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历史文化街区风貌保护与更新设计导则》

合集下载

北京市核心区背街小巷环境整治提升设计管理导则

北京市核心区背街小巷环境整治提升设计管理导则

北京市核心区背街小巷环境整治提升设计管理导则一、前言作为国际化大都市的核心区,北京市不仅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也承载着现代化的繁荣与活力。

然而,在城市快速发展的背后,背街小巷这一次要拔地而起的、历史积淀深厚的城市文化遗产也显得愈加珍贵。

在这样的背景下,北京市核心区背街小巷环境整治提升设计管理导则应运而生,旨在对背街小巷进行规范化管理并实现其环境整治提升,以保护和传承北京城市文化的精髓。

二、北京市核心区背街小巷的现状1.历史文化遗产丰富北京市核心区的背街小巷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其中不乏许多有着数百年历史的老街坊。

这些古老的建筑、街道和人文景观,汇聚着北京城市的历史积淀和文化底蕴,是京城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2.环境脏乱差然而,目前许多背街小巷的环境却存在着脏乱差的现象。

在城市快速发展的同时,因为历史原因和管理不善,背街小巷的环境往往显得杂乱无章,卫生情况不佳,给市民的居住和出行带来不便。

3.文化传承有待加强北京市核心区背街小巷的文化传承亟待加强。

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一些传统文化在背街小巷中已经不再传承,古老的民俗和风土人情在逐渐消失。

如何保护和传承这些独特的文化和历史遗产,成为了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北京市核心区背街小巷环境整治提升的意义1.保护城市历史文化实施背街小巷环境整治提升,可以有效保护城市的历史文化遗产。

背街小巷作为北京城市的历史见证者,承载了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内涵,环境整治提升可以帮助这些文化遗产得到有效的保护和传承。

2.改善市民生活环境整治提升背街小巷的环境,意味着改善了市民的生活环境。

北京的市民可以通过背街小巷,感受到古老京城的风采,同时也能够享受到整洁、优美的生活环境,增加社区居民的幸福感和归属感。

3.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通过环境整治提升,可以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背街小巷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整治提升,可以提升城市的整体形象,提高城市的软实力,吸引更多的游客和投资,带动地区经济的发展。

北京老城保护房屋修缮技术导则(2019版)【模板】

北京老城保护房屋修缮技术导则(2019版)【模板】

北京老城保护房屋修缮技术导则(2019版)(征求意见稿)目录1 总则 (1)2 术语 (2)3 基本规定 (3)4 材料 (6)5 传统风貌建筑修缮标准 (8)6 其他建筑修缮标准 (11)7 院落改造提升 (13)8 老城胡同风貌和环境整治 (14)9 绿色与节能提升设计 (17)10 装配式厨房、卫生间体系设计 (18)附录A 传统风貌建筑形式 (19)附录B 传统风貌建筑工艺标准 (102)附录C 正负面清单 (164)附录D装配式做法系列 (193)引用法规、规范、标准名录 (201)1总则1.0.1为保护北京古都风貌,深入贯彻落实“要把老城区改造提升同保护历史遗迹、保存历史文脉统一起来”的老城保护总体要求,做到对老城区“应保尽保”,最大限度保护好各时期有价值的建筑,传承和保护历史文脉,坚持城市保护与有机更新相衔接,促进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复兴,以人民为中心,贯彻“老胡同现代生活”的理念,保障建筑质量、改善居住条件,规范北京市老城历史文化街区的房屋保护修缮和环境改造提升,特制定本导则。

1.0.2本导则依据《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等编制。

1.0.3本导则适用于北京老城内,除文物保护单位、普查登记文物、历史建筑以外的胡同、院落和房屋,以及近现代建筑的修缮保护、使用功能改造、市政设施改造、风貌和环境整治提升工程。

其中,历史文化街区外的胡同、院落和房屋,其外立面、公共空间等可视范围内的修缮工作执行导则,其他部位的修缮标准另行制定。

1.0.4老城是指二环路以内(含护城河及其遗址)的区域。

老城区域以外的历史文化保护区等区域的房屋保护修缮,可参照本导则执行。

1.0.5老城保护房屋修缮和环境改造提升应符合《北京历史文化街区风貌保护与更新设计导则》及老城风貌管控相关规定的要求。

实施工程除应符合本导则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和北京市现行有关标准、法规的规定。

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传统建筑维修导则

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传统建筑维修导则

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传统建筑维修导则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传统建筑的维修是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任务。

