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生活》

合集下载

《人间生活》教学设计-优质教案

《人间生活》教学设计-优质教案

《人间生活》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当艺术家们开始关注世俗生活的时候,美术创作发生了新的变化。

2、让学生理解中国隋唐到宋代比较有代表性的人物画作品及所体现的社会观念。

3、让学生能灵活运用多种鉴赏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懂得运用多种鉴赏方法以书面、口头等语言描述、分析、评价中国人物画的艺术特点。

【教具准备】PowerPoint美术鉴赏课件唐宋生活相关的电影片断合适的乐曲【学具准备】收集唐宋有关生活习俗的资料与歌颂当时生活的诗词、《清明上河图》的相关内容【教学过程】一、情境创设乐曲渲染(生)聆听(梦江南伴奏)……只愿能够化作唐宋诗篇长眠在你的身边(师)在人类脱离了宗教的影响之后,艺术家们开始把世俗的生活作为艺术表现的主要内容。

他们的灵感来自于真实的生活场景,所表现的内容生动自然。

虽然早在汉代的画像砖上保留着很多生动的生活劳作场面,但它不是为生人而作;东晋顾恺之《洛神赋图》是依据文学作品而创作;而真正把人间生活作为美术创作主题应是从唐代开始。

这些作品在创作的时候,由于主使者以及社会观念对艺术家的要求不同而导致了它们所表现的内容各不相同。

出示课题:人间生活二、宫中生活(师)简明介绍唐代中人物画发展情况\代表画家阎立本.张萱.周昉等.(一)以感悟式鉴赏方法评析唐代张萱的《捣练图》(师):A)画家介:张萱,京兆(今陕西西安)人。

宫廷画师,擅长画贵族妇女、儿童、贵公子。

B)作品介:《捣练图》卷,宋摹本,绢本设色,37厘米×147厘米,现藏美国波士顿博物馆。

1、这幅作品此画描绘宫中妇女制作丝绢的劳动场面。

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即捣练、织修、熨烫三个场面;2、画家十分注重构图的技巧,着重刻画人物的动作姿态,尤其注重细节描写,请同学们注意观察。

主要细节有:捣练部分四个妇女的朝向各不相同;左边那位妇女传神的挽袖动态;熨烫部分左侧妇女扯练时微微着力的后仰;中间熨烫妇女专注的神态;几个小孩的穿插,以及扇火小孩因怕热而回头等动作。

《人间生活》教案

《人间生活》教案

《人间生活》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人类的生活方式和行为规范,提高学生的生活能力和社交能力。

2. 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增强学生对生活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3. 引导学生正确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培养学生的坚韧和毅力。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节:人类生活的基本需求食物的获取与烹饪住所的选择与布置服饰的选择与搭配2. 第二节:社交与人际关系基本礼仪与礼貌沟通技巧与表达能力友谊的建立与维护3. 第三节:生活技能与自我管理时间管理与计划制定财务管理和生活预算健康管理与运动习惯4. 第四节:心理健康与情绪管理认识自己的情绪和心理需求应对压力和挫折的策略保持积极心态的方法5. 第五节: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保护节能减排与绿色生活社会责任与公益事业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引导学生理解和生活技能的重要性。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典型的生活案例,让学生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4. 角色扮演法:模拟生活场景,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会沟通、表达和处理人际关系。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表现,评价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话题的作业,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进行思考和总结。

3. 小组讨论报告: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观点阐述、问题分析和解决方案等。

4. 期末考试:设置有关生活技能、人际关系、心理健康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题目,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

五、教学资源1. 教材:《人间生活》教材,用于引导学生学习和生活技能的相关知识。

2. 课件:制作精美的课件,辅助讲解和展示教学内容。

3. 视频资料:选取与生活技能、人际关系等相关的视频资料,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4. 生活用品:准备一些生活用品,如衣物、食品等,用于实践操作和展示。

