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10答谢中书书练习题及答案
文言文专题(八年级上册)10《答谢中书书》复习习题答案——中考语文系统复习
《答谢中书书》答案1. D2. (1)晚雾将敬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麟竞跃(2)高峰入云清流见底(3)陶弘景通明华阳隐居山中宰相回复给谢中书的书信(4)子瞻东坡居士北宋苏洵苏辙王安石符巩欧阳修韩愈柳宗元3. 陶弘景北魏4. 消散坠落漫上山陵连续不断5. 能较准确生动地描写即可6. 《答谢中书书》:猿呜澄染了清晨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热闹气氛。
《三峡》:猿呜渲染三峡秋大萧瑟凄凉的气氛。
7.《答谢中书书》:表达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怆悦之情和弟隐林泉的高洁•情怀及与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三峡》: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叹、欣8 .答案:A(A完备B它;其中C祥官;道歉D奇美的山本;感到惊奇)评分:共2分。
9. 答案示例:陡峭的崖壁直抵天空,好像要与彩色的云夜一争高下,履立的山峰穿过云有.遮住了红色的太阳和辽阔的夭空,清幽深遂的洞穴蕴含着神奇缥缈的白云,那深谷的小溪,枳聚着醉人的绿色,如同如曲蜿艇的玉带。
评分:联想想象合理.描写具体,语句通顺。
共2分。
10. 答案示例:都运用了多甫度描写的方法。
如从视觉和听觉等表现色彩、形态、声音等。
生动形象地展示出景物的鲜明特征,充分表现了山川自然的美好,寄寓了强烈的然爱之情。
若答动静结合、化静为动等其它写法及其作用,符合要求即可。
评分:写法1分,作用1分,共2分。
11. 答案示例:理解远离尘俗,洁身自好。
评价一乐山乐水,挣脱尘网,是高洁的品性、宽广的胸襟,超凡的气度。
评价二厌恶尘俗,消极避世,不是积极的处世态度,不值得提倡。
评分:理解1分,评价1分,共2分。
其它答案合情合理即可。
12. C13. D14. (1)夕阳要落山了,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
(2)如果你不是这样天性沸新高雅的人.我哪能用这不打紧的事务(游山玩水的闲事)相遨呢?15. 示例:“猿鸟乱鸣”使景色灵动,充满生机活力:“吠声如豹''以动写静,衬托了冬夜的空旷寂挣。
16. 示例:甲文和朋友分手对山川之美的热爱和隐逸情怀:乙文遂讨朋友来山中同游,委婉希望他淡泊名利,回归自然。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答谢中书书》综合练习题及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答谢中书书》综合练习题及答案一、积累运用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晓雾将歇.()夕日欲颓.()未复有能与.其奇者()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答谢中书书.书:(2)五色交辉..交辉:(3)四时..俱备四时:(4)晓雾将歇.歇:(5)夕日欲颓.颓:(6)沉鳞..竞跃沉鳞: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2)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4.填空。
(1)《答谢中书书》的作者________,字________,号______ __,有“山中宰相”之称。
题目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
(2)《答谢中书书》中,极力描写山之高、水之净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3)作者从听觉与视觉的角度来写一天中的景物变化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高度概括景物之美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课内精读阅读全文,回答问题。
5.“山川之美,古来共谈”在全文结构上起什么作用?6.试用形象的语言描绘“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所表现的画面,并说说这几句描写的表达效果。
7.文中所提到的“康乐”是指谁?作者举他有什么深意?三、拓展阅读【甲】见课文《答谢中书书》。
【乙】极乐寺去桥可三里,路径亦佳。
马行绿荫中,若张盖①。
殿前剔牙松②数株,松身鲜翠嫩黄,斑剥若大鱼鳞,大可七八围许。
暇日曾与黄思立③。
诸公游此。
予弟中郎④云:“此地小似钱塘苏堤。
”思立亦以为然。
子因叹西湖胜景,入梦已久,何日挂进贤冠⑤。
作六桥⑥下客子,了此山水一段情障⑦乎。
(袁宗道《极乐寺纪游》)【注释】①张盖:张开的车盖。
②剔牙松:一种针叶松。
③黄思立:人名。
④中郎:袁宗道的二弟。
⑤进贤冠:文中指弃官退隐。
⑥六桥:在杭州西湖苏堤上⑦情障:情感郁结在心头而不能消,这里指“心愿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1课《短文两篇-答谢中书书、记承天寺夜游》课后复习题(附答案解析)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1课《短文两篇-答谢中书书、记承天寺夜游》课后复习题(附答案解析)(一)解释加线的字词。
①五色交辉:②晓雾将歇:③夕日欲颓:④沉鳞竞跃:⑤念无与为乐者: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⑦相与步于中庭:⑧庭下如积水空明:⑨夕日欲颓⑩遂至承天寺⑾但少闲人⑿如吾两人者耳(二)填空。
①《答谢中书书》作者是南北朝时南朝的____________。
②《记承天寺夜游》是________代诗人___________所写,他与其父、其弟合称为“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1.“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此句描写的对象是___________,“藻、荇”、是指___________,此句运用了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
2.翻译下列句子。
(1)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2)相与步行中庭。
(3)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4)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5)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6)实是欲界之仙都。
(7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3.文中最能表现作者自豪自慰又惆怅悲凉心境的句子是哪一句?(四)比较阅读分析试比较下面两段文字在写景抒情上的异同。