为了确保修缮工作的准确性和可持续性,制定一份维修导则十分必要。

下面是一份维修导则的草稿,以供参考。

一、修缮原则1. 文物优先:修缮过程中应始终以保护文物为首要目标,尊重历史建筑的原貌和历史风貌。

2. 保留原材料和技术:尽量保留和使用原有材料和技术,以确保修缮工作的真实性和可持续性。

3. 严禁伪造古建:修缮工作不得进行任何与历史事实不符的伪造行为,禁止使用仿古材料和制作假古建。

4. 全面考虑历史性、功能性和安全性:修缮过程中应全面考虑历史建筑的历史价值、功能需求和安全标准,保持历史建筑的实用性和可用性。

二、修缮流程1. 考古勘测:在修缮前应进行必要的考古勘测,了解历史建筑的历史背景和演变过程,为修缮工作提供必要的历史资料。

2. 定义修缮范围:明确修缮范围,包括主体建筑、附属建筑、园林环境等部分,确保修缮工作的全面性和连贯性。

3. 文物保护方案:根据考古勘测结果和修缮范围,制定文物保护方案,确保修缮工作符合文物保护要求。

4. 材料保护和维护技术:针对历史建筑的特点和状况,选择合适的材料和维护技术,保护和修复历史建筑的砖石、木材、彩绘等元素。

5. 建筑结构加固:对因年久失修、自然灾害等原因导致的建筑结构受损进行加固修复,保证历史建筑的结构安全。

6. 修缮工艺:参照历史建筑的原有工艺,进行修缮工作,保持历史建筑的真实性和原汁原味。

三、修缮管理1. 规范施工:修缮工作应由专业队伍进行,严禁随意拆除或改变历史建筑的原貌,保证修缮工作按照规定进行。

2. 监督和验收:修缮工作应有专业监督和验收机构进行监督,确保修缮工作符合文物保护要求。

3. 打造宣传教育平台:修缮完成后,可以通过建立展览、讲解、宣传等方式,向大众宣传历史建筑的价值和意义,加强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保护意识。

以上是一份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传统建筑维修导则的初步草稿,该导则旨在指导修缮工作的进行,保证历史文化的传承和保护。

北京旧城历史文化街区房屋保护和修缮工作的若干规定

北京旧城历史文化街区房屋保护和修缮工作的若干规定

北京旧城历史文化街区房屋保护和修缮工作的若干规定(...2009-03-09 15:52:01来自: 方木仓(浮生幻像...)标题:北京旧城历史文化街区房屋保护和修缮工作的若干规定(试行)于印发《北京旧城历史文化街区房屋保护和修缮工作的若干规定(试行)》的通知各区、县人民政府、各相关单位:为进一步推进北京旧城历史文化街区房屋保护和修缮工作,市建委、市规划委、市文物局共同制定了《北京旧城历史文化街区房屋保护和修缮工作的若干规定(试行)》,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贯彻实施。

附件:《北京旧城历史文化街区房屋保护和修缮工作的若干规定(试行)》北京市建设委员会北京市规划委员会北京市文物局二○○九年二月二日附件:北京旧城历史文化街区房屋保护和修缮工作的若干规定(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依法推进本市旧城历史文化街区房屋保护和修缮工作,依据《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北京旧城25片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规划》(以下简称保护规划)等相关法律、法规、规划,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市旧城历史文化街区房屋保护和修缮,以及所涉及的胡同整治、市政基础设施改造和居民疏散等相关工作,依据本规定执行。

旧城是指明清时期北京城护城河及其遗址以内(含护城河及其遗址)的区域。

历史文化街区是指市政府批准公布的历史文化保护区。

第三条本市旧城历史文化街区房屋保护和修缮工作(以下简称房屋保护和修缮工作)应坚持以下原则:(一)坚持整体保护、有机更新的原则。

严格执行保护规划,通过小规模、渐进式有机更新的方式组织实施。

保护历史真实性,保存历史遗存和原貌,严禁大拆大建。

(二)坚持政府主导、多方参与的原则。

在政府的统筹组织下,落实房屋产权人、使用人(含承租人,下同)修缮、管理、维护的责任,调动居民的积极性;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房屋保护和修缮工作。

