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红霞《风向和风速》教学设计
一年级科学上册《风向与风速》教案及教学实录
一年级科学上册《风向与风速》教案及教学实录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风向和风速的概念,知道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风速是指风的速度。
2. 培养学生观察天气现象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观察和表达能力。
3. 通过观察和实验,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合作探究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风向的概念及其表示方法。
2. 风速的的概念及其表示方法。
3. 观察风向和风速的方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学生掌握风向和风速的概念及表示方法。
2. 难点:观察和判断风向和风速的变化。
四、教学准备1. 教具:风向标、风速计、图片等。
2. 学具:每人一个风向标,一个风速计。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讲解天气现象,引出风向和风速的概念。
2. 讲解:教师讲解风向和风速的概念及表示方法,示例说明。
3. 观察:学生观察周围的环境,尝试判断风向和风速。
4. 实验:学生使用风向标和风速计进行实验,观察风向和风速的变化。
5. 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风向和风速的特点,强化记忆。
6. 作业:学生画出今天的风向和风速,并用自己的话描述。
7. 课后反思:教师对本次教学进行反思,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以及小组合作时的表现,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团队协作能力。
2. 作业完成评价: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包括风向和风速的判断准确性、描述清晰度等。
七、教学拓展1. 邀请气象专家进行专题讲座,加深学生对气象学的了解。
2. 组织学生进行校园气象观察活动,长期记录风向和风速数据,培养学生的持续观察和记录能力。
3. 引导学生关注气象新闻,了解气象变化对生活的影响。
八、教学反思1. 教师在课后应反思教学过程中的有效性和学生的参与度,思考如何改进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分析学生的作业和实验报告,了解学生对风向和风速概念的理解程度,以及学生在观察和实验操作中的困难所在。
3. 根据学生的反馈和教学实际情况,调整教学计划和教学策略,确保教学内容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风向和风速》教学设计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风向和风速》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风向和风速》是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的一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风向和风速的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本节课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易于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探究欲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实验能力,对自然现象有好奇心,但风向和风速的概念较为抽象,需要通过具体的实验和观察来理解。
此外,学生的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也有待提高。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风向和风速的概念,知道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风速是指单位时间内风移动的距离。
2.培养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来探究自然现象的能力。
3.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积极思考和表达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难点:风向和风速的概念及测量方法。
2.难点:风向的判断,风速的测量。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让学生通过观察来了解风向和风速。
2.实验法:让学生通过实验来探究风向和风速。
3.小组合作:让学生在团队中共同完成任务,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风向袋、风速计、计时器、绳子、红旗等。
2.学具:每个学生准备一个风向袋和风速计。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天气中的风向和风速,引起学生的兴趣,然后提问:“你们知道风向和风速是什么吗?”引导学生思考。
2.呈现(5分钟)教师向学生展示风向袋和风速计,讲解其使用方法,并演示如何测量风向和风速。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每组选出一个负责人,负责记录实验结果。
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测量风向和风速,并记录在实验中。
4.巩固(10分钟)教师提问:“你们测量了风向和风速,那么如何判断风向呢?”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
教师总结判断风向的方法,并进行讲解。
5.拓展(10分钟)教师提出问题:“你们还能想到其他测量风速的方法吗?”引导学生思考并进行讨论。
学生可以提出自己的方法,并进行实验验证。
6.小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学生回答后,教师进行总结。
教科版科学四上《风向和风速》教学设计
