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特征.pptx
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特征和主要问题
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特征和主要问题度。
(6)促进政府重组,节约行政成本,提高政府效率。
电子政务的实现,必将对实体政府的组织机构和运作方式发生变革和冲击,使传统的科层组织朝网络组织方向发展,打破了地域、层级、部门的限制,促使政府组织和职能的整合,促使政府的程序和办事流程更加简明、畅通,节约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提高政府机关的办事效率。
二、电子政务的内容:电子政务是政府部门办公自动化、网络化、电子化的必然结果,但决不仅仅像政府上互联网那么简单,从资源建设方面看,包括:政府的信息服务各级政府在Internet网上建有自己的网站,公众可以查询其机构构成、政策条文、国务院公告,相当于政府的互联网"窗口"。
一方面为百姓提供信息服务,一方面加强与百姓的沟通与联系。
政府的电子贸易政府的电子贸易也就是政府的电子采购。
既能够提高工作的透明度,促进廉政建设。
同时,可加大企业的竞争,降低成本,还能节省政府开支,提高政府的工作效率。
电子化政府推动政府办公自动化、网络化、无纸化,不仅各部委内可以形成局域网直接连通,而且各部委间也可以通过城域网或广域网连接起来,实现资源共享、信息互通,这是许多政府已经做到的一部分。
政府部门重构随着"信息高速公路"的发展,传统的政府工作模式已很不协调了,必须通过上网改革政府的工作流程,使之更合理化,提高政府工作效率。
群众参与政府从服务对象来看,电子政务主要包括这样几个方面:政府间的电子政务、政府对企业的电子政务、政府对公民的电子政务。
(一)政府间的电子政务(G2G)(举例:政府间的无纸化办公,信息档案查询)1政府间的电子政务是上下级政府、不同地方政府、不同政府部门之间的电子政务,就是政务内网。
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电子法规政策系统。
对所有政府部门和工作人员提供相关的现行有效的各项法律、法规、规章、行政命令和政策规范,使所有政府机关和工作人员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
电子政务系统及应用32页PPT
(2)电子政务系统是处理与政府有关的公开事务,内部事务 的综合系统。除政府机关内部的行政事务以外,还包括
立法、司法部门以及其他一些公共组织的管理事务,如 检务、审务、社区事务等;
(3)电子政务系统是新型的、先进的、革命性的政 务管理系统。电子政务并不是简单地将传统的政 府管理事务原封不动地搬到互联网上,而是要对 其进行组织结构的重组和业务流程的再造。
(5)严密的权限。操作员的编辑查询受控于不同级别的权限配置,不同级别、不 同部门、不同单位的操作员需要按照所属级别授予相应的编辑和查询权限, 系统应能够实现多层次的权限控制机制。
(6)高集成度。所有功能模块之间的关系在设计时应通盘考虑,无缝连接,数据 无障碍交换。各个不同的职能部门之间部门数据的相对独立性和所有职能部 门之间数据的共享性,要能够极大地满足和方便各机关、部门、单位多层次、 多级别的查询、控制和核算。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4.办公电子化
政府上网的另一个功能就是让公众可以在网上办事。以往人们到 政府部门办事,往 往要跑到该地区的各管辖部门,如果涉及到各个不 同部门,要盖不同的章,更是费时费力。公众也可以从网上完成如交 税、项目审批等与政府有关的各项工作。在政府内部,各部门之间可 以通过Intranet(内部网)相互联系、处理公文,各级领导也可以在网上 对各部门作出指示,指导各部门机构的工作。实现政府无纸办公是目 前电子政务系统实施的一个重要方面。
8.2 电子政务系统的主要业务功能
电子政务系统的业务功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监督电子化