(三)坚持保护风貌、改善民生和促进发展相结合的原则。

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历史文化街区划定和历史建筑确定工作方案》的通知

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历史文化街区划定和历史建筑确定工作方案》的通知

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历史文化街区划定和历史建筑确定工作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布日期】2016.07.18•【文号】建办规函[2016]681号•【施行日期】2016.07.18•【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乡规划正文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历史文化街区划定和历史建筑确定工作方案》的通知建办规函[2016]681号各省、自治区住房城乡建设厅,直辖市规划委(规划国土局、规划局),北京农村工作委员会: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中发[2016]6号)提出的“用五年左右时间,完成所有城市历史文化街区划定和历史建筑确定工作”要求,我部制定了《历史文化街区划定和历史建筑确定工作方案》,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落实。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2016年7月18日历史文化街区划定和历史建筑确定工作方案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关于“用五年左右时间,完成所有城市历史文化街区划定和历史建筑确定工作”的要求,我部决定对全国设市城市和公布为历史文化名城的县开展历史文化街区划定和历史建筑确定工作,按照“五年计划三年完成”的总体安排,制定本方案。

一、充分认识历史文化街区划定和历史建筑确定工作的重要性历史文化街区是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核心内容,是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历史传承的重要载体;历史建筑承载着不可再生的历史信息和宝贵的文化资源,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开展历史文化街区划定和历史建筑确定,对于加强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保护,延续城市文脉,提高新型城镇化质量,推动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二、工作目标核查所有设市城市和公布为历史文化名城的县中符合条件的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基本情况和保护情况,公布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名单。

风貌管控视角下的特色古城保护与更新探索——以城厢古城为例

风貌管控视角下的特色古城保护与更新探索——以城厢古城为例

风貌管控视角下的特色古城保护与更新探索——以城厢古城为例发布时间:2021-05-06T15:47:53.043Z 来源:《建筑实践》2021年第40卷第3期作者:李建玲[导读] 随着我国新型城镇化的高质量发展要求,强调文脉传承和城市个性特色李建玲天津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天津 300072摘要:随着我国新型城镇化的高质量发展要求,强调文脉传承和城市个性特色,成为新时期建设历史文化底蕴厚重、时代特色鲜明人文城市的重要导向。

作为我国历史文化宝库中的百年历史古城,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积淀,面临着历史文化及风貌格局保护的迫切需求,本研究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提出“片区总则谋划全局”、“单元分则引导空间要素”、“地块图则管控重点地段”的古城风貌管控策略,对古城风貌保护和更新进行有益探索。

关键词:风貌管控;特色古城;保护与更新;1 引言随着国家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深入推进,文化传承和彰显特色是城镇高质量发展的显著标志,是新时期建设历史文化底蕴厚重、时代特色鲜明人文城市的重要导向。

百年历史古城作为我国历史文化宝库中的重要文化遗产,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积淀,在新一轮旧城改造和乡村振兴过程中,面临着历史文化延续和风貌格局保护的迫切需求。

研究为塑造地方特色和激发古城活力,从风貌管控的视角,根据古城自然风貌、人文历史、地域特色等方面的特征,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提出三大古城风貌管控策略,形成指导实施的特色古城保护与更新的方法。

2 风貌印象及现状问题城厢古城位于四川省成都市清白江区,是宋时金堂县治所在,曾经是历史上的商贸重镇和军事要塞。

千百年的历史积淀,铸就了城厢古城独特的风貌印象。

千年营城智慧呈现下的古城历史格局,亟须保护。

城内历史文化资源丰富,拥有护城河、千年古树等自然资源,县衙遗址、十字街、文武庙、书院等人文资源,奠定了城厢千年古城独特的古城历史格局,是当地区域内绝无仅有的完整县志格局遗存,是城厢有别于其他古城最为珍贵的优势资源,应当是城厢保护与发展的核心。

北京旧城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和控制范围规划

北京旧城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和控制范围规划

北京旧城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和控制范围规划一、编制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和控制范围规划的依据和目的北京是世界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

依据《国务院关于北京城市总体规划的批复》(国函〔1993〕144号)精神和《北京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划定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和控制范围,编制《北京旧城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和控制范围规划》,是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为了进一步正确处理好保护与发展的关系,有效地指导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与整治工作的开展,同时也为下一步深入研究具体的保护措施和编制详细规划奠定基础。

二、划定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和控制范围的原则(一)保护范围应包括历史街区的主要精华,体现街区特色的地段、文物保护单位以及历史遗存较集中的成片地段。