教科版科学四上《风向和风速》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风向和风速》是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的一课,主要内容有风向和风速的概念、测量风向和风速的方法等。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了解风向和风速的基本知识,学会使用工具测量风向和风速,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合作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对于日常生活中的一些自然现象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对于风向和风速的概念以及测量方法可能较为陌生,需要在课堂上进行讲解和操作。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风向和风速的概念,学会使用工具测量风向和风速。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合作等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增强环保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风向和风速的概念。
2.测量风向和风速的方法。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情境教学法、合作学习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风向和风速的相关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准备测量风向和风速的工具,如风向标、风速计等。
3.准备实验材料,如气球、绳子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视频等资源,引导学生关注风向和风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介绍风向和风速的概念,讲解风向标和风速计的使用方法。
3.操练(10分钟)分组进行实验,让学生亲自操作风向标和风速计,测量风向和风速。
4.巩固(5分钟)学生分享实验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风向和风速的测量方法。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风向和风速对我们生活的影响有哪些?如何保护环境,减少风的破坏?6.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风向和风速的重要性。
7.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一道关于风向和风速的实践作业,如观察家里的风向标,记录一周内的风向和风速变化。
8.板书(5分钟)整理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形成板书,方便学生复习。
本节课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源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1.4《风向和风速》教学设计教学设计
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1.4《风向和风速》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风向和风速》是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的一部分,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风向和风速的概念。
本节课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材以实验和观察为主,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和思考,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实验能力,对于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有一定的认知。
但是,对于风向和风速的概念,学生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生动的实例和直观的实验,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概念。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风向和风速的概念,能够用适当的方式描述风向和风速。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和实验,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环保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风向和风速的概念。
2.难点:风向和风速的测量方法。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情境教学法、实验法和小组合作法等,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探究,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材、实验器材、课件等。
2.学生准备:笔记本、彩笔、实验器材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天气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例如:“同学们,你们知道天气中有哪些元素吗?今天我们要学习一个新的天气元素——风向和风速。
”2.呈现(10分钟)教师利用课件呈现风向和风速的概念,并通过生动的实例让学生初步了解这两个概念。
同时,教师解释风向和风速的重要性,引导学生认识到学习这两个概念的意义。
3.操练(1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进行风向和风速的实验。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并记录实验结果。
实验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5分钟)教师邀请学生分享实验成果,引导学生用适当的方式描述风向和风速。
同时,教师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对风向和风速的理解程度。
《风向和风速》优秀教案
《风向与风速》教案教学目标1.会用自制的风向标和小风旗测量风向和风速,并使用适当的方法记录观察结果。
2.感受到使用简单工具能对天气观察活动提供很大的帮助。
进一步提高观察天气现象的兴趣和好奇心。
3.知道风可以通过自然界中事物的变化来感知,可以用风向和风速来描述。
科学概念:风可以通过自然界中事物的变化来感知,可以用风向和风速来描述。
教学重点能描述风向和风速。
