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股市当前存在的问题之源:股市的制度变迁方式(1)

合集下载

我国股票市场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对策分析

我国股票市场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对策分析

目录1 引言 (1)2 我国股票市场的发展历程 (1)2.1从无到有的艰难探索 (1)2.1.1艰难起步 (1)2.1.2发展中的挫折与坚持 (1)2.2新时期的新发展 (1)3 我国股票市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3.1股市中的谣言 (2)3.2市场制度的缺陷 (3)3.3机构和散户投资者的比拼 (3)3.3.1机构和散户投资者的概念 (3)3.3.2机构和散户投资者的区别 (3)3.3.3机构和散户投资者之间的“博弈” (4)3.4躲在暗中的市场操纵 (5)3.5资产重组的虚实 (5)3.6坐庄的庄家 (6)4 解决我国股票市场问题的建议 (7)4.1坚持改革,加强体制的建设 (7)4.2取长补短,借鉴学习 (7)4.2.1保留我国自身探索出的积极政策 (7)4.2.2对外国市场的政策分析学习 (7)4.3细化规则,明确奖惩 (7)4.4加强对上市公司的全面管理 (8)5结束语 (9)参考文献 (10)摘要在1990年和1991年,以沪深交易所分别成立为标志,我国的证券市场开始了发展历程。

在接近30年的发展历程中,我国证券市场有很明显的改革创新和发展,但在市场发展的同时,也存在许多问题,直到现在还没有解决或者说彻底解决。

在今年夏天中美贸易战的现实背景下,我国股市也显现出来很多的问题:市场过度恐慌,市场股票集体跳水,个股炒作现象极端明显等等。

股市是国民经济的晴雨表,在当前的形势下,研究我国股票市场的问题都有哪些,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些问题的发生,面对我国股市当前存在的这些问题,有哪些能够真正解决问题的办法措施,对于我国股市中存在的现象以及整治措施的完善,在一定程度上都有积极的意义。

关键字:内幕交易违规成本资产重组机构投资者1引言我国股票市场自正式成立以来,不断发展,期间有过丰富的探索历程,如2018年中国部分股票纳入MSCI指数。

也有过探索过程中必然会遇到的挫折与困难,如2018年中美贸易战的影响以及后续外交对话的过程都对股市产生很深的影响。

当前我国股票市场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当前我国股票市场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当前我国股票市场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10金融研张立涛2010210116一、我国股票市场存在的问题1. 上市公司选择机制不合理。

我国股市现在的上市制度是政府审批制, 上市选择并没有市场化而是由政府掌控, 这就使得上市融资成为了一种政府垄断的稀缺资源。

上市机会更多的向国有大中型企业倾斜, 使得更加需要资金的中小企业无法获得上市机会, 加剧了中小企业融资和生存发展的困难。

同时, 不愿意放弃行政审批的权利, 又不情愿放开对发行节奏的控制, 这让中国股市被贴上了“政策市”的标签, 也使政府监管部门承受了巨大的管理和舆论压力。

2、上市公司分红政策差异严重。

方大特钢、高鸿股份、远兴能源等中国股票市场有名的“铁公鸡”,在利润大幅增长时给予了高官们丰厚的报酬,却常年不分红。

这种做法不仅有违国际资本市场的惯例,还严重打击了股票市场参与者的积极性,尤其是中小股民的积极性。

利润分配政策作为公司治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制定过程应该包括所有股民的参与,上市公司多年不分红,也有向大股东输送利益的嫌疑。

3、创业板市场的定价机制有待完善。

从2009年成立以来,我国的创业板市场似乎成为了一个投机的场所,每一只股票都成为股民们“打新股”的标的物。

高成长性不代表每只股票都有高的市盈率。

创业板市场上几十倍甚至上百倍的市盈率使得上市公司的市场价格远、离了其实际价值,而事后多数股票价格的大幅回落也验证了这种疑问。

创业板上单只股票的规模相对较小,这也为部分机构进行价格操纵提供了可能性。

因此,完善创业板市场的价格形成机制,将其打造成一个为中小企业和高科技企业融资的、且具有投资价值平台,而不淡单单是一个投机的工具。

4、我国股票市场上存在的“进入难”和“退出难”的问题。

目前中国的上市制度还是审批制,证监会决定上市公司的数量和上市时机。

这种体制不利于企业自主选择融资规模和融资窗口,还会滋生腐败和寻租现象。

之所以选择这种制度,官方给出的理由是为了保护投资者,由监管机构从待上市的企业中筛选优质企业。

论我国股票市场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论我国股票市场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论我国股票市场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一、关于股市运行机制问题我国股市在某种程度上只注重“扩容开展〞,没有理顺“监管〞与“改革〞、“开展〞的关系。

我国股市的“圈钱〞体制,粗放式扩X,虽然使股市得到了跳跃式的扩容,但累进的构造性制度性矛盾越来越突出。

笔者认为我国股市开展历史上最大的失误在于解散了跨部门、跨利益集团的股市开展政策设计部门,如国务院证券委。

正是失去了这一战略思维的“心脏〞,我国股市出现了“只谈开展〞“不谈开展改革〞,“只谈监管〞不谈“改革开展〞。

我国证券市场的开展现状是:由警察部门主导的全面规划开展!如果不能正确处理股市“监管〞与“开展〞“改革〞的关系,就难以处理“破〞与“立〞的关系,我们“破〞了不规X的市场力量,但没有“立〞起相应规X化的市场力量。

