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业银行收入结构转型的必要性
商业银行盈利模式转型
![商业银行盈利模式转型](https://img.taocdn.com/s3/m/47873527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ad9bd64.png)
商业银行盈利模式转型的趋势
中间业务发展
商业银行将加大发展中间业务, 如支付结算、财富管理、投资银
行等,提高非利息收入占比。
综合化经营
商业银行通过设立子公司、收购等 方式拓展证券、保险、信托等金融 业务,实现综合化经营,提高盈利 多元化。
科技赋能
商业银行利用大数据、云计算、人 工智能等科技手段,提升金融服务 效率,降低成本,实现盈利模式创 新。
在保持传统业务稳健发展的基础 上,加大在新兴业务领域的布局 和投入,提高高附加值业务的比
重。
强化风险管理
在盈利模式转型过程中,商业银 行应加强对各类业务的风险管理 ,确保转型过程中的风险可控。
拓展非利息收入业务
发展中间业务
加大在支付结算、代理业 务、咨询顾问等中间业务 领域的投入,提高中间业 务收入占比。
微观行为监管
监管机构可能加强对商业银行微观行为的监管,如业务合规、内部控制等。这将要求银行在盈利模式转型过程中严格 自律,确保各项业务合规发展。
科技监管
随着金融科技的发展,监管机构可能运用科技手段提高监管效能。商业银行在盈利模式转型中应积极拥 抱科技变革,提高自身风险管理水平,以适应未来监管趋势。
结论与展望
满足客户多元化需求
盈利模式转型有助于商业银行更好地满足客户日益多元化的金融服 务需求,提升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
盈利模式转型的策
03
略与路径
盈利模式转型的整体策略
多元化收入来源
商业银行应通过拓展非利息收入 业务、增加资本市场业务等方式 ,实现收入来源的多元化,降低
对传统信贷业务的依赖。
优化业务结构
随着金融监管的加强,商业银行需要满足 更高的资本充足率要求,限制了其业务扩 张和盈利能力的提升。
我国商业银行经营收入结构转型简论
![我国商业银行经营收入结构转型简论](https://img.taocdn.com/s3/m/6a8fbfed9b89680203d82524.png)
我 国商 业银 行 与西方 发达 国家 商业 银行 在经 营
和优 势 , 寻找 最适 合 自己的市 场定 位 。 国工 、 、 应 我 农
中 、建 四大 国有 商 业银 行 在经 营收 入结构转 型一 具 t - 有 明 显 的强 势地 位 和独 特 的优 势条件
美 国银 行 业非 利 息 收 入 占总 收入 的 比重从 t 8 9 0年 的 2 %上升 到 2 0 2 0 3年 3 . %。 1 9 63 4 9 7年 . 美洲 银 行 非 利 息 收 入 占总 收 入 的 比重 为 4 % .花 旗 银 行 为 4 5 .%。 通银行 高 达 5 .%。 而到 了 2 0 1 8 大 2 7 0 4年 。 这三 家 银 行 的 非 利 息 收 入 占 总 收 入 的 比重 均 达 到 了 ( ) 一 渐行 渐 近 的 利率 市 场 化 趋势 。 致 利 差的 导 不断 收窄 , 迫使 我 国 商业银 行收 入 结构 必须转 型
维普资讯
维普资讯
l ・ 6
深圳 大 学 学 报 ( 文社 会 科 学 版 ) 人
20 年 第 2 卷 06 3
的 .这 在 近两 年我 国商业 银行 存贷 利差 收入 的变 动
7 %左右 。 0 此外 , 国银 行 业 中不 同规模 的商 业银行 美 非 利息 收 入水平 、 收入 结构 差别很 大 。 0 3年 , 20 资产
信 托 、务 、 I 基金 业 务 、 险业 务 等 几 乎所 有 领 域 . 保 成
为 最 主要 的收 入米 源
外商业 银行 相 比 . 差距 是极 其 明显 的 。 而从 另一 角 然 度去思 考或 换句 话来 说 .我 国商业 银行 非利 息 收入
商业银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带来的系统金融风险研究
![商业银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带来的系统金融风险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cc3867bcf78a6529657d537f.png)
商业银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带来的系统金融风险研究作者:李文超赖旭宏曾路明来源:《西部论丛》2020年第09期摘要:2016年,中央顺势提出以“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为重点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目的是通过调整经济结构,矫正要素配置扭曲,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商业银行是其流动的血液,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但改革与风险并存,本文从不良资产处置、利润增长和自身改革三个方面分析存在的风险,并提出解决办法。
关键词:商业银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系统金融风险Abstract: In 2016, the central homeopathic proposed to "To; produce capacity, to destock,to leverage, lower the cost; and fill short board" as the focus of the supply side of the structural reform, which purpose is to adjust the economic structure, correct the distortion of the allocation of elements, improve the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and promote sustained and healthy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As the core of the modern economy, the banking industry is the flow of blood, in the supply side of the structural reform plays a vital role. However, the reform and risk coexis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existing risks from the aspects of non - performing assets disposal,profit growth and self - reform, and puts forward the solution.Key Words: commercial bank;Supply Side Structural Reform; Systematic Financial Risks一、引言(一)供給侧结构性改革背景自 20 世纪 70 年代末实施改革以来,中国经济实现了长达 30 多年的高速增长,在 1978 年至 2011年期间年平均增长率达到 9.9%。