教学难点:会用自制的风向标和小风旗测量风向和风速,并使用适当的方法记录观察结果。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到使用简单工具能对天气观察活动提供很大的帮助。
进一步提高观察天气现象的兴趣和好奇心。
教学准备教师:自制风向标、自制小风旗、电吹风等。
学生:小纸片、风力等级歌谣。
教学过程一、引入课题1、知道风的样子吗?你是怎样观察到有风的?2、风就在我们身边,我们时常感觉到风的存在。
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一下风。
(出示课题:风向和风速)二、教学认识风向1、确定好方向,以学生座位为基点,明确东南西北后,演示:风吹动小红旗,问红旗是往什么方向飘的?叫什么风?2、明确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如北风是由北向南吹来的风,西风是由西向东吹来的风,东南风是由东南向西北吹来的风。
3、你还知道有哪些风向?4、出示风向图,认一认这八个方向,读一读。
(教师在黑板上示范画一个风向图。
让学生对风向图有一个初步的认识)5、一般我们在画风向图的时候,总是将北方画在上面,这叫“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同学们也来照着画一画好吗?三、作业设计填空1.风向是指风______的方向。
从东南方向吹来的风是______风。
2.风向可以用______来测量。
可以用____个方位来描述风向。
3.用红领巾来判断风向,发现红领巾向东南方向飘动,那么这时的风向是风。
4.______是测量风速的仪器。
风速的单位是______。
答案1风吹来的方向东南2风向标正北东北正东东南正南西南正西西北(八个方位)3西北4风速仪米/秒选择1.吹向西边的风是()。
小学科学示范课《风向和风速》教案
小学科学示范课《风向和风速》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风向和风速的概念,知道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风速是指风的速度。
2. 培养学生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探究风向和风速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勇于探究的精神,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风向和风速的概念及测定方法。
2. 教学难点:风向和风速的测定原理及实际应用。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风向标、风速计等实验器材。
2. 学生准备:记录本、画图工具。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解天气预报中关于风向和风速的介绍,引发学生对风向和风速的兴趣。
2. 新课导入:介绍风向和风速的概念,讲解风向标和风速计的使用方法。
3. 实验探究: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测定风向和风速。
4. 成果分享:学生展示实验结果,分析风向和风速的关系。
5. 知识拓展:讲解风向和风速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航海、航空等。
6.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风向和风速的重要性。
五、课后作业1. 学生回家后,观察并记录当地的风向和风速变化,了解天气变化对风向和风速的影响。
2. 绘制一幅关于风向和风速的漫画,展示自己对风向和风速的理解。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和观察,让学生了解了风向和风速的概念,培养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观察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正确使用实验器材,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通过拓展知识,让学生了解风向和风速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课后作业环节,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学生能正确理解风向和风速的概念,并能运用实验方法进行测定。
2. 学生能通过观察和实验,分析风向和风速的变化规律。
3. 学生能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分享自己的学习和体验。
七、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寻找答案。
2. 利用实验和观察,让学生亲身体验风向和风速的变化。
3. 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四年级科学《风向和风速》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1、风向和风速的概念
(1)概念:风向是指风从哪个方向吹,风速是指风的强弱;
(2)原理:风速的变化受到气压、地形以及其他地理要素的影响,而风向受到地球自转,大气层温度差等因素的影响。
2.风向和风速的观测
(1)观测方法:风向和风速的观测和记录,可以使用风角仪、风向标等工具或者使用罗盘、双桨等来观测;
(2)记录方法:观测结果可以使用数据表法、海图方法、三维坐标法等方式进行记录,并用圆形图表进行可视化表示。
3、风向和风速的利弊
(1)利弊:风向和风速的变化有利于人们的生活,可以大大改善环境;但也会带来降雨或沙尘暴等恶劣天气,对人类的日常生活和经济活动造成影响。
4、风向和风速的应用
(1)应用:风向和风速的变化有助于人们了解气象现象,可以预报天气,可以用来观测风向和风速信息,方便军事决策和经济发展;电力、农业、水产等也受到风的影响。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掌握风向和风速的概念;
(2)了解风向和风速的观测方法;
(3)熟悉风向和风速的利弊;
(4)懂得风向和风速的应用。
2.能力目标:
(1)分析风向和风速的变化;。
小学科学示范课《风向和风速》教案
小学科学示范课《风向和风速》教案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师准备图片或视频素材,展示不同天气下的风向和风速变化。
1.2 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风向和风速的理解。
1.3 教师简要介绍风向和风速的概念,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现象。
第二章:风向的认识2.1 教师展示风向标的图片,解释风向标的含义和作用。
2.2 学生分组讨论,尝试解释风向标指向的方向与实际风向的关系。
2.3 教师进行风向实验,让学生实际操作风向标,观察并记录风向变化。
第三章:风速的测量3.1 教师介绍风速计的原理和操作方法。
