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件事记叙文的结构讲解学习
记叙文写作的结构模式介绍
记叙文写作的结构模式介绍记叙文是一种通过描述事实、描绘场景、展现情节来叙述事件发展过程的文学体裁。
在写作过程中,记叙文通常会采用一定的结构模式来展现故事的情节、人物的性格、场景的氛围等,以吸引读者的兴趣,让读者沉浸在故事中。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记叙文结构模式。
一、时间顺序结构时间顺序结构是记叙文中最为常见的一种结构模式。
在这种结构中,作者按照事件发生的时间顺序,从故事发生的起始点开始,逐步叙述事件的发展情节,一直到故事的结局。
这种结构模式能够使读者清晰地了解事件的发展轨迹,让故事呈现出一种自然、流畅的叙述方式。
当我们叙述一个人的成长故事时,可以按照时间顺序,从他的童年经历开始,逐步叙述他在学校、家庭、社会中所经历的各种事件,最终描绘出他成长的过程。
二、空间结构空间结构是指根据事件发生的地点和场景,将故事分为不同的空间段落,逐步展示事件的发生、发展和变化。
这种结构模式通过细致的地理、场景描写,为故事增添了立体感和真实感,让读者仿佛置身于故事的现场。
当我们叙述一个探险故事时,可以根据不同的探险地点,分别叙述各种挑战、发现和奇遇,让读者感受到探险者所经历的各种环境变化和挑战。
三、情节结构情节结构是根据故事的发展情节,将故事分为不同的情节段落,逐步演绎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和结果。
这种结构模式通过精心安排的情节编排,使故事呈现出紧凑的叙述节奏和戏剧性的发展趋势,引起读者的悬念和兴趣。
当我们叙述一个推理故事时,可以根据不同的情节,逐步揭示真相、作案动机和破案过程,让读者跟随故事的发展,感受破案的刺激和扣人心弦的氛围。
四、人物结构人物结构是根据故事中的不同人物角色,将故事分为不同的人物段落,逐步展现人物的性格特点、行为举止和内心世界。
这种结构模式通过深入的人物刻画,使故事的人物形象更加生动立体,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关注故事中的人物。
当我们叙述一个家庭故事时,可以从不同人物的角度出发,分别描绘他们的思想感情、行为举止和家庭关系,让读者感受到人物之间的错综复杂的关系和动人的情感。
记叙文通用结构例析
记叙文通用结构例析作文讲座一叙写一件事的结构有些文题如《一次难忘的旅游》、《一次成功的喜悦》、《记暑假中的一件事》等,明确要求叙写一件事,事实上,这一件事仍可分成很多的小事,但由于它们集中在一个比较短的时间段内,而且又与“旅游”、“成功”等中心事件密切相关,因而我们把它称之为叙写一件事的文章。
写这样的文章,一般要求是:具体。
即写作时要注意记叙的六要素,将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交代清楚;要注意以时间顺序(更小的时间段)记述事情的具体内容(不是面面俱到,而是能够表现中心的内容),并能使内容吸引人、感染人、启迪人。
较高要求是:有波澜。
即作文情节要一波三折,曲折有致,在时起时伏、时紧时松、时缓时急的情节中展现人物的性格、事情的流程,突出文章的主题。
写好这样的文章,一般可采用以下的手法,我们姑且定格成一种结构,以便于同学们的借鉴吧。
一、心理的认识变化结构简单地说,就是在叙事中展现人物在事情的不同阶段的心理感受(人们常用的“先抑后扬”其实便是两个阶段的两种不同心理感受),或以人物感情变化为线索贯穿全文,以使行文曲折有致。
如:《我的叔叔于勒》一文中,于勒在去美洲前糟蹋钱,菲利普夫妇非常“恐怖”;得知他赚了钱,心里又变为“希望”;听说他要从海外回来,又急切地“盼望”;而在船上相遇时,又“惊慌”地躲避。
莫泊桑在这里通过对人物心理流程的详细展露,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的金钱关系。
而杨朔的《荔枝蜜》中,以“我”对蜜蜂的感情变化:“不大喜欢——向往、爱慕——赞颂——学习”为线索,来歌颂“蜜蜂精神”。
这都是值得我们揣摩模仿的。
下面我们来看几篇习作,也许能从中得到启发。
【参考例文1】那角落那学生(2002年武汉市中考优秀习作)强兵轻轻吁了一口气,放下刚才疾书已久的钢笔,抬头一看,同学们有的还在赶着写,有的写写停停——坐在角落里,教室的一切他都看得一清二楚。
他知道,这一次写演讲稿,他不仅速度最快,而且质量也很高。
记叙文常见的结构类型讲解
七年级上语文记叙文常见的结构类型讲解一、记叙文的一般结构文章结构指的是文章内容的组织和排列形式,主要包括开头和结尾、段落和层次、过渡和照应等等。
古人说“文章以体制为先,精工次之”又说“文章之有体裁,犹宫室之有制度,器皿之有法式也”,这让我们看到了结构之于作文的重要意义。
文章的结构即文章内容的组织和排列形式,它既是内容题材的组织方式,又是作者写作思路的外化形态,成为评估文章品质优劣的一项重要指标。
1.要确定好记叙的线索。
线索是贯穿文章始终的脉络。
如果把叙述中的种种人物与事件比做珍珠的话,那么线索就是那串珠的丝线,有了这根线,颗颗散落的珍珠就能构成一条闪烁异彩的项链;文章有了线索,杂乱无章、错综纷繁的材料就能组织得井然有序,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文章的线索可以是某个事物,某个人物,也可以是某种感情、人物的某种精神,也可以是某句话、某种行动,还可以是某一悬念,某一矛盾冲突等等。
如第二单元课文《枣核》。
从“带枣核—--枣核的用途—--种枣树以解思乡之情”以枣核为线索连缀全文,凸显主旨,文章就显得纲举目张,眉目清楚。
2.要安排好行文的顺序。
记叙比较复杂的事件,一篇文章中往往不只采用一种叙述方式,而是以一种叙述方式为主,结合其他几种方式,使文章条理清楚,错落有致。
如舒婷名作《真水无香》,主要以时间的先后为顺序抒写了对母亲的热爱,同时又辅之以插叙、倒叙表达对母亲的思念、追忆,行文活泼,选材丰富却又有条不紊。
3.要注意层次段落之间的衔接,注意过渡和照应。
写作当中,有时要用某些词、句、段贯通文意,起桥梁作用,这就叫“过渡”。
为了使文章内容衔接紧凑,结构严谨,一篇文章中,前面写到的,中间或结尾要有交代;后面提到的,前面要有所铺垫,这种安排设计叫做“照应”。
常见的照应方法有三种:首尾照应,前后照应,文题照应。
二、记叙文的创新结构所谓创新结构,就是在作文的结构上打破常见的文章结构方式,而根据自己文章的特点,采用别人所不常用的结构,如下面列举了几种:1.题记式。
记叙文写作的结构与布局方法
