与反思第1篇:《用连除解决的实际问题》的教学与反思今天上了一节《用连除解决的实际问题》,也就是用连除解决的两步计算的应用题,相当于旧教材中的归一问题。

本节课的整个内容包括一道例题和“想想做做”的7道练习题,还有一道思考题。

整节课我是这样安排的:首先小黑板出示三道简单的用除法来解决的一步计算应用题:1.有三组学生植树,一共植了12课,平均每组植多少棵?2.5本笔记本共20元,平均每本笔记本多少钱?3.有三组学生去植树,每组有4个人,总共植了36棵。

问:①一共有多少人去植树?②平均每组植了多少棵?前两题我是要求学生齐读题目,然后指名口头解答,第三题在解决两个小问题之前我先要求学生说出要选择哪些相关问题。

然后出示课题——解决实际问题(板书)。

接下来开始新授课的学习。

我先出示挂图,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你从图上知道了哪些信息?我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有2个书架:每个书架有4层。

然后我添了个条件:一共有224本书。

然后我问根据这些条件你能不能提出什么问题来?当学生提到“平均每个书架没层放多少本书”时,我马上卡片出示这个问题,然后要求学生*解答,我下去巡视,指名用不同方法做的学生上黑板板演,再请他们分别说说你先算的是什么,是根据哪两个条件来解决的,然后比较两种方法的不同点和相同点。

接着我把224该成448,要求学生*完成,旨在说明:不管数字怎么改变方法是一样的。

最后做了两道练习题。

整堂课的大概流程就是这样。

尽管本节课上下来相对流畅,但不乏存在一系列的问题:第一:抓住了重点但没有突出重点。

两步计算最重要的就是要抓住中间问题,即第一步先算的是什么,这个最好要板书出来。

如:224÷2=112(本)112÷4=28(本)这种方法,先算的是平均每个书架放多少本书,这个“平均每个书架放多少本书”最好要板书在式子的边上,这样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和说理。

第二:形式单一。

这里我所说的形式单一包括两个方面:一.说理方式的单一。

小学数学《运用连除解决问题》教案二:巧用连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小学数学《运用连除解决问题》教案二:巧用连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小学数学《运用连除解决问题》教案二:巧用连除法解决实际问题引言连除法是小学数学中经常用到的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解决实际问题。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需要用到连除法来解决的实际问题,比如购物打折、邮费计算等。

本文将结合实际问题,详细介绍如何巧用连除法来解决这些问题。

一、购物打折小明去商场购物,看中了一件衣服,原价为200元,但商家正在进行促销活动,只要购买超过300元的商品就可以打8折。

如果小明再买一件150元的衣服,这两件衣服加起来需要支付多少钱呢?解题思路:根据题目中的信息,我们可以列出方程:(200 + 150)× 0.8 = x其中,200和150分别代表两件衣服的原价,0.8表示打8折后的折扣,x表示实际需要支付的金额。

我们可以通过连除法来解决这个方程。

具体步骤如下:1.将等式两边都除以0.8。

(200 + 150)÷ 0.8 = x ÷ 0.82.将等式两边都进行计算。

(350 ÷ 0.8)= 437.5x = 437.5小明需要支付437.5元。

二、邮费计算小张买了一些物品,需要通过快递寄出。

快递公司规定,每个包裹的重量不超过1kg,超过1kg的部分从第2kg开始,每半公斤计算一次邮费,每次邮费为10元。

如果小张买了3个物品,分别为500g、800g和1200g,他需要支付多少邮费呢?解题思路:根据题目中的信息,我们需要先求出这三个物品的总重量,根据重量来计算邮费。

具体步骤如下:1.将三个物品的重量相加。

500g + 800g + 1200g = 2500g2.将总重量转换为kg,并求出超过1kg的部分的重量。

2500g ÷ 1000g/kg = 2.5kg3.5kg - 1kg = 1.5kg4.根据超重部分的重量,计算需要支付的邮费。

每半公斤10元,共有三个半公斤,即1.5kg。

小张需要支付3×10元=30元的邮费。

(完整word版)《用连除解决的实际问题》教学反思

(完整word版)《用连除解决的实际问题》教学反思

《用除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反思刘彩荣本节课是继学生学习除法的含义,用乘法口诀求商后,又重点学习的一个内容,为后面进一步学习乘、除两步计算打下基础。

以学生的学习经验和知识结构,在解决“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和“把一个数按照每一个一份来分,看能分成几份”的除法应用题。