顺时而动谋远而变_利率市场化趋势下中国商业银行的转型发展策略
![顺时而动谋远而变_利率市场化趋势下中国商业银行的转型发展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95a21eb4960590c69ec3769c.png)
顺时而动 谋远而变——利率市场化趋势下中国商业银行的转型发展策略于亚利(交通银行)2012年6月7日,央行宣布自2012年6月8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并调整了存贷款利率浮动区间,即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上限调整为基准利率的1.1倍,这是我国首次允许人民币存款利率上浮;贷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下限调整为基准利率的0.8倍,这是8年来我国首次全面扩大人民币贷款利率下浮幅度。
此举意味着本轮降息周期的开始,也标志着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
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化,未来中国银行业经营管理将面临更多挑战,转型发展任重道远。
为此,我们通过对国外利率市场化进程的回顾,研究了利率市场化对银行的影响以及国外先进银行的应对举措,重点分析了对我国银行业可能产生的影响,并提出具体应对措施以期为加快商业银行的转型发展提出策略性建议。
一、国际化视野下利率市场化的进程及影响回顾(一)国外利率市场化的路径和方向选择。
从国外利率市场化的进程来看,主要有渐进式和激进式改革两种模式,其改革路径和方向选择方面存在较大差异。
而从实际影响来看,采取“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的渐进式改革成功概率更大:1、渐进式改革。
美国、日本和韩国等国家的利率市场化均经历了较长的时间跨度,在正式开始前,先期的一些政策取向和调整也经历了较长时间的铺垫:美国利率自由化改革始于1973年,至1986年结束,是在70年代经济滞涨危机下推动的。
在利率自由化过程中,存款成本上升导致利差收窄,但金融创新却使中间业务收入大幅提升,成为收入的主要来源。
在金融自由化期间,银行业经历多次危机和兼并重组,导致盈利波动剧烈。
而日本利率市场化历经1977-1994年,诱因是“国债化”和“国际化”。
随着利率弹性的增加,债券市场快速发展,促进了金融全面自由化。
但利率放开后,也造成宏观经济波动加剧,银行经营风险加大。
2、激进式改革。
以拉美国家为代表的部分发展中国家,采取一步到位的利率市场化改革,由于经济体制和先期准备不足等原因,改革后出现名义利率飙升,金融机构经营不善,酿成金融危机:阿根廷仅用两年便完成改革,利率迅速上升,贷款利率上升幅度远高于存款利率,银行等金融机构不惜降低贷款发放条件,增加了风险较大的投机性贷款投放比重。
我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资产结构与盈利性
![我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资产结构与盈利性](https://img.taocdn.com/s3/m/0601a4f7941ea76e59fa0402.png)
我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资产结构与盈利性摘要:我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是我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负债吸入资金,并通过各项资产来创造收益。
本文介绍了三种结构理论范式,认为国有商业银行的资产结构对其盈利性有显著影响,并且考察了近年来国有银行的资产结构状况,试图从中计量出可靠证据,最后为本文后续研究提出了思路。
关键词:国有商业银行;资产结构商业银行作为金融企业,一方面靠各项存款负债带来资金,另一方又将这些资金转换成贷款、投资、存放中央银行等资产提供利息收入及非利息收入来实现盈利性。
针对银行机构功能和组织的特殊性,其资产负债率非常高,自有资本金则很低,并且负债来源单一,居民及企事业存款占了相当大的比重。
相对而言,在可以为银行创收的资产方面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良好的、多元化的资产不仅可以给银行带来可观的利润,而且可以有效降低金融市场风险。
其中各项资产所占总资产的份额,即资产结构,也是银行制定长期经营战略所需要考虑的一项重要指标。
一、结构理论银行内部的资产结构是否会影响其最终的盈利状况,这一问题的引出在实质上是来源于结构功能的设想,有三种理论观点认为结构的变化是会影响最终产出的。
(一)金融结构与经济增长的观点戈德史密斯在其著作中认为“金融发展就是金融结构的变迁”,金融结构是金融机构与金融资产之合,包括各种现存金融工具(分为债券证券和股权证券)与金融机构(分为负债为货币的金融机构和负债不为货币的金融机构)的相对规模、经营特征和经营方式,金融中介机构中各种分支机构的集中程度等等。
他认为金融结构对经济增长具有巨大的作用,金融结构的改善改进了经济的运行,从而便利了资本的转移。
戈德史密斯从8个方面对一国的金融结构进行数量化,并考察了35个国家近200年的金融数据,得出了12条基本规律,并认为世界各国的金融发展都是通过金融结构从简单向复杂、由低级向高级方向的变化来实现的,且都沿着一条共同道路在前进。
(二)现代资产组合理论托宾最早提出资产组合理论,认为多种资产组合在一起可以降低风险,而后马克维兹经过论证提出投资组合理论,将两种风险不同的证券组合之后能够降低整体风险,同时达到期望收益,而通过各项资产的合理搭配,可以更加有效地降低风险水平。
中国商业银行的业务转型:动力、探索与展望
![中国商业银行的业务转型:动力、探索与展望](https://img.taocdn.com/s3/m/cbe1eedb3186bceb19e8bb37.png)
经营、 加 快 国际 化 发 展 , 深 化 信 息 技 术 应 用 和 电
子化 发展 方 面成效 显著 , 为 建设 现代 化 银 行奠 定 了坚 实 基 础 。
一
、
商 业 银 行 业 务 转 型 的 动 力
中国商 业银 行 的业务 转 型 , 既 有 外部 经 济环 境 变化 产生 的压 力 , 也 有 内部 发 展 的迫 切 需 求 。 但 根 本 动 力 是 国 家 经 济 社 会 发 展 进 入 新 阶 段 以