(一)答谢中书书陶弘景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二)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皆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节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1.写景上都写但前者而后者2.抒情上都但前者而后者阅读分析(一)1.解释下列词语。
户:欣然:于中庭:盖:闲人:2.上文贯穿全文的线索是________,描写月夜庭中景色的句子是“___ ___ __________ 。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10课《短文两篇—答谢中书书》课内文言文对比阅读练习
《答谢中书书》对比阅读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一】【甲】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乙】仆去月谢病,还觅薜萝①。
梅溪之西,有石门山者,森壁争霞,孤峰限日,幽岫含云,深溪蓄翠;蝉吟鹤唳,水响猿啼,英英②相杂,绵绵成韵。
既素重幽居,遂葺宇其上。
幸富菊花,偏饶竹实。
山谷所资,于斯已办③。
仁智所乐,岂徒语哉!——吴均《与顾章书》【注释】①薜( bì)萝:薜荔与女萝,皆为香草。
后人常以薜萝为隐者服饰。
②英英:声音和盛之貌。
③办:具备。
1.下列句子中加线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A.四时俱备.前人之述备.矣B.遂葺宇其.上择其.善者而从之C.仆去月谢.病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日D.未复有能与其奇.者邑人奇.之2.展开联想与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下面语句所表现的情景,(2分)3.两文写景的方法有什么相同之处?其作用是什么?(2分)4.对画线语句所表现出的共同的处世态度,你是怎样理解和评价的?(2分)参考答案:(1)A(A完备B它;其中C辞官;道歉D奇美的山水;感到惊奇)评分:共(2分).(2)陡峭的崖壁直抵天空,好像要与彩色的云霞一争高下,矗立的山峰穿过云霄,遮住了红色的太阳和辽阔的天空,清幽深邃的洞穴蕴含着神奇缥缈的白云,那深谷的小溪,积聚着醉人的绿色,如同屈曲蜿蜒的玉带.评分:联想想象合理,描写具体,语句通顺.共(2分).(3)都运用了多角度描写的方法.如从视觉和听觉等表现色彩、形态、声音等.生动形象地展示出景物的鲜明特征,充分表现了山川自然的美好,寄寓了强烈的热爱之情.若答动静结合、化静为动等其它写法及其作用,符合要求即可.评分:写法(1分),作用(1分),共(2分).(4)理解远离尘俗,洁身自好.评价一乐山乐水,挣脱尘网,是高洁的品性、宽广的胸襟、超凡的气度.评价二厌恶尘俗,消极避世,不是积极的处世态度,不值得提倡.评分:理解(1分),评价(1分),共(2分).其它答案合情合理即可.译文:我上个月因病辞官,回到家乡寻找隐居的地方.梅溪的西面,有座石门山.阴森陡峭的崖壁与天上的云霞争高下,独立的山峰遮住了太阳;幽深的洞穴包含着云雾,深谷小溪积聚着翠绿的潭水;蝉鸣鹤叫,水声清越,猿猴啼叫,和谐动听的声音相互混杂,声调悠长有音韵之美.我既然向来推崇隐居,就在那山上筑了房子.幸好菊花、竹米多.山谷中隐居生活的必需品,这里都已具备.这种地方被仁人智士所喜爱,岂是虚言啊.【二】【甲】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部编本初二语文《答谢中书书》练习及答案
部编本初二语文《答谢中书书》练习及答案-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初二语文课课练课题《答谢中书书》命题做题审核班级姓名整洁得分一、字词解释古来共.谈古来共谈.五色交辉五色交辉.四时.俱备晓.雾将歇沉鳞..竞跃夕日欲颓.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猿鸟乱.鸣未复有能与.其奇者二、语句翻译1.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2.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3.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4.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5.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6.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三、根据课文内容填空①总领全文概括古今山川之美的语句是:②写山水相映之美的语句是:③写景物色彩配合之美的语句是:④写晨昏景物变化之美的语句是:⑤文中表达诗人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和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的句子是:三、比较阅读(甲)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答谢中书书》陶弘景(乙)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
解衣欲睡。
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记承天寺夜游》苏轼1.解释下列加点字词。
四时俱.备晓雾将歇.沉鳞竞.跃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盖.竹柏影也2.语句翻译(1)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2)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①从表达方式看,两文都有紧扣景物特征的(表达方式),也都有堪称点睛之笔的(表达方式)。
②从思想感情看,两文都表达了对自然的亲近和热爱,但作者的心绪并不同。
《记承天寺夜游》的苏轼是受到贬谪的“”人,《答谢中书书》中的陶弘景则堪称隐居的“”人(均填摘自文中的一个字)。
初中 语文 八年级 上学期 文言文 答谢中书书 对比阅读练习题(含解析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答谢中书书》对比阅读练习题一、对比阅读阅读下面两篇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甲)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答谢中书书》)(乙)四位老弟足下:三房十四叔,非不勤读,只为傲气太胜,自满自足,遂不能有所成。
京城之中,亦多有自满之人。
识者见之,发一冷笑而已。
又有当名士者,鄙科名为粪土,或好作诗古文,或好讲考据,或好谈理学,嚣嚣①然自以为压倒一切矣。