记叙文写作的结构与布局方法记叙文是一种通过具体的事件和事物抒发作者感情、传递思想,讲述故事、史实、人物生平等的文学形式。
在写记叙文时,如何组织故事情节和安排每个部分的布局,是十分重要的。
下面将从结构和布局两方面进行阐述。
一、结构记叙文的结构可以分为三大部分:开头、中间和结尾。
其中开头的作用是引起读者的兴趣,让读者对故事产生好奇心,中间是记叙故事的主体,要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展开,以达到让读者明白故事主题的目的,结尾包括总结和表达个人感情或思考,让文章更具有思想性。
1.开头开头是记叙文的门户,也是吸引读者的重要一步。
一个好的开头应该能够引起读者的兴趣和共鸣,可以采用以下方法:(1)引用名言警句,增强文章气势。
(2)以疑问引发读者的好奇心。
比如:“今天你微笑了吗?”(3)以描述引发读者的共鸣。
比如:“躺在床上,听窗外细雨滴答,我想起了小时候的那个夏天……”(4)以动作或对话形式引发读者的兴趣。
比如:“她慢慢地转过身来,看着他说……”2.中间中间是记叙文章的主体,要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展开。
其顺序应该是按时间、空间或因果关系来展开,让读者能够明白故事主题和情节进展。
可以采用以下方法:(1)逐一描述从而把故事发展展示出来。
比如:“第一次见面,他没有给她好印象,但后来,他却在无意间得到了她的电话……”(2)对比前后的差别。
比如:“他们相恋了三年,可是一件事情让他们的关系出现了危机……”(3)反复强调主题,让读者深入体会主题。
比如:“无论千山万水,无论起点终点,最重要的是,需要的勇气。
”3.结尾结尾是整篇文章的收尾,是作者思想表达的重要一环。
好的结尾应该有独特的意味和深刻的思考,可以采用以下方法:(1)归纳全文主题,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
比如:“人生是一场修行,每一段经历都是一本书。
”(2)以悖论的方式结尾,让读者思考。
比如:“你以为这个故事完了吗?其实它还在继续。
”(3)以回顾的方式结束,回顾全文,强化主题。
比如:“那个夏天,无论做什么,看起来都很美好。
记叙文写作的结构与布局方法
记叙文写作的结构与布局方法记叙文指的是通过故事、回忆、描写等手段,把一件事情、一个人物、一个场景等内容展现出来的文体。
首先,记叙文的结构要包括三个部分:开头、中间和结尾。
通常情况下,开头要引起读者的兴趣,中间要具体详细地叙述事情的经过,结尾要有一个点睛的收尾,给人一种有所感悟的印象。
下面就以写一篇关于自己的一次旅行的记叙文为例,介绍一下记叙文的具体布局方法:一、开头开头部分是记叙文最重要的部分之一,它要能够吸引读者的眼球,激发读者读下去的兴趣。
开头可以给出一个引人入胜的情节,或者简述背景信息,甚至可以用一句格言或名言作为开门见山的引言,打开文章的气氛和心情。
以一个游客去旅游为例,下面是一种比较典型的开头方式:本人曾经去过一次桂林旅游,那里山水如画,风景绝美。
每次想起那个令人神往的地方,不禁感慨人生如梦,而这不可多得的经历却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二、中间部分中间部分是记叙文的核心部分,主要讲述事情的经过。
这部分内容必须详细、生动,让读者能够形象地看到整个故事情节。
中间部分还要注意有节奏地布局。
以游客去桂林为例,中间部分需要确认写:1. 出发前的准备在旅行前,游客都要做许多准备工作,如购买车票、定酒店、制定行程等等。
在这里,可以讲述这些准备工作,同时要注意点题提炼。
2. 行程安排桂林的美景有很多,游客一般会选择什么样的路线呢?可以简单介绍一下游览路线,涉及到的景点以及感受。
3. 风景秀丽的桂林写旅途中所经过的一些景点,这里要尽量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让读者似乎就身临其境一般,紧张刺激、动人心魄。
4. 疑难杂症解决在旅途中可能会遇到很多问题,比如交通问题、饮食住宿问题、安全问题等等。
在这里,可以讲述自己在旅途中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办法。
三、结尾部分结尾部分是记叙文的最后一部分,主要是给读者留下一个深刻的印象,可以点明文章的主旨,让读者在读完之后,收获些想法。
美不胜收的桂林之旅即将结束,回想起在这里的种种经历,我不由得心潮澎湃。
写人记叙文结构方式:多事一人——总分总式,一事一人——递进式
写人记叙文结构方式:多事一人——总分总式,一事一人——递进式文章的结构方式,也就是文章的骨架。
有了中心,有了材料,就需要有一个骨架把它们支撑起来。
写人记叙文可分为写单人和写群体的。
写单个人可以“以一事写一人”或“以多事写一人”。
写群体的文章就像是《谁是最可爱的人》,实际上是写一个团体的共性,我们不主张大家写群体。
写人文章的结构方式主要有两种。
1.多事一人——总分总式总分总式适用于用几件事写人的文章。
写多事通常也就代表着多角度,我们建议大家用相互联系的几件事情来写一个人的某一方面典型特征。
所谓的总分总式,即开头点明题旨,作为文章的总起部分。
接下来的主干部分通常包括好几个小段,每一小段相对独立,分别叙述几件事,从不同的角度表达中心。
这是整篇文章的重点,具体的写法还须运用其他的写作知识来斟酌。
结尾部分总结中心,加强文章的力量,同时也可以照应到开头部分,做到首尾呼应。
如例文一。
文章是我们班的吴梅娟写的。
开头部分使我们了解作者描写的对象是自己的“高”。
主体部分写了三件事,具体描写自己外貌高、学习高、品德高,结尾总结,表达自己爱高、追求高的精神,与开头呼应。
例这就是我我,是一个当之无愧的“高人”。
在我成长的旅途中,“高”时时刻刻都陪伴着我。
在外貌上,我长得“高”。
仅仅只有十三岁的我,却已具有同龄人的破记录——一米七。
这对于一个女生来说是多么不幸,可我却十分喜欢。
刚迈入中学,高挑的我第一时间就让老师同学们对我的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体育课时,我的高为我夺得了荣誉——跑步时,我迈开大步,不费吹灰之力就把大家远远地甩下了;跳远时,我长腿轻轻一蹬就合格了……我爱我的“高”。
在学习上,我追求“高”。
中学,对我来说就是一个崭新的字眼。
每门功课,我都努力地学,努力地让每个老师都认识我;在作业上,我以百分之百的认真攻破道道难关,考试时,我更是使出九牛二虎之力一丝不苟地做,终于获得老师一次次的赞扬。
终于,老师看到了我的存在。
语文记叙文的叙事顺序与结构知识点
语文记叙文的叙事顺序与结构知识点咱今儿就好好唠唠语文记叙文的叙事顺序与结构这回事儿。