5. 网络资源:利用网络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料和实践案例。

高中美术 《人间生活》教学课件说课稿

高中美术 《人间生活》教学课件说课稿
巴多罗米奥 安德烈 小雅各 彼得 约翰 犹大 多马 老雅各 腓力 马太 达太 西门
就,激发求知欲。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五、视频欣赏 情感体验 6分钟 分钟 • 教师: 教师: • 1、引入:米开朗基罗。 • 2、出示:天顶画《创始 纪》。 • 3、介绍背景。 • 4、出示:《末日审判》。 • 5、设问:你知道这幅作品 描绘的是什么内容? • 6、导语:让我们一起走进 西斯庭教堂,去了解这两件 作品的创作历程。 《创始纪》米开朗基罗 创始纪》
学情分析: 学情分析
• 4、教学环境与教学资源准备: 、教学环境与教学资源准备: • 教具:多媒体播放工具、照相 机、小卡片。 • 学具:教材、笔记本(或作业 纸)、笔。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美术鉴赏》上篇第二单元第四课“人间生活”
分钟。 一、组织准备 创设情景 2分钟。 分钟
• 教师: 教师: • 1、出示课题。 • 2、播放动画视频和 背景音乐。(林志 炫《蒙娜丽莎的眼 泪》) • 3、将学生分组就坐。
学情分析: 学情分析
• 2、文本教材与信息技术整合 、 点分析: 点分析: • 本课内容多,跨度大,需充分 利用信息技术优势才能达到预 定目标:如情景营造,图片显 示焦点透视,视频欣赏,作品 欣赏,图表归纳人物画的历史 背景、表现主题、艺术形式等 方面。
学情分析: 学情分析
• 3、教学方法与教学策略分析: 、教学方法与教学策略分析: • 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合 理使用启发式、问答式教学, 把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尝试 体验相结合。综合运用感悟式、 形式、社会学式和比较式鉴赏。
这两幅杰作所展现的 人文主义思想具体表 现在哪些细节上? 现在哪些细节上?
表情、动作、姿态、道具、环境等。

美术《人间生活》教案(湘美版)

美术《人间生活》教案(湘美版)

美术《人间生活》教案(湘美版)第一章:人间生活的美术表现1.1 教学目标1.1.1 知识与技能:了解人间生活主题在美术作品中的表现形式和手法。

1.1.2 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和分析不同类型的美术作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美术鉴赏能力。

1.1.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引导学生关注人间生活,感受生活的美好与多样性,激发对美术的热爱。

1.2 教学重点与难点1.2.1 教学重点:欣赏和分析人间生活主题的美术作品,了解其表现手法和特点。

1.2.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美术作品中感受人间生活的美好和多样性。

1.3 教学准备1.3.1 教具:多媒体设备、美术作品图片、画册等。

1.3.2 学具:笔记本、彩笔、剪刀、胶水等。

1.4 教学过程1.4.1 导入:教师展示一些人间生活主题的美术作品,引导学生关注和思考这些作品的表现手法和特点。

1.4.2 新课内容:教师简要介绍人间生活主题在美术作品中的表现形式和手法,如人物描绘、场景布置等。

1.4.3 欣赏与分析:学生欣赏和分析教师提供的美术作品,教师引导学生关注作品中的生活细节和情感表达。

1.4.4 实践环节:学生根据自己对美术作品的理解和感悟,选择一幅人间生活主题的美术作品进行临摹或创作。

1.4.5 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和学生共同评价作品的优点和改进之处。

第二章:人间生活的美术创作技巧2.1 教学目标2.1.1 知识与技能:了解人间生活主题的美术创作技巧,如构图、色彩搭配、线条运用等。

2.1.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和指导,培养学生运用美术创作技巧表现人间生活的能力。

2.1.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引导学生关注人间生活,提升对美术创作的兴趣和热情。

2.2 教学重点与难点2.2.1 教学重点:学习人间生活主题的美术创作技巧,如构图、色彩搭配、线条运用等。

2.2.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美术创作技巧生动地表现人间生活。

2.3 教学准备2.3.1 教具:多媒体设备、美术创作技巧相关书籍、示范作品等。

美术《人间生活》教案(湘美版)

美术《人间生活》教案(湘美版)

美术《人间生活》教案(湘美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绘画的基本技巧,如线条、色彩、构图等,能够运用这些技巧表现人间生活的场景。

2. 通过观察和分析人间生活的场景,培养学生对生活的感知和审美能力。

3.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鼓励他们用自己的方式表现人间生活。

4. 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学会相互欣赏和尊重。

二、教学内容1. 学习绘画基本技巧,如线条、色彩、构图等。

2. 观察和分析人间生活的场景,感知生活的美好。

3. 创作人间生活场景的绘画作品。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绘画基本技巧,能够表现人间生活的场景。

2.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绘画技巧生动表现人间生活的场景。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教案、课件、绘画材料等。

2. 学生准备绘画作品展示板。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展示课件,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人间生活的场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学习:教师讲解绘画基本技巧,如线条、色彩、构图等,并示范绘画过程。

3. 学生练习:学生根据所学技巧,自行创作人间生活场景的绘画作品。

4. 作品展示:学生将作品展示在展示板上,相互欣赏和评价。

5. 总结与反思: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所学内容,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建议,为下一节课做准备。