3.2 学生分组进行风速测量实验,记录不间点的风速数据。
3.3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风速数据,探讨风速与天气、时间等因素的关系。
第四章:风向和风速的关联4.1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风向和风速之间的关系。
4.2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察和发现。
4.3 教师总结风向和风速的关联,强调其在气象学中的重要性。
第五章:实践活动5.1 教师提出实践活动要求,让学生设计一个简单的风向和风速观测工具。
5.2 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制作并测试自己的观测工具。
5.3 教师组织学生展示自己的观测工具,分享实践过程中的收获和反思。
第六章:风向和风速的影响因素6.1 教师展示不同地形、季节对风向和风速的影响图片或视频素材。
6.2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各种因素对风向和风速的影响。
6.3 教师进行实验演示,模拟地形对风向和风速的影响。
第七章:气象观测方法7.1 教师介绍气象观测的基本方法,包括地面气象站、气象卫星等。
7.2 学生分组讨论,了解气象观测设备的工作原理和应用。
7.3 教师组织学生参观气象观测站,实际观察风向和风速的测量过程。
第八章:天气预报中的风向和风速信息8.1 教师展示天气预报中关于风向和风速的信息。
8.2 学生分析风向和风速在天气预报中的作用和重要性。
8.3 教师邀请学生模拟天气预报主持人,练习播报风向和风速信息。
第九章:风向和风速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9.1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风向和风速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航海、农业等。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1.4《风向和风速》教学设计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1.4《风向和风速》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风向和风速》是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四课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风向和风速的概念,掌握测量风速的方法,并能够用图表的形式展示数据。
教材内容丰富,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活动,旨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实验能力,对自然现象有较强的好奇心。
但是,对于风向和风速的概念,学生可能比较陌生,需要通过具体的实验和观察来理解和掌握。
此外,学生对于图表的绘制和数据分析能力还有待提高。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风向和风速的概念,掌握测量风速的方法,能够用图表的形式展示数据。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培养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创新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能够关心自然环境,提高对科学的兴趣和热情。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理解风向和风速的概念,掌握测量风速的方法。
2.难点:学生能够用图表的形式展示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分析。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观察法、实验法、小组合作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创新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风向和风速的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准备测量风速的工具,如风速计、秒表等。
3.准备记录数据的。
4.准备实验材料,如小旗、绳子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风向和风速的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引导学生关注风向和风速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5分钟)向学生讲解风向和风速的概念,以及测量风速的方法。
同时,展示测量风速的工具,如风速计、秒表等。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测量风速。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10分钟)学生将实验数据记录在中,并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教师引导学生掌握数据分析的方法,如制作柱状图、折线图等。
5.拓展(10分钟)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风向和风速的变化规律,以及风速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
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1.4《风向和风速》教案教案
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1.4《风向和风速》教案教案一. 教材分析《风向和风速》是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的一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风向和风速的概念,掌握测量风速的方法,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本课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相连,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实验能力,对于天气和自然现象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风向和风速的概念以及测量风速的方法还需要通过实验和观察来进一步学习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风向和风速的概念,知道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风速是指单位时间内风吹过的距离。