先来说说叙事顺序吧,这就好比咱走路,有正着走的,有倒着走的,还有跳着走的。
顺序、倒叙和插叙,就是记叙文的三种常见“走路姿势”。
顺序,这是最常见的,就像咱平常一天的生活,从早上睁开眼,到晚上躺床上,按时间先后,一件事儿接着一件事儿,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比如说写一次春游,那咱就从出发前的准备开始,一路上的欢声笑语,到了目的地后的游玩,最后再带着满满的回忆回家。
这种顺序,就像顺着一条直直的路往前走,简单又直接,让读者跟着你的脚步,一步一步走进故事里。
倒叙呢,这就有点调皮了。
好比你先给人看了结局,然后再回过头来讲开头和经过。
比如说,你可以先写自己站在领奖台上的激动时刻,然后再慢慢讲述为了这个奖付出的努力和汗水。
这就像先给人一个大大的惊喜,然后再慢慢解开谜题,勾起读者的好奇心,让他们迫不及待想知道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儿。
插叙,这就像是在一条主路上,突然拐进一条小道,讲点别的事儿,然后再回到主路上来。
比如说,正在讲自己的校园生活,突然插一段小时候的回忆,讲讲那段回忆对现在的自己有啥影响,然后再接着讲校园的事儿。
这种方式能让故事更丰富,人物形象更丰满。
接下来再讲讲叙事结构。
这结构就像盖房子,得有个框架,不然就容易塌了。
总分总、总分、分总,这是常见的几种。
总分总,开头先给个总的概括,中间详细地说一说,最后再总结一下。
就像介绍一个人,开头说“他是个特别有趣的人”,中间讲他做的那些有趣的事儿,最后总结“总之,他的有趣给大家带来了很多快乐”。
这种结构,让人一开始就知道个大概,心里有个底,然后再慢慢深入了解。
总分呢,先总的说一说,然后具体展开。
比如说“我的周末特别精彩”,然后就开始讲周末去了哪里,做了什么。
分总正好反过来,先详细地叙述,最后来个总结升华。
给您讲个我自己的事儿吧。
有一次,我参加了一场社区组织的志愿者活动。
那是个阳光明媚的周末,我本来想着睡个懒觉,结果被老妈硬拉起来,说年轻人得多出去活动活动,别整天宅在家里。
三件事作文结构有哪些
三件事作文结构有哪些作文的结构布局:是指在动笔作文前,对文章的内容、表达方式和结构层次的总体设计。
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哪里详写、哪里略写的问题。
它是作文过程中的一种创造性的复杂的思维活动。
具体地说,文章构思就是对选材过程中所选的材料作分解和组装,使之有序化、审美化的思维过程,因为每个人的大脑的思维方式不同,所以分解和组装的方式也呈现多种多样,这里介绍几种大家常用的构思法,以打开同学们构思的路子。
1.一字(词)贯穿构思法一字(词)贯穿,是提在构思文章时,选择一个和中心思想紧密相关的关键字或词连接文章的所有材料,从而形成文章的骨架。
如《背影》一文,就是采用一词贯穿构思法,文章从始至终以“背影”一词贯穿全文,使读者深深体会到一颗慈父心,体会到父子之间的深情。
运用此法,要注意文章要扣紧一个字或词来写,只有这样,才有条件以此为辐射点,进行多角度的思维,才有利于有层次地、深入地进行描述或抒情,使文章丰满而有韵味。
如微笑,目光,声音等类的写作。
2.排比组合构思法排比组合,是指在题目规定的范围内,根据表达主题的需要,选择几个生动的典型的人物、事件或景物的片段排比组合成文来表现一个主题的构思方法,就像拍电影,把能表现同一主题的几个镜头组合起来构成文章的主体,最好是每个镜头拟一个小标题。
用这种方法构思的记人、叙事、写景的文章,可以在较短的篇幅内,多角度、多侧面地表现人物、叙述事件、描写景物。
运用排比组合的构思法需要注意的是:A、所组合的片段的形式要统一:或者是人物形象的一系列片段组合,或者是事件的一系列片段组合,或者是景物的一系列片段组合等。
B、片段本身的叙述必须是具体的、生动的、形象的。
C、片段可以是横向排列,也可以是纵向排列。
横向的排列可以按空间的顺序排列,纵向的排列要可以按时间顺序排列,也可以按逻辑顺序排列。
格式分类:A并列式排比(如在《中考的路上》写“教室里,操场上,寝室里”三个地方刻苦学习和训练的情形)B递进式排比(如《最懂我的人》写“初识,朋友,知己”三个片段,是按交往的逐渐深入来写的)C小标题或镜头式排比3.纵横对比构思法纵横对比,是指将对立的人物、事件、景物放在同一篇文章中来叙写的一种构思方法。
作文写作指导记叙文的结构与技巧
作文写作指导记叙文的结构与技巧作文写作指导--记叙文的结构与技巧记叙文是一种以时间为线索,以事件、经历或故事为内容,通过描写、叙述和揣摩等手法来展现事物发展和人物情感变化的文体。
在写记叙文时,我们需要注意其结构和技巧,以使文章内容更加有条理,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本文将为你详细介绍记叙文的结构和技巧。
一、记叙文的结构记叙文一般由引子、主体和结尾三部分构成。
1. 引子:引子是记叙文的开篇部分,用来引入故事情节或主题。
可以是一句话、一句引用、一种景物描写或者讲述一件小事等。
引子的作用是吸引读者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
2. 主体:主体是记叙文的核心部分,通过串联事件、描写场景、塑造人物等手法展示故事情节的发展和人物的情感变化。
主体部分可以根据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或者主题顺序来组织。
同时,要注意故事情节的连贯性和主题的统一性,使文章内容更加有条理。
3. 结尾:结尾是记叙文的结束部分,用来对故事情节进行总结或者表达深层次的情感。
可以归纳故事中的教训或感悟,也可以用意境描写或反转等手法来结束故事。
结尾的作用是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和思考。
二、记叙文写作的技巧除了掌握记叙文的基本结构外,还需要灵活运用一些写作技巧,以增强文章的表现力和吸引力。
1. 选取合适的主题:记叙文的主题应该是具有一定感染力的,能够引起读者共鸣或思考。
可以选择一段真实的经历、一个有启示性的事件或者一个深刻的人物形象作为主题。
主题的选取要符合读者的兴趣和社会背景,使文章具有一定的思想性和文化内涵。
2. 运用生动的描写:记叙文中的描写是非常重要的,可以通过描写人物形象、环境场景、情感变化等来增强文章的感染力和描述性。
描写要具体生动、形象鲜明,可以运用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使读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3. 抓住情感转折点:记叙文的情感转折点是故事情节中的关键部分,可以通过人物的内心矛盾冲突、意外事件的发生、戏剧性的场景等来引起读者的情感共鸣。