自识者观之,彼其所造,曾无几何,亦足发一冷笑而已。
故吾人用功力除傲气力戒自满毋为人所冷笑乃有进步也。
诸弟平日皆恂恂②退让,第累年小试不售③,恐因愤激之久,致生骄惰之气,故特作书戒之。
务望细思吾言而深省焉!幸甚幸甚!国藩手草。
(选自《曾国藩家书》)(注)①嚣嚣:喧哗,吵闹。
这里指沸沸扬扬。
②恂恂:恭谨温顺的样子③不售:不中。
1.《答谢中书书》作者是_______(人名),我们还学过吴均写过的一篇同体裁名文是《_____________》。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组是()A.高峰入.云/入.则无法家拂士B.或.好作诗古文/或.王命急宣C.四时.俱备/天时.不如地利D.故.特作书戒之/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3.对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恰当的一项是()A.故吾人用功/力除傲/气力戒/自满毋为人所冷笑/乃有进步也。
B.故吾人用功/力除傲气/力戒自满/毋为人所冷笑/乃有进步也。
C.故吾人用功/力除傲气/力戒自满/毋为人所冷/笑乃有进步也。
D.故吾人用功/力除傲/气力戒/自满毋为人所冷/笑乃有进步也。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②务望细思吾言而深省焉!5.说一说“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句中加点字的表达效果。
6.所谓“见字如面”,就是“读这封信的内容就像是我当面跟你说话一样”。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1课《答谢中书书》课后练习题(附答案解析)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1课《答谢中书书》课后练习题(附答案解析)1、选出加点字意思不同的一项()A、高峰.入云重岩叠嶂.B、晓.雾将歇朝.发白帝C、青.林翠竹清.流见底D、夕日.欲颓不见曦.月2、选出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A、与:未复有能与.其奇者选贤与.能B、将:晓雾将.歇出郭相扶将.C、是:实是.欲界之仙都自是.指物作诗立就D、自:自.康乐以来自.李唐来3、选出加点词解释有误的项()A、古来共谈.(谈论)B、五色交辉..(交相辉映)C、夕日欲颓.(落下)D、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奇怪)4、词的用法、意思相同的一组是()A、之山川之美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B、是实是欲界之仙都问今是何世C、与念无与为乐者未复有能与其奇者D、寻寻张怀民寻病终5、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答谢中书书》的作者是陶弘景,字通明,号华阳隐居。
题目中的第二个“书”字的意思是信。
B、《记承天寺夜游》选自《东坡志林》,作者是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是北宋朝的文学家。
他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合称为“三苏”,都被列入“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中。
C、“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短短三句话,没有写一个月字,却无处不是皎洁的月光。
作者采用的是动静结合,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相结合的方法。
D、“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寥寥数语,感慨深长。
它包含着作者宦海沉浮的悲凉之感和由此领悟到的人生哲理。
6、选出说法有误的一项()A、本文是陶弘景给谢中书书信中的一段文字,历来被当作独立成篇的山水佳作来欣赏。
B、全文以“山川之美,古来共谈”为话题,以山峰、河流、石壁、树木等景物的铺陈刻画为主体,最后以无人与之共赏山川之美结束。
C、本文文字清新流畅,精于铸炼,以散句为主,长短结合、骈散交错。
D、文章表达了作者对谢灵运的仰慕之情,也抒发了作者自己欣赏山水时不同凡响的审美感受。
5、翻译文中画横线句①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译:②实是欲界之仙都。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答谢中书书》课后练习
《答谢中书书》练习题一.文学常识填空《答谢中书书》的作者是________,字通明,号________。
题目中的第二个“书”字的意思是_____。
二. 加点字解释1.五色交辉...备()()..() 2.四时俱3.晓雾将歇.()4.夕阳欲颓.()5.沉鳞竞...跃()() 6.未复有能与.其奇者()三. 翻译下列句子。
(1)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2)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3)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4)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5)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6)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四.课文理解题。
1、《答谢中书书》中总领全文的句子是:2、《答谢中书书》中极力描写山之高、水之净、境界清新的句子是:3、文中的静景是:文中的动景是:4、文中对这幅清丽自然、有声有色的江南山水画的赞美之句是:5、文中感叹世人追逐功名,无暇欣赏奇丽的山水,从而曲折的表达作者清高的句子:7、运用仰观俯察两种视角,写白云高山流水三重风物的对偶句是:8、讲究色彩搭配,表现一年之美,呈现出一派绚烂辉煌的气象景象的对偶句是:9、将听觉、视觉结合,由静入动,表现一日之美,传达了生命气息的对偶句是:10、最能体现作者思想感情的语句是:11、“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12、《答谢中书书》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13.本文分_______层,写出各层大意。
14.写出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15.你如何看待“山川之美,古来共谈’中的一个“美”字16.本文对景物的描写可以说是美妙至极,请你试举一例阐述一下妙在何处?17.一切景语皆情语、寓情于景,请分析本文中寄托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18.找出文中的对偶句19.文中运用了哪两种表达方式?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来写景的?20.古人云:“知音难觅。