六、教学评价1. 教师通过课堂观察、作品展示和学生的互动表现,评价学生在绘画技巧和审美能力方面的进步。

2. 鼓励学生自我评价,反思自己在绘画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提出改进措施。

3. 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七、教学拓展1. 邀请当地画家或艺术家进行讲座,分享他们的绘画经验和创作心得,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

2. 组织学生参观美术馆或画廊,让他们亲身体验不同风格的绘画作品,拓宽审美视野。

3. 开展绘画比赛或展览,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高他们的绘画技巧和自信心。

八、教学反思1. 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考虑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是否掌握了绘画技巧。

《人间生活》教学课件1

《人间生活》教学课件1
2)这些宫女是为了获得劳动报酬而做的吗?她 们手中的活是有人急等着穿吗?
3)我们中学生空暇时间会做什么呢? 网吧游戏?还是帮助家人做做家务?还是…
唐代贵族仕女生活 仕女有什么形 象特点??
体态丰满,衣着艳丽、 宽松,梳髻、簪花
思考讨论
(1)这两幅画能告诉我们什么? a.当时人们的服饰和着装?
发髻高耸、高腰长裙、宽松飘逸、色泽艳丽
第四课 人间生活
小结
通过这些作品,我们看到画家高超的技艺和对生 活细节的细心观察与捕捉,体现了中国画的形神兼备 的最高境界。
我们对此类作品一方面要研究画面中出现的形象, 另一方面要研究它产生时所处的历史背景与社会生活 方式。
金明池争标图 ( 北宋)
磁州窑瓷枕孩儿蹴鞠 (北宋)
活动建议一:根据这两幅图, 上网或到图书馆查阅相关资料, 结合本课想象北宋百姓的日常 生活(集市、娱乐、体育等) 状况,简要表述。
画面表现的是什么场景? 再用杵捣,才能变得柔仕女生活
妇女头的朝向各不相同
传神的挽袖动态
捣练
唐代贵族仕女生活
理丝 缝合
理丝缝合
唐代贵族仕女生活
微微着力的后仰
专注的神态
好奇的神态
熨烫
因怕热而回头的动作
1)画家是专门画宫女的,后宫佳丽三千,为什 么偏偏选择捣练中的这几位妇女?
当宗教因素逐渐削弱,大多数人的热情和 生活不再围绕宗教信仰展开,美术家便有 了新的任务:描绘人间生活。
人间生活
从什么时候开始, 美术不再蒙上神圣 的色彩,而是转向 描绘人间生活本身 了?
东汉画像砖上有很多生活劳动的场面
它不是为生人而创作 的,而是作为墓室的 墙面装饰,用来炫耀 墓主人身份的建筑装
通过欣赏这些作品,我们发现:

《人间生活》教案

《人间生活》教案

《人间生活》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包括日常生活、社交活动、工作学习等。

2. 通过教学,使学生对人间生活的多样性、丰富性和复杂性有更深刻的认识。

3.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积极面对生活挑战的态度。

二、教学内容第一章:人间生活概述1. 人类生活的定义和特点2. 人类生活的基本需求3. 社会环境对人类生活的影响第二章:日常生活1. 日常生活的基本活动2. 日常生活中的情感交流3. 日常生活的重要性第三章:社交活动1. 社交活动的类型和作用2. 社交技巧的培养3. 社交活动中的礼仪和规范第四章:工作学习1. 工作学习的意义和价值2. 职业选择和发展3. 学习方法和技巧第五章:休闲娱乐1. 休闲娱乐的意义和作用2. 休闲娱乐活动的类型3. 合理安排休闲娱乐时间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

3. 讨论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

4. 小组合作法: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共同完成任务。

四、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

2. 章节测试:每章结束后进行测试,检验学生掌握程度。

3. 综合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进行观察和思考。

五、教学资源1. 教材:《人间生活》相关教材或阅读材料。

2. 课件:制作精美的课件,辅助教学。

3. 视频资料:选取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视频,增强学生直观感受。

4. 网络资源:利用网络资源,拓展学生视野。

六、教学内容第六章:家庭关系1. 家庭结构的类型和特点2. 家庭关系的重要性3. 家庭冲突的解决方法第七章:人际关系1. 人际关系的类型和特点2. 人际沟通的技巧3. 人际关系问题的处理第八章:爱情与婚姻1. 爱情与婚姻的区别和联系2. 恋爱心理和婚姻观念3. 婚姻家庭的经营与维护第九章:心理健康1. 心理健康概述2. 心理问题的产生和预防3. 心理健康促进的方法第十章:人生价值观1. 人生价值观的定义和作用2. 常见的人生价值观及其评价3. 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的途径七、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湘美版高中美术《人间生活》教学课件1