债券 市场 、 股 票 市 场 的 不 断发 展 , 越 来 越 多 的 大 企 业 转 向直 接 融 资 , 金 融 脱 媒 的 现 象 日益 明 显 。 信托 、 证券 、 基 金 等 非 银 行 金 融 机 构 都 在 积 极 争
夺银行 的 客 户 和业 务 。创 投 、 私募 、 小 额 贷 款 公
随着 国内外宏 观经 济形 势 的变 化 , 我 国加 快
化 。 主 要 表 现 在 以下 四个 方 面 。 1 .经 济 发 展 方 式 发 生 重 大 转 变 。 我 国 以 科 学 发展 为 主题 , 以 加 快 转 变 经 济 发 展 方 式 为 主
转变 经 济 发 展 方 式 , 利 率 市 场 化 改 革 进 人 新 阶
与 2 0 0 2年 的 9 2 %相 比下 滑 4 0个 百 分 点 。 随 着
1 .优 化 企 业 客 户 结 构 , 努 力 服 务 于 更 广 泛 的客户群 体 , 提 升 客 户 的整 体 贡 献 度 。 在 继 续 服
务好 大企 业 的同时 , 进 一 步 加 大 对 中 小 企 业 特 别
锯钎 碍宪考 考2 0 1 3 年第4 9 期( 总第2 5 3 7 期)
我国商业银行盈利结构比较及对策建议
![我国商业银行盈利结构比较及对策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fb53c21c6c175f0e7cd137ee.png)
度 障 碍 ,阐述 我 国 银 行 业 扩 大 非 利 息 收 入 的 重 要 性 和 必 率 水 平 呈 现 正 向关 系 ;对 于 股 份 制 银 行 来 说 ,由 于非 利 息
要 性 。王 婷 (2007)指 出 中美 两 国商 业 银 行 收 入 结 构 差 收入 的提高引发 了营业费用 的更大 幅度 的增加 ,从 而盈
收稿 日期 :2013—05—08 作者 简介 :巫 卫 专 (1989一),男 ,江 西 萍 乡人 ,现 供 职 于 中 013年 第 7期 总 第 296期
\缀麓 }露 一 |。 —
HAINAN FINANCE
提 出 了 改 善 其 盈 利 结 构 的 区别 化 措 施 。
业银 行相 比 。我 国商业银 行在非利息 收人业务 方面主要 样 化 经 营 确 实 能 够 带 来 有 利 的 影 响 .但 是 这 种 有 利 的影
存在 业务品种 少 ,业务深 度不够 ;收入总量不 大 ,利润 贡 响会 随着 非 利 息 收 入 占比 的过 分 增 大 而 减小 同。
四,从非利息 收入 占比(Wnon)情况看 ,大 型国有商业银行
二 、商 业 银 行 盈 利 结 构 多元 化 效 益 评 价 模 型 构 建
非 利 息 收 入 占 营 业 收 入 比 重 的 平 均 水 平 要 明 显 高 于 其
(一 )变 量 选 取 及 模 型 构 建
他 商 业 银 行 .这 也 说 明 了 大 型 国有 商 业 银 行 的 多 样 化 程
经营管理l 。NAN
我 国商业银 行盈 利结构 比较及 对策建 议
巫 卫 专 (中国人 民银行 萍 乡市中心支行 ,江西 萍 乡 337055)
中国商业银行转型的内涵研究
![中国商业银行转型的内涵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a83065c82cc58bd63186bd63.png)
际情 况 . 参 考 巴塞 尔 协 议 Ⅲ关 于 确立 银 行 业 资 本 和 流 动性 监 管 新 标 准 的 规 定 , 出台 了《 商 业 银 行 资 本
对 于 个人 来 说 . 随着 我 国经 济 的不 断发 展 , 个人 财 富 的不 断增 长 , 其 中高收 入 阶层 的人 数不 断 增加 , 传 统 的无 差 别 的银 行 业 务 已 经 远 远 满 足 不 了客 户 的需 求 , 同时 , 随 着 个 人 投 资 风 险 意识 的不 断增 强 ,
断 成熟 。 企 业 和个 人 的需求 行 为 发生 了很 大 的变 化 。
对 于企 业来 说 . 加 入世 界 贸 易组 织 以来 , 我 国企 业参与世界经济的大循环 , 各 自的业 务 运 行 方 式 不
求热 点 : 总 的来 说 , 个 人 客 户 的 需 求 也 在 逐 渐 个 性
银 行 业 保 持 稳 健 运 行 对 于 国 民经 济 健 康 发 展
至关 重 要 。近 年来 , 中 国银 行 业 稳 步推 进 改革 开 放 , 资本 实 力 和 风 险 防 控 能 力 持 续增 强 , 为成 功 应 对 国
际金融危机 、 促进经济金融持续稳定健康发 展发挥
了关键作用。同时 , 资 本 监 管 的 强 化 要 求 银 行 优 化 业务结构 。 降低 资本 占用 。 自加 人 世 界 贸 易 组 织 以 来, 我 国银 行 业 告 别 了软 约 束 时 代 , 通 过 一 系 列 的
.
.
中国商业银行转型的 内涵研究
商业银行经营模式转型
![商业银行经营模式转型](https://img.taocdn.com/s3/m/8a83af91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16.png)
中国工商银行的金融市场业务转型案例
• 总结词:中国工商银行的金融市场业务转型是成功的,实现了从传统商业银行向综合性金融服务商的转变 。
• 详细描述:中国工商银行在金融市场业务方面,通过加强金融市场业务的专业化、综合化和国际化发展, 实现了业务的转型升级。在产品方面,工商银行推出了多款创新产品和服务,如“工银瑞信”、“工银租 赁”等,满足了客户的不同需求。在服务方面,加强了对金融市场业务的精细化管理,通过引入先进的风 险管理技术和方法,提高了业务的风险防控能力。同时,通过加强与国际金融机构的合作和拓展海外市场 ,工商银行实现了对全球金融市场的深度参与和业务拓展。这些措施的实施,不仅推动了工商银行的金融 市场业务向综合性金融服务商转型,也提高了其市场占有率和盈利能力。
通过经营模式转型,商业银行可 以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和市场地位 ,更好地适应市场变化和客户需 求,提高市场份额和利润水平。
商业银行经营模式转型可以更好 地应对金融风险,包括市场风险 、信用风险和操作风险等,提高 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能力。
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和监管 政策的不断调整,商业银行需要 不断地进行经营模式转型,以满 足监管要求和合规标准。
渠道优化
零售银行业务转型还需关注渠道优化,包括物理渠道、 电子渠道等,提高渠道便利性和效率,提升客户体验。
公司银行业务转型
行业聚焦
公司银行业务转型应关注行业 发展趋势和政策导向,加强对 重点行业和领域的支持,提高
对实体经济的服务水平。
客户需求导向
公司银行业务应了解客户的需求 和痛点,提供个性化的金融解决 方案,满足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 的资金需求。
风险文化建设
商业银行还应加强风险管理文化建设,提高员工风险意识,推动 业务与风险管理的协调发展。
商业银行盈利模式转型