”作者认为,谢中书和康乐公都是可以和自己共赏山水的知音。
请你跨越时空,给作者再找一位知音,要以诗文为证。
21.本文与《记承天寺夜游》都描写了自然景物,但表达感情不同,比较一下有什么不同。
第11课《答谢中书书》同步练习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含答案)
第11课《答谢中书书》同步练习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含答案)核心素养专题练习之《答谢中书书》【核心素养一练习:语言建构与运用】1.解释文中加点的字词。
答谢中书书陶弘景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1)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2)四时俱备。
晓雾将(3)歇,猿鸟乱鸣;(4)夕日欲(5)颓,(6)沉鳞竞跃。
实是(7)欲界之(8)仙都。
自(9)康乐以来,未复有能(10)与其(11)奇者。
(1)五色交辉:____________ (2)四时:(3)歇:____________ (4)夕日:(5)颓:____________ (6)沉鳞:(7)欲界:____________ (8)仙都:(9)康乐:____________ (10)与:(11)奇:【答案】(1)五色交辉:这里形容石壁色彩斑斓。
五色,古代以青、黄、黑、白、赤为五色,后泛指多种颜色。
交辉,交相辉映。
(2)四时:四季。
(3)歇:消散。
(4)夕日:夕阳。
(5)颓:坠落。
(6)沉鳞:潜游在水中的鱼。
鳞,指代鱼。
(7)欲界:佛教把世界分为欲界、色界、无色界。
欲界是没有摆脱世俗的七情六欲的众生所处的境界,即指人间。
(8)仙都:神仙生活于其中的美好世界。
(9)康乐:指南朝著名山水诗人谢灵运,他继承他祖父的爵位,被封为康乐公。
(10)与:参与,这里指欣赏。
(11)奇:指奇山异水。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古今异义词。
(1)四时俱备古义:今义:(2)晓雾将歇古义:今义:(3)夕日欲颓古义:今义:(4)古来共谈古义:今义:【答案】(1)古义:季节今义:时间(2)古义:消散今义:休息(3)古义:坠落今义:消沉,委靡(4)古义:称赞今义:谈论3.写出下面加点字的词类活用类别,并解释该词的意思。
五色交辉:【答案】名词作动词,辉映4.请划分本文各句的朗读节奏。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答谢中书书》题目及详解
《答谢中书书》题目及详解一、选择题1. 以下哪个词语在文中表示“五彩缤纷”?A. 五色交辉B. 青林翠竹C. 沉鳞竞跃D. 晓雾将歇答案解析:A. "五色交辉"指的是多种颜色交相辉映,形容色彩斑斓,与“五彩缤纷”意思相近。
2. 文中“高峰入云”这句话主要描绘了山的什么特点?A. 高耸B. 云雾缭绕C. 雄伟D. 连绵起伏答案解析:A. "高峰入云"直接描绘了山峰之高,直插云霄,突出其高耸的特点。
3. 以下哪个词语在文中表示“清晨的雾气即将消散”?A. 晓雾将歇B. 夕日欲颓C. 猿鸟乱鸣D. 沉鳞竞跃答案解析:A. "晓雾将歇"中的“将歇”意味着即将结束,这里指的是清晨的雾气即将消散。
4. 文中“未复有能与其奇者”中的“其”指的是什么?A. 山川之美B. 欲界之仙都C. 谢灵运D. 陶弘景答案解析:A. "其"指的是前文提到的“山川之美”,表明自从谢灵运以来,没有人能与这山川之美相比。
5. 以下哪个句子描述了傍晚时分的美景?A.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B. 夕日欲颓,沉鳞竞跃C.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D.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答案解析:B. "夕日欲颓,沉鳞竞跃"描述的是夕阳即将落下时,鱼儿在水中跃动的景象,属于傍晚时分的美景。
二、解释字词1. 请解释“清流见底”中的“见底”。
答案解析:“见底”指的是水清澈到能够看到底部,形容水流清澈透明。
2. 请解释“五色交辉”中的“交辉”。
答案解析:“交辉”指的是不同颜色相互辉映,形容色彩斑斓,光彩夺目。
3. 请解释“晓雾将歇”中的“将歇”。
答案解析:“将歇”意味着即将停止或消散,这里指的是清晨的雾气即将散去。
4. 请解释“沉鳞竞跃”中的“竞跃”。
答案解析:“竞跃”指的是争相跳跃,形容鱼儿在水中活泼跳跃的情景。
5. 请解释“未复有能与其奇者”中的“奇”。
答案解析:“奇”在这里指的是非常奇特、美妙,用来形容山川之美的独特和非凡。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1课《短文两篇-答谢中书书、记承天寺夜游》课后同步练习题(附答案解析)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1课《短文两篇-答谢中书书、记承天寺夜游》课后同步练习题(附答案解析)【基础练习】1.给下列字注音。
(1).弘( ) (2).颓( ) (3).鳞( ) (4).遂( )(5).寝( ) (6).藻( ) (7).荇( ) (8).吾( )2 .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2).念无与.为乐者。
(3).相与.步于中庭。
(4).选贤与.能。
(5).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6).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综合练习】一.答谢中书书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人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1.先用“│”把《答谢中书书》划分为两个层次,再概括每层的主要内容。
(1).分层:第一层:第二层:(2).主要内容:第一层:第二层:2.有人说“夕阳欲颓”在常人看来,往往引发消沉的思绪,而在《答谢中书书》中,作者却描绘出“沉鳞竞跃”的生动图画,说说这样的景物表达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二.记承天寺夜游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人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五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简答题:(1).写出作者记叙夜游的时间、地点及同游人。
(2).作者是怎样描写承天寺院中景色的?2.回答下列问题。
(1).夜游的原因是:(2).夜游的背景是:(3).夜游的心情是:(4).写景的一句是:(5).抒发的感慨是: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2).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3).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拓展练习】一.阅读于是项王乃欲东流乌江。