(二)保护区应有较完整的历史风貌。

成片难以改造的、与古都风貌不协调的地段不划入保护范围。

(三)保护和控制范围的界线应尽量明确,一般以街道、胡同、围墙、河道等有明确标志的地物为界,以便于管理。

(四)考虑保护区所在区域和周围环境,区别对待。

(五)保护范围如与某些专业规划(如规划道路红线)有矛盾,先按现状划定保护范围。

三、划定保护和控制范围的历史文化保护区及其主要特色(一)本次划定保护和控制范围的历史文化保护区共25个。

它们是:南长街、北长街、西华门大街、南池子、北池子、东华门大街、文津街、景山前街、景山东街、景山西街、景山后街、地安门内大街、陟山门街、五四大街(以上14个街区位于旧皇城内);什刹海地区、南锣鼓巷、国子监地区、阜成门内大街、西四北头条至八条、东四三条至八条、东交民巷(以上7个街区位于旧皇城以外的内城);大棚栏、东琉璃厂街、西琉璃厂街、鲜鱼口地区(以上4个街区位于外城)。

此外,水系对城市发展有重大影响,是城市历史面貌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水系的具体保护和控制范围按市政府关于市、区河道隔离带规定执行。

(二)25个历史文化保护区的主要特色是:1.南长街、北长街、西华门大街、南池子、北池子、东华门大街等6个街区位于旧皇城内故宫的东西两侧,是皇城保护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历史文化街区划定和历史建筑确定工作的通知

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历史文化街区划定和历史建筑确定工作的通知

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历史文化街区划定和历史建筑确定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布日期】2017.04.17•【文号】建办规函〔2017〕270号•【施行日期】2017.04.17•【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乡规划正文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历史文化街区划定和历史建筑确定工作的通知建办规函〔2017〕270号各省、自治区住房城乡建设厅、直辖市规划委(规划国土委、规划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建设局:为了贯彻落实中央城市工作会议部署和《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历史文化街区划定和历史建筑确定工作方案>的通知》(建办规函[2016]681号)有关要求,保障按时完成历史文化街区划定和历史建筑确定任务,现就进一步做好相关工作通知如下。

一、全面完成普查工作各地要在前段工作基础上,全面开展现场普查和田野调查,对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建筑的潜在对象进行摸底。

各省(区、市)住房城乡建设(规划)主管部门应于2017年8月底前完成普查工作,并将普查报告于2017年9月20日前报我部城乡规划司。

普查报告内容应包括总体普查情况、分市县的详细普查情况、分市县的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潜在对象摸底名单。

二、规范划定和确定工作在普查工作的基础上,参照《历史文化街区划定标准(参考)》(附件)、《历史建筑确定标准(参考)》(详见建办规函[2016]681号文件附件5),及时划定符合标准的历史文化街区、确定符合标准的历史建筑。

历史文化街区须经省(区、市)人民政府核定公布,历史建筑须经城市(县)人民政府确定公布。

今年确保完成工作比例不低于60%。

三、规范上报工作对2017年3月按照《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请报送违法建设治理及历史文化街区划定和历史建筑确定工作情况的通知》(建办规函[2017]129号)要求上报的截至2016年底的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各省(区、市)住房城乡建设(规划)主管部门要分别填写设市城市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现状统计表(见建办规函[2016]681号文件附件1和附件3),并于2017年5月底前报我部城乡规划司;在每月15日前,按照建办规函[2017]129号文件要求报送历史文化街区划定和历史建筑确定工作进展情况时,要按照建办规函[2016]681号文件要求填报新划定的历史文化街区、新确定的历史建筑情况,同时上报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潜在对象普查进展情况。

北京市城市更新条例

北京市城市更新条例

北京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十五届〕第88号)《北京市城市更新条例》已由北京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十五次会议于2022年11月25日通过,现予公布,自2023年3月1日起施行。

北京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2022年11月25日北京市城市更新条例(2022年11月25日北京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十五次会议通过)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城市更新规划第三章城市更新主体第四章城市更新实施第一节实施要求第二节实施程序第五章城市更新保障第六章监督管理第七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落实北京城市总体规划,以新时代首都发展为统领推动城市更新,加强“四个中心”功能建设,提高“四个服务”水平,优化城市功能和空间布局,改善人居环境,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激发城市活力,促进城市高质量发展,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根据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市行政区域内的城市更新活动及其监督管理,适用本条例。