2.让学生掌握测量风速的方法,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3.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善于观察,勇于实验的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了解风向和风速的概念,掌握测量风速的方法。
2.难点:让学生能够正确使用风速计,准确测量风速。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实验观察法、小组合作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风向和风速的相关图片和视频。
2.准备风速计和实验材料。
3.准备教室内的多媒体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天气预报中的风向和风速图标,引导学生关注风向和风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提出问题:“你们知道风向和风速是什么吗?它们有什么作用?”2.呈现(5分钟)讲解风向和风速的概念,让学生明白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风速是指单位时间内风吹过的距离。
同时,展示风速计的图片,介绍风速计的使用方法。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使用风速计测量风速。
在实验过程中,引导学生注意观察风速计的读数,并记录下来。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出平均风速,并填写实验报告。
同时,让学生互相交流实验心得,分享测量风速的方法和技巧。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除了使用风速计,还有其他方法可以测量风速吗?让学生发挥想象,提出不同的测量方法,并进行讨论。
教科版科学四上《风向与风速》教案
教科版科学四上《风向与风速》教案一. 教材分析《风向与风速》是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的一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风向和风速的概念,掌握风向和风速的测量方法,以及风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风向的测量、风速的测量和风的利用等三个方面。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培养观察、思考、探究的能力,提高对自然现象的认知水平。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对自然现象有较高的兴趣。
但在风向和风速的概念以及测量方法上,学生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生动有趣的活动和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风向和风速的概念,掌握风向和风速的测量方法;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和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探究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自然现象的兴趣,提高他们对环境保护的认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风向和风速的概念;2.风向和风速的测量方法。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实验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风向和风速的实验器材:风速计、风向标、气球等;2.PPT课件;3.实验记录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课件展示各种风的现象,引导学生关注风向和风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呈现(5分钟)介绍风向和风速的概念,讲解风向和风速的测量方法。
3.操练(10分钟)分组进行实验,让学生亲自操作风速计和风向标,测量风向和风速。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5分钟)学生汇报实验结果,讨论风向和风速的测量方法,总结测量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风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举例说明风在生产、交通、农业等方面的应用。
6.小结(3分钟)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风向和风速的测量方法及其应用。
7.家庭作业(2分钟)布置作业: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观察并记录当地一天的风向和风速变化。
教科版科学四上《风向和风速》教学设计2
教科版科学四上《风向和风速》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风向和风速》是教科版科学四上的一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风向和风速的概念,以及风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本课内容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材中提供了丰富的图片和实例,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实验能力,对周围的环境有一定的认识。
但是,对于风向和风速的概念,学生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和实验,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风向和风速的概念,能够用适当的方式描述风的方向和强度。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学会用科学的方法探究风向和风速。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体验到科学探究的乐趣,增强对科学的热爱。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理解风向和风速的概念,能够用适当的方式描述风的方向和强度。