![商业银行盈利模式转型](https://img.taocdn.com/s3/m/63466a00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92f0360.png)
商业银行盈利模式转型的挑战
组织架构调整
商业银行盈利模式转型往往涉及组织 架构的调整和优化,需要解决内部权 责利关系、管理流程等问题。
人力资源转型
商业银行盈利模式转型需要相应的人 才队伍支持,人才引进和培养成为重 要挑战。
系统更新与升级
为实现业务模式的数字化转型,商业 银行需要不断更新和升级信息系统, 以适应业务发展的需要。
金融科技应用广泛
金融科技的发展将改变商业银行的运营模式,利用区块链 、云计算等技术提高金融交易的便捷性和安全性,扩大市 场份额。
服务模式创新
商业银行将通过创新服务模式,提供个性化、综合化的金 融服务,满足客户的多元化需求,提高客户黏性。
商业银行盈利模式转型的发展趋势
利息收入与非利息收入并重
随着金融市场的变化,商业银行将改变过度依赖利息收入的局面, 大力发展非利息收入,包括手续费、佣金等中间业务收入。
加大对金融科技的投资,推 动数字化转型,利用大数据 、人工智能等技术提升业务
处理效率和客户体验。
国际化布局
合规经营
积极拓展海外市场,加强与 国际金融机构的合作,提升
国际化水平和竞争力。
加强合规管理,规范业务操 作,严格落实监管要求,确
保业务合规经营。
03
商业银行盈利模式转 型的风险和挑战
商业银行盈利模式转型的风险
精细化管理
商业银行将通过精细化管理,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运营效率,降低 成本,提升盈利能力。
国际化发展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商业银行将积极拓展海外市场,提高国际 化水平,增强国际竞争力。
THANKS
感谢观看
中国工商银行的盈利模式转型案例
背景介绍
中国工商银行作为国内最大的商业银行之一,也面临着利率市场化、金融脱媒等挑战。为了提高盈利能力,工商银行决定进行盈利模式转型。
关于国有商业银行对公业务转型的思考及建议
![关于国有商业银行对公业务转型的思考及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97fdddb3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83.png)
力和效率。
标准化操作
03
制定标准化的操作规范,统一业务处理流程,减少操作风险。
人员培训与激励
培训计划
定期为员工提供专业技能培训和职业发展规划指导,提升员工综合 素质。
激励机制
建立科学的绩效考核和奖励机制,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新精 神。
人才引进
积极引进优秀人才,为银行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同时,为现有员工提 供晋升机会和职业发展空间,以留住人才。
通过减少管理层级,使决策更加高效,提升客户满意度。
专业化团队
设立专业部门,如企业金融部、机构金融部等,提高业务的专业 化水平。
部门协同作战
加强各部门间的沟通与合作,形成协同效应,提升整体业务效率 。
流程再造
优化业务流程
01
简化业务流程,减少不必要的环节,提高工作效率。
引入新技术
02
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如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提升业务处理能
国际化进程
随着中国经济的全球化发展,国有商业银行将对公业务向国际化发 展,拓展海外市场。
06
结论与建议
结论回顾
国有商业银行对公业务转型的必要性
随着金融市场的变化和科技的发展,国有商业银行需要不断改进和优化对公业务,以适应 市场的需求并提高竞争力。
转型的关键要素
国有商业银行需要从组织架构、业务流程、风险管理、人才队伍等方面进行全面转型。
加强与客户的沟通与联系,提高客户黏性,增加 客户忠诚度。
风险管理转型
完善风险管理体系
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提高风险防范能力和应对能力。
提升风险意识
加强员工的风险意识培训,提高整体风险管理水平。
强化风险监控
加强对各类风险的监控和预警,及时发现和处理风险事件。
中国商业银行收入结构多元化能够分散银行风险吗?
![中国商业银行收入结构多元化能够分散银行风险吗?](https://img.taocdn.com/s3/m/69c20630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bd.png)
中国商业银行收入结构多元化能够分散银行风险吗?黄国妍【摘要】以2003~2013年上市商业银行为样本,运用静态与动态面板模型分析商业银行收入结构多元化对银行风险的影响.研究发现,收入多元化程度提升有助于改善商业银行风险调整回报,降低银行破产风险.但由于非利息收入的高波动性,非利息收入比重提高,反而会降低银行风险调整回报、增加银行破产风险.中国商业银行整体收入波动的下降主要是由于净利息收入波动下降以及净利息收入与非利息收入的负(不)相关带来的多元化效应.因此,商业银行应理性看待收入多元化和非利息收入占比.相比中小商业银行,大型商业银行收入结构多元化对银行风险影响更为显著.【期刊名称】《金融经济学研究》【年(卷),期】2015(030)006【总页数】13页(P16-28)【关键词】收入结构;银行风险;非利息收入;收入多元化;破产风险【作者】黄国妍【作者单位】上海师范大学商学院,上海20023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832.33近年来随着中国利率市场化、银行业改革、人民币国际化等金融改革加快推进,以及资本市场发展导致的金融脱媒不断迫使商业银行从依赖贷款规模扩张,赚取利差收入的粗放扩张型逐步向业务多元化—服务功能多元化—收入多元化的模式转变。
但长期以来中国银行业一直依赖传统的存贷业务产生的净利息收入,非利息收入占比虽然有所提高,但与国际银行业相比,依然差距很大。
以2013年为例,16家上市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占比平均为23%,大致相当于美国20世纪80年代初期的水平,而中国也正在经历美国当时类似的经营业态转型。
尽管相关的银行法规依然施行的是分业经营分业监管,但实际上中国商业银行通过多元化经营探索,在产品服务上不断超越传统商业银行业务界限。
目前商业银行多元化经营模式主要是横向多元化和纵向多元化。
前者以金融控股公司或银行控股公司的模式进行跨业经营,拓展非利息收入业务;后者通过技术进步和产品创新延伸业务线、扩展产品线,直接或间接提升了非利息收入份额,银行收入结构逐步向多元化转变。
商业银行应加速收入结构多元化吗
![商业银行应加速收入结构多元化吗](https://img.taocdn.com/s3/m/b5479a7183d049649a66584f.png)
Should Commercial Banks Accelerate the Income Structure Diversification?