政府上网以后,可以在网上向所有公众公开政府部门的名称、职能、机 构组成、办 事章程及各项文件等,征集公众意见和建议,可以让公众迅 速了解政府机构的组成、职能和办事章程、各项政策法规,增加办事的 透明度,接受公众的监督。 2.资料电子化 服务于政府部门和科研教育部门的各种资料、档案、数据库也应上网。 例如,所有注册公司单位的情况在网上公布,供公众查询;教育部门可 以把全国各大专院校的情况上网,供考生在报考时查询选择等等这对于 发扬民主、搞好政府部门的廉政建设具有很大意义。 3.沟通电子化 在网上建立政府与公众之间相互交流的桥梁,如电子邮箱、BBS论坛、 留言板、电子公告牌等,为公众与政府部门打交道提供方便。
《电子政务概论》PPT课件
政府工作重心
以管理、审批为中心
政府主要议事方式 会议为主
政府决策参与范围 主要集中在政府内部
电子政务 网络虚拟 跨越地理限制 网络型扁平化结构 7×24方式 分权管理 数字签名等 以服务、指导为中心 网络会议、讨论等 政府内部与外部的统一
❖ 数字签名(Digital Signature)(又称公钥 数字签名、电子签章)是一种类似写在纸 上的普通的物理签名,但是使用了公钥加 密领域的技术实现,用于鉴别数字信息的 方法。一套数字签名通常定义两种互补的 运算,一个用于签名,另一个用于验证。
❖ 程序概念VS实体概念、过程VS目标
❖ 6.电子化政府治理
❖ 电子化政府治理,E-Governmance,利用 ICTs来实现更好的政府治理。包括电子化行 政、电子化公民和电子化服务、电子化社会
❖ 电子化政府治理不仅仅是政府通过电子方 式——电子邮件、互联网让民众获得政府的 信息以及实现电子化的支付等,更重要的是 它通过电子化技术的应用形成了一种新型的 民主决策机制,是建立在电子化技术基础上 的一种新型政府与公民的关系。
❖ 信息技术包括微电子技术、新型元器件技术、 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系统集成技术、高清电 视技术、传感技术、机器人技术
❖ 信息通信技术,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ICT。中 文简称信通技术。目前ICT主要设备有无线 电收音机、电视机、固定电话、移动电话、 电脑、互联网六大类。
联合国的定义
电子政务是指政府部门通过应用信息通信技 术来改变政府内部和外部的关系,通过该 技术的应用,政府并没有改变它在保持其 有用性、合法性、透明度和责任心等方面 的功能和义务,而只是提高社会对政府执 行能力的期望值,从各方面上升到一个更 高的层次。
电子政务系统项目建设模式PPT课件
.
10
建立机构(续六)
建立咨询机构:为充分发挥专家学者的参谋咨 询作用,增强信息化建设决策的科学性,确保 信息化建设健康发展,有必要成立专业的信息 化专家咨询委员会,一般来说,委员会应分为 由政策规划、推广应用、信息安全等几部分, 委员来源应当广泛,应当包括来自专家学者、 企业高管及一些政府官员。此外在某些具体项 目中也可以借助专业咨询机构的力量 。
评价项目
评价目的
运行情况 从系统目标及用户 接口方面考查系统
➢ 审核各部门、各区县、各行业的信息化发展规划及实 施计划,并督促实施;负责审核本地本部门重大信息 化建设工程项目,并监督实施。
➢ 负责统一建设、管理、运行、维护本地本部门局域网; 负责本地各部门或本系统间信息网络的总体建设和管 理工作;指导下级部门的信息化建设工作。
.
8
建立机构(续四)
➢ 研究提出本地本部门有关信息化建设技术标准的意见; 负责组织本地本部门重大信息化建设工程技术论证、 评估验收工作。
审核工作;组织建立本地本部门计算机信息网络系统
的安全认证体系。
.
9
建立机构(续五)
➢ 负责本地本部门信息化领域软课题的立项和验 收;指导本地本部门信息化人才的教育培训和 信息化宣传工作;负责本地本部门信息化对外 交流和合作工作。
➢ 承办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交办的其他事项;承 担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的具体工作。
第三篇 电子政务系统项目的建设与管理
第10章 电子政务系统项目建设模式 第11章 电子政务系统的工程建设监理
.