湘美版高中美术《人间生活》教学课件1

思考 交流
这件作品是“人间生活”这 一美术创作主题吗?还原它 们被创作出来的真实意图, 说说看法,并与他人交流。
朝元图(壁画)(元代)马君祥等
思考 交流
《洛神赋图》是依据文学作 品而创作,描绘了一个凄美 的爱情故事,你觉得这幅作 品符合“人间生活”这一美 术创作主题吗?还原它们被 创作出来的真实意图,说说 看法,并与他人交流。
为什么世俗生活的美术作品明显出 现会是在宋代?
宋代商业的繁荣使得人们对 美术作品的需求大为增加,由于 百姓的需求,美术作品也就不仅 局限于表现贵族的日常生活。
图像 识读
小组讨论: 这幅作品表现了什么内容? 北宋时期为什么会出现这样一件作品?
清明上河图 北宋 张择端
图像 识读
小组讨论: 作品中那个场景最吸引你?为什么?
思考 交流
作品中表现了怎样的景象?画家是如何表现的? 联系现实生活谈感受和启发。
清明上河图 北宋 张择端
思考 交流
我们观察画面局部有什么感受?这不足2厘米高的人 物和动物画的怎么样?推测一下画家是如何做到的。
精彩,生动,尺寸很 小,细致惊人。画家 具有高超非凡的技能 技巧,也验证了题跋 中的“本工其界 画……”
清明上河图(题跋1) 北宋 张择端
图像 识读
自主赏析,小组交流: 作品中哪个场景最吸引你?为什么?
清明上河图 : 作品中哪个场景最吸引你?为什么?
清明上河图 北宋 张择端
图像 识读
自主赏析,小组交流: 作品中哪个场景最吸引你?为什么?
清明上河图 北宋 张择端
图像 ——表现贵族官员生活的作品——
识读
这幅作品创作动机 是否与唐代仕女画 相同?绘画在当时 发挥了什么作用?
图像

《人间生活》教案

《人间生活》教案

《人间生活》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人间生活》这一主题的基本概念和内涵。

2. 通过分析《人间生活》中的案例,引导学生认识并关注现实生活中的种种问题,提高他们的观察力和思考力。

3.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珍惜生活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节:人间生活的基本概念生活的定义生活的种类生活的重要性2. 第二节:生活中的种种问题问题产生的原因问题对我们的影响解决问题的方法3. 第三节:热爱生活,珍惜生活为什么要热爱生活如何热爱生活为什么要珍惜生活如何珍惜生活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基本概念、理论知识。

2. 案例分析法:分析现实生活中的案例,引导学生思考问题。

3.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的看法和经验。

4. 实践法: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实践所学,提高生活品质。

四、教学准备:1. 教材:《人间生活》相关章节。

2. 案例材料:现实生活中的典型案例。

3. 教学设备:投影仪、音响设备等。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对课堂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

3. 生活实践报告:评估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实践所学的能力和效果。

4. 期末考试:测试学生对整个课程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安排:1. 第一节:人间生活的基本概念(2课时)2. 第二节:生活中的种种问题(3课时)3. 第三节:热爱生活,珍惜生活(2课时)七、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生活的意义。

2. 讲解基本概念:详细讲解生活的定义、种类和重要性。

3. 分析案例:分享现实生活中的案例,引导学生关注问题。

4. 讨论问题: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和解决方法。

6. 布置作业: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思考如何热爱生活、珍惜生活。

八、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内容:是否全面讲解了生活的基本概念和种种问题。

2. 反思教学方法:是否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思考能力。

《人间生活》教案

《人间生活》教案

《人间生活》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人间生活》这一主题的相关概念和知识。

2. 培养学生对人间生活的热爱,提高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

3. 引导学生正确看待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培养他们坚强的意志力。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节:人间生活的定义和特点人间生活的定义人间生活的特点2. 第二节:人间生活的价值人间生活的意义人间生活的价值体现3. 第三节:人际交往与人情世故人际交往的重要性人情世故的处理方法4. 第四节: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困难和挫折的定义面对困难和挫折的正确态度5. 第五节:培养坚强的意志力意志力的定义和作用培养坚强意志力的方法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相关概念和知识,阐述观点和道理。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从中汲取经验和教训。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4. 情景模拟法:设置情景,让学生参与其中,提高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材:《人间生活》相关内容。

2. 课件:制作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课件。

3. 案例:收集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典型案例。

4. 情景道具:准备与教学情景相关的道具。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表现,评价他们的参与度。