作者: 翟光宇;何玉洁
作者机构: 东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大连116025
出版物刊名: 财经科学
页码: 1-13页
年卷期: 2016年 第9期
主题词: 商业银行;收入结构多元化;利率市场化;银行风险
摘要:鉴于利率市场化趋势背景,银行传统存贷业务发展遇挫,经营风险上升。
在新格局下,加速推进收入结构多元化是否为银行发展与转型的最优选择?本文通过对2007—2015年16家上市商业银行季度面板数据研究发现,我国商业银行目前开展的收入结构多元化会加剧银行经营风险和信贷风险,并且收入结构多元化不仅会减弱资本充足率对银行风险的约束力度,还能通过存款实际利率与净利差恶化利率市场化对银行风险的影响。
从风险控制的角度看,本文认为商业银行不适宜加速多元化来应对存款利率市场化冲击,而应更注重提高零售贷款业务质量,加强自身风险管理能力与金融服务能力。
当前我国商业银行转型趋势、特征与问题刍议
![当前我国商业银行转型趋势、特征与问题刍议](https://img.taocdn.com/s3/m/f6ef32ca58f5f61fb7366616.png)
部经 营环 境 的倒 逼转型压 力 ,诸如经 济增速放缓 、产 于找不 到有效 的风险控制 方法而不敢 涉足 ,金 融服务 业结 构调 整升 级 、利率 市场 化改 革 、金 融脱媒 趋 势 、 互联 网金融兴起 、资本管 理约束 等因素 。而且 受商业
响 ,转 型 内生动 力不足 ,例如部分商 业银行 近年来 的 中间业务 收入增 速有 了很 大提高 ,但 并非来 自于业务 结构 的巨大变 化 ,而是 出于考核需 要对利息 收入进行
质 化 的现 象。甚至有 的总行经 营发展战 略不明晰 ,没 微企业 金融服务 、从批发业 务 为主转 向大力拓展 零售 有 自身特 色 ,一 味以拼规模 、占份额 、跑速 度 、扩 网
业 务 、推进综合 化经 营 、加快传统产 品 向创新业 务转
一
络为 目标 。大多数 商业银行 战略转型定位 为发展零售 变 、推陈 出新 营销理财 产品等 。而商业银行转 型应是 业务 、中间业 务 、小微金 融 等 ,如 1 2 家银 行 中 1 0 家
整转 向小 微企业 ,转型的创新 产品虽然 名称 、宣传 口
差别不大 ,行 际特色不 明显 。
项系统 工程 ,涉及经 营管理 的所有层面 ,不仅涵盖 至关重要 的制 度转 型 ,包 括产权再 造 、治理 机制 、组
型核心 的因素在很 大程度上被忽 略了。 ( 四) 自主创新 能力不强
转型 的总体 定位导 向包 含零售业务 ,l 1 家客户结构调 业 务结构 、客户结构 、产品结构 和财务结构 等 ,还有 号不 同 ,但产 品的性质 、操作 流程 、产 品定价等方 面 织 架构 、管理流程 、风 险控制等 方面 ,但这 些作为 转 ( 二 )转 型战略执行乏力 从 目前 商业银行 转型动 因来 看 ,大 都是来源 于外
经济结构调整下的商业银行转型
![经济结构调整下的商业银行转型](https://img.taocdn.com/s3/m/283a1d1e14791711cc791735.png)
口 魏 岩
行 业 务发展 开辟 了新领 域 , 内 污染 大 。
行 在 经 济 结构 调 整 第 三产 业 的发展 ,将使 商业 银行 进 一 步重 信贷 资产 分布 与产 业结 构 比较类 同,信 贷 兆 战 视 服务 和消 费领 域 的金 融服 务 , 消费信 贷 客 户在 产业 结 构调 整和 升级 过程 中将 面 临
式,在一些出现新发展机遇的县域增设营 从利率折扣、贷款手续、期限档次、信用评 业 的起步 阶段 ,利用 自己的产 业投 资基 金 业 机 构 ,充 分 利 用 城 乡 一 体 化 改 革 等政 价 、担保方式等方 面不断改进和创新 ,有效 提供风险投资支持,在其进入成长期后同
为 商业银 行 业 务 发 题 突 出表现 为产 业 结构 偏 重于 第二 产业 ,
向,积 圾 调整 信贷 经营 导 向 。业 务 战略 要
齐 结构 调整 为 商业 银 第 二产 业增 加 值依 赖于 传 统 的能源 、原材 从 偏 重满足 供 给方 面 的信贷 需求 转 向满 足 现代 全融 2 史年 第堡 坚总 第 36期 金 垦0 1皇 2期 塑 型3 1
佝盈利 目标 考虑 ,我 行 在改 革 、发展 、创新 等各 个领 域 取得 了 勾 临调 整优 化 的 内 面
退出,将会带来信贷资产的风险和损失。
显 著进 步 ,特 别 是 一批 上市 银行 ,取得 了 尤其 是 在 当前 的金融 生 态环 境下 ,一 些地
鏖 论是 经济 结 构存 令 人 瞩 目的 成就 ,但 与 社会 和市 场 的期 望 方政 府 仍然 以机 会主 义 心态转 嫁 企业 关 闭 不 破产 的损失 ,商 业银 行 极有 可能 成为 损 失 ! 结 构 增 量 上 的升 相 比,还 有 一定 差距 ,特 别 在经 营 理念 、 济
中国银行业收入结构转型的影响因素研究
![中国银行业收入结构转型的影响因素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23be2044852458fb770b5671.png)
比率和银 行 非利 息 业务 收入 、 手续 费收入 占比成 显著正 比关 系 , 信 贷资 产规模 一定 的情况 在
下, 银行 从事 非传 统业务可 以获得 多样化 收益 , 益资本 充足 的银 行 更愿 意从 事广 义 的表 外 权 业务 , 际净利 息 比率对非 利息 收入 比重和 手续 费 收入 占比分 别有 显著 负 、 向影 响 , 边 正 净利
二 、文 献 回顾
国外学 者主要从 收入 结构对商业 银行绩效 以及 收入结构对 商业银行风 险影响两个方 面拓展研究 。
R gr( 9 8 以美 国19 年 至1 9 年1 5 2 oes 19 ) 91 9 5 0 1 家银行 为研 究样 本 , 采用 转换对 数 函数 的方法 , 量银 衡 行 收入效 率 、 利润效 率 与成本 效率 , 究 发 现非 传 统银 行 业 务 收入 加 入模 型后 , 行 的利 润 效 率 和成 研 银 本效 率均 提高 , 意味 着银 行从 事 非传 统 业 务 在 利润 效 率 与 成 本 效率 上 都 优 于传 统 存 贷 款 业 务 。 这 S t ( 0 3 研 究 发现 19 mi h等 2 0 ) 9 4—19 年 欧盟银 行业 的 资产收 益率基 本稳 定 , 98 虽然 非 利 息收 入 的增 长不
第 3期 总 第 12期 0
21 0 0年 5月
浙
江
工
商大ຫໍສະໝຸດ 学学报 NO 3 Vo . O . 11 2 Ma 0 0 v2 1
J oURNAL OF ZI E I t J ANG GONGS HANG UNI VERS TY I
中 国银 行业 收 入结构 转 型 的 影 响 因素研 究
而非 利 息 收入 占银 行 经 营收 入 的 比重 却 逐 年快 速 增 加 , 至2 0 年 上 半年 非 利 息 收入 比重 提 高 至 截 09
我国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研究