怎样写好多件事(结构安排)
怎样写好多件事(结构篇)授课目标: 1 、指导学生经过范文归纳常有的记述文结构模式2、学生在实践写作中能运用其中一种结构模式。
第一课时一、导入结构指的是文章中组织资料和编排内容的详尽形式,它就恰似是一篇文章的骨架,没有了它,各样资料就好像一团乱麻,不能够形成一篇文章不说,主题也就更是无从揭穿了。
因此,安排好结构对写好一篇文章而言极为要点。
二、读例文,析方法(一)例文 1:<繁星》我爱月夜,但我也爱星天。
从前在家乡七、八月的夜晚,在庭院里纳凉的时候,我最爱看天上密密丛丛的繁星。
望着星天,我就会忘记所有,忧如回到了母亲的怀里似的。
三年前在南京,我住的地方有一道后门,每晚我打开后门,便看见一个静寂的夜。
下面是一片菜园,上面是星群密布的蓝天。
星光在我们的肉眼里诚然渺小,可是它使我们感觉光明无处不在。
那时候我正在读一些关于天文学的书,也认得一些星星,忧如它们就是我的朋友,它们常常在和我发言相同。
现在在海上,每晚和繁星相对,我把它们认得很熟了。
我躺在舱面上,仰望天空。
深蓝色的天空里悬着无数半明半昧的星。
船在动,星也在动,它们是这样低,真是岌岌可危呢! .....-----这个文段在结构安排上有什么特点呢?例文 2:《给父亲的情书》父亲,当别人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时候,感谢您让我选择做了我自己。
—题记年幼的我,俏皮而固执。
当邻居家的同龄女踮着脚尖翩翩学舞或是仰头练歌时,我唯一的喜好,倒是赤着脚丫活蹦乱跳。
我喜欢享受那种脚扎实地的幸福,诚然关于一个女孩那过分于“没有规矩”。
当邻家的孩子捧回奖状经过家门口时,母亲敬羡着,回头看看我——一个只想赤着脚丫自由玩乐“不行体统” 的俏皮鬼——又无望着。
父亲,感谢您在这时,告诉母亲不要伤心,尔后骄傲地对我说,丫头,那些孩子都不快乐,而你是最快乐最幸福的女孩!感谢您,父亲!上了初中的我,沉寂而淡泊。
当一个个同龄的孩子又争着抢着竞选班干、参加比赛的时候,我却只喜欢沉寂地坐在一边,读各样各样的文章。
学习记叙文记叙文结构与写作技巧
学习记叙文记叙文结构与写作技巧记叙文是一种常见的文体,通过叙述事件或者经历来传达作者的情感、思想和观点。
在学习记叙文的写作过程中,理解记叙文的结构和运用一些写作技巧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记叙文的结构及相关的写作技巧,帮助读者在记叙文写作中取得更好的表达效果。
记叙文的结构可以分为引子、主体和结尾三个部分。
引子用来引入故事情节,吸引读者的兴趣。
主体部分是记叙文的核心,包括事件、冲突和情节的展开。
结尾部分用来总结故事,表达作者的感悟或者给读者留下深刻的思考。
在写作技巧方面,以下几个方面是需要注意的:1. 首先,在写记叙文时,要确保故事情节的逻辑性和连贯性。
事件的发展应该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并且各个情节之间应该有明确的因果关系。
可以使用时间顺序、空间顺序或者逻辑顺序等手法来组织故事情节。
2. 其次,要注重细节描写。
细节是记叙文的灵魂,能够使故事更加生动、具体。
可以通过描写人物的外貌特征、心理活动、行为举止等来展示人物形象;通过描写环境的氛围、气味、声音等来增强情感共鸣。
3. 此外,要注重语言的运用。
记叙文应该具有一定的文学特点,运用丰富多样的词汇和句式可以使文章更加优美。
可以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来丰富文章的表达方式。
4. 另外,适当运用对话可以使故事更加生动。
通过人物之间的对话可以展示他们的性格、态度和价值观,增加故事的张力。
5. 最后,要注重写作的整体结构和篇章的衔接。
整个记叙文应该有一个明确的中心主题,所有的情节和情感都围绕着这个主题进行展开。
另外,段落之间的衔接也很重要,可以通过过渡句来使文章的结构紧凑、连贯。
通过理解记叙文的结构和灵活运用相关的写作技巧,可以提高记叙文的写作水平。
在写作过程中,需要注意故事情节的逻辑性和连贯性,注重细节描写,灵活运用语言和对话,以及注重整体结构和篇章的衔接。
希望本文对读者在学习记叙文的写作方面有所帮助。
记叙文结构模式讲解
高考记叙文的结构模式
二、平列展开式(“内容并列式”或“橱窗展览式” ) 选取不同角度的几个生活片断或将同一内容的几个 侧面在同一层面上平列展开,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其 基本模式是: 材料 ① 开头(引出材料)→主体 材料 ② →结尾(抒情、议 论) 材料③
【范文】 责 任 人活在世界上,每个人都有着每个人的责任……
大千世界,芸芸众生,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责任,每个人都 为了负起它而付出着。你的责任是什么?你是否在负起它…… (照应开头,首尾圆合)
三、对比映照式 选取有显著差异的两组内容(可以是相反或相对的两个事物,也 可以是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进行反衬式组合。其基本模式为: 正面材料 开头(引出材料)→ →结尾(抒情、议论) 反面材料 说明:行文时一定要写出对比点,为议论、抒情做准备。至于先 写正面材料还是先写反面材料则视作者的构思和材料特点而定。
一篇写老师的文章:《最后一排的回忆》 第一段:“世界上只有最后一排座位,没有永远坐在最后一排的 人”,每当我想起这句话,脑海里就会浮现一张温情的美丽的 脸。(引出倒叙) 第二段:写自己家境不好自暴自弃,永远坐在最后一排。 第三段:老师自我介绍------有爱心(语言描写),我心动了一下 (心理活动),但还是对老师有怀疑。老师布置了一篇作文。 第四段:我按自己真实的想法写了一篇作文。作文发下来一看, 一行醒目的正楷“世界上只有最后一排座位,没有永远坐在最 后一排的人”(我的心理活动),老师并且当范文念,从此我 彻底改变了。 第五段:从此我的语文次次考第一,其它成绩扶摇直上,位次也 坐在第一排。 • 结尾:照应开头,再一次点出那句话。
一线串珠式