1
电子政务系统项目建设模式
电子政务工程需要各方面人员的合作,主要涉及以下 人员:
➢ 政府高层领导 ➢ 咨询专家 ➢ 政府业务部门 ➢ 政府技术部门 ➢ 实施企业
讲电子政务PPT课件
公务员通过电子网络办理各种事务性的工作。 2、电子培训系统 3、业绩评价系统
七、电子政务的发展过程
1、面向数据处理的第一代电子政务 2、面向网络和信息发布的第二代电子政务 3、基于互联网络的、分布式的“一站式政府”—第三代电子政 务
“一站式(One-stop)”的基本涵义
①电子邮件 系统使用具有丰富的电子邮件选项,包 括标识重要文件、发送邮件类型、邮件签名、邮件加密、 邮件传递优先级、确认传递的邮件、对收到的邮件返回 回执、防止收件人拷贝或打印邮件。
②公文管理。分为“收文管理”和“发文管理”两个主 要部分。“收文管理”主要处理各级来文,解决收到文 件的登记、拟办、传阅、转办、反馈等的电子化处理; “发文管理”主要处理本级文件的制发工作,解决文件 的起草、审核、会签、签发等过程的电子化处理。系统 具有公文的收发登记、级别管理、加密管理和流转功能, 能够对正在处理的文件进行跟踪,确定文件所处的状态, 对超时未办的文件和加急文件发出催办信息,并可在特 殊情况下强制对没有处理结束的文件强行办结。
应用支撑层:为电子政务业务系统提供所需的各种通用服务, 如信息交换、事务处理和流程控制服务等。
业务应用系统:是各类电子政务的具体应用系统,直接面向 电子政务的最终用户。主要包括各类办公自动化系统、公文 流转处理系统、公众服务系统等。
信息安全体系:在各层面为电子政务提供机密性、完整性、 可鉴别性、抗抵赖性等安全服务。
但两者间又是相辅相成的:互相促进、 逐渐融合:政府网上采购、企业网上 纳税等。
四、电子政务应用的三个领域
一是以公文运转为代表的办公自动化业务。 二是以规范化业务处理为切入点的业务信息系统。 三是对内对外互联互通的业务互动、信息共享、
电子政务 ppt课件
▪ 二、信息与信息产业
▪ “信息”--“Information”,陈述或解释、理解等。
▪ 《辞海》中将信息定义为音信、消息。
▪ 《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对信息接受者来说 事先不知道的报道。
▪ “信息”一词已成为一个含义深刻、内容丰富的 概念。
▪ 1. 中国古代和西方早期认为信息=消息
▪ 南唐 李中 《暮春怀故人》诗:“梦断美人 沉信息,目穿长路倚楼台。” 宋 陈亮 《梅花》诗:“欲传春信息,不怕雪埋 藏。”《水浒传》第四回:“ 宋江大喜, 说道:‘只有贤弟去得快,旬日便知信 息。’”巴金 《家》三一:“二表哥的事 情怎样了?为什么连信息也不给我一个?”
▪ 宽带传输一直是Internet的努力目标。网络 用户的急剧增长,迫使Internet必须增加宽 带,提高信息传输效率
二、网络化使人类生存方式发生重大改变
▪ 首先,使人类的生产力由动力型转向智 力型
▪ 其次,网络化带来了社会结构和产业结 构的变化
▪ 第三,网络化促进了人类存在形态的变 化
▪ 最后,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
324网络对文化的影响33网络化对政治的影响网络化使国家政治和国际政治的界限变得模糊国家政治安全将不同程度的受到国际政治的影响和冲击34网络化对经济的影响在信息网络的支撑下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全球化将加速发展使国家之间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网络化对经济的影响最突出地反应在国际金融和商业贸易领域35网络化对军事的影响网络正在把军事活动扩展到整个世界乃至太空信息时代的军队将由电子信息网络专家工程师和知识型军人组成战争在战略层次上攻击的首要目标将是联结国家政治经济军事和整个社会的网络系统信息系统战将成为全新的战争形36网络化对文化的影响网络化加速各种文化的传播和相互吸收融合使各种文化在广泛传播中得到发展不良文化也可以通过网络传播对文化造成负面影响37第三节中国网络化的建设与发展目前信息全球化已经超越经济全球化和政治全球化的势头成为当今社会最重大的事情
我国电子政务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案例解析PPT(29张)
民主不以干涉社会自主为限度
社会是与国家相对的概念,是家庭、学校、 教会、工会等各种组织团体的总称;
社会是公共利益凝聚和表达的途径;
民主涉入社会,实质是侵犯社会成员的个体 自由;
民主以不产生多数人的暴政为限度
极端民主主义观点:权力掌握在大多数人手 中,这种权力就不应受到限制;
多数和少数是相对的;
多数统治不能超越少数人作为政治共同体成 员所应享受的一切权利;
(4)电子民主
含义
既有民主的数字化,在民主运作过程中运 用信息技术手段;
信息技术基础上的新型民主,即新的民主 形态;
信息技术作为载体的优越性,是探讨电子 民主的前提。
信息技术对民主的影响
促进直接民主的复兴
当民众可以熟练使用信息技术,获取公共 事务的信息之后,运用直接民主可以极大提 高公民参与的程度
递进式的行政过程无法实现并行式的政务 处理;
(5)数字鸿沟问题突出 与信息技术发达国家之间的数字鸿沟; 区域间的数字鸿沟; 特殊群体的数字鸿沟; 基于信息化素质不同的数字鸿沟;
(6)复合型人才的短缺 信息人才数量丰富,集中于企业里; 政府内信息人才短缺,处境难堪; 电子政务所需要的复合型技术人才短缺:
谢 谢!