![我国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de0ea297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6055d58.png)
我国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研究一、本文概述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金融市场的逐步开放,商业银行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日益凸显。
作为金融体系的核心组成部分,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不仅关系到其自身的生存与发展,也直接影响到我国经济的稳定与增长。
因此,深入研究我国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本文旨在全面分析我国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展开探讨。
通过梳理国内外关于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相关文献,建立研究的理论基础和分析框架。
结合我国商业银行的实际经营状况,运用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深入剖析影响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内外部因素。
再次,通过实证研究,探讨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商业银行在盈利能力方面的差异及原因。
基于研究结论,提出提升我国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对策建议,以期为我国商业银行的健康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期望能够为我国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提升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同时也有助于丰富和完善我国金融领域的研究成果。
二、我国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现状分析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商业银行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日益凸显。
然而,与此我国商业银行也面临着市场竞争加剧、息差收窄、资产质量压力增大等多重挑战,这些因素共同影响着银行的盈利能力。
从收入结构来看,我国商业银行的主要收入来源仍然是传统的存贷业务,利息收入占据绝对主导地位。
然而,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和市场竞争加剧,息差收窄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这直接影响了银行的利息收入。
非利息收入虽然近年来有所增长,但占比仍然较低,且增长速度也呈现出放缓的态势。
在资产质量方面,虽然我国商业银行整体风险抵御能力较强,但不良贷款率仍处于较高水平,且部分银行面临较大的资产减值压力。
这不仅增加了银行的经营成本,也对银行的盈利能力构成了威胁。
从成本控制来看,我国商业银行在成本控制方面仍有待提高。
一方面,银行需要加大对不良贷款的处置力度,降低资产减值损失;另一方面,银行还需要通过优化业务结构、提高管理效率等方式降低运营成本。
我国商业银行存款结构变化及营销策略研究
![我国商业银行存款结构变化及营销策略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fbd84b54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1eb2057.png)
我国商业银行存款结构变化及营销策略研究作者:肖华来源:《中国民商》2020年第12期摘要:随着金融脱媒、利率市场化改革、互联网金融的崛起以及资产管理新规的出台,我国商业银行的存款结构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对负债成本支出以及对贷款收入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在存款结构变化的背景下,如何优化营销策略,如何提高营销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对整个商业银行的运营产生了重要影响。
在这一背景下需要对存款结构进行优化,并制定有效的营销策略,通过找准客户需求,推出客户需求的存款和贷款产品,积极揽储做好理财产品销售,以及做好市场细分增加外部宣传等方式,降低商业银行存款结构变化产生的不利影响。
关键词:商业银行;存款结构;营销策略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以及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商业银行的存款结构发生了不同程度的调整。
存款结构变化之后,使整个商业银行在运营过程中负债成本支出和贷款收入都受到了较大的影响。
在这一背景下如何掌握存款结构变化规律,如何按照现阶段存款结构变化的具体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对提高商业银行的发展质量和满足商业银行的发展要求,以及细化商业银行的发展措施具有重要影响,同时也能保证商业银行在发展中通过营销方式的转变,提高商业银行的整体效率。
一、我国商业银行的存款结构变化(一)银行存款结构的分类及重要性商业银行吸收存款具体的类别包括企业存款、居民储蓄存款、财政存款等各类存款以及银行收到的各类客户保证金。
本文主要研究居民储蓄存款。
银行存款结构大致分为三类:一是期限结构;二是利率结构;三是种类结构。
长期存款与短期存款的期限错配可以确保存款周期的相对稳定性。
合理安排利率高与低的存款,可以减少银行成本在存款方面的投入,达到盈利的目的。
存款种类的合理配置是基于客户的需求。
银行存款是储存在银行的款项,是货币资金的组成部分。
存款是银行的根基所在,强化存款业务的基础性地位既能帮助商业银行打造“压舱石”,为银行开展各项资产业务提供来源,也是商业银行提高盈利水平的重要手段。
浅析我国商业银行盈利模式的转型路径
![浅析我国商业银行盈利模式的转型路径](https://img.taocdn.com/s3/m/166c5eb2f121dd36a32d8253.png)
新、 渠道智 能和集 中运 营 ; 经 济结构 的转 型催 生 了消 费 金融 、 新型城镇化 、 商 品市场等 巨大需求 ; 经 济全球化 开 拓了新的价值来 源渠道; 银 行间竞 争的加剧 , 将促使 市场 格局进一步分化 , 领先者 的竞争 优势将进 一步扩 大。面 对新的竞争环境 , 我 国商业银行 需要通过转 型来创造 新 的盈利点 , 创造新 的竞争优势 。