打击不规X力量给“庄家〞“私募基金〞“跨市场、跨产品套利〞等种种交易行为以重创!而这种重创根本瓦解了由他们组成的自下而上的自发形成的我国股市的流动力提高机制。

但是,由于我们没有相应的针对“规X化〞市场运作机制的主动的战略性的建立方案,在瓦解的同时没有建立流动力提高机制。

这样做的严重消极影响就是:随着我国股市流动力提高机制的不断被削弱被瓦解,我国股市的运行平安正收到严重威胁。

因此,只有处理好监管者和市场的关系,才能建立良性的股市运作机制,促进股市的XX开展,笔者认为作为市场监管者既不能“当婆婆〞,也不能放任自流。

在1929年-1933年的世界经济大萧条之前,经典的自由市场理论大行其道,认为政府是“守夜人〞,反对政府对市场进展任何的干预。

在发生了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危机之后,主X国家对经济进展强有力干预的凯恩斯主义逐渐取得了经济学中主流地位。

当前我国国民经济呈现明显的周期性特征,要熨平经济波动的“峰〞和“谷〞,政府应主动实施反经济周期的宏观经济政策。

二、关于机构投资者在美国股票市场的投资者中,机构投资者占绝大多数,占股票总值的80-85%。

美国股票市场的重要投资者依次是:养老基金、人寿保险基金、财产保险基金、共同基金、信托基金、对冲基金、商业银行信托部、投资银行、慈善基金等。

我国证券市场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前景分析

我国证券市场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前景分析
在大部分成熟市场和一些新兴市场上,交易所除进行股票、债券的现货交易外,还有股指期权、期货产品,以及大量的个股期权期货产品进行交易。认股权证和备兑权证等结构性产品十分普及,交易所交易基金(ETF)增长迅速,资产证券化产品和房地产信托基金产品(REITs)也非常发达。相对来说,中国证券市场交易品种则过少(见表)
二、我国证券市场现状...............................................1
2.1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状况...................................... 1
2.2我国证券机构发展概况.........................................2
三、市场存在的问题 ................................................3
3.1证券规模过小................................................3
3.2资本品种类不足.............4
3.2资本品种类不足
资本品种类、金融衍生工具无法满足不同风险偏好的投资者的需求,也无法满足我国国内企业多层次发展的大量融资需求。在发达国家的资本市场中,资本市场工具种类繁多,以香港资本市场为例,目前国际市场上的资本品种类80%以上已被其采用,在股票市场上,不仅出现了期指.期货.期权,认证股权等投资品种类,甚至美国国家出现欠条的金融衍生品,这类金融衍生工具有超过现货市场的势头。香港上市公司在债券市场的集资形式也很多样化,在票据,债券,存款证三种形式的基础上,出现了变息工具,浮息工具,信用卡应收债权等多种形式,目前香港在联交所挂牌买卖的衍生工具以增达129种,而我国大陆的证券市场除股票外,6年以上的交易工具几乎没有,而1至5年的资本品种类又受到了种种限制,不流通股占的比例也远远比发达国家大得多,这极不利于资源的有效配置。

经济法专业毕业论文选题参考

经济法专业毕业论文选题参考

经济法专业毕业论文选题参考1、论经济法的调整对象2、论WTO框架下中国经济法的发展3、论经济法的责任4、论经济法的基本原则5、论经济法的地位6、论经济法的价值与功能7、论经济法与民法的关系8、论经济法与商法的关系9、论经济法与行政法的关系10、论经济法的体系11、论经济法的实施12、论经济法律关系13、论经济法主体14、论经济法主体的权利15、论经济职权16、论经济法主体的义务17、经济法的主体问题探究18、诚信制度在企业中的地位19、论经济法的基本原则20、论我国民营企业法律保障的理念21、略论世贸组织中的竞争法律制度22、市场准入制度的宗旨和原则23、市场管理法与宏观调控法的关系24、论经济法的价值本质25、论经济法的精神26、论国有资产流失及治理的法律对策27、试论国有资产流失与法律规制28、关于国企改革——谈谈对“有所为、有所不为”的体会29、我国民营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及对策30、我国社会转型期信用缺失的反思及对策31、试论我国的经济法律体系32、经济法视野中的西部大开发刍论33、市场经济与法治经济34、经济法调整对象的思考35、试论中国入世后宏观调控法与市场规制法的协调问题36、对加入WTO后中国经济法功能的认识37、略论经济立法权38、论经济法律责任39、市场准入理论与主体规则40、国有企业改革的难点问题研究41、论私营企业的法律地位42、论我国公司立法的完善43、论公司的基本制度44、董事会制度研究45、我国竞争立法的现状与完善46、论反不当竞争法的价值取向47、论反垄断法的性质48、论行政性垄断49、论经济性垄断50、企业合并对竞争的影响用法律调控51、论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地位与作用52、论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实现途径53、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比较研究54、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立法现状与完善55、论消费者权益的国家保护56、论产品质量法的理论基础57、论产品缺陷责任58、论产品质量监督检验59、我国产品质量立法的现状及完善60、对垄断条款的质询61、企业商业秘密保护的法律分析62、规模经济与我国反垄断立法63、论我国反垄断法的立法目的64、关于反垄断法中“总则”的立法争鸣65、论我国反垄断法的立法目的66、反垄断与经济民主67、自然垄断及行业改革的思辩与法律规制68、行政垄断的界定——反垄断法的调整范围69、抽奖式有奖销售最高限额应当提高70、浅析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动向及对策新探71、浅谈网络交易中对个人消费者权利的保护及网络交易的法律适用和立法72、如何保护消费者权益73、“消费者”概念之法律厘定74、论电子商务中消费者权益的法律保护75、试论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制度的完善76、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基本精神77、内幕交易及其法律控制研究78、论操纵证券交易价格的民事赔偿责任79、针对我国金融监管体制的一点思考80、浅谈股东话语权的诉讼救济障碍81、论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处置82、信托当事人及其权利义务83、简论个人住房按揭中银行风险的防范84、论防范和化解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法律制度85、论我国证券监管体制的健全与完善86、净化社会信用环境为金融事业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行87、中国证券欺诈屡禁不止的成因88、虚假陈述民事损害的因果关系刍议89、论我国农村金融组织体系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90、银行对客户的保护义务研究91、中国市场经济的瓶颈92、我国股市当前存在的问题之源:股市的制度变迁方式93、目前我国《证券法》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修改建议94、试析《证券法》第63条对违反信息披露义务的民事责任的规定95、操纵证券交易市场民事赔偿若干问题初探96、试论证券民事赔偿制度的建立与完善97、论金融信用98、混业经营模式与我国银行业的发展——兼论我国《商业银行法》相关立法的完善99、上市公司收购法律问题探析100、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101、最高法关于证券市场虚假陈述案件的司法解释的两大缺陷102、从金融不良资产处置看中国法治建设103、我国信贷消费存在的问题及其法律对策104、浅析虚假陈述的民事责任105、期货交易所违规行为的剖析与防范106、政策性银行法律地位研究107、证券民事赔偿诉讼浅析108、浅论证券操纵行为109、证券业与其它金融行业的混业监管趋势研究110、商业银行论中的贷款风险及其防范111、民事责任制度与证券法宗旨的实现112、证券市场亟待建立民事赔偿机制113、政策性银行法律的定位114、我国银行监管法制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115、中央银行独立性的法律思考116、从税收法定主义看我国税收立法之不足117、农村税费改革与税制现代化118、税收立法听证制度研究119、论我国税收司法的困境120、论我国税法基本原则及其形成的基础与依据121、税收司法保障问题研究122、浅析农村税费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123、我国税收征管模式的完善及其探索124、依法治税及其观念基础——税收法律意识之重构125、针对我国金融监管体制的一点思考126、论证券市场监管法律制度127、论城市房地产开发管理制度128、论国有资产管理法的基本制度129、论我国环境法律制度的创新130、论当代环境法学的发展131、论金融风险的法律防范132、论劳动法的基本原则133、论税收法定原则134、论医疗保险法律制度135、论我国对外商投资的管理及完善。