2.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观点阐述、团队协作等。

3. 情景模拟:评价学生在情景模拟中的表现,包括人际交往、解决问题等能力。

4. 课后作业:布置与教学内容相关的作业,评价学生的掌握程度。

六、第六节:情感管理与心理健康情感管理的定义和重要性情感管理的方法和技巧心理健康的概念和重要性保持心理健康的途径和方法七、第七节:时间管理与生活规划时间管理的定义和意义时间管理的方法和技巧生活规划的制定和实施平衡工作与生活的方法和建议八、第八节:社会适应与个人成长社会适应的定义和重要性提高社会适应能力的方法和技巧个人成长的目标和动力个人成长的方法和途径九、第九节:道德修养与公民意识道德修养的定义和意义培养道德修养的方法和途径公民意识的定义和重要性提高公民意识的方法和途径十、第十节:人生价值观与生活态度人生价值观的定义和作用确立正确人生价值观的方法和途径生活态度的定义和重要性培养积极生活态度的方法和技巧六、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情感管理和心理健康的概念,阐述时间管理和生活规划的意义。

《人间生活》教案:探究美术中的社会生活表现方式

《人间生活》教案:探究美术中的社会生活表现方式

《人间生活》教案:探究美术中的社会生活表现方式艺术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表达思想、情感、价值观念的一种方式。

而美术作为艺术的一种既具有视觉性又具有表现性的艺术形式,对社会生活的表现方式、社会历史的呈现和社会风貌的再现起着重要的作用。

而《人间生活》教案就是一份力求将社会生活表现方式贯穿于美术教育的教学设计,如此出色的教案不仅让学生在美术领域掌握表现方式的技巧,同时也引导学生在生活中的观察能力与社会透视能力。

《人间生活》教案整体设计与内容特点该教案以“人间生活”为主题,将社会生活的丰富性与多样性融入教学设计之中,通过寓教于乐的形式让学生成为生活的感受者、思考者和创造者。

在教法设计上,该教案强调以下几点:一、教学课时及教学方式灵活。

教案对课时的安排没有具体的限制,可以根据教师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同时,在教学内容设计时,鼓励教师采用自己的教学方式。

比如,可以通过小组活动、展示作品等形式,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表现方式的技巧。

二、教学内容与社会生活联系紧密。

教案通过画家作品的选择和作品的分析,通过课堂探究、调研以及展示等形式,直接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在一起。

这样既可以增强学生对社会生活的观察能力,同时也能让他们在美术学习中获得实际应用的体验。

三、教学目标达到全面。

教案既强调了学生的技术水平提升,更重要的是借助这样的技术来达成全面的教学目标。

其中包括对学生的观察力、感受力、思考力、表现力和创造力的培养。

四、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

该教案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通过问题解答和交流的方式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课程知识。

同时,教师也应以接纳和鼓励的态度,支持学生的创意和独特性,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在教学内容方面,《人间生活》教案涉及的范围较广,包括对各种艺术表现方式的分析、人物肖像、室内生活、生活场景、都市建筑、日常饮食等方面的展示。

这些内容涵盖了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将社会生活多面化的表现形式结合起来,形成了一个立体的教学体系。

美术《人间生活》教案(湘美版)

美术《人间生活》教案(湘美版)

美术《人间生活》教案(湘美版)第一章:人间生活的意义1.1 人间生活的定义1.2 人间生活的重要性1.3 人间生活与美术的关系第二章:人间生活的表现形式2.1 人物描绘2.2 生活场景描绘2.3 情感表达第三章:人间生活的美术技法3.1 人物画的基本步骤3.2 生活场景的构图技巧3.3 情感表达的绘画方法第四章:人间生活的美术欣赏4.1 欣赏人间生活的名画作品4.2 分析名画作品中的人间生活元素4.3 引导学生体验名画作品中的情感第五章:创作自己的人间生活作品5.1 确定创作主题5.2 选择合适的材料和技法5.3 创作过程指导第六章:人间生活的文化背景6.1 不同文化对人间生活的诠释6.2 人间生活作品中的文化元素6.3 引导学生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背景第七章:人间生活的社会意义7.1 人间生活作品与社会现实的关联7.2 人间生活作品对社会观念的反映7.3 引导学生从作品中认识社会、关注社会问题第八章:人间生活的心理分析8.1 人间生活作品中的心理元素8.2 分析作品中的情感与心理状态8.3 引导学生理解和表达自己的情感与心理第九章:人间生活的创意实践9.1 创意实践的重要性9.2 激发学生创意思维的方法9.3 指导学生创作具有个性的人间生活作品第十章:人间生活的美术评价10.1 评价标准与方法10.2 学生作品的自我评价与反思10.3 引导学生进行互评与师评,提高审美能力第十一章:人间生活的艺术史论11.1 人间生活艺术的发展历程11.2 不同流派和时期的人间生活艺术特点11.3 引导学生认识艺术史中的重要人间生活作品和艺术家第十二章:人间生活的跨界融合12.1 人间生活与其他艺术门类的结合12.2 人间生活艺术的多元表现形式12.3 指导学生进行跨界创作实践第十三章:人间生活的数字化创作13.1 数字技术在人间生活艺术中的应用13.2 利用数字工具创作人间生活作品的方法13.3 引导学生掌握数字绘画技巧,进行创新性创作第十四章:人间生活的展览与交流14.1 策划人间生活艺术展览的要点14.2 培养学生的人间生活艺术鉴赏能力和批评能力14.3 组织学生参与艺术展览和交流活动,提升综合素质第十五章:人间生活的教育实践15.1 人间生活艺术教育的目标与方法15.2 设计人间生活艺术教学活动方案15.3 引导学生将人间生活艺术融入日常生活,提升生活质量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档为湘美版美术《人间生活》教案,共包含十五个章节。

