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部肿块影像诊断ppt课件

合集下载

《头颈部影像诊断》PPT课件

《头颈部影像诊断》PPT课件

疾病诊断的复杂性
疾病表现多样
头颈部疾病表现多样,同一种疾病在不同个 体中可能有不同的表现,给诊断带来挑战。
病变与正常组织的鉴别困 难
有些病变与正常组织相似,难以区分,需要 医生结合临床症状和其他检查结果进行综合
判断。
CHAPTER 05
影像诊断的未来发展
新技术的应用
人工智能
利用AI技术进行影像分析,提高 诊断准确性和效率。

CHAPTER 02
头颈部影像诊断流程
影像获取
01
02
03
影像设备选择
根据检查需求选择合适的 影像设备,如X线、CT、 MRI等。
影像采集参数设置
根据检查部位和目的,设 置合适的影像采集参数, 如曝光条件、扫描层厚等 。
影像采集操作
按照标准操作流程进行影 像采集,确保获取高质量 的影像。
影像解读
详细描述
血管性疾病在头颈部影像诊断中也比较常见。常见的头颈部血管性疾病包括动脉瘤、血管狭窄、血栓 等。影像学检查可以观察血管的形态、血流情况以及血管病变对周围组织的影响,为临床医生提供治 疗依据。
其他疾病
总结词
除了肿瘤、炎症和血管性疾病外,头颈部还可能发生其他疾病,其影像诊断有助于疾病的早期发现和准确诊断。
炎症
总结词
炎症是头颈部常见的病变之一,其影像诊断有助于判断炎症 的类型和程度。
详细描述
炎症在头颈部影像诊断中也比较常见。常见的头颈部炎症包 括中耳炎、鼻窦炎、扁桃体炎等。影像学检查可以观察炎症 的部位、范围以及炎症对周围组织的侵犯情况,为临床医生 提供治疗依据。
血管性疾病
总结词
血管性疾病也是头颈部常见的病变之一,其影像诊断有助于判断血管的病变程度和范围。

颈部肿块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参考ppt课件

颈部肿块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参考ppt课件
2023/10/13 6
部位
单发性肿块
多发性肿块
颌下亥下区
颌下腺炎、亥下皮样囊肿
急慢性淋巴结炎
颈前正中区
甲状舌管囊肿、各种甲状腺疾 病
颈侧区
胸腺咽管囊肿、囊状淋巴管瘤、 颈动脉体瘤、血管瘤
急慢性淋巴结炎、淋巴结结 核、转移性肿瘤、恶性淋巴 瘤
锁骨上窝
转移性肿瘤、淋巴结结核
颈后区
纤维瘤、脂肪瘤
急慢性淋巴结炎
腮腺区
腮腺炎、腮腺混合瘤或癌
7
颈部各区常见肿块
三、 颈部肿块的分类及临床特点1、 先天性:多发于青少年,病程常以年计 , 一般呈单个圆形或椭圆形,质地柔软,边 界清楚。B超检查呈囊性 。有时继发感染后 形成瘘。常见有:鳃裂囊肿 、甲状舌骨囊 肿 、皮样囊肿 、囊性水瘤 、血管瘤等 。
2023/10/13 20
6、颌下腺肿瘤(1)发病年龄在50岁上下,恶性者 年龄更大一些。症状多为无痛性,肿块 呈进行性增大。病程自数月至20年以上 不等,但恶性者很少有超过2年以上的, 低度恶性的粘液表皮样癌或恶性混合瘤 病程可稍长一些。
附: 颈部肿块80%的规律 ( 仿Skandalakis ) :颈部肿块20%甲状腺肿块 80%非甲状腺肿块20%炎性及先天性肿块 80%新生物20%良性肿瘤 80%3
20%原发性肿瘤 80%
20%原发灶在锁骨下区
14
五、颈部各区常见肿块的鉴别诊断(一)颌下三角区1、 涎石病及慢性颌下腺炎(1)临床上二者多并存或互呈因果关系,以中年 男性多见,表现为颌下腺肿大,质地变硬,并且多 为单侧受累。(2)症状:涎石病最早出现的症状为阻塞症状, 在进食时,尤其以进酸性食物时腺体肿大、胀痛, 称之为涎绞痛。慢性颌下腺炎早期颌下区不适或轻 微疼痛,口腔内常感有咸味,待颌下腺导管阻塞时, 亦可发生涎绞痛。