乌江亭长舣(使船靠岸)船待,谓项王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
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答谢中书书》同步练习题 附加答案
《答谢中书书》同步练习一、填空《答谢中书书》宛如一幅清丽的山水画,又像一首流动的山水诗,美不胜收。
你能否再找出两句写山或水的优美诗文?①,。
②,。
二、给下列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五色交.辉消散四时.俱备争相晓雾将歇.交相夕日欲颓.坠落沉鳞竞.跃季三、翻译下列句子。
①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②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③实是欲界之仙都。
四、根据课文回答问题。
①,。
,。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
②,。
1.《答谢中书书》选自《》,作者,字,号。
2.填补原文空白。
3.这篇短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参考答案:一、①“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②“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王湾《次北固山下》)③“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郦道元《三峡》)④“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李白《望天门山》) 二、三、①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
②早晨的雾气即将消散,猿猴和鸟的叫声杂乱无章。
(交织在一起)③实在是人间天堂。
四、1.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梁文陶弘景通明华阳隐居2.①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②自康乐以来未复者能与其奇者3.表达了作者对秀美山川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初中语文】初中语文知识学习方法指导语文的学习,很多人说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我认为高中之前,其实也是有捷径可走。
那就是把语文的知识点细化,各个击破。
中考语文的考点分析下来可以看到有几块:一、字词部分(包括成语)大概是6分左右。
二、古诗文默写部分,大纲要求初中生必背古诗文50篇。
三、名著阅读部分,十部名著。
四、新闻部分,一般是要求给新闻拟标题。
五、修改病句部分,我总结的有八种病句类型。
六、句子排序部分,只要注意上下文衔接,其实也挺简单的。
七、现代文阅读部分,总结了历年的中考题,也就十种题型,把这十种题型练熟了,知道怎么去下手做题,问题也就容易解决了。
人教部编版语文八上10课《答谢中书书》同步训练答案
《答谢中书书》同步训练答案1.给下列加黑字注音。
夕日欲颓沉鳞竞跃晓雾将歇能与其奇者答案:tuí lín yuè xiē yù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晓雾将歇.()消散②夕日欲颓.()坠落;③自.康乐以来( ) 自从④五色交辉.()名词用作动词,辉映3下面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B .实是/欲界之仙都C .自/康乐以来D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答案】AA项应为“未复有/能与其奇者”4.一词多义释义欲:夕日欲颓将要实是欲界之仙都与“界”合用,欲界,指人间自:自康乐以来自从自非亭午夜分如果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文章感慨起笔,囊括了山水,纵览了古今。
B.“高峰入云,清流见底”,极力描写山之高,水之清,突出了山水映衬之美。
C.“猿鸟乱鸣”,突出了猿、鸟的鸣叫传入耳际,繁多杂乱。
D.“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描绘出众彩纷呈,绚丽动人的景象。
C “乱”在文中应该是“此起彼伏”,不是“繁多杂乱”6.填空:(1)《答谢中书书》的作者是____________,字通明,自号___________。
题目中的第二个“书”字的意思是_____。
(2)《答谢中书书》中总领全文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极力描写山之高、水之净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陶弘景,华阳隐居,信。
(2)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7.翻译句子:(1)高峰入云,清流见底巍峨的山峰耸入云端,明净的溪流清澈见底。
(2)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
(3)晓雾将歇,猿鸟乱鸣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的时候,传来猿、鸟此起彼伏的鸣叫声;(4)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部编八年级语文上册-短文二篇《答谢中书书》(附习题)
考虑,想到。
作者的朋友,当时 也贬官在黄州。
院子里。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
共同,一起。 均为水生植物。
形容水的澄澈。
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
大概是。
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只是。
语气词,相当于“罢了”。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我)解开衣 服准备睡觉,(只见)月光照入门内,(我不 由产生夜游的雅兴,)高兴地起来走到户外。 想到没有可以与我共同游乐的人,于是来到承 天寺寻找张怀民。张怀民也还没有睡,(于是) 我们一起在院子里散步。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 竹柏影也。 比喻 月光 竹柏的影子
2. 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点染出一个怎样 的境界? “积水空明”写月光的清澈透明,“藻、荇 交横”写竹柏倒影的清丽淡雅。作者以高度凝练 的笔墨,点染出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亦真 亦幻的美妙境界。