美术《人间生活》教案(湘美版)_0

美术《人间生活》教案(湘美版)_0

---------------------------------------------------------------最新资料推荐------------------------------------------------------ 美术《人间生活》教案(湘美版)美术鉴赏《人间生活》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分析:版本:湘美版普通高中美术新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模块:《美术鉴赏》第二单元第 4 课《人间生活》(中国部分)教材内容:结合上节美术课《心灵的慰藉》的教学内容使得学生懂得了佛教艺术开始在中国真正的盛行是魏晋南北朝时期,这阶段盛行的原因是因为战乱五胡乱华的大时代背景。

人在面临巨大的灾难面前非常容易信仰宗教,再者佛教所提出的无常观念有助于绝望中的人们去领悟人生中苦的真谛。

追根溯源,在本课《人间生活》中大量美术作品对现实生活描绘自然是大时代大环境中的人们生活的安定所导致。

生活中的乐的场景描绘相较于佛教教义对苦的领悟在现今高中生的生活经验中更为容易让他们理解和把握。

本课教学内容通过画像砖、画像石亦或是陶俑等地下艺术形式对现实生活场景的描绘,让学生观察到在汉朝墓葬艺术中人们希望把生活中的乐继续带入到另一个世界;作为对现实生活真实记录的描绘,在绘画文本上将生活的乐作了进一步的发挥,其典型为侍女画题材的盛行。

如唐代著名院体画家张萱及徒弟周仿的代表作《虢国夫人游春1 / 12图》、《捣练图》、《簪花仕女图》等;五代顾闳中描绘韩熙载夜半歌舞狂欢之景的《韩熙载夜宴图》;中国历史上最为著名的风俗画代表作《清明上河图》等。