儿童颈部肿块影像学诊断课件

儿童颈部肿块影像学诊断课件

2020/11/3
28
鳃裂囊肿(branchial cleft cyst)
右第三鳃裂囊肿
2020/11/3
29
淋巴管瘤(lymphangioma)
淋巴管瘤是由于淋巴管先天发育异常,原始淋巴 囊未能向中央静脉引流,正常淋巴结构异常错构 分支或未能与正常引流通道建立联系而隔离的淋 巴管和淋巴囊所致。
2020/11/3
8
甲状舌管囊肿(thyroglossal duct cyst)
临床表现:
最常见为颈前正中呈园形,直径约2-3厘米,表 面光滑,无痛性肿块;检查时囊肿固定,不能向 上及左右推移,但可随吞咽而活动,位于中线上 与舌骨相关、是甲状舌管囊肿最典型的特点。
大而浅表的囊肿透光试验阳性,囊肿可破溃形成 瘘管且时愈时发,有时可在舌骨与囊肿间触到一 坚韧的索条。
2020/11/3
24
鳃裂囊肿(branchial cleft cyst)
影像学表现:
MRI:囊肿的信号改变取决囊内的液体成分,T1 加权上信号可从低信号至高信号,T1WI呈低、 等、高信号,T2WI呈高信号;增强扫描见囊壁强 化、壁薄、囊内无强化;当囊肿边界模糊,与周 围结构间隙欠清晰,囊壁增厚不规则,囊内信号 稍高,提示感染可能。MRA可见囊肿周围血管被 推移,囊肿可深入颈动、静脉之间,使本来相邻 的两血管分开。
炎性肿块:
主要包括颈淋巴结炎、蜂窝织炎和脓肿。
2020/11/3
1
儿童颈部肿块发生特点
有显著的年龄特点
婴幼儿期(0-3岁)以淋巴管瘤及血管瘤多见,尤其 婴儿期(l岁以内)最多,其它肿块较少。
学前期和学龄期为甲状舌管囊肿的好发年龄,高发 年龄为3-10岁。而鳃裂囊肿发病年龄较晚,多为 17-30岁,一般10岁以后逐渐增多。