•
1、有时候,我们活得累,并非生活过于刻薄,而是我们太容易被外界的氛围所感染,被他人的情绪所左右。
投票程序的复杂和高额成本,是民主运作 效率低下的原因;
运用电子计票,通过对数据处理和传输的 改进,可以极大地提高民主的运作效率。
前提是,电子计票不为信息技术所操纵。
•电子民主的困境
(1)技术与民主的关系不是直接的,而是通过社 会环境发生作用的。 (2)信息技术是中性的。 (3)政治制度的变化较之于技术的变化要慢 (4)电子民主需要个人和社会努力才能达到。 (5)电子民主可能引发新的专制形式。
第八章电子政府的基础建设.ppt课件
二、数据库建设
在电子政府下一步的建设过程中,重点是整合 政务信息资源,建设和完善政务数据库,加快 政府信息资源的开放与共享,从而使电子政务 发挥出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感谢你的观看
13
(一)数据库建设的必要性
首先,政府是国家最大的信息处理组织。目前,我国信息化建设 和电子政务建设的现状是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远远领先于应用 系统建设和信息资源开发,形成“有路无车,有车无货”的现象 其次,在互联网上,中文信息严重不足,仅为总信息量的千分之 一,这和庞大的汉字使用群体相比是极不相称的。 再者,“垃圾”信息、失真信息随处可见,企业和个人常常无法 通过正规渠道获取统计资料等信息,不可避免地给一些企业造成 经济上的损失,增加了与政府打交道的“交易成本”,阻碍了社 会生产力的发展。 从长远来看,在实现信息流转与资源共享中,必须要优先考虑中 央数据库与相关信息的统一数据库的建设。
第八章 电子政府的基础建设
构建电子政府,除了必要的技术条件之外,还包 括两大方面的内容:
硬环境
软环境
网络建设基础
政府改革基础
感谢你的观看
1
第一节 网络建设基础
电子政务系统特征:
➢信息机密性 ➢服务对象广泛性
要求建立坚固、稳定、强管 理功能的Internet/Intranet 网络平台,使其能够提供 7×24小时可用性并具有强大 的数据访问、存储、操作与 管理功能
企业和个 人对信息 的需求得
到满足
更好的提 供服务
提高办事 效率
• 信息交换方式的 网络化能够减少 很多不必要的人 工往返 和重复 工作
对内对外 交流、协
作
• 只需在网站设计的 结构的引导之下, 就可以获得其所需 要的政府服务
《电子政务》PPT课件 (2)
政府对市民间的G to C模式 政府对企业间的G to B模式 政府与雇员间的G to E模式 政府部门与政府部门间的G to G模式。
一、G to C 电子政务模式
G to C电子政务是指政府(Government)与公民(Citizen) 之间的电子政务,又称作G2C,是政府通过电子网络系统为公 民提供各种服务。
企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本经济细胞,促进企业发 展,提高企业的市场适应能力和国际竞争力是各级政府 机构共同的责任。
对政府来说,G to B电子政务的形式主要包括以 下几种:
政府电子化采购 电子税务系统 电子工商行政管理系统 电子外经贸管理 综合信息服务系统
三、G to E 电子政务模式
G to E电子政务是指政府(Government)与政府公务员(即政府雇 员)(Employee)之间的电子政务,又称作G2E。
《电子政务》PPT课件 (2)
电子政务
政府:
·是全社会最大的信息拥有者、处理者和用 户
·承担着社会管理和服务的职能 ·决定着社会管理服务的效率; 将信息技术有效地融入政府行政业务,建立 电子政务系统: ·可以增强各级政府的决策水平, ·提高行政效率和质量, ·有利于建立一个更加精简、廉洁、高效、 有竞争力的政府。
同时,信息技术也增强了公民和社会在信息和知识方面的占有量,从 而削弱了传统政府的优势地位,对于传统的政府官僚管理体制提出了挑 战,使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公民个人共同管理、民主管理、参与管 理成为一种需求和可能。