二、学生学习情况分析:高二学生基于前几节课对美术作品政治、宗教功能性的了解,从以往教学中着重将美术作品文化宣化功能的强调到这堂课进入人间生活这一主题,单就绘画内容而言,因其接近生活常态学生能够更有体会性;但是对于绘画的形式感而言,本节课中所涉及的多幅叙事性的绘画文本,多采用中国绘画特有的长卷形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画面利用透视原理,使观众感觉房间随画面作 了自然延伸。为了构图使人坐得比正常就餐的距离 更近,并且分成四组,在耶稣周围形成波浪状的层次。
︽ 厨 妇 ︾ 维 米 尔 ︵ 荷 兰 ︶
维米尔的作品大多是风俗题材的绘画, 基本上取材于市民平常的生活。他的 画整个画面温馨、舒适、宁静,给人 以庄重的感受,充分表现出了荷兰市民 那种对洁净环境和优雅舒适的气氛的喜好。 他在艺术风格上也别具特色,他的绘画形体结实、 结构精致,色彩明朗和谐,尤善于表现室内光线 和空间感。维米尔的绘画给人一种真实性,除了 日常生活中的真实之外还使人感到一种信仰上的 真实感。他的画光线并不是太多,却给人以明亮 的感觉。
巴洛克与罗可可 这是两种分别流行于 17、18世纪欧洲上层社会 的风格样式。巴洛克艺术 打破了均衡和谐的古典艺 术准则,追求宏大的效果 以及出其不意的变化。 罗可可艺术则体现了纤巧 华丽的贵族趣味经常不厌 其烦地表现玲珑的珠宝或者 风流的爱情。尽管风格上 有所不同,但它们都通过 令人眼花缭乱的描绘,表现 当时奢华生活的许多细节。
文艺复兴壁画 《受胎告知》
中世纪壁画 《受胎告知》
︽ 草 地 上 的 圣 母 ︾ 拉 斐 尔
《阿尔巴圣母》
因其收藏者阿尔巴公爵而得名。 画作取材于传统宗教题材,描绘 圣母子与施洗约翰沐浴在暮色 黄昏中时的亲情关系。画面上, 圣母席地而坐,膝上坐着圣婴 耶稣,身边坐着年龄稍大的施洗约翰。
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普遍认识到艺术不仅可以用来 叙述宗教故事,还可以反映现实世界。外面首先看到的是 年轻美貌的母亲和活泼可爱的孩子,然后才会想到与之联系 的《圣经》故事。这种宗教题材的绘画已经很生活化与世俗化了
表现内容: 《韩》以人物为主 《清》以市井风俗为主 色彩: 《韩》是重彩着色 《清》是白描
《 貨 郎 图 》 李 嵩 南 宋 绢 本
反 映 农 村 田 园 生 活 的 牧 牛 图
第四课 人间生活
欧洲中世纪
欧洲自公元500年至公元1500年的 一千年间被称为中世纪,这个时期 历来被认为是欧洲最为黑暗的时期。 基督教的影响占有统治地位, 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也有人将 欧洲中世纪艺术称为基督教艺术。
弋射\收获画像砖拓本(东汉)
《洛神赋图》——顾恺之(东晋)
洛神赋图》根据曹植著名的《洛神赋》而作,为顾恺之传世精品。全卷分为三个部分, 曲折细致而又层次分明地描绘着曹植与洛神真挚纯洁的爱情故事。人物安排疏密得宜,在不同 的时空中自然地交替、重叠、交换,而在山川景物描绘上,无不展现一种空间美。 此《洛神赋图》宋代摹本,保留着魏晋六朝的画风,最接近原作。
文艺复兴时期
文艺复兴是14—17世纪初欧洲一系列 新兴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运动的总称。 其实质是反对封建观念、摆脱中世纪 宗教教义和封建思想的桎梏,建立适应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资产阶级需要的 新思想新文化。是西方近代文化的开端。 它的指导思想是以“人”为中心的人文主义
︽ 犹 大 之 吻 意︾ 大 利壁 画 乔约 托 13 04 年
此画卷据传系宫廷画家顾闳中奉后主李煜之命而画,此画卷中的主要人物 韩熙载是五代时北海人,字叔言,后唐同光年进士,文章书画,名震一时。 其父亲因事被诛,韩熙载逃奔江南,投顺南唐。初深受南唐中主李璟的宠信, 后主李煜继位后,当时北方的后周威胁着南唐的安全,李煜一方面向北周 屈辱求和,一方面又对北方来的官员百般猜疑、陷害,整个南唐统治集团内 斗争激化,朝不保夕。在这种环境之中,官居高职的韩熙载为了保护自己, 故意装扮成生活上腐败,醉生梦死的糊涂人,好让李后主不要怀疑他是有 政治野心的人以求自保。但李煜仍对他不放心,就派画院的“待诏”顾闳中 和周文矩到他家里去,暗地窥探韩熙载的活动,命令他们把所看到的一切 如实地画下来交给他看。大智若愚的韩熙载当然明白他们的来意,韩熙载 故意将一种不问时事,沉湎歌舞,醉生梦死的形态来了一场酣畅淋漓的表演。 顾闳中凭借着他那敏捷的洞察力和惊人的记忆力,把韩熙载在家中的夜宴 过程默记在心,回去后即刻挥笔作画。 李煜看了此画后,暂时放过了韩熙载等人,一幅传世精品却因此而流传下来。