2.难点:学生能够通过实验和观察,学会用科学的方法探究风向和风速。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和图片,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
2.实验教学法:通过风的方向和风速的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探究风向和风速。
3.讨论教学法: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风向和风速的图片,实验器材。
2.学具:实验器材,记录。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生活实例,引导学生关注风向和风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展示天气预报中的风向和风速图,让学生猜测明天刮什么风,以及风的强度如何。
2.呈现(10分钟)介绍风向和风速的概念,以及风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通过图片和实例,让学生了解风向和风速的重要性。
3.操练(10分钟)分组进行实验,让学生观察和记录风向和风速。
可以设置不同的情境,如室内外、不同的高度等,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体验和探究风向和风速。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汇报实验结果,其他组进行评价和补充。
小学科学示范课《风向和风速》教案
小学科学示范课《风向和风速》教案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标:让学生初步了解风向和风速的概念。
激发学生对风向和风速的探究兴趣。
1.2 教学重点:风向和风速的定义。
1.3 教学难点:风向和风速的测量方法。
1.4 教学准备:准备风向和风速相关的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1.5 教学过程:1.5.1 导入:通过展示天气预报中的风向和风速信息,引导学生关注风向和风速。
提问:同学们知道什么是风向和风速吗?你们有没有观察过风向和风速的变化?1.5.2 讲解:介绍风向和风速的概念。
解释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风速是指风的速度。
1.5.3 互动:让学生举例说明生活中遇到的风向和风速的变化。
引导学生思考风向和风速对生活的影响。
第二章:风向的测量2.1 教学目标:让学生学会使用工具测量风向。
2.2 教学重点:风向测量工具的使用方法。
2.3 教学难点:风向测量工具的正确使用。
2.4 教学准备:准备风向测量工具(如风向标)。
2.5 教学过程:2.5.1 讲解:介绍风向测量工具的使用方法。
演示如何正确使用风向标。
2.5.2 实践:让学生分组进行风向测量实验。
引导学生记录测量的风向结果。
2.5.3 互动: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测量结果。
讨论风向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第三章:风速的测量3.1 教学目标:让学生学会使用工具测量风速。
3.2 教学重点:风速测量工具的使用方法。
3.3 教学难点:风速测量工具的正确使用。
3.4 教学准备:准备风速测量工具(如风速计)。
3.5 教学过程:3.5.1 讲解:介绍风速测量工具的使用方法。
演示如何正确使用风速计。
3.5.2 实践:让学生分组进行风速测量实验。
引导学生记录测量的风速结果。
3.5.3 互动: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测量结果。
讨论风速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第四章:风向和风速的观察与记录4.1 教学目标:让学生学会观察和记录风向和风速的变化。
4.2 教学重点:观察和记录风向和风速的方法。
4.3 教学难点:观察和记录的准确性。
《风向和风速》教案新部编本2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xx市实验学校风向与风速教学目标1.会用自制的风向标和小风旗测量风向和风速,并使用适当的方法记录观察结果。
2.感受到使用简单工具能对天气观察活动提供很大的帮助。
进一步提高观察天气现象的兴趣和好奇心。
3.知道风可以通过自然界中事物的变化来感知,可以用风向和风速来描述。
科学概念:风可以通过自然界中事物的变化来感知,可以用风向和风速来描述。
教学重点能描述风向和风速。
教学难点:会用自制的风向标和小风旗测量风向和风速,并使用适当的方法记录观察结果。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到使用简单工具能对天气观察活动提供很大的帮助。
进一步提高观察天气现象的兴趣和好奇心。
教学准备教师:自制风向标、自制小风旗、电吹风等。
学生:小纸片、风力等级歌谣。
教学过程风向标1、除了自然界的景物可以帮助我们辨别风向外,也可以利用一些简单装置。
2、出示自制的风向标,这个装置叫风向标,是用来测定风向的工具。
这个箭头所指的方向就是风向。
3、开始游戏:老师从不同的方向用电吹风朝着风向标吹风,让学生说出是从什么方向吹过来的风。
从而明白风向标箭头所指的方向就是风吹来的方向,也就是风向。
(通过这游戏,让学生更直观的了解风向标的指示作用,从而加深对风向的理解。
)4、质疑讨论,研究测量要点:我们现在手头上都有了方向标,那我们能在教室里测风向吗?为什么?我们在测风向时,该注意些什么?(到比较空旷的地方及要确定方向)用我们自制的风向标测量风向,我们还可以用哪些方法确定方位和测量风向呢?。
教科版科学四上《风向和风速》教案2
教科版科学四上《风向和风速》教案2一. 教材分析《风向和风速》是教科版科学四上的一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风向和风速的概念,掌握风向和风速的测量方法,以及风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
本节课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三年级时已经学习了天气和气候的基本知识,对天气现象有了一定的了解。
在生活中,学生也经常听到风向和风速这两个词语,但对其具体含义可能还不够清晰。