上完这节课后,我认为教师要重点引导学生认真审题,理清思路,找准数据,锻炼学生的言语表达能力。

比如认真审题,让学生读题,明白为什么用除法计算,因为平均分,就是上面的两种类型;接着让学生根据,总数÷份数=每份数或总数÷每份数=份数,找准数据。

接着,个人说思路,小组说,全班交流,可以帮助学生理清思路,锻炼学生的言语表达能力。

当然,学习了本节课后,也发现了一个问题,就是学生现在学习了除法,造成了一定的心理和思维定势,那就是遇到什么问题后,都想用除法解决,即便是上个学期耳熟能详的乘法应用题。

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养成认真审题,明确解题的思路,找准数据的良好学习习惯。

另外,可以混合这几类题型,通过比较沟通,学生可能更能深刻地掌握解题的方法。

篇二: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教学设计及反思《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新村小学刘琴一、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29页例3及相关练习。

二、设计意图1、教材说明“用除法解决简单问题”是《数学课程标准》中“数与代数”领域内容的一部分,它在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中孕伏,学生在理解和掌握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的基础上,解决与“平均分”相联系的简单实际问题。

学生在获得用除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方法后,为后面进一步学习用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将起到垫石铺路的作用。

教材的编排内容,注重用学生熟悉的、有兴趣的活动和事例设计情境,促使学生“走入情境”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索解决问题方法,这是数学课程教材改革的一个变化,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滋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用连除计算解决的实际问题》教学设计

《用连除计算解决的实际问题》教学设计

《用连除计算解决的实际问题》教学设计本课的教学内容是用连除计算解决的实际问题,这是上学期学习连乘计算的实际问题的逆解题。

本课通过提供信息,在学生积累了连乘应用题及其它两步应用题的解决问题的基础上,探究该类题型的结构特征,掌握解题方法,体会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协助学生进一步积累用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逐步掌握解决此类问题的基本思路,从而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准确解答。

【教学内容】:苏教国标版三年级下册 P11~P12【教学目的】:知识与技能:理解用连除解决的实际问题的基本结构和数量关系,能准确解决这类问题。

过程与方法: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解决问题的生活多校化,进一步培养分析推理水平,在自我探究、小组合作等过程中,理解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提升学习兴趣,增强学习信心,感受成功的喜悦。

【重点难点】:重点:理解用连除解决的实际问题的应用题的基本结构和数量关系,会列式解答。

难点:弄清每一步求的是什么,会选择准确合理的方法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自主探索,学习新课同学们,你们都爱看书吗?开学了,图书室买来很多新书,图书管理员要将这些书放在两个书架上,怎么放才好,咱们来帮帮他好吗?1、观察分析:(1)课件出示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两个书架,每个书架4层,一共有224本书)。

(2)你从这幅图上收集到了哪些信息?(3)图书管理员让我们给他帮什么忙呢?你能解决这个问题吗?2、自主探索,合作探究:让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同桌一起商量讨论能够怎样解决,最后看看哪个小组的方法最多最好,开始!(小组讨论商量一下,怎么解决)3、汇报交流哪个小组来说说你们组的方法?学生汇报教师板书方法一:224÷2=112(本)方法二:4×2=8(层)112÷4=28(本)224÷8=28(本)第一步算出的是什么?为什么要先算它?它是根据哪两个条件来求的?第二步是根据哪两个条件求的?师:好,谁能完整的说说你的解题思路?第一步先求出每个书架多少本第一步先求出两个书架一共多少层第二步再求每层多少本第二步再求每层多少本(教学预设:假如学生中出现方法三224÷4÷2,则请他说出理由,假如学生说不出,则用假设法帮他解释,并请他和其它两种方法比较,哪种方法更容易理解算理,建议他及其他同学尽量选择自己能解释的方法解决问题。

用连除计算解决的实际问题

用连除计算解决的实际问题

用连除计算解决的实际问题引言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遇到需要进行复杂计算的问题。

解决这些问题通常需要使用一些高级的数学工具和技巧。

其中一种常见的解决方法是使用连除计算。

连除计算是一种有效地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它可以帮助我们快速而准确地得到答案。

本文将介绍连除计算的原理和应用,并且提供一些实际问题的例子来说明其使用的价值。

连除计算的原理连除计算是一种通过连续地进行除法运算来得出结果的方法。

其基本原理是将一个复杂的计算任务分解为一系列简单的除法运算。

通过不断地进行除法运算,我们可以逐步地求解出最终的答案。

这种方法的优点在于它的简洁性和高效性,使得我们能够更加轻松地处理复杂的计算问题。

连除计算的应用连除计算可以应用于各种领域的实际问题。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应用场景。