阳光地带 春季的一天中午,我下班回到家,看见母亲正在晒被子,便也想把 被子晒一下。 我把被子抱出来,晒在了晾衣绳的两端,吃过午饭,我便上班去了。 下班回来,我一进家门,便看见了我的被子。与中午不同的是,它们已 经被晒在了阳光最好的地带,夕阳将雪白的被里镀上一层浅浅的金色。 而母亲的被子却寂寞地待在晾衣绳的两端,房屋的阴影默默地在它们身 上画着单调而规则的几何图形。 我走到我的被子面前,用手抚摸卫下,它们是温暖的。 它们当然是温暖的,温暖如母亲的手心。 我又抚摸了一下母亲的被子,它们是清凉的。 它们当然是清凉,清凉如母亲的手背。 我的眼前忽然呈现出往昔的许多情节:家里质地最好的那条床单, 方位最佳的那个房间,开得最漂亮的那盆鲜花,做得最好吃的那盘菜, 甚至吃饭时图案最精致的那只碗……这些事物如我身处的这段阳光地带 一样,都是我的。 我知道,对于母亲来说,这些情节不是偶然。 人生短暂而漫长的征途上,给你快乐的也许是你的朋友,让你美丽 的也许是你的爱人,令你充实的也许是你的事业,但是,使你温暖的必 定是你的母亲。她用她的手背为你阻挡着她力所能及的所有风霜,她用 她的手心为你 放着绵绵不绝的温暖阳光。 母亲是永远的阳光地带。
语文记叙文结构分析技巧
语文记叙文结构分析技巧记叙文是我们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常见的一种文体,它以叙述和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记录了人物、事件、景物等内容。
要想读懂一篇记叙文,深入理解其内涵和作者的意图,掌握记叙文的结构分析技巧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我们就来一起探讨一下语文记叙文结构分析的一些实用技巧。
一、记叙文的常见结构类型(一)顺叙顺叙是按照事件发生、发展的时间先后顺序来进行叙述的方法。
这是记叙文最基本、最常见的结构方式。
比如,从“早上起床”到“上学路上”再到“学校的一天”,按照时间的推进依次展开。
这种结构的优点是条理清晰,读者容易跟上故事的节奏。
(二)倒叙倒叙是把事件的结局或某个最重要、最突出的片段提到文章的前边,然后再从事件的开头按事情先后发展顺序进行叙述。
倒叙能够制造悬念,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引发他们的好奇心,想要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
(三)插叙插叙是在叙述中心事件的过程中,为了帮助展开情节或刻画人物,暂时中断叙述的线索,插入一段与主要情节相关的回忆或故事。
插叙丰富了文章的内容,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情节更加曲折。
(四)补叙补叙是在叙述结束后,补充交代与主要情节相关的内容。
它的作用通常是对上文的内容做补充解释,使文章的情节更加完整。
二、如何分析记叙文的结构(一)理清文章的线索线索是贯穿全文的脉络,它可以是人物、事件、物品、时间、地点等。
比如,在《一件珍贵的衬衫》中,“衬衫”就是文章的线索,围绕衬衫展开了一系列的故事。
找到线索,就能更好地把握文章的结构和主题。
(二)划分段落层次通过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将其划分为不同的段落层次。
可以根据时间的变化、地点的转换、情节的发展、人物思想感情的变化等因素来划分。
划分段落层次有助于我们更清晰地看到文章的结构布局。
(三)概括每个部分的大意在划分段落层次的基础上,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每个部分的主要内容。
这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每个部分在整篇文章中的作用和相互关系。
(四)分析开头和结尾开头往往起着引出下文、设置悬念、奠定基调等作用;结尾则可能有总结全文、深化主题、呼应开头等作用。
高老师讲语文 作文专题课(三) 多件事的记叙文
没过几天,学校组织跑步,一向体育成 绩差的我不免有些害怕。阳光火辣辣地烫在 身上,额头上的汗珠流了下来,我的腿开始 麻木了,身上像有块大石头压着。但全班同 学没有一个停下脚步,我也咬咬牙,定定神, 又跑开了新的一圈。
哦!原来上初中的感受是一种坚强的意 志,我得用心品味。
无论是写一件事或多件事的记叙文,一般都是按时 间顺序来写的。在叙写多件事时,我们可以段首的时间 词为过渡语,并以文中人物的感情或文中反复提及的某 一物件为线索来组接全文。这样层次清楚,结构了然, 也算是中规中矩的一种结构吧。
《我喜爱吟诗》
我是个多愁善感的女孩,热情而又孤 独的灵魂让我时常有莫名的愁绪。如果生活 中没有诗的陪伴,我就会感到一片混沌。是 诗将我安抚,将我牵引……
取成功。这直冲颅顶的辛辣的热衷,或许值 得迎接。
喷涌着百事可乐般的热情
每天一瓶可乐在初三成了我的习惯。我 很喜欢拧开瓶盖时那长长的一声气响,有时 还伴随着点泡沫顺着指间凉凉地淌下。享用 可乐的课间,也是最热闹的时候,可以看见 同学摆出酷酷的造型,哽出一副沙哑的嗓子 在教室中间号叫着:“……我的爱情,好像 一把火,燃烧了整个沙漠……”──尽管他 连爱情的味道都没有
凭窗站了一会儿,微微的觉得凉意侵 人。转过身来,忽然眼花缭乱,屋子里的别 的东西,都隐在光云里;一片幽辉,只
浸着墙上画中的安琪儿。——这白衣的安琪 儿,抱着花儿,扬着翅膀,向着我微微的笑。
“这笑容仿佛在哪儿看见过似的!”我 仍是想——默默的想。
严闭的心幕,慢慢的拉开了,涌出五 年前的一个印象。——一条很长的古道。驴 脚下的泥,兀自滑滑的。田沟里的水,潺潺 的流着。近村的绿树,都笼在湿烟里。弓儿 似的新月,挂在树梢。一边走着,似乎道旁 有一个孩子,抱着一堆灿白的东西。
小学作文辅导——多事一文式结构法
小学作文辅导——多事一文式结构法1.什么是多事一文式结构法前面我们介绍的13种结构法,都是以一事一文或一人一文的简单记叙文为前提的。
在记事时,根据作文题目的要求,有时需要在一篇文章里记好几件事。
如:在写《童年趣事》、《班级新风》时,既可写一件事,又可写几件事。
又如:在写《今天我值日》、《我的一天》、《学校生活二三事》、《学校生活一日》、《愉快的星期天》时,显然写一件事内容单薄,需要写两三件事才行。
这种在一篇文章中写几件事的文章结构法就是多事一文式结构法。
2.范例评析三喜临门说来也真巧,爷爷一天就遇上了三间喜事。
第一件下午,我放学回家,只见爷爷站在门口,对着拿在手里的一张粉红色的纸条,笑眯眯地看得入神。
我一连叫了三声爷爷,他才从欣喜中回过头说:军军,咱家分到了新房子!真的吗?爷爷啥时候骗过你?爷爷一边说,一边将那张新房分配单递给我。
爷爷,身居陋室,是一名勤勤恳恳工作了三十多年的教师。
如今,组织分给了他一套宽敞明亮的新房,怎能不使他高兴得眉飞色舞呢?第二件叮铃铃一串自行车铃声由远而近,我和爷爷还沉浸在喜悦中,一位邮递员阿姨已经跳下了车。
她从邮包里取出一个胖鼓鼓的大信封交给了爷爷。