试论中国股票市场制度缺陷的根源所在

试论中国股票市场制度缺陷的根源所在

试论中国股票市场制度缺陷的根源所在导读:本文是关于试论中国股票市场制度缺陷的根源所在,希望能帮助到您!试论中国股票市场制度缺陷的根源所在王胜宇我国股票市场建立时间不长,发展虽快,但由于处于发育期,与国外发达的股票市场相比,有着很大的差距。

无论是从上市公司的质量、股票的发行及交易过程还是市场监管和相关法规方面,仍存在不少问题。

一、赶超式发展战略:制度缺陷生成的主根源。

中国证券市场内生于改革开放后的经济成长,政府设立证券市场的初衷是为有效动员金融资源,从而为经济快速发展提供高效的资本支持。

政府在证券市场制度安排上,采取强制性制度变迁模式。

这种初始的制度设置与安排,无疑在证券市场发展初期提供了强有力的制度支持,使中国证券市场很快纳入快速发展轨道。

从证券市场制度本身分析,不同经济制度与市场体制,其金融制度的安排是不同的,在证券市场制度的形成上表现出较大差异性。

成熟市场经济国家,由于市场制度、法律制度等相对完善,金融业相当发达,金融过程已经相当成熟,其证券市场制度按市场自我强化的轨迹发展。

政府对金融市场的管制主要体现在金融立法上,金融管制的立足点在于维持金融过程的安全性,从而实现资本价格的稳定和均衡。

资本市场在较为规范的法律和制度约束下,按照市场机制有效运行。

在这类证券市场制度中,金融资本的定价和配置由市场决定,而非通过行政性合约来完成。

与西方自由发展证券市场制度形成不同,我国资本市场不发达,产权制约较弱,市场信用机制没有充分建立起来。

这种金融制度的初始条件决定了我国证券市场制度模式构建上,还不具备选择自由市场经济国家的制度模式。

直到20世纪90年代初,在西方证券市场发育了百年之后,中国证券市场制度才试验性建立。

由于经济制度与市场发育条件的不同,政府主导型证券制度与西方自由发展的证券制度之间存在信息租金与信息成本差异,其制度效率存在显着差别。

在自由市场化证券制度中,成熟的市场制度为证券市场运作提供了完全的竞争,公司财务制度的透明性为投资者提供了稳定可靠的信息,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信息与资本的搜寻成本,而管理行为的公开性和财务制度的透明性的存在,产生对经营绩效不良管理者进行替代(接管)的持续性外部压力。

我国股票市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股票市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股票市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作者:暂无来源:《经营者》 2017年第12期一、引言我国股票从发展之初到现在已有三十多年的历史了,在这三十多年中,我国股票市场有着惊天动地的变化,从第一支股票的发行,第一个证券交易点的设立,到如今股票市场发展迅猛,我国有超过1亿的人在投资股票,这是一个巨大的飞跃。

而在发展的过程中,我们也见证了股票各个时间段不同的发展历程。

我国股票市场上出现过重重问题,我们要通过理性的分析和思考来建设我国股票市场,让我国股票市场在今后有更好的发展。

二、我国股票市场的发展进程1990年~1991年为股市的初创阶段,1990年和1991年沪深证券交易所的相继挂牌营业,股票集中交易市场正式宣布成立。

1992年~1997年为股市的试验阶段。

1998年~2001年为股市的规范阶段。

从1998年开始,中国正式启用了法律法规手段规范和管理股票市场,建立了全国集中统一的证券监管体制。

以1999年《证券法》的颁布实施到2001年,中国证券期货市场初步形成了以《公司法》《证券法》为核心,以行政法规为补充,以部门规章为主体的、系统的证券期货市场法律法规体系。