画中描写几位衣着艳丽的贵族妇女春夏之交赏花 游园的情景,向人们展示了这几位仕女在幽静而空旷的 庭园中,以白鹤、蝴蝶取乐的闲适生活。“虽然她们逗犬、 拈花、戏鹤、扑蝶,侍女持扇相从,看上去悠闲自得, 但是透过外表神情,可以发现她们的精神生活却不无寂寞 空虚之感。
韩熙载夜宴图 顾闳中(五代)
1、画面分成几个部分?每个部分之间都用什么东西将它分割开 来?整幅画在构图上有什么特点? 2、画中的韩熙载是谁?他在做什么?他的表情怎样?他为什 么会有这样的表情?
簪花仕女图 周昉 唐
1、全画共可分几个部分? 2、她们的神态怎样?她们看起来 愉快吗?为什么? 3、请谈谈你对这幅画的感受。
戏犬
《簪花仕女图》是目前全世界范围内唯一认定的唐代仕女画传 世孤本。除了唯一性之外,其作品的艺术价值也很高,是典型 的唐代仕女画标本型作品,能代表唐代现实主义风格的绘画作 品。画中描写的是唐代当时贵族妇女的日常生活,说明唐代的 社会政治比较开明,因此反映现实生活的作品才能够流传下来。 这一时期也是中国现实主义人物画表现风格的开端,而以前的 绘画内容大多是历史宗教人物。
第四课 人间生活
永乐宫壁画玉女
云冈石窟佛像
女史箴图(局部)
晋顾恺之
捣练图 张萱 唐
从魏晋南北朝到唐朝美术的题材发生了什么变化?
从纯粹的宗教题材往世俗生活题材发展
养鸡女 宋
重庆大足石刻
随着佛教在我国深入 地传播与发展, 它越来越呈现本土化 和世俗化的趋势。比如上 图虽然讲得是地狱经变的 故事,但雕塑中丝毫看不 出神秘的气息。纯朴的养 鸡妇安详地打开鸡笼, 里面的一只鸡急不可耐地 要钻出来,而外面的两只 鸡则争着抢一条虫,充满 了生活的情趣。
《清明上河图》
你能看出《韩熙载夜宴图》和《清明上河图》相同点和不同点吗?
相同点 不同点 年代: 《韩》是五代 《清》是北宋 题材: 《韩》表现的是贵族生活 《清》表现的是市井生活
画种: 材质:
中国画 绢制
构图样式: 横构图、长卷 绘画技法: 工笔画 散点透视 其他: 背景为黄色 出自名家之手 有较高历史价值
《韩熙载夜宴图》是中国画史上的名作 ,以连环长卷的方式描摹了南唐巨宦韩熙载 家开宴行乐的场景。韩熙载为避免南唐后主 李煜的猜疑,以声色为韬晦之略,每每夜宴宏开, 与宾客纵情嬉游。此图绘画的就是一次韩府夜宴 的全过程。这幅长卷线条准确流畅,工细灵动, 充满表现力。
1、画面分为听琴、观舞、休息、轻吹、散宴5个部分。每个 部分用家具屏风等巧妙的分开又使场景相互联系。 这幅画以长卷的形式,如同连环画,可以把不同时空发生 的事在一幅画中表现出来,大大增加了画面中的内容含量。
生活方式和现象纳入到绘画的表现中,所以通过这些作
品,我们可以比较清楚的了解当时人们的生活状况。
《清明上河图》开上河图》 中段
繁忙的汴河码头
《清明上河图》后段为 市区街道景象
构图用鸟瞰式全景法,采用散点透视
清 明 上 河 图 卖 字 店 ( 局 部 )
韩熙载夜宴图 顾闳中(五代)
捣练图 张萱 唐
画面人物分为几组?她们有着怎样的神态?构图 色彩有什么特点?
熨练
《捣练图》唐代作品,原属圆明园收藏。1860年“火烧圆明园”后被掠夺并流失海外, 现藏美国波士顿博物馆。《捣练图》卷是一幅工笔重设色画,表现贵族妇女捣练缝衣 的工作场面。这幅长卷式的画画上共刻画了十二个人物形象,按劳动工序分成捣练、 织线、熨烫三组场面。第一组描绘四个人以木杵捣练的情景;第二组画两人, 一人坐在地毡上理线,一人坐于凳上缝纫,组成了织线的情景;第三组是几人熨烫的 场景,还有一个年少的女孩,淘气地从布底下窜来窜去。
3、画中还有些人他们都在干什么?他们的表情如何?
听琴
2、韩熙载是头戴高帽,面有长髯的人,他在画中出 现了五次,但表情始终闷闷不乐,郁郁寡欢。他的内心是 非常苦闷的,为了逃避迫害,他不得不纵情酒色之中。
观舞
休息
轻吹
北宋商业的繁荣使百姓对美术品的需求增加,美术 作品的题材不再局限于表现贵族的日常生活,描绘市井 生活的风俗画出现了。并且还出现了职业画家。这些画 家为了满足市民百姓的需求,将他们生活中出现的一些
《最后的晚餐(The Last Supper)》是意大利艺术家 列奥纳多· 达· 芬奇所创作,是所有以这个题材创作的 作品中最著名的一幅。画面中的人物,其惊恐、愤怒、 怀疑、剖白等神态,以及手势、眼神和行为, 都刻划得精细入微,惟妙惟肖, 现藏米兰圣玛利亚德尔格契修道院。
题材取自圣经故事。犹大向官府告密,耶稣在即将 被捕前,与十二门徒共进晚餐,席间耶稣镇定地说出了 有人出卖他的消息,他在一种悲伤的姿势中摊开了 双手,示意门徒中有人出卖了他。达· 芬奇此作就是 耶稣说出这一句话时的情景。画家通过各种手法, 生动地刻画了耶稣的沉静、安详,以及十二门徒各 自不同的姿态、表情。此作传达出丰富的心理内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