爷爷拆开一看,是一本散发着油墨清香的新书。
他捧着书,像年轻的母亲抱着新生的婴儿一样,翻来覆去地仔细看着,乐呵呵地喃喃自语:啊,出版了,终于出版了!原来爷爷编写的《教育名言录》出版了。
爷爷花了多年时间编的曾被四人帮打入地狱的书稿终于重见天日,正式出版,这又怎能不使爷爷笑得合不拢嘴呢?第三件傍晚,教育局的张叔叔兴冲冲赶来握着爷爷的手说:徐老师,你的教育论文获奖啦,祝贺您!说着,把参加授奖大会的通知交给了爷爷。
喜事一件接一件,这下,爷爷已高兴得手足无措了。
灯下,餐桌上摆满了妈妈烹制的爷爷最喜欢的各种菜肴。
我抢先给爷爷斟满了一杯酒:为爷爷的三喜临门干杯!爷爷、奶奶、妈妈、爸爸和我全家频频举杯,人人都沉浸在欢乐之中。
评析本文是运用多事一文结构法写作的典型例文。
记事作文结构框架
记事作文结构框架记事作文,简单来说,就是把一件事儿给说清楚。
要想把这事儿说得有意思,让人爱听,那可得有点小窍门。
咱先说开头。
开头就像一场戏的开场,得吸引人,让人有兴趣往下看。
比如说,你可以直接描述事情发生时的场景,像“那天阳光特别刺眼,热得人心里发慌,我就在这样的大热天里,遭遇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儿。
”或者设置个小悬念,“我一直以为自己胆子挺大的,可那天发生的事儿,却让我彻底改变了想法。
”这就勾起了读者的好奇心,想知道到底咋回事儿。
中间部分,那就是重头戏啦。
这部分得把事情的经过仔仔细细地讲明白。
比如说,你写一次旅行,那从出发前的准备,一路上的心情,看到的风景,遇到的人,发生的有趣事儿,都得一五一十地写出来。
就像我那次去爬山,早上天还没亮就被老妈从被窝里拽出来,迷迷糊糊地收拾东西。
面包、火腿肠、矿泉水,一股脑儿地塞进背包里。
坐在车上的时候,心里那个期待呀,想着山上的美景,感觉时间过得特别慢。
到了山脚下,望着那高高的山峰,心里既兴奋又有点害怕。
一开始爬,还挺轻松,脚步轻快得像只小兔子。
可越往上,路越难走,台阶又高又陡,腿就像灌了铅一样,每走一步都特别费劲。
这时候,旁边有个小朋友,也就七八岁的样子,蹭蹭蹭地往上跑,那劲头,把我都给比下去了。
我心里那个不服气呀,咬咬牙,继续往上爬。
好不容易到了半山腰,找了个地方坐下来休息。
这时候,一阵风吹过来,那叫一个舒服,把身上的汗都吹干了。
往远处看,山连着山,一片绿色,就像一幅巨大的水墨画。
正看着呢,突然听到有人喊:“快看,有猴子!”我赶紧转过头去,只见几只猴子在树上跳来跳去,还伸手跟游客要吃的,那模样可爱极了。
接着往上爬,终于到了山顶。
那一刻,心里的成就感简直爆棚。
站在山顶上,往下看,房子变得像火柴盒一样小,人就像小蚂蚁。
那种感觉,真的没法用语言形容。
结尾部分也很重要,不能虎头蛇尾。
可以总结一下自己的感受,或者从这件事儿里明白了啥道理。
但别太生硬,别让人感觉你在说教。
某某三事作文结构分析
某某三事作文结构分析在我的记忆长河中,爷爷是一个特别的存在。
他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深深地印刻在我的心里。
今天,我就来给大家讲讲爷爷的三件小事,通过这些小事,咱们一起来感受一下爷爷那独特的魅力。
先说第一件事吧,那是一个夏日的午后。
太阳火辣辣地烤着大地,连知了都热得叫个不停。
爷爷呢,却戴着他那顶旧草帽,准备去田里干活。
我当时好奇呀,就跟着爷爷一块儿去了。
到了田里,爷爷二话不说,就开始弯腰劳作。
他那熟练的动作,就像是在表演一场精心排练过的舞蹈。
只见他左手握住稻苗,右手快速地插秧,一插一个准,秧苗们就像是听话的孩子,整整齐齐地站在水田里。
我在一旁看着,觉得挺有趣,就嚷嚷着也要试试。
爷爷笑着把手里的秧苗递给我,耐心地教我怎么插秧。
“丫头,插秧的时候,手要稳,脚要站稳,不然会摔倒在水田里,变成小泥猴哦!”爷爷一边说,一边给我示范。
我信心满满地接过秧苗,学着爷爷的样子开始插秧。
可没一会儿,我就累得腰酸背痛,手上、脚上全是泥巴,还不小心摔了一跤,弄了一身的泥水。
爷爷看到我的狼狈样,哈哈大笑起来,“丫头,干农活可不容易吧!”说完,爷爷把我扶起来,让我到田边休息。
他自己则继续在田里忙碌着,汗水湿透了他的衣衫,可他的脸上却始终带着笑容。
那一刻,我明白了爷爷对土地的热爱,那是一种深深的眷恋和执着。
再来说说第二件事。
有一年冬天,天气特别冷,寒风呼呼地刮着。
我们一家人都围坐在火炉边取暖,可爷爷却不见了踪影。
过了好一会儿,爷爷才带着一身的寒气走进家门。
我好奇地问:“爷爷,您去哪儿了?”爷爷神秘地笑了笑,从怀里掏出一个小布包。
打开一看,原来是几个热乎乎的烤红薯。
“我去地里挖了几个红薯,给你们烤着吃,暖暖身子。
”爷爷说着,把烤红薯递给我们。
我接过烤红薯,咬了一口,甜甜的、暖暖的,一直暖到了心里。
原来,爷爷为了让我们能吃上热乎乎的烤红薯,在这么冷的天,跑到地里去挖红薯,然后又找地方烤好。
看着爷爷被寒风吹红的脸,我的心里满是感动。
记叙多件事_记叙文指导
记叙多件事_记叙文指导记叙多件事,围绕一个中心去写。
倘若是记叙文,必须写自己的事;倘若根据材料写记叙文,那就根据材料去写。
①写习惯,可以写爱管闲事的习惯,通过爱管闲事的几件事情,别人虽有不同看法,自己却自得其乐,来展现自己对人生对社会对他人的态度。
②写责任,可以选取生活中展现自己有责任心的事例,如拾到了同学的钢笔主动交到了传达室,并不留名;大同学欺负小同学,自己主动上前劝解,还落了个没趣;看到缺斤短两的商贩与顾客争吵,自己也上前左右一番;母亲生病,爸不在家,自己也能端一碗热汤面送到妈妈身边;医院找错了零钱,竟能挤上前去退给人家,却落下了“加塞”的名声,等等,来展现自己作为当代中学生对社会对人生应抱有的正确责任,只有认识到自己的责任,才会把它付诸实践。
③写觉悟,可以选取生活中不觉悟到觉悟的两三件事,来展现自己觉悟的提高。
从同学日益相互封闭的现象中,认识到自己应去做点什么。
(相互帮助)从家长的日益操劳中,觉得自己应去做点什么。
(报得三春晖)从教师的苦口婆心中。
觉得自己该去做点什么。
(奉献)从同学不幸的遭遇中,觉得自己该为同学做点什么。
(同情)第1页共3页从平凡无奇的交往中,觉得自己应该珍惜什么。
(珍惜友情,平平淡淡才是真)从同学的矛盾中,觉得自己应消除什么。
(消除误解)从原来初中同学的成绩中,觉得自己还缺少什么。
(恒心、忍劲)看到社会的不良现象,觉得自己该去做什么。
(责任)④写珍惜,可以选择一件事去写。
也可选择儿件事,围绕“珍惜”去写。
可以是抽象的,如幸福、生命、时间、人格,也可以是具体的粮食、环境等。