1. 百分比计算在商业和金融领域中,我们常常需要进行百分比计算。

例如,计算股票价格上涨或下跌的百分比,计算销售额的增长率等等。

使用连除计算可以轻松地解决这些问题。

通过将百分数转换为小数,并将其除以100,我们可以得到相应的比例。

然后,我们可以将比例应用于原始数值,以得到所需的结果。

2. 比例计算在一些实际问题中,我们需要计算两个数之间的比例。

例如,计算身高与体重之间的比例,计算收入与生活费之间的比例等等。

使用连除计算可以得到准确的比例结果。

我们可以先计算两个数的比值,然后将其化简为最简形式。

这样,我们就可以得到所需的比例。

3. 增长率计算在经济和统计学领域中,我们经常需要计算增长率。

例如,计算国内生产总值的年增长率,计算人口增长的年率等等。

使用连除计算可以很容易地解决这些问题。

我们可以将两个不同时间点的数值进行除法运算,并将结果转化为百分比形式。

实际问题的例子为了更好地理解连除计算的应用,以下是一些实际问题的例子。

1. 体重指数计算假设你想计算自己的体重指数(BMI)。

体重指数是一种衡量身体健康与否的指标,它是体重与身高的比值。

假设你的体重是70千克,身高是1.75米。

(新)苏教版四上《2.4用连除计算解决的实际问题》课件PPT(精美)

(新)苏教版四上《2.4用连除计算解决的实际问题》课件PPT(精美)

典题精讲
2.你能把下面的百分数直接改写成小数吗? 27%=( ) 150%=( ) 13.5%=( )
易错提醒
⑴ 0.1=1%
解析:小数化成百分数,要把小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同时在后 面添上百分数。 这道题可以改成 0.1=10%
易错提醒
⑵37.5%=3.75。
解析:百分数化成小数,先去掉百分号,同 时把百分号前的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 这道题可以改成37.5%=0.375。
谁完成的个数多?就是要比较两位同学完成仰卧起坐个数 的多少,就需要比较什么?
探究新知
要知道谁完成的个数多, 只要比较1.15和110%哪个大。
可以把小数改写成百分 数,再比较。
可以先把百分数化成小数, 再比较。
探究新知
把百分数改写成小数: 110%= =1.1 因为1.15>1.1, 所以1.15 > 110%, 王红完成得多。
学以致用
1.把0.25、0.08、0.8、1.7、2改写成百分数。
2.把43%、131%、16%、1.6%、0.4%改写 成小数。
学以致用
3.把相等的两个数连起来。
1.05 2.13 0.09 1.5 0.13 0.009
150% 9% 13% 213% 0.9% 105%
课件PPT
课堂小结
想一想:小数怎 样化成百分数?
28×4×2 =112×2 =224(本)
探究新知
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你有什么体会?
课件PPT
典题精讲
课件PPT
四年级学生平均分成4队,每队平均分成3组。
可以将学生先平均分成4队, 也可以先算一共分成了多少
再将每队分成3组。
组,再求每组有多少人。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资料推荐------------------------------------------------------ 《用连除计算解决的实际问题》
《用连除解决的实际问题》案例分析唐长峰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1、根据条件提问题,再列式计算。

(1)学校有36 个篮球,平均分给9 个班,?(2)小李每天练习写 8 个毛笔字,练了一个星期,? 2、补充一个条件,再解答。

(1),平均装在 3 个袋子里,每个袋子里装几个乒乓球?(2) 24 个小朋友跳绳,,一共可以分成几组?学生口头解答。

引出课题:
解决实际问题。

二、探索新知 1、出示主题图,说说看到的信息。

2、组织学生交流看到的信息。

文字信息:
224 本书图片信息:
有 2 个书架,每个书架有 4 层。

3、出示两个问题:
(1)一共有多少层?(2)平均每个书架放多少本书?提问:
你能根据问题选择信息解答吗?独立思考,交流两个不同的问题分别选择什么信息解答。

1 / 6
追问:
做完这两道题你有什么想法?(应该根据所要解决的问题选择相关联的条件) 4、请大家想一想,怎样解决平均每个书架每层放多少本? 5、让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估计学生会出现以下算法:
(1)先算每个书架平均放多少本书?再算平均每个书架每层放书多少本?2242=112(本)1124=28(本)(2)先算两个书架一共有多少层,再算平均每个书架每层放多少本? 42=8(层) 2248=28(本) 6、反复让学生说清两种解答方法的思路,说出每一步求的是什么?它是根据哪两个条件来求的?板书每一步的意思。