本条例所称城市更新,是指对本市建成区内城市空间形态和城市功能的持续完善和优化调整,具体包括:(一)以保障老旧平房院落、危旧楼房、老旧小区等房屋安全,提升居住品质为主的居住类城市更新;(二)以推动老旧厂房、低效产业园区、老旧低效楼宇、传统商业设施等存量空间资源提质增效为主的产业类城市更新;(三)以更新改造老旧市政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公共安全设施,保障安全、补足短板为主的设施类城市更新;(四)以提升绿色空间、滨水空间、慢行系统等环境品质为主的公共空间类城市更新;(五)以统筹存量资源配置、优化功能布局,实现片区可持续发展的区域综合性城市更新;(六)市人民政府确定的其他城市更新活动。

本市城市更新活动不包括土地一级开发、商品住宅开发等项目。

第三条本市城市更新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落实首都城市战略定位,坚持统筹发展与安全,坚持敬畏历史、敬畏文化、敬畏生态。

本市城市更新工作遵循规划引领、民生优先,政府统筹、市场运作,科技赋能、绿色发展,问题导向、有序推进,多元参与、共建共享的原则,实行“留改拆”并举,以保留利用提升为主。

北京历史文化街区风貌保护与更新设计导则

北京历史文化街区风貌保护与更新设计导则

北京历史文化街区风貌保护与更新设计导则
北京历史文化街区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我们的历史与
文化。

因此,对于街区风貌的保护与更新需要制定一系列的设计导则,以确保保护与更新的可持续性。

一、保护
1. 保护历史遗迹:保护历史遗迹和传统建筑,对于历史城区的
整体风貌至关重要。

在保护上,要求对于历史建筑进行加固和修缮,
同时要进行保护、修复和改善历史街区的空间、道路和景观。

2. 保护传统文化:保护传统文化,如手工艺、宗教信仰、节日
活动等,对于历史城区的文化内涵的传承至关重要。

在保护上,要求
对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促进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的融合,提升历
史城区的凝聚力与文化认同感。

3. 保护城市空间:保护历史城区的城市空间,如路网、广场、
市场等,对于城市形态和气质的传承至关重要。

在保护上,遵循保持
原貌、再现历史、开拓创新的原则,合理保护城市空间的历史、文化
和自然特征,以确保城市风貌的连续性。

二、更新
1. 更新历史建筑:历史建筑的更新应考虑其历史价值、建筑结
构和使用功能。

设计方案应在保护原貌的基础上满足建筑现代化需求,并保留历史性、美学性及个性化元素。

2. 更新城市空间:城市空间更新应考虑现代化的需要,如城市
绿化、交通流线等,同时要尊重历史和文化,在更新中提高城市品质。

3. 更新传统文化:传统文化的更新应当以历史遗迹和传统建筑
为载体,融入时代精神,以适应现代传媒及新兴产业的需要,推广传
统文化,提高文化软实力。

以上是北京历史文化街区风貌保护与更新设计导则,应结合实际
情况进行执行。

历史文化保护区内多元建筑风貌的规划引导——以北京模式口历史文化保护区修缮改造工程为例

历史文化保护区内多元建筑风貌的规划引导——以北京模式口历史文化保护区修缮改造工程为例

历史文化保护区内多元建筑风貌的规划引导——以北京模式口历史文化保护区修缮改造工程为例杜芳,陈洁,蔡露摘要:模式口历史文化保护区位于北京市中心城西部、石景山区中部。

保护区文物古迹丰富,历史遗存和特色村落民居众多。

模式口地区的建成环境是自春秋以来京西地区最为完整的历史见证,片区多元的建筑风貌正是不同时期的文化和历史变迁的体现。

随着近年来城市化发展,本地居民对现代化生活的需求逐渐提高, 由于缺乏建筑风貌规划的正确指导, 造成居民对原有的传统民居进行随意改造和翻建, 这种无序建设使得模式口历史文化保护区的建筑风貌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社会矛盾也逐渐凸显,要求统一规划和改造修缮的呼声也越来越高,成为媒体、学者、民众和政府等各方关注的焦点。

针对模式口历史文化保护区建筑风貌规划与塑造的难点,本文通过梳理模式口地区多元建筑风貌的形态特征与多元混合的功能特征,提出历史文化保护区内多元风貌延续的引导方法,规范建筑风貌整治的整体策略,并落实到建筑风貌规划的实施操作。

此措施有效协调了模式口历史文化保护区建筑风貌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从而达到多方共赢的目标。