另一方面是政府内在改革的需要,世界各国的政府改革主要集中在政 府职能和政府组织机构的优化,公众服务质量的提高和政府管理成本的 降低方面。而互联网络用户的广域性、信息交换的实时性、互动性、低 成本性正好符合政府的改革需要,特别是政府可以借助于互联网络实现 政府在组织机构和职能上的柔性,使得互联网络能够成为政府提升效率、 完善服务、政府业务流程优化的平台。 同时政府借助互联网络将原有的政府信息数字化后以“无纸化”或“少 纸化”的形式来开展业务,从而大大降低了政府管理成本。
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特征
信息安全问题发展趋势将朝以下五个方向演变:
安全将从互联网络扩大到我国家基础设施网络,如政府网、通 讯网、广电网、金融网、电力网、交通网等其他行业网络。
攻击和破坏将从个别人的单独行为和单一目标进而发展成为更 多有组织、有预谋、有目的、有针对性的、多样化的活动。
影响将从局部扩散到更大范围,产生连环效应,损失放大。安 全问题很强的“不对称” 性,使解决问题的政治经济成本高 昂。
政府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存在需尽快解决的问题。
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地位和作用还未得到普遍重视; 政府信息资源基本情况不清; 政府信息资源共享程度低; 缺乏整体规划; 有关标准体系制定滞后; 政府信息资源公开和对公众提供服务不足; 开发利用资金投入缺乏保障; 相关的法律和制度尚不完善; 没有建立有效的信息资源管理体制等。
对电子政务和信息安全治理 几个问题的初步思考
目录
当前电子政务建设中需进一步思考 的问题
科学地审视电子政务与信息安全保 障体系建设
小结
正确判断形势、合理评估成绩
几年来,随着17号文件的贯彻落实,我国电子政务 建设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对我国电子政务总体框架和顶层设计进行了深化研究; 基础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相关法律法规的研究、起草和
2、需求导向、应用主导。电子政务建设的内在需求:
解决政务部门内部、政务部门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解决政务部门与公众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以真正提高政务
系统运行效率、效能和效益提高的需求,降低政府间、政 府与公众间信息交易的代价; 解决政府监管和管理调控失灵的问题; 提高广大干部的群众意识、服务意识,提高干部素质。
目录
当前电子政务建设中需进一步思考 的问题
科学地审视电子政务与信息安全保 障体系建设
我国电子政务的建设与管理PPT(62张)
版权所有 : 北 京 交 通 大 学
10
建立机构
信息化的管理部门必须具有一定的层次,必须是 一个综合部门,必须有一定的行政权力,有各种 各样的手段和工具来保证其协调职能的实施,特 别是协调各部门的利益冲突。
进行信息化建设,首先要成立的机构是信息化建 设领导小组,或者叫电子政务协调领导小组。其 职能应当包括以下方面:
“十二金”,则是指要重点推进办公业务资源系统等12 个业务系统。
版权所有 : 北 京 交 通 大 学
4
业务系统范例
金税工程 “金税工程” 是利用覆盖全国税务机关的计算机网络
对增值税专用发票和企业纳税状况进行严密监控的一 个体系。 金关工程 该工程是我国政府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实现国家对 外经济贸易和相关领域的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 网络化和现代化管理的一项国家信息化重点系统工程。
负责本地本部门电子信息技术的推广应用工作:组织 协调本地本部门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负责电子信息 技术推广应用的贷款和信息化建设专项资金的管理、 监督工作。
负责本地本部门信息行业的执法监督;负责基于网络
的信息服务行业和电子政务系统集成单位的网上办公;
负责本地本部门国家机关在国际互联网上注册域名的
市工 商
市税 务...Fra bibliotek专网县
专网
市 级
县委
县政 府
县人 大
县政 协
县工 商
县税 务
...