颈部肿块诊断及鉴别诊断护理课件

颈部肿块诊断及鉴别诊断护理课件
定期进行体检
通过体检可以及早发现颈部肿块等异常情况,及时采取干预措施。
注意口腔卫生
保持口腔清洁,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和洁牙,预防牙周炎等口腔疾病 。
保健方法
保持正确的姿势
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容易使颈部肌肉疲劳,应适 时调整姿势,减轻颈部负担。
适当的颈部运动
进行适当的颈部运动,如转动脖子、伸展颈部等 ,有助于缓解颈部疲劳和预防颈部肿块。
04
颈部肿块护理
一般护理
保持颈部清洁
定期清洁颈部,避免感染 。
观察肿块变化
留意肿块的大小、质地、 颜色等变化,及时发现异 常情况。
避免刺激
避免过度摩擦、挤压或触 摸颈部肿块,以免刺激病 变。
药物治疗护理
遵医嘱用药
严格遵守医嘱,按时按量服用药 物。
观察药物反应
留意药物副作用,如出现不适及时 告知医生。
甲状腺肿通常伴随着其他甲状腺疾病 的症状,如甲亢或甲减,而颈部肿块 可能没有其他症状。
颈部肿块与颈部囊性病变的鉴别
颈部肿块通常是实质性的,而颈部囊性病变则具有囊性感。
颈部肿块通常不会移动,而颈部囊性病变可能会移动。
超声检查是鉴别颈部肿块和颈部囊性病变的有效方法,囊性病变在超声下呈现为液 性暗区,而肿块则呈现为实质性回声。
根据初步检查结况下,进行穿刺抽 取肿块组织进行细胞学分析。
初步检查
医生首先通过触诊和观察,初 步判断肿块的位置和大小。
实验室检查
根据影像学检查结果,决定是 否需要进行血液和其他体液检 查。
综合诊断
结合各项检查结果,医生做出 最终的诊断。
诊断注意事项
及时就诊
一旦发现颈部有肿块,应尽快 就医。
如实描述病情
向医生提供详细的病史和症状 ,以便医生做出准确的诊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3
颈部肿块显得多见的原因:
2、颈部又是头部和全身淋巴汇总处,故 全身所有部位,尤其是头颈部的恶性病 变,均可在颈部出现转移性肿块。
.
4
颈部肿块显得多见的原因:
3、丛胚胎学上看,颈部具有三种胚层组 织,特别是鳃器的发育,使颈部成为先 天性畸形的好发部位。
.
5
颈部肿块显得多见的原因:
4、颈部还有重要的内分泌腺体,甲状 腺及甲旁腺,甲状腺和甲旁腺的肿块占 颈部肿块的12%。
.
6
颈部肿块显得多见的原因:
5、颈部的邻区如口底、舌根、锁骨下 区,胸膜尖及纵隔发生病变易波及颈部, 因此,颈部肿块更显多见。
.
7
(分类) 依颈部肿块发生的原因及病理, 可将其分成
①新生物肿块; ②炎症性肿块; ③先天性肿块;
④其它; 四大类颈部肿块有60余种之多。
.
8
炎性肿块 结核性淋巴结炎
.
14
(二)视诊:注意是否两侧对称、有无肿胀、着色、明
显搏动、结节、窦道、瘘管及肿块数目。检查者必须熟 悉颈部各解剖三角的结构及颈部淋巴结群,有时通过视 诊就可以对颈部肿块作出初步诊断,如甲状腺肿块随着 吞咽上下活动,甲舌囊肿可伸舌时肿块内缩,囊性水瘤 可透光等。
.
15
(三)触诊:触及肿块时应注意肿块部位,深浅、形态、大小、数日、质地(硬软、实质
单纯性淋巴结炎 (急性、慢性)
颈部肿块类别
新生物性肿块 恶性
原发性: 淋巴瘤、纤维肉瘤
先天性肿块 鳃裂囊肿
舌甲囊肿 喉气囊肿
其它
甲状腺及甲旁腺疾 病 颈部食道憩室 颈部囊虫病
咽旁脓肿
滑膜肉瘤、横纹肌肉瘤
血管瘤
传 染 性 单 性 细 胞 增 多 神经纤维肉瘤、神经纤维病恶变 症
放射菌病
神经母细胞瘤、胚胎性肉瘤
①细胞涂片检查
②内窥镜下活检
③穿刺抽吸活检
④颈部肿块活检
.
20
(八)若用上述方法仍未弄清诊断, 则可采用手术探查的诊断措施
.
21
颈部肿块的CT检查
断面成像技术的发展为颈部疾病的诊断 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和前景,CT可以确定 颈部肿块的性质,了解肿块的形态、大 小及浸润情况;还可发现临床检查无法 测知的病变,对颈部及臂丛外伤的诊断 亦很有帮助。
颈深淋巴结中组——舌后部、甲状腺、喉、咽、鼻咽、牙龈、颌下腺。
颈深淋巴结下组——甲状腺、喉、咽、鼻咽、舌、牙龈等。
锁骨上窝淋巴结——肺、胃、肝、肠及全身其他器管
.
16
(四)听诊:听诊主要检查食管憩室,可于吞咽时 听到气过声)。
.
17
(五)实验室检查:
根据患者年龄可初步估计颈部肿块大致属于那种类型,
婴幼儿多为先天性肿块。
青少年患者多为炎性或病毒性淋巴结肿大。
青壮年或中年应警惕恶性肿瘤,特别是淋巴瘤或甲 癌,老年绝大多数为转移性恶性肿瘤,多来源于鼻咽、 扁桃体和喉,明确肿块存在的时间(病程),可有助于判 断肿块的性质Skaudaiakis的“7字律”可供参考。
淋巴管瘤 畸胎瘤
颌下腺炎
粘液肉瘤、黑色素癌
色素痣
甲癌、涎腺癌、鳃裂癌
皮脂腺囊肿
转移性癌: 良性
表皮祥囊肿 异位胸腺囊肿
神经源性肿瘤
(神经纤维瘤、神经鞘瘤、神经纤瘤病) 纤维瘤、脂肪瘤、纤维脂肪瘤
付节细胞瘤、涎腺混合瘤
平滑肌性瘤、横纹肌瘤
脑膜瘤、软骨瘤、骨瘤
.
9
发病率
① 颈 部 肿 块 发 生 率 占 病 例 数 或 活 检 数 的 3 . 34% 一 8.07%,其中非甲状腺肿块多于甲状腺肿块;
颈部肿块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
1