从一个人短暂的生命中,体会怎样去珍惜生命;从时间的短暂中,认识怎样去珍惜时间;从人与人的交往中,体会怎样珍惜生活;从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中,体会怎样珍惜环境;从植被的破坏中,认识到怎样珍惜自然生态平衡;从父母对自己的关怀中,认识到怎样去珍惜情感;从经历假冒伪劣的一次切身感受中,认识到怎样去珍惜人格;第2页共3页从一次不爱惜粮食的现象中,觉得应当怎样珍惜劳动成果;从同学的矛盾变化中,觉得应当怎样珍惜友情。
多件事记叙文的结构
叙写多件事的结构我们写作文时,如果没有明确的规定只能写一件事,此时,可选择多件事来谋篇布局。
毕竟写一件事需要求得事件的深刻性和内容的具体性,而这正是一些同学所害怕的。
选取多件事,相对来说要简单些,而且在应试时,对作文字数的要求也更好控制一些。
那么,叙写多件事时,主体部分采用怎样的结构更合理、更清晰、更能让评分老师心动呢?这里介绍常用的几种结构:一、段首时间词组接结构无论是写一件事或多件事的记叙文,一般都是按时间顺序来写的。
在叙写多件事时,我们可以段首的时间词为过渡语,并以文中人物的感情或文中反复提及的某一物件为线索来组接全文。
这样层次清楚,结构了然,也算是中规中矩的一种结构吧。
例文1 心中的蓝雨衣从我能记起自己叫什么名字开始,我的记忆中就有这样一件蓝色的雨衣,一片属于自己的蓝色的梦。
很小的时候,每到下雨天,爸爸都会穿着那件蓝色的雨衣,骑自行车来接我。
透过幼儿园传达室那厚厚的玻璃,我远远地就能望见穿着蓝色雨衣的爸爸。
爸爸平稳地骑着自行车,我则坐在车子后面,藏在蓝色的雨衣里,玩着手上的玩具,低头看车轮碾过积水溅起的水花,还不时地往嘴里塞块糖。
光线透过雨衣,使我周身弥散着蓝调的光,有一种怪舒服的感觉。
于是,在那段日子里我曾一次次地渴望雨天的到来。
为了以后下雨天能在第一时间准确地认出爸爸的蓝雨衣,我偷偷地用水彩笔在蓝雨衣的正面画了一个大大的笑脸。
爸爸发现后,不但没怪我,反而夸我很有绘画天赋!于是这件被认为是太阳公公生病休息时送给我的宝贝霓裳,便成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了。
渐渐地我长大了,学会了骑车。
学会骑车后不久的一个下雨天,没带雨具的我在教室等待着爸爸的蓝雨衣。
左等右等,等来的爸爸是一身紫色的雨衣,我诧异。
爸爸伸出手来,把那件蓝雨衣递给我:“快穿上吧!”我犹豫着,套上。
在穿上蓝雨衣的那一刹那,我明白这意味着今后有风雨的时候,我必须用自己的双手去掌握车把儿,用自己的双眼去判断将要行走的路线。
没有变的是蓝雨衣上灿烂的笑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多件事记叙文的结构叙写多件事的结构我们写作文时,如果没有明确的规定只能写一件事,此时,可选择多件事来谋篇布局。
毕竟写一件事需要求得事件的深刻性和内容的具体性,而这正是一些同学所害怕的。
选取多件事,相对来说要简单些,而且在应试时,对作文字数的要求也更好控制一些。
那么,叙写多件事时,主体部分采用怎样的结构更合理、更清晰、更能让评分老师心动呢?这里介绍常用的几种结构:一、段首时间词组接结构无论是写一件事或多件事的记叙文,一般都是按时间顺序来写的。
在叙写多件事时,我们可以段首的时间词为过渡语,并以文中人物的感情或文中反复提及的某一物件为线索来组接全文。
这样层次清楚,结构了然,也算是中规中矩的一种结构吧。
例文1 心中的蓝雨衣从我能记起自己叫什么名字开始,我的记忆中就有这样一件蓝色的雨衣,一片属于自己的蓝色的梦。
很小的时候,每到下雨天,爸爸都会穿着那件蓝色的雨衣,骑自行车来接我。
透过幼儿园传达室那厚厚的玻璃,我远远地就能望见穿着蓝色雨衣的爸爸。
爸爸平稳地骑着自行车,我则坐在车子后面,藏在蓝色的雨衣里,玩着手上的玩具,低头看车轮碾过积水溅起的水花,还不时地往嘴里塞块糖。
光线透过雨衣,使我周身弥散着蓝调的光,有一种怪舒服的感觉。
于是,在那段日子里我曾一次次地渴望雨天的到来。
为了以后下雨天能在第一时间准确地认出爸爸的蓝雨衣,我偷偷地用水彩笔在蓝雨衣的正面画了一个大大的笑脸。
爸爸发现后,不但没怪我,反而夸我很有绘画天赋!于是这件被认为是太阳公公生病休息时送给我的宝贝霓裳,便成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了。
渐渐地我长大了,学会了骑车。
学会骑车后不久的一个下雨天,没带雨具的我在教室等待着爸爸的蓝雨衣。
左等右等,等来的爸爸是一身紫色的雨衣,我诧异。
爸爸伸出手来,把那件蓝雨衣递给我:“快穿上吧!”我犹豫着,套上。
在穿上蓝雨衣的那一刹那,我明白这意味着今后有风雨的时候,我必须用自己的双手去掌握车把儿,用自己的双眼去判断将要行走的路线。
没有变的是蓝雨衣上灿烂的笑脸。
接着,我又有了黄雨衣、红雨衣,可是总觉得它们远不及我心中的蓝雨衣。
是因为那张灿烂的笑脸,还是因为它和爸爸一起呵护过我成长?一时我也说不清。
现在每看见那静静地躺在书橱顶上挡灰的蓝雨衣,我心中便为之一震——它竟和爸爸一样默默地为我付出了一切!我真想马上将雨衣拿下来,再看看落满了灰尘的蓝雨衣上那张灿烂的笑脸……简评:按时间顺序,以“蓝雨衣”为线索组接全文:小时候,爸爸穿着它接送“我”;后来,“蓝雨衣”是爸爸对“我”的信任,也是“我”长大的见证和鼓励;现在,“蓝雨衣”仍然默默地为“我”付出。
真实地表达出“我”对父亲的热爱和对父爱的感谢,也反映了“我”对生活的思考。
二、段首首括句组接结构首括句就是指段首用以概括中心大意的句子。
文章运用几个首括句,更能突出重点内容,也能使读者对文章的结构一目了然。
如一位同学写的《我爱种菜》一文就巧妙地运用了三个首括句:“这一爱啊,爱在挖地播种”,“这二爱啊,爱在浇水除虫”,“这三爱啊,爱在摘取品尝”。
充分表达了作者喜欢种菜的原因,脉络十分清晰。
需要注意的是,一篇文章如果运用几个首括句,先得综合考虑它们的概括性和先后顺序;而后力争语句形式的基本一致,以获得排比句式的效果。
例文2 我喜爱吟诗我是个多愁善感的女孩,热情而又孤独的灵魂让我时常有莫名的愁绪。
如果生活中没有诗的陪伴,我就会感到一片混沌。
是诗将我安抚,将我牵引……沮丧的日子里因为有诗而变得快乐。
偶尔有一门功课考得不尽人意,我的心就如一团乱麻,“剪不断,理还乱”,失意的痛楚令我辗转难眠。
于是,我斜倚在床头,打开诗集,敞开心扉,在诗海中驰骋。
这时,一种说不出的快意便涌上心头。
“如今虽失利,有甚要紧,尚未全盘输尽”;“醒呀,太阳驱散了群星,暗夜从空中逃遁”;“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当我品味着那些在失败中前进的猛士的凌云壮志时,当我吟诵着英雄们叱咤风云的非凡气势时,失落与沮丧烟消云散,充斥于心的只是那东山再起的豪迈。
烦恼的日子里因为有诗而变得坦然。
有时侯,遭人猜忌,又被人排斥,苦闷的心情便多了份“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的消极。