关键词:历史文化保护区建筑风貌,多元性,引导方法1 概述模式口是北京市最重要的历史文化保护区之一,2009年启动片区保护整治提升至今,收到广泛关注。

其中,关于这个片区风貌停留的历史年代,是清代还是民国?道路铺装应该是黄土还是石材?引发了国内外著名的专家、学者和居民的广泛讨论,多轮方案论证一直难以落实。

在这种背景下,作为沟通京城与山陕地区最具特色的京西入口,模式口地区建筑风貌渗透着商贸,军事,宗教墓葬,居住等等文化特征,多种文化的相互交融形成了模式口建筑风貌的多元性特色。

然而,由于京西古道的功能逐步淡化,模式口保护区的经济活力逐渐降低,历史空间与多元文化特色渐失。

面对这种局面,历史文化保护区内多元建筑风貌的延续与规划引导尤为重要。

模式口历史文化保护区修缮改造工程通过深入的研究,提出了视角独特的风貌引导方法。

关于明确历史文化街区改造工程计价有关问题的公告

关于明确历史文化街区改造工程计价有关问题的公告

关于明确历史文化街区改造工程计价有关问题的公告为了推动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和改造工作,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的政策,特就历史文化街区改造工程计价有关问题进行公告如下:一、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和改造工作已成为城市规划和建设的重要内容。

历史文化街区作为城市的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对于增强城市的历史底蕴和文化氛围,促进旅游业的发展,提升城市形象和软实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对于历史文化街区的改造工程计价问题尤为重要。

二、改造工程计价的原则1.充分体现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和传承价值。

在进行改造工程计价时,需充分考虑历史文化街区的特殊性,坚持保护优先、传承为主的原则,尊重历史文化街区的历史沿革和文化特色,避免盲目的现代化改造,确保保护和发展的有机结合。

2.科学合理确定工程造价。

将根据历史文化街区具体情况,采取灵活的计价方式,结合实际情况科学合理确定工程造价,以确保改造工程的质量和效果。

3.公开透明的计价程序。

改造工程计价将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采取透明的计价程序,确保相关利益相关方的知情权和参与权。

通过合理的程序和渠道,充分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建议,确保改造工程计价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三、计价程序1.初步评估。

对历史文化街区的改造工程进行初步评估,包括街区的历史文化价值、建筑结构状况、改造工程的影响范围等方面的评估。

2.专家论证。

邀请城市规划、建筑设计、文物保护等方面的专家,进行改造工程计价方面的理论和实践研讨,给出专业的意见和建议。

3.权威认定。

经过专家论证后,由权威部门对改造工程的计价进行认定和审核,确保其合法性和合理性。

4.公告公示。

将认定后的改造工程计价方案进行公告公示,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和意见,确保改造工程计价的公开和透明。

四、其他事项关于历史文化街区改造工程计价的具体实施细则将由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结合实际情况另行制定,并陆续公布。

各相关单位需严格遵守相关规定,严格按照计价程序进行改造工程的计价工作,在保护文化遗产的实现城市发展和提升。

北京老城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更新策略研究——以砖塔胡同历史文化街区为例

北京老城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更新策略研究——以砖塔胡同历史文化街区为例

中图分类号 TU984.18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3-739X (2024)01-0078-05 收稿日期 2023-06-16摘 要 北京作为千年古都和中国的首都,不仅要保护北京老城,还要落实首都城市战略定位。

北京历史文化街区多位于北京老城核心地段,是北京传统风貌的重要载体,保护更新能更好地延续北京历史文脉、突出北京城市特色、传承胡同居民记忆。

以砖塔胡同历史文化街区为研究对象,分析其面临的主要问题,总结以价值为核,整体保护,功能重组,结构优化的思路,提出和谐共生,物质空间保护;传承文脉,非物质空间传承;面向未来,功能更新的保护更新策略。

关键词 北京老城 历史文化街区 保护更新策略 砖塔胡同历史文化街区Abstract As the ancient capital and the capital of China, Beijing's old city renewal should implement the strategic positioning of the capital city on the basis of protecting the old city. Beijing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districts are mostly located in the core area of Beijing's old city, which is an important carrier of Beijing's traditional style, and protection and renewal can better continue Beijing's historical context, highlight Beijing's urban characteristics, and inherit the memories of Alley residents. Taking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district of the Brick Tower Alley as the research object, we come up with new ideas and protective measures. The new idea is the core of value with overall protection and functional reorganization with structural optimization ideas. The update strategy is material space protection; inheritance of intangible space and updated feature.Keyword Beijing Old Town,Historical and cultural districts,Protection and update policies,Historical and Cultural District of the Brick Tower Alley北京老城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更新策略研究——以砖塔胡同历史文化街区为例The Protection and Renewal Strategy of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District in Beijing Old Town: A Case Study of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District of the Brick Tower Alley北京作为千年古都,具有3000多年的建城史和1000年左右的建都史,经历元、明、清三朝的建设发展形成独特的城市风貌。