2002年~2004年为股市的转轨阶段。

随着股票市场制度建设步入法制化、规范化的发展阶段,中国股票市场被赋予了新的功能。

2005年开始的股权分置改革是中国股市重塑的一个过程。

经过这些改革,投资者信心得到恢复,资本市场出现了转折性变化,沪深股指纷纷创出历史新高。

三、我国股票市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股票市场法律法规的问题。

无论什么市场都需要法律法规的约束,而我国股票市场的法律建设还没有完全跟上市场发展的步伐。

《证券法》的修改问题较多且存在的争议也较大,可能涉及一些重大的变革如私募、股权筹资、新三板报价系统等。

法律法规的不健全对我国上市公司、证券机构及投资者的约束有直接影响,会使一些合法利益无法得到应有的保障,也会使我国股市的发展停滞不前。

股票市场行政管制的问题。

我国股票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分析

我国股票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分析

28经济论坛1998.3我国股票市场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1 股票市场的发展机制问题。

我国股票市场的发展机制被行政机制严重扭曲。

这主要表现在股票发行规模控制、股市扩容和股市管理等方面。

第一,股票发行规模控制和市场扩容是一种行政体制。

在我国,由国务院证券委和国家计委代表政府确定一定时期新股发行额度,由国家证监会负责新股额度分割,这是一种制度性缺陷。

股票发行采用规模控制,派生出四个方面的问题。

首先,股票发行规模平均分配。

这种 撒胡椒面 式的分配机制,导致有的部门或地区有额度却无合适企业,出现额度寻找企业的现象;而有的地方则认为较好企业迟早要上市,则先上次企业,从而使得上市企业并非最佳企业。

其次,导致股票发行规模资金化。

由于争取到股票发行额度就等于争取到一笔无偿资金,从而使股票发行成为争夺资金的游戏,并派生出不正之风、腐败行为和发行价格过高等问题。

再次,地方政府可利用其掌握的额度,迫使优势企业捆绑劣势企业,不仅死的救不活,活的也会被拖死,从而违背了股份制改造的初衷。

还有一点,会对投资者产生扩容信息误导,会对二级市场股价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

第二,股票市场的管理是行政管理。

我国股票市场的管理主要是由14个部委组成的国务院证券委、中国证监会和各级地方证管办形成的三级行政管理体系。

这种三位一体的行政管理机制,表面上形成了控制股票发行和上市的完整体系,但是,由于我国目前股票公开发行和上市的基准过低,这就给行政部门行使行政权力提供了较大的空间,使证券监管呈现出日益增长的行政特征。

同时,由于政府对股市采取行政管理,使得股市可能出现的本该由投资者承担的系统风险无意中由政府承担了。

另外,股市政出多门的管理,使得这些相关部门之间无法找到利益均衡的切入点,从而也影响股票市场的发展。

2 上市公司的问题。

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和股权基础问题,是股票市场的根本问题,也是上市公司最大的隐患和难题。

目前,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按投资主体划分为国家股、法人股和个人股。

中国股票市场发展的现状、原因及对策

中国股票市场发展的现状、原因及对策

中国股票市场发展的现状、原因及对策一、中国股票市场的现状中国股票市场是中国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股票市场之一。

然而,与国际先进市场相比,中国股票市场在许多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市场参与者结构不合理,机构投资者和个人投资者的比例不协调。

其次,市场信息不对称,公众投资者缺乏足够的信息透明度和披露,易受内幕交易等不法行为的影响。

再者,中国股票市场的交易机制和监管制度还不够完善,市场波动性较大,容易引发投资者恐慌情绪。

最后,市场的风险管理和投资者保护措施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二、中国股票市场发展的原因中国股票市场发展面临的问题根源复杂。

首先,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完善导致了市场在发展过程中存在一些体制性障碍。

其次,中国股票市场的发展受制于国内经济状况和金融政策的影响,经济增长放缓和政策调控的变化都会对市场产生影响。

再者,投资者教育水平和风险意识相对较低,大量散户投资者容易受到市场情绪的影响,进而影响市场的稳定性。

最后,监管部门的监管力度不够,执法不严,也为市场的乱象埋下了隐患。

三、中国股票市场发展的对策为了改善中国股票市场的现状,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对策。

首先,加强市场监管,完善监管制度,加强对市场的监测和执法力度,建立健全市场监管机构的内部管理制度,提高监管的透明度和公正性。

其次,加强投资者教育,提高投资者的风险意识和投资能力,增加投资者对市场的理性判断能力,降低投资者的盲从性和投机心理。

再者,加强信息披露,提高市场的信息透明度,加强对上市公司的监管,防止内幕交易等不法行为的发生。

最后,加强合规管理,完善市场交易机制,提高市场的流动性和稳定性,增强市场的抗风险能力。

中国股票市场的发展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仍面临一系列问题。

要改善市场的现状,需要加强市场监管、提高投资者教育、加强信息披露和完善交易机制等一系列对策。

只有通过全方位的改革和创新,才能推动中国股票市场的长期健康发展。

我国股市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策探析

我国股市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策探析

( 三) 监 管不到位 的原 因
1 . 挥之不去的 “ 政策 市 ” 市场力量与政府监管共 同作 用的结果是西方发达 国家股 市发展的重要特点。然而,我 国的股市发展却从政府全面介入 的 土壤 中 发展 而 来 。从 我 国股 市 发 展 的制 度变 迁 中 , 我们 可 以 清 楚 地 看 出 ,参 与 的各 方利 益 主 体 多方 利 益博 弈 才 导致 股 市 变 迁 ,在此作用下,出现一些 问题我们也不必感觉奇怪了。 2 . 证监会缺乏实际的执法权 尽管证监会这些年 在内幕交易、强制退市 方面 做了大量 工作 ,但它 的权力 也只是停 留在监管 的权力上 ,在 做出处罚 意见或移送司法机关处理后,并没有有 所作 为。 3 . 证 监 会 缺 乏 足 够 的独 立 性 与国外 发达 的资 本市 场 的监管机 构相 比,我 国的 监管 机构缺乏独立 性。 以发达的美 国资本市场 为例 ,其证监会隶 属于 国会 ,直接 向总统负责 。相 比之 下,我国的证监会就 不