浅析我国商业银行盈利模式的转型路径
埠 凳
( 中国民 生银 行北 京 管理部 , 北京 1 0 0 0 3 1 )
摘 要: 当前 我国商业银行 以存贷利差为主要收入来源的传 统盈利模 式正面临着利 率市场 化浪潮的冲击。- 9此 同时, 经济增速放 缓、 金融脱媒 也迫使银行 需加 快转型 , 创新盈利模式。本文在分析我国商业银行 当前转型压力的基础上 , 对 其未 来转型路 径及 盈利机会进行 了分析 , 以期对我 国商业银行 由传 统盈利模式 向新型盈利模 式转型提供一些建议 。
险业 、 信托业 的资产总额相 当。
( 三) 同业和跨界 竞争全 方位展 开
领域具有全方位 的金融 服务需 求 , 且对 产业链上下 游具
有显著 的带动作用 。未来 , 大型企业依然 是银行 经营和 “ 超 级 网银 ” 、 跨行 资金 归集 等功能 的推 出 , 淡 化 了 盈利 的重点 , 但应避免 只采取单 一 的信贷 营销模式 。为 银行 的边界 , 使银行 的传统渠道优势不断弱化 。 保 险、 证 大企业提供综合性金融 服务 ,是银行未来 转型 的方 向,
关 键词 : 商业银行 ; 盈利模 式; 转型 中图分类号 : F 8 3 2 文献标识码 : A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6 7 2 — 3 3 0 9 ( x ) . 2 0 1 3 . 1 1 . 4 9 文章编号 : 1 6 7 2 - 3 3 0 9 ( 2 0 1 3 ) 1 1 - 1 0 7 - 0 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商业银行收入结构转型的必要性【摘要】随着我国金融市场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和金融体制改革——尤其是利率市场化的步伐不断加快,各金融主体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我国商业银行将面临巨大挑战。
本文通对过中外商业银行收入来源的量化分析,和商业银行发展的内在规律以及我国商业银行在新时期面临的挑战,阐明我国商业银行收入结构转型的必要性,并根据当前商业银行的经营情况有针对性地提出我国商业银行收入结构转型的思路,促进我国商业银行全面、协调、可持续健康发展。
【关键词】商业银行;收入结构;非利息收入;转型一、前言由于金融自由化、国际化、信息化的影响,加之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加深,商业银行需要对日益变化的经营环境做出积极应对措施。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起,西方商业银行进行了大量的“银行再造”研究,而商业银行收入结构改造则是银行再造不可忽视的方面。
通过对中外商业银行的收入结构进行对比,找出我国商业银行发展与当今世界商业银行主要发展趋势,积极促使我国商业银行收入结构转型——大力发展中间业务,提高非利息收入占比,这将是我国商业银行收入结构改革的方向。
当今国内对这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可供借鉴的文献不多。
对于商业银行的收入结构转型主要是向中间业务、非利息收入这一块倾斜是毋庸置疑的。
而就国外对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的研究,主要分为两种观点:一方面,认为非利息收入可以增加银行收益,丰富银行收入来源,通过多样化可以降低银行风险。
由于银行的净利息收入高度依赖于利率变动和经济周期,而以费用收入为基础的非利息收入可以提供多样化收益、更加稳定银行利润(Eisemann,1976;Brewer,1989)。
Aggeler and Feldman(1998)在其著作中表示,在1992-1997年期间美国银行净利息收入增长12%,非利息收入增长34%,银行收益的最大收获来源于非利息收入。
根据Rosie Smith等人(2003)的研究,1994-1998年,欧盟银行业的资产收益率基本稳定,虽然非利息收入的增长不能完全抵消净利息收入的下降,但有助于加强或保持银行的盈利性不因利息收入减少而大幅度下滑。
Carbo-Valverde和Fernandez(2007)指出,在欧洲银行中,当银行从事非传统活动的多样化投资时,市场支配力趋于增加。
另一方面,认为非利息收入并不能带来银行收益的增加,或者对收益的正向影响是有限的,反而因为较强的波动性影响了银行收益。
De Young和Rice发现非利息收入份额的增加与美国银行收益的减少相伴;De Young和Rice提出美国银行向非传统金融业务的拓展与更加波动的收入流相关,抵消了多样化收益。
Stiroh(2006)通过对1997-2004年的美国银行样本进行实证分析,得出非利息收入份额与平均收益率之间没有明显的相关关系,而与收益率的波动性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Achawa、Hasan以及Saunders(2002)使用意大利1993年至1999年的银行数据,得出结论是银行资产多样化不能提高收益。
Mercieca等人(2007)分析了1997年至2003年期间755家欧洲小银行的多样化收益,认为不存在直接的多样化收益,而且非利息收入与银行绩效之间存在反向关系。
然而,对于我国商业银行而言,又该何去何从呢?这里是支持第一种观点的,我过商业银行要加快经营模式和增长方式的转变,实现经营结构的战略调整,提高经营效益,增强核心竞争力,至关重要的一方面就是要实现收入结构的转型。
下文就将对我国商业银行在这个时期进行收入结构转型的必要性进行分析。
二、当前中外商业银行的主流经营模式及收入结构情况(一)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模式和收入结构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模式和收入结构在整体上是建立在利息收入的基础上的,收入和利润的提高高度依赖于各种形式的利息收入,目前,平均占总收入的90%左右。
为了直观清晰的了解我国商业银行对利息收入依赖的具体情况,在此以中国工商银行2004年收入结构图示,(本图示依据中国工商银行2004年年报有关数据绘制)由图示我们可以知道,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收入结构是相当扭曲的,商业银行的非利息收入仅能占到一成左右,同时利息收入又是由三个差距甚大的层次依次支撑的:1.存贷利息差额收入。
其比例近年在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收入结构中一般处于60%——80%的区间,不同规模的商业银行则存在较大差距。
一般来说,国有商业银行要低于股份制商业银行。
以中国工商银行为例,2003年,2004年其存贷利差净收入在总收入中占比例分别是62.31%和60.28%,而同期招商、民生、浦发、华夏、深发等五家股份制上市商业银行存贷利差收入占总收入的平均比例为72.6%和76.4%。