国家文物局关于印发《革命旧址保护利用导则(试行)》的通知

国家文物局关于印发《革命旧址保护利用导则(试行)》的通知

国家文物局关于印发《革命旧址保护利用导则(试行)》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公布日期】2019.01.15•【字号】文物保发〔2019〕2号•【施行日期】2019.01.1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文物及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正文国家文物局关于印发《革命旧址保护利用导则(试行)》的通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文物局(文化厅)、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文物局: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工作的指导意见》和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2018—2022年)的意见》《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若干意见》,进一步加强对革命旧址保护利用的规范和指导,我局组织编制了《革命旧址保护利用导则(2019)》,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国家文物局2019年1月15日革命旧址保护利用导则(2019)一、总则第一条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工作的指导意见》和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2018—2022年)的意见》、《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若干意见》,进一步加强对革命旧址保护利用的规范和指导,依据文物保护有关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制定本导则。

第二条本导则所称革命旧址,是指已被登记公布为不可移动文物,见证近代以来中国人民长期革命斗争、特别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历程,反映革命文化的遗址、遗迹和纪念设施。

革命旧址主要包括:(一)重要机构、重要会议旧址;(二)重要人物故居、旧居、活动地或墓地;(三)重要事件和重大战斗遗址、遗迹;(四)具有重要影响的烈士事迹发生地或烈士墓地;(五)近代以来兴建的涉及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纪念碑(塔、堂)等纪念建(构)筑物。

第三条革命旧址保护和利用,应当遵循科学规划、分类管理、有效保护、合理利用的原则,切实维护革命旧址本体安全和特有的历史环境风貌,最大限度保持和呈现历史真实性、风貌完整性和文化延续性。

历史街区保护及改造后评估研究——以北京前门大栅栏杨梅竹斜街为例

历史街区保护及改造后评估研究——以北京前门大栅栏杨梅竹斜街为例

186城市建筑Urbanism and Architecture / 2023.16街道和住房更新换代,很多历史街区已经不具备居住条件,更有甚者被彻底废弃。

而某些历史街区虽然经过修复及改造可以继续使用,甚至成为地方特色,但在文物保护和商业发展的平衡上仍然值得审视。

北京作为历史名城,多个朝代在此建都,具有数量庞大的历史文化保护区。

前门作为重点文化遗址,周边拥有东交民巷、大栅栏、鲜鱼口、琉璃厂等诸多历史文化保护区。

其中,大栅栏里的杨梅竹斜街经历270年的发展,如今的历史风貌还可见一斑,并且这条胡同在兼具商业和居住条件的同时,也拥有文化及文物价值。

因此,笔者将以杨梅竹斜街为例展开研究,对其修复及整改的成果进行后评估。

1问题提出1.1杨梅竹斜街改造历史及选址原因1900年5月,大栅栏地区遭到义和团焚毁。

同年7月,又受八国联军破坏,曾一度变得门庭冷落。

直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人民政府对大栅栏地区进行了大规模的调整和改造,不仅保留了大量如瑞蚨祥、同仁堂、六必居、内联升、不瀛斋、亨德利等老字号店铺和特色商品,又新开办了许多国营商店和专业商店等。

由于一些历史原因,大栅栏地区在20世纪80年代之后发展缓慢,而同时也成就了一个目前仍然保存较完好的大栅栏[2]。

杨梅竹斜街自2012年起,由中国建设科技集团所属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有限公司进行了长达6年的改造。

整个改造过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12年启动的杨梅竹斜街环境更新;第二阶段是2015年启动的杨梅竹斜街66—摘要 目前,古文化街区经过保护和改造后,仍存在一些潜在的问题。