7、讨论比较。

这两种解法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相同点:
都是两步计算,第二步都是用除法,最后一步都是求的是平均每个书架每层放多少本书。

不同点:
第一步用的计算方法不一样。

第一种解法第一步用除法;第二种解法第一步用乘法。

第一步求的不一样。

第一种方法第一步求出每个书架平均放多少本书;第二种方法第一步求出 2 个书架一共有多少层。

单位名称也有不同。

---------------------------------------------------------------最新资料推荐------------------------------------------------------ 第一种的两步单位名称一样,都是本;第二种第一步的单位名称是层。

8、小结:
解决这个问题时,可以用连除,也就是我们这节课所要学习的用连除解决的实际问题(板书完整课题),也可以用先乘后除的方法来解决,大家可以选择合适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巩固反思,拓展应用。

1、师:
周末学校组织三年级同学参观科技馆,一起去看看。

出示想想做做第 1 题(1)你从图中收集到了哪些信息,要帮助解决什么问题?(2)独立完成(3)汇报交流,鼓励学生用两种方法解答 2、师:
听说同学们今天学习用连除解决问题的本领,老爷爷也要来请小朋友们帮忙。

出示想想做做第 2 题独立完成,交流汇报 3、师:
两位小朋友去商店买乒乓球拍,让我们一起去看看。

出示想想做做第 3 题观察图上的信息列式解答。

独立完成,集体交流说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4、把问题和相对应的算式连起来。

学校有座 4 层的综合楼,每层 8 个教室,一共安装了 192 盏电灯。

3 / 6
①平均每层安装电灯多少盏?48 ②平均每层楼每个教室安装电灯多少盏?1924 ③一共有多少个教室?19248 5、对比练习(1)校园集体舞表演中,同学们分成了 2 个大组,每个大组有 5 个小组,每个小组有 6 人,一共有多少人参加了集体舞表演?(2)校园集体舞表演中,同学们分成了 2 个大组,每个大组有 5 个小组,一共有 60 人参加。

每个小组有多少人?学生独立完成。

比一比:
这两道题在解题思路和方法上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四、课堂总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教后反思:
本课教学用连除解决实际问题,这是上学期学习连乘计算的实际问题的逆解题,可以用两种方法解决,即可以用连除的方法,也可以用先乘后除的方法。

关于解决问题目标的实施,有一位专家是这样说的:
必须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教学内容努力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解决问题四个意识。

首先,是突出问题意识,要求学生能从具体情境或社会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能综合运用一些数学知识加以解决。

第二,是加强策略意识,使学生能探索和分析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获得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第三,是重视合作意识,要求学生从事和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活动,尝试解释自己的思考过程。

---------------------------------------------------------------最新资料推荐------------------------------------------------------ 第四,是提倡评价与反思意识,使学生能初步判断结果的合理性,经历回顾、整理解决问题过程和结果的活动。

本节课用连除解决实际问题,理解要求较高、解题思路开阔、解题策略多样。

要让学生完整理解题意、有序地整理条件与问题、从复杂的数学信息中寻找相关的数学信息来解决问题,弄清每一步求的是什么,会选择正确合理的方法解决问题。

课的一开始的复习铺垫,是根据条件提出问题与补充一个条件再解答,这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比较好的思维基础。

在出示主题图后,首先由根据所给问题选择信息解决问题入手,一方面降低了例题的难度,又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逐步学会思考的方法。

让学生在半扶半放下,逐步形成一定的解题策略,在学生解决问题后,我注意让学生说每一步求的是什么,让学生在说的过程中促进思维,思考如何解决用连除计算解决的实际问题,并能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使学生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

然而要做到让学生说通说懂,并让每一个孩子都能说起来,需要花费不少的时间,而说理本身就是一件很枯燥的事情,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不爱说。

当我问你是怎么想的时候,举手的同学却是寥寥无几,原因就在于学生不爱说理。

5 / 6
那么是否可以尝试改变提问的方式,比如说可以问你猜猜他是怎么想的?这样也许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说理时还可以让学生同桌互说,全班齐说等多样化的练习说理,让学生会说而且不怕说,包括在后面的练习中都要加强对说理的训练,课堂中相互之间的合作交流和自我的评价、反思需要进一步加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