此外,学生对科学实验充满兴趣,通过实验探究风向和风速,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风向和风速的概念,掌握测量风向和风速的方法;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和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风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培养学生关爱环境、热爱科学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风向和风速的概念,测量风向和风速的方法;2.难点:风向和风速的测量方法,风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风向和风速的概念;2.运用实验教学法,让学生亲身体验测量风向和风速的过程;3.采用小组合作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4.运用情景教学法,让学生了解风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
六. 教学准备1.准备风向和风速的实验器材,如风速计、风向标等;2.准备相关课件和教学素材;3.安排实验室或户外教学场地。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天气和气候的基本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教师利用课件介绍风向和风速的概念,让学生初步了解这两个概念。
3.操练(15分钟)教师演示测量风向和风速的方法,学生跟随教师一起操作,亲身体验测量过程。
4.巩固(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测量不同地点的风向和风速,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5.拓展(10分钟)教师通过情景教学,让学生了解风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如风力发电、风害等。
《风向和风速》 教学设计
《风向和风速》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风向和风速的概念。
学生能够辨认八个基本风向,并能用简单的符号来表示。
学生能够使用风速仪测量风速,并理解风速等级的划分。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实验和讨论,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让学生经历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得出结论的科学探究过程,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气象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合作精神。
让学生了解气象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增强学生关注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风向和风速的概念。
八个基本风向的辨认和表示方法。
风速仪的使用方法和风速等级的划分。
2、教学难点理解风向的含义,并能够准确判断风向。
理解风速等级与实际风力大小的对应关系。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实验法、讨论法四、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包含风向和风速的相关图片、视频等资料。
2、实验器材:风向标、风速仪、指南针等。
3、学习单:用于学生记录实验数据和结论。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5 分钟)通过播放一段刮大风的视频,引导学生观察风的现象,提问学生:“在视频中,你看到了风的哪些表现?”学生可能会回答“树枝摇晃”“尘土飞扬”等。
然后教师进一步提问:“那你们知道风是朝哪个方向吹的吗?风的速度又有多快呢?”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风向和风速。
(二)讲授新课(20 分钟)1、风向的概念(5 分钟)教师结合图片和动画,讲解风向的定义: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
展示八个基本风向的图片,分别是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并让学生观察风向标的箭头指向,理解每个风向的含义。
2、风向的表示方法(5 分钟)教师介绍风向的常用表示方法,一是用方位来表示,如东风、南风等;二是用角度来表示,如 0°表示北风,90°表示东风。
让学生在纸上画出八个基本风向,并标注出对应的角度。
风向和风速教案
风向和风速教案风向和风速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风向和风速的概念。
2.能使用风向标和风力计测量风向和风速。
3.学会分析和解释不同风向和风速对气象条件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二、教学重点1.风向和风速的概念和测量方法。
2.不同风向和风速对气象条件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三、教学准备1.幻灯片或投影仪。
2.风向标和风力计。
3.其他教学辅助工具,如模型等。
四、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张有风向标和风力计的图片,向学生解释“风向”和“风速”的概念,并举例说明它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幻灯片或投影仪,向学生详细介绍风向和风速的测量方法。
包括使用风向标测量风向和使用风力计测量风速。
并通过实际操作展示如何使用这些仪器。
3.实践操作(20分钟)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操作。
学生分成小组,每组一个风向标和一个风力计。
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室外的场所,测量当天的风向和风速。
学生需要记录测量结果,并互相比较结果。
4.讨论与总结(1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测量结果和观察到的现象。
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观察和已学知识,解释不同风向和风速对气象条件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5.延伸拓展(10分钟)教师提出一些与风向和风速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
例如,“为什么在某些地方经常有风?”、“为什么海边的风口比其他地方的风大?”等等。
6.小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强调学生在本节课中学到的重点知识和技能,以及其中的应用意义。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理论讲解和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全面了解了风向和风速的概念,以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通过实践操作,学生能够亲自动手测量风向和风速,并将测量结果与实际观察相结合,对不同风向和风速的影响进行分析和解释。