浊风低啸,更添几分愁意。
于是,我再一次地吟诗,把痛苦向它倾诉。
“就是这股生命的泉水,日夜流穿我的血管,也穿流过世界,又应节地跳舞。
就是这同一的生命,在潮汐里摇动着生和死的大海的摇篮……”;“云含幽兮月添冷,月凝晖兮江漾影”;“木落霜飞天地清,空江百里见潮生”,浑然间,我进入了一个灵魂的世界,一个没有心灵设防的世界,一个至真至纯的世界。
渐渐地,我的心便释然了。
的确,在这样一个无瑕的世界里,心境无法悲哀,更勿须沉沦。
寂寞的日子里因为有诗而变得美丽。
每当我做完枯燥的作业,心中常有些许虚无、些许孤独。
于是,我再次走进诗的天地。
诗就似那守护身畔的天使,陪伴我至永远。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荆王猎时逢暮雨,夜卧高丘梦神女”;“长空澹澹孤鸟没,万古消沉向此中”,空灵飘渺的诗句反而充实了我的内心。
拥有了诗的情怀,心便不再寂寞,因为有诗的心是一个尽情欢笑的天堂。
平静的日子里因为有诗而变得单纯。
这个时候,不为排遣和消闲,不为纷乱情绪的宣泄,只为了纯纯的吟诗。
留出心中的净土,涂上梦的色彩,任诗潮翻涌,用灵魂写就一片诗的天空。
有诗的日子,是充满阳光的日子,诗是我生命的一部分。
有诗的日子,令我的心在博爱的世界中快乐、自由地欢唱。
简评:文章用了四个排比式的首括句:沮丧的日子里因为有诗而变得快乐;烦恼的日子里因为有诗而变得坦然;寂寞的日子里因为有诗而变得美丽;平静的日子里因为有诗而变得单纯。
使得段落的中心和文章的层次一目了然,富有一种美感。
从上面的例文我们也能看出,这样的结构,主体一般是用散文化的笔调来写景抒情,平平淡淡叙事的不多。
显然,这种结构更适合长于抒情的同学。
三、段间过渡句组接结构过渡句在文章中承上启下,能使相邻的两层意思和段落上下连贯、前后衔接,让读者的思路顺利地由前一层意思过渡到后一层意思,且不会感到中间有什么空隙。
叙写几件事时,如果我们采用排比式的段间过渡句来组接主体,也能给人一种整齐划一之美。
例文3笑雨声渐渐的住了,窗帘后隐隐的透进清光来。
推开窗户一看,呀!凉云散了,树叶上的残滴,映着月儿,好似萤光千点,闪闪烁烁的动着。
——真没想到苦雨孤灯之后,会有这么一幅清美的图画!凭窗站了一会儿,微微的觉得凉意侵人。
转过身来,忽然眼花缭乱,屋子里的别的东西,都隐在光云里;一片幽辉,只浸着墙上画中的安琪儿。
——这白衣的安琪儿,抱着花儿,扬着翅膀,向着我微微的笑。
“这笑容仿佛在哪儿看见过似的!”我仍是想——默默的想。
严闭的心幕,慢慢的拉开了,涌出五年前的一个印象。
——一条很长的古道。
驴脚下的泥,兀自滑滑的。
田沟里的水,潺潺的流着。
近村的绿树,都笼在湿烟里。
弓儿似的新月,挂在树梢。
一边走着,似乎道旁有一个孩子,抱着一堆灿白的东西。
驴儿过去了,无意中回头一看。
——他抱着花儿,赤着脚儿,向着我微微的笑。
“这笑容又仿佛是哪儿看见过似的!”我仍是想——默默的想。
又现出一重心幕来,也慢慢的拉开了,涌出十年前的一个印象。
茅檐下的雨水,一滴一滴的落到衣上来。
土阶边的水泡儿,泛来泛去的乱转。
门前的麦垄和葡萄架子,都濯得新黄嫩绿的非常艳丽。
——一会儿好容易雨晴了,连忙走下坡儿去。
迎头看见月儿从海面上来了,猛然记得有件东西忘下了,站住了,回过头来。
这茅屋里的老妇人——她倚着门儿,抱着花儿,向着我微微的笑。
这同样微妙的神情,好似游丝一般,飘飘漾漾的合拢了来,绾在一起。
这时心下光明澄静,如登仙界,如归故乡。
眼前浮现的三个笑容,一时融化在爱的调和里,看不分明了。
简评:三个画面是由三个笑容联缀而成的。
画面是跨越时空的,作者巧妙地通过过渡句将其衔接起来,别具一种情调。
结尾将三个笑容融化在爱的调和里,体现了冰心早期作品中所唱的“爱”的赞歌。
四、段尾抒情句组接结构叙写多件事时,如果我们每叙写完一件事,就适当地加以抒情,而且这抒情的句子结构又相似,有排比式的效果。
这便是段尾抒情句组接结构。
这样来组接主体,也是很不错的一种选择。
例文4品味初中生活开学那天,当我迈进一中的校门,展现在眼前的是一棵棵挺拔的树,树叶嫩绿嫩绿的,在温和的阳光下显得格外精神。
小鸟在一片碧蓝的天空中快乐地飞着,不时卖弄一下清脆的嗓音。
好一派清爽的景象!走着走着忽然想到以后不能经常和爸爸妈妈在一起了,我心里不免有些沉重。
第一天晚上在寝室里睡,很久都没有入眠,整个空间一片寂静。
偶尔有一束月光穿过云层透过窗子照进来,月光是那样的洁白,仿佛带着独一无二的清香。
哦!上初中的感受原来是一种沉重的孤独,我得慢慢品味。
第一天上课,我便认识了几位任课老师。
语文老师那黑亮的头发仿佛是在象征她的聪明才智慧,眼睛上搁着一副眼镜展示出她的和蔼可亲,第一节生动的语文课使我至今难忘;数学老师那炯炯有神的眼睛里透着他的风趣,一堂幽默的数学课就这样一晃而过了;英语老师流利的口语不得不令人敬佩,细致的讲解不得不让人陶醉。
哦!原来上初中的感受是一种无限的渴望,我得细细品味。
没过几天,学校组织跑步,一向体育成绩差的我不免有些害怕。
阳光火辣辣地烫在身上,额头上的汗珠流了下来,我的腿开始麻木了,身上像有块大石头压着。
但全班同学没有一个停下脚步,我也咬咬牙,定定神,又跑开了新的一圈。
哦!原来上初中的感受是一种坚强的意志,我得用心品味。
如果生命是火红的太阳,那么你的感受就是炽热的光;如果生命犹如小河流水,那么你的感受就是起伏的波浪…………让我们来一起感受这一切吧!感受生活里平凡的每一处。
简评:写作上,作者运用了段尾抒情排比式结构。
三个“哦!”既从三个不同侧面表达了作者对初中生活的品味,也具有了整齐的结构美和层次感。
五、小标题式剪辑结构这种方法能避免主次不分、情节不清的现象,也能把文章中最曲折动人的情节一目了然地展现在阅卷老师的面前,收到打动读者的效果。
运用小标题式结构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不需要完整地叙写几件事,需要把事情中最精彩的场面描绘出来。
举个例子,假如你外出旅游,在不少名胜景点拍了照片。
以后,打开相册,看到这些照片就能想起旅游的整个情节。
为什么,因为拍照片的地方都是最典型的地方。
显然,照片也就相当于我们叙写的最精彩的场面。
2、精选场面时,可从时间的角度来考虑,也可从不同侧面的角度来考虑。
举个例子:表现学校生活,从时间角度来考虑,可从“晨锻——白天的学习——晚自修后的就寝”来选材;从不同的侧面角度来考虑,可从“教室(学习)——操场(活动)——寝室(生活)”来选材。
3、拟定小标题,一要做到“准”,力求通过凝练的小标题反映出故事情节;二要做到“巧”,用步步为营的标题可以,用欲擒故纵的标题可以,用悬念迭起的标题也可以;三要做到结构匀称。
总之,要给人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