制 )。
( 三) 监管 的不证券 市场唯一而独立的最高监管机 构 ,对上 市公司的监管应该是他们工 作的重中之重,但是长 期 以来,二级市场投资者 以及证券 公司的融资问题上却成为 他们 的重点 ,而这些 明显有所偏 斜 不仅如此 ,还存在着监 管滞 后的问题 ,例如 ,在刚 开始 时,监管层并不能 “ 察觉 ” 价格 的暴涨 ,当股票下跌时 ,他们才开始介入进行查处。
不鲜?
( - )分红率低 融 资、分 红是上市公司 的两个基本行 为,只有 两者相辅 相成 ,资本市场才 能支撑下去 ,而现 实的情况 是,国 内上市 公司 的融 资计 划源 源不断 ,豪情万丈 ,但 是到了分红的时候 却显得抽丝 剥茧一般的艰难 ,有 的干脆 一毛不拔 。据统计 , A 股1 7 3 家上市公司中l 0 年来并未进行 过任何分 红。

我国股市当前存在的问题之源:股市的制度变迁方式

我国股市当前存在的问题之源:股市的制度变迁方式

我国股市当前存在的问题之源:股市的制度变迁方式我国股市当前存在的问题之源:股市的制度变迁方式内容摘要:股市的形成与发展是制度变迁的结果。

根据新制度经济学原理,制度变迁由诱致性制度变迁和强制性制度变迁两种方式,而我国股市的形成是强制性制度变迁的结果。

由于强制性制度变迁的局限性以及政府采取工具主义的理念,因此给我国股市留下了诸多隐忧,导致了当前股市的低迷。

我们应从制度的深层去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当前的突破口在于国有资本的退出。

关键词:股市;制度变迁;工具主义;国有资本的退出。

……我国的股票市场在其十多年的发展过程中,给国人带来了一种全新的观念,使我们认识到了市场经济的魅力。

整个过程中,市场的参与者有过辉煌和失落,到现在留下的是更多的迷茫,因为现在股市低迷,看不到复苏的迹象。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从繁荣到萎缩的情况呢?业界指出了股市存在的问题,大致是:股票投资概念正在转换过程中,旧的概念在退出,新的概念尚未形成;股权结构的分裂以及全流通的问题;股市是一个政策市,由于政策的不确定性导致股民的迷茫;上市公司赢利能力差;上市公司与中介机构的作假行为导致股民信心丧失。

应该说这些分析在一定程度上点到了我国股市的软肋。

但罗列问题不是我们的最终目的,我们应该更前进一步,找出应对的办法。

笔者认为从股市的制度变迁中方能发现问题的最终根源,并据此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一、股市是制度变迁的结果股市作为一项制度安排,是通过一系列的制度变迁形成的。

自市场经济从西方世界发轫以来,共出现过三种主要的融资制度,分别为商业信用融资、银行信用融资和股市融资。

①现今这三种信用方式并存。

根据新制度经济学学说,制度的变迁有诱致性变迁和强制型变迁两种。

诱致性变迁是指由于外部环境的变化导致制度不均衡,从而引致外在利润的自发性反应,当制度变迁的预期收益大于预期成本时,有关群体就会设法通过契约的形式发展新的制度,从而推进制度变迁。

诱致性变迁是一种自下而上、从局部到整体的制度变迁过程。

我国股票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革方向

我国股票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革方向


• 中国证券市场经过20多年的快速发展,已 经初具规模,在中国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 要的作用。与此同时,证券市场发展中的 各种问题也逐步暴露出来。 • 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需要一个健康、持 续、快速发展的股票市场,而要实现这一 目标,必须解决当前股票市场面临的重大 理论和实践问题。
LOGO
Presentation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我国股票市场存在的主要 问题及改革方向
From 李斯荃
Your company slogan in here
Contents

1 2
我国股票市场的发展过程 中国股票市场发展十大难题
Your company slogan in here
Your company slogan in here
我国股票市场的发展过程

• (八)2007.10~2008.7,急速下跌。在世 界油价不断攀高、国内CPI指数不断上升、 美国次贷危机影响世界金融市场等不利因 素下,央行采取了一系列紧缩政策。再则, 许多获利盘的抛压、大小非的解禁等不利 因素下,股票市场开始走向下跌通道。国 家虽然采取了一系列对股票市场有利的政 策,如限制大小非减持、下调印花税等, 这些只引起了短暂的反弹,但股民投资股 票信心受挫的情况下, 各种利好消息没能 改变下跌总趋势。
Your company slogan in here
我国股票市场的发展过程

• (二)1993.2~1996.3:回落盘整。这期间 大盘在创出历史新高后开始反转,向下爆 跌,上证指数仅在970点附近略作反弹,但 由于反弹高度未能突破前期高点,从技术 看一轮中期调整已经确立。1993年中期国 家宏观调控开始,财政与信贷实行双紧政 策,从根本上改变了股市的供求关系,从 而使证券市场步入了长达3年之久的熊市。

中国股市存在问题及对策

中国股市存在问题及对策

中国股市存在问题及对策中国股市存在问题及对策提纲:一、存在问题1、监管机构不力2、发行制度不公平3、对大、小非的限制无方二、相应对策1,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监管队伍2、完善各种管理制度3、彻底改革新股发行制度4、多渠道解决大小非,不再新增大小非。