3. 文中作者的情感是复杂的,试简要分析包含 哪些情感? 文中包含的情感有以下几种: ①赏月的欣喜;②贬谪的悲凉; ③失意的落寞;④自我排遣的达观; ⑤人生的感慨;⑥漫步的悠闲。
背景链接
本文选自《苏轼文集》卷七十一(中华书局1986 年版)。元丰二年(1079),苏轼因对新法持有不同 意见,被网罗罪名,投入监狱,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 “乌台诗案”。出狱后,他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地 方军事助理官)。官衔上还加了“本州安置”字样, 不得签署公事,不得擅离安置所,实际上跟流放差不 多。本文是苏轼在被贬于黄州的困苦境遇中写的。元 丰六年,是作者被贬谪到黄州的第四年。
《答谢中书书》习题及答案【部编版八上第10课】
《答谢中书书》习题及答案【部编版八上第10课】《答谢中书书》习题及答案【部编版八上第10课】班级:姓名:说明:根据习题难易度,分A卷和B卷。
一、A卷:夯实基础类题型:【重点注释默写】【重点句子翻译】【课内简答题】二、B卷:能力提升类题型:【理解性默写】【文言现象: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文言句式】【选择题】【课外文言文阅读】A卷:夯实基础一、重点注释默写:1、【五色交辉】2、【四时】3、【歇】4、【夕日欲颓】【颓】,5、【沉鳞】6、【欲界之仙都】7、【与】二、重点句子翻译:1、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翻译:2、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翻译:3、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
翻译:4、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翻译:三、课内简答题:1、本文第一句话“山川之美,古来共谈”在全文结构上起什么作用?2、全文抓住哪一个字来写?描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在描写上有哪些特点?3、赏析“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4、找出文中的议论句,并说说起作用(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B卷:能力提升四、理解性默写:1、文中从侧面表现江水清澈的句子是:2、文中与“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比喻、夸张)句子是:3、文中赋予静止的山以奋发向上的无穷生命力的四句是:4、表达作者对富春江奇山异水的赞美、留恋以及鄙弃功名、淡泊名利的思想感情的句子是:五、文言知识积累:1、分析加点字的文言现象,并解析:①四时.俱备:②四时俱备.:③晓雾将歇.:④晓.雾将歇:⑤夕日欲颓.:⑥古来共谈.:⑦五色交辉.:2、一词多义:欲:①夕日欲颓:②实是欲界之仙都:自:①自康乐以来:②自非亭午夜分:与:①未复有能与其奇者:②念无与为乐者:书:①谢答中书书:②谢答中书书:六、选择题:1、下列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A、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念无与.为乐者B、沉鳞.竞跃/沙鸥翔集,锦鳞.游泳C、泠泠作.响/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D、有时见.日/风吹草低见.牛羊2、词的用法、意思相同的一组是:()A.之:山川之美/甚矣,汝之不惠B.是:实是欲界之仙都/问今是何世C.与:念无与为乐者/未复有能与其奇者D.寻:寻张怀民/寻病终3、下列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A、四时俱备. /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B、沉鳞.竞跃/沙鸥翔集,锦鳞.游泳C、泠泠作.响/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D、有时见.日/胡不见.我于王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 ①实是.欲界之仙都。
《答谢中书书》习题及答案
《答谢中书书》习题及答案【部编版八上第10课】班级:姓名:说明:根据习题难易度,分A卷和B卷。
一、A卷:夯实基础类题型:【重点注释默写】【重点句子翻译】【课内简答题】二、B卷:能力提升类题型:【理解性默写】【文言现象: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文言句式】【选择题】【课外文言文阅读】A卷:夯实基础一、重点注释默写:1、【五色交辉】这里形容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
2、【四时】四季。
3、【歇】消散。
4、【夕日欲颓】夕阻快要落山了。
【颓】,坠落。
5、【沉鳞】指水中潜游的鱼。
6、【欲界之仙都】人间仙境。
7、【与】参与。
这里有欣赏、领悟的意思。
二、重点句子翻译:1、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翻译:山川景色的美丽,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雅士共同欣赏赞叹的。
2、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翻译:青葱的林木,翠绿的竹丛,四季常存。
3、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
翻译: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的时候,传来猿、鸟此起彼伏的鸣叫声;夕阳快要落山的时候,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
这里实在是人间的仙境啊。
4、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翻译: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的景色了。
三、课内简答题:1、本文第一句话“山川之美,古来共谈”在全文结构上起什么作用?答:总领全文,以“共谈”概说人人皆爱,以“美”点明全文中心。
引出下文的写景、议论。
2、全文抓住哪一个字来写?描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在描写上有哪些特点?答:全文抓住“美”字来写。
写了山峰、水流、石壁、青林、翠竹、晓雾、猿鸟、夕日、游鱼。
描写特点:有静有动,有声有色3、赏析“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答:句中“歇”“颓”把“晓雾”和“夕日”拟人化了,赋予自然景色以生命力,表现了作者对“山川之美”心驰神往并完全融入其中的情感。
“乱”巧妙地体现了猿和鸟叫声的此起彼伏,表现一种自由,一种活力,是一种不规则美,通过“乱”字,写出了山川的早晨万物都充满着勃勃生机的景象。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知识梳理及真题训练《答谢中书书》含答案与解析
