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交流]全市科技创新工作经验材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验交流]全市科技创新工作经验材料
今年以来,我们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高水平创新型省份建设,科技创新工作取得新进展。预计20XX年全社会研发投入占比达%,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超过18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比重达41%,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1%。根据最新发布的评价结果,我省区域创新能力连续第8年居全国首位。我们将按照省党代会和全省经济工作会议部署,牢牢把握“两聚一高”主题特别是“聚力创新”要求,深入实施“一深化四提升”专项推进行动,以科技创新构筑新优势、激发新活力、培育新动力。
一、深化体制机制创新,激发全社会创新创业活力。聚焦“40条政策”落地见效,统筹创新资源配置,细化实化操作细则,全面落实高企培育奖励、企业研发费用补助、支持新型研发机构发展等相关政策;扎实推进“千人万企”“百院百校”科技政策服务行动,为创新主体加油、减负、松绑。进一步简政放权,赋予科研人员更大的人财物支配权、技术路线决定权,加快推进成果处置权、收益权改革。贯彻落实国家,制定出台创新型省份建设三年推进计划,加强全省创新发展的定期形势分析和主要指标定期通报,力争20XX年全社会研发投入占比达XX%,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件,科技进步贡献率达能%。
二、提升关键核心技术突破能力,推动产业发展迈向中高端。瞄准未来战略需求、转型升级方向和供给侧短板,集成实施前瞻性产业技术创新专项,发挥各类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作用,力争突破100项制约产业高端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培育50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战略产品。深入实施重大科技成果转化专项,重点推动100项技术含量高、产业带动性强的重大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力争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比重达XX%以上。实施科技惠民和现代农业科技支撑行动计划,启动生态环境、人口健康、公共安全等10大科技示范工程,加强农业高新技术研究、品种创新和特色产业关键技术攻关,完善农村科技服务超市网络,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
三、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做强创新主体。深入实施企业研发机构“百企示范、千企试点、万企行动”,由“数量增长”向“质量提升”转变,打造15家具有较强行业影响力的企业创新平台,力争国家级企业研发机构超130家。开展百强创新型企业评选,加大“科技小巨人”培育力度,完善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建设,到20XX年底高新技术企业超过万家。制定出台,以新技术研发、新业态创造、新模式创新为导向,推动建设一批产业特色鲜明、创业服务完善的众创社区。鼓励龙头骨干企业、科研院所、创投机构聚焦产业细分领域,建设专业化众创空间。开展全省科技企业孵化器综合评价,力争纳入省级各案的众创空间
总数达到450家。
四、提升科技平台集聚能力,促进创新资源高效整合。加快省产业技术研究院改革发展,探索公益法人、研发公司、投资基金三位一体的运营模式,引进15个具有一流研发水平和丰富创业经验的项目经理及团队,转化一批具有国际
水平的重大原创性成果。以“互联网+技术交易”为核心,强化信息集散、项目对接、市场融资、服务集成等功能,建成并运行好线上技术产权交易平台;加强线上线下联动,发展加盟服务机构,集聚专业技术经理和技术经纪人队伍,努力打造“永不落幕”的技术产权交易市场。筹划创办江苏科技创新周,以大院大所合作对接大会为核心,整合省市重点产学研活动资源,打造具有影响力的活动品牌,吸引更多优质创新资源。
五、提升区域创新发展能力,增强创新体系的整体效能。发挥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创新优势和引领发展的潜力,提升一体化创新服务平台建设水平,落实空间布局规划,研究制定自创区条例,加快构建“五城十区多园”创新发展格局。发挥苏中地区的区位优势和特色发展潜力,柔性汇聚创新资源,深化与苏南国家自创区跨江合作、链接互动。发挥苏北地区的后发优势和绿色发展潜力,以创建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为契机,推动科技创新和绿色发展的深度融合。发挥高新区资源集聚优势和创新主阵地作用,完善创新绩效综合评价和奖励制度,制定出台“一区一战略产业”指导意见,培育纳米、物联网、石墨烯等各具特色、错位发展的创新型产业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