文章对北京前门周边一些街区及胡同在商业、住房、消防及文物等方面的规划进行调查研究,通过分析调查得到相关数据,对现有成果进行评估。

再根据评估得出的结论,提出改进方案,使得已改造街区在文物保护等方面得到完善,或为未改造历史街区的修复及改造提供参考。

关键词 历史街区;保护及改造;后评估体系;大栅栏;杨梅竹斜街中图分类号 TU201.2文献标识码 A基金项目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历史街区保护的后评估研究”(202106033)DOI 10.19892/ki.csjz.2023.16.48Abstract At present, after the protection and renovation of the ancient cultural districts, there are still some potential problems. The paper investigated and studied some neighborhoods and alleys surrounding Qianmen in Beijing from the aspects of commerce, housing, transportation, fire protection and cultural relics, and made an evaluation on the existing results by analyzing the relevant data obtained from the survey. Then, according to the conclusion of the evaluation, the improvement scheme is put forward to improve the cultural relics protection of the renovated district, or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he restoration and reconstruction of the unreformed historic district.Key words historic district; protection and renovation; post-occupancy evaluation system; Dashilarn; Yangmeizhu byway历史街区是指文物古迹比较集中或能较完整地体现出某一历史时期传统风貌和民族地方特色的街区[1]。

历史文化街区导则

历史文化街区导则

历史文化街区导则1.引言1.1 概述在概述部分中,主要介绍历史文化街区导则的背景和重要性。

历史文化街区作为城市发展中的珍贵遗产,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具有独特的城市风貌和人文特色。

然而,在城市快速发展的过程中,许多历史文化街区面临着被破坏和忽视的风险。

为了保护和管理历史文化街区,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制定科学的导则,并落实到实际行动中。

历史文化街区导则作为保护和管理的指南,具有重要的意义。

它可以确保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工作不仅局限于外表的保护,还能结合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实现历史文化街区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对历史文化街区导则的定义和特点进行探讨,并提供一些实施建议,旨在引起社会各界对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的重视,并为相关的决策者提供参考和借鉴。

通过对历史文化街区导则的研究和实践,我们可以更好地保护和传承历史文化遗产,提升城市的文化软实力,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

1.2 文章结构《历史文化街区导则》的文章结构主要包括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在引言部分,我们将对本文所要讨论的主题进行一个概述,简要介绍历史文化街区的概念以及其在城市发展和文化遗产保护中的重要性。

同时,我们也会介绍文章的结构,明确各部分的内容和目的,以便读者更好地理解和阅读全文。

正文部分是本文的核心内容,将着重阐述历史文化街区的定义和特点,重点关注其在城市规划、建筑设计和文化保护方面的重要性。

我们将介绍历史文化街区的基本概念,包括其历史和文化背景、街区范围和内部要素等。

同时,我们还会详细探讨各个历史文化街区在保护和管理方面的具体问题和策略,包括如何制定保护规划、如何进行文化遗产评估以及如何加强管理和监管等方面的内容。

在结论部分,我们会再次强调历史文化街区导则的重要性,总结前文的论述,回顾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和管理所面临的挑战和问题,并提出一些建议和实施建议,以期推动历史文化街区的可持续发展和保护工作。

通过以上的结构安排,本文将全面且系统地介绍历史文化街区导则的相关内容,旨在为相关从业人员和决策者提供参考和指导,促进历史文化街区的科学保护与合理管理。

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北京市“十五”时期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的通知-京政办发[2001]93号

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北京市“十五”时期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的通知-京政办发[2001]93号

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北京市“十五”时期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的通知正文:---------------------------------------------------------------------------------------------------------------------------------------------------- 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北京市“十五”时期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的通知(京政办发[2001]93号)各区、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各市属机构:市计委、市规划委、市文物局制订的《北京市“十五”时期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二00一年十二月十九日北京市“十五”时期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北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是全国的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是世界著名的古都和历史文化名城。

根据《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为妥善处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城市现代化建设的关系,加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特制定本规划。

一、北京历史文化名城概况北京始建于3000多年前,先后有辽、金、元、明、清五个朝代在此建都,有800多年的建都史。

北京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故宫、长城、北京猿人遗址、天坛、颐和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突出了北京历史文化名城的地位。

(一)北京历史文化名城的形成。

北京位于华北平原北端的北京平原,五、六十万年前开始有人类活动,是中华民族的文明发祥地之一。

北京建城的历史可追溯到公元前11世纪的西周时期,当时,北京地区为燕国和蓟国的封地。

燕灭蓟后,定都蓟城(今宣武区广安门一带),蓟城成为北京地区的政治、文化中心。

从秦汉至隋唐、五代,蓟城在原有基础上不断发展,成为我国北方重镇和交通要冲。

公元938年,辽在蓟城(时称幽州城)的基础上,建南京城并将其定为陪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