对于每一个中国股民来讲,永远不会忘记2008年的历史罕见的股灾,短短不到一年的时间,股指从6000多点跌到1800点,下跌达到70%以上。

从08年到2012年全球跌幅第一,同期发生在美国百年不遇的次贷危机却让美国的股指只下跌了20%多。

到现在已经回到金融危机前高位。

人们不禁一次次的问,次贷危机究竟发生在哪个国家?是什么原因让中国产生了这样大的股灾。

铁的事实说明了中国股市是一个畸形的股市,已经成为了一个机构庄家相互勾结伤害中小投资者的地方。

存在着许多问题。

尽管目前国家开始出手救市,但还没有解决最根本的问题。

根据近年来的在股市中看到的怪现象和深切体会,现将中国股市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简明阐述如下。

一、存在问题1、监管机构不力:中国股市中的监管力度不力,表现在对上市公司的增发。

发布信息和对基金的管理等方面。

对上市公司的增发没有相应的约束条件,致使大面积的上市公司跌破增发价。

许多公司为了增发设下了许多欺骗让投资者上当的陷阱。

增发前天花乱坠;增发后过河拆桥。

典型事例有万科、海螺水泥等。

万科增发前把股票拉到40多元,大讲增发后企业如何高速增长。

增发过后股价一落千丈,几乎腰斩一半。

如果说万科在6000点增发跌破增发价可以原谅,那么海螺水泥地震后3000多点增发还没上市就破发实在荒唐。

该法术采取了声东击西,港股掩护的办法。

散户想,港股70多元,倒挂10元多,我参加了增发应该会赚钱。

没想到基金在57元多参加增发,马上在60多元抛给了散户,打了个短平快,套牢的还是散户。

对股市信息发布制度不健全。

现在公司发布信息大多数是配合庄家进货或出货,一会儿要重组,一会儿又不重组了;增发前调高股价预期,增发后调低股价预期;庄家要出货之前用各种消息引诱散户买入股票后自己逃脱。

浅析我国股票市场制度变迁

浅析我国股票市场制度变迁

本市场这个平台上, 国有企业竞争不过其他所有制的企业 . 担心 私有制刽 昔 着股份制吞并国有企业。因此, 为了防止国有资产的 流失, 保持国有经济的主体地位 。 将国有企业最初的股权结构安 排成四部分: 国家股、 法人股、 内部职工股和社会公众股。国家股 占 5%以上的份额, 有 0 为国家所有 , 不在股票市场上交易。法人 股主要来源于国有企业利润分成的自留部分. 其实质也是国家所
《 玩代经济》 2 0 耳弟7 08 基摹 1 期( 0 忌摹9 期_ 8 )
浅析我国股票市场制度变迁
王 凯 , 建勇 庞
1O7 ) 000 ( 首都 经济 贸易大学金 融学院 ,北京
摘 要: 制度变迁分为诱致性变迁和强制性变迁。而由政府主导的中固股票市场, 其制度变迁无疑是强制性成分极高。 本文从发行
原有的制度供求失 衡 , 们对新生 利益 的追求 过程 中, 在人 引致了
基于原有体制的制度变迁。而者是指由强力以命令方式、 计划方
式或革命 的方 式在原有体制 之外强制推 动的制度变革 。显 而易 见 , 国股票市场制度的变迁发展带有明显的强制性成分 。本文 我 析介绍我国股票市场 由政府主导 的强制性制度变迁 的历程 。
通, 在规定期 限后可上市流通 ; 社会公众股一般为 3%, 0 通过一级
准备从发行 制度、 流通制度以及对外 开放 制度 三个 方面简要的分 有 。 同样不能成为交易主体 。内部职工股在发行之初 不能上市流
中国股票市场发展过程 中的发行制度

市场向社会公众出售融资, 可以在二级市场自由流通。
和优化过程中的探索历程 。 中国股票市场 发行制度 的改进可 以划
分为三个阶段 :
1股票发行 的行政 审批 阶段 。 1 9 、 自 9 0年我 国股票市场建立 , 直至 2 0 , 0 0年 发行制度一直实施 的是行政审批制度 , 主要特点是

我国股市存在的问题及相应对策

我国股市存在的问题及相应对策

37我国股市存在的问题及相应对策孙璐作者简介:孙璐(1995-),女,汉族,山西省大同市人,研究生,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专业,研究方向:商业银行以及国际金融。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北京100070)摘要:经过近20年的发展,我国金融市场不断开放,各项监管制度逐渐成熟,体系更加完善,金融市场的开放也带动了我国股票市场的发展,目前我国股票市场规模逐渐扩大,不断形成与我国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特色道路,同时,股市的发展带动了投资者积极性不断提高,从而促进我国经济不断发展。

但股票市场在诸多方面的不完善性仍较为明显,过度投机、与宏观经济缺乏联系以及内幕交易等问题仍然比较严重,这都制约着我国股票市场的发展,因此我国还应继续进行金融市场以及股市的改革,以促进我国经济健康有序的发展。

关键词:金融市场;股市;监管一、我国股市近几年来的发展历程首先,2005年5月至2007年10月,我国股市处于牛市状态,这是由于2005年5月我国股权分置改革启动,开放式基金大量发行,人民币升值预期利好消息,于是引起境内资金流动性过剩,大量资金进入市场,带动股市的发展。

之后2007年10月至2008年11月,国外受到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国内出现一定程度的通货膨胀,于是我国暂时停止基金发行,从而导致股市低迷。

2008年11月至2009年7月,我国实行了四万亿投资,振兴十大产业,虽然2008年大环境十分不好,汶川地震再加上美国金融海啸,但中国政府出台的四万亿计划用于基本投资建设,抵御了金融海啸的影响,振兴了国内经济,股市呈现牛市状态。

之后就是2009年7月至2010年7月,IPO 重启,我国实行紧缩的货币政策再加上欧洲债务危机,股市低迷。

2010年7月至2010年11月,美国实行第二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流动性增强,资源股大涨,人民币升值,诸多利好消息使股市处于牛市状态。