2.债券投资净利息收入。
该收入在我国商业银行经营收入结构中仅次于存贷利息差额收入。
还以中国工商银行为例,2003年和2004年其债券投资净利息收入在总收入中的比例分别为21.45%和21%。
3.同业(金融业)往来利息收入。
该收入虽然在利息收入中比例不大,但也是我国商业银行整个经营收入结构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仍以中国工商银行为例,2003年、2004年在同业往来利息收入在总收入中占比例分别为6.44%和7.79%。
①另外,还应一提的是存款准备金利息收入,次数据各家银行的年报均未单独反映,一般是列在同业外来的净利息收入中计算。
有资料表眀,我国商业银行在中银行的存款准备金利息收入占入占税前利润的比例达9%以上②。
之所以说我国商业银行收入结构高度依赖利息收入,还可以从下列数据来窥见:1994年,1(这里表示1994年商业银行收入对利息收入的依赖度,以后各年以此为基数);1995年,1.08;1996年,1.70;1997年,2.61;1998年,2.97;1999年,2.70;2000年,2.61;2001年,2.61;2002年,3.60;2003年,3.33。
③从纵向上看,我国商业银行依赖利息收入的程度,除2000年出现一个下降的拐点以外均是逐年递增的,这在近些年我国的商业银行存贷利息差额收入的变动趋势中也可以得到印证。
(二)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商业银行的经营模式和收入结构西方发达国家商业银行的管理模式通常采用金融集团的形式,经营方式则多数采取混业之中的分业经营,其经营范围不仅涵盖传统的商业银行业务,而且还从事信托业务、投资银行业务、共同基金业务和保险业务,既可以从事货币市场业务,也可以从事商业票据贴现和资本市场业务。
由于经营模式的灵活性,西方商业银行的盈利构成较为多元化,非利息收入占比较高,其比重也呈快速上升趋势,如美国银行业非利息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从1980年的22%上升到了1998年的25%、2003年的36%。
2003年,美洲银行非利差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为43.3%,花旗银行为46%,摩根大通银行高达47.2%。
仅以中间业务为例,根据国际清算银行1999年发表的《国际金融市场发展报告》,1983—1996年美国银行业中间业务额从9012亿美元猛增到101,880亿美元,增长11.3倍,年平均增长80.71%。
相应地反映在业务收入上,西方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在总收入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一般来说占总收入的比重达40%—50%左右,有的高达70%。
比如德意志银行的收入结构中佣金及手续费收入、其他营业收入和净利息收入在营业收入中的占比大致为4:3:3的比例,且佣金及手续费收入占比呈逐年上升趋势,2001年为107亿欧元,占其营业收入的36.3%,2002年为40.81%,2003年达到43.88%。
2001—2003年香港上海汇丰银行佣金及手续费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重呈明显的上升势头,2001年为19.89%,2002年为21.38%,到2003年则达到22.22%。
④然而,即使同样来源于非利息收入,从净收入的构成来看,国外各金融机构之间也存在明显差异。
美林的业务收入来源依次为资产管理、佣金、利息收入、自营和委托交易、投行。
摩根士丹利的收入倚重自营和委托交易、资产管理、佣金、投行、利息收入。
高盛的主要收入来源于自营和委托交易、资产管理和投行业务,所占比例分别为43%、39%和18%,收入结构基本稳定。
花旗集团的证券投资业务创造的收入约占总额的35%,其中资本市场和投行业务地位最为重要,占25%;其次是私人投资及信托业务(7.7%)和资产管理(2%)。
收入结构也反映了国外各金融机构传统优势和新的竞争策略。
美林的业务集中在“资本市场与投行”和个人投资业务两个部门。
在经纪业务方面,美林的优势比较明显,佣金收入稳居首位,并在推行“尽在美林”(Total Merill)的市场策略,构建将各种产品与服务融合在一起的“综合金融中心”;摩根士丹利的主要业务领域是机构证券投资、个人证券投资和投行业务,优势集中在机构业务,特别是共同基金方面;高盛在全球购并市场上及股票类证券的发行承销方面仍旧最强,在自营和委托交易方面也有过人之处。
所罗门美邦则借助花旗银行的资金优势大力拓展投资银行业务以及面向个人投资者的收费服务方面。
三、我国商业银行收入结构转型转型,意味着从一种传统的、习惯的模式转向一种新的陌生的模式,按照制度经济学的观点,转型就是制度变迁,是用一种制度或制度安排来替代原有的处于非均衡状态的制度和制度安排。
⑤所以,转型是一项高投入、高风险的系统工程。
国际经验表明,转型成功的企业很多,但转型失败的案例亦不胜枚举。
那么面对如此高风险,高投入的工程,我们为何还要冒险前行呢?这是存在一种必要性的:(一)商业银行自身发展规律的要求我国商业银行为何重视非利息收入业务的发展,提高这些业务在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比重,把业务结构的成功转型作为战略目标之一呢?除了非利息收入业务能为银行带来丰厚利润外,有着更深层次的原因。
纵观商业银行发展史,其业务领域总是随着市场变化和技术进步而不断拓展,其业务重点总是随着市场需求和竞争而相应改变,如从最初的货币兑换业务到传统的存贷款业务,直到现代提供全方位、综合化的金融服务。
这是商业银行的自身发展规律,也是其适应金融市场演进,在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的必然选择。
(二)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步伐加快,使商业银行面临巨大挑战收入结构反映业务结构和风险结构,随着2004年10月29日,央行在调整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的同时,宣布进一步放宽存贷利率的浮动区间,对存贷利率现行上下线管理,放开同业存贷利率,其支撑我过商业银行畸形收入结构三个层次的基石发生了动摇;尤其是2005年1月央行发布《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报告》,以及9月下发《关于人民币存款计息问题的通知》,规定自9月21日起,商业银行对活期存款将由按年计息改为按季度计息等。
这一系列强烈的信号预示着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红盖头已掀起,随后改革步伐也在加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