《答谢中书书》知识梳理一、作者作品。
本文是 写给朋友谢中书的一封 。
中书,古代掌朝廷机密文书的官。
书,即书信。
陶弘景,字 ,号 ,人称“ ”, 时 ,著有 等。
二、字音字形夕日欲颓( ) 沉鳞竞跃( ) 猿( ) 与其奇者( )三、词语汇总(一)重点词语释义1、四时俱备 四时: 俱: 。
2、晓雾将歇 歇:3、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欲: 。
颓: 。
沉鳞: 。
竞跃: 。
4、未复有能与奇者 与: 。
5、五色交辉 交辉: 。
(二)古今异义(1)四时.俱备 古义: ; 今义: 。
(2)晓雾将歇.古义: ; 今义: 。
(3)夕日欲颓.古义: ; 今义: 。
(4)古来共谈.古义: ; 今义: 。
(三)词类活用(1)五色交辉 。
(2)夕日欲颓 。
(四)一词多义(1)与①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
②念无与为乐者 。
(2)书:①谢答中书书: 。
;②谢答中书书:。
③乃丹书帛曰:。
四、重点句子1、两岸石壁,五色交辉译文:2、夕阳欲颓,沉鳞竞跃。
译文:3、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译文:五、课文翻译山川景色的美丽,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雅士共同赞叹的啊。
巍峨的山峰耸入云端,明净的溪流清澈见底。
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
青葱的林木,翠绿的竹丛,四季长存。
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的时候,传来猿、鸟此起彼伏的鸣叫声;夕阳快要落山的时候,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
这里实在是人间的仙境啊。
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景色了。
六、文章主旨本文以清峻的笔触描绘了,并通过借古证今,强调了“”的观点,表达了作者。
七、理解性默写:1、总领全文的句子:2、俯视的句子:仰视的句子:平视的句子:3、讲究色彩搭配,表现一年之美的景象的对偶句是:4、描写晨景的句子:描写傍晚景色的句子:5、将听觉、视觉结合,由静入动,表现一日之美,传达了生命气息的对偶句是:6、表现作者自豪之情的句子:7、最能体现作者思想感情的语句:八、课文赏析。
《答谢中书书》文章以感慨发端,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有高雅情怀的人才可能品味山川之美,将内心的感受与友人交流,是人生一大乐事。
八年级初二上册语文部编版课时练《. 短文两篇——答谢中书书》(试卷+答案版)(1)
第11课《短文两篇——答谢中书书》课时练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答谢中书书.()(2)晓雾将歇.()(3)实是欲界..之仙都()(4)未复有能与.其奇者()2.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晓雾将歇.(消散)沉鳞竞.跃(争相)B.夕日欲颓.(坠落)四时..俱备(四季)C.五色交辉..(交相辉映)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奇特)D.古来共谈..(神仙居住的美好世界)..(共同谈论)欲界之仙都3.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不同的一项是()A.山川之.美实是欲界之.仙都B.四时俱.备五味俱.全C.自.康乐以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D.清.流见底清.荣峻茂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2)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5.填空。
(1)《答谢中书书》的作者是,字通明,自号。
(2)文中总领全文的句子是:,。
极力描写山之高、水之清的句子是:,。
(3)文中表现晨昏变化之美的句子是:,;,。
(一)阅读下面甲、乙两文,完成题目。
[甲]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选自陶弘景《答谢中书书》)[乙] 夜登华子冈,辋水沦涟,与月上下。
寒山远火,明灭林外。
深巷寒犬,吠声如豹。
村墟夜舂,复与疏钟相间。
此时独坐,僮仆静默,多思曩.昔携手赋诗,步仄径,临清流也。
当待春中,草木蔓发,春山可望,轻①出水,白鸥矫翼,露湿青皋,麦陇朝雊②。
斯之不远,倘能从我游乎?非子天机清妙者,岂能以此不急之务相邀?然是.中有深趣矣。
(节选自王维《山中与裴秀才迪书》)[注] ①(tiáo):一种细长的淡水鱼。
②雊(ɡòu):野鸡叫。
6.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1)歇()(2)颓()(3)曩()(4)是()7.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1)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2)非子天机清妙者,岂能以此不急之务相邀?8.甲文中的“猿鸟乱鸣”和乙文中的“吠声如豹”都是声音描写,其作用有何不同?9.甲、乙两文都是写给朋友的书信,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愿望?(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
部编教材八年级语文上册《答谢中书书》课堂同步练习题(附参考答案)
部编教材八年级语文上册《答谢中书书》课堂同步练习题(附参考答案)试题共六部分:文言实词、文言虚词、句子翻译、问题探究、理解性默写、阅读选择。
一、重点实词(加粗字词为高频词)(1)古来共谈共:(2)四时俱备四时:俱:(3)夕日欲颓頽:(4)沉鳞竞跃竞:(5)实是欲界之仙都实:(6)自康乐以来自:(7)未复有能与其奇者与:二、文言虚词1.山川之美之:2.未复有能与其奇者者:三、句子翻译(加粗字为翻译关键字)1.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2.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3.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4.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5.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四、问题探究1.文中作者在写景的同时,表达了怎样的感情?2.《答谢中书书》所写的景物有什么特征?文章结尾说:“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想一想,其中有什么言外之意?五、理解性默写1.《答谢中书书》中统领全文的句子是:,。