2010年11月至2014年7月是我国股市长期的一个熊市,虽然中间有过短暂的牛市,但是中国股市总体萎靡,交易振幅十分小,这主要受到2007年牛市影响以及我国经济增速放缓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股市当前存在的问题之源:股市的制度变迁方式(1)内容摘要:股市的形成与发展是制度变迁的结果。

根据新制度经济学原理,制度变迁由诱致性制度变迁和强制性制度变迁两种方式,而我国股市的形成是强制性制度变迁的结果。

由于强制性制度变迁的局限性以及政府采取工具主义的理念,因此给我国股市留下了诸多隐忧,导致了当前股市的低迷。

我们应从制度的深层去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当前的突破口在于国有资本的退出。

关键词:股市;制度变迁;工具主义;国有资本的退出。

我国的股票市场在其十多年的发展过程中,给国人带来了一种全新的观念,使我们认识到了市场经济的魅力。

整个过程中,市场的参与者有过辉煌和失落,到现在留下的是更多的迷茫,因为现在股市低迷,看不到复苏的迹象。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从繁荣到萎缩的情况呢业界指出了股市存在的问题,大致是:股票投资概念正在转换过程中,旧的概念在退出,新的概念尚未形成;股权结构的分裂以及全流通的问题;股市是一个政策市,由于政策的不确定性导致股民的迷茫;上市公司赢利能力差;上市公司与中介机构的作假行为导致股民信心丧失。

应该说这些分析在一定程度上点到了我国股市的软肋。

但罗列问题不是我们的最终目的,我们应该更前进一步,找出应对的办法。

笔者认为从股市的制度变迁中方能发现问题的最终根源,并据此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一、股市是制度变迁的结果股市作为一项制度安排,是通过一系列的制度变迁形成的。

自市场经济从西方世界发轫以来,共出现过三种主要的融资制度,分别为商业信用融资、银行信用融资和股市融资。

①现今这三种信用方式并存。

根据新制度经济学学说,制度的变迁有诱致性变迁和强制型变迁两种。

诱致性变迁是指由于外部环境的变化导致制度不均衡,从而引致外在利润的自发性反应,当制度变迁的预期收益大于预期成本时,有关群体就会设法通过契约的形式发展新的制度,从而推进制度变迁。

诱致性变迁是一种自下而上、从局部到整体的制度变迁过程。

强制型变迁是指新的制度的框架是通过法的形式由国家的管理者先行设定,然后强制性地进行推广,最终形成一种具有普遍性的制度安排,它是自上而下的制度变迁过程。

通过对英美发达国家和我国在股市制度变迁方式上的比较,我们会发现我国股市在内在机制上的缺憾。

英美发达国家证券市场的形成与发展是诱致性制度变迁的结果英美发达国家的股市是由市场中的民间力量通过制度创新而产生并发展起来的,是一种自下而上的诱致性制度变迁过程。

股票与股市形成发展于西方的市场经济环境。

在资本主义发展初期的原始积累阶段,16世纪的西欧就有了证券交易。

当时在里昂、安特卫普已经有了证券交易所,最早在证券交易所进行交易的是国家债券。

此后,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的生产经营方式的出现,使股票、公司债券及不动产抵押债券依次进入有价证券交易的行列。

在资本主义发展最早的英国,300百多年前,初称为“股票经纪人”的商人就已在他们的主要市场——伦敦交易所从事证券市场的一些简单业务。

②市场经济是自治的经济,市场中的经济活动以利润为中心,经济活动的目的是追求利润最大化。

当获得利润的渠道在改变或新的利润增长点出现时,作为“经济人”的市场主体就会构建新的市场契约结构,形成新的制度安排。

因此,寻求利润的最大化始终是市场经济中制度变迁的最终诱致性因素。

16世纪的西欧已开始进入市场经济的自由竞争阶段,政府在经济生活中担负的是“守夜人”的角色。

正是由于当时资本主义社会的自由竞争环境才孕育了证券市场。

在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靠企业本身的积累来推动经济的发展已显乏力,对于一些耗资巨大的项目,仅靠单个企业自身的力量已不能担负,但项目的巨大利润空间却又吸引着众多的企业,因此人们就自然地想到通过聚集多个企业或个人的资本来开发这样的大项目。

由于资本的功能在于产生剩余价值,因此,项目的各出资者是一定要得到其相应的剩余价值份额的,在这样的背景下,一种新的市场契约——股票就此诞生了。

马克思曾经在《资本论》中指出:“股票,如果没有欺诈,它们就是对一个股份公司拥有的实际资本的所有权证书和索取每年由此生出的剩余价值的凭证。

”正是因为股票和股市产生的诱致性因素——筹资功能和投资功能以及配置资源的高效性,人们在经济活动中相应地从自发到自觉地发展这种市场创新,最终形成一种不可或缺的融资方式。

这一过程充分展示了市场经济的魅力,它为市场中的交易主体提供了广阔的想象空间和源源不断的创新活力,市场中的主体总会寻找到利润的增长点和实现利润的机制——即为实现利润而必须的管理系统。

股票和股市就是这样的系统。

政府要做的仅仅在于关注市场交易行为的公平与公正,其它的事情就让市场来解决。

这种精巧的制度安排只能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市场孕育、产生和发展,在专制经济条件下,这一伟大创造是决计不会产生的。

股票和股市机制由市场自身孕育发展会产生以下的效果:人们对股票和股市更有认同感,也深刻地理解这种机制的功能和相关的环境,进而自觉遵守相关的规则。

由于这种机制是在市场中孕育并诞生的,因此市场中的相关交易主体具有对这种机制的需求,他们有相对较高的自觉性来维护这种机制的运行,对风险的认识也相对较深并保持着较高的警惕。