通过延伸拓展,能够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并拓宽他们的知识领域。
整堂课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风向及风速》教学设计
《风向与风速》教学设计【教材分析】《风向和风速》属于小学科学地球与宇宙部分中的“天气”单元,选自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四节。
本单元以天气为主题,引导学生关注每天天气的变化,对天气的一些基本特征(云量、降水量、风和气温)进行研究,并像气象学家那样观察、记录、分析各种天气现象。
本课内容就是对四种基本特征之一的风进行研究。
学生在此之前,刚刚学习了温度和气温,并且能够做简单的天气日历,在天气日历中就需要学生描述风向和风速,通过这一课的学习,能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天气情况,掌握风向和风速的知识并能记录天气情况。
【学情分析】本课教学对象是四年级的学生,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活泼好动、思维处于感性认识阶段,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
他们通过三年级的学习,对科学课的认识得到了一定提高,对身边的自然现象已经有了观察的意识、探究的能力,记录的习惯,为本节课的任务(成立气象小组)做了知识与情感铺垫。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风可以通过自然界中事物的变化来感知,可以用风向和风速来描述。
过程与方法:自制简易风向标。
用专业的测风仪和自制的风向标测量风速和风向,并坚持纪录观察结果。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到使用简单工具能对天气观察活动提供很大的帮助。
进一步提高观察天气现象的兴趣和好奇心。
【教学重点】能描述风向和风速【教学难点】用专业的测风仪和自制的风向标测量风速和风向,并使用适当的方法坚持纪录观察结果。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 1张风向图、自制风向标、多媒体课件、指南针、电风扇、红色布条、为每组准备一个风杯式风速仪。
学生准备:1根粗吸管、1根细吸管、1个盒子(用来存放实验器材,盒盖上帖好一张白纸)、1根大头针、窄透明胶带、剪刀;1张长约20厘米,宽约1厘米的硬纸片。
【教学环境】小风天气(扬起尘土和制片,树枝摇动)、教室、操场【课时安排】一课时【教法和学法】本课教学以实验验证法为主,通过让学生制作风向标的小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学习。
小学科学示范课《风向和风速》教案
1. 让学生了解风向和风速的概念,知道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风速是指单位时间内风移动的距离。
2. 培养学生运用观察、实验、分析等方法探究风向和风速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积极思考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风向和风速的概念及测量方法。
2. 教学难点:风向和风速的测量技巧。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风向和风速的相关知识资料、实验器材。
2. 学生准备:记录本、笔。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解天气预报中的风向和风速,引起学生对主题的兴趣。
2. 新课导入:介绍风向和风速的概念,讲解风向的表示方法(如北风、南风等),风速的表示方法(如风力等级)。
3. 课堂实验:引导学生进行风向和风速的测量实验,如使用风向袋、风速计等器材。
4. 数据分析:让学生记录实验数据,分析风向和风速的关系。
5. 总结提升:讲解风向和风速的重要性,如对交通运输、气候影响等。
五、作业布置:1. 完成实验报告:记录实验过程、数据和分析结果。
2. 预习下一节课内容:风向和风力的关系。
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教学目标,学生掌握情况如何,对教学方法进行改进。
七、评价建议:1. 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情况,如提问、实验等。
2. 学生作业:检查实验报告的质量,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3. 学生表现: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如科学态度、合作交流等。
八、教学延伸:1. 邀请气象专家进行讲座,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风向和风速。
2. 组织学生进行户外实地考察,观察不同地形、季节对风向和风速的影响。
九、教学资源:1. 风向和风速的科普资料。
2. 实验器材:风向袋、风速计等。
十、教学时间:1课时(40分钟)六、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讲解天气预报中的风向和风速,引起学生对主题的兴趣。
2. 新课导入:介绍风向和风速的概念,讲解风向的表示方法(如北风、南风等),风速的表示方法(如风力等级)。
3. 课堂实验:引导学生进行风向和风速的测量实验,如使用风向袋、风速计等器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⒋风向与风速电子教案
一、教材分析
风的观测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因为我们无法看到风,只能借助其他事物来感受风的变化。
第一部分:风向和风向标。
对有些学生来说,确定风向是困难的事,他们不清楚该是把风吹来的方向确定为风向,还是把风吹去的方向确定为风向。
教科书对此进行了详细的指导。
需要指导学生明确:风向指的是风吹来的方向,风向可以用八个方位描述。
风向可以用风向标来测量。
第二部分:风速和风速等级与怎样描述风速。
风的速度是以每秒风行进多少米来计算的。
风速仪是测量风速的仪器。
它有3~4个风杯,连接在一个类似于自行车轮子的辐条上,辐条在风吹的时候带动中间的轮轴转动,安装在轮轴上的示速器就显示出风的速度。
气象学家把风速记为13个等级,即“蒲福风力等级”。
二、教学背景:
天放风筝的时候我们能感受到风的大小和风往哪个方向刮,这与气象学上的风速和风向类似。
本课中,学生是通过观察风吹动小风旗的状况,确定风速的三个等级,并用这种方法完成“天气日历”中关于风的观察和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