“肿块”或“包块”是指机体任何部
分组织或其间隙所发生的异常肿胀、膨
大或隆起,不论其大小形态、坚实或柔
软、活动或固定、单个或多个、表浅或
深藏如何,都称为肿块,位于颈部者,
称为
颈部肿块
.
2
颈部肿块显得多见的原因:
1、颈部为上呼吸道和上消化道的所在处, 与外界有密切的联系,经常遭受外界的刺激 或损伤,易发生感染形成感染性肿块。
恶性肿瘤患者平均年龄,国外报道为55岁或60岁 以上,徐荫祥(1977年)报告原发生性颈部恶性 肿病在青年人为多,其中恶性淋巴瘤约占半数。
炎症性和先天性肿块患者平均年龄,国外报道分 别为12.35岁和7.9岁,国内报道为20--30岁。
男女比例,恶性肿瘤患者男多于女,约为3:1, 炎症性与先天性肿块均无明显性别差异。
②在非甲状腺肿块中,新生物肿块多于炎症及先天性肿 块:
③在新生物中,恶性病变多于良性者;
④在恶性中转移瘤多于原发性肿瘤:
⑤转移性肿瘤的原发灶锁骨上区多于锁骨区。
所有这些“多与少”的关系,也就是Skandahkis(1970) 提出的80%规律。
.
10
(年龄与性别): 颈部肿块发病年龄与肿块的病理性质有关
转移癌的部位与原发灶按淋巴的引流常有规律性的联系。
頦下淋巴结转移,常见原发性所在器官为口腔、唇、牙龈、舌下腺等:
下颌下淋巴结——舌前部、龈、颊粘膜、口腔底、下颌腺、唇等。
鼻咽癌早期转移点常见于颈深淋巴结最上部分。
喉咽癌最先转移到颈动脉分岔处淋巴结。
颈深淋巴结上组——舌后部、口腔、扁桃体、下咽、鼻咽等。
.
11
(病程):
明确肿块存在时间,可有助于判断肿块 的性质, Skaudalakis 提 出 “ 七 字 律 ” 可 供 参 考 7 天为炎症,7月者为肿瘤,而7年者为先 天性病变。
.
12
颈部肿块的诊断(可按下列步 骤进行)
.
13
(一)问诊:仔细询问病史,包括年龄、性别、病程、
突起抑缓起,是否伴有发热、疼痛、有无上呼吸道、 上消化道及全身有关症状,有无手术、放射或表皮黑 色素痣史。
血、尿、肝功能等常规; VCA—IgA抗体; 甲状腺功能; 甲胎蛋白、肿瘤四项; 鼻咽脱落细胞寻找癌细胞。
.
18
(六)影像检查:
头、颈、颅底、胸腔、食道X线常规检查: 血管造影及DSA检查; B超 同位素扫描,有助于甲状腺及涎腺肿物的鉴别; CT检查; MRI检查。
.
19
(七)活组织检查:
以上问、视、触、听及影像检查,仅引 导我们认识性质的最大可能性,最后确 诊尚有赖于组织细胞学的检查,应根据 具体病例,选用以下不同的方法。
或囊性感),光滑或不平,有无压痛,活动度及有无搏动。
囊性组织常属先天性疾患,有时伴有瘘管。
结核性淋巴炎往往是多个成串,可以活动。
炎性肿块一般有疼痛或压痛,可移动,表面发红,常伴有口腔或咽、喉等处的炎症病灶, 诊断不难,
实质性肿物应疑为新生物,良性者一般尚能活动,若与周围组织粘连固定不动的,多系 晚期转移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