在探求理论时往往是自觉挖掘,自我教育,自律意识较高。

股票和股市机制具有稳定性、创新性和高效性。

由于人们在观念上的认同,人们会自觉地维护机制地稳定性。

另外,这种机制是为利润的增长而设计的,并且这种增长是在完全市场化的环境中产生的,因此这种机制必然是一种具有创新性和高效性的机制。

政府的干预较少。

由于这种机制是由市场中的力量相互作用而形成,政府只是保持审视的眼光。

这种机制的形成,只要是不违背公共利益和公正、公平的准则,政府往往是保持默许的态度。

当此种机制的正向意义越来越明显,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越来越大时,政府也开始从旁观席走到前台,提供必要的制度支持。

市场中的交易主体对信用的作用认识深刻,但这种认识往往是经过惨痛教训才得到的。

股票和股市完全建立在信用基础之上。

如果信用烂掉,这种机制就会顷刻间覆没。

市场是一个逐利的场所,有时人们会为攫取暴利而破坏信用体系。

英美两国在其证券市场的发展过程中,均有信用遭到严重摧残的历史。

英国在1720年发生的“南海事件”,使得证券市场中的信用体系严重受损,英政府因此颁布气泡法案,不允许企业自行发行股票,直到1825年,这个法案才被废除。

美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其股票市场投机极度盛行,终导致“黑色星期一”事件的发生,对股市的信用体系也是一次严重的打击。

这两次事件最后的结果都是由政府出面建立相关的制度来防范信用危机,但事件本身也为股民上了生动的一课,使他们认识到信用是市场经济的基石。

从另一侧面反映了一个经济机制的发展从产生到成熟,必定有一个对其认识的深化过程,中间还可能产生消极的事件。

同时证明政府作为市场的“看护人”,如果过于放任自流,监管不到位,放松了对公正、公平和正义原则的监督,就会给市场带来极大的损伤。

我国对股票和股市机制的选择是强制型制度变迁的结果股票在我国的出现是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

当时我国对市场经济尽管还处在理论探讨的阶段,但我们已经在行动上开始了市场经济的建设。

党和政府在观念上的转变与政策上的松动使得市场形式在经济领域中开始逐渐发展。

由于市场本身具有培育活力的功能以及人们思想的解放,国人中被禁锢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得到迸发。

这时,类似于股票的契约形式已开始在市场中出现。

如人们以集资入股的形式开办企业,企业间也开始以入股的形式组成新的企业,人们开始私下里转让“股票”。

但这时的“股票”机制还很粗糙并存在许多问题,例如股票与债券混同,入股后可以退股,对国有资产低估,变相地把集体资产量化到个人,股息在成本中列支等等。

③虽然这时类似于股票的机制在逐渐形成中,但不能说我国的股票机制是诱致性制度变迁的结果,恰恰相反,它是强制型制度变迁的结果,因为如果没有执政者观念的转变和允许市场形式的存在,这种机制在计划经济条件下是不能得到发展的。

因此,这种机制不是在计划经济条件下,由民间发育起来的,而是先有执政者的制度改变,才有这种机制的出现。

虽然存在诸多不足,但市场毕竟开始孕育这一新的机制,如果我们任其自由地发展,可以肯定,这一机制也会如在西方国家一样慢慢发展成熟,在这一点上,我们可以说,由于经济发展轨道的转轨,这种机制已经开始了诱致性制度变迁的发展模式。

但我们没有必要也没有可能等待其慢慢地发展起来,原因在于:由于此时信息传播技术和途径已发展到较高的水平,我们完全可以通过对国外成熟股市的研究而获得相关的理论并把它用于我国股市的发展,从而加快发展的速度;我国所处的国际环境已不允许我们缓慢地发展经济;建国后几十年的经济积累,使我们拥有规模宏大的存量国有资产。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逐渐失去国家的直接资金资助,必须通过市场手段获得发展的资金。

市场手段主要是银行贷款。

但由于当时的银行是属于国有,贷款额度受国家计划控制,企业贷款困难,因此,需要加快资本市场的建设,把存量资产盘活;当时我国是属于供给不足,资本短缺的经济。

同时,居民收入占国民收入分配的比例增长较快,而政府和企业的收入在比例上却在逐渐下降。

因此,应加快资本市场的建设,把居民收入引入投资的渠道,以增加企业发展所需的资本。

但当时股市发展的环境存在欠缺:市场发育还处在起步阶段,人们在计划经济中形成的观念不能马上转变过来,对市场经济中的新事物认识粗浅,对股票更是知之甚少;股市发展需要的法制环境基本没有,人们的法律意识淡薄;股市是由信用支撑起来的,而当时人们对信用的认识还处在模糊状态;当时的股份公司极少并且公司制度不健全。

所有这些因素严重地制约了股市的发育,如果在短期内全凭市场本身来完善股市发育的环境基本上是不可能的,因为市场本身是一个被束缚得很紧的市场,它不是一个完全的市场。

基于上述原因,我国政府在八十年代末开始对股票机制进行规范。

在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初期,对证券市场的管理以地方监管为主,主要表现为由各地政府和省级人民银行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发布规定和进行管理。

随着证券市场的发展,中央政府成立了专门的监管机构对证券市场进行监管,颁布的法律法规也逐渐增多。

事实上我国的证券市场建设到现在用了十多年的时间走了西方国家曾用了一百多年的时间才走过的历程,发展可谓神速,这既得益于西方先进国家的理论和经验以及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更有赖于政府的强制性推动。

因此,通过政府的努力,我国在市场本身还不具备建立较高层次的股市的情况下,以法律法规以及相关政策的形式构建了中国股市的制度框架。

尽管市场中存在诱致性因素,但中国股市制度主要是由政府通过拖着市场走的方式而发展起来的,因而强制性因素占主导地位。

二、我国证券市场存在的问题我国的股票和股市制度是在市场极不健全的情况下,由政府通过强制性制度变迁而建立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