2.《答谢中书书》中运用仰观俯察两种视角,写白云、高山、流水三重风物的对偶句是“,”3.《答谢中书书》中讲究色彩搭配,表现一年之美,呈现出一派绚烂辉煌的气象景象的对偶句是:,。
,。
4.《答谢中书书》中将听觉、视觉结合,由静入动,表现一日之美,传达了生命气息的对偶句是:,;,。
5.《答谢中书书》中的议论句最能体现作者思想感情的是:,,。
6.《答谢中书书》中表现晨昏变化之美的句子是:,。
7.《答谢中书书》中表现色彩配合之美的句子是:,,,。
六、阅读理解选择题答谢中书书陶弘景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1.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四时俱.备(俱:都)B.晓雾将歇.(歇:停止)C.沉鳞.竞跃(鳞:鱼)D.未复有能与.其奇者(与:参与,领悟)2.下列句中加点字或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晓.雾将歇(晓:早晨)B沉鳞竞跃..(竞跃:竞相跳跃)C.夕日欲颓.(颓:坠落)D.实.是欲界之仙都(实:实际)3.下列句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高峰入云,清流见.底才美不外见.( 《马说》)B.晓.雾将歇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杞人忧天》)C.实是.欲界之仙都是.亦不可以己乎( 《鱼我所欲也》)D.自.康乐以来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爱莲说》)4下面句中加点字的用法或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山川之.美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爱莲说》)B.实是.欲界之仙都问今是.何世( 《桃花源记》)C.四时俱备.前人之述备.矣( 《岳阳楼记》)D.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 《愚公移山》)5下列各项是对字词的理解,其中错误的一项是( )A.“山川之美”与“实是欲界之仙都”中的“之”字用法完全一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答谢中书书》同步练习
1.给汉字注音。
颓()与()歇()
2.加点词语解释。
(1)五色交.辉交:()
(2)四时.俱备时:()俱:()
(3)晓雾将歇.歇:()
(4)夕日欲颓.颓:()
(5)沉鳞竞.跃竞:()
(6)古来共.谈共:()
(7)实.是欲界之仙都实:()欲界:()
(8)未复有能与.其奇者与:()
3.理解性默写。
(1)统领全文的语句是:
(2)写山水相映之美的语句是:
(3)写景物色彩配合之美的语句是:
(4)写晨昏景物变化之美的语句是: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4.重点语句翻译。
(1)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2)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3)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4)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5.找出古今异义词并解释。
(1)四时俱备()
(2)夕日欲颓()
(3)晓雾将歇()()
(4)古来共谈()
6.一词多义。
与:
①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②念无与为乐者:()
书:
①谢答中“书”:()
②谢答中书“书”:()
)
7.课文内容理解。
(1)写出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2)全文抓住哪一个字去写?共描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有哪些特点?
(3)文中所提到的“康乐”是指谁?作者举他有什么深意?
8.开放性试题。
《答谢中书书》宛如一幅清丽的山水画,又像一首流动的山水诗,美不胜收。
你能否再
找出两句写山或水的优美诗文?
参考答案基础知识达标:
1. tuíyùxiē
2.(1)五色交.辉交:交相
(2)四时.俱备时:四季俱:都
(3)晓雾将歇.歇:消散
(4)夕日欲颓.颓:坠落
(5)沉鳞竞.跃竞:争相
(6)古来共.谈共:共同
(7)实.是欲界之仙都实:实在欲界:人间
(8)未复有能与.其奇者与:参与,这里指欣赏
3.理解性默写。
(1)统领全文的语句是: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2)写山水相映之美的语句是: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3)写景物色彩配合之美的语句是: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4)写晨昏景物变化之美的语句是: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4.(1)山河的美丽,是自古以来文人雅士共同谈论赞赏的。
(2)两岸的悬崖峭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
(3)早晨的雾将要消散,可听到猿猴长啸,鸟雀乱鸣。
(4)太阳快要落山了,潜游在水中的鱼争相跳出水面。
5. (1)时古义:季节今义:时间
(2)颓古义:坠落今义:消沉,委靡
(3)歇古义:消散今义:休息
晓古义:清晨今义:知道
(4)谈古义:称赞今义:谈论
6. 与:
(1)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参与,这里指欣赏;
(2)念无与为乐者:和。
书:
(1)谢答中“书”书:与“中”合用为官职名;
(2)谢答中书“书”:书信,是一种文体。
(与之类似的有《与朱元思书》吴均)
(3)乃书诗四句:动词,书写(来自《伤仲永》王
课后能力提升:
7.课文内容理解。
(1)通过写人间奇景,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2)①“美”字②山峰,河流,石壁,青林,翠竹,猿鸟,鱼儿③有静有动,有声有
色
(3)谢灵运;说明能够欣赏领略山川之美的人很少,表现作者的自得之情。
8.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杜甫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苏轼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曹操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李白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苏轼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