图3.1 我国电子政务系统的体系框架
版权所有 : 北 京 交 通 大 学
7
电子政务系统项目建设模式
电子政务工程需要各方面人员的合作,主要涉及以下 人员:
政府高层领导 咨询专家 政府业务部门 政府技术部门 实施企业
电子政务建设
2020年5月26日星期二
•界面较“时尚”
•Add your picture
•Add your text •Add your text •Add your text
•Add your text •Add your text •Add your text
•Add your picture
•信息“公开”与“保密”的界限划分不清晰。 •部门易形成片面强调“安全”,面对社会上的信息公开请求 •即使不属于保密范围内的信息或是过了保密期限的信息, •也往往以涉 政府服务响应和服务效率尚待提升。 •以政府热线为例,全市各级政府在咨询、信访、 办事、服务类的热线中,仅有不到5%的政府热线 具有现代化的专业呼叫中心。
•存在的不足
•3. 信息资源共享依然是电子政务建设的薄弱环节。
• 信息资源共享观念和意识尚未完全确立。 •长期以来形成的政府信息资源部门独占的惯例, •使拥有信息资源的部门主观上不愿意共享信息。
•高度人性化
•无障碍浏览
• 丰富的 •移动网络应用
•Add your picture
•“与时俱进”的微博
•便捷的政务服务
•便捷的生活服务
•Add your picture
•存在的不足
• 1. 当前上海电子政务建设理念正处在由从部门 角度出发转向以企业与公众的实际需求为导向的 转型期,所以网站建设是做好了,但是以公众服 务为中心的整合建设还相对滞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平稳过渡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磨合期
我国电子政务仍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存在问题仍有待进一步 得到解决。
对现阶段我国电子政务在体制改革中的作用及关系缺乏深入研究,指 导思想有待进一步明确,总体框架和顶层设计尚需完善;
基础环境建设任务相当繁重,法律法规和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问题 更加迫切,网络结构不合理、互联互通不畅等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
政府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存在需尽快解决的问题。
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地位和作用还未得到普遍重视; 政府信息资源基本情况不清; 政府信息资源共享程度低; 缺乏整体规划; 有关标准体系制定滞后; 政府信息资源公开和对公众提供服务不足; 开发利用资金投入缺乏保障; 相关的法律和制度尚不完善; 没有建立有效的信息资源管理体制等。
使得电子政务的投入发挥和产生应有的效果。
反思电子政务的特点
从管理的角度来看,电子政务工程同传统的建设项 目工程有很大的不同,电子政务工程属于人类行动 工程(或称为软系统工程),不是一般的系统工程 (或称为硬系统工程)。一般系统工程具有明确的 目标以及系统的边界和结构,强调工程建设的时间 性、可靠性和集中性;而人类行动工程则强调协调 性、有效性和对创新活动的培植。因此两者需要有 完全不同的管理模式。
应该把提高公众对政府满意度、政务服务效果和 控制各级政府行政开支总额作为考核电子政务建 设和政府机构体制创新与改革的基本度量指标。
澄清误区,明确指导原则(续)
4、促进行政管理创新,与行政体制改革的总体进程相适应。
电子政务既不可能超越现阶段政务体制改革的实际进程和实际水平, 过度超前发展,而是应该大体保持与政府机构改革相对同步,适度有 所超前,同时又要和政府机构改革相关立法工作形成良性的互动。
在现阶段,必须紧紧围绕新的政权观和政府理念加 以考虑,即电子政务建设必须服务和服从于转变执 政理念 增强执政能力。
澄清误区,明确指导原则
1、求真务实,立足国情。电子政务必须结合国情, 解决实际问题,做好基础工作,处理好长期规划与阶 段建设之间的关系,循序渐进。在基础较差或刚起步 的地区或单位,应首先满足内部和相互间业务处理的 自动化、网络化和数字化,满足向上级的信息供给, 而不宜目标过高,脱离实际。
2、需求导向、应用主导。电子政务建设的内在需求:
解决政务部门内部、政务部门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解决政务部门与公众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以真正提高政务
系统运行效率、效能和效益提高的需求,降低政府间、政 府与公众间信息交易的代价; 解决政府监管和管理调控失灵的问题; 提高广大干部的群众意识、服务意识,提高干部素质。
对电子政务和信息安全治理 几个问题的初步思考
的问题
科学地审视电子政务与信息安全保 障体系建设
小结
正确判断形势、合理评估成绩
几年来,随着17号文件的贯彻落实,我国电子政务 建设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对我国电子政务总体框架和顶层设计进行了深化研究; 基础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相关法律法规的研究、起草和
5、条块结合,保障向上的信息供给,服务本部门和本地区, 管理逐步属地化
6、电子政务建设要与我国IT产业发展相互促进。
尽快改变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状况总体 滞后的局面
从总体上说,我国政府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状况仍然滞后于 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于全社会信息需求的日益增长,不 能适应政府科学决策及政府职能转变的需要,不能适应完善 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也不能适应公众对政府信息的需要。
制订有了良好的开端,初步建立了电子政务标准体系; 制定了政务网络规划,政务外网已经启动建设。 17号文件规划的国家电子政务建设任务大部分得到了落实
和启动,从90年代初开始建设的一些业务系统,如“金关” 和“金税”工程进一步取得显著成效,近年启动的一些应 用系统如“金盾”、“金审”、“金水”等工程已初见成 效。 各地、各部门办公自动化、管理信息系统、信息资源开发 利用、政府网站和网上为民服务都取得了进步和成绩。
由于电子政务是通过信息化的新型生产方式进行的 政务结构变革的演化进程,它必然具有开放性、创 新性、全局性和渐进性特征。
科学地构建电子政务总体框架
为了明确我国电子政务的性质和内涵、设计国家电 子政务体系的总体结构以及发展战略,提出有效的 电子政务建设管理体系,以避免投资建设中的战略 性风险,减少电子政务建设中的各种不确定性,更 好地发挥电子政务建设的效用。依据国内外的经验 和教训,我们确有必要通过顶层设计的逐步深化, 研究制定我国电子政务体系的总体框架。
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滞后,提高共享水平的问题没有根本改变; 业务系统的应用和服务水平有待大幅度提高; 这些问题的存在反映了我国体制改革、增强为民服务理念和加强执政
能力建设中的深层次问题,是当前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重点与难点。
解决这些问题: 一是要做扎实好基础工作,电子政务建设必须循序渐进,不
可能一步跨越若干基础工程和必要的磨合期; 二是要明确电子政务的服务需求,强化业务系统应用,尽快
澄清误区,明确指导原则(续)
3、立足服务,务求实效。
电子政务必须服务于构建良好的官民关系,促进 政府与公众的沟通。首先要协助政府把政府既定 的职责做好,也就是通过电子政务建设,把政府 必须做的事做好,向上级、向公众和企业提供优 质便捷的数字化政务服务,提高人民群众对政府 的满意度,切实拉进政府与公众的距离。
现阶段宜充分认识政府机构的刚性特点,不宜过分强调电子政务建设 与政府机构和体制扁平化的直接互动关系,只能是通过电子政务建设 有助于政府行政管理体制在逻辑意义上的扁平化即非可视性扁平化。 电子政务建设只能是首先做好服务于政务工作包括政府部门日常业务 工作的事情,决不能越俎代庖,越位操作。
电子政务与机构改革之间没有自然而然的因果关系。不能希冀通过电 子政务代替政治体制改革和机构改革。要使电子政务建设回归其本来 应该有的地位和作用。
信息资源建设面临的问题
数量匮乏
质量欠佳
•体制改革 •信息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